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际汉语教育论文范文

国际汉语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际汉语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际汉语教育论文

第1篇

(一)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突出特征

对外汉语专业1983年确立,1985年正式招生,当初国家设立这一专业,旨在适应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就把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定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即使是后期增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也不例外。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且具有较强优势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讨论,以凸显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阶段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原则方面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如李铁范、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关心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学者们还提出,地方高校在依据国家专业整体规划或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自身定位、特色、区域位置、教学实际、学生个性以及就业等因素,如熊素娟、石诗、黄剑涛、李丹、张静等。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方面,2003年,“第一届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35所院校代表经过讨论后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教学技能,并确立了本专业的十二门主干课程,这为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奠定了基调。此后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者们提出语言、文学、文化、教育教学四大课程模块不可或缺,如李铁范、白朝霞、杨同用、赵金广、李红、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蒋协众等。其中李铁范、蒋协众提出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为主体,以文化和外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设置模式,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尤其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二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期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此外,学者们对其他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何建、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应当依据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要求,依据整体性、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开展课程优化和设计,考虑开设基础理论课、主干课,实践课,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詹向红、张发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能狭义的定位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而应转变培养模式,把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宣炳善认为,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教师必须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和传播意识,为此必须增加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课程。罗小东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性质进行了界定,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围绕汉外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综观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大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对外汉语专业定位在师范性,旨在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2012)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课程设置应集中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学、文化类、外语类等方面,地方高校还应开设凸显地方特色、增进学生就业的特长课,这或许可以视为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到目前为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

当初国家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无论是1998版,还是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都明确规定,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二:一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一是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专门人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都把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课程开设也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展开,对于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则着力不够。课程设置虽涉及文化类课程,但其主要目不是基于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是基于对外汉语的教学需要。这一阶段虽有部分学者如李铁范、詹向红、张发清、宣炳善等也注意到文化传播类课程设置的不足,提议设置此类课程,但是这一阶段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专业课程设置仍在如何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过去三十年中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明显不足是仅仅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中二分之一的要求,即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而忽视了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交流传播类课程的开设,使得课程设置中缺少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技能的课程。

二、新形式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更标志着对外汉语专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提出了针对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六大转变。我们认为,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面临着自身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相对单一的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语言文化交流及传播人才培养并重的轨道上,这一发展变化本身要求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转变。教育部1998版和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表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两种职能:一是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一是能够从事与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据此,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目标课程设置,增加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和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特征。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理应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介绍给世人,必须拥有懂得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培养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重任,使得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够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催生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13.53%,在国内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4.51%”,因此,从学生的就业角度着想,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文化交流传播类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又可以从事汉语国际交流与传播类工作。

三、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课程设置的思考

第2篇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背景

我国对外教育初期,其留学培养费用主要是由我国自主承担,但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生逐渐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7倍之多。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文化教育已经呈上升趋势。而主要自费学生的来源则集中在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要远超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汉语言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备受重视。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各国人民也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的素质文化教育,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发展。因此,我国与他国的学术教育往来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本土文化和风土人情。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只身来到中国,而学习者的教育层次也从本科延伸到博士不等,所学习的学科也由原有的汉语言类逐步发展到理、工、农、医等各个专业,这对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②。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相应的发展趋势。第一,我国的留学生成分与往年相比发生时了一些变化,自费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公费生,并呈上升趋势。第二,在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方面,已经从以往的东欧几个友邻国家上升到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属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增长速度最快,且这些留学生属于自费生的占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可以有效带动文化素质传播。第三,在学历生当中,我国本土的研究生数量在逐年增长,而对外留学生的研究生数量却明显下降。第四,我国的对外汉语言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简单认知转换到如今的教学方法水平的问题上。更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多样化、戏剧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对之产生兴趣③。

二、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目光投向中国,为此,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和挑战。为了应对新时代下的全新形式,我国对汉语言的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全新调整。我国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汉语言教学小组办公室,现如今已可对国家汉办进行独立办理,并成为知名品牌。其中,孔子学院已成为知名代表。在我国,孔子学院已创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更是分布于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多次举办海外中小学校长夏令营活动,为教师进行培训,派遣志愿者去海外组织编写材料,研究教学方法等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海外教学及夏令营等活动都备受国家关注,并被给予大力支持。汉语言的大力推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六大转变:第一,从汉语言教学到国际教学的转变;第二,从语言教学的走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第三,向大众化的应用教学转变;第四,从传统的教育推广向系统的国际推广发生转变;第五,从政府推动运作发生转变;第六,从传统的纸质推广向多媒体、多元化推广发生转变④。

三、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展望

第3篇

我国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现象就是其中一个需要重视的教学难点。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非全貌,却是缩影。受地域文化的启发,本文主要以浙江文化为例探究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个人的教学思考。

一、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留学生所在地区的很多生活现象都和当地的方言、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有时单靠普通话还远远不够。以方言为例,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受到方言影响。而我国方言众多,教学中难以操作,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少涉及方言的内容。浙江大部分地区属吴方言区,方言区内部差异明显,和北方方言不同。吴语区虽是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在推普道路上依旧有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语法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地居民和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如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蛮”,可能就让留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在方言词汇和语法教学上,需要教师多留心。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其属吴越文化圈,内部还可分为吴文化圈、越文化圈和瓯文化圈。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较独特的水乡文化,且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兴起了商贾文化,因此本地域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浙江的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端较早,余姚县罗江河姆渡文化、嘉兴马家滨文化、余杭良渚文化等都具有原始南方农耕文明色彩。由物质生产衍生出的各类器物、饮食、技术、民俗和艺术也有可探究的空间。唐宋以来,市民文化、商业文化也逐渐兴起,话本、诗词和戏曲艺术斑斓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外国友人来中国,对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除了经济情况和教育资源的考虑,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某一地域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汉语。因此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地域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中外人际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解码器

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个人而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群体而言,则是实现社会团体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不妨以民俗和方言文化为例来说明。乡音是地域群体的凝聚因素之一,浙江地区方言复杂,反映了本地区地域认同感。方言易形成共同的文化习性和观念,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融洽。由于方言差异,很多地域性的风俗禁忌也需要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更好理解。浙江一带因为经商历史悠久,素来有在农历二十八日迎财神的习俗,因“廿八”与“年发”是谐音,寓意“年年发”。再如温州地区春节常用瓶、碗来代指“平安”也是谐音。留学生若有方言需求,方言学习将是融入当地生活的好方法,只是其教学标准及设计还不成熟。不过在通识性方言概览中,让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接触方言的基本情况是有益处的。

从国际层面而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小觑。各类经贸文化的合作活动都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了解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禁忌。譬如饮食方面,浙江人重清淡、喜稻米、好河鲜海产,这就不是“南甜北咸”能涵盖的。浙江作为水稻产地,米酒文化兴盛,绍兴黄酒闻名海外,由此衍生的餐饮酒礼的地域特色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二、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多样化

浙江文化包含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特质,在风俗、语言、思想上都有古越族的遗存。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盛行,使浙江文化和传统中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抽象概括的地域文化特点总结需要通过具象内容说解。譬如从地理环境入手了解浙江的水文、土地和气候情况,就让留学生对稻米、桑蚕、渔业等农业生产有了具体认识,再谈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织品、民俗、手工业、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就不会太困难。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章法和逻辑。

2.实用性

学以致用给学习者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其持久学习的动力之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很难达到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大体需求,注重生活中常用的文化内容教学,如浙江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旅游资源、生活禁忌等。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再做取舍。

3.专业性

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除了语言进修生,还有众多研修不同专业的人士,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目标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类情况则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经贸专业可能想了解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史和贸易模式;人文专业对浙江的艺术、文学和社会风貌感兴趣;医学专业希望了解浙江医学技术和发展等内容。

4.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教学中的文化大多是传统或优秀的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宣扬的中华文化,同样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文化。然而有时本国国民观念上认同的优秀文化,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看来未必尽然。若是过于渲染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反而会引发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化材料并非易事。在坚持“优多劣少”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具备自我批评的态度才能赢得认同。以浙江商业文化为例,它为文化产品开发、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在重商意识下的迷信风俗、利益至上的偏狭观念却是糟粕。若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让留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学习者则会对商业文化的理解更加到位。

(二)教学原则

1.总原则――双“因”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八字总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文化背景各异,需要注重层级性。在初级阶段,教师只需概括介绍较典型的地域文化;在中高级阶段可尝试系统的文化教学。此外,浙江各地的文化也不同。同样是饮食文化,浙南和浙北却有差异,嘉兴有粽子、金华有火腿、温州有鸭舌。又如农耕习俗,宁波流行“驱蝗虫”、“稻花会”,金华崇尚“拜犁”,很多地区稻米有“尝新”活动。

2.实用交际为主,人文情怀为辅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短期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应把握为交际服务的实用性教学原则。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很多专业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地域文化无需过分强调,教师可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而忽视文化的力量。比如多数留学生对饮食和旅游感兴趣,我们不能只罗列食物和景点,还需说明饮食寓意、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造景的匠心和审美意趣。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人文关照情怀。

(三)教学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

和北上广三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同,浙江的高校自我独立教学能力相对单薄。在短时期内提高师资以及科研建设很难实现,但区域内各个院校或机构的合作却是可操作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对浙江地域的工艺美术文化感兴趣的留学生通过组织到本地区的艺术中心或是美术学院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缺失,克服学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团队才是良策。

2.教材建设

由于北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除了部分教育资源雄厚的南方高校有自己的教材外,很多院校仍采用北京高校教材。这些教材中北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但地域文化差异有时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困扰,也影响留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这类问题也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在内容选材上也加入了地域文化因素,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由于教材编写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局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未必精准,有些内容略显陈旧。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地域典型性,而不是地域专门性。优秀的教材创建需要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色的地域性课文内容。这样就不会让地域文化喧宾夺主。当然这一构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考虑众多现实因素,虽然亟待解决,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发教材编写的乱象。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3.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教材编写、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灵活度和执行度上还需要时间磨合,因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只是教授者、指引者,更是文化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甚至研究者。教师在结合实际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地讲授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现象,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利用或创造教学资源。用真实鲜活的教学材料,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要实现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融入中国各地区当地的日常生活,除了简单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更需要文化的理解和融入能力。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体验式的学习可以创造文化体验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沉浸式教学,让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然这些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师还可以积极地鼓励留学生融入本地的居民生活。

第4篇

关键词: 跨文化 教学能力 对泰汉语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颁布的《对外汉语教师标准》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提出明确规定,不但要求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而且要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技能①。本文从跨文化角度,针对对泰汉语教学,讨论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并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提出建议。

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层面

跨文化教学能力是指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能力。包括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及跨文化反思能力三个方面。

(一)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对外汉语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甚至学生之间各自的文化背景也不同。一些在中国课堂上司空见惯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不再适用。因此,要在多元的跨文化背景下组织教学,就要求教师在遭遇文化冲突时具备一种容忍力和调试力,但这往往并不容易。汉语教师想要在遭遇文化习惯冲突时正常地开展教学,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在心态上作出一系列调整,包括调整对自身课堂角色的定位,是领导者、参与者或是观察者;通过移情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不以中国文化习惯中的对错标准评判外国学生的行为,不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如老师认为学生上课吃东西就是不尊重老师,并断定学生也抱有相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组织教学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跨文化表达和交流能力

除了要在心态上具备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之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表达和交流能力,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外汉语教师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跨文化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语言的转换能力。这里的转换一方面是指各种语言如汉语、学生母语、媒介语之间的转换,在初级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有时教师需要借助其他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表达时,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自由灵活地在各个难度等级的汉语词汇、语法之间进行转换;在解释复杂、高级的词汇时,能用学生已掌握的简单、初级词汇进行可懂输入;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选择适当等级的词汇、语法和语体,并进行调整和熟练转换。二是用非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非语言是指“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交谈时的身体距离、沉默语行为、声音、语调、音量、绘画、图像、衣着打扮和人体姿态实物标志等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用做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态度……”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有时语言解释不清或解释起来费时费力的词汇或语言点,用非语言却能很轻松地达到交流效果。如在对泰国学生讲解“礼貌”一词时,上课的教师双手合十,向学生做了一个泰国人最常用的合十礼,然后又故意趾高气扬地从学生面前走过(在泰国文化中,从他人面前经过而不弯腰低头被视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之后,他对比两种行为说,前一个行为就是“礼貌”的表现,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学生对老师生动的教学大为赞赏。可见,学习一些非语言交际的技能,能帮助汉语教师强化教学效果,也让教学变得活泼生动。

(三)跨文化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对象,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的能力,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由于教学的跨文化特性,对外汉语教师还应具备跨文化思维的反思能力。对外汉语课堂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状况,比如一个在国内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却没有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取得预期效果等,遇到这些状况,教师不仅要有控制当场局面,灵活改变教学计划的能力,更要有在事后进行积极、理性反思的能力。要时刻考虑文化因素,发现课题后能从跨文化的宏观角度掌握事件过程,发现问题症结,从而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三、关于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议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认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极为重要,但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初入职的教师或预备教师却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如今,不少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都把能为学生提供境外实习机会作为一大办学特色,但这些到境外实习的学生,有很多却遇到诸如课堂沟通障碍、教学效率低、教学组织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跨文化教学的能力。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应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是只靠个别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就能完成的,它应该贯穿汉语国际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而在各培养阶段的模式和重点不尽相同的。在此,我们针对面向泰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各个培养阶段,对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一种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感知式训练―体验式训练―互动式训练―反思式训练。

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阶段,还未建立起强烈的专业意识,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任何跨文化教学经验,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感知的方法,把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这方面。大学一年级会开设一些基础性的语言课和文化课,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泰语、中外文化等课程,而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这些课程应有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英语、泰语专业的相关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跨文化角度加入一些中外语言和文化对比的内容,如在现代汉语或泰语课上,不是单纯教授汉语知识或泰语,而是注意将两种语言结合起来,从语音、构词、语法及语言中所渗透的文化等方面做一些对比分析,如汉语普通话声调调值和泰语声调调值的比较,汉语句式结构和泰语句式结构的异同等,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培养一种“双文化的意识和自觉”③。

第二阶段的体验式训练通常是在大学二年级,这时学生开始接触更多也更为核心的专业理论课程,诸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这些算是学生真正走进对外汉语教学范畴的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除了理论的讲授外,对比研究、案例分析也很重要。在案例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通过案例体会和学习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从跨文化教学角度启发学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确立对外汉语教学是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的教学这一观念。有时,可以专门针对跨文化交际选择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参考书上提供的,可以是影视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的(如高年级学生的赴泰实习日记),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些间接的跨文化教学的经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如和本校的留学生“结对子”,到本地的对外汉语课堂进行观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在汉语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学。

第三阶段,学生开始进行赴泰实习,也就是说,跨文化教学进入“实战”阶段,他们要在泰语环境下进行汉语教学,也将通过与泰国学生的互动获得更多直接经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长期浸在目的语环境中,对于提高目的语语言能力和感受目的语文化很有帮助。同样的,赴泰实习教师处于教学对象的母语环境,则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泰语和泰国文化,提高对中、泰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对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敏感性也很有效。如果说在之前的体验训练阶段学生学到的是一种带有普遍性和宏观性的间接经验,那么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将获得更多微观的也是带有特殊性的直接经验。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不再享有之前那种教师近距离指导的方式,而要独自处于异文化环境,经历跨文化交际的“蜜月期”、“沮丧期”甚至是“困难期”,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实时互动指导,若没有教师跟岗实习的条件,则可采用远程(如电子邮件、网络实时通讯等)指导的形式,从教学技巧、交际策略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同学生作互动式的交流和指导,让学生顺利度过“调整期”,最终达到“适应期”。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也对跨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规律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作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第四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之前获得的经验进行有效反思,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专题讲座、师生研讨等多种形式,运用案例式教学反思的方法,对学生之前在实践阶段中的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案例,对当时决策时的理念与疑惑及由此所做出的处理方式进行阐述,并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这种交互式和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教学反思的方法,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

四、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单位应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阶段特点,制订实施有效的培养方案,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职前就能具备较好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注释:

①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第37卷(5).

②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③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J].语言与翻译,2004(1).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3]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第37卷(5).

第5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文化间性

中图分类号: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140-0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契机的“全球化”就一直被学界视为一个核心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格局在初露端倪之时就与各种不平等挂钩。在21世纪的当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依存、互相关联。倘若彼此之间无法建立和谐的、互惠性的跨文化关系,弱势文化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人们面临的文化危机,并不仅仅是文化权力的博弈,更是交流的深刻无奈,是刻板印象的加剧。是对外来强势文化的追捧和对己文化的不自信。而文化自主“走出去”。体现的不光是一种文化自信心,更是一种积极且理性的文化态度,是全球化时代对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人为核心:文化走出去之关键

中国的文化版图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受到了史元前例的挑战。当人们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全球化时代成为常态之时。文化危机感也与日俱增。如今我们率先向国际社会传播的是一种纯粹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既包括传统文化之精髓,也有现代社会和谐治理的主张。但倘若把握不好传播这种纯粹性文化主张的分寸和方法,便会遭遇他者的抵制――我们眼睁睁地看见他者对我们这种带有善良愿望的文化传播活动进行”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解读,却束手无策。

国内学界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多从“软实力”的角度来进行论述,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和权力的博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征服世界的切入口从硬实力转向了以文化为武器的软实力。日本学者青木保先生虽然十分看重文化软实力理论,却对当今愈演愈烈的“文化政治化”趋势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现代国家、社会和人类应该以“异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充分意识到“多元主义”的重要性,并沿着“协调”和“友善的说服”的路线前行。让文化充分发挥“第二自然”的作用。若想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均衡与协调。则需要以一种“摈弃了意识形态对立的思维模式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遵守或必须达到”文化传播的“世界模式”。

虽然学界―致认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通过双向的交流和对话来完成,而非单主体、单向度、单声道的“三单式”自我宣传。可问题是,这种“双向”的传播模式到底该如何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呢?互联网时代造就了新的全球传播格局,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关系建构的方式。学界对大众传播渠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却逐渐忽视了恰是不容被忽视的人类传播活动之核心的人际传播。从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来看。以交往和对话为基础的人际传播更加注重文化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以及意义的创新与重构,是影响最为直接且经得住考验的一种传播方式。也就是说,愈是回归到“人”的层面,愈能落实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交流的转向。这种以人为交流主体的文化传播也因其真实性和互动性而更具说服力。

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将其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视为本土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孔子学院也在这股国际潮流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然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其关键还是要立足于人。文化的对外传播。远非向他者描述异域文化的某种代表性之物或是讲述异域文化的一个新奇故事那么简单,除了意义的“给予”之外,还强调意义的“获得”,更强调意义“表征”的方式。如果说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总是最先走出去的,那么自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之日起,汉语国际推广就担负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的国际汉语教师,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主体,应该是最优秀的当代中国人之代表,并在这个传播活动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

以人为核心的跨文化传播,需要传播主体良好地构筑个人的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需要以一种基于个人跨文化认知的多元视角以及基于个人跨文化能力的行为方式。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关系建构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从广义的视角来看,这里的“人”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局内人也包括局外人。既包括既有的传播者也包括潜在的传播者,比如传播内容的受众。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受众往往兼具兴趣导向和理性导向,特别对于那些将汉语作为一种理性学习的外国人来说。虽然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其母文化根基,但他们对中华文化持有的兴趣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其日渐增多的文化认知和交流体验很有可能使他们在今后成为中华文化的言说者和传播者。因此,主客分离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充分考虑和正视我们和他者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才是更长远的战略眼光。而国际汉语教师。作为承担和实施这一重要使命的核心主体。首先需要成为一个真正具有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然后才能在教学活动与交流活动中去感染他者、对他者实施影响。双方主体在此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融合视角的文化意义。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文化传播内容;而当这些文化的他者也变成了中华文化的言说者和传播者。并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构建和谐关系、达成互惠性理解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之时,以孔子学院为载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模式即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观对文化走出去的影响

国际汉语教师在世界各地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活动,被置于一个非常典型的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般来说,学生的文化背景越丰富、差异越大,该课堂的多元化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对文化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既包括宏观层面上的任教国社会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学生个体的文化和次文化认同。另外,教师的多元社会文化身份及其在任教国完成跨文化适应的情况。也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师分成了四种类型:“内部-局内人”、“内部-局外人”、“外部-局内人”和“外部-局外人”。具体到本研究,由中国外派至世界各地的国际汉语教师均来自任教国社会的“外部”(即中国),这种以地理和法定身份为依据的划分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局内”和“局外”则是基于文化视野和文化价值观的划分,“局内人”持有本土(任教国)文化视野,“局外人”持有外部(即中国)文化视野。据此,从中国远赴世界各地的国际汉语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部-局内人”(outgide-insider)和“外部-局外人”(outside-outsider)。前者了解、接受甚至推崇任教国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等。后者则基本上和中国主流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影响语言和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的因素除了教师自身持有的文化价值观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所持有的跨文化视野、态度和能力。具体来说,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师来自于该地区的“内部”还是“外部”(地理上的划分),持有“本土文化观”还是“外部文化观”(文化观念上的划分),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所持有的文化观是“缺陷观”还是“差异观”。持有“文化缺陷观”的教师往往认为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受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非常大。而教师或学校对其影响则比较有限;持有“文化差异观”的教师往往将学生的文化多元性视为课堂资源,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帮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将这些丰富资源运用到教学和交流活动中去⑦。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缺陷观”和“文化差异观”在这里指的是教师所持有的跨文化态度,一个具有本土文化视野的中国籍汉语教师(“外部-局内人”)或本土汉语教师(“内部-局内人”),都有可能以“文化缺陷观”去对待学生;而一个具有外部文化视野的中同籍汉语教师(“外部-局外人”)。却有可能在教学过程和交际过程中持有“文化差异观”。那么区分“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意义在哪里呢?班克斯的研究告诉我们,“局外人”往往对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倘若教师本人又缺乏足够的跨文化敏觉力,那么他在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行为方式的决断上,就很难结合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视野,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文化冲突和丈化偏见,从而大大影响跨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在“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线,我们无法去判断一个教师到底被一种外来文化影响到何种程度才能被称为“局内人”。事实上,那些轻易被一种外来文化同化了的教师也很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反倒会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化中陷入“边缘人”(the marginalman)的认同困境。中华文化走出去。指的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出国门,更是要真正地走进他者的心灵。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同化他者。我们所追求的融合文化观也并不是在提倡被他者同化。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在我们和他者之间达成互惠性的跨文化理解,建构和谐的跨文化关系。既然如此,我们所提倡的也决然不会是一种绝对的文化观。而是动态的、交融的、具有间性视角的观点和态渡。

从文化间性的视角来看,一个熟谙中国文化的国际汉语教师,无论他的社会化是在中国完成的,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异文化同化,一旦他身处跨文化的教育情境和传播环境,其全球化心态、跨文化敏觉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立即上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位置。只有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认同、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价值观进行足够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局内”和“局外”出入自由,国际汉语教师才能使中华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三、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以孤立呈现自我文化价值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化,可能会导致文化身份的认知焦虑,甚至遭遇他者的反感和抵触。并将这种纯粹性的、带有良善愿望的文化传播活动进行政治化解读。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教师的社会文化身份、价值观、个人经历等会对文化传播的效果以及跨文化关系的建构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持续地、动态地影响主体双方的认知框架。因而,探讨如何“以人为核心”来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结合教师的“社会文化身份”来审视这种跨文化能力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到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首先,从国际汉语教师的任务和目标来看,他们兼具了“汉语言教学者”和“中华文化传播者”这两个重要角色。外国人走进孔子学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全球化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契机;其二是东方文化和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他们。持有前一种动机的学生在今后可能会以汉语为工具走向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掌握基本的汉语技能、储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助于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对于持有后一种动机的学生而言,其关注点和兴奋点从一开始就放在了中国的社会文化上面,而走进孔子学院,很有可能是他们通过交往实践去了解和探索中国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正因为如此,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学界和教学界对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孔子学院的建设任务将会主要集中在内涵建设上”,语言加文化式的“博雅教育”(Iiberal education)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单纯的语言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从文化间性的视角来看,无论是语言的推广还是文化的传播,都发生在典型的多元文化情境之中,因而教师和学生、教师和任教国社会成员之间必然是一个互为主体的跨文化关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理应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文化示范作用,这也对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除了做一个优秀的示范者之外,他们也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倾听他者的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感知是对话得以持续的基础,否则无论课上课下,对中华文化的任何言说都将变成独语式的广播。总的来说,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将“成为一个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视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并在跨文化教学、交往及对话的过程中兼顾“文化示范者”、“文化倾听者”和“文化引导者”等多重角色。

此外,旅居他乡的国际汉语教师不仅需要处理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还需要面对旅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跨文化挑战。课堂上和生活中的双重文化冲击往往会加剧他们的焦虑感,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担负的跨文化教学以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双重重任,甚至都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其每天都会遇到的跨文化适应的难题。“旅居者”的身份给国际汉语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跨文化挑战。但基于文化间性的交流、协商和对话。却又给他们带来了跨文化关系建构的希望――只有将注意力从消除差异(同化)转向尊重差异,从单纯的适应转向和谐共存,从文化分离转向共同协商,才能在高效完成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重任的同时。感受到跨文化交流与交往过程中的乐趣,这就涉及到一个传播主体自身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素养的问题。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在西方学界被视为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在国内被使用较多的是后者,它在外语教学领域被译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传播学领域被译为“跨文化传播能力”。究其原因,此概念涉及到诸多学科,而不同的学科对“communication”的关注有着不同的焦点。从其动词形式communicate的词根构成来看,“com-”即“共同”、“一起”。“mumi-”即“人”、“大众”,加上具有使动功能的动词后缀“-ate”。合起来便是“使人们在一起”――而使人们在一起的方法,即对话和交流。汉语中并没有与communication对应的词,它在人际传播层面被译为“交际”或“沟通”。在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层面被译为“传播”。前者局限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后者则缺乏双向互动的涵义。

笔者在这里使用的是intercultural competence这个概念,即“跨文化能力”。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能力不仅包括人际交流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移情能力”,也包括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必须具备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等等,这种整合在一起的跨文化能力是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的一个高标准要求,其目标既指向一种终极的交流和沟通,也指向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任教国社会成员之间、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和谐的多元文化关系的建构。

四、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框架的构建

跨文化能力通常有“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恰当性”(appropriateness)这两个层面上的需求。具体到以国际汉语教师为流动载体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运用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去高效完成语言与文化的教学任务,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特定目标:“恰当性”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充分认识到不同社会文化的规则体系。在符合跨文化伦理的前提下。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及任教国其他社会成员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这是一个直接的、双向的、充满挑战却又充满希望的人际传播路径。为了使这种人际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非常必要。具体来说,要想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人际传播层面上同时满足“有效性”和“恰当性”的需求,国际汉语教师应从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去全面发展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认知层面的跨文化能力体现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这两个方面。对自我的认识包括认识自身的文化构成、情感态度、交际风格、对他文化的容忍力等;对他人的认识是移情发生的基础,作为文化传播主体的国际汉语教师既要了解他文化的广义文化知识,也要了解其深层文化结构,因而需要在认知层面全面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理解力,习得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并通过对特定文化图景的描绘来呈现自己对己文化和他文化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刻板印象是认知层面的最大阻力,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刻板印象,但可以对之加以纠偏和修正。否则,一旦让刻板印象发展为偏见,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不易消除了。

在情感层面,持有正确且积极的态度是打开他者心灵的钥匙。礼貌、热情、友好、乐观、耐心、宽容、持久。都是在跨文化教学、交际和传播过程中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态度因素。其它重要的跨文化态度,还包括非我族主义态度,尊重他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尽量做到无偏见的判断等。尽管大多数国际汉语教师都是具有一定跨文化敏觉力的教学者和交际者,但在教学和交际实践中,他们的情绪却时刻处于起伏和变化之中。只有当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自身跨文化敏觉力的重要性,将成为“多重文化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尝试将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进行整合,才能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有效完成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另外,文化移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跨文化素质和技能之一。“移情”意味着感情的移入,是能够对他人的想法、情感和观念进行分享的一种品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将自己投射到他人的文化背景之中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社会文化情境之中去体会对方的情感和情绪。传播主体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往往会成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的绊脚石。因为这样的教师无法摆脱固有文化习俗的约束,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也无法纠正对他者的刻板印象或偏见。即便他们努力地去传授知识、讲解文化,但以这种单向的阐释方式和传播方式却无法触及他者的心灵。

最后,教师跨文化能力要想得到全面的提高,仅仅停留在知识储备和态度转变的层面上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掌握足够的行为技巧,比如培养跨文化倾听能力,把握行为弹性,采取描述性立场,正确选择退避、和解、折中,合作等处理冲突的技巧等。在跨文化能力的行为层面,除了发展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之外,教师还应该把重点放在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和身份认同策略上面,前者指向人际交流层面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合作意识,后者则要求教师全面发展自身多样的社会文化身份,并参与到与之相关的文化交流实践中去。另外,在文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维护对方的认同也是一种必要的策略,维护并不代表妥协,而是辩证地去认识和尊重他者的价值观,有的时候它甚至比维护自己的认同更为重要。因为维护对方的认同有利于拉近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心灵距离。从而也更有助于建立和谐跨文化关系。

总的来说,要想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提高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全面整合自己在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面上的跨文化能力。没有认知,就谈不上理解或是不理解,更谈不上跨越或超越文化藩篱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认知层面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即文化符号的储存和积累过程。这些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在教师的跨文化旅居过程中得到持续的修正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扩展的文化脉络。跨文化认知同然重要,但各种文化因素都在我们的心智中各就其位,不会主宰我们的交际行为,真正起到主宰作用的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和文化修行。因为无论是异质文化的“病毒”还是多尤文化的“神灵”。都无法阻止生动的“多元文化心智”(multieultuml mind)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情感层面的跨文化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仅仅依赖基本的文化认知能力和自由的意志与心智,还不足以提高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正确、熟练地操作手中的文化“工具箱”和各种“文化开关”,用自由的心智去驾驭我们手中的文化符号及资源,这就涉及到跨文化能力的行为层面。

文化的力量需要通过“内化”于人的过程才能发挥作用。无论是何种传播媒介,都需要发现一种特定文化“可利用的价值并真诚地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自我解放与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则无沦这种文化多么伟大,对文化之间的交流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目前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出可观的增长趋势,但相比两方发达国家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而言,其国际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还非常有限。孔子学院数量的迅猛增长直接导致了优秀师资的缺乏。倘若不加强对每一个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孔子学院将难以收获理想的跨文化教学效果,也难以有效完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然而。跨文化能力所具有的复杂性、开放性和经验性。决定了这种综合而全面的能力并非能通过短期的培训得以提高。那么,作为传播主体的国际汉语教师,究竟该如何在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呢?

我们知道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却是永恒的。如果文化仅仅被当作一种既定知识或事实来进行传播,那么我们所传播的仅仅只是文化的某个稳定的瞬间,从而忽略了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传播渠道。教师需要在超越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己与他者之间形成互动、建构关联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不仅要同时顾及中国文化的知识性和动态性。更要考虑到中国文化和学习者自身文化之间的间性问题。

文化间性的视角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国际汉语教师首先需要持续习得中外文化知识并进行基本的异同比较,这种途径习得的文化是静态的;与此同时,我们一方面要将知识置于交往和传播实践中进行检验。另一方面要将过去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对比。从动态的角度去加深对文化的认识。此外,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与协商去积极寻找文化间的关联。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也至关重要。它表现为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成和意义的创新,是单向宣传模式朝双向交流模式转变的关键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持续地了解学习者自身的文化习俗和跨文化态度。在此基础上不断重构自己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知框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和传播模式,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其跨文化能力也得以提高。

五、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和谐 传统节日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蕴含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结果,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其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创造、总结、积累、流传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中。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俗的食物不仅肩负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2.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均能找到有关祭祀活动的文字记载。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这些传统节日中保留着民间生活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将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植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让不断流逝的时间用循环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节奏中,给人们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生机与活力[3]。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

节日从起源和发展上来看,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完善着,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里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一样,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进化成为中国独特的节日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而意义深远的节日体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对自然和神灵力量的崇拜,大多都与民间流传的迷信传说和禁忌有关系;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都给节日文化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在宗教流传以后,其内涵和行为规范对节日的设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与缅怀也赋予了节日特殊的内涵,如是种种,都在节日的内容里得到了凝聚于升华,让中国的节日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感与文化感。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动人传说和独特民俗趣味以及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4]。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贵人伦,重亲情”的教育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甚至家人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家长只顾得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很多独生子女只知索取不懂回报,漠视父母的辛苦付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亲情伦理,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当中,中国的伦理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表露无遗,而这种伦理情怀也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扫墓、重阳节的登高敬老、中秋节的团员和睦都体现了这种“贵人伦,重亲情”的思想。传统节日为亲人之间周期性的团聚提供了可能。

(二)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化的,对人们影响深远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无疑是十分恰当的。通过对节日内涵的了解,通过对节日活动的参与体验,青少年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感染与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传统节日之中能够使得青少年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无声无息地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能将庆祝传统节日作为纽带,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让青少年在体验节日的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寓教于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必将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局面得到极大的改观,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使青少年树立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

现如今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滔滔不绝,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沉默寡言,不喜与他人交往。现实社会的某些思潮也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国儒家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春节通常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畅谈生活联络感情的契机;中秋节将团员作为庆祝的主题,倡导全家人聚在一起;重阳节则提醒人们要注重尊老敬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在逐渐的淡漠。这种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存在成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平台。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交通越来越便利,通信越来越发单,而人深处闹市却常常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人与人直线距离越来越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不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朋友共同庆祝节日、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既可以让心灵得以慰藉、情感得以寄托,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为增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增加青少年与老师、学生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在节日活动中让青少年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照相,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做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所以,传统节日对青少年建立谐人际关系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

(四)传统节日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加过统一的群体意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对于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春节、中秋节期间,举国上下一排欢腾,男女老少阖家同乐,呈现出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端午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不畏艰难、昂然奋进,造就了一幕幕铭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动人事迹与不朽传奇。例如,端午节这个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进行纪念的日子,其中就包含着许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是爱国者的代表,他身上流传下来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中国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代表,端午节中有很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和传统文化氛围,这对净化当今社会中浮躁的风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阳节、除夕节等节日中饱含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亲人的思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节日又增加了诸如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3).

[2]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 李欣.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J].新闻爱好者,2008(6).

第7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考虑到文学写作隐性的课程价值,选修课程部分还是明智地给它留了一席之地。教材编者们在面对文学写作的时候,也都是殚精竭虑,颇费思量。可是多年来,孩子们心无旁骛地盯着考纲和真题,从文学写作中倒是腾出了不少时间,议论文却是越做越死,记叙文也是越写越呆。殊不知,没有写虚的训练,写实注定走不远;没有诗性的滋养,理性永远长不高。当诗性被放逐,语文理想国终究是梦想剧场。

文学写作贫乏,一方面是受我国主流观念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叶圣陶的应需论:“学生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他主张,中学国文学科教学的是一般的文章,不是纯粹的文学,它并不以培养文学家为目的,文学家也不是可以教出来的。文学写作可以尝试,但它并非一般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应该说在政治话语遮蔽语文的时代,这一思想引领自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时过境迁,今天,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重读叶圣陶。不妨对照着看看朱光潜是怎么说的。第一,文学并非纯然无用。“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那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隘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它起于实用,要把自己所知所感的说给旁人知道;但是它超过实用,要找好话说,要把话说得好,使旁人在话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得到愉快。文学所以高贵,值得我们费力探讨,也就在此。”第二,人人能做文学。“文学的门本是大开的。迟钝者误认为它关得很严密不敢去问津。”“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情感的艺术,一个人只要有思想情感,只要能运用语言文字,也就具有创作文学所必需的资禀。”第三,并非想当文学家才需做文学。“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事实上,治文学也是这个道理,文学写作并非都是指望做文学家“专用”而去的,它当然可以求其“通用”的功能――超越工具性人格,生成诗性的人格,唤醒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激发语文学习的动机、热情与潜能。或许是意识到文学写作有文学阅读难以替代的功效,叶圣陶后来在这个问题上似有几分犹疑。在1940年的《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叶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阅读书籍之习惯,培植欣赏文学之能力”,并且要“诱发文学上创作之能力”。显然,与此前相比,叶老对文学写作的态度已显得更为积极。

文学写作贫乏,另一方面也因西方理性主义的渗透。柏拉图之后,西方文化主要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受此影响,西方大国的语文高考通常限定写实用文,尤其是论说文。受此影响,国内部分专家遂大声疾呼,我们的高考理当“与国际接轨”,考查学生的论述能力,进而培养实用理性的精神。其实,西方高考虽然不考查文学写作,但这不代表人家平时不注重相关的训练。联系英美德法等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看,无一不重视文学写作,而且,当西方文明进入后工业时代,许多语文课程论专家已在深切反思,这种理性至上的课程追求是否合适?它有没有充分激发人性的潜能?结合我们的国情来看,高考指挥棒若不指向文学写作,平时的相关训练基本是落空的(随着大分时代的来临,小作文或可做点新的尝试)。此外,中国人的思维是诗性思维,汉语是诗性语言,汉文也是诗性文字,中国文化更是诗性文化,它不尚思辨,而重整体观照、直觉体悟与意象建构。因此,从精神结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出发,汉语文教育应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秉承祖先的诗性智慧,确立自己独特的诗性养成战略:一为文学阅读,二为文学写作。我们的文学阅读教学为何长期低效,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学生较少体验文学写作,而缺少这种独特的体验,文学阅读往往异化为文章阅读,直觉体验往往异化为理性分析,审美活动往往异化为认识活动。

当文学写作已经远离时代,远离课堂,我们有理由担心,学生的文学精神终将荒芜,汉语文教学的文化基因终将变异。作为学生精神的引领者――语文老师,如果深陷题海,缺乏超越的智慧,跟文学的趣味日益隔膜,那无论是文学教学还是语言教学,也都将迷失于荒原。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并非想以文学文体取代议论文的地位,只是想说明问题的存在,并能引发大家进一步去思考。

参考文献

[1][4][6]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A].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227~228;167;168.

[2]叶圣陶.叶圣陶集:15[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7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43.

[5]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A].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159~164.

第8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课程;芝加哥大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116-04

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在美国,在政府倡导与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汉语已被列入美国最急需语言人才的关键外语(critical languages)之一,汉语学习者的数量得到稳步增长,汉语教学亦在美国大学、中学与社区蓬勃开展起来。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言要素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语言要素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则包括听力技能、会话技能、阅读技能、书面表达等技能训练。而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也经历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后期基本上是以培养汉语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为教学目的,到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现在确立的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转变 [1 ]。因此,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意义乃在于以汉语为中介,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熟悉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

如何实现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互动、结合和协调发展?如何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实现跨文化交际?这是目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在国内教学的经验和在美国高校从事汉语教学的体验,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考察对象,对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芝加哥大学开展汉语教学的历史考察

芝加哥大学创立于1891年,其中文课程则滥觞于1936年。最初,开设中文课和中国研究的Herrlee Creel先生出版了一套教科书“Literary Chinese by the Inductive Method”,共三册,即《孝经》、《论语》和《孟子》。Herrlee Creel先生将《孝经》1 799个字中的388个不同的汉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每个字的起源和意义,要点是学会字义和语法,从而掌握整个语言。芝加哥大学最初即建有商学院(1898年)、法学院(1902年)和东方研究所,芝加哥大学编写的最早的中文课本是关于文言文的,显然也是因为当时的学术研究而聚焦于古代中国 [2 ]。

几十年来,芝加哥大学的中文教学历经了“为学术研究而学中文”、“为战争而学中文”、“为经济而学中文”三个历史阶段,也走过了“归纳法”、“经验法”等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历程 [2 ]。

2000年以降,随着中国经济和全球化的急速增长,芝加哥大学选修中文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多,越来越多主修经济的学生开始选择过去往往只是主修历史、人类学、语言学的学生才选修的中文课。而汉语教学的内容也不断得以拓展,更加着眼于文化的交流与接受;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法的运用,也呈现出芝加哥大学独特的气派。基于汉语教学70多年的深厚积淀和丰富经验,秉持“益智厚生”的校训,随着芝加哥大学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教学的理念、条件、模式亦日益明晰而成熟,这主要表现为:

1. 优越的师资及学习条件

芝加哥大学拥有一个设施先进完善,可以教授50多种语言的语言中心,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教授外语。中文组的教师们也大多毕业于中国国内的北大、北师大等著名大学,并在美国获得了与语言教育有关的学位。语言中心有着语言教学及学习的现代化设备,为学生们课内课外的活动提供了物资的保障。在那里学生可以和母语为中文的助教练习会话,拥有独立的视听间学习语言,还可以使用录音录像设备完成短剧拍摄等活动。

2. 课型设计合理完备

中文教学设5个年级,包括零起点班、双语班(教授华裔子女中文)、中级班、高级班,以及为中文水平很高的本科生、研究亚洲及中国文化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高级汉语班等。分班调配、课程结构、教材使用、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进程安排、实践及语言测试等各个环节无不设计精当。

3. 课时量有保证

选修中文的学生们每天都有1小时的中文课,这一课时量在美国的中文教学中也是相当充足的。课时量的保证,让学生们的中文学习能够快速进步。

二、“第二课堂”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显著特色

与上述基于课内教学的优势比较,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乃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显著特色,也是芝加哥大学中文教育的最大亮点。

众所周知,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在芝加哥大学的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中文的主要阵地,丰富的第二课堂和活跃的校园文化却是汉语学习极其有益的重要方面,是构建起汉语言文化教学大厦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1. 第二课堂展开的具体形式

在芝加哥大学,已经形成了惯例,每周四中午都有一个小时的“中文桌子”(CHINESE TABLE),学生和老师一边用餐,一边用中文自由交流。参加者除了学习中文的学生,有时还有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也为今后选修中文奠定了基础。

一年级设有“中文短剧”(VIDEO PROJECT)等特色活动,学生自己创作中文小剧本,拍中文短剧,然后向大家展示。这种中文电影小品制作每年都评奖(被大家称为中文课的奥斯卡,奖杯的样式也与奥斯卡的“小金人”一样)。一年级中文助教课的设立也是很有特色的,它让每位同学在课外每周都有40分钟时间与中文母语者对话,及时练习课堂所学内容。

其他年级也都有中文短剧表演、演讲、研究报告会等丰富的活动。老师们设计了学生的一系列“小项目”,如采访中国人,用中文开模拟学术讨论会等等,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多项技能之间搭建桥梁,获得在中文语言技能方面的全面提高。

至于校园网站上的“CHALK”,很多美国大学叫“blackboard”,更是丰富多彩、意趣横生。这是新的科技条件给中文教学带来的重要变化,以利用电脑和网络实施中文教学。在课程的网页上有新型的阅读材料,还有一些视听练习也放在各门课的网页上,供学生使用,并与老师互动学习。美国学生对写汉字感到很困难,但是对拼音和使用键盘掌握较好,近几年来学生在写作上进步很快,即与用电脑打字有一定关系。

中国始终是学习中文的最好课堂,“芝加哥在北京”暑期班的开设,使很多学生有了到中国学中文的机会。“芝加哥在北京”运用了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在教室里通过教科书学习词汇和语法,另一方面在完全的中文环境中向中国人直接学习中文。其中设计了一个特别的项目叫做“采访北京人”。这是在课外完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习作,包括准备中文问题,提问和记录得到的回答,以及最后用中文写成文章并在课堂上报告。学生采访的人,有国家的法律工作者,也有摆摊修自行车的人,有年轻的商店售货员,也有80岁的退休人员。听了课堂报告的北京的老师们说,报告不但反映了学生们在语言能力上的很大进步,而且在内容方面也很有思想,充分体现了文化关注和文化理解。

到北京参加暑期班的学生们还到北京五道口服装市场购物、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以及到中国家庭参观、与中国人面对面地交流;观看少林功夫表演、皮影戏、中国杂技等中国文化表演项目也是常见的项目。经过暑期班学习的学生,在中国的语言学习提高特别快,回到芝加哥大学他们都能跳级进入更高的年级,这跟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说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而且学生的参与也是主动积极、态度认真,师生配合默契,实际成效显著。

2. 着力发挥第二课堂“文化引导”平台功能

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汉语的重要机会。要更好地使用汉语,没有中国文化做底蕴是不行的。特别是欧美,与很多亚洲国家不同,学生选修外语没有强制性观念,主要根据个人兴趣,这就更加凸显了“文化引导”的重要性。现在芝加哥大学每年都有约200人在选修汉语,这在芝加哥大学的外语选修课中是名列前茅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升,中国文化也日益成为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发挥“文化引导”功能,即可在中文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第二课堂则是一个发挥“文化引导”功能的最佳平台。

芝加哥大学设有一个东亚语言文明系,有一个研究资料丰富的“东亚中心”,还有2010年6月刚刚成立的孔子学院,聚集了一大批研究亚洲及中国艺术的优秀学者及相应的研究机构。层出不穷的中国文化艺术活动也不断在芝加哥大学上演,形成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例如,很多节日里都会有中国艺术团体来大学演出,中文班的同学们更是积极参加汉语桥的比赛活动,热衷于中文演讲、演奏中国乐曲、表演中国舞蹈、唱中文歌、表演中文小品、相声等等。

这里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每个新年,芝加哥大学剧院都要上演一场长达数小时的多幕剧,这是由华人学生组织发起的,由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到2011年,已经连续举办了15届,每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9年演出的剧目是改编自吴宇森导演的同名电影《天堂口》,中国的场景、服饰、人文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旧中国的上海,只是他们的台词是英文的(这样方便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文化);2010年的主题更让人震撼,名为《翔》,讲述的是奥运飞人刘翔的传奇经历。2011年的剧目则是《花木兰》。这么多中国化的主题在芝加哥大学的舞台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集中展示,剧目主题深刻,演员表演到位,整个演出极具文化感染力,深深吸引了芝加哥大学的莘莘学子,他们被中华文化所深深地打动。这项活动已成为芝加哥大学校园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第二课堂运用的目的

芝加哥大学在汉语教学中着力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与其整体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目标实现是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的运用合乎其目的性,即帮助学生在“接受性技能”(听和读)和“生产性技能”(说和写)之间搭建起桥梁,获得中文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实践层面的语言交际能力。

芝加哥大学汉语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是在汉语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活动的内容、方式与活动的组织、过程控制等,无不与提高学生的美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息息相关。事实上,丰富多彩、富于创新、注重内涵的第二课堂正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鲜明特色,第二课堂与汉语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芝加哥汉语教学的整个体系。

三、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将“教育”概念定义为:所谓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 [3 ]。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现象,教育实践主要以“目的—手段”的结构所呈现,即它总是要不断地以教育为手段达到所追求的教育目的 [4 ]。教育目的即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教育实践问题,主要应针对的也就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在规范概念的意义上,教育目的意指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设想的有关一个(或多个)受教育者的人格状态或人格特征,它(或它们)不仅应该成为现实,而且教育者还应该通过教育而有助于他(或它们)的实现 [4 ]。

长期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一直是对外汉语教育界探讨的主要问题,而所设置的教育目的不同,也直接制约或影响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过去,我们也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近年来又加之篇章,这只是就语言本身而言。现在看来,似应在功能和话题的导引下,更加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即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5 ]。这种转变一是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这一教育目的的重新界定,二是在此目的观照下教学手段的必然转变。

在上述“目的—手段”的结构中,如果把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篇章在内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视为第一课堂必须关注的重点运用手段,那么,第二课堂恰恰是关注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学习者的情感态度的有效手段,亦即有效提高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相关因素的必需手段。在这里,如果说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毋宁说第二课堂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必需组成部分,是与第一课堂拥有相等地位、功能的必需环节。

从跨文化交际出发,无论从语言教育理论,抑或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处理好结构、功能、文化三者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交际化,是构建新的汉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的重点,而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则是这一新模式的关键。一个难点在于,不同的交际活动对语言交际能力有特定的要求,“一个人学会的语言只是其中为了他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所需要的那些部分” [6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教学被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代替,这种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要解决语言教学中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差异化、复杂性,就必须在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侧重语言技能训练的第一课堂之外,从实际需求出发,因材施教,构建起利于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满足不同交际目标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中国的语言学家们从实践中意识到,在信息化时代,汉语教学从内容、方法到手段,都应该有所变革,有所创新 [7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相继探索过不同的课程、课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亦将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日趋成熟,真正变革创新成为适应新时期国际汉语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赖于国际汉语教育理论研究者、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者的共同努力,而芝加哥大学基于跨文化交际的汉语言文化教学第二课堂成功实践,则是这个国际汉语教育范式创新的很好借鉴。

参考文献:

[1]程 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友琴.芝加哥大学中文教学73年回顾[J].国际汉语教育,2009,(4):3-8.

[3]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唐 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办学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高职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契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1]。为有序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继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20条”)之后,国家又陆续出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号召职业教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同时文件还明确了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方向、形式、标准,为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依据。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职业教育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为构建全球职业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与方案。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的同时,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国际化办学意识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国际化办学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国际化办学仍处于被动适应的发展状态。在柯婧秋、王亚南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有59.31%的学校未设立国际化办学组织机构,有53.23%的职业院校尚未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其中已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学校中仍有接近60%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方案[2]。可见,我国的高职院校国际化战略落实不到位,国际化办学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国际化办学领域窄、层次浅,部分高职院校对国际化办学的理解局限于外籍教师聘用、教师出国考察、外方来访等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专业类别上,就福建省而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有黎明职业大学一家在国家新兴、紧缺的专业办学。此外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2020年度国际化发展报告》显示,受访的全国83家职业院校中,对境外办学停留在规划阶段甚至没有规划的院校占比高达55.42%,职业教育的“输出”意识有待加强[3]。除以上两个较为突出的矛盾,高职教育国际化还面临着:一是国际化发展经费得不到保障,主要体现在学校未充分使用上级财政经费,未将国际化办学经费单独编入年度预算[4]。二是国际课程建设处于认知阶段,“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建设不足。三是国际化师资数量与能力匮乏,缺乏载体,优质资源输出不足。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专职人员人手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

二、黎明职业大学国际化办学实施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国际化管理体制机制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学校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独立实体国际交流学院,并配备通晓外事规章,熟悉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的专职人员,统筹管理国际化办学事务。此外,学校还成立国际化办学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国际化办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章立制、出台国际化办学系列文件。建立起由学校统一领导、国际交流学院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协同合作的“大外事”工作格局。第二,构建国际化办学制度体系。为巩固好国际化办学成果,学校先后制定教师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规定、教职工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外籍教师管理规定、留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出国(境)研修管理办法等,在国际化建设中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第三,建立国际化工作考核机制。为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职能部门参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学校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激励作用,出台国际化办学考核管理办法,细化二级单位在国际化办学战略中的职能和责任,鼓励学院寻找国际对口合作伙伴,促进学科交流。第四,设立国际化办学专项经费。经费的支持与院校国际化建设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推动国际化办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设立国际交流专项经费,将国际化办学经费单独编入年度预算。同时多渠道融资,加强与“走出去”企业的合作,形成良好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坚持“引”“输”结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坚持资源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是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式发展,学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来华留学生、实施教师国际素养提升计划,促进境外优质资源本土化。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承办援外培训项目,面向东南亚国家输出中国职教标准,开展境外办学,推动国内职教资源国际化,形成“引”“输”结合、层次分明的国际合作交流格局。第一,对标国际,引进优质办学资源。中外合作办学是开拓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2016年学校联合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大学,举办“航空设备维修2+1.5”“机场管理2+1”的中外合作办学学历项目,项目契合福建省民航业大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引进沃恩的课程体系,师资和专业核心教材,填补福建省机场管理以及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空白。同时,联合韩国、泰国等国家高校举办了“2+2”“3+1”等多种非学历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英语、俄语、韩语、日语四大语种合作高校群和国内学习与国外学习相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招收来华留学生,输出知华友华技能人才。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是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使命担当。学校紧扣国家总体部署,立足海内外校董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于2018年全面启动来华留学教育,面向“海丝”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为切实把握好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成效,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印尼巴布亚省政府合作,培养“汉语+职业技能”旅游管理人才;与印尼安溪福利基金会、印尼基督教大学合作,培养“汉语+文化”海外本土中文教师;与越南、缅甸、柬埔寨等“走出去”跨国企业合作,培养懂汉语、会技能、善管理的知华、友华技能人才。推动了“留学黎大”品牌的内涵建设。第三,引培并重,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国际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保障,是创造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必不可少的元素。黎明职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外引内培,为国际化办学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际化师资队伍。二是建立人才引入考核制度,对外籍教师、专家做好考核工作,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实际需要。三是实施教师国际素养提升计划。加强与海外院校合作,推出师资学历提升项目,拓宽教师学历提升通道;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外籍专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为学校开展教师国际研修项目,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念、国际交流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第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境外办学。高职院校赴境外办学是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推动“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学校充分整合国际化办学资源,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元主体推动和共建的境外办学新模式,分别在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越南挂牌成立了黎明海丝学院,以服务地方政府、公民、驻外中资企业为宗旨,实施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2020年,黎明(印尼)海丝学院首个“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正式落地,项目采用“1+2.5+0.5”政校联合培养模式,为印尼巴布亚省培养百名懂汉语、会技能的本土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该项目先后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亚洲教育论坛对外交流合作优秀案例、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典型案例、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教育部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论坛经验介绍。2021年10月海丝学院作为特色品牌写入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成为福建探索,面向全省推广。第五,依托政府行业企业,输出中国职教标准。推介中国职教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拓展国际“朋友圈”、加强交流学习、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需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境外输出高质量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中文+中华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一是聚焦印尼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与印尼巴布亚省政府、雅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合作,面向印尼巴布亚省输出旅游管理“汉语+旅游+文化”专业教学标准;二是聚焦区域走出去企业需求,与钰齐集团、双喜集团等合作,面向越南、缅甸、柬埔寨输出服装设计与工艺“汉语+服装+文化”专业教学标准;三是聚焦华人华侨需求,结合学校作为福建省委统战部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的平台优势,向印尼基督教大学输出对外汉语“汉语+文化”专业教学标准;四是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制订援外计划,以援助带动交流,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发展[5]。现已面向马来西亚、印尼等60余所高校的400多名师生分享了学校在商科、数字传媒、建筑等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

(三)依托职教平台,拓宽国际化发展途径

职业教育联盟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平台,是推动职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纵深发展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应主动服务大局,加强国际化发展的总体布局。黎明职业大学先后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分会,并承担秘书处职责。此外,学校还是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发起单位,“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国际化联盟执行秘书处单位,东南亚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通过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融入国际性教育组织,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提升学校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依托鲁班工坊和海外合作高校,开展基于“黎明”专业教学标准的人才培养,形成典型经验,逐步辐射至其他“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平台化发展思维为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开展教育合作、服务跨国企业“走出去”、院校之间办学经验的借鉴和交流提供了良机。

三、国际化办学的挑战与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

第一,加大经费的支持投入力度。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针对国际化办学的专项投入较少。地方政府应完善国际化办学奖励机制,通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专项补贴、留学生奖学金、境外办学激励机制、师生海外研修补贴等加大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投入。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职业院校整合海内外优质企业和院校资源,境内外联动,全方位、多渠道筹措国际化办学经费。第二,制定国际化办学弹性考核机制。政府应鼓励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和院校特色开展国际化建设工作。在考核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情况时,可适当进行前期调研,除硬性指标外,适当增加体现院校特色的“软指标”,鼓励院校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百花齐放”,从而提高院校参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避免国际化办学项目“同质化”和“一窝蜂”的现象。

(二)院校层面的对策

第一,强化宣传教育,树立国际化办学意识。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认识不到位是导致二级学院国际化办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学校可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的形式,向师生解读国际化办学的政策文件,普及学校国际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分享兄弟院校的典型经验,从而提高认识,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氛围。第二,完善内部奖励机制,提升国际化办学积极性。缺少奖励机制是二级学院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参与度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在建立国际化办学考核机制的同时,可同步考虑设立奖励制度,对直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二级学院给予资源配置上的政策倾斜与经费奖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强化师资”鼓励二级学院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强化院部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学主体作用,并加大资源配置向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学院和教师倾斜的力度等。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增强,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应把握契机,借助“一带一路”这一有利东风,立足地域特点和自身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境外办学、国际化职教平台建设等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办学之路,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项目,从而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2016-07-13)[2022-05-08].

[2]柯婧秋,王亚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6):44-47.

[3]赵继政,周月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2020年度国际化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20.

[4]田涛涛.基于“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探索与对策[J].职业技术,2021,20(12):49-55.

第10篇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深刻指出:“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名言,都精辟阐述了良好习惯在各科学习中的重要性。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内容众多(如涉及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多领域的众多知识与众多范文中所承载的复杂知识)、知识点分散(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知识中如汉字、词汇等不单量多而且分散在不同篇章之中)、提高缓慢(语文知识积累与能力提高需要长期过程)、技能复杂(如听说读写各自的技能技巧)等客观特征,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极为简练地提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他看来,教语文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同样,与叶圣陶先生齐名的语文教学界著名“三老”之一的张志公先生,也主要从语文课程与语文学习的特征出发,集中而全面地论述了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养成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与方式。学习、理解、领会张先生关于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科学论述,对我们重视以良好习惯养成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乃至终身正确使用语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一、有效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一般都活泼好动、自制力差,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培养学生在语文课上注意听讲的良好习惯,对语文课程的有效学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张志公先生看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良好习惯,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与踊跃回答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要能抓住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师就要善于提问,这是由于:“善于问,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1]就是说,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精彩的“问题意识”或说要以有效的提问来调动学生听讲、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中。对此,张志公先生曾明确指出:“提出个问题来问一下,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问题的本身又会暗示出怎样注意法。”[2]显然,以问题或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在整节课上学生都能处于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勇于探究的良好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的良好习惯也就能逐步形成。

自然,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教师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提问来培养学生注意听课的良好习惯,重要的是要在提问的方式方法、时机选择多方面下功夫。就是说,要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问题的设计方面下功夫,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每个环节的问题,从而使每堂课的每个环节都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他们注意听讲的良好习惯。在这方面,一些优秀语文教师以提问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如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时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对“遗男”与“孀妻”两词理解时就提问到: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着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3]这一“曲问”,自然要比“遗男”、“孀妻”是什么意思高明得多,也易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如此看来,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而影响到对学生认真听课习惯的培养。

二、有效培养学生认真朗读的良好习惯

学生只有在对经典文章的仔细阅读特别是朗读中,才能逐渐积累起发展语言能力所必需的语言材料,也才能更好地体会优秀作家锤炼词句的艰苦努力与有益借鉴。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语文课程应重在“文”(对语言形式的理解与掌握)的培养提高而不是重在对“意”(对所表达内容的理解与领会)的理解把握这一根本任务上认识不清,致使一些教师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常常忽视引导、组织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学习借鉴,从而使学生语文能力受损。就是说,在把语文课程主要任务看成是理解、把握“文意”时,一些语文教师不能很好地要求、组织学生去认真阅读特别是准确、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实际上,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朗读习惯,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与语文习惯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朗读得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些,必然会在自己的书面语言——写作中反映出来。”[4]这就说明,要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就要从朗读抓起。正如大教育家朱熹所讲:“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要实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朗读。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主张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严格、有序地要求:“朗读,应该有基本的要求,进一步的要求,较高的要求。基本的要求是读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进一步的要求是正确地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较高的要求是显示出文章的风格神采。”[5]这就说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制定出朗读的基本要求并使学生能够掌握朗读的这些基本要求,从而培养起认真朗读的良好习惯并以之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其它语文能力。

三、有效培养学生工整书写的良好习惯

随着电子产品特别是通讯产品的不断更新发展,手机、电脑等产品使用的全民化、生活化,现阶段人们的联系方式也由传统的纸质书写变成了“键盘输入”或“屏幕输入”,如最为常见的短信聊天、QQ聊天、电脑写作等,致使人们“提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规范、工整的书写习惯也越来越差,“提笔忘字”的现象更是越来越普遍。就是说,现代科技发展在带来便捷、快速等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用手”书写的松懈,并使人们特别是学生的书写越来越不规范,逐步形成了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字形难辨等不良习惯。同时还要看到,由于汉字是汉语的“根”并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汉字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个体对汉字、汉语乃至汉文化的理解与掌握。譬如能否正确书写出“后悔”、“隐晦”、“教诲”这些词中的“hui”与“辩论”、“辫子”、“分辨”这些词中的“bian”,就常反映出个体对汉字与汉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历来我国语文课程极为重视汉字的认读与书写,并在童蒙教学的起始阶段就通过“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集中识字与从“上大人孔乙己”这些笔画简单字练起再到复杂字的书写,使识字与写字分开进行以确保书写质量。正因如此,古代读书人大多数都具有良好的写字习惯与优秀的写字能力,这与现代人们的写字水平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从汉字书写的现实情况与历史经验看,语文课程必须加强汉字书写教学,切实培养学生规范、工整、流利书写的习惯,并在认真、流利书写时认识汉字结构、理解汉字字意、把握汉字规律。张志公先生正是立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汉字基础性作用,明确提出要从严要求以加强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说话、写字、造句、读书、作文,都要从严要求。比如写字,应当一笔不苟,横、直、撇、捺,该怎么写就要怎么写。东倒西歪、模糊一团那些现象不能容许。”[6]写字时“东倒西歪、模糊一团那些现象不能容许”,自然在于这是一不好的语文习惯,不仅影响到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甚至还会形成草率行事、粗枝大叶等不良生活、工作习惯。对养成认真书写习惯,郭沫若先生也曾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7]如此看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要让学生知道一个字“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并力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绝不允许潦草和随意书写,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

四、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积极回答的良好习惯

任何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思结合,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对语文课程而言,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思结合从而实现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语文课程基本都是以“课文”为基本凭借物的,而教材中所选课文对今天见多识广的学生而言是不具“陌生感”的,因而也就不如物理、生物等课程由于每节课都有新知识、新内容那样吸引学生,易于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同时,由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是一个耳濡目染的漫长过程,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缓慢的过程。对此课程特征,张志公先生曾通过对不同课程的比较后明确指出:“语文课不同于别的课,学生不是从全然不知到知,从全然不会到会,而是原来就会的。不像数学课,比如,原来不知道什么叫‘开方’,当然也不会开方,上了几课,就知道了,会了。语文不是这样。拿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听话,说话,读书,作文,他原来都会的。上语文课,是个在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加工、提高的过程。”[8]正是由于语文课程是一具有“在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加工、提高的过程”之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认真领会的难度就要明显高于其它课程。这就是说,“语文课程特有的这些课程特征,也告诉教师语文课程实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不可只重形式,要把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最主要目标与最基本任务,从而取得实效。”[9]

那么,怎样依据课程特征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的良好习惯呢?对此,张志公先生还是主张从树立“问题意识”入手来解决问题:“善于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学会怎样发现问题,使他具有勤于思考的习惯,使他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10]就是说,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课文形式、内容方面的特点,才能通过精心设计彼此有着明确逻辑联系的“问题链”来引导、激发、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并进而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钻研与探究语文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众多的原理都表明,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才能促进其积极思考。古人讲“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揭示了质疑问难在学习中的巨大价值与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以新颖独特的问题和彼此相连的“问题链”来调动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对此,张志公先生也明确指出:“提问很有好处,既节省了讲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11]这就说明,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提问来培养学生主动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概括来看,学生专心听课、认真朗读、工整书写、主动思考与积极回答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一些基本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依据语文课程特征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高度重视、从严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自然,由于学习习惯是一积久养成的具有一定“自动倾向”的学习方式并多表现为个体的“潜意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基本学习习惯就不是一日就能见效的。这就需要教师要严格课程学习要求,不断引导、有效强化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懂得哪些行为“应当这样”、哪些行为“不应当这样”,长久坚持、不断强化才能养成语文学习的基本良好习惯。如此看来,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程所需基本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论述,对现阶段语文课程的科学、高效实施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注释:

[1][1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5.

[2][11]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4.

[3]参见张奎,李维鼎.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评点[J].黄冈师专学报,1982:(4).

[4][5]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227.

[6]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82.

[7]转引自孟祥军.再谈写字课教学模式问题[A].第二届国际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82.

[8]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4.

第11篇

人们一般以学习者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为出发点,研究学习动机的不同。英语不再只是英美国家的母语,而是社会生存发展的产物,是全球性的语言。从生存角度看,英语学习具有时代特征性。使用英语的人数甚多,应用的范围广。英语是工作语言,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生存工具。英语学习的个人动机虽不同,却都与生存紧密相关。为了更好的生存,学习英语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 生存论 ;学习动机; 英语强势

Abstract

Generally people study English learners’ inpidual motiv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 It is no longer British or American’s mother language, but the product of soci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becomes a global language. Viewing from survival perspective, English learning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using English. English is a working language, a kind of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a large area of appliance and a tool of survival. Although inpiduals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to learn English, their motiva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urvival. In order to survive better, learning English is quite important.

Key words survival theory ;learning motivation ; English strong performance

引言

人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生存进行的。教育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为人类生存服务的。在我国人们重视教育,特别是关注英语的学习,绝大部分的个人、家庭、学校都把英语学习看成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随之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便具有现实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学习者,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英语成为有支配地位的语言,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国际影响力,它不再单单属于英国或美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因此对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也日趋重要。英语的强势在国际传播表现在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英语的应用范围及其在研究领域中的交流。这一方面是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是英语是工作语言、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生存工具。我国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大家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尽相同,不管你喜不喜欢英语,你也在学习它,因为你需要融入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你的生存驱动着你。

一、对生存论的认识

(一)、人的生存论

人的生存首先是生命的存活。就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1](p118)“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他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的生命存在状态,就必须进入与自然、他人、社会的交往活动,从而使个人取得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类的整体规定性。个人作为个体的生存与整体的生存本是人生存的两个维度,同时意识到这两个维度都体现着人对自身生存的高度自觉。如果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合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那么,同样的,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整体、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正如在现实中,他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对这种存在的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属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2](p23)个人的生存是个人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存、人类的生存的需要。

生存的过程是历史现实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人生来富贵贫穷不等,不能自定父母,不能自选时空,不能自择片段。生存是必经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惧怕任何磨砺、挫折的过程,是生命强悍韧性的表现。人总是向往好的生存状态,学会生存,学会更好的生存。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生存的对立物是死亡,是它成就了生存的永恒。人类代代相传是生存与消亡的统一。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年老生命在消亡,新生命并没有因此而止步,生命一直在消亡,一直在延续。人出生先是依靠父母亲人而生存,长大让自己生存、更好的生存,也让别人因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

(二)、教育的生存论

教育的用途多种多样,概括起来讲,她主要有两类用途,即占有和生存,相应的教育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助长人占有的教育,另一类是引导人生存的教育。[3](p6)占有的教育把教育视为获得功利的工具,倾向于物质利益。知识和自己的认知结构没有结合生成新的东西,没有同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是机械的占有知识。而引导人生存的教育则不同,教育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本真的生命存在,把个体对周遭世界、对自身的生命感受和体验纳入到教育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教育为人而存在,为人的生命的完整和完善而存在。[4](p33)

人是活动的、发展的、自主的个体。教育要转向,转向生存的教育势在必行。生存的教育视教育为丰富生命内涵,完善人的发展的过程。它启发人关切生命,担起生存的责任,赋予生命深刻的意义。以生存为使命的教育把人引向自由自在的,摆脱欲望束缚,征服物质占有的状态。“人的生存是自我生成,自我绽放,因而也可以说生存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所谓学会生存是指人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全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的否定和超越他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5](p8)教育引导人学会生存。儿童的最终学习是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生存。通过教育儿童是培养其独立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过程。接受挑战,担起生存的责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做不折不扣的自己。

引导人生存的教育致力于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必须服务于人。个人的生存是国家社会存在的前提,国家社会的生存促进个人更好的生存。两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二、英语学习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是活动的一种动力或心理倾向的,它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按某种活动方式行事。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动机是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三是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维持时间。[6](p196)动机的三个功能表现是复杂的。动机不同活动表现可能相同;活动表现相同动机可能不同。同样是学习英语,动机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工作需要,有的是为了能毕业。

(二)、英语学习动机的认识

无论学什么,学习动机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中外语言教育学家们都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Jakobovits曾根据一些语言学家在美国大中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指出,经过调查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动机占33%、才能占33%、其它占14 %。上述比例未必十分准确,但大体说明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7](p121)

外语学习中的学习动机究竟如何定义呢?芮利红曾提到: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 (1985) 教授曾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根据Gardner的理论,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溶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溶合性动机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着真正的或某种特殊的兴起,希望能用目的语与社团成员进行交流,最后达到参与或完全溶入到目的语社团中去的目的。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为了通过考试或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或能够阅读目的语国家的信息和文献资料而学习某种外语,带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升学或工作需要,属于工具型学习者。[8](p22)

学习外语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很少有人能学会和外国本土人一样使用英语,所幸的是,也很少人需要像外国本土人一样学习英语的每一种技能。[9](p7-12)因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希望拿学分,希望自己考试名列前茅,希望将来找到好工作;拿文凭,拿证书,为继续深造读研究生靠博士;因为英语老师喜欢自己,因为父母要求自己必须学,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有市场;深一层的动机是对英语感兴趣,视英语为一种挑战,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从社会的角度看,学习英语是一种潮流,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在学英语。从学校的科目设置看,英语摆在极重要的位置。需要英语家教的学习者远比需要语文家教的多,待遇方面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对于下一代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大学毕业的父母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各门功课,就是辅导不了英语。

近年,我国英语学习氛围浓厚,各类英语学习机构不断出现,推陈出新。假期少儿英语班,剑桥英语、新概念英语培训班,初、高中英语辅导班、提高班,职称英语强化班,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班,考研、考博英语冲刺班,托福、雅思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英语有这么大的市场,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时代重要性,以生存问题驱动学习。

生存驱动英语学习,另一方面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学习英语,吸取英语民族的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咀嚼英文诗歌,体验异土风俗民情。细品洋乐器的独特格调,共享奇妙旋律。生活因英语品质更高,内容更丰富。

三、英语学习与生存

(一)、英语的时代重要性

英语列为联合国及其机构规定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但它的使用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远非其他四种语言所能及,从商业广告、娱乐、通讯、运输到科学家国际讨论会,国家首脑会谈,英语的足迹随处可见。英语对全社会的魅力并非人们在追求时尚而实在是实用所致。人们使用英语,可便于国际交际,以促进商业贸易、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特别对年轻人而言,凭借良好的英语技能,寻得一份好职位,却是贴近与个人的利益所在。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无论是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作为第二语言的人们,还是用作为外语的人们,尽管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话语中夹杂着各自的文化习惯,然而,却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英语已成为这个星球的语言,第一全球性的语言。[10](43)

(二)、英语的国际地位

1、国际传播中英语的程度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

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十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般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11](p26)

2、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12](p26)

3、英语在强势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很明显。

据科学引用指数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发表的925000科学论文,其中75%用英文撰写,而且这些论文只有一半是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也就是说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英语的国际化程度可见一斑。在我国情况也不例外,从媒体发展来看,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在我国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更是如此。我国英语媒体的大量出现便是例证。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英语媒体包括1个英语电视频道,1个外语电台,9家英文日报和周报,9大英文网站,10家英语杂志,上述的统计还未包括全国各地以学习为主的英语报纸。[13](p26)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英语学习人数庞大。全国约有3亿人口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我国的中学教育规定英语是必修科目,从2001年起还要求条件好的城市从3年级起普遍开设英语课。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博士生都在学习英语,这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的新篇章,也是英语强势的表现。

4、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对英语国际化的作用

经济强国——美国的经济实力无人可与之相比,世界各国向美国的发展看齐,了解美国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技术,引进他们的机器设备,进口他们的产品,只能通过语言的掌握才能实现。英国和美国主张自由贸易,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是英语传播的渠道。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美国、英国、加拿大先声夺人,他们的语言都是英语,加强了英语的国际影响力,最终促使英语成为因特网上的通用语言。互联网上存储的信息中80%是英文信息。为了获得更多更及时准确的信息,英语的掌握是个基本的条件。语言的掌握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最直接途径,加之英语的掌握可以了解很多国家的信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英语功不可没。英语在汉语中的渗透作用也在加强,随口说CCTV现场直播别人就知道这中央电视台,说坐TAXI就知道是打的,发E-MAIL就是发邮件。可见,英语在我国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地位逐渐突出。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前,我国学习俄语的人数远远超过学英语的人数。以为当时的苏联是世界的经济巨头之一,是中国的老大哥。随着苏联的解体,俄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取而代之的是英语、日语、韩语。汉语虽然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汉语却没因此影响力大于英语,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有待提高,汉语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性语言,有赖于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目前的要务是通过学习英语更好的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优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式中更好的生存下来,挑战自己,超越别人。

(三)、英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1、英语是工作语言,是生存需要。

英语受到我国大众的青睐,是因为英语是工作的需要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外贸英语、管理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的出现都是工作的需要。不同的工作对英语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同是翻译工作,有笔译、口译、同声传译之分。据统计,参加英语口译资格考试的人数从1997年开考的400余人猛增到2002年9月第十二次考试时的14000多人。[14](pvi) 对不同工作而言,英语语言学教师和外交事务从事人员,语言学和外交方面的词汇差异很大,导游知道的如艺术词汇和佛教的英文名称一些大学教师也不一定知道。计算机英语的词汇导游知道的可能很少。这些都是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对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引起的,都是为了工作需要而出现的。

2、英语是一种知识技能

国内外都有关于外语学习促进智力开发的观点和报道。日本曾有人说学习外语和学习数学一样能开发智力。加拿大实行法语浸入式教学方法后,发现从小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敏感性,我国也有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例证见诸报端。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学习外语对于智力开发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有无差别。中国人学习方言或者普通话能不能达到同样的功效。因此,我国目前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实际上着眼于英语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的使用价值。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外语知识是众多知识技能中的一种。

3、英语是生存工具

英语是国家生存的工具,现阶段英语的掌握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国际事物的参与、国外先进科技的引入都需要英语。在没有掌握英语的情况下,改革开放将如何进行,我们难于想象。英语也是我们个人生存的工具。英语创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生存的更大空间。英语教师、外贸人员、翻译人员都是靠英语生存的。英语学习资料出版商靠英语发家致福。科研人员靠英语掌握新技术,创造新发明。普通学者靠英语长见识。

很多人苦苦的三番五次学英语 ,但是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是主要。学生以考试为学习目标,考试结束,英语学习也随之结束;在职人员认为不出国用什么英语、周围的人也大都不会英语、自己会不会无所谓,在形势影响下可能学英语,但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停止或放弃。我们应对英语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它不是我们想学就学,不学就抛之千里的东西,它是时代的产物,是生存的需要。

(四)、英语学习与生存

1、英语与个人生存

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或是在将来工作中有用,或是在旅游、学习及国外生活时有用,或是想通过GRE、TOEFL,或是有助于理解英文电影电视等。找工作英语是个门槛,CET-6、TEM-8都是公司招聘时所重视的。等级没过,面试也没资格,生活着落便成大问题。自80年代以来,职称英语(以及其他语种但以英语为主)考核就一直是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先决条件。[15](p25)很明显,没有通过考试,面临的就是工作得不到晋升,甚至是下岗,生存问题受到威胁。但另一方面,英语掌握好了,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生存质量。

2、英语与引导人发展的教育

教育即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又具有个体谋生的功能。个体生存需要要求教育必须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使人学会生存。[16]英语是知识技能也是本领,所以英语教育的目的应在于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使其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英语教育应引导人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3、英语与社会生存

英语强势的实质是讲英语国家的强势。目前,美式英语之所以能取代英式英语也只是对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的反映而已。因此,如今席卷全球的语言虽然还被称为“英语”,但它携带的却是美国文化。[17](p27)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汉语随很多人讲,却远不及英语受欢迎。 原因之一是经济实力与美国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现在学英语是生存的必须,是发展的必须。我国的语言政策曾导致50年代的俄语热、1960年到1966年短期的俄语英语并重,以及1966年以后长达10年的对外语学习的消极或限制态度,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以英语为主的外语的积极的语言政策导致英语在我国呈大众化趋势。[18](p77)我国社会的和平稳定、团结发展证明,英语大众化是有利于社会的。

结论

生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永恒的问题。英语学习与生存息息相关,提高英语的学习动机要真正理解英语对生存的意义,了解其特有的时代重要性,从生存的需要层次认识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邹诗鹏.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五期.

[3]李虎林.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6期.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5]同[3]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刘亚宁.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7月,第28 卷第3期.

[8]芮利红.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徐林.英语学习成功策略.《英语文摘》2003年下半年合订本.

[10]朱晡道.英语的国际化、地域化发展趋势.《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

[11]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新闻学与传播学》.

[12]同[11]

[13]同[11]

[1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2版.

[15]胡荣升、张思武.论我国大众英语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31卷第4

[16]同[1]

第12篇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专业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8-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据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一致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每年平均增速为13.19%。中国现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面对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国际学生进行专业课教育。毕竟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教育才是吸引并留得住国际学生的关键。本文拟以暨南大学为例,对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的方法与方式进行探讨。

暨南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华侨学府,也是“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办学理念与目标是“侨校+名校”。暨南大学是目前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中国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大学的校训是“忠信笃敬”,在此校训的引导下,暨南大学注重对华人华侨子女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进行培养,因此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极大关注与欢迎。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从建校到目前为止,总计培养了来自全球五大洲16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二十余万人。在其“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下,暨南大学拥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二、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现状

接下来,将以我在国际学院所从事的全英教学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来对国际学生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课是专业选修课,其对象是经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培训后的大三学生。该课程共有36个学时,分为九个部分,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演变、中国与美国、欧盟的双边贸易、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中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等内容。由于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特点与趋势,是一门现实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而采用课堂讨论加论文的考试方式,更便于考察学生搜集数据资料的能力、对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力以及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力。其中课堂讨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论文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课程论文题目由老师命定,均是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于英文的课程论文评分,主要侧重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所给的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上。

从课程论文分数对比的情况来看(见图1),内招生获得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外招生,79分以下的学生则都是外招生。这表明,通过大陆高考入学的内招生在对课程教学理解上、论文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要高于外招生。

再看课堂讨论分数的情况。这个分数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和案例讨论。从分数结果对比上来看,外招生在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高于内招生,中间水平两者接近。由于外招生在口语表达上具有优势,并且喜欢参与灵活的、随意的课堂讨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获得课堂讨论分高分的相对较多。

三、原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内招生与外招生在分数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依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学生的语言优势,另一个是国际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劣势。在专业课教育上,国际学生和大陆学生由于背景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学习效果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具体来说,国际学生有着较好的英语语言背景,因此,在全英授课的课堂上,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相比之下,大陆学生则因英语表达不流畅,不敢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导致其平时成绩低于国际学生。

但是,国际学生就读暨南大学时,并没有接受过中国的高考,而是有相应的特殊入学考试。他们往往是在华文学院接受一定的中文基础训练后,再来申请大学入学。其对中国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了解有限,对于专业课之前的系统学习也不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使得他们对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特点没有明确的认识。比如,我曾在课堂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之一,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又进一步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我让大家讨论有哪些原因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空间分布不均匀?国际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通常是从地理的直观角度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靠近大海,所以国际贸易过程中运输成本较低,这种地理优势促使了中国对外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陆内招学生则能够通过对中国经济的了解,来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例如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另外,国家经济体制、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国际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当我们讲到在改革开放之前,包括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有企业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因此其对外贸易占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大头,并且还出现了很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而民营企业由于在体制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很艰难,必须通过外贸公司来进出口。国际学生对此很难理解,他们认为企业应平等对待,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待遇差异。而且他们也很难想象,这种对外贸易的政策差异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由于存在以上原因,在论文考试上,内招学生能够很好地对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应用到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分析中去,因此所得成绩要高于国际学生。

四、结论与启示

意识到国际学生与大陆学生的上述差异,对于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内容构建上、教学方法方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两类学生应有差异地对待。对于国际学生,应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而对于大陆学生,则应鼓励促进其课堂讨论发言,培养其观点表达与陈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5):11-16.

[2]邓晖,来华留学,哪些信号值得注意?[N].光明日报,2015-04-08.

[3]李联明,吕浩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制约国际学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71-75.

[4]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8):88-92.

[5]文雯,陈丽,陈强,等.课堂学习环境与来华留学生学习收获的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07-113.

第13篇

高中英语论文2000字(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举措。读后续写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同样是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本文首先针对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方法,以期能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核心素养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一直都是英语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师研究教学任务的重点方向,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探索。“读后续写”作为当前高中考试的一种新的题型,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训练。但是当前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

1.续写文章逻辑和思维混乱

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读后续写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完成英语阅读后,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的整体把握度不够,同时在理解文章主旨和内涵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这就导致在读后续写阶段的写作内容与原文产生一定的隔阂,出现文章前后内容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在行文逻辑和写作思路方面较为混乱。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就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因此造成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按照原文的思路和逻辑继续续写。

2.续写文章词汇和语法运用不当

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但是由于我们本身长期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当中,因此对英语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学生在读后续写阶段对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出现错误。一方面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较欠缺,在写作阶段就不能将最为恰当的词语运用其中,而且由于本身词汇基础较差,在阅读原文的时候就会首先造成理解误差,导致后面的写作内容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在续写阶段常常出现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影响整篇文章的写作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分析

1.加强对阅读文本理解能力的训练

对原文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后面的写作质量,因此,要打好阅读这个基础,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以便让学生在写作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进行相应的扩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进行合理把握;然后要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主旨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3Lesson4SeaStories一文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以本节课中的文章作为读后续写的阅读文本,要求学生在对本文故事行文思路和写作逻辑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某一个片段按照自己的想象重新续写,并结合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cloud、wave、whirlpool、fishingboat等展开续写,从而保证写作的内容与原文逻辑保持一致。

2.加强对学生词汇和语法的训练

词汇和语法作为英语写作的基础,也是写作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写作内容不仅需要注重对写作情感和文章逻辑的连贯性,更要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英语词汇和语法,为文章内容增光添彩。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不能降低對学生英语词汇积累的要求,可以在平时的拓展阅读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的训练;同时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英语交流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在读后续写中正确理解文章含义,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3.提高写作技能,锻炼思维品质

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提高除了要在英语词汇和语法上加强训练,还要强调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这是当前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英语思维品质的能力其中重要的一点便体现在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方面,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在以原文背景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保证用词准确和语言逻辑符合原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结语

英语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训练的关键时期。在新时期英语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是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思维品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需要英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长期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论文

摘要:当前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经基本普及,其中高中英语改革尤为突出的就是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要求更加多元,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顺应新高考形势,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高考写作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英语;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教学偏重于英语语法及阅读

当前,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语法讲解和阅读训练为主,其核心是围绕英语考试,对实际的英语写作方面并没有过多涉及。另外,英语写作教学重点在于平时的语言积累,而在考试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却依靠作文模板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应对英语考试,但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深入调整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馈不足

高中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使反馈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多采用否定反馈,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忽视了否定反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另外,教师查阅学生作文时,常侧重于单词、语法、句式的批改,对学生作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不能给予及时准确的讲解,使学生缺少完整的写作认知[1]。

(三)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

当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少自主性、积极性,仅有少数学生是因为兴趣去主动学习英语,而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客观原因。因此学生普遍不能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难于理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获得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一)通过良好的阅读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作者表现方式及写作手法,能够有效的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而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journal》时,可以积累好词好句作为写作素材;在reading部分我们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快速总结文章主题、基本框架和结构、表达内容等等,有效学习文章主题的表现形式及写作手法,拓宽学生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这样学生面对新高考作文时,可以保持清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思维导图剖析命题材料主体框架,突出重点内容,然后梳理概要及续写的写作思路;可以有词可用,那就是运用自己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

(二)有效利用反馈及激励性原则

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高中英语教师要做到及时高效的反馈。例如在面对学生写作内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总结分析,将其中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及作文结构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以减少类似写作错误再次发生,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内容有更清楚的认识。而对于其他错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评或者互评,鼓励营造英语语言交流环境,带动课堂活跃性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加以应用,在学生思考探讨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在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答疑,给予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讲解。最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作出总结分析,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良好的掌握激励性原则,表扬学生作文比较好的地方、表扬学生发现问题的准确性、表扬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在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方式及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切实落实教育改革政策,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例如讲解英语时态的课程时,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将各種时态的特点、概念以及使用方法、典型词语等内容加以展示。微课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些微课程,教师也可以提前将授课内容系统整理,然后精炼并自己录制微课视频。微课教学,可以有效突出课程主题,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要丰富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将听到的内容、读到的知识都融入到写作中。例如在必修三《Festivalsaroundtheworld》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很好的引入当前比较热门的电商节日以及相关话题,将教材内容引入到生活当中,将生活融入到写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

第14篇

对于奥林匹克的主旨,多数人的直观感觉可能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这一现象凸显了“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毕竟奥运会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实现了许多人的梦想,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这与《奥林匹克》中所阐述的“奥林匹克运动涵盖了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大众体育、奥林匹克文化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和奥林匹克有关的商业活动等许多内容”[1]的论述明显不符。因此,奥运会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内容,它只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已。同时,与人们片面追求竞技成绩相比,奥林匹克精神才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一切行为的准则。因为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1]。也就是说,奥林匹克主义所要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使人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使人在努力中寻求快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使人全面发展、寻求健康、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由此看来,我们把奥林匹克运动简单地看成奥运会是不全面和不彻底的,把“争金夺银”和“盈利”当作比赛的主要目的更是有失偏颇和值得商榷的。因此,本文试图从休闲的视角,抛开运动赛场上的“喧嚣”,来解读一下奥林匹克的深刻内涵。 

2 休闲: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 

要回答“休闲”是什么这一问题,就要了解“休闲”的词源构成。在古代汉语里,“休”和“闲”多分开用,《诗·商颂·长发》有云:“何天之休。”郑玄笺:“休,美也。[2]”可见,古汉语里的“休”代表了人世间福禄、美丽、美好等善良愿望;“闲”,有范围、限制、约束的意思。在《现代汉语字典》中,“休”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闲”被解释为“没有事情,没有活动”等意思。因此,汉语中的休闲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停止劳动、休假、休息;二是闲适、悠闲的状态。可见,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为提升文化生活水平而自主选择、自愿参与的一种文化活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类在工具理性与物化框架的束缚中,愈来愈感到焦虑、孤独、恐慌和痛苦,也愈来愈远离“幸福”的感受,人们迫切期望摆脱这一生活的羁绊,而休闲恰恰是人们摆脱理性束缚,或是超越理性的最好途径,因为休闲追求的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一种生命自由的回归。 

3 奥林匹克:人类最重要的休闲活动 

从字面上理解,Olympic Games就是一种游戏。考察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也会发现,作为祭奠神灵的隆重盛典,奥运会不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具有强烈的传统性、娱乐性和竞技性;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以崭新面目和理念重新回到世人面前,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技术异化,增进世界和平”。进入新元年以后,奥林匹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在注重竞技运动水平的同时,更崇尚“人文”奥运精神。因而现代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体育竞赛,它还蕴藏着诸如社会交往、休闲娱乐、体育欣赏、体育旅游、身体教育、体育收藏、宗教活动和追求和平的休闲内涵。 

3.1 社会交往:奥林匹克的友谊平台 

1964年,顾拜旦在希腊一次演讲中说过:“这就是复兴奥运会的原因,它必须每4年给全世界运动员一次愉快的、亲兄弟般的相聚机会。这种相聚将逐渐克服人们对关系到他们所有事物的无知,一种煽动仇恨,积累误解和对抗,沿着野蛮小径走向冲突的无知[4]。”因此,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搭建一处平台,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友谊的传递以及人类教育活动的展示。奥运会既是体育技艺的竞赛,也是建立友谊、增进理解和加强团结的盛会,从而促进世界的团结、和平与进步。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任务主要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增进了解和加强友谊。四年一次的聚会,是“地球村”人的一次盛会,它是以竞技比赛为载体,以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增进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

3.2 休闲娱乐:奥林匹克的精神皈依 

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会委员安东·吉辛克认为,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根据新研究的结果,人们应该更多地从事体育活动。……我的理论是‘娱乐是长期从事体育的基础’”。如何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看待娱乐呢?顾拜旦在《体育颂》的第一段话里告诉我们:“啊,体育,天神的欢愉,生命的动力……。[1]”古代奥运会是古希腊人的一种祭祀活动,运动员用他们的健美体格和高超技艺向诸神奉献,以博得诸神的欢心。在古希腊传统的宗教文化中,把神人格化的同时暗示着人的神化,所以“天神的欢娱”即“人类的欢娱”。第六段的一句话也表达了这一点:“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更加甜蜜。[1]”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就应该是欢乐,不论输赢,不论强弱,它是展现自我、发泄压抑情感的场所。进一步说,奥运会赛场上的娱乐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喜悦,是一种创造生活的喜悦,一种兄弟们交流技艺的喜悦,体现的是一种“骑士精神”。因此,奥林匹克是属于大众,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盛会。赛场上,当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人们为之欢呼雀跃,当看到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人们翩翩起舞;赛场下,当人们徜徉于奥林匹克公园之中,欣赏着别具一格的建筑,品尝着珍馐美味,当人们阅读着异域风情,流连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群……的时候,更多感受到的是奥林匹克带给我们的欣喜与乐趣。 

3.3 艺术欣赏:奥林匹克的魅力殿堂 

体育运动塑造人体美这一点妇孺皆知,且不说像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体育舞蹈等所能体现人体的艺术美,即使像田径、游泳、体操、击剑、球类运动等项目也能体现运动中的人体美,体育处处体现着美。在《体育颂》第二段中讲到:“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微,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4]”体育塑造了“美”,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人体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在任何民族中,没有比人体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这位享誉世界的《思想者》雕塑大师说出了人体美在艺术中的地位。其实古希腊艺术家们早在公元前就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艺术作品,米隆的体育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典型的传世之作。同时,每次奥运会主办国奉献给人类美轮美奂的体育建筑让人流连忘返,火炬接力仪式、开闭幕式中点燃主火炬的形式、各个民族的服饰以及所展现的民族文化也都赋予人们美和感受与想象。 

3.4 体育旅游:奥林匹克的文化呼唤 

旅游是人们为了调整心情、开阔眼界、满足好奇心离开居住地并在某地逗留一段时光的一种休息活动。奥运会作为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一旦确定,即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围绕该城市的体育旅游活动也相继展开。资料显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入境旅游者为23万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旅游人数同年增加了6.3%,第二年达到16.4%,第三年为13.5%。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0年到该城市旅游访问人数为1 732 902,当地饭店的床位数由18 569个增加到31 338个,增长70%,而平均客户出租率由71%增加到84%。2000年悉尼奥运会,全国接待旅游者人次数接近500万,比上一年增加了10.9%。由此看来,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确定意味着当地旅游业即会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蜂拥而至。奥运会的举办不仅会促进本国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更会让旅游者领略到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体验到奥林匹克的新风尚、新发展,这即是来自奥林匹克的呼唤。 

3.5 体育收藏:奥林匹克的文化烙印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收藏”。收藏在和平时期成了国内外流行的行当之一。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和发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为题材的体育收藏也成了收藏爱好者竞相追逐的对象。它不仅传播着民族文化,同时也记载着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活动。从1896年第1届奥运会发行了一套12枚邮票开始,每届奥运会都会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以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丰富的奥林匹克题材邮票满足了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也推动了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而对于收藏奥林匹克体育纪念币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成套纪念币不仅体现了该届奥运会主办国家的文化内涵,也为人类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物件”印证。随着国际奥林匹克纪念币收藏协会(FINO)的成立,这一休闲活动必将成“井喷”之势繁荣于世界收藏界。对于奥林匹克纪念物的收藏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奥运会奖牌、火炬、纪念牌、证章、身份证、宣传画、比赛秩序册、成绩册、指南手册、服装、器材、队旗、会标、吉祥物、纪念章、门券乃至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包装品的收藏。根据不同爱好,人们热衷于各种物什的收藏,既满足了娱乐需求,也丰富了奥林匹克内涵。 

3.6 宗教信仰:奥林匹克的心灵碰撞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理想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方式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不仅赖于以希腊半岛为主体的爱琴海文化圈的涵育和城邦制度之自治、民主、法制、平等等内核的影响,而且和古希腊体育教育论文理念的渗透以及古希腊宗教习俗、神话传说对奥林匹克人文氛围的营造息息相关。顾拜旦在1908年曾经说过:“在奥林匹亚,奥运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事情之一,是运动员聚在宙斯像前进行庄严的宣誓。他们保证将公平和忠实地竞争,保证他们将无耻辱地面 

对对手。如今宙斯已不存在,我们早已丧失对神像的崇敬。因此,我设想,今后运动员可以在他们国家的国旗前,同时也面对其他国家众多国旗庄严宣誓:保证他们将在运动中忠诚和光荣地竞争[4]。”由此看来,顾拜旦并不想把体育与宗教混为一谈,而是宗教信仰和对神的膜拜有利于营造一种神圣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后来,他在1935年发表讲话时,又重申了这一观点,“奥林匹克精神最基本的特点是贯穿其中的宗教精神。古代运动员像雕塑家雕凿塑像那样,通过锻炼塑造着自己的躯体。他们以此向上帝致敬。同样,现代运动员也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的祖国、民族以及国旗赢得荣誉”[4]。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宗教信仰的文化积淀,现今奥运会圣火点燃、火炬传递、运动员宣誓等内容依然保留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教信仰传统。 

4 结束语 

Olympic Games这种“大众参与性的”“运动员业余性的”“方式生活化的”“竞赛娱乐性的”运动形式,从创立之初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休闲活动,只是今天人们的功利心态把奥林匹克运动色彩化、利益化了,进而异化了奥林匹克真正的宗旨。从奥林匹克主义“以人为本”的精髓也昭示着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创建一种以奋斗为乐,以优秀榜样的价值以及尊重基本公德为生活方式;作为青年人的盛会,人们从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生活乐趣,展现的是一门生活哲学。由此我们可以断言,奥林匹克精神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力和智力的统一、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同时又是参与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是生产性和生活性的统一、灵活性和约束性的统一。因此,当今天的人们还以运动成绩来评判某一个国家、地区和运动员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思索一下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休闲意蕴呢? 

参考文献: 

[1]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马惠娣.休闲研究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1,16(6):71-75. 

第15篇

一、全球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趋势

(一)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竞争性合作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的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资源需求总量不断上升,走国际化路线是实现全球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供需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与服务实现全球流通,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跨国贸易、竞争与整合。目前教育输出国以英、美、澳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出主要以经济和市场化为导向,因而强调竞争,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弥补国内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些国家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在全球范围内争夺生源,并通过海外分校、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增加收入来源。教育输入国以中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入以加强本国高等教育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品质为导向,因而更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升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各种区域性高等教育合作与院校联盟不断推进,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了以竞争性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以全球范围内教育交流领域最著名、最典型的博洛尼亚进程为例,1999年,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建立统一的3-5-8学制,实行统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到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目前成员国已发展到46个,各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为建成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奠定了基础。除了区域性合作之外,各国跨境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日益增多。如,新加坡通过采用新加坡、美国、中国顶尖大学三校合办的模式,创立了第四所公立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海湾地区的卡塔尔和阿布扎比分别花费数亿美元在本国开办欧美顶尖大学的分校;亚洲理工学院投资100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开办了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印度教育部也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国外教育投资者在印度开办大学或分校。

(二)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服务贸易协定”把高等教育视为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服务性产品,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同时,全球经济危机带来高等教育经费的紧缩,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弥补政府削减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而造成的办学经费不足,纷纷改变原有的教育资助或援助政策,对外国留学生实施全额收费。为争夺留学生源,各国除了采取措施吸引留学生外,还通过开设海外分校、特许经营、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为本国高等教育机构增加收入。对于英、美、澳等发达国家而言,获得经济收益、缓解教育经费压力,已成为其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具体表现为以留学和合作办学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跨境教育项目得到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开展跨境教育的形式多样,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把教育输出看作是教育服务贸易的核心战略,强调经济收益。特别是澳大利亚通过TAFE模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巨额收入,其教育输出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已成为本国第二大服务产业。TAFE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模式灵活多样:通过在境外设立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来输出职业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来开拓市场;通过输出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来获得知识产权收益;通过招收留学生来创收和提高学生国际化比例;通过境外交流与培训扩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影响,等。

美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大力发展留学教育,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回报。留学生教育不仅给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储备、带来巨额学费收入和经济效益,还加强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近5年,美国各州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再缩减,已达到25年来最低点。华盛顿州过去3年的州财政资金削减了一半以上,华盛顿大学被迫减少其本地生源数以增加海外学生的数量。该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该校18%的新生来自国外,每名外国大学生每年学费为2.8万美元,约为华盛顿州本地学生的3倍。该校校长麦克·杨称,正是靠着海外留学生的支持,超过班级人数1/3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华盛顿学生才能上得起这所学校。

法国高教部也在加紧分析研讨如何吸引外国留学生问题。法国高教部部长瓦莱丽·佩克雷斯提出,今后在招收外国留学生过程中将扩大招收高层次留学生人数,到2015年使赴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占留学生总数的比例由目前的50%提高到67%左右;加强与外国高校合作,到2015年,使通过合作项目赴法留学的学生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2]。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跨境教育质量是各国关注的重点

在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通过双边的、区域性的和国际的机制,来回应日益增长的跨境教育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可提出的挑战。各跨境质量保障机构也在转向采用通用的质量评审标准,保证跨境教育提供者的合法性,确保消费者所接受的教育达到认同的标准,所获得的资格得到国际认可。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障跨境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分别对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者、学生、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学历鉴定机构以及专业团体等在跨境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建议,帮助成员国评估高等教育机构跨境办学的质量与有效性,保护学生等相关群体免受劣质教育的伤害。

目前,虽然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但对于外国机构来本国办学或本国机构到国外办学缺乏经验,对于如何保障跨境教育的质量缺乏认识,造成跨境教育市场鱼目混珠,跨境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合作办学信誉难以提升。这种现象已引起各国重视,不管是教育输入国还是教育输出国,都在努力加强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通过积极的探讨和经验分享,解决跨境教育在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等方面的核心制度安排[3],优化 跨境教育的发展环境。如,针对近几年大学海外教育项目运营中出现项目失败、劣质跨境教育给澳大利亚及海外合作伙伴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及学生福利和安全方面的风险等问题,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于2005年投资135万澳元用于14所大学的15个跨境教育项目研究,希望从中找出海外教育项目质量监控的对策。目前,澳大利亚主要从建立跨境教育质量监管框架、成立专门的跨境教育监管机构、慎重选择跨境教育合作伙伴、制定详细的跨境教育发展计划、签署双边合作协议、维护双边合作关系、制定跨境教育项目实施程序和准则等几方面对跨境教育的质量进行监管和保障,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进展

(一)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教育交流合作大格局已形成

我国已经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2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同时,也设立了18个双边和多边教育高层交流的定期磋商机制,构建了若干个区域合作平台。中美、中俄、中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初步形成,各种语言年、文化年、国家年活动相继举办。目前,已经签署和正在有效执行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协议是154个。另外,正在实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有77项。未来将进一步巩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落实好未来4年“公费派遣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和美方未来4年“派遣10万学生来华留学倡议”等成果。深化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机制,重点推进中俄“语言年”、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构建好中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中国—拉美、中国—东北亚交流机制,推动双边和区域教育国际合作。

(二)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目前,我国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快速。2012年,先后批准正式或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批准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6个高起点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全国本科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和高校内设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已达43个,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同时,高起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增多。2012年,共批准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举办了149个办学基础较好、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达732个,约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46%。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体制创新、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教育部将进一步修订高校境外办学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高校“走出去”。

(三)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与3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议。据最近的一项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也逐渐成为了新兴的吸引更多国际学生的目的国。

目前,来华留学发展迅速、出国留学规模继续扩大、留学回国热情持续高涨。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华留学人员总数已达29.26万人,比2010年增加两万多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较2011年增加5.99万,增长17.65%;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67万,增长46.57%,留学回国人员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近期,我国政府在推动出国留学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表现在:留学工作的政策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留学工作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留学工作信息化迈出重要步伐。未来将在实施留学中国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加强出国留学工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通过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支持教育机构境外办学、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等活动,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一)高职国际化办学需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找准定位

随着高职国际化的发展,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国际化办学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国内院校与合作对象在学制、学历层次、教育功能和社会职责等方面的错位。各国由于教育制度、学制发展、社会需求等背景不同,在教育分类上有很大差别。如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同属一个类型。但社区学院又与我国高职院校不完全相同,它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于一体,为特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和具有开放性,在办学定位上更突出了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能够完全满足社区各行业、企业及居民的学习需求。我国高职是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相对照,我国的高职教育属于5B,即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这也使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得到了权威性确认。《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层次、范围、学制、课程,都明确了各自的定位,自公布以来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推行。我国高职在寻找国际合作伙伴时,同样可以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为参考,分析其所举办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以便于选择与自己对口的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在逐渐从盲目走向理性和深层次、专业化,更加注重实效和内涵发展。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选择对口院校和对口领域进行交流合作,越来越成为未来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二)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在这个进程中,一些国外合作方过于以营利为目的,很难保证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用。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质量保障和监测机制,有步骤、有制度、分层次地对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规范和引导。另外,我国高职教育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待建 立和完善。目前,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亟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也有助于促进我国高职学生获得更好的国际就业资格和海外就业机会。行业协会在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职业教育必然关注双边、多边的职业教育合作,关注校企合作。目前世界各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UNESCO-UNEVOC)联系中心已达200多个,这些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和联合研究,分享经验、发展各国职业教育者之间的合作网络,极大促进了成员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合作。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社会行业组织、学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电子邮件等电子传媒的出现,使大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大学在未来将会成为全球学生数量扩张的重要动因。英国教育部看到这一契机,督促大学开发网络课程,英国大规模网络课程平台“未来学习”已经宣布在今年开发网络课程。西澳大利亚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发的科学和艺术类免费网络课程也已经开始全面上线。2014年9月1日,电子教科书将走进莫斯科学校的课堂。现代教学手段在远程教育上的运用加大了各国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改变了学生的求职观念,通过网络选择职业的范围和地域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就业渠道更加畅通。信息流动的速度,决定着高等教育机构间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通畅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数据的收集、整合和统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发和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实践经验,当前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提高开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传播通道和信息服务系统,使信息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在教学、科研和国际交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国际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服务性产业和开放的领域,将面临着与境外大学的直接竞争,特别是生源的竞争。能否抢占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先机,关键要看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切实走好工学结合的道路,提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将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是要鼓励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开展境外办学。积极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三是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学位体系,增强办学特色,选择就业准入国际化程度高、专业人才全球化紧缺的专业,探索试点高职多样化合作办学模式;四是扩大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宣传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加强与全球职业教育的交流和区域合作。

参 考 文 献

[1]任君庆,王义.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