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世界建筑欣赏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第2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第3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了解那个时代的建筑,必须要去弄明白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科技的发展状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中国文化一样,连续相继并产生反应这种文化的建筑艺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建筑也秉着自己独有的性格绵延下来,建筑类型极为丰富,如北京故宫、江南园林、皖南明清建筑、乔家大院、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等。

世界建筑分为两大类,分别为西方建筑和东方建筑。近年来西方建筑发展的很快,但是也不能对东方的建筑失去信心。在这个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探明东西建筑之间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未来建筑的健康发展。

·通过学习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认识,我们不能片面的把视觉停留在建筑的表面装饰图案上,建筑的内在结构美更要去探究。

一、文化和建筑

建筑是文化发展的高度集中,它代表那一时期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中国的传统建筑给人一种亲切感,使你想去触摸它,感悟它。当我们用真诚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时,发现文化的本质对建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贡献。我们不能只欣赏建筑表面的装饰美,更应该把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灌注到建筑的设计当中去。

中国建筑有自己独有的性格,不受外来影响独立发展,起源于新石器文化,发展于铜器时代,成熟完善于近一个多世纪。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他的《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说到:“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弟兄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在历史上,其他与中华文化约略同时,或先或后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伦,稍后一点的古波斯,古希腊,及更晚的古罗马,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四千余年,一气呵成。”

二、中西方建筑

西方和东方的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也就不一样,所以对建筑的认识也不一样。在中国建筑对人们来说就是一种社会实际需要,满足当时的居住需要就行,所以几千年来,保留下的建筑痕迹也很少。西方建造的建筑大部分以永久性建筑为主,大都用很长时间来建造他们的教堂,神庙和陵墓。在中国,在建筑建造上花的时间就少。

比较中西建筑,西方的永久性建筑大都和神灵,宗教有关。这是和他们的政体是有联系的。由于文化的不同,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两种文化的好坏,这是无法比较的,我们只能从文化的性质出发来吸取最优秀的成果。历史已经证明,无论科学还是文化艺术,通过交流学习必然会得到好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方法也不断出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西方建筑各自发展,各自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中国传统建筑是有很多原则性和科学性,等待着我们去潜心学习和认识并实践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

三、传统与现代

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在当代新建筑中,它的材料与传统建筑不同,但其基本原理是一样,先进行屋架的拼装,然后再增加墙壁。就比如人一样,只是外面穿的衣服风格变化了。

中国传统建筑是材料、结构和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现代建筑中有些建筑是用着现代的材料,却披着传统的外衣,显得貌合神离;也有一些创新理念很强的,也能博得大众的目光。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在批判中前进发展,中国的建筑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建筑生命力是旺盛的,它的基本原理被现代建筑所采用,这是对世界建筑的贡献。

第4篇

关键词:极少主义流派;极少主义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71-01

一、极少主义的特征

形式上的极简。极少主义艺术在形式上的极简,主要表现在它对材料、造型、构图的运用和组合的极限性,总体特征是追求整体化、单一化、抽象化。极少主义非常重视作品的整体性,认为艺术创作的整体性是通过重复使用完全相同的部件来实现的,这样的组品不存在所谓独立的局部。而在材料的运用上、极少主义尽量不去人为地干涉材料,而是让材料充分显示出自身的特征,使作品本身成为艺术的主角,具有独立的价值。内涵的极简。极少主义者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不应该包含深刻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

二、极少主义在各个领域中的体现

1、极少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极少主义简洁明了的风格渗透到平面设计上,强调主题明确,在设计中提倡摒弃粗放奢华的与主题毫无关系的装饰和琐碎的功能,用简洁的语言来传达信息,去繁从简,用最本质的元素获得最简洁明快的空间,从而达到最为准确的定位。

色彩的简洁:色彩带给人们先入为主的感觉,由此获得鲜明的视觉感受,色彩具有神奇的力量往往能够激起欣赏着内心的涟漪。极少主义的平面设计作品喜好简单的色彩和简单的搭配。简单的色彩是指他们大多选用单一的色彩,或是邻近色中的两个到三个颜色进行设计。简单鲜明的颜色识别度高,容易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方便读者的再次联想,使用鲜明的色彩设计也是设计成功的法宝之一。形象的简洁:简洁优美的设计、主题明确的图形直截了当的表达设计意图,让人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图形承载着保护商品和为商品增加卖点的重要使命。极少主义摒弃粗陋、奢华与琐碎,以简洁凝练的手法来疏导现代生活,在有限空间、有限资源下,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字体的简洁:字体较之图形具有独特的信息传播力量,人们更喜欢和乐于接受简单的字体,因为简单的字体更容易让人们记住和使用。在设计领域,字体设计一直是平面设计的专业培养课程,一个成功的字体设计也是好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极少主义在建筑中的体现。极少主义建筑,以“否定”、“减少”、“净化”的思维,彻底摒弃了琐碎的形式,去繁从简,即以最简洁的手法隐含复杂精巧的结构,从而获得建筑的本体,留下简洁明快的空间,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宠。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火车站附近的沃尔夫信号楼,从外观上看,建筑简洁而又光彩照人,任何立面都是规则的长方体,长方体下面却隐藏着一个复杂的居所。

3、极少主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非传统的小家庭或单身家庭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欣赏极少主义的“减少”模式,喜爱简洁明快的空间,以放松高度紧张之后的心情。极少主义舍内设计常采用黑白灰的色彩计划,善用大面积中性色与鲜明的重点色,结合冷峻的直线条及个性突出的装饰,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少主义存在于文学、建筑、绘画等多种领域中,同时也存在于西方与东方的同于不同之中。极少主义的本解就是一种回归,用最简洁和最精炼的姿态回到起点。中国有句古话叫,“冗繁削尽留空瘦”,翻译过来就是极少主义。极少主义也可以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品味出来。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幅,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的留白之中。这里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这里的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崇尚简单质朴之美,从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三、正确认识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绝不是单调和虚无,正如人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简洁明快、大方得体”不等同于单调乏味一样,极少主义也绝不是简单和虚无的代名词。极少主义是形式和秩序上的“简与少”,意境和品位上的“繁与多”,它往往通过一些极其简单的形、光、色来完成形式上的演绎,达到情景上的无线扩张。极少主义的美感存在于生活中,它需要设计者能够感悟生活、理解社会、尊重人性,从不同的文化环境里来吸取营养来充实自己,厚积薄发。极少主义不是简单的单调的什么也没有,它是科学的严谨的,同时也是多义和深奥的,只有恰如其分才可以表现极少主义的简约之美。

四、结语

极少主义艺术引发了“什么是我们生活的本质”,“什么是真实的生活”在哲学范畴的思考,并给出了答案:世界本来就应该是简单的。

21世纪的设计是在尊重各种文化的基础上,超越其自身,派生出相通的设计,极少主义恰恰顺应这一点,将在未来的设计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生活世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作为小学美术教师,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应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现就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艺术课程”如何与“生活世界”相得益彰,相互联系?我们说,书本知识是人类长期总结、实践而形成的智慧的结晶。学生学习知识,也主要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毕业论文,生活世界。但是,有选择就有舍弃,有总结就有丢失。书本知识所舍弃的是什么呢?正是现实世界和生活世界中那些生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东西。而艺术课程正是具有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形象性等特点。这些就只能结合生活世界、将艺术课程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1 从学生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的主题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于艺术教育主题,只要留心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就能很容易寻找到合适的艺术活动主题。毕业论文,生活世界。从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主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某一活动,某一节日,某一生活场景,某一情感为主题起点,由此扩展开成主题网络,如“剪纸艺术”、“书法艺术”、“民间歌舞”等艺术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二是以某一艺术要素为主线,到大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寻找形成主题网络,如以“对称”为主线可以扩展出“建筑中的对称”、“绘画作品中的对称”、“生命世界中的对称”、“音乐作品中的对称”等艺术主题。

从学生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留心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富含艺术韵味的场景、事物以及学生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其次,以不同艺术门类的角度对其进行联想、设计初步的艺术教育主题;再次,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教育计划的安排调整主题。如,以“爱”这一情感表现为主题,可以扩展出“以爱为主题”的美术和音乐作品欣赏活动,绘画:我爱小动物;散文:共伞;表演:我们都是一家人等艺术主题。

2 将学生艺术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

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发展的。毕业论文,生活世界。因此,学生艺术教育不能仅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而应该贯穿于学生的一日生活之中。

2.1积累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感性经验

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积累感性经验,寻找艺术要素,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审美教育资源,如春天的嫩芽,秋天落叶,各种花卉的颜色,树木的造型;美妙的小溪流水声和宛转的小鸟鸣叫声;社会生活中的建筑造型,节日的街头,人和动物优美流畅的动作等蕴藏美。毕业论文,生活世界。教师可以组织寻找“生活中的画”、“大自然中的节奏”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摆脱日常知觉的局限,使学生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性质和艺术原理产生敏感,激发其艺术感悟能力。

2.2加强生活中艺术环境的创设

2.2.1营造积极鼓励的精神环境

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并时时激发学生的情趣,情感。学生期,孩子们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幻想奇特,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象中,创造的萌芽也正若隐若现。因此,我们成人应以赞赏的态度及时捕捉到这些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耐心科学的引导,力求在精神方面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他们能自由思索,大胆想象。

2.2.2创设丰富自主的物质环境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学生艺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创设“小小艺术活动角”,放置中西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中国民间工艺品及学生自已制作的作品等供学生欣赏,还可以放置各种绘画用具和废旧物品等供学生自主地进行艺术创作。在创设这一角落时教师要注意中西艺术作品兼容、各种艺术门类作品兼容、成人艺术作品和学生艺术作品兼容,还要经常更换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

3 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相互渗透中的中介作用

中介作用是指“处于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要素这间起中间联系作用的环节”。“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不是彼此隔绝、互不相干的,而是直接或间接地经过一定的中介而互相联系着。艺术是学生教育不同领域交叉的地带,教育中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这里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可供探求的新领域,当然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毕业论文,生活世界。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相互渗透的中介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中有美,语言中有韵味,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生活世界。

4 学生艺术教育的方法要符合学生生活的逻辑

学生的生活是一个感觉的生活,感情的生活和自由创造的生活,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是直觉的,充满情感的,因而在进行学生艺术教育时,首先要做到整体化的艺术教育,不能割裂各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而应该使艺术活动成为不同艺术类型的共同审美要素之间进行互为感受、互为理解、互为表现、互为创造的过程;不能限制他们、轻易呵斥或盲目否定,而应该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一起用他们眼光来理解艺术,允许他们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

总之,学生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更优雅,更精细的感情和感觉,培养学生更丰富,更广泛的理解能力,通过艺术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连接使学生能够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以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美化生活;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拓展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乐趣。艺术教育是人生的教育,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回归生活的艺术教育就是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让个体以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就是让教育真正回归到“人”的本位。

第6篇

论文摘要: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街智慈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街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体现了后现代性。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事倩莫过于举办奥运会,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也同样需要世界的了解。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成为世界人民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和自然风光的最佳窗口。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新智慧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新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体现了后现代性。

    一、后现代及后现代建筑

    1、社会经济与现念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西方社会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入了消费社会。人们开始由对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转向对物质商品附加值的消费,从而形成了消费主义。消费领域扩展到对商品所附带的象征某种地位、声誉和品位的符号消费上。杰姆逊认为,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哦是看歌舞,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代之的是以摄影、电视、电影为主导的电子成像技术和多媒体这些大众传媒,它们把镜头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图片、动漫、影视、mtv,dv等影像铺天盖地,取代了传统的印刷文字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把握现实的话语霸权。印刷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快速直观的读图取代了间接而又需静思的文字阅读,视觉刺激使感性消解了理性。世界性读图时代已到来。

    伴随着消费主义和视觉文化而生的,是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常常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姿态出现于日常生活中,就像一场无始无终、花样不断翻新的游戏。于是,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后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中,流行艺术和娱乐活动以其通俗易懂的大众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

    2、对建筑设计观念的影响

    受到后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一股“后现代建筑’热。后现代建筑是在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功能的基础上吸取了波普特点,为建筑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强劲新鲜的空气。

    后现代是一种自我意向和意志的表达。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制性和现代主义的功能性使得建筑师被假定为‘缺席”、‘不在场’,而在后现代建筑中建筑师是一个存在者,他的行为与活动是一种‘在场’的状态。后现代是通过‘经验’“触摸’世界,通过我的“记忆’和‘联想”来证明世界的存在。后现代认为,建筑师的眼睛不仅仅是一个晶体哦视网膜,而是记忆与感倩,是灵魂,于是建筑空间变成了通向生命梦幻的‘路径’,在身体与记忆介入的同时也向世界展开了无限偶然性。因此,后现代建筑便产生了带有荒谬性的崎变、弯曲、堆砌、解构。萨特说身体是“我的偶然性的必然性所获得的偶然形式,‘身体’表现了我对于世界的介入的个体化’。正由于灵魂与记忆的加入,我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才有了意义,世界的图像才有了意义。建筑作为‘图像’的一种。不过是洲门记忆与灵魂的“路标’而已。

    同古典建筑和现代主义相比较,后现代具有强烈的游戏性,它缺乏学术与科学的严谨与逻辑,有些波普,甚至还有些幽默。后现代的“叙事’游戏把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给打破了并以‘嬉’的态度对现代主义的逻辑、理性和法则进行挑战。后现代建筑的哲学观把“人’的存在作为一种建筑精神来对待。同时,后现代文学性在其语言特征和在空间中暗示人的存在。后现代认为,建筑与文学、绘画一样,在它的时间与空间中充满了“人性’内容,建筑文学性空间是一个实体的“场所’,建筑在被阅读的过程中“标记’引导身体和记忆进入了一个可·阅读,和。联想,的空间。而这种思考在70年代无疑是促成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从造形与色彩两方面,奥运瑞馆的后现代性

    1、建筑的整体形态

    后现代是一种自我意向和意志的表达。在建筑中即表现为一种体验建筑,以“我’个人的感受体验为基点,通过身体与记忆去解读建筑。

    备受关注的“水立方”、‘鸟巢’、五棵松篮球馆整体形态变化都简单。超大尺寸的设计,使身临其境的人瓜心态上重新感知形体,使。我的意识放大,对建筑形态的评价除了传统的视觉体验之外更多的介入了心理感受,强调了“人性’。文丘里提出的“平凡论’就以丑为美,以平凡为美,正如他所说的:“当每一个人都急于标新立异时,安静与平凡反而显得相当的特殊和具震荡效果。’这样重视大众文化成了普遍的课题,群众和社会重新受到关爱。设计真正开始为广大的群众服务’。

    2、建筑色彩

    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建筑色彩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白色为主的朴素色,通过日光和阴影的永恒作用,色彩主要是被用作呈现要素以营造空间和体积。后现代的游戏性使后现代建筑在色彩运用上摈弃了传统的白色,取而代之的是建筑色彩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文丘里在其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把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世俗建筑与设计奉为流行文化的杰出代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电子技术也加入到建筑的色彩设计中。秉承科技奥运的奥运场馆建筑充分体现了后现代建筑的特质。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鸟巢’的整体色彩语汇包含着深沉的灰、明朗与热倩的红。“水立方’是与‘鸟巢’遥相呼应的水蓝色神奇建筑,白天,“水立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一片柔和温润的“泡泡’如诗如画;夜晚,它的灯饰效果强调更加科学的照明方式。光与影的巧妙组合,使之整体面貌更加曼妙多姿。水蓝色的水晶宫殿发出耀眼的光彩,点亮了夜空,演绎着梦幻色彩。

    3、“高技派”

第7篇

1. 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聚居形式,如村寨、坞堡、城邑、都市等;

2. 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如:宫殿、陵墓、寺观、塔幢、园林、宅第、石窟、祠庙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结构技术。如:土工、木工、砖石工;基础、沟渠、城垣、高台等构筑技术;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蚁等技术;

4. 室内设计、装饰、陈设、帘幕、家俱、照明灯具、音响、通风等;

5. 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刻(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采画、裱贴、鎏金、镶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术;

6. 著名匠师和建筑文献典籍;

7. 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观念、伦理制度、审美观、风水思想、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习俗对建筑的影响;

8. 风格特色,即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我们说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而以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作为研究的重点,又分为:

1. 战国(475B.C-221B.C)至秦汉时期(221B.C-220A.D)。有人主张自周代开始(1027B.C)到三国时代(220A.D-265A.D)为止。

2.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张三国时期列入此期。

3.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907A.D-1368A.D)

4.明清时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国进人近代时期,但古建筑体系的活动仍有延续。

1949年以前,在中国从事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的,除了个别的业余受好者外,唯一的专门组织,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和社长是朱启钤,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组主任梁思成和文献组主任刘敦桢。学社的历史不长,前在北方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作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结构方法,特别是围绕宋〈营造法式〉的研究。战争时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两省调査和研究。大约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动。学社取得十分重要的成绩:为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建立了体系,培养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说直接间接继承了学社的传统。

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査和研究,无论范围,类型,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营造学社时期。不仅有专业机构,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不仅有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了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就研究的专业队伍和相关学科而言,可分为四方面系统:

1. 文物部门:中央有国家文物局,其下设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和古建筑专家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作全面测绘记录,逐年重点拨款维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护本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还负责调查、记录、保护、维修省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还有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中,古建筑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宫博物院下设古建部,专门测绘、研究、保护故宫建筑群。国家文物局又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古建筑培训班,培养各省地方古建筑调查和保护工作的人员。他们比较侧重古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2. 考古部门:中央有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国内重点地区如隋唐长安城址,洛阳汉魏故城址设考古站,专门从事地下发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如陕西、河南,则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设考古工作队,从事本省考古发掘。他们发掘的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四川广元三星堆遗址;古城址如湖北盘龙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汉长安、汉魏洛阳、邺城、隋唐长安等;古墓葬如安阳商代妇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陵等。这些资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华东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主要从事民居、园林和长江以南古建筑的调查研究。该室有许多重要发现和收获。例如闽西客家土楼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堂、河南窑洞民居、馀姚保国寺大殿、福州华林寺大殿、秦宁甘露寺大殿等,1956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苏州的园林〉及若干调查报告。1956年,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则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在清华大学创设建筑历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另有一个小组专门从事〈宋营造法式〉的研究诠释和图解。

其他一些大学的建筑系,设有中国建筑史课,教师也从事调査研究,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许可而各有重点。如天津大学长期调査清东西陵和北京、承德的范围,清华大学长期研究颐和园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宫)以及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学院长期调查测绘曲阜孔庙孔府等建筑,同济大学多在苏州、杭州、杨州一带调查民居和园林,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则长期调查研究四川地区的古建筑和民居,华南工学院则重点在岭南地区。

4. 建设部门。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属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后来改为研究所,有人员一百余人,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机构。但时间不久,至1977年重新组建为中国建筑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人员20人左右,已不再充当主力。而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则积极展开当地的古建筑特别是民居和少数民族建筑的调查研究,规模愈来愈大,成绩可观。

以上几个方面虽然各有职责范围因而各有重点和特长,但也曾各尽己能、通力合作,进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长亲自召集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员共35人的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讨论大纲,分工撰稿,於1964年编写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当时为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持,由几方面人士40个单位80多人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又总结了新的研究成果、开阔新的领域,有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门合作的《中国建筑通史多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进行写作,尚未竣工。

近年来,各种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风起云涌,出版很多专门著作、图集和学术刊物,举办专题研讨会,大大促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交流。例如中国建筑学会所属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所属古建筑园林学会,中国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会,圆明园学会,长城学会,古都学会,历史名城研究会等,均在活跃发展。相信会有更丰富多采,更高水平的成果出现。

此外,在外国也有一些对中国文化、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也进行考察,撰写专著或论文,并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对此,我们深表欢迎和感谢。

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几个大项加以概括叙述。

1.中国古代遗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进行发掘的考古部门整理研究,出版专著或於〈考古〉、〈文物〉杂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士(如宿白、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地理学家如侯仁之、谭其骧为代表的古都学会的研究。建筑学家的研究,则有同济大学董褴泓主编的〈中国城市建设史>,贺业钜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村田治郎的〈中国四帝都〉和美国学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国都城规划)。清华大学吴良镛的〈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则是由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旧城相结合改造的实践和总结,具有典型指导意义,该工程获联合国1993年世界人居奖。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门的发现和研究之外,东南大学调查测绘的河南巩县宋代陵墓,天津大学调査测绘的清代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渖阳博物馆合作调査研究的清代辽宁三陵均为重要成果。陈明达的〈四川汉阙〉则是对四川汉墓墓阙形制的研究。英国巴拉丹夫人(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中国陵墓神道)则是她根据自己的调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术:中国古建筑技术以木结构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五代3座,宋辽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来调查、研究、保护,多数已测绘记录存档。其中有不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陈明达的〈应县木塔〉一书,其他古建筑尚少专著介绍,只有单体个别的分析论文,尚无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於〈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成立时即定为重点研究的历史名著,可以认为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领导下的小组,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营造法式注释〉上册,至大木制度为止。以后部分预计在下册发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无消息。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则详细分析了材分制度统一关键问题。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广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并又推广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张十庆亦有类似论文。

在长期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古建筑特别是北方大木结构的年代判断上已相当准确。古建筑断代是研究和评价的基础。祁英涛的<怎样褴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经验之大成的著作。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代表,则有罗哲文和张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较突出的有萧默的〈敦煌石窟建筑〉。

3. 民居,或称乡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区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风格。最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国营造学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调查。刘致平据此写了〈昆明一颗印〉,并据长期积累的资料,写〈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1990年出版)。刘敦桢主持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以调查民居为重点,於1957年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国建筑科学院以浙江为重点开展调査研究,以后形成专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陆续出版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丽江纳西族民居>(1988)、〈窑洞民居〉(1989)、《广东民居>(1990)、〈桂北民间建筑>(1990)等。全国性的民居研讨会,已召开过6次年会和一次国际讨论会,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此外,还有香港大学龙炳颐(DavidLung)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济大学陈从周等的〈中国民居>(1993)。中国广大乡镇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丰富的宝库,民居研究方兴未艾。

4. 园林:在中国,最早研究园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写成〈江南园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刘敦桢於1953年开始收集苏州园林资料,1956年发表〈苏州的园林〉。同年,陈从周也出版了专著〈苏州园林〉。一时园林引起广泛兴趣,谈论园林的文章接踵而来,形成热点。刘敦桢继续深入研究,彻底调查,重写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是园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许多机构尝试创作新的建筑与传统园林相结合。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园林组,以桂林为试验点;广州的莫伯治则运用岭南园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广州白云山庄、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中的传统园林手法。自此,世界多处建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皇家苑囿的调查和研究则有天津大学对承德避暑山庄和故宫乾隆花园的调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华大学对北京颐和园的测绘与研究。园林方面综合性研究,则有清华大学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1990)和英国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国园林)。

中国的林业科学界也有研究传统园林者多人。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卷〉中的园林部分的编写,该校并承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园林技术一章。南京林业大学陈植著有〈园冶注释〉。东南大学童离曾为外国读者用英文写作了〈东南园墅〉(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译成中文,将编入〈童离文集>。

5. 少数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许多工作组赴各地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如内蒙古蒙古族(张驭寰等),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维吾尔族(刘致平等),青海藏族(陈耀东等)。中国民族有56个之多,各民族建筑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不多,仅出版了〈内蒙古古建筑>(张双寰)、〈丽江纳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国伊斯兰建筑>(刘致平)、〈四川藏族住宅〉(叶其焱)。日本学者与贵州省设计院联合调查的黔东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论文以及日本浅川滋南写成的〈住圭V、(D匕乇乃周边〉一书,则於日本发表。同济大学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计划按省区分章,又按各省区的不同民族分别立志,规模庞大,尚在继续进行中。

6.近年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方向,向室内外环境、风水思想、民俗等文化深层次以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岔接等方面进行。已取得不少成果。重要的如家俱方面,已出版王世襄的〈明代家俱珍赏〉、〈明式家俱研究〉,而他积稿数十年的〈中国家俱史〉,不久也将问世。风水方面,则有天津大学王其亨等编写的〈风水理论研究〉及东南大学何晓昕的〈风水探源〉可为代表。儒学建筑方面,有东南大学编写的〈曲阜孔庙建筑〉,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研究〉等可作为代表。在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有高介华、杨慎初、巫纪光等人发起的中国建筑文化讨论会,已召开过多次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并举办国际讨论会(1996年)。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等人对浙江乡土建筑的研究,已获重要成果。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 艺术

一 解析传统文化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 什么叫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如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无论是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还是江南园林的玲珑、典雅、都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思想,即“天人合一”。常运用曲折萦回、欲扬先抑、意犹未尽等手法,达到人工园林与环境的惊人吻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效果。我国四大名园,即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拙政园,都是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2 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上的艺术表现

室内设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儒家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标准。传统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意识,其装饰内容和载体大多都有文化的意义,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室内装饰成为传统艺术隐喻、象征和表达心愿、信仰及审美意趣的主要手段。如我国主要图腾物“龙”和“凤”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装饰元素,具有人格精神,和人共融,为人所用。“龙凤呈祥”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骨干脉络,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至今我们还有“龙的传人”的说法。凤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并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象征了美好与和平,预示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艺术家们以丰富的装饰语言生动地表现龙凤多姿多彩的艺术风韵,龙凤组合的题材有很多,比如龙飞凤舞、游龙戏凤等。龙凤题材一直在民间室内装饰设计中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及力量的象征。

二 现代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集成的产物,它将功能实用性和审美艺术性融为一体,是创造良好室内环境的特殊艺术。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空间处理

空间处理是通过调整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处理好空间的分隔,强调空间的性质,解决空间的对比和统一等的精心设计,赋予空间更具人性化及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使用不到顶的墙、家具等实体性界面来划分空间,形成一定的视觉范围,又具有开放性。还可以使用栏杆、玻璃、悬垂物等非实体的手段来划分空间,造成空间界面模糊的感觉,使空间更开放。

2 整体装饰效果

整体装饰效果包括室内墙面、地面、屋顶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构造的设计,是室内空间从造型、色彩、工艺到风格的综合体现。如可利用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等通过对地面的高差处理,可实现转换空间、界定功能,让光线、视线、空气在无阻碍中自由融合。

色彩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色彩处理既要符合功能性又要能获得审美的效果,通过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象征与寓意。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可以采用超级平面美术方法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限定,自由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从而扩展了空间形式,创造空间意境。

3 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包括家具、橱具、电器、灯具、工艺陈设品、装饰品以及花卉植物等的选择与配置。他们之间的合理搭配对于形成室内环境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工艺品、雕塑、字画、纪念品等的点缀是室内设计中必需的内容,可以起到赏人悦目的作用。

另外,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材料也随之快速更新,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设计在强调人类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重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以此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愉悦。

三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同感受的改变,这要求室内设计必须与时俱进。但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它们仍然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富贵吉祥的向往。因此,用现代的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并将其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使设计在满足实际功能和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即天人原本一体,物我自然两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对自然加以改造,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并将其思想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使营造的室内空间在本质上与室外空间环境、自然环境能和谐共生。在现代家居室内设计中,我们应该在观念上将室内空间看成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区环境、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等一系列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组合。

在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自然一致中,把古建筑中优秀的设计手法结合实际住宅巧加运用,更能体现人本身的内涵。如将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引入室内空间的设计,将其融为一体,做到室内空间室外化,让阳光温暖着室内与室外的人们,让人充分感受到外面的美妙景色,再利用光影创造出明亮、宜人、愉快的视觉效果。

对于开放性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延续以及空间的交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们在室内与室外所体验到的感觉,从而使空间里的内墙与空间的分隔带有音乐的优美旋律。比如套间住宅的阳台,别墅的赏花露台,以及住宅内部的某些能做成通透的隔墙,通常用透明的玻璃进行隔断,这样的设计简洁而无假饰,室内与室外、空间与空间互为借景,形成视觉上的空间的连续与扩充。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人们对空间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人们进门一刻的脚步移动,如由客厅走到卧室,或由卧室走到书房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空间设计是要让人们随着视点的转移体会到不同的装饰风格与艺术品位。传统建筑空间中弯曲流畅的线条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空间分隔上的隔断、花罩、窗、门让人对于传统空间有无限遐想与希望。因此,现代设计师可以根据传统设计,针对室内空间大小,利用色彩、明暗线条设计出感官上的空间延伸效果以及将室内与室外环境交织相融的效果。

对于封闭性的空间,要尽量利用窗户营造室内空间的某种氛围,使人们通过空间氛围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性格差异、不同的教育背景等。古代窗户的形式多种多样,大都取法天然,如梅窗、扇形窗、尺幅窗,等等,而现代的平窗、凸窗、斜窗等虽然在取材用料方面与古代已截然不同,但用意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与自然对话。因此,现代设计师要借鉴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窗户把室外的景色纳入室内。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以白、黄、青、赤、黑五色为主,如绿色象征生命与健康,黄色象征尊贵与华丽等,它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颜色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但颜色的外延扩大了,而且与事物的形状也建立了某种对应的联系。如在现代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色彩莫过于红色,它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热情、热血和鲜明的特性。我国古代木建筑中最高等级的、流传至今的宫殿建筑,就以红、黄二色为主色,它深深影响了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即便是现在,吉庆日子到处张灯结彩,灯是挂的红灯笼,彩结是的红彩绸。居室中的一整面红墙,餐厅中大面积的红桌布、红座椅等仍然是喜庆的象征。

又如金、黄两色在传统装饰中通常搭配使用,体现主人的尊贵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吸取了传统装饰手法,结合当代技术条件,创造出华贵氛围。例如,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室内改造工程中,设计主题非常鲜明,即“中国的金色大厅”。这一设计空间定位清晰明朗,风格细致淡雅,充满中国古典意味,天花采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造型,八边石材柱间的梁枋采用传统沥粉贴金的手法,色彩及纹样具有敦煌壁画温润调和的风格,因而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

3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陈设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中国家具上的印记很深,传统家具民族性特征极强,尤其是明式家具的艺术造诣和文人气质在世界家具史上别具匠心,至今无法超越。我们在书房放置一组典型明清风格家具,往往会因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唤起历史情感的回归以及陈年的记忆。

雕刻、匾额、书画、挂屏、文房四宝等陈设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意识的载体,它们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激励、自勉和警世等作用,有效地围成一种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

另外,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装饰纹样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传统文化中的几何纹样有水波纹、回纹、冰裂纹、万字纹等,它们在窗花、屏风、隔扇的传统装饰点依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使用,并且还用在了电视背景墙、天花、铺地等装饰的造型中。现代设计师打破了狭窄的传统文化概念,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华,配合新的造型和新空间对传统纹样大胆创新使用,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借鉴传统的创作手法,使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了新的生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强调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并巧妙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获得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研究传统文化,应用其美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注:本文系延安大学校级重点扶持学科项目。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 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3] 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

第9篇

当然,关于王澍和他的种种周边信息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消息传开的时候,所有的焦点都放在“中国”和“年轻”这两个词上。因为2月28日,普利兹克奖的出资方凯悦基金会的主席Thomas J. Pritzker了一个颁奖声明:“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 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世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上一次有华人得奖还是1983年的美国建筑师贝聿铭,时年66岁。

普立兹克奖始于1979年。如果不是王澍得这个奖,这个名词应该只是在建筑圈子才有很强的存在感,因为很多人在得知王澍得奖之后的反应都是:“那他造了什么房子?”但普立兹克奖并不是颁给某一个建筑作品,而是建筑师本人。王澍获得的评语是:“他的建筑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在其旗下完成的作品中,历史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正如探索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

在普立兹克官网的主页上,摆着王澍一张眯着眼睛、满头大汗的照片,背景是他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园,而维基页面更新的王澍代表作,是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宁波历史博物馆。

在鄞州城司副总经理胡军看来,王澍是个好建筑师,因为他负责任、好沟通,还省钱,要是建造工期能快点儿就更好了。鄞州是宁波的一个区,有2000多年的历史,且与宁波市的沿革密不可分。2004年,宁波市与鄞州区政府分别出资1.3亿元和1.2亿元共同投建宁波历史博物馆,因为“也没有这个,需要建一下”。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预算剩余4000万,这是宁波建市以来第一个没有超支的文化项目,况且即便就全部预算而言,这也“只是一个小项目”。

“他在材料的价格控制方面非常成功。后期我们花大量精力选材料,如果说材料做不出,我们就换,这一点王澍做了很多工作,帮助我们一起选定了既能够在原有造价范围之内,又能比较好地表现他的想法的材料。”胡军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这些材料原本是一堆废料:旧城老房子拆迁多余下来的瓦片和青砖。在12万平方米的墙面上,王澍用了上百万块瓦片。这种被称为“瓦爿墙”的建筑方式是宁波慈城一带特有的技艺,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体瓦爿墙建筑,宁波历史博物馆没有前人建造经验可循。王澍找来专门的施工队,让工人手工把瓦片拼起来,前后历时10个月。因为单体墙面太大,王澍会在里面先筑上混凝土,外层再砌上瓦片和砖。这些五花八门的回收材料按照同色系排列在一起,在宁波博物馆上形成奇妙的花色和纹理。

“当时在建造过程中有人路过就会问他,哎,你们在拆房子嘛?”宁波历史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林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王澍的博物馆竞标方案是6组方案中唯一“不西化不欧美”的那个,很多市民在看到方案的时候还觉得过于古板和传统,但2008年建成开馆之后,争议渐小,因为“和传统民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亲切。”

瓦爿墙和同样被应用在宁波历史博物馆里的竹模板混凝土技术都是王澍的实验。这些实验拉长了工期─这也是胡军唯一的抱怨,“这么小的项目做这么久,在中国来说可能是没有的”。但对于王澍来说,实验就是他做 建筑的初衷之一。

只要你和王澍交谈,花不了几句话就会发现他一直在否定很多现象,比如城市里的地标,比如高档商业楼盘,比如没有立场和观点的建筑师,言辞激烈,毫不留情面。“批判和建设的双重关系,是很典型的我的做法,这个做法的起源就是1980年代。1980年代有大量的批判,但是我当时很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批判之后我们怎么办呢?很少有人讨论,大家以为简单地把西方制度搬过来管用,这个是没有经过思考的。你把老的一代的建筑都批判掉了,新的建筑师做好准备了吗?你拿出什么东西可以来替换它?这也是为什么1990年代我选择沉寂,因为这些问题我没有想清楚。当我想的觉得有一点清楚的时候我就复出了,这时候我开始少说话多做事。”王澍说。

他的复出就是各种实验。如果算上在建项目,王澍主要设计包括22套建筑,包括世博会滕头案例馆、杭州南宋御街、宁波美术馆和鄞州公园五散房等等,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同时也是工作室合伙人,一起尝试各种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尝试的传统建筑工艺的新用法。但如果留心的话,你会发现除了一个叫“钱江时代”的商业住宅小区,其他都是公共建筑,并且大多集中于杭州周边。

“王澍的幸运在于遇到了美院院长许江,很多艺术家和教授都抵制王澍的建筑,而许江愿意承担这个压力一直支持王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这个伯乐对于王澍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支持,作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也把对王澍的欣赏传播到了杭州及周边政府部门里。

第10篇

[论文摘要]山地城市旅游是现代都市人重要的休闲旅游方式,而生态旅游也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旅游类型。论文以重庆北碚山地花园城的旅游开发为例,对山地城市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北碚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分析,并引入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提出了对北碚山地旅游的开发构想。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生态类型和生态资源为主要旅游对象,以欣赏大自然风光、接受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或探索、研究生态科学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旅游类型。它与文化旅游一起是当今旅游的两大热点。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形式,是指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大众化旅游活动体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也更加强烈,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根据估算,近年来全世界生态旅游的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每年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资金更是多达500亿美元。而且生态旅游正以20%-25%的年增长率在增长,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在旅游业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而山地城市特殊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区域,旅游开发对带动山区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到山地度假休闲,一方面可以避开喧嚣城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达到在优美的山地自然环境中保健、放松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山地城市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以山地城市体系这一地域范围为载体,以山地资源和生态资源为旅游吸引力,突出山地特色与保持旅游开发过程的生态性为目的的旅游模式。

北碚处于重庆山城大的地域范围内,有山地城市所拥有的地理环境,同时兼具优良的生态条件,为当地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适当梳理的前提下,从生态角度提出了北碚区山地花园城旅游的开发构想。

一、北碚区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北碚的旅游旅游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而其中以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温泉资源这三大类为核心。根据系统研究和分析,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北碚区作为全国山地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前景非常诱人。“山地观光、山地度假、山地运动、山地体验”是山地休闲旅游的重要内容,而北碚区的资源优势正适合发展这些旅游活动。山地休闲旅游作为世界新兴的旅游发展形式,其市场前景令人看好。北碚区可以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旅游发展时机,充分利用自己的山地旅游优势,将自己作为中国(重庆)山地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名号打出去,以期带动北碚区旅游业的创新性发展。

2.北碚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冠绝巴渝地区,可谓是生态旅游圣地。北碚区的生态资源宝库保护良好,在巴渝地区其“生态基因库”的地位无可动摇。北碚区的旅游发展最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生态。“青山、绿水、白云、珍惜动植物”是最能够体现北碚区生态资源体系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生态”二字是北碚区旅游发展最为深刻的印记。

3.北碚区的温泉资源独步于西南,其富含的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北碚区的温泉资源早已是名声在外了。北温泉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南宋时期,如此历史悠久的温泉资源造就了北碚区“生态温泉城”的美名。而如今,北碚区又开始整合区内的温泉资源,在北温泉公园的基础上开发了十里温泉城、博雅居温泉旅游生态园等等以温泉为主题的项目。北碚区的温泉之水随着旅游开发脚步的加快,愈发涌得顺畅了。

二、引入国内外先进规划设计理念

北碚旅游中远期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在“高瞻远瞩”的同时兼顾“与时俱进”。吸收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和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加以论证,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地应用到实践中,北碚旅游的发展才会永葆青春、焕发无穷的活力。

1.设计试验室。设立“设计试验室”。在北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情况瞬息万变,为适应市场变化的不可预知性、旅游规划理论的更新性和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必须适时地调整规划设计理念。要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和国内外类似经验,在“设计试验室”内对适宜于北碚旅游发展的新型规划理念进行反复实验和论证,这样北碚区的旅游事业才会在先进设计思想的引领下走在发展潮流的最前沿。

2.艺术试验室。北碚旅游的创新性发展和各种旅游项目的独创性设计都离不开大胆的艺术创造。建议设立“艺术试验室”,邀请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到北碚原生态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中挖掘艺术灵感的源泉,采集艺术创造的素材。利用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各种艺术化的形式来装饰区内的旅游景观,使北碚的旅游景观网络永葆艺术生命力的旺盛春天。

3.建筑试验室。以保护北碚生态环境为前提,融建筑景观于自然环境之中的建筑类型还有很多种。在“建筑试验室”中,建筑设计师根据世界范围内建筑业发展的最新情况,从中选择能适应北碚生态环境的建筑类型进行模拟性实验,而后选取合适者运用到北碚的景观网络中以丰富区内的建筑景观体系。

三、关于山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构想

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绿色景观体系。北碚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总体态势自然也离不开完备的景观网络为之支撑。要使北碚的绿色景观体系初显端倪,就必须利用各式各样现有的和规划中待建的功能性旅游景观来编织景观网络。

1.仿生建筑。仿生建筑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建筑界目前基本上采用两种定义。一种是模仿生物某些形态和功能的建筑,称为仿生建筑。另外一种比较狭隘,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建筑称为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的修筑有利于城市环境达到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从城市总体到单体建筑,从居住环境到材料都可涵盖。未来的城市将是仿生与生态的城市。

北碚旅游立足于生态、还原于自然,非常符合仿生建筑的设计理念,具备仿生建筑发展最适合的土壤。建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师在规划区内设计建造与北碚整体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仿生建筑。

2.山地建筑。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得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在视觉造型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从旅游景观学上来讲,将建筑的力与美有机地融合到自然山体中去无疑为旅游景观开辟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是加深游客视觉感受的一个高招。

3.乡间别墅/庄园。在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房子=郊区化生活,由此导致的是城市人在城里上班,在小镇或乡间居住的“逆城市化”潮流。

重庆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引起“逆城市化”的到来,从许多房产开发商在重庆近郊各区争相修建楼盘的情况来看,这种趋势已渐显明朗化。北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具备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将成为城市人选择周末举家度假的上佳之地。

在北碚旅游发展的中长期过程中应重视对乡间别墅/庄园的开发和利用。别墅/庄园的具体建筑风格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甚至可以是概念性的未来的;可以仿造世界的著名庄园,如托尔斯泰庄园、普希金庄园、丘吉尔庄园、普罗旺斯庄园等等。

4.景观道路。景观廊道的修建是基于区内现有道路线网上的。这些廊道的设计创意点在于考虑到游客深入到区内各个景区(点)的旅途中虽可观赏到北碚迷人的乡村田园风光,在以上两条景观廊道的基础上,提出“诗径、词道、食路”的景观道路设计构想。该构想的思路在于打造以‘诗碑词林’点缀其间的旅游道路与小径和以风味美食餐馆矗立两旁的公路,从而丰富游客在旅途中的游览活动,增添旅游路途的趣味性和文化性,无形中将过去游客在前往景区(点)中由于旅途较长而产生的旅游厌倦情绪降低到最低点。

5.景观房产。北碚三溪口地区现有的房产楼盘主要是三个:水天花园、中安翡翠湖和香溪美林,另有“博雅居”温泉度假中心和红鼎高尔夫这两个景观房产。

在现有房产基础上,加强附属旅游景观建设和设置,大力追加它的旅游功能,做大、做强本区的旅游景观房地产。构想以“田园仙居”或“三溪山涧”的旅游形象打造来本区的景观房产。在各房产区域中和间隔地区通过设置湖泊、山涧溪流、荷花池、林荫小道、大片花卉和树木,放养白鹭、鸳鸯等方式来营造自然天成的人居环境。相信这样的居住环境不仅能刺激人们的购置欲望,也能促使人们产生游览观光的强烈想法。房产与旅游在一体式发展的总体格局下相得益彰,各取所需,实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柏智勇:生态旅游区规划中的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问题研究,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06

[2]刘锋刘惠:国际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3]李健郑国全:山地休闲旅游时尚产品开发与旅游活动创新,旅游学刊.2006,12

[4]北碚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1

第11篇

中国大地孕育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与词家,他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在教学导语设计中,我常常精选与课文有关的佳句或名篇,通过比兴,自然引出要学的课文。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我设计的导语为:“记得唐代诗人孟郊有《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代吟诵慈母请、慈父情的名篇佳句可谓多矣!当代的也很多。最称得上情知意浓、催人泪下的,当为朱自清那父爱子、子爱父,父与子深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已蜚声千载,传诵不衰,而背影还高出一筹。”此时,学生从感情上引起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结合时代潮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旅游观光是当今社会人人追求的消闲娱乐活动,亲临旅游胜地欣赏奇异的独特风光,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境界。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种时尚的旅游生活经历。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观赏名胜古迹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有关名胜古迹的课文时,我总是把学生的精神引领到美丽的境地,然后才进入课文教学。例如,教学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馆》一文,我设计的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参观过故宫博物院吗?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瑰宝。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成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周围城墙长约3公里,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建筑雄伟壮丽,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统计从2005年到现在的5年间,每年举办的展览都超过了20个。加上常设的展览,目前正在故宫博物院进行的展览达20多个。每年参观者超千万人次。请同学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那宏伟壮观的规模和层次井然的布局吧!”通过这样的渲染,学生们的阅读欲望油然而生,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提问式导语设计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和条理清晰的议论文、说明文,我设计导语则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解疑欲望,进而使使他们孜孜以求。如在教学《狼》一文时,导语“谈到狼人们无不切齿痛恨,什么原因呢?因为它贪婪凶残,因为它狡猾善变。谁写的文章描写狼的性情最成功呢?我看还属清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老先生的吧,他笔下的狼是怎么样贪婪?是怎样阴险?让我们来一块读一读《聊斋志异》中的《狼》吧!”这样设计导语如投石击水,学习目的,重点都有新按时,学生的心理活动一下子集中到了学习内容上。

4使用教学仪器,结合课文插图设计导语

第12篇

关键词:戏台建筑 祭祀 发展史 特征

Abstract:Chinese oper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rich. The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remains in the ancient stage, it is used as a supporting opera culture building, also opera like means deep, concentrated many charm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Stag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opera culture, living fossil is ancient opera culture "". A love of Theatre building based 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age building little problems, field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roduces the origin, from the stage, focus on the stage of ev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stage change of contra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building history of.

Keywords: stage construction; sacrifice;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1. 戏台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戏剧艺术起源于上古的宗教祭祀活动。宗教的祭仪乐舞演化出歌舞表演形式,宗教活动场所则演化出最初的歌舞场所--神庙戏台[1]。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极易遭到天灾人祸的打击。人们在面对这些不能被人力控制的疾苦、时疫、死亡等诸多问题时,都把希望寄托给鬼神天地、祖先亡灵,以求生生不息。因此,五花八门的祭祀敬神活动应运而生。而各种神庙祭祀形式,内容不外乎两类:一是呈献供品,二是献演歌舞[1]。古时的歌舞献祭,是神和凡人的精神交流。在那种大型聚集活动场景中,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烦恼苦痛,享受这一刻时歌舞带来的精神洗礼。祭祀也由“敬神”慢慢转为“娱人”。只有这时,人们才能不惜花费金钱而名正言顺地得到文化娱乐[1]。这是歌舞祭祀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在因素。

秦汉以前,戏曲还依附于寺庙建筑而不能独立生存,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祭神献祖。随着它的影响渐渐扩散,在秦汉至西汉时期,戏曲表演不单单在人民生活中流行,也开始盛行于皇宫贵族之中,并成为上层阶级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戏曲渐渐脱离对寺庙建筑的依附性,独立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并且由开放场所逐渐转变为室内场所。到了宋代,由于“里坊制”的废除,城市形态处于一个开放热闹的时期,大城市中出现了各种技艺集中表演的瓦舍,内部有茶肆、饭铺、书场、以及勾栏,观众需付费才能进去观看。这个时候的戏曲已经发展成一种商业模式,戏曲演员不再作为公共表演而演出,而成为一种职业,并有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和商业基础。明清时期,戏曲的剧种、曲种、演出都达到鼎盛,各地区的戏台建筑也竞相精雕细琢,满足人民日益发展的审美需要和视觉效果。清朝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戏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受到严重阻碍,许多优秀的剧种都流失,戏台建筑也遭到破坏和毁灭,使戏曲文化一度受到打击和衰败。

2.戏台的发展演变

“古戏台”是指清末以前修建的有顶盖的长久性戏台[2]。那么研究戏台,首先我们应明白,何为戏台?是否是上台表演的“台”即为戏台?是高于平地即可称为“台”?大众普遍观点是,戏台即舞台,是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我认为这种定义,没有确切地将戏台所界定的空间概念给讲出来。

在戏台的固定化演变过程中,戏台形制经历了三个阶段:露台、戏亭到形制成熟的庙台,并由四面观慢慢向三面观、一面观演变。

2.1露台

露台之名,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汉书・文帝纪赞》曰:“(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人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为台?”以“露”称台,是因为上面没有覆盖。所以露台可理解为露天之台。早时的露台,一般都是在大殿前用砖石建造一方形台子,和殿基齐高相连。发展到后期,和殿堂相连的露台,进一步发展为独立的形制,和殿堂独立开来,成为与殿堂遥遥相对而设立于庭院中央的露台,这就向戏台的建制迈进了一大步。

这时候的露台表演形式,有学者认为还是观者平视或俯视演出人员。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尊卑关系中的“三教九流”,而戏子为下九流之列,所以就有《隋书・音乐至》里描述的“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4];也有学者认为观者是平视或仰视演出人员,因为当时露台的高度有限,观者与露台的距离也不远,这就决定了观者看演出的角度,或平或仰,但很少俯视。我认为,前者是从统治阶级角度出发,而后者是站在劳动阶级层面来考虑。但不管何种观点,这都给我们透漏一个信息:古戏台尚未明确划分观者和演出者的高度。

汉代时期,露台常是降神之所,用来招徕天神,为民间传统的信仰建筑。唐代时期,露台大量用于歌舞演奏,这在敦煌壁画中俯拾皆是[5]。直到宋金时期,即使露台已经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地区,但露台的功能始终是以祭祀为主,并不只限于歌舞表演。

2.2舞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句展现了“亭”作为单体建筑的可观性:从高度上统领画面的视觉中心,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为后世建造戏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山西临汾市牛王庙戏台,是早期戏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它独立于庭院中,与其它建筑不相连,山门设在最南端,观众看戏,需绕过戏台,戏台属倒座式,如果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同时修建戏台和寺庙,这时,自然可先建寺庙,在寺庙前留下开阔的空间,待来日有了人力物力,再建戏台,而不影响寺庙的完整性[5]。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墙,正面当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戏台的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有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两种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一时期的戏台还处于“亭”这个阶段,后台与前台的功能没有区别开来,内部装修也简单,整体色彩感也单调,而且也没有完全脱离对庙宇的依附性。

2.3成熟的戏台

明清时期,观戏成为城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戏场建筑形式的改进,观演关系的发展,多发生在明代。[6]戏曲内容在后期发展为两军对打的场景,其所相应的戏台也不得不开始扩大,前后台有了明确的划分,一些戏台的后台甚至比前台规模还要大。此时的戏台在不同地区衍变出各种类型的戏台建筑。

庙台,即元代农村的戏台,因为他们多与神庙相连,故称之为“庙台”。此时的庙台,常以两进院为主,坐南朝北,屋顶为单檐歇山顶。戏台后设厢房,厢房常与山门相连,戏台以屏风或屏门为隔断,形成戏台前后场空间,用楼梯连接。此时的庙台不仅数量巨多,造型也精巧细腻,规模远盛于前例,具有了很高的欣赏价值。

草台,农村临时搭建的戏台。农村在赶上庙会的时候,当地人民都会请戏班,用草席、竹竿或木竿,搭出一个将后台、前台看棚结合在一起的临时建筑。观众看戏多为仰视,通常为一面观。草台可以搭建在陆上,也可搭建在水上,依稀额南方地区也搭在船上,形成一个流动的戏台。

茶楼,也可称茶园,是清代兴起的一种戏曲演出场所,即在茶园酒肆中设台唱戏。开始的时候,这列建筑是以饮茶为主,看戏为辅,到后期却成为专门的看戏场所。这类戏台相对于草台、庙台的区别之处是,将表演场所放在室内,且观众的位置也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一般的观众坐楼下的散座,也称“池子”,有钱的人家坐在楼上戏台两侧的“包厢”。这类戏台,观众看戏时三面围观。室内的戏台对光线要求较高,演出的光线也由自然光变成人工光照,相当考究。

3.演变对比

“戏台”,引用《中国古戏台建筑史》[4]中罗德胤先生给出的定义,为“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建筑”。这一概念,我认为,将中国戏台建筑的发展、功能及空间都道了出来。纵观中国戏曲建筑史发展,中国戏台建筑在多方面都表现出各种演变形制。

从屋顶形式上来讲:由的露台到歇山顶的戏亭,最后屋顶得到解放,各种繁复美丽的屋顶形式都被用与戏台建筑,发展到后期卷棚、悬山、硬山、八角攒尖等等。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是建筑的第五个立面,其形式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7]。明清时期,民居多以硬山为主,戏台作为酬神祭祀的舞台,其礼制等级高于民居,但又非官式建筑,因而戏台不得采用庑殿顶。

从戏台装饰上讲:从最初少有装饰近乎简陋到繁杂装饰极尽奢华。后期的戏台,从讲究实用的柱础到雕刻精美的隔断,从名人志士题写的匾额到平仄协调的楹联,从装饰性极强的雀替到交错复杂的藻井,把民间艺人的创造思维和艺术积淀都镌刻在古戏台一砖一石上。但是在这看似变化巨骤的面目之下,不变的一直都是是一个审美趣味复杂,艺术气质对立,充满矛盾的神庙戏台:神秘与直白、典雅与庸俗、质朴与豪奢等等[8]。民居和神殿装饰所表现出的不同艺术气质和精神追求,源于宗教的神性和世俗的闲适,而神庙戏台作为人神交流的工具和场所,成为人们这两种情感需求的统一体。

4.结束语

戏曲,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它不仅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和重演,同时它本身也是一部历史。戏台,是戏曲的载体和活标本,随着戏曲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戏曲的发展而发展。戏曲,在繁华落尽、灯光暗淡之下后,使人们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离开,而戏台建筑却始终留在原地,等着下一场节目的盛大演出。它本身所蕴含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敬畏,慢慢发展成为古人自娱自乐的精神寄托。这之中,戏台的演变,发展、繁荣、衰败,都伴随着它建筑本身的一层层加工、雕琢、修饰,发展成为今天成熟的戏台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成为特色鲜明的单体建筑。既是研究中国建筑史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更是我们值得保护、研究,发扬光大的中国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高琦华.祭祀乐舞与神庙戏台[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8):1-3.

[2]田雪鹰.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古戏台[J].中国社会科学学院报.2008,(3):1-5

[3]乔忠延.山西古戏台[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4.

[4]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高琦华.戏台考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6)

[5]薛林平,陆凤华. 山西寺庙戏场建筑研究―――戏台位置剖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48

[6]薛林平,王季卿. 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2003,(3):10-11

[7]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1

[8]徐力凡.明清古戏台建构的装饰性与南北对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9]林然.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6):5-9.

[10]薛林平.湖南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期刊.2009,(2)

[11]乔艾艺.江苏书院建筑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12]吴健.祁门古戏台场地建筑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2006,(6)

[13]薛林平. 浙江传统祠堂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2008,(6)

第13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 鉴赏教学 创新能力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特殊能力,要有先天的艺术基础,更需要通过后天专门训练获得。美术属于是视觉艺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形成视觉冲击力,从中感受美术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源泉,从而对美术表象下的深刻涵义以正确的理解。

一、学生可以通过美术鉴赏了解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

人类与绘画存在着不解之源。早期的人类就是运用了绘画语言进行思想表达和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当然也可以从绘画中解读。当美术不再具有社会实用功能,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美术就被提升到艺术境界,以满足美术观赏者的需求。至此,美术的创作已经不再遇有公用价值,而是属于纯粹的精神产品,进入到审美创造范畴,并逐步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用物品的美化是美术发挥其物质功能的体现。美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但是美术创作来源于个体性精神劳动,其中的独特个性也是历史意义的表达,需要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深入解读其中的内涵,才能够真正意义地领会到美术作品的美感所激发其的动人效应。《星月夜》是凡高的作品,在整个作品中,所表达的都是创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宁静的夜色,闪烁的星空,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这些都可以将凡高创作作品时的那种潜在意识表达出来。美术是社会性的创作,也是历史的表达。那么在欣赏凡高的这部美术作品的时候,就要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并分析当时的美术创作流派、风格和样式,才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以从自我审美角度解读美术作品的深刻涵义。

二、学生可以通过美术鉴赏提升审美鉴别能力

美术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领域。将美术教学以美术鉴赏的教学形式展开,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解读名家作品的形式美和丰富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在教室的引导下,学习到美术作品的精细创作过程,并根据学生自己的领会能力进行训练。美术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即鉴别和欣赏。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具有美术的鉴别能力,而这正是提升美术审美层次的有效途径。在中学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鉴赏教室,可以利用中学生丰富的情感,培养其对美术这种视觉语言的领悟力,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视觉体验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由此而产生,并为树立审美意识,培育高尚的审美理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名作。画面之美在于其所呈现出来的独特创作形式。整个画面都是立体的分解和组合,这是当时较为常用的美术创作手法,却被毕加索发挥得淋漓尽致。画面的形式美是独具特色的。哭泣女的形象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视角观察出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生动而耐人寻味。哭泣女那无声似有声的哭泣,伤心欲绝,她那内心的情感起伏令人心悸。如果深入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就可以通过画面了解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那种欲哭无泪,那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处于苦难岁月里的人们的忧虑等等,都可以从毕加索的这幅画面中解读出来。

二、搭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

(一)创建探究式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情境

美术鉴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美术艺术欣赏,从中挖掘出具有艺术层次的内容加以评判,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力和判断力。美术欣赏资料的选择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历史剧入手,从中选择出极具美感,并具有审美价值的片段。比如,中国有很多的建筑瑰宝,故宫就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接触建筑之一。就是这样中国古建筑群,其保存的完整性,已经被列为世界五大皇宫之首。在美术鉴赏课上,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故宫建筑物的画面资料可以从历史电视剧裁剪,比如中学生都喜欢看的《还珠格格》《康熙大帝》等等,不仅提高学生对于建筑资料的兴趣,而且还引导学生对于影视剧作品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欣赏。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针对于资料中的美术艺术资料,教师首先不要讲解,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课堂教学主题。比如,背景的故宫群都经历了哪些朝代,其建筑特点是什么。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将问题的答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图片的内容,从主观的角度回答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实施上就是在阐述自己对于故宫建筑的观点,其对于艺术的审美定位也就呈现出来。随着各种新的问题不断解决,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影响地有所提高。

(二)将美术欣赏与音乐欣赏相结合

艺术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音乐和美术即是如此。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门类,音乐依赖于听觉,美术则突出视觉效果。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不仅渲染了课堂氛围,而且还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时候,为了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可以配以《黄河号子》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会展开想象,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将音乐和画面内容融为一体,使学生潜移默化中,美术审美得到提升。如果说艺术欣赏活动具有感性的色彩,那么,鉴赏则融入了理性的成分,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作品的意蕴之美。此外,在展示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美术作品,播放背景音乐的同时,还可以请一名同学朗诵诗句,引导学生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达到创新思维所追求的境界。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美术课堂上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古今中外艺术作品,并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鉴赏艺术杰作,熟悉这些名作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对视觉图像的观察,提高美术敏感观照能力,从而可以通过了解其中所采用的绘画技巧,领悟美术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第14篇

2022精选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内容梗概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由精神,比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精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 与风度中。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处,都是千载而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

  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这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里求极量的丰富与充实;二是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经宿至门即返,人问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宗白华认为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2022精选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慢慢合上《美学散步》一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

  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宗白华用翔实丰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国诗画、书法所表现的虚空要素以及从此形成的宇宙意识,他认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中国艺术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们面前舒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带我们去玩味古代名画的内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虚空之上。空中则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在这片虚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负载着无尽的深意。

  同时,他还提出,中国绘画中往往可以感到线条的力量,流动的线条是最富美感的,所以古代人常常把形体转化为飞动的线条,这就是我国古代绘画带有舞蹈意味的原因,敦煌壁画《飞天》很好说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重视线条,我们看到了“笔墨”对于作画的重要。笔墨技法表现在“骨力、骨法、骨气”上,“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出的一种力量。这是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骨节相同的因此我们见得每一幅国画都有一种坚固的形象组织和坚定的内在生命力量。我们应该透过“骨”去领略“风”,这才能得到享不尽的愉悦之感。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说到建筑和园林,我想前立刻会浮现出气势宏伟磅礴的紫金城、颐和园;含蓄温婉的苏州园林和风细雨下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华民族的飞动之美和空间艺术,是不会深刻的。飞动之美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刻上,还表现于建筑园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几大宫殿中的装饰:飞腾的龙、愤怒的猛兽、展翅的鸟雀、扑翼的凤凰、转来转去的蛇、伸着脖子的白鹭、顾影自怜的仙鹤、互相嬉戏的猴子、还有神仙、玉女飞天的场景和妖魔鬼怪狰狞鬼脸......就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民族人们内心涌动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飞檐”,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宗白华还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他说中国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游”、“行”、“居”都是为“望”服务的,所以我开始明白了中国的窗、亭、台、楼、阁、廊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构成了“望”的途径。窗子使其内外发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画框,窗外的景色构成了框内的图画,并且它总是变动不居的。在窗内任何一个角度看窗外,都会得到不同的景致,这同样也体现在亭台楼阁廊上。

  中国人喜欢设亭台楼阁,喜欢设窗,是和许久以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分不开的,独坐窗前、独倚亭边、独行廊中,都会让自己的视觉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变化万千的韵致和美丽。中国从六朝以来,艺术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怀欢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这就是他追求的“禅”的心灵状态,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丽中生发,产生“生气远出”、“妙造自然”、“清真可爱”的情感体验,正如温婉的玉,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华的一种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创造,为了达到他艺术和人生的至高清纯境界,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真性”的挖掘体悟。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

  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

  2022精选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第15篇

论文摘要: 本文对美术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做了一些研究。从学习兴趣、文化表现、情景学习以及问题探索四个方面做了相关解读。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叙述,探索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丰富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使美术教育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开发价值。

面对高中美术新课程,美术教师也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做一名适合时展的美术教师呢?笔者认为,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侧重到自然、生活、社会中去,加强美术活动的综合性、探索性,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几年来,笔者在探索高中美术新课程环境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归纳几点,以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

一、培养学生热爱环境

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低碳经济模式及低碳社会状态更是要求人们关注环境,关注生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结合世界水日、地球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丰富多彩的美术媒材、形式、技能,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创意。启发学生用画笔披露地球长期以来遭受各种磨难:泉水枯竭、树木乱伐、土地沙漠化、污水流入河流、碧水蓝天遭受污染,表达拯救地球的呼声。

组织学生将日常的废弃物资源回收再造型,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挂历,进行撕纸拼贴;挂历纸的色彩、明暗和撕纸效果,产生特殊韵味。情境的创设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瞬间的灵感成为创作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主题的招贴画的教学,介绍了招贴画的形式、作用以及设计要求。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主题的招贴画,使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招贴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设计出有创意、有特点的环保招贴画。学生在欣赏优秀招贴画的同时,学会关注保护水资源、加强绿化、防治污染等重要问题,使他们在学习中懂得爱护自然环境,在创造中发现环境的美。

我们还开展了以游戏为切入点的美术教学活动,通过游戏来培养涂色能力和色彩感悟能力,让同学们在故事情节的带动下给各种美术作品上填上了各种颜色。如果有机会的情况下,会带领学生去大自然里切身体会,不仅让单调的涂色活动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实质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

二、表现古都历史文化

西安,十三朝古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具有现代开放精神。美术教学应结合西安历史文化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激发学生的爱护和建设美丽西安的美好愿望。西安有著名的古城墙。在美术课上,先向学生介绍城墙的由来,然后让学生去画古城墙,大家都为古城墙而感到骄傲。春天的城河水清如许,可以问花访柳;夏日的城河绿荫如盖,可以消暑纳凉;秋季的城墙天高云淡,可以心乘纸鸢去瞰南山;冬天的城墙银装披挂,可以踏雪赏梅滚雪团。美的东西是没有疆界的。学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古城墙的热爱之情。

三、加强写生文化情境学习

我曾组织学生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雁塔美术街”、“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变为多种资源利用的大课堂。

情境一: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学生了解碑林博物馆,被博物馆中浩瀚的藏品,卓越的书法和艺术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打动。

情境二:雁塔美术街,代表着一个城市年轻的标志,激情而躁动,个性而张扬。东边是大雁塔,西边是西安美术学院。大雁塔是东边最高的建筑,是古城西安的一个象征,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西安美术学院也是西边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是现代西安的一颗元素,是当代文化艺术的象牙塔。隔着2300米的雁塔西路一条街,古今艺术遥遥相望,是否可以用雕塑穿越历史的长河,跨越时空的界限。学生通过美术街了解了艺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加强学生美术活动的探索性

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就是一切有助于美术教学实施的客观存在的事与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民族的、古今中外种种事与物,经过合适的选择和处理,就可以构成美术教育教学的元素。

用定位观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看”是人认识世界的途径。而在美术活动和探索性主题活动中,观察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学生可以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以及它的变化。然后可以通过再现事物、装饰、添画、想象等手段来达到表现事物的目的,而这些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又可以用来作为记录观察事物的表现手段。在有些活动中,单一的观察比较偏面,不容易达到观察目的,这时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达成。因为每个学生的视点是不同的,他们的观察点势必也不同,如果几个学生共同观察一样事物,容易使观察发现更细微、更深入、更有效,这样就出现了以观察定位的合作记录形式。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引导学生整合地获取经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索、理解和创造的同时,也让我深刻地领悟到美术活动与探索性主题活动的有机整合,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自主学习。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去探索知识,探索中又给他们带来了学习的乐趣。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性思维。问题是启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活动或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作为创造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一般由两种思维形式组成,即发散(求异、扩散)思维和集中(求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但不是唯一成分,创造活动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统一的结果。

问题探寻一:西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

我组织学生参加了新城区少年宫在兴庆公园实地写生活动。学生欣赏着环湖曲岸,垂柳绿荫,眺望倒影于波光粼粼中。走在兴庆湖边,驻足桥畔,凭栏远望,水天一色。在柳岸河堤上一笔一笔的描绘,寻找着一道流动的美丽画卷。

问题探寻二:西安有很多古建筑,结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如何让学生体验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当我带着学生走进钟鼓楼,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边看、边画,他们被周围壮观的建筑和美丽得景色所吸引,这一课充满愉悦和快乐。由于学生亲身体验,描绘出不少好的绘画作品。

问题探寻三:如何观察、写生建筑?

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铅笔、水彩、钢笔淡彩等不同工具形式,表现学校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鼓励学生平时观察学校有哪些边画?从不同角度欣赏:如不同的位置(学校大门的不同角度),不同的季节(树木的枯荣,四季的变化),不同的时间(早晨与黄昏),不同的侧面(社会、人文等)。

总之,探索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可以丰富和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使美术教育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