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影后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影视技术――为数字电影服务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成立,正值全球电影制作逐步向数字化转变,同时也是在中国电影数字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的年代,进口大片的引进,观众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电影制作技术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实践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北京电影学院在各部门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和国内多方资源,组建了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
新系和新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支撑,建系之始学院对于教研人员的引进给予了非常大力的支持,从外地引进专家的同时将一批学院现有的教授和毕业研究生集合起来开展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努力和提高,院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学术梯队,有了一支高端教育人才队伍。
影视技术系探索研究的对象是电影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改变了整个电影产业的面貌,改变了电影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传统的胶片电影面临消亡,而电影的故事却在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终端上不停迸发出新的顽强生命力,虚拟数字电影的语言及美学风格都已经完全被改写。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要求电影学科从本体到产业的全部内容进行更新,因此电影学院也在不断探索未知的新兴领域,不断在学科的交融中找到学科的新兴生长点,不断深化和扩展学科的知识领域。
数字电影技术就是为电影服务的,无论是为了电影创作还是为了电影市场,或者产品技术开发应用,影视技术行业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提高电影制作质量和生产效率,最终让中国电影更好看,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就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但是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我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世界电影“强国”。所以北京电影学院当前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期,参与和推动中国电影的由“大”向“强”的转变对于影视技术系的学生老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理双全的影视技术人才
虽然从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上影视技术专业方向属于艺术学门类,但从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体系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影视技术系与纯艺术类学科相比还是有较大不同,更多地融合了理工科专业的要求。因此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艺术特长并不是学院考察的重点。相较而言,选择生源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学习钻研技术的素养,有合作精神,这样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潜力。热爱电影、有对电影技术的爱好、有刻苦钻研的劲头、性格开朗并善于合作、具备文理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这些不仅仅是对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所有电影人的学习和成才的关键。
影视技术系学生的专业培养首先是从基础课程做起的,在这一点上,它和电影学院的其他专业不太一样,基础课程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掌握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包括多媒体等视频技术,如《计算机基础》《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基础》等课程;另一方面是利用电影学院的优势资源,让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了解完整的电影整体概念,也就是电影怎么做出来的?怎么进行电影创作?通过诸如《电影技术基础》、《电影艺术基础》、《视听语言》《中外电影史》等课程和实践,让学生们成为懂艺术的科学家,从而区别于普通理工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只会使用技术、缺乏艺术修养、电影制作思维与经验、难以与导演沟通的技术工程师。
影视技术系在人才培养的方法上,强调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尽力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和交流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对高端软硬件实际制作和参与研发项目强化课堂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具备国际竞争力。
做出色的幕后工作者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力图培养具备电影艺术素养,系统掌握数字电影技术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电影科技人才,毕业后具备影像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能力。从毕业的学生来看,他们广泛就业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等领域,有些已在数字电影制作领域崭露头角,有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一线制作公司、管理和研究机构的骨干力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
电影创作是集体创作,中间涉及很多专业和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培养出每一门专业都能尽量把自己的能力、技术发挥到极限,共同做出最好的电影的人才,这才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最终目的,也唯有自身能力素质达到了工作的要求,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地位。影视技术系院长刘戈三说:“学习影视技术的学生必须端正心态,踏实学好每一门课程、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真正甘心为电影做幕后的幕后。”
张亘 为影片填充色彩
张亘,200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毕业后在视点特艺公司担任调色师,现在就职于PO朝霆公司担任调色指导,六年间承担了50多部电影的调色工作,包括《中国合伙人》《非诚勿扰》《风声》《全球热恋》《》《金陵十三钗》《将爱》等。
张亘告诉记者,电影调色是对电影画面进行二次加工,用色彩赋予影片独特的气质,帮助导演在最协调的氛围中讲述故事。调色师就像是电影的化妆师一样,通过了解导演和摄像师的意图,将影片最美的一面展现给银幕前的观众。而另一方面,调色师也能够通过运用色彩来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意识到调色工作在电影后期制作中不可或缺。
张亘的祖辈和父辈都是电影工作者,在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张亘自己也决定从事电影行业。在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第一天,张亘就明确地看清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专攻电影后期制作,加上不断的努力、积极实践和细化学习内容,他在毕业时很容易就找到了对口工作。“读书期间我基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度过,学校给我们非常多的实践机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帮助很大。”
基于对电影行业前景的预见,张亘在电影学院选择的课程与电影产业非常贴近。“比如《视觉原理》《影视技术概论》《视听语言》这类基础的课程会帮助我理解什么是电影,”张亘说,“而《计算机图形学》《电影摄影基础》《电影特效制作》等专业课程更重视理论与实践并行。老师在每次课的前半部分讲解理论,后半部分要求学生自己上手,将新鲜的理论付诸实践。这样学习起来不枯燥,而且每次实践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兴的电影后期制作行业亟需大量新鲜血液,北京电影学院为业界提供了强有力的中坚力量,也给予刚毕业的学生们无数前进的机会。“我在刚毕业的时候就获得了较多的机会向大师们学习,能够与众多行业前辈共同学习和工作实属幸运。”张亘说道。
宋强 从梦想到现实
宋强,200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电影科研所工作。工作期间撰写并发表多篇电影技术类论文,同时起草过电影行业国家标准,现主要从事影像创作。
宋强是最早攻读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学生之一,作为既有才能又有经验的“学长”,宋强现在已经走在学弟学妹之前,身担导演、制片人、技术总监等数个身份。自从毕业之后,宋强的能力急速增长:工作不到3年就成为数字电影《一个农民的1978-2008》的剪辑师和技术顾问;2009年作为摄影师拍摄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庆典活动,同年参与国产首部全三维立体动画电影《齐天大圣前传》的技术指导和调色工作;2010年至2013年期间作为导演、制片人以及摄影师制作了多部数字电影,同时涉足4K动画领域。由于在中国电影科研所工作的关系,宋强同样热心于数字电影技术探究、数字摄影器材功能挖掘,并且在推动中国数字电影方面也有建树。
说到当初选择电影学院影视技术专业的原因,宋强毫不犹豫地说为了梦想。“进到电影学院,无论学习什么专业方向,都和电影密切相关。入学以后,慢慢学到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对电影创作的了解更为全面深入。”
宋强说,他已经多次以制片人或导演的身份制作电影,能够充分运用他在特效设计、工艺安排、影像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但他的强项专业还是影视特效技术、摄影技术和剪辑技术。宋强说:“我认为摄影、剪辑这些艺术创作更需要有技术基础作为固定支撑。我在工作中,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我在剪辑的时候可以自己上手,不需要求助他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电影后期剪辑,摄影方面也是如此。”
在宋强投入工作的这几年,中国电影逐渐从使用胶片走向数码成像。电影数字化发展到今天,数字摄影机已经全面取代胶片摄影机,而胶片摄像机与数字摄像机截然不同,宋强说他正是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在做摄影工作时,不害怕任何新型号的摄影机,可以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使用数字摄影机时遇到的困难。
宋强多次向记者表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基础技能。“不管是做哪一类工作,都离不开影视技术专业本身的基础。也正是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的相关背景,我在电影制作中多了很多发挥创作的机会,”宋强强调。“我相信,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或技艺都会有它的发挥空间。任何知识都应当学以致用,帮助你实现梦想。”
牛小明 将震撼作为起点
牛小明, 2011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研究所,现从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技术部的项目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
“2007年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上映时,我激动到留着眼泪看完整片。”牛小明说。相信很多看过《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观众都曾被电影特效所造成的视觉感受所震撼,近年来多部数字特效电影更是如同洪水般冲击着观影人的体验,牛小明正是由于对电影中这些宏伟特效有着非常的嗜好,才决定投身数字电影行业。
[论文摘要]影像是指一组连续镜头中的画面影像,这里的影像专指数字技术处理后合成的连续画面。实践证明,作为电影数字视觉影像的手段,画面的合成效果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数字电影(Digital Film)严格说是指电影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以及成品的放映全部采用数字技术,而并非经过胶片拍摄制作完成。但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数字电影”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字电影,它将电影中的数字技术模糊、笼统地归纳为“数字电影”范畴。
目前电影中的数字技术,多数体现在电影后期的特技合成方面,它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后的音、视频信号的方法,来实现视觉和听觉上的特殊效果,从而带领着人们进入到了“真实”的感官世界之中。例如修复图像、制作特殊的造型、特殊的环境气氛、场景合成、动画、人物的替换、虚拟环境等。数字技术最早被应用在电影业中主要是在电影制作后期用来进行特技的制作和合成的。本文针对当代影坛数字镜像风格的发展,只对数字合成影像造型部分进行探讨研究。
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用电脑创作并生成影片中所需要的影像对象,主要是指2D、3D电脑动画(animator)技术,例如,《哈利·波特》中的“家养小精灵”形像、《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形像、《异形》中的“异形”等;二是用电脑对摄影机实拍的图像进行处理,从而产生影片中所需要的视觉效果。主要是指影像合成(Composite)技术。例如,影片《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与已故的肯尼迪总统握手交谈的镜头。又如《潘恩的神宫》里出现的废弃的迷宫,在影片中,这一幕合成影像显得无比动人,令人神往。
在我们惊叹数字电影魅力的同时,我们也给予它的特殊表现手段以高度关注。电影数字合成技术是为电影画面特技视觉效果更臻完美而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它是建立在高画面品质(高分辨率和高色彩位深)、高运算速度基础上的数字复合影像。近几年来,这类影片与奥斯卡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泰坦尼克号》、《美梦成真》、《指环王》、《最终幻想》、《角斗士》、《黑客帝国》、《异形》等。
数字视觉影像的合成是当代影视剧特殊效果制作中占最大比例的部分,这对形像的自然表现非常重要。过去用传统的光学方式进行影像合成,合成的影像越多,画面质量越差。而如今因数字技术的应用,影像合成质量和特殊效果等都使电影的表现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影像是指一组连续镜头中的画面影像,这里的影像专指数字技术处理后合成的连续画面。实践证明,作为电影数字视觉影像的手段,画面的合成效果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它已不再是被动地拼贴,而升华为有意识地视觉影像的创造。奥斯卡还专门设有最佳视觉特效奖。(1939年增设视觉特效奖,1962年以前视觉特效和音效剪辑没有分家,1963年后开始细分为视觉特效类和音效剪辑类。)
另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为电影中的“数字合成影像”从单纯的特技合成走向感官视觉高度提供了美学基础和研究平台。自从1896年法国人麦利耶斯由于机器卡片而重复拍摄,偶然得到了停拍、倒片的技巧之后,视觉影像感开始在银幕上出现,于是对电影中视觉影像现象的研究也就结合世界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开始进行,其中大多都是从制作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对“数字合成影像”主题进行圾具个人风格化的叙述后,电影中的“数字合成影像”也从电影题材的一部分发展到专门以“数字合成影像”为主要题材进行的大规模创作,与此相对应,对电影中“数字合成影像”的研究也从一种总体文化形态和类型片的附属例证,开始进入到把电影中的“数字合成影像”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影现象进行全方位研究的态势。 转贴于
在“数字合成影像”的领域中,好莱坞生产的影片占了极大比重。可以说,世界“数字合成影像”电影的发展在绝大程度上是好莱坞“数字合成影像”的发展。目前,这类电影发展趋于两级化,大成本、高投入、着重以电脑特技合成制造艺术视觉效果的影片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未来水世界》1亿7500万美元,《惊险任务》1亿7000万美元,《珍珠港》1亿4500万美元,《世界末日》1亿4000万美元,《蜘蛛侠》1亿3900万美元,《酷斯拉》1亿2500万美元,《碟中谍2》1亿2500万美元等),而另一些影片制作方,则看中了电脑特技合成所创造的低成本经济效益。但随着全世界“数字合成影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好莱坞之外的地方,例如新西兰的Weta制作的“指环王三部曲”,其CGI魅力不仅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论文摘要]影像是指一组连续镜头中的画面影像,这里的影像专指数字技术处理后合成的连续画面。实践证明,作为电影数字视觉影像的手段,画面的合成效果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数字电影(DigitalFilm)严格说是指电影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以及成品的放映全部采用数字技术,而并非经过胶片拍摄制作完成。但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数字电影”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字电影,它将电影中的数字技术模糊、笼统地归纳为“数字电影”范畴。
目前电影中的数字技术,多数体现在电影后期的特技合成方面,它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后的音、视频信号的方法,来实现视觉和听觉上的特殊效果,从而带领着人们进入到了“真实”的感官世界之中。例如修复图像、制作特殊的造型、特殊的环境气氛、场景合成、动画、人物的替换、虚拟环境等。数字技术最早被应用在电影业中主要是在电影制作后期用来进行特技的制作和合成的。本文针对当代影坛数字镜像风格的发展,只对数字合成影像造型部分进行探讨研究。
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用电脑创作并生成影片中所需要的影像对象,主要是指2D、3D电脑动画(animator)技术,例如,《哈利·波特》中的“家养小精灵”形像、《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形像、《异形》中的“异形”等;二是用电脑对摄影机实拍的图像进行处理,从而产生影片中所需要的视觉效果。主要是指影像合成(Composite)技术。例如,影片《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与已故的肯尼迪总统握手交谈的镜头。又如《潘恩的神宫》里出现的废弃的迷宫,在影片中,这一幕合成影像显得无比动人,令人神往。
在我们惊叹数字电影魅力的同时,我们也给予它的特殊表现手段以高度关注。电影数字合成技术是为电影画面特技视觉效果更臻完美而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它是建立在高画面品质(高分辨率和高色彩位深)、高运算速度基础上的数字复合影像。近几年来,这类影片与奥斯卡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泰坦尼克号》、《美梦成真》、《指环王》、《最终幻想》、《角斗士》、《黑客帝国》、《异形》等。
数字视觉影像的合成是当代影视剧特殊效果制作中占最大比例的部分,这对形像的自然表现非常重要。过去用传统的光学方式进行影像合成,合成的影像越多,画面质量越差。而如今因数字技术的应用,影像合成质量和特殊效果等都使电影的表现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影像是指一组连续镜头中的画面影像,这里的影像专指数字技术处理后合成的连续画面。实践证明,作为电影数字视觉影像的手段,画面的合成效果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它已不再是被动地拼贴,而升华为有意识地视觉影像的创造。奥斯卡还专门设有最佳视觉特效奖。(1939年增设视觉特效奖,1962年以前视觉特效和音效剪辑没有分家,1963年后开始细分为视觉特效类和音效剪辑类。)
另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为电影中的“数字合成影像”从单纯的特技合成走向感官视觉高度提供了美学基础和研究平台。自从1896年法国人麦利耶斯由于机器卡片而重复拍摄,偶然得到了停拍、倒片的技巧之后,视觉影像感开始在银幕上出现,于是对电影中视觉影像现象的研究也就结合世界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开始进行,其中大多都是从制作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对“数字合成影像”主题进行圾具个人风格化的叙述后,电影中的“数字合成影像”也从电影题材的一部分发展到专门以“数字合成影像”为主要题材进行的大规模创作,与此相对应,对电影中“数字合成影像”的研究也从一种总体文化形态和类型片的附属例证,开始进入到把电影中的“数字合成影像”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影现象进行全方位研究的态势。
在“数字合成影像”的领域中,好莱坞生产的影片占了极大比重。可以说,世界“数字合成影像”电影的发展在绝大程度上是好莱坞“数字合成影像”的发展。目前,这类电影发展趋于两级化,大成本、高投入、着重以电脑特技合成制造艺术视觉效果的影片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未来水世界》1亿7500万美元,《惊险任务》1亿7000万美元,《珍珠港》1亿4500万美元,《世界末日》1亿4000万美元,《蜘蛛侠》1亿3900万美元,《酷斯拉》1亿2500万美元,《碟中谍2》1亿2500万美元等),而另一些影片制作方,则看中了电脑特技合成所创造的低成本经济效益。但随着全世界“数字合成影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好莱坞之外的地方,例如新西兰的Weta制作的“指环王三部曲”,其CGI魅力不仅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1产品设计专业
专业内涵
产品设计专业隶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现有四个培养方向:产品造型设计方向,展示展览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及公共艺术设计方向。目前,社会对艺术、设计的消费在不断地增长,体现在家庭装潢、家居装饰、媒体广告、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印刷设计、交通工具等诸多方面,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大好机会。中国企业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方向转变,产品设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对产品设计高质量人才充满期待。
国际交流
通过多种国际合作式培养专业人才,学院每年选派若干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到国外留学。本专业已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签订“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北京化工大学学士学位及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学士学位;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签订“2+2”、 “3+1”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北京化工大学学士学位及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还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签订“2+2+1”本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北京化工大学学士学位及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签订“1+1+1”硕士联合培养项目,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及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硕士学位;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签订“2+2+1”、“3+1+1”、“4+1”本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北京化工大学学士学位及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韩国东西大学签订“2.5+1+0.5+2”本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北京化工大学学士学位及韩国东西大学硕士学位。
核心课程
本专业特色课程包括:设计美学、设计思维与创意、基础摄影、设计研究、模型制作、创意性工程设计、品牌筹划与传播、数字模型与渲染、图形设计、广告创意设计、CIS 设计、公共雕塑、金属工艺基础等。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隶属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素养和扎实的编程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以及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研发。
发展前景
数字媒体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发展前景广阔,据统计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每年 20 万左右。
该专业针对应用前景极为广泛的游戏、动画设计、多媒体系统设计、移动应用多媒体设计、数字出版物、电视及电影后期特效制作、剧本设计、数字内容企业营运与管理以及相关的声音工程、影像工程、多媒体压缩等领域,培养各级各类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和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Java 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多媒体与网页设计、设计素描、基础摄影、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图形设计、电脑三维效果图、媒体广告、包装设计、公共景观艺术设计、动画基础、动画造型应用设计、3D 虚拟设计、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编创、数字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基础、计算机色彩原理及应用、动画造型应用设计。
专业实践:认识实习、三维美术基础、美术基础(速写)、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设、Flash游戏开发、虚拟现实开发课设、游戏开发基础、游戏开发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考试内容:
我校的考试内容为素描、色彩、速写,分值分别为素描占2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色彩占24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速写占12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报名考试时间、地点:
北京考点(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将分别组织两次专业考试,考生可选择参加其中一次或两次考试。北京考点考试报名时间为2017年元月上旬。考生登陆我校本科招生网(goto.buct.edu.cn)进行网上报名。
无论是参加第一次、第二次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间均为2017年1月14日。第一次考试时间为1月15日,第二次考试时间为1月16日。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
1、 考生必须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并合格。
2、专业考试合格证发放比例不超过我校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倍。
3、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文理兼收。考生体检合格,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将投档考生的高考实考成绩和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相加合成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文理科一起排队)择优录取。综合成绩=高考实考成绩+专业考试成绩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张江;科技资源;
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集群化趋势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关注,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产业集群,既有政府规划扶持的各种产业园区,还有民间自发形成的集群。实践表明传统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产业的一种,本文认为其发展需要采用集群的形式,为此本文在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与一般产业集群的异同基础上,以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为例进行剖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1文化创意产业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服务业,又被称为创意工业、创意经济。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与理解。近年一些关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研究,多与目前一般意义的“创意产业”相关,学术界与政府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与就业结构等内容,没有严格界定的统一标准和分析工具。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Schumpeter(1912)提出的创意思想指出,发展现代经济的根本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及信息的形成、流动及应用。Romer(1986)撰文指出:新的创意会衍生出许多新产品、市场及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因此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原动力。Howkins(2001)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其产品均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经济部门,同时他还认为知识产权分为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四大类,知识产权的每一形式均有庞大工业与其相呼应,这四种工业的各种形式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
1998年英国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理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被许多传统的英语的国家、欧洲的国家以及亚洲英联邦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然而,在实际政策运用或政府产业统计中,因为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及文化背景所不同,对于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划定,主要以国家统计局2004年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标准可分为四大类: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王缉慈(2005)认为,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的反映,也是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深入发展的结果。结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那些将文化创意、专利和商业化三者结合的产业,它是以文化创意为基础,以专利为保障,通过商业化提品和服务的产业。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2.1不确定性的需求
创意经济时代,追求的是个性化、独特化,而不再是一致性及服从性的大众化模式。创意产品蕴含着创意者创造偏好、品味,具有文化艺术的属性,其基调、风格与艺术特色具有内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文化创意产品投入生产之前,没法预测消费者对于新创意产品的评价,也很难依据以往经验来加以判断。
1.2.2以人为本的精神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的行业,每一个创意工作者都可将个人对产品的理解和创作思路在一定范围内倾注于产品的形态中。
1.2.3极高的附加值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极高附加值,是一个“引擎产业”,可以快速积累财富并带动相关的环节迅速成长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1.2.4渐趋复杂化的生产过程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早期,创意产品的完成可以是单枪匹马的画家。但是,由于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出现以及人们对创意产品要求的不断攀升,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分工亦更趋细化,生产过程也日益复杂。譬如一个高端多媒体的产品和一款大型游戏产品的研发,不断需要各种硬件及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各个层面、众多创意人才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2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2.1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定义
Florida(2002)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定义为一完整的产业群体,其核心是雇佣从事自然科学、工程建筑和设计、教育、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的人才来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或新的独创性内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01)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指文化创意产业(工艺、电影、音乐、出版、互动软件、设计等)在地域上集中,它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集合在一起,使文化产品的创造、生产、分销利用得到最优化。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指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城市的某些地方(例如艺术场所、科学院或媒体中心附近)的集聚,文化产业、非盈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形成了独特的集群发展环境。
2.2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特点
Grabher(2004)认为创意产业集群活动趋向于围绕项目(而不是公司)展开,地理集聚有利于文化经济合同项目或项目网络的工作模式。Florida(2002)对创意阶层的研究中,提出“3T”要素,即技术、人的才能、宽松愉悦的环境三要素是吸引创意阶层的主要要素,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的城市总体氛围来发展创意产业。Scott(2006)在对好莱坞的研究中指出,好莱坞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集聚地,与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和高人口密度这两个因素有关;同时大城市还能有效建立全球城市网络和全球关系通道。
李(2008)通过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集群案例研究发现,创意产业集群具有规模较小、物理空间独特、跨行业企业聚集及知识溢出明显等特征。马春辉(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表现出无限的延伸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集群内相互学习较少等特点。本文认为创意产业集群有集群主体创造性,创意人才先导性,生活和工作结合,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结合,具有多样化宽松环境、拥有独特的本地人文特征且与世界各地有着密切联系等特点。
2.3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一般产业集群的异同
Pratt(2002)认为创意产业集群为产业集群的一个内部分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相反,Florida(2002),UNESCO(2006)等却认为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政策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总结相关学者创意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创新行为跟文化创意行为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产业集群强调技术及管理创新行为,而文化创意产业则强调文化创意。Florida(2002)认为创意行为需要松散的联系,由于紧密的联系会使内部团体排斥外来者,从而损害多样性,而多样性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行为与创意行为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所依据的知识是不同的。创新行为往往是显性的专门化知识,这种知识通过普通的渠道可以学习,如大学课堂,专业化书籍和电视广播等。而创意行为通常依据的是隐性的知识,这种知识需要通过手把手的面授才能获得。
其次,在集群的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创意产业集群与普通的产业集群不同,普通的战略对它不起作用。创意产业集群不像普通产业集群那样,一个企业园区紧邻着一个拥有技术的校园。创意产业集群里有文化机构、艺术场所、媒体中心、非盈利企业及生活着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的科学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既是工作的地方,还是生活的地方;同时还具有消费与生产融为一体的特征。它全天开放,既有工作还有娱乐,多样性、变化性为其基本特点。
第三,集群形成模式上的区别。传统的产业集群首先是是企业集聚,然后企业吸引人才;创意产业集群则相反,先是创意人才的集聚,由创意人才吸引企业的驻入而形成创意产业集群。他认为要发展创意产业光吸引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合适的人。因此,政府在制定吸引企业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吸引创意型人才的政策。
3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3.1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概况
2004年8月上海市宣传部正式命名“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为“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成为张江园区新兴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年的发展,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逐渐从网络游戏产业扩展形成以网络游戏和数字出版为特色,包括动漫和影视后期制作等领域在内的张江“数字内容”产业集群。2009年底已累计入驻331家文化科技创意企业,聚集了如盛大网络、第九城市、网星游戏等游戏软件企业,以及矽幻科技、创新科技等电影后期制作企业(见表2)。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数字视听、互动教育等领域处于国内引领地位,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在各自领域确立了市场领先或技术领先地位。
3.2 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分析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来看,由于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生产过程渐趋复杂化,张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科技优势。例如网络游戏领域,盛大和九城等先通过网络游戏为主,到与自主开发并重,到目前的自主开发为主,张江的网络游戏产业几年来一直占据全国的30%份额以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表1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主要企业和机构
网络游戏 动漫 影视后期制作 数字、出版
内容制作和提供商 盛大游戏、美国艺电、美国暴雪、第九城市、法国威望迪、韩国Core、韩国NC SOFT、盛泰软件、麦石、圈之圆网络、四元数码等 视金石、大模王动漫、城市动画、派来蒙、拓荒动画、欣凯动画、阿妮信息等 矽幻科技、河马动画、聚力传媒、张江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 盛大中文、光线控股、歌沃影业、PPLive、上海车通、美优网、薄荷信息、点击书库、微图网络、沪江网、新纪元、早道网络、优盟教育网等
内容运营商 盛大游戏、第九城市、网之易 炫动卡通、点击动漫网、中漫网上海运营中心 歌沃影业
技术提供商 曼恒数字、风格信息技术、华博数码、盛大在线、世纪创荣 北大方正、盛大文学、中国数字出版技术公司
科研院校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创业学院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
支持平台 张江动漫谷、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动漫产业联盟
资料来源:《2010年张江高科技园产业发展年报》
大部分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于租金低廉的城市工业遗址,靠着这些具有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的老厂房、旧仓库经过艺术家改建后为创意萌发提供独特的环境和氛围。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立,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张江更多的是靠着引进文化创意企业为主而壮大,由白手起家,短时间内形成了全国的两大科技创意产业园示范区之一。
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众多企业中,80%以上是中小企业,同样呈现出创意产业的企业呈现出“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的特征。毋庸置疑,已有学者论证过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创新的源泉所在。创意产业的企业小型化、个性化、扁平化的特征,适合创意产业企业灵活设计、灵活经营、灵活发展的要求。然而受投融资的不完善,中小企业中受市场欢迎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难以形成,为此张江的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设法降低了风险,为园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一定保障,更有利于整个创意园区的创新发展。
由表1看出,张江文化创意产业中产业链条的企业的相对完整,使得园区企业联系更加容易,可以更好的发挥集群带来的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等。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运营的网络视频播放平台PPLive,占据了互联网直播市场的50%的市场份额,超过9000万用户中,30%是海外用户,站在了全球市场领域的最高端。PPLive通过与鸿波网视、优度宽频、九州梦网、新传体育等合作,形成了“内容―平台―技术―受众”,构成了整个P2P新媒体产业的价值链条,取得了巨大成功。
浦东新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一方面制定了文化科技创意企业认定办法,对经过认定的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建立了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基金。这些政策还是大多沿用了传统产业集群模式,在短期内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群还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创意人才的缺乏是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障碍,在张江文化创意产业以后的发展中得到验证。
4小结
由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看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依靠自身的科技资源特色和一些产业扶持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不是所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必须都依托于传统地方文化才能发展起来,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引进文化,让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短期内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例子看出,目前并没有显现出上文所说的创意产业集群与一般产业集群的区别。从长远发展来看,创意集群的发展还得依靠创意人才,因此张江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加大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的有效政策。
参考文献:
[1] Caves.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 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M].United States: Basic Books.2002.
[3] Maskell ,P. Malmerg , A.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irms and Regions-Ubiquification and TheImportance of Localized Learning[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9(6):9―25.
[4] Mommaasd ,H.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Urban Studies,2004,41(3):507―32.
[5] 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05(4):16-21.
[6]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30―50.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电影《风雨哈佛路》给我的感触可以用泰戈尔的这句话来形容。
电影中,丽丝从小生活在父母吸毒、酗酒,脏、乱、差的环境里,十多岁就辍学流浪在街头,从未上过学的她,通过努力,在两年之内完成了高中所有学业,又得到纽约时报全额奖学金资助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女孩从废柴变为众人羡慕的学霸?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她从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坚韧的性格,帮助她走向成功的彼岸。“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就是从荆棘上迅速踏过。”是啊,谁的一生就是平坦无波的呢?处于人生最低谷时,一个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努力从谷底往上爬,坚韧、坚持,总会有离开谷底到达顶峰的那一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风雨后的花朵才能散发出迷人的芳香,经历风雨后的天空才能出现彩虹,浴火之后的凤凰方可涅槃重生!
《风雨哈佛路》学生观后感
“我永远深深爱着我的妈妈!”这是《风雨哈弗路》中主人公莉丝一直说的一句话。这样一个心中有爱的女孩,经历却令人不可思议。莉丝生活在一个十分糟糕的家庭:父亲吸毒酗酒,母亲精神分裂……、艾滋、饥饿是她的童年,还有那颓废的生活,同学的欺凌!
“我很聪明,我可以改变我现在的生活,我需要的只是机会。”当母亲去世,一系列德打击,莉丝深受触动:要改变命运,必须重返校园。她说她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平静与自信有几人能说出口?
是的,这是通向自己生活之外——一个光鲜明亮的世界的路。于是,她挥汗如雨,奋力奔跑。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是的,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女孩,面对逆境与绝望,不屈服,不放弃,才能如沙漠中顽强不屈的仙人掌,孤傲地绽放,聚集全世界的目光!我又不免惊叹,这需要多大的毅力!
那个望着一池碧水却还不敢下去游泳;那个望着宽阔平坦的道路却不敢上车;考试一遇到难题,就不愿思索立刻放弃;就连养盆花都是半途而废……这样胆小懦弱的我,这样容易退缩的我,这样缺乏耐心毅力的我,凌云壮志又有何用?
时光悠悠穿越古今,地大物博纵横四海。李时珍为造福百姓,翻山越岭二十几载光阴;钱学森,为回国报效研制导弹,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海伦凯勒,度过八十八载无声无色黑暗岁月的女子,用汗水书写了壮丽的人生……
《风雨哈佛路》学生观后感
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这部电影,那时满眼就只有女主不用上学还可以拿很高分的超高天赋最后得以进入哈佛的大圆满,将片中呈现的背景,苦难无限淡化,也忽视了作者对复杂亲情,友情,梦想复杂勾连的处理。如今又将这部影片重新观看,在经历了人生中小小的磨难后,我终于感受它柔软又坚硬的情感。
影片最开始是从一场疯狂又心酸无奈的抢钱开始,亲情就这样被撕碎在母亲求毒资里。父亲的淡漠和支持,姐姐的恨铁不成钢,我从垃圾桶里拿食物看着父亲母亲肩并肩买……随着剧情的推进,处境越来越困难。直至母亲确症艾滋选择离开,自己被送进姐妹收容所,父亲住进收容所……剧情进行的很快,丽兹的苦难就这样被摊开。初中时的我无法感受这是有多么悲惨困难,当然现在我也无法感同身受。但我知道感受不到爱和安全感是怎样的体验,更何况女主才八岁,她对这个家就只有温馨的回忆了,一般人会选择放纵或者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吧,丽兹却始终冷静自持坚持了下来。虽说她的母亲已经精神分裂也有了暴力倾向,但丽兹始终深爱着她,明白她的苦痛,这是我十分动容的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进入青春期后吗?我对我的父母亲人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沟通,缺少了那种我们是一家人齐头并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于我而言丽兹对家人父母这种纯淬的感情和包容感恩是十分珍贵难得的。再之,丽兹影片中后期对患有艾滋病的父亲的真情告白也让我流下眼泪,这场告白之前是父亲对丽兹成长艰难的懊悔内疚亲情是她成长路上的羁绊,但最后也成了她成长的助力。丽兹是社会的最底层最弱小的群体,“在我的世界外有一层外壳,我们所有人都生在这层外壳以下,你能从外壳里看到外面,但是你却出不去。”电影里的独白就是她的真实写照。她在贫穷,缺爱,流浪,旷学的外壳下,内心隐隐渴望着壳外面的生活。确实,她生活得太糟了,虽说这世上有围城这一说,但是她的超高智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坚持能使她突破外壳过上更有意义的人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克里斯,被父亲犯,母亲的背叛,让她与丽兹选择流浪,她们相依为命。丽兹母亲的死亡是一个转折点,“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做出选择。我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生活”,她选择了后者。通过自己的争取她进入到一所环境友好的学校,哈佛大学游览更是让她仿佛活在了梦中,她有了更为坚定的目标,一天修十节课,洗碗时抬头看资料,地铁通宵学习。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克里斯,她没有傲人的学习天赋,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没有丽兹孤注一掷地努力,只有一步步沉沦,甚至提出她自己可以当谋生。最终两人的冲突在丽兹前去纽约时报面试时爆发,那里象征着丽兹已经与这位朋友分道扬镳,丽兹所想已近触手可及,最后不负众望地她成功了,迎来了丽兹考上哈佛的结尾。这里友情的失去和师生情获得,让丽兹更加的成熟,更有自信,对的人对的事都很重要,克里斯与她的美好已不复返,丽兹会收获她新的美好。时光的变换,熵带来的一去不复返,让丽兹终于成为一支傲放的野玫瑰。
第一次的观影体验后,其实对这个情节设置有些不理解,因为女主转向学习,并获得纽约时报的奖金成功进入哈佛让人觉得很不真实,在我看来这种不真实感来源于剧情节奏快且作为普通人与哈佛的过大距离感,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可遇却不可求,只能活在内心让我们躁动。想要的高绩点,奖学金,美好的感情……多少次我们只是在最开始想着做不到,而不是怎么做,或是被顺境吹起又被逆境打翻而再不愿相信自己有翻身之时。我们真的全力以赴过吗?丽兹在最后接受纽约时报奖学金时,曾说:“我必须竭尽所能去工作,看看会发生什么?”我们会愿意看到我们的新改变吧
作为一部电影,也许它并不够艺术,情节也不够跌宕起伏,Homeless To Harvard这一电影标题也让人一眼看到结尾,但其中情感的羁绊或助力,自身命运彻底改变的过程还是能让我们在逆境中获得慰藉,选择相信“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时光中积累突破重围的条件,继而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风雨哈佛路》学生观后感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感人的励志影片,一个女孩子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努力奋进的故事.利兹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珍妮因为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溃,父亲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兹只好流浪街头。不久,母亲去世了,利兹很受震动,她意识到如果沉沦下去,将会和母亲的结局一样悲惨。她决心告别过去,开始全新的人生。
“每天起床,我看见的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好像都披着一层膜,无法穿透。这种感觉很奇怪,有点悲哀,可是没有办法改变。”
令人奇怪的是,贫穷和负面的童年经验,并没有让她变坏或者失去希望,隐隐约约之中,她一直都知道,在她生长的环境之外,其它人所过的,是很不一样的生活。而她知道,只有想办法脱离现在的环境,才有可能到那个新世界去。母亲死后的几个月,在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精神鼓励的情况下,她自己一个人,申请进入一所私立高中,因为她相信,读公立高中并不能帮她跳出贫苦的轮回。开始念书之后,她还 是没有地方睡,还 要在肮脏的洗碗槽前面,一面工作赚微薄的薪水,一面念微积分、几何学。
她身边的所有亲人、朋友全都告诉她,没有用的,不要痴心妄想进大学。可是当她拿到班上第一名,得到机会参观哈佛校园的那天,她就狠狠地发誓,要成为哈佛的一员。那天,当她看着走在哈佛校园里的男男女女,心里不禁问自己,“这些人的动作举止,为什么这么不一样?是不是因为,他们来的世界就是这么不一样?若是这样,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个世界去。”
她用真诚最终争取到参加进入中学的考试权利。父亲作为她的上学的担保人,从收容所出来。办理完担保手续出来的时候,父亲对她说,好孩子,坚持学习,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着父亲远去离开的背景,这个弱小的女孩坚定了信心,从容地走进了学校的大门,面试的那天,她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穿着一件破烂衣服,罩上一件向姊姊借来的大衣勉强充场面。
她以非凡的毅力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从17岁到19岁,两年的时光,她学习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每门学科的成绩都在A以上。作为奖励,她以全学校第一的成绩和其他9名同学获得了免费到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参观的机会。
在一个浓郁的秋季中,金黄色铺满整个季节。在写满辉煌的树下,一个女孩站在哈佛学府的门前,仰望。面对大学的殿堂,她决心实现她的又一个愿望——她要成为这所大学学府中的一员,她要证明给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实可以改变。人生其实真的可以改变,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1996年,上帝会让一个付出努力和艰辛的女孩收获喜悦;她的经历、她的真诚、她的论文深深打动每一位评委。10000美金的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让她获得了进入哈佛的通行证——她成功了。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向她敞开了双臂。凭借着对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改变生活困境的强烈愿望,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同样一个金色的季节,作为哈佛大学——世界最高的学府的一员,她安静坐在了校园的教室中。也许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一个贫穷苦难的女孩用她的执着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了她自己,改变了她的人生。
果然,她得到了那笔奖金,进了哈佛。领奖致词的那天,她说,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将永远地被改变。Liz Murray,一个最贫穷,也最勇敢的哈佛女孩。
《风雨哈佛路》学生观后感 今天我查了六级成绩,不出我所料,挂掉了,虽然早就知道了是这种结果,但是还是免不了心中淡淡的失落,就是这种失败感,催动了我久久不曾运转的大脑,我开始发思,懊恼自己以前有多么不努力,也许是为了激励自己吧,我搜到了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看完后我心灵震撼了。
父母吸毒,无家可归,吃不饱肚子,我不能体会这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是丽姿这个女孩就是在这种生活环境中长大的,我很佩服她没有屈服于这种环境,因为多数人,都是在这种屈服下死掉了。丽姿在饱经折磨之后选择了自己的路,改变这种环境,更好的生活。然后顽强的努力,大胆的尝试,最终机会女神向她招手了,她最后实现了自己的哈佛梦。看到这里我的灵魂颤动了。
我现在在思考,我的生活为啥一直这么不高不低的,我一直都试图打破这种原地踏步走的局面,可是一直没有成功,我现在似乎明白了,究竟为什么我没有做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因为我不够努力,我对于我的目标就没有心甘情愿的执着,在学校里,我多数时间都是荒废了吧,虽然我身边很大一部分的人都是这样,那么我就随波逐流了?这一点我深深的自责,有句话是说:做一个早起的人容易,但是在一群懒人中做一个早起的人就难了。对于我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我以为在大学里表现的太努力,会别人生疏的,真的,真的有这种情况,我也一直避免,现在我看来我是错了,彻彻底底的错了,我努力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如果我努力别人却嘲讽,那么这种人做不了朋友,以后我要好好努力,放下自己那么多的私心杂念,我明白我要好好学习,只要我优秀了,那些我苦苦追逐的荣誉,自己会来的……
希望我记住今天的思考,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我也想要更好的生活,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放下一切私心杂念,努力,努力,再努力!
《风雨哈佛路》学生观后感 当我看完《风雨哈弗路》这部电影后,我有很多感触,女主人公莉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走进了哈弗大学辉煌的殿堂。
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毒瘾,家庭几经崩溃。有一次她和母亲一起去餐馆,那种久违的感觉,曾经的温馨仿佛又围绕在她身边。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一会儿她母亲毒瘾发作,又跑去酒吧喝酒抽烟,这一切看在她眼里,她在心底呐喊,深深地呼唤,可一切都只是徒劳……
最终母亲因吸毒感染上艾滋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她久久地躺在母亲的棺材上,儿时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脑海,凄凉的家庭,颓废的生活,无法捡拾的亲情,同学的歧视和欺负……可是明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拾起那饱经挫折的残碎记忆,路还是要往前走。而此时的她是一个人,人海茫茫,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可她不曾忘记自己还有梦,她要改变生活的现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