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华医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政治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 ,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 事业。 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学术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 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 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2.1选题得当 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 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 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2.2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 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 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 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 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 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 到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 2.2.2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 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 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 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 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 要求等。 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 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 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 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 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 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 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 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写作要求 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 )、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 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 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 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题名 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 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 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 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 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 ,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 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 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 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 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 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 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代替阅读全文;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 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 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 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 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 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 政编码和国名。 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 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编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 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 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 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 主要的内容。 3.5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仅需列出切题的参考文献,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 。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 用。 3.6方法 应详细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 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这部分的描述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 3.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 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 、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6.2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 位和生产时间。 3.6.3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 范围。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3.6.4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
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
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
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
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
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
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
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3.6.6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3.6.7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
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7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
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
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
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3.8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
,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
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
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3.9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
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
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
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
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
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
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3.10表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
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
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3.11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
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
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
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
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
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3.12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
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
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数字用法
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
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
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
。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
3.14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
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
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
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
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
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
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
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
”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
;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3.15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
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
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
级别依次列出。
4初稿的审查
4.1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
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
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
的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
标题要相对均衡。
4.2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
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
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
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
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
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
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
案来进行论证。
4.3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
是否按序标引。
4.4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
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4.5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
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
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
4.6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
5投稿前的准备
投寄论文要选择适当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目标刊
物的稿约,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论文的水平、特点及其栏目,将之与自己的文章相比
较,以决定如何投寄。
一般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要求刊出的论文具有国内先进性或重要指导性,同时
也重视临床实用性。
稿约中一般都对来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应认真对待,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
格被退稿而延误论文的发表。
必须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寄两种刊物或多种刊物,或投寄一刊
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时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则不属一稿
两投,因为其读者和文种均不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称为平行发表(parallel
publication)或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复发表(duplicatepublication
),有原则区别。
二次发表要符合以下条件:⑴作者已征得两个刊物的编辑的同意。负责二次
发表的编辑必须得到首次发表的复印本、单印本或原稿。⑵首次发表到二次发表
的间隔至少1周,双方编辑经过协商后除外。⑶二次发表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读
者群,往往以缩简本为宜。⑷二次文本真实反映首次文本的数据和解释。⑸二次
文本的标题页脚注要向读者、审稿人、文献机构说明论文全文或部分发表过,并标
出初次文献。比较合适的脚注是本文依据某杂志首次报道的一项研究,并附参考文
献号。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的意义重大的工作,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所
1政治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
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学术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2.1选题得当
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2.2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2.2.2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
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
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
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
要求等。
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
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
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
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
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
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
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
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写作要求
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
)、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
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
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
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题名
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
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
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
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
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
,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
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
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
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
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
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
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代替阅读全文;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
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
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
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
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
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
政编码和国名。
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
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编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
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
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
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
主要的内容。
3.5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仅需列出切题的参考文献,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
。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
用。
3.6方法
应详细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
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这部分的描述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
3.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
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
、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6.2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
位和生产时间。
3.6.3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
范围。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3.6.4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
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
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
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
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
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
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
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3.6.6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3.6.7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
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7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
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
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
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3.8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
,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
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
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3.9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
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
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
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
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
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
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3.10表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
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
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3.11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
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
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
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3.12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数字用法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3.14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3.15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级别依次列出。4初稿的审查
4.1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标题要相对均衡。
4.2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案来进行论证。
4.3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是否按序标引。
4.4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4.5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4.6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5投稿前的准备
投寄论文要选择适当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目标刊物的稿约,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论文的水平、特点及其栏目,将之与自己的文章相比较,以决定如何投寄。
一般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要求刊出的论文具有国内先进性或重要指导性,同时也重视临床实用性。
稿约中一般都对来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应认真对待,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格被退稿而延误论文的发表。
必须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寄两种刊物或多种刊物,或投寄一刊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时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则不属一稿两投,因为其读者和文种均不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称为平行发表(parallelpublication)或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复发表uplicatepublication),有原则区别。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校2014级中医八年制专业的138名学生作为PBL教学研究对象,授课教材使用中医药出版社《生物化学》第7版唐炳华主编教材,
1.2教学方法
目前我校针对中医专业特点,将中医专业生物化学授课内容整体优化后划分为三大版块,即物质化学、物质代谢和肝胆生化与疾病。物质代谢版块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四个部分。肝胆生化与疾病是第三版块。在有限的学时内,全程展开PBL教学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结合中医专业特点,精选适合PBL教学的物质代谢版块和肝胆生化与疾病版块内容,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在课堂中以微视频形式播放并讲解相关的具体临床病例情况并提供患者资料,要求学生针对此患者基本情况,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疾病的可能发病机制、目前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案,并比较不同临床治疗方案之间的优劣,以促进学生从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角度理解生物化学物质代谢和肝胆生化版块授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采用微课小视频在课堂展示以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如脂肪肝、多并发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和黄疸等疾病相关的临床病例,要求学生针对上述疾病从生物化学知识角度讨论疾病发生的机制及目前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案,促进中医八年制学生从物质代谢角度理解并讨论疾病发生的具体机制以及中西医治疗差异,培养他们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评价和分析
PBL教学效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固定的时间内对课堂中提到的问题,每组出一名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电子版教材、网络精品课程视频、网络微课、慕课教学平台、手机移动百度搜索等搜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课堂中抢答积极讨论。鉴于课时的关系,有些复杂问题留给学生放在课后讨论。授课老师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并结合授课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把控课堂讨论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结合目前我校实施的形成性评价考核进行评价。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考核成分由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20%)和实验成绩(10%)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分(由课堂讨论回答问题情况构成)。在PBL教学模式中,每组学生在回答问题方面的表现是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对于回答问题较好的每组同学给予更高的平时成绩。同时,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问题回答的正确性,问题回答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反思做出总结,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同时,也可让学生在课后整理自己以及本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错误。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做出客观的评定。当然,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作出及时而有效的调整,使教和学双方面同时得到提高。采用PBL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后,笔者对参加PBL教学的中医班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调查内容包括临床问题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生物化学授课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思路开拓、知识的记忆能力等方面。此问卷主要评测中医八年制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物质代谢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对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八年制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合适度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38份,回收138份,应答率100%。调查的具体结果见表1。从以上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在中医八年制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82.60%学生认为提高了他们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85.50%学生认为PBL教学增强了他们对生物化学授课内容的理解,80.43%学生认为PBL教学提高了他们对生物化学授课内容的记忆能力。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PBL教学活跃了中医班生物化学课堂气氛,在结合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基础上提高了中医八年制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PBL教学开拓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主观题时思路更广阔,能够引用其他学科知识,体现出较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培养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方面。
3讨论
PBL教学法的特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具体病例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以讨论这些问题为手段来激发和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3-4]。在中医八年制生物化学PBL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微视频展示相关病例情况,介绍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提出问题,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当今发达的网络资源进行深入思考并展开讨论。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和准确度,以给予平时成绩的形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结合PBL教学方式,在中医八年制班级中以讨论形式讲授物质代谢与疾病相关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中医班形成了轻松愉悦的生物化学学习氛围。调查报告结果还显示,PBL教学促进中医专业学生对物质代谢中复杂代谢途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性的卓越中医人才。例如:教师通过以临床真实病例为出发点引导中医八年制学生对“不同类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和中医临床治疗策略”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中医临床治疗策略”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从分析临床问题角度充分挖掘中医八年制学生临床思维潜能。尽管PBL教学提高了中医八年制学生临床思维和生物化学教学效果,但是在顺利开展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应结合理论知识精选临床病例,学生应对物质代谢授课内容十分熟练,并配合老师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熟悉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案,才具备解决和分析临床问题能力。其次,在中医八年制班级生物化学中实施PBL教学,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中医中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具备一定的中医中药知识背景,凭临床和教学经验来分析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临床病例。再次,教师还应掌握医学最新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临床疾病发病动态和各种临床治疗方案,将生物化学代谢知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中医临床疾病防治紧密结合,才能对学生给予正确引导,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作者:陶怀 张波 周赛男 宋岚 胡梅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宋岚,胡梅,张波,等.在中医学临床拔尖班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6(19):73-74.
[2]张丽娜,金国琴,张学礼,等.提高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有效途径的探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