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基本技能论文范文

基本技能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本技能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本技能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职能传统成本会计弊端成本会计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成本作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耗费,成本的管理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企业管理中都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下更是如此。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

二、传统成本会计的弊端

1.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取代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因制造费用的剧增及多样化,其分摊标准若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以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2.传统的成本会计,可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而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为获得有利的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为获得有利的原材料数量差异,生产者可能将不良质量的产品转入下一工序,使废品损失进一步扩大等等。

三、新时期成本会计的变化

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逐步取代手工记账;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各行各业的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缺少。

成本会计的新变化起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迁及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前者决定后者。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四个方面:(1)产品需求多样化,而且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求;(2)大多数产品供大于求,市场因此竞争激烈;(3)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新;(4)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国际间竞争激烈。因此就要求企业管理要对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四、新时期成本会计发展趋势

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实践的指导作用。

2.实行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成本会计方法。长期实践中,国内企业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从班组核算、车间核算及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调动职工管理的积极性,强调以人为本,职工参预控制成本,本人到过某个铸造厂,该厂实行经济核算制,从原材料购入的分类—进入化铁炉熔化—铁水浇铸—毛坯打磨—精加工—成品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从原材料进入企业开始,提高铁水利用率,降低废品率及各种消耗。这种从根本上把关以经济责任制为目标,由于它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必将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使成本最低化,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需要成本会计对各核算环节提供服务,使成本会计由简单的算账功能转向分析预测功能,从而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各种详细经济资料,成为企业基层与决策层的桥梁。这种方法延续至今,使众多企业受益匪浅,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总结,采取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并进一步完善。

3.努力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有高、低之分,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这就需要科学预测和管理控制。很多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在产品市场的开发中具有前瞻性,他们需要最先进、最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而目前的会计电算化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比较突出的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只能进行事后反映,仅仅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应、销售、人事、财会等子系统相互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只是财务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吴仲时:企业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7)

第2篇

随着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岗位的多样化发展,技能需求的提高,点钞与翻打传票两项简单的基本技能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因此,会计基本技能教学内容亟待重构。

1.传统会计技能教材的弊端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过几本教材,发现存在如下弊端:(1)点钞手法没有更新,仍停留在银行人员手按式点钞,此种方法虽然准,但操作复杂,速度慢,费力且浪费时间。据观察,2012年技能大赛中,几乎所有的学校已经淘汰该种方法。(2)随着假币、变造币仿真度越来越高,网络上出现很多种辨别人民币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并不完全正确,需要教师严格筛选。比如,专家指出,对折钞票辨别法已经不能辨别仿真度极高的假钞。然而,部分传统教材修订速度较慢,还是把该种方法列入教学内容。此外,大部分教材编写时忽略了对硬币辨别,很容易让学生对硬币掉以轻心。(3)大部分教材重视计算器运算,缺乏翻打传票的内容和传票机的使用方法。(4)大多数教材都以珠算内容为主,没有贴近企业用工需求。(5)票据及大小写数字内容文字条例过多、图片过少,缺乏仿真训练。

2.与时俱进重构教材内容通过走访多家企业,结合几年的竞赛培训经验,笔者编写了会计基本技能教材。教材涵盖了会计基本技能四大模块:点钞与验钞,财会人员正确书写,票据及摘要填写规范,计算器运用以及翻打传票录入训练。教材的课改目标是使课堂贴近实际,为教学与上岗操作搭建桥梁,让学生轻松上岗,更好就业。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新了点钞手法——单指单张弹拨法与多指多指弹拨法;验钞方面,本教材明确指出网络上错误的人工验钞方式,加入假币、变造币、硬币辨别及处理方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数字运算方面,删掉传统珠算内容,重视计算器录入练习,引进翻打传票机教学,利用传票机自身五种功能,使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打字速度得到同步提升;实操方面,单据贴近生活,模拟出纳岗位手工实训,进一步使学习与工作接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前会计基本技能上课大多采用“视频播放—教师演示—学生模拟—教师指正—学生演练直到掌握”的模式。相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此种方法更重视师生的互动性。然而,中职学生缺乏自律性,惰性较强,若长期教法单一,缺少活动形式,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将催生他们的厌学情绪,轻则导致期末考核无人及格,重则导致技能大赛无人出现尴尬局面。因此,教学方法亟须多样化呈现。丰富教学形式,营造轻松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促进学生学习。引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让教学设计围绕学生需求展开。如:(1)点钞:教师抽取2~3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充当教学助手,与教师一同备课。上课时,学生分组演练,备课助手跟教师一起分组指导,课堂考核采取打擂台及“八仙过海”的形式,提升学生速度及准确率,课后组织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后进学生成绩逐步提升。(2)辨别真假币:运用情境式教学法,模拟一个电视节目,选定相应角色,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并邀请科组内教师从旁听课。通过不断的彩排和演练,使学生记忆更加牢固。(3)票据书写规范: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每组学生选定一岗位,并规定岗位职责,按岗位职责要求来做,要求一组学生共同完成一套模拟实训。

三、考核方法的创新

1.更新考核标准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职校考核大多采用理论考试,该种考核方法容易让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没有达到检测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本课程采用实操与理论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全方位地测试学生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具体考核方法如下:第一,点钞技能考核标准(项目:单指单张;考核时间:5分钟)。第三,计算器录入,10分钟完成20个纵向、横向数字相加。第四,票据填写:采用小组合作方法,教师从旁辅助,小组分工,自行搜索相关材料完成。

第3篇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会组装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学好本课程对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本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关心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1.1教材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较快,而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很多教材仍是好几年前的版本,课本上的知识往往滞后于现实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课本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1.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借助多媒体设备讲授教学内容,或者借助硬件实物进行演示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本课程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上来,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实验实训条件较差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实践性强,对实验实训条件要求较高。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财政经费问题导致实验实训条件较差,实验实训所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教师上课有时只能重理论轻实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只能按照教师授课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只能学到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实践技能不能得到较好的提高。

1.4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训条件的影响,本课程考核模式过于单一,大多采用理论和实践各占50%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对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专业课来说,传统的教学内容、实验实训环境、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过硬本领。

2教学改革探索在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中,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针对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2.1结合市场需求,制定教学大纲

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市场调研,以市场需求能力为依据,强调实用为主,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明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在实验实训大纲的制定中,突出能力培养,明确实验项目内容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包括:

(1)硬件组装与测试;

(2)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安装;

(3)硬盘实用程序Ghost、PQ、DM的使用;

(4)计算机故障分析与解决等。通过完成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选用合适教材,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特色,在教材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合教学目标需要、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图文并茂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材内容,不要照本宣科。由于计算机部件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较快,因此教师应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补充计算机新知识,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如上网查阅有关计算机技术,去计算机销售市场了解和搜集最新硬件发展情况等。另外,在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建设精品课程的今天,计算机专业组教师也可以尝试将此课程建设为一门精品课程,将教学用的教案、教学视频、习题、实验实训等内容上传到校园网,供学生课后学习,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2.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弱化理论教学,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采用“讲授、观摩、实践、讨论”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1)任务驱动法。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教学硬件组成及组装模块时,在理论课前教师可以先将教学内容所需素材准备充分,将计算机硬件组成部件、组装方法和步骤制作成课件或视频。然后在理论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教学任务就是学会组装计算机硬件。理论课之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训达到完成目标任务的目的。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既可以使授课内容形象化,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行为引导法。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使用必要的书本、工具与材料,学生在具体实践场所中主动摸索、探究、建构知识,掌握技能,从“做”中学习,教师则起到启发指导作用。比如,在软件安装与测试教学中,可以采用行为引导法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安装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通过亲身体会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软件安装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通过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集思广益,实现教学相长,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授常用故障分析与解决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对计算机主板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将计算机机房中有故障的主板作为教学案例,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案例疑问一边思考一边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思路进行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教师的自身提高。

(4)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互助,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人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2.4改善实训环境,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实训是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人人都能动手操作,多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此,学校要有专门的实验实训场所,配备计算机的DIY部件及配套工具。

2.4.1学校领导重视,改进校内实训条件

作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高职院校,学校领导要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努力改进实验实训条件,建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让学生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完成实验实训操作。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学校应安排专人管理实验室,开放计算机的一切权限,允许学生拆装计算机零部件,允许学生做“破坏性”操作,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操作技能。

2.4.2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外实训环境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当今高职教育比较热门的教学模式之一,它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本课程教学中,学校既可以组织师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参观学习,也可以聘请企业电脑专家来学校为学生授课。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课程实训教学,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师资培训,使专业教师不断积累实作经验,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企业和学校共赢。

2.5改变考核方式,体现综合能力

考试作为教育的一种辅助方式,它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结合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课程考核方面应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将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出勤率等纳入到平时考核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考核方式可以分为平时考核、期末理论考核和期末实验考核3个部分,每个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40%。平时考核重在检查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和态度,期末理论考核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实验考核重在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然后,在这3部分成绩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综合评定成绩。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做好每个学生的出勤记录,以及每次实验实训的完成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将心思放在平时学习上,端正学习态度,发展个人特长,不要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一时突击,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