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法指导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根据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依托,从“疑”、“展”、“评”三大方面为学生选择恰当学习方法;并以这个学习方法为出发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从而设计教学流程。实现学法———教“学法”———教“学法”之法的思维转变。思维流程原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可以透过教师的教学实际过程,窥察到教师教学设计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流向。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要针对三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学法指导。1.对陈述性知识要指导其“学会”。2.对程序性知识要指导其“会学”。3.对条件性知识(又称为策略性知识)要指导其“善学”。在学法指导课中,教学设计的思维流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教材和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二、“疑展评”学法指导课的教学原则
1.“疑展评”学法指导课中学习方法选择的原则。学习方法应遵循恰当性、循序性、主动性、互动性、参与性的原则。所谓恰当性,就是选择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匹配。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当前学习内容,有利于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又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不能造成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脱节,不能造成学习方法与学习主体的认知水平脱节;所谓循序性,就是选择的学习方法,有时间前后上有一定的联系,前面的学习方法可能为后面的学习方法做一定的铺垫,在学习新的学习方法的时候,又有可能应用到过去掌握的学习方法;所谓主动性,就是选择的学习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和掌握该学习犯法的积极性;所谓互动性,就是选择的学习方法,要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要有利于学生群体间的合作与互动。所谓参与性,就是选择的学习方法,要有利于学生参加到教与学的多边活动当中,并能积极体验。2.“疑展评”学法指导课中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简单地说,学法指导课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教师素质、环境条件等来选择。3.“疑展评”学法指导课中主要教学原则。(1)自主性原则:注重点拨引学,自主探研。(2)针对性原则:以学情为基础,有的放矢。(3)操作性原则:任务具体明确,方法得当。(4)差异性原则:依据不同的对象,分层分类指导。(5)巩固性原则:区分短期与长期,施以不同的方法。4.“疑展评”学法指导课中教学评价的原则。在教学研究与观摩活动前,提出的原则是:一堂比较好的课堂教学课,一堂比较好的教学设计课,一堂比较好的学法指导课。在教学研究与观摩活动后,提出的要求则是:一堂比较好的学法指导课,一堂比较好的教学设计课,一堂比较好的课堂教学课。
三、“疑展评”学法指导中学生的学习环节
1.预习习惯:掌握预习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准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根据教师提出的预习要求或提供的预习提纲,借助工具书提前进行学习,并用黑笔做好笔记,对于不懂的问题,在上新课时重点听讲,积极提问,参与研讨。2.教学环境准备: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上课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问好,要整齐迅速,声音洪亮;教室卫生干净;后门不上锁、教室后不拉窗帘;课间文明休息,无喧哗、打闹、追逐等现象;去功能室上课,保持安静有序,节约水电。3.课前准备:课前已经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候老师上课或开展学科活动。包括课后将下节课所需用品(教材教辅、练习本等)准备好,摆放整齐,再出去活动;预备铃响结束前,回到座位并保持安静,等候老师上课,或有序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如科代表组织学生读书或背诵;平时桌洞、桌面、储物柜内书籍物品摆放整齐,经常整理。4.认真听课:老师讲课时,专心致志,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包括敢于询问,解决问题;安静专注,不侧坐,不趴台,不东张西望;听讲时,眼睛正视黑板或老师,不做小动作,不走神,跟上老师的上课思路,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问题,认真倾听,品位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堂上能积极举手,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解决问题。5.大胆发言:积极踊跃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要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害怕错误。发言站姿端正大方,有礼节、声音洪亮。6.积极讨论:讨论时说话速度适中,精神饱满,声音响亮。与人交谈,以及回答问题时,不胆怯,不拘谨,大大方方,声音响亮。有争执时,懂得谦让;能微笑面对不同意见,善于倾听,积极思考并认真总结。7.善于动手操作:做前思考,大胆操作,敢于表现。上课时,如果需要动手操作,不要拘谨,要敢于表现自己,想好后,要大胆尝试实践,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巧;配合小组成员,及时记录操作过程或实验数据。8.规范书写练习:书写时,姿势正确;写字力求正确、规范、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认真书写课上作业或练习,养成态度端正,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坚持书写姿势“八个字”(头正、身直、肩开、足安);练习时,用好草稿本,不乱写乱画,不找学习用品,能及时纠正。9.读书有效:认真诵读,有理解地读,有方法地记。早晚读书或堂上读书姿势规范;朗读、齐读时整齐、声音洪亮;读书时能不断地理解,并采用如联想、谐音等方法自我加强记忆。10.科学笔记:做笔记时,重难点明确,利于整理、记忆。笔记时采用双色,蓝色为重点,红色为注意点;能用不同的符号对内容进行标注。11.课后自学:善于整理归纳学习资料,形成知识网络;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认真思考和提问能力。具体包括:使用档案袋或文件夹对学习资料(专练、试卷等)分类整理,并用标签做好标记,方便随时取阅;早读前、晚修、自习课等时间能安静自主学习,对书本知识进行消化,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巩固提高,并提前预习新知识;认真完成作业,效率、质量高,不抄袭,需批改的教师应按照要求认真批改;掌握各学科不同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经认真思考后仍无法解决,要及时向老师、学生请教,接受辅导。12.考出水平:制定大目标,并对某一阶段的考前、考中、考后进行规划,有的放矢。规划初中阶段、一学年或一学期的学习目标;针对现阶段情况制定考前目标,并切实执行;考试时认真审题,细致答题,耐心检查;考后认真撰写总结,分析整体情况,关注学科均衡,提升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
四、“疑展评”学法指导中学生的学习手段
运动技术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模仿、体验、纠错、迁移来实现的,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要确立学生是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我明确学习目标、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自我保持学习兴趣、自我反馈调节学习行为与策略,从而加速学生对学法的内化过程。
2学法指导在小学体育备课环节中的体现
学法指导并不深奥,简单地说,就是引导观察、指导体验、启发思维、鼓励实践,学法和教法是一对孪生姐妹,教法中蕴含着学法,有的教法本身就是学。就一节课的教案而言,学法指导贯穿于技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融合于各项教学步骤之间。例如,水平一立定跳远技术的教学,重点是双腿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跃起,落地时屈膝屈髋缓冲,难点是上下肢协调用力,主要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质疑。围绕学法,在示范讲解、组织练习、纠正错误等几个教学环节,重点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在每一次示范之前,都要说清楚观察的重点,第一次示范让学生欣赏老师身轻如燕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学习模仿的欲望,第二次示范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蹲下去、跳起来、落地后手臂摆动的路径,第三次示范让学生重点观察双腿用力蹬地,落地屈膝屈髋缓冲。三次示范帮助学生建立立定跳远技术的动作表象,再对照图解讲解动作的过程,使之进一步加深印象。还有,在示范时要根据所要示范的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点,例如在教授后踢步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示范,还要进行侧面和背面示范,让学生全方位的观察到完整的示范动作,减少错误动作的发生。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确定好学法指导的时机和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在备课环节中体现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对每项教材内容的纵横联系了如指掌,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认知规律,运动素质,兴趣爱好都能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教案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根据学生的学习调整小学体育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学生怎么学,教师就应该怎么教”。因此,学生“怎么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怎么教”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在进行四年级的前滚翻成蹲立的分组练习时,每一组都有一名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而且要不断地轮换,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在巡视时听到有学生提示“收腿”,我循声走去,原来有一个保护的同学在提醒同伴前滚翻过去后要立刻收紧小腿,这样就能做到团身紧,很利于迅速站起来,练习效果很好。这时我立刻鸣哨,集中全班同学,告诉他们在保护与帮助时,要及时提醒同伴“收腿”。指导结束后继续分组练习时,听到每组在保护与帮助的同学都对同伴发出了“收腿”声,之后还听到了从蹲立到站起来的提示音——“蹬地”。练习的同学听到同伴的提示声,更加强调了动作的关键,而且完成动作的质量也有了提高。这样做,不仅体现出是根据学生的学法改进教法,,而且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的学法指导,即要求学生在对同伴进行保护与帮助时,要对动作进行提醒。因此,学法指导要根据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4在学生讨论交流中善用学法指导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说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学会思考,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在教学中,进行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使个体的知识、品德、能力变成群体的,并影响到各个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学习方法得当,对所学内容理解较快,并善于思考,经常能迸出一些巧妙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所学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三年级新授武术操踢腿运动时,发现较多的同学踢出去的腿不会到原来的点就落地屈膝。这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动作,自己则边看边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一个小组在某个同学的带领下进行了口诀创作,练习起来特别方便,而且腿部动作完全正确。他们的口诀是“一出(左脚向左前45°成左弓步)二踢(蹬右脚)三回(右脚后撤成跪步,膝不触地)四收(左脚并右脚)”。我立即集中全班同学,请这个小组把练习口诀分享给其他同学后,大家边念口诀边进行腿部动作的练习,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动作错误。正如这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的力量,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在进行武术的腿部动作“虚步”的教学时,动作要领是左脚向前伸出,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两腿屈膝半蹲,称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可学生在练习时,总有部分同学虚实不清,因此,在跟这部分同学讨论交流后,我总结了这样一个方法,先两腿屈膝下蹲,再伸出左腿,脚尖点地,脚跟提起。这样一来,练习虚步时虚实不清的问题就解决了。
5在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中切入学法指导
现代社会培养的人应该是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的进步作贡献。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明确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激发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何学好,使学生从单纯、机械地汲取知识技能转变为学会怎样汲取知识,从而主动地去掌握知识。例如体育教材中有许多配套的插图,卫生保健知识图、动作分解图、游戏分解图等,学生对这些插图虽然很感兴趣,但却不知道如何去看,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看图解,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尝试并练习,教师适时诱导,培养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仔细地琢磨动作要领,记住动作的方向、路线、顺序,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6结语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方
法“读、听、思、记、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
1.阅读能力差。往往沿用小学学法,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像浮萍溅水,一摇即落。根本谈不上领会理解,当然更谈不上应变和应用了。这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听课方法差。抓不住要点,听不入门,顾此失彼,精力分散,越听越玄,如听天书。如此恶性循环,厌学情绪自然而生,听课效率更为低下。
3.思维品质差。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
4.识记方式单调。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份少。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往往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去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不去弄清结论的来龙去脉,更不会数形结合,纵横联系,致使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初中生数学学法指导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导“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
(1)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传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
(2)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形成稳固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开导“听”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讲是信息的输出,学生的听是信息的接收,只有调谐学生的“频道”,使接收与输出同频,才能获得最佳收效。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听法的开导,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把接收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达到同频共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这样,让学生会抓住要点,延着知识的“生展线”来听课,就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引导“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需要教师科学的指路引导。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法的引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
(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
(2)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转化。
(4)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思悟思,融会贯通。
4.传导“记”
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是与其有无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正相关,而学生对良好记忆方法的领悟,尚需教师的传授指导。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记法的传导,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死呆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之际,来传授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去联想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数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对发掘知识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凭特征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循线索记忆。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的价值、效果、适用范围,以使他们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5.指导“写”
作业书写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须充分重视。
深究学生书写条理混乱的原因可知,教师教学起始时不重视写法指导是一主要导致因素。因此,精心指导学生怎样写,才有助于其驾驭知识,正确解决问题。为此,应切实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
(1)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教学语言的解释,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由于数学语言不像日常用语那样能在生活中得到直接印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教学研究环境,一般难以使用其语言,因此,其特定的语义、句法规则,使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为此,其一,必须明确数学语言的语义,使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如通过比较、区分和弄清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如“大于”与“小于”,“都不”与“不都”,“有一个”与“至少”等等;其二,要明确符号的指代,提示符号的特征。如对某符号,不仅要指明其所代表的对象,指明其几何意义,提示它的非负性,还应与其它相关的表示方法相联系,加深学生的认识;其三,加强句法分析,由于数学语言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其概念符号需要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了解这些句法规则是学生会用数学语言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咬文嚼字”和对比分析,如“两数的和的平方”与“两数的平方的和”等,要作仔细的分辨,帮助学生体会、区分、理解,进而会灵活运用,对一些长句。还要作必要的分解。
(2)要注意语言规范,这是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保证。其一,说法要规范。以利思考和表达的规范,如“在直线上顺次截取”不能说成“在直线上截取”;其二,书写、作图要规范,如(x+5)千克,不能写成x+5千克。画图也要规范,直线要直,垂线要垂,锐角要锐,不能乱来。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克服学生在“读、听、思、记、写”等方面的缺陷,创设正迁移条件,矫正学生学习障碍;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益。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学生平时及升学考试中均正常发挥,取得较好的成绩。
【摘要】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