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四德育论文范文

大四德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四德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四德育论文

第1篇

1.树立正确观念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基础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树立德育优先思想观念十分必要。教师要提高对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结合到一起,提高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性,促使德育教育能够服务于学生生活。另外,高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提到首要位置上,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督促辅导员认真落实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关心、理解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发挥创造性、能动性,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目标。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待遇、政策等方面向德育教育队伍倾斜,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2.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环境与学生息息相关

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促使环境发挥优势,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整体质量。另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高校应积极推广全面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从课内发展到课外,从校内发展到校外,通过构建网络,覆盖整个校园。

3.建立高素质德育教育队伍

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心和基础,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并不高。因此,在“大思政”视野下,高校要加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治、思想等综合素质,使其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4.进行全过程德育教育全过

程德育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它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由于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具有差异的。因此,高校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大四阶段的学生即将参与社会工作,德育内容应转向社会化,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根据上文所述,德育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总结

第2篇

当代大学生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的洗礼,意识不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身承受力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习惯于“两耳与不闻窗外事”,诸事由家长“包办”“代办”,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甚或出现家长到学校“陪读”的现象。大学生在碰到困难挫折后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出现诸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迷、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学习处事态度与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存勇气。当代大学生德育观上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影响我国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就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

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

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4开拓德育教育新载体

第3篇

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也许有教师会问,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到底有哪些呢?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都很难形成一致的观点,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出了四大主要特征的结论,虽然不很全面,用词也不是很准确,但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各位一线教师共勉。

一、不失“语文性”

语文学科育德不失“语文性”就是指语文学科在育德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叫语文,要不失“语文味儿”。语文学科育德的“语文性”主要在于:

首先,应该体现语文作为最重要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情趣、意味等),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础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其次,语文学科的“语文性”既不是单一的人文性,又不是单一的工具性,而应是两者的统一。“语文性”在具体操作时,要求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把握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采取咏诵、研读、体味、揣摩等紧扣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放大或缩小其中任何一个属性,否则就丧失了“语文性”,没有了“语文味儿”。

最后,“语文性”当然应有“语文味”,也就是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美的,是有滋味的,既不是语言文字的死记硬背,也不是简单、枯燥的德育说教。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双基,掌握自学语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自然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达到课程育德的目的。

二、“以生为本”性

语文学科育德的“以生为本”性是指语文学科在育德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及所处的环境,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因人、因时、因文、因情、因境制宜,积极创造德育渗透的条件,做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育德同样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包办”、讲授、“灌输”,学生“收听”、笔记的模式和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育德”。学生生成的问题,学生生成的“思想情感”比教师讲一万遍,强调一万遍都重要。

三、“大语文”性

语文学科育德的“大语文”性是指我们在利用语文课程育德时一定要打破以语文课堂为中心,以语文教科书为中心,以语文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旧教育观念,同样要“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提倡“大语文”教育观。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育德教育,要确认语文育德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要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语文育德不仅仅在课堂上,在学校里,还应走向课外,走向家庭和社会,逐步扩展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封闭的课堂、封闭的校园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和空间,千方百计、随时随处地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育德环境。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语文育德的重要环节。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舞台是更加广阔的,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程育德要树立大语文观,搭建大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课,如参观访问、社区调查、旅游观光、读书竞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及作文竞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德育实践的机会,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潜移默化”性

语文学科育德的“潜移默化”性是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这种德育渗透不是简单的空洞说教,要快乐习得,情感体验习得,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要无声胜有声,要潜移默化,真正让语文育德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富有实效。

在当前的新课改下,语文课上的育德更要从潜移默化中入手。语文育德如果没有了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的育德,而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意义的给予和简单机械性获得,那么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因为很多听说读写行为都可以在文本中获得意义。语文课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中,渗透在知识的掌握中,体现在师生的交流合作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过程享受的同时,心灵受到涤荡,境界获得升华,从而顺利有效地达到德育的目的。

当然,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还有很多,这里只是提出了四大主要的特征而已。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学科进行德育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是德育的最佳载体,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更便于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因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和掌握语文学科育德的特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的同时,应抓好语文学科育德;在语文学科育德的同时,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味”。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地、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改革,去创新,相信语文学科育德的春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