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马克思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

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兰省的特利尔城,生长在开明的家庭,从小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教育。1835年8月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写下了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考虑》)。青年马克思以冷静考察的视角,展现其立志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高尚情感和价值理想。从发展历程的其他著作看,《考虑》虽然没有严密的理论论证、严谨的篇章结构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但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却以青年的热情、犀利的文笔、高远的志向、澎湃的热情阐述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所必须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并指明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文章对改变当代存在着理想缺失和信仰失落的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定位导航作用,尤其是从事基层农村工作的青年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如何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和合理的职业规划,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主客观因素对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的启示

从对《考虑》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村官应严肃思考和认真权衡的内容之一是影响职业规划的主客观因素。

首先,从主观因素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对自己在择业的过程中所持有的主观愿望有清醒的判断。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调查分析看,部分青年对未来职业期望过高。这是我国当下困扰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问题的原因之一。对于个体规划的错误认知往往来自于青年大学生的虚荣心、狂热、冲动和幻想。假象直接干扰和误导了青年人做出正确的规划。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在规划职业时,“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虚荣心容易使人产生热情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热情的东西”。马克思也指出,“不仅虚荣心能够引起对某种职业的突然的热情,而且我们也许会用自己的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生活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虽然这些是很光辉的,但是它不能持久,甚至会“被名利迷住了心窍”,理智无法支配它,从而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的地方。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时,要认真、冷静地思索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有没有被以上所述的主观上的错误认知所蒙蔽和干扰,如果有,青年人应该在择业时,竭力排除这种主观上的干扰,不从一时的感情出发,不从虚荣心出发,更不要从名利出发,而应选择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真正使我们感兴趣的职业。

其次,从客观因素分析,在严肃思考的基础上排除了种种主观因素的干扰后,当代青年大学生还应认真分析职业规划的客观可能性。马克思在《考虑》中提醒青年人规划职业时要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是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这实际上是告诫青年规划职业时要立足与社会现实坚实的土壤,而不能靠冲动和幻想。只有结合主客观条件,才能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变得高尚,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尊严。马克思在《考虑》中阐述青年择业观时还带有启蒙思想和理性主义的烙印,但决不能把马克思对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的先天限制性解读为宿命论或抹杀人选择职业的能动性。从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的文本中,不难看出他在《考虑》中所论述的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实际,实质上已经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

二、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理想的启示

对职业理想的确定除了有内在自由的要求,有严肃独立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目的和目标的确定。什么才是真正使人伟大的职业理想呢?马克思回答,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个人的自由与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价值实现。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者的职业目标和理想。马克思坚定地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当代大学生村官的自由和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选择和从事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是高尚的职业目标,高尚的职业目标不仅能够使个体克服基层工作中各种非马克思思想的障碍,而且使个体获得为“人类的幸福”工作所带来的自身的幸福感。

尽管《考虑》中的思想带着浓厚的抽象人本主义色彩,但字里行间表现出了马克思为自己的理想而自豪、为自己的幸福属于千万人而快乐、为自己的理想而崇高。正是有了“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才能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有四十年完成《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与矛盾,指出了人类解放的必然性。正是“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方向与道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有尊严的职业”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村官选择基层就业并扎根农村面临着诸多职业困惑。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定位究竟该怎么抉择呢?大学生村官是不是有尊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村官实践岗位上该如何有尊严的工作呢?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首先,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身所从事“有尊严的职业”与否的判断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职业定位。认为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跳板的职业定位,必定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对村官“尊严”持无所谓态度的群体,也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的。一些大学生对村官的存在脱离了唯物史观的标准,以唯心主义的价值取舍为依据,以主观臆断取代对大村官“尊严”的理性思考。判断职业是否是“有尊严的职业”的标准理所当然的坚持实践的本体论的观点,即“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其次,一些选择了“有尊严的”大学生村官却放弃了“有尊严的”实践,源自对自身能力的错误估计。在《考虑》中,马克思写到“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村官的职业热情和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参加到基层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之中,却放弃了对职业尊严的追求和思考。仅以“工薪待遇”或“职业地位”否定了自身价值,并以此产生了对村官职业尊严的蔑视和遗弃,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对职业定位的错位和扭曲。马克思认为,“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塑造着大学生的职业思想,是决定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内在和本质的因素。大学生村官自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是选择有尊严的职业和有尊严的工作的重要职业思想。

四、“最深刻的信念”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启示

职业信念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没有职业信念的实践活动无法抵御和克服各种职业困惑和阻碍,也最终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马克思在《考虑》中提到,“每个人眼前都有(下转第206页)(上接第204页)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可见,坚定的职业信念对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重要作用。首先,“最深刻的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村官克服各种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形成高尚的职业精神。“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坚定的职业信念对大学生村官如何调试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落差、如何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自我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其次,“最深刻的信念”有利于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敬业精神是对公民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基本要求。职业信念是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尊严的深度思考,职业信念决定了职业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信念有助于提升和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握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对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实践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5.

[2]陈玉君,黄利秀.青年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1(5).

[3]蒙云龙.论青年走出选择职业困惑的路径[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

第2篇

一、父母的鞭策、“尊重与支持”、鼓励、引导、期待,对马克思的身体素质、交友选择、恋爱、道德素质进行引导

1.1836年11月9日,马克思的父亲给他的信中说:“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你在学习上不要过于用功,千万要保护好你的身体和你已经很差的视力。你选修了很多门重要课程——自然,你是有理由勤奋学习的,但不要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上帝恩赐,你来日方长——你将为你自己造福,为你的家庭造福,如果我的预感没 有错的话,也将为全人类造福。”

2.老马克思说:“我不想迂腐地使用做父亲的权威。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也可以向自己的孩子认错。”在家书中,老马克思对儿子更多的是殷殷期盼,声声呼唤,深深眷顾,表达着无微不至的关切之情。他始终关心着儿子的身体。他说:“身体是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良好状况都取决于它。一个体弱多病的学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望你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此外,每天还要运动运动,生活要有节制,我希望,每次拥抱你的时候,都会看到你是一个身心越来越健康的人。”“这是一位博学、朴实、严谨、通达的父亲的谆谆教诲。老马克思在书信中用了很多篇幅,教育卡尔为人之道。他写道:“不管我把你的智力估计得有多高,要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的智力对我来说就失去任何意义。”他说:“友谊,就这一字眼的真正经典含义来说,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明珠,而在你这样的年纪,这种友谊是生命的明珠。你能不能对这个朋友信守不渝,永远做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将是对你的性格、你的才智和心肠,尤其是对你的道德的最好考验。”他鼓励卡尔时写道:“你的来信我7日才收到,这封信使我更加相信你的耿直、坦率和诚实的品德,这对我来说比金钱还要宝贵”。“参加小型聚会比起参加酒宴来,你可以相信,更使我满意得多”;“且不说消遣、休息和教养的观点来看,社交特别是对青年人大有好处,因为如今你已不是单独一个人——多少取得一些人的支持,不过当然要用正当而体面的方法去取得。”老马克思说:“不久,你将成为而且一定会成为一家之父。但是,不论荣誉、财富或名誉都不能使妻子儿女幸福。只有你,你的良好的自我,你的爱,你的温柔的举动等,才能使他们幸福。”

3.生活自理能力。知子莫若父,老马克思在信里描绘了马克思的生活习惯中不太好的方面。“在昏暗的油灯下……蓬头乱发,虽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却穿着学者的睡衣放荡不羁……点燃烟斗”……在波恩大学读书期间,马克思有一次生病了,马克思的母亲在父亲给他的信中附笔:“你应当设法去掉一切可能对你有害的习惯。不要急躁,不要喝过多的酒或咖啡,不要吃辣椒,不要食用过多的胡椒或香料,不要抽烟,不要迟睡,要早起。亲爱的卡尔,感冒也要提防。在健康没有完全恢复以前,不要跳舞。”

二、从学校给马克思的成绩评语和其他评语可以看出,学校把勤勉作为重要的素质

2.波恩大学肄业证书评语:勤勉、十分勤勉,用心、经常用心。没有参加被禁止的大学生团体的嫌疑。

3.柏林大学毕业证书评语为:报名听讲、报名听讲、听课、勤勉、极其勤勉。

4.博士论文推荐信评语:1941年4月13日,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卡尔.弗里德里希.巴赫曼博士给几位教授写了推荐书:“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见识渊博”,“波恩和柏林大学的学业证明(b件、c件)。证件中指出的违反纪律一节吾人可不必在意”。4月15日函授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并发给证书。

三、类似于孟母三迁的转校:因为校风不好而转学,从波恩大学转入柏林大学

1.校风情况,至少有学生酗酒的情况。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参与酗酒,其中一个原因是特利尔的老乡比较多。另外,德国人爱喝啤酒是世界出了名的,酗酒应该只是转学的原因之一。同乡或熟人在一起,喝酒的次数和每一次的数量会多一些。得到父母的一定程度的默许甚至是支持,转到柏林大学后,父母还给他寄过酒,“但愿你已经收到了我们寄给你的酒。”

四、马克思所受的素质教育对我国教育体制和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即使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德国,马克思父亲的律师身份在马克思的转学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但不能说,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他的父亲身份决定的,因为马克思的两个弟弟却和他不一样。虽然老马克思也承认,自己偏爱卡尔·马克思。

3.理财能力很重要。马克思在大学期间表现出不太会理财。老马克思说:“你自己曾用坚决的话表示,你将来要自给,并为此现在就开始克制自己。”虽然马克思在1864年有过一次炒股的经历,也小赚了一把,但他在大学期间却有账单,而且是让老马克思看不懂的账单,“波恩的胡闹刚结束,你的债务——说真的,数目可不小——刚清偿”。作了一次旅行,多次被控欠债,马克思比其他人都花钱多,“我们可敬的儿子不顾一切协议、不顾一切惯例一年花了七百塔勒,好像我们是阔佬,可是,就是最富有的人花的钱也不超过五百。”马克思的父亲表示了谅解和理解。老马克思对马克思寄予厚望,比较偏爱,甚至自认为能够给马克思提供好的条件,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出生的“家庭是是富裕的,文明的”。老马克思开始时有些溺爱马克思,1836年的一封信中说“随信给你寄去一百塔勒,你如需要,还可再寄”。还附笔说明:“目前我不可能再多寄了。日内,你大概会从拉贝那里收到二十塔勒。”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个性理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3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Marx Hagel's "absolute spirit", Strauss's "entity", Powell's "self consciousness", Feuerbach's humanism theory, form rich connotation and profound theory of personal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colleges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related to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the growth of talent. Marx personality theory should actively u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colleges,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arx; personality theory;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S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关系到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追溯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渊源,探究其个性理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发掘马克思个性理论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意义,从而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

一、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渊源及内涵

(一)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渊源

1.被黑格尔“绝对精神”吸引

马克思原先的哲学世界观基础是康德费希特哲学。他写了新的形而上学原则体系,但是却失败了。之后,马克思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时接触到了黑格尔哲学。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特别是他的《哲学史讲演录》对马克思的启发很大。黑格尔认为:“伊壁鸠鲁把感性存在、即感觉当作真理的基础和标准,不懂得概念的体系,只知道认识过程是由感觉、表象和意见三阶段构成的。”[1]“伦理学是伊壁鸠鲁最好的部分”[2]。从而使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选择伊壁鸠鲁哲学进行研究。并且,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始对个性进行了研究和描述。

2.对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哲学的研究

施特劳斯在《耶稣传》中认为精神“实体”在世界历史中起决定作用。马克思评论:“贯穿在施特劳斯关于‘公社力量’和关于‘传说’的理论中的观点在斯宾诺莎关于实体的观念中有其抽象的表现,有其逻辑形而上学的象形文字。”[3]而鲍威尔认为“实体为自我牺牲了自己,并为自我所吸收”[4],是依附于自我意识的。他认为“人不是自然界的产物,而是他自己的自由的产物。”[5]“没有自爱就不能爱人类,没有自尊就不能尊重人类,没有实现个人自由的热情就不可能实现人类的自由。”[6]鲍威尔认识并重视个体的主体性。马克思肯定个体的主体地位,但是他并没有像鲍威尔那样抽象地理解个体的个别性,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7]可见,马克思把个体的个性定位于现实的感性的个性,有别于鲍威尔抽象的个性,这也为马克思之后对于个性的现实性、实践性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3.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理论的发展

费尔巴哈认为:“艺术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形象――(不仅是狭义的形象,而且是诗的意义下的形象)――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8]他重视对人的本质的研究。费尔巴哈用“类”来代表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9]他指出“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10]但是,在费尔巴哈的假设条件下,找不到真正社会历史中的人,看不到人的主体地位,也找不到人的个性,因此他以另一种形式把人抽象化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11]他发展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理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原则,同时摒弃了费尔巴哈对“类”的抽象理解,强调了人的个性的社会性,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12]

(二)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个体所具有的个性。马克思在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研究了人的个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过去封闭的、交往受阻碍的环境中,人的个性想要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阻力,而在现代开放的、互动的环境中,人的个性获得自由全面地发展具备了极大的可能。因此,社会中每个个体的个性是否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取决于个体的个性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他认为“国家的职能和活动是和个人有联系的……但不是和肉体的个人发生联系,而是和国家的个人发生联系……‘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14]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5]可见,马克思强调通过社会交往互动实现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个性的现实性。

其次,马克思曾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6]“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7]人的个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了压抑,而不是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18]因此,马克思认为人要实现自由全面地发展,就要确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人的个性活动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再有,在批判资产阶级个性学说基础上,从劳动实践角度探讨人的个性,强调劳动实践对人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的人都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9]劳动是资产阶级觉得非常厌恶的一件事情。但是,马克思认为“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0]“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21]人的劳动实践使人区别于动物,也奠定了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

二、马克思个性理论视野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在对马克思个性理论渊源的探寻、理论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而寻求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个性化教学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并且要尊重和彰显人的个性的主体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现实,根据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确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笔者曾对无锡一所民办高校的50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主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发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活动形式方面,51.28%的学生选择‘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习实践’。”[22]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合班授课,也应关注到教学主体――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形式的期望,实现个性化教学。比如,在进行某些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把合班上课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过程中可以积极实践自己所学的理论,不至于淹没于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自己在小组中的工作,与小组其他同学通力合作,最终完成教学活动任务,从而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小组活动,学生反映收获很多,也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其次,对于教学内容不能本本主义,也应充分联系现实社会环境。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2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积极联系现实社会环境,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社会热点事件讨论等等方式,使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事件,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强教学效果。另外,在问卷调查中“问到‘您觉得思政课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您的能力?’时,很多学生回答:进行实践活动、情境模拟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社会调查等等。”[24]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师把信息单一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积极地交流互动,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比如模拟招聘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也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能力提高可以得到双丰收。通过在教学活动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实现个性化教学,体现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个性的现实性和主体性,从而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二)实践教学

马克思认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25]因此,人的劳动实践是有计划的、能动的劳动实践,是不同于动物的。人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认识到劳动实践对于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校内的实践活动,可以联系教学内容,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表演道德小品、历史人物评价演讲、模拟招聘会等等。校外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等。通过组织校内校外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学工处、团委、宣传处应积极配合并提供协助,来共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任务,从而构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稳定的立体教学结构体系。另外,现在一些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下,不断思考,积极探索。比如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现实实践相联系,也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确立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从而支持一些民办高校向应用型高校不断迈进。

(三)信息化教学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27]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关注现实环境、关注人与人交往过程的新特点。比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已置身于信息化环境之中。信息化平台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因此,现在90后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广泛使用信息化软件。比如使用QQ、微信等新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大学生也利用信息化平台获取各方面资源,进行学习。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信息化平台中的资源,把信息化平台中的时事新闻、热点事件进行筛选,供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和讨论,使理论与现实实践充分结合。其次,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如果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信息化平台的信息不能够正确甄别或是任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的话,就会影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指导大学生筛选信息化平台中的有效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对信息化平台的事件进行专题讨论方法,帮助大学生有效甄别信息化平台中的信息。另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等,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地交流,打破传统信息交流只能在课堂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学习交流。再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比如进行慕课教学、微课教学,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地束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和方式得到创新。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或手机媒体,浏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学习,对于未理解的部分,可以在线反复观看,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确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符合马克思所倡导的确立个性的主体性,也有利于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从而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平台新阵地。

三、结语

马克思个性理论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强调要充分联系现实社会、在劳动实践中确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积极运用马克思的个性理论,从而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2-53.

[2]黑格尔.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4]兹维.罗森.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86.

[5]兹维.罗森.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96.

[6]兹维.罗森.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9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8.

[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3.

[9]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7.

[10]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0.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1.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6.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22]骆静.基于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现状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0):35.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24]骆静.基于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现状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0):36.

[25]R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作者简介:骆 静(1981-),女,江苏无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 虹(1989-),女,江苏常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4篇

一、认识过程的艰巨性决定了修改的必然性

毕业论文要求大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阐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论文是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认识它不容易,反映它更是困难。因为,这种困难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另一方面这种困难来源于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而且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有个由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过程。写论文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在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写论文,从本质说是一个认识过程,它包括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即主观认识未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而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即写成的文章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写论文过程中,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至少可以减少失误和克服不足。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二、修改是论文写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

修改从形式上看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但是从总体来看,修改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写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加强修改功夫。第一阶段,酝酿构思中的修改。论文在动笔之前,要酝酿构思打腹稿。修改就要从这里开始。如确立中心、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等等,都要经过反复思索,有分析也有综合。这不落笔端的修改,却决定着通篇的成败,腹稿改得好,写起来少走弯路。如果确定了一个严密的提纲,搭起一个好架子,文章结构就不会有大变动。所以动笔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信笔写来再作大改。第二阶段,动笔后的修改。落笔以后就进入细致的思索过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用,有事理的推断,形象的探索,层次的划分,段落的衔接,句式的选检,词汇的斟酌、推敲。各方面都可能经过反复分析、对比、抉择,在改换取舍一些词语、句式、层次、段落之后完成初稿。这就是边写边改,边改边写的阶段。第三阶段,初稿后的修改。全成之后,要逐字逐句,逐层逐段的审读,作通盘的修改。在修改中不仅要酌字斟句,还要考虑材料取舍、层次安排、结构组织、中心的表达,等等。第四阶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指导老师审阅后,对草稿的优点给予肯定,并指出全文的不足。作者在听取指导老师的评讲后,要进一步发现自己文中的优缺点,研究要透,领悟要深,然后重新考虑修改。这时候的修改并不是一二次能结束的,修改的难度也比原先增大了。但是,如果改好了,文章水平可以有显著提高。

在这四个阶段中,初稿之后的修改更为重要。因为论文在起草初稿的过程中,作者对每个论点、论据不可能想得很周密,表达则更难做到准确无误。而在草稿写出后,作者的着眼点可以从局部写作转到总体审视,居高临下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各层次、段落的安排是否妥当。另外,作者的立足点可以从撰写者移到读者方面,比较超脱地对论文各个部分进行“评头论足”,“挑三拣四”,更客观和更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

三、修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5篇

一、认识过程的艰巨性决定了修改的必然性

毕业论文要求大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阐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论文是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认识它不容易,反映它更是困难。因为,这种困难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另一方面这种困难来源于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而且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有个由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过程。写论文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在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写论文,从本质说是一个认识过程,它包括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即主观认识未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而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即写成的文章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写论文过程中,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至少可以减少失误和克服不足。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二、修改是论文写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

修改从形式上看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但是从总体来看,修改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写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加强修改功夫。第一阶段,酝酿构思中的修改。论文在动笔之前,要酝酿构思打腹稿。修改就要从这里开始。如确立中心、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等等,都要经过反复思索,有分析也有综合。这不落笔端的修改,却决定着通篇的成败,腹稿改得好,写起来少走弯路。如果确定了一个严密的提纲,搭起一个好架子,文章结构就不会有大变动。所以动笔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信笔写来再作大改。第二阶段,动笔后的修改。落笔以后就进入细致的思索过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用,有事理的推断,形象的探索,层次的划分,段落的衔接,句式的选检,词汇的斟酌、推敲。各方面都可能经过反复分析、对比、抉择,在改换取舍一些词语、句式、层次、段落之后完成初稿。这就是边写边改,边改边写的阶段。第三阶段,初稿后的修改。全成之后,要逐字逐句,逐层逐段的审读,作通盘的修改。在修改中不仅要酌字斟句,还要考虑材料取舍、层次安排、结构组织、中心的表达,等等。第四阶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指导老师审阅后,对草稿的优点给予肯定,并指出全文的不足。作者在听取指导老师的评讲后,要进一步发现自己文中的优缺点,研究要透,领悟要深,然后重新考虑修改。这时候的修改并不是一二次能结束的,修改的难度也比原先增大了。但是,如果改好了,文章水平可以有显著提高。

在这四个阶段中,初稿之后的修改更为重要。因为论文在起草初稿的过程中,作者对每个论点、论据不可能想得很周密,表达则更难做到准确无误。而在草稿写出后,作者的着眼点可以从局部写作转到总体审视,居高临下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各层次、段落的安排是否妥当。另外,作者的立足点可以从撰写者移到读者方面,比较超脱地对论文各个部分进行“评头论足”,“挑三拣四”,更客观和更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

三、修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6篇

毕业论文要求大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阐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论文是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认识它不容易,反映它更是困难。

因为,这种困难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另一方面这种困难来源于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

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

而且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有个由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过程。写论文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在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写论文,从本质说是一个认识过程,它包括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即主观认识未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而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即写成的文章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写论文过程中,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至少可以减少失误和克服不足。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二、修改是论文写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

修改从形式上看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但是从总体来看,修改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

写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加强修改功夫。

第一阶段,酝酿构思中的修改。论文在动笔之前,要酝酿构思打腹稿。修改就要从这里开始。如确立中心、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等等,都要经过反复思索,有分析也有综合。这不落笔端的修改,却决定着通篇的成败,腹稿改得好,写起来少走弯路。如果确定了一个严密的提纲,搭起一个好架子,文章结构就不会有大变动。所以动笔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信笔写来再作大改。

第二阶段,动笔后的修改。落笔以后就进入细致的思索过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用,有事理的推断,形象的探索,层次的划分,段落的衔接,句式的选检,词汇的斟酌、推敲。

各方面都可能经过反复分析、对比、抉择,在改换取舍一些词语、句式、层次、段落之后完成初稿。这就是边写边改,边改边写的阶段。

第三阶段,初稿后的修改。全成之后,要逐字逐句,逐层逐段的审读,作通盘的修改。在修改中不仅要酌字斟句,还要考虑材料取舍、层次安排、结构组织、中心的表达,等等。

第四阶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指导老师审阅后,对草稿的优点给予肯定,并指出全文的不足。作者在听取指导老师的评讲后,要进一步发现自己文中的优缺点,研究要透,领悟要深,然后重新考虑修改。这时候的修改并不是一二次能结束的,修改的难度也比原先增大了。但是,如果改好了,文章水平可以有显著提高。

在这四个阶段中,初稿之后的修改更为重要。因为论文在起草初稿的过程中,作者对每个论点、论据不可能想得很周密,表达则更难做到准确无误。而在草稿写出后,作者的着眼点可以从局部写作转到总体审视,居高临下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各层次、段落的安排是否妥当。另外,作者的立足点可以从撰写者移到读者方面,比较超脱地对论文各个部分进行“评头论足”,“挑三拣四”,更客观和更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

三、修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写作能力的锻炼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要提高写作能力,既要多写,更要多改。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不少大学生思路敏捷,写东西也比较快,但是由于不重视文章的修改,推敲和琢磨较少,写成的文章往往结构比较松散,词句重复罗唆,错别字也较多,因而写作水平提高不快。

应该把修改看作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学习怎样修改文章,也是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而且是更有效的训练。鲁迅把领悟“不应该那么写”——即修改初稿的方法,称为是“极为有益的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写文章,可以用会不会修改来衡量。

只有到了会写也会改的时候,才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正如契河夫所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通过修改论文,可以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结构文章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功夫。

修改论文,也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者必须抱着对读者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精神认真修改论文。认真修改论文,严格把关,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态度。

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劝别人修改文章,他自己的文章也常常是反复修改的。

他的著名散文《藤野先生》,修改的地方有160—170处,《<坟》的题记》全文只有1000多字,改动也有百处之多。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修改他们的著作时,更是精益求精。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写完后,从头到尾作了修改。后来的德文第二版和法文译本,他又分别作了修改。他写《资本论》长达40年,中间经过多次修改,现在的前二卷的前一部分原稿,光保存下来的就有8种之多。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理论知识,变成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理论课作为宣传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理论知识,变成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理论课作为宣传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转贴于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第9篇

论文摘要: 生态道德是大学生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既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又要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实际状况,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生态道德的认知,强化生态道德责任信念,确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激发生态道德自觉意识,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质的实践主体,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吻合时代潮流的方向所在。因而,构建科学的生态道德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先导。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一、历史观与自然观相统一的道德认知 

 

在全面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道德认知,是其生态道德萌发的基础。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者眼里,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是相脱节的,自然界被看作非理性的存在物,对人而言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任何道德关系。事实上在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无道德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辩证自然观与唯物史观相统一,来展开生态道德对象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权利、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展开积极思索。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道德拷问,使大学生明白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认知实质上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如果我们继续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认知对象之外,那么不断扩大的道德鸿沟,不仅让人们品尝不到挖掘自然的,相反使人不得不吞下自然报复的苦果。所以生态道德教育要从自然道德的认知入手,拓展他们的道德关怀对象,以便塑造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责任 

 

从道德层面来说,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过去由于人们对人类理性的误读,自然界被当做人类展示理性光芒的实验对象,自然界的权利被漠视,人对于自然的义务亦被掩盖。在极度缺乏道德责任的境况下,人与自然关系被扭曲。明辨人的权利、自然的权利,指明人的生态道德义务,在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中,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人类要谋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确有权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权利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因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包括人在内的各物种组成的有机整体,所有物质形式都有针对于整体而言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尊重自然界一切物质形式存在的权利,是整体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尊重自然的权利,这就赋予了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即保护多元化主体的既有权利,使每一个权利主体在充分的发展空间里,有机联系并促进客观世界的生成发展。既然人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那么在生态道德方面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体现在:一是我们有责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使世界适合人的发展。二是我们有责任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世界符合客观规律。三是我们有责任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使世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培育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意识,而且为他们进行道德评价提供依据。 

 

三、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道德评价 

 

生态道德中的道德评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自然做了什么?二是人应该如何与自然进行交往?大学生能否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道德价值评判,取决于对这两个方面的正确判断。围绕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出发,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反思是人类理性中忧患意识的充分体现,生态道德就是在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中提出来的。透过对“人类究竟做了什么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危机的加剧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漠视自然价值的行为失范过程。所以,通过对大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敏锐地察觉生态环境的变化,冷静地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自觉地摒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而激励是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驱动力,通过对符合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行为的道德弘扬,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应该怎么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思辨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深刻反思中解读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价值活动,同时借助对合理行为的道德褒奖,激浊扬清,激发大学生弃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正确道德评判,既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提供了价值标准;又是大学生把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自觉的纽带。 

    四、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道德自觉 

 

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生态道德自觉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约束下,形成服从外在准则的生态道德行为,继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具有强烈生态道德信念的自觉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特别是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强硬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它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矛盾和生态道德问题,也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道德环境。然而,这种外在约束力,毕竟是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制约人的行为,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行为主体自觉意识这一内核。只有大学生主观上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生态道德自觉,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时,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主体意识觉醒的启迪,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愿望,这是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因而,生态道德教育要将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有机统一,通过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辩证剖析,让大学生领悟道德约束的普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态道德与生态行为的自觉意识,从而使他们强烈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动力,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 

 

五、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德行为 

 

真、善、美相统一是指真理追求、道德关怀、审美情趣有机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并藉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培养上,只有把追求真理、升华美感融合到对自然的道德关怀行为中,才能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使大学生朝生态文明的方向完善自身的生态道德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澄清道德意识、凝聚道德信念的过程;缺乏科学真理指导的道德行为,是盲目的行为。只有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道德需求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其终极意义在于丰富人审美情趣;缺乏人的情感注入的道德行为,是苍白的行为。只有当人们在善待自然的过程中,品味到与自然相和谐的快乐,认识到审美价值是我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其实,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折射出:在理性至上的鼓动中,人的真理标准不复存在;在价值迷失的盲动中,人的道德大厦轰然倒塌;在追逐物欲的喧嚣中,人的情感家园支离破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来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既倡导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生态道德素质是衡量大学生人格是否完善的重要尺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切入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空位,着重从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评价、道德自觉和道德行为五个方面给予正确引导,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夯实了基础,它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自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价值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探究人类的历史使命和客观世界的真正意义,从而养成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第10篇

>>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大学语文教育的运用 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试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培养人文素养中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探析 浅析高职《大学语文》中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教育渗透 浅谈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教育 浅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 论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作用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育 人文素质的培育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路径综述 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培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教学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徐水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一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23).

[5]霍松林.我的学习经历和体会[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3).

[6]马克思.剩余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21.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 大学生 信仰

一、社会转型的含义

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转变的过渡过程。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1]。我国现在社会转型处于哪个阶段,其转型期的社会特征又是什么,转型期出现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 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阐述,可将时间年限大致分为四段:1978-1993年(15年起步阶段); 1994-2004年(10年发展阶段);2005-2010年(5年完善阶段);2011年-21世纪中叶(巩固完成阶段)[2]。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信仰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的各种思潮和价值观源源不断地涌向我国,加之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信仰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大学生信仰问题主要表现一下几方面。第一:信仰不唯一。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西方价值观渗透进我国本土,并对本土价值观形成的冲击愈发严重。大学生,作为新鲜事物的最先接受者,他们将西方价值观的优势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劣势相比较,认为西方价值观信仰优越于我国的信仰。从而认为,信仰的选择不应该唯一,更不应该仅选择作为信仰。所以造成大学生信仰多元化的问题。由此产生对信仰的不坚定,有的学生甚至对表示怀疑。第二:信仰的非理性。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校园环境中,尚未踏入社会。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社会环境的认识十分感性,这就造成了他们信仰选择的不理性。中国社科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撰写的“青年学生信仰状况调研”的调查报告表明,在对的认识上,有16.4%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说明有一部分青年学生对信仰认识很模糊,他们无从判断[3]。这些问题很清晰地说明一个问题,即大学生对于信仰问题的认识上,十分幼稚和肤浅,从而盲目的进行信仰选择,导致信仰的非理性。第三,信仰的世俗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经济的消极作用必然对大学生造成影响。于是,少部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利他主义等观念淡薄,造成了校园暴力、炫富、拜金、不健康的信仰观,“校园飙车案”频发、攀比现象严重等,都是信仰世俗化的表现。大学生信仰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理解和解决的,在社会转型期的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对人生选择和价值选择的迷茫属于正常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净化社会环境。“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所以,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解决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需要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生活水平,减少不利问题的发生。消除贫富差距、公平与效率、发展不均衡等对个人物质和心理上的不满,为精神信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营造良好社会信仰环境最基本的方式。[5]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理性教育,才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选择科学的、正确的、进步的信仰。

第三: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信仰选择的作用十分重大,由于父母的价值及信仰选择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造成子女的价值和信仰的逐步形成。如果大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的熏陶与他们在学校、社会中得到教育不一致,他们往往会选择家庭教育中的信仰。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家人能够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信仰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尚的价值观,摒弃错误的价值观,更好的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国家的未来,大学生信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大部分大学生的信仰是科学的、正确的,这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是极大的鼓舞。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少部分大学生的信仰问题的确迫在眉睫,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1]刘祖云 主编《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页

[2]杨 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探析》[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

[3]蒋凯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问题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7月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4-57页

第12篇

[关键词]现代高校;“大师情结”: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67-03

我国高校自从扩招以来,大学和大学学生的数量剧增,因此,一些大学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忙于大兴土木,建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宿舍楼,却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问题,于是有人曾引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名言,来批评这种现象。使我国的许多高校都有着一种“大师情结”,千方百计招聘到大师,以提高学校的品位。而在我们看来,梅贻琦这旬关于以“大师”来确定大学品牌定位的话已经不大适用,现代高校应该正确对待这种“大师情结”。

一、现实中的大师状况

(一)今天的大学已难寻大师

旧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史、子、集的学术界限明确,源远流长,研究成果丰富,因而在这些学科中产生大师也有一条传统的道路。据说有些大师如史学家陈寅恪、哲学家冯有兰,在晚年眼睛失明的情况下,仅靠记忆都能撰写传世的长篇巨著。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先生已是大师级的人物了,她在《冯友兰先生的“反刍”》一文中,谈到北京大学老教授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的情况时称:“冯友兰晚年在失明以后,完全以口授‘吐’出其所学,继续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他自己把这戏称为‘反刍’。”②而中山大学老教授陈寅恪眼睛失明的时间更长,但他在助手的帮助下,不但通过记忆来坚持上课,还完成了关于柳如是的长篇学术著作。但现代科技发展迅速,许多学科还互相交叉,所以,想象以前那样掌握某一学科的全部知识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已不是容易的事,以至今天的学者穷尽一生的精力,也不过是在某一学科的某一课题取得一部分结果而已。如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一辈子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虽然有所前进,但最终也没有破解这一课题;研究函数理论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自从1977年在世界上第一次找到函数值分布论研究中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后的研究好像就没有超越过这一成果。即使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也不过是在其学科某一方面取得成绩,而不是推动整个学科的进步。所以,今天要确认高校中某某学者是否为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大师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有了几个大师,也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知道的事情,圈子外的师生就只闻其名不知其人了。

(二)今天的大学必须面对少大师或无大师的现实

梅贻琦关于“所谓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的上述名言,是在旧时代高等教育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发出的,那时,中国限于财力及师资等条件,当时开办的国立及民办大学数量很有限,因而,一问大学聘请到几位世间公认的大师并非难事。在今天,情况却完全不同了。一方面,原有的大师因为自然规律或年老体弱或逝世,以致数量日减:而因为国家教育体制等种种原因,我们又很难快速大量地培养出新的大师。另一方面,特别是由于大学扩招的原因,我国的大学数己千计,数量有限的大师实在难以满足这么多大学的需要。大师资源紧缺,但是,那些老牌的大学,本来就资格老、资源雄厚、待遇优越、学校设施健全、本身就已有不少大师在位子,现在规模扩大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由校内的大师呼朋唤类,招揽同行:或提出高高的优惠条件,国内外地到处招聘人才,自然比较容易招聘到大师。那些刚由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又拼凑上些小的学校而扩展成大的院校的新成立大学,由于资历浅、资源少、待遇低、学校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即使到处磕头作揖,陪尽笑脸,也很难招聘到大师。所以,许多新成立的大学不能聘请到大师是正常的现象,只能由一些学术成就和名声稍显突出的教授支撑着。随着老一辈的大师遵循新陈代谢规律渐渐谢世,新的大师又未产生或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这些学校招聘大师就更困难了,因此,许多大学必须面对的是学校没有大师或少有大师的现实。

(三)即使有大师也没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一所大学如能聘请到几位大师,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带头人,从而形成这一大学的学术特色和品牌效应,原是一件好事。但是,中国的现实是,一个人成名后,他就会忙于各种数不清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活动,还有科研创收任务和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任务等:这样的人还常常会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天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不是校内开会活动,就是校外开会活动,除了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各种琐事,以致忙得所带的博士生、硕士生都无法多加指导,更不用说一般的本科生了。所以,一间大学聘请到几位大师,对于这间学校更多的是有虚名的意义,并不能真正解决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问题,大师对于一个大学来说,只有名人效应,而难有很大的实绩。如数学家谷超豪年逾80,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很难想象这些年老体弱的大师还有多少精力去指导学生。大师们也知道自己在传授知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给学生面授知识后,往往会给学生开出一长串的参考书目,让学生到图书馆寻找图书资料,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补充大师面授的不足,夯实专业基础,完成研究课题。

二、应对大学中匮乏大师的现实策略

(一)以图书馆这个无声的“大师”替代有声的“大师”

我们知道,解放前大学中的大师,所面对的大学学生很少,所以他们都是大学里授课的主要力量,和一般大学学生的接触较多,影响也较大,容易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学生中也容易出人才。但今天大学中的大师,应付自己指导的数量众多的硕士生、博士生己是疲于奔命,因此就根本没有精力去教授和指导队伍更加庞大的本科生。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大师,在目前大学极度扩招的情况下,他们教授学生的时间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来说都是很少的一部分,涉及的专业知识也很有限,特别是一些由其他专家提出的新颖观点和知识,这对于一些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或忙于课题和社会活动的大师来说更是无暇顾及,难以及时引入自己的教案中,传授给学生。

其实,无论是古今中外,学生在学习时,接受老师面授的机会都占真正学习时间的很少部分,其余时间主要靠自学a而旧中国,数千年来都很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因此,学生靠自学成才已成传统。在今天,无论是处在那一个学习阶段的学生,特别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学习生活中只有小部分时间是在接受老师的面授,大部分时间更多地是在图书馆中渡过,以图书馆这个无声的“大师”替代有声的“大师”,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学业和科研工作。在一个好的图书馆里,本校学术大师的学术专著收集齐全,并与其他同行的大师的学术研究著作放在一起,学生们可以互相参考来看,取长补

短,更好地了解大师的学术观点;通过图书馆里的新到图书报刊杂志,广泛涉猎搜索本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在一个更广宽的范围加强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广受启发,形成自己的学术新发现和新观点。据说,有些高校教师在审阅学生的学术论文时,主要关心的不是学生在论文中提出了什么超越前人的新观点,而是注意他们有没有引用新的资料或是否注意到学术界的新颖东西。如果学生在论文中没有搜集和引用新的资料,那么,导师就会怀疑他们提出的新颖学术观点是否有扎实的基础。

在高校中进行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包括自己导师在内的其他同行取得的科研成果,对自己继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说,都不过是一种学术启示,是自己前进的基础或者如牛顿所说的是“巨人的肩膀”,但要在这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学术新观点和新成果,还得要靠自己艰苦努力的自学。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钻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各种新旧出版的报刊杂志图书资料,在保存以往资料的同时,及时报道介绍中外学术界的各种新观点和新成果,可以最大程度地补充导师面授及编撰的教材的不足,给予研究者更多的启示,容易培养出学术创新的智慧火花。所以,图书馆对大学师生学习成就的作用并不低于甚至超过大师面授教学的作用。只有导师的面授指导而没有好的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料的支撑,学生能够学术创新从而成才是很难设想的;而有了好的图书馆的支撑,学生即使没有大师的面授指导却依靠自己的自学而取得学术成就的例子却是数不胜数。

(二)高校图书馆能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提供极好条件

其实,在今天的高校中,学生们不能从大师面授中学习到的东西,却可以从图书馆中得到。对于大学学生而言,藏书丰富、信息齐全的图书馆就相当于一个个给他们传道授业的大师,大学学生到大学来学习,他们需要经历本科四年或五年的学习阶段,有些人如考上研究生,就还要加上攻读硕士学位或更长时间的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时间。这段时间不但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期,也是大学生身体和思想成长和成熟的时期。学生们朝气蓬勃,求知欲强烈,在求学期间不但会学习专业知识,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兴趣和喜好而追求一些专业知识范围以外的知识,成长为一个知识全面发展的人。物理学大师钱学森在美国大学读航空系的研究生时说:“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于是到物理系、生物系、化学系去上课,“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良好的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E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钱学森生前谈话整理稿》。这些学习的需要就不是哪一个大师所能教授及指导的,而一个藏书丰富、门类齐全的图书馆却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时,一座这样的图书馆对一个学生的吸引力,更胜于一个学术大师。

此外,大学同时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党和国家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机构。大学学生也可以通过图书借阅有关励志的图书杂志,来陶冶自己的精神情操,达到党和国家对大学学生成长的要求。

(三)高校图书馆也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场所

按说,高校聘请到学术大师,对于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应该有所帮助,但由于大师们太忙了,青年教师很难亲聆教诲。他们无论是在教学或是科研方面,都需要依靠学校国书馆丰富的藏书和时时更新的报纸杂志,来获取科学研究发展的新观点新信息新资料,以充实自己教学和科研的素材,并根据社会生活和专业技术的发展情况,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甚至许多大师虽然已是功成名就的权威人士,仍要依靠图书馆所订中外最新报刊杂志来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要补充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资中筠先生在《冯友兰先生的“反刍”》中,谈到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时,认为不能“离开了那随时翻阅的大厚本书,大量的资料文件”(王国华《资中筠谈做学问》,载2011年8月14日《今晚报》)。而这些“大厚本书和大量的资料文件”的取得,就离不开图书馆。

第13篇

中文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社会企业未来的改革者,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因此,研究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行动指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只有每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诸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而稳固的后备力量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 和谐发展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企业未来的改革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研究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内在诸素质的和谐发展。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研究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和谐发展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大学生必须深刻理解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企业未来的改革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实现大学生内在诸素质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内在诸素质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能有所提高,与时俱进。总之,和谐发展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要义。

2以学生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郑永廷教授曾经提出这样的人本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即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即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6).]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和谐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和谐发展需要,就是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图书馆的图书储藏、美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和优良的学风等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也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总之,高校的一切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高校的一切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以学生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大学生要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诸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不但使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发扬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和谐等方面的发展。所以笔者把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提升能力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其次大学生要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观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和自身素质的和谐,而不是分裂与对抗”。[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8).]大学生应树立和谐发展为目标,深刻把握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确定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既强调教育者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关心每一名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又强调尊重大学生接受教育、主动学习、自觉践行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自身和谐发展的自觉能动作用;注重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生的协调发展就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能力和所处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在诸素质中起着灵魂和统帅作用,决定着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和谐、健康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方向。科学文化知识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大学生业务水平及专业技能,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身心的和谐度。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和遵循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提高身心健康素质。心理和谐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和谐的大学生,才能又好又快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健康体魄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其它素质和谐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物质前提。大学生能力的和谐发展就是自我的身心和谐、知识与能力的和谐,才华与品德的和谐发展的展现。最后大学生要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的综合要求。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指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能力和所处外部环境五个方面要在不同的阶段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发展。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大学生坚持实事求是和科学的发展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促发展。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工作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就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塑造一个人头像,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都要成比例。如果不成比例,各个部位雕琢得再好也没有用。哪怕一个部位没有安排好,也会破坏整体的平衡和美感。我打这个比方的意思是,我们做工作,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论加强和改进学习》(1999年1月11日),《文选》第二卷第307页。]部分大学生在考试作弊、有钱不交学费、贷款到期不还和毕业时的失信行为等是失德的不良表现;部分大学生醉生梦死在游戏中,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渐渐会失去实现自身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部分独生子女性格孤僻,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和人际关系不和睦等说明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和谐。大学生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校园的大环境中,要明确自己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和谐和能力提升都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

5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体现

能力是指人们改变自我和外物,使之达到某种预定状态的方式和力量,其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导致客体对象的变动,而自己也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能力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综合表现。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定为“作为人的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页。]“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升各种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不断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需要通过内部自身修养、和谐教育和外部优良环境的潜移默化,双向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合力”,使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四有”公民。只有每个大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联合体,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而稳固的后备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岗峰 主编:走向和谐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3段建国、孟根龙主编:构建大学和谐校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4申小莹、钞秋玲主编:大学生心理教育教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徐晨光等: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J.理论前沿,2005年第19期。

6田培炎:如何理解“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N.人民日报,2007-02-26 (9)。

论文题目:浅谈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姓 名:高建忠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9.11

籍 贯:驻马店民族:汉

单 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第14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和谐社会;大学生;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向实践渗透,并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向实践转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内在地要求理论本身要具有实践解释能力和可操作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和中国现代化实践发展的挑战,就必须深入到新阶段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世界,结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境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与实践维度

实践转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真正的理论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经济社会的深层改革和战略发展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缘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进行深度剖析。

(一)理论之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涵的深化与拓展,需要一系列相关理论的支撑和依托,而的交往实践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观和价值观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之维。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而“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3]。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实践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显方式,人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了对象化世界,建构了主体间的交往共同体,并在其中的实践活动中以一定的形式形成了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生成了以客体为基础、以主体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以交往实践理论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突破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范式实现实践转向,搭建平台让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寻找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和融合点,既能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又提升学生的交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种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应该回归实践,在实践中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特质的内在规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基本点。

同时,“理论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 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说服人”,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最大化,必须紧紧抓住人本身。而从事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集中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实践价值,即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并能指导人的实践,这客观上要求理论教育必须与实践有机结合,避免空洞和抽象,使理论教育的价值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增强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换言之,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必然要求。

(二)实践之维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重要一维,它的发展是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并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不仅有深层的理论渊源和依据,同时也有深刻的现实依据和坚实的实践据点,即: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升级。这有机统一的系列实践活动和目标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实践之维。

人是实践手段与目的的有机统一体,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的人才宝库,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和潜在推动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本。因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目标,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加大理论的宣传和解释力度,另一方面则要为受教育主体搭建实践平台,建构实践模式,让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理论的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使青年大学生在推进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实践中寻找动力源,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充分诠释和实现。

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三个模式

高校打造三大实践平台,即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和志愿服务平台,建构虚拟环境中的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和现代公民文化环境中的结构性互动模式,使高校大学生在与新生代农民工共同成长发展、服务社区建设和增强现代公民意识中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助推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建构虚拟环境中的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

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是网络时代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中的主力军,团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教育厅打造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该平台以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学习为切入点,高校大学生以学习助理的身份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圆梦”计划人才培养工程,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发展诉求。大学生担任学习助理使大学生由现实大学校园中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理论教育者和学习管理者和服务者。大学生通过邮件、QQ、微博、手机等各种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圆梦”计划学员的交流沟通,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员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同时激励“圆梦计划”学员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完成学业。

大学生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发展的“圆梦”计划,客观上要求大学生自身必须具有较广博的学识、较深厚的理论积累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方能胜任“学习助理”一职。学工成长发展联合阵线使大学生在身份转变和角色变换中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并在协助导师和班主任开展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在与新生代农民工互动中真切地了解新阶段的社情和民情,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这是网络时代大学生与新生代农民工打造的成长发展联合阵线,是虚拟环境中教育主体间的互动模式,也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有效模式之一。

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两大最为活跃、最有生机和活力的青年群体,加强这两大群体的教育、引导、管理和服务、满足他们成长发展诉求,不仅是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学工成长发展联合阵线作为虚拟环境中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为以上两个课题的研究找到了接洽点,也使大学生和新时代农民工作为教育主体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在实践中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四有”青年,建构教育主体间的互动模式,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同时培养和塑造两大青年群体。

(二)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建构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

社区是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之一,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贯穿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的和谐与稳定。然而,由于社区工作繁杂,人力不足和人员素质偏低等因素,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理想诉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校与社区合作,打造在校大学生社会挂职平台,建立大学生社区挂职机制,让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建构的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在校园里接受教师的理论教育,提高理论修养,为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区接受社区工作人员的实践指导,并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真切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同时,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在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中求进,甚至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共同思考和探讨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和谐社区的构建,使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主体之间、受教育主体之间这多元主体在管理和服务社区的实践中形成能动的多维双向互动关系,使高校大学生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中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

(三)志愿服务平台:建构现代公民文化环境中的结构性互动模式

马克思指出:“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5] 国家理论认为,人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6] 而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个人、团体和社会组织则是市民社会的基础,缺乏公民意识的人,不太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缺乏公民意识的民众也难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需要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文化的人才。

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结构将出现根本转变,包括群体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全方位变化,同时也还有社会系统的序变,这一系列的根本转变将会扩大政府与市场无法触及、需要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公共领域,这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为塑造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提供了契机,后者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民众的志愿精神外化的志愿服务行动,即民众树立包容发展理念,重视共建共享、文明传承,自愿承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准则的社会责任,这也恰恰是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

志愿(义务)服务是个人多方面多领域社会参与、志愿无偿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公民社会参与的基本方式,是自愿承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准则的社会责任的行为。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人服务、帮教服务、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等领域为政府和社会团体提供无偿服务,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模式,也是和谐社会视域下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有效模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在提升自我的同时提升社会成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从社会心理和公民文化上培育学生的现代素质,使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学生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人才基础。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开发现代公民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结构性互动。

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三个模式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即大学生在参与新阶段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知,并在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人(大学生)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3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252.

第15篇

2.新疆内在性人口安全因素分析刘月兰,汪学华,LIUYue-lan,WANGXue-hua

3.新疆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罗芳,程中海,LUOFang,CHENGZhong-hai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期社会精神风貌探析——以农八师一四三团为例崔卫峰,CUIWei-feng

5.军垦文化传播相关问题研究高山,郑剑平,GAOShan,ZHENGJian-ping

6.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论的发展观王瀚林,WANGHan-lin

7.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有效途径宋增伟,温小平,SONGZeng-wei,WENXiao-ping

8.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宋迎法,杜林,SONGYing-fa,DULin

9.论刑法立法解释的溯及力彭玉伟,PENGYu-wei

10.盗窃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分析谭明,洪峰,TANMing,HONGFeng

11.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内涵研究董巍,董榕,DONGWei,DONGRong

12.竞合背景下的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黄志锋,HUANGZhi-feng

13.精神乌托邦的致命危机——海子诗歌与中国当代诗歌精神的重建汪树东,WANGShu-dong

14.战争启蒙与人性自觉——20世纪40年代少数民族题材戏剧意蕴探讨张华,ZHANGHua

15.生态与生活——对刘亮程部分散文的生态批评胡新华,HUXin-hua

16."新疆当代文学高层论坛"发言提要摘登

17.信息动态

18.丧仪中的影戏演出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功能探析李跃忠,曹群勇,LIYue-zhong,CAOQun-yong

19.隐喻中汉英转换的映射对接袁丽英,刘著妍,YUANLi-ying,LIUZhu-yan

20.高校学术期刊编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王开胜,刘皓,唐慧,WANGKaisheng,LIUHao,TANGHui

21.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李兰涛,严伟能,彭建章,LILan-tao,YANWei-neng,PENGJian-zhang

1.新疆科学发展状况评价张军民,ZHANGJun-min

2.新疆石玛经济圈企业合作的利益分配模式探讨汪希成,张宏杰,WANGXi-cheng,ZHANGHong-jie

3.历代新疆兵屯发展及其对兵团的时代借鉴张安福,英宝军,ZHANGAn-fu,YINGBao-jun

4.新疆兵团团场建设中职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汪建兵,申笑梅,WANGJian-bing,SHENXiao-mei

5.新疆兵团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陈砺,李翠锦,CHENLi,LICui-jin

6.学术信息

7.兵团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郑英,刘玉玲,ZHENGYing,LIUYu-ling

8.东林党与东林学派辨析——关于东林是否为党的另外一种思路刘军,LIUJun

9.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及其意义韩升,谢丽威,HANSheng,XIELi-wei

10.我国公共卫生政府间责任分担研究赵子建,ZHAOZi-jian

11.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探源杨松禄,YANGSong-lu

12.论危险犯的"危险后中止"李涛,LITao

13.论刑法价值均衡——兼述人格导入定罪的理论基础胡东平,HUDong-ping

14.信贷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交易成本分析秦海林,QINHai-lin

15.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进展及评述冯琳,FENGLin

16.体系的假面——姚永朴从《国文学》到《文学研究法》的转变及其接受王鸿莉,WANGHong-li

17.主题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孙立春,SUNLi-chun

18.《女论语》作者事迹考——兼及宋氏姐妹事迹略考赵红,ZHAOHong

19.新疆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周建朋,ZHOUJian-peng

20.从托孤看诸葛亮集权治蜀马冠朝,MAGuan-chao

21.西汉时期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小强,GAOXiao-qiang

1.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刘和鸣,LIUHe-ming

2.干旱区绿洲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谭爱花,李万明,谢芳,TANAi-hua,LIWan-ming,XIEFang

3.新疆绿洲现代节水农业发展战略思考林萍,蒋莉,吴磊,LINPing,JIANGLi,WULei

4.新疆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李江成,LIJiang-cheng

5.新疆兵团师域团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姜志富,刘永萍,连艺菲,JIANGZhi-fu,LIUYong-ping,LIANYi-fei

6.新疆兵团青少年社会认同状况研究——以新疆兵团农八师为例王歆,WANGXin

7.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布局: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黄静静,HUANGJing-jing

8.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关系生产理论及其启示刘红玉,卓平,LIUHong-yu,ZHUOPing

9.共享休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吴文新,WUWen-xin

10.民族团结与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解读的一个新视角李芳,LIFang

11.法治视角下我国当代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苗志娟,MIAOZhi-juan

12.论首要分子与主犯、组织犯之关系肖扬宇,XIAOYang-yu

13.试论农地流转监管主体的法律规制张燕,梁珊珊,熊玉双,ZHANGYan,LIANGShan-shan,XIONGYu-shuang

14.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福利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阚大学,KANDa-xue

15.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外部性分析林中燕,LINZhong-yan

16.论李商隐的咏嫦娥诗赵红,ZHAOHong

17.小说专论形式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更新贺根民,HEGen-min

18.伊斯兰逻辑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张玲

19.旧瓶新酒亦相宜——论弗罗斯特诗歌的形式与内容欧光安,OUGuang-an

20.风流与癫狂——解读帕尔哈迪与麦吉侬的悲剧形象李光翠,李明先

21.从西汉时期并州人口数量的变化看其国力的盛衰杨丽,YANGLi

22.论我国英汉学习词典例证翻译之不足冯春波,王凤霞,FENGChun-bo,WANGFeng-xia

23.编辑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规避与防范翟新菊,ZHAIXin-ju

24.信息时代自媒体传播"个性化新闻"的思考桑华,SANGHua

1.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科学化产学研技术支撑体系构建李豫新,刘炳炳,LIYu-xin,LIUBing-bing

2.新疆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张钊,郁兴德,ZHANGZhao,YUXing-de

3.论清朝中期新疆解决人口与耕地矛盾的重大措施齐清顺,QIQing-shun

4.民国时期对新疆屯垦问题的认识王利中,WANGLi-zhong

5.新疆兵团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付聘聘,FUPin-pin

6.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及其探索历程刘贵祥,LIUGui-xiang

7.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基本差异黄学胜,HUANGXue-sheng

8.治理环境、政府控制与公司持有现金价值杨兴全,张照南,YANGXing-quan,ZHANGZhao-nan

9.1978-2007年中国TFP的估算和分析——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尚豫新,祝宏辉,SHANGYu-xin,ZHUHong-hui

10.我国铁矿石进口成本分析及对策研究侯敬媛,HOUJing-yuan

11.论鲁迅杂文中的几种报刊符号类型及其启蒙含蕴黎保荣,LIBao-rong

12.论早期剧作中的人性理念张剑,ZHANGJian

13.从《观刈麦》看白居易的农税思想孟祥光,MENGXiang-guang

14."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分析蔡文伯,刘月,CAIWen-bo,LIUYue

15.新疆地区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张凤艳,李芳,ZHANGFeng-yan,LIFang

16.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研究述要刘强,吴新平,LIUQiang,WuXin-ping

17.基于视听说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效果实证研究周浩,申鑫,ZHOUHao,SHENXin

18.唐代漠北回纥碑铭述论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旭送,WangXu-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