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主题文化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主题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主题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超级秘书网

第2篇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振兴是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文化和商业之间存在一道鸿沟,大众普遍认为文化应该是超越功利、远离商业的。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20世纪40年代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中指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明显具有工业化特征,是生产流水线的产物,为以后“文化产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探讨和推进奠定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包括文化层层裹挟,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文化、科技的互动日益增强,文化领域的商业化日益加剧,同时商业对于它的利用也越来越普遍,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雏形。文化产业兴起的第一股势力是旅游产业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13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约2.95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约32.6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约2.63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约1.29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约517亿美元。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即使面临着经济萎靡等不利大环境,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4.8%,约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文化主题公园作为旅游产业衍生出的一支具有多元性、复合型和互动性的特殊文化产品,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挖掘特有文化资源、不断拓展文化活力的基础上把建设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文化主题公园做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欧洲是主题公园的发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通过戏法、舞蹈等形式吸引顾客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商品销售方式。里程碑式的事件有以下两点:1952年荷兰的马都拉夫妇为纪念儿子在海牙建立的“马德罗丹小人国”,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55年沃尔特•迪斯尼建立的迪斯尼游乐园被视为现代文化主题公园的先驱。中国最早兴建的文化主题公园是杭州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宋城”(1979),80年代中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建立是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文化的独特性、市场定位的准确性、服务的完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90年代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出现了建设热潮,无锡三国城、北京世纪公园、苏州乐园等相继建立。21世纪初始芜湖方特乐园、常州恐龙园等主题鲜明、特色凸显、技术先进、集教育观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以上成功的案例,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其背后是众多文化主题公园的黯然神伤。近年来各地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陆续上马,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丰富,但是多是劳民伤财,既没有烘托出主题,也没有拉动经济,更没有振兴文化。中国现存的文化主题公园中,大约70%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0%处于盈利状态。针对这一现状,放眼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研究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缘起和发展极为重要。

二、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主题选择盲目趋同。

主题是文化主题公园的精神坐标,如何树立鲜明、独特的主题是文化主题公园获得成功的关键。约瑟夫•派恩等在定义优秀的主题创意时,认为有五大标准即:诱惑力、魄力、体验互动、景点布局深化、空间时间感受。相比而言,我国众多文化主题公园在主题选择上机械、刻板,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①“鬼斧神宫”主题;②中西景观主题;③民俗风情主题;④野生动物主题;⑤机械旅游主题;⑥海洋世界主题。很多文化主题公园的兴建均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深入的调研,在主题选择上盲目与重复,很多都是对成功文化主题公园的模仿、复制,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导致了本地游客无法形成文化认同,外地游客无法感受到文化异质。在主题选择上的盲目趋同,严重违背了约瑟夫•派恩提出的主题创意精神,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2.品牌建设观念滞后。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品牌是符号、名称、术语、标志和图案,或者他们之间的组合所形成的,用来识别企业或者产品供给消费群体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且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或者服务。”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也曾说过:即使可口可乐发生大火,烧的什么都不剩下了,至少它还有品牌,它还会兴起。因此品牌形象是一种超越地域、文化、种族的潜在核心资源。文化主题公园作为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的文化产品,其品牌建设与传播更为重要。从游客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增加其心理上的信赖感,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品牌形象不仅包括品牌知名度,更包括品牌关系和沟通。文化主题公园的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理应注重方式方法。但是纵观国内的文化主题公园品牌建设,观念较为落后,无视营销学专家对品牌的定义及构建路径,即使在品牌宣传的资金支出上下大功夫,也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效果,游客对于文化主题公园的品牌形象仍然模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衍生的相关品牌建设也得不到保证,文化主题公园品牌形象的建立也就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

3.营销方式单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曾预测到未来经济将是一种体验经济。纵观当前各行业的发展,不论是星巴克咖啡的口味体验还是移动互联的游戏体验都验证了上述预测。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时代》中指出:“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记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来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旅游休闲产品,更应满足游客的个性化体验需求,而与游客的互动更是文化主题公园内在生命力的体现。迈克•格劳迪对互动性的认知做如下解释:“如果能够让受众或顾客提交自己的想法和内容,才能够和他们形成良性的互动。”关注互动就是关注营销,互动营销、体验式营销是文化主题公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中国的文化主题公园管理者,忽视了产品和顾客的互动,忽视了顾客对产品的体验,本质上是放弃了在深度营销中推介系列衍生产品,拓展知名度,赢得美誉度。

三、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在建设的途径

1.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相互沟通、交流和认同的产物。”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源于文化异质性所产生的文化竞争。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大背景下,文化固然依赖经济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文化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现代文化主题公园是由“文化、创意、科技”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因此文化主题公园应该突出地域特有的文化烙印。中国深圳市三大文化主题公园的成功源于其从不同角度体现文化特色:锦绣中华尽显东方园林景观文化的雅致;民俗文化村生动表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世界之窗则勾画出西方文明的特色。中国地域广袤,民族特色丰富,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吸引游客的特色文化,只有深度挖掘这些特色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审美体验。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备受大家青睐的休闲娱乐方式,其发展的重要契机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深入挖掘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民族特色,推进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的振兴。

2.打造品牌形象。

纵观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打造品牌形象势在必行。企业的品牌形象———这种存在于消费者心理感知中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迪斯尼乐园品牌建设的成功在于,每一个分园都有自己独具代表性的建筑和品牌形象,每一个游乐项目又都与特定的品牌形象紧密联系,从而在游客游玩过程中潜在影响其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对游客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当前,文化主题公园要凸显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应该及时创造适合文化主题公园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动态评估文化主题公园的品牌价值,切实了解目标市场需求,对评估结果加以总结和改进,更好地完善品牌形象。品牌的建立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落实过程管理:在文化、主题、科技互动的过程中,包装产品,占领市场,树立品牌形象,使品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3.创新营销组合方式。

美国著名旅游服务与营销专家阿拉斯塔•莫里森在《旅游服务营销》一书中提出,现代旅游服务营销要在4P理论基础上,把有关顾客参与的口碑营销和在促销中采用更多的感性驱动做为新的营销手段。创新性的营销组合已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游客的体验贯穿在与文化主题公园接触的所有环节,体验式营销的突出特点是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前提下注重游客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丹麦的乐高公园,一个用320万块积木建成的小人王国,内部设有专门的游客体验工房,在工房中游客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产品设计的改造,仅体验工房的设计就使得乐高公园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理论和实践都在提醒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在营销组合的选择上,要综合运用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口碑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景观游览型文化主题公园,要充分发挥事件营销可在短时间内达到信息量最大化和最优化传播效果这一优势。游乐型文化主题公园则要与活动营销进行有机结合,强调游客的参与互动。口碑营销则由于其针对性强、发掘潜在游客的成功率高等优势适宜作为各类文化主题公园的营销手段。现阶段,中国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只有在构筑合理营销组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创新营销手段,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重游率,从而带动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第3篇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C。P。斯诺在剑桥大学演讲中提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并且还相互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一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斯诺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必然会妨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

科学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大致可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物质文化是指科学文化的物质,主要是科学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其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服务中介,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是求真,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研究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认清两种文化的交融点

要整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首先就应该从更新观念入手,努力改变人们或者只重视科学文化,或者只重视人文文化的偏激态度,尤其重要的是使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进一步沟通。试想,如果作为科学文化主体的自然科学家和作为人文文化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都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和交流,从何谈起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研究两种文化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两种文化的融合起着前导性作用,只有通过加强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倡自然科学家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社会科学家应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才能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打好基础,共同促进两种文化的进_步融合。

(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两者融合的契合点

科学文化的弘扬恢复了理性,人文文化的倡导树立了人的尊严,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要形成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科学文化,并以人文文化来引导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和融合的可能性就在于两者都是富含人性的。显而易见,人文文化因其关注人、重视人的价值而被认为富含人性。科学文化作为一种一种人的活动,终究是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服务的。如此,我们也能清晰地体察到科学技术的人性因素及其价值意蕴。进一步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和融合的可能性不仅在于两者都富含人性,也在于它们对人性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贡献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对人性的理解上都有各自的贡献,也都有自己的缺陷,两者统一和融合的目的就在于达成人性的完满实现。

总体而言,人类生存和发展要面临和处理两层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需要人文文化的导引,后者需要科学文化的支撑。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是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前进和发展的。因此,把坚持以人为本当作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正是因为以人为本既是建设人文文化的价值指导原则,也是建设科学文化的价值指导原则。

二、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沟通,有效夯实两种文化的基础点

第4篇

论文摘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主体化教学模式,其前提是要有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因此,必须实现教学体系的转换。原有的教学体系主要是视学生为被动客体的知识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都是为了学生便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当今的教学新理念,则是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教学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教学的目的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必要前提

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与个性差异。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双向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教师要允许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不把一切程式化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犯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把划一的教育变为有个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探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主体。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向全面的心理活动,使其成为师生认知、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识的综合活动过程。此外,要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建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的作用。教学模式可实行“三多、三鼓励”。“三多”即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三鼓励”即鼓励提问、鼓励讨论、鼓励标新立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造意识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标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勇动性和创造性。此外,结合“主体化”教学的特点,又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①创设情境,主体准备。让学生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萌动对新知识的向往。②目标导向,主体调动。让学生明确认同目标,产生求知兴趣,在新旧知识转化上引发学习动机。③质疑问难,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启迪他们思考,明确思路,并投入释疑实践。④引导探究、合作互动。利用小组、集体多层面、多角度交互信息、启迪思维、达到知识内化,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⑤达标检测,充分发展。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使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习惯,

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不可忽视,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博物馆,乃至社区、工厂、农村都应该成为我们的课堂。总之,这一课堂要延伸到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现实生活中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中去,使之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乐学、会学、学活、学好。

第5篇

1、传统文化的概念

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论,文化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没有人,文化就不存在也没有意义。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可以得出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为文化共同体所共享,不仅仅代表某一个人;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以语言作为其储存传统的水库;人类文化是多元发展的,各民族、地域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但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下,人们的精神和行为趋于一致。中国传统文化,即是指截止到现代以前,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所创造并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它不仅以外在物质载体的经典文献、制度、文物等有形的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无形的主体形式中。

2、课程价值的概念

目前公认的价值的定义是哲学范畴的关系说,即价值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首先要考虑到课程客体本身的属性,其次应考察课程主体的需要,最后根据课程客体的属性与课程主体的需要对主客体双方相互满足关系进行考察。因为没有主体的需要,课题的属性对主体而言将毫无价值[2]。课程价值的主体包括多个层次的主体,可以包括个体,也可以包括群体,还可以包括国家、社会。应用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价值研究中,就是作为课程主体的人的需要和作为课程客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作为客体的价值分析

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一般性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文化课程,具备了综合文化课程的一般性价值,即人文教育价值、公民素质教育价值、创新教育价值、历史教育价值和审美教育价值[3]。(1)人文教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并给人以熏陶使人文知识最终得以沉淀到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价值观中。(2)公民素质教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优良品质同样具有时代意义。(3)创新教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凝聚我国历代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重新思考人们曾遇到的困惑;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人们解决问题的办法。(4)历史教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从历史中来,有特定的历史时代的背景和历史条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历史的学习。(5)审美教育价值。审美意识不仅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也存在于古典绘画、古典音乐和古典书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具有审美教育价值。

2、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其本身具有传承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既因为其独一无二的存在和构成,也因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的文化特点,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用以区别与其他民族之处在于民族本身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代代相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以外在的经典文献、文物等客体形式存在着,更是广泛的沉淀在我们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和风尚习俗中,这正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文化建设很难,但是毁灭却很快,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责任和独有的价值。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上我们曾有过重大的失误,这造成了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纽带上的断层,在这期间所造成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传统文化所遭受到的重挫和整一代人在传统文化认知上的空白让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不仅没有重要的形象,反而是地位不高,尊严不足。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多见的是追逐外来文化的现象。例如,追捧西方的节日文化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不了解;追逐日韩的影视文化,沉溺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本身曲折的道路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而是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青少年在正确了解和认识自身民族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外来文化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价值教育。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套价值系统,做的是“人”学。儒墨道等,乃至佛教学说,各家各派都对“人”有思考,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有独立的看法。这些观点和学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相互影响和融合并逐渐沉淀到中国人的骨髓里,形成了一套中国人独有的为人处世的价值系统。价值教育包含人类基本价值、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三大方面,缺乏这种优秀传统价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不能培育出真正的“中国人”,就不能培养出“仁爱包容”的中国人,就不能培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独具价值教育的特性[4]。(3)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技术文化的冲击,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潜移默化中,现代中国人以西方式的生活方式生活,试图摆脱中国式的思维却很难做到。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少年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一次感受民族英雄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般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在对民族精神培养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不仅必须而且紧迫。

三、社会和个体作为课程主体的需要

1、社会发展的需要

(1)从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在国际交往上也日益频繁,世界向中国投来更多的目光。在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的当下,我国虽然经济发展快速,但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还没有具有与目前所处国际地位相应的优势文化。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资源之一,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海外开设孔子学院用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这正体现了我国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注。在大力向国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本国青少年和人民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如果只注重向外的宣传而不注重对本国人民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在国外开设再多的孔子学院也只会是空中楼阁,因为没有坚实的基础而不会长久;另一方面,科技让地球“变小”,中国的经济发展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同时也吸引力更多外来的旅客,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交流更加便利和频繁。通过开设孔子学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前,这远远不够,只有加强对国人的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一个公民在和世界人民交往时都成为一座孔子学院才能有效的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2)从国内社会的发展而言。振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如何,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是这个意思。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青少年烙上民族的烙印,既是民族传承的需要,也是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成为民族的中坚力量,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个体发展的需要

(1)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是学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之间矛盾。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价值教育的多样性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的这一基本矛盾。一方面,从知识教育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所帮助,在德育方面尤显得突出。在德育方面,中国传统美德不仅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另一方面,当今的学校教育,不应仅是“知识”的教育,还应是“做人”的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一套为人处世的价值体系。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从而避免因应试教育而带来的弊端。(2)中学生迫切的文化诉求。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价值的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将我们置身在知识的中,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面对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大量的信息垃圾以及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困惑和矛盾,成年人尚且会产生消化不良的反应,更何况是青少年群体。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时期,在具有活力旺盛、学习能力强等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容易激动等特点。这一时期也是个体心智趋于成熟、塑造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一现状,应如何帮助青少年群体走出这一困境。社会学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论表明,文化冲突妨碍着儿童的正常发展,“一个学生越是遵循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他(他)的合作与竞争能力就越强。即加强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的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能力”[5]。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益于帮助青少年群体打破困境,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体。

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客体相互满足关系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 规划 主题 文化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市的投资环境、居住舒适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对城市园林绿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要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目的,还要通过景观设计分割空间、美化园林环境。作为城市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以及科学性。通过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综合文化氛围,为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居住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1]。

1、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

正如人们总结园林是以有植物并可以提供游憩为特征,主要由积淀了如历史、 文化等诸多信息内容的不同风景单元及其有机组合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所谓理想的生活境域。园林景观规划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 还承载着表达文化的职责。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欣赏通常分 3 个阶段: 观—品—悟。观主要表现为观赏者对园林中感性存在的整体景象的直观把握,这一阶段,园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进一步深化, 还需要品。品则是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文化素养、 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 移情、 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 丰富园林景象,领略、 开拓园林意境的过程。但园林欣赏的最高境界还在于悟。如果说观和 品是感知的,是想象、 是体验、 是移情, 那么 悟就是理解、 是思索、 是品味,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 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深层的把握, 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来烘托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2]。

2、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2.1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依据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内在联系与营造园林景观的目的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园林景观规划是一个园林艺术的构思过程,也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创作过程。先要确定拟建园的功能与性质,然后根据功能与性质确定主题,根据主题立意构思。立意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如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 它担负着满足政治、 文化、 商业、 休憩等多种功能,是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表达的窗口。规划过程中我们就应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 又要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有所创新。游园是供人们休憩、 交流、 游玩为主要目的的, 应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构思, 以适应不同年龄、 不同阶层、 不同职业游人的多样化需要, 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3]。

2.2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规划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观与实用,还要注重景观所采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尽量选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由于外来引入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积极选用本地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积极选用本地植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景观或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促进城市综合文化氛围的建设。

2.3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2.4灵活运用,构景得体

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 要围绕主题进行布置安排,鲜明地反映出主题,并且把构成景观诸要素进行艺术处理, 使主景和衬景互相联系,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此外, 园林类型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功能要求也不同。设计中要把握各种类型的园林功能要求上的特殊性, 使得主题与文化与功能要求相得益彰。在规划过程中既不能生搬硬套, 一味抄袭和拼凑,也不宜追求另类,或是简单意义上出乎意料的创新。

3、结论

总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增加互动性景观为重点,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科学合理的引入外来植物打造互动性的园林景观,为现代城市综合居住条件的改善奠定基础,为人们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更加富于观赏性、娱乐性的城市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张超逸.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技术[J].园林景观资讯,2009.5

第7篇

自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之后,大量相关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如:进化认识论、社会生物主义思想、进化论生态学等等。这些广义进化的思想在生物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对人类知识的许多疑问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对人类文化各方面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总的说来,进化论在建筑学领域还鲜有作为,这一方面可以归咎于建筑学的学科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忽视。关于广义进化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义是:“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强化了评价系统的认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核心是“变异”、“选择”。相对来说,生物性选择的过程涉及到的评价机制比较简单,但广义进化的评价判断系统则复杂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在更广的范围用来分析社会进化、文化进化等,也可以在更微观的范围内研究认知思维的机制。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通过分析建筑学的广义进化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工程认识观。

一建筑学的“非”进化性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从它拓宽疆土的一开始就受到顽强“狙击”,在艺术和宗教领域更是如此。的确,宗教排斥变异,艺术以变异求存,艺术领域不存在稳定的、明确的价值观,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之间我们通常难断优劣。艺术和宗教都显现出某种“非”进化性,这是进化论介入建筑学的一个难点。然而,这其中又有所区别。宗教在它的体系成熟之后就保持着超常的恒定,而艺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系统。因此,如果说宗教不具有进化性的话,对艺术我们就不应妄言了。更何况,建筑学兼备科学与艺术两类学科的特点。“建筑学非进化性”还来源于“进化”与“进步”这两种概念的混淆。“进步”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断言万事万物向着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由于它不能解释创造力的来源,现代科学已抛弃了目的论。严谨的生物学者十分注意区分“进化”与“进步”概念的不同含义。这启示我们,建筑上的每一次“变化”都昭示着新事物的出现,但这并不意味它更高级。比如说,我们很难说现代主义建筑就比古典主义建筑高级,只能说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适合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们也很难说解构主义建筑思想比现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级,也只能说他更加适合于当代大众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在生物学上“进化”与“进步”的概念可能重叠的话,在建筑学上的进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进步的含义了。

二软、硬结构模型对设计思维的启示!模型的思想广义进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针对的是机器工作的创造性问题,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图模型”、“软、硬结构模型”等理论模型的方法对许多自然或文化现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希望这些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型能代替以“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的机器模型,从而创造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对话。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树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于建筑学这种带有模糊判断性质的学科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仅使我们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并用以指导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工作。"软、硬结构模型赵南元先生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中提出的软、硬结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自举”现象,即前一级的成果对后一级的成果有制约作用,它们是“自我表述系统”(图!)。自我表述系统必须包括相互作用的软、硬两部分结构,其中,硬结构保证系统的存在,软结构在硬结构支持下对硬结构进行建构,完成系统的自举。使用这个概念可以对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师思维中存在着软、硬结构。建筑师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硬结构,建筑师在学习或与外界时接触得到的新思维可以视作软结构。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而硬结构在领会和捕捉新思想上至关重要。建筑师的成功与否视乎软硬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草图表达思索的轨迹,当其从纷乱的线条中选择出合适的线条时,就完成了一次创造过程。

其后,经历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在建筑师的笔下产生出数种甚至许许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直至最后确定针对特定过程给出的答案。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出于建筑师的职业心,反复勾画,也就是为了给自己多几种选择,以便优化设计方案(图")。我们在进行项目操作时使用的也是软、硬作用机制。方案招投标或方案咨询阶段是项目操作的软结构阶段,经过评标,根据专家或业主综合的价值判断,决定某个方案或结合某几个方案的过程就是项目设计的硬化过程。软结构阶段的思维活动带有相当程度的发散性,在这个阶段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而后期的判断决定过程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一个设计的好坏是由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图)。关于评价评价即价值评判。《辞海》对评价的解释为:“泛指衡量任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两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主体指的是设计师、业主、城市管理部门等对设计有需要的人,而客体则指设计目标、策略和图形成果等。设计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在软、硬结构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异”为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中,正确完善的评价活动是“硬化”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广义进化理论的核心是其价值理论体系。

“进化离不开变异与选择,而选择离不开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客观性的价值理论体系,进化论向生物学领域以外进行推广是缺乏理论基础的。”广义进化关于“负价值”的理论对我们的认知思维带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涉及到“复合地形图模型”的概念。“地形图”是生物与社会进化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间和时间要素构成的四维体系。而“复合地形图模型”则是大小两个系统的地形图的叠加。由于价值观是向量而地形图却是非线性的超曲面,与地形图下降梯度一致的价值观,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必定成为“负价值”。而且,负价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强,系统越有“逃离”的危险,从而使系统崩溃。例如,从生存竞争的角度出发的价值观是“生育人口”,但是超过一定数量,也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这时“生育人口”就成了“负价值”。在建筑上,思维评价中的负价值主要是由评价主体之间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设计师、业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约性,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一个好的价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价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义,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都会导致设计的失败。因此,设计师作为协调性的评判主体应发挥主动性。

三建筑现象的广义进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间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构成:桥、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尺度。现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和“尺度”这三种因素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我们不可能再期望简单地通过开河和架桥来获得什么“水乡风情”。同样的情形体现在“岭南骑楼街”模式的演变中。人的活动和合适的尺度感是近代骑楼街空间形态的模式语言。在当代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建设中,我们采取的常常是一种错误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宽道路、建沿街高层建筑。为了给大拆大建、破坏文脉寻找出路,骑楼文化被表达为沿街底层(或二层)架空的非连续走廊。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失去尺度的骑楼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前找到城市的历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传统的审美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

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我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里,笔者是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方面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的。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四建筑学引入广义进化思想的意义广义进化主要的目标是“研究人脑的认识与思维过程,对于认知过程给出机械论的解释,也就是研究认知和思维的机制,使其有可能在机器上实现”。达尔文进化论揭示出自然进化过程的创造性。超级秘书网

第8篇

(一)教师与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力军作用从人数力量上来说,学生是大学建设的主力军,人数众多,力量强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通过教师教育改革而进入新的发展时刻,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变革大学文化的新鲜血液,对建设大学文化起着主要作用,提升整个大学文化的软实力是大学教师与学生的神圣历史使命。考虑到精英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优秀大学生,精英理论认为,培养出卓越的教师与大学生,众多国外名校因培养出卓越人才而提升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提高了大学文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短板效应的存在,文化基础及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影响着大学生整体平均素质的提高,只有学生主体的平衡发展方能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文化的保护者教师与大学生在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起着保护作用。在对大学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大学教师与大学生是大学生活主体,对大学文化建设缺陷认识深刻,提出物质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更新大学文化建设,同时教师与学生是大学物质文化中硬件设施的使用者,同时就是此种物质的保护人。在大学行为文化的保护上,教师与大学生维护着教风、校风,学习生活教育秩序,同时将大学内部文化履行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对大学范围内管理起着监督作用。

二、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探索大学文化建设

(一)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行为文化发展行为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以动态形式显示大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外显内隐于教育科研、教育组织管理、课内外大学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时,直接促成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在科研活动中折射出的创新,严谨求真的科学进取精神,锻炼塑造着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精神、创造潜力[2]。因此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加强师生交流,可通过多样的师生娱乐性节目,注重传统节目诸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的组织,让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严谨规范的大学组织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行为文化提升。可通过建立通讯补助、年终补贴等相应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投身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及文化娱乐活动中,给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奖励,以此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提升大学行为文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我国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曾提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到五大类目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力是大学应当不断提高的永恒社会责任,文化育人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的教育力最重要来源于大学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和以学生群体为主进行的教育活动。要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在教育学生上,要树立培养德识兼备的人文理念和关注全球的人生目标,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深刻认识个人思想与潜能、人生目标与方向,将服务社会和关心全人类的意识深入到他们行动中。面对多变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要以更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改革,敢于打破知识间的界限,更加注重大学生通识教育与基本能力训练,使其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三)提高执行力,完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是大学办学理念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制度的强制力、约束力、又有规范性、激励性、教化性、导向性[3]。要想真正提高大学制度文化,就必须将师生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与具体制度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强制约束力,起到激励导向效用。要致力于建设教师学生自觉执行的制度。制度文化是联结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纽带,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培育和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又要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提高各部门制度执行力,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此外大学要不断审视各类人事制度、评价评估制度、奖励政策、组织管理制度等隐含的价值取向,通过制度的创新给予大学应有学术殿堂的神圣与高贵品位。

第9篇

以网络为中心的新兴媒介的普及,特别是各种具体媒介传收形式与手段的开发、创造与使用,特别是以电脑、手机等通信终端的普及,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媒介资源。人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分享或共享资源,由传统专业新闻媒体独家垄断资源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即传播主体以多元化的身份开始解构专业大众传媒机构主导公共话语空间的传统身份,打破了传统媒体组织化的限制与垄断,使得新闻的生产具有了信源开放、去中心化的特点。以往那种掌握在政府及政党手里的重要公共信息、分散在社会各界或与人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传播范围不广,受到时空限制,现今只要人们愿意并且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将这些信息集中到网络上。不过一些专业新闻传播主体仍然掌握着非专业传播主体所无法接触利用的信息,而专业新闻传播主体也有一些信息无法获知,只有多元传播主体联手,新闻信息资源才能达到真正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不仅是消费者也是新闻生产制造者,以往专业新闻传播者的受众也会成为多元新闻传播者的受众。进一步说,专业新闻传播者与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可以互为受众。

2新闻生产社会化,全民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时代,由大众新闻传播组织及专业新闻人才独占新闻传播资料和新闻信息,新闻生产方式具有专业性、制度化。现在已由“圣人时代”进入“众神狂欢时代,”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即民众个体及社会群体都属于面向社会公众具有公共化身份的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传播真正达到社会化。带来了新闻生产群众化、民主化的新局面,使新闻自由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维度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闻生产自由、传播自由开始真正进入一个普遍化的时代。不同新闻传播主体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合作性互动共产,一种是冲突性互动共产。不同新闻传播主体协同制造新闻文本,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主体结构方式,专业新闻传播媒体与非专业网络新闻传播媒体之间或为补充、互相提升,使新闻传播进入生产社会化、全民化。

3网络新闻信息审核有待加强

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其新闻稿件往往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把关,经编辑的严格审查后进行,以保证新闻的严谨、真实、有效。伴随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特征,不可避免的造成新闻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增多,网络新闻信息审核有待加强。然而网络新闻基本上没有什么审查程序,相关网络编辑在审查中也可能由于新闻量过多而造成审查不力。编辑对新闻的把关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它要求编辑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多个审查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对待新闻事件,然而现在网络编辑多是由于一人担任选稿与编辑上网的工作,造成主观随意性加大,并且对于一件事情会有多个版本的报道,审查者由于自身原因也可能受到误导,有意无意中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新闻失真是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4新闻传播突破时空限制

以往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在报道国外新闻和对外传播时,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政治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而传统媒体需要在刊物或节目播出时才能进行相应报道。另外,网络的全球性也使新闻传播不受国家限制,各国的新闻可以跨境流动。但是处于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将控制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国家将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新闻屏蔽和新闻渗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提升相关技术水平,对新闻传播进行控制。

5媒介竞争趋于激烈

网络媒介的出现对传统媒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媒介以其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媒介容量的无限性等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占尽先机。而且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在接触网络媒介的时间多余传统媒介,大部分报刊读物尤其面临困境,人们更加倾向于阅读电子读物。传统读物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广告,在对传统读物的投资比例上大大减少,网络媒介在对广告市场的竞争上更具有优势。

6结论

第10篇

关键词: 城市规划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调。虽然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传统的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但是城市规划的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城市长时间的高速发展下,一些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实施、管理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一、城市规划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城市规划的作用亦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技术行政管理工作,保障城市规划的顺利贯彻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具体管理。城市定位、规模、布局结构方面属于宏观管理。城市规划的具体管理是指对“一书两证”的许可管理,“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城乡规划法》第36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法》第37、38条)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法》第40、41条)。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城市各种功能安排,各个利益集团需求的综合平衡作用。

在城市的层面上,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引和“蓝图”城市规划要确定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空间架构, 因而对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

城市规划正是通过控制、引导、整合、保障这四种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既有效率,同时又体现公平,能够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监管

作为政府,应明确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 在引导投资者投资和资金流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首先是要组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大到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小到城市景观、建筑风格,都要有规划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可由规划管理部门组织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由城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规划一旦制定并通过合法程序批准,就视同于法律或法规,不能轻易更改。

而政府的职能主要就是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由于缺乏详细规划,对城市市区的一座临街建筑立面设计,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看法,导致政府在规划方案上朝令夕改,很不严肃。再如,有的城市为了迎合外商投资者的好恶,不惜以更改规划

为代价,把规划中的城市道路按外商的意志变成厂房,不仅破坏了城市规划,而且也是对规划法律的践踏。凡此种种,都是规划管理不到位或错位的表现。切实履行政府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管理职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严把规划审批关。按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严格按规划审批权限对各级各类规划进行审批,杜绝规划由个别领导说了算的现象。政府应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控制,做到“三个不建”无详细规划不建、不符合规划不建、违反规划不建。其次,在规划管理中,要严格按规划要求实施建设。规划是一种智力产品,是综合各方面要素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而科学的配置,既是法律也是科学。因此,在规划修编年限内,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进行土地的审批、选址、建设等。第三,必须严格依法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应加大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规划执法难,难在查处。查到了就一定要处理,不处理就等于纵容违法。例如,在城市规划区内违规乱建私房的现象时有发生,建房户要么形成既成事实,要么与执法人员对抗,执法队员被殴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应把对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纳入城市综合管理的范畴,规划执法要与国土执法、建设执法以及公安部门和人民法院联合起来,对阻碍规划执法的,公安部门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对拒不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应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践证明,这种与司法机关相结合的多部门联动的规划执法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执法效果。

四、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而必要性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资源分配的杠杆之一,是对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一种调节器,它要保证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城市的总体利益不受侵害, 决定了其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弥补修正缺陷, 向高效、 民主、 法治方向迈进, 这因为:

1、是解决旧体制存在问题的必然趋势, 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恢复后,城市规划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见证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其规划内容不断具体丰富, 而管理手段亦应符合实际需要, 城市规划管理从最初的城建部门工作, 也转化为政府直属职能管理部门,来贯彻执行政府的本意和要旨。但面临急剧膨胀的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城市规划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有时甚至被误当做经济发展的桎梏,招商引资的障碍。 所以, 规划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过程。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也需要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的理论分析, 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使许多城市已经成为或正在进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行列,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 如市容及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荷载等等, 亟待城市规划统筹考虑安排, 协调各组成部分关系, 而这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整体调控机制,即科学的规划管理体制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超越了低水平的简单的域外延扩张阶段, 城市的管理者愈发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工作应运而生, 它需要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 管理、 实施和监督体系, 中间任何环节脱节都将对整体最优产生巨大消极影响,可以说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是城市现代化的根本需要。

3、 城市规划管理的高效性、 民主化、 法治化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自 199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公布实施以来, 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轨道, 但一些地方仍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随意调整规划, 擅自设立开发区、 招商城, 下放规划管理权,破坏规划布局, 削弱了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 对此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 中强调指出: “城市规划应由城市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不得下放规划管理权,要坚持执行《城市规划法》 规定的 ‘一书两证’ 制度, 使城市的各项建设活动按照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协调、 健康、有序地进行。 上述法规、 文件的颁布, 为规划管理提供了法定支撑, 而且统一的标准、 尺度也有利于推进民主化、 法制化进程。 借助民主和法治, 是建立集中、 高效的规划管理制度的最佳途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合理布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项建设事业正蓬勃的开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好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冲突 国际主题

《黛茜・米勒》是亨利・詹姆斯一部早期的代表作,为他初次赢得国际声誉。事实上,小说成功的一个要素在于作者的独特创造――“国际主题”。所谓“国际主题”, 即欧美两种文化价值观念汇流碰撞,美国人的天真单纯和欧洲人的颓废腐败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道德与心理困境。小说中欧美两种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代表美国文化的黛茜与代表欧洲文化的本土人以及欧洲化的美国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蕴含在小说中的“国际主题”正是通过人物之间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对立逐渐形成的。

一、温特伯恩的内心冲突以及与黛茜的直接冲突

小说中蕴含的“国际主题”,首先通过关键人物温特伯恩的展开。温特伯恩被作者赋予了全知视角,整个故事以他的意识中心为线索,通过温特伯恩内心的矛盾冲突以及与其他主要人物之间文化价值观的鲜明对比来展现“国际主题”。

温特伯恩的思想观念中既有美国的价值观也有欧洲价值观――他赞扬美国价值,同时又顾及欧洲价值观。正如黛茜对他所作的评价那样――“是一个古怪混合体!”一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欧洲大陆,他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欧洲人的部分保守性格和价值观念,使他看起来非常严肃。其“欧洲个性”还体现在他对黛茜与吉奥万尼里爱情的思考。他认为吉奥万尼里出身贫寒,不可能赢得黛茜的爱情。显然,门第等级观念已在温特伯恩的思想意识深处扎根。另一方面,他身上还有未泯的“美国个性”,不像其他欧洲人或者欧洲化了的美国人那样轻视本土美国人,相反,温特伯恩以自己身上流淌着的美国血脉而自豪。鉴于以上两方面,可以断定温特伯恩确是欧美两种价值观念的“古怪混合体”。一方面,他身上未泯的美国天性使他被黛茜天真无邪的个性魅力所吸引; 另一方面,他思想观念中的欧洲文化价值观使他认为黛茜行为有其“未开化”的一面,担心她像谣传的那样脱离传统道德太远。这就使他在对黛茜的情感态度上,内心激烈冲突,经常陷入深深的痛苦中,“自己生气自己,不能凭理智来公正地赏识她”。他不能完全理解她,认为她的行为模棱两可,对他来说她简直是个“谜”――“一个无辜而又粗俗的异常混合体”,“一个难以捉摸的鲁莽而又天真的混合体”。

事实上,温特伯恩和黛茜之间的直接冲突也反映了欧美两种文化价值的对立与冲突。在别人诋毁黛茜时,尽管温特伯恩站在她立场上为其辩解,然而,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欧洲大陆的美国人,他不可能完全站在黛茜立场上,来理解黛她的行为。当他听到太多关于流言蜚语后,对她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甚至认为她的行为确实偏离传统轨道太远,他开始转向沃克夫人和卡斯特罗夫人的立场上,劝说黛茜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黛茜根本不予理睬,认为让她这样做毫无道理。黛茜依然按其固有方式做事,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最后,温特伯恩甚至相信了她不检点的谣言,认为她已经变成“一个不再值得绅士珍爱的小女人”。令人遗憾的是,直到黛茜死去,温特伯恩才完全理解她。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温特伯恩身上的欧洲传统观念使得他与黛茜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冲突反映了欧美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对立,从而展现了小说中的“国际主题”。

二、黛茜・米勒和沃克夫人之间的直接矛盾冲突与间接冲突

黛茜和沃克夫人之间的冲突有时是直接冲突,有时表现为间接冲突。当沃克夫人发现黛茜由两个绅士伴随走在大街上时,她深为黛茜感到羞愧,打算让黛茜搭乘她的便车,以此挽回她的名声;但不谙欧洲世俗的黛茜根本不理会沃克夫人,婉言谢绝了。沃克夫人直接指出,黛茜的行为不合时宜。天性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的黛茜认为,她的行为举止没有什么不妥,“如果我不能走路,我宁愿死。”

作为欧洲传统卫道士的沃克夫人,接下来从温特伯恩身上寻找突破口,尽力劝说温特伯恩与黛茜分手。此时,沃克夫人和黛茜之间的冲突就变成了一种间接冲突,这种冲突通过温特伯恩和沃克夫人之间的直接冲突表现出来的。按沃克夫人的说法,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不再给她以任何丢人现眼的机会――孤立她”。由于温特伯恩身上还存有一定的美国天性,在一定程度上还站在黛茜一边为她辩护,所以,他认为沃克夫人这样做未免小题大做。但是,他又受欧洲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像黛茜那样拒绝乘沃克夫人的车,而是在其逼迫下,接受她的邀请坐进车里,这一举动体现出温特伯恩妥协性的一面。詹姆斯在小说中安排的这两个乘车场景,体现出黛茜和温特伯恩之间的差异――黛茜纯粹的美国性和温特伯恩半欧洲半美国的特性。在车中,沃克夫人说了许多关于黛茜的流言蜚语,温特伯恩反驳说黛茜的缺点在于缺乏世俗意识。在沃克夫人谈起宾馆侍者在讨论和嘲笑黛茜与许多绅士交往时,他生气地说这些仆人应该被绞死。由此看来,温特伯恩在与沃克夫人交锋中,站在黛茜的一边,充当起黛茜代言人的角色,为她辩护。他和沃克夫人在对待黛茜态度观点上的正面冲突,间接表现了沃克夫人和黛茜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国际主题”的一种体现。

三、温特伯恩与卡斯特罗夫人之间的直接冲突――黛茜与卡斯特罗夫人的间接冲突

由于卡斯特罗夫人拒绝接见黛茜,使得黛茜不曾正面接触卡斯特罗夫人,因此,黛茜和卡斯特罗夫人之间的冲突通过温特伯恩和卡斯特罗夫人之间的冲突体现出来。卡斯特罗夫人是一个完全欧洲化了的美国人,她看不起黛茜和她的家人,认为黛茜及其家人平庸甚至道德败坏,衣着也无品味。她不能忍受黛茜和信差之间的亲密行为,她们一家像对待亲密朋友那样与信差坐在一起进餐。由此可见,卡斯特罗夫人持有深刻的社会等级观念。对此,温特伯恩站到了黛茜立场上,认为黛茜并非未开化的科曼奇族印第安人,而是一个善良女子。根据他的观察,黛茜的母亲也不普通,她有着非凡的品味――“米勒夫人像她的女儿那样穿着打扮极其典雅;她耳朵上佩戴大颗钻石”。当卡斯特罗夫人拒绝接见黛茜时,温特伯恩愤怒地说她这样做非常冷酷无情。在罗马,卡斯特罗夫人四处传播黛茜的流言蜚语,并说黛茜的家人也非常可怕。温特伯恩坚持认为她们家人除了不通欧洲世俗,非常清白无辜,根本不是什么坏人。相形之下,天真无邪的黛茜对欧洲人没有半点厌恶和敌意,她想对卡斯特罗夫人表示敬意,并试图与之见面交往,却遭到卡斯特罗夫人无情拒绝。黛茜和卡斯特罗夫人对待对方的态度也反映出欧美两种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差异和对立。

在欧美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间接冲突中,即当代表欧洲价值的卡斯特罗夫人、沃克夫人背后恶语诽谤黛茜时,温特伯恩自觉站在黛茜一边为其辩护的原因。换句话说,是温特伯恩的骨子里的“美国价值观”使他深爱黛茜,反对卡斯特罗夫人、沃克夫人的诽谤,而他性格中的欧洲价值观,又使他对黛茜产生厌恶,甚至最后站在了欧洲文化价值立场上来评判她的所作所为,并最终同她分道扬镳。在小说最后,还是他未泯的美国价值观又把他从欧洲价值观中拉了回来,认同并完全理解了黛茜的行为。

詹姆斯在小说最后通过黛茜母亲的视角还原了黛茜的真实面貌。作为一个胆小害羞、内向保守的女性,米勒夫人对女儿的行为深表理解,她不仅不反对女儿的交往,甚至认为这是正当的。因此,那些欧洲人或欧洲化了的美国人对黛茜的诽谤确实捕风捉影,小题大做。完全清白无辜的黛茜最后死于罗马热,著名评论家艾略特认为这“隐喻了她受旧世界腐朽空气的毒害而死”,黛茜成为欧美文化冲突的牺牲品。总之,詹姆斯善于利用小说中的一切人物冲突,表现人物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对立,从而开创了其小说“国际主题”的先河。

参考文献:

[1]Chang, Yaoxin. 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Tianjin: Nankai UP, 1990.171-72.

[2]Elliott, Emory, et al. ed.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8. 675.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表现在环境、安全、服务等方面。本文主要从人性化、生态化、节能方面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改善措施。

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主要以规划、建筑与景观三段式设计步骤为重点,具体表现为景观设计专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式设计。这种设计步骤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很多。设计本身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展开研究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完整的考虑问题并全面的解决问题。这种分段式设计方法,使设计本身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缺乏完整性,由于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知识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导致规划设计从理论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在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缺乏整体认识,从而使设计师不能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居住区环境。

2 改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措施

2.1室内环境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认识已从“面积越大越好”、“房间越多越好’,转向对住宅功能的齐全、性能的提高和品位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与静分区设计。主要以起居厅作为整个家庭活动的中心,体现着主人的地位、兴趣和生活品位。室内做到明亮、尺度适宜、视野开阔。客厅餐厅和厨房等功能空间组织灵活、给人以舒适的心情和良好的视觉感受。门厅不仅作为换衣、脱鞋、储物的空间,更应发挥协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主卧室功能空间完整,尺度适宜,符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小卧室的设计,主要方便日常使用。家务室可以设计出家务、保姆、次卧、储藏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的生活要求。

(2)厨卫空间的整体性设计。从设备选型、通风排气、管道暗藏、集中管井及细部装修等要求出发,对厨卫空间实行了一次装修到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水、电媒气等方面的隐患。

(3)注意个性化的平面布局设计。除必要的分户、承重墙体外,尽量采用轻墙分隔,形成可变空间,适应不同家庭构成和生活阶段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用户在水管布置、插座设置、容量预留、门洞位置等方面作潜伏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4)住宅部件设计时,应提高生活品位。门窗与衣柜设计时,应采用步入式衣柜、落地门窗、低窗台凸型窗、新型塑钢门窗、多功能户门、屋面老虎窗等部件,提高室内观感和趣味性。拓宽阳台和跃层露台,增加使用健身、养花等功能,扩大室内外交流的空间。平、立面按双模设计,满足新型建材硷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和全清水立面建筑的要求。五层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符合住宅的发展趋势。

2.2 整体性设计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3 生态化设计

重点强调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设计要求。设置大面积绿地,分散组团绿地;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绿地率指小区绿地与组团绿地占小区总用地百分比,不包括宅前或公建绿地。而绿化率指空地绿化百分比;增加文化设施、交流场所,尊重历史文脉,建设艺术学校、画廊、图书馆、电影院等,形成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位。

2.4 景观设计

(1)创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交通环境。动与静的分区、人与车分流是小区交通规划的理想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可采用了车行、内部人行的规划结构。通过对小汽车和消防与救护等车辆在社区内部轨迹和停车位的精心设计,是向高品位社区环境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车库出入口可布置在小区入口处,进入小区的小汽车很快就能进入地下车库。如果有直达车库的住宅电梯给车主以身居别墅的感觉。消防紧急通道与主干道形成环状道路系统,便于紧急救护、消防或搬家等机动车辆的顺利通行。社区入口附近设地面车位,便于来访客人和临时停车。

(2)设计出休闲、舒适的环境。在居住区内部活动时间最长的要数老人和儿童。除社区的无障碍设计外,还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了不同品位的休闲场所。

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结合绿化来构筑社区的休闲系统。通过铺设彩色步道,建设观赏水系、戏水池,设置座凳、花坛、小品等,使整个居住区形成一种适宜交往、娱乐、休息的交流及放松场所。为了满足儿童嬉戏的需求,庭院中还设置了草坪、花架、灌木及石桌等,既为儿童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活动场所,又可适应不同层次居民的休闲需求。环境设计以贴近人为宗旨,强调回归自然的感受,还要注重居民居住时的观赏性、可达性和实用性。

2.5多样化设计

(1)社区多样性设计。居住社区设计多样性包括在城市总体分布设计与功能布局设计。在总体分布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2)建筑的多样性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渐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3)居住区与服务区多样性设计。主要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2.6 配套设施

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社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3 结束语

总之,通过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筑、景观各专业的基本特点的有机结合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物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从中达到人、物、自然相互结合,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及不断满足人的心里需求,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慧平,等. 居住区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 陕西建筑,2009,(06).

第13篇

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在恪守平等自愿、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及公序良俗等作为一般私法的民法基本原则基础之上(商法基本原则与基础性的民法基本原则之间存在不可分离之互通性、系统性),还包括突出体现其特色、专门规制商主体(亦即所谓的“商人”)因素和规制商行为因素的商法基本原则(对于商法基本原则,在商法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作出各种不同概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商法之商主体强化原则即是指商法大力确保适格商主体作为健全的组织体依法得以成立、存续及发展的一项商法基本原则。现代商法通常以大量强行法规范对商主体进行调整和控制,全方位、多角度地强化商主体各项规则要求,为商主体提供了一套完备的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退出机制,以此支持商主体的商事营业。该原则维系商事交易的安全,已成为现代商法的首要原则和基本任务。我们认为,商法之商主体强化原则主要包括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与商主体维持原则。

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

作为实施商行为和保障交易安全有效的前提,现代各国一般都通过制定大量的强行法规范,对商主体市场准入以及退出的实体要件及程序要件予以严格规定和控制, 从而形成了商主体的严格法定原则。对此,即使奉行“客观主义商法”[2]的国家对从事商行为的商主体也非放任自流。一般而言,该原则主要包括商主体类型法定、商主体内容法定和商主体公示法定三个方面,如下析言之。

(一) 商主体类型法定。

商主体类型法定是指在确保商主体形态多样性的基础上,对可以进行商事经营活动的商主体在组织形式上由法律以强行法予以明确设定和控制,非经法律设定者不得享有商主体资格;投资者不得任意创设或商主体自行变更法定类型之外的非典型或所谓“过渡型”的商主体形式,禁止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商主体存在,如我国法就不允许设立“一人公司”(除国有独资公司及外商独资公司外)、“有限合伙”等。投资者实质上仅享有在法定范围内选择所投资商主体类型的权利(而这也并非是完全任意自由的,即使符合法定商主体类型,还要符合商主体内容法定和公示法定的实体要件及程序要件)。例如,在多数西方国家,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有限合伙等都是商主体,而这类商主体在我国至今还不是法定商主体。而作为我国法定商主体形态的联营、(乡村、城镇)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承包户等则在西方国家商主体概念中却从未存在。此差异其实就是商主体类型法定结果的具体表现。

商主体类型法定理论上表明,商主体法定意味着商法已对商主体类型进行了合理、准确及严格的类型划分和法律概括。依大多数国家商法的规定,商主体通常可分为三大典型类型即商个人、商合伙及商法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商法人)。但我国对商主体的法定分类尚不够规范,还存在着种类过于繁多、主体类型交叉以及具体标准不确定等问题,并由此造成实践中法制混乱的局面。对此,尚需通过立法完善而予以有效解决。

第14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87-01

近几年来,我们江滨小学以班级主题文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努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文化。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观点。。

一、 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了全面规划。要求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继续实施素质教育。未来的教育,要把受教育者看成有尊严、有个性、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让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成长道路上,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做好准备。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基地是班级。改变班级的管理模式,积极建设向上的班级主题文化。是班级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成为学生激发创新精神的乐园。因此说,开展班级主题文化建设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里是每一位学生彰显个性、健全人格、实现自我发展的主阵地。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根基,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班级主题文化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文化、丰富学校内涵、凸现学校特色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主题文化,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身在一个班级中,自觉不自觉地收到这个班级文化的影响。只要我们细心的比较不同班级学生的行为方式,就会发现不同的班级文化在不同班级学生身上的烙印。从这个层面上分析,建设班级主题文化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改变班级管理方式的需要。

二、准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班级主题文化的内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呼唤着新的班级主题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主题文化,围绕着班级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逐步建立起来。这样的班级主题文化,主要涵盖这个班级的全体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其表现形式包括这个班级的制度体系和整体风气,也包括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代表着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

从教育的角度看,建设新的班级主题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抵制了传统班级教育中的刚性与粗暴,显示了温和与人文。因此,运用建设新的班级文化替代传统的班级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从内容上说,新的班级主题文化应该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所谓班级制度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室环境建设,打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所谓班级制度文化,就是完善班级的规章制度,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认可与自觉遵守,成为其行为准则;就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认同、遵守和监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为全班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引导每一位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的言行符合自己所在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集中的体现班级成员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体现整个班级的道德标准。

正确地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班级主题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是开展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实践告诉我们,符合时代要求的班级主题文化,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开展班级主题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深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三、认真探索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的途径

依据组成班级文化的三个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和做法,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主题文化的建设。

(一)建设班级的物质文化。班级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的环境文化。环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环境的建设,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己亲手建设的班级环境里学习和生活,他们可以得到一种良好的教育。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和布置教室,努力呈现班级环境的个性和特色。需要考虑到“学习园地”、“图书角”、“竞赛角”、“植物角”、“中队角”等场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二)建设班级的制度文化。制度,是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为准则。在以班级授课制为特征的教育过程中,班级制度既是履行班级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整合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以文化为特征的班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这些制度让学生自己制定,自觉遵守。

第15篇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亨伯特 流亡 多元文化性

在纳博科夫的艺术世界里,有多部作品曾反映流亡主题。纳博科夫偏爱流亡主题的原因不仅在于他本人的流亡经历,更重要的是,他往往能够运用流亡者被搁置异乡的苦痛真切地反映流亡者被迫去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纠结,以及自身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的窘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流亡者身上发生的爱与性与弗洛伊德所解释的爱与性大相径庭,因为流亡者的爱与性具有普遍意义,即对个人意识的刺激。而在纳博科夫的笔下,各种形式的爱与性都强烈地激荡着流亡者的内心世界,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应激反应。

一、纳博科夫流亡的多元文化性

在纳博科夫的自传中,流亡与丧失决定了他的命运。纳博科夫出生于俄国的上流家庭,由于父亲激进的政治活动,全家被迫逃亡。三年后,父亲在柏林的一次会议上被暗杀,纳博科夫的人生彻底陷入绝境。二战期间,纳博科夫因担心纳粹德国攻打巴黎而逃亡到美国。第二次流亡不仅使纳博科夫回到故乡的希望完全破灭,而且几乎剥夺了纳博科夫进行文学创作的机会。

一方面,纳博科夫失去了自己的母语。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母语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创作的工具。纳博科夫将俄语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根基与源泉,并且曾在多部作品中表达自己与母语割裂的遗憾与痛苦。另一方面,纳博科夫失去了在文坛显赫的地位。定居美国后,纳博科夫失去了原来的读者群,骤然沦落为一个在大学讲授俄国文学的无名小卒,陪伴他的只有课堂上女学生用来打发时间的咔哒咔哒织毛衣的声音。总之,纳博科夫失去了文化认同,这使纳博科夫产生了巨大的疏离感。文化环境的改变迫使纳博科夫与原本可行的文学形式及其根植的语言与文化环境完全割裂。

对于流亡异国的纳博科夫而言,母国的记忆渐渐消逝,而新的国度还没有向他张开宽容的怀抱,于是他只能在文化的边缘徘徊。与无生命的物体不同,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是永恒的流亡:从过去到现在,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甚至从出生到死亡。从表面上看,纳博科夫因政治原因而流亡,事实上,他超越了人的局限与神的灵感之间的冲突。正如在丛林中丢失指南针的人会迷失方向,在异质文化中的作家也迷失了创作的方向,只有开辟全新的写作风格才能打破怪圈。

二、亨伯特流亡的多元文化性

从个人层面上讲,具有多元文化性的人往往同时隶属于多个语言文化环境,并且因此掌握了多种语言和社会习俗,以便使自己尽量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这个角度上讲,亨伯特与纳博科夫具有一定互通性,地理上的迁移,职业的改变以及生活中的怪异行为都使亨伯特与纳博科夫具有多重社会身份。这些交织的身份交替出现,共同塑造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亨伯特生长于欧洲,他的身上弥漫着欧洲大陆的特征和欧洲古老文化的气息。妻子的背叛使亨伯特逃离令人窒息的欧洲,前往充满希望的美国,追求自己的新生活。在这种心境下,亨伯特很快陷入了对美国生活的期望与梦想,期待着在那个全新的环境中刷洗掉妻子强加给他的所有耻辱。不幸的是,这种期待只是一个浪漫的错误。他梦想在美国再现昔日辉煌,当他踏上这片土地后才真正发现现实生活的差强人意,与往日生活的无法追忆。

在小说中,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从本质上说是身份的冲突。对于亨伯特而言,当代流行文化如同对其欧洲传统文化与文学的诅咒。亨伯特坚信他从父辈那里遗传的欧洲文化要远胜过美国文化,然而在小说的叙述中亨伯特既没有对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进行比较,也没有明确承认自己的这种心态是一种错乱的傲慢。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中的经历在读者中引起了共鸣。当熟悉的世界渐渐远去,人们对以往世界的关注也渐渐淡化。

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在流亡者身上尤为突出。面对文化冲突,作为外来者的流亡者只能屈从于主流文化,尽管每个人屈从的程度大相径庭。在《洛丽塔》中,享伯特恰恰是一个被迫屈从于主流文化的流亡者。由于欧洲文化的鲜明特征与灿烂辉煌完全湮没于处于主流地位的美国文化之中,享伯特采取蔑视主流文化的方式以固守自已的文化传统。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固步自封的享伯特居然爱上了完全是美国文化产物的洛丽塔。虽然享伯特痴迷于洛丽塔,他的高傲地位丝毫没有动摇,他仍然坚信欧洲文化的优越性,甚至以欧洲文化的贡献者自居。

三、二者流亡多元文化性的契合

在作品中,读者可以在亨伯特身上看到纳博科夫形象的映射。亨伯特以追溯的视角讲述他的故事,因此它的故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实,只有时间的错位。亨伯特的这种错位是纳博科夫的流亡经历的某种体现。流亡是纳博科夫小说的主题之一,纳博科夫故意选择人物的边缘地位来表达流亡生活,从而在以下两个方面与亨伯特达到完美契合。

一方面,二者的美好理想达到完美契合。亨伯特在13岁那年爱上了年轻女孩阿娜贝尔,不幸的是,四个月后阿娜贝尔死于伤寒,她的死成为亨伯特“这个冰冷的青春岁月里任何其他浪漫陨石的永恒障碍”。于是,洛丽塔成为阿娜贝尔的继续,成为亨伯特理想的化身。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理想恰恰象征着纳博科夫对美国的理想,小说中亨伯特的经历是纳博科夫个人经历的可体察的变体。在某种程度上,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寓意纳博科夫对于再现昔日欧洲生活的强烈愿望。

另一方面,二者所遭遇的文化脱节达到了完美契合。亨伯特所遭遇的文化脱节与现实中纳博科夫所遭遇的文化脱节如出一辙。为了生动形象地再现美国的社会生活,纳博科夫尽量汲取东道国文化的元素,将现实的成分注入个人的想象。亨伯特的无家可归以及面对美国价值观时的疑惑不解都真切地反映了纳博科夫在异质文化中的脱节与困惑。在流亡作家的小说中,东道国的素材与母国的传统会自然而然地融合,但是纳博科夫强烈的好奇心,无法抑制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融合更加亲切。

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探索,他本人多元文化的背景宛如一座冰山,只有1/8的部分显露于水面上。鉴于自身对多文化流亡的情感经历,纳博科夫极力将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完全隔绝,即纳博科夫的“非现实的身份”。如果读者深入探究亨伯特内心的孤独与困惑,读者将超出小说中人物的界限,由纳博科夫在小说中的身份窥探现实世界里的纳博科夫。

总之,文化和生活已经嵌入了纳博科夫的生活,并且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部分。在纳博科夫的流亡经历中,他重新构建了现实中的这片土地,他宛如一个造字匠不辞劳苦地表达着他对每一寸土地的感受。因此,尽管亨伯特对美国的描述像是压缩透视虚构的美国社会现实,但是至少这是对美国现实的描述。

参考文献:

[1]Field, Andrew.(The) Life and Art of Vladimir Nabokov[M].New York:Crown Publishers,Inc,1986.

[2]Grayson,Jane, Nabokov’s World Volume 1[M].The Shape of Nabokov’s World, School of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2001.

[3]Knoph, Alfred A.,The Stories of Vladimir Nabokov[M].New York, 1995.

[4]Nabokov,Vladimir.Lolita[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