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尔夫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系统的运用。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WiseMedia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论文大纲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报告。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abstract
asweallknow,peoplefeelthe83%ofexternalinformationthroughvisualcommunicationtothepeople'smind.inotherwords,sothatvisualaccesstoinformationoutsideofthemostimportantandthemostimportantchannel.modernmarketingknowledgetellsusthatthevisualmarketingisessentialtopreparemarketingofoneofthemeansofmarketing.
thepurposeofthispaperfromtheclothingstoreclothingvisualperspectiveontheroleandimpactofmarketing.
keywordsvisualmerchandising;visualimpactcreatevalue;silentsalesman
正文:
引言服装视觉营销概论
服装视觉营销的概念
服装视觉营销的范畴
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具体应用
服装店铺的整体色彩应用技巧
服装卖场的陈列设计
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视觉营销的一些实例分析
zara店铺的空间设计与陈列形态
森马
jackjones
视觉营销迎来了春天
视觉陈列专家韩阳与《卖场陈列设计》
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毛春义.服装展示.湖北美术出版社,XX
[3]杜异,傅祎.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览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XX
[5]赖涛.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韩阳.卖场陈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XX
[7]许亮.展示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XX
[8]陆华祥等.最新展馆展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毕业设计主要工作的进度安排
周毕业作品服装效果图的设计、毕业作品结构图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二)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from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
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WiseMedia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论文大纲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报告。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abstract
asweallknow,peoplefeelthe83%ofexternalinformationthroughvisualcommunicationtothepeople'smind.inotherwords,sothatvisualaccesstoinformationoutsideofthemostimportantandthemostimportantchannel.modernmarketingknowledgetellsusthatthevisualmarketingisessentialtopreparemarketingofoneofthemeansofmarketing.
thepurposeofthispaperfromtheclothingstoreclothingvisualperspectiveontheroleandimpactofmarketing.
keywordsvisualmerchandising;visualimpactcreatevalue;silentsalesman
正文:
引言服装视觉营销概论
服装视觉营销的概念
服装视觉营销的范畴
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具体应用
服装店铺的整体色彩应用技巧
服装卖场的陈列设计
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视觉营销的一些实例分析
zara店铺的空间设计与陈列形态
森马
jackjones
视觉营销迎来了春天
视觉陈列专家韩阳与《卖场陈列设计》
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毛春义.服装展示.湖北美术出版社,XX
[3]杜异,傅祎.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览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XX
[5]赖涛.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韩阳.卖场陈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XX
[7]许亮.展示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XX
[8]陆华祥等.最新展馆展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毕业设计主要工作的进度安排
周毕业作品服装效果图的设计、毕业作品结构图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三)
开题报告的内容:
【关键词】高尔夫俱乐部;SWOT;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苏锡常地区7家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以下俱乐部:常州金沙湾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无锡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无锡观蠡湖高尔夫俱乐部、苏州金鸡湖高尔夫俱乐部、苏州三阳高尔夫俱乐部、苏州太阳岛高尔夫俱乐部、苏州中兴高尔夫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的实际研究需要,通过充分利用高尔夫相关期刊以及大学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来了解和学习高尔夫俱乐部的现状与研究成果,同时整理了关于高尔夫休闲体育、管理学等方面的专著、论文等文献,并通过观看高尔夫相关体育赛事以及个人参与高尔夫俱乐部实习的经历来了解高尔夫俱乐部最新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专家访谈法。为更详尽的了解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我们和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从事人员及高尔夫自身爱好者进行了访谈。3.问卷调查法。a)调查对象b)问卷制定c)发放问卷;4.信效度检验。a)信度检验b)内容效度检验。5.数理统计法6.SWOT理论分析法。
二、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根据参考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的优势如下:1、苏锡常地区自然环境及区位优势;2、苏锡常地区经济优势;3、苏锡常地区高尔夫场建设较为完善。同时再利用调查问卷的结果,根据专家对问卷中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角度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再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一)苏锡常地区自然环境及区位优势
高尔夫这项运动的本身决定了他的自然属性,高尔夫场所对周围的气候,土壤、阳光、气候水源等自然环境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苏锡常地区本身属于亚热带气候,充足的水源、阳光,以平原为主基本,同时苏锡常城市和生活环境也都十分优越,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好的自然条件和融洽的人文环境为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苏锡常地区经济优势
众所周知,高尔夫俱乐部建设的消费是相当高的,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基础,真好在我国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多是位列前几名的,高度发达的经济,使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也为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苏锡常地区高尔夫场建设较为完善
苏锡常地区现有18洞及18洞以上高尔夫球俱乐部15家,对其中以研究对象的7家俱乐部进行了球场及配套设施的调查,在球场设计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绝大都数苏锡常地区的高尔大俱乐部场地都是有外籍大师设计的。
(二)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现状的劣势分析
根据参考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处在的劣势有以下两个方面:1、苏锡常高尔夫消费昂贵;2.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匮乏。再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每个因素影响的平均数可以看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劣势的因素分别为苏锡常高尔夫消费昂贵、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匮乏。这些劣势因素对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苏锡常高尔夫消费昂贵。高尔夫运动的消费层次比较高,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贵族运动,导致了参与高尔夫运动的门槛相当高。目前高尔夫俱乐部都采取了会员制方式的消费,只有会员才允许带访客进入,然而一张会籍卡一般都在几十万以上,虽然经济不断增长,但是高尔夫消费还是相当的高,导致参与高尔夫的人数并不是很多。
2.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匮乏。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在中国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因此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一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由此可见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导致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教授研究表明,一个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一般是约需要300名相关工作人员以及400名球童。据统计2010年苏锡常地区拥有15家高尔夫俱乐部的,按正常的标准球场来计算的话,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需要4500名相关工作人员以及6000名球童,然而苏锡常地区有相关高尔夫学习的学校不超过4所,和高尔夫相关的毕业生不超过200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选择从事高尔夫的相关工作。这就造成了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
综上所述,由于缺乏专业的高尔夫人才,成为苏锡常地区的高尔夫俱乐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对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机遇分析
根据参考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处在的优势有以下两个方面: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休闲意识的逐渐增强;2、青少年及女性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的机遇因素,分别为人们休闲的意识逐渐增强和青少年及女性消费者的不断增加。这两个因素将对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尔夫产业;高尔夫企业;高尔夫旅游;高尔夫地产;高尔夫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3-03
高尔夫产业是体系日趋完善的特色产业,国外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我国学者也对高尔夫产业做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高尔夫产业的宏观发展、高尔夫旅游、高尔夫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高尔夫产业宏观发展研究
(一)前景预测与展望
吴亚初(2004)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高尔夫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化发展特征,并指出高尔夫的产业化发展是中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韩烈保,等(2004)指出,中国高尔夫前景广阔,高尔夫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林永革和杨亮(2005)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赵小林,等(2006)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了四条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并指出中国高尔夫运动产业发展有很多的机遇可把握。张金桥(2006)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在中国大规模开发高尔夫球产业是不适宜的。张本俊和马利亚(2008)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
(二)现状、问题与对策
吴克祥(2004)提出了目前高尔夫产业存在球场占用土地过多、行业无序发展、行政干预过多及球场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张建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用地、环境、投融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克祥(2005)对目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营造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建议。王桂忠(2006)从娱乐业赋税、媒体抨击和国家明令暂停审批建设等表征,说明了高尔夫球产业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现状,分析了高尔夫产业被边缘化的成因并提出了摆脱产业边缘化的对策。刘宗现(2008)描述了国内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对影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建议。安铁民(2009)分析了当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阻碍,提出要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三)高尔夫市场研究
陈恩玉、王爱丰(2006)分析了高尔夫核心市场、高尔夫主体市场和相关市场三大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围绕三大市场的市场培育展开讨论。肖亚红(2007)从深圳高尔夫产业的消费入手分析,提出中国高尔夫应根据其面临的不同消费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詹新寰等(2009)对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绩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集中度水平呈反方向变化关系。黄亮与胡晖(2006)具体研究深圳市高尔夫球场与经济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深圳市应有的高尔夫球场洞数,研究分析表明,高尔夫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得出国家不能限制高尔夫的发展,而应该引导高尔夫正确、规范前进的结论。
二、高尔夫球场与高尔夫俱乐部相关研究
(一)高尔夫球场的建设
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没有与各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等充分协调发展。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田至美(2003)分析了土地资源对高尔夫球发展的限制,指出高尔夫场地利用方式正在由远离城市的地区向城市边缘逐渐的靠近。梁健(2003)提出发展高尔夫经济有利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并有助于完善招商引资的环境配套。崔英淑(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影响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研究了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了引导中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管理健康发展的部分政策建议,以期促使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运营与环境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相协调。袁华莹等(2006)将美国、韩国和日本同中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土地和经济是限制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因子将是制约中国高尔夫发展的最终因子。
(二)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与发展
郁小平等(2004)将中外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条件进行了比较,大胆预测:中国到2015年高尔夫企业的数量可达到900家左右。李璐莎等(2004)指出中国目前的高尔夫球企业中的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将中国现有高尔夫企业的生存描述为“另类生存”,并呼吁降低高尔夫球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毛骏(2005)以梓山湖高尔夫俱乐部为例,研究了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规划了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分时度假营销模式,并提出分时度假模式的发展对策。燕俊全等(2006)对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制约云南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王玉英等(2006)以重庆高尔夫俱乐部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存在的问题。孙雷鸣(2009)探讨了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认为高尔夫球会实施会员制营销战略是开发和维护忠诚客户行之有效的方式。杨铁黎等(2007)对北京市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现状和经营策略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高尔夫旅游研究
(一)宏观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郁小平等(2004)对我国的高尔夫旅游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开发思路与注意事项。李舟(2006)从高尔夫球运动自身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与旅游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高尔夫旅游产品是中国高尔夫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并论证了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和市场发展空间,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发展建议。陈鹏(2006)提出,很多不符合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高尔夫球项目,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的贵族化。这种盲目的开发可造成很多的社会危害,首先是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次是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陈才发(2006)认为我国高尔夫旅游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相关产业结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高尔夫旅游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发展思路。付冰等(2006)指出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两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对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刘德云(2007)对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高尔夫旅游球场发展影响关键因素。李子超与韩烈保(2009)分析了近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高尔夫旅游的文献,发现国内在有关高尔夫旅游研究少而松散,且与国外的研究视角不一致,最后提出国内在高尔夫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区域性高尔夫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王志东和丁再献(2006)探讨了如何加强山东半岛与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合作,特别对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专项旅游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门达明(2008)通过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面临的现状分析,就实现的具体途径及普及高尔夫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海南走高尔夫旅游大众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张文政(2008)针对韩国高尔夫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我国高尔夫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幸岭与邓艺(2008)在对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策略、目标与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王飞加和陈恩玉(2008)对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发达省份、开展较好的省份以及其它省份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剖析了休闲、赛事和商务三类高尔夫旅游主题的情况,从四个方面提出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对策。李子超(2009)运用文献分析、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总结了我国当前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对高尔夫旅游的认知度。蒋伟(2009)提出,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可以施行“定位、规划、进港、客源、产品、特质、促销、活动、聚合和人才”等10个“P策略”。陈飞(2009)分析了高尔夫旅游在重庆的发展概况,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及建议。
四、其他高尔夫相关产业研究
(一)高尔夫地产
叶国基(2003)指出,高尔夫物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高尔夫物业服务产业,并提出了该产业的四大特点。同时指出,高尔夫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物业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市场情况及管理需要,坚持创新与稳重结合、服务与收益结合的经营方式。刘力与邹毅(2009)指出我国高尔夫酒店相对球场发展滞后,高尔夫酒店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新一波浪潮。张娜(2007)对北京地区高尔夫产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的建议。
(二)高尔夫用品市场
用品市场无疑是整个高尔夫市场中最诱人的一块蛋糕。近几年来,中国高尔夫人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给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陈明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具市场进行了调查,认为中国市场潜量巨大,发展十分迅速,销售额以每年30%―3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李旗等(2007)也认为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开发,将对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积极健康的发展以及如何树立中国自己的高尔夫品牌,积极推动中国的高尔夫制造生产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高尔夫教育
高尔夫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吴克祥等(2006)指出,我国的高尔夫教育,无论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的质量和规模都不能适应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尔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升高尔夫教育质量的基础建设途径。谢芳等(2006)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做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扎实的经营管理类知识和实用的高尔夫专业知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和高超的球技是保证美国职业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4个关键因素。而中国沿用传统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软硬件缺乏,课程设置脱离高尔夫产业实际,人才质量难以满足高尔夫企业的实际需求。伍勇辉(2008)对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亦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看,我国高尔夫研究虽然历史较短,但研究所涉及内容却逐渐拓宽,这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个有利的促进。但由于我国高尔夫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产业化深入、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在现阶段,国家对高尔夫制定了限制性政策,更需要业内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玉英,周卫平,殷胜.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77-79.
[2] 毛骏.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梁健.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现状调查[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李子超.北京高尔夫旅游认知度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 黄亮,胡晖.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经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9):146-147.
[8] 詹新寰,靳英华,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25-28.
[9] 李璐莎,顾列铭.中国高尔夫报告[J].金融经济,2004,(7):20-21.
[10] 郁小平,夏洪胜,何莽.我国高尔夫旅游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4,(4):113-114.
[11] 幸岭,邓艺.积极推进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08,(3):106-108.
[12] 孙雷鸣.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球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16-19.
[13] 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3-27.
[14] 门达明.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初探[J].管理观察,2008,(6):63-64.
[15] 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21-25.
[16] 伍勇辉.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J].当代经济,2008,(5):122-123.
[17] 陈恩玉,王爱丰.对我国大陆高尔夫三大市场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37-40.
[18] 吴亚初.试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发展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04,(3):40-44.
[19] 王志东,丁再献.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49-54.
[20] 肖亚红.从深圳看全国高尔夫产业消费的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7,9(4):74-76.
[21] 王飞加,陈恩玉.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经营现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9):37-41.
[22] 李子超,韩烈保.高尔夫旅游研究现状探究[J].特区经济,2009,(5):153-154.
[23] 蒋伟.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的“P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18-20.
[24] 陈飞.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65-66.
[25] 付冰,周申立,郝百强.试论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0-63.
[26] 李舟.浅析高尔夫球运动特征与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6,(6):124-126.
[27] 安铁民.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151.
[28] 张本俊,马利亚.浅析我国高尔夫产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88-89.
[29] 燕俊全,李利娜,张琰.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6,(24):16-18.
[30] 陈才发.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36):36-45.
[31] 张文政.中国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初探[J].江苏商论,2008,(1):93-94.
[32] 陈明,王月平.中国高尔夫球具营销策略分析――基于全国高尔夫球具市场的调查[J].特区经济,2008,(7):28-30.
[33] 陈鹏.高尔夫球场过量兴建危害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72-75.
[34] 崔英淑.我国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与土地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5] 李旗.台湾正圣公司高尔夫用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 田至美.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变迁及其土地利用[J].金融经济,2003,(1).59-63.
论文关键词: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对策研究
高尔夫作为绅士的运动,起源于14世纪或者是更早时期的苏格兰,运动自始自终都充斥着自然的气息与魅力,体现体育运动实质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气息、充满着时尚、高雅,是一项非常容易被青年大学生接受的运动,在高校中开展高尔夫课程建设能给大学生活带去生机、活力。但是,开高校开展高尔夫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阻力。
一、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
(一)高校高尔夫课程遇到的首要问题
1998年至今,我国高校开始施行扩充型招生,因此许多学校为了加大学校的规模,实行计划外招生,可能导致不少的高校出现负债情况,高尔夫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前期的投入还是后期的维护都是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因此,许多学校在面临资金缺乏与高尔夫课程矛盾时,只能选择放弃后者。致使高尔夫在国内依旧是“贵族运动”。
(二)高尔夫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培训员一般较少,每个学校教练员不足5人,原因在于:高尔夫课程的建设属于高成本的课目,在部分学高校仍然没有被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一般情况下,只有家庭非常好的大宗专业的学生才有能力去选修;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要竞争中,高尔夫专业培训人员的需求量几乎为零,致使高技术高尔夫球员的匮乏。
(三)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教材的使用以及教学大纲的使用
在我国高校建设中,许多学校存在教学文件确实的现象,例如,上海随机抽取的5所开设有高尔夫科目的高等学校中,2所学校已经制定并审批了自己的教学文件,甚至出现3所学校的教学文件都不完备的现象。这些学校的教学文件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本校的高尔夫球场的场地设施的状况,根据专业的高尔夫教练员的建议并同时参照一些其他的兄弟院校成熟的教学文件。
(四)高校高尔夫课程的课程类别
高等学校的高尔夫课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模式,大部分情况下多为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
(五)高校高尔夫课程学分学时的分配
经过统计,上海高等学校的高尔夫课程开设时限基本上是半学年,学分是两个学分占用了48个学时,只有上海大学为一个学年的教学。从高校高尔夫的课程教学学时的分配结果显示,高尔夫教学与其他体育的运动项目开始的时间一样,在教学开始的时间内,学生还是有相对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充分掌握。
(六)高校高尔夫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全国高校的高尔夫教学的课程分析,虽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差异,还是存在相对较大的共性,其中有十所学校共同的开设了:高校中高尔夫竞赛的规则与组织;高校中高尔夫球场的维护与养护管理;golf ENGLISH;职业赛以及高校中高尔夫球场技能与技术;高尔夫球场及其他附属设施的设计与建造。
在课程开设的同时遇到院校领导的矛盾,有的领导认为高尔夫球场的管理应该为高校高尔夫发展的重点,而有的领导者认为高尔夫专业技术才是搞笑高尔夫课程开设的重点所在;有些高校中更是存在理论的丰满,实践比较单薄的现象,这是高校高尔夫球场建设最应该避免的一点。
(七)高校高尔夫建设场地的设施建设以及经费的投入
从网络中得到的数据,今年来我国的高尔夫球场近300个,仅广东省就单独90个,90个中的85%都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广州11个,深圳9个,珠海14个,佛山7个,东莞15个。中国十佳高尔夫球场广东占有6席。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呈现单密度分布,大部分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还是滞后,原因在于:经济以及政策方面的制约;我国城市地区缺乏充足的空闲用地作为高校的高尔夫球场用地;学校很难承担高尔夫球场的运营以及管理费用。
以高消费著称的高尔夫运动,经费方面的施加肯定是必要的,一个正规的高尔夫球场的的前期资金施加量包括建设后期的场馆维护费也是非常高。高尔夫运动项目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其对球场的器材以及场地要求都非常高。单就高尔夫球杆这一个开支来说,学校一般都不配备,需要学生自己购置,所以很多学生也会被这个开支所阻挡。
(八)高校高尔夫课程对所选学生的就业的影响
统计表明,高尔夫课程与学生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系,接受调查的高等学校中大多学校都是以市场需求的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方向,在旅游、导游专业内开设高尔夫课程,该专业的就业率就会有一个明显高于其他没有开设高尔夫的专业。
二、加强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大力地降低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本
综合了分析高校中所存在的问题,资金仍然是首要的问题,在校的学生购买器材的方面,校方可以提供一些相应的支持以及帮助。学校管理者应该熟练掌握市场额规律,努力结合市场资源,利用中央以及地方多方面的政策以及经济的优势,实践并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采取办学模式,大力得降低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成本投入。
(二)提高高尔夫教练员的能力培养
教练员是高尔夫教学的核心,只有提高高尔夫教练员的素质以及能力,才可能提高整高高尔夫课程的水平。
(三)增加高尔夫球场的设施投入,从硬件上满足高水平训练条件
优越、高档的教学设施是优秀高尔夫课程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中的高尔夫球场的场地设施一般比较差,甚至基本上没有一个学校拥有一个符合标准的高尔夫场地,很大比例的学校只有建设着练习场,最重要还是因为场地修建的资金投入不充足,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政府的限制。
关键词:高尔夫教育;研究现状;发展策略
一、我国高尔夫教育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壮大,相关的高尔夫教育文献资料也越来越丰富,高尔夫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
《中国高尔夫教育和科研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在中国近二十年的高尔夫发展历程中,尤其是近年来,高尔夫需求越来越大,高尔夫产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不少社会争议,加之政府干预等,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谢芳的《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从学科归属、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科目种类和课程量、教材内容、课程实施条件和课程效果等方面对中美高尔夫管理本科专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并对我国相关专业的课程改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吴克祥、张驰的《中国高尔夫高等教育的基础建设与实践》以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的实践,指出高尔夫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王鹏飞的《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的研究》主要将我国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学校数量及开设专业课程等现状进行了统计,得出我国目前高尔夫人才稀缺,相关高等院校开展高尔夫教育势在必行的结论。
王晓钧的《中国高尔夫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特色工程》文中说:“我国高尔夫高等教育与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高尔夫教育明显滞后,不能跟上当今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黄登峰、陈才发在《美英高尔夫管理专业教育研究及其启示》指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尔夫教育应该强调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陈明在《高尔夫教育之我见》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高尔夫教育的关键。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我国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给予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建议。主要是在课程设置、开设高尔夫专业可行性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从上述关于高尔夫教育的科研成果来看,高尔夫教育者正积极、主动地探索高尔夫教育的途径与思路,这些为本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了迎合高尔夫产业的飞速发展,应该根据高尔夫球运动的现状及以后发展趋势对高尔夫教育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二、我国高尔夫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的高尔夫教育发展时间较晚;地域分布很不均衡。高尔夫教育其硬件基础设施较为简陋;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尔夫适用性人才的主要途径;招生专业类别还不够明确,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规范性,课程之间协调不够;高尔夫书籍种类繁多,但真正能作为学校教材的还需要实践检验;高尔夫人才的紧缺,进一步导致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
针对我国相关院校高尔夫教育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保障相关院校高尔夫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解决教学场地问题
在现有的情况下,我国开展高尔夫教育的相关院校中普遍都存在教学场地缺乏的现象,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必然会影响教学功能的实施,成为教学过程最大的困难和障碍。
1.校企合作与高尔夫球场或练习场共建教学基地
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资源,租用社会场地,来满足高尔夫教学训练的需要,这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能接触到社会上高尔夫球运动消费者,了解高尔夫球场、练习场的经营状况。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学校与教学场地之间学生的交通问题;第二、学生和社会人员容易引起摩擦等难以预料的情况;另外,到校外进行教学训练给管理带来不便,而且每个学期还要支付一定的场地费,这样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2.利用学校体育场馆改造或者建造成高尔夫练习场
学校购置一批高尔夫练习球、练习球杆、高尔夫打击垫、击球目标靶和保护围网,将打击垫布置在体育场的一边,留下较空旷的一边设置击球目标靶,很多开设高尔夫选修课的普通相关院校都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可是这种简易的挥杆练习场不能练习长距离击球和推杆,也不能直观感受击球后小白球在空中飞行弹道,更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高尔夫球场地的乐趣。因为不是球场的实践练习,学生基本上感受不到高尔夫的礼仪要求。
3.招商引资建造高尔夫场地并给予优惠政策
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将来是一个发展趋势,吸取部分学校成功经验,引进企业来学校投资建高尔夫高尔夫练习场。学校在满足本校教学之后,可给予企业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并给予运营、养护、管理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来学校投资兴建高尔夫练习场,同时学校也为企业不断输送高尔夫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培养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高尔夫教育的相关院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很难在短期的时间内使专业师资力量得到提高;“名师出高徒”,培养优秀的学生条件之一就是拥有优秀的教师。
1.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
高尔夫教育是否能健康的、稳定的开展与教师的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除重视教学外,还要重视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重视相关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高尔夫教育知识,如参加中国高尔夫协会举办的培训有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参加相应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2.丰富教师的高尔夫相关专业技能
安排教师进行高尔夫教育技能实践培训。通过引导教师组织对高尔夫俱乐部参观学习,使教师了解高尔夫俱乐部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整体情况,提高高尔夫教师对高尔夫的兴趣。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深化教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开设了高尔夫教育的相关院校教育只有加强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尔夫专业综合应用型性人才。
(四)加大科研力度,统一规划教材
中国的高尔夫科研方面还没有整体的规划和专业的研究机构部门,高尔夫相应的教材也缺乏统一的规划;随着近几年的发展,高尔夫相关书籍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高尔夫协会和教育部门相关组织应该举办高尔夫类的专题高尔夫科研会议,要求相应的社会部门对高尔夫的长远进行统筹规划,相关院校对编写出来的教材认可性还有待考究,我们应该经常组织行业科研会议,完善教材规划。可以请行业人员整理和翻译国外优秀的论文、专业书籍等科研资料,供行业学习、参考,从而加快我国高尔夫理论体系建立。
(五)审查办学资格,制定认证体系
高尔夫专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专业,使得开设高尔夫专业出现一定的盲目,特别是高尔夫办学机构,在师资,办学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对外宣传招生,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用人的基本要求。
中高协应该联合教育部门,建立高尔夫裁判员、教练员认证体系,在教学大纲中将相应的考试内容和知识安排进去,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颁发高尔夫裁判证,高尔夫教练员证。
三、结语
高尔夫球运动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出现,在相关院校中暂时还没有把高尔夫球运动作为象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一,而是作为体育类或者旅游管理类别下面的一个招生专业。
高尔夫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相关院校高尔夫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尔夫教育己经走进我国相关院校,学校应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高尔夫教学场地的问题;社会行业组织、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教师要积极深入行业了解高尔夫,丰富行业经验,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加强科研建设、完善教材体系;规范办学资质,建立认证体系。
参考文献:
[1]韩烈保.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和科研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 全国首届高尔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2]安铁民.高尔夫特色专业实训墓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4).
[3]王鹏飞.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
[4]贺瑛.我国高尔夫专业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刘香.高职相关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杨华峰.我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0.
[7]余存华.浅析我国高校高尔夫运动教育的前景[J].鄂州大学学报,2011(09).
[8]刘慧英.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前景透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9]魏忠发.中国高尔夫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1.1缺少专职的高尔夫专业心理学教师及教学团队
目前高尔夫专业院校里教授高尔夫心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师,鲜有是高尔夫专业心理学出身的,一般是“半路出家”改行来做高尔夫心理学课程教授老师,也有的是“拉郎配”本身专业学的是其他领域的心理学,被迫教授高尔夫专业的心理学课程。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不仅缺少专职的高尔夫心理学课程的教师,更因为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是一个体系,从而我们也缺少一个系统的高尔夫心理学教学团队。
1.2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教学过程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来进行的,其最大特点是“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因此,高尔夫专业心理学的课程必须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即使制作了网络和课件,也只是书本知识的搬家,内容没有生动的画面和文字,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浅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技术、观看录像等教学手段把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内容用直观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信息化、网络化为特征的21世纪,高职学院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1.3教学评价手段比较单一
学生成绩的考核通常采用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式,而且作业的形式也比较单一。这种评价方式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略了能力的检验,导致学生对高尔夫心理学的认识就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认为心理学的实用性不大,只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就可以应付考试了。这种评价方式很难考察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保持端正的态度去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2.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革新举措
2.1明确教学目标
高尔夫专业心理学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要严格遵循高尔夫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高尔夫专业培养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考虑高尔夫专业心理学在高尔夫专业课程体系中具体功能的基础上,应将其课程与教学目标明确为:掌握专业知识的目标,包括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在高尔夫各种实践以及职业活动中的心理学现象,了解心理学知识在高尔夫各种实践和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和规律更好地解决在高尔夫实践和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实践能力的目标,即学生通过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正确理解、分析、判断和解决实践问题。结合高职高尔夫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尔夫球技术教学活动、高尔夫球童服务活动、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活动、高尔夫市场营销与赛事组织策划等活动中的心理学知识和规律,为将来的专业性实践和工作服务。
2.2规范整合课程内容
高尔夫专业的培养目标及高尔夫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心理学在高尔夫专业基础理论和高尔夫应用性研究中的作用,决定了高尔夫要与心理学进行积极的规范化整合来共同解释高尔夫管理、运动实践、高尔夫服务及赛事策划营销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加强高尔夫与心理学的研究,丰富、规范高尔夫心理学的课程内容。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高尔夫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以高尔夫领域的实践体验为切入点,使心理学理论与高尔夫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紧密结合,其中要涉及到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高尔夫球童服务、高尔夫运动训练和比赛、高尔夫赛事策划和营销管理等;同时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内容又要与高尔夫基础课程内容一脉相承,具体表现为:第一,参考高尔夫基础课程内容的研究范围确定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第二,可以使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内容紧紧围绕着高尔夫的问题展开。
2.3构建新型教材体系
以课程内容整合为基础的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教材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材要符合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各学科之间衔接的要紧密;第三,要有利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第四,要具备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结构;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教材建设具体要把握以科研发展为基础,体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及时更新并合理选用教材,丰富教材形式,鼓励教师开发教材、编写优秀讲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手段。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提高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设置革新的关键,这就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师资,增强教师专业认知和提升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间交流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和更多的学习机会,如继续教育、职后教育、新课程培训等;鼓励高尔夫院校间的师资交流和培训,要求教师要深入高尔夫行业实践领域,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与学习等。
2.5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一种最好的教学模式或者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能适应各种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尔夫专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高尔夫的内容的特性、学科性质及教学目标等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一切可以积极因素,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服务。在高尔夫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在讲授的时候,多通过案例法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多通过提问和讨论来促进互动式教学,要积极采用能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如研究性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2.6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尔夫专业 旅游类高职高专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64-02
高尔夫、温泉旅游、滑雪被称为世界三大主题度假旅游休闲活动。而高尔夫球是三大休闲旅游体育中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特别是高尔夫成为2016年奥运会比赛正式项目以后,世界各国加快了对高尔夫球运动的开展。高尔夫在我国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有许多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高尔夫专业。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也加快了高尔夫专业的开展,本文通过对5所开展高尔夫专业的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并对部分在高尔夫专业教育一线的教师进行访谈,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简称“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
(二)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法。查阅多篇高尔夫的文献资料。二是问卷调查法。对“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三是访谈法。对部分在旅游类院校高尔夫专业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四是数理统计法。回收的问卷整理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为本研究服务。
二、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开展高尔夫专业的动力
目前我国高尔夫俱乐部人才需求不断增加。2008年需求总人数为4800人,2009年需求总人数为7500人,2010年需求总人数为10000人左右,可见,随着高尔夫的发展,高尔夫俱乐部为加快自身的发展,需更多的人才来增强实力,其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专家估计,一家正常运营的高尔夫球场,需要专业经营、管理人才350人,而目前绝大部分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企业被迫无奈,通过高薪聘请国外专业人才,本土专业人才缺口5~7万人。据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介绍,每年学高尔夫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高尔夫球场及相关企业预订一空,连续几年就业率高达100%。高效就业率是旅游类高职高专开展高尔夫球运动专业的动力。
通过对我国20家高尔夫俱乐部市场需求进行问卷调查(n=20)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尔夫市场对高尔夫专业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如表1所示。
三、影响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开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高尔夫专业25名教师和125名学生,就“影响高尔夫专业在旅游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因素”调查得出:排在第一位的是高尔夫专业的专业设计;第二位是高尔夫专业的师资状况;第三位是高尔夫球场与器材;第四位是学生对高尔夫的了解不多,第五位是其他因素。
(一)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部分高尔夫专业教师就专业设计合理性进行问卷调查(n=25)。对25名“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高尔夫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设计非常合理的约为16%;基本合理的约为24%;一般合理的为40%;不太合理的为12%;不合理的为8%,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设计基本合理。
(二)旅游类院校高尔夫专业师资调查。调查发现,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25名高尔夫专业教师中,其中高级职称的5名,占总数的20%,中级职称12名,占总数的48%,初级职称的8名,占总数的32%,由此看出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教师的职称偏低。通过访谈得知,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球教师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基本没有参加过高尔夫球职业赛事,缺乏高尔夫比赛经验,严重缺乏高水平教练及科研人员,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球场的调查。调查发现,标准18洞的比赛场为O个;一般练习场为7个。高尔夫球场和器材是开展高尔夫球运动必不可少的物资条件,良好的场地条件是日常教学、训练的有力保证。
(四)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就对“高尔夫的了解”的调查(n=125)。从表3看出,旅游类高职高专学生非常了解高尔夫球的为6.4%;基本了解的为15.2%;一般了解为18.44%;不太了解的为21.6%;不了解的为38.4%,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高尔夫还不太了解。
四、加强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的学科建设
通过对部分在高尔夫专业教学一线的教师访谈得出,我国旅游类院校基本能根据自身特点出发,立足于学校特色,制定适合自身的高尔夫专业课程,制定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内容建设、教学大纲、教学评价等重要指标都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课程设计上面包括了专修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的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还专门就高尔夫专业人才需求做了市场调查,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加强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
1 高尔夫专业师资团队的培养。通过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调查统计,高尔夫专业教师职称方面有5名高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还是偏少,高尔夫专业的主力军是初级和中级的教师,因此旅游类高职高专需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利用现有高级职称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突出的科研能力,手把手地带动年轻教师,做到“营销学”中的“小圈子大效应”的先进观念;把中级职称这个阶段的教师重点培养,尽快完成他们的职称建设,有机会可送出去培养,送出国外去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及高超的高尔夫技术;加强初级职称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加强理论水平的提高,鼓励到高水平院校进修更高学历;让教师到一些大型的高尔夫俱乐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有能力的旅游类高职高专可尽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技术的三高人才;还可以加大旅游高职高专学术交流,邀请一些知名的高尔夫球教练及著名的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员来校传播知识。
2 学生队伍的培养。旅游类高职高专在学生队伍的培养中,首先从市场需要出发,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紧密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在一起,了解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充分利用好实习期,尽早安排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实习,让企事业单位来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其次是从旅游类高职高专学校的特点出发,利用好高职高专实习期长,办学灵活的特点,培养出有经验、动手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最后从学生的本身特点出发,旅游类高职高专的学生基本是经过普通高考进入的学校,没有高尔夫的特长生,旅游类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目标是管理人员、前厅接待、草坪维护和球童方面人才。
3 加大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在校宣传。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学生对高尔夫球还不太了解,为此应加大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在学校宣传活动。首先,加深全校学生对高尔夫球运动的认识;其次,在旅游类高职高专开设高尔夫体育课,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高尔夫知识、简单的裁判规则,学会怎么打高尔夫球;最后,组织“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高尔夫球邀请联赛”,并打造成传统的品牌赛事,由五个旅游高职高专院校轮流主办,邀请一些著名的高尔夫俱乐部参加,整个赛事策划、筹备、组织、裁判等都由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俱乐部来认可旅游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高尔夫专业人才。
(三)加强场地及器材建设
高尔夫场地和器材是开展高尔夫运动必不可少的物资条件,良好的场地条件是日常教学、训练的有力保证。通过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球场调查发现,五所旅游类高职高专学校都不具备建造一个18洞标准的高尔夫比赛场。其实旅游类高职高专重点目标是培养管理人员、前厅接待、草坪维护和球僮方面人才,不是培养高尔夫职业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只要掌握简单的裁判规则和基本的高尔夫球技术,学校不会举办高尔夫球职业赛事,没必要建设标准18洞高尔夫球比赛球场,只要一般的练习场来满足教学与简单的训练便可,至于旅游类高职高专联赛场地可以租用高尔夫俱乐部场地,也可以通过邀请俱乐部并指定俱乐部提供比赛用场。且高尔夫球的器材昂贵,笔者对几家高尔夫球运动器材进行了了解,一套好的高尔夫球杆需要10000元以上,质量差的也要1000多元。作为学校办学不必买下整套球杆,只需买一定量的一般的高尔夫球杆。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高尔夫技术教学 相互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它是教育技术在信息化发展的新特征,标志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现代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对于最大限度地扩充和使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高等学校许多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高校高尔夫专业的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很有研究价值。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高尔夫专业课程教学的推动作用
与许多其他体育运动有复杂的动作和过程不同的是,高尔夫挥杆技术仅仅包括挥杆中的上杆和下杆,推杆中的肩部钟摆动作。但是,越是看似简单的动作,越难达到标准和完美。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扰。比如,挥杆练习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动作练习时发挥不稳定,无法自己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课堂教学时感觉不错,可是课后什么都忘了;等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尔夫专业课教学中,使学生在一个直观的视觉情景中进行学习,能够自我分析挥杆动作,减少挥杆失误,这样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高尔夫专业教学,其生动形象的画面。直观的动作演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挥杆动作的方法、步骤都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高尔夫挥杆技术的掌握。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高尔夫挥杆动作技术化难而易。
生理学家认为,当大脑皮层有关学习部位达到适宜的兴奋状态时,最容易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故可以缩短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高尔夫挥杆技术动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多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大屏幕将复杂的动作用动画或影像展现出来,演示整个动作过程,这样更容易抓住关键动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缩短教学过程。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
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础,它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清楚,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联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了空中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的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慢放、重播、定格等功能,使学生看最完整的技术动作,在时空上再现已消逝的动作,使讲解和示范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比较清晰的建立动作表象,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高尔夫专业课程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和硬件设备的投入。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两者难以同步进行,有些技术的示范还受到教师身体素质的影响,难以从各个角度及速度来表现动作的关键技术。使得学生往往只能获得个别的或局部的动作概念,对所学技术没有一个完整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现代教育技术的慢放、重播过定格等功能,使学生看最完整的技术动作,在时空上再现已消逝的动作,使讲解和示范很好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克服了教师因年龄、身体素质、项目技术特点等原因所造成的示范不准确的缺陷。高尔夫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在球场练习动作,室内的理论教学和动作分析也是非常关键的。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使高尔夫技术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软件的开发。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高尔夫球在中国被称为“贵族运动”、“有钱人的娱乐”;如今,高尔夫球运动因为其健康、绿色的特点,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虽然高尔夫球进人中国只有短短20多年的时间,但目前全国已经有500多个球场,300多万参与者。尤其是2009年10月9日高尔夫球被纳入运会,将促进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提高。因此,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高尔夫专业课程的教学也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涉及到体育方面的教学软件、课件开发比较少,原因是体育课件的可操作性不强.体育课大多数是在室外上课,这就制约了体育教学课件的开发,因此开发体育教学课件应考虑到体育课的特点,开发出符合体育教学的课件。比如,目前市面上有某些高尔夫动作分析的软件出售,但是价格昂贵,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开展。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
高尔夫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搭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度的,而网络大容量的知识可以作为补充。建设高尔夫专业教学网站,把高尔夫专业教师、教练写的论文以及从网上收录的关于高尔夫方面的常识放到网站上,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提出一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在网上查询答案,学生也可以自己就练习中的一些问题在网上查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摘 要 中国高尔夫的竞技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本文从高尔夫训练方面分析中美高尔夫竞技水平巨大差异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路径,以期能够对我国竞技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尔夫 训练
从高尔夫竞技水平来看,中国和美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世界排名前10的男子职业选手中,美国选手占据了4人,而前100名中,中国选手没有一人,世界排名前10的女子选手中,美国选手有3人,而前100名中,中国选手只有冯珊珊一人。导致了中美高尔夫竞技水平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高尔夫发展历程的不同、经济条件和科技发达程度的差距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高尔夫训练方面的差异。
一、中美高尔夫运动训练的差异
(一)训练理念方面的差异
在高尔夫训练过程中,中国高尔夫教练通常选择:就技术论技术,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技术环节,认为只要技术练到家就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美国的教练更注重身体、技术以及心理素质的结合,把身体素质练习和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性摆到和技术训练同等的高度。美国的优秀教练员非常注重运动员个体的差异,善于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习惯为其设计个性化的挥杆技术,这就是我们看到很多顶尖级的选手虽然挥杆技术差别较大,但却都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二)训练团队的差异
中国的高尔夫运动员早训练中,往往只有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人,那就是教练。中国教练通常包办了运动员所有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不仅要管技术训练、体能训练,还要负责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甚至球具的选择。在美国的职业高尔夫训练中,往往是由一个分工合作的团队来服务于运动员的训练。这个团队包括专门的技术教练、体能教练、物理治疗师、心理教练、营养师、球具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这样一个庞大的运动训练保障系统合理的分工配合服务于运动员训练的各个环节。
(三)科学技术保障的差异
科学技术保障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必要条件,借助合理的科技手段不仅能够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还能够对训练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价,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在美国,高尔夫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很高,具体表现在高科技影像分析技术的运用和先进的运动科学学科指导。在高尔夫训练中,美国教练会运用生理、生化、心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专业理论结合运动训练实践需要,从多维的角度指导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而中国的教练则不善于结合其他专业的知识来指导训练,常常依靠主观的经验来指导运动员,许多问题不能把握住其核心规律。
二、提高中国高尔夫运动训练水平的路径
针对中美高尔夫运动运动训练方面的差异和差距,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培养正确的训练理念,对运动员进行多元系统的训练
高尔夫运动是技能主导类项目,但是同时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高尔夫训练中不能“就技术论技术”,而应当综合全面地发展运动员的各项竞技要素。体能是高尔夫运动员技能发挥的基础,在高尔夫运动中需要运动员具备足够的爆发力来保证击球的距离,以及良好的柔韧来完成大幅度的上杆和击球之后的缓冲,还需要优秀的本体感觉来减少失误,在体能训练中应注重这几方面的提高。稳定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发挥自己训练水平的保障,优秀的高尔夫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定的发挥。
(二)建立完整的训练团队,构筑完善的训练体系
现代运动训练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师父带徒弟模式了,一个师父已经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这在现代高尔夫训练中表现得特别充分。优秀的高尔夫运动员需要具备的条件越来越多,完美的技术、稳定的心理素质、优异的体能、健康的身体、适合自己的球具等。显然,这不是一个教练可以做到的,至少,一个教练不可能同时做好以上所有的工作,那么这就需要构建一个训练团队。优秀高尔夫选手通常会给自己配备技术教练、体能教练、物理治疗师、心理教练、营养师、球具工程师等,当然这会花费不小的费用,可是如果想要获得足够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必要的。高尔夫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应包含完备的技术训练体系,体能训练体系、战术体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体系。
(三)结合相关学科,完善科学保障
单纯的训练科学在指导现代竞技运动中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从其他相关科学汲取养分来指导多元的现代竞技体育势在必行。现代竞技高尔夫运动,是由多个因素共同构建的一个系统,它需要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指导训练。近年来发明的立体影像分析技术、生物力学中的三维测力技术、以及人体科学的神经肌肉研究成果等都被运用到高尔夫训练之中,使这项运动的训练更加科学高效。现代高尔夫,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比拼。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应从综合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合理高效地进行高尔夫训练。
三、结语
竞技高尔夫已经重回奥运大家庭,中国为备战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高尔夫项目,现已经成立了高尔夫国家集训队。但是,从入选高尔夫国家队的选手的竞技水平来看,争夺这两枚奥运金牌的难度是很大的,希望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把握住当代竞技高尔夫的运动训练体系,达到科学高效的备战效果,祝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淑媛,罗冬梅,周兴龙.高尔夫球员全挥一号木杆技术动作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2013.36(6):132-135.
关键词:度假体育;参与者;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022―06
度假体育是指人们在假期为获得身心放松,较长时间停留在度假体育目的地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的各种体育活动。欧洲30%的高尔夫球爱好者会定期开展高尔夫度假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美国,高尔夫度假旅游每年创造134亿美元的产值。又如在欧美国家,滑雪已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非常普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达到了普及的程度,上至七旬老人,下到三岁幼童,一到冬天都到滑雪场度假,使这些雪滑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大受其益,欧美滑雪发达地区滑雪度假旅游者人均消费在700美元以上。目前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125个度假村的Club Med是一个集往来路程、住宿、用餐、运动、娱乐,一价全包式的全球连锁休闲运动度假村。这些度假村选址于全球知名的度假胜地,例如以热带海滨特色著称的马尔代夫卡尼岛(Kani,Maldives)、泰国普吉岛(Phuket,Thai―land)、印度尼西亚民丹岛(Ria Bintan,Indonesia),以及适宜滑雪运动的日本佐幌(Sahoro,Japan)、中国亚布力(Yabuli,China)等地,旗下2000余位教练采取科学合理的初、中、高级分级训练班形式指导60余项体育运动项目并提供相应体育运动器械设备,年销售额超过7亿欧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也开始逐步出现度假体育,例如1996年2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雪上项目赛场选址于黑龙江的亚布力,由此带动了黑龙江滑雪度假产业的发展,目前黑龙江作为最为典型、开发最早的滑雪度假地现已开发出80个以上的滑雪场,其中90%以上的国内滑雪爱好者将亚布力视为自己首选的滑雪度假地。
当前度假体育与体育旅游存在着共同的内容。从构成来看,两者都包含体育活动的内容。从领域所属方面来看,度假体育与体育旅游均属于休闲范畴。由此,度假体育与体育旅游在某些内容上存在交叉与重叠,即度假型体育旅游(见图1)。例如学者柳伯力、陶于平从体育旅游概念和本质属性出发,将体育旅游分为观光型、竞赛型、度假型、健身娱乐型和拓展型五种形式。从学术的角度而言,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度假体育与学者广泛研究的体育旅游容易混淆,从而使人对度假体育产生误解,影响了对度假体育的系统研究。本课题认为度假体育与体育旅游并不是完全包容、互相替代的关系,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第一,从分类领域角度看,“度假体育”一词的重心倾斜于“体育”,突出的是一种体育形式,属于体育范畴。“体育旅游”一词的重心倾斜于“旅游”,突出的是一种旅游形式,属于旅游范畴。第二,从活动特征角度看,“度假体育”主要侧重在时日较长的假期通过参与具有娱乐、休闲性质的体育活动如高尔夫、滑雪来获得身心放松。“体育旅游”主要是观赏或参与体育活动的游览经历或体验过程,可能在假期进行,也可能在非假期进行,一般所费时日较短。第三,从行为模式来看,度假体育有着“点对点、以度假体育目的地为大本营的轮轴式”的行为模式。度假体育者行为目标明确,直接从居住地出发到达度假体育目的地如高尔夫度假村开展度假体育活动,呈现出“点对点”的直线特征,到达度假体育目的地后,度假体育者的行为特征又呈现出以度假目的地为中心向四周进行辐射状空间位移的特点。例如作为亚太地区最为知名的滑雪度假地――日本札幌(Sappom,Japan)拥有多个交通、食宿、娱乐、教练培训等一体化服务的滑雪度假地,每年冬季许多亚太地区滑雪爱好者直接包机前往这些滑雪度假地,然后在周边雪场进行下坡滑雪、滑雪板、越野滑雪等滑雪运动。体育旅游是“多点连线周游式”的行为模式,即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和费用范围内能够在更多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参与或欣赏体育活动,形成多点连线、走马观花的空间位移特点。第四,较之体育旅游,度假体育如滑雪、高尔夫、潜水等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装备和指导来加以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有关度假体育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书籍、杂志、相关课题成果、政府发展规划与纲要以及网络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了经营度假体育项目的企业11家(见表2),对度假体育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82%。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次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45岁之间,占样本总数的87.8%,其中26―35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2.9%;在职业状况中,企业、公司职员人数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4.2%;在文化程度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被调查者达到80.4%;在收入状况上,月收入3001―4000元占样本总数的20.7%,4001―5000元占样本总数的15.4%,5001―6000元占样本总数的11.8%,6001―7000元占样本总数的8.5%,以上共占总样本数的56.4%,即被调查者月收入集中于3001―7000元这一区间,低收入和高收入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少。以上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的群体面貌是年龄处于18―45岁之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收入水平处于中档层次的企业职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商务人员。
人类消费的最高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者在满足单一化和物质型的生存需要之后,也更加关注消费的多元化和精神型,追求消费的符号化与文化价值。当前我国年轻消费群体出于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以及通过消费的符号化与文化价值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建构、不断开拓自我实现领域、表达阶层符号的需要,对于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等精神文化消费有着比其他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因此这也就解释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才逐步出现的度假体育,为何发展势头迅猛且倍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
国外度假体育的参与主体是中产阶层(Middle Class),美国体育委员会一项研究表明:绝对上层的玩游艇、良种马比赛、养狗;中层的滑雪、网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壁球;中下层的赛车、摩托车、飞行、钓鱼;下层的上舞厅或舞场跳迪斯科舞。界定中产阶层主要客观标准是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本次被
调查者的职业主要是企事业单位职员(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主,符合中产阶层的职业特征。世界银行曾对中产阶层进行过定义,即年收入介于为4000美元和17000美元之间的人群。本次被调查者的月收入集中于3001―7000元这一区间,由于中国人“财不外露”的传统心理,被调查者收入有可能少填,以世界银行对中产阶层的定义均属于中产阶层。本次被调查者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Rob―inson和Leibowitz指出:教育是决定休闲时间分配的最重要因素。教育水平能引导和增进人们对休闲活动的关心和扩大活动的范围。因而具有较好教育背景的人更倾向于参与度假体育。此外,根据我国社会分层领域研究权威陆学艺研究员为课题负责人的“当代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中产阶层1999年为15%左右,平均每年增加约一个百分点,2003年已接近20%,按这个势头发展,到2020年可达38%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度假体育参与主体也主要是中产阶层,且年龄构成年轻化。
2.2 度假体育参与者的行为特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既往忽略细分市场(Market Segmen―tation)差异以同种手段向尽量多的受众推广产品的大众化营销(Mass Marketing)逐步演变为向不同群体、性别、年龄层的分众化营销(Customization Marketing)。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才逐步出现度假体育,对普通大众而言度假体育的社会认知较为陌生,因而对于度假体育产品而言适宜采用分众化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在回答参与度假体育的信息来源中这一问题时,被调查对象中有58.1%选择专业媒体,50.8%选择网站,还有41.9%选择亲戚朋友推荐(见表4)。可见度假体育参与者的信息来源方式主要以专业媒体、网络以及亲戚朋友口碑传播等分众化营销传播形式为主。
首先,由于我国的中产阶层多数工作繁忙且复杂,导致时间、注意力与信任度成为中产阶层的稀缺资源,为了快捷、方便的获取真实、可信的产品信息,中产阶层往往有意疏离传统大众媒体而对实施分众化营销策略的专业媒体情有独钟。度假体育是具有浓厚专业性色彩的体育形式,因而专业媒体成为获取度假体育产品信息的首选媒体。其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营销传播,使得消费者的主动权、选择权、互动性得到极大提升,消费者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下被动接受的地位,开始完全主动选择信息。对于度假体育这种新兴文化消费产品而言,其潜在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产品信息,从而促成消费行为达成。最后,美国社会学家福赛尔通过生活中的大量观察之后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中产阶层强调消费的“品位”,以区别于缺少经济资本的社会下层和缺少文化资本的社会上层。度假体育作为一种具有符号化与文化价值的体育形式,符合中产阶层有能力追求提高生活质量的阶层定位及进行新颖、具有独创性又富有特色的文化消费的品味和格调。因而当属于中产阶层一份子的潜在消费者受到与其社会阶层相同的亲戚朋友的口碑宣传时,也容易受到影响,促成消费行为达成。
对于度假体育参与的组织形式这一问题,有39.4%被调查者首选自驾车自助游。根据度假体育参与者居住地与度假体育目的地空间距离远近,度假体育产品可以划分为近程与远程度假体育产品。在度假体育参与者所处都市圈范围之内的度假体育产品属于近程度假体育产品。苏州大学任平教授(2006)认为:“从都市市民体育生活的地理学特征来看,车程1―3h左右,处于都市圈的远郊区是都市居民或游客利用长假进行体育健身、体育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场所。从城市的时空结构来看,远郊体育圈是都市居民或游客利用周末或长假进行体育健身、体育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场所,并成为山林文化及自然观光体育旅游度假圈。”本研究在成都西岭雪山实地观察发现,停车场所停车辆主要以成都车牌(川A)为主,说明西岭雪山所提供的滑雪度假产品属于近程度假体育产品。对于近程度假体育产品被调查者首选自驾车自助游应是一个快捷方便的形式。跨省、跨国参与度假体育则属于远程度假体育产品之列。例如海南三亚亚龙湾高尔夫球会的会员中有25%来源于国外,主要是日韩度假者,约70%左右的会员来自国内东北、华北、北京等地,海南本地会员不到5%。有36.2%被调查者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助游,其原因在于这些被调查者多是参与消费远程度假体育产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地位和意义逐步提升,与家人共度休闲时光,享受幸福人生成为许多人的人生观念,于消费行为上则体现为家庭导向的休闲娱乐消费逐步扩大,所以有42.7%的被调查者选择与亲人一起参与度假体育。同时出于维系和巩固社交与工作圈子的缘由,分别有13.4%与12.6%的被调查者选择与朋友、与同事一起参与度假体育(见表6)。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还是以家庭方式参与度假体育活动。
度假体育参与者消费情况是体现度假体育参与者消费水平的内在体现。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见表7),40.3%的被调查者的总消费额度处于1001―3000元这一区间,19.9%的被调查者的总消费额度处于3001―5000元这一区间,14.2%的被调查者的总消费额度处于5001―10000元这一区间。根据邵雪梅的研究,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人群中,有35.5%的人年体育消费在500元以下,501―1000元的占26.2%。1001―2000元为16.4%,2001―3000元为9.4%,3001元以上的为9.2%。与之相比,度假体育参与者消费水平明显偏高。根据权威的《欧洲旅游观察》统计调查,在欧洲的远距离度假客人的平均逗留时间为12.3晚,短距离度假客人平均逗留时间为1―3晚。度假体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度假体育参与者较长时间停留在度假体育目的地,因而住宿和交通费用占据了较大的支出比例,特别是当选择远程度假体育产品时,例如本次调查中18.3%的被调查者选择住宿作为花销最多的项目,其次是交通费用其选择率为16.7%(见表8)。同时本次调查发现,近远程度体育产品的项目支出结构也有所不同,远程度假体育主要支出项目是住宿和交通,而近程度假体育主要支出项目是租购设备和门票。
2.3 度假体育参与者的动机
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度假体育参与者的动机呈现多元化,有60.2%的被调查者首选放松身心,有51.6%的被调查者选择增进健康,有48.4%的被调查者选择丰富生活,以上3项选择率均达到或超过50%,与其它选择项的选择率存在明显的差距(见表9)。说明目前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的动机主要是以身心放松、增进健康以及丰富生活为主。一般而言,度假体育的功能主要涉及到度假、休闲、康体、健身、娱乐、放松、体验、观赏等
方面,可划分为主导功能、支撑功能、辅助功能。其中主导功能是度假、放松;支撑功能主要为康体、健身、娱乐、体验;辅助功能为观赏、观光。人们参与度假体育主要是谋求有效的生理、心理放松。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了机器代替了劳动过程中人的体力投入。但另一方面又使人的脑力劳动强度加大,加之人经常面对激烈竞争造成精神压力加大和失眠以及其他心理疾患的出现,人们迫切需要具有调节精神、抚慰心理作用的度假体育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文明造成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场域狭小,生活程式化。通过度假体育人们可以步入到一个崭新、广阔的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度假场域,摆脱生活的程式化,人与生而来的自由天性与欢娱自我的原欲将得以释放,人短暂地进入到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摆脱生活与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真正达到了“身”、“心”的双重休整。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平衡,进而达到心理和精神的最佳状态。
2.4 度假体育参与评价
本次调查发现有73.5%的被调查者对于度假体育目的地的自然风光环境最为满意,其它选择项的选择率均在10%以下(见表10)。为了实现度假体育放松身心的功能,度假体育开展较好的欧美及日韩一般都选择在全球知名、风光优美的度假区经营度假体育项目。如肖光明(2004)指出:世界上开发最为成功的度假区,其度假休闲类型产品开始以温泉浴疗、“3S”(阳光、沙滩和海洋)为主,现在更多的是体育运动型、主题教育型和历险型。过去被动式的享受阳光、沙滩已被主动参与式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滑水、冲浪、潜水、高尔夫、滑雪、远足等代替。在我国,度假体育发展伊始就选择度假区作为其发展的基地,例如本次调查所涉及到的11家经营度假体育项目的企业均处于度假区内,其中亚龙湾高尔夫球会、滇池湖畔高尔夫俱乐部、海埂高尔夫俱乐部处于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的海南三亚亚龙湾、云南昆明滇池风光最好的地段,因而被调查者对于度假体育目的地的自然风光环境最为满意也就不足为奇。国外知名度假体育目的地及项目一般都注重可进人性,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上投入极多,同时为了提供高档、全面的一站式服务,一般都拥有高档次的康体娱乐和住宿设施配套,各项体育项目指导教练人员齐备、技能高超、善于教学指导。与之相比我国度假体育开展时日尚短,所以在交通基础设施、康体娱乐和住宿设施配套及教练人员配备及技能与教学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不能满足度假体育参与者的需求。因而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度假体育设施、服务等评价不太满意。
参与度假体育是否达到期望值与选择重游具有很高的关联度,本次调查发现56.1%的被调查者选择达到期望,与之对应的是50.7%被调查者选择会重游。也有43.9%的被调查者因此次参与度假体育未达到期望值,因此选择不重游达到了35.9%(见表11、表12)。这些数据说明虽然我国度假体育发展历程较短,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放松身心的功能以及内蕴的文化品位和表征阶层地位的符号作用,导致度假体育参与者对现有的度假体育产品还是持有较为肯定的态度,并具有在未来重复参与的意愿。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度假体育具有重复消费的特征,国外度假体育的发展实践业已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方式使人身心都处于压力之中,许多现代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18―45岁之间的城市白领。通过参与度假体育,人的身心压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释放,促使人回归到健康的状态之中。当人重返原有的生活、工作场域时又会蓄积一定的身心压力,此时又需要通过度假体育来加以释放,周而复始,循环不止,形成了重复消费的特征。同时由于度假体育具有度假、放松、休闲、康体、健身、娱乐、体验、观赏、观光等多重功能,能够满足度假体育参与者多样化的深度体验,因而使人乐此不疲,重复消费。此外,高尔夫等度假体育项目技术要求高,同时又具有多样化的场地类型,例如亚龙湾高尔夫球会属于国际标准滨海地冠军赛球场,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属于喀斯特高原森林球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是沙地林克斯球场,对于度假体育参与者而言,提高技术水平或体验、征服这些球场就成为导致其重复消费的原因之一。
2.5 度假体育未来参与期望
对于度假体育的今后发展趋势,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的被调查者有着较为接近的认识,例如76.4%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度假体育应该增加文化内涵,76.0%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度假体育应该丰富品种类型,72.4%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度假体育应增加新鲜时尚感(见表13)。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某一社会阶层可以通过文化消费体现出这一阶层的品味。度假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消费内涵的符号,是中产阶层进行阶层认同与阶层定位的符号,也能表征其新颖、具有独创性又富有特色的文化消费的品味和格调。同时作为我国度假体育参与主体的中产阶层,具有不断追求时尚的阶层特性,当前度假体育在我国尚属于一种时尚,时尚在于不断变化,不断引领潮流,因而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今后度假体育发展持有时尚的判断和解读,期待不断丰富品种类型。我国中产阶层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行为、观念日趋与国际同步。国外流行的度假体育产品也受到国内度假体育参与者的热捧,目前国外高尔夫、滑雪等度假体育产品盛行不衰,因而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未来意向选择的度假体育产品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指向于高尔夫、滑雪、冲浪等(见表14)。
2.6 度假体育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6.1 对度假体育的文化内涵把握不深刻
目前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进行度假体育消费时出现了异化现象,度假体育成为他们展示财富的炫耀性消费和彰显身份与阶层地位的符号消费,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对度假体育文化内涵的无视与践踏。以高尔夫为例,外媒曾认为在中国高尔夫是有钱人的运动,他们在高尔夫球场上的无视高尔夫礼仪显得粗俗、喧哗、市侩,使得高尔夫失去了原本作为“高尚运动”、“绅士运动”的应有之义。本课题在对若干高尔夫球会进行调研时,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目前许多来球会度假打球的人士对高尔夫的文化内涵把握不准,言行非常粗俗不堪,体现出一种暴发户的心态和无礼举止。这种心态和行为对于度假体育长期发展不利,同时也不利于度假体育向其他社会阶层扩展。
2.6.2 度假体育专业技能不足
高尔夫、滑雪等度假体育项目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就本课题实地调研来看,当前我国有不少度假体育参与者的专业技能不足,影响其深度参与度假体育。例如高尔夫击球动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正确的动作定型和较多的练习才能习成,因此在本课题所调研的若干高尔夫球会的果岭发球区域,经常会看到许多凹凸不平的小坑,这都是因击球不当,导致球杆击打至草坪所形成的。度假体育技能不足还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滑雪,如果动作不当,很容易导致滑跌,对参与者会
造成伤害。
2.6.3 度假体育产品偏少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才开始发展度假体育,主要采取模仿和引入国外度假体育产品即“模仿――套利”的产品形成机制进行开发,导致度假体育产品开发长期处于低级水平和初级阶段,主要集中于高尔夫、滑雪等项目,许多国际上盛行的度假体育项目尚未引入我国。同时由于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我国度假体育产品还存在区域不均衡状态,如滑雪主要集中于东三省特别是黑龙江,高尔夫主要集中于拥有阳光、沙滩、海水(3S)资源的海南以及四季如春的云南等地。由于度假体育产品偏少且存在区域不均衡状态,因而抑制了度假体育参与者的消费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目前我国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是年龄处于18―45岁之间,文化素质在大专以上,收入水平处于中高档层次的企业职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商业人员。从阶层角度来看我国度假体育参与主体主要是中产阶层,且年龄构成年轻化。度假体育参与者的信息来源方式主要以专业媒体、网络以及亲戚朋友人际传播为主。近程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是自驾车自助游,远程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助游。度假体育参与者主要还是以家庭方式参与度假体育活动。度假体育参与者消费能力属于中档。远程度假体育主要支出项目是住宿和交通,而近程度假体育主要支出项目是租购设备和门票。度假体育参与者的动机主要是以身心放松、增进健康以及丰富生活为主。度假体育者对于当前度假体育的设施、服务不太满意,普遍喜欢在自然风光环境优美的地方参与度假体育。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现有的度假体育持有肯定的态度,并有一定的重复参与度假体育的意愿。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现有度假体育产品存有较多的意见,同时也期待未来度假体育产品能够多样化发展。度假体育参与者对于产品的偏好具有一定的共同倾向性.指向于高尔夫、滑雪等典型度假体育产品。部分度假体育参与者对度假体育的文化内涵把握不深刻,度假体育专业技能不足。
3.2 建议
3.2.1 对于度假体育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宣传,努力突出其文化内涵,摆脱大众对于度假体育高端消费、符号消费的不良印象,从而为度假体育在最广泛的消费人群中获得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2 针对度假体育参与主体是中产阶层,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产阶层将会日益发展壮大的这一事实,政府、度假体育经营者均宜密切关注这一变化。由于中产阶层的体育消费行为具有先导性和示范性,因此政府需出台各种政策促进度假体育发展,促进更多消费人群参与度假体育。度假体育经营者需做好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和推广实施工作,满足中产阶层的度假体育需求,促进自身发展。
3.2.3 提高度假体育设施、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度假体育参与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满意度,从而培养出度假体育的忠诚顾客达成重复消费。同时注重度假体育产品开发的地点和经营场所选择,可以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借势进行开发。
五粮液集团五粮神营销中心总经理、执行总裁;四川大地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总裁;历任:中原希望公司总经理、希望集团副总裁;四川阿尔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郎酒公司销售总经理;国内著名白酒营销及策划专家;国内白酒著名职业经理人;国内白酒企业管理家。
■梁宝星 滨州宝星建阙置业有限公司
自1983年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至1994年。自1994年创立滨州宝星装饰装修公司,主要从事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的策划、设计和施工,至2003年底在8年的时间里,工程总量达到2.8亿元,利润达近7000万元,成为滨州市具有二级装饰装修资质四家中发展最快的一家。同时还参与过餐饮业及石油产品等方面的经营。这样业绩的取得得益于策划的先导作用。
■秦俊峰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硕士,现任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国家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ERP认证培训办公室主任。NORDX/CDT认证银卡工程师。系北京市科委和美国SoftTech举办的第一届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班成员,国家科技部企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从事中国物流园区设施规划建设和物流管理咨询以及物流信息化领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经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在国内刊物6篇,并且编著《物流运营与控制》、《供应链管理》两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邓淦群 庄吉集团有限公司总监
从事专业:生产管理、采购管理、ISO体系运行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运行、董事会秘书
他主持制订《庄吉集团“十五”发展计划纲要》,对庄吉集团的近期和远景的发展计划作了具体而翔实的战略规划。他注重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建设,使庄吉集团在不到3年时间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浙江省质量管理奖”、顺利通过IS09001-2000的转版认证、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他努力一改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经营方式为“以客户为中心”营销策略,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营销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他倡导和规划了庄吉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为庄吉集团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光荣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荣获“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称号。他倡导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改进传统产业的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规划过程中他大胆创意构建庄吉集团ERP价值链管理方案,并悉心指导实施。基本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他注意培育企业管理团队,引进并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他们的知识和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刘士泉 天狮集团云南省分公司经理
1963年8月-1968年12月在辽宁省锦西石油五厂子弟学校上小学,1969年10月-1972年元月在天津武清大刘庄上初中,1972年元月-1975年7月在武清扬村一中上高中,任文体委员。1975年8月-1976年6月在武清大刘庄下乡任副队长、队长。产量翻翻、产值翻翻,创当时全公社的最好收成。1979年7月-1997年4月在中建六局工作。工人、团支部书记、政工干事、组织委员、机关党支部书记,中建六局东营公司党委书记,兼经营经理等。多次被中建六局和大港区评为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和天津市献血先进工作者。1997年5月至今在天狮公司,任云南省分公司经理、福建省分公司经理、河内分公司副经理、胡志明分公司经理、越南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多次被总公司评为优秀经理。
■詹国勇 北京世纪联合高尔夫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万柳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
曾担任北京京南永乐高尔夫俱乐部董事、常务副总经理。京南永乐高尔夫球场由詹国勇先生亲自设计,詹总用心设计并经营的京南永乐在业界声名雀起,并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1997年赴美国圣地亚哥高尔夫学校深造高尔夫管理。归国后,注册成立北京世纪联合高尔夫管理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一职。他专注于中国高尔夫管理产业,现接管的北京万柳高尔夫俱乐部核心管理人员皆是世纪联合培养的骨干管理人才。
2001年至今出任北京万柳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其间在球场设计、经营管理、高尔夫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2005年,詹总亲自设计了北京东方太阳城高尔夫球场。
■金伟 新天国际酒业营销总部总经理
1961年6月出生于上海,1979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因连续评为市校三好学生获重点培养,1981年开始师从中国著名心理学家胡寄南先生攻读社会心理学硕士课程。
曾多年在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院任教和客座授课。发表过80余篇专业文章和学术论文,作为主要作者和主编参与写作20余本学术著作,在30余所大学开过心理学讲座,参与创办上海第一家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中国高校第一家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有关心理咨询中发展咨询的学术观点及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并获杰出贡献奖。曾任2届心理学家国际委员会(ICP)中国区主席,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目前担任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主持的中国营销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4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营销节被评为“中国营销风云人物”,在《南方都市报》等知名媒体联合评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事件和人物”中获“十大营销人物奖”。
■成长青 英国渣打银行中国企业部总经理、高级副总裁
现任英国渣打银行中国企业部总经理,高级副总裁。
就职渣打银行以来,成先生带领其团队不断开拓进取,团队盈利业绩实现了迅猛增长,业界知名度不断提高,团队成员亦由最初的数人发展的目前的数十人。
加入渣打银行前,成先生曾担任美国美一银行中国市场部总经理。另外,成先生先后在多家知名跨国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位:加拿大多伦多道明银行,美国亚历山大管理咨询公司,美国大都会保险公司,法国标志汽车总部及法国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
成先生先后在亚、欧、北美等地工作,积累了十多年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并多次就跨文化管理,城市数字化等主题在中国市长协会、清华大学EMBA、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等机构讲课,并为多家企业及机构担任顾问。成先生于2004年由于其杰出的领导业绩获选“中华十大英才”。
成先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后获得巴黎大学心理学硕士,及巴黎高等商学院及加拿大麦基力;大学千商管理硕士学位,并流利掌握中、英、法三门语言。
■陈崇玉 北京新奥特集团任董事长、执行总裁
出生于1949年10月24日,湖北省仙桃市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大学本科),1968年参加工作,1971年入党,1992年破格评聘为高级工程师。历任湖北省仙桃市电信局报务班班长,湖北电视台发射科科长,技术部副主任,龟山广播电视发射台副台长。1989-2000年任湖北电视台副台长,(同时在1994年兼任湖北有线广播电视台台长,1997-1998年任湖北华盛铝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0年至今在北京新奥特集团任董事长、执行总裁,并获得高级经营师、特级经营大师的资格。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公共设施;分类标准
A taxonomic study on the tourist resort based on the angle of public facilities
ZHU Song
(APCE Design Co., Ltd.,海口 570125China)
【Abstract】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ype of resorts and currently u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summary of classification applicable to public facilities. Horizontally divide the tourist resort for the hotel lived and integrated resort, the type three categories, and define the strict classification of measurements. Portrait resort is divided into large, medium, small three types, and to draw detailed quantitative criteria,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From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wo-pronged and is divided into 9 different types of resort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our resort standards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Key words】Tourist resort;Public facilities;Taxonomic criteria
中图分类号:F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念界定
通过我国近年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目前旅游度假区的相关定义为参考,本论文认为其定义应当适用于我国已修建的度假区和未来度假区的发展规划,并符合各类型旅游度假区的特点。
因此,通过对旅游度假区现有概念的梳理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本研究认为旅游度假区的关键词在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对独立完整的功能、高质量的设施及高水平的服务。基于此,本文将旅游度假区定义为:
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向旅游者提康体、休闲、娱乐、运动等设施的旅游地。
根据该定义,本研究范围仅限于旅游度假区,不包括风景名胜区、观光景区。
2度假区分类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度假区发展迅速,度假区类型也在不断发展,当前度假区分类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旅游度假区的多样发展,而度假区公共设施的配套相关标准规范缺乏针对性的内容,无法区别指导不同类型度假区的建设。因此,规范和有效指导目前快速发展的旅游度假区建设,有必要对度假区的分类和公共设施配套进行专项研究,这对整理当前度假区和指导未来度假区的发展,保障旅游度假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是旅游度假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研究的一部分。
3度假区分类
3.1度假区常规分类方法
目前通常采用的度假区分类方法有四种:(1)根据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及档次分类;(2)根据资源类型分类:(3)根据接待设施的类型分类。一般来说度假区不会以某一种形式单独存在,但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把它们作为4种独立的情况分别加以叙述[1]。
(1)根据度假区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及档次可分为:
①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般是指必须达到一定标准要求,并经过国家相关专业部门评估认证通过的旅游度假区。由省级部门申报,国家级部门组织评估审核。
② 省级旅游度假区
一般是指达到一定标准要求,并由省级部门审核确认的旅游度假区。
(2)根据度假区资源类型可分为
① 海湾度假区海湾度假区呈现出非常多样化的特征,其自然景观也因度假区面海的特点和度假区所提供的娱乐内容而不同,比如度假区所占用海滩的岸线长度、海水的品质、沙滩沙质的好坏、视野的通畅与否、天气状况及所能提供的相关运动等。简单来说,就是海洋与陆地分界面直接影响度假区多样化的程度,它可以是一个海湾形成的内陆水道或海湾独立的岛屿半岛等[2]。
② 滨湖(河)度假区滨湖(河)度假区与海湾度假区一样,也是依托水资源而建,不同之处,在于提供的娱乐活动更注重与水的密切结合,如垂钓、划船等。另外,滨湖(河)度假区对比海湾度假区就河滩及视觉景观对人的影响注意较少。滨湖(河)度假区通常作为第二寓所社区来建设,选址大多在距大都市3~4小时汽车路程的近郊区域(无需乘飞机抵达),属于非名胜度假区。因此,其建设标准和规模也都相对较低。
③ 山地度假区当前,山地的自然风光资源正越来越多的被度假区所充分利用。为了吸引游客,度假区往往开辟出四季旅游新景点,并不断地挖掘新的旅游项目,使旅游项目多祥化。实际上,山中矿泉是目前许多山地度假区所“宠爱”的,保健休闲成为新的主题,依靠周围山林环境和山中的温泉来吸引游客,游客则能够在度假区疗养和治病。
④ 高尔夫度假区高尔夫度假区现展起来的重要的类型,此类度假区主要依赖高尔夫运动来吸引客户。在过去十多年中,高尔夫运动发展迅速,其需求量也大量增加,相应的高尔夫度假区也在稳步增长。高尔夫作为度假区中核心娱乐项目,其运动本身具有的魅力也是度假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对比前三种度假区,高尔夫度假区所具有的改造性使得其并不完全依托自然资源,我们也可以看到,能够开发新的度假项目的滨水用地或矿泉资源是越来越难找到了。因此,高尔夫度假区成为主要的开发形式。
⑤ 其他类型的度假区包括以娱乐和文化为定位的度假区、以积极的娱乐和健身为定位的度假区和纯娱乐度假区等。
(3)根据度假接待设施类型可分为
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看,度假区往往根据其类型、所提供的居住条件和占地面积来进行分类。以开发商的角度看,寓所类型和占地面积是最关键的两个因素。首先,旅馆和住宅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项目的开发建设花费了开发商的大部分资源;再次,建筑物往往是决定度假区整体特征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这种观点,度假区中最常见的住宅或旅馆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3]:
① 度假旅馆型度假区传统旅馆与度假旅馆的区别在于其典型的布置仅仅是个健身房或一个小游泳池,只能安排简易的户外活动。而度假旅馆在室内就安排很多娱乐项目,包括大型游泳池、水上运动馆、室内网球馆、风景庭院和花园以及高尔夫球场等其他的活动场馆。
② 分时制和假日产权度假村分时制和假日产权度假村一般安排大量的娱乐设施,如游泳池、网球场或高尔夫球场(这一点上与度假旅馆类似)。它与度假公寓的相别之处主要体现在度假村往往含有多个房间——主要有卧室、起居室、厨房等等——因此通常比旅馆客房要大。
③ 第二寓所型度假区第二寓所是度假区项目开发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二寓所型度假区基本上不包括度假旅馆,而是直接由第二寓所组成。具体定义,第二寓所是指由家庭或个人所拥有的某一个寓所,该家庭或个人同时拥有或租另一套寓所作为主要居住地。因此,第二寓所也可以是第三或第四寓所,名称中的“第二”是指家庭或个人可以拥有的众多住所中的一个。
④ 多功能度假区多功能度假区是度假区种类中的一个特殊的形式,它结合了前面三种度假区的所有形式。多功能度假区往往依托优质的度假资源,并拥有大量的娱乐设施。
3.2分类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旅游度假区的分类应该具有系统性的原则,即具有梳理所有度假区的功能,能明确的区别不同类型的度假区,特别是在度假区公共设施配套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特征。
(2)针对性原则
本度假区的分类,应该针对度假区公共设施的配套,并以此作为度假区分类的重要标准,能准确的区分不同类型度假区在公共设施配套上的差异。
(3)特色性原则
针对度假区公共设施配套的特点进行度假区的划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度假区的分类更加贴合规划的相关要求,便于政府部门更加科学的实施和管理。
(4)严肃性原则
严肃性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分类方法的严肃性,能明确而简单的所有旅游将度假区进行分类;二是划分结果的严肃性,本论文是度假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研究的一部分,分类应该直接指导公共设施配套的标准制定。
(5)操作性原则
度假区分类必须简单便于操作,不宜分类太过复杂,受众包括专业和非专业人员。
3.3度假区综合分类
(1)横向分类
本研究结合度假区发展实际情况,并根据以上分类方式的分析,针对度假区公共设施研究的便利性,将度假区公共设施划分为三类:
① 酒店型度假区:指以酒店接待、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度假区,其设施安排、资源利用都围绕酒店的设置而展开。此类度假区一般以酒店为品牌,突出酒店的主导形象。酒店型度假区的特点是接待人口和服务配套人口比例都较高。
② 旅居型度假区:指以第二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度假区,此类度假区以旅居型房地产为主,在上世纪下半页,此类型度假区在美国占有很大比例,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第二住所的购置,加上旅游业的繁荣,旅游型度假区近年来发展迅速。
③ 综合型度假区:指兼具酒店功能和第二居所功能的度假区。此类型度假区大都属于大型度假区,由于其资源的丰富度和开发模式的多样化,其公共设施配套相对更为全面,属于混合式综合度假区。
(2)纵向分类
另外,度假区的规模不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标准会有所差异。为了更加细致、准确的研究海南度假区公共设施的制定标准,我们建议根据人口规模将度假区划分为:
① 大型度假区
② 中型度假区
③ 小型度假区
(3)分类的标准
从规划的角度、以量化的方法来区分度假区的类型是本文的亮点。横向上采取接待型设施所占用地的比例来区分度假区的类型。纵向上采取度假区规划的人口规模来作为度假区划分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将这两种分类结合起来进行度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管控,具体形成大型酒店型度假区、中型酒店型度假区、小型酒店型度假区、大型旅居型度假区、中型旅居型度假区、小型旅居型度假区、大型综合型度假区、中型综合型度假区、小型综合型度假区九个类别。度假区分类详见表3-1。
表3.1 度假区分类标准
Table 3-1 Taxonomic criteria of holiday resort
4结论
旅游度假区的分类关切到旅游度假区发展的速度与方向,站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角度系统划分旅游度假区,对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和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公共设施的角度提出了旅游度假区划分的方法,实属抛砖引玉,寄希望更多学者关注此方面的内容,使分类更完善、更准确。本文提出以下结论。
(1)便于研究的方便,本文将旅游度假区定义为: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向旅游者提康体、休闲、娱乐、运动等设施的旅游地。
(2)当前旅游度假区的分类已无法适应新发展的需求,致使在实践中,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和管理存在颇多缺陷,政府部门无法准确监控,特别是度假区用地和公共设施配套方面。
(3)本文将旅游度假区横向上划分为了酒店型、旅居型和综合型度假区三类,并按照接待设施的用地比例划分不同的类型。在纵向上将旅游度假区划分为了大、中、小三类,并按照规划的人口规模来划分旅游度假区的类型。
参考文献:
[1]陆朋,滕兰稳.论生态旅游设施体系与规划建设[J].安徽:安徽农业科学,2007.06
>> 严抓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基于B/S的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探究 高校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职高尔夫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创新之路 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全程化管理研究 成教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初探 改进毕业论文管理,提高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阶段提高学生能力的探索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过程控制切实提高工科毕业论文质量 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作用 提高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探析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实践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1.
②薛彩霞.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 高教论坛,2011(11):56-58.
③赵春.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70-272.
④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05-108.
关键词:长三角;体育旅游资源;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188-03
Study 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ZHONG Hua,DOU Shu-hui,XU Yan-hu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Jiangsu, China)
Abstract:Sports tourism industry, as a pillar and sunrise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researches on how to us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tself to develop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re still no buyers.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and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From the eight aspects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sports、products commercial tourism resources、surprise and adventure tourism resources、sports Tournament watching tourism resources、active participated tourism resources、tourism resources of Holiday Fitness、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training project、leisure Entertainment tourism resources,this paper do a study on way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way
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发展[1]。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在20世纪70年代列出世界六大都市圈,其中就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2]。研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加大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力度,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拉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对增加旅游经济收入,开拓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创新经济增收渠道具有重要作用。
1挖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游资源
1.1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项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其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渐进增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热衷于赛龙舟、舞龙和舞狮运动。要做大做强龙舟、龙狮项目,应加大开展力度,各大体育院校应积极开设舞龙舞狮专业,为开展龙狮运动提供专业人才。在宣传龙舟文化方面,除了推广龙舟运动,扩大赛事规模,建设龙舟强队之外,还应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如:南京为了拓展龙舟市场,在莫愁湖公园花巨资购进了8条国际型新龙舟,并打造了龙舟赛码头,串通了3公里环湖路,修建了“水上飞虹”长廊,方便市民临水观看比赛[3]。
1.2推广弱势项目,挖掘面临遗失项目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腰鼓、秧歌、太极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目前仍局限在自发组织状态;而像气功、石担、滚灯、拳船、摇快船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着遗失的困境。长三角地区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办成具有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民间盛事,开发竞赛观赏型和游客参与型产品,凸现项目的花样性和趣味性,将弱势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广。
1.3举办“民间传统项目体育节” 长三角地区可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将各民间体育项目融合贯通,开办“长三角民间传统项目体育节”。传统项目体育节可在太湖、长江、黄浦江、苏州河等较为开阔的水域举办龙舟竞赛,拳船、摇快船等水上项目,在岸边举办舞龙舞狮竞赛,或将龙狮作为节日的开幕式表演;开展拔河、放风筝、毽子、秧歌等大众参与性强的体育项目,不断扩大声势,办成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盛会,打造长三角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并通过大众传媒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体育旅游各组织要素协调发展。
2引入时尚多元的产品商务游资源
2.1提升博览会销售理念,引导大众游客介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普遍础薄弱等问题。2006年长三角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期间,真正参加体育博览会内容的群众寥寥无几,导致了体育项目产品商务游缺乏群众基础。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的做法,把体育器材销售与使用指导等进行售前、售中、售后 “一条龙” 服务培训,让广大群众了解体育产品,主动参与到体育产品博览会中来,拓宽体育消费领域。
2.2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开发体育用品新模式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业现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大量新生品牌的涌现无法掩饰这一行业整体质量的相对不足,特别是运动功能性产品的研发能力更是各品牌共同的“软肋”。群众体育用品在设计思路上无法打破传统模式,体育健身器械进入家庭,把实用与装饰结合起来,通过组合与折叠能否把体育健身器械变成一件精美的家具,美化家庭,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
2.3优化产业结构,冲击国际客源市场长三角地区拓展体育项目产品商务游,必须放眼世界,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运筹中国体育用品商务游,发展大思路和新战略。应学习借鉴国外知名企业品牌成功的经验,树立“品牌意识”,从产品质量、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商标造型、营销策略、资源配置等多方面下功夫,集中精力创建几个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客源市场。
3推出加入高科技元素的探险游资源
3.1利用高科技产品,打造探险旅游新境界在一些探险旅游(森林探险、野外生存、密境探幽)中,开设丛林狩猎,巧妙的引入声学与光学系统,在路线的隐蔽之处安放形象逼真的动物模型,配备动物的各种声音,游客手端猎枪进山寻宝……。因此,利用自然资源条件,引入高科技的手段,开发人造漂流场所,并积极创造瀑布,峡谷、悬崖等适合开展探险旅游的外环境,将静态水转化成动态水,开展峡谷探秘、峡谷溯溪、高山溪降、悬崖速降、激情漂流等一系列探险活动。
3.2开发体育旅游主题公园主题公园中各种新奇刺激的运动项目,如太空梭、激流勇进、未来时空、云霄飞车、太阳轮、地狱神鹰等体育旅游项目正日益吸引探险游客的眼球。美国著名旅游研究组织ERA研究员chris L・yoshwii认为,中国主题公园的市场发展潜力最大,每年至少有1亿人次的潜力,“目前还远没有开发出来”[4]。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主题公园开发应加强游客消费项目的建设,不能单纯依靠门票收入作为维护主题公园运营的渠道,主题应构建体育旅游文化体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主题公园的生命力,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4推广和促销体育赛事观摩游资源
4.1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体育赛事旅游国外学者Turco, Riley和Swart的专著从管理学角度对体育旅游管理和营销进行了分析[5]。长三角地区竞争力的加强,繁多的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被囊括其中。实地调查得出,长三角地区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体育旅游消费停滞不前。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显示, 每增加1 美元的宣传投入, 就可增加123 美元的旅游收入[6]。因此,长三角地区在体育旅游在宣传上要不惜巨资,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渠道,采取“上星、上影、上网、上报”等手段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促销宣传,实现促销联合经营, 达到整体促销,方便游客的目的。
4.2依据游客类型,开发不同赛事旅游产品赛事旅游的游客可分为纯观赛型和赛事观光型。纯观赛型指游客专门到比赛现场观看体育赛事。该类型的开发重点,主要借助赛事机遇,策划和组织以此为主题的包价旅游产品。利用体育明星的资源优势,策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名人交谈、合影,与明星过招,获得明星签名的旅游纪念品等。赛事观光型游客在观赏体育赛事的同时,还希望了解赛事所在地的文化、观赏赛事所在地的风光。开发重点要加强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合作,捆绑销售体育比赛和旅游景点的门票,使游客利用一票制既可以观赏精彩的体育赛事,还可以领略该地的著名旅游景点,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文化。
4.3实现赛事联合开发,形成区域辐射长三角地区许多城市依托资源优势,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有效提高了该地的城市形象,盘活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大型国内外体育赛事运动员数量多、比赛周期长、比赛项目多,举办城市的客流量大增,使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压力剧增,城市承载能力下降。对此,长三角地区应推出区域赛事联合开发的策略,形成地区辐射。如上海承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可以把苏州、无锡作为分赛场进行预赛,实现资源和赛事的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承办地的压力,而且能促进周边地区旅游的发展,最重要是形成体育旅游的区域联合体,大大提高承办赛事的竞争力,避免场馆重复建设和闲置的体育资源浪费。
5开发大众参与的健身活动游资源
5.1整合资源优势,开展大众健身项目长三角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闲暇时间多,健身休闲意识前卫,为开展具有大众参与性的健身体育项目活动参与游资源奠定了基础。在开展全民健身热浪中,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不断涌现。依据自然资源条件可开发游泳、垂钓、登山、游艇、温泉康复等休闲娱乐项目;借助人文资源条件,广泛开展赛龙舟、舞龙舞狮、放风筝、秧歌、太极剑、气功、抖空竹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长三角地区还应积极推广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将广泛开展的项目纳入到运动会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体育旅游产品项目的丰富,而且能有效促进健身项目活动参与游的发展。
5.2借明星、场馆设施优势,推广奥运项目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体育运动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并涌现出大批著名的体育运动明星,如姚明、刘翔、王励勤、周苏红、赵蕊蕊、陈艳青、张军等。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长三角地区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善,很多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为开展大众喜闻乐见的奥运优势项目提供了基础。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为推广奥运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契机。奥运明星所在的城市也为该项目的普及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各地掀起了吃运动餐、玩运动员项目、住运动员公寓的热潮。利用奥运明星资源优势,是开展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体育项目活动游的另一条途径。
6拓展城乡镇周边健身度假游资源
6.1打造国内体育旅游度假区品牌长三角度假区在准确定位资源的基础上,应将度假产品和体育旅游产品积极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向高层次转化发展方向,突出本土的异质性。首先,把健身+娱乐、休闲+会议组合起来,采取多样的方式,增强整体竞争力。其次,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高端市场为目标,与水上休闲、温泉保健、气功养生等相结合,推出“健身度假游”、“高尔夫度假游”、“休闲保健游”等产品。再者,度假区应发挥城市的文化功能,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增加军体训练项目,开展野外生存、夏令营、自行车健身休闲游活动,重点吸引假期学生客源市场,也针对老年市场和专业市场,开展“健康长寿游”和水上垂钓等体育休闲项目。
6.2开展国外健身度假旅游资源长三角地区利用飞速增长的经济和世界接轨的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国外健身度假旅游,组织旅游者到全国各地的奥林匹克花园进行参观,亲身感受奥林匹克花园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奥林匹克文化,在奥园运动城和健身连锁店接受专业有名望的体育教练指导,感受世界先进的体育设施和享受和体育明星一样的优良服务。组织者应积极与国外体育旅行公司合作,推出健身度假与著名景点旅游的联合开发,提高国外健身度假游的吸引力。
7开展健心智情的培训游资源
7.1建立培训机构,规范市场管理虽然长三角地区的培训项目不断增多,培训场所不断涌现,但教练水平和培训质量、收费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扰乱了培训市场的有序进行。根据这种情况,长三角地区应建立统一的培训和咨询机构;对开展培训项目的场所予以注册;配备专业的教练指导;对培训场所和培训人员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学习者的咨询进行细心解答;依据市场定位,提供合理的收费标准,使每位学员能够熟悉该项目的市场状况,教练水平、收费标准等相关基本情况。
7.2繁荣培训市场,拓展培训项目长三角地区可依据经济优势,积极倡导各系统、各行业、社会组织及个人举办各类体育专项俱乐部,扶持一批有资质、重信誉、讲品牌的体育培训机构,辐射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鼓励创建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夏令营、冬令营及课余培训活动。成立体育旅游文化、科技公司,进行攀岩、溪降、漂流、野外生存、极限运动等探险旅游项目的培训,传授专业的探险知识、生存技能等。
7.3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进程长三角地区应加大体育培训市场监管力度,使体育培训业步入规范管理、有序竞争的发展轨道。从体育培训机构资质、培训内容、培训考试和培训证书颁发等方面入手,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进程,根据不同项目实行分类指导,从综合性理论培训,向单项运动技术等级培训转变,逐渐使体育培训业步入正轨的市场。
8建立放松身心的休闲娱乐游资源
8.1依水体优势,开发游艇产业长三角地区水体资源丰富,水域广阔,政府部门应加强水域管理,在游艇产业上加大开发力度。上海规划,将建设一心(市中心)、两网(黄浦江、苏州河)、四区(外滩、淀山湖、长江口、杭州湾)的游艇产业布局[7]。杭州已经开始规划筹建游艇码头,主要以提供游艇的停泊、维护保养、租赁、代驾、陪驾等服务为主[8]。江苏早已也在围绕太湖区域的苏州、无锡开发了游艇码头和俱乐部。
8.2开展自驾车休闲旅游长三角地区旅游城市多,城市间距离较近,适合开展自驾车休闲旅游。当下,长三角地区高速网的沟通建设和交通一体化体制的出台,使自驾车旅游将会更加方便快捷。相关部门应积极策划体育休闲旅游路线,以便游客开展自驾车休闲旅游。另外,房车旅游是一种高端舒适的现代旅游方式。上海博览会业内人士透出,将来房车有望进入汽车租赁业,游客只需花费一笔合适的租金,便可带上全家老少用房车度假,停靠在远离城市的野外,在尽情游玩之余,能够感受家一般的温馨和舒适[9]。长三角区域自驾车休闲游潜力发展前景空间大,是休闲旅游的另一途径。
8.3推广高尔夫运动大众化据旅游行业统计,1997 年经德国旅行商组织的高尔夫旅行总数达 5 万人次左右,德国的旅游业界的几个“大玩家”――图伊旅行集团(TUT)、内曼旅行社(Nechmann)、德国旅行社(DER)、杜赛尔多夫航空运输旅行公司(LTU)等把高尔夫旅游作为群众性旅游活动大力推展,有些旅行社的门市甚至有专门的高尔夫旅游柜台[10]。长三角地区应利用先进的球场和经营优势,抓住高尔夫发展的机遇,提高和完善高尔夫产业本身素质,降低价格使高尔夫走向大众,转变国民对高尔夫高消费的观念,提高高尔夫行业服务水平,完善高尔夫产业的市场竞争与运作机制,构筑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将各地区蕴涵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形成行业发展合力,构筑起高尔夫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新格局,将高尔夫产业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品牌项目。
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六朝古都、山水城市、古镇、现代化新城镇、文化名城等。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多种功能。资料表明,在观光旅游的人群中,对同一个地方进行过两次以上旅游的仅为21.3%,而选择两次以上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活动的人群占89%,充分体现了体育旅游的价值[11]。开发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资源途径,应充分利用其区位、经济、人文等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类挖掘、重点开发,发挥资源的多途径功能,开发代表长三角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满足体育旅游者的需求,贯彻大众健身与奥运同行计划的实施,使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资源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东敏.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6-7.
[2] 董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6(4):78-79.
[3] 莫愁湖悄打“龙舟”品牌[EB/OL]. 23K,2006-8-3.
[7] 邓旭.上海迎接邮轮经济时代[EB/OL]. 省略 ,2007-8-20.
[8] 袭立华,张丹丹.中国私人游艇业能做大蛋糕吗?[EB/OL]. my.省略/myBlogDetail-htx-id-734108-use ... 68K,2007-7-16.
[9] 俞剑文.首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开幕[EB/OL].省略/article.php?tid=1184455 19K,2007-8-12.
论文关键词:高端客户,银行,营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正在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据统计,2009 年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为33.1 万人,他们的可投资资产总计为18.3 万亿元。2010 年中国高净值人数达到38.3 万人,他们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22.4 万亿元。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明朗,资本市场深入发展,中国将继续维持私人财富及高净值人士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私人财富的迅速增长导致对理财需求的激增,这无疑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一、高端客户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高净值人士是银行高端客户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外资银行把高端客户分两大类一类是私人银行的客户, 基本上是100万美金以上客户作为私人银行的客户;把10 万美金到100万美金定位为贵宾客户。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规定有所不同毕业论文格式,但一般以800-1000万人民币作为门槛。这部分高端客户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却为银行创造了绝大部分的利润,是银行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一)高端客户是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零售银行基准比照调查表明,高净值客户的人均利润是大众零售客户的十倍。在美国,有的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超过60%, 其中财富管理业务利润贡献接近50%。香港恒生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率也在48%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发掘现有高端客户的潜力,扩大高端客户的规模,必将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1]
(二)高端客户是推动银行创新的主要动力
据统计,我国高净值人群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8.5%,专科学历的占20.4%。我国高收入群体的职业分布目前呈现出一种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三个群体分别是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含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 、专业人员( 含专业人士和专业技术人员) 和民营经济经营者( 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怎么写论文。这三个群体加起来占到总高收入群体的90%左右。这表明我国的高净值人士普遍素质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资产管理意识和个性化的投资需求。高端客户除了需要差别化的传统金融服务外, 更需要银行为其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这将促使银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高端客户的需求为商业银行带来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挑战, 更将为商业银行注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
(三)高端客户将促进银行业务的稳固发展
由于大多数高端客户有着大企业高管或私营企业主的职业背景,与这些高端客户的关系对于银行的公私业务联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无疑能促进公司业务稳固持续地发展。同时,对于银行而言,高端客户的多少对于优化客户结构、显示行业地位以及商业品牌有着“标杆”式的衡量作用。
二、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的需求特点
了解高端客户的需求特点,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十分必要。总体来说,银行高端客户具有以下需求特征:
(一)多元化
《2010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毕业论文格式,我国89%的高净值人士运用个人资产进行了投资,其中40.8%的高净值人士选择了至少3种以上的投资工具,采取多元化资产的配置策略。[2]据调查,我国的高净值人士今后的投资将会更加谨慎,为了分散风险,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投资组合会更加多元化。这表明高端客户的需求将日趋多元化。
(二)个性化
不同的客户根据自己不同的风险和投资收益偏好, 会选择银行的不同金融服务与产品,相对一般客户而言,高端客户不仅需求各异,而且资产管理的意识和相关知识也相对较强,他们不仅会将不同银行间的金融产品、服务质量进行比较,而且会主动参与定价,积极进行理财咨询,他们需要银行为其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
(三)便捷化
由于工作较繁忙,高端客户群体对服务的高效性、便捷性要求较高,银行服务的时空限制显然不是高端客户的便捷选择。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高端客户选择使用柜以外的方式获得银行业务。可见,通过实际和虚拟的银行操作服务,使客户获得预期的服务效果尤为重要。
三、高端客户的营销管理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要维护和扩大高端客户的规模,必须以客户为导向,加大营销力度毕业论文格式,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1.把握客户需求。了解客户需求是实施有效营销的前提,商业银行首先应做好信息收集工作。“谁先捕捉了信息,谁就抢占了市场先机”。银行可通过收集数据、调研分析,迅速、高效地确定富有价值的客户目标。在客户信息基础上探索发掘客户深层需求, 确保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高端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常,客户的需求是动态变化且永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高端客户建立定期回访机制。在德国,银行业都配备了专门为高端客户服务的客户经理,并且对客户经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要求客户经理必须每月拜访大客户一次,对有关数据进行深入细致讨论,并形成书面的记录存档;要求客户经理与客户会谈时间要占全部工作时间的50~60%。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根据客户偏好采取电话、面谈等多种形式, 多与客户沟通, 对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全面掌握, 为高端客户管理者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并联系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2.加强产品创新组合。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单一的金融产品已很难适应和满足这种需求。同时,金融产品具有同质化、内部构成元素相似的特点,这也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较好条件。因此,在针对同一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金融需求的时候,银行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品方案,对多种产品进行结构组合,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金融需求。
3.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高端客户选择银行,不仅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希望通过银行服务结交朋友、建立圈子,因此只有深入的增值服务才能开发更广阔的客户群体。建设银行从2009 年6 月起,由总行向全行高端客户推出多渠道高尔夫增值服务。全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签约客户、个人金融资产在300 万元以上理财白金卡客户可通过CCB 网站建行高尔夫俱乐部、私人银行或财富中心客户经理、95533#001 或4008895533 等渠道,用积分兑换高尔夫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球场预定、球车预定、练习场预定、教练预约和赛事预约。贴近高端客户消费需求的新颖增值服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怎么写论文。对高端客户的开发必须依托银行与优质增值服务供应商的联合,吸收广泛的社会资源,使客户在投资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更能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
(二)建立优秀稳定的客户经理队伍
对于高端客户的营销, 很大一部分工作是通过银行专业的高端客户经理来完成的, 建设一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工作严谨、训练有素的客户经理团队, 是商业银行能否把握更多高端客户资源、创造更多利润的关键问题。
1、合理选拔客户经理。在招聘选拔新员工时应注重专业背景,将更多的金融、保险、财会、税务、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以及有5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具有深厚的专业研究背景毕业论文格式,或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注册会计师(CPA)、金融理财师(CFP)、注册税务师、律师等资格证书的人员引入客户经理队伍。[3]
2、强化客户经理培训。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对高净值客户的维护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客户经理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培训,要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切实提高各类客户经理的业务知识、风险管理能力和营销水平,培养熟悉外汇、证券、基金、保险的投资专家。
3、稳定客户经理队伍。有统计表明,忠诚客户数每增加5%,从每个客户身上得到的平均收益会增长25%-100%,而获取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现有客户的5倍。只有忠诚的员工才能产生忠诚的客户,尤其是目前中国高端客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高素质人才异常紧缺,客户经理的流失不仅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而且还会导致高端客户的流失。因此,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稳定客户经理队伍,不容忽视。[4]
(三)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良好的技术支持,就是指简易、快捷、准确的后台操作,这是吸引和保留高端客户的重要一环。要提高银行后台操作的效率,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流程的梳理和优化,缩短服务和需求之间的差距。银行在了解客户需求毕业论文格式,对同业同质产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对流程的多余环节和重复工序进行优化、合并和删减,对流程的割裂、冲突环节修补弥合,实现流程在业务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的有效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有赖先进技术系统的支持。银行CRM系统可以帮助识别目标客户或潜在客户,可以帮助提高对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该系统可以帮助银行对客户做相近的分析,从而提供合适的产品和理财计划,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因此完善CRM系统是提高营销效率的重要保障。
高端客户是银行发展的动力,商业银行应更新营销理念,以客户为导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在高端客户中的信誉度和影响力,最终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万天舒.高端客户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与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9,(4):29-31.
[2]forbeschina.com/.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
[3]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的管理与维护[J].金融论坛.2010,(9):56-61.
[4]杜丽萍.“大户制胜,高端先行”——银行高端客户拓展攻略[J].企业管理.2008,(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