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学博士论文范文

金融学博士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学博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学博士论文

第1篇

1.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的选题、方法与理论:趋势与国际比较(2002-2006)

2.美中会计学博士教育现状及比较 

3.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研究的趋势和展望:选题、方法和理论 

4.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林志军在厦门大学通过论文答辩

5.关于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讨论——全国会计学研究生导师联谊会综述

6.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遵循情况的调查

7.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林志军在厦门大学通过论文答辩

8.重庆市第一位攻读会计学博士学位的薛云奎同志获得博士学位

9.会计学博士汤云为通过论文答辩

10.潜心治学结硕果 修身勤政展才华——记重庆三峡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孙芳城博士 

11.一个会计学博士的脚印——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汤云为教授 

12.中国会计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调查与评价

13.学而有恒 寒梅咏春——记中国最年轻的会计学女博士任咏恒

14.会计博士生培养与会计理论研究

15.我国培养出首位会计学洋博士

16.中国公司财务由谁来管?管什么?——访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教授汤谷良博士

17.安徽财贸学院会计学系领导教授博士风采

18. 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 

19.锐意进取 硕果累累——记中国最年轻的会计博士生导师张为国教授

20.从两篇“百优”论文多维透视我国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1.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曲晓辉教授

22.中美会计学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  

23.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4.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25.新建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6.论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构建 

27.会计学专业教学理念的探讨 

28.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差异化教学改革探讨 

29.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0.国外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启示 

31.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32.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 

33.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34.2001~2010年会计学硕士论文选题内容与方法分析 

35.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总结 

36.会计学硕士培养路在何方——我国会计学硕士培养调查报告 

37.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38.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39.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0.从会计学总体层面探讨会计学的发展 

41.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42.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差距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3.会计学的学科属性:管理学还是经济学? 

44.需求多样化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45.会计学的伦理诉求:方法论视角 

46.大学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47.本科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48.论一般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49.构建环境会计学的理论框架 

50.论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兼谈会计学科的发展 

51.会计学专业学术梯度建设的策略研究

52.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53.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54.“价值”是会计学的逻辑起点

55.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挑战与应对

56.基于CDIO理念的会计学专业教育改革探索

57.会计学的发展趋势以及面对的问题研究 

58.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59.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基于管理学院《会计学》平台课程的教学实践

60.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模式优化

61.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以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62.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

63.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64.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65.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

66.关于法学与会计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兼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67.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思考——基于国家标准与国际认证标准导向

68.案例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69.结构化研讨方式在MBA《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70.对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71.税制改革背景下会计学专业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73.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74.中国会计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调查与评价

75.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探讨——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比较

76.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77.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的取证

78.论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 

79.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80.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81.会计学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82.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研究

83.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未来展望 

84.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与构想——以九江学院会计学院为例 

85.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86.论会计市场对会计学发展的影响 

87.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88.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89.我国会计学教材建设的优化问题

90.会计发展的和谐:建立广义会计学的探索

91.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为例 

92.基于多媒体辅助的会计学情境教学法设计

93.《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 

94.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会计学专业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以苏州理工学院为例 

96.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的会计学属性

97.MBA会计学课程建设探讨

98.论会计学两大部类

99.MBA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六大矛盾分析

100.对高级会计学研究范畴界定的思考

101.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与财务知识模块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襄樊经济学院的实践

102.产权会计学论纲 

103.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04.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优化 

105.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06.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107.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为例

108.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109.潘序伦会计学教材特点初探 

110.基于ERP平台的会计学实验设计 

111.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112.论会计学的职业特色及高职会计学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113.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建设思考

114.强化会计学应用性教学的思考 

115.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116.《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证研究 

117.会计学本科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118.会计学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19.会计学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120.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的“点、线、面”教学法

121.美国会计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布里奇波特大学与铜陵学院的对比 

122.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探讨 

123.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目标与质量控制 

124.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方法研究 

125.独立学院(本科)会计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2篇

他迅速精准把握了时代背景下的机遇

李志坤是一个拥有高度热情的金融业投资家。敏锐的洞察力,总能使他拥有比别人多一点点的市场判断力。“其实最初我学的是自动控制专业,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在美国生活了八年,并获得了电子工程的硕士学位及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跨专业的转变,对于我影响很大,也可以说给了我另一种发展的机会。记得2000年是美国互联网及IT业上市的最后疯狂期,当时的中国其实也是。我意识到,美国是一个资本非常丰富,而且很市场化的国家,纯技术性的事业最终还是要跟资本结合一起的,所以我慢慢由高科技技术性行业开始转入金融行业。实际上,公司一定要有两次飞跃,实业飞跃和资本飞跃。现在看看无论什么公司,做的好的一定是跟资本市场结合好的。现在想想,也挺感谢学校里的教授,当我拿到电子工程硕士后,本来只想去商学院再读个MBA学位。但是商学院教授见了我以后,觉得我有进修更高学位的潜质,所以也建议我去试一下直接申请博士学位。于是我听从了教授的指点,尝试去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好在运气和机会都非常好,当时学校商学院在全球只收了六个学生,我很庆幸地拿到了录取通知和全额奖学金。不过我也给了他们一个回报:5年金融博士用4年时间读完了,还拿到一个金融博士论文的奖。回国以后,在清华教了一年书,然后投身业界,先是加入中投证券、而后去了房地产公司,去年进入这家国有基金公司。”

李志坤说,曾经有人帮他分析过他的职业生涯,很有意思,与大家分享一下:2006年证券行业最好的时候,他在证券公司;2008 是地产行业的好时期,他在地产行业;现在基金公司正在慢慢取代部分信托业务及商业银行和投行业务,又是一个大好时期,他已然投身在了基金行业……”

对于金融投资,他的感受如此具体

投身于金融行业多年,似乎在李志坤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迹,没有成功者的霸气外露,依旧温文尔雅、书生气十足。对于金融投资,他的感受如此具体:“做投资是一个很精细的工作,既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又要依靠这些经验来将项目的风险和回报量化,这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不是件容易的事。做投资每天都会遇到新东西、新想法和新概念,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好的投资家要能从这些完全不一样的新事物中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我们把这个能力称为归纳能力。好的投资家要将商业模式的归纳能力和判断力相结合。目前有几个方向还是比较有前景的,例如:释放一定风险以后的房地产和城市化后的农业。”人生总有坎坷时,每当他从一个工作换到另外一个工作时,中间都会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他会把它当做“上天赐予的一个悠长假期”,据说这句话出自他太太曾看过的一部日剧里的台词,慢慢品味,确实还是蛮有道理。

有收藏爱好、工作家庭兼顾的好男人

“我现在特别怀念回国后的第一个工作。当时在清华教书,有固定的寒假和暑假,平时教书、读书、做学问。进入业界以来,工作非常忙碌,每年的假期从以往寒暑假几个月到仅十几天,不过还算充实。工作和家庭永远要一个平衡点,少许的闲暇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的陪陪家人。花时间陪家人、旅行、听音乐会,要么就安安静静在家看书、把玩自己的收藏品”。很难相信一个金融界资深的投资家能够把工作和家庭兼顾得如此恰到好处。李志坤,很少喝酒,但会品尝一些智利的或美国加州的新红酒;很少抽烟,但会偶尔抽只古巴的雪茄;很少交际,但是不拒绝业内好友一起论道;酷爱收藏,古钱币、铜镜、艺术书画、新旧年代玉器和翡翠。采访间,李志坤还颇有成就感的翻阅起他拿手机随意拍的收藏品图片与我们共同欣赏,有清代的玉器和近现代的一些书画。他的收藏经验是:看准一个东西,永远是有升值机会的,就看你的把握能力了!多么有力量的一句话,这或许也恰巧诠释了他的人生。

附文

第3篇

近年来,国际金融形式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为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为主的沿海地区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新闻媒体也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而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特别是“吴英案”死刑判决作出以来,金融界、法律界都对民间金融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现阶段,我国金融界和法律界虽未对民间金融的内涵达成共识,但对民间金融是“处于国家监管的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金融行为”的这一特征都是认可的。民间金融运行形式主要集中于私人借贷、私人钱庄、合会、企业连结贷款等,这些常见的运行形式也已被学界的专家学者们所认同。

在我国目前的刑法体系中,主要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两个罪名进行严厉的打击,以维护银行系统对于金融行为的垄断地位以及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所以,本文主要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对民间金融活动的入罪标准与刑事规则体系完善展开论述。

二、目前我国对民间金融活动的立法现状

(一)我国立法对民间金融活动合法地位确认的缺失

目前,我国所有从事金融业活动的经营主体或组织的设立都要经过我国金融业特许机关—央行或银监会的批准或审核。因此,除了对具有直接性私人合同关系(如个人借贷)的交易行为提出了法律上的明确合法地位之外,其他凡未经央行或银监会批准的从事和设立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或其他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和活动均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且《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也均不涉及民间金融相关法律地位确认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合理且确有必要存在的民间金融交易形式由于法律地位确认的缺失而被认列入从事类似于非法集资、放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非法金融机构之列。

(二)民事法律对民间金融活动的规定过于简单

以民间借贷为例,在民事法律中只是规定了普通的民间借贷关系,即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借贷、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以及企业内部的集股融资进行了法律规定和确认[1]。所以,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时,虽然有民法通则、合同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做依据,但是仍然缺少一部专门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使得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边界依然模糊,判案时易引发分歧。

(三)行政法规对民间金融活动过多的否定

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民间金融组织,我国金融监管机关对其是否合法的判断依据主要是国务院制定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有关问题的答复》、《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等部门规章。其规定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不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这意味着我国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如合会、私人钱庄等擅自向特定多数人或者不特定多数人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等金融活动的机构都被视为非法金融活动和非法金融机构,一概不被法律所认可。[2]

三、民间金融活动入罪标准完善

(一)合理运用前置法认定民间金融活动罪与非罪界限

在实践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刑事问题刑法来解决,民事问题民法来解决”这样的固定思维方式,在犯罪的认定过程中,很少注意运用民法的前置分析。近年来,在刑法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即主张在对不作为故意杀人、婚内、财产犯罪的认定中运用民法理论来分析刑法问题,并指出不能简单地直接从刑法中寻找依据,而是应当首先从能否构成犯罪的刑法规定赖于建立的其他前置性法律当中去寻找。笔者认为,基于刑法对民法的保障属性,在刑法与民法交错问题的处理中,要注重运用民法的前置分析。

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例,行为人吸收公众存款用于货币、资本经营以外的正当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是否构成犯罪?实践中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非法集资解释》则采取了折中的态度:“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吸收资金,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情节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3]对于上面所述情形运用民法前置处理是否更加妥当?答案是肯定的。对于这类情况,可以赋予被害人自行选择维权方式的权利。被害人可以选择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主张自己的债权,也可以让自己的“存款”继续“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常见民间金融活动入罪标准的确定

目前,我国对于非法集资行为进行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10年1月最高院出台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如前文所述,该《解释》首次对非法集资相关行为从法律要件与实体要件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并首次提出了不以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判定行为,的确较之前的行为界定标准而言,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然而,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实践中的行为表现来看,该《解释》只是解决了部分应急性疑难问题,而且其部分规定也存在的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鉴于此,本文认为对非法集资与民间借贷的区分应从筹资本质、筹资影响、筹资基础三个部分进行界定。

在筹资本质方面认定,应把握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行为的内在本质即行为方式和目的。既然是被视为非法从事金融业务行为,其行为运作特点和运作目的理应体现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同的金融特征,即吸收资金的用途是投资或转贷谋利。这在行为表述用的是“存款” 一词,而非“资金”也得以证明,“存款”在金融学中具有特定含义,是指类似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的剩余资金的一种吸收,与之相对应的是贷款。刑法第175条没有表述为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而是表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是表明成立本罪要求行为人从事金融业务。如果将吸收公众存款用于货币、资本经营之外的生产、经营活动,认定本罪,实际上就意味着否定了部分民间借贷的合法性。[4]换言之,筹资人吸收资金的目的如果是用于自身生活或生产需要,则所吸收的资金不属于存款性质,应是资金或借款。但当筹资人吸收的资金是用于发放贷款谋利,则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如果不从行为运作特点和目的上严格界定去两者之间的区别,极易将民间借贷的合法筹资行为界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5]

在筹资影响方面,我国民间借贷行为范围相对比较窄,有一定的边界性,出借人一般是向亲戚、朋友等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借款,其范围的扩展和延伸也具有相对的地域限制,而且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非法集资行为多半是无范围限制和地域限制,大多数是向社会泛的采用散发小广告、发宣传单、派人劝说等非法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借款范围非常广泛,而且产生的影响较大。

在筹资的基础方面,民间借贷的交易双方之间是既基于金钱利益又基于人情因素,甚至有时候人情占主要原因。而非法集资的交易双方之间则纯粹是基于金钱利益为基础,投资者多半是受到非法集资一方的高利率许诺诱惑。

四、民间金融活动刑事规则体系完善

(一)制定法律确认民间借贷合法地位

现行的民间借贷存在监管缺位、法律地位不确定、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融资、洗钱犯罪等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应借鉴日本和台湾做法,制定《民间借贷法》,确认民间借贷合法地位。例如,日本于1915年制定《无尽业法》,对无尽(合会)的会金总额、运转期限、成员数量都进行严格限定,从而规范了无尽的运营。根据台湾和日本的民间金融经验:对待民间金融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份压制,而是在充分尊重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健全法律制度,赋予民间金融合法化地位并加强法律监管。

(二)设置前置处理程序

在实体法方面,对涉及民间借贷的罪名,可增设一个行政处理前置程序。可以参考《刑法修正案七》中对偷税罪的修改,对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增加一个行政处理前置程序,可规定: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经公安机关通知,在限定期限内全额退还被害人本金及合法利息并依法缴纳罚款,受过行政处罚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相关行政处罚,可由行政法规来另行规定,比如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公众举报并查证属实后,可视情况责令嫌疑人在3至6个月内向被害人偿还本息,并要求其向金融主管部门缴纳罚款等。

注释:

①杨兴培、朱可人,《论民间融资行为的刑法应对与出入罪标准》,载《东方法学》2012年第4期。

②参见肖琼,《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5月,第62页。

③参见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四版,第687页。

④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四版,第687页。

⑤参见肖琼,《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5月,第62页。

参考文献:

[1]肖琼,《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5月。

[2]腾昭君,《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4月。

[3]胡运锋,《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4]杨兴培、刘慧伟,《论刑法介入民间金融活动的原则和界限》,载《海峡法学》,2012年9月第3期。

[5]杨兴培、朱可人,《论民间融资行为的刑法应对与出入证标准》,在《东方法学》,2012年第4期。

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对外直接投资(ODI)成为我国获取国际技术溢出与扩散的又一重要渠道。在结合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与逆向技术溢出门槛效应两个方面对逆向技术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门槛效应一、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研究

如何测度技术溢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因此国内外学者对ODI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性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展开的:(1)采用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用生产率的变动(TFP)来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2)从知识成果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使用的测算通过ODI渠道溢出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模型大致有两种,即LP模型和BK模型。国内学者研究ODI逆向技术溢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技术溢出的存在性、技术溢出的省际差异及行业差异。表1对近年来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

表格1ODI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性研究研究内容第一作者

(发表时间)测算指标理论模型估计方法研究结论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性赵伟(2006)TFP ODILP模型OLS法显著正相关王英(2008)TFP ODIVAN模型OLS法显著正相关谢申祥(2009)TFP ODIKrugman(1985)

技术差距模型EG两步法显著正相关白洁(2009)TFP SFodiLP模型OLS法不显著正相关何一鸣(2010)TFP SFodiLP模型OLS法显著正相关林成杰(2011)TFP SFodi国际R&D

溢出回归模型OLS法弱显著负相关仇怡(2012)TFP SFodiLP模型OLS法显著正相关郭娟(2012)TFP SFodiLP模型卡尔曼滤波方法1985-2003

显著正相关;

2003年以后

正相关性减弱李燕(2013)GDP ODIBK模型GLS法显著正相关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省际差异刘明霞(2009)TFP ODI国际R&D 溢出回归模型变截距回归各省份显著性和相关性均有差异阚大学(2010)TFP ODI国际R&D 溢出回归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显著正相关,但系数较小沙文兵(2012)QSFodiLP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显著正相关,东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欧阳艳艳(2013)TFP SFodiBK模型偏OLS法显著正相关,东部最大逆向技术溢出存在行业差异欧阳艳艳(2011)TFP SFodiLP模型灰色关联法不同产业溢出效应不同,第二产业最强任艳君(2012)TFP ODI国际R&D 溢出回归模型OLS法不同行业溢出效果不同,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的溢出效果显著二、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O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研究

不同学者对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因此学者们开始考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受到母国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也充分表明,母国的技术消化与吸收能力的强弱对本国能否通过国际技术外溢渠道获得技术溢出存在显著影响。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技术溢出与影响溢出的吸收能力指标呈现U型或者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在吸收能力指标数值小于某个门槛值与大于门槛值时,ODI对母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呈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国内研究门槛效应主要采用两种模型即交叉项模型和门槛模型。与交叉项模型相比,用门槛回归法得到的门槛值是内生的,并且能够对门槛值的正确性及显著性进行检验。可见,门槛回归的方法弥补了交叉项模型存在的缺陷。表2给出了近年来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表格2O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研究研究方法第一作者

(发表时间)吸收能力

指标研究结果显著性相关性门槛值交叉项检验法刘明霞

(2009)人力资本显著正相关超过7.85,有正向溢出效应阚大学

(2010)人力资本

经济开放度

金融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没有得到具体门槛值李梅

(2011)人力资本不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还未达到门槛朱彤

(2012)研发资金存量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超过2.1351,有正向溢出彭继增

(2013)研发水平

R&D人员

金融发展水平

经济开放度均显著正相关没有得出具体门槛值蔡冬青

(2014)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对外开放度

金融发展

技术基础设施均显著除对外开放度指标外,均呈正相关没有得出具体门槛值门槛回归张宏(2012)人力资本显著大于10.5038为正相关,小于10.5038为负相关存在双门槛,超过10.5038有正向溢出,超过50.4804正向溢出影响减弱李梅(2012)R&D 强度

人力资本

经济发展水平

技术差距

金融发展

对外开放度显著大于门槛值为正相关,小于门槛值为负相关R&D强度1.3546%

人力资本9.2355

经济水平25590

技术差距0.0901

金融发展0.6663

对外开放0.2054

超过门槛值有正向溢出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国内外学者对ODI逆向技术溢出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还没有能够形成严密的理论研究框架,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虽然已有研究证实了ODI逆向技术溢出确实存在地区差异,但都是从国家层面出发的,并没有从各省各区域的吸收能力差异着手研究。

吸收能力变量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得出的具体门槛值没有可比性,也没有参照性。已有文献单一分析某个吸收能力因素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但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并且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的吸收能力指标。

TFP测算方法的多样性导致了TFP值的差异性较大,索洛余值法和非参数的DEA方法得出的TFP差异较大。再者TFP测算必然涉及到国内资本存量、劳动力存量的测算,而对于存量的测算,众多学者说法不一。折旧率的选择,追溯到哪一年,这些都没有统一的定论,就必然造成了得出的TFP值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 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7):53-60.

[2]欧阳艳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4):66-71.

[3]徐磊.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FDI技术溢出门槛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均值-ES模型 市场风险 股票

一、资料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考查对象为我国A股市场中随机抽取的二组共八只股票。第一组:万科A、五粮液、云南白药和上海机场;第二组:火箭股份、中兴通讯、浦发银行、伊利股份。实证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由这每组四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一定投资组合回报率下的风险最小,即ES最小。价格样本区间是从2000年8月8日至2005年4月14日,收益率选用对数收益率,价格为调整后的复权价格,数据来源为SPSS13.0软件。其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十二只股票的收益率都出现较高的峰度,不是对称分布,出现一定程度的左偏,并且Jarque-Bera统计量明显拒绝正态分布假设。如果使用均值-方差模型来优化投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实际上加剧损失的程度。

二、实证方法和结果

实证方法是先运用GARCH模型对原回报率序列进行处理,得到标准残差序列{Z1t}、{Z2t}、{Z3t}、{Z4t},然后依据均值-ES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写程序,分别给出了6组最优组合,组合的收益、ES值和投资比例的计算结果如表3、表4所示:

实际上,我们可以在以ES值为X轴、R为Y轴的坐标轴上找到更多的这样的点,某一R值对应的ES值为最小,这样就构成了证券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依据中国市场的实际特点,考虑的仅仅是非做空条件下线性投资组合问题,所给出的最小风险的投资组合,具体投资者选择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是根据收益率和风险相权衡的结果,由于本文的方法给出了众多资产的联合分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通过对模拟数据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得到自己的最优组合。

三、比较分析

为了直观地表现出均值-ES模型与传统的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之间的差异,我们把均值-方差世界中的最优组合映像到均值-ES世界中,也就是把均值-方差模型所得到的有效前沿转化为以均值和ES值表示的空间,如表5、表6所示:

通过表5、表6发现,如果使用方差管理风险,则有可能实际上加剧损失的程度。依据均值-方差模型优化指导投资组合优化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相较于均值-ES模型得到的最优投资组合,在某一给定的收益率水平下,其具有更大的ES值,也就是说更具风险。

四、结论

本文运用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数据,将本文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真实市场,计算出均值-ES模

型的有效边界,并与正态分布假设下均值-方差模型的有效边界进行比较,发现:依据均值-方差模型优化指导投资组合优化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相较于均值-ES模型得到的最优投资组合,在某一给定的收益率水平下,其具有更大的ES值,也就是说更具风险。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贡献。实际上,这种困境也出现于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中。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不允许卖空,导致模型约束严格,最终导致模型结果不收敛;二是由于投资组合的优化算法造成的,本文并未对投资组合的优化算法进行研究,而只是借助于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中附带的优化算法,这也成为了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参考文献:

[1]侯成琪.非正态分布条件下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2]郑振龙,王保合.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价值度量[J].中国金融学(季刊),2005.

[3]吴振翔,陈敏.基于Copula-GARCH的投资组合风险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3).

[4]张尧庭.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相关性指标[J].统计研究,2002.

[5]韦艳华,张世英.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分析――Copula-GARCH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4,(2).

第6篇

一、国外学者对现金股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Lintner(1956)在最早进行的现金股利实证研究中,以目标股利支付率和上期股利支付率为解释变量,研究对于股利变动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股利政策体现了管理层对于未来前景的看法,最佳股利政策为平稳化股利政策。DhrymesandKurz(1967)认为,行业因素对于股利政策有影响,成熟产业的股利支付率高于新兴产业,公共事业公司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业。Fama(1968)、Graham(1985)分别研究了现金股利与投资、融资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现金股利与投资政策互相独立,支持了MM股利无关理论。Easterbrook(1984)、Kalay(1982)研究了债权契约对于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负债公司具有较严格的限制条款,因此,现金股利发放率较低;资本结构的变动、合约的变动都会影响股利政策。DeAnegefo(1990)从盈余角度研究了现金股利政策。研究表明股利降低最重要的原因是亏损。现金股利政策含有的信息内容,有利于从股利行为中预测未来业绩。Baker和Wurger(2004)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现金股利政策的理论,提出了迎合理论。其从投资者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管理者发放现金股利的动机。通过对美国市场1963~2000年的数据进行检验,他们发现股利溢价与公司的股利支付倾向呈正向变动。John、Knyazeva和Knyazeva(2011)从地区角度来研究现金股利政策的理论,他们指出由于成本的存在,偏远地区比中心城市分配更多的现金股利。国外学者对于现金股利政策全面细致地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例如从盈利能力、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行业、地区、行为经融学等影响因素出发,研究其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以及其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为我国研究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学者对现金股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星首先在我国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刘星选取了1992年和1993年的30家公司作为样本,通过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股利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是:(1)影响股利策略的主要因素包括资产流动性、公司的投资价值、长远发展信心和盈利能力等。(2)成长型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显著低于非成长型公司,而非成长型公司的股利报酬率远高于成长型公司。

原红旗(1998)通过对我国的特殊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之后,利用修正的琼斯模型,使用沪深两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得出现金股利和当期的盈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盈余波动现象突出;大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转移现金的倾向。吕长江、王克敏(1999)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表明:(1)国有股和法人股在公司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程度就越强,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2)盈利能力与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但是,业绩不佳的公司倾向于采取长期负债的方式支付股利以满足股东的要求。一些公司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的发放源于公司长期负债的增加,与公司盈利能力无关。(3)国有股及法人股控股比例越低,公司自我发展和成长性越强,股票股利支付额就越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赵春光(2001)对于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现金股利与资产负债率、股票价格、市盈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是否分配股票有关。但是文章没有对各因素对于每股股利的影响程度作深入的研究。

黄娟娟、沈艺峰(2007)以1994~2005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证明Baker和Wurger提出的迎合股利政策在我国并不适用,我国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没有考虑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仅仅考虑如何迎合大股东的需要。

国内对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都是运用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国外的模型和方法对我国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行研究。另外,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很多实证研究的数据较少,期间也不长,研究的范围也比较窄。

参 考 文 献

[1]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12)

[2]原红旗.股利政策选择时政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1998

[3]Benabou,R.and J.Tirole(2006),Beliefs in a Just World and Redistributive Politic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orthcoming

[4]Bernheim,D.(1994),“A Theory of Conformity”,Journal of Political

第7篇

【关键词】套期保值;风险;公司价值最大化;动因

一、引言

Smith and Stulz(1985)对关于公司套期保值的动机的行为分析从根本上不同于现存的一些文献。他所阐述的套期保值的动机不是基于分析公司对风险厌恶的程度,而是使用现代的财政理论来讨论存在于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交易过程中的套期保值动机。最后得出通过套期保值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主要途径:税负成本、财务困境成本、管理层成本以及缓和投资。

二、动因综述

Nance, Smith and Smithson(1993)认为市场是被大量的公司和组织来主导的,而不是个人的交易量所能控制的。公司的套期保值不能通过降低公司的风险而给股东带来收益。事实上,金融学家提出了各种假设来解释公司购买套期保值的积极意义。这些假设表明套期保值可以通过降低预期税负成本,降低财务困境成本,或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缓和投资来增加公司价值。

(一)减少预期税收成本

Smith and Stulz(1985)认为,如果纳税义务是企业收入的凸性函数,或者说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向上凸的纳税函数,并且在凸函数的单调递增区域内,则企业进行套期保值能够减少其税负支出,而且函数的性状越凸,其套期保值的收益越大。如果税后收入,即税后公司价值是向下的凹函数,并且在凹函数的单调递增区域内,减少的税负支出越多,套期保值带来的减税收益就越多,税后公司价值就越大。如果公司还有超额利润税、投资信贷税等法定累进税,并且也都在纳税义务的凸性函数区域内,则将导致公司更有动力进行套期保值。Nance,Smith and Smithson(1993)最早对企业套期保值的纳税义务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结论是:套期保值减少了企业税负的预期支出,同时企业的税收函数越凸,公司的套期保值工具就会用得越多。这便支持了纳税义务动机假说。

(二)减少预期财务困境成本

任何一个企业都担心发生财务危机。鉴于现金流的剧烈波动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套期保值能够减少企业现金流的波动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减少企业财务危机的概率和预期成本。

Smith and Stulz(1985)证明,套期保值带来的成本减少与企业不进行套期保值时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和财务危机发生时所招致的成本呈正比。没有分散风险的利益相关人(雇员、客户、供应商等)在跟一个高风险公司打交道时,都希望在合约中得到补偿。如果该公司进行了套期保值,则可以让利益相关人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从而减少这部分补偿支出。

事实上,短期融资困境也造就了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理们会专注于降低投资活动所需现金和融资活动所获现金之间的不匹配程度。所以,融资困境下企业的套期保值动机可以解释为:如果从公司内部或者其他渠道可获得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投资项目所需的资金,公司经理可以通过投资于金融合约来降低或者消除突然而来的项目成本,因为当实物投资发生时这些合约可以做出相应的补偿。但如果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角度看,其意义似乎要打个问号。其应用的前提是:在公司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下降速度要慢于现金流的下降速度。所以,在非完美的市场中,现金流量套期保值战略,允许公司设置内部现金流量等于它们投资需要,来避免承担外部融资的成本,这种风险管理减少了投资扭曲,使公司的现金流量更好地与它们的资金需求相一致。因而,由现金流量的波动性而导致的投融资决策风险,可以通过对现金流量套期保值来规避。

(三)减少管理层成本

激励常常用来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成本。Mayers and Smith(1990),Stulz(1990)认为:管理层报酬包括现金、期权、以及诸如声誉、奖励、晋升等非物质报酬。这些财富风险集中,而且管理层此类报酬与公司经营状况密切相关,所以管理层可能倾向于减少公司风险水平,或者管理层可能对高风险项目要求额外的补偿,这可能不利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Campbell and Kracaw(1987)得出结论:对管理者的报酬合同进行合理的设计的前提是要使管理者所承担的风险与其所能控制的因素相关(如成功地削减成本),同时将其所不能控制的风险(如利率的变动)最小化。不过设计一份能排除企业是否进行套期保值对其经营业绩影响的报酬合同是非常困难的。做到这一点需要订立符合以下要求的一份极其复杂的合同:事先精确的知道利率、汇率的变动及其他可利用套期保值工具来进行风险规避的行为将如何影响企业的收入及价值,以及这些关系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相反,如果企业允许管理者对适当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并通过报酬合同来激励他们去进行套期保值,则企业就能用简单得多的以绩效为基础的合同来实现其激励目标。所以Campbel and Kracaw认为当企业对管理者难于监控、对其管理业绩难于评价时,进行套期保值的收益更明显。

三、总结

在我国不断完善的套期保值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基础上,公司根据自己的经营理念建立了各自所需要的套期保值体系来规避市场风险。本文从税负成本、财务困境成本、管理层成本和缓和投资四个方面来综述公司套期保值的动机。

企业必须明白,套期保值交易具有防御性特征,但不能指望利用套期保值交易赚取额外利润。作为套期保值者,最大的目标是保值,是在转移价格风险后专心致力于现货经营,获取正常的经营利润。总之,企业套期保值犹如一把双刃剑,能化解市场风险,本身也能产生风险,关键是要看企业如何使用这把利剑。

参考文献:

[1]陈慧珍.浅谈企业如何运用套期保值回避财务风险[J].财会研究2010,5.

[2]方碧娟.如何利用套期保值规避企业经营风险[J].会计师,2010,12.

[3]陈洁珠.试论套期保值的风险控制与对策[J].财经界,2010,8.

[4]陈明.我国企业套期保值风险规避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博士论文,2009.

[5]玛金矗.新企业会计准则条件下套期保值的纳税筹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

[6]柴斌峰.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3.

[7]Smith,Clifford W.and Rene M.Stulz,1985.“The Determinants of Firm’s Hedging Policies.”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4):391-405.

第8篇

【关键词】所得税;公司价值;公司治理

一、引言

税收作为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对纳税人征收一定数量货币或者货币等价物的财政收入形式,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税收一般都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功能。在进行税收体制改革时,主要考虑的是其在宏观层面的经济调控功能,而不是考虑微观层面的企业运行的具体影响。但是作为财政收入中一个非常重要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内许多经济行为的税收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因此,研究企业所得税与公司价值有一定的意义。

二、国外的研究情况

关于所得税与公司价值的研究,国外研究的较早,成果也比较多。较早的比如米勒(1976)在美国金融学会所做的一次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把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包括在内的模型来估计负债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即所谓的“米勒模型”。Hideki(1991)、Mundstock(1988)认为,对企业所得征税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内部的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Lander(1990)认为,公司所得税对企业财务政策及投资行为存在影响。Auerbach(1986)、Cutler(1988)、Hasset和Hubbard(2002)提出了税制改革与公司投资价值关系的两个主要假说,即现金流量假说和新增投资假说。这些研究对我国学者也激发了我国学者的一系列研究。

三、我国的研究情况

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于所得税与公司价值的研究比较晚,数量也不多。

早期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如邱华炳和刘磊(1996)《所得税理论与实证分析》。

2000年后,企业所得税的研究多集中于内外资税收的差异比较,并提出相应的税制改革建议,如孙钢(2011)《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完善》,范昕林、易娜等(2006)的《实行统一的法人所得税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安体富(2005)的《论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合并》以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5)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将有利于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其中贯穿着所得税法与会计的差异比较及影响研究。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基于企业数据对所得税税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所得税与资本结构关系的研究

如王素荣和张新民(2006)《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税负关系实证研究》,贺伊琦和管永昊(2009)《税收视角下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贺伊琦(2009)《所得税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吴联生(2006)发现原来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公司,由于取消“先征后返”优惠政策提高了公司税率,它们相应地提高了公司的财务杠杆,这一研究结论支持了资本结构理论;同时,还发现原来享受“ 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公司,其提高财务杠杆的方法是增加公司债务融资,而不是降低所有者权益,这一结论与中国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事实相一致。

2、所得税税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

李新、曹亮和席艳乐(2007)《中国新一轮企业所得税改革:一个公司治理的视角》,刘湘玫(2007)《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项海苹(2009)《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看新企业所得税》,等等。肖永梅(2012)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基于公司治理和会计处理的角度分析了新所得税对公司的影响,主要包括跨地区汇总应税所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以及统一所得税率。

3、企业所得税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如叶康涛(2006)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税收成本进行了研究。戴德明(2007)通过对安然Tanya结构易的分析,认为在税会处理不一致时,会降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和避税行为的成本。宛成钢(2009)《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关系的实证研究》。王跃堂等(2009)的研究发现市场能够识别税率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市场对税率降低的公司给出了正面的反应; 税率降低的公司存在明显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 而税率提高公司的这种行为并不明显, 这可能与过去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过渡期有关; 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经济后果, 市场对成功避税的公司给予了正面的反应。叶康涛(2011)认为平均而言,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每增加1元,则应纳税所得额将增加0.56元,为此需要多支付税收为0.12元;并从时间上概括了我国的盈余管理税收成本增减变化:1998年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都降低了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2001 年《企业会计制度》使得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达到了最低,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则小幅提升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

4、税制改革和公司价值的研究

万华林和朱凯(2010)将税制改革与公司价值进行了研究,但文中主要讨论的是增值税转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所得税税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涉及较少。

四、结论和展望

可以看出从企业微观层面以及实证角度研究企业所得税税制及其改革正在兴起一股热潮。但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关于所得税与公司价值影响因素之间的动力关系,对公司行为对公司税负的影响的研究较多;而研究所得税(作为影响公司价值的外部因素)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较少。而后者的研究可以为宏观税收政策的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因此,这一主题的论述是具有实践和理论双层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跃堂,王亮亮,贡彩萍.所得税改革、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J].经济研究, 2009(3):86-98.

[2]叶康涛.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基于会计利润与所得税之间差异的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6(2):205-224.

[3]吴联生.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10):109 -119.

[4]贺伊琦,管永昊.税收视角下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J].税务与经济, 2009(1):82-87.

[5]万华林,朱凯.税制改革与公司价值[J].2010.

[6]项海苹.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看新企业所得税[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148-150.

[7]李新,曹亮,席艳乐.中国新一轮企业所得税改革:一个公司治理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7(8):

159-160.

[8]肖永梅.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公司的影响—基于公司治理和会计处理视角[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48-52.

[9]孙钢.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完善[J].税务研究,2001(3):22-27.

第9篇

【关键词】 养老产业 社区养老

2015年末我国 65岁以上人口约为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0.5%,根据趋势判断,人口老龄化现象在我国将一直长期存在下去。随着我国养老服务业由单一的国家负担逐步走向社会化,再加上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转变、子女生活事业压力加大、老年人空巢率不断提高等原因,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日本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在政府引导下,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建设构建了较为成熟先进的私营养老服务产业,其经验可供我国参考借鉴。

在日本,存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养老事业”主要指由政府主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整体上是非营利性的;而“养老产业”则多为民间资本经营的面向老年人的营利性事业。

一、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 世纪70、80 年代,养老产业的形成阶段。在此阶段,由政府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产业指导,扶持养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政府的养老事业主要为民间企业不愿涉足的低收入阶层提供必要的服务,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尽量由养老产业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保证老年人的权益,二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扶持养老产业的建立,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80 年代后期,养老产业的成长期。在此阶段,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开始重视和关注老年人的商品开发和老年市场的发展。日本厚生省成立了“养老产业室”。通产省作为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着手制定了“老龄商务伦理纲领”,以加强行业和企业的自律。民间养老院协商成立了全国性的中日两国养老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行会,其下设立了基金会,以备个别养老院倒闭时对入住老人进行补偿和救济。同时致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立职业资格制度。1987 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社会福利师和介护福利士法”,并于1989 年进行了这两项国家资格的首次考试。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养老产业的发展期。在这个时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比如“促进福利用具研究、开发和普及的法律”、“长寿社会住宅设计的指针”等。为引导市场产品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第四阶段,2000 年以后,养老产业的扩张期。在此阶段,改革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促进养老产业的扩张。继“全民皆年金”和“医疗保险”之后,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5个护理社会保险制度。这项制度是日本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此,养老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日本养老产业的模式

养老产业是一项营利性事业,内容可以划分为六个方面:一是老年住宅产业;二是老年金融产业;三是家务服务;四是福利器械用品;五是文化生活服务;六是其他相关产业。现已形成了老年住宅产业为基础、金融产业和家政服相结合、养老经营机构为主体的“三维一体”的养老模式。

(一)老年住宅a业

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老年住宅建设和管理、日本政府近20年内先后修订或制定了《老人福祉法》、《医疗法》、《护理保险法》、《高龄者居住安定确保法》、《住生活基本法》等法律;同时,地方政府也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推动民间力量参与老人住宅产业的投入。住宅产业分为多种形式,有收费型老人公寓、老人集体住宅、昼夜看护服务旅馆、三世同堂住宅、老人住宅的改建和整修等。

日本企业在建设和运营住宅产业时,非常注重换位思考,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想方设法研究如何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比如,居室的设计、卫浴的设计、座椅的设计、餐饮的配备等都交由专业的公司来操作。而每一个专业问题都涉及更为深入的细分领域,因此养老院的主办方往往将这些细节问题外包给专门企业。住宅产业社会化建设和运营的过程,带动了一大批类似“老人用品专卖”、“老年餐饮专营”、“老人之家管理咨询”、“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等企业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以养老设施为核心的“养老院经济”产业形态。

日本政府为保障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性金融产品,如厚生劳动省、国土交通省联合金融住宅支援机构(JHFA,日本政策性银行之一)提供部分政策性贷款,利率低,零手续费,较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低 1-3个百分点;采用固定利率法,便于借贷者还款;还款期限最长可达35年,充分减轻购建者还款负担。

(二)老年金融产业与家政服务

其中,老年金融产业包括了终身保险、看护保险、特殊医疗保险、年金资产代管等,家政服务包括了家务服务、保健护理、登门洗澡服务等。其中,护理服务是日本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日本是世界上少数的推出“介护保险”、实行“介护保险制度”的国家,拥有标准化的介护制度,在养老护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而养老护理服务又贯穿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全方式。所以日本是把金融产业和老人保健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日本在2000年4月开始实施的《介护保险法》,丰富了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鼓励老年人原宅居家养老,并且“介护保险”的资金采取“税收+保险金”的形式,保证了筹措财源的稳定。日本的“介护”是指对老年人、病人、残障人士的照顾和护理,不同于一般的护士和护工,主要从日常生活照顾、基本医疗保障、精神生活干预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按介护程度轻重共分为7个级别层次。

很多专业的养老运营结构业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如倍乐生集团的养老院都建在老人们多年熟悉的市中心的住宅区,24小时看护,家属可以随时来看望老人;日医学馆(Nichiigakkan)的看护部门提供家庭护理、日内护理、失智护理、残疾护理、上门护理和洗浴等服务,还开展护理学校,并且销售出租护理设备,保健分部销售保健产品,并提供家政、配餐和私人护理服务;西科姆(株式会社SECOM)提供生活救援、二十四小时紧急通报、室内对外应急求救设施以及高科技监护老人身体状况的装置,以高品质服务老年人。

(三)养老经营机构的发展

现有的养老经营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构建了集医疗、护理、康复、预防、娱乐为一体的服务网,切实解决了养老面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对高龄老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顾,极大地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

为了鼓励民间成立养老经营机构,日本于 2001 年专门成立福利和医疗服务机构(WAM),其主要职责之一:为符合条件的民营社会福利机构和医疗机构提供低息或免息的长期贷款,并制定了详细的贷款方案,对贷款对象从性质、业务、规模、资本作出要求。目前,其支持对象主要有社会福利设施、看护服务机构、盈利养老法人等,贷款通过直接发放或金融机构发放,融资额度为项目总造价扣除已获得的补贴×系数(根据融资对象不同分 80%、75%、70%三种);融资期限在3年~30年以内,并且有6个月~3年的还款宽限期。

另外,商业银行还开发了针对医疗、护理机构建设、购买设备、运营所需资金的贷款。例如,瑞穗诊所辅助贷款产品,为经营诊所的医生个人或医疗法人,提供医疗场所建设、运转和设备资金,贷款额度根据有无担保控制在1000万~1亿日元以内,运营用途贷款期限为10年以内,设备购置用途期限在15年以内,同时,个人贷款人无需提供保证人,医疗机构需要法定代表人提供连带保证。

三、日本养老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近几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迅猛,且数量巨大。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解决不了养老问题,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养老才是根本路径。

1. 国家立法,确立养老制度。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养老制度、树立为养老服务的理念更为重要。日本政府为扶持养老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行业规范,并通过产业指导、培训及税收等一系列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且相继颁布了《国民年金法》、《老年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推进老年人保健福利10年战略》、《护理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维护老年人权益,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所以通过国家立法,确立养老制度才能真正保障养老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2、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养老设施。

在养老设施建设方面,一定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加快发展”的方针,政府要制定引导养老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等各项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特殊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尤其是在信贷政策上,各个金融机构在保证合理收益的基础上,互相配合、加强合作,大力创新,设计契合我国各层次、各类型养老服务类信贷产品;同时,对老年人给予财税政策支持,增强老年人消费能力,培育养老消费市场,为养老产业提供更大政策优惠,从而增强金融支持B老服务业的效果。

3、发展社区养老,细化养老服务。

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养老院根本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再加上较为传统的养老观念,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尤其重视社区养老的作用。日本推行的“小规模多功能型社区养老”值得借鉴,在老人的日常生活圈里(30 分钟以内),建设能够提供日托服务、上门看护、短期入住、夜间探视等全年全天候护理服的综合平台,一则在家里就可以接受来自社区的各种护理,二则可以接受日托服务、一起开展康复训练、一起开展娱乐活动,三则儿女前来探望也非常方便。在我国,应该通过财政拨款大力加强社区的服务职能,完善社区养老人员信息,熟悉养老人员情况,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增加娱乐设施,从而提高养老人数的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大力鼓励商业性养老机构开展短期居住型、长期居住型、疗养保健型等富有特色的养老服务,开展更为复杂、更为细化的护理,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服务。

【参考文献】

[1] 时江涛.日本养老制度及养老产业现状[J].上海经济,2015(7)

[2] 田香兰.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 李连芬.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创新,2016(4)

[4] 王宜梅.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探索――结合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经验[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

[5] 蔡成平.日本养老产业的培育之路[N].中国老年报,2014 年1月20日第4版

[6] 赵毅博.日本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

[7]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日本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对我国的启示[N].中国贸易报,2016 年3月22日第9版

[8] 唐振兴.对发展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思考[J].老龄科学研究,2014(2)

[9] 王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

第10篇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price risks of present iron-steel marke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d the loss problems because of price fluctuation of steel, and then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large stated iron & steel companies taking hedge in the futures market. With two iron & steel companies as the case, this paper proved how to reduce the price risks, decrease loss, and keep stable profit through the futures market for the companies.

关键词: 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螺纹钢期货;套期保值

Key words: large state-owned iron & steel enterprises;deformed steel bar futures;hedging

中图分类号:F7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53-03

0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商品价格剧烈变化,也让我国企业惯用的传统经营理念和现货避险手段已经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利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已经十分普遍。世界套期与衍生品协会(ISDA)2003年前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世界500强中有92%的公司利用衍生品工具来管理和对冲风险。在使用衍生品的公司中,有92%利用衍生品控制利率风险,85%利用衍生品控制汇率风险,25%利用衍生品控制商品价格风险,12%利用衍生品控制股价风险。这些公司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从宇航业到电子业等,涉及行业极为广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国与消费国,年产量近4亿吨,超过全球消耗总量的1/3。因此,钢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国际定价权的重要品种。随着近年来钢材价格的剧烈波动,无论是钢铁生产企业还是钢铁需求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这对于企业稳健经营的经营策略构成了巨大挑战,而开发期货市场能够转移价格风险,控制成本和增加利润。

1 大型钢铁企业套期保值的必要性分析

1.1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铁价格2008-2012年持续下跌,且变动大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且很快影响到实体经济,使得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衰退。这直接导致持续近6年的国际钢铁行业上升态势突然陷入停滞阶段,直接面临需求下降、并购重组步伐放缓,以及贸易摩擦上升等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也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随着中国4万亿投资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以及2009年初推出的钢铁等九大产业振兴计划和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实施,给钢铁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但是2012年一夜之间,钢价又跌回18年前的原点。

2012年钢价经历了一番波澜壮阔的连续下跌。2012年的世界末日虽未来临,但钢铁行业却在这一年中经历了一场艰难的“末日”行情。2011年一季度开始,虽然钢价仍有上行趋势,但行业在铁矿石成本高的背景下首现全面亏损。2012年8月份,可以说对钢材市场是灾难性的,整个钢材市场已经处于崩盘状态,当时的钢材价格相比于年初每吨下降了1000元,钢企再怎么降低成本,也不能降下每吨1000元的成本。任何一家钢企,甚至包括宝钢股份在这种钢材价格下都可能会亏损。尽管目前钢材市场价格已经处于崩盘状态,但钢企依旧延续生产惯性,并没有实质性减产举措。一些规模较小的小转炉也还在生产,每个钢铁企业都指望着别的钢厂减产,自己生产,都认为越是能坚持到最后,等到铁矿价格降下来,成本就越低。所以从目前来看,钢铁行业出口消化过剩产能不现实,而国内消化过剩产能过程将是痛苦漫长的。

1.2 套期保值对钢铁企业的功能和价值

1.2.1 有利于保证钢铁企业正常利润 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本质就是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锁定原材料的买入价格和产成品的售价,达到锁定企业正常经营利润,使企业稳定发展。经营多年的企业对钢材每年的高价区是有把握的,但是现货市场规模的限制造成只有很小的产量可以卖在高价区。通过期货这个工具,可以达到将大部分产量卖在“较高价”,实现正常利润。

1.2.2 企业可利用套期保值减低或转移风险 企业一般从原料采购到产成品钢材销售会有一定时间差,这期间钢材价格波动将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一方面产品价格上涨,企业由于生产周期较长,无法及时获得行情中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钢材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将大幅降低甚至面临亏损风险。企业原材料采用定价周期偏长,而产品采用月度的随行就市,那么一般波动水平中风险企业自担,但在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亏损风险。钢材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集中竞价方式进行的交易易于形成真实而权威的期货价格,能在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又为套期保值者提供规避、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机会。因此套期保值理应成为钢铁企业转移、规避钢材和焦碳、铁矿石等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最有效、最重要的策略和手段。

1.2.3 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日常经营管理和安全营销 首先可将套期保值用作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一方面利用期货交易控制产品售价,通过由预售而进行的卖期保值锁定产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利用期货交易控制成本通过买期保值锁定集团所需有关原料、燃料的价格,既能保障充分供应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集团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及库存成本,通过这种风险管理方式使武钢集团按既定的经营计划稳定运营。其次将套期保值视为融资管理的工具之一。集团已生产及待产的钢材等产品可通过套期保值,使之具有相当的稳定价值从而能显著提高其担保价值,而使武钢集团因交易风险减少,获得更高的信贷额度。另外套期保值可以作为一种安全营销的保障,有效地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采购,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产品出售发生债务互欠的可能性。其次,期、现货交易结合近、远期交易形成多种价格策略有助于提高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可将套期保值视为经营管理创新的工具,发挥行业信息优势,采取科学、灵活的交易策略,主动参与保值活动取得期、现货市场相配合的最大效益。

1.3 企业可利用套期保值应对突发危机 金融危机时期,在全球经济严重不景气、企业大量停产的情况下,我国和国际期货市场不仅没有出现危机,反而继续保持发展速度和收入双增长,全国期货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增长75%和87%。2009年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45.5%,成交额同比增长40.8%;国内期货市场吸纳的客户保证金从2008年年初的400亿元增加2009年6月的800亿元,投资者数量由50多万户增加到近70万户。全球期货期权交易成交量在2007年增长28%的基础上,2008年仍保持了14%的增幅。2008年香港市场年度衍生品交易中套期保值型交易量(避险)占年度总量的38.6%,比上年度同期提高了8.3个百分点。这说明,越是经济风险积聚的时候,企业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需求就越大,期货市场成为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重要的避风港。

2 钢铁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可行性分析

2.1 其他行业套期保值状况 在境外套期保值业务上,自2001年5月有关部门联合颁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型国企从事期货境外套保业务,至今已先后有四批共31家大型国企获得了境外套保业务资格,其中有色金属企业队伍扩大到21家,其他10家分别为4家石油企业、4家贸易企业和2家粮油企业。其中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被业内公认为套期保值的成功典范。在国内套期保值业务上,农产品、有色金属和化工等行业的许多企业都已在利用本行业相关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例如2008年大多数有色冶炼企业因持有空单而在有色金属价格大跌过程中在期市上获得了收益,其中需要采购铜精矿冶炼成阴极铜的铜陵有色通过做电铜套保获得了巨额浮盈,使其他流动资产从2007年底的113万猛增至3.69亿剧增近3万倍,其他各有色类上市公司2008年期货业务也大都盈利。

2.2 以沙钢为例讨论参与套保的可行性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沙钢,以沙钢集团名义开户的螺纹钢持仓变化状况,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沙钢对于钢市的判断以及通过螺纹钢期货实现套保,规避风险的思路,也充分说明了钢铁企业套期保值的可行性。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且中国经济正处于投资下行周期,投资增速难有大幅上涨,加之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低,在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之前,钢材价格仍将处于长期的下降趋势中。目前的中国钢市所呈现的特点是市场庞大、超高的供应量、众多的参与者争夺着有限的需求,使得钢价变化反复无常。钢厂对终端用户与商家的争夺、商家对终端用户的争夺,以及钢厂间、商家间以及钢厂与商家之间对市场主导权的博弈愈演愈烈,其结果并未改善供与需的严峻性,反而更加剧了其关系的严重性。

2012年钢铁市场已处于极度低迷中,于是沙钢集团在2012年通过对螺纹钢期货1205合约的一次做空操作及对螺纹钢1210合约进行的二次做空操作,成功实现了保值的目的。在这个时间段内,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年内唯一的钢价有限反弹,而沙钢一方面在螺纹钢上进行了做空套保的操作,获得了保值盈利的良好结果,并在对螺纹钢期货走势的合理评估下,通过每旬出厂价格调整对时间与调幅的把控,在螺纹钢现货上获取了更多的利润,取得了螺纹钢期货、现货两条商战的双重胜利。

3 抚顺新钢运用钢材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案例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9年7月初到8月初,钢材价格出现快速拉升,钢厂的生产毛利润达到了1000元/吨左右。抚顺新钢为了及时锁定利润,并规避钢材价格下跌可能带来的风险,针对8到11月份公司的销售计划和市场需求情况,确定了约20万吨规模的风险敞口。8月上旬国内钢材期货价格见顶回落,现货价格由于需求的突然萎缩导致跌幅远超期货价格。为了规避现货下跌带来的风险,抚顺新钢决定对11万吨产量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并随着现货销售进度和市场变化情况分别进行了平仓、移仓和交割操作,有效化解了价格下跌的风险,实现了较好的套保收益。

2009年10月份之后,钢材期货价格出现大幅升水,主力RB1005合约的升水一度达到700元以上。但是统计表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为北方建筑施工的传统淡季,钢厂面临潜在销售压力。为了规避施工淡季风险,及时锁定生产毛利,公司决定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但是由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之间的铁矿石和焦炭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从而推动螺纹钢现货价格小幅走高,公司提前对卖出套保头寸进行平仓操作,从而实现了现货和期货同时盈利。通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公司不但与港口、交割库、物流运输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提高了产品工艺水平,大大提升了品牌的认可度,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取得了远远超越其他同行业的竞争力。

4 结语

钢铁是世界上第一大金属材料,中国是钢铁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随着近年来钢材价格的剧烈波动,无论是钢铁生产企业还是钢铁需求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传统经营理念和现货避险手段作用弱化,企业需要用新的手段来降低风险,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对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来说是可行而且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才仁.套期保值与企业风险管理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2]党剑.钢材期货与企业套期保值实务[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3]沈群.金融衍生品对企业财务与经营业绩的影响——中外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

[4]唐瑜冲,罗孝玲,张黄.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08,3.

第11篇

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

"张长立

摘要"自马歇尔提出的产业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本文追溯

了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主要综述中外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主要观点,以便服务于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实践。

关键词:产业;产业结构;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业的吸引力#这一原理直到今天对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仍

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分为同一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种产业的集聚$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表现$自一个多世纪前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使产业集聚理论日臻成熟与完善$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滥觞于-.世纪末$马歇尔!-/.0年"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外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基本原因$马歇尔认为&’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马歇尔据此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个重要概念#并强调外部经济的重要性$但他的研究是初步的%不完全的$对产业集聚的功能%度量和效应等问题均未涉及$此后#产业集聚理论出现了许多流派$

一!韦伯的区位集聚论

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

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德国经济学家%近代区位论大师%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他于1.0.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用抽象和演绎方法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体系#在区位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揭示了工业区位形成的基有重要价值(第一次提出了’区位因素*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运输%劳动力和聚集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如原料指数%区位重%等运费线%临界等运费线#等等$然而#韦伯的理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是未考虑需求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三是仅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缺乏对区位的宏观分析和动态研究(四是对劳动力供给和工资率的假定存在着矛盾和非现实性等等$但是#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其所作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意义$

二!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其’创新*理论#是一种用所谓创新来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趋势的理论$熊彼特主要是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创新也有助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

熊彼特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整合研究#他在阐释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时认为#除了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之外#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和增长的非同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他认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成功地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紧随其后#不断跟进(其次#创新不是随机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体系的方法论特征#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以一般均衡为出发点#将经济体系内在因素的发展作为推动体系本身发展变化的动源#以’创新*概念为中心#把历史的%统计的与理论的分析紧密结合$

三!胡佛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

!!""#年第$!期!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

年出版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中#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群落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他认为#规模经济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就任何一种产业而言#都有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个公司%即企业联合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该产业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胡佛吸收了廖什的观点#将决定区域产业的基本因素归纳为(%!’自然资源优势)%"’集中经济)%#’交通运输成本$胡佛指出(*气候&矿产&土壤&地形&其他自然条件的不均匀分布#有助于说明多种经济活动的选址原委$如果再概括一点#用更准确的经济理论术语表述#我们就可以把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完全或局部固定性#看成是任何涉及哪里有什么的解释的一个必要成份$+胡佛的论述昭示人们(第一#诸如自然资源等条件在不同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第二#这些区域因素是完全或相对固定不变的)第三#区域固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产业选择和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胡佛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集聚规模太小的话$则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四!波特的簇群论

成原因进行探讨#对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对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关于小企业集群的内涵问题#仇保兴进行了揭示#他认为(*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

关于产业集聚的特点问题#车维汉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的新特点有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第二$与以往的产业集聚相比#作为智力资源的大学或科学院所成为集聚的主要分子#且起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第三$产生集聚效果即外部经济的因素有了新的内容(其一存在更细致且灵活的分工)其二企业间*相互接触的利益+)其三如同磁场一样的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氛围的形成$

关于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问题#石培哲给予了归纳#他认为产业集聚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推动力量$%#’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6’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关于产业集聚的作用问题$张元智&梁小萌&丁云龙&李玉刚等人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讨$张元智认为产业集聚对提高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他认为(*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粱小萌指出(*产业集聚对规模经济从而对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有促进的作用#产业集聚首先有助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在同一区域的集中#便利了人员的流动和交往#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社区活动中的人际交往等方式#厂商所拥有的技术会很容易*外溢+和被*干中学+#使其他厂商可以免费或廉价地获得信息和技术7取得技术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也有助于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一方面#产业集聚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优势#有助于实现内部扩张)另一方面#集聚在同一区域的企业#出于对同一产业*食物链+的依赖而密切联系#分工协作#容易实现企业的联合#实现外部扩张$+丁云龙和李玉刚认为产业集聚对于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有几个方面(*首先#集群化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集群内的企业易于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创新更快地实现)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创新成本较低$一个空间上孤立的企业在其所进行的每一项创新活动中#都将承负较大的交易成本#创新将变得相当艰难)第三#作为市场链条中的风险"%世纪&%’(%年代以后$一些新的经济集聚现象$特

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年#波特%,!*!

-./0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把企业群落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波特看来#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此外#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波特指出(*被我称之为,簇群-%234501/5’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簇群就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集合$事实上簇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由此可见#波特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

西方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和见解富有较强的启发性#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主要聚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集群#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背景是有差异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更要特别重视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特点的审视$

唯其如此#对于产业集聚现象#我国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

!博士论坛!现代管理科学!!""#年第$!期

对职工既得受益权过分严格的规定产生的负效应非常明显"一方面!损害了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禁锢了人力资本的流动!不利于人才的配置%此外!还不利于保证企业年金达到预定的替代率!使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设想落空%这种规定的实质是来源于对人力资本的错误认识!认为人力资本所有权为人力资本投资者所有%在人力资本营运中就必然造成人力资本承载者与其他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产权分割’收益分配的一系列困难!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存在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及人力资本的不当配置%

人力资本的影响!尤其对在职培训的影响不会太大%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年金既得受益权进度表的现实选择%在企

业年金初步构思方案中!笔者对养老金既得受益权进度表的建议是!企业缴费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可规定"年后可享受"#$!%年后可享受&#$!依此类推!’年后可享受(##$的既得受益权%在中国!笔者认为实施这种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低企业年金对人力资本流动的限制%职工工作时间越长!享受的既得受益权越多!职工可以自行选择是留在企业!还是选择流动%

%!我国现行企业年金模式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我国"##&年)月(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实行*+模式!前文已经分析了*+模式对人力资本

的形成基本不起作用%除此之外!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本身也想把*+计划的财务风险转嫁给职工!把对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由此可见!未来中国企业年金计划对

1.Ippolito,RichardA.PensionPlansandEm-ployeePerformance:Evidence,Analysis,andPolic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2.Johnson,RichardW.TheImpactofHumanCap-italInvestmentsonPensionBenefits.JournalofLaborEconomics14(July1996):520,54.

3.Dorsey,StuartandDavidA.MacPherson.Pen-sionsandTraining.IndustrialRelations36(Jan-uary1997):81,96.

4.林羿.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彭雪梅.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3月.

6.林义.社会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杨红燕.关于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2002,(7).

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04年1月6日.

作者简介: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4-09-29。

(上接第33页)

区域经济网络!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才能够得以建立"#$第四!集群化区域内!通过竞争形成比照压力!激

发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位势!拥有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中外经济学家’学者早已意识到产业集聚对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如分析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产业集聚的类型’形成途径’定义’新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等"但是!有关产业集聚的系统性’实证性的研究却少有论及"特别是产业集聚理论在中观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地市级区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大型龙头企业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功能的实证考察方面较为薄弱!这是我们今后从事产业集聚理论探索时要努力延展的学术空间"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美)M・胡佛著,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商

务印书馆,1990.

3.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4.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5.车维汉.论知识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和产业集聚的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6).

6.石培哲.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探析.经济师,2000,(3).

7.张元智.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西部开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8.粱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改革与战略,2000,(5).

9.丁云龙,李玉刚.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作者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第12篇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双升;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52-04

不良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一大隐患,是金融体系不稳定,银行出现亏损和倒闭,诱发金融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自采取贷款五级分类方法以来,不良贷款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大部分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降”。但是,结合不良贷款五级分类结构变化以及行业结构来看,次级类、可疑类不良贷款迁徙率双双上升、不良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说明不良贷款“双降”背后存在较大的隐忧。为了能够清晰地阐述我国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本文选取了12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总资产排名前五位的银行的年报数据作为依托,这五家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这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早,并且已经上市,发展较为成熟,能够突出地反映我国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现状。

1 五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1.1 不良贷款“双降”

根据银监会年报披露,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65.7亿元,比上年减少71.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但是,伴随不良贷款比率“双降”的是26.83%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上升和较高的核销比率,因而不良贷款的“双降”存在稀释因素。

如右图所示,2008―2010年,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从1%以上降至0.7%以下,其中,兴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最低已至0.42%,比率最高的民生银行,也只有0.69%。同时,五家银行的年报数据显示,这三年五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也在逐年下降。不良贷款的“双降”从表面上反映了几家银行资产质量的普遍提高。

但是,对比每年的核销比率,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是通过较高的核销比率实现的,核销比率最高的是民生银行,2008―2010年都维持在10%以上,兴业银行虽然2010年核销比率只有1.96%,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2008年的数据高至20.9%,而招商、浦发和中信三家银行的核销比率保持在7%至11%之间。五家银行维持如此高的核销比率,缩小了不良贷款比率的分母,为不良贷款余额的降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银行核销比率取决于贷款拨备率以及核销成本,从表1可以看出,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2008―2010年上升了一倍,除兴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逐年下降外,其他三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在迅速提升,为不良贷款的核销做了充分的资金准备。同时,2008年汶川地震后,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核销因地震无法偿还的债务。2009年财政部放宽了银行类金融机构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核销的自,单笔数额在500万元以下的贷款,经追索一年后可以核销,由此大幅度简化了核销程序,降低了银行贷款核销的操作成本,提供了银行提高核销比率的动力。

民生银行[]270.45[]206.04[]150.04 数据来源:五家商业银行2008―2010年年报计算及整理得出。

1.2 不良贷款迁徙率 “双升”

如表2所示,2008―2010年,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正常类贷款迁徙率都在持续下降,平均值最高的浦发银行,也只有2.24%。这表明,五家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的速度放缓。由于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是不良贷款产生的第一道关口,且基数较大,对其他几级不良贷款的绝对额影响较大。再看关注类贷款迁徙率,除民生银行2010年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上升外,其他四家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迁徙率都在逐年下降,但是,关注其三年平均值可以发现,除中信银行比率较低,为6.25%外,其余四家皆在10%左右。由于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是不良贷款反弹的诱因,其比率持续走高表明正常类贷款正以每年10%的速度转为不良贷款,未来不良贷款的形成压力增大。

再看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五家商业银行的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平均值在28%至63.28%之间,即存量不良贷款每年约以45%的速度恶化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横向来看,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次级类贷款迁徙率逐年上升,兴业银行在2010年甚至达到了63.28%,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则是在2009年速降后又迅速上升,民生银行在2009年升至82.19%后下降。最后看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从纵向看,五家商业银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平均值在10%至38%之间,说明2008―2010年,五家商业银行损失类贷款每年约以20%的速度增长。从横向看,招商、浦发和兴业三家银行的可疑类贷款迁徙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增加了2倍和5倍,而中信和民生三年来降速最为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滞后性,一些贷款客户的财务恶化状况在2009年才出现;另一方面,是由于关注类贷款可操作性比较大,逾期不超过三个月的都可以作为关注类贷款,因而一些本应划入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的项目在早期都划入了关注类,导致后期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波动性较大。

1.3 不良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

从表3可以看出,从企业贷款行业投向看,五家商业银行中,制造业比重都是最高的,其中,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都在20%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关系着各行业的发展,对其一些重点行业放贷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力支持,甚至还能获得政府贷款补贴。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制造业客户涵盖纺织、石油、医药、装备制造等30大类行业,因而整体贷款比重比较大,不良贷款比率也比较高(五家商业银行约在1%)。

再看批发零售业,五家商业银行中,批发零售业占比虽然参差不一,在5.83%至12.93%之间,但是不良贷款率都在1%以上。这是由于批发零售业客户多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财务制度尚不健全,银行在贷款审核时成本较高,因而提出了更高的贷款利率,反过来却成为企业的负担,再加上企业信用意识不强,贷款到期时赖账违约状况时有发生,为不良贷款的产生埋下隐患。

最后看房地产业,由于房地产业属于敏感性行业,各家银行贷款给房地产业的客户时,既要符合监管当局信贷政策的要求,又要从自身利益和资产安全性角度出发,衡量机会成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而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业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各家银行对风险的掌控和防范的措施及实施效果不同,造成不良贷款率也有差别。如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相差无几,但是不良贷款率却相差0.28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只有0.1%之差,不良贷款率却相差约1个百分点。

2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2.1 外部原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银监会监管要求变化,都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减和结构产生影响。从2007年年底至2010年年底,中央银行再度启用信贷规模控制,并按季控制,每家银行每年的信贷规模都受到一定的指标限制。如果央行在某一季度准予发放的贷款增加,一些银行急于释放信贷冲动,获取利差收入盲目地增加贷款总量,忽视了资产的安全性,就会引起不良贷款的产生。而银监会对银行的贷款流向以及审核程序都有一定的监管要求,如2010年银监会出台多项指导意见,从“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引导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对信贷规模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一些敏感行业,如房地产开发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在100点以下,监管当局限制银行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开发业,致使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再融资困难,缺乏稳定的现金流维持其建造,形成烂尾工程或工程延期,造成贷款逾期或者贷款损失,催生不良贷款。

2.2 来自企业的原因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比较晚,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企业信用意识不高,银行因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蒙受损失。一些效益不高的企业为了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其现金流,不惜通过关联交易及伪造贷款申请书的方式瞒过银行的审核;而贷款发放后,这些企业又通过编造或伪造财务信息,对银行的监督蒙混过关;贷款到期后,企业在经营中由于遇到经营困难,遭受损失,或者虽有偿还能力,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履行还款义务,冒险违约拖延贷款,甚至赖账不偿还贷款,为银行收回贷款造成重重阻碍。

2.3 源于银行自身的原因

(1)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信贷人员素质不高,信贷员对贷款申请审查不严,盲目放贷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信贷人员贷款前的调查不充分。银行给企业每笔贷款都应该是度身定做的,如果给企业过量的贷款,企业一定会将多余的部分用于其他未经银行审查的项目,无形中加大了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在员工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着内容上重知识技能轻心态与观念教养,培训结果上重短期效率轻长期效益等问题,一些银行信贷工作人员为了在贷款业务中获取私人利益背离了职业道德,通过虚假担保等违规操作帮助亲属及自身贷款,到期违约拖欠贷款,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2)产权属性国有化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政府干预。由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建立在全民公有制基础上的,是以政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的国有企业为股权结构主体,因而必然存在着政府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如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是国有大型企业作为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都是由地方政府财政出资或者地方国有企业出资组建的,因而这些银行的董事长和最高经营层的人选最终都由地方政府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大经营决策有可能受到地方政府的左右,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自身业绩考虑,为了增加项目建设,发展当地经济,往往对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项目调查、信贷决策等经营活动直接干预,在自身财政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违规或变相为效益低下的项目提供担保,导致银行决策失误,资产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规模扩张的需要,忽视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形成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也不时发生。

3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防范不良贷款的对策与建议

3.1 在监管当局限制信贷规模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票据融资、委托贷款和担保贷款等业务

首先,票据融资业务的操作尽量不占或少占信贷规模,如采用买入返售对卖出回购套作模式,既能提高赢利水平,又能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委托贷款和担保贷款不占用银行的信贷资金,银行也能够免予承担贷款损失的风险,又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银行还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其次,政府鼓励对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对于向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补贴。与此同时,在担保贷款中,银行要注意严格审核保证人的资信状况,对担保抵押物进行详细地审查,防止互相担保、连环担保的现象出现。

3.2 建立企业贷款保险制度

贷款业务发生时,由贷款企业、银行与财产保险公司三方共同订立保证贷款合约,企业自己为受益人,企业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以企业贷款对应的抵押物为保险标的,当借款企业在借款期限内暂时失去还贷能力时,由财产保险公司负责向银行还本付息,而当在保险公司可承受的期限内借款企业收入流恢复后再向保险公司偿还垫付资金。这样银行就成功地把一部分风险转给了保险公司,减少了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参与了银行的信贷决策,对于防止银行决策失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3.3 建立多人贷款监督激励机制,改革员工管理模式,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

在进行每一单贷款审核时,都要有三位信贷人员的签名和盖章,贷款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提高员工对于防范不良贷款的风险意识。在贷款发放后,由已经签字的每位信贷人员定期与客户进行信息沟通,并且把员工对于客户的信息熟悉和准确度作为衡量其绩效工资的一部分,激励员工实时关注客户贷款资金流向,以便于客户出现偿债危机时银行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3.4 引入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公私混合型股份制改造,抗衡政府的行政干预

公私混合型股份制改造,尽管股东多元化,但共同的目标取向(赢利)则使激励约束更加集中,力度进一步加强。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通过购买银行的股票,成为银行的股东,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当地方政府强制银行接受其项目融资要求时,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会出于私人利益考虑,倾向于排斥贷款给那些会给银行经营带来较大影响,易产生不良资产的项目,对这些项目采取更有利于银行长远发展的融资方式,如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为地方政府筹集项目资金。而贷款给地方政府后,银行工作人员出于主人翁意识,对于贷后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项目资金流向加强监督,以及时评估政府偿债能力,确保资金确实用于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2008―2010年年报[R].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2011.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年报[R].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

[3]喻小梅.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陆岷峰,张玉洁.中小商业银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思考[J].金融教学研究,2011(3):60-64.

[5]屠德俊.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J].世界经济况,2009(2):23-27

[6]庄庆.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上海金融,2003(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