美章网 精品范文 通信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

通信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通信高级工程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通信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1篇

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计划范文(一)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各个领域的竞争也趋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以后,每一个中国人都立即融入信息时代,享受丰富的资源,但更多的是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的时代更需要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必须接受新的观念,以新的方式锻炼自己。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度里,人才的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的就业都成了问题。由此可见要想在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由此,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就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电路、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介质物理、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高电压试验技术、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与CAD、光电通信原理、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电缆材料与电缆工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自我评估: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关爱他人,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还算努力,成绩良好。

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法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1.勤奋刻苦

2.认真仔细

3.目标明确

4.逻辑分析能力强

5.有责任感

6.积极乐观

弱势因素(W)

1.交际能力一般

2.领导能力不够强

3.不够冷静

4冒险精神不够

机会因素(O)

1.专业好,现在市场需要电气专业的人才,就业领域广。

2.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才需求量大。

威胁因素(T)

1.我们学校电气专业不是最强的。

2.高职高专培养了大批极专业的技术人才,他们有技术上的优势。

通过SWOT分析,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明确的认识,我必须通过大学剩下的四年时间努力提高自己。

总体规划:

大一: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学下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

大二:在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并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以便向大三平稳过渡。这一年,手中应握有一两张有分量的英语和计算机认证书了,并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可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如下乡、义工活动,也可尝试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兼职,多体验不同层次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大三: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把大四的课程尽量挤入大三这一学期,以便大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求职或考研。大三是到了快要把自己抛向社会的时候,因而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并在假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

大四:目标既已锁定,该出手时就出手了。求职的,编写好个人求职材料,进军招聘活动,多到找工作网站和论坛转一转。现在是冲刺期,落足功夫,争取把目标拿下。在同学们为自己的前途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毕业论文这一关可马虎不得,这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要对自己负责。

总结:

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有计划的规划自己的未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让我更加清晰的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让我更加明白这条路该如何走。但是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

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计划范文(二)

一:自我评估

自己的兴趣、爱好

就自身而言,我认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具体的讲自己对电脑、以及音乐方面比较感兴趣,同时还比较关心国家的新闻。而我的爱好也是基于这些兴趣之上的喜欢玩电脑,喜欢看电视,喜欢看书,喜欢听音乐。也喜欢和别人聊天。

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

性格的态度特征: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一个人上台面对下面一群人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所以我不擅长交际,所以我不会选要交际的职业,不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展。

性格的情绪特征:

我的性格在情绪上是典型的北方的那种,比较容易冲动,情绪欠稳定易波动。有时候事后连自己也觉得可笑。

性格的意志特征:

我的性格在意志方面是比较果断、顽强有点倔强、坚持对一些事情不会轻易放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意志力控制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这或许是我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在对事物的预知上是属于乐观。

性格的理智特征:

在想象方面,我是属于主动想象的类型,是那种发散型的类型,同时我认为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是现实主义与幻想主义的结合。有时也经常幻想。

二:职业选项:

我的职业我自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工程师这一类的

工程师:

什么是工程师?工程师是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是职业水平评定(职称评定)的一种。其下,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其上有高级工程师,专家等职称。当然,这也只是对从事工程建设或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一种标定而已。

按职称(资格)高低,分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

通常所说的工程师,是指中级工程师。工程师职称是要上级主管部门评定,全国通用。其中,要考中级英语职称考试和应用计算机考试。

三、确定职业目标:电气工程师

岗位职责

产品电气设计:包括电气图纸绘制、电气部件选型等;

电气外包部分供应商评估,以及外包部分技术的引进和转化;

解决技术问题并估算成本和时间;

样机试制,参加现场试验并处理电气故障,提出产品改进措施;

确定最终产品或系统,并准备生产文件、使用手册等相关文件资料;

监控产品使用以提高未来设计。

任职资格

电子、电气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四级或同等读写水平;

五年左右配电产品制造行业工作经验;

熟悉电气布线、电气控制柜设计、电气部件选型;

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谦虚踏实;

能够熟练操作

四、阶段目标及其实施规划

在20XX-20XX年之间,我的主要目标是顺利在职业学校毕业,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好所有科目,同时我要了解社会对工程师需求,多看一些关于电气方面的书。

在20XX-20XX年之间,要达到助理工程师的资格。能参加现场生产试验并处理电气故障,提出相关产品维修和改进措施。

在20XX-20XX年,我要能熟练操作公司所有电气产品,达到电气工程师的要求。

为了这个目标能力吧

激励自己的话是: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也变让另一只脚往上登。

五、结束语

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

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

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

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

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

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

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前,

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

第2篇

【 关键词 】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架构

1 引言

2009年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公布中国版智能电网计划。名为“坚强智能电网”。有专家这样表示“在这个概念中,通信信息平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信息流等都表明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信息安全问题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和安全装置,发电厂控制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力负荷装置、电力市场交易、电力用户信息采集、智能用电等多个领域都可能面临信息安全的威胁。可以说,信息安全已成为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对社会可靠供电的重要基础,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也曾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出:“在电网信息化方面,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较类似,但我国在电网体系监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就是基础设施面临的威胁,涉及面很广,仅电力用户隐私保护技术就包括个体数据和知识隐藏技术等多种技术。”

2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的关键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融入电力网,“信息网络”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力网的安全;智能电网的发展使电力系统的“信息网络”已从“大型的、封闭”的网络转换成“超大型的、半封闭”的网络。智能电网的边界,已经无法靠物理和人为手段来控制;必须采取专门的信息安全技术来保护。智能电网作为物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将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变革,但是智能电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和传统电力系统相比较,智能电网的失控不仅会造成信息和经济上的损失,更会危及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因此,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问题在智能电网部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

来自互联网安全威胁更复杂。随着智能电网综合信息网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也加复杂,新的病毒、木马、DDoS攻击、APT攻击等层出不穷,这些新的威胁在综合信息网内部,以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和安全装置,发电厂控制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力负荷装置、电力市场交易、电力用户信息采集、智能用电等多个领域不断产生,使得智能电网综合信息网面临外部的安全威胁更加严峻。

来自内部网络安全威胁更多。智能电网综合信息网承载电网日常办公,以及对外电力交易业务与应用平台,来自网络内部非法访问,网络资源滥用,病毒肆意扩散,应用与系统的漏洞等威胁已经严重影响正常业务与应用的运营。

综合信息网内部威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内部网络终端接入点增多,成为主要的安全隐患及威胁来源,如何实现细粒度网络接入控制与访问控制;二是如何对办公网内部的敏感数据或者信息实现动态权限控制,持久保护数据安全;三是综合信息网内部的众多应用系统与业务平台存在不可预计的安全洞,来自内部蓄意/恶意攻击时有发生;四是信息安全制度与安全管理策略如何确保有效的执行,如何监控网络应用与优化流量,提高ICT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改善统一安全管理与运维。

3 智能电网中的网络安全体系架构

3.1 安全体系的规划范围

信息系统安全规划的范围应该是多方面的,涉及技术安全、规范管理、组织结构。技术安全是以往人们谈论比较多的话题,也是以往在安全规划中描述较重的地方,用的最多的是一些,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病毒、VPN、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安全产品。但是信息系统安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过去依靠技术就可以解决的大部分安全问题,但是现在仅仅依赖于安全产品的堆积来应对迅速发展变化的各种攻击手段是不能持续有效的。

规范管理包括风险管理、安全策略、规章制度和安全教育。信息系统安全规划需要有规划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同时更需要有组织与人员结构的合理布局来保证。

3.2 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架构

网络信息安全涉及立法、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 包括网络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 以及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信息安全也有物理的和逻辑的技术措施,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就是从实体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应用安全、运行安全、管理安全等层面上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管理。安全保障体系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3 安全保障体系层次

按照计算机网络系统体系结构,我们将安全保障体系分为七个层面。

3.3.1实体安全

实体安全包含机房安全、设施安全、动力安全、等方面。其中,机房安全涉及到:场地安全、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噪声/防尘/静电/振动、建筑/防火/防雷/围墙/门禁;设施安全,如设备可靠性、通讯线路安全性、辐射控制与防泄露等;动力包括电源、空调等。实体安全的防护目标是防止有人通过破坏业务系统的外部物理特性以达到使系统停止服务的目的,或防止有人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对系统进行入侵。要做到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前和发生后能够执行对设备物理接触行为的审核和追查。

3.3.2平台安全

平台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漏洞检测与修复(Unix系统、Windows系统、网络协议);网络基础设施漏洞检测与修复(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通用基础应用程序漏洞检测与修复(数据Web/ftp/mail/DNS/其它各种系统守护进程 );网络安全产品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脆弱性扫描和防病毒产品);整体网络系统平台安全综合测试、模拟入侵与安全优化。

3.3.3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包括介质与载体安全保护;数据访问控制(系统数据访问控制检查、标识与鉴别);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数据监控和审计;数据存储与备份安全。

3.3.4通信安全

既通信及线路安全。为保障系统之间通信的安全采取的措施有:通信线路和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性测试与优化;安装网络加密设施;设置通信加密软件;设置身份鉴别机制;设置并测试安全通道;测试各项网络协议运行漏洞等方面。

3.3.5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包括业务软件的程序安全性测试(Bug分析);业务交往的防抵赖;业务资源的访问控制验证;业务实体的身份鉴别检测;业务现场的备份与恢复机制检查;业务数据的唯一性/一致性/防冲突检测;业务数据的保密性;业务系统的可靠性;业务系统的可用性。

3.3.6运行安全

以网络安全系统工程方法论为依据,为运行安全提供的实施措施有应急处置机制和配套服务、网络系统安全性监测、网络安全产品运行监测、定期检查和评估、系统升级和补丁提供、跟踪最新安全漏洞及通报、灾难恢复机制与预防、系统改造管理、网络安全专业技术咨询服务。

3.3.7管理安全

管理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管理安全设置的机制有人员管理、培训管理、应用系统管理、软件管理、设备管理、文档管理、数据管理、操作管理、运行管理、机房管理。通过管理安全实施,为以上各个方面建立安全策略,形成安全制度,并通过培训和促进措施,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3.4 网络通信安全

网络通信安全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重要网络和信息通信的主动控,采用较为先进的入侵防御系统(IPS)、网络边界保护、数据传输加密等技术,有效地对网络边界数据流的通信交换进行安全检测和访问控制,防范内网重要数据非法外泄和外部网络有害信息流入,实现网络数据通信安全。同时,实时中断、调整或隔离不正常或具有破坏性的网络数据传输或通信行为,及时识别入侵攻击模式,防患 网络通信安全风险于未然,全面提升智能电网网络通信的可控可信性与稳定性。

4 结束语

通过智能电网对信息安全的需求的探索,有效地开展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提升,并深化应用到坚强电网的安全建设中,从技术上不断深入,当电力的“信息网络”延伸后,使得内网的隔离变得非常困难;可能带来大量的非法接入和非法外联,造成更多网络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王春璞,卢宁,侯波涛.智能电网的信息化技术特征[J].河北电力技术,2012,B(11):6-7.

[2] 崔毅敏,李福岭.浅谈智能电网和智能网络[J].电力信息化,2010,6(11):64-68.

[3] 段军红, 张华峰, 李方军,张乃丹.省级电网桌面终端标准化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甘肃省电力公司, 2013(10):1-4.

[4] 张予民.云计算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J].计算机安全技术,2009(7):86-88.

[5] 郭伟.省级电网互联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06):82-86.

[6] 贾楠,马传国,张倩红等.电网企业桌面终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与设计[J].电力信息化,2014(07):120-124.

[7] 王锐.构筑企业级终端安全管理平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15):197-198.

[8] 杨庆明,杜保东.桌面终端安全防护技术企业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安全,2010,(10):77-79.

作者简介:

段军红(1973-),男,甘肃酒泉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电力信息化研究与管理。

崔阿军(1984-),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电力信息通信安全技术研究。

张驯(1984-),男,江苏扬州人,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电力信息通信安全技术研究。

第3篇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既然是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那么任务的设计就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注意将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应用性环节渗透到理论、实验甚至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

1.分组专题汇报促理论学习积极性

目前无线通信系统种类繁多,在有限的学时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结合我校实训条件,选择以TD-SCDMA通信系统为主线进行无线通信系统讲述,并侧重于无线环境分析、系统组成和结构、组网技术等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GSM、CDMA2000、WCDMA、WLAN、LTE等其它制式的系统构成和帧结构等内容作为专题任务在开课之初下达。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学生自由组队(建议每组5~6人),各组就选定的任务课题多方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整理出一份专题研究报告;并推荐1~2位同学作为专题主讲,其余同学辅助回答问题;而专题报告的分数由其余各组组长共同给出,作为课程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如此一来,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系统级现网设备训扎实的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实验箱和软件仿真都只能针对部分知识点予以强化,跟实际系统级的设备特别是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相距甚远。因此我校加大了对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打破传统的程式化的实验模式,与中兴等国内知名通信公司合作,建设了固网和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室,在建设上要求与职业技能标准和社会培训需求接轨,就硬件配置来说,在广东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基于此平台,可以模拟运营商开局的完整过程,按实际的工作流程开展各子系统任务训练。每一个子任务的完成都必须经过资料的自主学习、设备走线及板卡初始化、数据配置、故障排查等多个步骤。学生在完成所有的子任务后,可以最终实现该系统的无障碍通话和上网业务。这种接近于真实工程训练的过程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并不断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中,以理论知识来指导操作,达到培养工程素质的教学目标。

3.多层次实训基地养工程实操经验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可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为数不多的极佳的专业性、综合性项目演练时间。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操经验,我校密切联系本地相关企业,建立有运营商、网络代维商、规划设计院、设备厂商等多层次的校企实训基地,并尊重大四学生的自我职业规划,实行学生企业双向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集中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对于少数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并且有进一步深造愿望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任务可以是利用MATLAB、SystemView等工具软件完成某一制式下物理层的信道建模和分析,或者是扩频、调制、信道编译码等某一块电路的具体实现。而对于即将步入通信行业直接就业的学生们来说,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聘请本地运营商或者通宇等设备制造商的高级工程师直接作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入校参与课题的拟定到实际的论文指导;另外一方面直接将学生送到合作的中兴通讯、爱立信(中国)通信广州分公司以及珠海亿灵通讯等多家企业,直接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NC助理工程师认证”和“爱立信网络代维及网络调整支撑服务资格认证考试”,使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就能够拿到通信行业就业的准入证书,为其今后在通信行业的求职、创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二、实施的效果

第4篇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对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是培养信息类人才的主要专业之一,是一门学科前沿性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学科交叉性特点突出的学科。在缺乏政策、资金和地域优势,教学手段和实验设备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构建面向区域经济、行业经济的创新型、应用型、工程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高校信息与通信类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建立“素质、知识、能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学科实验课教学

学科实验课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大都使用现成的综合实验台或实验箱等设备,虽然提高了实验效率,但是学生却失去了动手参与的机会。实践教学要求在实验课中要努力变验证性实验为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实验。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交换技术、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专业课程的实验不能单纯地开展验证性实验项目,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也要占有一定的比例;而电子线路cad(一体化课程)、数字逻辑系统设计、电信仪器仪表(一体化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一体化课程)、sopc技术及应用、c++编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matlab通信系统仿真(一体化课程)、dsp技术及应用、dsp高级语言开发等课程要求设计性、开发性实验或编程题目达到80%以上;并且每门课程的实验都要求学生要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成绩。

二、实施学科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习某一专业学科过程中,对课程的基本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的过程。实施学科综合课程设计就是面对当前通信系统的复杂性、硬软件结合的紧密性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相关性,对学科课程进行分类组合和构建课程群的课程设计过程。

1.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电路的综合设计,通过使用电路开发板、计算机设计和本文由收集整理实际制作相结合的手段,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单片机课程的综合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过程是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不断实践、创新的过程。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数模电、通信线路、单片机等课程后,学生已具备了较多的通信电子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一个与单片机应用相关的项目,设计出一个实际产品,可培养学生的电子信息系统观和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课程设计更接近实际产品设计。

3.信息处理类课程的综合设计

信号处理课程是重要的专业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等。但是,由于本课程概念比较抽象,许多理论是基于烦琐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推导而产生的,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吃力,也与实际联系不够,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考虑到实际硬件制作的难度和成本,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按照仿真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这种课程的教学重点并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信号处理课程的基本概念、方法、技能及应用。

4.应用软件编程课程的综合设计

信息与通信专业软件类课程包括基础层次的“c语言程序设计”和高层次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c++版)”“java语言程序设计”“dsp高级语言开发”等课程。计算机语言系列的课程实践性非常强,为此在综合设计中我们重点突出实用性。我们指导学生用所学的一门或几门计算机语言对一些小型项目进行模拟编程开发,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编程知识独立完成项目设计开发的能力,加深对软件系统的理解,提高其编程水平。实际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进行通信网络编程、网站的开发设计、开发网络小游戏和dsp课程设计等。

三、强化校内外实践实习

强化学生校内外的实践实习,就必须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密切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共同承担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校内实践实习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校内金工实训基地)、电子工艺实习(印刷板制作、收音机组装等)、现代通信网基础实训(学校建立电子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实践主要包括现代通信网方面的实训(资金不足可与外校共享现代通信网设备)。要与社会上的电子、信息、通信类的相关企业、公司密切合作,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这些公司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实习、实训、生产劳动和顶岗实习等。这些实习不仅增加了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毕业前夕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单位见习或学校帮学生联系单位实习。

四、设置课外学分,开展专业能力拓展活动

1.开放实验室

设立开放性实验室,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鼓励参加电子协会组织以及电子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对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的实践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并纳入相应学分制考核。

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自觉地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并有记录可查,经开放实验室指导老师认定,可每学期给与相应课外学分。学生每学期到实验室完成专业基础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在开放实验室完成设计性项目开发等活动,也可以获得相应分值的学分。

2.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要组建大学生创新中心,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设立多种产品设计和研究课题,由专业教师全天指导,并邀请相关企业的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辅导老师协同指导学生,学生业余时间可以随时去学习、交流、做实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进行研发。同时,每年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物联网大赛等;也可经常组织一些中小型的校内竞赛活动。在各类电子竞赛中,积极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任务者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在全省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名次的,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记录相应学分。

3.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学校要定期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可由本校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举办讲座,也可以邀请外校的知名学者、教授来学校举行专业学术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到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等最前沿的理论与应用技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4.毕业综合技能测试

在毕业前夕,要求每个学生参加毕业综合技能测试并获得相应学分。内容涉及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仪器仪表的使用、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光纤通信、通信系统仿真、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dsp开发设计、程序开发等,几乎涵盖了大学四年期间所学的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学生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际,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的考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此外,发表学术论文、协助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考试的学生也应获得相应的学分。

五、突出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一次系统、全面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又是将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实践,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教学建设等任务,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毕业设计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钻研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毕业设计的课题类型主要有理论研究型、应用型和工程设计型三类。理论研究型毕业设计属于分析仿真研究范畴,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所涉及的最新理论、系统设备部件设计方面的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软件仿真与技术分析等。应用型课题包括软件开发型和硬件开发型。软件开发型毕业设计项目属软件技术范畴,其领域包括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数据库等所涉及的应用软件及系统软件、协议、信令、网站、cai课件的开发等;硬件开发型毕业设计项目属电路设计开发范畴,其领域包括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业务所涉及的信号处理、传输等技术所应用的电路部分、设备部件、控制电路和实验板开发等。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项目属系统方案设计范畴,其领域包括数据、语音、图像等业务的传输网络设计和优化、各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构建与组织等。

六、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5篇

1 前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虽然属于管理学,但其主干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三个,该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但是目前各高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还未自成一家、各具特色,以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突出,特色彰显不够,就业竞争力不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本目标,就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曲靖师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2008年开办至今,已经培养5届学生,一直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和完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位”

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位”强调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开展教研的硬件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教研工作就是空中楼阁。我们一直重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采购实验设备的指导思想是实验设备要先进、实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的需要。

该专业已经建成硬件实验室有2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有2个:计算机通信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信息管理类的实验室有3个:数字库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与软件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同时为适应当今云计算、大数据的大趋势,我们投资200多万建立了云计算平台。

这些实验室的更新及新建,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及科研的需要。

3实践教学体系的 “抓手位”

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抓手,在学生的整个大学四年期间,为了在不同学期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贯穿大学4年的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训练大纲,我们应以项目为驱动来创新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1],提升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形成几大子抓手,再作专项的打造。

我院的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级别,一是课程设计训练,本训练以课程为依托,制定课程级别的训练大纲和测试方案;二是综合设计训练,训练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课程,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性项目。

3.1 课程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一个多义词词条。它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2]。课程设计是课程实验的高级环节,课程实验是提升学生立体实践能力的根本,课程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课程设计实验,提升学生的课程综合实践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有6门,分别是:Java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及实验、管理学、经济学。我们针对这些课程,在编写实验大纲时,就要求编写课程对应的课程设计,设计方案要经过教研室的审核和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委员的讨论及审定。以审定通过的课程设计为依托,为后续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的目的:利用Java语言的语法特性,结合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知识、文件处理和数据库等知识完成综合题目的设计和代码实现,并培养锻炼分析程序、撰写报告等能力。

3.2 综合设计训练

综合设计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开发一个小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有“ERP企业应用”、“Oracle运维管理”、“大数据管理”、“Java Web开发”等,这些小项目的训练要基于几门课的知识和技能,如“Java Web开发”就需要学生综合数据库、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设计等知识与技能。

综合设计训练要与毕业设计区别开来,此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掌握项目开发流程,同时锻炼综合应用所学课程来完成一个具体的小项目。

3.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技能训练安排

为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技能分,我们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中级资格、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四级证书、思科(微软、ORACLE、华为、H3C或锐捷)的工程师级别认证、中级会计师,可获得3个学分;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高级资格、思科(微软、ORACLE、华为、H3C或锐捷)的高级工程师级别认证,可获得4个学分。

4实践教学体系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位”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体一定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该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来炼成。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3]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技能整合,我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作重大改革,着力打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公司实习,同时要在公司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余下的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经向教务处请示,允许我院结合专业实践性强的实际,改革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思路包括三点,一是我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设计为主,弱化对学生文本的要求,强化对实践动作能力的提升和检查,二是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文件,如:“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的撰写与打印规范”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等。

5实践教学体系的“校企合作位”

为提升学生的实习水平,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自2013年开始,与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合作,该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软件公司,在全国小有名气。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习有两种类型,一是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二是为期四个月的就业培训。三个月的专业实习分为软件开发方向和网络方向,软件开发实训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水平,网络方向的实训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网络设计、实施、部署能力。

从2013年开始,每年大概有一半的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了,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就在四川成都就业、创业。

第6篇

1992.07~1998.12由刚刚入行逐步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

1999.01~2002.05(因业绩突出,2000.03提为通信室主任)。

2002.06~2011.02副所长(因技术能力强,承担多个集团公司大型重点项目2002.12破格提为高级工程师,其中经过国家统一入学考试,成绩优良,得以进入XX大学XX学院,2003.10~2007.03在XX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为优秀5%)。

2011.03~今,XXXX公司副总工程师。

2011.06,经公司提名任命为兼任XXXX科技有限公司(XXXX控股子公司)XX分公司经理,拓展业务,组建团队,实现从无到有。至2014年将团队规模扩大到XX人,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达到合同XXXX万元,收款XXXX万元,公司各方面走上正轨,实现了自主经营及盈利。

2015年组建XXXX集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兼任创新中心主任工程师,开始研究适合高端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对集团公司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较大地推进作用!

2019年5月,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XXXX中心主任工程师,对于BIM技术开发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作为公司主管信息化和知识管理副总工程师,承担了XXXX公司知识管理牵头工作,梳理了公司各类知识模块,向集团公司科技信息部呈报了总体规划、实施计划,制定了内部知识管理工程的规章制度、编码规则、实施方案、平台开发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积极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发展动态,利用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展会、论坛、技术交流活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智慧园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赋能行业等最新技术等的深入学习和研讨,并在实际项目中大量创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取,与智能化系统的新技术和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保持公司智能化设计在行业专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并进一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形成良性循环和积极互动效应;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动向,在前瞻性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不断尝试,不断地进行技术储备和更新,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复杂系统的统筹设计能力。

在智慧工厂领域,重点关注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应用等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逐步形成独有的解决方案;

在智慧园区建设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总结,形成了独有的体系化专业解决方案;

在智能建筑领域,着眼于顶层设计并较为系统性地掌握了IT&IB技术融合,应用于新智慧建筑的顶层设计技术。重点关注绿色、节能、安全技术,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研发的应用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学习积累,无论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工作中有思路、有能力、有办法,善于解决技术及非技术难题;有大局观,能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公司利益。

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能时刻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任劳任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在个人素质方面,严格自律,遵守国家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部能力和精力放在解决技术问题上,不搞歪门邪道;

在专业能力方面,能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培养打造核心技术及团队;

第7篇

关键词:准谐振;冗余;反激;开关电源

随着社会对能源效率和环保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人们对开关电源的效率期望越来越高,而减少开关损耗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准谐振技术控制开关管,使其在开关管两端电压最小时开通,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开关损耗,相比传统的反激式开关电源,最多可以提高5%以上效率;同时开通过程中因开关管承受的电压较低,产生的dv/dt也小,于是产生较小的 EMI,有效的解决电磁干扰等问题。

另一方面,开关电源现已广泛应用于铁路的通信网络等系统中。电源除了要连续运行外,还要经受高低温、高湿、冲击等考验。这就要求电源设备必须有很高的可靠性。采用冗余结构是一种有效提高电源可靠性的方法。本论文通过采用准谐振控制芯片和两路冗余热备份结构,设计出一种高可靠性的准谐振反激式开关电源。

2 两路冗余均流电路工作原理和并联电路设计

(1)两路冗余均流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6所示,两路冗余电路中准谐振反激式开关电源与普通的反激式式开关电源相比,通过在反馈环路中加入比例环节的方式,使输出电压具有下垂特性,即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的增大而降低。如图7所示。只要保证两点:一是两支路输出电压的曲线与Y轴交点相等,即两支路的空载输出电压相等,二是两支路的输出电压下降斜率相等,则可以确保当两路冗余工作时,均分负载,达到均流的效果。具体的参数需要在试验中结合电源对输出电压的要求,不断调试来确定。

(2)两路并联电路设计

两路并联设计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控制部分需要有均流电路以外,主电路的输出端最好还要串联一个二极管或者大电感,以防止输出电压较大的模块把输出电压较小的模块当成了一个负载。在传统的冗余方案中,每个支路的输出使用一个冗余二极管,二极管在导通时,它本身存在很大的正向电压,在正常工作时它产生的功率损耗相当大。基于此,本设计用一只MOSFET晶体管和一个集成电路芯片来取代二极管,控制芯片产生驱动MOSFET晶体管栅极的信号。如图6所示,两路电源输出后经MOSFET晶体管(Q3、Q4)并联后合并成一组输出。当其中一路电源故障时,控制芯片检测到MOSFET晶体管的反向压差,而停止驱动该路的MOSFET晶体管,使得该路电源与系统断开,由冗余电源继续供电,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3 结果验证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设计完成了一种电源,该种电源的技术参数: 输入电压:66 ~ 154 VDC;输出电压:5.0 ± 0.5 VDC,输出电流:3 A (单路),输出功率:15 W(单路)。主开关管选用FDP20N50,次级整流管选用SUP90N04,输出并联管选用SUP90N04,变压器原边匝数为55匝,原边电感为458 μH,副边匝数6匝。

(1)单路准谐振模式和效率测试

图8、9为测试输入电压为110 V,满载、半载的工况下的主开关管的Vds、Vgs、VRESNE(原边电流检测电阻上的电压)波形图。可以看出电源工作在准谐振模式,主开关管均是在Vds振荡的谷底开通。当负载不同时,通过调整开关频率来实现准谐振模式,满载时,主开关管在Vds振荡的第一个谷底开通;而在半载时,主开关管在Vds振荡的第二个谷底开通。

图10为Vin=110 V,单路电源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效率曲线图,从图可以看出,单路电源的效率在加载后迅速增大,最大效率发生在满载时,达86.1%。

(2)两路冗余均流测试

因实验条件限制,无法用电流探头测试两路冗余时单路电源的输出电流波形。需首先分别测试了单路电源的输出电压特性,然后通过对输出电压特性的分析来判断两路冗余时,两支路电源的均流效果。

由图11可以近似得出对应不同输出电压下,两支路的输出电流曲线如图12所示。从图11可以看出,两支路的空载电压并不完全一致,输出电压特性也并不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考虑到模拟器件本身存在的误差,不可能精准控制两路输出电压的特性完全一致,轻载时误差影响较大,重载时误差影响很小。从图11上也可以看出在轻载时,两支路的输出电压特性曲线有一些偏差;重载时输出电压特性曲线基本重合。

由图12可知,两路冗余输出在轻载条件下,两支路的输出电流均流效果较差,随着负载加大,在达到输出电流为3 A(对应支路输出电流均为1.5 A)后,两支路的均流效果很好。

4 结束语

通过对该电源的测试表明,采用准谐振技术,降低了开关损耗,单路电源在输入电压为110 V,满载(15 W)输出条件下,效率达86.1%。同时设计的并联均流电路实现了输出电压的下降特性,获得了较好的均流效果,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夏一正. 多模式准谐振反激式开关电源控制器设计[D].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8.

[2] UCC28600 datasheet[Z].Texas Instrument,2006,5-15.

作者简介

王富光(1983-),男。湖南桃江,工程师。

陈修林(1977-),男。四川,工程师。

第8篇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变成了大众教育,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大约有2000多万,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640万.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也需要就业,因此增大了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业难、难就业”已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种形式下,通过考研继续深造成为了一部分学生推迟就业,提高找工作的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124.6万人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与2008年相比仍然增加了24.6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占考研人数的一半以上[1].因此,不仅仅是二本院校的学生,一本院校的学生也同样存在着就业难和考研难的问题.除中央民族大学外,我国的其它民族院校均为二本院校.民族院校的部分学生享受了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与一本院校相比,不仅入学分数的差距较大,而且学习基础和自我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当四年的大学学习结束后,不论是就业还是考研,民族院校的学生将和一本院校的学生一起参与市场竞争,不再享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优势.因此,就业和考研也同样是民族院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的难题.要跟一本院校的学生竞争,民族院校的学生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近年来的考研和就业情况,探讨了民族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考研的对策和思路.

2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面对考研和就业这一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不少学生感到迷茫和犹豫,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到底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本来就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两者其实是殊途同归.因为考研也是为了就业,无非是期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提高自己以便实现更好的就业.下面我们通过对考研和直接就业进行客观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专业特点,进行理性和慎重的选择,规划和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2.1考研的优点和成本

考上研究生意味着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历和能力,提升就业的起点,工作起薪高,工作后的发展潜力大.但是三年后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机会是未知的和不确定的.读研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当前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要花费多年的心血和精力,承担较大的经济投入,承受考不上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因为考研需要报名费、考试费、参考书费、辅导班费、复试时往返报考院校的差旅费等.有的学生为了考研不住集体宿舍单独租赁房屋,还要支付房屋租金.即使顺利考上了,有的专业招收的还是自费生,还需要缴纳一大笔的学费.因此,考研意味着需要支出机会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2].

由于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是有限的,在大学期间要想做到考研和就业两不误,鱼与熊掌兼得是非常困难的.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冲突,每年准备考研的关键时期往往也正是就业招聘会比较频繁的时期.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点从考研的科目数学、英语、政治、加两门专业课程就可以看出来.而就业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运用.因此,对于一般的二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和就业两不误是很难做到的.

2.2考研的动机和原因

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主要有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原因[3].外在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本科生就业比较困难,研究生就业形势稍微好一些.多数学生希望凭借考研进入更著名的高校,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来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有的学生则是受到周围考研学生的影响或者是为了与恋爱对象在一起而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还有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因为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内在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学生高考发挥失常考入了二本院校,希望通过考研进入一本院校来证明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学生是因为高考调剂的原因没有进入自己满意的专业,希望通过考研来进入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学习.还有的学生是对本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读研在本专业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也有少数学生抱着试试看,考不上就工作的态度尝试一下.

2.3先就业还是推迟就业

考研可以推迟就业,缓解就业的压力,但是却不能消除和避免就业的压力.先就业有先就业的好处,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早点挣钱,对于家庭负担较重的学生尤为重要.而且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岗位直接就业,可以尽早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即使起薪工资不高,等有了工作经验后工资自然会涨.在工作中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来弥补.如果通过自身的努力,三年后能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者技术骨干,那么还可以跳槽找到工资更高、发展前途更好的工作.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现实的目标都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在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建议还是先就业为好,何必三年后再苦苦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毕竟在目前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下,较好的就业机会稍纵即逝.

2.4就业后如何深造

应届毕业生直接就业后仍然有机会可以继续考研和深造,而且就业后的在职考研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更容易发现和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对于工作性质是从事专业技术类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对于工作性质是从事市场营销和管理类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其实考研不是继续学习的唯一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有很多学习机会的,例如在职读研、在职进修、脱岗学习、企业内部培训等等.

2.5考研与就业的决策

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不只是毕业生自己的事情,还与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有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需求,加强自我认识,帮助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适合考研的就鼓励他们考研,适合就业的就鼓励他们就业.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首先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长,认清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选择考研的学生应该认真考虑自己对于做学问、搞科研是否真正感兴趣?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如何?考研到底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硕士毕业后准备干什么?建议学生根据两个因素慎重地选择考研与就业.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家庭条件,另一个因素就是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

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后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的问题[4].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工程技术研发的学生,建议考研;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设备销售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MBA;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设备维护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或者软件工程硕士;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运营商工作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或者MBA.对于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成绩都不好的学生,建议不考研而选择就业.对于志向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3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指导

作为二本民族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一本院校相同专业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考研和就业的问题上,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培养目标.以二本分数进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期望四年后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直接就业.剩余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达到一本院校毕业生相当的水平,一半读研一半从事研发工作,就实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毕业生中考上研究生的合理比例是10~15%.如果把10~15%从事研发工作的毕业生也算作直接就业,那么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的合理比例是90~85%.清楚我们的培养目标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了.从最近三年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情况看,读研率一直稳定在10~15%,说明差异化的培养目标是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的.由于大多数的学生是毕业后直接就业,因此在制定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更加侧重于培养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提高考研的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

由于职业规划是帮助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学生在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就应该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自己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要从事自己规划的目标职业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国外学生的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就开始进行了,也就是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填报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再考虑当前的市场就业形势综合考虑,千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根据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通信领域、IT领域、电子领域.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有:

(1)通信网络设计者、通信网络管理者、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2)计算机网络设计者、计算机网络管理者、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3)电子设备设计者、制造者、安装者或者维修者;

(4)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软硬件技术支持人员;

(5)通信、电子设备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6)网站、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7)职业院校专业技术培训人员;

通信技术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研发人员研发工程师高级研发工程师技术总监(CTO);通信产品销售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高级销售工程师市场经理销售总监;

通信产品工程维护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维护人员技术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工程部经理);通信运营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普通职员项目主管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

对于准备考研或者是对考研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考研的目标指导和方法指导,解释和回答学生关于考研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查询考研信息、如何获取考研资料、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如何复习备考,从而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和动力,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准备.学院也可以组织关于考研的专题讲座,介绍考研的科目、近年来研究生招生的情况等等.还可以在每年的5月份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的时候,邀请被录取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学生介绍和交流考研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考研和就业的问题上做出合乎自身条件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合理选择.

4以本科教学促进学生考研

应届毕业生的读研率是反应本专业教学效果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考研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对该课程的考研成绩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考研学生对考研课程的学习一般都比较主动和积极,经常会询问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间接地促进了教师提高该课程的授课质量.由于我校属于二本民族院校,目前还没有通信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因此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只能报考外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这样极大地增加了本专业学生考研的难度.为了帮助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考研,达到一本院校毕业生相当的水平,我们采取了一些教学手段和措施,使本专业2008、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读研率达到了毕业生人数的10~15%,实现了本专业预期的培养目标.

4.1调整培养方案,改进实验教学

与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考研的主干课程是《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前《信号与系统》的学分是3个学分,由于学时有限,只能讲授连续信号不能讲授离散信号,考研的学生困难较大,需要自学离散信号部分.现在调整为5个学分,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全部讲授.以前《通信原理》的学分是4个学分,现在调整为5个学分.此外,还采取了《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信号与系统实验》和《通信原理实验》两门实验课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明显地提高了考研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

4.2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可靠保障.由于二本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基础、知识面等方面与一本院校的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考上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少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自卑感.二本民族院校有意向考研的学生较少,考研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采取了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通信工程教研室的8名教师中已有4名博士,3名在职博士研究生,其中有来自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9研究所、第30研究所的具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加强不仅对本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树立和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2007级的学生自发组织了考研QQ群,在网上相互交流考研准备的经验和心得.

5如何准备考研

考研不仅要仔细选择报考的专业和导师,而且要认真选择报考的地区和院校.因为专业方向和地区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建议立志考研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应该关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尤其注意相关专业的入学考试和复试的专业课程.建议学生认清招生院校的总体情况和招生形势,了解本专业的考研情况和考研调剂情况,然后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专业的特点,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同时选择研究生导师和研究方向.

5.1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有两种选择,既可以报考大专院校,也可以报考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一般也是在大专院校上,学习期限为一年,然后回到科研院所做毕业论文.科研院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留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我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多数学生对于成都地区比较熟悉和了解.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的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5.2英语、数学和政治课程的准备

英语和数学是必考课程,因此大学期间必须加强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和数学课程的学习,把英语和数学两门基础课程学好.建议学生设法收集全国统一命题的英语、数学、政治课程的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按照考研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几套历年的英语和数学的考研真题,根据得分的情况判断自己的实力,参考自己的分数选择报考的院校.英语和数学两科由于内容较多,应该提前一年(在大三)就开始复习和准备.政治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一般可以在考前三个月开始背诵和记忆,过早准备政治,时间久了容易忘记.

5.3专业课程的准备

建议学生通过与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或者是通过在报考院校的其他同学帮忙收集报考院校专业课程的历届考题,然后自己做几套历年的专业课程的考题,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的历年专业课程试题的出题内容,就可以对专业课程的出题范围和方向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对专业课程出题老师试题的偏重有所了解.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重点复习往年专业课程常考的内容和章节,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9篇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通信工程

作者简介:王晨光(1981-),男,黑龙江鹤岗人,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赵冬娥(1970-),女,山西侯马人,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山西 太原 03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山西省研究生教改项目“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2041)、2012年山西省教改项目“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J2012057)、2012年中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73-03

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不仅需要学生通信基础知识过硬,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然而,我国现行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一直缺乏企业与通信行业的参与。企业界对于通信毕业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标准、综合素质要求与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偏差,使得工程教育从培养目标到培养过程乃至培养结果偏离工程教育的本意,导致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1]

究其原因,我国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培养模式陈旧(教育学术化、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僵化(专业设置口径窄)、教学手段单一、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缺乏创新环境等。[2]高校通信工程毕业生普遍基础理论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也没有接受产品开发与生产制造的实习锻炼,导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就业率偏低。可见,如何改革高校通信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就业率已成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以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通信工程专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特点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单词的缩写,[3]它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机构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得到的创新研究成果。“C”是指根据客户的需求,考虑技术、企业战略等方面的因素,不断改进概念、技术和商业计划;“D”是指对研究方案进行创新性的思考、论证和优化;“I”是指任务的实现,要把设计转化为成果;“O”是指成果的展示、验证和评估。它是“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抽象概括,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作的生命周期为教育背景,以工程实践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它的培养大纲以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为主线,综合考虑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技能、团队协作与沟通的人际技能,以及在整个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CDIO的过程。[4-5]这种理念及特点对高校如何改革高校通信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就业率具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然而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通用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各高校办学特色加以实施改进,否则必将出现新的人才培养偏差,同时也违背了CDIO真正主旨。因此,本文在深入理解CDIO基础上,根据中北大学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通信工程专业的具体应用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指挥棒,必须深入理解CDIO工程教育理念,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结合通信工程专业方向特点和培养条件的实际情况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优化制定满足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6]因此,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的特色,基于CDIO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突出在三个方面:系统地掌握电子及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设计、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锻炼学生参与团队协作与沟通的人际技能。

2011年,本专业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修订了培养方案,并于2012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多年来,我们通过走访调研,邀请行业专家教授和用人部门共同对本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认真听取专业教师以及校外合作企业的意见,分析通信专业原有方案的不足,与时俱进,理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培养计划中的学习年限、课程组合和时间安排等内容,精心设置体现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全方位、多角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基于CDIO的课程体系[7]

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实质在于加强工程教育,改变原有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脱离、在实施过程中联系不够紧密的培养模式。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尝试借鉴CDIO理念来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要求。新的课程体系以工程技术实践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包括工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为主要目标,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进行课程安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新的课程体系按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设置,体系以通信工程专业导论为起点,6大专业能力拓展提高锻炼项目为支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为综合运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此为第一层次。专业导论通过入学专业认知教育、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人文社科与专业基础知识。通信信号处理、电子线路与系统设计、通信电子仿真与设计、软件设计实践、通信综合设计、创新设计等项目为第二层次,通过对应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锻炼,支撑学生多专业方向的能力培养。

通信工程新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第一层次的项目要求贯穿于整个本科培养阶段始终,使学生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方面得到系统的综合训练,可以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在大一至大三学年完成。主要任务是:课程教学融入CIO-CDIO理念,以产品开发案例为原型,了解其工作原理及相关核心技术,使学生对课程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理解本专业课程与产品开发所使用技术的内在联系,从而以未来职业规划为目标,从入学就一直目标明确地学习;同时深入剖析产品研发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创新思维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体现,以便深入体会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具体时间安排: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进行1╱4(专业认知导论),大二学年完成1╱2(产品案例分析讲解),并分别安排在两个学期进行,大三学年完成最后1╱4(学生具有一定知识背景下的综合设计应用)。整个实施过程都伴有2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并由本专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资深教授团队授课,同时产品开发案例的剖析及实践训练环节安排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并聘请校外合作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配合指导完成。

高级阶段在大四学年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环节完成。主要任务是:学生经历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与相关实训项目锻炼后,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与工程素质,就可以以产品设计为目标,从产品设计需求开始经历构思、方案设计、具体实现、运行测试等方面,系统地完成一次工程实践过程,使学生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角度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体验并掌握工程中的科学思维与团队协作意识,积累学习兴趣。

(2)第二层次项目以专业核心课程群和与培养特色为基础,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项目一般由多名学生合作完成,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交流能力,锻炼创新思维与独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第三层次项目为独立的具体课程,课程中也可以根据CDIO教育理念设置一些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实践项目,通过基础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学习锻炼,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这种把工程问题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这种基于CDIO的课程体系以第一层次项目为主线,第二层次项目为支撑,第三层次项目与专业课程为基础,将专业认知与课程传授紧密结合,项目训练与学生个性培养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与自学能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学质量将得到大幅提高。

3.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更加体现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

本专业通过引入CDIO理念,改革和完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本体系遵循从基本到复杂的认知能力及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工程教育等方面出发,突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对实验课程进行了全面整合与重建。在保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知识面的掌握程度和通信类专业知识模块,对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分模块、分层次、分类别的创新性改革,构建了体现实验技能系统训练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每个层次均从点、面两方面入手,对现有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增加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为便于组织实验教学,我们还根据实验课程的类别,结合以项目为主线的模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CDIO教育理念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不断探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学生了解和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确立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专业建设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成为学生工程实践训练的基地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园地,为学生开展大学生训练计划SRT、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提供了保障。同时,学校重视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投入资金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强化学生定岗实习锻炼,更加有效培养社会应用型技术人才。

4.基于CDIO教学理念,形成新的学生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CDIO教学理念的实施效果,改革传统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势在必行。在CDIO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只有将CDIO人才培养所体现的思维、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的要素全面纳入评价体系,才能形成一种以项目驱动为引导、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体系。因此,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来进行考评,例如:传统笔试、项目总结方案报告、产品等级评定、学生互评等。

同时,应更加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保障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提高。例如:“基础性实践教学”采取包含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审签与器材检查、撰写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等环节的“五环过程管理”;“提高性实践教学”采取包含课题布置与要求、方案论证与设计、原理电路仿真与改进、实际电路安装与调试、学生作品验收与研讨、总结报告写作与评阅等环节的“六环过程管理”;“研究创新性实践教学”采取包含毕设布置、课题论证、开题报告、每周交流、中期检查、限期整改、实物验收、论文答辩、成绩评定、毕设评优等环节的“十环过程管理”。

总之,我们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学生培养环节,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三、结束语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推出,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核心问题。本专业探索性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修订完善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评价体系,它有助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为CDIO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推广提供了参考。CDIO工程教育模式必将成为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33-45.

[2]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3-41.

[3]王丽娜,杨裕亮,金波.基于CDIO理念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114-116.

[4]王玉忠.面向全面工程教育的CDIO教育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1-13.

[5]马文姝,白凤臣.基于CDIO理念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2012,(1):34-36.

第10篇

【 关键词 】 信息安全;电力企业;风险评估;管理模式

1 引言

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通过共享传递实现其价值。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人们肯定会担心自己的信息泄露,所以信息安全备受关注,企业的信息安全就更为重要了。但是网络是一个开放互联的环境,接入网络的方式多样,再加上技术存在的漏洞或者人们可能的操作失误等,信息安全问题一刻不容忽视。尤其是电力,是国家规定的重要信息安全领域。所以电力企业要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重要的一环纳入到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去。

2 电力企业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依据

关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标准有很多。英国BSI/DISC的BDD信息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内容: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是一个基础性指导文件,里面有10大管理项、36个执行的目标和127种控制的方法,可以作为开发人员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参考文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则详细描述了在建立、施工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的要求,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的建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也了很多关于信息安全技术的标准,如ISO x系列、ISO/IEC x系列等。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标准,如GB 15851―1995。

关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标准众多,如何针对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标准很重要,尤其是电力企业有着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一些特殊性质,选择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参考标准更要谨慎。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引入了一些国际化标准作为建立和维护企业运转的保证,关于信息安全体系的标准也应纳入到保证企业运转的一系列参考中去。电力企业总体应有一致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参考标准,但是具体地区的公司又有着本身自己的特殊环境,所以在总体一致的信息安全标准的情况下,也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地区、人文、政策等的不同制定一些企业内部自己信息安全标准作为建立、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依据。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顾全大局又要有所侧重的体现电力企业安全标准的要求。

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里的重要环节

3.1 硬件环境要求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没有特别要求添加什么特别的设备,只是对企业用到的设备做一些要求。电力企业一般采用内外网结合的方式,内外网设备要尽量进行物理隔离。企业每个员工基本都有自己的移动设备,如手机等,为了增加信息安全的系数,企业可以限制公司设备的无线网络拓展。另外,实时监控系统也应该覆盖企业的重要设备,监控硬件设备的安全。

3.2 软件环境要求

在企业设备(主要是计算机)上部署相关软件环境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如防病毒软件的部署、桌面系统弱口令监控软件的部署等,以此防止网络攻击或者提高安全系数。另外,企业设备所用系统的安全漏洞修复、数据的加密解密、数据的备份恢复及数据传输通道的加密解密等问题,都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设计的考虑范畴。

3.3 企业员工管理

尽管现在一直倡导智能化,但是企业内进行设备等操作的主体还是员工。不管是对设备终端操作来进行信息的首发,还是对企业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工作,都是有员工来进行的。所以,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让员工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与处理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针对不同的职位,在员工上岗前应该进行相关的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训,然后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准上岗。在岗的人员也要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企业应该定期(例如每年)进行一次信息安全的相关演习。

另外,电力企业有些项目是外包给其他相应公司的,这时候会有施工人员和驻场人员在电力企业,对这些人员也应该进行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培训。

3.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风险系数评估

风险评估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是确定企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对企业的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下所带来的风险可能性的评测。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是:检测评估对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估计风险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程度,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不同风险发生后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级,对消除风险提出建议。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风险系数评估过程中,形成《风险系数评估报告》、《风险处理方案》等文档,作为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调整的参考。风险系数的评估要尽可能全面的反映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除了常规手段,也可以使用一些相应的软件工具的结果作为参考。另外很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员工对风险的理解,企业员工对他们所操作的对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也有自己的见解,在风险系数评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员工的问卷调查等,把员工对风险的认识纳入风险评估的考虑范畴。

企业的设备会老旧更换,员工也会更换,所以企业的信息安全是动态的,因此风险评估工作也要视具体情况定期进行,针对当前情况作评估报告,然后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还有,之所以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系内各个模块的结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风险评估与关键内容的实时监控就应该结合起来。

为了降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风险系数,提升信息安全等级,要做的工作很多。渗透测试就是其中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渗透测试是测试人员通过模拟恶意攻击者的攻击方式,来评估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评测方法。这个测试过程会对系统的可知的所有弱点、技术方面的缺陷或者漏洞等作主动的分析。渗透测试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组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更有价值的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信息安全备受瞩目的电力企业,应当时刻关注相关技术的进展,并及时将它们纳入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来。

3.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

文章前面提到企业信息安全是动态的,所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针对最新的情况及时对自身作出调整,使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现在一般会采用PDCA循环过程模式:计划,依照体系整个的方针和目标,建立与控制风险系数、提高信息安全的有关的安全方针、过程、指标和程序等;执行:实施和运作计划中建立的方针、过程、程序等;评测:根据方针、目标等,评估业绩,并形成报告,也就是文章前面说到的风险系数评估;举措:采取主动纠正或预防措施对体系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体系运作的有效性。这四个步骤循环运转,成为一个闭环,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持续的改进。

4 重要技术及展望

4.1 安全隔离技术

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是由内外网两部分组成,从被防御的角度来看的话,内网的主要安全防护技术为防火墙、桌面弱口令监控、入侵检测技术等;而主动防护则主要采用的是安全隔离技术等。安全隔离技术包括物理隔离、协议隔离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一般电力企业采用了物理隔离与防火墙技术,在内网设立防火墙,在内外网之间进行物理隔离。

4.2 数据加密技术

企业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加密来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可以根据电力企业内部具体的安全要求,对规定的文档、视图等在传输前进行数据加密。尤其是电力企业通过外网传输的时候,除了对数据进行加密外,还应该在链路两端进行通道加密。

4.3 终端弱口令监控技术

终端设备众多,而且是业务应用的主要入口,所以终端口令关乎业务数据的安全以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果终端口令过于简单薄弱,相当于没有设定而将设备暴露。终端的信息安全是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采用桌面系统弱口令监控技术来加强这第一道防线的稳固性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要。

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众多的安全技术,如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技术、终端安全检查与用户身份认证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协议隔离技术等。凡是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技术,电力企业都应当关注,并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将之纳入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去。

智能化已成为不管是研究还是社会应用的热门词汇。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可以智能化呢?不妨做一个展望,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了很强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改进的能力,在信息安全环境越来越复杂,信息量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是否会更能发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呢?这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5 防病毒软件部署

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很多软件系统的部署,如防病毒软件部署、桌面弱口令监控系统部署、系统安全卫士部署等。但是它们的部署情况类似,这里用防病毒软件的部署来展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软件系统的部署情况。如图1所示为防病毒软件的部署框架。

杀毒软件种类有很多,这里以赛门铁克杀毒软件为例。企业版的赛门铁克防病毒软件系统相比单机版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功能,能够很大程度地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为了确保防病毒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电力企业内部正式使用时,尽量准备一立的服务器作为防病毒软件专用的服务器。

服务器安装配置好赛门铁克防病毒软件后,可以远程控制客户端与下级升级服务器的软件安装与升级。

电力企业内网可能是禁止接入外网的,这样的话,防病毒软件的更新可能无法自动完成。防病毒软件需要升级的时候,维护人员在通过外网在相应网址下载赛门铁克升级包,然后通过安全U盘拷贝到防病毒软件系统专用服务器进行升级操作。在图1中,省电力公司的防病毒管理控制台获得升级包可以下发给下级升级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防病毒软件系统的自动升级更新。图1是一个简单的框图,如果电力企业的内网规模很大的话,还可以更多级地分布部署。

6 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密切相关,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整体性的管理工作,把体系中涉及的内容统一进行管理,让它们协调运作,实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建立与体系不断的改进定能稳定、有效地维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李建刚.电网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浙江省电力公司,2008,6(3):26-29.

[2] 陈贺,宫俊峰.浅析信息安全体系如何建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74-76.

[3] 郭建,顾志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信息技术,2013(1):180-187.

[4] 沈军.火力发电厂信息你安全体系构建与应用[J].电力信息通信技术,2013,11(8):103-108.

[5] 左锋.信息安全体系模型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01(10):68-71.

[6] 杨柳.构建供电企业信息安全体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9).

[7] 曹鸣鹏, 赵伟, 许林英. J2EE技术及其实现[J]. 计算机应用,2001, 21(10): 20-23.

[8] 江和平.浅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J].现代情报学,2004(14):125-127.

作者简介:

崔阿军(1984-),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电力信息通信安全技术研究。

张驯(1984-),男,江苏扬州人,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电力信息通信安全技术研究。

李志茹(1984-),女,山东平度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信息化建设及安全技术。

龚波(1981-),男,湖南新邵人,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电力信息化建设及安全技术。

第11篇

【 关键词 】 卫星广播;防插播;AES编解码 【 中图分类号 】 TN93

Technology Discussion on Satellite Broadcast Preventing from Insertion

Lu Lin 1 Zou Nan-jing 2 Jiang Hao 1

(1.No.36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TC ZhejiangJiaxing 314033;

2.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Group ZhejiangHangzhou 310005)

【 Abstract 】 The article bases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broadcast preventing from insertion,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to the satellite broadcast transmission guard measure.To ensure reliable run of satellite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system,construct and consummate safe broadcast system have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 Keywords 】 satellite broadcast; preventing from insertion; AEC code

1 引言

广播电视作为,是最为重要的宣传阵地,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工具,受众面十分广泛,因此广播电视的插播亦将演变成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已经成为广电系统的生命,根据中央政令各播出机构必须按照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都不出现非法画面的要求做好安全播出工作。

目前,中央和省级广播节目大部分通过卫星链路,采用与电视节目复用上行的方式为调频覆盖点提供节目信号。研发基于卫星传输的广播节目防插播安全防范系统,对增强技术防范,切实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针对恶意干扰,我国专家已提出了一些卫星抗干扰措施,主要有几种方法。

1)信号压制法。即增加正常广播节目信号的上行功率,使得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干扰,以压制干扰信号。

2)空间隔离法。即上行固定赋形波束接收。卫星转发器接收天线的固定赋形波束仅覆盖各地合法的特定地区,不包含最有可能产生干扰的地区,以达到抗干扰目的。

3)频率隔离法。即改变上行信号频率。当卫星上转发器接收机接收到干扰信号时,转发器接收机依据控制信号及时改变接收频率以拒收干扰信号,并同时对应改变给定地面上行站发射频率,以使转发器接收机能继续接收并转发合法上行信号。

这些干扰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特定区域的卫星干扰进行隔离,但无法从根本上防范恶意干扰和非法插播。

3 卫星广播防插播可行性分析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广播电台采用MPEG1-LAYER2音频压缩编码标准。主要依据屏蔽模式通用子带编码复用和自适应谱感知熵编码算法。传输信号带宽为20Hz-20KHz。卫星上下行传输链路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在卫星地球站上行端增加信号处理设备,实时对节目源进行增加认证标识处理,卫星地面接收下行端,增加特征信号检测装置,对数字卫星接收机送出的信号进行节目源合法性认证检测,只有通过认证的信号才能进行处理并经过FM发射机发射输出。从而对卫星上行干扰进行有效隔离。

4 卫星广播防插播具体实现

4.1 系统方案

分析卫星传输链路,将信号处理设备置于MPEG2信源编码与复用器前端,AES节目源信号首先经过信号处理设备接收解码,插入标识认证信号后重新编码输出至MPEG2复用器,然后送往卫星发射机发射输出。在卫星下行链路,特征信号检测装置首先对送入的AES信号进行特征解析,只有经过标识认证的信号才能输出给下游设备,对于未经认证的非法信号,自动切断输出并发出报警信号。

4.2 AES编解码

AES是广播级数字音频传输标准,也是地球站进行模拟音频数字化编码、传输的理论依据,它通过一条传输线进行数字音频数据串行传输,提供两个通道的音频数据,在发送和接收端需要对其进行耦合变换,以获得较好的共模抑制且避免信号的大地回路,具备通讯控制、状态信息和较好的检错能力。AES的接收与编解码的成功与否是整个系统是否构建成功的重要保证。

AES的编解码由芯片CS8420结合可编程逻辑器件EP2C50F484实现。AES信号经CS8420接收,并解码为采样频率与下游设备相同的串行码流,EP2C50F484对其进行缓冲,确定帧同步,判断音频数据、辅助数据和信息位,并将有效数据检出同时与调制后的标识认证信号合并并重新打包送入CS8420编码为AES信号送入MPEG2复用器。

AES/EBU帧和子帧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X、Y和Z都是子帧头的表示符号,相当于同步信息。每帧的第一个子帧的头用X表示,第二个用Y表示,但是第0帧的第一个子帧头要用Z表示,以表示一个块的开始。

4.3 对源信号的标识认证

在卫星地球站上行端的广播节目源信号中实时加入标识认证信号,选取频率为16kHz以上的至少一个频率值作为特征频率,将标识认证信号调制到特征频段,来自卫星地球站上行端的广播节目源信号和调制后的标识认证信号经过预处理和幅度控制后进行叠加,由发射站上星广播;

承载对源信号标识认证的信号处理设备由于位于MPEG2复用器前端,在MPEG2复用器中输入的码流不可避免的要经过MPEG2有损压缩、复用、调制、发射、接收等一系列过程,因此要想使处理后的音频流能被正常识别及解析,加入的标识认证信号必须符合音频信号的特征,这里选择一段连续的基带信号。

为了从连续的基带信号中取出离散的数字信息,必须要在最佳抽样时刻判决得到原始数据。同时为了保证源信号的传输质量,采用锁相环技术提取源信号的采样时钟和码流BIT时钟,以保证经特殊处理后源信号采样率和传输流同步。

4.4 对接收信号的认证识别

在卫星下行链路,对输出的AES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号进行实时解析,对节目流中的标识认证信号进行捕获、分析,以确定节目信号的合法性。考虑到干扰情况的多样性,解析算法必须具有一定抗干扰特性,通过设计合理的判决机制,在出现日凌、太阳黑子爆发等非恶意干扰引起的卫星信号瞬时不稳定时,能确保正常播出;在发生严重恶意干扰、非法插播时,迅速切断节目流的传输,并发出相应的提示或告警信息。

5 结束语

研究基于卫星传输的广播节目防插播技术有助于构建和完善广播安全播出保障体系,抵御恶意插播行为,杜绝广播节目出现非法信号,同时可以有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监控人力物力投入,具有显著的政治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闵士权. 卫星广播电视抗干扰技术与应用.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2007.3.

[2] 卢琳. 卫星广播节目防插播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12.

基金项目:

为2012年度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社会发展项目――基于卫星传输的广播节目防插播系统。

作者简介:

卢琳(1979- ),女,汉族,通信指挥学院,本科,东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6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视音频传输编解码及信息安全领域。

第12篇

关键词:智慧产业;大型网站;企业级开发;教学

智慧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高端部分,又称智慧服务业。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智慧产业,它是指直接运用人的心智资源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是教育、培训、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科学、法律、会计、新闻、出版等智慧行业的集合。

将智慧产业化,应该是人类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极致。智慧产业的规模和层次,最终决定着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不同。智慧产业具有极其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1 背景

根据《关于印发宁波市智慧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甬教[2011]248号)精神,为大力推进智慧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宁波市教育局启动了核心引导课程申报和建设。大型网站构建与实践课程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传统软件开发课程的教学,主要由校内教师承担,但是校内教师往往缺少大型公司的实践经验,也难以跟踪最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因此教学中往往缺乏新鲜、大型的案例,不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示范。而且教学方式一般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给学生提供的研讨表达及团队合作的机会也较少。

作为软件开发方面的课程,我们认为应该有良好的体系结构,采用可复用、跨平台的JAVA面向对象技术。大型网站构建需要用到大型数据库的应用,在应用方面还要有良好的延展性,比如从台式机的应用向移动应用的扩展、Android技术的应用。

为了建设好这门课程,我们认为只由校内教师授课是不够的,要把在前沿从事开发的企业技术主管请进学校,同校内教师联手开展教学;同时教师一边倒的讲解也是不够的,我们要采取研讨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拓展知识、表达知识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整合与具体实施

2.1 课程内容整合

大型网站构建与实践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广,从体系结构到中间件技术,从企业级应用到SOA技术,从集成环境的应用到基础技术的学习。其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请企业教师走进学校,将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贯穿到新鲜的案例中,而理论知识和具体实现技术由校内教师讲解;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提交论文或报告,让学生对大型网站所用到的体系结构、企业级开发以及新技术进行探究,最后进行评比。

为了适应大型网站构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其课程内容包括:企业级应用、面向对象UML设计、面向对象原则和模式、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架构、Oracle数据库、MyEclipse入门、JAVAEE开发环境的搭建和测试、集成环境下的JDBC编程、Servlet组件开发、JSP组件开发、JAVABean编程和EJB(Enterprise JavaBean)、Android客户端、JAVAEE主流开发框架入门等。教学安排如下:

1)大型网站系统首先要考虑的软件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企业级开发、中间件及SOA等概念。

重点:体系结构概念、企业级开发。

难点:中间件及SOA。

2)大型网站系统的概要和详细分析,基于UML类的关系。

主要内容:UML类图及类或接口之间各种关系的描述和设计。

重点:类图的表示和含义,关联关系、组合关系和泛化关系。

难点:关联关系和聚合关系。

作业:学习基于Visio或rose的类图的绘制,设计现实生活中的类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大型网站系统中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在大型网站设计中,主要把握面向对象的主要原则。

重点:发现变化、封装变化的原则,单一职责和最少知识的原则,开放一封闭原则,子类替换基类的原则及合成复用原则。

难点:单一职责和最少知识原则。

作业:利用某一原则,用JAVA程序说明某一原则的实现。

4)大型网站系统中的设计模式理解和应用。

主要内容: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在大兴网站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策略模式、中介者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

难点:模板方法模式。

作业:利用某一模式,使用JAVA语言进行结构上的设计。

5)大型网站系统中的并发和通信,涉及多线程及网络通信。

主要内容:理解什么是多线程,多线程的并发应用。

重点:线程的创建,线程间的数据共享及多线程的同步控制,了解网络通信的流类。

难点:线程的同步控制。

作业:如何在网络通信中利用线程的并发控制。

6)大型网站系统中MVC架构模式中的页面和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学习JAVAEE企业开发环境及Servlet及JSP组件。

主要内容:熟悉分布式企业开发环境JAVAEE的搭建和服务器测试,学习Servlet组件的请求和响应,Cookie编程、会话、上下文、监视器和过滤器等程序设计,JSP页面设计。

重点:请求和响应、会话及上下文及JSP页面设计。

难点:监听器和过滤器。

作业:基于MVC模式实现登录、验证及查看用户信息的页面。

2.2 企业教师请进来,学生走出去

我们需要把项目开发经验穿插应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在课程实施中,首先和3家处于前沿新技术开发的公司进行合作,邀请他们的技术主管给学生讲课,与学生交流。此外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小论文竞赛。

把资深的企业项目主管和技术开发人员请进课堂,为学生讲解前沿的技术和鲜活的系统案例,重视大型网站体系结构的构建、企业级开发的特点以及大型数据库的应用。

首先,我们请到了某企业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计算机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兼高级项目经理。该企业项目经理荣获原厂商ARCGIS DBA证书、原厂商ORACLE10G DBA证书、原厂商CISCO网络管理师证书,精通与熟悉VB、C、C++BUILDER、JAVA、DELPHI、ASP/PHP/JSP等多种编程语言与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ORACLE、DB2),具有10年以上的软件开发经验与软件项目管理经验,熟练掌握方案分析设计、分布式的软件体系结构、中间件技术、Web Service开发模式及J2SE、J2EE(JDBC/EJB/SERVERLET)设计模式,对ERP流程、图形图像及CDMA工作原理与实现手段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目前从事宁波市重点工程项目数字房产信息化建设工作已有6年多,有丰富的项目管理与实践经验,负责与主持过大型项目的研发、建设方案、预算、立项、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建设、项目验收等工作,拥有丰富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经验。该企业教师以“智慧房产”为项目案例,给学生讲解大型网站的构建与实践。

为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学校还邀请了卓有成绩的创业校友,请他们讲解主持开发的项目,包括东蓝甩客平台、挥客客户端的开发,三屏合一项目,够快云存储移动端、Android端,宁波日报远程发稿移动端、Android端等。同时,学校带领有兴趣的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和最新技术应用。

2.3 推动学生课外探究,进行论文和项目比赛

大型网站构建与实践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课内教学课时非常有限。为了推动学生课外深入研究软件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以及企业级开发,我们成立课外学习讨论小组和小论文竞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积极性。这个比赛也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激发了学生开发大型网站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13篇

关键词 微功率无线 智能抄表 无线自组网

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功能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与以往AMR系统相比,AMI系统的发展对AMI系统的组网和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一个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本地通信网络是关键。

1、本地通信网络技术方案

综合评估现在市场上现有的本地通信网络的技术方案如下:

类型 支持速率 路由深度 工程难度 扩展状态 成本估算

无线 10kbps 8 安装简易 双向实时,支持互动 适中

窄带载波

宽带载波 200Mbps 无 无法覆盖散点 随用电负载变化,可支持实时互动 较高

RS485 9600bps 无 穿线困难 双向实时,支持互动 高

我们可以从用户需求以及整体方案等方面做进一步分析,并做出载波与无线两大类本地通信网络技术的对比,显示微功率无线通信的技术优势所在:

(1)能全面覆盖、全面实施预付费等增值功能。低压PLC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仅能勉强满足周期性抄表的要求,但完成实时性要求高的增值服务却很困难,而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的通信更可靠而且速率更快,因此单次抄表成功率更高,实时性更好。

(2)大规模实施能源信息采集系统时,应用环境非常复杂。对于低压PLC而言,电网的信号衰减、阻抗的时变性、干扰源多且强,会严重影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性能。而微功率无线通信能采用无线自组网的方式来保证通信环境的自适应能力。

(3)未来若干年的通信可靠性是AMI实施风险重点考虑的方面。对于低压PLC而言,当设备安装完毕,其所采用的载波技术就固化了,但电网的污染会向前发展,而过分规管和治理低压电力线上干扰数据通信的因素可能会不合理和不经济。对于微功率无线网络而言,现场运行的同频段的各种无线信号的传播范围较小,再加上调频等频率自适应机制,能避免单频点工作,从目前使用的效果来看,微功率无线网络作为下一代无线抄表技术已得到确认。

2、微功率无线抄表

与其他通信技术比较而言,微功率无线抄表的成功应用需要注意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低成本问题,由于无线自动抄表系统涉及到千家万户,其本身的成本直接影响用户的接受程度;其次是低功耗问题,绝大部分用户侧表计都需要以节能为优先,从而影响到网络通信技术和协议设计;最后是自组网问题,为了保证表计计量数据和控制中心命令及时准确的传输,可靠性和自愈能力也是无线自动抄表网络的重要要求。

在无线通信理论中,简单的点对点通信很难达到很好的区域覆盖,自组织MESH网络是网络节点能够根据环境的特征构建自组织成一个关联的网络,该网络能够实现在覆盖范围内电波的非视距的曲线传播,从而达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通信覆盖。综合而言,无线自组网MESH协议才是目前国内微功率无线发展的关键领域,该问题也是国内微功率无线设备在标准和应用上进行产业化大规模推广的主要突破口。

3、无线自组网

洪泛算法是最早、最简单的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节点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消息,接收到消息的节点再以广播形式转发数据包给所有的邻节点,这个过程重复执行,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跳数。层次型自组织算法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低功耗自适应聚类路由算法,主要通过随机选择聚类首领、平均分摊中继通信业务来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自组织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高层的描述方式―元数据来命名传感数据。在发送真实的数据之前,传感器节点广播采集数据的描述信息元数据,当有相应的请求时,才有目的地发送数据信息。以上算法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算法上取得不少进展,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这说明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图1 无线网络

4、微功率无线与国内电网应用的融合

国内对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在电网抄表业务上已经应用较多,比较典型的“持卡购电,远程下发购电信息”的业务模式对本地通信网络的应用需求可以概括如下:

(1)售电信息交互时效性:具备较高的售电信息交互成功率和及时性,提升客户享受购电服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行维护工作量。

(2)数据采集时效性:具备较高的通信稳定性和成功率,支撑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3)安装调试的可操作性:安装调试尽量简单,提升施工可操作性,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运行过程的易维护性:具备较高的可维护性,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现场排查和故障处理工作技术简单易操作,降低技术门槛,确保今后运行维护工作的可实施性。

(5)各类环境的普遍适用性:具备对各类低压台区,各类建筑结构的普遍适用性。

(6)对台区线损管理的支撑能力:简化台区线损管理,辅助排查台区电源关系,及时跟踪台区电源关系的调整变化。

(7)对终端设备自动管理的支撑能力:支持报警信息、异动信息的主动上报,并能够辅助系统主站实现对基础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由上能明确看到,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可以有力支撑业务需求,但也要认识到,该技术在对各类环境的普遍适应等方面还有较多改进的地方,需要对微功率无线设备的频率自调整和自适应能力进行增强,并开展互联互通技术研究,提升对电力自动化的技术支持能力。

5、微功率无线的互联互通

目前国内的微功率无线应用在用电信息采集规模相对较小,现有无线设备运行效果均能基本满足电力相关业务的需求,而且其应用效果对硬件设备没有过多依赖,各个厂家产品的组网技术各具特色,具有相互融合统一的条件。从国内供电企业的角度来看,实现互联互通不仅能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利于统一安装调试标准,提升现场工作标准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在电力资产管理方面,更可以减轻备品压力,降低库存,节约维护投入,提升微功率无线设备的利用水平。

为了有效的推进微功率无线设备的互联互通工作,需要严格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统一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等技术指标,统一空中帧格式,遵照OSI协议架构,规范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功能,实现表端模块对集中器功能的全兼容,实现频点自调整和频率自适应,并建立对应的检验测试体系,开展验证比对。

图2 微功率无线协议栈分层结构

6、结论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科学新技术已不断的渗透到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公司的效益水平。微功率无线通信在电力集抄方面的应用,支撑了供电企业相应的营业模式,优化了电力系统的营销流程,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低压线损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它目前总体上还是一种处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需要更多的应用实践,因此加强管理、改进技术、不断完善是保证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继续向前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博、徐建政、刘宵、基于Si4432的新型微功率无线抄表系统的设计、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2010。

[2]赵成、杨凤海、微功率无线抄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届智能化先进测量系统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0。

第14篇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电气信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84-01

应用性本科大学在培养方案的定位上主要突出两个特点,1)坚定地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道路;2)坚定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基本定位。而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应用性本科大学教育教学体系,本文以我院信息工程系为例,对应用性本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1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性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保障,是高等工程教育中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协调开展、高质运行的统领和大纲。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特点和实施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横向划分为现场实习、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科研、军训及社会调查、课外认证与竞赛、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几大类;也可以按纵向划分为基础实践教学、专业拓展实践教学、综合创新实践教学等。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依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专业拓展、工程设计等专业素质为目标,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专业技能、素质结构要求来进行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加强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明显的融合特点。反映在教育上,是教育思想、方法、体制、人员等的广泛交流与融合。面对崭新的网络形式时代特征,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摒弃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的陈旧教学观,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形成独立教学体系,并建立与之适应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独特作用,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实践教学理念。

2.1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并行,课程实验与工程训练、创新设计、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创造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环境,把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始终;培养学科基础厚、专业口径宽、知识结构优、工程素质强的应用型、适应型、创新型人才。建立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本科教育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

2.2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

2)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点,按照组成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互相衔接,彼此关联,具有连续性,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整体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做到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注意教学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相渗透,注重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的相互渗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

4)规范化原则:在培养方案中要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3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基本内容

3.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步骤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我院的办学定位是教学型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下面以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

我院信息工程系现设有3个本科专业,均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是其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从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共同特点来看,主要从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讨论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3.2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信息工程系的老专业,已有近25年办学历史,办本科的历史也已经有10年之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信息工程系3个本科专业当中设备最完善、实验室最多、实验能力最强的专业,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好,对其他几个专业具有指导和借鉴的功能。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本专业学生能力结构分析及支撑环节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能力结构分析及支撑环节框架图

4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按照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化改革,促进了本科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果。

4.1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按照学院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对信息工程系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内容进行改革、整合和优化,确立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可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个模块”。

“一个中心”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据新时期电气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和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应用性人才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全面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和造就“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和鲜明地方特色”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着力开展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两个结合”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学生在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要到实践中去应用和提高,从而巩固所学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方法。将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并及时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以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适应能力。

“三个层次”是指“基础验证、专业拓展和创新提高”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验证层:学生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验证性实验。第一层次实验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熟悉电气与通信技术中常见的典型器件,熟悉信号产生、处理等各种电路,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掌握电气与通信技术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技能。

专业拓展层:学生按照教材提出的设计要求,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完成实验。第二层次实验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消化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电气及通信工程前沿技术,增强学生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测试的能力。

综合创新层:学生需要独立地解决一个个完整的实际问题。第三层次实验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独立进行工程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个模块”是按不同的专业特点划分为“电工基础实验模块、电子信息实验模块、工业控制实验模块和现代通信实验模块”的模块化教学内容。

4.2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实践教学改革围绕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教学管理改革两个主题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应用性人才;实践教学管理改革重点在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效率。

其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学院定位,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把学院逐步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应用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本着这一办学定位,我们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应用性人才培养和为地方区域性经济服务的目标上。

2)改革实验项目,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将实验项目分为基本型实验、拓展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综合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开设多类别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竞赛、科技活动、技能培训等实验教学类别。利用业余时间,增设大量选作实验,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鼓励教师主动吸收他们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深入实验室进行研究性实验,突出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推动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模式的形成。

3)引进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手段,改善实验环境,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式教学是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我院构建了开放式信息化网络平台,全方位改革实验技术与手段,转变实验观念、改变实验运行管理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学院组织精干力量大力开发虚拟实验、数字实验系统,自动控制原理、EDA等首批开发的虚拟实验室已对学生网上开放。

4)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促进创新性实验基地建设。现代电气与通信工程技术给电气与通信工程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电气与通信工程技术具有明显的学科综合性和技术复杂性等特点,其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技术挑战性和实用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性实验基地开设的实验项目以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如大学生电子设计队伍的培训和竞赛、学生科技活动等。将创新性实验基地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建设,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特色鲜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5)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构建一支专业水平高、工程意识强的专职实验教师、工程系列教师、任课教师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学院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安排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教学及实验经验的老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导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实验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长时间的跟踪指导。学院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每位青年教师每年完成一项具有实用功能的电子设计及制作,使实验中心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参加ASEA、中兴认证、DSP、嵌入式系统等师资培训,已有多位教师获得认证指导教师资格,为开展学生考级、认证工作创造了有力条件。

6)提高实验考核比重,推进实验考核方法改革。在实验考核方面,将实验考核从理论考核中独立出来,并将其提高到与理论考核同等重要的高度,即学生只有同时通过了理论和实验两个考核后,本课程方可及格。这种措施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7)引入工程背景,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进行深化改革。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作为本课题的实践部分,我们对唐山学院0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进行了较大改革,主要内容是:引入某实际星级宾馆的智能楼宇工程项目,以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将整个工程项目分为11个子项目,采取项目负责人制,总共安排了14位指导教师和38名学生参与此项目的设计。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尾声,从目前情况来看,此项目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各子项目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5结束语

通过对应用性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及其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创新意识都有了较大提高,有效的促进了我院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6020350)。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第15篇

(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摘要:人才培养应适应时展的要求,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电子信息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广东白云学院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规格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设置与企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等几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

关键词 :CDIO;“3+1”;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0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03—03

基金项目:广东白云学院教研教改项目。

收稿日期:2014—10—07

作者简介:龙诺春(1964— ),男,湖南邵阳人。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余丽红(1985— ),女,湖北咸阳人。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处理。

林春景(1963— ),男,福建普田人。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变得越来越丰富,结构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同时,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我国高校来看,“985”高校和“211”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清晰,但大多数地方高校定位模糊,大多采用“985”高校和“211”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一些地方高校办学条件的不到位和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人才要求,导致出现生产一线人才紧缺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了用人难和就业难的两难局面。

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

一、CDIO教育理念与“3+1”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CDIO教育理念。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行)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愿景、一个教学大纲和12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CDIO的愿景是利用现代工业环境,以真实的产品或系统为载体,培养具有深厚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强工程能力的高素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CDIO的教学大纲反映了这个时代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目标的主流要求,对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逐级分别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具体化、可观测的目标体系。[1]CDIO的12条标准分别考察专业培养理念、课程计划的制订、设计实验和实践场所、教与学的方法、教师提高以及考核和评估等最根本的、体现CDIO工程教育特色的要求。[2]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主要面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它以现代工程实际为背景环境,以工程项目产品或系统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包括改良)乃至废弃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技术知识获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等,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3+1”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采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模式,在学校内进行三年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在企业进行一年的实践教学,进行工程能力和职业能力训练,两个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创新能力、系统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3]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人才培养应达到的目标和规格,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构建的教学过程和运行机制,即以什么方式方法培养人才。因此,我们研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然后构建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教学过程和运行机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关键。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地方区域优势,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立足地方,面向一线,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立足广东,面向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行业一线,培养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能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前提,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厚基础、重素质;另一方面,要突出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方法,具有专业知识基本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熟悉电子工程项目和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流程,具有掌控和管理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一般方法,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本能力。

5.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思想品德修养和素质修养,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

(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是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门工程学科于一体的专业,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泛。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应根据专业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广东白云学院的定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理念,基础学科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置,相关主干学科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以“能力为本”为原则设置,以“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共由五大模块组成: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法律与德育、语言与写作、体育与心身健康、形势与政策、职业与修养等方面的课程。

2.自然科学知识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

3.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4.专业技术知识课程。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分电子工程和嵌入式系统两个方向。专业技术知识课程按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设置。专业课程有电子工艺、感测技术、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电子工程方向有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微波技术与天线等课程。嵌入式系统方向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

5.公选平台课程。主要包括文学、经济、管理、艺术类方面的基本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课程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属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同时,为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科基础知识课程是专业技术知识课程学习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专业技术知识课程按专业方向进行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公选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对工程项目和系统的掌控能力。同时,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根据课程性质要求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公选课,选修课程主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特征和行业需求表明工程性和实践性是本专业的主要特点,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4]在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律。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课程实验与应用综合训练两个教学环节。大多数课程有实验教学环节,实验学时按总分时的25%~50%分配,有些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课程实验按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三个层次进行设置,重点是设计性、综合性内容教学。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应用综合训练主要是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安排在适当的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综合训练按训练项目和开发项目分类。训练项目主要有电工实训、电子线路CAD训练、程序设计综合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专业能力;开发项目主要有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电子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学生的小应用系统设计与系统调试等基本能力。

(三)专业课外活动教学项目设置。课外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专业应设置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让学生在课外环境下通过各种项目训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成才空间,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课外活动教学项目的设置应使实践与理论相统一,赋予课外活动项目一定的学术含量和科技含量,同时,还应做到课外与课内相贯通,整合利用教学资源,既要考虑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活动项目,又要考虑到充分利用校外的社会资源开展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融合。课外活动教学项目以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可以从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知识拓展和整合能力、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规划运作和操控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

(四)企业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企业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企业实践教学体现了在现代工程实际环境下,以产品或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做中学”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同时,也符合工学结合、校企共同育人的“3+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在完成本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基本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在企业现场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企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快速、有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对新技术、新业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5]通过企业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弥补校内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向职业人过渡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根据综合素质和技能构成,企业实践教学包括:行业、企业调研,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职业品德教育,生产(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六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毕业设计(论文)应按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内容进行选题,真题真做。

为满足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3+1”人才培养模式,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要求、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研究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CDIO 理念的“3+1”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武雄,钟东.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8).

[2]顾佩华,陆小华.以设计为导向的 EIP-CDIO 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3]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