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效能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效能建设论文

第1篇

1.1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行业协会肩负着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现状来看,很多的行业协会在自律工作中还处在初级阶段,行政机关应加大指导力度,指导行业协会建立自律公约和实施细则,逐渐的实现行业协会自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2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方面作用

在很多国家中,行业协会具有入市资格和退市条件的设计和制定权限,而行业机关是根据行业协会所制定的标准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我国可以吸取国外相关的成熟经验,在市场准入方面有效的发挥出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市场秩序维护和管理工作中使行政机关处在主导的位置,这更利于行政管理工作效能的提高。

1.3发挥行业协会教育引导作用

企业信用的缺失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且也是行业的问题。在引导企业信用水平提高工作中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造成企业信用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育缺失,占市场大部分市场主体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严重缺少宣传教育工作。此时行业协会要发挥出自身的牵头优势,可以采取宣传法律法规的方法,提高行业内企业的法律意识,创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氛围。

2健全信用分类管理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效能

2.1健全服务经济发展制度

健全服务经济发展制度,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与自觉服务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监管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而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工商部门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服务发展的最终成果就是对工商部门监管的检验,确实做到积极服务、主动服务。

2.2建立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制度

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与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联系起来。工商工作与民生紧密相关,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工商部门的职责和使命。建立维权通道,将经营者和消费者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加强维权信用记录,经营者和消费者提出的产品安全、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问题,运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平台的综合监管信息,加强信用监管,严厉打击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各种违法行为,使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时受到保护。

2.3强化信用激励和约束制度

强化信用激励和约束制度,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工商部门应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的立法工作中,使企业的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有法可依。通过监管资源的整合,建立透明化、多功能、覆盖广的新型信用监察系统,形成监管合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机制,有效提高企业信用激励和约束效应。

3建立公务员管理制度,促进工商效能建设

3.1建立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建立,对监管一线执法公务员队伍具有积极作用。结合一线执法公务员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更利于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水平,同时激发出一线执法公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设置独立的行政执法类职位序列,扩大了一线执法类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3.2建立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点内容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职务设置、考核、晋升、检查等。明确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点内容要考虑到以下内容:首先,根据公务员法中的相关规定,全面掌握立法的目的,从而确定重点内容。其次,充分考虑到行政执法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强相关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实效性。最后,以此作为契机,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例如责任到人的运行机制、科学合理的准入机制、职责统一的激励机制、分类管理的组织机制等等。

4.结束语

第2篇

一、智能小区系统通信网络结构

智能小区系统是由智能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和基于该系统人性化的多媒体应用所组成。智能小区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硬件系统:智能化的物业管理系统、现代化的通信系统、智能化的电表集抄系统、门禁系统和家居智能管理系统。图1即为智能小区系统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1中,在小区中心机房,电话模块局利用光缆上联到PSTN电话网,下行通过电话主干电缆到电话交接箱,电话交接箱通过电话胶缆下联到室外综合箱中的室外高频交接配电箱;室外综合箱中的BAN设备S2403F交换机一方面可通过综合光缆100Mbit/s上联至ZAN点宽带接入设备MA5200的100Mbit/s光口板上,另一方面既可通过五类线10Mbit/s下联至小区网接入HUB,又可通过五类线10Mbit/s下联至室外高频交接配电箱;小区网接入HUB可用来连接住宅户的NDT、单元或配电房的IP电表、门禁终端和物业终端等网络设备;室外高频交接配电箱将住宅户的电话双绞线和10Mbit/s宽带上网五类线重新进行跳接,利用10Mbit/s宽带上网五类线中的一对线来传电话语音就可满足住宅用户边打电话边上网的需要;在住宅用户端,五类线分出的RJ11头接入电话机,RJ45头接入计算机;在小区中心机房,ZAN点宽带接入设备MA5200通过光缆1000Mbit/s上行至南京电信宽带城域网,小区内部局域网交换机通过两条百兆链路绑定上联至宽带接入设备MA5200的百兆电口板上,采用两条链路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将上行带宽增至200Mbit/s,另一方面可做到冗余备份;小区内部局域网交换机通过电口可接家居智能管理服务器和管理终端、物业管理系统服务器和管理终端、门禁系统服务器和管理终端以及电表集抄服务器和管理终端等,这些服务器和管理终端可对各自的信息点采集终端进行管理;小区网站计算机通过BAN点设备S2403F交换机的10Mbit/s口接入宽带网,可供用户访问。实际上,图1中的室外综合箱的数目应根据小区住宅户的多少而定,为简单起见,图1中仅给出了单个室外综合箱、单个住宅户和单个各种设备终端。

二、智能小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智能小区系统由宽带网络设备、窄带网络设备、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各种多媒体应用系统服务器和终端组成,通过这些设备的相互配合来完成小区的智能化管理和应用。由于窄带通信网络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比较简单,下面将主要介绍其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网络智能控制数据终端(NDT)系统

NDT系统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智能住宅控制系统,它包括住宅楼宇防盗报警、灾难报警、紧急求助、水电气暖多表远程自动抄收、家用电器控制等,通过计算机网络线路构成整个住宅小区的集中管理控制系统。NDT网络智能控制数据终端示意图如图2所示。

NDT网络智能控制数据终端简称NDT智能终端,具有多个数字、开关、脉冲量I/O端口,可用于住户室内外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煤气泄漏检测、紧急报警和服务请求、水电气表的数据记录等多种用途;键盘可用于查询显示当前水、电、气三表读数及费用;具有液晶显示屏,可用于公告信息、提请住户注意、及时通知住户交纳各种费用等。每个NDT作为数控终端,置放于住户室内,可通过宽带城域网接入层设备、小区内部局域网设备和家居智能管理系统中的服务器通信;家居智能管理系统中的服务器可以实施对每个NDT的监控和管理,并保存有住户的相关数据库。系统通过电话语音卡,可实现电话远程家电控制、报警信息查询等。

NDT智能终端介质访问协议为IEEE802.3,网络传输协议为TCP/IP。水表和煤气表可以提供脉冲信号,通过信号线连接到NDT智能终端的脉冲量输入口;住宅用户电表为IP电表,上联到NDT智能终端的下联网络口;NDT智能终端的上联网络口通过五类线连接到16口HUB的某一口上,NDT智能终端和住宅用户电表均设有IP地址。

栌蠭P地址的单元、弱电井和配电房IP电表,连同接在NDT智能终端上的住宅户IP电表均受电表集抄系统中的服务器控制和管理。通过电表集抄系统中的管理终端可及时了解每个电表的读数。

(2)宽带城域网接入层设备系统

宽带城域网接入层设备由ZAN点宽带接入设备MA5200和BAN点设备S2403F交换机组成,再加上小区网接入HUB、小区内部局域网交换机共同构成智能小区通信网络系统。

MA5200多业务宽带接入设备是一种以太网接入处理系统,是宽带城域网上分布式BAS(宽带接入服务器)。它采用先进的网络处理技术和交换式总线技术,具有强大的硬件转发能力和灵活的协议处理能力。可以提供智能小区的以太网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高速上网、视频点播、网络互连等多种业务,能对用户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多种计费策略和认证策略,可以对用户的业务流进行流量限制,对用户的访问目的地址进行限制,并对用户进行二层的隔离和受控互访,充分保证网络的安全。MA5200支持静态或动态的IP地址分配,采用虚模板方式配置接入用户的IP地址网段。MA5200在用户侧提供百兆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为用户提供10Mbit/s以太网电接口,支持VLAN用户接入方式。

S2403F交换机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功能强大的面向工作组的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10Mbit/s以太网端口,3个自适应快速以太网交换端口,所有端口都支持全双工的通信方式,支持即插即用,提供VLAN功能。

小区网接入HUB是S2403F交换机的端口扩展设备,可提供16个以太口,以供NDT和其他智能终端使用。小区内部局域网交换机是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以太网端口,用来连接各种服务器和管理终端。(3)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主要由门禁终端、门禁服务器和门禁管理终端组成。用于东、南、西、北四个小区进出大门的防范。在小区大门上安装门禁系统,在门框上边中央位置安装一对门磁,小区人员可用钥匙正常打开大门。当系统处于设防状态时,如果发生撬门,则会发出报警信号,通过门禁终端将信号传至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门禁系统服务器上,即显示出哪一个门发生何种类型报警,值班人员即可调度保安人员现场处理。而对于每个住宅户的门禁系统则是通过NDT智能终端,由家居智能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控制。

(4)物业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主要由物业终端、物业服务器和物业管理终端组成。物业终端主要有IC卡读卡机、摄像监控机等。小区车辆的出入及收费、购物消费以及其他休闲消费均采用物业管理系统中IC卡管理系统来进行收费管理。就小区车辆而言,对长期用户可用月卡,对来访车辆可用临时IC卡,所有IC卡均经读卡机自动收费。在小区出人口设置摄像监控机,对来往车辆进行自动监控,并把车辆的资料(车牌号码、颜色等)传输到物业管理系统中心软件中。当车辆进库时,在IC卡读卡机检测到有效卡片后,闸门机上升开启,车辆进库,当车辆驶过感应器线圈时,闸门机自动放下关闭。当有车辆离开时,司机所持的IC卡必须和电脑资料一致,包括车辆的资料(车牌号码、颜色等)一致,才能升杆放行。

以上简要介绍了智能小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为保证各个组成部分能可靠运行,下面将讨论智能小区系统的运行机理。

三、智能小区系统网络运行机理

智能小区系统网络配置包括VLAN划分和IP地址分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络是否能稳定运行。

(1)VLAN划分

VLAN划分包括用户正常上因特网的VLAN划分、各种智能终端的VLAN划分以及小区网站的VLAN划分,各种服务器和管理终端均无VLAN划分。VLAN的划分由宽带接入设备MA5200和S2403F交换机完成,小区网接入HUB下的设备的VLAN号由上联S2403F交换机端口的VLAN号决定。

MA5200每槽位100Mbit/s光口板下可接8台S2403F交换机,S2403F交换机的一部分端口可接因特网用户,另一部分端口下联至HUB可接智能终端。为保证MA5200同一槽位下每台S2403F交换机的每个接因特网用户端口有单独的VLAN号,一般约定,接因特网用户端口的VLAN号在1~250之间,下联HUB的交换机端口的VLAN号在251~500之间。通常,每个住宅户均安装有NDT智能终端和IP电表,如所有的智能终端均在同一VLAN下,势必在网络上产生过多的广播包,如给每个智能终端一个VLAN号,势必造成VLAN号的浪费。系统建议100个智能终端划分在同一VLAN下,相应地下联同一VLAN智能终端的HUB上联不同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应具有相同VLAN号。需指出的是,如连HUB的S2403F交换机的端口具有相同VLAN号,则S2403F交换机应上联至MA5200同槽位的100Mbit/s光口板端口上。

(2)IP地址分配

第3篇

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是充满活力的,成长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意见》指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学生成长的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这些也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1.表率示范作用。

教育者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最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具有行为示范的作用,它能使教育者成为最可信服的行为榜样。建国以来年来涌现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格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关注先进人物,更注意从身边的人身上寻找榜样的力量。因此作为学生周围的德育工作者更要身正为范,把高尚的人格力量转化为成为无声的命令,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的目的。

2.情感沟通作用。

情感沟通,能够使人们互相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分担挫折,分享快乐,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实践证明,情感沟通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能够感染学生的精神和热情,强化学生自觉改造思想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支配一个人对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正确选择,还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3]。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无论在任何复杂多变的时期,都要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高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培养党的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问题,因此,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才能承担起这样艰巨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用于开拓的精神。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切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正确把握形势,分析自我价值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摸索出新方法、新举措。

2.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人格力量指一个人在性格、能力、气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强的吸引人的力量[4]。为人师表者的责任,决不仅仅是知识灌输,而在于人格的培养。乌申斯基说,教师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因此,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要有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用坚持不懈的精神诠释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要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情感态度,言行有度,仪态有方,愿意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善于和学生交流,以一种内外兼修、和谐统一的人格形象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热情。

3.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第4篇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处方式设计;消防设计;火灾模型

1前言

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性能化消防设计包括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性能要求,分析建筑物及内部情况,设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选择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编写设计报告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典型火灾场景下火灾及烟气的发展蔓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因此计算的工作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火灾模拟软件等分析和计算工具。

3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流程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4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

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5国内外性能化设计应用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firesafety

design

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

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Codeof

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巴西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和《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两部标准。这是南美首次制定的建筑标准,由SaoPaulo大学、Mi—nasGerais大学和OuroPreto大学编制。标准中引入了如时间计算方法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其他消防安全工程设计方法等性能化的新概念,允许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根据其火灾荷载、建筑物高度、建筑总面积以及灭火设备的安装与否等条件确定,而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做要求。

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一些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并于2000年6月施行;另外,还于2003年8月开始对《消防法》进行修订,计划于2005年施行。

加拿大于2001年了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

美国也于2001年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

目前,已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也正在加紧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性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公安部所属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几项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如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研究”等。

6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过程

尽管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有很多优点,作为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一“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有人曾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建筑管理人员在对待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在能否保证建筑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模型是否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的态度进行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性能化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处方式设计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火灾模型不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调查结果参见表1。

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

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7展望

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建筑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并将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和排斥使用它,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肯定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行列中来。据日本方面的统计,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也应该加快性能化规范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性能设计的优越性。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1)加强各种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拓展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空间。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规范材料性能参数,建立和完善消防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性能化指标,为性能化应用积累基础性数据。

(3)深入研究火灾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内人员逃生规律和构件变化规律,为各种火灾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4)积极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介绍性能化设计方法,使他们从认识、理解并自觉接受性能化设计方法。

(5)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性能化设计指南,使建筑设计师能尽快地掌握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使用。

(6)制定性能化消防设计规范,为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玉敏.论“性能化”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7).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3]SFPE性能化消防分析和设计工程指南.

[4]倪照鹏.国外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规范研究综述.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10).

[5]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2001.

[6]T.Tanaka.性能化消防案例设计标准和用于评估的FSE工具.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

[7]卢兆明.香港性能化消防规范的应用情况.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2002.

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夏热冬冷地区

0引言

绿色建筑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建筑的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回归自然和环境保护,创造出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步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将基于绿色建筑理念,阐述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并深入研讨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1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

在夏热冬冷的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要考虑整体设计的协调,坚持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原则,旨在为人们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1整体协调原则

节能设计并非单方面的建筑功能实现,譬如建筑夏季充分利用了自然通风,但在冬季时,建筑围护结构不能够有效保暖保温,是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的建筑节能。换句话说,建筑的节能设计,并非简单地安装几块太阳能光伏玻璃。笔者认为,建筑的节能设计,要综合考虑气候、材料、地理、能源分布等因素,我们秉持整体协调的原则,重视建筑整体能耗的热工性能、地理位置、功能特征和建筑朝向等,因地制宜地完成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1.2生态性原则

节能型的建筑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特征,在适应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类似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可再生自然资源,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筑的节能效果将事半功倍。除此之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以求减少冬季的热量损失和增强夏季的通风效果,尤其在夏热冬冷的地区,可构建出和谐的生态环境。

1.3全寿命周期原则

建筑从建设伊始,到落成投入使用,无不在消耗各种能源,适时能源的节约与否,以及危害环境与否,都表现出建筑的节能成效。因此,建筑的节能设计,要考虑全寿命周期原则,将其作为建筑节能设计的索引,在建设阶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创造建筑舒适健康的环境;在落成后,为人们所提供的环境,是健康舒适和低耗无害的环境,比方说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再如借助地热能进行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在建筑拆除时,对环境的危害影响可降至最低状态。

2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遵循以上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在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生活热水系统设计等方面入手,指导完成建筑的节能设计。基于相关的设计经验,笔者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建议。

2.1选址规划设计

关于建筑的选址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城市道路、自然环境等因素,权衡各方因素的利弊,有关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首先是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距离的控制,要保证冬季时阳光被障碍物遮挡,增加冬季的日照量和日照时间,但不能够一味考虑冬季日照保证,否则在夏季时也会因为得热过快,而增加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其次是冬季尽量避开冷气流的影响,可通过挡风墙体的设计,以及以绿色植物作为避风屏障;最后是避免室内风速太大,影响室内舒适度,可在建筑物周围布置葫芦柱外墙,形成建筑的安全保护结构。以上的选址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容易忽略的宏观因素,笔者认为选址规划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前提,只有在保证建筑布局优化的情况下,才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形成有利于节能的建筑环境。

2.2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首先是建筑的外墙设计,选材时要逐渐摒弃烧结实心粘土砖土,这些类型的材料需消耗土地资源,在烧结时会产生污染性气体,属于能源利用效率低级的材料,因此外墙材料的选择,可尝试性利用新型环保材料,譬如蒸汽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材料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俱佳,可有效降低建筑的围护结构热传系数。其次是地面的防潮隔热设计,综合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风速,在夏热冬冷地区,降雨量大,常有地面返潮现象出现,使得建筑内部的湿度比较大,并伴随出现结露和发霉,在此笔者建议在进行地面设计时,可依次铺设薄膜返潮层、发泡水泥绝热保温层、水泥砂浆防潮层和混凝土回填层,减少湿度因素对建筑地面寿命的影响。再次是屋顶的设计,屋顶绿化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法,在进行屋顶绿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屋顶结构的特征,在掌握屋顶热传系数的情况下,将种植屋面技术尽量简单化。值得一提的是,屋顶绿化设计必须做好结构的防渗处理,所选择的屋顶植物,尽量倾向于本土和成活率比较高的植物,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舒适协调。

2.3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自然通风环境的营造,目的是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其关键在于窗户设计、遮阳设计和热压通风系统设计。小型公共建筑的窗户,可选用双层中空玻璃,其气密性为四级,而遮阳设计也是自然通风的关键,在设计时应紧扣气象参数的数据,选用活动型的百叶外遮阳技术,在夏季时遮挡强烈日照光线,减少空调的制冷负荷,同时灵活引入自然风;在冬季时关闭百叶窗,减少建筑内外部的换气频率,避免建筑散热过快。至于建筑的热压通风系统设计,常见设计手法是增加建筑的面积和调节屋顶的结构形式,譬如某建筑的屋顶结构与楼梯间互相贯通,形成仿若风貌的结构形体,并在东西两侧的外墙上,设计了调控型的百叶窗,既可排除污浊热空气,也能够吸入室外新鲜冷空气。这种楼梯间的热压通风设计方法,尤为适合夏热冬冷的地区,夏季可将余热带出室外,冬季时则有效保证围护结构的整体问题,避免冷空气对建筑内部能源的消耗性影响。

2.4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的功能型部件,系统本身处于不断耗能状态,以换取相对舒适的室内环境。关于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目的是控制系统能源损耗速度过快,并且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笔者建议在选用空调系统时,应该结合建筑的冷负荷情况而定,同时需要兼顾当地的气候特征,譬如某建筑濒临湖泊,湖水容积很大,在夏季时相当于一个天然冷库,可以通过自然通风的方法,将冷热源引入建筑的内部,同时湖泊所产生的水蒸气,提高了自然通风的冷却效果;冬季时湖泊具有蓄热功能,可利用湖水源作为热泵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发挥湖泊的蓄热作用。由此可见,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讲究因地制宜地设计理念,当然在硬件配置方面必须质量达标,尽量选用质量优越的系统部件,譬如空调主机制冷量至少为60kW,选用半封闭螺杆式压缩机的COP值不低于4.5。

3结语

在夏热冬冷的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主要考虑整体设计的协调,坚持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原则,旨在为人们创造出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必须坚持“整体协调原则”“生态性原则”“全寿命周期原则”,遵循节能设计的原则,在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生活热水系统设计等等方面入手,指导完成建筑的节能设计。

作者:党宏伟 单位: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婷.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34):166.

[2]阮翼.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若干问题探讨[J].广东建材,2010(8):165-167.

[3]刘见阳,李坤晓.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2013(5):698-699.

第6篇

1.1人员安全疏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不同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的出口和距离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对于大型建设而言,其总容纳人数和规模都超过了规定的数量,需要疏散的人员数量较多,要对现行规范中的疏散时间、安全出口宽度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人员疏散也是建筑设计中消防性能化设计的一个难点,建筑内部出现疏散通道的汇合和分流,疏散通道线路和出口的分布比较复杂,使用的功能也比较多样化。

1.2钢屋架的结构防火

对于一些空间跨度较大的建筑来说,一般都使用钢网架结构的屋顶设计。这就要求对屋顶的钢网架结构进行一定的防火保护。也就是要求一级和二级的耐火等级的屋顶承重构件必须能够保障1.5小时和1小时的耐火时间。而对钢结构的耐火级别进行定义也会影响到建筑设计的消防性能。在空间跨度较大的建筑中,由于具有空间敞开、建筑物高大的特点,发生火灾时屋顶很少受到火灾的威胁。因此,在选择钢结构保护材料时要确定合适的保护时间。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的外观设计,避免传统的防火要求和防火保护措施对建筑物的整体外观造成影响,也不要出现保护不足和过度保护的现象。

1.3排烟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建筑物的中庭排烟量有着比较具体的计算方法设计,但是如果完全按照该方法进行计算,会出现排烟量过大的现象,不利于建筑物的施工和设计。因此建筑设计中的消防性能化设计在进行排烟系统的设计时要参照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对自然排烟口面积、排烟量和排烟设施的设置地点进行设计。

1.4发挥普通消防设施的作用

一些现代大型建筑的设计中由于消防监控的空间较大、顶棚的高度超过了普通探测仪器的使用高度,因此普通的消防设施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

2建筑设计中消防性能化的具体设计方法

2.1对人员安全疏散进行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要对人员安全疏散进行设计,就必须认真分析建筑物的特定功能、人员类型和人员荷载,并对火灾紧急逃生时的人员疏散情景进行模拟和设计,对建筑物的疏散宽度、疏散出口等指标进行定量考察。在设计时可以通过疏散模型,对人员进入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模拟和计算。以此来判定该建筑是否适合使用该疏散设计方案,并分析模拟的结果,搞清楚人员疏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滞留点的位置,以此为依据来对人员疏散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可以采取增加疏散宽度或疏散出口数量等方法,既可以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的实用性和自由度,也可以使消防性能化设计的需求得到满足。大型建筑物由于人员的密集程度较高,具有比较复杂的疏散线路,在设计时不仅要保障在火灾环境中具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安全疏散环境,还必须保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建筑物中的人员疏散至室外开敞环境或地面。

2.2对屋顶钢结构防火的设计

以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为依据,考察建筑物内的钢结构,考察的重点在于钢结构的性能变化,具体体现在弹性模量的变化和结构强度的变化。当火灾发生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结构的弹性模量和结构强度都会随之降低,改变钢结构的抗火承载能力。钢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受到的外荷载可能造成其所承受的内力大于钢结构的抗火承载力。当出现以下任意一个条件时,说明钢结构构件达到了抗火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1)钢结构的变形达到了不适于继续承载的状态;(2)钢结构丧失了整体的稳定性;(3)钢结构的受弯构件产生了足够的塑性铰,造成了结构的可变机构;(4)钢结构的轴心受力构件截面出现屈服。在建筑设计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中,要进行科学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在温度要求、时间要求和受力要求三个要求中,钢结构的防火设计必须满足其中的一个,也就是将其中的一个作为钢结构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

2.3对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要进行相应的防排烟系统设计,主要的设计目的在于能够安全地疏散人员。也就是当火灾发生时,通过排烟口和通风口的设计,能够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被火灾的烟气所阻碍。一般情况下人员可能停留的最高高度为1.8m,建筑的防排烟设计要保障烟尘高度高于1.8m,则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在消防性能化设计中,对防排烟性能化的设计主要是以涉及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火灾规模为根据来对烟层高度等参数进行确定,从而确定合适的排烟口位置和必须的排烟量。

2.4设计火灾探测系统

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常规的防火设施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尺寸和空间结构来设计相应的灭火系统和火灾探测系统。对于大空间场所而言,比较实用的火灾报警探测器主要有空气采样探测器、双波段火灾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等,可以选择的自动灭火设施主要有自动水炮系统和雨淋系统等。

3建筑防火分区中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对于建筑防火分区中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规定,低层民用建筑的地上部分如果具备了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的面积可以达到5000m2。高层建筑的地上部分如果具备了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修材料为难燃烧材料或不燃烧材料,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可以达到4000m2,一般为展览厅或营业厅。对于人防工程,展览厅和高级装修营业厅如果具备了自动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分区的最大面积可以达到2000m2。然而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一些会展仓库、仓库式超市、商场、大型展览馆的面积往往要达到上万甚至十多万m2。而且要求上下通透、物流通畅、交通便利,如果按照规定,使用防火系统将其空间进行分割,必然会影响建筑的空间艺术和功能。因此通过性能化设计,可以采取“主动、动态”的建筑防火分区办法,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火灾动力学原理来计算火灾发展和蔓延的各种因素,例如燃烧空间的状态、起火点的环境、氧气的供给、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从而对防火措施的具体作用进行证明,科学地划分相应的防火分区。这样一来不仅能对火源进行控制,也能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性质和功能的不同,以及空间、时间、物流和人流的差异来科学地布置消防设施,更好地发挥消防措施的作用,也减少了对空间的实体分隔数量。

4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处方式设计;消防设计;火灾模型

一、前言

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性能化消防设计包括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性能要求,分析建筑物及内部情况,设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选择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编写设计报告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典型火灾场景下火灾及烟气的发展蔓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因此计算的工作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火灾模拟软件等分析和计算工具。

三、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流程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四、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

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五、国内外性能化设计应用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firesafetydesign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

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Codeof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巴西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和《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两部标准。这是南美首次制定的建筑标准,由SaoPaulo大学、Mi—nasGerais大学和OuroPreto大学编制。标准中引入了如时间计算方法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其他消防安全工程设计方法等性能化的新概念,允许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根据其火灾荷载、建筑物高度、建筑总面积以及灭火设备的安装与否等条件确定,而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做要求。

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一些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并于2000年6月施行;另外,还于2003年8月开始对《消防法》进行修订,计划于2005年施行。

加拿大于2001年了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

美国也于2001年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

目前,已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也正在加紧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性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公安部所属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几项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如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研究”等。

六、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过程

尽管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有很多优点,作为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一“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有人曾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建筑管理人员在对待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在能否保证建筑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模型是否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的态度进行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性能化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处方式设计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火灾模型不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

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

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七、展望

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建筑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并将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和排斥使用它,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肯定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行列中来。据日本方面的统计,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也应该加快性能化规范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性能设计的优越性。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1)加强各种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拓展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空间。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规范材料性能参数,建立和完善消防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性能化指标,为性能化应用积累基础性数据。

(3)深入研究火灾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内人员逃生规律和构件变化规律,为各种火灾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4)积极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介绍性能化设计方法,使他们从认识、理解并自觉接受性能化设计方法。

(5)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性能化设计指南,使建筑设计师能尽快地掌握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使用。

(6)制定性能化消防设计规范,为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玉敏.论“性能化”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7).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3]SFPE性能化消防分析和设计工程指南.

[4]倪照鹏.国外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规范研究综述.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10).

[5]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2001.

[6]T.Tanaka.性能化消防案例设计标准和用于评估的FSE工具.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

[7]卢兆明.香港性能化消防规范的应用情况.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2002.

第8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积淀过程,是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组织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特色,表现于物质精神、内容形式、课内课外、组织制度、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狭义的校园文化则只是指学校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风为灵魂的第二课堂、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室内外的绿化、美化、净化等;还包括行政装备、教学实验设施,如办公设备、教学实验仪器配备;另外,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也包含在内,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具有鼓舞性的标语、口号、名人名言、各种人物肖像、有纪念意义的碑铭、人物雕塑、校史陈列室等。校园物质文化属校园文化的器物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体现。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是校园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励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以及校园内独特的风俗、礼仪等等。这种制度文化形态使得校园环境能够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全面教育,保证学校的教学、生产、科研、生活等各项工作与学习秩序,从而对学生起到控制和调适的功效。

(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如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代表学校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等观念形态的东西。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综上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指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且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目标、信念和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一种环境和氛围。它既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教育文化,还是一种组织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和外界的认可。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营造的过程。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必然对古往今来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从而实现对学生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文化就如引路的旗帜,引导着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二)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道德、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可以内化为个人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直接起到规范和约束学生思想行为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它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也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独特节日、典礼、仪式和特殊的习俗,则是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另一重要体现,影响是间接的。往往通过暗示、模仿、从众、集群和舆论等群体心理的作用和影响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例如,进入图书馆、阅览室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阅读气氛的要求就迫使学生遵循这里的规则。

(三)陶冶功能

墨子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处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会给人以无形的力量,激励和感化大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例如,清华大学经常邀请在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回学校作关于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报告,这在精神上便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强烈共鸣,促使他们奋发图强。这就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甚至转变原有的思想并提升正确的思想。

(四)凝聚功能

优秀的校园文化富有吸引力,能够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如目标、价值、理想、信念、共识、同感等,为解决矛盾冲突提供了正确准则与良好氛围,唤起和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情感归向。许多报考北大、清华、复旦、武大、交大、南开等名牌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就是被这些学校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所吸引,一旦入校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又像一种粘合剂,将万余师生凝聚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整体。

(五)调适功能

校园文化的调适功能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环境上,也表现在精神文化环境上。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形象地比喻为“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并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造型优美的建筑物,协调的装饰,与绿树、鲜花、丛林、景观相映成趣,折射出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反映校园的独特风貌,不仅能给师生员工带来舒适愉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能使师生调节情趣,消除内心抑郁。同样,良好的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文娱活动也能对师生的不良情绪起调适作用,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放松。

三、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和谐”为基本理念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把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重要使命,构建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校园文化。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

(二)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理应成为整个社会的典范。建设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依法治校就是民主在高校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依法治校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依法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依法得到正确处理。

(三)突出民族性

大学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先进文化又总是代表着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本质风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是靠崇高的民族精神。概括地说,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勤劳勇敢、和平友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团结一致、前仆后继和敢于胜利的精神。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突出民族性,用民族精神强化育人意识,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丁越.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吉林大学,2011.

第9篇

前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责任,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起到了巨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文化社区。学生文化社区做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全方面的,只有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一、高校学生文化社区

1.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内涵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是由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所组成的。我国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人物是先生,1933年先生从国翻译美国芝加哥大学的Community一词得出的[1]。而我国的高校文化社区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对近几年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文化社区使用个独立的社区,在该社区内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完成高校生活,从中培养自我性格和行为。

2.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特征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认知方式的改变致使高校文化社区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社区的交往空间由传统的物理空间转换为网络空间发展模式。在以往的高校社区的交流空间主要有宿舍、食堂、教室等固定场所,而在当今网络社会,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新型社交软件进行空间交流,打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间,开发出与时俱进的网络空间;第二,在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有原有的“人人交往”模式转变为“人机交往模式”,开始向现代化技术转变。传统学生交往方式主要是人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少数人通过信件进行交流,现有高校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相互交流;第三,社区成员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接受的信息范围从原有的以寝室、班级为单位转变为以系别、院校为单位,开始接收更多的信息。有人把这种转变过程称之为“学院人”向“社会人”准变得过程。在网络社区下,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娱乐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也造就了高校生思维观念的转变[2]。

二、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德育功能

1.是学校潜在的教育力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是高翔的校园环境,而高校的校园环境主要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精神方面是指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人际交往关系、文化素养、道德建设、政治面貌等方面。高校文化社区以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为背景,进行潜在的社区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开阔自主创新的文化精神,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校生。因此,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得道德教育功能之一是学校潜在的教育力。

2.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

高校是我国各种文化聚集地,在高校文化社区中有教师和学生人员,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等多种相互关联的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道德教育的熏陶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高校学生能够完成自我性格及内在修养的塑造,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完成学生知识的沉淀。

三、高校文化社区的创建途径

1.确定学校精神文明理念

在我国每一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校精神文明理念。在中学校的精神文明理念包含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处事和学习的态度,是一种文化素养的积累。在进行高校文化社区创建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校原有的精神文明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环境及校园学生的特点进行创建。高校学生的创建应以激励和影身边同学为目标,从而完成共同发展,创造出具有高校历史和内涵的文化社区。

2.完善文化社区的制度体系

文化社区的建立离不开制度的制约。在进行文化社区建设中应完善现有制度体系,保障高校文化社区的正常发展。例如可以实行管理政策,通过校长和院系主任的阐述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推荐出具有管理才能的学生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公开、公正的原则;或者利用学术策略,完善文化社区体制,通过学校领导批准将高校文化社区引进高校教室,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同时感受到文化社区的魅力;又或者组织承办高校文化社区办公室,处理相关事务,从而规范高校文化社区的运行。

3.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在进行高校文化社区建设时要讲究与时俱进,符合时展和当前城市规划内容。一方面可以增加高校与城市的互动性,开展社区活动,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和政府联合开展“高校文化社区走入社会”活动,通过将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高校文化社区的发展[3]。高校文化社区的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城市建设。因此,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的创建高校文化社区。

第10篇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提升层次,强化内涵,加快发展,奋勇争先”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1、以规范管理引导学科建设

成立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导全院的学科建设工作,组织实施学科建设项目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的论证、遴选、申报、评估、验收、管理工作。为规范学科建设工作,制定了《学院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和《学院学科建设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为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2、以骨干队伍支撑学科建设

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更加注重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在科研项目申报与经费匹配、研究成果报奖等方面对骨干队伍给予倾斜,积极资助学术带头人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3、以科研成果促进学科建设

鼓励教职工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每个系根据教师的研究专长,组建若干学术团队,有计划地组织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学院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逐年增加,学术数量稳定增长,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篇数不断再创新高。

4、以平台建设带动学科建设

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对科研平台建设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平台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建成机电一体化、结构与振动、精细化工等3个市重点实验室和机电液一体化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以经费投入保障学科建设。每年投入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省重点发展学科和院级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围绕打造“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教育环境,深入实施“教职工作风建设工程”

1、加强制度管理

在机关干部中实行“担任一项工作、分包一个乡镇、联络一所学校、救助一个贫穷学生”的“四个一工作职责”;在基层学校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岗位交流、年度考核”制度,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纪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加强效能建设

以落实《教育系统效能建设九项制度》为重点,实行全员挂牌上岗,以落实不让事情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办事同志在我面前受冷落、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影响、不让党员称号在我这里玷污、不让党员作用在我这里削弱的“五不让工作态度”为重点,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第11篇

福建省196 地质大队福建三明365500

摘要:机关效能,是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机关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应有之义。福建省196 地质大队通过开展创建“六型”机关活动,切实改进了该队机关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的机关工作氛围,扎实推动了该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机关;建设

1 学习型机关

重点是抓好了“三个学习”。一是书本自学。该队要求每位职工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弥补薄弱环节,有目的地选择专业类、管理类、励志类、政治类等各类书籍报刊进行学习和研究,每年每人至少撰写4 篇读书心得体会或工作心得体会,以及1 篇论文。二是交流互学。在该队网页上开辟了“职工之声”栏目,刊发职工撰写的心得体会或其他相关文章等。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或职工论坛活动。三是支部带学。要求机关支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本支部工作人员的学习活动,以带促学,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正常化、制度化。

2 制度型机关

重点是做好了“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制度。在建立健全全队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对该队各科室、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做了进一步细化,积极适应该队改革发展的要求,使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更加富有时代特点。二是落实制度。要求该队机关职工要做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的表率。每半年对各科室和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有章不循的相关科室或个人在效能考核时给予酌情扣分,并限期整改。三是灌输制度。通过该队队务公开栏、显示屏、队网页等各种载体和手段,告知和宣传各类规章制度,使广大职工熟记于心,并变为自觉行动。

3 高效型机关

重点要做到了“三不”。一是办事不拖拉。工作要有计划性,要求各科室每月工作计划要在当月3 日前上交。要求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工作习惯,做事情要快,要讲究效率,决不能拖拖拉拉,决不允许言办实拖、明办暗拖、决而不行等行为存在。对于本职岗位上该做的工作,要主动办;对于亟待解决的工作,要马上办;对于一些例常的工作,要创新办。二是工作不扯皮。要求机关干部要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一种新型的互信、互动、互助、互谅的“四互”良好同事关系。要求各科室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团队意识,全力搞好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作风不散慢。要求严肃工作纪律。机关职工要严以律己,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禁上班迟到、早退、脱岗,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要保持和维护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 服务型机关

重点是做到了“三服务”。一是服务发展。机关的首要职责是服务发展。要求各科室要围绕全队中心工作,立足科室职责,主动参谋,主动作为,机关中层干部每人每月至少要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决策和全队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做到参谋到点子上、服务到大局中。二是服务基层。要求机关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服务基层发展,帮助基层排忧解难。要继续落实好机关干部挂钩基层、蹲点基层的制度,带着问题下去,解决问题回来,密切干群关系。在每月的办公例会上,各科室要把服务基层的情况进行说明。三是服务职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最终的目的是要服务职工。要切实关心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做到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要更加关心、关注生活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的职工,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服务中了解民情,在服务中增进感情,在服务中凝聚民心。

5 节约型机关

重点是做好了“三件事”。一是严格交通工具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车辆管理的相关规定,按节约和安全的原则,做好车辆的维修和保养。在外出公务的过程中,能坐公交车的,尽量不派车。省外出差时,能坐火车的,一律不得乘坐飞机,特殊情况要经主要领导审批。职工个人因私借用大队车辆的,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原则。驾驶员要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每年年终评选一名节能降耗标兵,并给予适当奖励。二是严格办公用品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办公用品管理规定,降低办公费用,倾力打造节约型机关。所有文件、材料一律双面打印,凡是草稿类或讨论稿之类的文字材料,一律使用二次纸背面进行打印。要求充分利用0A 系统和网络办公,推进无纸化办公。下班必须切断电源,严格控制夏季空调的开启时间和设定温度。三是严格公务接待管理。队办公室为公务接待的管理单位,原则上公务接待一律由队办公室统一安排,严肃接待纪律和程序,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公务接待原则上一律安排在队食堂接待,如确需在外接待的,需经分管领导或实体主要负责人审批。本队系统内人员接待一律在食堂安排自助餐。属于非公务接待的,费用一律由个人自负,严禁公款私请行为。

6 和谐型机关

重点是做到了“三个要求”。一是政令畅通。政令畅通是抓好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必须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于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要及时安排、坚决落实,做好上传下达,确保政令通畅,切实提高执行力。二是氛围浓厚。要求围绕全队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创新宣传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激励和引导全队广大职工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三是福利提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更合理、更紧密挂钩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每两年对职工进行一次体检,以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全队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水平,积极改善全队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第12篇

2019年理论文章心地体会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国企的发展壮大。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凝聚力和生产力的体现,可以汇聚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创新创造的精神合力,是搞好经济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开展其他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保障作用,

就必须在方法上推陈出新,在效能上找准结合点。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将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相结合。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之间存在着“合则俱兴,离则俱废”的紧密关系,不能偏废任何一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管理等中心工作的全过程,将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凝心聚力、破解难题,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的完整工作体系,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作风效能建设相结合。要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效能建设作为进一步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实了解实际情况,重点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努力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及时做好沟通协调,调动好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做到打防并举,预防为主。

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改革创新相结合。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效把握企业废旧立新这个结合点,着力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路寻求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企业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新要求。有效利用各种载体和职工群众经常接触、便于接受的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使职工对企业的发展理念形成共识,从而把职工的思想凝聚到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目标上来。

第13篇

一、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报告,在队伍素质建设上有新进展。

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我局强化了领导班子思想

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局领导班子举行中心组学习 6 次,召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24次,以民主集中的方式研究解决2008年干部任用、财务管理、依法行政、工商所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大问题。7月30日至8月1日,局党组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这次民主生活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了团结,发扬了民主,增进了共识,锻炼了党性,促进了工作,大家心情舒畅,解决了实际问题。 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

干部任用机制进一步健全。年初我局进行了第三轮竞聘上岗。本着“公平、公开、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全局22个正股职岗位实行了竞聘,其中有三名同志新竞聘到正股职岗位,其余的正股职岗位除油市工商所、湘阴渡工商所、财基股三个股职岗位外其他全部进行了轮换,轮换面达81.8%,一般干部岗位轮换面达到45 %。一些长期在条件艰苦的所工作的同志被轮换到县城所工作,而一些长期在机关未下过所和一些长期在城区所工作的同志被交流到了条件艰苦的所。通过这次竞聘上岗,打破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和工作责任心。全局出了一种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第14篇

一、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报告,在队伍素质建设上有新进展。

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我局强化了领导班子思想

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局领导班子举行中心组学习 6 次,召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24次,以民主集中的方式研究解决2008年干部任用、财务管理、依法行政、工商所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大问题。7月30日至8月1日,局党组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这次民主生活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了团结,发扬了民主,增进了共识,锻炼了党性,促进了工作,大家心情舒畅,解决了实际问题。 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

干部任用机制进一步健全。年初我局进行了第三轮竞聘上岗。本着“公平、公开、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全局22个正股职岗位实行了竞聘,其中有三名同志新竞聘到正股职岗位,其余的正股职岗位除油市工商所、湘阴渡工商所、财基股三个股职岗位外其他全部进行了轮换,轮换面达81.8%,一般干部岗位轮换面达到45 %。一些长期在条件艰苦的所工作的同志被轮换到县城所工作,而一些长期在机关未下过所和一些长期在城区所工作的同志被交流到了条件艰苦的所。通过这次竞聘上岗,打破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和工作责任心。全局出了一种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第15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社会化;职能转变

1、 行政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现如今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广泛存在着,它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而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正是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政治与社会不可分割,他们相互联系。这种关系的体现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发展,恰好为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社会化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1.1推行行政职能社会化,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共行政体系。

建立一个公共行政体系就是要将其它社会主体吸纳到公共行政管理之中来,使其能够及时灵活回应群众要求,采取正确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1.2行政职能社会化主张把民主与政府管理结合起来有利于政府管理民主化。

行政职能社会化主张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符合政府管理民主化的要求。公民参与政府管理体现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取向。在公民参与管理这一点上,行政职能社会化与政府管理民主化有着一致的需求,而且公民参与是政府管理民主化的核心。因此,行政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政府管理民主化。

1.3、从行政管理本身来说,行政管理是政府的行为和活动,它关系着政府在社会人民心中的形象。

行政管理的社会化正是依赖于公民的公开监督和参与,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有助于提高政府形象的同时,更加大了行政管理的实际可操作性。

1.4、行政管理社会化主张公民参与管理,使行政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开放性的好处是有利于集思广益,形成正确的决策,并有利于其贯彻执行,这将降低政策成本。

2、交通行政职能发展现状

2.1、交通行政管理效率低,窗口化服务有待规范。

从交通行业部门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从交通主管的部门与外部的其他部门之间存在政出多门,多头行政,权责不清的现象。交通要素被分割管理,在交通运输规划、投资、建设立项、运营管理等方面,交通主管部门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存在许多复杂的职权交叉,彼此权责不清。另一方面,从交通主管部门的内部来看,交通行业自身的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结构有待优化。因此效率不高。

另外,近些年来,交通行政服务窗口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窗口前后台协作不够紧密,不能够建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方便、更加快捷的“绿色通道”。

2.2、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职能分散。

目前,对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作出规划时,很难从运输管理全局出发,各部门的职能比较分散,例如城市公交、出租的管理都比较分散都是属于各自分管。整个运输规划体系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都是比较欠缺的,难以形成协调规划。

2.3、行政法制不够健全。

行政法制旨在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才能有效地完善行政法制,保证政务畅通。

2.4、交通行政管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欠缺。

我国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能应仅限于市场经济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即政府应该主要承担宏观经济稳定、收入再分配和公共产品的提供等职责。

3、加强改革,促进交通行政职能社会化

交通行政职能转变的社会化是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的。这种转变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能否有效地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因此,在将企业推向市场,由市场对企业起引导作用的条件下,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是推行行政权力社会化的关键环节。因此,交通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深化认识,全面增强推进效能建设的自觉性。

行政服务中心是反映机关效能的“晴雨表”,是群众评判机关作风的重要窗口,是最直接的重要投资环境。交通服务窗口作为行政服务中心的重要窗口之一,是体现交通形象、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窗口工作的效率高不高、服务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交通部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为此,我们坚持把加强交通服务窗口的效能建设,作为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深化和延伸,作为推进交通工作、提升交通形象的有力抓手。

3.2、要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化,需要建立和健全保证公民参与管理的许多相关制度。

政府管理民主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制度建设,近两年许多地方和部门实行的政务公开制、行政公示制、行政听证制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其中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应该是目前正从基层向高层推行的政务公开制。这是一项颇具治本意义的制度,是各项廉政措施、管理制度的基础,是政府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3.3、必须切实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

在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是加强交通系统内部管理体制的有效措施。目前,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公路管理上“重建设轻管理”,在行政管理上“重业务轻法律”等。因此,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摆正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建立与发展管理是进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因素。

3.4、在政府体制外,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建设来监督和制约政府公务员的权力。

第一,通过政务公开、政策听证等制度建设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二,通过改善制度、健全检举、控告等制度建设加强公民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第三,加强和改善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在西方,媒体号称独立于行政、司法和国会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因此,加强和改善大众传媒的监督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5、交通行政职能转变最终要体现在机构改革上。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行政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机构改革的范围既包括地方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包括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各种事业性质的专业管理机构。(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杭文主编.《运输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