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级农艺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以色列高效节水农业的成效及对我国的启示
以色列是个干旱缺水的中东小国。位于地中海东岸,人口近600万,绝大多数是犹太人农业人口占4%左右。以色列自然生态条件很差,属于典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国土50%以上被丘陵和沙漠所覆盖森林覆盖率仅为5.7%,人均每年可用水资源30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量的33%约为我国的12.5%,面对如此的自然环境,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仅用50多年时间就建成了现代农业,解决了自身粮食需要,并有大量的蔬菜,水果,鲜花出口,被誉为[欧洲的菜蓝子]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农业奇迹。
以色列是如何在干旱缺水的恶劣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奇迹的呢?
一摸清国情家底,树立农业以治水为本的国策
以色列属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类型,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北部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中部为400-600毫米,南部仅为25-40毫米。全国每年可资利用的水资源仅为20亿立方米为了解决中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缺水的问题,以色列从1953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动工修建[国家输水工程]即把北部海拔208米的加利利湖的淡水向南一直输送到内格夫沙漠地区该工程历时14年农业论文,投资17亿美元于1967年完工这个[北水南调]的巨大工程为平衡用水发展农业奠定了初步基础。在输水管理方面由国家专门成立了MEKOROT国家输水公司来管理。该公司除了管理输水工程外还从事打井找水,淡化海水,,治理污水等有关工作论文提纲格式。
二以法治水管水
以色列议会于1955年制定了[水法]对全国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色列[水法,规定全国境内所有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必须专门用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并设立水利委员会为全国水资源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和供水份额。以及水土保护,防止污染,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有关水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委员会内设有一个理事会,成员中的1/3位政府指派,2/3为各行业的水用户代表,每年水利委员会要把75%的用水份额分配给农业经营着,用于农业灌溉,然后由委员会的理事会根据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的不同用水量,制定不同的用水分额
三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节水农业
长期以来水资源问题始终是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色列在积极挖掘水资源的同时,也不断开发出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并及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力争以少量的水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主要采取了以下农业节水技术;
1加大使用循环水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使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对海水谈化后的生活废水也同样如此如位于特拉维夫附近的沙夫丹污水净化厂最初由国家水公司于1987年投资建设的,主要用于处理特拉维夫市排出的工业和生活的污水,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污水处理中心,处理方式也由当初的大面积水池集水日晒分解污水中的化合物,发展到现在的的新型现代化处理净化方法,不仅大大减少污水处理装置的占的面积,,而且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1996年,采用现代化处理技术后,该场的处理设备和装置每天24小时运营,收集和处理各大城市产生的各种污水。日处理污水34万立方米生产过滤后的清水再注入地下宫农业灌溉时抽取用水。原来工厂是有国家水公司投资兴建,工厂只生产而不经营,现在规模扩大后工厂出资购买了股份产权农业论文,所以能够自主经营销售净化水,为鼓励农业经营者多使用二次净化水,净化水价格低廉现在以色列每年把2.3亿立方米的净化水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总量12亿立方米的19%2010年农业用水的1/3使用的是净化污水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避免了各种废水的大量排入对有限的土地地资源和环境造成的污染与侵蚀因而大大有利于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不断增建节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储存在雨季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
3灌溉时,农民不必守在田间,可以同时从事其他的施肥,剪枝,收割等工作。
4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节约了资金和劳力的投入,最终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
滴灌技术的发明及其发展,是以色列最近几十年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以色列对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方法最大贡献。现在以色列全国灌溉土地都是用了这种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是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下降了50%,而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农业用水量大量减少以色列的耕地面积为34.7万hm2灌溉面积为18.7万hm2灌溉率为52%单位灌溉量390m3用水量很低。同时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在滴灌时使用水肥灌溉法,即将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一次完成,以色列每年都推出新的滴灌及设备,现在从滴灌技术中又派生出埋藏式灌溉,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方式,以色列在农业灌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验,以此为基础还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灌溉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成功的走入国际市场。如位于南部内格夫地区的哈采里姆的‘基布兹’农场内的netafim滴灌技术公司有员工1400名,现已发展成为以色列和国际上著名的滴灌设备的大型企业,除了在以色列本土设有4家设备工厂外还在,美国,法国,澳洲,中国,南非,,巴西,印度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事处,拥有顾员4100多人,产品销售服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滴灌用滴头300多亿只,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占全球灌溉设备市场总销售额70%现在以色列的滴灌设备生产者NE,FIN公司和污水过滤装置生产者ARKAL公司每年都要推出多种新产品,所生产的灌溉设备80%用于出口农业论文,1995年以色列农用物资出口额为12.18亿美元其中灌溉设备出口额为2.2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8.4%,仅次于化肥(出口额5.56亿美元)居第二位,以色列正是依靠这一整套节水制度和措施,建成了发达的农业,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州使以色列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要想解决本世纪中叶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只有转向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而灌溉则是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因为灌溉农田粮食产量要比非灌溉农田的产量高1-3倍论文提纲格式。例如我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但生产了70%的农产品,可是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水量2832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数的80%
和以色列相似,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81%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分别占我国的45.3%和64.1%,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状况。目前全国农田的灌溉供水不足,使灌区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年均受旱扩大到2667万公顷,比50年代增加了1.5倍以上,我国每年因干旱缺水少产粮食1000亿千克,水资源短缺已威胁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节水有重大意义。目前,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3%,约为6000多亿立方米,为全国第一用水大户,但我国农业用水中浪费很大。
我国目前灌溉还存在以下问题;许多灌区只修了干,支渠道骨干工程。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整,灌溉技术落后,喷,微灌面积不足全国有效面积的5%,打水漫灌水利用效率很低,城市生活,工业生产污水排放无序,许多地方水资源受到污染,管理落后,法规不健全,缺乏鼓励农业合理农业论文,高效用水机制和调控手段,农民经济实力差,节水投入少例如1997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5123.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54%这个比例与以色列相当,但节水灌溉面积只有150万公顷占灌溉面积30%而且标准比较低这与以色列有较大差距。全国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为40%还不到以色列的50%也就是说每年经过水利工程引灌得4000亿立方米的水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有60%的水浪费了。
例如我国80%以上的输水渠道没有防渗处理,从渠首到田间的引水有一半再输水过程中损失了,仅此一项每年损失高达1735亿元,难怪有‘先节水后调水’的呼声了。我国每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7千克远低于以色列的2.32千克的水平,我国许多灌区的灌溉定额为10000-15000立方米/每公顷,高出农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我国东部每公顷灌溉用水9000立米,西北地区为13500立米,个别地区高达22500-30000立米而以色列仅为每公顷用水5500立米,可见我国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资源短缺现象不是资源型缺水而是工程型和管理型缺水,所以只要采取行之有效技术措施,农业灌溉节水的潜力是很大的。
中国和以色列,社会制度不同,幅员差距很大,发展程度不一,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色列在节水农业方面的很多管理和技术经验和措施还是对我国发展节水农业有可借鉴之处的。
23年来,××从一个中专生成为今天××自治县农业系统在职的唯一高级农艺师,这和她注重学习是密不可分的。××的敬业和好学,使她先后获得“三八”红旗手、××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先进工作者、“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她的7个科技成果获省、市、县奖励;她撰写的论文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植物保护》及全国农口优秀期刊《植保导刊》、《云南植保》等刊物录用。
采访手记:记者在电话采访××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做出什么感人的业绩,我只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而已,没什么感动的。”感动,不在于惊天动地的伟绩,不在于万人皆知的荣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兢兢业业地工作,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感动,我们感动于他们身上那一份敬业的精神。对于工作,××说:“只有农民群众需要我,才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祖国和人民培养了我,哪里需要我,我就应该到哪里去。”1983年,20岁的×× 带着这句不是什么豪言壮言的话,到了边疆××,成了××自治县农业系统唯一在乡镇工作的女同志。她这一去,就是网23年。××1983年从云南省农校毕业,记得毕业分配时,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回家乡、留市里,而××却在分配表上填了“服从分配”。分配通知下来,××被分到××支边。同学们都劝她千万不能到原始落后的××,但她想,就是因为原始落后,才需要我们去支援,去改变。想明白之后,××选择了阿佤山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到××后,××被分到勐省农科站,从事病虫测报和杂交稻的推广、再生稻蓄留、品种试验、施肥试验等工作。那时工作生活条件差,没有住房,还缺水,而且语言不通,这给××的工作带来了困难。然而困难并没有吓住这个20岁的姑娘,语言不通,××找小学生当翻译;白天没时间找水,她晚上两三点到村子边的水井去接水。为把本职工作做好,无论什么情况,白天××都要到田间地头具体指导,观察诱虫灯,定期病虫预报简报,傍晚到农户家去宣传杂交稻的好处,教农民朋友如何浸种、催芽、捂种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一天下来,几乎没什么空闲时间,可××现在回忆起那段最艰苦的经历时,还是感觉特别充实。1990年,××调回到县农业局农技中心工作,由于她的敬业、努力,1996年,××担任了该中心植保站站长,主持全县植保工作。担任站长后,在病虫测报、植物检疫、综合防治、水稻品种多样性抗病混栽项目、电脑农业推广项目工作现场;在农村妇代会培训、农广校学员培训、农资系统化肥农药使用知识培训等活动中;在部队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的课堂上,人们总是能看到××忙忙碌碌的身影。对于学习,××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跟上时代步伐。”工作23年来,××从没有放弃过学习,她说:“在工作中,总是感到自己知识老化,一直以来都努力学习,不敢偷懒。”
除了自学,××还利用各种培训来提高自己,1992年至1994年,她参加了省委组织部、人事厅、农业厅组织的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函授学习;1996年10 月,她参加了全国“农业推广”高等教育自考学习;9月,她又参加了云南农大植保学院植病研究函授研究生班的学习,目前已修完全部学分。23年来,××从一个中专生成为今天××自治县农业系统在职的唯一高级农艺师,这和她注重学习是密不可分的。××的敬业和好学,使她先后获得“三八”红旗手、××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先进工作者、“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她的7个科技成果获省、市、县奖励;她撰写的论文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植物保护》及全国农口优秀期刊《植保导刊》、《云南植保》等刊物录用。
农艺专家走出实验室
2016年11月28日清晨,大棚内雾气一片,吕平正给建档立卡的尹贵强、张明艳、罗占书等贫困农户讲解羊肚菌的栽培技术。在他指导下,贫困户们麻利地操作,将一盘盘菌种有序送至温室大棚内,开沟起垄,播种覆土,进行种植。
吕平是贵州省农委农产品质检中心高级农艺师,他多次调查走访,了解到白云区小山村、瓦窑村的贫困户们有致富积极性,却因缺乏专业农业知识,找不到适合的好项目。吕平团队决定引导当地种植经济价值高、周期短、见效快珍稀食用菌羊肚菌与冬荪。
“吕老师来到村里后,让我们改变传统种植理念,为村民致富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小山村支书张清友说。
吕平还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优势,组织带领6个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对白云区5个乡镇及农业园区土壤取样检测,通过引导实施科学配方施肥,降低种植成本。
万名专家“联帮带”
2016年初,贵州组织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万名农业专家组建成80多支农业特色专家团队,分赴省内各地椭研究贫困村资源环境状况、把脉存在问题、加强技术指导,为当地产业脱贫找准脱贫路、谋好脱贫策。
贵州师范大学黄凯丰教授根据田间试验编制了《水生蔬菜的节水栽培技术》,突破水生蔬菜必须在水田种植的限制,实现了“水―旱轮作”,研究成果已在红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示范推广,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贵阳市白云区沙文科技副镇长毛远湖带领蒙台村发展食用菌种植,将食用菌作为村集体新的支柱产业。村合作社与贵州春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贫困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建设大棚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使55名贫困农户脱贫。
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科技人员到基层去支持‘三农’”“要评出100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致富道路上的‘农字号’研究员、教授”。
科技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其应用也已得到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及科研管理部门的认可。目前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国际上比较权威的评价体系有《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国内科技期刊评价影响比较大的有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信息中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外还有一些期刊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优秀科技期刊的评选。由于这类评选多采用专家评估,评价方式主观性大,没有形成固定的评价模式,影响日渐趋微,目前国家级的优秀期刊评选活动已经停止[2]。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学术质量、编辑质量、期刊经营管理,根据这三个方面选取若干指标组成一个评价系统对期刊进行评价。目前影响比较广泛的评价体系有“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体系”(包含18项指标)和“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9项指标)。而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外期刊评价机构的评价报告只是偏重期刊的学术方面,对引文过于偏重,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引用半衰期、H型指数、期刊SJR指数,所有的期刊评价模型都只能侧重反映期刊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质,如影响力指标直接反映的属性是信息传播的强度、广度及速度,间接反映的属性是信息质量(学术水平)。现有的评价体系偏重于对引文的分析,重在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而引文又不能完全反映出刊物的传播状况,以及文章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因此这些评价体系只适用于与引文密切相关的学术性刊物。科技期刊按其性质分类可分为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检索类,其中学术类和技术类占绝大部分。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所对国家农业图书馆收藏(2003年—2004年)的农业期刊有814种,其中科技类期刊393种,占比48.3%[7]。对于众多农业技术类科技期刊由于刊载的文章偏重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鲜有理论性的研究文章,因此引用的参考文献较少,如果仅以参考文献作为评价的重要因素,对技术类期刊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再加上技术类期刊,特别是农业技术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将一个优良品种引种到以前没有种过的地方,并摸索出配套栽培技术,将该品种与配套技术推广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将该成果总结后发表就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正是农业技术类期刊的意义所在,但未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用目前对学术类期刊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技术类科技期刊是不科学的,需要结合技术类期刊的自身特点选取新的指标,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分类评价。由于农业技术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其实现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影响巨大,而这些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基本没有体现。另外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些指标已经陈旧落伍,重要性下降,比如装帧质量、印刷质量;而有些指标,如信息化建设对农业技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对期刊编辑部的发展日益重要,应该在评价体系中体现出来。
2农业技术类期刊评价指标及其分析
期刊专业水平
作者职称及单位级别因技术类期刊的引文较少,因此引文不宜作为期刊专业水平评价指标,需要用其它的指标来代替。研究分析农业技术类期刊发现,作者分布较广,既有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也有市县一级的农业科研和管理人员,还有不少是县乡一级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既有高级职称的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也有不少初级职称的助理农艺师、研究实习员,不同职称和单位级别的文章水平相差悬殊。县乡一级的基层技术人员职称以助理农艺师和农艺师为主,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管理,他们的文章多是对当地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一些简单的对比试验(比如品种、肥料、农药),没有条件和能力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对于市级科研机构、省级农业管理机构,多是高级农业推广人员和中高级的研究人员,能针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发表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缺乏创新性。对于省级以上的科研单位,有科研条件也有科研经费,可以进行一些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说所在单位级别越高、作者的职称水平越高,意味着其科研能力越强,写出文章的专业水平也越高。因此,将作者职称和工作单位级别作为期刊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稿件录取率录取率与稿源是否充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质量高的期刊稿源充足,录取率相应就低,可以多选择优质稿源刊发,期刊的专业水平就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高质量的科技期刊文章录取率都在20%以下,期刊有充足的优质稿源,从而保证了期刊的质量。一般来说,能够申请到基金项目,说明申请人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作为基金项目成果重要形式的科研论文也具备一定的水准。已有研究证明,基金论文比例与农业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在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期刊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引文数量从事科研以及科研的结果之一———科研论文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一定程度上,查阅文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决定了科研项目的水准和文章质量的高低,参考文献作为评价期刊的标准惟一指标是不合时宜的,但作为指标之一是完全合适的。
期刊信息化水平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已成潮流。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包括期刊网站建设、采用稿件管理系统,以及对期刊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6]。期刊建立网站首先拉近了期刊与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方便作者投稿与查稿,也可给读者提供有用的行业资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不少编辑部的网站只是主办单位网站下的二级网站,不利于作者和读者查找和登录,建议申请顶级域名.cn,建立独立的网站。期刊网站的栏目设置要体现期刊的诉求。农业技术类期刊的网站除了提供作者录取信息、过刊浏览、文章检索外,还要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宣传广告客户并推广其产品。评价网站成功与否的指标是浏览量、下载量以及网站更新频率。随着期刊规模的扩大,来稿量与刊发文章越来越多,手工登记的方式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采用稿件管理系统成为编辑部的最优选择。通过稿件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和远程办公,收稿通知、修改通知、录用通知、版面费通知、稿费发放通知、期刊寄出通知等各种通知均通过系统发出,简化了稿件管理的各种环节。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刊成本,提高了对作者和读者的服务水平。主要指标是各流程的平均速度。对编辑部来说,期刊的文章以及作者的联系方式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经过合理加工可以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农业科技期刊的公益性体现在如果能把农业技术送到每个需求者手中,则可实现农业技术的效益最大化。面对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途径网络化、获取方式免费化,科技期刊应该摒弃对纸质发行量的片面追求,及时调整思路,发行电子版期刊,而且是尽量免费多发行,每期出版后向所有的投稿者赠阅电子版,在网站提供期刊电子版下载,包括过刊。一方面实现了农业科技期刊的公益性,另一方面,电子版期刊发行量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广告征订也有积极意义的,而且还可以维持一部分作者,争取稿源。通过对作者投稿信息的整理,建立作者数据库,根据作者的专业定向广告推送;与各地方农业信息网合作,挑选一些适应当地的农业技术类文章在其网站上,同时要求合作网站链接期刊网站,通过编辑部网站提供最新刊发的文章以及过刊下载;这些均可以增加期刊网站的流量,以达到吸引读者、征订广告、争取稿源的目的。主要指标是数据库大小(包括作者和读者数据库以及数字化资源数据库)与外网的链接量。
编校质量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是编辑业务能力的最基本体现。差错率反映了编辑校对能力,要求不能高于万分之三。组稿是对编辑办刊思路以及组织能力的要求,组稿比例越高,越能体现出编辑对期刊以及行业趋势的把握能力。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呈现递减趋势,由原来的双月刊、月刊为主流变为现在的月刊半月刊为主,是稿源数量增加,编校效率提升以及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结果。目前高质量的科技期刊会提前出版数字化期刊,即在纸质版未印刷之前已将电子版上传至网站[11],这对于提高科研成果的时效性、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提高期刊自身影响因子是很有用的,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优秀科技期刊评选一般由新闻出版单位或者行业协会组织,由专家评选产生,是对期刊的综合评价,可以作为编校质量的参考指标。
市场影响力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市场影响力体现其科技成果传播的广度,传播范围越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价值就越大。农业技术类期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刊发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刊载的文章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科研的需求,得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也就是得到读者的肯定,期刊的影响力就大,那么期刊发行量就高。同时由于期刊的影响力加大,在上面投放广告的效果也就越好,会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广告收入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明显,期刊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发行量是纸质期刊。目前随着期刊数字化的趋势,期刊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网络以数字形式进行传播将逐渐成为主流,纸质期刊的发行量下降是必然趋势。编辑应该做的是顺应潮流,加大期刊的数字化发行量,以保持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来说农业技术有一定的地域性,在相似的生态区域内,作者分布越广泛,说明期刊的影响力越广。以《福建农业科技》为例,作者以福建省为主,但周边省份如浙江、广东、江西、广西的农业生产条件接近,因此这些地方作者发表的文章也适合在《福建农业科技》上刊登,同时《福建农业科技》也可以在这些地区发行期刊和广告征订。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农业技术类期刊自身特点,保证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数据易于获取,将评价体系分为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附图)。
3应用评价体系对《福建农业科技》近几年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对近几年《福建农业科技》的作者特点(表1)进行统计分析,从作者的职称以及单位级别可以看出,作者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比例保持在75%左右,与作者单位75%左右为县级以下单位是一致的。来稿量逐年增加,录取率逐年降低,但仍高于30%(表2)。基金论文比例有所增加,但比例偏低。说明《福建农业科技》的投稿群体主要以县级以下的农业基层技术人员为主,由于其专业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有限,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限制了《福建农业科技》专业水平的提高。建议加强对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的宣传与合作,实现优稿优酬,多争取优质稿源,以提高期刊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土壤;碱性;化肥
中图分类号:S5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76-1
各地区土壤因成土母质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其理化性状各不相同,就酸碱性而言,有酸性土壤(辽东地区多),有碱性土壤(辽西地区多)。土壤酸碱性过高对农作物生长都不利,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对农作物有增产效果,碱性土壤若施用石灰会造成作物减产。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施用化肥也要考虑其酸碱性。辽宁西部地区碱性及偏碱性土壤较多,例如阜新地区碳酸盐褐土及碳酸盐草甸土分布面积很广,达百万亩以上,这类土壤都有强烈的石灰反应,PH值高达8—8.5属碱性土壤,在这类土壤的耕地上施用化肥,应该选择酸性或生理酸性化肥,以缓解土壤过高的碱性。
目前,农民施用化肥,百分之七十用做基肥,做基肥施用的化肥以各种复混肥及复合肥为主,尤以复混肥居多。复混肥种类繁多,由于选用的单质原料肥不同,生产的复混肥性状各不相同。就酸碱性而言,有的呈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以过磷酸钙(含游离酸5%>,PH值
而农民购买化肥和施用化肥,基本不考虑耕地土壤酸碱性,也不考虑化肥的酸碱性,只考虑化肥的养分含量和氮磷钾养分配比。根据农作物的生育特性,绝大多数作物品种,在苗期适于微酸性(PH值6.5左右)的土壤环境,整个生育期宜在微酸性及中性土壤环境有利,因此,碱性土壤的耕地施用化肥宜选用酸性及生理酸性化肥,以降低碱性土壤耕作层碱性,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阜新市土肥站曾在碱性土壤耕地上做过施用酸性化肥与施用中性化肥对比试验。试验是在两块玉米地进行,一块是在彰武县双庙乡玉米地,土壤类型是碳酸盐草甸土,PH值8.5,一块在细河区四合乡玉米地,土壤类型褐土,PH值>8,这两块地都是碱性土壤,以施用过磷酸钙+硫铵做基肥(酸性掺混肥)与施用等养分量的磷酸二铵+尿素做基肥(中性掺混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酸性掺混肥做基肥的玉米,苗期就比施中性掺混肥做基肥的玉米茁壮,产量比施中性掺混肥的玉米增产9%。
阜新蓝天化肥厂近十几年生产的金囤牌复混肥,是采用过磷酸钙+硫酸铵(或氯化铵)+氯化钾为原料肥,所产复混肥酸性较强,PH值5.0—5.5,为酸性化肥,在阜新、锦州、朝阳地区施用,其增产效果普遍较施等养分量的中性复混肥作物增产6%—10%。
上述实践证明:无论是小区试验还是大面积生产,在碱性或偏碱性土壤的耕地上宜施用酸性化肥。
参考文献
[1] 吴平霄,廖宗文,毛小云.矿物锌肥结构特征及其增效机理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年04期.
[2] 强秦,曹卫贤.我国复混肥料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徐祥英.土壤—植物系统中镉磷交互作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田育军.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供氮特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论文摘要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
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为重点,加强项目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项目区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1]。自1995年以来,芜湖县先后在易太、六郞、陶辛、方村、花桥、红杨等14个乡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芜湖县农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
1.1加速了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抓好良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是提升优质粮油产业,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程度的基础。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平台,紧紧抓住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这根主线,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的种业集团协作,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新品种开展不同层次的试验,对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品种,进一步扩大面积进行示范推广。15年中,先后引进水稻、油菜品种近400个,开展粮油新品种生产展示近800 hm2。根据大田生产用种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县95%以上的推广品种是在综合开发试验示范中筛选出来的。目前芜湖县水稻品种每2~3年就更换1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优质率达96%,油菜良种覆盖率100%,优质率达99%以上。由于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引导,芜湖县新品种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品种优良率和产量稳步提高,2000—2003年连续被安徽省农委评为优质良种示范推广和新技术应用先进县,2003年获省“农产品优质化创建十强县”称号,2006年被安徽省农委确定为优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示范县。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的基础上,2008年芜湖县实施芜湖市1.33万hm2超级稻推广工作,当年推广超级稻3 000 hm2,2007—2009袁隆平院士连续3年来芜湖县考察,目前芜湖县超级稻推广已过6 666.67 hm2。
1.2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启动下,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有限资金,先后引进推广了水稻旱育秧技术,1996年后进行改良推广,年推广面积8 000 hm2,最高年份应用面积1万hm2以上;1995年起示范推广软盘抛秧技术,并开展了水育旱管方面的技术研究,年推广面积3 333.33 hm2以上;1998年起重点推广水稻免耕直播技术,年推广面积达6 666.67 hm2;1998—2002年开展了优质双低油菜综合技术运用与高产攻关,年应用面积1.67万hm2,并获农业部一等奖;2004年起开展水稻集成技术的应用,2005年应用面积达2.67万hm2,2006年3.33万hm2以上;2005年引进无盘抛秧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2006年推广面积1 013.33 hm2;为适合集约化生产需要,2003年起与农机管理局协作,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年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2006年全程机械化应用率达90%以上;1997年实施推广油菜“一杀一封”免耕移栽高产配套技术,全县化除率已达98%以上,同年实施无草害、无螟害工程;1998年起开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同年引进推广农作物秸秆速腐技术、沼液肥料和有机肥增施技术;2000年起引进农业专家系统并在水稻、油菜生产上应用,累计应用面积达5.33万hm2;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起动下,2005年起芜湖县全面开展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4万hm2。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更改进了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1.3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注入了活力
为有效地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5年来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根据芜湖县耕作制度特点,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在项目区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有效的组装配套,并开展高产高效模式的研制与示范推广,先后开展了“油-瓜-稻”三杂配套、“油-瓜-棉”立体种植、“早白菜薹-早熟毛豆-秋延西瓜”、“早白菜薹-土豆、西瓜-杂交水稻”、“油-棉套栽”、“烟叶-稻”一年两熟轮作等为主的高效栽培模式的研制与示范推广,2000年这些模式被县委确定为“傻瓜技术”,力倡在全县范围内应用推广,年推广种植面积达1万hm2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高效模式运用推广,有力地推动了芜湖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粮经作物的协调种植[2],提高了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推动了种植水平提高
开展高产攻关示范是推动全县整体种植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多年来,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综合开发科技措施,在涉及到的项目乡镇坚持开展“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粮油无公害生产基地。15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开展粮油高产攻关511.9 hm2,高产栽培示范近4 000 hm2,已建立镇级无公害生产基地5个,面积1.33万hm2。在抓攻关示范上,农技中心组织工作队进村驻点,高级农艺师主抓万亩示范基地建设,农艺师负责千亩示范片的具体指导;每个高级农艺师抓好1个66.67 hm2高产攻关点,在示范区内,县镇技术人员协助高中级农艺师抓好示范片、攻关点及上门入户的技术指导,不留技术推广死角。此外,在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每年每名农技人员联系10~15个科技示范户、3~5户种植大户、2~4个示范村,达到点面结合的示范效果。15年中,已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2 502个,种植大户668户,开展现场观摩91场,观摩1.94万人次。高产攻关示范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全县种植水平的整体提高。
1.5提高了农民素质
农业科技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这也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在项目实施结束后,为造就一批稳定的土专家队伍,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从栽培、植保、土肥、环保等专业站所抽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了科技培训“讲师团”,编印有针对性的乡土教材,在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并根据农时季节特点,灵活机动地开展关键性技术应用培训,年办培训班100场次以上,培训咨询近2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万~20万份。此外,利用项目实施契机,以乡镇为单位,县镇两级组成联合技术指导组,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在全县开展巡回指导,指导农民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素质。
1.6以项目实施为基础,组织开展订单农业生产
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芜湖县优势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为增加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做好农业综开发工作,2000年县农技推广中心以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为依托,创建了533.33 hm2六郞专用品种示范区,在专用品种示范区内单一品种区域化种植,做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3],同时积极与加工企业合作,为企业与种植农户牵线搭桥,开展订单生产。在技术服务上,为他们筛选品种,通过测土配方,开展精准施肥,通过增施有机肥,进行科学水肥管理,达到健身栽培,通过植保技术承包,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力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先后与企业协作,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8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累计面积达1.87万hm2,创建无公害大米品牌8个、绿色食品品牌3个、无公害蔬菜和茶叶品牌6个,开展水稻订单生产近9.33万hm2、油菜订单近6.67万hm2。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品牌的创建,提高了芜湖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水平。
1.7促进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
运筹项目资金,在项目区创建和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栽培与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机收、统一收购加工”的“五统一”措施。在项目实施中芜湖县共组建配方肥销售网点36个,年供肥能力5 000~6 000t,直接供应配方肥1.33万~1.67万hm2,辐射采用配方施肥面积1.33万hm2,累计年采用配方施肥面积2.67万~3.00万hm2;创建机耕机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在水稻播栽与收获季节对全县水稻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以全县668个生产大户、40个农资经营户为依托,组建了16个植保统防统治技术承包社会化服务队,年实施和辐射水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2.67万hm2以上,辐射带动清水、火龙岗两镇面积1万hm2,统防统治年累计面积3.67万hm2。利用协会+企业抓主推品种应用和提升粮油品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开展粮油订单生产超过20万hm2,其中开展水稻订单9.33万hm2,油菜订单6.67万hm2,小麦订单4万hm2。
1.8提高了农技人员服务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锻炼了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技推广资金的不足,使得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得以运用推广。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县农技推广中心先后引进先进实用技术12项,同时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这期间先后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4次,市县级科技进步奖19项,有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3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安徽省学术和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获安徽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4人获农业部先进个人,1人获全国粮食生产技术标兵;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中心技术人员15年中先后有92篇学术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50%的专业技术人员能独立编写项目论证,承担项目实施和撰写实施总结,并具备承上启下接纳培养后辈人才的能力,提高了农技人员为农服务的整体水平。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比例,建设展示中心
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在整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所占比重过小,每年在项目实施面积、良种良法配套及新技术运用方面推广有限,建议提高农业科技措施资金比例。农业综合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展示每年随项目实施镇的变化而更替,虽然扩大了示范展示范围,但新技术的应用从农民接受到熟练应用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断的变化地点,不利于项目区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建议在农开项目中另辟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建设一个稳定的、面积在33.33 hm2以上的展示中心,重点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的科研成果。
2.2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继续学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开项目中对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科技成果缺少应有的支持,建议在农开项目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对引进农业科研成果给予资金支持,对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将成果进行成功转化并取得显著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2.3创建社会化服务意识
加大对协会的扶持,利用项目实施契机,创建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在项目区扶持成立一些协会,如粮油种植协会、棉花生产协会、植保社会化服务协会、产业化协会等,构建“协会+农户+企业”的平台,开展“统一良种、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统一收购加工”的“五统一”措施[4],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4提高农民素质
狠抓农民素质的培养,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是综合性的,在农田基础设施上投入较大,在项目区核心农户培育上缺少应有的奖金扶持。建议在项目实施中把造就农业生产第一线专家,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技推广中心从种子、栽培、植保、土肥、环保等专业站所抽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科技培训“讲师团”,对项目区内农民集中与分季节开展技术培训,对核心农户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培训,加强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农民种植素质。
3参考文献
[1] 徐世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10):31-33.
[2] 刘大军,王解新.新田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11):37-38.
男,46岁,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园艺植物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兼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分室主任。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Wye学院园艺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马铃薯协会会员,农业部薯类作物品审专家。
谢从华教授一直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生理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际国内多项重大课题,取得科研成果六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八项(次)。其中,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预测和控制的数学模型获湖北省199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获湖北省199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和控制的数学模型、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等研究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大突破,处于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育成“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等高抗晚疫病,食用品质和商品率均优的马铃薯新品种。主持研究的马铃薯试管薯产业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率先开展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基因组研究和品质改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克隆4个抗病和淀粉代谢调控的关键基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60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
谢从华教授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马铃薯遗传改良。其主要课题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948”、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资助的马铃薯细胞工程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研究、马铃薯优良加工品质转基因新品种选。
尹江
男,1960年7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张家口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同年分配到张家口坝上农科所工作至今。1990年被评为农艺师职称,1995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2001年晋升为农业研究员,1985年一1996年从事燕麦科研和推广工作,现任“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副主任兼质量保证负责人,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张家口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认证国家级评审员、河北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委员。1997-2001年均被考核优秀,2001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二等功,同年获得“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
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主研,育成马铃薯和燕麦新品种12个,其中有7个被列为全国推广品种。获得各级科技奖13项,其中省部级以A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4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星火二等奖1项,省丰收杯三等奖1项。
刘刚
男,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环境材料与农业工程技术。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贮藏加工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贮藏加工研究室废弃物利用和污染控制岗位专家。2000年甘肃省跨世纪人才“333工程”一、二层人选,甘肃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
多年来从事农业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农用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的设备研制、科技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目前,承担着农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科技厅多项重大科技项目,负责全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废渣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等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以及突发性、临时性问题的调研并提出解决措施。协助农业部掌握全国马铃薯产业贮藏加工发展情况、督促检查、科学试验和相关技术评估,完成农业部交办的临时性调查和各类突发事件专报以及应急预案草案制定任务等,为马铃薯贮藏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先后主持或参与实施的国列、省列和其他科研课题15项。其中:《葡萄试管繁殖技术研究》和《葡萄试管繁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先后在1986年、1992年分别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软包装水果罐头技术开发》1997年获甘肃省星火科技二等奖,《新型纳米硅基氧化物(siox)保鲜果蜡研制》2005年获甘肃省科技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12项,已获得国家专利六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40余篇。
曹春田祖籍舞钢市曹集村。1979年,他从河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干就是27年。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曹春田积极带领全办的科技人员,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推进棉花简化栽培和节本增效等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减少用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自1998年以来,推广先进实用植棉新技术30余项,推广面积15.55万亩次,占全市棉田面积的90%以上,新增经济效益近6000万元。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深深地体会到:“农业科技工作是以探索性、创造性为特点的脑力劳动,农业科技人员只有不断更新、补充、扩展知识,保持知识结构的先进性,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及时解决棉花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他经常挤时间学习农业科技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专门订阅了《中国棉花》、《中国农技推广》等10种专业杂志,认真学习研究,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为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宣传普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是一个农业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几年来,他积极在市电视台举办棉花技术讲座,还深入到各乡镇村举办大型培训班。有一天到枣林乡举办棉花培训班,上午10点开始,讲到下午1点多,3点刚回到机关,又碰上八台镇杨楼村村委会干部在机关等候,要他晚上到该村讲棉田套种技术,他二话没说,骑上摩托车就走,赶到杨楼,又讲到晚上10点。为了不耽误第二天到八台镇王老虎村讲课,他又连夜骑上摩托车往王老虎村赶路,杨楼距王老虎有十多里路,刚出村没多远瓢泼大雨就从天而降,走出八台下公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得他满身都是泥水,脚踝也扭伤了。直到深夜12点多,他才摸到王老虎村,敲开村支书安顺德的门,当看到满身泥水像个落汤鸡,推着摩托车一拐一拐走进院子的曹春田时,安书记感动得直说:“曹主任呀,曹主任!为了帮俺种好棉花,你可真是连命都不要了。”由于半夜奔波、雨淋,第二天他发高烧39摄氏度,村里要送他到医院治病,曹春田谢绝了乡亲们的好意,吃完药、打了针,就又坚持走上了讲台。去年9月份,有一次他到八台镇的下曹、沟李等5个村办麦棉间作套种培训班,当时高烧38.8摄氏度,吃着药讲着课,一天讲3次,每次2至3个小时,直讲到凌晨1点多,最后嗓子嘶哑,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副镇长张卫东感动地说:“曹主任,你可真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呀!”曹春田说:“和农民打交道,必须要诚心诚意,只有这样,农民才会信任你。”1998年以来,他先后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202期,培训技术骨干1500人次,培训棉农48000人次,印发技术材料12万份。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在学术上、技术上有独到见解,特别是在棉花生产、植物保护上有较深造诣,已成为舞钢市学科带头人。几年来,他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棉花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抗虫棉新品系新高抗5号的引进试验与推广、棉田高产高效立体种植综合示范区建设与推广应用、标杂A1杂交棉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等多项棉花科研与推广项目。建立了舞钢市“以棉为主、瓜棉两熟”的棉田高产高效立体种植体系,并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几年来,全市12个优质棉示范区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均效益都在2000元以上,并带动了全市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在棉花“一优双高”的开发和棉花高产立体种植研究中,他总结出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规程,曾荣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同时,在工作实践中,也写出了有独特见解、有价值的论文和技术报告。1998年以来,他先后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20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共34篇,其中《棉田昆虫群落的时间格局研究》、《舞钢市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转基因抗生棉与常规棉主要害虫动态变化研究》、《加强农村植保技术服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舞钢市棉田杂草种类调查》等7篇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在棉花生产技术推广上成绩突出,2003年、2004年,曹春田连续两年被河南省科技厅、农业厅授予“优秀专家”称号,2006年4月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时,他还被中国棉花学会、中国植保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吸收为会员、2000年当选河南省昆虫学会理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曹春田正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从“失败专业户”到“葡萄王”
初中毕业后,朱屹峰先后做过泥工、养过猪、种过草莓、养过黄鳝,但都因技术不精亏了本。1992年,他感到葡萄种植很有发展前途,于是便去金华取经,回来后就在自家承包田里开辟了“试验田”。朱屹峰全身心投入葡萄栽培技术的学习与研究,报名参加了农函大果树班学习,还订阅各种果树专业书报刊,并与全国许多农科院、农业大学有技术信息方面的往来。为了种好葡萄,只要有新品种、新技术,不管再远再辛苦,他都要前往求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辛勤劳动和学习,掌握了过硬技术的朱屹峰,也走上了致富路。有了成功的开端,他又开始了大胆的尝试。朱屹峰从改变栽培模式上求创新,模仿北方少雨的生态环境,首创了葡萄简易连栋大棚,使葡萄明显提早成熟30天。因减轻了南方雨水多而带来的病虫害,全面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如今该模式已成为南方葡萄生产发展中的主要模式。另外,他还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先后引进各类葡萄新品种40个,进行试种筛选。利用相配套的简易连栋大棚,加强精细化管理,使葡萄上市时间从7至8月延长至5至10月,早、中、晚搭配,丰富了市场需求,抢占了市场优势。他还使欧亚种葡萄在南方试种成功,研究出了葡萄无核化新型栽培技术,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
朱屹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王”。他的果园先后被命名为“优质葡萄基地”等,他本人也获得了高级农艺师的职称。
从农民到“农函大讲师”
2000年以来,随着朱屹峰的示范带动,大桥镇的葡萄产业快速发展,他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配合农经、科协等部门,每年举办各种葡萄实用技术培训20多次,培训者达4200多人次,600多名种植户通过培训拿到了绿色证书及农函大证书,成为职业农民。他还出版了《江南葡萄实用栽培技术》农函大教材并撰写了十多篇不同品种葡萄的生产技术教材、课件,担任了浙江省绿色农业丛书(葡萄)版主编,发表各类论文十多篇。因为对事业的执着热爱,他被聘为浙江省“农函大讲师”,巡回给全省农民上课,成为全省唯一从农民走上讲台的中国农函大优秀讲师。
2005年,朱屹峰创办了嘉兴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载体整合资源,全面实施多元化产业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化建设,大力实施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战略。通过示范引领,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种植果农1800多户,年葡萄销售收入2.2亿元,走出了一条以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科技兴农之路。
凭着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朱屹峰成为全市葡萄行业中的领军人物,被聘请担任嘉兴市葡萄产业协会会长、浙江省葡萄产业协会副会长等。合作社的“江南”牌葡萄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大桥镇也被命名为浙江省果品特色强镇,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做新农村建设领头人
2011年,朱屹峰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从此,他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责任和担当。
(1. 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武汉 430040;2. 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武汉 430023)
摘要:为改善早春大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的品质,并达到增产增收、省工、省力、省成本的目的,开展了早春大棚番茄生产应用熊蜂(Bombus sp.)授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处理比激素点花处理增产937 kg/667m2,单果重增加11.2 g,单株坐果数增加3.8个,畸形果率下降17个百分点,节省人工投入185元/667m2,共节本增收2 621元/667m2。同时熊蜂授粉技术比激素点花技术的番茄果形周正、果实饱满,改善了番茄的风味与口感,提高了果实硬度;在生产过程中还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激素残留。
关键词 :熊蜂(Bombus sp.);授粉;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大棚
中图分类号:S897+.3;S641.2;S6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87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26
收稿日期:2014-11-26
作者简介:陈 红(1966-),女,湖北武汉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的植保及栽培技术研究,(电话)13114384190(电子信箱)672895019@qq.com。
武汉市东西湖区有设施蔬菜3 000 hm2,年产蔬菜52万t,其中早春种植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面积近600 hm2。然而早春的低温弱光环境造成设施番茄花粉发育不良,同时缺乏传粉媒介,造成坐果率低。以往生产中多采用激素点花方式来提高坐果率,效果明显,但是存在畸形果多、品质差和激素残留问题[1]。熊蜂(Bombus sp.)授粉技术能够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是设施栽培配套授粉技术的研究热点[2],在20世纪80年代突破熊蜂的繁育技术难题后,熊蜂授粉技术很快进入实用化阶段[3]。现在实现了熊蜂周年繁育,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应用成效[4]。本试验旨在探讨熊蜂授粉技术在武汉地区早春番茄生产应用上的综合效益,为熊蜂授粉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无限生长型的安莎迪(L. esculentum Mill.cv. Anshadi),由北京中亚华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供试熊蜂系引进荷兰科伯特生物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每箱熊蜂种群工蜂50只左右。供试番茄激素为坐果灵,由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试验大棚为单栋钢架大棚,其规格为752 m2(94 m×8 m)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六合大队单栋塑料大棚进行,设置2个处理。用防虫网将大棚分隔为2个试验区,熊蜂授粉区560 m2 (70 m×8 m),激素处理区192 m2(24 m×8 m)。试验期间都采取相同的栽培管理措施。
1.3 数据采集及方法
1.3.1 坐果数和畸形果率 2个试验区各自随机选取30株,在生长期内调查第三薹果至第六薹果的坐果数目及畸形果数。
1.3.2 产量 记录2个试验区各自每次采收番茄的质量,历次番茄采收质量累加为小区产量。
1.3.3 果实品质 在2个试验区各自随机选取30个果实作为样本,测定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心室数、硬度、糖酸比和含水量。
1.3.4 激素点花处理劳务费统计 记录整个生育期激素点花用工的情况,按照12.5元/h的标准计算劳务费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棚番茄产量性状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大棚番茄产量性状的影响见表1。从表1分析可见,熊蜂授粉处理比激素点花处理增加的产量为937.0 kg/667 m2,增产幅度17.1%;单果重增加11.2 g,增加幅度8.0%;单株坐果数增加3.8个,增加幅度28.6%;畸形果率下降17个百分点。
2.2 不同处理对大棚番茄果实外观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外观及品质的影响见表2。从表2可见,2种处理的番茄果实横径及果形指数差异明显,说明激素点花处理刺激了果实横径膨大,使果形指数下降,而且种子数量很少,造成果实出现大而不重、易空腔的缺点。糖酸比体现了果实的风味,适宜的番茄口感需要高糖,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糖酸比,试验中激素点花处理的糖酸比过高,所以风味较淡,而熊蜂授粉处理的糖酸比优于激素点花处理,风味适宜。在番茄果实硬度方面,熊蜂授粉处理的果实正常发育,果实饱满,硬度高于激素点花处理;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降低了激素残留。
2.3 不同处理的综合效益比较
熊蜂授粉处理与激素点花处理的综合效益比较结果见表3。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激素点花处理需要6 h/667 m2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需要60 h(点花10次),以12.5元/h的标准计算,需人工费750元/667 m2,再加上激素药品费用5元/667 m2,故激素点花总费用为755元/667 m2;熊蜂授粉处理包括防虫网450元/667 m2,可以使用3年,则年投入150元/667 m2,熊蜂需要1箱/667 m2,1箱成本400元,加上熊蜂管理费用20元,则熊蜂授粉费用为570元/667 m2;熊蜂授粉处理与激素点花处理投入相比,熊蜂授粉处理可节省开支185元/667 m2。而熊蜂授粉处理比激素点花处理的单产高出937.0 kg/667 m2,以市场价2.6元/kg计算,增收2 436.2元/667 m2。综合比较发现,熊蜂授粉处理实际比激素点花处理增收2 621.2元/667 m2。
2.4 熊蜂授粉技术示范应用情况
2014年武汉地区首次引进熊蜂授粉技术在早春番茄上进行应用示范与推广,示范面积为4.39 hm2,涉及农户38户,结果示范点平均产量6 105 kg/667 m2,产值14 573元。
3 熊蜂授粉技术应注意事项
3.1 合理使用农药
早春设施番茄病害严重,需要使用农药,而熊蜂对农药敏感,故使用杀菌剂时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类型的农药,并且在打药前头天傍晚将蜂箱移入至其他大棚,第二天再将蜂箱移回。打药期间严格控制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浓度,禁用具有缓效作用的杀虫剂、可湿性粉剂、烟熏剂及含有硫磺的农药。
3.2 及时添加熊蜂饲料
当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时,番茄的花粉较少,难以吸引熊蜂出巢采集花粉,此时应及时添加糖水或在蜂巢中投入一些花粉,以维持熊蜂蜂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3.3 防止熊蜂蜇人
不要强烈振动或敲击蜂箱,不要穿蓝色衣服及使用香水等化妆品,以避免熊蜂蜇人。
4 讨论
试验中,熊蜂授粉处理能够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和单株坐果数、增加产量、降低畸形果率,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激素残留,所以提高了经济效益。熊蜂授粉能够改善番茄的食用风味和增强果实的硬度,因而可提升早春番茄的商品性。试验结果与罗文华等[5]研究熊蜂授粉对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结论一致。不过试验没有开展熊蜂授粉处理后番茄营养物质的变化研究,这将在后续试验中进行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安建东,黄家兴,吴 杰,等.熊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对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A].罗 晨,季延寿.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7-161.
[2] 谢文闻,姜秋玲,刁青云.中国蜂类授粉研究最新进展[J].中国蜂业,2007(6):12-14.
[3] DOGTEROM M H, MATTEONI J A, PLOWRIGHT R C. Pollination of greenhouse tomatoes by the North American Bombus vosnesenskii(Hymenoptera: apidae)[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98,91:71-75.
关键词:农技推广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台安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07
1 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
1.1 农技推广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农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技人员的宣传推广是使农民掌握农业知识的关键。
1.2 农技推广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
要想农作物高产稳产,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手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农技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教育不均衡,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技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问困难、问需求、问发展,送信息、送点子、送技术”,积极推广宣传,带领农民科学致富。
2 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
台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部设有6个业务股室,农业技术推广股、土肥股、植保站、农产品检测站、培训股、园艺股,还有1个办公室,总计19人。共有办公室人员3人,领导3人,技术人员有13人。每个股室平均为2人左右,他们除了负责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施肥指导、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培训、设施农业的指导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上级各个业务部门下达的日常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工作。另外,还有各个部门下达的各类专项的落实、实施、指导、总结等,工作量较大,就现有人员完成这些任务很艰难 。
2.2 台安县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在职人员19人中,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5人,非专业毕业人员5人,后勤人员3人,业务水平偏低。
2.3 农技人员对新技术新品种了解少
由于农技人员参与的农业实践少,培训少,现行体制下一些育种单位繁育出优良品种后直接面向农民进行推广,或由销售单位在销售过程中进行宣传推广,致使一些新的优良品种信息获取时间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4 农民对新技术认识不足
现阶段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民种田经济收入较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里种田的都是留守的中老年人,他们文化水平较低,精力和体力都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一直延续以往的种田方法,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少,也不愿意参加农技人员组织的技术推广培训。
2.5 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台安县是贫困县,税收少,财政资金紧张。每年预算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拨业务费为每人0.4万元,单位19人,总计拨款7.6万元。这些资金去除水费、电费、电话费、办公费外所剩无几,无法满足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推广的差旅费、培训费等费用。致使全县的农技推广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另外,由于财政资金紧张致使每年的经费都是12月份才能拨到单位账户,农技人员下乡的费用无法及时支付,这些正常的支出都是农技人员自己垫付,年末才能报销,这给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6 农技推广人员晋升职称异常困难
县级推广部门的推广人员较为辛苦,深入到农民田间地头是家常便饭,但申报奖项很困难。晋升职称除了论文还需要获奖证书,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难题。
3 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对农技推广机构的重视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机构的体制。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各个涉农部门要把农技推广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采取一切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完善,保证其顺利履行职责。
3.2 加强农技推广资金的投入
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才能增长,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因此,除了上级部门给予的专项资金外,还要加强业务资金的投入,使农技推广工作能顺利进行。
3.3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乡(镇)农业站农技人员的培训,使其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时,做到以点带面,使农民不断地加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从而使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耐心的引导农民,使其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接受新的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农技人员在下乡培训的基础上还可以创建网络平台,促进农技推广技术信息交流,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到新技术。这样即省工又方便,大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3.4 充分考虑县级农技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农技人员晋升职称的条件应予以放宽
[关键词]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发生流行原因 防治对策
本地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带,耕地面积124万667m2,常年播种夏玉米95万667m2。玉米是本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影响本地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生期在玉米生育中后期,病斑也多在玉米9~13叶期开始出现,发生高峰期在玉米抽雄至灌浆期,发病初期病斑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后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叶片自下往上相继干枯,提早枯死,果穗变小,结实率降低,籽粒不饱满,导致产量损失,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近年来,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在本地发生流行逐渐加重,并造成较大的损失。特别是在其生产过程中,主要栽培品种的抗病性差,加之气候条件适宜,病原菌大量积累,农民防病意识弱,大量从外地调种等原因加剧了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传播、蔓延,导致了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流行。
一、加重流行原因
1.玉米主栽品种的抗病性差
本地目前生产上的当家品种大部分为老品种,由于种植年限较长,抗病性逐渐减弱,虽然也种植一部分新品种,但不占比例。品种抗病性的减弱甚至丧失,是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病原菌积累量大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能在土壤和植物叶面安全存活,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组织越冬。由于本地种玉米多年来一直是免耕铁茬播种,大多数农民耕作粗放,加之本地种植夏玉米面积大,种植面积占整个夏种作物面积的80%左右,很少实施轮作或间作、套种,农民收获后习惯将玉米秸秆堆放在地里,再加上近年来推广大面积秸秆还田,遗留在田间未经高温腐熟的病残体成为来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大量积累,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迅速繁殖、扩散蔓延和传播为害,导致大面积流行发病。
3.气候条件适宜
本地属北亚热带与暖湿带过渡气候地带,干、雨季分明。在夏玉米生产的关键时期6~8月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日照不足,高温、高湿使病害迅速发展,并严重流行。而近年冬季气温在逐年增高,形成暖冬天气,也有利于病菌的越冬和繁殖。
4.农民防病意识弱
由于夏玉米是夏播秋收,生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季节,且目前农户科技种田水平不高,往往疏忽管理,夏玉米田耕作管理粗放,加上种植作物单一,轮作、间作、套种面积少。同时,农民的防病意识弱,特别是夏玉米生长中后期农民根本没有防治的习惯,防治技术不够普及,农户未很好地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防治缺乏有效性,使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程度不断加重。
5.栽培管理措施失当
近几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均属于高秆、高产、中大穗型品种,植株叶片数多在14片以上,需大水、大肥,栽培管理措施必须跟上。但是,本地相当多地方还沿袭“一炮轰”的施肥老方法,盲目施肥,栽培管理不当,玉米苗中、后期缺肥,导致玉米开花授粉期脱肥,长势弱,抗病力较低。
6.盲目引种
本地目前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绝大多数是从外地引种调进,未经试验、示范即盲目推广种植,有悖于“试验、示范、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原则,这也是导致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应着重以选用和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科学栽培,加强管理为基础,本着“病害早治”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达到控制为害的目的。
1.选用和推广抗病良种
选用和推广抗病良种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应组织、指导推广良种及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种植的玉米良种一定要通过县级以上“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站”检验后,才能推广种植。种子经营单位或种子经营户,不能盲目引种,私自乱调乱运。特别是从外地引种,一定要遵循“先试验、示范,再推广”的原则。种子部门要针对本地条件,进行品种种植布局区划,做好品种定向工作。试验、示范、鉴定出2~3个搭配品种进行推广,扭转各乡(镇)当前推广玉米新品种“各自为阵”、“各取所好”的格局,改变当前本地玉米品种“多、乱、杂”的局面。笔者在对本地经过近2~3年种植面积比较大的10多个玉米品种的田间调查表明,杂交玉米品种如蠡玉35、郑单958、先玉335、蠡玉16等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较强,且高产、优质、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
2.消灭病源
在秋收后,凡发生过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地块要做到:
2.1清洁田园,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带病的玉米秸秆、叶片、苞叶等,实行集中焚烧或深埋,减少初浸染来源。
2.2若要用带病玉米秸秆作沤肥或用于牛、猪圈填栏沤粪,一定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2.3若要以玉米秸秆作燃料,最好要安排在玉米播种前的春上用完。
2.4对发病田块进行冬季深翻冻土,减少病菌基数。
3.合理密植
合理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选用和推广精量和半精量的单粒播耧播种,种植密度以3800~4200株/667m2为宜,同时,针对本地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流行的气候特点,玉米田周围要有开沟,以便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做到雨过田干,防止渍水,保持田间较干燥的小气候。玉米生育后期打掉玉米下部3~4片叶片,增强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病率,减少病害发生。
4科学管理。增施有机肥,施足底肥,分期施肥,及时施肥,防止后期脱肥。夏玉米各生育阶段要保证水分供应。遇旱要及时浇水,除苗期外,各生育阶段田间持水量降到60%以下时均应及时浇水,注意满足玉米在拔节、抽雄和灌浆时期对水分的需求,提高植株的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5.药剂防治
关键词:农业;职称建设;科技人才;激励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67-02
1 现行职称建设模式分析
1.1 评聘结合模式
评聘结合模式是指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进行评审时,同时进行职务的聘任。是以国家行政部门为主体,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之后再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聘任。其合理性体现在可以做到能力与级别相符,符合管理中的能级原理。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许多缺陷:首先,国家主导的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的多变性存在不相容,致使用人单位或长期处于高职缺编状态,或长期处于高职人满为患状态。其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成长的规律与用人单位科学设岗的基本要求不相容,因此这种模式在前几年尚可以推行,但近几年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组织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成员上升空间的狭小,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和晋升。第三,由于评聘结合决定了“评”与“聘”的紧密关系,必然使职称评聘的标准在“评”的公正性和“聘”的适用性之间进行争夺和摇摆,由于“评”的环节的组织主体是国家人事部门(或其委托的地方人事部门),用人单位没有更多的话语权,致使评聘结合实际上是以评代聘。
1.2 评聘分开模式
从2005年起国家人事部及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要实行评聘分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不再受结构比例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但聘用要根据各个单位的岗位职数确定。这种模式避免了评聘结合模式的多种缺陷,兼顾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要求和用人单位组织结构设置的实际情况,因此受到双方的欢迎。
这种模式可简单总结为“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指导”。其突出特点为:“评”解决能力认定问题,“聘”解决单位使用问题,二者互不相干。即把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全交给个人,把专业资格评审权交给社会,把聘任权交给单位。
由于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自由聘任权,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即用人单位既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可以全然不顾来自社会的公正评价。在目前人才市场效率不高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模式,一些单位的领导就会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聘谁不聘谁,以及高聘还是低聘,造成个别单位不正之风的蔓延。因此在评聘分开的同时,须强化来自上级人事部门的监管,提高社会评价的地位和约束力。
1.3 先评后聘模式
这种模式从时间上分开了“评”和“聘”的环节,且强调先评后聘。这种做法,基本杜绝了用人单位的低职高聘行为,既保证了职称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又使用人单位有一定的灵活度,可以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和发展导向决定人员的聘用。
2 农业职称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要求人力资源在各行业间有效配置,农业职称建设显然不适应现代形势的要求,存在多方面问题。
(1)职称终身制,缺乏动态管理措施。职称一旦评定,就不存在降级和撤销,没有退出机制,导致员工高枕无忧,业绩和表现不再是员工的关注重点,使得职称激励失效,直接影响组织整体绩效。尤其是高职称员工极易出现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更高职称奋斗目标的丧失,使得他们表现出职业倦怠,因为他们处于核心职位,具有较强影响力,很容易影响整个组织的氛围。
(2)重视资格评审而轻视职务聘任。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取得资格与聘任职务已有了明确的区分和界定,但仍然有人认为资格就是职务,评上资格就应该聘任职务,聘了职务就兑现各种待遇,兑现了待遇就为长期聘任加了保险,不犯大错就不能解聘降聘,基本形成一评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局面。
(3)职称分类体系不健全,设置不合理。在具体职称申报时,出现了从事农业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纷纷改评高级农艺师现象。由于农业系列技术职务分类有欠缺,农业经济专业没有正高级技术职务,而同是农业系统的农学、植保、土肥、园艺等专业都设有正高级技术职务。因此,造成农业经济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心不稳,不能安心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整天在找项目、找成果、找论文去“挂名”造假,影响十分恶劣。
(4)人才观念陈旧,职称交易和福利化严重。“福利职称观”、“学历、资历职称观”根深蒂固。长期以来,职称渐渐被用来作为晋升工资的依据,并与提高各种待遇不适当地联系起来,于是托关系,找门子,职称评定时人情味十足。出现了在职称申报评审中弄虚作假、拉关系、走后门等种种不诚信、不正当的行为。在有些单位中,资格评审与职务聘任中的“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对年龄偏大、而业绩水平一般的人员,不少单位往往降低标准迁就照顾,助长了少数专业技术人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2
(5)评价办法单一,评审程序形式化。在评审过程中,一律采用评委看材料、听介绍、投票表决的形式。一般情况下,仅凭手中的资料,难以全面了解、准确判断,再加上讦委看材料采用分工制,谁看的材料由谁介绍,介绍人的意见有很大的主导性,其他评委主要是根据介绍人的意见,结合单位考核结论以及专业组的意见进行判断,极易出现片面性和盲从性。目前的评审方式,是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这种办法虽能保证评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给了评委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利。
(6)评审标准、条件笼统,缺乏量化和硬化。按农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评审的条件有四个:学历、资历、水平、业绩。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业专业分类多,又没有制定细化的评审条件,造成十多个专业套用一样的标准,因此条例上的评审条件“水平”和“业绩”两部分的很多条款都流于形式,难以掌握。“学历”、“资历”自然成为评审的主要条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评审中的论资排辈。
3 深化农业职称改革的对策
农业职称建设应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坚持为农业发展服务,坚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坚持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的职称管理制度为重点,不断完善个人申请、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职称工作体制,努力营造公正评价、合理使用和充分调动农业技术人才积极性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实现农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1)拓宽人才评价服务领域。扩大评价范围,打破人才身份和所有制限制,只要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就可以依照规定申报和考取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将原来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向农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靠拢。增设农业经济正高级技术职务,稳定农业经济技术人员队伍。
(2)改革单一评价方式。根据评审对象的不同,农业高级技术职务分别实行资格评审、考评结合和直接认定的办法。对于全日制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任农业中级职务5年的、硕士研究生任农业中级职务4年的、博士研究生任农业中级职务2年的晋升对象,由评审专家评议表决。对于不具备农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资历破格晋升的及非农专业毕业的晋升对象,先进行业务知识测试,成绩合格者再由专家进行评审表决。对于研究涉农专业的博士后,可由单位考核申请,省级人事职改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直接认定。
(3)量化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细化、量化农业试行条例中的评审标准,将评价指标量化赋分,加大定量评审的分量。对人的评价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要切合实际,定性要公平公正。
(4)改进评审组织的管理。打破行政单位、地域限制,广泛遴选道德水平高尚、农业业务技术水平娴熟、农业科研推广应用能力强、熟悉职称政策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农业职称评审专家库。真正让社会和农业行业内人士来评价农业技术人才,以达到社会和农业行业内来认可农业技术人才。
(5)强化聘任制度,继续破除终身制。1986年提出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实践证明,推行聘任制度和破除终身制度的改革思路是正确的。使职称工作走出“重评轻管”的怪圈,必须在这“三个管理”上下功夫。聘任管理要重点抓好按聘约进行管理;考核管理要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进行量化考核,重视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要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起钩来;对职称基础性工作的管理,主要是严格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推荐、评审程序,增强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6)改革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办法。结合山东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要适时改革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办法。实现单位聘用与职务聘任的合一。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解聘、续聘的依据,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灵活规范的聘任聘用相统一的机制。(7)逐步推行农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对农业技术职务资格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推行注册登记制度。首先对高级职务资格进行定期复审。凡已取得农业高级资格的在职在岗人员,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一定的工作量,有新的科研成果、论文,继续教育达到规定学分的,其资格继续有效。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可暂缓登记,并给予一定延长期。
(8)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依托农业普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技培训中心等,建立继续教育网络体系,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作为职称评审时的重要条件,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规定分值,不得申报上一级职称。
关键词:单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
为贯彻“中央一号”和科技部“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从2004年10月开始实施了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目的是解决我县农村科技服务中存在的“线断、网破、人散”问题,给广大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之间搭建平台,互惠互利,建立利益共同体,使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农民群众有技术依托。近日我们对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总体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盘活科技人才资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单县农业发展现状
我县是农业大县,但农业基础脆弱,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念引导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单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实施了五个年头,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单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的现状及经济效益
几年来,在全县22个乡镇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并在单县国秀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园、单县农业经济作物站、单县华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建立了14个专业工作站,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56人次,分别驻村、企业,在种植、养殖、加工业等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协作。总体来看,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满足了农民的技术需求,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构建了新的科技服务网络,具有较强的活力,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单县绿野植物油有限公司是我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其主导产业是月苋草油系列产品开发。月苋草是东北地区的野生植物,产量低而不稳。引入我县后,由于纬度差异很大,出现了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产量很低,甚至绝产。为此,单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办公室决定在单县农业经济作物站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农艺师周亭英、贺昌国等协助其发展,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他们到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业大学等进行了春化处理实验,短日照处理实验,又进行了播期调整、化控技术等一系列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县发展的月苋草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在2006年8月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会。他们一致认为该成果在月苋草品种改良、适宜范围、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国内领先水平。我县月苋草栽培面积也由2005年的100亩发展到2006年的1000亩,亩产由原来的100公斤左右提高到241.5公斤,亩收入1630元;年产值163万元。。郭村镇是农业大镇,但由于技术人员不足,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均不稳定。2004年郭村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立。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根据镇农业生产实际,选派了果树管理、芦笋栽培、食用菌栽培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作科技特派员,分别进行技术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栽培芦笋10000亩,亩产值6000元,个别地块高达12000元,仅芦笋一项,就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全镇栽培葡萄、杏、桃等果树面积6000亩,亩产值5000元,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在水产养殖方面,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在浮岗水库建立了单县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工作站,选派我县水产专家——研究员段培旭、高级工程师李顺进入工作站,在浮岗水库建立了三个示范区:水库“网中网”养殖示范区,围网养殖示范区,坑塘养殖示范区。在他们的积极带动和指导下,浮岗水库得到全面开发,开发利用面积达1万亩,“网中网”养殖亩产达4万公斤,围网养殖亩产达400公斤,坑塘养殖亩产达200公斤,年创渔业总产值1亿元,加上水库旅游业收入,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总之,单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成效是显著的,在振兴单县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领导重视不够。各乡镇、各级领导虽然都认识到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但仍有部分乡镇科技意识不强,对靠科技兴农,对以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做抓手来实现科技兴农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科技投入不足。我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范围广,建设项目多,参与人员多,建设工程资金需求量大,但我县基础薄弱,自筹资金能力差,虽然省市县各级都给予了资金支持,但仍感捉襟见肘。特别是对龙头项目支持力度不够,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科技含量不高。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中实施的技术协作多数属一般的种、养、加工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能真正发挥高科技示范作用。
4、运行机制不健全。有些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室建设和人员不到位,对《科技进步法》和我县科技特派员工程建设的有关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
针对我县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完善政策。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要真正认识到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真正认识到“示范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国际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绿色化程度,在国际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因此全县人民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可成立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专家顾问团。一是组织我县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带头人为顾问团成员,根据示范工程需要,可随时派往农业生产第一线;二是可聘请山农大、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不定期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我们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三是要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考核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要进行表彰和奖励,不合格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或解除其职务。
3、提高“示范工程”的科技含量。针对我县“示范工程”项目科技含量较低的现状,可有针对性组织各乡镇、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引进新技术、新成果,从而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
4、加大科技投入。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资金需求量较大,因此各级政府应在土地使用、资金帮助、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在示范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特派员给予资助外,并在晋级、职称评定、专利申请、成果鉴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一方面申请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支持,一方面要按《科技进步法》的要求,足额拨付科技三项经费,保证示范工程中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
5、积极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中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使我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我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有较成功的典型。单县农业经济作物工作站进行的月苋草品种改良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郭村镇特派员工作站的芦笋、林果开发,单县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工作站的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单县华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香芋栽培及产业化开发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应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作法和成功经验,扩大他们的影响,做到以点带面、进而辐射全县,让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这一富民工程在我县农村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服务于农户、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把广大农民引导向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上。
(新疆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为研究‘寒富’苹果的抗寒能力及其在伊犁河谷适宜栽培的区域,以苹果1 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对3 个不同品种的苹果休眠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并配合Logistic 方程确定苹果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苹果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幅度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即“S”形曲线增长。‘寒富’苹果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5℃左右,对照苹果普通‘富士’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9℃左右,‘黄海棠’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8℃左右。结合冻害分级情况,‘寒富’在伊犁州的逆温带可安全越冬,部分平原区也可栽植。
关键词 :‘寒富’;电解质渗透率;半致死温度;抗寒性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70
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兴新项目“寒富苹果苗木快繁及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12024A02-1)。
第一作者简介:王瑾,女,1983 年出生,四川西充人,中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及栽培管理工作。通信地址:835000 新疆伊宁市飞机场路259号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Tel:0999-8233217,E-mail:wangjin9961@163.com。
通讯作者:尚振江,男,1959年出生,湖北宜城人,高级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果树栽培管理及研究工作。通信地址:835000 新疆伊宁市飞机场路259号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Tel:0999-8236475,E-mail:szj8212480@sina.com。
收稿日期:2014-04-11,修回日期:2014-08-24。
0 引言
‘寒富’是沈阳农业大学于1978 年用‘东光’ב富士’杂交选育的苹果优良新品种,1998 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寒富’表现出抗寒、丰产、果实品质优、短枝结果性状明显的特点,2006 年春,伊犁州林科院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引进该品种,通过区域试验,‘寒富’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及结实性。2008年秋伊犁州林科院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引进‘寒富’苹果接穗,2009 年春在野苹果砧木上嫁接,对其田间抗寒能力进行跟踪观察。本研究以‘寒富’苹果1 年生休眠枝条作为试验材料,选择本地的普通‘富士’和‘黄海棠’作为参照,分别研究其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相对电导率变化规律及抗寒能力。
电解质渗透率测定作为一种植物抗寒性鉴定方法,已广泛的使用在杏[2]、野生欧洲李[3]等多种植物树体抗寒测定过程中,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灵敏。Sukumaran 等[4]曾提出以50%电解质渗出率相对应的温度作为植株的半致死温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误差。因为在不同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电解质渗透率值与处理低温不是直线相关,而呈现出符合Logistic 方程的“S”型曲线相关[5],求出拐点值,此时拐点的温度则是引起膜不可逆损伤的临界值,即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通过半致死温度的估计值,可对植物的抗冻能力进行更深一步了解[6- 7]。Rajeshekevar 等[8]也把低温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用Logistic 曲线进行表示,将曲线的拐点作为低温半致死温度。应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求出“S”形曲线的拐点温度在洋梨[9]、樱桃[10]和葡萄[11]的抗寒性研究中,也能较准确地估计出各树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笔者通过对1 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透率测定结合冻害分级情况对‘寒富’苹果的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本地发展苹果优良品种‘寒富’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取自新疆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千亩示范基地,树龄3 年,树体生长良好,其中主测品种为‘寒富’,对照品种分别是‘富士’和‘黄海棠’。
1.2 试验方法
1.2.1 采样2013 年11 月在树体外围选取粗度基本一致的1 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采回实验室后,将枝条剪成长短一致,分成8 组,绑好,挂上标签,然后用塑料袋包住,放在冰箱冷藏室储存。
1.2.2 低温处理2014 年1 月9 日开始试验,共设8 个不同的处理温度。温度处理在超低温冰箱中进行,降温处理和升温处理的速度均为4 ℃/h,每当降到所规定的温度后持续10 h[12]。取出枝条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 h,从中留一半第2 天进行分级。
1.2.3 电解质渗透率测定将处理后的枝条分别用蒸馏水和双重蒸馏水冲洗数次,擦干,避开芽眼,剪成0.3 cm的均匀小段,准确称取1.000 g,放入试管中,并加入20 mL双重蒸馏水,摇匀,在室温下静置10 h,摇匀后测出初电导值(S1)。然后封口,在水浴锅中煮20 min,取出后凉至室温,再测出终电导值(S2),每个温度处理重复4次。按照电解质渗透率Y=(S1/S2)×100%计算出电解质渗透率[13-1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温度对‘寒富’枝条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寒富’和‘富士’、‘黄海棠’枝条经过低温处理后,枝条电解质渗透率增加的速率和幅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3 个苹果品种枝条组织中的电解质渗透率呈增加的趋势,且增长的速率表现不同。当处理温度为-20℃时,‘寒富’的电解质渗透率为24.24%,‘富士’和‘黄海棠’的电解质渗透率分别为22.59%和20.54%,当温度降至-28℃时,‘寒富’电解质渗透率升高至31.62%,‘富士’和‘黄海棠’的分别为35.17%和27.53%(图1)。在相同的低温处理下,‘黄海棠’枝条的电解质渗透率最少,其次是‘寒富’,然后是‘富士’,这表明‘寒富’、‘富士’和‘黄海棠’间的抗寒性有较大的差别。
2.2 低温处理测定后计算半致死温度
应用Origin 软件进行分析后,用Logistic 方程Y=k/(1+ae-bt)进行拟合,并求出拐点的温度,即LT50,其中,Y是电解质渗透率,t 是处理温度,a、b、k 是参数,–lna/b为拐点温度的值,R2为相关系数[15]。对实验室内测定的在不同低温处理下样树枝条电解质渗透率变化的值进行分析后,3 个苹果品种样树枝条电解质渗透率的相关系数在0.82~0.86,均大于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0.7084[16]。‘寒富’的半致死温度为-35.09℃,抗寒性低于‘黄海棠’;‘富士’的半致死温度为-29.72℃,抗寒性最差;而‘黄海棠’的半致死温度为-37.99℃,在3 个供试品种中抗寒性最强(见表1)。
2.3 低温处理后的分级情况
经过低温处理后,从冰箱取出,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 h 后进行分级,按照受冻程度不同将冻害分为0-Ⅳ级,苗木各级判断标准如下:0 级(无冻害)—苗木正常;Ⅰ级(轻度冻害)—1 年生枝髓部轻微变褐可恢复;Ⅱ级(中度冻害)—1 年生枝髓部严重变褐,木质部轻微变褐;Ⅲ级(重度冻害)—1 年生枝木质部严重变褐,韧皮部轻微变褐;Ⅳ级(严重冻害)—1 年生枝皮层变黑,韧皮部变褐。
在-28℃时,‘富士’就有枝条表现出轻度冻害,‘寒富’枝条无冻害。从-32℃到-36℃‘寒富’从轻微冻害到部分枝条的重度冻害(表2),说明‘寒富’枝条的抗寒能力介于此值之间,结合电解质渗透率的结果可进一步确定‘寒富’枝条的抗寒性。‘黄海棠’则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
3 结论
通过对3 个苹果品种样树枝条的抗寒能力进行测定分析,3 个苹果品种样树枝条经不同梯度温度的低温胁迫后,枝条组织电解质渗透率呈现“缓慢—迅速—缓慢”的“S”型变化,当温度在-35℃左右时,‘寒富’的拐点(LT50)出现,此时的温度是其受到冻害的敏感温度,试验过程中对照品种‘黄海棠’的抗寒性比‘寒富’的抗寒性强,而‘富士’的抗寒性则没有‘寒富’的强,它们的抗寒性强弱依次是‘黄海棠’>‘寒富’>‘富士’。在生产栽培过程中‘富士’会有冻害的发生,而‘寒富’和‘黄海棠’则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这与试验情况较一致。结合冻害分级表现情况,‘寒富’苹果可以在伊犁河谷栽植,在逆温带区域可以安全越冬,部分平原区也可栽植。
4 讨论
低温冻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生产和分布,也是果树建园生产中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果树大多生长周期较长,若受到低温伤害将严重影响果树栽培的经济效益[17]。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它的抗寒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它的抗寒生理过程也比较复杂,在试验过程中采用的降温速度、低温持续时间的长度以及低温处理后样品的解冻速度都会影响到试验的结果[18]。电导法是一种常规使用的测定方法,因为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通常果树的抗寒能力不能完全通过试验进行确定,室内测定不可能完全反映出自然条件下的冻害情况,试验的抗寒能力大小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对一个树体抗性的了解,还需要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跟踪调查,观察在自然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管理方法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树体抗性的影响,从多方面对其抗寒能力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李凤亮,高洪岐,郭存,等.一个高标准高效益的‘寒富’苹果园[J].北方果树,2011(6):46-47.
[2] 王飞,陈登文,李嘉瑞.应用Logistic 方程确定杏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的研究[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1998,12(4):30-35.
[3] 赵蕾,廖康,王瑾,等.野生欧洲李抗寒性研究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6):97-100.
[4] Sukumaran N P, Weiser C J. Method of determining cold hardinessb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potato[J].Hort science,1972(7):467-468.
[5] 朱根海,刘祖祺,朱培仁.应用Logistic 方程确定植物组织低温半致死温度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3):11-16.
[6] 唐士勇.Logistic 方程在果树半致死温度测定中的应用[J].北方果树,1993(4):23-24.
[7] 王丽雪.果树耐寒生理测定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0(1):82-96.
[8] Rajeshekevar C, Gustal V, Burkem J. Frost damage in hardy species[M].Academic Press,1979:255-274.
[9] 李俊才,刘成,王家珍,等.洋梨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J].果树学报,2007,24(4):529-532.
[10] 李勃,刘成连,杨瑞红,等.樱桃砧木抗寒性鉴定[J].果树学报,2006,23(2):196-199.
[11] 王文举,张亚红,牛锦凤,等.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J].果树学报,2007,24(1):34-37.
[12] 王瑾.野生樱桃李抗寒性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09.
[13] 邹琦.植物生理学试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M].2000:159-160.
[14] 王瑾,廖康,赵蕾,等.野生樱桃李枝条抗寒性鉴定[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2):289-292.
[15] 罗正荣,章文才.应用Logistic 方程测定柑桔抗冻力探讨[J].果树学报,1994,11(2):100-102.
[16] 赵蕾.野生欧洲李抗寒特性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