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

信息检索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检索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检索论文

第1篇

作者:李爱军 孙智英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 潍坊科技学院

在查找英文文献时更是如此,如要查找与土壤铜形态转化有关的文献时,可以直接查“copperspeciation”也可以查“cop-perfractionation”还可以将前面的“copper”换成“heavymetal”,这样就可以保证对所有相关的资料都检出。当然在检出条目过多时也可缩小检索的范围,或者在检出的文献中再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以保证检出那些与目标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献。运用检索的规则,调整检索范围对于文献较多的检索,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看,需要从中筛选出密切相关的进行阅读,因此需要调整策略进一步缩小检索的范围,减少文献检出的数量。而对于文献较少的内容则希望扩大检索的范围,这就需要熟悉检索规则,合理界定检索的范围。常用的方法有:(1)逻辑与(逻辑乘)的运用。用“and”或“*”连接几个检索词,可以缩小检索范围,减少检出文献的数量。例如,AandB(A*B)表示检出记录中必须同时含有检索项A和B,两个概念的交叉,即用逻辑与连接的检索词越多,检索范围越小[2-3]。(2)逻辑或(逻辑和)的运用。用“or”或“+”连接检索词,如检索AorB(A+B)可以检出单独含有检索项A或检索项B以及同时含有A、B两者的文献,可大大扩大信息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避免都信息查找的遗漏。(3)逻辑非(逻辑差)的运用。用“not”或“-”连接检索词,如AnotB(A–B)表示检索内容中有A但没有B,即凡含有检索项A而不含检索项B的记录为命中记录。逻辑非检索可以有效排除不相关的文献,提高了检索内容的准确度。运用通配符进行模糊搜索一般用“?”和“*”等通配符可以代替检索词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母,这样仅利用检索词的部分不完整词形即可进行检索。通配符可以放在词根的前面、后面、中间,也可以放在两端。例如,检索“?Comput-er”则凡是后方为computer的词均可被检出,如可检出Microcomputer、Minicomputer等。检索“Comput-er?”时,前方为computer的词均可被检出,检出词可为Computers、Computerization等。检索“?Com-puter?”,检出词可为:Microcomputer、Minicomputer、Computers、Computerization等,凡是中间部分包含Computer的词均可被检出。对于意思相同但写法不同的的词,为了将所以包含这些词的文献检出,可将通配符置于检索词的中间,而词的前后方一致进行检索。通常用于英、美拼写不同的词的检索。如,检索“Colo?r”,检出词可包括为Colour和Color。限定检索词的出现位置有时为了提高查准率,需要固定检索词出现的位置关系,那么就需要用到一些限制位置的特殊用法。

位置限定运算符号一般有以下四种:①使用N(near的缩写)表示检索词的距离远近,如A(N)B表示两词相邻且词序可变,A(nN)B表示两词间可插入n个词(n为0,1,2…整数)[3,4]。②使用S(sentence的缩写)表示两次在句子中的关系,如A(S)B表示两词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句短语中,两词的前后顺序不限,中间插入词数量不限。③使用F(是field的缩写)表示两词在字段中的位置关系,如A(F)B表示A、B两检索词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文献记录的同一字段中,词序、中间插入词的数量不限,但必须指定所要找的字段。④用C(是citation的缩写)表示两检索词在文献纪录中的位置关系,如A(C)B表示两词必须同时在同一个文献记录中,两词的词序、出现的字段不限。限定检索的范围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内部还包含许多个信息资源数据库,为了提高检索的速度和提高查准率,可以对要检索的数据库进行选定。如目前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分为:理工A、理工B、理工C、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等10大专业数据库。如果要查找与农业相关的专题(如作物栽培)可以只选农业专业数据库即可。

而对有些检索主题可能会涉及多个专业数据库,那么就可以多选几个。在具体检索时还可对检索范围进行限定,如可选择检索词出现的位置,如主题、篇名、刊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单位及参考文献等,还可限定刊物出版的时间段等。利用二级检索功能或高级检索功能二级检索是指利用前一次检索的结果作为后一次检索的数据库,逐步缩小检索范围,即在上一次的检索查询结果中,再输入另外的检索词进行查询,这样检索的结果相当于用“and”或“*”连接几个检索词,或者直接输入几个关键词的检索效果,可以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几乎所有的数据库都提供高级搜索服务,使用这一功能就可方便地对自己要检索的内容进行限定,在这里可以增加附加的检索条件,以缩小查询的范围,不同的搜索引擎提供不同的选项,常规的选项一般包括日期、作者、关键词、文献类型、范围、网域、语言等。

第2篇

一、前言

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使得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监测中的应用渐渐深入。但工业应用不同于其它方面,它要求有较强的实时性。现在有很多的DOS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挂接外部中断方式实现DOS应用软件与外设的实时通信,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十分简单。而在Windows中应用程序能否也能够利用外部硬中断实现外设与Windows应用程序的实时通信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中断代码与Windows应用程序相互之间交换信息的问题。

从外设发送异步的硬中断,通过中断处理程序传递一条信息给Windows应用程序。这时可以初始化相关端口,准备好数据,然后进行数据传送,从而做到实时通信。

实现Windows应用程序响应外部中断的方法有很多,如Microsoft公司自己开发的SDK、DDK软件包,使用嵌入式汇编等等。本文将介绍一种在BC++3.1的基础上利用Windows3.1拥有的一些功能实现Windows实时通信的实例。

二、中断代码的位置

在Windows中,几乎所有的异步事件都是由中断处理程序来管理的。中断处理程序包含在设备驱动程序中,由Windows在环境初始化中安装。例如,KEYBOARD.DRV、MOUSE.DRV和COMM.DRV均含有中断处理程序,以处理相应的键盘、鼠标和串行口的异步中断。可以仿照标准设备驱动程序,编写中断处理代码,以响应外设的通信请求,从而完成一次实时通信。

中断代码既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的可执行代码中,也可以包含在动态连接库(DLL)中。包含在应用程序中的代码只能在一个程序中使用,而在动态连接库中的代码则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所有的应用程序所共享。这样不仅在整个Windows系统中只有一个中断代码的副本,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由于同时存在多个中断代码的副本而发生冲突。本文将在DLL中编制中断处理程序。

当动态连接库被装入时,要调用DLL库的入口点LibMain(),利用这一点可以执行一些初始化工作,可以分配一些内存块,可以初始化一些全局变量或者静态变量,可以安装中断服务程序的代码等等。例如:

voidinterrupt(oldIsr)(--CPPARGS)

/*旧的中断服务程序地址*/

LibMain(HANDLEhInstance,WORDwDataSeg,WORDcbHeapSize,L

PSTR

lpszCmdLine)

{

oldIsr=getvect(IRQNum);

/*IRQNum指中断号*/

setvect(IRQNum,newIsr);

/*newIsr指新中断服务程序代码*/

return(1);

}

函数setvect()既可在实模式下,也可在保护模式下设置中断处理向量。

上述代码也可以放在一个由用户设置的引出(export)函数中,在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调用此引出函数来安装中断服务程序代码。

由于中断可以在任何时刻发生,中断代码必须驻留在内存中,并且在应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某一固定内存中。这一点无论是在实模式还是在保护模式下都是一致的。

在DLL的模块定义文件中应注意:

1.CODE语句为固定代码段,即FIXED;

2.EXPORTS语句要引出被应用程序和其它DLL用作入口点的函数。

三、通信机制

编写实时通信例程关键在于必须认识到,异步事件对应用程序的触发是异步发生的,不在Windows的消息处理机制和多任务范围内。为了使通信例程能够正确地工作,通信例程必须通知Windows有异步事件发生,且不能打断应用程序的任务管理或消息流。要作到这一点,通信例程必须通过调用PostMessage或PostAppMessage函数向应用程序的消息队列中加入一条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DLL中调用PostMessage(HWNDhwnd,…)时,必须先确定hwnd的实际值,可以通过使用引出函数的办法来实现,如下所示:

staticHWNDhWndApp;

voidFARPASCALSetIsrWin(HWNDhwnd)

{

hWndApp=hwnd;

}

然后在应用程序的窗口函数中,对WM-CREATE消息进行处理时调用此函数来初始化DLL中的静态变量hWndApp:

CASEWM-CREATE:

SetIsrWin(hwnd);/*hwnd指应用程序窗口句柄*/

定义一个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消息:

#defineISRM-RUPTWM-USER+255最后在DLL中的中断服务程序代码中,调用PostMessage即可完成Windows应用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代码相互的信息交流:

voidinterruptnewIsr(--CPPARGS)

{

PostMessage(hWndApp,WM-RUPT,wParam,lParam);

}

四、程序实例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检索服务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数据库及种类日渐增多。使得人们对于文献信息的查询、加工、存储、利用等方面有了更新的要求。作为高校图书馆以组织加工数字化信息及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信息检索服务一向是高校图书馆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尤以为教学科研课题的检索服务尤其显得重要,提供的文献信息对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信息检索服务就是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整合和有序化,进行全方位、多途径为教学科研及广大读者提供快、精、准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导航服务,来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

1信息检索服务对教学科研的保障作用

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以及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办学的重要支柱。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两大用户群。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依据高校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需求,以及设置的专业学科和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相适应,满足特色专业、教学科研建设的需要。信息检索是科研创新的基础。科研工作者要想进行某项科学研究,必须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的新技术、新动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学科之间出现的交叉渗透越来越多,只有深入了解研究科学发展规律与相互作用,才能提高科研工作的知识创新点,才能更好得为教学科研提供保障服务。

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数据库种类日渐丰富。信息量大、分布广、信息的自由性强,而用户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感到茫然无措,对网络与数字资源利用能力准备的不足,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通过信息服务为读者进行信息导航,为读者提供细致、周到、全方位的信息检索服务。由于教学科研工作者的精力相对有限,对学术研究的规范性要求较高,而获取准确、有用的信息需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将成为制约网络信息有效利用的瓶颈。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检索服务正是为教学科研工作者了解各国同行的研究现状,进行科技追踪起到导航作用。

2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两大用户群。要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权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馆员需要充分利用自已的专业知识和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依靠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强大的搜索引擎,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式、技巧,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是开展信息检索服务的基础。当图书馆馆员接到检索课题时,首先要和课题人进行交流探讨,对检索课题的主题结构、专业范围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弄清课题的内容实质及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及用户需要信息的具体内容。如用户需要的是文摘、索引还是全文等,以此来确定检索的范围。在掌握基本信息需求以后,还要对检索信息进行深度确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索信息的质量精准、到位。同时也是检索信息服务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用户的需求,信息检索服务与用户需求才能达到完整同一。

通过借助于网络检索工具查找信息,如较成熟的跨库检索系统CALIS统一检索平台、清华同方USP等重点学科导航库。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搜索引擎作为主要的网络检索工具,在信息检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搜索引擎能提供用户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言检索的工具。用户提出检索要求,搜索引擎就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省时省力,简单方便,检索速度快、范围较广,能及时获取新增信息。但也存在不足,如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其检索软件的智能性不高,检索的准确性不是很高,与人们的检索需求及对检索效率还存在一定偏差。通过在线数据库查询,利用在线进行数据库查询。访问网络数据库是用户获取学术性信息的最有效方法。网上数据库有很多,比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中国维普数据库等。主题指南与搜索引擎结合使用,主题指南将信息系统地进行归类,使用户能方便地查找到某一大类信息,它的搜索范围要比搜索引擎小许多。搜索引擎查询较为全面充分,提供最全面、最广泛的搜索结果,但所提供的信息不如主题指南那样层次结构清晰,显得繁多杂乱。由于主题指南与搜索引擎各有优势,各有特点,通过对两者合理运用,取长补短以达到产生最佳结果。总之,针对不同目的的检索,选择合适搜索引擎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缩小检索的范围,①采用恰当的检索表达式。就是采用把一个短语作为一整体进行查询的办法。②限定检索范围,当检索的范围过大时,可对检索词的年代、语种、数量等检索范围进行限定。③采用进阶检索功能,就是利用前一次检索的结果作为后一次检索的依据,逐步缩小检索范围。④力求搜索具体化,在检索时明确检索课题的要求,限定查询范围,选择确切的检索词,使其检索要求具体化,有利于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率。还可通过其它方式如利用组合搜索关键词,利用强制搜索通过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语词,这对查找名言警句时显得格外有用。模糊搜索即用*号通配符代替不确定的字或词等方式对文献进行信息检索。总之,只有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检索结果,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广大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3提高检索技术向知识服务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剧增,其分布性、异构性和动态性给信息检索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检索服务已不能满足科研对文献信息检索日益增长需求,对新问题求解为目的的检索已成一种趋势,面对这种检索需求的转变。需要馆员对信息检索提供的深度要求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要求馆员在信息检索技术上进行资源整合。采用局部资源整合、文献资源深层次整合、数据库存资源层次的整合、异构数据库的同构化整合、基于文献内容层次的整合等。通过整合从而大大提高检索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高校用户在对信息内容综合性要求的同时,对所提供的文献信息及信息服务的深度要求也有了更大提高,因此在对用户提出的某一专业性较强课题时,这就要求馆员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去,从课题所属的专业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挖掘其深层含义,从而将分散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与信息加以集中组织并有序化,从中提炼出有利于用户需求,具有创新思路的“知识因素”。向用户提供潜在内容知识、预测分析具有超前性领域的知识和成果,这将有利于检索质量的提高,也是高校图书馆今后进行信息检索服务的发展趋势。

总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读者服务的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加强服务意识和创新服务举措,凭借自身在文献信息资源特有的行业优势,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特色数据库等资源,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玛萍.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2]杨晓红.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1).

[3]刘芳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张玉峰.论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5).

第4篇

药学信息学计算机综合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1)重视实用性课程实验的开设是药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的重要特点。药学信息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达到在药学研究领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专业背景知识及能力。药学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药学信息学课程体系的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技术与应用”以及高级课程“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实施项目。(2)根据药学专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及应用,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将药学信息学课程体系试验设计分为三组典型实验:①计算机基础操作典型实验;②计算机程序设计典型实验;③计算机综合应用典型实验。三组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具有层次鲜明、条理清晰、结构完善、循序渐进等特点。

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1)建立了以多元化、交互式学习环境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网站,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该教学资源库是面向全校学生,集学生自学、师生交流、网络答疑等多功能于一体综合网络教学平台。(2)该教学资源库中包括教师课件、课外阅读资料、相关资料图片,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软件、教学录像等,并且通过网站平台免费提供药学信息学体系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实验课程设计、教学资源素材,全面公开并共享教学资源,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教学方式由目前的多媒体教学逐步转变为网络化教学。(3)在“构建药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制作了系列课程相应的PowerPoint演示文档,并建立的多个相应的实例数据及应用软件用法介绍视频,并提供大量相关多媒体参考、学习资料,方便药学信息学专业的学生快速查找和深入学习各章节的内容,同时也提供了部分可执行的药学信息学应用程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也为药学信息学实验数据处理及模拟提供了有利帮助。(4)建立并丰富了药学信息学系列课程的测试大型试题库,并开发设计了联网在线机考测评软件,面向全校学生,实现了无纸化考试。通过以下综合实验操作技能的综合测评,如药学常用软件工具练习及开发环境构建、基于Excel和VisualBasic的药学试验设计、基于Matlab和VisualBasic的LD50计算、基于Excel和Matlab的药学实验数据分析等实验检测项目,健全了以检验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评机制、以考促学的积极作用,丰富完善了药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5篇

信息化时代的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基层工商所应该有何作为?滚滚潮流,不进则退。

一、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决策,必须依赖对市场信息精确、规范地了解和掌握,才能科学地制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的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地应承担收集整理市场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一神圣职责。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市场监管执法第一线,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从信息渠道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处在源头的位置。由此可见,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

2、科学的决策,则要从上到下的贯彻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要任务,基层工商所此时则是总装车间的角色,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这里才能得到体现。经济学有一所谓的木桶理论,木桶盛水容量的多少并不取决构造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恰恰相反。

二、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现状

1、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在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素质这一方面,还远远跟不上信息化时展要求。

2、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必将是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既然是改革,将牵动利益格局的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思维的历史惯性以及利益关系的牵制,其反作用力仍十分巨大。

3、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造成的经济落后、偏远地区,严重的缺乏人才、缺乏经费、缺乏优惠政策。

4、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人文环境。信息化不是简单地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有人误认为购买计算机、研制或推广软件和建数据库是信息化的全部内容。确实,信息化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但是这些仅仅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更重要地是深刻理解信息化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方法、长远目标及规章制度。

三、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与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模式的改革

监管模式的改革,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反过来说,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必须得到合理的运用,才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传统的监管模式甚至不能适应这种技术要求。因此,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监管模式改革的进程。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与监管模式改革的相互关系。这是一个城区工商所,今年一月使用计算机管理,(仅仅是一个单机版的收费监控软件)结合监管模式的改革,收到了如下的效果: (注①)

1、适应了转变监管模式、实行市场巡查制的要求,解决了轻管理、重收费的矛盾;老实讲,收费问题一直是压在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心头的大石头,收费工作占据了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工作的大量时间和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使用监管应用软件,结合实行监管模式的改革,就目前的运行状况来看,可以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一是工商人员上门收费和经营户上门交费有着本质的区别。经营户到大厅交费,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法规政策所规定的交费义务,交费交的心服口服;二是力求做到定费的公平和准确,尤其着力于公平。民不患寡,患之不匀,避免定、收费的随意性。采取外勤巡查核定,所长把关,集体决定,然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库的制度,杜绝了收人情费,尤其是用收费权与经营户做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堵塞人为造成规费流失的漏洞。公生明,廉生威,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群众中的威望,树立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良好形象;三是市场巡查制的有效实施,全面了解掌握所辖范围的动态,及时合理制订对策,下大力气扫除死角。四是加强监管力度,打击非法经营活动,保护合法经营活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水养鱼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则招来了更多的经营户,增加了费源。如此下来,仅统计这个所在今年一至四月份的规费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收了二十万元,增长了四十八个百分点尤其有意义的是,对外勤巡查人员不下任何收费任务指标,而是强调在监督、管理、服务上多下功夫,收到了重管理,管理上层次;轻收费,规费收入大幅增长的良好效果。

2、解决了内部分工不匀,所谓的工种好坏的问题。传统的监管模式一般是根据六管一打的业务区分来安排设置人员分工,上级机关有多少科、股、室,工商所就设置对应的组、室和专管员,且不说因用工不合理造成的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问题,单就谈完成上级下达的收费任务,工商所一般都要分解到各组,个别的甚至分解到个人所产生的弊端。如市管、个体有收费阵地的就可以轻松完成,为什么?有收费任务只要简单地往经营户头上加上去就行,甚至还会滋生腐败;而注册登记、商标、广告、合同有收费也是有硬性规定定死了的;而经济检查、消费者权益保护只出不进,只有打游击还有些工种比较辛苦,有些比较轻松,大家谁都愿意分到好工种还有业务交叉部分,有利大家抢,无利互相推,由此引发的矛盾牵制了所长相当大的精力,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市场巡查监管模式实行区域巡查、路段管理,同人同岗同责,责、权、利高度透明,不给黑箱操作留有余地。每一个同志因为要接触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需要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同时又深感功力不足,自觉地充电加油,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对提高自身执法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有深切的紧迫感。

3、效率的提高增强了监管力度,加强对违法现象的查处(尤其对公用事业的部门垄断、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和环境保护等密切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切身利益的违法现象的查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合法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得到占大多数合法经营户的支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优良执法环境。尤其是在目前企业改制、下岗工人较多,国家需要安定团结的局面情况下,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来说,有着重要政治意义.

4、监管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了工商所前沿指挥所的作用。市场巡查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使指挥员(所长)能全面掌握和及时处理市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动态的对市场进行监管。保证执法的连续性和规范性。尤其对处理紧急突发事件,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指令有快速反应能力。对消除中梗阻,保证政令畅通有重大的意义。

5、以上各方面的变化,计算机起了什么作用呢?一是实现信息共享,工商所电子经济户口管理薄建立,使我们能快捷、方便、准确地分析、处理监管对象的信息, 使我们的监管和服务更加科学、合理、合法、规范,并消除了管理的交叉盲区二是应用软件的运用,有效地遏制了办证、收费的说情风,制止了办人情照、收人情费的现象,加强了廉政建设。这里举一个办公电话费控制的例子加以说明,曾几何时,为了控制办公电话费过高的现象,把办公电话拆下,锁在抽屉里;也有用铁匣子锁起来,效果都不是很好,后来,用有微电脑程序的话机,每人发一电话卡,原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三是办公效率的提高,例如欠费统计,由于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尤其是电脑非常轻松就能解决的分区、分段、分行业等排序功能,手工操作出来后,因变更或歇业等原因,已是时过境迁,造成规费流失。使用计算机监控后己基本解决;四是对提高人员素质有极大的促动作用,尤其对基层工商所所长会有更高的要求;五是上级领导可随时调阅数据库中的数据,便于对工商所工作的准确指导和及时纠偏。加强了对基层工商所的领导。

分析这个个案的目的在于想说明,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对于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模式的改革事关重大!这个个案虽然只是大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从一滴海水可以看到大海,可以想象,按照省局的规划,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到位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展望未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效能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办事效率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小政府、大市场趋势的发展,我们在工作中将越来越多地面对人员精简和任务加重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仅仅依靠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从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入手;二是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计算机是不讲人情世故的,它总是严格按照规定好的程序运行,这就给我们利用计算机程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创造了条件;三是提高队伍素质。计算机、网络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科技精华所在,经常和这些先进的技术工具进行交流,学会利用它们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是提高我们干部知识水平、业务素质的捷径。工作职能是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如果完成得好,甚至能够超额完成,那么就会赢得政府和群众的信任,就会把更多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就会增加。要想不断地超额完成政府交托的任务,仅凭干劲、觉悟是不够的,还要努力掌握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武装自己。有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一个人就可以干以往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工作,而且还能干得更好,这样我们才有精力去拓展职能。

特别要提到的是,计算机有这样的特性,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合理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写进程序,固定成一种模板,(编制成应用软件)极易推广运用。推广技术的同时也推广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把满足监管模式改革需求,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及时推广运用。换句话说,把监管模式改革的成功典型结合现代技术进行推广运用,将对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基层工商所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运用

1、在工商行政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用方面,我们认为,在设计编制软件前,要充分考虑具体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软件要在规范和合理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贴近现实,即为,软件跟着现实走;软件编制后,具体工作则要根据软件来规范安排,则为,现实跟着软件走。在具体运用方面,-、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比如系统的维护、操作人员的培训、管理权限的分配等);二、要有一套与软件设计的管理流程相适应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法;三、新的监管模式的实行,必将与旧有的管理模式及一部分人的惯性思维和观念相冲突。所以,应用软件投入运用本身就是一项改革,是一个以点带面、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逐步转变观念。更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软件的运用要比软件的编制艰巨的多。好的应用软件只有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得到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2、基层工商所软件开发人员,对工商所的工商行政管理日常业务自有切身体验,这对开发应用软件所必须做的前期工作(沟通客户需求的环节)是很大的优势。但是,也正因为身在基层,对上级关于开发应用软件有关精神和具体规定不能及时了解与掌握,对软件开发的终极目标不能很好地把握,难免是游击队的风格。软件的开发只能是手工作坊式的制作。应开拓思路,如采取课题研究之类的多种方法,会有更好的效果。

3、优化软件开发的外部环境,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要大力培养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工商行政管理业务方面的人才,还要有一套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4、网络版的软件和单机版的软件的关系。毫无疑问,网络化是趋势,单机版是补充。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软件的研制亦是如此。网络化是目标和方向无需多说,只谈单机版的问题,因为各地还有这样那样的个案需求以及基层工商所需求变动较大等因素,单机版软件较容易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此外,还要考虑开发成本和运行成本。所以,要采取实事求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做好网络系统开发的同时,做好单机版软件的开发。

5、充分考虑以先进的监管模式为模板,开发工商行政管理应用软件。

第6篇

1设备投资与技术要求

1缩微技术:设备投资大,使用技术复杂。

一套完整的缩微设备需要投资约一百多万元,用房约近100平方米。缩微工作中,拍照、成像、阅读、拷贝等工序要求技术高、精度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或经专门培训过的工作人员才能操作。

2光盘技术:设备简单,易推广普及。

光盘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在一般档案馆现有计算机设备上再附加一些设施即可。光盘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功能设计完全可以依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及人们利用档案的习惯,整个系统可以紧密结合实际。光盘管理系统使用方便,采用菜单式人机对话方式,操作人员稍加培训,即可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2复制存储与成品保存

1缩微技术:复制工艺过程复杂,缩微品保存条件要求苛刻。

缩微拍摄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要求很高,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的操作练习。在复制过程中,人、设备、材料、操作方法、环境等因素及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缩微胶片质量。从理论上来说,缩微品可以长期保存,但缩微品保存条件要求相当苛刻。缩微品库房环境温湿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还要定期卷片防止发生粘连。

2光盘技术:录入快速、精确,保管方便、简单。

光盘技术的复制录入较为简单,只需稍加培训就可操作。目前录入手段应用较多的是光电扫描仪。它可以将档案原件以图象方式输入到光盘中去。扫描仪最大的特点是快速、精确。一般A0幅面的滚筒式扫描仪的扫描分辨率可达500DPI,只要幅度不大于A0,长度不限的任何图纸均可一次扫描输入,扫描一张标准A0图分辨率300DPI约需80秒。

光盘存储密度高,一张525英寸的光盘能存储1000多兆的字节,相当于存放上万页的A4文件或相当于13盘16毫米缩微胶卷的存储量。光盘体积小,对环境要求不高,抗恶劣环境能力强,即使在平常环境下也能长期保管。

二、档案利用工作现代化过程中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的对比分析

1档案检索与信息输出

1缩微技术:检索较慢,输出费时。

一般情况下,胶片是以张或卷为单位进行编目,这样查阅时必然要翻阅大量的卡片,效率很低。缩微的输出是利用显示阅读器和还原复印等设备,费时,费力。

2光盘技术:检索快速、准确,输出灵活、方便。

利用计算机对光盘进行档案数据的检索,可谓快速、准确、方便。利用快速检索功能,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对几万数据进行查询。在查询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查询的具体名称,也可提出需查询的大致名称,或几个名称进行组合。可进行模糊检索,使检索变得更加灵活、方便。

光盘的输出更加方便、准确。存在光盘中的文件和图纸可利用计算机很方便地输出,对一些数据还可以进行统计后打印输出。输出可以利用各种输出设备,如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印字机等。现在由于采用了高质量喷墨打印机而不是绘图仪,使输出图纸的精度和速度大为提高。

2凭证作用与法律效力

1缩微技术:缩微品具有法律效力,可作凭证使用。

《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档案缩微品的法律地位作了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代替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其它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允许缩微品作为法律上的原始证据,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格兰、苏格兰、德国、意大利等国。

2光盘技术:法律效力有待探讨,限制光盘取代档案原件。

光盘的法律效力目前处于探讨阶段。有人认为光盘技术是将原件上的文字、图像经处理后以数字形式存储,容易在输入输出时被删改,故光盘存储的档案不具有法律凭证效力。正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关于数字图像与光盘数据贮存系统的报告》中所说:“联邦法院更愿意接受机构在日常事物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原件作为证据”。加拿大的有关章程也提到,数字图像版本的可信度与档案原件本身并非完全一致。美国大多数政府档案馆限制数字图像技术用于永久保存的公共档案。三、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光盘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1缩微技术在保存期限、法律效力、标准化等方面优于光盘技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与光盘技术相比,缩微技术是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已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不少国家不仅用它管理档案、资料、图书、情报,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工作和出版发行等工作。

缩微品的保存期限较长。据有关材料记载:“国外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缩微胶片寿命可达500年以上”,也有的说一般可保存100到150年。光盘技术发展至今,对其保存期限说法不一。有人断言其寿命为10-20年,有人称可长期保存。但多数专家认为光盘保存信息期限为10年以上。不同种类的光盘寿命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缩微技术还将因存储方面的优越性继续存在下去,和光盘技术一起促进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2光盘技术发展咄咄逼人,应用前景广阔。

光盘技术的技术优越性是缩微技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目前,光盘技术的技术优势正以咄咄逼人之势迅猛发展。

光盘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可实现档案信息的海量存储、随机快速检索、网际交流、远距离传输及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可以对档案实行原文管理,在不动用原文的情况下,实现档案的查询、复制和利用。能保持档案原貌,扫描后的图纸能够无失真的显示和输出,且在页码上也和原档案一致。检索快速准确、灵活多样,且可实现模糊检索。统计功能齐全,可进行各种馆藏统计和档案利用统计。能够输出档案管理所需的各类卡片、目录及报表图等。

光盘是兼有数字记录和模拟记录优点的存储介质,不仅可以记录数据,还可以记录声音、图像等各类档案,不仅可以存储档案目录,而且可以存储档案全文、档案原件如照片、图片、录像带、录音带等,能很好地解决对声像等不同载体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可节省人、财、物,还可加大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光盘的应用将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实现对不同载体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光盘技术的更高密度、小型化和降低价格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其长寿耐用、统一标准问题也可望逐步解决。总之,光盘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信息存储和利用技术,它在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3《欧美利用光盘技术保存档案》,刊于《中国档案》1998年第7期,王健、黄贵苏著。

第7篇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文献信息检

索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31-02

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一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课程,从最初的手工检索到现在的数据库检索,持续的改革与创新是其存在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投入了很多的关注,相关的研究论文成果颇丰,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改革案例。目前学界从微观层面对校内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目前已有很多,信息检索的分阶段教学已成为趋势,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普遍缺乏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导。在文献信息检索课普遍采用阶段式教学模式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在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将文献信息检索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推进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目前,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课程设计基本属于全校必修,大多由图书馆负责其教学,使用自编教材授课,大班教学。部分高校配有专门的文献检索教研室负责教学实践工作,实行分阶段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授不同深度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前期文献研究阶段收集到的关于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高校之间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课程设计与安排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发展程度不同,重视程度各异。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大班教学。目前高校对于全校必修课一般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一个老师教授在同一大班上往往几百个学生,但文献信息检索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通过教授信息检索知识与介绍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来提升学生的检索技巧,从而辅助学生加深对专业课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引导学生提升信息意识的同时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基于该教学目的,尽管课上配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提供网络现场实践操作,但要同时保证几百个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及时进行吸收还是具有很大的难度。课后信息反馈,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生觉得文献信息检索课难度很大,老师的操作太快,对课上介绍的数据库无法形成直观的理解,对课程丧失兴趣,等等。由此可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班制的教学模式已经限制了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实践性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课时偏少。教育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有条件的学校要将文献信息检索课列为必修课,总的课时为30-50个学时”。根据笔者前期的文献研究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高校虽然普遍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课,但课程设计基本集中于一个学期内,总课时同国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相关文件是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那时候计算机技术还没有普及,30~50个课时的要求是针对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而言的,面对目前浩如烟海的信息与网络资源,仅仅依靠30~5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就要达到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不太现实。即使是使用了分阶段式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很多拓展性的知识点老师还是无法深入展开。过少的课时已经开始限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偏重检索技能的教授。作为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根本,向学生教授基本的检索知识、介绍常用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是有必要的,但目前文献信息检索课面对的一大现实就是课时偏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仅靠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诸多数据库的使用是不现实的,而大量传授机械性的数据库操作也不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信息素质与学习能力、终身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仅仅依靠掌握几个数据库的使用就可以达到的。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来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信息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进而辅助完善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才能为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发展迎来更多的支持与重视。

二、元认知理论下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一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课程,持续的改革与创新是其存在的应有之义,而宏观性的理论指导是文献信息检索课继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1976年提出的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的内容,实质上描述的是自我意识在认知和调节上的一种功能。可以说,元认知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知者对自身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一种监控与管理,是一种反省性认识的过程。

用元认知理论指导目前的文献信息检索分阶段式教学,能在课堂教学与教师传授之外,更好地将工作重心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更多地关注会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关注伴随课程学习这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习活动的控制和管理。注重反思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反思性锻炼,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终生学习的前提,这与我们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是相一致的。

元认知对学习活动的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对认知活动的调控,从而间接地使学习活动有所进展,因此不能过分偏重。在现有的课堂教学程序中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锻炼,培养反思能力,提高元认知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发展与进步。

(一)加强教师交流,关注学生体验。文献信息检索课应该是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的有效工具,但由于专业的限制,教师所授课程的内容往往无法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效结合起来,专业针对性不强,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乃至一些老师都不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学生兴趣不高,期终考核不理想,达不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现阶段,应寻求与校内其他的专业教研室展开合作,将教研活动扩大化,紧密联系各年级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安排联合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文献信息检索课辅助专业学习的作用,在克服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师自身的专业局限性的同时,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检索实践,及时了解自身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也可增强学生在检索过程中的愉悦体验,从而提升学生对检索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小班教学,综合考核模式。文献信息检索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文献信息检索课势在必行,进行分阶段教学的同时,在课堂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身专业选题,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与分析,如何制定信息检索策略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完成检索,比单纯地教授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更有意义。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教学的成功经验,同为全校必修的文献信息检索课“大”改“小”也是有理可循的,将学生按照专业划分为不同的小班,相似或相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课实行小班教学有利于“以学生为主导的自我学习模式”的形成,能够有效消除拘束感,打破思维惯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文献信息检索课应用实践时,教师也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时调整教学方式。

此外,目前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考核主要有开卷、闭卷、撰写综述、课堂提问、上机实验、期末考试等方式,多元化考核已成为主流。但一般情况下,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考核方式一般只采用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并不能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以及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根据元认知理论,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提高学习的效率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重视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及时调整学习状态,鼓励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对于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考核,可借鉴“多站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方式,将课题分析,数据库使用与基本检索知识结合起来,采取笔试、上机操作、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的信息素质以及运用检索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图书馆服务,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很多高校会在大一开展新生入馆教育,通过参观、开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对图书馆有个初步的认识,但目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将图书馆视为上自习的专用“教室”,用图书馆的地而不用图书馆的服务、占座现象此起彼伏。文献信息检索课作为图书馆与新生建立“联系”的桥梁,应该更多地向新生推荐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知识服务等图书馆的新型服务,加大对专业数据库的推介力度,特别是免费期间的试用数据库,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师定期开设讲座、组织学生进馆实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其中,使学生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改变学生对图书馆的浅层次的认识。

此外,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师也可以担任学校专业社团(如生物社、未来化学人等)的指导教师,指导查新与信息检索,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查找资料,从而解决问题,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也是与元认知理论的理念是相一致的。与此同时,教师在指导社团活动的检索案例也可以拿到具体教学中作为例子来使用,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也更有兴趣听教师讲解与分析实例,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弗拉维尔.认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林丹红,苏晓宇,林晓华.中医高等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历程与未来发展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4)

[3]乔颖.信息素质与创新能力在PBL教学模式中的实现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孟桂荣.文献信息检索课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途径探究[J].现代情报,

2009(5)

[5]刘海霞,罗爱静,胡德华.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为例[J].情报探索,2011(6)

[6]王玉香.文献信息检索课多元化考核方案的制订与实施[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6)

[7]王玉香,宫庆艳.文献信息检索课程题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6)

[8]杨杞.加强读者信息素质培养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利用[J].当代图书馆, 2009(12)

[9]田芳.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创新与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5)

[10]肖亚明.高职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9(12)

[11]缑广则.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与专业课合作的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1(4)

[12]王小惠.对改革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现有教学模式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1(7)

第8篇

保卫部门应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部门,保卫部门可以在学生中成立义务消防队。学生会中可以成立安保部,通过这样的组织机构平时具体组织相关活动和简单的宣传工作就更方便了,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入学生。

硬件建设直接关系到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的效率,可以说要想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必须加强硬件建设与管理。这里说的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监控设施、消防设施。对于监控设施和消防设施的安装可以请行家进行论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关键场所配足监控设施(比如学生宿舍区、活动密集区、交通要道、教室、取款机等地方)。学校还应设专门的监控室,以方便随时查看各个监控点的情况。

安全教育可以说是有效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途径,保卫部门可以利用板报、展板、校园网络等途径来加强安全教育的成效。当然,还可以跟移动或者联通公司合作,根据寒暑假、关键节假日等一些特点给学生发一些安全方面的短信来提高安全保卫宣传的效果。

对于在安全保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组织和个人要及时给予精神及经济奖励并予以表彰,对表彰结果要记录在案备查。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重大问题要予以追究,在职称评比中作为重要的参考意见。违反法律的要上报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里讲的资料管理包括安全保卫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台账的建设以及各部门的职责。由于资料较多,所以安全保卫工作的台账建设应该提高信息化水平,要使资料管理形成一种体系,按照类别整理好,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还应该建立相关的电子档案存起来。

每学期可以开展安全方面的讲座,每年开展安全宣传月并进行安全知识竞赛,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在宿舍等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方面的海报,学生宿舍张贴防火防盗和防骗宣传单,宣传单上写上学校保卫部门的电话等等。通过这些载体一来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二来也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学校保卫部门应建立所有在校生个人和家庭的联系方式,当然这些联系方式应该处于保密状态,学生出现紧急事情时方便直接联系到学生本人。这些资料可以给学校总值班的老师留一份。当然,学校保卫部门也应该有全校在校生的班级名称及班主任名单和联系方式,这样的话学生安全方面出事也可以通知班主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诚信文化 博弈论

近年国内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中,中介机构沦为“造假帮凶”屡见不鲜。从造假四大天王——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开始,直至如今的绿大地、万福生科等,其业绩“变脸”均被签字会计师放行并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于是业内人士疾呼,会计业正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诚信危机。

中国证监会多次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责任追究、提高IPO审计执业质量。

现实中监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日益增强和其诚信缺失案例的频频发生,就形成了当前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困境”。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下会计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关键环节,它们接受企业委托人通过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过程,也承担着对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诚信、忠实义务。而它们若缺失诚信,将会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作有效性,造成资本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笔者仅从环境因素和内在动因两个层面,分析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环境因素

(一)经济利益驱动和同业竞争压力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目的是为股东确保业绩真实性。目前行业惯例是会计师签字收入与上市规模直接相关,于是企业竞相选择宽松的审计机构,相当于是变相鼓励浮夸造假。业内人士指出,审计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假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事务所为争夺客户,竞相为企业上市隐瞒错误。证券审计业务出现低价竞争,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热衷借换事务所以“改善”业绩。

(二)造假违法成本和收益失衡

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发现后所受的处罚也并不严厉。在国外,审计机构参与造假将面临极高的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国内违法的成本和所得不成比例,也促使一些事务所铤而走险。

二、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博弈论分析

(一)企业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假设p为企业诚信缺失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者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X为企业诚信缺失获取的收益,Y为企业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企业期望收益=p*[(X-Y)*q+(X-Y)*(1-q)]+(1-p)*[0*q+0*(1-q)]

=p*(X-Y)

这样,企业期望收益取决于造假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X和处罚成本Y。如果企业造假的收益是企业管理层个人得到,而相应惩罚却由企业来买单,那么企业发生会计诚信缺失可能性就很高,甚至不可避免。所以,部分企业内部潜在的造假动机,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是一种直接的、关键的推动因素。

(二)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者之间博弈

其中:假设p为事务所诚信缺失,协同企业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A为会计师事务所协同造假的收益,B为事务所正常审计收益,C为事务所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事务所期望收益=p*[(A+B-C)*q+(A+B)*(1-q)]+(1-p)*[B*q+B*(1-q)]

=p*(A-C*q)+B

这样,会计事务所期望收益取决于配合造假的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A和处罚成本C,以及审计正常的收益B。如果协同企业造假的收益有足够大,监管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失效或者对惩罚成本较小,那么事务所协同企业造假形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风险可能性就极为高了。

三、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会计师从业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客观、公正和诚信原则,都是会计师从业道德的具体体现。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强化诚信道德教育,形成“守信者荣,造假者耻”的氛围。

(二)强化对事务所监督,倡导有序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是有偿审计服务,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政府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创造有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相关部门要指导事务所科学评估自身优势、选准服务群体、拓展服务市场,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加大造假惩罚力度

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委员会制度,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减少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切实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保持独立的可能性。监管机构应从立法上明确对造假者及责任人的处罚,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收益。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纳什均衡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杨胜熊.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

第10篇

一、医学论文的评价标准

医学论文的质量同科研成果的评价要求一样,看它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独创性和可行性。

1.科学性。是指研究设计细密周到;研究方法的科学合理;取得的数据真实可靠,符合统计学要求;研究所见经得起反复验证,研究结果实证充分;讨论意见客观、全面,结论中肯、清晰、分寸得当。

2.先进性。是指在相同学科或相同专题研究中能先人一步,走在了他人的前面。先进性的评价可区分为国际先进、国内先进、系统或区域先进。不同等级的先进按不同的等级标准评定,一般是由主管行政部门或学术机构有定于事先。对于医学论文的先进性评价,通常组织有关专家评定,或公众推选评定,常以优秀论文或获得某种成果奖项称之。

3.独创性。是指不是重复他人的劳动,而是发前人和今人之所未发,见前人今人之所未见,有独到见解,有开创性发现,而不是第二次发现新大陆的人。

4.可行性。医学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强是其突出特点。一切研究成果或医学科学论文,都不能只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是要能应用于实践。因此,勿论是基础理论研究或是应用研究,归根到底都必须具有可行性。可以肯定地认为,可行性是科学研究、科学论著的落脚点和归宿。

二、医学论文的选题过程

写作医学论文首先就是选题。选题指的是研究内容,即探索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探索?它既是科研的起点、方向以及贯穿于整个科研程序中的主要思想,也是指导科研工作各项安排的主线。撰写医学论文选题是关键,往往有一些医学工作者缺乏选题经验,在未经检索或只对手头现有资料简单查询的情况下,就盲目确定选题,并且认为是首次报道,而实际上该课题早已有人做过,结果只是重复他人的实验,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选题一般是根据现实的可行性来选择作者自己感兴趣而又未见相关报道、未能解决的问题。

选题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从几个方面选,如可从国家招标课题中选题,与国外学者合作,在实际工作中选题,从文献中找灵感选题以及结合经济效益目标选题等。总之,选题要切合实际,力所能及,一般情况下医学工作者都在实际工作中碰到问题而设法解决它,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医学论文写作与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关系

1.及时了解研究内容的发展状况。在搞科研、撰写医学论文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了解该课题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动态,了解有关细节问题 要做到博览群书,特别强调的是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了解到哪些人或机构对该课题研究到何种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该课题的全部知识。通过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可获得大量同类研究的大量相关报道,从中可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掌握大量有关信息,有助于缩短科研周期,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

2.避免重复研究与重复报道。在现代通信条件和网络环境下,医学界存在的问题为一切研究者所共知。因此,相同课题的探索会有相当多的人同时在进行。医学论文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或称查新、预查新)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如发现同类研究已有报道,则应中止该项研究或重新确定起点。事实证明,科研重复率高和论著步他人后尘的数量日趋增多,关键是对医学文献检索不够重视或检索质量欠佳。

3.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有助于医学研究和医学论文质量的提高。评价科研成果和医学论文价值的依据,一是内容质量是否胜人一筹,二是发表时间是否先人一步,三是同类课题是否有高人一筹之处,这些问题是通过对大量文献信息的比较、分析才能作出评价。而要获得大量对比资料,则需要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才能获得。

四、医学文献检索的方法

科技文献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期刊、图书、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等lO大类。其中期刊和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在科技工作中应用也最广泛。

1.利用图书馆馆藏检索。

2.利用检索工具书检索。

3.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

五、文献检索的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这是文献检索最关键的一步。在文献检索前,首先要了解该课题的性质是什么,学科专业范围是什么,所需的文献类型,要求的文种、年代的限定、课题的关键词等等,了解国外该课题的现状、水平、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课题研究的特点和检索要求制定检索策略。

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选择哪些检索工具进行查找,这直接与检索效率有关。一般对检索工具的要求是:收录文献资料的专业广、类型齐全、数量大、报道速度快、文摘详细,并附有各种索引。要注意专业对口,文献类型对口,语种熟悉,在检索时,既要选择专业性检索工具,也要考虑使用综合性检索工具,以获得满意的查全率。

3.确定检索途径,取决于检索课题的要求和已掌握的情况。

4.查找文献线索,查找文献线索就是查找所需文献的处出或文献来源。确定检索途径之后,根据检索标志,如分类号、主题词、著者名等,通过有关索引来进行具体检索。因为收入检索工具的不是文献原文,而是文摘、篇名、著者名等,因此,检索的直接结果是文献的线索。

5.索取原始文献。医学论文是传播医学科技创新成果的最有效形式,而文献资料的检索和利用是确保论文创新性的关键。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医学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检索文献资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善于利用社会各种信息服务资源查找文献资料,而安于信息闭塞、甘于闭门造车的现象应为智者所不取。

参考文献:

[1]王东升. 论2l世纪图书馆发展的社会

化特征[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3):

第11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但因缺乏信息素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令人担忧。结合英语学科论文教学和论文指导,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对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和实践意义。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概念

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6年,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南部学院委员会下的定义是“具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的信息素养定义,是由RobertBurnhein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的概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身处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应包括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由此可见,信息素养的内涵基本覆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进行有效检索;能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价、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将所获得信息和自己从事的专业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中信息素养的缺失

21世纪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超过80%的高校开办了英语专业。目前,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定位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能力,即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逻辑论证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等综合能力。总体看来,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水平、学术与研究能力不容乐观,其原因,信息素养的缺乏是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道德的缺失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道德,主要包括信息使用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与规范和学术研究活动相伴而生,只要有学术创作,就必须遵循相应的学术行为准则和规范。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自然应该遵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但笔者在毕业论文的批改、评阅和分析中发现,不少学生错误引用或随意改变引文内容,文献引用格式很不规范。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欠缺,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信息类课程,但是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还局限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文献检索课和怎样利用图书馆等的专题讲座这样狭窄的纯技术性范畴内。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可能会把这种作风带入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工作作风,后果不堪设想。

(二)信息获取能力的缺失根据抽样调查,目前大多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或者举办了文献检索讲座,但很少与英语学科相联系,缺乏现场操练,学生感觉抽象或缺乏兴趣,结果仍对信息检索一知半解。此外,不少学生仍习惯于利用传统纸质文献,对电子文献的利用知之不多。部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不了解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检索方法,不能正确地运用图书馆为其提供的检索工具获取信息,尤其是网络电子信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信息检索手段单一,论证资料匮乏,论证过程中缺乏有说服力的文献材料。根据路文军对五所高校468名英语专业毕业生所作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来源于图书馆的占78%,主要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只有10%(44人),参阅相关论文的只有10%(46人)。研究还表明:2/3以上学生的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图书馆纸质资料,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率还很低。而对另一常用的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滚雪球(snowballing),也只有10%的学生使用,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掌握这一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这样,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参考文献来源并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深入思考,更谈不上思维火花的迸发了。

(三)信息处理的创新能力缺失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和论证过程中,缺乏发散思维,很少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写作思路狭窄。在写作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仅限于对现有知识的梳理与重组,对语言现象或教学过程的描述上,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他们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思维,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和检索各种信息进行广泛阅读和批判性思考。此外,他们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得体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究其原因,与他们合理利用、检索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不无关系,即信息素养匮乏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毕业论文水平

(一)将知识与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科论文写作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适应“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basedlearning)”,即以信息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的信息资源作为学习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进行信息的存取访问、组织和评价等,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英语专业学生处于国际化前沿的学习环境中,面临着更丰富的多元化信息选择。但他们在信息检索和信息选择中,往往不加分析和筛选,或者不能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因此,应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具体学科论文写作结合,现场操作,为他们创造信息实践的机会,指导他们开展信息实践活动,使他们成为信息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从而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素养培养。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对学校统一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不太满意,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能结合具体学科,缺乏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科论文写作教学之中并进行操作实践,能让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正确、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特别是电子数据库资源,最终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二)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除论文写作教学课外,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指导方向的实际情况,给所指导的学生“开小灶”。指导教师把信息检索与获取、信息评价和鉴别的方法渗透到论文指导的各个环节如开题报告、文献查阅、文献引用、论文结构、论证方法、论文格式的要求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之余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加强信息素养的修养,把自己的信息检索方法与所指导的学生共享。其次,定期召集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把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检索工具、方法和思路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共同进步。

(三)借助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摇篮,是提供文献资源检索、文献信息服务、信息素质教育等全方位的信息中心。因此,图书馆是培养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应该增加计算机检索内容,将电子资源检索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图书馆应加强与本校院系之间的合作,要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和介入。图书馆界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信息素养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而其他学科也要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认识到唯技术论、唯计算机论等观点的片面性,把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共同勾画出信息素养教育的新体系。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英语学科论文教学教师的合作与联系,定期举办相关的现场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其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以及信息技术优势,对培养学生自主、合法、规范地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根据已有知识和所获得的经验,构建个人理解,也即是将认识与本体结合,最终实现创新与突破,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渗透到英语学科教学之中,也即是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评阅及分析中找到学生缺乏的信息素养因素,然后在论文指导和写作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培养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必然会提高他们的写作与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论文写作质量。对英语专业论文写作中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对其他语种和其他专业学生论文的改进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张厚生,袁曦临.信息素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路文军.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建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卜友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5]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8).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6]马桂花.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3).

[7]符绍宏,夏方,李宁.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动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

[8]刘春静.浅谈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9]王守仁.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8,(3).

[10]刘纪菲.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

第12篇

关键词:文献检索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

写毕业论文是对所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综合运用,是对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实践检验。从总体上更加真实地反映本科阶段的学习质量,是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综合考核,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创新才能和专业水平。毕业论文较之各门课程的学习,其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学习课程和写毕业论文应该说是继承和创造的关系。作毕业论文要确定选题,进行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课题研究,分析归纳,最后用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撰写毕业论文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是对理论问题及其实践意义的研究,是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撰写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习学术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也是初步学习如何做研究工作,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文献检索是论文写作的重要部分

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学习文献检索的意义,1,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可以帮助人们快、准、全地获取所需知识,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文献信息得以充分的利用。2,文献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要进行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必须依赖文献检索,全面获取相关文献信息,及时了解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以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和研究目标。3,文献信息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陈旧速度也明显加快,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终身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新知识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目前文献检索课在一些高校中不是必修课,有不少学生没有选修,即使选修文献检索课的同学大多也是侧重理论学习。而实际检索能力不管是手工检索、数据库检索、还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都因实习环节薄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本科毕业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往往很难系统、全面、准确、快捷地检索到所需专业资料。对大三和大四选修课程的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学位论文写作培训。同时根据各系部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在学生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期间,与系部协作对所有毕业生举办针对性很强的培训讲座。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校数字化学士学位论文资源、熟悉中文全文数据库资源的检索利用,直接参与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建设等途径,使得大学生多一些文献信息获取的途径与实践机会,减少文献检索的盲目性,提高检索专业资料的效率,在有助于提高撰写学位论文水平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三)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献检索系统的利用

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工具书检索室、期刊阅览室的印刷型检索工具是一条途径,但检索效率低,而数字化资源检索却十分方便、快捷。对于许多具有公认学术价值的全文数据库,一般都可通过篇名、关键词、作者、刊名或书名等多种检索途径直接进行检索,也可通过布尔检索及检索年份限制获取更为精确的文献信息,可直接阅读、下载或打印全文。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检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专业性较强的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收集整理过程中,大学生更多查阅的参考资料是以中文文献资源为主的,外文文献查阅数量一般不多。实践证明利用中文数字化文献资源检索,已成为本科毕业生获取学位论文参考资料的最主要手段。

如数字化学术期刊(CNKI、VIP)、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文电子图书(超星、书生、apabi、数图)、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万方数据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外文信息资源检索我们一般只介绍EBSCO数据库(BSP、ASP)、CALIS西文期刊篇名目次数据库(CCC)、IEEE、ProQuest等。在熟悉中文文献全文数据库检索利用的同时,再辅以网络搜索引擎使用、学科主题指南网站、行业网站(国研网、中国咨询行、Calis)、专业搜索引擎和专业网站等介绍,在满足本科毕业生撰写学位论文查找文献资料需求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献检索水,网络信息资源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也能查到不少重要的学术资料,而且新颖的学术信息往往最先在网络上出现。毕业生需要免费使用的网络学术资源、提供数据库文献全文、题录或摘要服务。如一些国家的专利文献、国家资助的免费外文学术资料、网络版的学术期刊,不少印刷版的学术期刊同期在网络上的文章,部分收费数据库资源网站有时也会在某段时间提供免费全文服务。但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资源,毕业生常常很难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很难获得系统而完整的专业学术资料。这就要求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网络学术资源重点学科导航服务。

(四)加强文献检索教育使大学生更好的完成论文写作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大学毕业生的信息素质将会对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文献检索教育,加大信息素质教育的力度,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对信息具有一种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长久的注意力,是人们对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事物、现象从情报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能力。我们对大学牛进行信息意识的教育和培养,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从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和社会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有效地被自己利用。2,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交流以及分析与选择的能力。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位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信息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的技能之一,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要培养学生搜集、鉴别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评价、整合和信息创新能力。3,加强信息技能教育。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记录与传播开始向电子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将成为最广泛使用的信息传播渠道。

因此,在信息技能教育方面,主要任务是加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技术,熟悉各类专业信息获取的途径与技能,制定和修改检索策略。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检索性和参考性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网络和数据库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根据查找资料的结果,经过分析综合撰写格式规范的学术论文,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写作及科研能力等,为毕业论文及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代根兴.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1996,(3): 

2.马费成.信息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J图书情报工作2003,(10): 

第13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交通类高职;信息素质;教学改革

1. 引言

《信息检索课程》是通过教师教授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在海量的文献中找出符合特定需要信息的课程。198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的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此原国家教委印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1992]44号)从计算机检索方面对文献检索课程进行了规范[1]。

目前,全国高校都普遍开设了信息检索课程,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信息检索课程内容存在着差异。本文主要以我院信息检索课为例,探讨交通类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

2. 交通类高职院校加强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意义

随着智能化交通信息管理的发展,大量的交通及信息化的新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尤为重要[2]。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1]。交通类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管理,可以提升在校学生的信息素质,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适应交通行业的发展。

《信息检索课程》在我院属于公共选修课,本门课程共20课时,由老师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讲授,教师先通过PPT讲授和课堂演示的方式进行授课,讲授结束后学生利用剩余时间上机实践当堂课程的内容。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存在各方面的困难,学生没有形成应该具备的信息素质。因此,迫切需要在交通类院校加强信息检索课程改革。

3. 信息检索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体系建设得不到重视

传统的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教育[3],企业需要什么样人才,学校就加大相应素质技能的专业课程力度,对学生素质教育有所忽视[4]。信息检索课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最主要的途径,没有得到学院领导和学生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学校,曾在1991年开设过信息检索,之后20年都未再开设过,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新开设。

3.2. 教材版本陈旧,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市面上发行的信息检索教材,花费大量的篇幅在论述纸质文献和手工检索的相关内容,信息化检索的知识则相对偏少,且理论性偏强,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高职学生对信息化检索日趋增加的需求考核又仿照其他学科的闭卷笔试,使得教学内容老套、教学效果较差。

3.3.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差异较大

以我校为例,图书馆45周岁以上的教师占到75%,而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仅有28周岁,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层。老教师从事多年图书馆工作,熟悉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纸质文献和手工检索十分熟悉,但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且创新较少,欠缺信息化检索的知识。而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教学的各方面都还在探索学习中。

3.4. 采用大班教学,内容与专业相关性差

多数高职院校的信息检索课采用的是不分年级、不分专业、面向全校学生的大班式教学。我校信息检索课,是全校学生在网上自主报名参加。采用这种大班式教学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掌握,造成了知识讲解内容没有针对性。

3.5. 教学课时较少,无法全面掌握信检技能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必要的实践才能够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但较少的课时,会使得很多检索相关内容不能展开讲解,或者要牺牲学生检索实践的时间来讲授课程。

4. 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措施

4.1. 加大课程宣传力度

图书馆可以举办信息检索相关的讲座、知识竞赛。以张贴海报、发放新生入学手册等形式,宣传图书馆和信息检索课。邀请其他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比较好的专家进行经验交流,给学生们普及信息检索和信息素质相关的内容以及重要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和各系部合作,开设针对相关系部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和老师意识到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

4.2. 使用自编教材和灵活的方式考核

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不适用于以背诵定义概念为主的闭卷考核[5]。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是停留在记忆概念,而是当学生发现一个不知道的事物时,能够通过各种检索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到事物的本质信息。信息检索课可以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用开卷的方式考察基本概念,用检索报告的形式考察检索能力,用心得体会的方式考察信息道德,用毕业论文格式考查学生信息检索的综合能力。

4.3. 重视信息检索课教师的培养和交流

信息检索课主要由图书馆教师讲授,对学生的专业缺乏深入了解,使得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帮助不大。所以应当加强信息检索课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增加图书馆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沟通。图书馆教师分头负责,去各个系部了解学生的专业情况,将专业内容带到检索课中;各个专业的老师到图书馆来听课、做报告演讲,为信息检索课献计献策,将信息检索课的理念带到专业课的作业中。

4.4. 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性”人才[3],学生对专业的针对性很强。分专业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利用率。同样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因其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增加不同方面的信息检索知识也很有必要。

根据我校“二加一”的教学模式,对于大一学生,信息检索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我院图书馆的概况,如何使用OPAC系统查找和借阅馆藏资源,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

大二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重要的一年,信息检索课主要内容将放在,如何让学生运用各种检索方法,尽快的检索到与自己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分析课题、确定关键词、确定检索方法、使用检索语句、‘层层细化’检索内容”的方式,使得学生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并撰写检索报告。

大三学生主要在单位实习,信息检索可以开展网络教学,让学生将自己工作中的某个课题作为检索对象进行检索,出现的信息问题发在QQ群或者网站上,学生互答和教师解答。在学生大三下半学期回学校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将学生论文资料查找,文献书写格式及论文格式(包括引证标注)等作为信息检索课的主要内容。为杜绝学生大范围借鉴的情况,合理进行“信息道德”教育。

5. 结语

我国高校的信息检索课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使大学生掌握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能力。经过这二十年的改革与探索,信息检索课程紧跟时展与进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信息检索课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晓应.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赵晓漾.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关系浅议[J].甘肃高师学报,2010(2).

第14篇

[关键词]用户搜索行为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教学设计

[分类号]G252.7

1

以用户行为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研究背景

笔者在图书馆主要负责读者培训,并承担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工作。在进行信息检索课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多数教材和参考书的编排内容过于松散,没有一条主线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检索技能的学习。进而,笔者开展了如下调查:

1.1 对信息检索教材的调查

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图书馆有关信息检索方面的馆藏图书作为抽样调查对象,于2010年1月5日分别以“文献检索”、“信息检索”和“文献信息检索”为检索词,采取模糊匹配的方式,检索去重,并加以筛选(可以作为检索课教材的),共计得到106本图书,出版年分布于1994―2009年。笔者查看了每一本书的内容编排体系,发现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按照信息源一检索语言一检索工具与方法一主要学科文献检索(大致分成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自然科学文献检索等)一论文写作指导这条线来编排内容,此种类型占大部分。

按照文献类型组织内容,如专利文献信息检索、标准文献检索、科技报告信息检索、会议信息检索、知识产权检索等。

按照专题来组织内容:人物传记资料检索、历史/时事资料检索、统计资料检索、法规条约案例信息检索、地理资料检索等。

仅侧重某一方面的介绍,如网络资源的检索、检索原理与资源的介绍、检索工具的介绍等。

专业/学科信息检索方面的图书占32%(34本),一般侧重于专业文献源、专业数据库、专业网络资源和专业论文写作等内容的介绍。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目前的一些信息检索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排体系大都倾向于将信息源、检索工具和检索原理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和罗列,而没有真正地从用户角度去设计教材内容。尽管有少量检索类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涉及到检索实习或实践指导方面的内容,但仅侧重于数据库如何使用的介绍,缺乏一个完整的实施检索行为的体系来引导用户去检索。

1.2 对信息检索课程方面研究论文的调研

笔者于2010年1月11日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分别以“文献检索课”、“信息检索课”和“文献信息检索课”为检索词,分别得到1 580条、360条和117条结果(由于数量多,未去重),可见目前界内人士对检索课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CNKI知识搜索中有关文献检索课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来看,在2002年和2006年有关检索课的研究达到了高峰,且研究的焦点分别集中在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和检索课教材的改革这两方面:在检索课的教学改革方面,界内很多人士采用各种方法来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如何颖等借助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设计检索课的教学。不少同仁纷纷将近来兴起的Web2.O思想和技术引入检索课的教学中去,例如,杨明秋不仅提出了文献检索课的"5E”教学模式,还将其与Web2.0相结合,探讨Web2.O技术在“5E”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在检索课教材的改革方面,不少文章从理论上提出检索课的教材与教参缺乏更新、教学方式落后、理论与检索实践脱节,缺乏一套完整的检索课教材改革思路。

尽管在检索课的教学方面不乏研究者,但总体来说缺乏有关以用户行为为导向的教材改革和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

另外,龙雪梅等对“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教学过程巾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仅在具体讲解某一数据库检索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检索过程,利用网络教室实现教师机与学生机同步操作教学。尽管也通过提供网络教学和文献检索讲座来拓展用户获取检索技能的途径,但却没有将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学效果欠佳。

用户是检索行为的主体,根据用户的检索行为来设计信息检索课十分有必要。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同时鉴于国内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本文拟对用户搜索行为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以期抛砖引玉。

2 以用户搜索行为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c,C,Kuhlthau通过阅读杜威的“人如何思考”(How we think)的哲学,提出了著名的信息搜索6步骤(被称作Kuhlthau信息搜索过程模型):任务起始(Task initiation)、主题选择(Topic selection)、重点查找(Prefocus exploration)、重点阐明(Focus formulation)、信息收集(Infolaxtation gathering)与搜索结束(Search closure)。虽然在当今复杂的信息环境下,不同用户的检索过程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但是用户在实施搜索行为时一般都是按照选择主题、检索与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和使用信息这个线性顺序进行操作,这个顺序也符合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因此,本文借鉴Kuhlthau信息搜索过程模型,以用户的一般搜索行为为导向,对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尝试性设计。

以用户搜索行为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依次包含如下4个部分:主题的选择(即检索课题的选择)、信息的检索与获取、信息的处理与积累、信息的使用。

2.1 主题的选择

多数用户对于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或课题感到非常焦虑,用户的焦虑状态会影响其检索行为和检索效果。因此,本部分的内容设计思路为在传授用户选择主题的方法和策略之前,先分析用户的检索心理,针对不同的心理因素设计不同的引导策略,让用户了解这些心理状态并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鼓励和引导用户克服消极心理,以便顺利实施后续的检索行为。

2.1.1

用户的检索心理分析及如何克服检索焦虑心理用户检索焦虑是用户在实施检索行为整个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这种焦虑心理一般分为两种:①特质焦虑,即在实施检索的过程中,由于用户的人格特质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会不同;②外界因素施加给用户的焦虑感,比如计算机焦虑、成就动机感带来的焦虑等。

检索焦虑心理会带来很多的消极影响,由于检索意愿不强烈或者检索任务不重要等原因导致用户在检索时没有焦虑或者焦虑太轻微,则可能会使用户轻易放弃检索,或者安于接受现有的检索结果,对检索质量毫不在乎。用户在检索时长期处于高度的焦虑中,如遇到检索结果过多、检索质量过低、多次检索仍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等情况时,则可能导致用户紧张、恐慌、

自我效能感降低、不能理性思考,对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使用户在行为上表现出消极选择信息、回避信息甚至拒绝信息。然而,检索焦虑心理对检索行为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用户在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时产生的焦虑在用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就能激发用户的检索兴趣和检索信心,提高用户的检索耐心,使用户更好地完成检索任务,并能在检索过程中增强自我效能感。

总之,不管是哪种焦虑,图书馆员需要做的就是引导用户将消极的焦虑转化成积极的心态,提高检索的质量和效率。

2.1.2 选择与确定主题的方法和策略多数用户对于选题感到焦虑的原因是不知从何处下手,而空想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对于选题来源和途径的详细介绍将非常有利于用户检索。选题来源的介绍还应是比较实用的,用户容易做到的。如常用的方法有从教育部的科研规划中选题、从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中发现选题,经常浏览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常收集自己关注或主攻方向的新情报,或从期刊的征稿启事中选题、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发掘课题、从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教训中提出课题等。

选题还应有一定策略,用户或可以选择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或可以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新看法、新视角,或对某一方面问题进行总结和综述,或可以研究某种方法在新的领域或问题中的应用等。选题策略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选题,但必须辅以示例讲解。

进入实践操作。掌握了选题的方法和策略后,要求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兴趣所在、所属学科或专业、手头上的课题、学习中遇到的其他问题等,调整心态,利用所学的选题方法,尝试选题。此次所选主题将贯穿于整个检索课,也就是说后续的信息检索程序实践操作都将围绕着用户自己的这个选题来进行。

2.2 信息检索与获取

选题的范围确定之后,需要引导用户进行主题分析,提炼出主题概念,为检索行为的实施打下基础。而在检索行为开始之前,用户需要对信息源和检索工具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凭借一定的检索技巧和方法去获取信息。

2.2.1信息源及相应的检索工具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检索目的所使用的信息源和检索工具都会有所不同。信息源一般分为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如纸质图书、期刊、工具书等)和网络资源(数据库资源、专业性或学术性网站、开放资源等)。对于传统文献,我们可以借助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进行查询;而对于网络资源,数据库一般都有自身的检索界面和系统(通常需要购买),其他网络资源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

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本检索教材或教参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源和检索工具介绍全。因此,建议以索引的方式简介这些信息,以便用户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和检索工具。

2.2.2 信息获取的方法与技巧虽然不同检索工具的检索界面和检索方法会有所不同,但利用综合性检索工具讲解基本的检索技能还是必不可少的。检索技能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实际动手和操作练习来获取,熟能生巧。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以用户感兴趣的案例作为引导,通过一步一步地实施检索策略和一定检索技巧,获取令用户具有吸引力或成就感的检索结果,从而可以鼓励用户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通过检索获取信息只是信息搜集方法中的一种,各种社会调查方法的使用将会为自己搜集得来的资料锦上添花,这类资料通常“用事实说话”,更具说服力。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有实地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案例调查等。

2.2.3 Web2,O信息获取Web2.O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信息获取与处理工具。如通过RSS工具订阅信息,然后将其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Web2.0工具的简单介绍和灵活应用可以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与处理效率;同时Web2.O也是年轻一代喜欢或比较感兴趣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

2.2.4 咨询的途径

目前国内外的高校图书馆、大型公共图书馆等都开展有参考咨询服务,用户在检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都可以向其咨询,从而摆脱“求救无门”的尴尬情况。因此这部分内容也不可或缺,让用户充分了解各种咨询的方式和途径。

鼓励用户根据前面选定的主题,选择相应的信息源和检索工具,利用所学检索技能进行检索。这一部分可根据用户选题的相似性将用户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检索,指导教师充当咨询的角色。

2.3 信息处理与积累

通过判断、分析、过滤与整理所获得的信息不仅有利于用户去粗取精,从而更好地保存信息,还有助于用户发现新的信息视野。用户需要掌握一套鉴别、分析、评价信息以及如何更好地保存信息的方法。尤其对于一些数据信息等需要经过统计处理后方可使用,常用统计方法的掌握也需纳入信息处理技能的学习当中。

此外,平时信息的积累也非常重要。鼓励与引导用户要善于从大量信息中随时随地捕捉有用的素材,要善于从一般的信息中找出重要信息,要善于将其他学科中有用的信息移植或嫁接到本学科中,要善于随时记下听到看到的新信息、新知识,要善于捕捉自己思维中瞬间即逝的思路、想法和念头等,从而提高用户对信息的敏感度,养成积累信息的好习惯。

可以举行一些信息积累与处理能力大赛,将信息或知识积累的程度、信息的可用性或适用性、信息处理积累的方法和手段等作为评判依据。

2.4 信息使用

信息的检索获取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很多检索教材忽视了信息的使用这一重要环节,而导致所获得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或闲置。信息的使用包括很多方面,如撰写综述、科技查新报告、学术论文等。信息的交流共享也是信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成为信息获取利用主要途径的环境之下,信息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交流共享可以拓展用户的知识储备和实现用户个人的知识创新。如用户可以利用博客、维基平台等web2.O工具一些学术新闻或文章、个人经历或感想,或与志向相投者进行相关领域的讨论等。用户在创新利用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从他人处得到意外的收获。某一重要数据和最新情况,倘若你不掌握,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许知道。

实践方面,应引导用户根据自己的选题、搜集与积累的资料做各种信息应用的尝试,如撰写综述、发表学术论文或发表博文等,并进行成果展示。

3 以用户检索行为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设计

以用户检索行为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要真正从用户思考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以灵活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激起用户的兴趣,鼓励用户亲自动手去实施或操作整个过程,让用户在不自觉间就获得一定的检索技能。

第15篇

>> 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发展研究 情报检索系统模型发展研究 基于信息检索的整合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信息检索系统日志建模研究 网络检索系统的研究 XML文档近似检索系统设计 信息检索系统架构分析 图书检索系统体系架构研究 基于XML的站内检索系统 论文检索系统及检索算法设计 浅析检索系统中错误数据的控制 基于叙词表的知识单元检索系统设计 基于本体的课程知识检索系统研究 构建图书馆无盘公共检索系统 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检索系统模型研究 基于语义的文献检索系统研究 基于随机树的图像内容检索系统 基于FlexViewer的WebGIS灾害检索系统的研究 基于Lucene全文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知网的论文按需检索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NISO Metasearch Initiative[EB/OL].[2011-05-20]..

[10][15]电子资源整体解决方案[EB/OL]. [2011-05-10]. http:///assets/publications/SerialsSolutions_Catalog_sch.pdf.

[11]Your Library Discovered[EB/OL]. [2011-5-10]. http:///assets/resources/Summon-Br

ochure-2010.pdf.

[12]李广建, 张智雄. 国外跨库检索系统研究项目及其特点[J]. 图书情报工作,2004,(4):444-447.

[13]姜爱蓉等.分布异构资源整合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趋势――MetaLib& SFX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1-5.

[14]Explorit Overview[EB/OL].[2011-05-16]. http:///products/explorit-overview/.

[16]SwetsWise Searcher improves its federated search performance with Deep Web Technologies[EB/OL].[2011-05-20].http:///ltg-displaytext.pl?RC=14516.

[17]Marshall Breeding. Automation Marketplace 2010:New Models,Core Systems[J].Library Journal,2010,135(6):22-36.

[18]Primo Search[EB/OL].[2011-05-20].http:///de/files/Germany/Produkte/PrimoSearchWh

itePaper.pdf.

[19]Ex Libris announces the cloud-based Alma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EB/OL].[2011-05-17].http:///ltg-displaytext.pl?RC=15322.

[20]David Rapp. OCLC's Cloud-Based ILS Enters Next Phase[J]. Library Journal,2010,135(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