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四德育论文范文

大四德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四德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四德育论文

第1篇

1.树立正确观念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基础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树立德育优先思想观念十分必要。教师要提高对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结合到一起,提高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性,促使德育教育能够服务于学生生活。另外,高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提到首要位置上,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督促辅导员认真落实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关心、理解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发挥创造性、能动性,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目标。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待遇、政策等方面向德育教育队伍倾斜,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2.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环境与学生息息相关

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促使环境发挥优势,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整体质量。另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高校应积极推广全面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从课内发展到课外,从校内发展到校外,通过构建网络,覆盖整个校园。

3.建立高素质德育教育队伍

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心和基础,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并不高。因此,在“大思政”视野下,高校要加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治、思想等综合素质,使其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4.进行全过程德育教育全过

程德育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它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由于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具有差异的。因此,高校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大四阶段的学生即将参与社会工作,德育内容应转向社会化,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根据上文所述,德育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总结

第2篇

当代大学生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的洗礼,意识不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身承受力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习惯于“两耳与不闻窗外事”,诸事由家长“包办”“代办”,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甚或出现家长到学校“陪读”的现象。大学生在碰到困难挫折后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出现诸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迷、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学习处事态度与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存勇气。当代大学生德育观上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影响我国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就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

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

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4开拓德育教育新载体

第3篇

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也许有教师会问,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到底有哪些呢?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都很难形成一致的观点,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出了四大主要特征的结论,虽然不很全面,用词也不是很准确,但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各位一线教师共勉。

一、不失“语文性”

语文学科育德不失“语文性”就是指语文学科在育德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叫语文,要不失“语文味儿”。语文学科育德的“语文性”主要在于:

首先,应该体现语文作为最重要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情趣、意味等),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础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其次,语文学科的“语文性”既不是单一的人文性,又不是单一的工具性,而应是两者的统一。“语文性”在具体操作时,要求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把握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采取咏诵、研读、体味、揣摩等紧扣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放大或缩小其中任何一个属性,否则就丧失了“语文性”,没有了“语文味儿”。

最后,“语文性”当然应有“语文味”,也就是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美的,是有滋味的,既不是语言文字的死记硬背,也不是简单、枯燥的德育说教。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双基,掌握自学语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自然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达到课程育德的目的。

二、“以生为本”性

语文学科育德的“以生为本”性是指语文学科在育德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及所处的环境,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因人、因时、因文、因情、因境制宜,积极创造德育渗透的条件,做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育德同样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包办”、讲授、“灌输”,学生“收听”、笔记的模式和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育德”。学生生成的问题,学生生成的“思想情感”比教师讲一万遍,强调一万遍都重要。

三、“大语文”性

语文学科育德的“大语文”性是指我们在利用语文课程育德时一定要打破以语文课堂为中心,以语文教科书为中心,以语文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旧教育观念,同样要“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提倡“大语文”教育观。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育德教育,要确认语文育德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要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语文育德不仅仅在课堂上,在学校里,还应走向课外,走向家庭和社会,逐步扩展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封闭的课堂、封闭的校园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和空间,千方百计、随时随处地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育德环境。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语文育德的重要环节。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舞台是更加广阔的,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程育德要树立大语文观,搭建大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课,如参观访问、社区调查、旅游观光、读书竞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及作文竞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德育实践的机会,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潜移默化”性

语文学科育德的“潜移默化”性是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这种德育渗透不是简单的空洞说教,要快乐习得,情感体验习得,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要无声胜有声,要潜移默化,真正让语文育德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富有实效。

在当前的新课改下,语文课上的育德更要从潜移默化中入手。语文育德如果没有了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的育德,而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意义的给予和简单机械性获得,那么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因为很多听说读写行为都可以在文本中获得意义。语文课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中,渗透在知识的掌握中,体现在师生的交流合作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过程享受的同时,心灵受到涤荡,境界获得升华,从而顺利有效地达到德育的目的。

当然,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还有很多,这里只是提出了四大主要的特征而已。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学科进行德育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是德育的最佳载体,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更便于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因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和掌握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的同时,应抓好语文学科育德;在语文学科育德的同时,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味”。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地、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改革,去创新,相信语文学科育德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第4篇

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网络的虚拟性给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容易产生行为上的放纵,大学生可以任意在网络中扮演不同的社会人物。如果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处于失落的地位,他们就往往会在网络当中寻找虚拟的满足感。再加上网络自身具备的鲜活性,往往能够将具有较强好奇心的大学生吸引过来,这样一些大学生就会极度迷恋网络,最终成为一种病态,导致网络心理疾病的出现,例如“网络孤僻症“”网络瘾症”。

二、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

由于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冲击,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主动的、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网络。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紧密结合,以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及思想实际为根据,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思想道德问题,并且致力于思想道德教育的不断创新,探索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树立新的理念

现代社会不管是从物质方面还是从精神方面,都受到了网络发展的极大影响。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网络时代的新要求相适应,更新以往的教育观念,着力于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封闭式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在校园环境下,通过课内课外,将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这是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比较固定的信息,而且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也具有比较封闭的空间,有时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在网络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现实的状况有所了解,采取积极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使用开放性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同时,思想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而应该对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在网络时代,信息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良莠混杂,所以,思想道德教育者必须要将如何处理和过滤信息的能力教给学生,对学生的辨析选择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2.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现在,世界各地已经开始普遍关注出现在网络当中的一些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继承发扬优良的传统,然后以网络时代的新要求为根据,不断地充实新的教育内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同时,在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增加网络法规的教育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引导正确的网络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视网络,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正常学习,而不是在网络当中沉迷。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不毁信誉、不侵权、不抛垃圾、不传有害信息、不看有害信息以及不做黑客等作为重点教育内容。同时,针对网络给部分大学生带来的“网络孤僻症”“网络瘾症”等网络心理疾病,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还应该积极地开展心理教育咨询,针对网络心理疾病进行有效防治,让大学生阳光、快乐地成长。

3.选择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

人们原有的交往方式,在网络时代受到一定程度挑战,平等化、个性化成为现在人们交往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在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选择交互式、平等式的教育方式,要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积极引导,而不是强制性地进行面对面的信息灌输。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信息、资料以及知识提供给大学生,对大学生辨析、选择信息的方式进行正确引导,比如可以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等一些现代网络手段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导航。这样,能够在师生之间形成思想道德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并且真正地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成长为受社会欢迎的优秀人才。

4.对新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进行充分利用

网络信息时代,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新的教育途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优势,全面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建立起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新的教育载体,以动画、图像、图形、声音、数据以及文字等各种形式,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就是保证道德教育网络化的实现,因此,高校应该致力于计算机互联网的纯净建设,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进行有效拓展。要在网络这一教育阵地上,使教育性、娱乐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统一起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5.创设新的思想道德环境

网络系统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因此个别不道德的人可能会利用网络的这一特性制造或者传播有害信息,从而危害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要想取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网络环境,创造对思想道德教育有利的网络空间。高校应该致力于网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同时还要积极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推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的实现。与此同时,高校应该健全、完善校园文化管理机制,对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加强规范,采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对传播不良文化的个别大学生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开发研究网络技术,对信息防火墙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有效地过滤网络当中的有害信息,避免学生接触到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纯净的空间。

三、结语

第5篇

五年制大专兼具了中专、职高和大学专科的特色及优势,实现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合理有效衔接,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校学习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从总体上看,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这一代人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其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环境,面对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络环境下各类新文化、新观念的碰撞和融合,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方面比较模糊

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比较轻松开放,而当前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风气盛行,一些所谓的“高富帅”、“白富美”群体热衷于奢侈、享乐等生活方式,其不当的言行举止通过互联络大肆传播,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影响很大,表现为:有的学生缺少对国家、民族“公而私”的精神,对个人利益更加注重;有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知之甚少,却热衷于追求欧美日韩等国家(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的学生对我国的各类优秀楷模式人物缺乏尊重和了解,但对一些娱乐明星却盲目的追捧。这些表现充分说明了当前的五年制大专生在理想信念方面缺乏正确的导向,处于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

2.道德认知与践行严重脱节

当前“90后”的五年制大专生对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认为应该做到国守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等方面,但在践行方面却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崇尚奢侈、不劳而获、欺负弱小、考试作弊等不当行为。充分说明五年制大专生存在知行分离、重知轻行问题,其道德认知和践行严重脱节。

3.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突出

五年制大专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从小集数名长辈的宠于一身,基本上没遇到过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没有经过劳动的锻炼,这就造成缺乏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缺少抗压和自我排解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中、生活中稍稍遇到一点儿的困难和挫折,便表现的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变得消极、阴沉、怨愤,缺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一些人甚至因此产生了心理障,做出了极端行为,给自己、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危害。

二、五年制大专生德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五年制大专生的平均年龄为15、6岁左右,普遍年龄较小,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其道德认知和道德习惯正处于一个逐步形成的时期,在沟通交流、接人待物、自主学习和处理事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这说明五年制大专生在中小学时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准备升学考试,忽略了道德认知和实践方面的学习,不会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家庭环境方面因素影响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功与否不仅仅关系到青少年优良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还是每个人的人生的起点和基础,它涉及到人生的各个领域,有终身性的特点。作为父母,无论其文化水平或素质的高低,都应明确教育子女是权利更是责任的观念。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部分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目标或愿强加到子女身上,对孩子抱有很大期,一旦其学业成绩没有达到家长所预设的目标,轻者受到言语上的训斥,重者则会遭致拳脚相加,使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抑制了其自身的个性发展,甚至导致逆反心理的出现;部分家长对于子女过分溺,这种溺表现为对子女的各类要求一味的迁就,却忽视了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致使子女自小就养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部分家长自身道德水平不高,但没有意识到这样将会对子女带来不良影响,发挥不出正面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3.学校的教育引导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道德理论、培养道德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在五年制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轻视德育。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的意识;(2)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对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方式方法明显滞后,跟不上当前社会发展趋势;(3)教师队伍自身道德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根本起不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正面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是学校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4.社会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其对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当前社会中确实存在着“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理念、价值观不断涌入,部分报纸、杂志、站等媒体受到利益驱使不良信息,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文化”,个别社会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身心的健康、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的养成带来不利影响,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巨大落差,可能会导致青年学生失去对思想道德教育的信心。

三、加强五年制大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1.五年制大专学生加强和改进自身的自我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其相应的德育指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辨别何为美丑、真伪和善恶。学生逐步培养出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监督自己的能力﹐学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我教育的方法进行学习、生活等活动。通过自我教育,五年制大专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道德理论知识,根据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更新评价自我的标准,积极参加各类健康向上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促进自身未来的多元化发展。

2.进一步提高五年制大专生的家庭教育的水平

作为家长,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当前社会发展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更新自己的家教理念,进一步优化家庭环境。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转变评价子女的标准,从孩子童年时期开始,有意识培养他们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品行端正,给子女展现一个具有高水准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形象,从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准则传授给子女。

3.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高专)院校应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教育学生不仅仅只是教授其文化和专业知识,学生的道德素养更为重要。学校教育担负着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塑造高水准的道德素质的重任。因此,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道德教育功能,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将各类课外德育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切实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构建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第6篇

一、“七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导”是引的意思,即引入新知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巧妙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我在探索与尝试中发现,歌曲导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导入方法。例如,在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时,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学习“我们共有一个家”时,播放歌曲《大中国》;学习“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时,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世界需要热心肠》等等。这样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上升到感情层次,让学生在欣赏歌曲中明理,达到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从而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环节二:目标认定。“目标”,即想要到达的境地或标准;“学习目标”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所要到达的标准。“目标认定”是学生认定、认准学习本节所要达到的标准,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规划,学会明确目标、方向,不致于被动学习。“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的叫“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行为主体是教师,有“使学生……,通过……让学生……”;而“学习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就不能出现以上语气。既然“学习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那么怎样制定好的学习目标呢?

好的学习目标必须具备三个原则:

1、恰当:制定的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知识储备的现状,目标不能很简单,也不能难以达到。

2、具体:对知识要求要具体;对能力培养的要求要具体;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要具体。

3、可测:制定的目标对于学生是否达到是可以检测的。对于知识性的目标可以通过当堂作业、提问等来检测;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变化,看是否内化了、接受了、认同了。

环节三:自学指导。即通过课前预习或课中预习,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自学指导”的引领下,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是一个“静”的过程,也是一个最高境界“动”的过程,是脑、手的“动”和声音的“静”,是最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该环节,老师要巡视,要确保所有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要求学生有疑问的作好标记,等到讨论时再提出,对个别学困生可以适当指导。

这一环节的最大亮点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激发课堂活力。学生通过自学,初步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体系,预知新知的重难点,在小组合作及听老师点拨时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打造出高效课堂。

环节四: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是会的教不会的,这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合作的目的是和同学合作解决不会的问题,这是一个“兵教兵”的过程。听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教的。

小组合作环节要注意一定是先独立思考然后才合作交流,切忌一提出问题还没等学生自己思考就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合作过程应是先小组、后班级,小组交流要达到小组达成一致,这是面向全体最好的方式。在展示时,最好的小组合作结果是小组所有成员意见一致、一齐举手。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巡视监督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讨论中,适当点拨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发现生成资源。

环节五:展示质疑。

1、展示:展示形式要多样。对思品课而言,最基本的展示就是口头展示。在课堂上学生要站有站像、说有说像。

2、质疑:(1)教师质疑——教师去质疑学生的答案。在学生展示时教师要养成追问的习惯,如:还有补充吗?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还能比这更好吗?在追问中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有效资源。(2)学生质疑——学生对课文基本知识不会的问题提出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疑问。学生质疑要本着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点拨的原则,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才是最厉害的。构建思维探究的质疑文化,让学生提出问题是第一要务。

环节六:达标反馈。达标题目要紧扣学习目标,达标要限时进行,要有绝对的严肃性,以堂堂清测试为主。

环节七:自我总结。即让学生自己做课堂学习小结,说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学习效率怎样、学习方法怎样等等。可以口头表述,也可以书面表达;可以找学生代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随口进行。

第7篇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狭义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个人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的养成。而广义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策划、有目的的长期培养和训练,是充分利用受教育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去形成积极的、正向的素质能力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模式〔2〕。它的主要教育方式是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下,按照大学生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影响施压于大学生,促使其养成文明习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3〕。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

特点之一:规范性。通过规章制度,使大学生的行为实现“三化”(即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达到行为自我规范的目的。可概况为两个“转变”,即不自觉行为到自觉行为的转变;不文明习惯向文明习惯的转变。特点之二:实践性。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养成文明行为和优秀品质的过程,“实践”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最基本环节,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受教育者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点之三:长期性。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经过“教育—认识—再教育”的过程养成良好习惯。特点之四:生态性。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并使之成长”,这种培养类似于养育,通过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和帮助大学生良好素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并持之以恒。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缺乏“好”习惯养成

首先,缺乏规范的生活好习惯。具体表现为:宿舍脏乱差的现象严重、就寝时间随意、通宵上网等现象普遍存在〔4〕;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还有一部分学生吸烟酗酒的习惯严重;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网吧、KTV、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无节制地沉迷其中。其次,缺乏文明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公共场合出口成“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在食堂打饭或购物插队;在教室的桌椅上随意涂鸦,在教学楼内随意大声喧哗,部分大学生在图书馆的公共图书上任意撕页,上课接听手机,考试找人替考或替他人考试,践踏草坪等等。最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能够主动学习,有理想、有抱负,做好人生规划,不断充实自己。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无理想、无追求,表现为:首先,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其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不知道自己“学什么”。还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考试经常不及格。好习惯养成缺乏的原因。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能主动解决问题,不能勇于面对失败,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高考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了,认为没有必要继续前进,于是学习态度散漫。“60分万岁”成为了学习目标。

(二)缺乏责任意识,集体观念淡漠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大学生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自我能力、竞争力提升的时候,却忽视了国家利益,忽视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把自己的个人得失和利益放在首位。大部分大学生的“三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且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受到社会上其他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变化,忽视集体利益。凡事在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上产生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受到追崇,强调个人利益,凡事只考虑个人发展。

三、以养成教育为基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注重管理育人,规范养成

管理育人就是通过一定规章制度的管理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通过外在约束的作用养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以达到育人的目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管理育人的关键,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和前提,管理过程即是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行为,都应被宿舍、教室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所包含。同时,更要引起关注的是,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特点出发,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去制定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等。对于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必循。

(二)适时抓住教育契机,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

紧抓一切教育契机,适时对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首先是抓住几个关键期,新生入学的军训以及入学教育就是大学生进入养成教育角色的第一个关键期,在军训的过程中,让新生感受到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培养和彰显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增强国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可以说,新生军训为其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紧抓特殊纪念日这个教育契机,开展养成教育,纪念日不仅简单是历史的见证,而且会带来意外的教育效果,比如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等,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使学生们在感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集体活动本身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思想,增进友情、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等高尚品德的实际锻炼契机。

(三)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强化养成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每天处于教室、餐厅和寝室的时间最多,因此可以把这三个场所作为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地。首先,通过高雅文明的教室文化,对大学生逐步进行渗透,对他们时刻进行熏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陶冶情操,以形成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其次,学生食堂文化建设。在就餐时学生自觉排队,维持良好秩序,餐后自觉将餐具送至餐具回收处,保持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等等,在就餐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再者,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寝室就是大学生生活和娱乐的“小社会”,直接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环境育人的过程中,寝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有益的寝室文化,在大学生间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谐的文化理念。

(四)“树榜样、立典型”,示范养成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并运用正面典型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召学生,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这是我们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做法,比如说女教师、司机和警卫战士等“最美”人物的出现,以及其它许多好人好事的显现,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上闪光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示范带动作用,除了社会上出现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以外,还应该树立大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如某高校的“实践•成才”报告团,选取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生活中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学生代表。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示范作用。通过以上做法使大学生无形中接受心灵净化,发挥养成教育的作用。

(五)加强行为训练,实践养成

第8篇

    独立学院最主要的性质是依赖于母体办学。其母体是公办的高等学校。随着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独立学院逐渐形成了规模,现如今,全国的独立学院己经有300多家,独立学院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

    就当今的发展形势来看,独立学院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创新。是扩大高等教育生源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恒久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其健康的发展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独立学院对党的建设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着重加强和改善。由于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其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问题,面临着挑战。在经济化的新时期,要把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放在最主要的位置。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实工作中必须探索构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方式,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上一层楼,这止是我撰写此次论文的初衷。

第9篇

在高职大学生的教育中,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不断要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定发展,包括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等。但总体来讲,多侧重于直接的、正面的灌输式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教育效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大学生思想文化领域受到更广、更深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个性追求突出,主体意识增强,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增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建设

1.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因为进入大学的年龄普遍下降,所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育还不完全成熟,思想的可塑性大,如果忽视了课堂这个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很大的优势。人的世界观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在形成中还会出现反复,大学时光,是人生观逐渐形成接近成熟完整的人生观体系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德育工作始终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使其能有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增强。我们必须承认,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他们不能避免的会在很多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和问题:如关于政治思想方面的困惑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纠纷等。所以,在保证学生能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归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排除困惑,使他们在面对人生困难时有积极的反应,能让他们拥有面对困难时候的勇气以及解决困难的智慧。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中介、引领、拓展和整合等作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和学生为依托,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现象,是学校的物质、理念、精神、行为等各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信仰日益出现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容纳着多种形态的思想理论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联,是重要的教育工作载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引导,弘扬主流文化,为先进文化进校园奠定基础和提供条件。首先,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与大学生的传导中介,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把高品位的文化内容引入校园,另一方面又要把校园精神传递到社会;其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内在的教育导向作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暗示性、渗透性的作用;第三,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学生风采,满足学生价值体现需要,既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又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真正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第四,校园文化整合其中介、引领、拓展三方面作用,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4.注重社会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理论认知能力和思想辨别能力。社会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有利于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理论认知能力和思想辨别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因此教育效果的有效性不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恰好弥补这一不足,它要求大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注重参与和崇尚务实的特点。

第10篇

[关键词]消费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69-02

大众消费型社会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指现代社会越来越困绕消费来加以组织与运作。本文所讲的消费文化是指在消费社会中的所形成的大众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时间活动的重新组织。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品、产品和体验可供人们消费、维持、规划和梦想。消费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相反,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展示陈列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了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1]这里面就有一个从实际需要与激发现来的欲望之间的漂移过程。鲍德里亚早在1968年出版的名著《物体系》一书中指出:“消费的对象并非物质性的物品和产品:它们只是需要和满足的对象。我们过去只是在购买、拥有、享受、花费……财富的数量和需要的被满足,皆不是以定义消费的概念:它们只是一种事先的必要条件……如果消费这个字眼要有意义,那么它便是一种记号的系统化的操控活动。”[2]鲍德里亚深刻指出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它既被涉及又是缺席的,既被包换又被排除),在物品构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费的是关系的理念,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人与物品的关系,也是人与他人、集体、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系统性活动和全面性回应,当然应该有文化认同的问题。[3]

一、消费文化:颠覆生产范式的意识形态控制

消费社会的诞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实质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解决长期困扰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产物,是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商品如何消耗消费的必然结局。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一,西方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找到足够的市场,大生产要求大消费。其二,消费市场的扩张首先采取了地理扩张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殖民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其三,随着市场的地理扩张的结束,西方必须寻找到了新的市场扩张的途径:社会扩张,即通过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增加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不但把劳动者看做是生产力要素,而且把劳动者当作消费者来培养,从而增加国民的总体购买力与消费倾向,促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而达到了消费从外向内的一个转型。消费社会的形成,按笔者理解,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大众传媒的促进作用,二是商品的符号象征性,三是欲望的被开发。消费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分配与交换,颠覆了传统“生产决定消费”的经典范式。

在消费社会中, 消费执行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职能, 它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最有效的意识形态控制手段。消费不再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经济活动领域, 而是一个实施社会控制的政治领域。物对人的控制、人的非人化都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消费使人沉浸在满足需求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从而失去批判和反思的能力, 对现有体制产生认同, 革命性的反抗被消解。物品符号化是消费意识形态得以施展的基础。一方面,符号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中介。物品的符号化使得人和作为消费对象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消费者―物品”转向了“消费者―物品―消费者”,消费不再是作为个体的活动由主体直接指向对象,而是通过物品这个中介,指向其他的消费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物品这个中介也只有在消费过程中才能建立起来,离开了消费人就无所归依。只有通过消费,人才能寻找自己的社会归属与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消费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划分,而划分的依据就是对符号的消费。消费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交流,另一个是区隔。在通过消费寻找社会归属感的过程中,消费者不断向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靠拢、汇集,也就自动与其他的社会团体划清了界限。跟需求无关的消费,不断地制造出消费范例,自上而下地灌输给消费者。以消费范例为中心,消费者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团体。这就是消费过程中的社会区分。它成为取代旧的社会区分的新的社会分层。社会区分功能作为消费社会的法定过程,每个人都要通过它归属于社会,并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区分建立起一个有差别次序的社会整体结构,每个个体都通过符号消费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确立一个位置。[4]通过符号消费实现的区分没有任何强制性,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在自我或他人的身份认同中实现的。人们察觉不到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对它非但没有质疑,而且人们还主动选择进入这个分层结构,并在其中自觉寻找自己的位置。消费意识形态就是在个体的无意识中实施社会控制,表面上看,消费只是个混乱的领域,实质上“它是一种约束、一种道德、一种制度”。[5]

二、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判断消费主义思潮是否进入大学校园。从高校大学生的象征性品牌的消费就可以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象征性品牌消费从其性质入手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示同性与示异性。示同性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自己是从属于所认同的某个社会阶层或组织,示同性的时尚消费让青少年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 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示异性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以此拉开差距,达到社会地位的上升。时尚消费中的“示同”或“示异”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攀比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对于自己达不到的消费水平不惜透支以达到,是谓“攀比”;对于消费品无休止的革新换代,总要站在时尚的潮头,是谓“炫耀”。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大学生是否以符号消费为追求对象;其次,这种符号消费是否能实现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崇尚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实践。消费者开始自主思考,于是“新一代消费者”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模式的转变,消费者不再像木偶一样亦步亦趋了。[6]首先表现为以自我为核心,一味满足自我需要,不顾及这种需要的外部效应。其次表现为崇物主义至上,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享乐主义至上,过分追求奢华;时尚主义至上,对流行文化产品趋之若鹜。最后忽视商品实际效用,追求商品符号资本,以达到区隔的目的。凡事一定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是否超过本人、家庭或组织的支付能力;是否属于理性化消费;是否超标准消费;是否危及到他人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正常理性的消费必须支持,过度消费才是消费思潮,必须予以反对。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在当下中国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我主义至上的消费主义思潮。就大学生来说更注重自我方面的展示。现在的大学生主流群体注重的是个性,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企业而言,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当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有价值符合其审美观消费者才会愿意花钱购买,倡导 “自我消费” 。[7]

第二,崇物主义至上的消费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细胞,现在的市场已经由以往的物资缺乏转入物质丰富的阶段。为了消费而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比富斗阔”的行列中,消费的目的已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炫耀或证明自己。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会导致消费品的浪费。

第三,享乐主义至上的消费思潮。后物欲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单纯的只对物质资料进行消费,进而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出现了享乐主义的消费思潮。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挂钩。物质资源是舒适的基本条件,也是炫耀的最初手段。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无限追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消费者刻意展现自己拥有的奢侈品,从而暗示自己的地位、个性和身份。

第四,时尚主义至上的消费思潮。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形式、服装、审美判断、人类表达自我的整体流行风格藉时尚而不断变异。一旦较低的社会阶层开始挪用上层的风格,即越过较高社会阶层已经划定的界限并且毁坏他们在这种时尚中转移而去采用一种新的时尚,从而形成区隔。时尚主义消费,把人自身品牌化。

[注释]

[1]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2]法•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时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页。

[3]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4]韩玉霞:《鲍德里亚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4页。

[5]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大一新生 专业思想教育 问题与方法

高校有必要从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问题,并实施持之以恒的全程化的专业思想教育,以稳定新生的专业思想,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一、大一新生专业思想问题的表现

(一)上进心松懈,学习意识淡漠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来,普遍有“解放”的感觉,加之有个别高中教师错误地引导“大学60分万岁”,致使学生思想上产生了懈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观念淡薄,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游戏娱乐、沉溺网络风气盛行;学习纪律意识松懈,缺勤、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学习干劲持久力差,高中时期优秀而进入大学后成绩平平甚至很差。有些学生厌恶学校的规章制度,总想冲破纪律的束缚,要求取消晚自修、学生宿舍24小时供电,好像没人管、自由自在才是大学生活。

(二)迷茫与困惑导致的厌学心理

新生入学后,普遍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和了解,总认为自己的专业比别人的差,专业思想极不稳定,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容易造成学习的盲目和茫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入校门的那种新鲜、好奇、兴奋也被无聊、郁闷和迷茫所取代,学习不安心,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如有的学生一入学就要求转专业、退学;有的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没有动力。

(三)学习焦虑与盲目

部分大学生对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内心十分地失落,这种失落往往伴随着自卑感。还有些同学在入学前对大学十分地神往,他们往往带着挑剔的有色眼镜观察校园的环境变化。但学校的现实与学生的理想总会有些差距,这种差距调适不过来,就会导致学生情绪失落。同时,大学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学习模式也让很多习惯了“一切由老师安排,学生照做就行”的新生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一进校门就参加了好几个社团或者去竞选好几个学生组织,每一天都忙于参加各种学生活动,根本没时间进行专业学习,等到发现要期末考试了,才突击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四)就业焦虑

近年来,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想到大学毕业以后面对的就业形势,在各种复杂情况面前表现出难以把握、无可奈何,也使部分同学处于焦急和忧虑之中,以至于得过且过混日子。

再之,尽管近些年来各高等院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一直突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但却忽视了专业思想教育,一般只在新生进校后的几天和应届毕业生快离校时的几天突击做一下,这种流于形式的专业思想教育是没有效果的。

二、专业思想教育的若干对策

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对大学专业思想教育从内容、层次、时间上都作一系统的计划安排,从学生进校直至毕业不间断地进行。

(一)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

针对大一新生,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要结合就业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系,了解职业演化、发展、分类及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大学是又一次新竞争的开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大学几年美好的时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二)把握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入学教育是专业思想教育启动的最佳时机,没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加强大一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关键。刚刚入学,他们思想尚未稳定,对学校和所学专业不甚了解,有的还没有目标和追求。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不仅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确立远大职业理想,激发学生新的生命激情。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我们应该认识到位,管理到位,在“细”、“广”、“深”三字上下工夫。首先,专业思想教育要“细”。要通过查档案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次,专业思想教育要“广”。组织专业知名人士、专业老师、高年级同学给新同学做报告,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和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使新生从一入校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目标。再次,专业思想教育要“深”。专业思想教育要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就业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做到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得益彰

许多学生存在专业思想问题,主要是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对自己择业的惧怕心理造成的、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常识、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教育,逐步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使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前途充满信心。一是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经理人到校就就业观念、求职方法和人才需求信息等进行讲座,解除学生的疑惑;二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三是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见实习、自主创业等,并在实践中找准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四)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大学生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也千差万别。如果带着思想问题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如邀请学术界知名的专家、教授,通过学术报告会、专业座谈会,外出参观或组织同学结合本专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和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方向、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

第12篇

思想政治教育走过了从开始的单纯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益即物质利益原则,再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并重,最后到人类不断发展出一种精神利益诉求的转向。对于人类行为的结论一般做出两种解释:一是获得自己的物质报酬;二是享受精神的愉悦。基于此的利益诉求行为,我们把它分为三种:

(1)基于物质利益诉求的行为;

(2)基于精神利益诉求的行为;

(3)基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交织的行为。人的举止行为总是不能完全脱离利益,这不仅基于人是现实关系的存在者,更基于人是以利益为自己的存在对象。所谓有利益诉求的行为,是基于行为主体在行为过程中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价值诉求。社会关系总是对社会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强大的利益面前,人们常常对利益“俯首称臣”。因而,者也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虽然在对利益的理解上,人们常常隐含着人性上的消极意义,这一方面与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重义贱利”有关;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公正地对待利益,既不否定利益的应有作用,但也不能走向唯利益决定论。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有时是在利益的作用下走向有道德的行为,而有时却是因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败坏了道德行为。

1.1基于(实现)物质利益诉求行为

对于现实的人而言,现实的人是存在于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中,是对自身需要与目的的一种存在者。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化来说,首先,道德原则规范的存在就是调节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的方式,人能够得以生存首先就是必要的物质利益的满足。在基本生存物质利益的获取与满足时,人们自发地产生一种相互之间源自公共理性的认识,久而久之这种公共理性认识被渐渐视为一种原则规范。这样,人们在获取相应的物质利益时,就自然去遵守相应的道德原则规范,目的是维护人与人物质利益的合理调节,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相处。反过来,人的行为和道德,首先是在于合理追求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一种对物质利益追求的道德。再者,对于一个合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往往也可以以物质利益的形式去回馈行为者。这样,通过物质利益的给予对人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肯定,使行为者得到物质利益的实际,这又进一步扩大了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促使更多的人朝这个方向努力,与之相靠近。如社会对“好人好事”的直接物质奖励,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孝心奖励基金”等。当然,由于做了好事而收取了一定的物质利益,从一定程度上说也会降低社会对其道德行为的肯定。给予物质利益的这些做法是否合适,至今依然存在较大争议,认为其能够净化社会道德风气的效果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来证明。总之,一方面,实现物质利益需要行为者的合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合道德行为使行为者实现其相应的物质利益。

1.2基于(实现)精神利益诉求的行为

人首先是有需要的,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相应的精神需要。从道德自身发展过程来看,起初,物质利益是道德作用的对象,道德是为人们合理分配物质利益而产生的。但随着人们精神利益的要求日益凸显,道德自然承担起合理维护人们精神利益的任务,显然精神利益相对于物质利益来说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隐性利益。道德功能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单纯调节人们之间物质利益,而且同时兼具另一功能,即用一种意识(道德)去调节另一种意识(人的精神利益)。尽管这更为复杂,但精神利益终归是一种利益,有利益争端自然就需要相应的调节。道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人的精神。精神利益的获取本身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是合道德的,传统认知上总是强调道德的精神方面,只要是关乎精神的就是崇高的,一涉及到物质那么道德自然下降为一种功利,与道德相背离。道德调节人们之间的精神利益往往是和物质利益纠葛在一起的,基于这些,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

(1)人的精神利益可以用道德方式来调节,如同人的物质利益一样;

(2)人的精神利益的获得也是一种实现道德方式。

1.3基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交织的行为

道德是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人类“实践———精神”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为物质利益和为精神利益是人类在掌握世界方式时关注的不同基点,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在合理获得相应“利益”时社会对其做出的相应回馈,有人重视物质利益的获得,而有人则注重精神方面的受用。在利己不损人的前提下,为物质利益的和为精神利益的都是合道德的,并不是说为物质利益的就不道德,而为精神利益的就一定是道德的,这两种利益只是道德的层次性上的不同。以个体存在的人自身来看,人本身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离开物质的精神,人就成为一种纯粹的意识,成为一种超于人类的天使化身;离开精神的物质,人就只是一副躯体,降为低于人类的动物层次。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由重物质利益需要,到物质利益需要和精神利益需要并重,再到重精神利益需要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基于物质利益的行为和基于精神利益的行为也只是人类这种行为发展的精神逻辑阶段而已。人的生活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多层次的。它既包括了精神的层面,也包括了物质的层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去人们比较强调道德的精神方面,并进而将之抽象为脱离了现实生活基础的道德概念和道德教条。相应地,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也更加强调高尚的道德精神以及浓郁的道德氛围,而忽略了对道德行为予以物质支持方面的探索。在合道德的前提下为物质利益和为精神利益,可以相互结合,并行不悖,抑或是交互重叠。

2唤醒大学生群体精神利益觉醒

第13篇

[关键词]支付结算系统;金融服务;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何光辉,女,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上海 200433

杨咸月,男,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020

责任编辑:单丽莎 收稿日期:2006.10.24近来,我国ATM跨行查询收费、中国工商银行网银客户资金被盗等支付结算方面的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事实上,在国外,类似支付结算系统的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支付结算系统包括消费者支付系统、证券结算系统和跨国间资金流结算系统等,是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成为金融市场资金流的“管道”。世界各国支付结算系统尽管类型多样且差异较大,但都直接关系到本国金融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与稳定,因而一直以来,国外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从微观、宏观的不同角度对支付结算系统进行研究。本文考察了这些领域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相关问题的现状进行思考。

一、消费者支付系统

消费者支付系统是构成支付结算系统的一个主体部分。与之发展有关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银行在共用支付系统和自身内部系统的技术创新方面的激励;支付技术进步对银行成本的影响;中央银行提供支付服务如何收费;信用卡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和新筛选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支付系统技术创新的激励

为什么支付系统的技术应用和扩散似乎落后于其它许多领域(如手机、互联网等),而且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不同?Milne[1](1613-1630)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银行支付属于信息服务,在手机和互联网等连接几乎是实时的环境中,清算一张支票在英国仍然要花三天或三天以上的时间,在美国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但在北欧等小国则只需要一天。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经济意义十分重大,因为支付服务是资源密集型业务,成本巨大。根据Humphrey 等人[2](17-39)的估计,美国的支付服务活动成本约占GNP的3%。APAC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做过的一项调查同样显示,英国银行业提供支付服务的总成本占GNP的比例也在3%左右;在北欧等小国成本要低些。根据Gresvik和Owre的测算,2001年挪威银行业提供支付的成本达到59亿挪威克郎,约占当年挪威GDP的0.4%。

支付系统技术特别是电子支付技术的创新发展将有助于支付成本的迅速下降,然而该领域的技术进步为什么会出现滞后现象?Milne提出理论模型对此进行了解释。银行投资于支付服务项目时存在不同的激励。共用支付服务网络存在外部性,其费用要由系统中所有银行分担,因此,在对该类网络增加投资时必须系统中的所有或多数银行进行合作。而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支付帐户的外部性,银行具有致力于自身内部网络投资开发的强烈动机。当选择是否对共用网络进行投资时,银行自然要考虑能从中得到多大利益,答案自然是“不多”。这一理论模型的另一个贡献是它解释了各国间的支付系统网络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比如英国的系统要比北欧国家慢得多。而根据经典的微观经济理论,与银行体系度高集中的小国(像北欧国家)相比,技术创新在具有竞争性银行体系的大国应该发展的更快,但现实却与之正好相反。

(二)支付技术进步对银行业成本的影响

支付技术直接影响银行经营成本,其成本效率如何衡量?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其趋势是:非现金支付取代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中电子支付取代纸质支付。相应地,提供支付服务的渠道也发生变化。技术变化提高了银行服务效率,如电子支付成本仅为纸质支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3](159-174)在欧洲,1987年到1999年间,人均非现金支付上升了82%,其中电子交易增加了84%;银行分支机构拥有的ATM机平均数量增加了3.25倍,与此同时,银行运营成本下降了24%。技术变化对银行业或其它产业的成本影响由于难以直接界定,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用时间虚拟变量来进行估计,还有的是用成本中投入因素的比例变化来体现技术进步。因而大部分研究只是进行可能的推测,只有一些分析就特定银行服务有关的特定成本下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4](141-176)[5](57-95)。Humphrey等[6](1631-1652)的研究则更进一步,主要贡献在于明确区分了技术变化的具体因素对银行成本产生的特定影响。为了衡量对总成本的影响,他们将技术变化归纳为:(1)从纸质支付到电子支付系统的变化;(2)从分支机构到ATM的变化;就这些技术变化带来的银行成本节约建立模型并应用欧洲12国的数据进行检验。他们发现技术进步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可节省320亿美元或相当于GDP 0.38%的费用,并由此推测:如果银行对所有支付均采用电子而非纸质方式进行处理,那么节省的费用可能高达GDP 的1%。为了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Humphrey等将银行业成本与两种服务提供渠道(ATMs和分支行)以及4种支付处理方式(支票、纸质转帐、电子转帐、借记/贷记卡)联系起来,而不是利用传统的成本函数如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贷款和银行存款来测算成本。

(三)中央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的费用衡量

中央银行通常为国内存款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如何合理收费?美国1980年货币控制法规定,美联储通过12家联邦储备银行向存款机构提供票据清算和电子资金划拨等支付服务,这些商业性机构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费用。Barnes和Lopez[7](1687-1711)对美联储应该收取多少费用、使用什么方法确定费用最为合理进行了研究。一直以来,美联储确定支付服务费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平均股权资本成本(COE),衡量COE的基本方法是将同类银行控股公司归为一组,应用诸如CAPM之类的方法进行计算。然而,正如Fama和French及其它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用 CAPM很难准确测度股权资本成本。尽管如此,CAPM在实践中仍然被广泛使用,美联储就一直在使用该方法。Barnes和Lopez详细地考察了在使用 CAPM时的各种不同选择中哪种方法对美联储来说最为适当。这些选择包括:哪些公开交易的银行控股公司应该被包括在同一组合中;哪些附加因素应该加入CAPM 模型中;应该选择哪种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该方法应该包括公司哪些特定因素。

(四)信用卡利率粘性下降趋势及其理论解释

注:6个月CD、3个月国债的利率为二级市场利率;图中阴影部分为经济衰退期。

资料来源:转引自Calem等:“Switching costs and adverse selection in the market for credit cards: New evidenc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1653-1685.[8](1653-1685)

信用卡市场上的利率现象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即使在具有数千竞争者、类似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信用卡利率与其它金融工具利率相比似乎总是处于高位水平(见下图)。在美国,信用卡利率虽然与整个金融市场利率表现出的下降趋势一致,从1992年1季度末的18%稳步降至2004年4季度末的12.5%,但大大高于其它金融产品利率,从1991年起其变动趋势具有粘性,利差则与以前趋势一样呈反周期变动。对于信用卡利率粘性下降趋势有多种解释,包括逆向选择、搜寻成本和转换成本等假说。Ausubel(1991)[9](50-81)提出了逆向选择模型,认为低风险消费者总是低估未来信用卡借款额,因而对信用卡信贷利率的敏感度低于高风险的消费者,这样,发卡机构不会竞争性地降低利率,因为降低利率只会吸引更多的高风险客户。他认为这种敏感性的缺失导致发卡机构能够持续赚取超额利润,即使这个行业表面上看来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这些观点没有得到完全认可。Berlin和 Mester发现消费者搜寻成本不足以解释信用卡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他们发现,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搜寻成本被认为起重要作用的时期,信用卡利率分布与许多搜寻模型并不一致。Crook、[10]Kerr和Dunn运用1989年的消费者财务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后并没有发现搜寻行为与信用卡余额之间存在相关性。

二、支付系统中的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在支付系统中应用需要考虑到两个重要问题:消费者是否愿意采用新的支付技术以及在增加其安全性的同时而不增加消费者负担。Bauer和Hein、[11](1713-1725)Roth和Richter[12](1727-1751)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支付系统中消费者采纳新技术的可能性

银行不同客户采用新技术以获得金融服务的速度为什么不同?这对银行来说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为在致力于将新技术如无线通信、网络等应用于金融服务时,应了解有多少客户将会采用新技术服务方式是其盈利的基础。为了研究这一问题,Bauer和Hein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采纳新技术的可能性取决于消费者从新技术中获得的效用增加、技术成本和风险贴水。他们使用1998年的SCF数据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该项调查提供了哪些家庭使用网络银行、哪些家庭使用电话银行的数据,同时还包括银行帐户数和人口统计量等多种其它数据。最引人关注的方面是Bauer和Hein根据消费者对与风险行为有关的一连串主观问题的回答来确定每个消费者风险规避程度。Bauer和Hein的实证结果与模型的理论预测是一致的,他们发现消费者使用互联网帐户的概率与消费者所拥有较多的支票帐户数、较低的年龄、较高的收入和较高的网络操作熟练度显著相关。最有意义的是消费者自我评估的风险规避程度越高,采用新技术如网上银行的可能性越小。

(二)兼顾安全性和可用性的方案创新

ATM提供者和使用者经常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即犯罪分子以欺诈方式获得和使用个人识别码以及盗取信用卡背面磁条信息,且其手段越来越高明,如罪犯通过隐藏的照相机等获取个人在ATM上的密码等。Roth 和Richter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案。Roth和Richter的方案其别出心裁之处在于兼顾了安全性和可用性两个方面。Roth和Richter就其方案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进行了广泛测试,其结果证明运行非常良好。他们发现该方案的键入时间虽然比现行方式稍长一点,但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因而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三、国际背景中的支付结算系统

(一)银行间货币市场的跨国支付结算流

在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跨国支付资金流动有什么规律?Rosati 和 Secola[13](1753-1782)用引力模型解释巨大的资金支付在欧洲国家之间的流动。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文献中,用于测度国家大小和距离对贸易流向的影响。Portes和 Rey、Portes等的研究表明引力模型解释国际金融资产交易现象与国际贸易一样良好。Rosati 和 Secola用此模型考察了欧洲两个不同的银行间欧元大额支付系统,即由欧洲中央银行操作的TARGET系统与由欧洲银行业协会操作的非官方EURO1系统。TARGET是全额支付系统,目前包括15个国家RTGS(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和欧洲中央银行支付机制,联结欧盟内部大约3500个信贷机构(超过40000个分支和附属机构)。

Rosati 和 Secola分析了欧洲不同国家间资金支付流,检验了不同金融中心的影响以及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对其它国家流动性供给可能产生的依赖。作者将欧元区域内的流动性归为三个不同循环路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循环路径包括欧盟中的核心或最大的国家德国、法国和英国。第二个循环路径是向小国或中等国家提供流动性的主要国家。最后一个是存在地缘或文化联系的较小国家之间的流动性供给(如北欧循环路径和伊伯利亚循环路径)。除了考察资金支付如何在空间流动的引力模型外,Rosati 和 Secola还应用1999年到 2002年的日数据研究了决定支付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因素。其目的在于区别资金支付流的经济决定因素和技术决定因素。

(二)证券结算系统的规模经济性

证券结算系统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不同种类、规模、地域间的结算系统潜在的成本节约是否存在差异?清算和结算成本是构成证券投资者的主要交易费用,因此清算和结算服务效率是完善证券市场功能的基础。提供清算结算服务的机构有三类:国内中央结算机构、国际中央结算机构和托管商。Lannoo和Levin通过对证券业的国际比较发现欧盟证券结算系统的操作成本高于美国。Giovannini Group对欧盟跨国清算和结算安排进行了全面评估。Schmiedel 等[14](1783-1806)则分析了股票、有息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等证券结算的规模经济性,提出了规模经济是否会导致出现一个或一些全球证券结算系统的问题。Schmiedel 等认为需要研究市场所在地工业结构的供给和需求。市场微观结构的许多文献已经研究了需求,而他们未对结算服务的供给问题进行考察。笔者将研究股票交易规模经济的方法应用于对结算系统的分析。

四、证券结算系统的危机扩散

证券结算系统出现重大故障特别是其主要参与方违约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正如911发生时那样,证券结算系统瘫痪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理解类似的崩溃所产生的动态影响非常重要[15](1807-1834)。然而很少有人对证券结算系统风险进行研究,学者们(Diamond和Dybvig,1983;Rochet和Tirole,1996;Allen和Gale,2000;Diamond和Rajan,2003)关注的是银行间市场风险扩散的问题。一家银行破产可能引起其它银行因失去清偿力而破产,因而信用风险和清偿力风险至关重要。Humphrey发现,美国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系统一家参与方支付失败将引起37%的机构失败。Angelini等、Northcott分别发现意大利、加拿大的系统风险很低或不存在风险。Upper和Worms、Furfine、Degryse和Nguyen得出类似的结论。然而,Devriese 和Mitchell认为证券结算系统风险是存在的。证券结算系统与支付系统存在两方面差异:一个是前者既涉及到现金又涉及到有价证券;而后者只涉及到现金。这样,从所持有现金和证券的角度看,主要参与方一旦违约就会对系统中其它成员形成冲击。另一个是证券结算与交易之间存在时滞,这将会增加结算系统的风险,因为资产价格在这期间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一家参与方违约引起流动性不足将使其它参与方不得不变现抵押品,导致资产价格下跌,可能使得非违约参与方额外增加了流动性风险。而且,由于结算存在时滞,违约影响所持续的时间可能长于结算期,这是因为交易主体必须对他们未来交易违约影响做出预测,如果结算失败高于交易主体的预期,则这些不准确的预测可能会导致新的结算失败发生。

五、对中国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共用支付系统应由非盈利组织进行投资管理

金融机构的共用支付网络系统应该由一个非盈利组织利用公共资源进行投资,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技术创新,从而确保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处于前沿水平。可以避免共用支付网络由金融机构共建可能导致的投资不足和过度利用的问题。因此,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对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加强投资和管理,建好“数据备份中心”、“全国清算中心”等。而中国银联有限公司最好能够转变成真正的非盈利性机构。

(二)研究支付结算服务费用合理定价的标准

支付结算服务费用合理定价是中国人民银行等非盈利机构实现“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清算服务”目标的基础。非盈利机构提供大额和小额等支付服务,在确定服务费用时应该遵循“费用承担原则”以保证收支平衡。同样,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收费也要有合理标准,因此,需要研究以何种科学依据进行支付结算费用定价这一课题,尽量避免出现诸如小额支付系统试运行时由于费用问题而导致业务迟迟没有进展、ATM跨行查询收费等引起轩然大波之类的问题。

(三)银行在对其内部支付技术进行投资时要考虑收益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支付技术进步将直接降低银行经营成本,然而我国的银行在各自支付技术投入方面虽然不遗余力,但其投资收益并不理想,这与没有重视其盈利基础有直接关系,即了解什么类型的客户和多少客户将会采用新技术服务方式。因此,加强对消费者人群特征的研究尤为迫切,特别是还应重点向年轻消费者宣传采用新技术的利益优势。与此同时,如何进行兼顾安全性和可用性的技术方案创新以消除ATM、网络银行等安全隐患也非常重要,避免诸如中国工商银行网银客户资金被盗之类的事件发生。

(四)加强信用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率研究

我国各家银行虽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手段积极扩大信用卡市场份额,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即信用卡利率自1999年以来一直不变,目前十几种信用卡透支利率都是日息万分之五(合年利率18%),大大高于其它金融产品收益,尽管期间存、贷款基准利率经过了多次调整。虽然信用卡市场由于信用筛选等技术的应用正在发生制度性变化,但信息不对称在信用卡资源配置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如何据此研究确定信用卡利率水平将有助于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即便将信用卡利率制定权下放至各家银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依然非常重要。

(五)防范和遏止支付结算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和蔓延

虽然我国银行间支付结算系统和证券结算系统已经走上与国际接轨之路,但在技术和管理上还都不够成熟。对支付结算系统失灵风险进行研究以免让偶发性支付问题演变成系统性危机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首先要研究如何监控系统中大额交易者的异常交易;其次,在灾难性事故发生时,系统本身(或中央银行)如何提供额外流动性支持以缓解或消除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增强,我国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支付资金流动越来越频繁,其规律和发展趋势是个急待研究的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Milne, 2006,“What’s in it for us? Network effects and bank payment innovation”,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2]Humphrey, D.B., Pulley, L.B., Vesala, J.M., 2000, “The checks in the mail: Why the united states lags in the adoption of cost-saving electronic payme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17 (1).

[3]Humphrey, D., Willesson, M., Lindblom, T., Bergendahl, G., 2003, “What does it cost to make a payment?”, 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

[4]Berger, A., 2003,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5.

[5]Berger, A., Mester, L., 2003, “Explaining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US banks: Technological change, deregula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in competi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2.

[6]Humphrey, Willesson, Bergendahl, Lindblom, 2006, “Benefits from a changing payment technology in European banking”,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7]Barnes, M. L. Lopez, 2006,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cost of equity capital”,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8]Calem, Gordy and Mester,2006,“Switching costs and adverse selection in the market for credit cards: New evidenc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9]Ausubel, L.M., 1991, “The failure of competition in the credit card mark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1 (1).

[10]Crook. J., 2002, “Adverse selection and search in the bank credit card market”, Credit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1]Bauer, Scott E.Hein,2006, “The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risk on the early adoption of Internet banking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12]Roth , Kai Richter,2006, “How to fend off shoulder surfing” ,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13]Rosati, Stefania Secola, 2006, “Explaining cross-border large-value payment flows: Evidence from TARGET and EURO1 data” ,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14]Schmiedel, Markku Malkama¨ki, Juha Tarkka,2006, “Economies of scale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ecurities depository and settlement system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15]Devriese ,Janet Mitchell, 2006, “Liquidity risk in securities settlement”,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Frontiers in Payments and Settlement Systems: Four Research Themes

He Guanghui1Yang Xianyue2Abstract: Payments and settlement system directly relates to financial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which bears extensive atten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payments and settlement systems from many different angles, ranging from very micro-level analysis to very macro-level discussions, that is, developments in payment systems in consumer financial market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payment systems, the macro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 of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s, and what happens when there is a major default in a securities settlement system. These researches contribute us to consi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payments and settlement system in China.

Key words: payments and settlement system; financial servi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积淀过程,是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组织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特色,表现于物质精神、内容形式、课内课外、组织制度、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狭义的校园文化则只是指学校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风为灵魂的第二课堂、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室内外的绿化、美化、净化等;还包括行政装备、教学实验设施,如办公设备、教学实验仪器配备;另外,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也包含在内,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具有鼓舞性的标语、口号、名人名言、各种人物肖像、有纪念意义的碑铭、人物雕塑、校史陈列室等。校园物质文化属校园文化的器物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体现。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是校园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励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以及校园内独特的风俗、礼仪等等。这种制度文化形态使得校园环境能够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全面教育,保证学校的教学、生产、科研、生活等各项工作与学习秩序,从而对学生起到控制和调适的功效。

(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如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代表学校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等观念形态的东西。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综上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指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且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目标、信念和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一种环境和氛围。它既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教育文化,还是一种组织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和外界的认可。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营造的过程。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必然对古往今来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从而实现对学生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文化就如引路的旗帜,引导着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二)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道德、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可以内化为个人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直接起到规范和约束学生思想行为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它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也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独特节日、典礼、仪式和特殊的习俗,则是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另一重要体现,影响是间接的。往往通过暗示、模仿、从众、集群和舆论等群体心理的作用和影响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例如,进入图书馆、阅览室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阅读气氛的要求就迫使学生遵循这里的规则。

(三)陶冶功能

墨子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处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会给人以无形的力量,激励和感化大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例如,清华大学经常邀请在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回学校作关于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报告,这在精神上便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强烈共鸣,促使他们奋发图强。这就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甚至转变原有的思想并提升正确的思想。

(四)凝聚功能

优秀的校园文化富有吸引力,能够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如目标、价值、理想、信念、共识、同感等,为解决矛盾冲突提供了正确准则与良好氛围,唤起和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情感归向。许多报考北大、清华、复旦、武大、交大、南开等名牌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就是被这些学校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所吸引,一旦入校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又像一种粘合剂,将万余师生凝聚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整体。

(五)调适功能

校园文化的调适功能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环境上,也表现在精神文化环境上。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形象地比喻为“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并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造型优美的建筑物,协调的装饰,与绿树、鲜花、丛林、景观相映成趣,折射出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反映校园的独特风貌,不仅能给师生员工带来舒适愉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能使师生调节情趣,消除内心抑郁。同样,良好的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文娱活动也能对师生的不良情绪起调适作用,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放松。

三、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和谐”为基本理念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把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重要使命,构建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校园文化。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

(二)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理应成为整个社会的典范。建设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依法治校就是民主在高校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依法治校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依法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依法得到正确处理。

(三)突出民族性

大学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先进文化又总是代表着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本质风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是靠崇高的民族精神。概括地说,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勤劳勇敢、和平友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团结一致、前仆后继和敢于胜利的精神。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突出民族性,用民族精神强化育人意识,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丁越.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吉林大学,2011.

第1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12-11

一、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

1.人文精神培养的重点是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观念,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总的看法与理解。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之前,首先应该清楚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是以人为本,就是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增强个人在社会中的主体价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养,一方面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完善。

2.人文精神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要真正形成并l展人文精神,只是在课堂上宣扬人文精神是不可取的,这样并不能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帮助大学生真正体会并理解人文精神,一方面教师需要对人文知识有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则需要开展具体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参加了相应的社会活动,才能切身感悟到人文精神,才能升华这种精神,这才是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最终目的。总之,实践活动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中之重。

3.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很多高校人文精神的培养方式为增加人文课程及组建人文社团,虽然这种做法的成效比较快,但并不是治本之策,长时间开设人文课程,学生很容易失去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及课程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及人文情怀。因此,逐渐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去,要比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更有意义。学校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全面开展人文精神培养。

二、人文精神的培育方法和措施

1.向大学生普及常识性的人文知识

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对人文精神有个整体上的认知,是形精神、人文气质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是长时间的文理分科,这种分科教育的后果就是使得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存在人文认知上的缺陷。具体表现为,文科生对自然知识很陌生;而理科生则缺少一定的人文情怀,对传统人文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总之,大学生在人文认知上的缺失,使得人文精神的培养比较困难,存在巨大阻碍。

古人熟读四书五经,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比较全面。现代的分科教学,使得人文精神的培养变得困难。现代高校的专业划分明确,为各个行业培养了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但是功利性比较明显。对比古代和现代教学,并不是让我们恢复古代学习四书五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更多地借鉴古代教学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优势,特别是高校需要更多关注教育主体,对学生加强素质方面的培养。

2.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利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浮躁之气。特别是在公共环境当中,由于人们不需要支付费用,一些不良行为凸显,说明人们公德意识存在缺失。然而,在整个学校教育当中,相关各方并没有重视公德教育。公德意识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对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方面的教育。

法治社会需要人人知法守法,人民知法守法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要做到人人是守法的好公民,就需要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捍卫公民的人格尊严。现代社会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法制观念的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高校需要全面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创新人文精神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育,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国臣.以人文精神为载体,构建大学生思政工作新模式[J].学园,201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