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素养论文范文

文学素养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学素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学素养论文

第1篇

文学很主要的作用就是表达人类的情感,展示作者的内心独白。所以,文学在德育方面经过对艺术的塑造来丰富人的内心,培养人的文学涵养。法国著名思想家萨特认为,好的文学能感化丑陋,修身养性。我们在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里,能够看到卑微的人力车夫也有美丽的心灵;在冰心的许多作品都有对“爱”的赞美,尤其是在《超人》和《悟》中,冰心先生巧妙的文笔使感情具象化,用“爱”来迎接困难,唤醒良知,让人在遇到矛盾与抉择时可以本着对美好世界的追寻来感悟生命,净化内心。如果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这些唤醒心灵的著作,让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受到熏陶,便可以使之成为他们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原动力。而且,当读过《阿牛》中对母爱的展现以及《金锁记》中人们被金钱腐化后的极端行为的表达,都会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进行沉思,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好的作品不只能够使他们的内心得到平静,思想变得活跃,还能够建立健全他们的人格,授予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种教学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要想提高大学生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必须从阅读现代文学大家们的文学著作入手,激起大学生追寻真善美的热情。”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的影响

大学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与培养来达到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只是当前的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很难使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都被大幅缩减。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不得不做了许多改变,从之前对单纯文学知识的教授到现在对教学体验和审美的重视,学生们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积极求学。这些调整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不仅适应了新的社会潮流,也治愈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痼疾。

现让人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锻炼和心灵净化作用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曾经有人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目的“不只是对繁难知识文化的传输,更因为它可以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刻画能力以及整体的语言能力的到很大的提升。”一名合格的大学中文系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学知识、理解感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学刻画能力以及全面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学鉴赏是教师们在教学时极为重视的一个环节,经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们对文学有更深刻的认识。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讲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文学能塑造人的性格”,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老师应具备明确的指导意识,积极的通过各种问题的提出来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问题,在学习中收获答案,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述独特的看法与观点,教师则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正确的指导与评价,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心灵,在表达时掌握语言组织能力。另外,对课外教学也不容忽视,应该提高学生们对小论文的写作练习,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老师应给予小论文正面的分析、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加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并围绕他们制定各种教学模式,让他们更快的吸收,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2篇

1.1有利于大学生的图书借阅与思想沟通,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员每天面对众多的大学生,其借阅与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而一座图书馆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册的藏书,包含了林林总总各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是图书管理方面的专才,更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借文学素养的内涵力量,在图书馆员与大学生之间,搭起一座相互沟通、彼此信任的桥梁.

1.2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精采与魅力,从而塑造个人良好的形象

图书馆员每天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语言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垂青,这与图书馆员的个人文学素养有关.事实证明,一个人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眼界自会开阔、心胸自会豁达,更重要的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近些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露面的宣讲者,无论是讲清史三百年的阎崇年,还是讲两宋风云的郦波、讲百家姓史的钱文忠等等,他们均以精采的讲述,鲜活的语言赢得了千万观众的叫好.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凡在《百家讲坛》露脸的宣讲者,大多是大学教授或是中学老师,他们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图书馆员在与高校大学生的交际中,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他(她)的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会对借阅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注重向图书馆员学习,注重文学素养的自觉提升.可见,高校图书馆员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会使他的人品修养变得高雅,会让他的语言具有张力与吸引力,同时,图书馆员的个人形象也得到了较好的塑造.

1.3有利于及时搜集或购置必要的书籍,从而丰富馆藏与满足学生借阅的需要

图书馆员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他们的知识面比别人宽,自觉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强.因此,在为图书馆增添书籍的时候,他们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1)社会上有许多本地作家,他们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书籍出版,而这些高校所在地作家的作品,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与示范作用.图书馆员及时了解本地作家的出书信息,动员他们向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这是作家与图书馆双赢的好事.2)图书馆员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对馆藏图书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哪些是热门,哪些是冷门,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在建议学校购置新书籍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地方高校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提升的基本途径

2.1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自身文学素养

谙熟我国传统文化和了解历史知识的丰富与积淀,是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的进程是一面镜子,对今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图书馆员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当学生需要借阅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时,由于自身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便可以为学生借阅什么样的书籍,查询哪些方面的资料,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参考意见.同时,还可以就历史的演变与进步,和大学生一块探讨帝王将相的兴衰替变,从中得出以史为镜知兴亡,以人为镜知得失的深刻道理,从而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由是,原本单调的图书管理工作,通过图书馆员文化知识的介入,就使借阅与查询的过程变得生动而有成效.

2.2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加强自身文学修养

阅读学习是个人文学素养和提升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大量、广泛的阅读文学作品是图书馆员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如果不善于学习,没有海量阅读文学作品的积累,不了解古今中外文化精髓,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势必将导致自身文学素养缺乏源泉.自身文学素养低下,怎么能够给读者推荐经典文学图书呢?更谈不上指导读者对优秀图书的阅读和利用了.馆员生而有幸在图书馆工作,工作时间同时也是难得的学习时间,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只要沉下心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不但可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极大补充.当然,从工作角度出发,馆员阅读不能“偏科”,要求无论是中外的文学书籍或古代、现代文学作品以及社会学、科普等方面的知识,馆员在阅读过程中都应有所涉猎.馆员首先应该热爱文学、懂文学,才有可能高效地为读者推荐文学书籍.馆员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才能从心灵深处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3].

2.3熟知著名作家,走近借阅人心灵

在图书馆的书籍中,文学书籍占了相当的份量.因此,图书馆员必须了解和知晓一些著名作家.比如国内的,要知晓中国先秦两汉作家、隋唐五代作家、两宋金元作家、明清及现代作家.国外的,要知晓古希腊、古罗马作家,要知晓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的重要作家.大学里,虽然系目众多,但阅读文学作品是不分文科、理科,不分年老年轻的.而且在具体的借阅活动中,由于个人对不同作家的好恶与偏爱,就会产生名目繁多的借阅需求,比如有的喜欢中国的莫言、有的喜欢路遥,有的喜欢英国的莎士比亚,有的喜欢法国的巴尔扎克,有的喜欢俄国的契诃夫等等.不同大学生喜欢不同的作家,反映到图书馆员那里,就是五花八门的借阅状况.如果图书馆员对中外作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与借阅者就有了相互勾通的可能,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就可以了解借阅者的思想,知道读者的想法、期盼,会与借阅者成为文学阅读上的好朋友.

2.4了解必要的文学知识,适当撰写论文

要知晓一些文学知识.图书馆员除了知晓一些中外文学名家以外,还应该知晓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诗经楚辞的丰富内涵,唐诗宋词的格律规矩等等.养成写作习惯,这也是一个合格馆员应该有的素质之一.写作的范围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所侧重,以平时生动鲜活的材料为题进行写作.在写这些东西时,应该尽可能加进一点文学色彩,增加文学性,既可使文章增色,也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写一点文学鉴赏和批评的文章,或是诗歌、散文、有益于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有益于人生境界的升华.

2.5多听讲座了解文学知识

第3篇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具有文学氛围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学素养。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文学知识之星”活动,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学习中积累文学知识,每个月的月末在语文活动课中形成一次评比,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进步最大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文学知识之星”称号。通过语文课和课外的积累,让学生有着对文学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适合此年龄阶段的名著,并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可以开出相应的书单,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熏陶,学生在一个有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通过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课外名著的阅读,稳步地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采用引导和鼓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能力不一样,学习兴趣也不同,教师要在承认这种差距的前提下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对于班级中文学素养较差或是对文学兴趣不大的学生,教师应当对他们表示关心,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如有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认真听讲,对教师有意识的古典文学的引入也无动于衷,教师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迅速跟学生家里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兴趣爱好,经了解发现,该名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其他科学习情况也不理想。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教师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学生想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同时还发现,该名学生对游戏内容游戏背景介绍等十分了解。因而教师推荐了学生玩一款新出的“三国杀”,让学生了解各位任务的背景故事,了解游戏的整个内涵,并可以和老师一起游戏。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明显发现,该同学在课上表现好了许多,和他进行交流之后了解到他对游戏各大人物背景以非常熟悉。教师当时对该学生进行了鼓励,并且提醒该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有点,不能妄自菲薄,没有自信。通过此次对问题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也达到了培养文学素养的目的。

三、结语

第4篇

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爱好,由语文课代表每周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利用阅读课进行阅读。再次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一名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登记后,由专人负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借阅,按时归还,实现资源共享。每天利用晨会时间进行背诵经典书籍,同学之间、班级之间互相交流展示,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性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增长自己的文学才华。语文学习讲究厚积薄发,关键是帮助学生完成积累,并学会学以致用。积累分文本和电子形式,在课堂和校内以文本积累为主,设立课堂名家、名句名段、个人风采、名著阅读等栏目,以写为主,辅之剪贴,将内容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在校外以电子形式积累为主,加强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在电脑上设立自己的文件夹,设立他山之石、真我风采等项目,努力充盈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

二、巧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和读书密不可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勤于练笔,坚持写日记或周记。不论长短,只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一个片段,一个见解,一个创意,都是收获。在平常的写作指导与批改中,我不断变换作文和批改的方式,不断提高要求,让学生步步提高,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成就感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信心。初次作文,我以规范为首,从立意、构思、语言、内容、书写、段落层次、标点符号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将作文誊写在作文本或稿纸上。作文批改以教师的面批为主,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找出其优点,同时说出自己的建议,有利于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学生水平的提高。中段作文以标新立异展示个性为主,用作文纸进行训练。具体方法是:用一张八开附有格子的纸,第一面让学生列提纲,从第二面开始作文,第三面的后面和第四面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修改。此次形式的作文以师生课堂共评和优秀例文引导为主,在看到自己长处的同时,主要是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鲁迅先生说,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对于学生作文的修改,一方面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点,例如好的作文题目,巧妙的构思,充实的内容,精彩的段落等;另一方面可以修改自己的不足,或是局部修改,改正错别字,注意语句的精练与生动,也可以是整段,甚至是整篇文章,直到满意为止。修改好的作文,教师给予指导,等双方都满意后,再进行打印,变成铅体字,编辑成册,收入个人文集或班级文集,让学生有成就感。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教师或学生自己积极地往杂志或报纸推荐投稿,争当文学小明星,在自己发表作品的同时,又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三、勤展

第5篇

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是指在中国现代文学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修习涵养,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素养属于专才的培养,表现上更接近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修养。学科素养必须有科学、健全、合理的学科成分,所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也与“四基”对应,体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四个方面。现代大学教师有“‘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权利,求取新知的学生则拥有‘学习自由’的权利。”不同于初等教育,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主要表现为自学,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这是尽可能为学生争取“学习自由”的权利。与中国古代文学一样,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能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各种文体的写作使自身能力提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技能,通过不断实践,基本经验也就渐渐积累起来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成分,如果说上述三个学科成分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学的话,那么基本品质的养成则更多依靠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基本品质的养成关键在于学生对学科的主观认可和学习乐趣,重点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在高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还原文学现场的现场教学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科基本品质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二、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

所谓回归文学现场,是指最大程度地“触摸到文学的‘原生态’,贴近活着的文学与文化史”,将回归文学现场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文学的文本世界,通过理清作家的精神脉络使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交集”,沿着作家的精神路线和生活中的实际路线来体验作家的感受。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还原是一种重回,其目的在于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某一作家、社团、流派的成长,某一文学现象的发生,某一文学场域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不同于文学史表述的深层理解,进而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在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文学现场都承载着作家的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个体生命经验是作家初入文坛的主要创作素材,这些文本中的生活记忆在作家的生活居所等文学现场中都能寻得痕迹,而文化记忆又将他们的作品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这些带着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的文学现场多为名家故居、山水故园以及地域风俗场域。故居有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是名人生存与回忆的二重空间。时间和空间导致了他们对故乡的怀恋,同时他们也在故居中搭建了自己的“故园世界”。

作家故居是作家的生存空间和创作空间,影响作家的写作状态,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其间诞生的文化与文学群体的活动、精神及命运,影响文学的感觉经验和想象空间。这些名家故居、如鲁迅在绍兴和北京的故居,郭沫若在北京和乐山的故居、老舍在北京和山东的故居、在天津的故居、张爱玲在上海的故居等。它们遍布祖国各地,对于大众,它是人们纪念、缅怀、学习名人的人文景观;而对于学生,它既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文学现场勘查和回归的教学基地。教师虽然不能在每一位作家的故居都进行现场教学,但是可以结合文学史有计划地就近选择。如讲第二个十年文学史中“东北作家群”作家时,哈尔滨地区的学校便可以选择地处阿城市的“舒群故居”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对故居的考察,了解舒群早年家庭生活的艰辛,以此来分析其小说中浓重的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的原因。也可以选择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通过对后花园、磨坊、储物室等处的游览来走进萧红的精神世界,以儿童视角体味童年萧红眼中的乐园,再现吃黑天天、帮爷爷踩格子、爷爷锄草她锄苗的捣乱、和小朋友烧鸡蛋的乐趣。而在讲萧军时,锦州地区的学校则可以选取萧军故居来现场教学,为学生再现“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的萧军精神和他的各种义举。“物质的客观体只有通过叙述才能成为集体记忆的媒介暗示”,只有通过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走进文学文本。同样,在讲述这些作家作品时,其笔下的秀美山水也同样可以进入现场教学。所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有益配合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模式,“是以文学家个体或群体的文学生产空间及其地理位置为坐标,以处所带动时间和空间,展开作家心灵、写作状态、文学地貌变迁的寻觅之旅。”其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从而达到对高师学生学科品质的养成。

三、与“四基”对应的其他教学模式

除了对应基本品质培养的“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外,还有对应基础知识学习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对应基本经验获得的“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对应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教学模式。高师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两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内容本身,二是外在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主要包括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三个部分。对于各部分,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和考核等不同形式,以此来实现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则可以通过教法课程和师生位置互换的实践教学模式完成。在基本经验的积累方面,可采用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教授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则以学生和评委的双重身份提问并总结。对于学生的选择,采取自愿、择优的原则。对于学生教授的作品,要选取难易适中、有代表性的篇目。同时师生互换教学的时间不宜过多,并且只能占每节课不超过一半的时间。学生在教学时,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结束后,班级同学要就其所讲课程的教学内容、板书、教态、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最后,师生再一次置换位置,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点评与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益的,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则利用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范本,回归既定的文学场域,设若置身于该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以其生活及文化心态来面对同一题目进行创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四、结语

第6篇

1.体验是语文课程的致知途径

人文科学,注重的是人个体的人生经验,学习领悟更多是靠体验他人的经验,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因此对文本中具体感情形式的体验也就成为人文科学致知的途径。高职语文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要强调个体体验,因为在以人为对象的文本中,没有自身的体验,其中蕴含的知识不可能内化和存储,更何况人文科学中的很多知识是难以言传的,只能反复感受,以自己的情感、情绪与心灵直接领悟。阅读教学中体验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内化存储的过程。

2.体验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体验是普遍的现象。一上课,教师没有给学生时间充分阅读感悟,而是急于把自己的领悟全部塞给学生。这样让学生兴味索然,还增添了沉重的记忆负担。阅读没有经过学生的体验感悟,许多东西还没听进去就丢了,更谈不上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阅读教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去体验其中的情感,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如:朱自清在《背影》里用这样一句话描述父亲爬上月台的模样“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攀”“缩”“微倾”和“努力”这几个词太平常了,然而,朱自清却把这几个最平常的词用得出神入化了!为什么?因为朱自清从父亲的“攀”“缩”和“微倾”的“努力”中,发现和感觉到了父亲对他深深的骨肉之爱。是互相关切、互相理解的父子的骨肉至爱,使“攀”“缩”“微倾”和“努力”这几个平常的词,变得出神入化了。如果我们在《背影》的教学中,只讲几个动词“攀”“缩”“微倾”和“努力”,用得如何准确如何巧妙,学生不仅很快就会忘记,而且听的时候就烦腻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从朱自清描述的父亲“努力”的形象中,去体会从中表现的父子间的骨肉至爱,认识到一切感情都是从最微小、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动作、表情)中表现出来的,并且进一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去发现、开拓和留住学生们灵魂里也同样存在的父子、母女的骨肉至爱,这就是从经典作品中发现和认识自己,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

3.体验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的价值除了认知以外,还具有多属于“体验”范畴的更高层级的意义。长期的体验阅读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经验、判断会转化和重新组合,认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阅读体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读不只是读,更多的是思。例如:诗歌《错误》的教学,教师少进行讲解,多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验。整首诗展现的画面由大到小,从近拉远,在体验中体会到幽美的意境,产生无尽的联想。反复朗读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感受一动一静之美。两个句子一个短句,一个长句,不仅仅具有节奏美,短句还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则暗示思妇的绵绵情思。第二节的意象“城”“扉”“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充满古典的风韵,但是最传统的意象拨见最现代的敏感。第三节“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归人”读出的是“盼归”,“过客”读出的是“速离”,强烈的反差,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形成了跌宕之势。这就是“错误”?反复读,多思考,再把联系旧知识传统的“美人香草”式比兴手法,学生会对“错误”有多种解读,即使不太合理,但通过阅读体验思考,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这样摒弃了概念化的讲解,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才会升格。

二、阅读体验是形成学生人文素质的催化剂

1.体验有助于学生确定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

高职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培养学生更多地体验作品,注重个人的阅读感悟,尽量少进行干预,或单方面的灌输,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比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四行诗,作者用生活中常见的“桥”“楼”“明月”“窗子”景物,却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阅读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不同的诗意:诗描绘的是个美人;抒写的是一种人生的悲哀;揭示的是“相对”的哲理种种不同,只要是学生的阅读感受,都可以合理的存在,不必教师统一认定某一观点。这样的阅读学生才能把读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才能在阅读中找到自我独立存在的价值。

2.体验是个体独立、自主的生命感悟

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中,不同的人因融入个人的人生经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所以理解感悟是不同的,这也是阅读的丰富性、个体性。另外,就是读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的人生阶段,理解感悟就会不同。如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正如王冶秋的“读书随笔”所说: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砸一点不是笑得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

3.阅读体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读书其实更多的是读自己,真正的体验阅读在读过去、读历史的同时,融入更多读者对自己、对社会、对时代的感悟理解。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都能在经典名著中吸取所需的精华,这就是靠阅读者在阅读中结合时代精神,揣摩领悟出前人没有感受到的新东西。所以人们才会说作品常读常新。而这些新东西是读者在阅读中体验所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不可能有新的感悟。如《雷雨》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挣脱把周朴园的形象定位在“虚伪的资本家”和“专制的封建家长”的樊篱中,要用人文的精神考察他的丰富个性,而不应简单地打上阶级的烙印。

三、结论

第7篇

定期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同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二、丰富书源,提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保障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我希望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想查的资料。”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古诗文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提供必要的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1.开放学校图书室。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而调查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室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甚至无人服务;加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图书室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因此,学校应设法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安排专人负责,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借到书,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2.建设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带图书,并订阅包含古典文学作品的报、刊,班级进行集中管理、借阅。学生在课间就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各班同时在班报开辟“读书角”“每周一诗”等栏目。学校还可以制定细则,评选“书香班级”,激励各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3.鼓励家庭购书、藏书。学校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向家长发放《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争取家长配合,将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读交流活动,激发家长参与读书的热情,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

三、循序渐进,指导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1.制订计划。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逮着一本是一本,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引导,对小学六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2.指导选择。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各种节日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书:如古诗词,尽量选有注释和译文的;长篇古典名著,选青少年版或儿童版的;更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掌握方法。调查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不到位,仅有20.3%的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认真抄录,偶尔写点感受与体会”,28.5%的学生“偶尔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19.5%的学生“只是在书上写点字,划划线”,竟有31.7%的学生不做任何记录或圈点勾画。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学校可以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

(2)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就查工具书,边读边想,适当圈划,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水浒》、《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书,教材中节选了部分古典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不应提过高要注,只要学生作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解故事的大意即可。

②品味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古诗词,则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感悟,并通过背诵、摘抄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指导做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可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可摘录名言、警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可摘录整篇文章,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2)指导记录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

②提纲笔记。

③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

④心得笔记(读后感)。

⑤撰写古诗句研究报告(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就有此要求)。

(3)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例如低年级以积累词语为准,中年级已欣赏好句为主,高级年则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

四、讲究策略,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1.自我效能的策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做法一:帮助学生建立一本自我评价本,主要是对自己所用读书方法以及对阅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在摘录本上进行自我评价。做法二:指导学生明确竞争对手,并制定简单可行的竞争计划及奋斗目标。做法三:要求学生每天围绕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给自己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

2.及时强化的策略:心理学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法一:竞赛。形式可以是:

①古诗文诵读比赛。

②古诗词接力赛。

③“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专题作文比赛,作文形式有读后感、诗歌改为记叙文(包括“文包诗”的形式)、续写、读书生活日记、古诗句研究报告等。做法二:榜样,这是一种正强化。综合每一位同学在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评选“读书大王”或“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积极分子”,并及时进行全校性的表扬。做法三:奖励,是对人成绩的肯定,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其中,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促进,展示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成果

1.诗文表演。诗文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种:

①诗配乐朗诵,教师播放与古诗词有联系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配乐。

②演唱古诗词,可以唱岳飞的《满江红》等已经有人谱曲的,也可以由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演唱。

③古诗词名句应用表演。古诗词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名句盛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恰当运用古典名句,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和文章增色。

2.诗文图展。利用学校橱窗展览师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诗配画活动可以由每个班级定期组织。

3.古典文学作品故事会。让学生把平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典名著、古典通俗小说中读到的故事,以及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出来,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

4.读书心得交流会。学生们交流读书方法、体会、感受,互相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

六、改革评价,促使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良性循环

为了了解学生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测评价。评价时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1.制作整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小小的袋中有他们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相关的录音带、照片,有自制的古典文学作品手抄报,有学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和获得的奖状等。

第8篇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训练的内容,在课前指导时,自然而然的引进有关体育方面的诗歌辞赋或格言名句,让学生欣赏,领会,为本节要学习训练的内容做好思想铺垫。如足球教学时,我们把?宋代大诗人陆游的《晚春感事》(之四),在多媒体上播放,这首诗展示了他少年时在咸阳观看足球(蹴鞠)比赛的情景。诗曰:“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同时,还展示了明代翰林院修撰钱复的《蹴鞠》诗,写的是女子足球比赛的场面。诗曰:“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大家从这些众多描写体育活动的诗句中,不仅了解了足球运动的历史渊源,而且也体会到这种运动的健美。如教学游泳课时,我们在训练场地用电子字幕打出的《水调歌头•游泳》,让学生体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豪气与情怀。这些文学因素,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鼓舞了同学们训练的积极性。

二、用文学激发比赛热情

大学校园里,体育比赛活动是经常组织的,平时班内或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比较多,每学年有学校和校际之间的比赛。配合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学生用文章和诗歌来为运动员鼓劲,用文章和诗歌来颂扬广大体育精神,为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如歌颂田径运动会的诗歌:一滴滴汗水\飘洒在绿茵场上\伴随着矫健的步伐\奏出希望的乐章\你\一种种信念\放在蔚蓝的天空\校园画出美丽的弧线\人生能有几回搏?\千百双眼睛注视着你\为了希望\为了胜利\跑出青春的梦想。在赛场周围,同学们时常会打出一些名言警句,如古希腊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又如泰戈尔的名言:“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三、用文学语言进行教学

第9篇

正确认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实践活动,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姿的内容、不断延伸的空间,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了新的平台,这远比单纯的就文教文、简单的枯燥分析更能吸引孩子,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正面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是母语的教育课程,实践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由于语文实践活动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感性的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克服语文写作中的心理障碍。长期以来,害怕写作的心理一直困扰着学生,除了写作比较难,有的教师指导不得法的原因外,主要是孩子存在着“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孩子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相机指导,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实际上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积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

学校。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校园内获得的。这种在老师的组织下,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实践活动,更易于得到学生的响应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本班,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报告会、辩论会、各项竞赛等,都是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社区。社区在这里特指的是以孩子的家为中心,构成学生生活、活动的一段区域。毕竟每一个孩子在社区的时间更长,我们要把孩子学习的场所从封闭的学校开放出来,这时,家长和社区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指导者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因指导者不仅仅是老师,更能张扬孩子的个性,因其人数少,更易于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可以说,在社区开展实践活动,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为社区服务,是在该空间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社会的范围比社区来得更大,其中包含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更为丰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热门话题、生活事件……无一不是实践活动的好题材。只要我们细心挖掘,这空间可以任学生高飞,任学生腾跃。在这空间中开展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

读一读,看一看,增加课外的阅读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选自名家名篇,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拓宽、延伸课外阅读。如学习了《景阳冈》,就可以组织阅读《水浒传》,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组织阅读《安徒生童话选》等。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的限制以及名著名作所描绘的年代、地域的不同,单独阅读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在班级组织阅读小组,定期专门抽出时间共同阅读,然后互相解答读书的困惑,交流读书的心得。实践表明,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阅读方式,既避免了个人的枯燥阅读,又能互帮互学,有收获。排一排,演一演,演绎文字内容。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寓言还是童话,那些故事性强的篇章,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很容易自行寻找剧本内容、编排剧本,用演出的形式来演绎作品。然后通过剧目汇演、评戏,从学生表演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情节的安排、文章主旨的体现来评判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演促读,语文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了。查一查,找一找,学会处理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学生家里已拥有了上网搜索收集信息的条件。一般说来,让孩子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1)联系所学课文,查找背景资料;(2)拓展课本内容,查找相关资料;(3)结合社会热门话题,查找信息资料。学

第10篇

语文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文化界人士曾说过:“忘记母语等于亡国。”在欧洲,学校教育也很重视自然学科的建设,但他们从来都把语文学科的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欧洲的基础教育发展体系中,中小学的语言课程就占到课时总数的50%。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对其他基础学科的影响和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学生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着无穷的文字材料和超文本材料。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一位教师在网络教室里,先打开自己事先设置的文件夹,找到要学习的古诗和一些诗人其他的描写送别的诗篇。然后公布一些相关的古诗词网站,让同学们自己去查阅想要寻找的内容。一节课,实现了几节课都不能完成的容量。老师又让同学们下课后自己回家在网上查找,在电脑上设置自己的古诗卡。最大可能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实现学生的感悟体验。

计算机的交互性,指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互。学生在学习时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为学生的感悟体验提供了可能和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融语文知识传承、语言文字训练和语文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它的有效运行不仅表现为教师的善于施教、精于指导和适当的监控,同时也表现为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创新和勇于自律。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所谓“鼠标一点寰宇游,上下纵横几千年。”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可查阅功能,可参考功能,可参照功能,很高的可信度,使它超过了任何版本的大百科全书。它的这个特点,可以很好地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它能使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使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语文教学能够校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文,再在网上找出三国有关的资料,可以和这篇课文有关,也可以无关。只要是三国的内容。在磁盘上直接显示出来。作业交上来后,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物介绍,有背景介绍,有故事的结尾,有性格的分析,也有对战斗的评价……虽然都是网上的资料,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和知识结构,却不是老师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的。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四、利用信息技术的新颖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是网络的这种特点,使它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因此,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公民。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尤其是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也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石。因此,语文的基本素养也应该包含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特殊性质,可以帮助老师完成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意犹未尽的。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设计结尾。计算机可以更直接地实现这个目的。在五年级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积累运用》中,有一个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介绍一种电器。一个老师这样布置作业:选择一种电器,在网上找出它最新的版本,说出它最先进的用途。可以用查阅的资料来说明,也可以用图来表示,还可以结合别人的设计,针对生活中有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自己设计一种让人感到满意的电器,用文字把它描述清楚,允许用图例来补充说明。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习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知识信心。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摈弃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枯燥和单纯的凭借语言理解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充满生机。在网络教学中,有鲜明的图案,有活动的画面,还有各种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资料。在网络教学中,鸭子是活生生的,人物也是可以动的。一位教师在教《颐和园》一课时,了解了课文内容后,直接打开有关颐和园的网站,马上,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出现了,有各种说明,有颐和园各处景观的图,色彩明艳,十分有感染力。学生对照网上的内容,很快就理解了作者的表达。课后,学生们兴犹未尽,不肯离去,继续留在电教室查阅颐和园的其他资料。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很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

六、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文学、美学等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获得感悟和体验。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映和独特体验。二是语文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程不是主要获得知识的课程,而是主要获得运用能力的课程。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战争与和平,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都应成为语文课程关注的对象。要帮助学生看到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并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信息技术这个大环境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个目的。网络的开放性,使人机互动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计算机还是一个双向媒体,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还能够接受学生输入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诱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强化记忆,诱导他们去寻找并发现错误所在,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对学生而言,可以从计算机提供的反馈中知道结果,并能获得鼓励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讲,有时还要动手操作。从这方面来看,网络的开放性给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广阔空间。

参考书目:

第11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条理性的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与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并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得出相关的现象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时,演示实验: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这个实验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通过讨论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经过讨论可以选择浓度为0.1mol/L的NaOH、HCl、NaCl、CH3COOH、NH3•H2O溶液,让学生画出装置图,给学生留一些空间思索实验的完整性和严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并观察灯泡亮度来确定不同溶液的导电能力,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从而很好地区分强弱电解质的不同,其实是电离程度的不同.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习了探究未知知识的一般方法,逐渐地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培养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二、灵活的科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这种能力包括自我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性能力,学生能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对于学科的新知识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充分地将课本理论与各种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中,体会开拓创新带来的乐趣,并不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积极地锻炼科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例如,在制备Fe(OH)2的实验中,先让学生观察课本演示实验,明确注意事项,然后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知道,Fe(OH)2白色沉淀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红褐色Fe(OH)3,在制取Fe(OH)2时要排除氧气的干扰.学生通过思考,在溶液上面加少量植物油隔绝空气,或者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Fe(OH)2.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良好的学科品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升华

良好的科学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升华.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科学品质,才能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为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本中的一些伟人事迹和有趣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对基础知识探究和研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通过性质验证的实验设计,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要用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领域是严肃的、客观的,从而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

第12篇

1.活动设计生活化,让学习体现生活实际上,当今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在一年级的小学生的眼中,这些数学知识显得“过于简单”了。所以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把重点放在了激发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上。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识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生活中数学的典型事例,为课堂活动所用。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现实背景。由于在设计时处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对于数学一点都不陌生,实践证明这种“与生活零距离接触”的课堂活动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设计“认数(一)”时,首先出现的就是一幅同学们在校园里快乐玩耍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再同桌讨论,最后与大家一起交流,一开始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交流的能力。我最后还设计了把这一课延伸到生活中去,看着这美丽的校园,按排了“到校园中去找数”的环节,希望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生活,喜欢上我们的学校。多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形成“转曲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认知过程。又如在教学“几和第几”的时候,设计了帮助小兔走迷宫的情境,主要是考虑学生的争强好胜,同时在其间还穿插一些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情境即兴表演,以及“一人指挥,众人摆物”的游戏,以其达到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的效果。

2.教材呈现生活化,让学习贴近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很好地做到了“生活化”。首先教材变漂亮了,内容彩色化,卡通化,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他们在潜意识中已经把教科书当成了自己喜欢的卡通读物,而不是教科书。其次,呈现时一般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呈现的童话情境生活化,学生极其熟悉,亲切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的自信随之而来,学生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生活化的数学活动。

3.课堂活动生活化,让学习走进生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特点。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必须加强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更多的动手实践过程有不断创新的机会。真正在生活中溶进数学的学习。如:上面提到的“认数(一)”,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先放一段关于校园美丽风景的片段,再让学生畅所欲言,熟悉学校,熟悉周围的同学,学习的任务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又如:“几和第几”中,学生对于帮助小兔都非常的热情,大家积极动脑,为小兔出主意;在模拟的即兴表演中,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排队上下楼梯”辨别,以及“我做小老师”的游戏,都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最后当小兔走出迷宫时,学生情不自禁地拍手祝贺,我为有这样一群聪明善良的学生而自豪。还有:在教学“认识0”的时候,先让学生来摸宝,“你摸到了什么?它有几个?”,一下子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对于“0”的意义理解立竿见影。同时并不满足于教材呈现的“表示没有”和“表示起点”的两个情景上,接下来我就出示了一幅我家客厅的照片,让学生来一次小小的比赛,看谁能在照片上发现“0”的影子。整个场面别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包围,数学的学习完全溶进了现实生活,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动力。4.解决问题生活化,让学习提炼生活教材中有一些情景虽从生活中来,但又远离生活。学生很喜欢远离现实的童话中的主角,这些主角的出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因此以此为切入口,安排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和他们一起学习,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习提炼生活。如:在“6、5、4、3、2加几”的练习中,我就出示了聪明猴,让它来安排课堂活动,让它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两队“松鼠队”和“小熊队”进行夺红旗的比赛,哪一队获胜,哪一队就会获得“蓝猫”标志,由于有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参加,因此课堂上童趣缭绕,兴致盎然。最后的环节中,聪明猴认为两队的小朋友都很出色,因此带大家来到果园摘水果,先选择你喜欢的水果,再回答上面的口算题,这个水果就是奖给你的。学生此时小手都举得高高的,都想获得其中的水果,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真有趣,真快乐。

总之,让人人都学到“有用的数学”,把数学知识溶进常见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步入“在探索中动脑,在动脑中前进,在前进中成功”的可持续发展中。课程标准中“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作的表述更是为我们小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所选择的素材,要使得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应的实物或者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这样的教学即便于教师的组织教学,也利于学生的操作探索。同时,实践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提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如数学游戏),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13篇

一、当代高中生素养的现状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培养当代高中生人文素养,对于养成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造就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转型时期,“转型”至少包含两层内涵: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是社会形态的转型。在社会的这种巨大转型中,在传统与现实的交锋中,各种新观念纷至沓来,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当代高中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以及价值取向,使得高中生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当代高中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肩负起中国发展与振兴的重任。他们的人文素养如何,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成效有目共睹,重视科学和发展科技教育已在高中教育中居重要地位。但对于人文教育却不够重视,往往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倍加重视,而人文素养教育则因缺乏实用性而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这种状况极大削弱了高中生的文化基础,致使许多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缺乏高中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和情操品格,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呈滑坡趋势。

二、通过历史教学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要认识到,人文教育有其独具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人文教育才会真正有成效。那么,人文素养教育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自然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我们不能用科学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人文教育,不能把“人文素养”的教育当成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因为精神的创生只能由精神来完成,精神的升华只能通过精神来感化。根据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上,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契合,不能忽略课堂的人文思想的氛围。

第三,人文教育思维模式不同于科学教育思维模式。根据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学生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的接纳者,而是要主动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古代的人文知识,与之产生心灵的契合和同化,把其中所隐含的人文特质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品格,融人到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中。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高中历史经典文化教育。精彩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和心理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蒙蒙。于是乎,商业文化以它扎实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过海,乘虚而入,大有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架势,闹得不少人心荡神迷,追腥逐臭。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高中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肯德鸡、麦当劳,最喜欢过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嘴上以夹杂几句洋文为时髦,在哲学方面有些人能够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老子哲学……

(二)设置历史为必修课.增设人文类选修课程。笔者以为,无论文科理科,都应该把历史作为必修课,使高中生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学遗产有较多的掌握和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与陶冶。同时开设多门人文课程。将它们列人教学计划,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七门人文类课程且成绩合格才准予毕业。这样,就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又有一定的要求和压力。

(三)加强高中教师师德教育。师德包括许多方面,我们认为,历史教师的善良、公正与责任感是其师德的核心构成要素。

1.善良。教师的善良表现为对其教育对象的关心和爱。历史教师在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领导者、纪律的维护者等角色的同时,往往还扮演着家长人的角色。因此,学生自然希望其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平易近人等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以善良为核心的。历史教师的善良是其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善良的印象,那么即使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也很难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

2.公正。公正指的是教师面对学生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在课堂提问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提问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则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在课堂观察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自己喜欢的那么几个学生,对其他学生则常常视而不见;在处理学生冲突时,有的教师先入为主,偏袒自己喜欢的学生,不能一碗水端平。这些都有违公正原则。当然,要求教师做到绝对的公正,有些强人所难。教师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不同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师的判断。而且,对基础、能力、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用一个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不以学生的成绩、个性、性别乃至相貌而对学生产生好恶之情,应该是值得追求的一个目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公平正直是教师以身作则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陈桃源主编.高中历史应用能力训练教程[M]

第14篇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第15篇

英美文学课程在人文教育功能上有三项功能。首先,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取全面的人文知识,构建全面的人文知识结构。因为英美文学课程涵盖了英美两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社会、风俗、生活、精神各个方面。其次,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学会如何处事、如何做人,丰富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品质。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道德价值,优秀的作品往往赞扬真、善、美,同情弱者,抨击丑恶,重视人的价值,处处闪现出人道主义的光辉,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再次,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英美文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三个层面上,即基本常识、基本行为、基本观念上都应有用武之地。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理应受到学生、老师和学校的重视。在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到底如何呢?程爱民等组成了课题组,从1998年起开始到2002年经过3年多的时间对我国50所不同类型的外语院系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高校英美教学的现状以及在认识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认知观念上,对课程的目标认知不明确;课程设置上,(1)课程设置略显单一,选修课偏少,概念上也不够确切;(2)英美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是作为一门课还是两门课;(3)课时安排较少;教学手段上,超过60%的老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用或者少用现代教学手段。考核方法上,主要采用闭卷考试占据比例过大;师资上,主要由中青年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其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英美文学教学的改进

英美文学教学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大量的学生认为文学课程无助于他们的就业,因此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学生更愿意学习实用的课程,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等。范谊等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对于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对目标内涵的层次定位更是含糊,因此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进步缓慢。只有新形势下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才能找准英美文学教学的层次定位和课程设置。范谊和芮渝萍将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的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英文原著的阅读体验,这是基于感性认识的经验层次。它的重心是把阅读过程交给学生,通过亲身的阅读体验,逐渐培养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欣赏及判断能力;二是获得英美文学基本知识,这是理性认知的知识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史发展的概况和脉络,了解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学现象、流派、作家、作品;三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审美层次;四是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这是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际的交流层次;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基于人文关怀和道德塑造的哲学层次。这五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彼此有相互交叉。第一层次是基础,没有第一层次的基础,其它目标就无从谈起。第二层次又是第三层次的基础。

文学批评的方法是理解文学作品的途径,而且也是文学知识的一个构成。掌握了文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从而使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经历前四个层次的教学,才能升华到第五个层次。对照这一教学目标层次,英美文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转变认识观念。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考查等各个环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管理者,建议者,建议来源者、学习促进者、课堂气氛创造者、评估者,行为示范者等。

2.充实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使之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应新时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以及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主张以“史”为主,有人主张“史”、“料”结合,有人认为文学贵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赏。如南京大学的王守仁教授提出“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他认为应该以作品为中心,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分析文学原著。文学教学中,文学史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英美文学的经纬。文学理论也不能缺席,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了解一些鉴赏的方法,使他们找到理解文学作品的途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被授予了“渔”,不至于无从下手了。

同时还要加强文本的阅读文学课程,文本是根本,通过阅读作品,使学生尝试走进文学作品,并进一步与文学作品展开对话,尝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向、艺术语言及其局限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如果学生只是知道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的名字,但却很少去读作品本身,就失去了和作品互动的机会,也就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无法形成自己的见解。如果没有读过诗歌,怎么能领略到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意象美呢?但由于课时有限,学生要想仅仅在课堂上既能获得文学的基本知识,又能仔细阅读文学作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要对作品进行选择,

3.改进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参与要求不高,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课堂上逐一讲解知识点,学生埋头做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自觉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借鉴新的批评理论。二十世纪涌现了很多的文学和批评理论,如建构主义、对话理论、生态主义等。这些理论不但对文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于文学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⑴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强调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⑵对话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多重对话的过程,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以及自我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语言交流和信息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切磋;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作品以及作者建立起联系;根据阅读的经验、体会,创造自我的对话,内化自我。对话理论强调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接纳对方、共同合作、平等参与、相互分享,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⑶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生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师生和教学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各种理论虽然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赏析作品,不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具体的知识,还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掌握方法,提升观念,做到教书育人,授人以渔。

5.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闭卷是通常的考察方式,倾向于考察对具体的知识点的记忆,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期突击复习,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种考查方式很难考察出学生对于文学的理解有多少,有没有真正读过原作。形成性评价,如让学生写作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为了客观、准确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察方式。有闭卷考试、课堂表现、课程论文、心得体会、口头报告等。

6.加强师资培养。调查中显示出学生对于名师怀有对其渊博学识的敬仰,为人风范的尊崇。承担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大多数为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人生经历单薄,对作品的把握不到位。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即请名家名师到学校做讲座,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他们的讲座,查找不足,借鉴长处)和“送出去”(送他们去培训)的方式。英美文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在讲授课程中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本课程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进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