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范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尔夫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尔夫专业论文

第1篇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系统的运用。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WiseMedia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论文大纲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报告。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abstract

asweallknow,peoplefeelthe83%ofexternalinformationthroughvisualcommunicationtothepeople'smind.inotherwords,sothatvisualaccesstoinformationoutsideofthemostimportantandthemostimportantchannel.modernmarketingknowledgetellsusthatthevisualmarketingisessentialtopreparemarketingofoneofthemeansofmarketing.

thepurposeofthispaperfromtheclothingstoreclothingvisualperspectiveontheroleandimpactofmarketing.

keywordsvisualmerchandising;visualimpactcreatevalue;silentsalesman

正文:

引言服装视觉营销概论

服装视觉营销的概念

服装视觉营销的范畴

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具体应用

服装店铺的整体色彩应用技巧

服装卖场的陈列设计

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视觉营销的一些实例分析

zara店铺的空间设计与陈列形态

森马

jackjones

视觉营销迎来了春天

视觉陈列专家韩阳与《卖场陈列设计》

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毛春义.服装展示.湖北美术出版社,XX

[3]杜异,傅祎.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览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XX

[5]赖涛.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韩阳.卖场陈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XX

[7]许亮.展示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XX

[8]陆华祥等.最新展馆展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毕业设计主要工作的进度安排

周毕业作品服装效果图的设计、毕业作品结构图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二)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from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

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WiseMedia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论文大纲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报告。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abstract

asweallknow,peoplefeelthe83%ofexternalinformationthroughvisualcommunicationtothepeople'smind.inotherwords,sothatvisualaccesstoinformationoutsideofthemostimportantandthemostimportantchannel.modernmarketingknowledgetellsusthatthevisualmarketingisessentialtopreparemarketingofoneofthemeansofmarketing.

thepurposeofthispaperfromtheclothingstoreclothingvisualperspectiveontheroleandimpactofmarketing.

keywordsvisualmerchandising;visualimpactcreatevalue;silentsalesman

正文:

引言服装视觉营销概论

服装视觉营销的概念

服装视觉营销的范畴

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具体应用

服装店铺的整体色彩应用技巧

服装卖场的陈列设计

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视觉营销的一些实例分析

zara店铺的空间设计与陈列形态

森马

jackjones

视觉营销迎来了春天

视觉陈列专家韩阳与《卖场陈列设计》

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毛春义.服装展示.湖北美术出版社,XX

[3]杜异,傅祎.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览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XX

[5]赖涛.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韩阳.卖场陈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XX

[7]许亮.展示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XX

[8]陆华祥等.最新展馆展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毕业设计主要工作的进度安排

周毕业作品服装效果图的设计、毕业作品结构图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三)

开题报告的内容:

第2篇

【关键词】高尔夫俱乐部;SWOT;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苏锡常地区7家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以下俱乐部:常州金沙湾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无锡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无锡观蠡湖高尔夫俱乐部、苏州金鸡湖高尔夫俱乐部、苏州三阳高尔夫俱乐部、苏州太阳岛高尔夫俱乐部、苏州中兴高尔夫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的实际研究需要,通过充分利用高尔夫相关期刊以及大学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来了解和学习高尔夫俱乐部的现状与研究成果,同时整理了关于高尔夫休闲体育、管理学等方面的专著、论文等文献,并通过观看高尔夫相关体育赛事以及个人参与高尔夫俱乐部实习的经历来了解高尔夫俱乐部最新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专家访谈法。为更详尽的了解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我们和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从事人员及高尔夫自身爱好者进行了访谈。3.问卷调查法。a)调查对象b)问卷制定c)发放问卷;4.信效度检验。a)信度检验b)内容效度检验。5.数理统计法6.SWOT理论分析法。

二、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根据参考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的优势如下:1、苏锡常地区自然环境及区位优势;2、苏锡常地区经济优势;3、苏锡常地区高尔夫场建设较为完善。同时再利用调查问卷的结果,根据专家对问卷中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角度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再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一)苏锡常地区自然环境及区位优势

高尔夫这项运动的本身决定了他的自然属性,高尔夫场所对周围的气候,土壤、阳光、气候水源等自然环境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苏锡常地区本身属于亚热带气候,充足的水源、阳光,以平原为主基本,同时苏锡常城市和生活环境也都十分优越,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好的自然条件和融洽的人文环境为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苏锡常地区经济优势

众所周知,高尔夫俱乐部建设的消费是相当高的,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基础,真好在我国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多是位列前几名的,高度发达的经济,使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也为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苏锡常地区高尔夫场建设较为完善

苏锡常地区现有18洞及18洞以上高尔夫球俱乐部15家,对其中以研究对象的7家俱乐部进行了球场及配套设施的调查,在球场设计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绝大都数苏锡常地区的高尔大俱乐部场地都是有外籍大师设计的。

(二)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现状的劣势分析

根据参考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处在的劣势有以下两个方面:1、苏锡常高尔夫消费昂贵;2.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匮乏。再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每个因素影响的平均数可以看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劣势的因素分别为苏锡常高尔夫消费昂贵、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匮乏。这些劣势因素对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苏锡常高尔夫消费昂贵。高尔夫运动的消费层次比较高,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贵族运动,导致了参与高尔夫运动的门槛相当高。目前高尔夫俱乐部都采取了会员制方式的消费,只有会员才允许带访客进入,然而一张会籍卡一般都在几十万以上,虽然经济不断增长,但是高尔夫消费还是相当的高,导致参与高尔夫的人数并不是很多。

2.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匮乏。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在中国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因此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一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由此可见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导致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教授研究表明,一个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一般是约需要300名相关工作人员以及400名球童。据统计2010年苏锡常地区拥有15家高尔夫俱乐部的,按正常的标准球场来计算的话,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需要4500名相关工作人员以及6000名球童,然而苏锡常地区有相关高尔夫学习的学校不超过4所,和高尔夫相关的毕业生不超过200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选择从事高尔夫的相关工作。这就造成了高尔夫俱乐部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

综上所述,由于缺乏专业的高尔夫人才,成为苏锡常地区的高尔夫俱乐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对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机遇分析

根据参考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处在的优势有以下两个方面: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休闲意识的逐渐增强;2、青少年及女性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苏锡常地区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的机遇因素,分别为人们休闲的意识逐渐增强和青少年及女性消费者的不断增加。这两个因素将对苏锡常高尔夫俱乐部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高尔夫产业;高尔夫企业;高尔夫旅游;高尔夫地产;高尔夫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3-03

高尔夫产业是体系日趋完善的特色产业,国外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我国学者也对高尔夫产业做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高尔夫产业的宏观发展、高尔夫旅游、高尔夫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高尔夫产业宏观发展研究

(一)前景预测与展望

吴亚初(2004)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高尔夫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化发展特征,并指出高尔夫的产业化发展是中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韩烈保,等(2004)指出,中国高尔夫前景广阔,高尔夫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林永革和杨亮(2005)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赵小林,等(2006)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了四条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并指出中国高尔夫运动产业发展有很多的机遇可把握。张金桥(2006)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在中国大规模开发高尔夫球产业是不适宜的。张本俊和马利亚(2008)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

(二)现状、问题与对策

吴克祥(2004)提出了目前高尔夫产业存在球场占用土地过多、行业无序发展、行政干预过多及球场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张建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用地、环境、投融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克祥(2005)对目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营造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建议。王桂忠(2006)从娱乐业赋税、媒体抨击和国家明令暂停审批建设等表征,说明了高尔夫球产业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现状,分析了高尔夫产业被边缘化的成因并提出了摆脱产业边缘化的对策。刘宗现(2008)描述了国内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对影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建议。安铁民(2009)分析了当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阻碍,提出要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三)高尔夫市场研究

陈恩玉、王爱丰(2006)分析了高尔夫核心市场、高尔夫主体市场和相关市场三大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围绕三大市场的市场培育展开讨论。肖亚红(2007)从深圳高尔夫产业的消费入手分析,提出中国高尔夫应根据其面临的不同消费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詹新寰等(2009)对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绩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集中度水平呈反方向变化关系。黄亮与胡晖(2006)具体研究深圳市高尔夫球场与经济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深圳市应有的高尔夫球场洞数,研究分析表明,高尔夫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得出国家不能限制高尔夫的发展,而应该引导高尔夫正确、规范前进的结论。

二、高尔夫球场与高尔夫俱乐部相关研究

(一)高尔夫球场的建设

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没有与各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等充分协调发展。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田至美(2003)分析了土地资源对高尔夫球发展的限制,指出高尔夫场地利用方式正在由远离城市的地区向城市边缘逐渐的靠近。梁健(2003)提出发展高尔夫经济有利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并有助于完善招商引资的环境配套。崔英淑(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影响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研究了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了引导中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管理健康发展的部分政策建议,以期促使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运营与环境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相协调。袁华莹等(2006)将美国、韩国和日本同中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土地和经济是限制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因子将是制约中国高尔夫发展的最终因子。

(二)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与发展

郁小平等(2004)将中外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条件进行了比较,大胆预测:中国到2015年高尔夫企业的数量可达到900家左右。李璐莎等(2004)指出中国目前的高尔夫球企业中的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将中国现有高尔夫企业的生存描述为“另类生存”,并呼吁降低高尔夫球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毛骏(2005)以梓山湖高尔夫俱乐部为例,研究了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规划了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分时度假营销模式,并提出分时度假模式的发展对策。燕俊全等(2006)对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制约云南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王玉英等(2006)以重庆高尔夫俱乐部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存在的问题。孙雷鸣(2009)探讨了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认为高尔夫球会实施会员制营销战略是开发和维护忠诚客户行之有效的方式。杨铁黎等(2007)对北京市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现状和经营策略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高尔夫旅游研究

(一)宏观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郁小平等(2004)对我国的高尔夫旅游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开发思路与注意事项。李舟(2006)从高尔夫球运动自身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与旅游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高尔夫旅游产品是中国高尔夫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并论证了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和市场发展空间,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发展建议。陈鹏(2006)提出,很多不符合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高尔夫球项目,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的贵族化。这种盲目的开发可造成很多的社会危害,首先是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次是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陈才发(2006)认为我国高尔夫旅游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相关产业结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高尔夫旅游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发展思路。付冰等(2006)指出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两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对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刘德云(2007)对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高尔夫旅游球场发展影响关键因素。李子超与韩烈保(2009)分析了近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高尔夫旅游的文献,发现国内在有关高尔夫旅游研究少而松散,且与国外的研究视角不一致,最后提出国内在高尔夫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区域性高尔夫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王志东和丁再献(2006)探讨了如何加强山东半岛与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合作,特别对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专项旅游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门达明(2008)通过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面临的现状分析,就实现的具体途径及普及高尔夫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海南走高尔夫旅游大众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张文政(2008)针对韩国高尔夫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我国高尔夫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幸岭与邓艺(2008)在对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策略、目标与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王飞加和陈恩玉(2008)对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发达省份、开展较好的省份以及其它省份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剖析了休闲、赛事和商务三类高尔夫旅游主题的情况,从四个方面提出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对策。李子超(2009)运用文献分析、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总结了我国当前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对高尔夫旅游的认知度。蒋伟(2009)提出,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可以施行“定位、规划、进港、客源、产品、特质、促销、活动、聚合和人才”等10个“P策略”。陈飞(2009)分析了高尔夫旅游在重庆的发展概况,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及建议。

四、其他高尔夫相关产业研究

(一)高尔夫地产

叶国基(2003)指出,高尔夫物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高尔夫物业服务产业,并提出了该产业的四大特点。同时指出,高尔夫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物业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市场情况及管理需要,坚持创新与稳重结合、服务与收益结合的经营方式。刘力与邹毅(2009)指出我国高尔夫酒店相对球场发展滞后,高尔夫酒店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新一波浪潮。张娜(2007)对北京地区高尔夫产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的建议。

(二)高尔夫用品市场

用品市场无疑是整个高尔夫市场中最诱人的一块蛋糕。近几年来,中国高尔夫人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给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陈明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具市场进行了调查,认为中国市场潜量巨大,发展十分迅速,销售额以每年30%―3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李旗等(2007)也认为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开发,将对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积极健康的发展以及如何树立中国自己的高尔夫品牌,积极推动中国的高尔夫制造生产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高尔夫教育

高尔夫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吴克祥等(2006)指出,我国的高尔夫教育,无论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的质量和规模都不能适应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尔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升高尔夫教育质量的基础建设途径。谢芳等(2006)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做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扎实的经营管理类知识和实用的高尔夫专业知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和高超的球技是保证美国职业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4个关键因素。而中国沿用传统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软硬件缺乏,课程设置脱离高尔夫产业实际,人才质量难以满足高尔夫企业的实际需求。伍勇辉(2008)对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亦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看,我国高尔夫研究虽然历史较短,但研究所涉及内容却逐渐拓宽,这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个有利的促进。但由于我国高尔夫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产业化深入、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在现阶段,国家对高尔夫制定了限制性政策,更需要业内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玉英,周卫平,殷胜.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77-79.

[2] 毛骏.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梁健.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现状调查[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李子超.北京高尔夫旅游认知度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 黄亮,胡晖.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经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9):146-147.

[8] 詹新寰,靳英华,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25-28.

[9] 李璐莎,顾列铭.中国高尔夫报告[J].金融经济,2004,(7):20-21.

[10] 郁小平,夏洪胜,何莽.我国高尔夫旅游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4,(4):113-114.

[11] 幸岭,邓艺.积极推进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08,(3):106-108.

[12] 孙雷鸣.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球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16-19.

[13] 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3-27.

[14] 门达明.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初探[J].管理观察,2008,(6):63-64.

[15] 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21-25.

[16] 伍勇辉.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J].当代经济,2008,(5):122-123.

[17] 陈恩玉,王爱丰.对我国大陆高尔夫三大市场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37-40.

[18] 吴亚初.试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发展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04,(3):40-44.

[19] 王志东,丁再献.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49-54.

[20] 肖亚红.从深圳看全国高尔夫产业消费的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7,9(4):74-76.

[21] 王飞加,陈恩玉.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经营现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9):37-41.

[22] 李子超,韩烈保.高尔夫旅游研究现状探究[J].特区经济,2009,(5):153-154.

[23] 蒋伟.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的“P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18-20.

[24] 陈飞.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65-66.

[25] 付冰,周申立,郝百强.试论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0-63.

[26] 李舟.浅析高尔夫球运动特征与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6,(6):124-126.

[27] 安铁民.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151.

[28] 张本俊,马利亚.浅析我国高尔夫产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88-89.

[29] 燕俊全,李利娜,张琰.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6,(24):16-18.

[30] 陈才发.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36):36-45.

[31] 张文政.中国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初探[J].江苏商论,2008,(1):93-94.

[32] 陈明,王月平.中国高尔夫球具营销策略分析――基于全国高尔夫球具市场的调查[J].特区经济,2008,(7):28-30.

[33] 陈鹏.高尔夫球场过量兴建危害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72-75.

[34] 崔英淑.我国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与土地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5] 李旗.台湾正圣公司高尔夫用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 田至美.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变迁及其土地利用[J].金融经济,2003,(1).59-6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