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审美素质论文范文

审美素质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审美素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审美素质论文

第1篇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

音乐欣赏并不是说单单听懂音乐的旋律与歌词的大意就可以了,而是应当对音乐背后蕴藏的深层含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向学生传达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一定的联想与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深层次上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挖掘,而后体验音乐带来的真正美感。所以大学生在一系列的音乐欣赏活动中,能够得到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想要理解音乐带来的真正美感,就必须要能够听懂音乐,而高校音乐欣赏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听懂音乐,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感受音乐的能力。在一些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得到音乐感受能力的提升。所以说,在大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课,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进而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三)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可以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正是如此,音乐审美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只有将一些相关的音乐信息在脑海中储存起来,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将自身捕捉音乐艺术的能力提升,同时使自身审美的体验得以增强。

(四)提升学生在音乐鉴赏上的能力

不管是何种审美活动将,都要求具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对音乐进行审美时亦是如此。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获取到很多同音乐相关的知识,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程度提升,在不断积累这些知识的同时,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亦能随之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高校音乐欣赏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其在音乐方面的鉴赏能力。

二、提升高校音乐欣赏教育与审美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

在进行音乐欣赏教育时,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音乐作品内容以及类型的多样化,不仅要有民族音乐作品,还要有古典音乐作品,同时也不能少了流行音乐作品。只有将学生在音乐欣赏课涉及的范围进行扩大,才能使学生不被音乐欣赏的教材局限住,进而在音乐欣赏过程对情感进行不断地积累,逐渐将自身音乐审美的能力与素养提升。

(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主体对美的一个总体看法就是审美观。处于不同文化、时代以及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都会表现得各不相同。从大学生的角度思考,将真、善以及纯朴视为美就是正确的审美观。所以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正确的审美观传达给学生,进而使心灵、生活与社会都能够得到美化。尤其是针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音乐艺术水平,教师更应当对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加强引导,避免学生错误的追随一些价值庸俗的“音乐作品”。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音乐主体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记忆能力,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教育时,应当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培训。可以将着手点放在一些结构简单的、内容短小的作品上,逐渐的由小变大、由简入难,使学生反复聆听一些音乐作品,在此循环往复的实践活动中,令学生对各种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以及和声等进行了解与熟悉,进而培养学生将音乐的表达形式同音乐的主题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对音乐作品产生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对审美体验进行不断获取。

(四)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人们在对某些事物或者是活动进行认识时表现出的倾向性意识就是兴趣。学生只有拥有了欣赏音乐的兴趣,才能自发地参与到音乐审美的活动中,进而形成一种音乐审美情趣。教师不仅在要音乐欣赏中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良好的音乐气氛,还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语言来体现自己对音乐审美的不断追求,影响并加强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不由自主的欣赏音乐,将欣赏音乐的兴趣提升,最终使自身在音乐方面获得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结语

第2篇

美术教学应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审美感受

1.在充分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动手制作美术作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穿插设计一些与其相关的主题性创作课,将抽象的、生涩难懂的概念转变为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多动手制作,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慢慢熟悉各种美术语言,掌握创作的技巧与方法,从而增强美术的学科特点。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美术的三种绘画形式——具象、意象、抽象之后,就可以将其运用到装饰绘画之中,学以致用,亲自尝试创作具象、意象或抽象的装饰画,装点家居或校园。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创作的艰辛与快乐,也有了成就感与自信心,同时还强化了概念,一举多得。实践证明,这样的创作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写生参与度极高,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学生在交流、评价作品的时候还可以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学效果极佳。类似的美术课题还有设计创作泥塑、卡通T恤衫、剪纸书签、个性橡皮章、黑白装饰画等。

2.参观画展也是一条提高审美的有效途径参观画展为学生打开了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看到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能够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能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敦煌莫高窟的飞天是研究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资料。她们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仅用绵长的飘带就使她们优美、轻盈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学生都知道西方的写实绘画惟妙惟肖,殊不知中国的工笔画亦能够做到精妙细微,如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朝曾鲸的《张卿子像》等。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早于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近千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境界。学生在参观画展的时候与美术作品进行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感受不同的制作方式、形式语言、材质所带来的不同美感,体验美的过程。虽然课本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但其终究是印刷品,学生无法感受因其材质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美感,因而难以理解其创作的表现手法,以至于影响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美术分类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水粉画、水彩画、油画、丙烯画有什么区别?而学生在面对作品,与画面进行交流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传递出的艺术语言及形式所带来的美感,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点拨、引导,真正做到从理解中获得审美享受。

第3篇

民俗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存,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影视通过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对民俗进行了艺术整合。在点缀式作品中,民俗只作为陪体而存在,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服务,表明民俗意识尚处于萌生状态。而在点化式作品中,民俗已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和中心,表明民俗意识的高度自觉。从点缀式到点化式的演进,影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艺术的影像性;二是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份,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关键词】民俗/影视/整合/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

民俗是一种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与人类相始终的古老文化,它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扩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而影视是高科技的产物,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手段将大众生活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因而,民俗与影视的结合实乃出于必然。一方面民俗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我国古人发明的“走马灯”和“皮影戏”,被某些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自从电影产生之后,民俗便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自觉不自觉地从民俗中吸收养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黄河谣》、《双旗镇刀客》等为代表的“新民俗电影”。这些影片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向全球展示了东方艺术风范,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电影的民俗化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中民族电影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战略。另一方面,影视也在对民俗进行艺术整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欲求,同时也使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影视整合民俗的几种形式及审美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诚然,影视与民俗的结合,归根结底是影视对民俗的整合。这里的整合包含如下几层含义:第一层意思,就是主体对某一现象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条理化;第二层意思,在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主体的创新和改造,会融入主体的理想、情感、愿望等主观因子,并可能使整合对象扭曲、变形,发生质的变化;第三层意思,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一种现象与另一现象相一致,二者有机地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现象。据此,如果对众多的反映民俗的影视作品进行整体的考察,不难发现所谓民俗的影视整合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即复制式、点缀式和点化式。

所谓复制式,即影视通过其特有的声像系统(视听语言)对民俗事象进行机械复制。影视凭借电子高科技赋予的记录优势与传播优势,为当代人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民俗的窗口。从80年代初开始,一些记录片制作者常常远离人群,远离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深入荒凉的、人迹罕至的地区,到边远极地去探幽访古,到边缘文化圈中去揽胜猎奇,对我们民族的古老民俗进行重新确认,大型记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等则是他们的硕果,向观众展示了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古代文明的结晶,散射出久远的光辉,而其自身则形成一个完整的民俗的认知体系。显然,影视整合焕发了民俗本身原有的活力,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所说:“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对象从传统的统治下解脱出来,它制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使复制品得以在观众或听众自己的特殊环境里被观赏,使被复制对象恢复了活力。”[1](P243)

由于复制式整合主要体现在纪录片中,无可挑剔的真实性、真人实物的现场感,使其具有了文献价值。而就文艺民俗来说,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民间舞乐,都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影视的声像系统得以发扬光大。尽管如此,从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角度看,复制式属于民俗整合的初级层次,更高的层次应该是点缀式和点化式。

点缀式,指民俗事象成为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一种点缀、一种不可或缺的陪衬物。形象地讲,如果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似红花,那么民俗就像绿叶。通过点缀式整合,民俗与影视艺术作品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担负起多种叙事功能。民俗是人类绵延至今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可靠纪录,并融入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又因其传承性和扩布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可创性的生活材料,这就成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影片《良家妇女》以“小女婿大媳妇”这一传统习俗为题材,对旧时代妇女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沉思。《湘女萧萧》似乎是《良家妇女》的异地重演。《寡妇村》所反映的是福建惠安一带“不落夫家”(或称“长住娘家”)的原始遗风。当然,影视对民俗物态化文化层面的反映绝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一种审美描绘与把握,嵌入了创作主体的理性评价和情感观照。这类影片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审美要素:其一是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过去,《良家妇女》、《湘女萧萧》讲述的是旧时代的故事。其二是从内地的文化视角观照边远文化,《益西卓玛》表现的是的风俗民情。正是整合对象的“异时”性和“异地”性,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所需的“陌生化”效果,并激发了观众的审美感悟。

民俗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具有浓厚的民俗韵味,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将原作中的韵味直观地展现出来。影片中的鲁镇,保留着的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恪守男尊女卑、长尊幼卑的封建

关系,街上的行人卑躬屈膝,鲁四老爷的客厅悬挂着陈腐的条幅,祥林嫂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喜剧片《五朵金花》把白族的奇异风情与民歌作为电影元素注入影片中。《青春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组空镜头:鳞次栉比的竹楼,高大粗砺的仙人掌丛,神秘而死寂的缅寺,挂着红布条的大青树。几个画面就把观众带到辽阔、神奇、安谧的南国傣乡。然后,虚实相间,引出人物,展开故事。在叙事的过程中,制作者又巧妙插入少女“洗澡”、“对歌”、“赶摆”、“猎少”、“杀牛祭谷”、“葬礼”等风土习俗。《过年》是从过年开始的:冬日的北方小城,银装素裹。除夕,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之中。请门神,贴窗花,摔钱罐,到处是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整个影片场景集中、矛盾集中、时间集中,故事发生在过年的24小时之内。尽管在点缀式整合中民俗并不是影视叙述的重心所在,却已为作品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细节,仍给观众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白毛女》中杨白劳给喜儿扯红头绳,《祝福》中的“阎罗大王分尸”、“捐门槛”,《牧马人》中许灵均夫妇孝敬父亲的“茶叶蛋”,《人生》中刘巧珍的婚礼,《良家妇女》中的“石人”,《湘女萧萧》中的“沉潭”,《老井》中那“血红的棺材”和镌刻着打井人名字的“石碑”,诸如此类的细节不胜枚举。当然,点缀在影视作品中的民俗事象绝不仅仅是点缀而已,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意愿和理性思考。《菊豆》中杨金山葬礼上的挡棺仪式,深刻地揭示了宗法制度的本质。《鼓楼情话》中“滚泥塘”的人生礼仪连续三次出现,其深层含义则是对侗族人顽强生命力的讴歌。作为民俗事象的场景、细节、器物等,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蕴含丰富的细枝末节与故事相链接,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妻妾争宠与大红灯笼、《霸王别姬》中的主人公命运与京戏、《活着》中福贵一生的坎坷与皮影戏、《桃花满天红》中桃花和满天红的私情与皮影,等等。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这些民俗元素为影片带来了电影自身的奇观。影片叙述的故事是西方所熟悉的,而故事的民俗氛围却是西方所陌生的,这“熟悉的陌生”正是艺术创造的秘密。当然,从民俗入手展开对民族本性和民族精神的思考,已成为当代影视人的关注点。从某种角度讲,人是民俗的人。人类在创造民俗的同时也在创造自身,人类生存机制的核心是民俗,这就为影视通过民俗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刘三姐》根据“刘三姐”传说改编。据钟敬文先生考证,此传说遍及我国南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始为口头传承,后记录于文字,至今已有700多年之历史。“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2](P316)影片《刘三姐》中刘三姐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歌圩风俗”来实现的。死亡是人生的终结,葬礼就有“盖棺定论”的成分在里面,影视创作者常常在葬礼上大作文章。美国电影《甘地传》铺陈的葬礼为甘地形象加上了灿烂的一笔,而葬礼本身的大场面和大气势则为影视制作树立了榜样。我国影片《焦裕录》、《》、《垂帘听政》、《我的父亲母亲》等都在葬礼上极尽铺陈之能事,电视剧《努尔哈赤》、《红楼梦》、《三国演义》、《大宅门》等作品中的葬礼就不仅仅是为了渲染气氛、吸引观众,更在于对人物进行刻画。所以,《我的父亲母亲》中对待父亲的遗体,儿子准备用车拉,母亲却坚持人抬,她的固执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在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借民俗塑造人物的心态也是常见的技法。电影《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可谓热烈,但红盖头并不能遮掩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哀怨。根据沈从文先生小说改编的影片《丈夫》,反映的是湘西农村的一种旧习,妇女结婚后为生计被迫离开丈夫去做皮肉生意。影片用舒缓的笔调,细腻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特殊境遇下的深情厚爱。

点化式,指民俗事象经过艺术点化,晶化为一种饱含创作者情感、想象、理性等诸多主观成分的审美意象,并且不再处于陪置,而上升为影视表现的主体。首先,点化意味着创作者对民俗事象的扭曲变形。艺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改变表现对象原有的性质,直至创造新的形象。因此,影视创作者在点化过程中往往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乃至幻想,在已有民俗事象的基础上“幻化”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民俗虚象,或称幻象。这种幻象已与原来的民俗事象自然脱离关系,同时达到一种高度的自我完满,并且包含了比现实某种民俗事象更多的意蕴。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电影‘像梦’,则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它创造了虚幻的现在,一种直接的幻象出现的秩序。这是梦的方式。”[3](P480)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以及“点灯”、“灭灯”、“封灯”的一套程式,就是典型的民俗虚象。这些民俗虚象不是可以证实的民俗,而是一种浪漫的虚构,不是一种真实,而是一种叙事策略。本来,虚构与创新是一切艺术的本性。“电影作品就是一个梦境的外现,一个统一的、连续发展的、有意味的幻象的显现。”[3](P481)如此看来,影视对民俗的整合,可使原生态民俗事象发生质变,同时也并未排除其认识功能。

点化的过程也是创作者注入情感的过程,情感化的民俗事象成为一种审美意象。如果说点缀式偏重于再现,那么点化式则侧重于表现。若将影片《人生》和《黄土地》的“土地”稍作比较,《人生》中的“土地”仅仅承担叙事功能,而《黄土地》中的“土地”,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性的;既是再现的,又是表现的;既被一定的历史文化所塑造,又在创造着新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土地”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象,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一种高于社会、政治的容量,具有更深沉的历史内涵和更鲜明的民族性。再将《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与《黄土地》中的结婚场面比较,会得到同样的感受。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克莱夫·贝尔曾说“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并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的一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基于对视觉艺术的考察,贝尔对“有意味的形式”作了如下的说明:“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之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4](P4)电影《黄土地》中的红色以乐景写哀情,收到了很好的反讽效果。《红高粱》中的红色基调同十八里坡等野性场景相结合,突出了生命的激昂之情。《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的热烈与妻妾争宠相辉映,更

反衬出人性的被压抑。《桃花满天红》片尾的红色与姚老爷的阴谋,把大喜突变至大悲的大反差透彻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说点缀式作品中民俗只是陪体,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服务,那么点化式作品中民俗已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如果说点缀式仅仅表明民俗意识尚处于萌生阶段,那么点化式则是民俗意识的高度自觉。《黄土地》的摄影张艺谋面对黄土地兴奋地说:“就拍这块土!”因为“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它既是贫瘠的,又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5]所以,《黄土地》的叙述主体不是顾青、翠巧、翠巧爹、憨憨等人物形象,而是土地、花轿、锣鼓、祈雨等民俗事象晶化而成的审美意象。同样,《红高粱》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不是“我奶奶”、“我爷爷”的情事和抗日的壮举,而是送亲仪式、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等。《大红灯笼高高挂》令观众难忘的是点灯、灭灯、封灯的一整套程式。民俗意象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给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艺术因子,并引起了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的变化。影视对民俗的整合,一方面使民俗本身因“典型化”得以被发掘、整理而发扬光大,给观众以更为深刻、鲜明、直观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又使民俗成为一种观念的载体,其现实性亦在逐渐削弱乃至消亡。

实际上,任何一种整合,都是一种改造、一种重构,而且对整合双方而言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影视艺术在对民俗进行改造、重构,另一方面民俗也使影视艺术的审美机制悄然发生变化。从点缀式到点化式的演进,民俗的影视整合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的影像性。二是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分,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影视艺术的叙述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本质上是偏重于再现的时间艺术。影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运用影视特有的声画系统叙述一个生动、直观、曲折、动人的故事。正如斯坦利·梭罗门说:“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来塑造一个叙事观念,才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6](P2)伊芙特·皮涪也强调:“影片永远是一个故事。”[7](P11)可见,叙述性一直被认为是影视的主要特性。点缀式民俗事象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述对象,并与人物、故事情节构合为有机统一而和谐完满的叙事文本。《祝福》、《人生》、《老井》、《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影视作品承袭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叙事精神,结构完整清晰,发展脉络清楚,其中的民俗事象入情入理,为整部作品添色不少。由于点缀式民俗在整部作品中是陪体,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作品的叙事机制,也并没有削弱这些作品的叙事特性。一部作品的艺术时空都是既定的,各种艺术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形成了作品的总体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点缀式意味着民俗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明显处于劣势。与点缀式不同,点化式中民俗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同时也就意味着民俗与非民俗因素在艺术时空上形成争夺态势,结果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俗因素压倒非民俗因素。《黄土地》中的迎亲仪式、婚礼、土地、黄河、锣鼓、祈雨等民俗因素在叙事时间上处于优势,又由于这些民俗因素大都属于非情节因素,也就决定了整部作品叙事性削弱,叙事节奏迟缓,而其在空间上的优势则又突出了作品的影像性,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另一种情况是民俗因素与非民俗因素平分秋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大致属于这种情况。民俗在时空上的特有位置,使其既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又有空间上的拓展性。事实上,张艺谋正是这样处理民俗的,他所谓的“好看”也就是情节性和影像性的巧妙结合。其中“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红灯笼”等民俗所拓展的艺术空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像性,给影视带来了空前的艺术景观。

民俗本身具有娱乐功能,像节日、游戏、体育等民俗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剂。影视艺术的主要目的也是使观众获得娱乐。鲁迅先生曾说:“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于用,甚嫌执持。”[8](P47)这样,娱乐就成为民俗与影视的契合点,也成为二者的终极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在作品中所占比重越大,作品的娱乐成分也就越大:反之,民俗成分越小,其娱乐成分也就越小。感官娱乐性又是和人类的理性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艺术的发展变化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民俗的影视整合而言,点缀式带有更多的理性成分,点化式则更具有娱乐因子。《祝福》、《人生》、《老井》等影片,带给观众的是更多的理性成分,对《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接受而言,感官刺激几乎取代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原因在于,影片过分地渲染了某些仪式。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人类的生存需要仪式,没有仪式的生活是枯燥的、毫无生气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仪式为人类提供了情感释放的契机,如婚礼上的“闹洞房”,葬礼中的哭丧等。另一方面,某些仪式(如婚丧嫁娶)对于非当事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活动,其非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好看”(张艺谋语),就在于通过某种仪式强化其作品的审美机制。王一川曾指出:“由于这里的奇异民俗总是交织着民间狂欢节气氛(如《黄土地》里的婚嫁喜庆和祈雨仪式,《红高粱》里的送亲仪式、颠轿,野合、酒誓等),所以对于厌倦了第三代虚幻大叙事而寻求个体解放的当代观众(主要是知识分子),能产生瞬间性的狂欢享受。”[9](P258)对于影视创作而言,理性和娱乐似乎构成了审美价值的两端,任何一种顾此失彼都是艺术的大忌。审美离不开娱乐性,但仅有娱乐性是远远不够的;审美也离不开理性,只有理性同样也是行不通的。艺术创作乐趣,是在不断地追寻新的平衡中获得游戏的快慰。

总的说来,影视艺术从其发生形态和发展走向来看,是以民俗为其依托和前提的,而最终则成为一种新的民俗,它是美的,也是民俗的。同样,民俗的生成和发展,也要以艺术为契机和指向,当代的影视无疑为民俗提供了展示其风采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陆梅林.西方美学文选[M].南宁:漓江出版社,1988.

[2]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张艺谋.我拍《黄土地》[J].当代电影,1987,(1).

[6][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7][匈]伊芙特.世俗神话[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

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艳.让美育与生命成长相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8,(21).

第5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73-02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有机结合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审美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审美教育,即美育,先生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也就是说,审美教育是一种运用各种美的理论和形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优化人的心理结构。

作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关乎人类心灵的建设,触及人的整个生命。它使人类意识到自己并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作为情感的动物而存在。人类除了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之外,还要获得精神的享受;除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外,还要对世界有一种诗意的感受;除了不断发展和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之外,还要不断去除人性中卑污混浊的成分,让身心和整个世界和谐交融。而这种身心的优美和谐与世界的优美和谐相一致的状态,就是人最美的境界。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和谐、亲和的审美关系,教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运用美的巨大的感染力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2.审美教育可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想要给“美”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是历经沧桑变迁,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正是因为美这种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特点,才使得美的对象可以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才使得“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当人们通过对“美”的知觉和欣赏,从世俗的、繁忙的、受限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自由地感受、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崭新意义的时候,头脑中就会充满想象的火花,而想象力在智能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2]这种“良好的教育”就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启迪人的智慧,使人们挣脱心底无形的压制与束缚,释放创造潜能。

3.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3]“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3]从王国维这段对“完全之人物”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是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科技至上的价值追求导致的异化现象,严重扭曲了人的生命和精神,现代人确实需要一些审美活动来超越、调节、补偿匮乏的精神生活。没有审美,人就不能暂时脱离现实世界,创造一个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实现现实世界的升华;也不能超越身心的局限,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使平常的事物理想化、诗意化,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更不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使生命达到崭新的境界,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因此,没有审美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接受过审美熏陶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医学虽然是一门有着鲜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从生到死关爱和珍重人类生命的科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在许多方面还不容乐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知识层面上,由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大部分医学生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比较重视数理化等科学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相对薄弱,结果导致人文素质普遍存在“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面对市场利益的驱动和就业压力的催化,一些学校在医学生教育中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比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及投入的教学资源则不断萎缩。一些医学生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学书,被繁重的医学知识和相关的自然科学所包围,丧失了对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人文情怀的学习与培养。

第二,在能力层面上,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知识面过于狭窄,综合素质较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个体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发展不健全,缺少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我国的人口素质、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三,在修养层面上,由于医学专业课程比较繁重,学业周期长,学习压力大,使得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常常感到精神紧绷,郁闷乏味,压抑消沉,忘记了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自身。这时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和缓冲,容易导致学生的精神深处出现危机,身心不能和谐发展,失去对真、善、美的挚爱与追求。

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很重要一个的原因就在于医学教育中不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要求。

三、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医学生是未来各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后备军,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这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学会用一颗仁心去关心、关爱、尊重病人。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灌注,培养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人格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审美教育作为以人性的自我完善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强医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都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但是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较强,思想政治课的说理性过强,使得这种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课程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而审美教育则不同,它不像传统的道德教育那样,通过枯燥的说教使人分晓善恶,而是以美引善,用鲜活的美的事物和意象感染人、影响人、陶养人,使人明辨是非美丑,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人”的内涵,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如先生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4]可见,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道德修养离不开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教育对道德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审美教育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专业性较强,有些医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对其他的知识都不感兴趣,在埋头苦学的同时,忽视了与外界的交往,忘记了自身人格、气质的修养。这种缺陷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对人、对事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心等症状,不能很好地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实现了医疗活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旨在培养医学生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它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沟通,点燃了人性的温暖与亲和,营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实现了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则是成为一个生命守护者的必要条件。所以,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审美教育的浸润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生命得到尊重,使患者与医生审美地生存。

3.审美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人格境界的提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医学生身上,表现为在单一专业课程压力下,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无聊,对未来产生疑惑,审美情趣出现世俗化的倾向。这种精神失调的根源在于被各种情感和欲望充斥的心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释放而导致的阻滞。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养心灵的教育,它能使人压抑的灵魂得到解放,使人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进入到一个超现实的美的境界,通过对美和善的尽情发挥,引导、宣泄失意和忧伤,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人们只有不断地追求美,才能获得人性的复归,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们也只有不断地以美来塑造来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之,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应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狭隘领域里片面发展的单面人,而应是知识广博、人格完善、精神高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人类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平叔.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66.

[2]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194.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审美素质;培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期间,应重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及审美情趣,让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初中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将审美培养融入教学方法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及影响。以下简要针对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供参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育,指的是教学工作者遵照特定年代的审美意识,深入挖掘审美条件,刺激学生们的审美经验,从而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帮助学生们成长为感性的人。审美教育具备以下四种功能:其一,通过美来陶冶情,从而升华为审美情趣;其二,通过美来开启真,从而启迪智慧;其三,通过美来存储善,培养并感知道德素养;其四,通过美来强健体,领悟生命的价值。语文教学是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效果较差。其存在的不足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因为缺少客观的参考,一些语文老师在理解审美教育及课程改革内容是存在偏差,课程教学倾向形式主义,例如:部分课程过于频繁应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到达滥用的地步,从而对教学主题形成干扰,很容易让学生们混淆教学目标;在教学形式方面,没有全面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审美教育经常变成教师一人的表演,教师自身的讲解替代了学生们的实践;在教师本身方面,教职人员自身的审美能力也对教育质量有着密切的影响。一些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相对较低,从而无法为学生树立榜样,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中学生审美素质

(一)从教材中发现美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的美育材料很多,包含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们发现其中的美,并认真体会。例如: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课程时,应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在讲解《我的母亲》课程时,引导学生体会母爱之美。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美。此种方法能够将教学真正交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感受教材中的美,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多采用鼓励、表演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二)从游戏中展现美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普遍喜爱玩耍,那么语文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们这一特点,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美。另外,游戏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丑小鸭》课程时,可以为学生们设定一个表演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表演丑小鸭、白天鹅、其他小动物等进行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再例如:教师在讲解《黄河颂》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演唱关于黄河的歌曲,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黄河的图片,从而帮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发现语文教学的快乐与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从朗读中体现美

想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初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们进行朗读来赏析文章的美,使学生们在朗读期间形成感知、感悟,从而陶冶情操。那么,语文老师就应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保证学生们的朗读质量,让学生们在朗读期间不缺字、不重复、不读错、不加字、不唱读;其二,保证学生们的朗读速度。应让学生们流畅、通顺的进行朗读,保证语速恰当;其三,保证学生们朗读带有情感。这就需要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与理解,唯有真正掌握课文的中心与内涵,才可以形成感情,让学生们在朗读期间获取美的熏陶。想要确保朗读带有感情,首要任务就是朗读出不同的语调,将各个年龄人的语气朗读出来,同时融入不同的性格与感情,例如:欢快、悲伤、痛苦、希望等,借助语气及语调,都能够形象的反映出来。还需要将作者自身对描写人物的态度朗读出来,例如:批判、同情、赞许、嘲讽等。同时,应朗读出语句间的停顿,借助切当的停顿,来表现出标点符号。同时可以将多种情绪表现出来。另外,还可以采用重音的方法,强调一些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例如:在朗读《最后一课》课文时,结尾“法兰西万岁!”这句话就需要重音进行朗读,从而表现人物的爱国情怀。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美好情景的感悟与向往,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从而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加快,教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从而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应擅长引导学生们去找寻、发觉课文中的美,游戏中的美及朗读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们的内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为学生们以后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对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王吉兵,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2] 李微,高等院校新闻美育现状分析与改革途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03).

第7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艺术专业为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指出了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技能、审美观念及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要求。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足、   

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混乱等问题。以艺术专业为例,艺术类学生是以专业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再加上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偏爱专业、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的现象,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素养。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课上。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设置体系与结构,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全面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艺术专业培养的是艺术工作者,它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人才,必须坚持社会道德与艺术的统一。艺术专业由于专业教学的活动多以小型、分散方式进行,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淡化集体观念,忽视集体荣誉,甚至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克服个人主义,加强组织观念,使学生熟悉并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一直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又是理论学习的充实和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各个高等职业院校,早已逐步形成及完善“订单式”“产学合作”等多种新颖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在相关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培养与提升技能创造条件,使其在毕业后能具备更强的能力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三、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更是艺术专业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大,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都放到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给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这样势必影响了其审美素质的发展,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这些都束缚和制约着其向高层次方向的发展,折射出艺术专业大学生审美的严重缺失。   

要提高审美能力,还应注重审美情趣的养成,如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艺术专业大学生具有审美素质,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在谈到对高科技的审美感受时说:“在清华大学生物室所看到那些细菌、病菌、蛋白质等各类原始生命状貌,放大后映在屏幕上,千姿百态,繁杂而具结构规律,仿佛是出人意料的抽象艺术大展,大都很美。”   

其实审美,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活动,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断能发现身边的美,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关注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鉴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和谐、和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成才的热情。因此,应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品德与技能的训练,开展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指导,在教学与专业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都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要想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抓好思想道德素养作为基础,抓好专业技能和专业审美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保障,只有把上述三方面工作都抓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艺术类专门人才。   

注 释:本文出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团建课题《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淑英,石凡.浅析艺术类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的失衡[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第8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艺术专业为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指出了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技能、审美观念及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要求。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足、

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混乱等问题。以艺术专业为例,艺术类学生是以专业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再加上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偏爱专业、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的现象,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素养。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课上。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设置体系与结构,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全面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艺术专业培养的是艺术工作者,它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人才,必须坚持社会道德与艺术的统一。艺术专业由于专业教学的活动多以小型、分散方式进行,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淡化集体观念,忽视集体荣誉,甚至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克服个人主义,加强组织观念,使学生熟悉并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一直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又是理论学习的充实和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各个高等职业院校,早已逐步形成及完善“订单式”“产学合作”等多种新颖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在相关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培养与提升技能创造条件,使其在毕业后能具备更强的能力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三、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更是艺术专业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大,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都放到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给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这样势必影响了其审美素质的发展,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这些都束缚和制约着其向高层次方向的发展,折射出艺术专业大学生审美的严重缺失。

要提高审美能力,还应注重审美情趣的养成,如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艺术专业大学生具有审美素质,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在谈到对高科技的审美感受时说:“在清华大学生物室所看到那些细菌、病菌、蛋白质等各类原始生命状貌,放大后映在屏幕上,千姿百态,繁杂而具结构规律,仿佛是出人意料的抽象艺术大展,大都很美。”

其实审美,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活动,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断能发现身边的美,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关注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鉴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和谐、和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成才的热情。因此,应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品德与技能的训练,开展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指导,在教学与专业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都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要想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抓好思想道德素养作为基础,抓好专业技能和专业审美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保障,只有把上述三方面工作都抓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艺术类专门人才。

注 释:本文出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团建课题《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淑英,石凡.浅析艺术类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的失衡[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第9篇

毕业论文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数的百分之710。而小学音乐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那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音乐课对培养人才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境和设备几方面的创新和改革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 音乐 课堂教育 改革 创新

Summary : Mus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mprove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moral quality , aesthetic quality. Our country is the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 account for 70% of national numbers of people. And the primary school music is the found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how first-class music lesson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is significant in training talents then. This text explore on classroom content of courses , teaching form ,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several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 primary school of music education, thus raise the quality of music teaching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Keyword: Countryside Music classroom Education Reform Innovation

第10篇

摘要:审美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当今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多缺乏一定的审美素养,这与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研究解决对策。

关键词:审美教育 大学生 困境 对策

“美育”这一概念是席勒在其1795年发表的《审美教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的;而后,将其翻译过来,同德、智、体、劳并举,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和“美育救国”的思想。[1]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指运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心灵、提高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注重对其进行德育的同时,不能忽视美育对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充分肯定了美育的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及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双重冲击下,尽管我国审美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考察与分析,笔者从以下四个角度浅析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面临的困境。

1.政府层面:管理漏洞与评估体系不健全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然而,由于政府监管不力,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审美课程,但大多并未设立专门的管理和教学机构。

与此同时,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是当前美育面临的又一困境。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课程实施情况,也就无法根据反馈对教学进行调整,改善教学质量。

2.社会层面:科技崇拜与功利主义盛行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竞争。基于此,高等教育逐渐卷入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热潮,功利色彩使大学生过多地追求技能提升和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需求。

其次,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驱使下,大学生开始用功利的态度生活,加之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致使大学生单纯地重视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积累,审美素养较差也就不难解释。

3.学校层面:设施缺乏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很少有高校建有文化场地设施,即便有,也仅针对艺术类学生,而剥夺了其他学生提高审美素养的权利;另一方面,美育的教室布置应优雅、具有视觉艺术效果,幻灯、录像等应融入教学,可大多高校并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其次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据对我国院校教学计划统计,人文社会学科时数仅占教学总学时的12%,而美国、法国占32%,日本占42%,前苏联占50%。[2]类似情况在理工类院校体现地更为明显。

4.学生层面:缺乏判断与审美实践断裂

目前,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缺乏社会经验与审美判断的大学生,各类所谓的流行艺术不知不觉中消磨着传统观念中的美,致使大学生过多关注外在美和片面美,最终导致其审美情趣低俗化。

要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不仅要教授学生审美知识,还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审美实践。然而,应试教育的现状使得审美教育严重缺失,学生更不善于以美的方式看待生活。

二、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对策

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要充分考虑他们所处的环境,确保各相关主体发挥积极作用。

1.政府应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审美教育与依靠理论的智育不同,它依托于具体的形象,用感性的方式育人。它的实施较智育有一定难度,需要政府给予支持。政府在颁布文件之后应监督其实施,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

此外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对美育的评价不应仅依靠笔试问答或撰写论文,而应在特定、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核,甚至增加设计类考试,切实感受身边的美。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定期对高校的美育成果进行评估,并考核授课教师相关技能,避免美育处于“有形而神散”的状态。

2.社会应积极引导,提升审美教育的地位

首先要确保媒体的正确引导。媒体是社会舆论导向的载体,它的正确引导将是对美育的有力补充。然而,有些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推崇功利主义,这与美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为了对大学生教育产生积极的作用,媒体应坚守社会职责,正确引导。

其次要提升审美教育的地位。目前人类文明高速发展,加强高校审美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只有把美育摆在其应有的位置上,学生才能善于追求、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进而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全面发展。

3.学校应改变方式,深化审美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高校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它不仅设有专门的艺术教研室,同时开设了《美术鉴赏》、《电影赏析》等鉴赏类课程和《色彩设计》、《室内装饰》等实践类课程,并结合石油院校特点开设《石油天然气法学》《油气储运概论》等课程,基本满足了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

其次,美育应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构建“三个课堂”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途径。第一课堂指学校统一开设的美育课程,这也是美育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是以社团活动等为契机,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参加的平台;第三课堂则是由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艺术氛围形成的潜在课堂。三个课堂有机结合,寓美育于无形的课外教育之中,时刻对大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助其形成真善美统一的良好品格。

4.学生应丰富审美知识,积极投身审美实践

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低俗化主要在于他们总单纯地从事物表象或单一方面考虑问题,不能准确区分美丑。解决的根本方法是丰富大学生的审美知识,同时鼓励他们积极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转变审美态度,扼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萌生与发展,提高审美修养。

要从根本上解决美育存在的困境,还要回到实践上。只有通过独立分析思考并将知识与实践完美统一,他们才能把握审美规律,消除审美认知偏差,从而提高审美感受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使审美水平向高处发展。

诚然,当今的审美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困境,积极探寻解决的途径,用实际行动加强美育,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人文精神,音乐教育,知识结构,审美素质,心理屏障

在音乐教学中即能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又能体现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科价值,使二者有机融合,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与文化品质是至关重要的,一名知识残缺、文化素养低下的音乐教师,是难以实现对学生音乐能力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综合目标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感受到新课改对我们音乐教师的呼唤:

一、树立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观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

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本主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在音乐教学中主要体现在:

1、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音乐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总之,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人文教育,和人自身的弱点进行斗争,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是要依靠每位教育工作者自觉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饱含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观,才可以将此育人理念贯穿下去。

二、自我构建均衡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决定了音乐教师的素养必须要扎实全面。主动性、创造性、音乐能力、文学能力,即兴创造天赋、幽默、机智、热情、具有童心、幻想力与理解力,自信与引导自信的能力等等,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均衡扎实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本体性知识

音乐教师应该具备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如声乐、器乐、键盘、视唱练耳、指挥、欣赏、戏曲、舞蹈、创作及音乐理论修养等,这是音乐课程教学要实现诸多目标的“基本保证”,但不是“唯一保证”,因为只有音乐学科知识并不能成为一名新型的教师。

2、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文化素质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就必须博学众采,对文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等学科都要深入学习,打破传统的重专业轻文化的错误思想,改变社会对音乐教师的偏见,认为音乐教师只需要一定专业特长,文化知识略知一二就足够了;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必须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更准确的把握,如果文化素质跟不上,就无法领悟作者的意图,无法表达音乐作品的真谛,只有具备“博”与“专”高度统一的合理均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将学生引向宽广的未来之路。

3、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实践经验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丰富知识和课堂调度能力,音乐教师要善于积淀这种教学实践经验,因势利导地去把握课堂教学,并且善于时刻以音乐的线索捕捉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积极性(如《春雨》)。

4、工具知识

它包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所必要的外语知识,进行实验研究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教师的知识如同源头活水,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活水”,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清泉流淌”。

三、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音乐教师艺术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地发展和完善,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与理解

四、发挥创新精神,实施音乐育人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音乐教育呼唤教师的创新素质。长期实践证明,只有能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音乐教师,才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教师。

创新型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创造力教育观:

1、突破阻碍创造思维的“心理屏障”。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之花中最美的花朵。音乐是一种动态的充满创造性的非同一性的艺术,这决定了音乐教师应时时充满创造性,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机会,通过师生同唱、跳、奏、演等活动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变通性,突破创造思维的“心理屏障”,音乐教学中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提倡“鼓励——鼓励——再鼓励”的赏识教育观。

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铃木镇一认为,教孩子学音乐时应像父母教孩子说话一样,坚持不懈地赞赏他、鼓励他。创新型音乐教师也不要怕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上千次失败,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赏识,学生也会获得成功的欢乐,并提高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来时,万事俱成。”

3、树立迟播的创新种子也会发芽、结果的创新教育观。

创新型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员,因为没有像两滴水一样完全相似的儿童,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其创造性。

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音乐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被动关系,这关系势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创新型音乐教师已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持者、导航者,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5、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观

创新型音乐教师应自觉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主动了解现代教育科学的前沿理论及当前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广泛阅读音乐教育资料,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以促进教学。

第12篇

一、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步骤

1.审美观的树立。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兴趣小组活动,或利用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审美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推荐中外文学名著,使学生认识“美”,增强审美意识。

2.审美感的提高。通过阅读具体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创美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表现美,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第一方面是前提,以知识为主体;第二方面是过渡,以应用为基础;第三方面是重点,以能力为目标。三者有机结合,既可深化中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感知,又可强化他们对审美对象的运作能力。

二、科学美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和谐性原理――统一构建、有机组合是读写的关键。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思维的创造力表现为从杂乱无章的现象中发现新的规律,从而创作出和谐有序的整体格式。科学家对和谐统一的完整意象的追求,也是一种美的追求,文艺家也不例外。

文艺作品中,构思的精巧,布局的合理,段落层次的过渡照应,句式的整齐,整散的组合,无不体现了和谐性原理。一部叙事性作品,结构完好,必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反之,则必然影响到读者审美的感受。而结构之美,就在于严谨、缜密。在情节发展中,常有线索贯串始终,可以是单线或复线(包括明线、暗线和主线、副线)。鲁迅先生的《药》就是一部复线进展的短篇小说,其中华家是主线、明线,夏家是副线、暗线,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明写愚昧群众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和儿子病死;暗写革命志士夏瑜因革命被杀而不为人理解,鲜血被吃。最终双线在“坟地”完全融合在一起,主副线搭配和谐,匀称分明,形成有机的整体。它充分体现了小说结构安排的科学美,是《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简单性原理――以小见大、提纲挈领是读写的根本。

科学家总是用简单的前提概括出最大量的事实,显示出科学理论之美。简单性原理,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在避实就虚、小中见大、以少胜多、以简代繁等写作方法和形式构造上。

“言简意赅,文约意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诗文创作中,作者总是追求用最经济的笔墨来创设“意在境外”的意境,给读者一个思索和回味的余地。杜甫的《登高》,《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都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关羽温酒斩华雄”没有具体描写关羽如何与华雄决战的场面,但从“众皆失惊”的反应,从“其酒尚温”的细节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出关公的声威。

3.守恒性原理――有章可循、不拘一格是读写的诀窍。

在事物的千变万化中,守恒性原理所表示的意义,就在事物总体质、量等方面始终保持不变。文无定法,但必有法。虽然文体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写法也不同,但作者总是根据一定的章法,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来组织文章的。人们根据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总结归纳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表达、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段,并在读与写中加以运用,这就是守恒性原理的具体操作。

第13篇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将美术欣赏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在欣赏课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且多数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容易对教材形成片面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而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课,也只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地介绍,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在整节课中,教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得平淡无味,学生听了也反应淡淡。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教育目的,也偏离了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初中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课而得以实现审美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以外,教材的欣赏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课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美术欣赏课中,就必须以审美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发心灵的感受,寓无形于有形之中 

 

美和审美是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就是要感受美,换言之,就是要发现美,感觉到美,进而调动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即“美感”。“美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指审美情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联系也同样明显。可以看出,有关审美能力的问题更为根本,因为解决了它,有关审美情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不管用哪种观点来看待美感,也不管用哪种理论来解释美感,审美能力起作用的效果都伴随着情感反映。因此,要用心去感受美,以激起心灵的浪花。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审美情感。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画展,博物馆等,无形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利用课件展示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宽广的画面、磅礴的气势、流畅的笔墨、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江山,表现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主题。那绵延壮阔的群山、冉冉升起的红日、高大苍劲的绿树,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思。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能够使学生透过画面,悟出作者的立意,受到美的教育,并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操,升华自身的思想感情。 

2.处理形神关系,培养审美感受。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重视美的形式和美的外表,仅仅重视美术技艺的传授,仅仅重视美的图形、美的色彩、美的景物的欣赏,而不注意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内涵,忽视了从创造美的主体心灵中寻找美的源泉,不主动去激发学生心灵的感受,那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就会是失败的。 

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但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因此,教师不能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不能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中,而应从美学中对艺术的不同观念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观念在艺术史上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思路和界限。比如,在出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大艺术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时,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而出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家之一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时,他们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美的追求。由此,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神情和动态,或色彩鲜艳的《鸳鸯戏水》、《出水芙蓉》、《桃花飞燕》等中国画时,更懂得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北京故宫》与《巴黎罗浮宫》时,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在色彩、材料、工具以及各自的特点等表现手法的根本区别,使他们开阔视野,使美术欣赏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启发和教育。

三、学会欣赏和鉴赏,是理解美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由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还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创造了美,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沉醉。就像做了一场好梦,梦醒了之后,意犹未尽;也像品了一口美酒,口留残香,回味无穷。这种对美的细细品味,就是欣赏。艺术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用发自心灵深处的冲动,并根据一定的感受、理解与评判,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作品的得失与成败,从而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艺术修养。中学美术教育,更要注重艺术接受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使学生形成新的自我与个性,孕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只有在鉴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才能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艺术鉴赏能力对艺术创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创造又是在评价过去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存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心利用,是否善于运用。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将之作为鉴赏对象。这样,当学生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和欣赏。 

但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并将之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就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当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就要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把作品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将画家的思想精神升华为民族精神。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个画种的图片资料,并比较在画家笔下的各种表现手法及情形,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分析,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造是美的源泉,是升华美的原动力 

 

创造是美的源泉:美,要体现生命运动的本质。其次,审美,就是要去发现美,感受美。可以说,美就是心灵创造的产物。因此,创新是美学永恒的主题。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欲望,但却不一定具备创新能力。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职责之一,就是把人的创新力诱导出来,将体内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创新品质不是外部植入的东西,而是个体经过外界诱导而生成,是不断成长和变动的。教育所要做和能做的是:为创新品质的培养与生长提供价值引导和有利的环境支持;诱导和激发、培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欲,使之转化为创新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是学生知识、技艺的传授者,是学生思维方向的诱导者,更是人格形象的塑造者。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所以说,研究个性、挖掘个性、张扬个性是教师挖掘创造才能的重要途径。 

艺术创作是从无到有,从朦胧到清晰,逐渐发生、形成的过程。这一孕育过程有长有短,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艺术素养、个人性格之综合沉淀、升华的结晶。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灌输创造的理念,注意让学生从“有形”中揭示出“无形”,培养学生从具体中概括出抽象的能力。创造既是这一过程的结晶,也是结晶过程的催化剂;既是产品,也是生产的原动力。创造是美,美源于创造。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任务,另一方面,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主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宋艳.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第14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和共同的培养方面,那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技巧,有着其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内容,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青睐,是最有活力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本文就针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艺术教育会为更多教育者所接受。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在德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含有这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艺术教育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样,有着共同一致的教育目标,都是着眼于完善人的的伦理结构,而相对于道德素质教育的刚性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柔性教育,充分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它的实行更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以艺术为思想道德的教育媒介,改变了思想道德教育讲授式的抽象说教形式。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成为令人欢喜的积极活跃的接受形式,更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和道理进行情感的形象化和生动化,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唤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感,促使他们受教育的自由和心理意向的明朗,更有益与促发受教育者的接受积极性,更有利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二、艺术和教育在智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具有着组织和瓦解的影响力,痛苦愤怒的情绪有损于人的智力操作,而高兴愉悦的情绪则更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而艺术教育则重视形象性的感性体验,能够有效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其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熏陶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受教育者从中获得非常多的美感,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刺激他们的感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使得美感成为受教育着进行智力活动的内部诱发因素,激发受教育者接受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强化受教育者的各项心理活动和大脑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情绪效能。而且,艺术教育还包含着异常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这种媒介,生动具体地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最大程度地传授给受教育者,有效地提高了受教育者智力素质中对知识质量、水平层面的构造,并将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素质,经久不忘。 

同时,艺术教育对受教育者智力的开发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人的左脑主要负责文字、语言、计算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算,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人的右脑则主要负责空间、图形、雕塑等鉴赏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还必须是创新型人才。人的右脑是想象创新的大本营,主宰着人类智慧的发挥,关乎着人是否才思敏捷。因此,重视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主动性,更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新世纪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更好的促进我国更高更远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和感官的增强,也有利于人的审美心理的构建。因此,受教育者的体质结构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教育的功效。而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完善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和体能。 

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于锻炼受教育者的体质体能,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魄。而加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他们按照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自身塑造,而且可以将建立的美的形式应用于体育技能上,通过展现优美的动作和灵巧舒展的身姿,更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动作美、造型美和谐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发展。 

并且,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形象参考,能够激励受教育者进行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达到艺术教育中所富含的审美自由、审美创造和审美超越,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体魄的发展,进行活力四射的生命追求,将美感洋溢于坐立行走等所有的行为中,凸现个人的教养和精神。 

 

四、艺术教育在美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落实和实现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教育媒介,往往会激发受教育者对美的特殊感受。当美的客观对象对受教育者产生作用时,就会引发受教育者的美感,产生一种激动愉悦的情感反应,能够产生一股强烈的力量侵入人的心灵深处,升华为一种美化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通常情况下,艺术教育所包含的审美素质有两个层面:第一,心里层面。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通过对美的特殊感觉对事物的辨别形成一种自由把握的能力,进而运用其创新思维进行客观世界的形式创造;第二,精神层面。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用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运用其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言语来告知受教育者对美丑的辨别,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超越,陶冶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怀。这两个层面关系到受教育者对审美性情的塑造和审美心灵的构建,在人的审美素质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艺术教育在劳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品质和劳动技能知识。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自由创造和自由超越精神,促使受教育者从艺术教育中更好地接收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为劳动素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支持,有利于受教育者劳动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掌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融合了多元化的教育因素,能够涉及每一项教育形式,起着一种支撑和融合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够替代的。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素质课程的建设是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高校开设艺术类素质课,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类素质课可以使学生健身娱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挖掘想象力、开拓形象思维、、增强创造力,同时也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方向。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建园林欣赏作为一门精神产品的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活动。课程主要是从传统建筑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提高大学生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旅游鉴赏的角度阐述了中西方古典建筑、城市、园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从文化渊源、典型案例、历史典故中,提供给学生可以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的并带有趣味性艺术知识和精神粮食[1]。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类素质课,针对大学素质课教学的现状,怎样提高这种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下面多年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讨论艺术类素质课程的教学。

1 艺术类素质课程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素质

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大学生在艺术上的文化品位不够浑厚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应该有更高的审美修养教育论文,特别是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都应更加得体。艺术类素质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具有景观鉴赏价值和体验自然真谛的综合艺术。课程介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演变、特征、美学思想,配制大量鉴赏价值较高的经典案例。

1.2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育家早已意识到教育需要多一点引导、激励及自我潜能研发,少一点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期刊网。而约翰·海瑞思曾说:“真正的教育就是发现,而真正的教师是勘探者。”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所以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清华大学早就实行了“大学生艺术素质必备”,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没有艺术选修课学分的学生不允许毕业,艺术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最高境界,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园林赏析本身就是对东西方艺术的一种鉴赏,而经典园林却是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体现。

2 素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合素质课是大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指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的,按照因材和因需培养的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方法,能够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的多种科学的教育。近些年,大学课堂素质课的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但同时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2.1 素质课程选择受到限制

综合素质课,顾名思义其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尽可能地塑造相对完善的个体。学校应在综合素质课选修过程中的科学性、计划性问题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避免“盲目放羊”状况的出现。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有些教师为了生计去挣“工分”而拣轻避重讲求“效益” 变得更加现实, ,而许多大学生也不是认真规划、合理选择素质课,或者是学校素质课本身就少,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导致学生如何拿够规定的学分,如何能轻松拿到学分,怎样不去上课也可以拿到学分还能取得好成绩成为他们追逐和选课的依据。所以像电影欣赏、音乐欣赏就成了学生素质课的首选,而有些真正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却无人问津。

2.2课堂教学质量较差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少部分老师对待素质课的敷衍态度对课堂来说是个致命的伤害。据调查,高校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教育课程的学习,有些教师可能专业学术能力强却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讲课沉闷无趣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可能在讲课内容把握上没有抓住重点热点,或者所讲内容太专业化,其所讲并非学生所想听或者能听懂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课堂是学生自身原因,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生动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种种情况势必造成师生双方配合不够默契。

3 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针对高校素质课教学现状,以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的教学实践出发,本人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入手教育论文,为提高大学素质课程的教学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3.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古建园林赏析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上课时如果像针对专业学生一样讲解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采用理论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如“挖湖堆山”“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以四大名园之一皇家园林颐和园为案例,而讲到“欲扬先抑”“开门见山”的艺术法则却用私家园林代表拙政园为案例来分析,用高清图片说明,同学们的记忆深刻,比纯粹理论授课的效果显著。针对古建园林赏析课还可以采用“直观法”教学,把学生带到城市公园实地上课,把公园当作教室,另外“互动式”教学在素质课也应该经常使用,由于素质课多为外专业教师上课,相互交流较少而经常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要让学生搜集阅读一定量的信息、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搞一些调查研究、写一些小论文等等,来锻炼学生观察、认识社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手段的多样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上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神,教学手段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各种媒体的组合应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在教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古建园林赏析课程知识丰富,如果单凭课堂的泛泛讲授,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很难使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精华产生深刻的认识,上课时除了用大量经典的图片,还可以用高清的视频图像来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不能胜任对各种多媒体资料的快速传递,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会较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上关于古建园林的知识很多,因此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反思,批判、追问意识以及相应多种能力的养成期刊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来思考,思考要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思路和办法,之后还要进行交流。总之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的教学效果的保障。

3.2引导学生科学地选修素质课,加强素质课课程建设管理

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味和趣味,同样也可强化其专业及未来职业的针对性教育论文,在课程学习态度上要努力让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认真对待各门课程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国家、社会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教育理念的积极回应,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塑造一种积极的印象。学校应该尽量多开设门类齐全的素质课,在学科专业上加以限制,让学生每学期都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

加强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切实满足师生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教材、教学资源及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扶植、建设一些具有代表现的课程。把地方文化教育和宏阔的视野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要求必须是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师校本教育的教学状态并形成互动,构成合力,建构良好文化素质课建设理念和机制。每门课程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攀登到所学学科的高峰。因此,最好的教材就是要使学生以最短的路径到达学科学科前沿。若没有适当的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应当考虑编写适合素质课教学要求的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学校要加强素质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引导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实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素质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托.园林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苏志翠.大学生选修综合素质课中的问题、原因和建议[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