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少数民族舞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在幼儿园相关活动版块融入民族舞蹈文化。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风俗习惯等等,提高孩子们的知识面,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以傣族孔雀舞为例,傣族以孔雀舞最为闻名,孔雀舞主要以对孔雀的拟态为主,孔雀在傣族人民的心中是勤劳、善良和幸福生活的吉祥鸟,因而在傣族人的生活中,常常与孔雀一起,欢快的起舞。又以壮族对山歌时的舞蹈为例,壮族人对生活充满向往,一边欢快的对歌,一边奔放的进行舞蹈,壮族由狩猎到农耕生活的进步,以及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都在壮族舞蹈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还有维吾尔族、佤族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其舞蹈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充满了民族文化气息。少数民族舞蹈手工区:这一区域主要由幼儿园的日常手工课环节演变而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舞蹈老师引导孩子们收集少数民族乐器、风俗照片、舞蹈服饰资料等众多方面,通过孩子们对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知识的充分了解,进一步制作相应的少数民族舞蹈服装和视频。同样以傣族的孔雀舞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制作漂亮精美的孔雀头饰,还有孔雀裙子等,结合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们学习少数民族舞蹈时的成就感。又以维吾尔族的民族舞蹈为例,可以引导孩子们制作简单的维吾尔族方帽,还有常见的维吾尔族小马甲等等,以男生小朋友和女生小朋友一组的方式,学习舞蹈《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2)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提高民族舞蹈乐趣。
家长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另外一名重要老师,因而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充分融合少数民族舞蹈,必须要加强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在幼儿园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导家长的参与,促进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从而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设置半个月一次亲子互动日的方式,以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进行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表演,少数民族舞蹈服饰的制作等方法,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环境,提高了幼儿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选取部分在民族文化博物馆、艺术团等地方工作的家长,为其他家长和孩子们介绍相关少数民族舞蹈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具体内容,并带领台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表演少数民族舞蹈,从而提高孩子们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总而言之,需要促进家长对少数民族舞蹈教学重要性的认知,从而赢得家长的充分支持,幼儿园和家庭两方协作,为孩子们提供愉快的少数民族舞蹈学习氛围。
2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合少数民族舞蹈时应注意的内容
少数民族舞蹈的种类较多,需要根据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筛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先选取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教学活动,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还应当选择特点较为明显,简单易记的舞蹈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傣族《孔雀舞》等等代表性音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除以上两个方面之外,还应当选择题材较为多样化的音乐,从而保证孩子们在体验不同少数民族舞蹈的同时,丰富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情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3结束语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舞蹈;生命;艺术特点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
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
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
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下转第182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 文化功能 方法 特点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 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慢慢沉淀和积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舞蹈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被看成是各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舞蹈所包涵的思想、精神和情感,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象征。受国情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市场不容乐观,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发掘,从而发挥其潜能。
一、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教育的现状
就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状况而言,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舞蹈的价值和功能被人们所低估。最初,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环境的制约,少数民族舞蹈仅仅是为创作和教育需要而开展。直到21世纪才进入以保护、传承和研究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遗产的跃进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全球化的到来、人们观念的改变,一些偏远或不发达地区,除了主科教育外,也开始重视和普及舞蹈教育,少数民族舞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被逐渐确立起来。少数民族舞蹈越来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各种文艺活动中,少数民族舞蹈的表演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但这类舞蹈没有更深层次地表现出各民族的新生活,其教育和传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对当代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又要反映当代生活。
二、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
(一)具有群众性、娱乐性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植根于民族的兴衰。在远古时代,舞蹈便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而存在,作为对人类生活方式、、民情民风、道德规范等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形式,它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舞蹈经过长久的沉淀和积累,已由最初的抒发、表达个人的情感而具有了群众性和娱乐性。在民族节日、婚庆、祭祀等活动中,人们赖以民族舞蹈而表达情感,并在跳舞中陶冶情操、传播文化。因此,群众性和娱乐性就必然地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之一。
(二)具有丰富的感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舞蹈由自娱向娱人过渡,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长期保存下来。少数民族集聚地,有特定的场地供特定节庆活动欢乐、舞蹈,男女老少在跳舞中抒怀。他们民族的信仰、生活习惯、风格特色在舞蹈中都有体现。比如蒙古舞蹈的豪迈和激情,反映了他们在大草原生活的状态;傣族舞蹈的温柔和柔美,也是其生活状态的反映。正是因为舞蹈是民族生活、情感多方面的体现,使它得以生生不息地流传至今。
(三)体现本民族特色
各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服饰、语言及生活观念、风俗等,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体现本民族特色的舞蹈。例如土家族的“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生活在大西北的裕固族,他们逐水草而居,从事牧业生产,因而其舞蹈反映了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彝族火把节,人们要围着篝火跳《打歌》;傣族泼水节,人们要跳《嘎光》、《象脚鼓舞》。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舞蹈与该民族的特色、人民的生活状况是相融的。
三、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功能
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人民无意识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行为(如宗教活动、民俗节日活动、婚丧嫁娶等)承担了传承与发展民族舞蹈文化的主要任务。专业化、正规化的民族舞蹈研究、教育机构的出现,使得民族舞蹈文化走上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使少数民族舞蹈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有效地展示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是当前乃至今后各少数民族舞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文化传承功能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集体传衍、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赖以其独特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他们通过民族舞蹈来表现民族迁徙史,传授生产技能、生育知识,传播等等,以此抒感,自娱自乐,且相沿至今。这些舞蹈所特有的民族气息和时代精神,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代代相传下去。
(二)文化积淀功能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遍布大江南北的各少数民族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沉淀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风韵和特点,也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学习和交融,同时又强调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将少数民族舞蹈纳入民族舞蹈体系,给予其主体的地位,重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积淀,是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的必经之路。
(三)文化交流功能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提倡的“软实力”,就包括以文化为主导的“软实力”。少数民族舞蹈作为文化“软实力”之一,以其特有的地位与价值促进中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间的交流。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这些地区是中华民族对外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为中外舞蹈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发挥了独特作用。如驰名中外、横贯亚洲的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上,促成唐代舞蹈达到辉煌的高峰。印度舞蹈也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交流而传播开来的,如《天竺乐》至今在我国广为流传。
(四)文化创新功能
总书记曾经对经济科学界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切事物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创新。《云南印象》红遍全国,正因为编者杨丽萍大胆地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加以创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才创作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这个舞蹈的最大成功就是创新,创新使大家了解云南的文化,从而传播了云南文化。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了民族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然而创新不单指表现新的主题、运用新潮的动作,而重在拓展。同样,民族舞蹈的现代化也不是抛弃和改造民族性,而是强化和发展。当今社会,少数民族舞蹈独特的文化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少数民族舞蹈的保存和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但目前,传统舞蹈文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极为保守的“博物馆”式文化予以保存,其艺术价值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传承,更会让它落入“原始”、“落后”的境地。保护的责任确实重大,但只有创新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而这创新的根本是来自少数民族自己独有的民风、民俗、民情、民味、民神和民族语言。
四、创作优秀少数民族舞蹈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一切理论必须要回到实践当中。要创作出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必须掌握关于舞蹈的发展历史、内涵、类型等基础知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作。由于牵涉到民族的文化特性、风俗习惯、民俗民情,创作者必须亲自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例如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者,要么就是该少数民族的人,要么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
(二)创新与继承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
我国的舞蹈资源十分丰富,还有一些舞蹈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被发掘出来,这样就需要我们去挖掘。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挖掘的舞蹈文化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又不能损害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宝藏更好地发挥特色,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舞蹈创作也一样,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如《云南映象》,它表现的只是村民们普通的生活,它的演员是土生土长的,舞者70%来自云南的各个村寨,正因为杨丽萍用了创新性的现代手法才使得古老的东西栩栩如生。
(三)提高创作者个人素质的方法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也积累了许多具有文化特色的经典舞蹈。《雀之灵》、《云南印象》、《阿诗玛》、《一个扭秧歌的人》、《红色娘子军》……这些作品无不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铸就。目前,好的舞蹈作品稀缺,这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其中优秀编创人员的稀缺是重要原因。政府提倡打造知识型社会,也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知识性,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多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创作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作品,既要深刻反映各民族的新生活,又要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这就需要创作者深入各民族生活,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从传统中吸取精华。这些无不要求创作者极大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并充分发挥个人的独创性。
如上所述,日益改观的人民生活水平、繁荣昌盛的民族文化使得少数民族舞蹈焕然一新。少数民族舞蹈承担着传递和丰富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将历经多重的淘洗,以崭新的民族传统优势和个性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吴晓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四川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资华筠.中国舞蹈[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4、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5、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高教出版社,2004.
6、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7、贾建文.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启示[J].舞蹈,2005,(4)
8、罗辛.对民间舞发展道路的思考[J].舞蹈,2004(1) .
关键词:民族舞;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25-4
民族舞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明白现代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指发展人的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要求整个教育全方位的实现三个转变:即把单纯培养少数拔尖成才转变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把单纯注重智育转变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把基础教育片面的为科学服务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那么,怎样实现这三个转变呢?这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既是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又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我认为要尽早实现“三个转变”,必须要有一套适应素质教育的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我归纳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教师必须要有对所教学科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且具有一定广度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能恰当地融入本学科教学之中;
(2)教师对教材内容必须有完整,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生动,演示熟练准确;
(3)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在学生的不断进步中体现其教师的教学成果。
归纳的这几点只能非常粗浅的说明普通教师要注意的教学方法,而舞蹈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具有更多的专业性。而舞蹈教师分为很多种:基本功教师,排练教师,身韵教师,舞蹈理论教师,民族舞教师等等,每一门舞蹈课的教师因所授课程内容的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训练学生的目的也不一样。因此,笔者将对民族舞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素质进行分析与阐述。
1 具备舞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
1.1 自我表演能力和传授表演的能力
“一个成功的舞蹈教师,必须是一个成功的舞蹈表演人才。”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做演员的时候,他对某一个动作的理解能够作到最直观的感受,在完成动作的同时,能够体会到这个动作的运动路线,动作幅度和身体运动空间等等感受,这些都是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有了这些直接经验体会,才能使在教课过程中对这一动作的运动原理,舞蹈身体的最大极限上有清晰的思路,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
一个成功的演员在表演上的功底肯定很好,而在表演方面不仅要只有身体的表现能力,还有情感表现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表情的运用。作为专业民族舞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情不光只有一种表现的方式,这要根据所跳舞蹈的情感表达进行表演。
1.2 对六(七)大民族的舞蹈的基本掌握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藏、蒙、维、朝、傣(彝)汉几大民族作为训练核心内容,所以作为传授者来说掌握这几大民族的舞蹈方式来说是必须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多样,如:藏族有碾步、踮步、果谐、卓等等;蒙古族有甩手、马步、绕腕、鄂尔多斯等;维吾尔族有赛乃姆、刀郎、赛乃开斯、切克特曼等;朝鲜族有古格里、踏令、安旦、阳山道等;傣族有大鹏、小普哨、嘎光、孔雀飞等;彝族有踩桥、拐腿等;汉族有手绢花、圆韵、双颤等这些都是作为以靠民族舞为办学特色的我们应该必须掌握的,而且应该掌握的纯熟,使得在示范时能够准确无误,学生在低年级的单纯模仿中能够作到模仿准确。
1.3 相关舞蹈学科的基本掌握
我认为现代民族舞教师除了应具备自身民族舞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外,还应该掌握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等相关知识技能,每一门学科不可能承担起培养一个舞蹈演员所应具备的全部知识技能,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任意削弱任何一门课程或割裂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掌握其他相关舞蹈学科都为教好民族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古典舞中掌握“圆韵”的训练和少数民族民间舞中强调的圆韵是一样的,同样是以腰为根源。再如现代舞中强调解放身体乃至全身最小的部位,这和我们蒙族舞中“软手”解放手指关节也是有着丝丝联系的,总之,掌握好其他舞种门类对指导民族舞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具备编写系统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具体规定一门课程所应传授的知识技能的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课前必须认真备好教材。系统的教材应该要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范围广度,还应该规定他们可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度。
科学的系统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内在联系在意识上的反映,系统的科学知识各个部分之间都有他内在的逻辑联系,某一部分知识总是以另外许多知识为基础,必须学会基础的知识,才能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教材的编写就应该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活动,所以教材的系统性还要根据心理程序来组织,教材的逻辑程序和心理程序相结合。
系统的教材应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法等内容,这三部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对自身所授的课程在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法上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在教学大纲上要对所教的民族舞种类进行严格的划分,重点培养学生身体的能动性和适应性,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民族舞蹈风格。并说明授课目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授课时数,指出所教班级在这一学期里所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其次教案工作。教案是教师为教学而准备的书面授课计划,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书面依据。在编写过程中,应写出某一时间段授课目标、内容和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授动作的先后顺序。再次教学法的编写及运用。舞蹈课的教学法一般是言传身教似的,老师的授课方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法应该多种多样,就我个人而言,喜欢与学生互动式的“提问-讲解法”,即学生提出对动作的疑问,老师给予解答,这样的教学必定事半功倍。又如“相互欣赏法”,即某同学进行单独表演,而其他同学“欣赏”,过后提出舞者的毛病,这样舞者知道了自身的问题,也是对“欣赏者”的一种提醒,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同样的问题在自身出现。所以教师应注重教学法的运用并在教材中写出自己的教学法。
民族舞教材编写结构在总体上呈现出两种形式:1、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教材组织成为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教材基本不重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螺旋式:则在不同教学阶段,使教材内容重复出现,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这两种形式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师应该在这个总纲指导下完成自身对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法的编写。
舞蹈教材的编写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材的编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民族舞蹈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意到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训练性和艺术性,这样就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的今天练练这,明天练练那。所以,教材编写的好坏与否也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好坏与否,因而我觉得在编写教材备课方面也是衡量民族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的评价标准之一。
3 具备深厚的音乐素质能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一句话说明了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是血与肉的结合他们之间是相互帮助,相互升华的关系
音乐包括旋律与节奏两部分,我觉得民族舞蹈教师应该在民间舞蹈课上着重注意对学生处理舞蹈节奏的能力进行训练
在远古时期,没有旋律但是人们就伴着生命跳动的节奏进行舞蹈,在现代阻碍舞蹈发展的“歌伴舞”中,我们只能听到优美的旋律,看到与旋律“合拍”的舞蹈动作,基本没有节奏的处理,而作为一部舞蹈作品来说,不光要有准确的合拍,而且要有很好的节奏处理变化。民族舞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很以来于音乐节奏的变化,改变舞蹈节奏就必然改变动作在时间、空间、力度、流畅度上的变化。如:马跃教授的《草原茫茫》开场一段就在快节奏的音乐旋律中处理动作节奏,使动作慢做,达到一种太阳初升时朝气蓬勃的意境。苏自红和色尕教授编创的藏族双人舞《天唱》中间有一幕,女主角死后退到后场换装时男主角的动作没有按照音乐的旋律来做,而是加快动作的幅度,忽大忽停从而表现痛失爱人的悲伤心情。再举一个简单例子,拿一个八拍的舞蹈节奏为例,动作可以在前三拍由小做起,在第四拍时加快,第五拍时强调幅度,在第六拍时达到整个动作,在第七拍和第八拍突然禁止,所以,舞蹈节奏的处理对于跳好舞蹈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今节奏处理的运用已成为舞蹈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节奏是一个很现实又必须要训练的问题
4 具备继续挖掘原生态舞蹈、保持现有教材成果,融入符合民族舞蹈发展方向的新时代物质的能力
个人对信息的占有量和运用往往决定着自身的发展,在信息把握方面教师的意识应该超前。民族舞蹈教师的自身专业信息在早期来源于向民族地区群众、民间艺人学习,而现在我认为当今的民族舞蹈教师的专业信息基本来源于课堂,没有很好的向群众和艺人们学习,还是应该多去民族地区采风,搜集更多的民间舞蹈素材,然后整理提炼,融入课堂中去,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成果,也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不使每一届的学生所学知识重复,应该不断在保留原有好的成果基础上翻新,这样使得教材不会陈旧,不会失去生命活力,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去年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广场上有一群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间老艺人献艺。我有幸观看了他们的表演,看后感觉是新鲜,在新鲜之后给人的思考是他们虽然业余,动作也极其简单,但是他们那种对原生态舞蹈动作,舞蹈情感的诠释让人将在舞台剧目上的民间舞相比,更觉得他们所跳的舞蹈更应该称为“民间舞”。虽然这二者同属于当代民间舞的行列,不能与之混为一谈,但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他们的民间舞是真正来自于民间,没有经过半点修饰的民间舞,当然我们的民间舞训练课是老一辈教师们从上百上千的类似于他们的这种民间舞蹈中提炼出来的,是为解放和训练人体各部位的能力而编创的,特点是训练性,但它只是作为一个基础,为的是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之后更好更快的适应不同的民间舞。
当今社会是满地都是手机,满天都是飞机的信息时代,任何事物都在发展,民族舞蹈也是一样,很多新的事物出现。民族舞教师应该有这个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好的东西留下融入教学,将不适应我们民族舞教学的东西剔掉,按照当今民族舞蹈的发展来看,我认为现在的一些民族舞蹈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舞蹈,更应该说是现代舞,或者说是杂技,它们将这几个艺术门类或相近课程混淆,弄得“莫名其妙”。照这个方向发展是不利于我们中国民族舞蹈发展的,而我们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舞蹈教师在这点上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们在民族组合、剧目安排上也加入了一些现代的东西,只是我们更巧妙的加进去,让人不能轻易察觉而已,有人说我们是“守旧”,但我想说这并不是“守旧”,每个学校探索的道路不同,我们只是开辟了另外一种表现民族舞蹈的道路。但时间能够证明一切,相信再过十几二十年,谁能守得住“最纯粹最原始”的民族民间舞,谁就是最棒的。而对个人来说,谁能将最地道最纯粹的民族民间舞保留在手中,他就是最棒的,就是民族舞蹈界中的“国宝”,具体到现在来说民族舞教师则应该在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远离课堂以外的民间,寻找第一手材料和信息,走进民间去了解和吸收原生态的舞蹈文化是民族舞教师的又一专业素质。
5 具备基本文化素质
民族舞教师应具备包括对所教民族舞蹈的相关知识,再以文学、美学、艺术理论等各方面的理论文化加以辅助的基本文化素质。
首先,民族舞蹈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某一个民族舞时,应先把这个民族的特点,如:人口多少、分布的地域状况、、生活情况、习俗、为何会形成这一民族舞蹈风格等诸多因素告诉学生,使学生在跳这个民族舞之前有所了解,使学生在掌握风格方面能够顺利一些。
其次,在文学方面应该有一些底蕴。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榜样:马跃教授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集教、编于一身的学者,不可能是因为单纯的有舞蹈方面的功底,正式因为他有很深厚的文学底蕴,所以每编创的节目都是有思想、有内涵的深度节目,给人在欣赏之后有思考的遐想空间,这样就说明文化底蕴的深浅程度极大的关系到民族舞蹈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民族舞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关系到民族舞蹈教师在个人的发展空间上的程度高低。
再次,还应该对美学、艺术理论等有所了解。美学直接影响艺术的发展,广泛的了解和学习各种美学思想有助于教师自我美学判断和自我美学思想的形成。而艺术理论方面的文化能够使民族舞蹈教师具有深层的思考民族舞蹈的创编、传承等的能力,形成对民族舞蹈的自我理论观点,重视自身对民族舞蹈理论意识的培养,成为学者型的民族舞蹈教师,所以基本文化素质是民族舞蹈教师应该具备的。
总之,作为民族舞蹈教师来说,具备的各种专业素质应该很多,本文只是谈了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且谈的只是我认为更应该具备的某些因素。
时展到今天,民族舞蹈教师应该是具备多种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往下”在教课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往上”为做学者型的舞蹈教育家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认为民族舞蹈教师在具备了自己民族舞专业素质以外,加上具备编写系统教材的能力,音乐素质的能力,把握民间舞蹈信息走向的能力和基本文化素质的能力之后,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的民族舞蹈教师。
参考文献
1平心主编.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地方高校;舞蹈教学;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55-02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瑶族长鼓舞在其诞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均与瑶族社会的信仰、生产、节日民俗等有着互相依存、互相促动的密切关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舞蹈,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它融歌、舞于一体,是瑶族人古老原生态的艺术表演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与瑶族人民的、民族精神紧密相联,反映了瑶族独特的文化内容与特征,是瑶族民族历史、情感、精神与价值观的再现与记忆,反映出瑶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和理想追求。各个地区的舞蹈在传统的长鼓舞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表现出在这一特定地区舞蹈所具有的地域性、交融性、社会性等特殊的文化特征,一直流传到今,并经久不衰,随着历史的演变,还逐步得以丰实和发展。长鼓舞文化作为历经千百年之久积淀而成的这种历史记忆,是瑶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在历史长河中的投射、凝结与表现,是瑶族独特文化身份与文化个性的标识。
一、地方高校开发利用瑶族长鼓舞的必要性
瑶族长鼓舞是少数民族地区土生土长的艺术,其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缩影与写照,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色彩,映射出瑶族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因此,在瑶族地区开展地域性民间舞蹈课程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同时对瑶族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起着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的作用。在瑶族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高校开发和利用当地民间舞蹈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
瑶族长鼓舞作为一种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其传承的方式也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一样,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靠民间的自然传承;另一种是靠学校的音乐教育。民间自然传承的特点是师徒传授、自生自灭,这种传承方式往往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在商品化、现代化、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实践证明,如果仅仅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和难以有效传承的。那么,有效传承的重担就只能落在学校的音乐教育身上了。
然而,我国的学校舞蹈教育体系大都沿袭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崇尚“以西学为正学”,满大街都是芭蕾舞、爵士舞、街舞等,而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重视不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开发利用也不够。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人们产生诸如“少数民族的舞蹈是原始的、落后的”之类的偏见就司空见惯了。因此,地域高等教育应该承担起本土知识的保存、传递和发展之重任。同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及至教师的素质也都应该从本土知识的视角加以重新认识或阐述。”①在瑶族分布地区的高校开发和利用瑶族长鼓舞课程不但是必要的也是有利的。它对瑶族文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教学可以传播、选择和创新民间舞蹈文化。
(二)有利于丰富补充地方高校音乐课程资源
国家统一的课程是难以解决所有高校教育的课程问题,而地域舞蹈文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不足,能更好地促进地域民族舞蹈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本土性。把本土的瑶族长鼓舞融进教材中,还能使教学内容得到更多的补充,同时还可培养一些地方发展的特殊人才来为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服务。
(三)有利于大学生通过瑶族长鼓舞艺术形式了解瑶族文化,增进民族感情
在少数民族分布地区的高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接纳与自我欣赏意识,让其他少数民族同学有机会来了解别的少数民族的舞蹈,理解多元文化,进而有助于在普通高校创造民族平等和和睦共处的民主氛围,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瑶族这种文化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与瑶族居住区域相邻的高校许多非瑶族的学生在获得瑶族长鼓舞艺术审美的同时,也了解了瑶族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有利于增进民族的自豪感。
二、地方高校瑶族长鼓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和巨大生命力与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如果不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土地,从自己的人民需要出发,坚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在文化艺术领域里丧失独立性,最终就会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附庸,这是非常危险的。”②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应该一方面要顺应时展潮流,正视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现代化、商品化的事实,另一方面又要保护我们的民族艺术文化,以实际行动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但是,我国对民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却不十分理想。
另外,为传承文化的高等院校,如永州湖南科技学院,面对“瑶族舞蹈”这一珍贵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资源的确关注不够,关于它的课程建构甚至被忽视和冷落。迄今为止,还没有将“瑶族舞蹈”纳入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充其量也是在讲解其它相关内容时插入一点作为点缀,其地位是很边缘化的。可见“瑶族舞蹈”在瑶族分布地区的高校是处于一种未开发的且十分薄弱的境地。它既没有建立具有独立学科特色的、相对成熟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也没有建立系统的、具有操作性的教学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在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在逐渐丧失。笔者在瑶族地区考察时看到,很多年轻人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有的不再满足于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有的甚至放弃和远离了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现象在散居的瑶族同胞和40岁以下年龄的瑶族人民当中就表现尤为突出和相当普遍。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给瑶族人民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使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生活方式被改变以外,还与瑶族分布地区高校的舞蹈教育是否关注和重视本土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和教育有关。另外,笔者又在自己所在的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了解到,有的瑶族藉学生在平时不愿意别的同学知道自己是一个少数民族学生,似乎“少数民族”就意味着“贫穷落后”,这种尴尬的局面出现,使人们不得不有理由质疑高校教育在传承文化和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了,面对高等教育课程设计改革多样化的浪潮,出现这种窘境,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要有效开发利用瑶族长鼓舞舞蹈文化,深化舞蹈教学改革
(一)实施瑶族长鼓舞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瑶族文化氛围
首先,创设瑶族舞蹈文化的典型心态和样式情境。各个民族和各种不同的风格的舞蹈形式都有各自的舞蹈语汇系统。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根据所教内容,创设既不脱离现实又具有一定特色的瑶族舞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局限在单一的空洞的肢体模仿上,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的风格,跟着老师的示范动作和语言提示,进入到瑶族长鼓舞课堂特有的情境之中。
其次,创设瑶族长鼓舞风土人情及其发展历程的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丰富学生对瑶族长鼓舞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学习有限的动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民间舞蹈教学不但是一种形体动态的传授过程,更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授过程。我们在教授瑶族长鼓舞的过程中首先要讲述瑶族舞蹈素材的形成和由来,讲述民间的风土人情及民族心态,让学生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更好地用身体语言去表现它们。
第三、创设瑶族文化服饰情境。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特色,体现出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和节令性风俗,在漫长岁月的沿袭中形成与地域舞蹈相一致的文化品位。我们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瑶族长鼓舞的韵律、美感,感受瑶族舞蹈丰厚的文化,可以让学生穿上极具特色的瑶族服装,加深帮助他们对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
(二)开展瑶族舞蹈采风,结合原生环境
要想真正上好瑶族长鼓舞课,一定要开展舞蹈采风活动,结合原生的舞蹈环境来体验瑶族舞蹈文化。有些教师编排的民族民间舞蹈走进该地区之后,发现人们根本不对其认可,有些甚至背离了民族文化。因此,进行舞蹈采风,实地考察民风民情,是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实施生活体现法。在教授瑶族长鼓舞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带着学生深入到瑶族去观察了解瑶族长鼓舞的历史,体验当地的民族生活,使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加强瑶族长鼓舞的教材建设,研究和传承瑶族舞蹈文化
瑶族长鼓舞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族群的、审美情趣,包括道德、伦理、价值观、生死观等深层的民族心理,都会通过其舞蹈中的姿态、动律特点、风格特征等得以体现,甚至延伸到音乐调式结构、服饰制作及器乐的使用中。要加强瑶族长鼓舞的教材建设,使教材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我们必须透过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在研究瑶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来剖析舞蹈动作,在把握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本体根源的前提下加以提炼。那些能够反映该民族典型心态和样式的动态语汇,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感受该族群特有的风格韵律,从而达到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传承文化的目的。③
本论文是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南方瑶族长鼓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C0593
注释:
①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347一348页.
论文摘要: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笔者认为,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就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问题展开比较深入的论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民族舞蹈教育中学生民族意识的提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论文摘要] 广西师范学院新世纪广西高教教改重点项目《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民族特色课程为主线,贯穿于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个专业教育全程,以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特点为专业培养目标,着力培育专业特色,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综合能力和修养的、能传授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艺术专门人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大学教育已成为平民教育,广西高校开设音乐学专业的学校也从原来几所增加到十几所。在众多院校开设音乐学专业的情况下,广西师范学院如何立足地方需求?如何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我院音乐学专业以《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为改革内容,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研究实践方案,获得初步成效。
一、项目成果的基本内容
(一)根据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5年底,课题《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立项,项目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参考了多所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内容进行设计,构建了“2+2”阶段+“板块”模式的课程体系。即前2年主要安排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文化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打牢专业学科基础;后2年为专业教育阶段,主要安排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拓展能力。“板块”就是将所有课程分为公共文化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几个板块(与广西师范学院全院的学分制改革同步实施)。通过不同的板块课程相互交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需求,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阶段”和“板块”的融合,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校课程(约180学时,10学分)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开设课程,把地方优秀的民族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突出民族音乐课程内容比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素养得到和谐发展。
项目通过三年实施,经过多方反馈和系学术委员会论证,制订了广西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08级人才培养方案,并收录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师范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学习指南〉》。
(二)系列课程建设的深化与拓展
以民族特色作为课程专业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设富有鲜明民族性、区域性特色课程,加强民族特色课程建设,打造专业品牌。在专业选修课板块中开设如下民族特色课程:器乐演奏课程(主要包括广西特有的独弦琴、马骨胡、苗族芦笙、壮族天琴、侗族牛腿琴、东南亚竹筒琴等乐器演奏课和民乐合奏课程)、少数民族音乐理论课程、少数民族舞蹈课程(壮族舞、苗族舞、瑶族舞、侗族舞等)、民族合唱课程(主要包括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合唱、三江侗族大歌合唱、毛南族二声部合唱等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内容)、少数民族器乐制作①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民族音乐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突出我校音乐专业办学的民族性、区域性特色。
另外,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我校提供的网络平台开发网络版《少数民族音乐欣赏》课程,改变传统知识信息表现、传递、学习方式,使音乐专业教学在音乐技能、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实践体验形式、新的学习内容上有着全新的意义,为民族特色课程打造了一个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手段成功结合的样板,学生的点击率非常高,深受学生欢迎。2005年12月,音乐软件《少数民族音乐欣赏》网络课程在全区高校教学软件大赛中获“二等奖”:2006年10月音乐软件《少数民族音乐欣赏》网络课程在全国第六届教学软件大赛中获“二等奖”》。
(三)民族特色课程实施环境的建设
1·师资建设
教师是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引入教学当中,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如在专业基础课中突破西方传统的和声基础,大胆借鉴和采用广西少数民族的多声部合唱手法(大二度作为协和音程运用);将现代作曲思维、技法和本土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作为教学与创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创作思维能力,并加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和现代作曲技术相结合;在音乐欣赏课等教学内容中,有意识的融入本土民歌及采用广西民族音乐特征创作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广西各民族的音乐艺术知识和技能,又进一步熟悉和热爱本土民族音乐艺术,树立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艺术的意识等。因此,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实施首先要有相关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得到学校人事部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训在职教师,再引进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民族音乐教师。同时,外聘部分专家举办讲座、授课也是改善实施环境的一个手段之一。近三年,根据音乐学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和教师结构的总体规划,学院人事处给予音乐学专业教师各种形式进修九人,读博一人,外聘专家担任授课六人,为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实施提供保证。
2·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依据,一部好的教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解放以来,广西民族音乐曾创作出《壮锦献给》、《赶圩归来啊哩哩》、《三月三、九月九》、《花帽了沙沙》、《蝉虫歌》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合唱作品,整理出了《赶歌圩》、《瑶族酒歌》、《苗山情》、《生活美如霞》等一大批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创作出了《壮乡春早》《右江两岸气象新》(马骨胡)、《侗寨狂欢夜》(侗芦笙)《风雨桥畔》(侗笛)、《拉山号子》(瑶芦笙)、《壮乡抒怀》《春诗》(二胡)等优秀民族器乐曲。针对民族特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项目组通过学校教材建设基金立项,开展民族特色教材研究和建设,收集具有较高民族音乐代表性和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按照其科学性、逻辑性和实践性进行合理的编排,编写相应的教材,运用于课程教学实践,转化为优势教学资源,并利用多媒体技术编撰网络课程教材,满足培育专业特色人才需要。
(四)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
音乐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探索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我们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实践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进步。在排课方面,根据学分制的选课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在选修课选课中逐步推行由学生自由选任课教师制度,激励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共创最佳教学效果。同时也安排部分专业教师指导选课,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兴趣、爱好和可发展性等因素建议学生选修,有效防止盲选和盲从,特别是考虑到选修课程最长只能修两年,一些技术难度大、周期性较长的课,假如学生此前没有一定基础则建议学生一定要慎重选择(如马骨胡、二胡等拉弦乐器,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学好),避免让学生走弯路。在教学管理上,规范教学秩序,强调教研活动制度化。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多种多样方式进行,充分发挥艺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一些技术课采取比赛的方式或汇报演出的方式进行,加强舞台锻炼,提高艺术实践能力。比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不同的课程制订相应的考试办法和评分细则,对部分舞台单人表演类课程面试现场评分要去掉最高、最低分,力求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对于象民族舞蹈、民族器乐合奏等集体项目的成绩评定,则以一个完整的节目表演形式展现,以整体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水平高低评分。
(五)理论成果
项目通过三年实施,获得如下理论成果:首先,根据我们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优势,寻找新的教育理念,推进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为开设民族特色课程进行理论性探讨,由韦华峰和杨春林撰写了《论民族地区高校音教专业开设民族特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国家艺术类核心刊物《艺术教育》发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取得的部分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理论总结,又分别撰写了10篇教学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汲取民族艺术精华促进专业改革》在中文核心刊《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发表、《民族特色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实践》在音乐核心刊《人民音乐》2008年第5期发表。
其次,根据合唱课中广西多声部民歌演唱的需要,我们把广西解放以来收集整理的优秀民族合唱歌曲、近年来在各种合唱比赛中获奖的民族合唱歌曲进行编撰,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花山的早晨》--广西师范学院民歌合唱教程;根据广西各少数民间音乐音调素材改编、创作了韦华峰创作歌曲集《壮乡之恋》,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通过三年教学实践验证和修改,把广西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撰成音乐学专业《学习指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把课题开发的《网络课程》电子版由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六)学生实践成果
民歌合唱曲《壮乡之恋》和多个民族舞蹈节目在2007年、2008年广西师范学院迎新春联欢晚会上演出;壮族民歌合唱曲《赶歌圩》、侗族民歌合唱曲《蝉虫歌》在2007年CCTV青歌赛广西赛区预选赛合唱组比赛获“二等奖”;2008年10月广西师范学院民族小乐队演奏《壮乡·东南亚印象》参加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奏组比赛;2008年10月广西师范学院合唱团演唱《三月三·九月九》、《山歌好比春江水》参加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组比赛获“三等奖”;音乐学专业04级学生4个学期民乐演奏课、器乐合奏课汇报演出录像光盘。
二、项目成果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舞蹈教育;大学课程
一、泰国北部跨境山地民族以及舞蹈概况
泰国山地民族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包括苗(Miao, Hmong, Meo)、瑶(Yao, Mien)、傈僳(Lisu, Lesu)、拉祜(Lahu, Mussur)、阿卡(Akha, Ekaw)、克伦(Karen, Kariang, Yang)等20多个少数民族及其支系。山地民族寄居的地方,可以说是原始生态舞蹈的海洋,特殊的地理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农耕经济形态等因素造就他们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征,以及宗教特征。其舞蹈形态还处于较为原始、古朴的状态,集中体现了山地民族民俗、宗教、生产、生活的状况。
山地民族勤劳、智慧、善良而坚强,在漫长的族群迁徙途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用舞蹈的形式,真实、直观地记录了迁徙过程中先辈们用勤劳的汗水甚至是鲜血、生命换取的宝贵的生活、生产、战争等经验,并感召后代子孙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的抗争精神来优化生存环境:由于山地民族的聚居地大都远离都市,虽然风景宜人、山清水秀,可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瘟疫、疾病时常在村落里困扰着村民以及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家畜,没有现代医疗条件,就用舞蹈来“治病疗伤”、驱除邪恶;很多山地民族处于半山农耕经济状态,生产力水平底下,基本上处于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刀耕火种的原始自然经济状态。当年的气候条件决定人们的温饱,降雨量的多寡主宰着村民的衣食住行。为了来年庄稼长势旺盛,获得丰收,人们通过舞蹈来企求风调雨顺、消除虫害。论文 lwkoo.cn 毕业论文
舞蹈,还作为他们与上帝、祖先通灵对话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灵的寄托。有了舞蹈,村落头人、巫师、摩批的威严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因为他们是村落的守护着,同时也是领舞者。在阿卡、傈僳族等村落,举行仪式前所跳的舞蹈,都必须由头人、巫师或者摩批领舞,在他们家里面先跳过之后方可以全村人参与在特定的场所跳。所以,舞蹈,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神圣的,他跟想象中的神灵、祖先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赋予舞蹈和祖先、神灵一般无穷的魔力。而人们只要投入到舞蹈中,也就受到了神和上帝的庇护,就会变得健康、强壮从而坚不可摧。由于受到上述各种因素作用,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舞蹈形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舞蹈形态具有较浓郁的原始宗教特征;(二)、不同山地民族舞蹈形态的内涵、风格特征各异、个性特征突出;(三)、舞蹈文化在民俗活动、宗教仪式里占主导。
二、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以及走入课堂的必要性
1、让跨境山地舞蹈走入大学课堂,是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到底,舞蹈就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的写照。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踏着先祖留下的粗拙足迹,唱着先祖灵魂编织成的单纯而神秘的旋律,创造了灿烂的舞蹈文化,开辟了属于族群的一片净土。
大部分泰国跨境山地民族如苗(Miao, Hmong, Meo)、瑶(Yao, Mien)、傈僳(Lisu, Lesu)、拉祜(Lahu, Mussur)、阿卡(Akha, Ekaw) 等均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历史上曾同属起源于中国甘青高原的氐羌族群。山地民族的先民顺着湄公河流域经过漫长的迁徙过程进入泰国境内。他们的根是在中国,所以,他们的舞蹈形态很大程度上还有很多中国境内山地民族的痕迹,如:以腿部动作为主。从舞蹈形态的文化内涵来说,几乎跟境内的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是雷同,如:跨境拉祜族舞蹈“拜神树”“风吹谷子倒”“ 跳鹧鸪”“ 藤子上树”等,以及跨境苗族舞蹈“吹芦笙”“送葬”等,其舞蹈名称、步伐套路和境内是一样的,而他们的很多宗教仪式、民俗活动以及在仪式上跳的舞蹈,其风格甚至比境内的还要古朴,换句话说,由于远离都市,村落里的舞蹈形态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仍然保留着古朴、原始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宗教舞蹈文化,是散落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地区璀璨的文明碎片之一,撷取泰国北部地区跨境民族原始生态舞蹈这一文明碎片,走进大学课程,拼凑成完整的、美丽的图案,形成具有一定教学训练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教学组合,或者通过对原始素材的提炼、加工,形成舞台艺术作品。在此过程中发现文明传承的密码,为保护、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2、在大学课题里充分发挥其美育教育功能。
舞蹈的教育功能,是舞蹈的意义所在,通过舞蹈的审美教育,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给人以影响。但它不是以某种抽象的道德原则进行说教,而是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这一原则的崇高性,把它变为自己内在的心理欲求。过去历史上一些有见识的统治者也重视舞蹈教育,原因就是他们也懂得舞蹈教育功能这一特征。如中国古时周代,"设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子小舞。凡舞,有恢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礼春宫》,其目的就是利用舞蹈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把一整套封建道德礼教观念,输入贵族子弟的思想情感之中。 从美学的角度上说,舞蹈的这三种功能,就是真、善、美这三方面的作用。认识功能是真,教育功能是善,审美功能是美。但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在正常的情况下,舞蹈艺术总是作为真善美的统一整体来对人和社会发生作用的。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校园里的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举行一些公益性活动外,笔者认为,以山地民族舞蹈为载体,让博大的民族文化之精髓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无疑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举措。
3、泰国以及中国境内,跨境山地舞蹈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现状简析。
笔者在访问清迈皇家大学艺术系、国家戏剧学院等高校时,曾和这些高校的舞蹈专业老师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切磋。我们感到:现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泰国的传统舞蹈、孔戏等,而对山地民族的舞蹈仅仅限于了解、适当接触,而没有正式纳入课程教学的建设范围。也就是说,还没有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形成必修科目。而在国内,专业舞蹈院校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或者专州综合艺术院校的民间训练体系,基本上围绕中国四大民族舞蹈来展开,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教学仅仅限于限修课,可有可无,甚至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在专业的舞蹈院校,更应该让跨境山地舞蹈走入大学课堂,要使舞蹈教育事业真实意义上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国际化”,只有走“民族化”的道路。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性的”。
三、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纳入大学课程的途径、措施。
侧重、健全艺术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把整个湄公河次区域舞蹈文化形成大学必修课程。
1、形成基本功训练体系
基本功是学习其他舞种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是所有舞蹈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避免生态舞蹈“西洋化”,结合湄公河次区域舞蹈文化特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功训练课程体系——“民间”基训。而尽量不采用传统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当然可以有所吸收,但尽量以经过提炼的“民间”基训为主体)。另外,基本功训练课程里所用的伴奏音乐也尽量采用本民族的音乐素材。
2、形成民间舞蹈组合训练体系
以本土化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民间舞课程的主干内容:阿卡族舞蹈、拉祜族舞蹈、花腰傣、佛教舞蹈、泰族舞蹈、缅甸舞等。
这里有两个教学任务必须按步骤完成。民间舞教授的过程也就是动作元素组合提炼的过程;除了在练功房里,面对镜子再现其原始风貌外,更重要的还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雕琢、加工,形成既具有训练价值又不失去其原始风格特征的次区域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另外,除了次区域本土舞蹈外,还应该教授一些相互具有历史渊源的舞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对比与鉴别,这样就可以更正确快速地把握所学主干课程内容的风格特征。
3、形成单一舞种创作排练剧目或者形成能体现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历史渊源的舞蹈诗或者舞剧
剧目排练,简单的说,也就是把课堂里面单一的训练内容再经过加工、创作,升华成为能够体现、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特征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态,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把最原生的原创乡土舞蹈精髓以新锐的艺术构思全新整合重构,创造出独具浓郁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特征的民族风情并通过专业舞台进行展示。
四、结论
关键词: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舞蹈教育;大学课程
一、泰国北部跨境山地民族以及舞蹈概况
泰国山地民族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包括苗(Miao,Hmong,Meo)、瑶(Yao,Mien)、傈僳(Lisu,Lesu)、拉祜(Lahu,Mussur)、阿卡(Akha,Ekaw)、克伦(Karen,Kariang,Yang)等20多个少数民族及其支系。山地民族寄居的地方,可以说是原始生态舞蹈的海洋,特殊的地理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农耕经济形态等因素造就他们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征,以及宗教特征。其舞蹈形态还处于较为原始、古朴的状态,集中体现了山地民族民俗、宗教、生产、生活的状况。
山地民族勤劳、智慧、善良而坚强,在漫长的族群迁徙途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用舞蹈的形式,真实、直观地记录了迁徙过程中先辈们用勤劳的汗水甚至是鲜血、生命换取的宝贵的生活、生产、战争等经验,并感召后代子孙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的抗争精神来优化生存环境:由于山地民族的聚居地大都远离都市,虽然风景宜人、山清水秀,可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瘟疫、疾病时常在村落里困扰着村民以及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家畜,没有现代医疗条件,就用舞蹈来“治病疗伤”、驱除邪恶;很多山地民族处于半山农耕经济状态,生产力水平底下,基本上处于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刀耕火种的原始自然经济状态。当年的气候条件决定人们的温饱,降雨量的多寡主宰着村民的衣食住行。为了来年庄稼长势旺盛,获得丰收,人们通过舞蹈来企求风调雨顺、消除虫害。论文毕业论文
舞蹈,还作为他们与上帝、祖先通灵对话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灵的寄托。有了舞蹈,村落头人、巫师、摩批的威严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因为他们是村落的守护着,同时也是领舞者。在阿卡、傈僳族等村落,举行仪式前所跳的舞蹈,都必须由头人、巫师或者摩批领舞,在他们家里面先跳过之后方可以全村人参与在特定的场所跳。所以,舞蹈,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神圣的,他跟想象中的神灵、祖先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赋予舞蹈和祖先、神灵一般无穷的魔力。而人们只要投入到舞蹈中,也就受到了神和上帝的庇护,就会变得健康、强壮从而坚不可摧。由于受到上述各种因素作用,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舞蹈形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舞蹈形态具有较浓郁的原始宗教特征;(二)、不同山地民族舞蹈形态的内涵、风格特征各异、个性特征突出;(三)、舞蹈文化在民俗活动、宗教仪式里占主导。
二、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以及走入课堂的必要性
1、让跨境山地舞蹈走入大学课堂,是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到底,舞蹈就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的写照。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踏着先祖留下的粗拙足迹,唱着先祖灵魂编织成的单纯而神秘的旋律,创造了灿烂的舞蹈文化,开辟了属于族群的一片净土。
大部分泰国跨境山地民族如苗(Miao,Hmong,Meo)、瑶(Yao,Mien)、傈僳(Lisu,Lesu)、拉祜(Lahu,Mussur)、阿卡(Akha,Ekaw)等均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历史上曾同属起源于中国甘青高原的氐羌族群。山地民族的先民顺着湄公河流域经过漫长的迁徙过程进入泰国境内。他们的根是在中国,所以,他们的舞蹈形态很大程度上还有很多中国境内山地民族的痕迹,如:以腿部动作为主。从舞蹈形态的文化内涵来说,几乎跟境内的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是雷同,如:跨境拉祜族舞蹈“拜神树”“风吹谷子倒”“跳鹧鸪”“藤子上树”等,以及跨境苗族舞蹈“吹芦笙”“送葬”等,其舞蹈名称、步伐套路和境内是一样的,而他们的很多宗教仪式、民俗活动以及在仪式上跳的舞蹈,其风格甚至比境内的还要古朴,换句话说,由于远离都市,村落里的舞蹈形态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仍然保留着古朴、原始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宗教舞蹈文化,是散落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地区璀璨的文明碎片之一,撷取泰国北部地区跨境民族原始生态舞蹈这一文明碎片,走进大学课程,拼凑成完整的、美丽的图案,形成具有一定教学训练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教学组合,或者通过对原始素材的提炼、加工,形成舞台艺术作品。在此过程中发现文明传承的密码,为保护、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2、在大学课题里充分发挥其美育教育功能。
舞蹈的教育功能,是舞蹈的意义所在,通过舞蹈的审美教育,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给人以影响。但它不是以某种抽象的道德原则进行说教,而是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这一原则的崇高性,把它变为自己内在的心理欲求。过去历史上一些有见识的统治者也重视舞蹈教育,原因就是他们也懂得舞蹈教育功能这一特征。如中国古时周代,"设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子小舞。凡舞,有恢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礼•春宫》,其目的就是利用舞蹈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把一整套封建道德礼教观念,输入贵族子弟的思想情感之中。从美学的角度上说,舞蹈的这三种功能,就是真、善、美这三方面的作用。认识功能是真,教育功能是善,审美功能是美。但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在正常的情况下,舞蹈艺术总是作为真善美的统一整体来对人和社会发生作用的。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校园里的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举行一些公益性活动外,笔者认为,以山地民族舞蹈为载体,让博大的民族文化之精髓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无疑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举措。
3、泰国以及中国境内,跨境山地舞蹈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现状简析。
笔者在访问清迈皇家大学艺术系、国家戏剧学院等高校时,曾和这些高校的舞蹈专业老师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切磋。我们感到:现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泰国的传统舞蹈、孔戏等,而对山地民族的舞蹈仅仅限于了解、适当接触,而没有正式纳入课程教学的建设范围。也就是说,还没有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形成必修科目。而在国内,专业舞蹈院校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或者专州综合艺术院校的民间训练体系,基本上围绕中国四大民族舞蹈来展开,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教学仅仅限于限修课,可有可无,甚至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在专业的舞蹈院校,更应该让跨境山地舞蹈走入大学课堂,要使舞蹈教育事业真实意义上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国际化”,只有走“民族化”的道路。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性的”。
三、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纳入大学课程的途径、措施。
侧重、健全艺术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把整个湄公河次区域舞蹈文化形成大学必修课程。
1、形成基本功训练体系
基本功是学习其他舞种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是所有舞蹈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避免生态舞蹈“西洋化”,结合湄公河次区域舞蹈文化特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功训练课程体系——“民间”基训。而尽量不采用传统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当然可以有所吸收,但尽量以经过提炼的“民间”基训为主体)。另外,基本功训练课程里所用的伴奏音乐也尽量采用本民族的音乐素材。
2、形成民间舞蹈组合训练体系
以本土化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民间舞课程的主干内容:阿卡族舞蹈、拉祜族舞蹈、花腰傣、佛教舞蹈、泰族舞蹈、缅甸舞等。
这里有两个教学任务必须按步骤完成。民间舞教授的过程也就是动作元素组合提炼的过程;除了在练功房里,面对镜子再现其原始风貌外,更重要的还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雕琢、加工,形成既具有训练价值又不失去其原始风格特征的次区域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另外,除了次区域本土舞蹈外,还应该教授一些相互具有历史渊源的舞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对比与鉴别,这样就可以更正确快速地把握所学主干课程内容的风格特征。
3、形成单一舞种创作排练剧目或者形成能体现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历史渊源的舞蹈诗或者舞剧
剧目排练,简单的说,也就是把课堂里面单一的训练内容再经过加工、创作,升华成为能够体现、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特征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态,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把最原生的原创乡土舞蹈精髓以新锐的艺术构思全新整合重构,创造出独具浓郁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特征的民族风情并通过专业舞台进行展示。
四、结论
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幼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有了系统的规定。“以幼儿为主体,提供适合的教育”,“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标准》不仅要求幼儿教师了解教育对象,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还要求教师根据地区、对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即具备课程创生能力。
二、民族地区对幼教人才的需求
笔者在民族地区幼儿园见习时与园长就“想要招聘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展开了讨论,都匀市某幼儿园的园长说:“我们想要打造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类幼儿园。因为资金有限,我们需利用本地的一些少数民族资源来创设环境,幼儿活动中也会渗透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所以,我们希望新来的老师不仅理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地方民族文化知识”。可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具备教科研能力对于在民族地区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
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贵州的一所民族师范学院,是贵州省最先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校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是一所很具代表性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每年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定数量的幼儿教师,本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如下:表中可见,公共基础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为26.25%,专业主干课占62.58%,通过访谈学生得知,公共基础课程中并未涉及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课程的学习。在《培养方案》中我们得知,实践教育课为31周,其中社会实践为1周,专业见习为1周,教育实习为8周,其他类课程中对教学技能课程较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较少。高师院校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理论课程,但为学生提供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却少之又少,教学实习是其中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但没有充足的时间的保证;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普通的师范院校还是民族师范院校,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基本一致,并未体现地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课程的设置也要求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新形势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研促教,方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实现其专业发展,而课程设置中并未注意到这一点。
四、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针对本校的课程设置,笔者自编了一份《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针对该院校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对105位同学发放了问卷,回收了97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如表2:分析得出学生对技能课程的满意度的平均分为3.7036,属于偏高的水平;对理论课程的满意度平均分为3.2062,虽然较技能的平均分低,但也属于中等偏高的水平。笔者曾与学前教育学生谈论过相关的话题,他们觉得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都很69丰富,对自己的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当笔者走进幼儿园时,发现黔南州的幼儿园所用的教材有几套,如贵州省《幼儿园发展适应性课程》,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教材,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从不同的教材中选择适合的内容来进行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创生能力。然而,在观摩的幼儿园活动中,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普遍偏差,很多活动的实施因教师不会利用资源进行创编而使活动的开展显得空洞而无力,幼儿也没有多大兴趣。
五、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构建
(一)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通识课程中
学前教育逐渐走入全球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学前教育的民族化也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罗世琴在很好地阐释了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融入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她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了自己的论点,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的“完人”培养目标决定其必须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通识教育进行理性的推广与普及”,[2]可见,在民族地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掌握少数民族文化更具有现实意义,例如民族音乐、民族游戏、民族体育、民族图样等可为学生提供课程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从而传承和发扬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中开设“少数民族舞蹈“等课程,以充分体现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特色优势。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课程创生能力
向海英在博士论文《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中将学前教育课程创生能力定义为:“幼儿园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实际,结合幼儿园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经验有效增长和建构,实现儿童全面、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过程。”[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中获得成长和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其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的孩子处于身心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更应该让孩子在主动探索中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美国的辛德尔(Synder.J)等人把课程实施取向归纳为: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知识是个人化、情境化的,课程不是预先决定的,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生的教育经验,形成于个体建构过程中。”[4]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幼儿教师具备课程创生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教学,能在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地方基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学前教育活动。这是对教师的挑战,同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课程创生能力可通过同课异构等多种途径进行,学校可开设与此关联的相关课程,例如“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课程。
(三)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
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包括弹琴、唱歌、舞蹈、手工制作和教育教学的能力等七项技能,专业技能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可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的课程与时间的方式来进行,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成为必须;教育教学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技能训练课程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同时,处于民族地区的人们从小就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他们能歌善舞,舞姿优美,表现欲望强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可设置“本土民族舞蹈”、“幼儿民族音乐”、“民族、民间游戏”、“民族手工”等独具民族特色的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的民族课程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教学技能,为今后在民族地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该地区孩子提供更好的指导与教育。
(四)提高学生参加实践实效性
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并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才是真正地学到了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而理论转化为实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才能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为了保证其有实际的效果,时间必须有一定的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了解实践中的幼儿教育是必须的,所以学校应适当延长实习与见习的时间。
(五)提升学生教科研能力
论文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演艺业 优势
近年来,伴随云南旅游业的扩大发展和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日益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其中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由此激发了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新兴旅游演艺市场的勃兴,已经成为云南文化产业中引人注目的新景观和新增长点。从产生初期到如今,不论是景区内的小型旅游表演还是大型的实景演出,其带来的效应和作用是独特且显著的。
一、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云南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其中,云南民族民间传下的舞蹈品种1095个、舞蹈套路6718个,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云南民族舞蹈都属中国之最。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云南省共有37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这两个名录。新公布的两项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别,如传统音乐——姚安坝子腔等;传统戏剧——滇剧、佤族清戏等;传统舞蹈——傣族象脚鼓舞、彝族打歌等。此外,云南民族民间曲调歌谣更是丰富多彩,甚至连人们说话发音都是一种奇妙的乐音,正所谓“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云南映象》作为云南文化产业产品项目最具代表意义。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走村串寨,甄选了具有典型云南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舞蹈及音乐元素,用了15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以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力构架了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通过把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与现代艺术构思进行有机融合,集中展现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难看出,《云南映象》正是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提炼才使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同时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生命力。“原生态”是《云南映象》独有的特质,是区别于其他演艺产品的一大卖点,同时也是产品本身的魅力所在。“原生态歌舞集”的命名既体现了产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体征和风格,又能产生较大的市场吸引力。
《云南映象》中70%以上的演员为土生土长的本土演员,包括了彝、白、哈尼、布朗、藏等少数民族,他们来自云南各地州的田间地头,保留着古朴的形象。这些“原住民”的质朴表演是其原生态性的重要体现。
二、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及产业平台优势
云南文化演艺产品的开发,一方面不能偏离传统,要保持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充分展示其古朴风格和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时展,忽视大众的现代需求心理和审美要求。产品的编创既要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又应体现现代大众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突出产品的娱乐性、体验性及赏析性的特点。通过灯光、舞美等先进舞台技术的运用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如在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中,可利用帕尼灯制作形成的立体舞台画面、布景灯营造各种各样的鲜活场景、升降移动舞台显现的动态场景等。这些科技手段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冲击力和感染力,使原始古朴的民间歌舞充满了时代感,迎合了现代市场需求。使观众无论在感官视听还是在心理体验上都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实现“注意力”与“体验”的完美结合,同时,通过此种特定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感受形成对云南的特殊印象。 转贴于 这种文化产业与市场需求的相互整合,形成了文化与旅游市场的双赢格局,为云南旅游经济带来了一片新的绿洲。目前,云南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到云南的游客每年以500万人次的数量增加,2007年云南接待海外入境游客高达458.36万人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高达8986.15万人次。
三、丰富的文化项目创新理念及内在品质优势
云南文化产业项目不同于一般曲高和寡的艺术作品以及粗俗滥造的娱乐节目,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想指导产品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部又一部既有传统美感又有现代感染力的后现代新结构作品。《云南映象》采取的是田间地头的原生态舞蹈跳法,但并非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它将原创乡土经典和创新的舞台艺术经典整合重构,通过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与经典的民族舞表演组合,构成了一种与一般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舞蹈艺术。改变了传统民间歌舞零散纷乱、粉饰造作的弊病,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精神抚慰。同时,在舞美设计上也尝试了一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抛弃传统的具象造型,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使舞台变得极为灵动。《云南映象》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契合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融合,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新的理念更是体现在节目主创者的身上,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编创者不断为作品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才能使其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论文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演艺业 优势
近年来,伴随云南旅游业的扩大发展和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日益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其中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由此激发了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新兴旅游演艺市场的勃兴,已经成为云南文化产业中引人注目的新景观和新增长点。从产生初期到如今,不论是景区内的小型旅游表演还是大型的实景演出,其带来的效应和作用是独特且显著的。
一、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云南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其中,云南民族民间传下的舞蹈品种1095个、舞蹈套路6718个,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云南民族舞蹈都属中国之最。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云南省共有37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这两个名录。新公布的两项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别,如传统音乐——姚安坝子腔等;传统戏剧——滇剧、佤族清戏等;传统舞蹈——傣族象脚鼓舞、彝族打歌等。此外,云南民族民间曲调歌谣更是丰富多彩,甚至连人们说话发音都是一种奇妙的乐音,正所谓“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云南映象》作为云南文化产业产品项目最具代表意义。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走村串寨,甄选了具有典型云南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舞蹈及音乐元素,用了15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以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力构架了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通过把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与现代艺术构思进行有机融合,集中展现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难看出,《云南映象》正是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提炼才使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同时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生命力。“原生态”是《云南映象》独有的特质,是区别于其他演艺产品的一大卖点,同时也是产品本身的魅力所在。“原生态歌舞集”的命名既体现了产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体征和风格,又能产生较大的市场吸引力。
《云南映象》中70%以上的演员为土生土长的本土演员,包括了彝、白、哈尼、布朗、藏等少数民族,他们来自云南各地州的田间地头,保留着古朴的形象。这些“原住民”的质朴表演是其原生态性的重要体现。
二、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及产业平台优势
云南文化演艺产品的开发,一方面不能偏离传统,要保持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充分展示其古朴风格和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时展,忽视大众的现代需求心理和审美要求。产品的编创既要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又应体现现代大众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突出产品的娱乐性、体验性及赏析性的特点。通过灯光、舞美等先进舞台技术的运用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如在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中,可利用帕尼灯制作形成的立体舞台画面、布景灯营造各种各样的鲜活场景、升降移动舞台显现的动态场景等。这些科技手段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冲击力和感染力,使原始古朴的民间歌舞充满了时代感,迎合了现代市场需求。使观众无论在感官视听还是在心理体验上都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实现“注意力”与“体验”的完美结合,同时,通过此种特定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感受形成对云南的特殊印象。
这种文化产业与市场需求的相互整合,形成了文化与旅游市场的双赢格局,为云南旅游经济带来了一片新的绿洲。目前,云南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到云南的游客每年以500万人次的数量增加,2007年云南接待海外入境游客高达458.36万人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高达8986.15万人次。
三、丰富的文化项目创新理念及内在品质优势
云南文化产业项目不同于一般曲高和寡的艺术作品以及粗俗滥造的娱乐节目,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想指导产品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部又一部既有传统美感又有现代感染力的后现代新结构作品。《云南映象》采取的是田间地头的原生态舞蹈跳法,但并非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它将原创乡土经典和创新的舞台艺术经典整合重构,通过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与经典的民族舞表演组合,构成了一种与一般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舞蹈艺术。改变了传统民间歌舞零散纷乱、粉饰造作的弊病,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精神抚慰。同时,在舞美设计上也尝试了一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抛弃传统的具象造型,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使舞台变得极为灵动。《云南映象》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契合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融合,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新的理念更是体现在节目主创者的身上,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编创者不断为作品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才能使其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悠久的民族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为广西民族地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但是,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产品缺乏创意、技术含量低、艺术感染力不强,国际化品味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本地区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区内各种各样优势文化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不同的文化资源应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打造适合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产业模式;特色文化产业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相关概念
1.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概念。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生产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提供少数民族文化服务的行业,在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作。民族文化的定义:各族人民在长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各族人民所具有的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
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范围界定。
广西全区聚居了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民族资源颇丰,所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广西少数文化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少数民族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民族建筑、民居;二是少数民族自然风光资源,包括少数民族山川河流、自然奇观、沿海风光;三是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体育;四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包括民族音乐及乐器、民族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文学;五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包括民族医药、民族饮食、民族服饰。以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都将纳入本文界定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范畴之中,将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1.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
发展模式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最初的定义是指既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后,所反映出来的要素组合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任何理论的突破和实践的发展都会带来新的模式,如市场主导型模式、产业关联模式、全面推进型模式等。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产业(某一具体产业或宏观产业)在特定时期、特定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和发展策略。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与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相匹配,通过对产业的内部资源、外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优化的配置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类。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五种:资源依托模式,需求导向模式,产业要素依托模式,相关产业带动型模式,政府政策导向模式。
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1.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观光产业发展模式。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山川河流、自然风光历史遗址、民俗风情、民族节日、民族建筑等资源进行开发,以发展旅游文化市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细分为以下具体开发形式:人文历史景观模式,民族歌舞模式,民族节日式,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模式。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仅有形式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结合起来。首先,以文化创意为主线,确定“文化+创意+科技+艺术”的规划思路,注重以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展示当地文化,如博物馆、展览馆、雕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人们对旅游有了新的要求。高新科技作为技术手段,可以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游戏玩法、影视场景、个性创意商品、生态建筑景观等手段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为旅游者提供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还有知名度不高,除了印象刘三姐、桂林山水,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点较少被人提及。互联网以其传播优势,正在改变传统文化产业的营销渠道,互联网作为兼容性极强的主流平台,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很多文化企业开始与互联网技术、电商结合,对接线下营销,进行线上线下的合作。
2.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产业发展模式。
广西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并且通过创意手段和科技手段将隐性的文化资源显性化,生产出文学、电影、舞台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蕴含着大量的创作素材,比如奇特、险峻、秀美的地貌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动漫、游戏等产品创作的背景题材,15届东京电影节开幕电影《面纱》,就是在广西的黄姚古镇及宜州祥贝取景,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不同的历史民族人物、神话、传说可以作为动漫、游戏、影视剧等产品创作的内容题材,如电影《刘三姐》、《少林小子》。这些方式都可以说是目前文化产业大热的概念“IP”的具体形式。IP=intellectualproperty,翻译成中文是知识产权,也叫智力成果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广西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引入IP的概念,但IP的核心还是创意,且以知识创造为基础,应结合广西的具体特征,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书画、服饰为基础,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要进行保护性开发,把握其精髓,保护其传承。例如桂林渔鼓、铜鼓音乐、侗族大歌,这些民歌和戏曲不仅值得专家学者研究,如加以新的创意和宣传,以现代人们的审美观为出发点,一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3.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具体情况,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具体实现途径应为政府扶持引导、培育龙头企业、产业聚集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辅助。政府主要起扶持和引导的作用,积极制定产业政策,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建立一个宽松宽容、真正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实施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发展战略。龙头企业的地位非常突出,文化产业主要是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起来的。产业聚集区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现已形成的集聚区,要采用市场化模式,积极引进有园区开发经验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规划园区产业发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努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入住园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起着辅助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高校是一个人才集中、智力密集、科研力量雄厚的地方,它承担着提升人才文化素质、工作技能的责任。充分发挥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依托自然科学、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资源和科技资源,依托几大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出既立足本土同时又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产业人才。
作者:章雨微 赵瑞峰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杰,陈静.试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07.
[2]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3]梁振:《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关键词:舞蹈;教学;艺术;实践;应用;浅谈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一、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的舞蹈教学课堂过于沉闷和死板,老师并不能很好的安排舞蹈教学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和时间问题,这也就使学生在舞蹈教学课堂中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对舞蹈兴趣的产生和培养,更加不利于学生舞蹈教学课堂中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舞蹈课堂都是老师在讲解,老师在师范,学生并不能够真正的将自身融入到舞蹈课堂之中去,有些舞蹈教师为了使学生记住一些动作和要领,会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提问和考核,这样做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也增加了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压力。
二、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的应用
面对以上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其原因,笔者认为,将艺术实践应用到舞蹈教学之中去,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应用之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
在传统舞蹈教学中,往往对舞蹈的动作十分重视,但是,我们对于舞蹈文化的研究却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本土民族艺术资源更加缺乏关注,这就使我国的民族舞蹈教学和研究发展相对滞后。就拿广西本土的民族舞蹈来说吧,在对广西地区民族舞蹈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到广西民族地区的艺术采风,对广西民族地区十分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的资源进行依托,将舞蹈课堂的民间民族舞蹈组合教学很好的与课外当地田野调查进行紧密的结合,例如广西宾阳、田阳以及马山等等壮族地区,南丹里湖乡、都安、巫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等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到其中进行实地的田野考察,对其原生态的舞蹈动作元素进行很好的创作、重组、整合和提炼,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广西民族民间舞蹈特点和风格进行掌握,使舞蹈教学课堂更加具有民族的特色。
(二)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应用之舞蹈课堂为艺术实践奠定基础
在艺术实践的活动中,基于艺术实践对舞蹈教学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学课堂为艺术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新颖的舞蹈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一般情况下,从事舞蹈教学工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和体会。任何一个刚刚跨入舞蹈教室的人和刚刚接触舞蹈的人,面对鲜红的地毯、明净的镜子以及长长的把杆,都会有一种新鲜感,并且会十分向往。再加上他们对舞蹈浅显的感知认识,他们向往的热烈的掌声、优美的舞姿以及动听的音乐,这些都会增加他们在刚刚接触舞蹈那个时间里面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上课也会集中注意力。但是,随着时间的转移,他们会认为舞蹈是十分枯燥的,因为舞蹈的基本功,擦地、踢腿、劈叉以及压腿等等都是十分单调又十分枯燥的,并且会很累很痛。所以,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也会逐渐的消失殆尽。在舞蹈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就是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失去了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行动上就会十分消极,在思想上就会十分怠慢,这样也就不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笔者针对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对教学形式进行了新颖的设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舞蹈基本训练搭配上学生喜欢的音乐,使他们在活泼的音乐中进行训练,在舞蹈教学中,让学生们跑跑、跳跳、坐坐、躺躺等,利用把杆、中间训练、地面等等形式,将动和静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使其交替进行,这样对训练节奏以及课堂气氛进行了很好的调节,另外,我还在舞蹈教学中编排了一些生动、形象、短小、动作性强的动作,这样既丰富了舞蹈教学的内容,还活跃了舞蹈教学课堂的气氛。相关数据表明,富有艺术性、多样、新颖的舞蹈教学形式,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还能够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仅能够磨练学生们的品格和意志,还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
结论:本文中,笔者首先对舞蹈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接着又针对舞蹈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笔者从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应用之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以及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应用之舞蹈课堂为艺术实践奠定基础这两个方面对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的应用进行了浅谈。
参考文献:
[1]余蓉晖,孙葆丽,申伟华.论奥林匹克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和异化现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10).
关 键 词 :少数民族高校 音乐表演 四种能力培养
教育部提出的加强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使学校的各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让学生真正受益。这是一个巨大的培养工程。笔者长期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对该地区的教育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虽然有一定的办学基础,但仅能基本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与其他音乐院校和同级同类院校相比,实力不足。专业教育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学设施有待添置,实验室设备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缺乏特色课程的开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能够顺利通过教育部对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改造。
一、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培养音乐理论研究型师资,还要特别重视培养音乐技术训练型和就业市场开拓型师资。只有三种类型师资的合理搭配,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适应面较广、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开发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建构学科梯队,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引进与本专业相关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鼓励与本专业相关的年轻教师考研攻博。
二、调整培养目标 强调对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开发应用型音乐表演本科人才的培养,拓宽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口径。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按学科大类(音乐表演类)招生,实行“1+3”人才培养模式,即:
1.大学4年,前“1”年学完大部分“必修课”(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2.第2年分专业方向──分器乐、声乐、舞蹈三个方向,并增设地方特色的课程,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遵循四条原则:自愿原则;专业方向人数(设置最低线和最高线)控制原则;先选者优先原则;服从调整原则。
3.后“3”年学习“限选课”+“特色课”+“实践课”,其中第4年主要安排特色“实践课”和毕业论文。
4.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特色课程,允许本专业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门课程,也允许在本系内的相近专业中交叉选课,从而形成一种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运转灵活、周期短,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调整充实课程体系 利用地方特色资源,音乐表演专业应该增设或加强结合地方人才需求的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增设特色课程,进行专业、学科渗透的课程体系改造。课程体系是一定时期的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最集中、最精练、最系统、最基本的综合反映,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课课程体系、实践课课程体系、创新教育体系。调整后力求突出育才特色,努力探索和实行“四位一体”的育才体系(专业知识+表演技能+教学实践+特色课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五结合”(即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排练与演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方法以及学生素质教育的“导师制”和技能教育的“多证制”的新措施。具体改造如下:
1.加大应用性课程的课时量。在“专业必修课”中增加各方向表演课程的课时量。
2.调整专业的侧重点。在“限选课”中增设“音乐美学”课程。
3.进行适度的专业、学科渗透。在“限选课”中增开《文学概论》,为拓宽学生视野打下基础。
4.在特色课程中增设原生态歌舞、民族器乐、地方戏、曲艺创作等课程,以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道路,聘请当地真正有名有实力的“歌王”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声乐原生态的教学。同时可根据仫佬、毛南、苗、瑶、壮族的舞蹈素材为基础创编民族舞蹈,通过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创编排练,学生修满后给予相应的学分并颁发相应的证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目的,培养及训练实用性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5.开辟音乐表演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多方面获取信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可以在线答疑、交流。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每学年以班为单位,负责一台自导自演的文娱晚会;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学生三项全能比赛;每学年第二学期举行“艺术之春”演出活动、专业汇报演出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本校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比赛活动以及参加全区、全国专业比赛等活动;定期开展音乐理论比赛活动。
五、强化实践应用环节 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的演唱、演奏、舞蹈方面的实践能力,建设三至四个音乐表演实践基地,对当地的民歌及舞蹈进行收集整理、创编,使民族歌舞得到继承与发展。
六、突出地方特色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虽然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具有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调整改造后的音乐表演专业是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进行专业设置,同时也利用本地区的特殊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这样才具有地方特色。
七、配套教材建设
1.所有课程都必须具有符合专业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相应的教学大纲应能够涵盖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内容。
2.2/3以上的专业主干课应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没有采用正式出版教材的专业主干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
3.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教学,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一套地方少数民族音乐表演特色教材(系列讲义),争取经过试用后再正式出版。
通过调整改造、优化音乐表演的结构,使其更加完善或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经过整体优化而形成合理配置的有机整体。其效能的发挥并不体现在某一要素单一的或局部的功能发挥上,而是体现为整个模式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调适与和谐运转之后所产生的整体效果上。这样,学生既打牢了主修专业的基础,又满足了学生求职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
[1]张应强,肖起清.中国地方大学:发展、评价与问题.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6期.
[2]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改革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