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组织管理创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知识”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体现在它已变为经济要素中的首要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特点如下:
(一)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
从资源性特点看,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有本质区别。首先,物质资源是可以用尽的,知识资源则可以生生不息,取之不尽,这是知识资源最本质的特征;其次,物质资源的扩张是有限的,知识资源却可以无限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对物质和财富的量的需求,但人们对它们的质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而这种无限性的需求正体现在知识需求的无限性上,只有无限扩张的知识才能满足人们对质的无限追求;第三,物质资源只能是物理上的换位,知识资源则可以充分共享。
(二)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
从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原理看,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知识资源的以下特点使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
一是共享性。知识资源可以共享,允许众多使用者同时共用同一知识资源,而且共享者越多价值则越大。二是反复应用性。知识资源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再生应用的能力,可以反复使用。三是累积性。知识资源在其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可以累积,知识在人类系统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都是累增的,且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四是渗透性。知识资源具有极大的渗透性,一种知识资源可以渗透到许多领域而产生影响,大量知识资源相互渗透使智能呈指数式迅速膨胀,造成“知识裂变”。五是时空相对性。知识资源的空间可以虚拟,无法用感官去度量知识资源在载体中的空间和形状。另外,知识资源所占空间可以压缩,所以,同样的空间所储存的资源是不同的。知识资源的时效性特征也是很显著的。有些信息一旦,就会使另一些同类信息毫无价值,而有些信息迟早都不会影响其价值。知识资源时效的长短也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知识资源经常被创新淘汰,在淘汰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再创新,所以,知识资源就是创新资源。
(三)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从知识存在的状态看,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是可表达的,有物质存在的,可确知的,已被文本化了的知识。所以,显性知识是知识管理明示的对象,是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动力。隐性知识则是未被文本化或难以被文本化的知识,因而有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的特点。它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即它不易用语言表达。另外,也包括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价值观、心智模式等,这些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会深深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式。隐性知识属更深层次的、由个体拥有并控制的知识,是组织进行知识创新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
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学问。它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是根据知识的特点及知识经济研究领域的认识阶段来进行的。知识经济认识领域分三步进行:一是知识价值论,核心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价值;二是知识创新论,主要探讨知识创新的机制和过程;三是知识转化论,主要着眼于知识的转化和知识如何参与分配和共享。其中,知识的价值已在人们中达成了共识,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知识转化和共享并在转化与共享中创新。
(一)促使组织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转化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多方位的,一般包括:
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个转化的目的是推动内部的显性知识交流,以减少信息流的摩擦,降低运行成本,是发挥知识外部性的直接方法。显性知识间的转化是知识管理明示的对象,是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动力。
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步转化的意义在于:由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后,再通过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机制使其创新知识被企业共享,从而建立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机制,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来达到这步转化。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转化的核心,是知识生产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
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而隐性知识本身也需要不断的积累、更新,如果隐性知识停滞不前,显性知识也将被定格并很快就会落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员工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素质培训,建立学习机制来鼓励员工的自发转化行为。
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是知识管理中最高层次也是最难以实现的。因为隐性知识具有隐匿性、不易传播的特点,如何进行隐性知识间的转化,其根源在于其知识所有人的知识隐性维度、观点、情绪及所处的环境氛围。人类掌握隐性知识的动机、多少及使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隐性的维度下潜意识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由此可知:首先,学习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干预的效果有限。其次,个人的所知比所表达的要丰富的多。组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将个人蕴藏的隐性知识向外展现,转为他人隐性知识的来源,并发挥其乘数作用,去伪存真,创造具有价值的知识。所以,隐性知识间的转化速率、范围及深度,取决于一个个体的工作氛围和激励机制。
(二)促使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由于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是可以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而且使用的越多就越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因此,知识产品就与具有排他性、有限性的物质产品有着天然的区别,但由于先进知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给拥有者带来丰厚的收益,所以拥有者会极力维持知识的垄断性。所以,知识是不能自动实现共享的,必须通过鉴别知识范围和类型,创造一定的途径才能达到。
1.从知识共享范围看,有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和企业外部知识共享。组织的知识管理应先从内部知识共享开始,然后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接口,再向外延伸。对于组织内部知识应在坚持平等性原则和开发性原则的基础上,畅通知识共享的渠道。如改善与重构组织结构,建立对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等软件措施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等措施来实现。相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来说,组织外部知识游离于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外,不为组织所左右,但它对组织的经营与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组织外部知识共享可根据其外部知识与组织的密切相关程度和外部环境的复杂程度,依次采取经营策略的变化去影响,或是预测知识走势去主动适应等方式去实现。
2.从知识共享类型分,有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是伴随着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近年来,磁介质和光电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不仅使人类知识的存储和传播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也提供了渠道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加速了显性知识的可获取性和共享性。
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个体因素。知识独占能产生垄断利润,所以知识拥有者为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会阻碍隐性知识的共享。二是组织因素。组织环境与氛围影响隐性知识的共享。如在传统的层次机构设置下,员工的思维和工作能力受制度和岗位的约束,员工之间缺乏超制度以外的直接接触和互动交流,难以推动隐性知识的共享。三是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途径与程度是有区别的。如东方人的谨慎、含蓄、内向的性格使得东方人在与人的初步交流时会产生一些障碍,但东方人却善于使用非正式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也许是隐性知识共享的一种“隐性”力量。
3.从共享方向来看,知识共享分顺向共享、逆向共享和横向共享。知识的价值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无形形态,即知识的认识价值;另一种是它的物质形态,是知识的认识价值通过实践实现的,即知识的实践价值。认识价值主要反映知识生成的主观意识性,它既可能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也可能是人们发挥能动性对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加工和再行思考的结果,所以它是一种隐性的潜在价值,当人们在它的影响和指导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它来改造外面的主观和客观世界时,它将变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实践价值,实现了知识的价值目的。
这种实现有三条途径:一是顺向实现。即由认识价值到实践价值的共享。先有少数人或企业的新的认识发展为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低成本、高价值的产品供大多数人共享。二是逆向共享。在现有技术和产品基础上,解剖其“生成”方式、“还原”其结构原理,重新认识它的价值,以便再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横向共享。首先是认识价值的形态的共享。一般说,知识的认识价值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共享是互动的。因为人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当他遇到新的知识时,经常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死板僵化地全盘接受。事实上,当人们收到新的知识信号时,经常受其启发,会有意识地加以改造和发展成新的认识价值;再则,由于人们思维的差异性,对同一种原理性的认识价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知识的认识价值在人们之间的横向共享,往往表现出由小到大的趋势;另外是实践价值之间的共享。由于知识的实践价值能够使其物质和精神在实践中体现它的产出效能,这使得知识实践价值的横向共享效果更加便捷和有效。
(三)促进组织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了组织成功的基础,具有新的特征和要求:
更加开阔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差异直接导致创新方式及效果的差异。传统的“内部独立研制创新”模式受制于研制力量,致使创新效率低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及知识共享范围的扩大,创新必须建立在“开放性”思维的基础上,即知识创新与其价值转化必须通过社会性协作过程中互相沟通交流并加以“研制”来实施。
创新方式互动化。随着知识共享平台的进一步建立,知识产品的加速发展及社会对知识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大,个体和组织只靠独自的创新能力来完成大型的、关键的创新项目日见力不从心。所以,创新已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有关社会知识创新、技术知识发明和应用系统的创造相互作用的产物,已具有了一种整体的、协同的、互动的系统特征。
知识流动因子多元化。过去的创新一般集中于投入和产出分析中,大多表现为静态性和线向性的特点,而新时代创新系统的运作效应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和联系性。所以,新时代创新系统是由诸如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这些创新因子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建设成相互联系的机构网络,在这些因子之间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活动。
创新机制的转移。现在的创新机制大多是重点控制和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内容和处所的累积机制,应主要控制和影响内部知识源和外部知识源之间平衡的界面机制。
现阶段知识管理的实务
(一)更新企业经营理念
建立共生的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或个体开发新知识的相对能力越来越小,局限于企业或个体的知识创新的潜力及研发绩效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同的社会与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进行知识共享、合作开发,才能达到合作方双赢、社会共赢的目的。
建立文化吸收理念。据统计,在广东深圳的不到经营期限中途解散的三资企业中,大约有34%的企业是因为文化冲突解散的,这就充分说明了不同经济主体合作中文化融合的重要性。知识的转化与创新是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下完成,而这种互动完成必须在其行为主体间的文化融合的状态下才能完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任何组织都需要认真对待文化性质与结构的问题,对内应建立组织的文化,对外应容纳与借鉴外部文化。通过组织内外部成员间的文化认同推动知识的发展与更新。
建立垄断与共享结合的理念。知识的组织垄断有利于本组织竞争优势的形成,知识共享有利于行业或社会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而使本组织受益,所以,组织并不需要限制所有知识的对外传播,相反,应以共享为主、垄断和保密为次。首先要做到在不损害本组织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与他人共享知识;其次,也应认识到,组织在向社会提供优势成果的同时,应不断地向社会吸收知识,进一步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组织间的知识合作
组织间进行知识合作可以产生三种效应:
知识的聚合效应。通过组织间的知识合作,使组织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联合与补充,汇合成为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这将使得各自知识优势得到叠加与延伸、强化与巩固。在未对组织进行专门性优势知识追加投资的情况下,通过这种知识聚合来实现优势知识的发展与完善,既可加速知识成果的转化,又可避免专门知识过度投资的倾向。
知识的重组效应。在知识合作过程中,知识超越了组织的边界,在组织之间不停地传递、交流,为知识突破原有使用的限制或者路径依赖性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知识要素之间的重组。
知识的激活效应。知识合作可以通过互动增加知识激活的机会,形成原有组织所不具备的新知识。来自不同组织的知识合作,可以彼此相互交流与分享、彼此沟通与对话,在这种开放的动态的知识互动中,新知识得以产生。
(三)建立企业间的知识动态联盟
进入工业经济后期,“竞合”的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种“竞合”的关系就进一步发展成另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那就是在组织之间建立动态联盟。动态联盟的基点在于:一是实行的是动态联合,而不是刚性联合,使组织间的“竞”与“合”变得更为兼容,既可保持竞争的活力,又可避免两败俱伤的过度竞争;二是动态联盟构筑在集中各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因此能做出快速响应市场机遇的决策;三是实现的动态联盟可以解决如何利用社会现有存量知识,实现知识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打造知识生成和价值转化的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生成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学习。这是因为:一是知识有积累性的特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有效地组合、配置并创造知识;二是知识有一个老化的问题。随着各个领域的知识爆炸,知识的有效期会不断缩短,因此,组织必须不断更新、补充、增添和创造更多的知识,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建立知识生产和转化的机制。包括物质手段基础与有效的制度机制。完善物质基础能为组织学习提供一个完好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配置因特网设施,建立较完善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料等资料库。利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编码的知识,人们能够随时查阅、学习、分析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整合和创造新的知识。
有效的知识管理制度机制指建立有利于组织成员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和激励组织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制度机制。内容包括:一是要建立组织学习的制度,二是要设立知识主管,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精神环境基础。精神环境基础是指创造一个借助组织力量来形成一个创造型组织视野的组织文化氛围。这种组织文化应有利于组织知识创新的作用有:首先,它能展示一个愿景。这个愿景的功能就如雷蒙德•迈而斯所说的那样:“展示伟大愿景的企业文化,就是力图准确地定义组织将要探寻的知识流,然后向它们看齐”。同时,这个愿景应是一个共同愿景,力图把组织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及发展方向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共同愿景。其次,它能鼓励创新。即这种组织文化能鼓励员工以创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以不同的观点来处理问题或机会,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机会,得到新的理解或学习。
(五)实施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施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管理模式。因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人的管理。人们掌握多少知识,为了获取某些知识需要付出多大的投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能够转化等等,都是由掌握知识的人的动机和组织所能提供的动力决定的。人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性化的管理,其基本特征体现为:一是作为个体的人,自尊、自立、自信、自爱、自强;二是作为群体的人,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成熟人、创造人。人文管理的内涵体现了新时代人类的主体性需求,实施人文管理将奠定知识管理的基础,拓宽知识共享的范围,为人们的互动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指明了知识管理的目标趋势。
参考文献:
1.吕国良.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18(3)
2.于省宽.超越灰色的认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一、高校成人培训的管理体制创新
长期以来,高校成人培训的管理体制一直都沿用“事权财权分离,内部外部有别”的策略。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产业逐渐升级转型,不少高校与政府部门为了自身发展逐渐分离,使得办学法人地位彰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驱动逐渐成为高校成人培训的实际需求。在坚持以学习型社会为核心、推进高校成人培训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以政府为领导、高校为主体、院系为辅助、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成人培训管理体制。同时,要求培训计划指标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绩效工资制度等管理制度相应进行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成人培训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不少高校的学历成教生与非学历短训生、培训生、进修生占据成人培训数量的一半左右,几乎与全日制学生数量相等。成人培训的观念、体制、规模、机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需要改革创新,最终使其符合社会需求。
二、高校成人培训机构的组织变革
1.组织结构网络化。不少高校成人培训机构都根据行政机构的管理模式来设立,具有直线型特征,这一组织形式比较适合小型组织完成简单任务,其职能责任明确并且到位,执行力较强,投入较少效率高。不过直线型的组织机构对领导者的依赖性较大,如果领导经验不足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了构建终身教育平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在成人培训规模日益扩大的状况下,高校就需要使培训执行部门、工作岗位与管理单位形成网络化联系,以分工合作为基础,构建自动适应的动态链接。
2.组织机构柔性化。成人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越来越个人化与多元化,高校的任务更加复杂,科学合理的高校成人培训组织机构应而具有灵活性、多面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能跟随这种变化而变化。管理者不再作为指挥者,而是定位于服务者,使服务强化而权力弱化,集思广益代替武断专行,决策过程转变为咨询过程,并能根据高校成人培训的对象、目标、形式和任务的变化而改变。
三、高校成人培训机构的组织文化
1.职场性。高校成人培训机构的对象一般都是在职人员,其参与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职业技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从组织文化角度来说,成人培训机构需要加强对学员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提升。不同岗位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高校成人培训机构需要对受训人员在做事原则、做人道理、以及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和指导。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管理创新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滞后,难以满足社会管理的要求。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登记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达到了近42万个,但是从总体实力上来说依然非常薄弱,数量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数量也偏少。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美国每万人拥有的非政府组织的数量达到了53个,而中国只有1.1个,这种差距是非常悬殊的。另外,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远远超过中国,这说明了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是非政府组织数量的3倍之多,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只是一种辅助的、次要的形式,其滞后的发展步调导致其难以在社会管理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较差。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掌握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最终导致其在社会管理上显得捉襟见肘,能力不足。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狭窄,主要靠政府的自主和帮扶进行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主要依靠民间志愿捐款得到主要的资金,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小。根据2008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非政府组织当年获得社会捐款和捐助金额为103亿元,按照全国十三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没人捐款不足8元,而美国当年人均捐助非政府组织的金额为460美元,巨大的差距说明了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先天不足。我国非政府组织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政府,这使得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独立性受到很大阻碍。在经济环境发生波动或者国家面临经济危机时,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和捐款必然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发展受到资金有限的制约,难以开展各项社会管理活动,自身将处于生存危机之下。总体来看,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都比较差。
最后,我国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着诚信问题,导致其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威信比较低。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 利用在政策上的优势对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回报,以此获得长久的发展,由此可见,非政府组织的职能决定了其发展中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比较明显,但是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多只在条文中列出非营利性字样,但是却对非营利性的含义和界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指望民间组织能够自觉遵守非营利性要求的可能性比较小,捐款人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非政府组织可能利用这个“优势”做出背离组织宗旨和公益性标准,使其不仅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降低了其社会公信力,也无法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加重了资源获取的难度,组织发展面临着诚信危机。
二、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我们要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之所以吸引力比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其在社会管理中地位低下。我们可以在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中分配名额给非政府组织,使其具备政治发言权,非政府组织可以委派精英人物作为候选人参与到人代会、党代会和政协会议之中来,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能力,另外,在制定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时,政府可以咨询非政府组织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其投票权和否决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拔那些优秀的、又能力的非政府组织人才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中担任领导职务,在工资待遇、职位晋升和档案管理上做好配套相关工作,改变传统的以法人登记制度判断非政府组织合法性的肤浅工作态度。在主观上改变由既有意识形态、社会管理制度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或一定程度的敌视。
第二,我们要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能力。现阶段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阶段,政府可以将一些社会管理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使其为社会提供群众性、服务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社会管理服务,建立完善的政府授权、合同管理和评估兑现机制,使得社会管理机制变为非政府组织协同政府共同管理的新格局。对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各部门委托或授权非政府组织开展服务性工作,应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出年度购买服务事项及要求,财政审定后纳入部门年度财政预算。
第三,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诚信建设是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的有效措施。非政府组织应该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不断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以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另外,非政府组织应该发挥其对本行业的监管作用,以有效节约政府的监管成本,使得本行业的监管水平进入到专业化的阶段,对于抑制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有很大的推进作用。非政府组织在维护群众的利益上应该快速反应,维护好政府的信誉和诚信,减少社会摩擦,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第四,构建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管理管理的长效机制。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能否建立,要看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是否得到完善,社会公众的参与度是否较高,只有自身建设得到完善,非政府组织在加大对自身的社会宣传时才能更加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才更具有社会公信力。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内部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人事招聘管理制度,制度企业和组织的行为章程,定期公开自身业务活动的有关信息,要加强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的相互信赖与合作,强化社会责任。要依托各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提高社会对自身的信任程度,加大社会对自身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邓宁华.我国非政府组织能力:资源状况检视[J].闽江学刊,2011
关键词:煤炭企业;管理创新;战略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77-02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以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思想与观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制度与模式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等,管理创新是决策层创新、执行层创新与操作层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
二、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参与重组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管理层越多,发生管理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参与重组的煤炭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而且各自的管理团队、员工团队组成都比较复杂并各自代表不同的组织利益,由于重组后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刚刚建立,尚不能规范运行、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不完善、组织结构不清晰使得团队不能有效地沟通进而不能很好地协作。因此,为重组后的煤炭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第一,约束机制方面,由于重组活动,重组企业管理的内在要素复杂化,使得企业在发挥调节、监督和控制等作用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煤炭企业资源的适度使用一直是煤炭企业约束机制控制的主要内容,由于企业重组活动的进行,各煤炭企业之间的约束机制口径不统一,使得煤炭企业资源的适度使用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第二,在激励机制方面,由于重组活动,各参与重组的企业激励机制存在很大差异,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制度激励、精神激励等激励机制的差异。使煤炭重组企业无法很好的发挥激发、鼓励、支持、关怀等作用。第三,在流动机制上,企业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等,重组企业无法很好的利用市场发挥流动作用。第四,由于参与重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各个企业的价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差异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效率。由于差异的存在,重组企业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企业往往出现两极分化。由此企业必须注重效率与公平机制,使企业管理活动从价值取向上必须注重经济效益提高,同时兼顾公平,避免两极分化。第五,重组企业的最大优势是规模效应明显,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可以有效地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的重组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大量集聚资本,此时企业必须完善资本扩张机制,使企业发挥跳跃式发展企业规模。由此就给重组企业的资本扩张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创新的动力与障碍
(一)管理创新的动力
管理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创新作为管理的职能之一,贯穿于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与源泉。
1.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可以通过对企业有限资源的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提高企业的目前效益;通过战略创新,提高企业的长远效益。因此,管理创新,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短期效益,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的长远发展。
2.管理创新可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管理创新可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在组织管理的协调下,使交易从市场部分地转移到企业内部,让资源配置过程通过权威和行政命令来完成,从而避免许多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节省交易费用。
3.管理创新可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系统过程。技术创新的开展需要有一个诱导机制,其过程也需要监督与协调,这些诱导、监督、协调机制的形成,离不开管理创新的实践。通过管理创新,形成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决策程序,从而确定了技术创新的促进与激励机制。
4.取得竞争优势。通过管理创新,能够使企业在产品成本和技术上占有优势,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管理创新的障碍
1.缺乏明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对于煤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是其显著的特点。但是,有些煤炭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理念,管理者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法:重领导政绩、轻经济效益;重粗放式经营、轻集约式经营;企业管理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不重视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
2.缺乏创新的自主精神。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有很多管理者的思想理念和经营能力跟不上形势任务的要求,他们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到领导企业中去,由于领导缺乏创新意识,使整个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3.基础工作薄弱。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定额、计量、标准化、信息、规章制度、教育、班组建设等是开展管理活动并提高管理效益的基础,但有很多煤炭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不严、纪律松弛现象,缺乏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制度形同虚设,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场脏、乱、差现象严重,生产秩序混乱,安全事故屡屡发生,难以形成合力。
4.重技术创新,轻管理创新。不少煤炭企业存在着重技术创新,轻管理创新现象。片面强调技术创新在生产中的作用 而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企业缺乏内在的管理激励机制。
四、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创新的途径
1.实施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的发展,经济形态的转变,离不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企业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以及企业从业人员的观念转变,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创新。重组后的煤炭企业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围绕现代经营理念进行创新,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2.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的组织创新。企业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不断地成长、发展和壮大。重组后的煤炭企业,其现有的组织结构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需要和竞争要求,因此,更要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3.做好重组后煤炭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各种管理水平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煤炭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诸多具体工作制度需要在创新中建立和完善,最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
4.完善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的战略创新。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具有独创性的经营战略。独创性是经营战略的基本特征,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能机械地模仿,只有在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并掌握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灵活机动地进行构思,才能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独特战略。煤炭企业重组后,要保持企业集团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注重战略创新。
5.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内部而言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齐心合力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全力奋斗。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为做好企业文化创新,应明确以下几个思路:一是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科学兴企”为核心,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氛围。二是注重企业整体观念与企业团队意识的培养。三是创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没有特色,产品没有特性,文化没有个性,就不能使企业已拥有的或潜在的广大客户感知到它的独特性,很难立足于国内外市场之林。因此,搞好文化创新,对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来说,极其重要。
6.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渗透到商品产、供、销各个环节,谁率先进行技术创新,拥有先进技术,生产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按市场的规则被淘汰出局。因此,技术创新是创新中的主要形态,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可以充分利用规模和资金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以保证企业集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通过管理创新可促进由决策、实施、监督和反馈等职能构成的管理系统,具有整合和进一步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其效率的功能,可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凝聚力,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最终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毛蕴诗.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J].决策与信息,2005,(6).
[2]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 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26]杨铭铎.餐饮产品创新系统构建[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 (4).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摘要:21世纪,市场的竞争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创造新产品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啤酒企业也不例外。
目前,啤酒企业间兼并、重组和联合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新的管理概念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信息时代的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改造传统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一、ERP与管理概念的创新
1.1ERP管理系统的内涵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ERP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新的伙伴关系,ERP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支持企业过程重组,通过工作流实现对企业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成;ERP强调对企业人员的分工和整合。通过强化培训,优化企业中人与流程、岗位的对应关系,建立“扁平化”高级管理模式。ERP吸收了多种先进的生产概念,在生产制造中支持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AM)和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ERP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集成,可对供需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它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需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
1.2利用ERP进行系统管理创新
1.2.1营销战略的变革
ERP把客户需求、供应上的资源和企业的生产活动集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供需链,并对供需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供需链管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规划与控制,从而把客户、分销商、供应商和制造商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形成了一个极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1.2.2管理概念的变革
企业要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必须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相对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企业同其销售、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是精良生产(LP)的核心思想。为了开拓市场,光有稳定的供需链还是不够的,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兼并和重组扩大供需链的范围,另一方面亦可由特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组成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链,形成“动态联盟”,在一段时间内,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敏捷制造”的理念,用最短的时间开拓新市场或将产品打入市场。为此,企业的管理理念应从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转变为企业的供需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
1.2.3企业流程与组织机构的变革
为了提高企业供需链管理竞争优势,必须系统地考虑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重构面向流程管理的“扁平化”的组织模式。
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一系列工作过程组成的,这就是企业的业务流程,也称之为工作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一个把输入要素换为输出要素的过程。企业的输人要素有企业的人员素质状况;企业的生产资料,能源与设备状况;企业的固定与流动资金情况;以及企业的技术资料,产品数据,市场信息,生产决策等状况。企业输出要素有产品的品牌、数量质量和技术资料等状况;企业的盈利,员工的薪酬、纳税等状况;生产资料与生产设备的积累状况等。企业的输入输出过程实质上是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合理流动的过程。按照系统的观点分析和处理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企业管理创新论文的关键。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一方面保证了供需链各环节,各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畅通和高效率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从传统的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必须打破职能分割,按企业流程改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减少管理的层次,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将决策点定位在业务流程的执行的地方,这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组织的运转效率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1.2.4事务处理方式的变革
ERP子系统支持联机分析处理,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提供了对质量控制、适应变化、客户满意、绩效指标等关键反馈的实时分析能力,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支持多企业、多地区、多国家的协同与合作。
ERP系统将财务计划功能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供需链上,使财务管理有事后核算提升为事前规划和控制。ERP系统强调了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人员责任与岗位职责挂钩,人员成本与产品成本挂钩,重新定义绩效内容(如单位产品成本、销售毛利等),工作业绩考核重结果而不重环境。
二、ERP与企业管理模式重组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是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与另一个企业供需链之间的竞争,ERP的核心思想就是基于供需链的敏捷制造理念。而敏捷制造的主要实现模式就是基于产品驱动的企业动态联盟。啤酒企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并购与重组等方式,形成集团公司,形成规模效应。但重组以后的企业是否会成功,关键在于要在整个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企业流程重组,重新设计其组织管理模式,要求企业从传统的面向职能的管理转向面向流程的管理。即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对异地的联盟企业,集团公司要通过网络技术,对稳定的和动态的生产合作伙伴和供销合作伙伴实行有效的“整合集中化”管理;构筑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控制,在供需链的所有环节上,包括定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和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2.1面向供需链的企业工作流程再造
企业流程重组是企业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的重大变革,是成功实施ERP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使企业在T、Q、c、S等四方面的业绩获得巨大的改善,对于并购重组的哈啤集团公司来说,对异地分布企业进行业务流程的集中协调与再造,必然是集团公司协同工作,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几年来,结合ERP实施哈啤对企业的全部流万方数据程进行了重组和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水平,从企业流程重组中上水平、上效益。
2.2面向流程管理的组织机构重组
企业流程重组要求企业实现从传统的面向职能的管理转向面向流程的管理,以达到对企业环境、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响应的目的。组织机构的重组应该在工作流程优化的基础上,本着灵活、高效的原则,建立“扁平化”的新型组织。
扁平化组织具有流程管理的特点,首先设计集团公司的若干流程。如生产流程、采购流程、营销流程、财务与人事协同管理流程等。确定流程的岗位与职责,各流程为动态的组织单位,直接对集团总部的最高管理层负责。这种管理模式将各项工作的决策点定位在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消除制约管理效率的所谓中间层,提高了组织的运转效率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对于拥有特征相同分企业的哈啤集团公司来说,整合集中化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集团实行统一的采购管理、营销管理、财务与人事管理。各企业以生产管理为主;其他主要管理职能集中在总部进行,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分散业务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并适时做出统一的决策。
2.3面向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企业联盟集团
企业联盟集团是敏捷制造理念的一种主要实现模式,它以具有共同利益的产品开发、制造、经营销售为凝聚核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把供应产品开发与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和客户的各个环节有机的集成起来HJ,形成以盟主企业为核心,以稳定的盟员企业为主,动态的盟员为辅的供、产、销一条龙集团,一个极具有竞争力的以供需链为封闭环的协同工作的战略联盟。其中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是盟主企业,掌握啤酒开发与制造的核心技术,它具备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盟主企业为主的集团公司有责任控制与调度相关的供应链,制造链和分销链。盟员企业则以其优势的运营领域参加联盟集团的工作,分别在供需链相关环节的工作中发挥作用,组成以这些基本功能单元为节点的“扁平式”组织结构。
三、结论
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哈啤集团对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整合与规范化,基于工作流技术,全方位地设计各项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通过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化,创造了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程控,革扬。MRPII/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文涛,张旭堂,金天国。基于的工作流系统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3(4):573—576.
4.3.1创新战略的制定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企业要搞好战略创新,就要总结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经验.成功企业战略有以下特点;其一,重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及时把握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有效避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威胁。其二,重视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改善内部条件,适应变化的环境。其三,企业选择战略,要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备选的战略方案做出系统的评价,最终选出适宜的战略。例如创立于1969年的万向集团,企业初创时,按“求实图新”的战略方针,采用工厂作坊式的多样化生产,拾遗补缺,生产犁刀、铁耙、失蜡铸钢等多角产品,在动荡年代求得了生存;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1979年,该集团调整战略,集中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在企业成长阶段,万向立足国内创业,面向世界创汇,日创利润10万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营国际化,万向集团进行了战略调整,坚持“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的战略方针,日创利润100万元,实现了二次创业。如今,万向集团己实现了产业升级,为了突出万向制造核心理念,它正向拥有核心价值能力的现代化大公司发展,日创利润200万元,从一个铁匠铺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企业集团。显而易见,正是由于审时度势,根据未来竞争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战略创新,万向才取得了经营持续发展的超人业绩。因此,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企业要以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发展,改变短期的利润目标,实施具有创新实质的经营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在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强战略管理创新,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的必须选择。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公司核心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定位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促成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效益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是实现战略管理创新的前提。(2)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超前意识、长远意识和全局意识。(3)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的重新整合。通过SWOT分析法,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和威胁(T),内部环境的优势(S)和劣势(W)进行综合分析(见表4.1)。将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五大要素按照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使之更加符合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
表4.1
SWOT分析的四种战略
4.3.2打造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企业的内部战略性资源的整合、培养与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能力优势,而且必须是异质性战略资源,如技术、品牌、企业文化、营销网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等。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强化突出,建立互补性知识与技能体系,才能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别人才难以模仿。具体而言,这要求中国企业建立高层决策者战略评价机制。一方面董事会可以设立战略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由各部门、各事业部、子公司、集团各公司经理参加的企业“竞争能力评价会”,也可邀请管理、技术方面专家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官员参加,从各方面对企业核心能力、优势资源进行会诊、恳谈,评估,研讨今后发展思路;另一方面设立主要由中、基层员工参与的企业战略信息反馈系统,如意见箱、网上专栏等。
第二,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妥善地实施企业内外交易性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核心能力本身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可能守着原有的核心能力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调整、变化、扩充。在进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时,还可以运用核心能力矩阵的分析方法,以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核心能力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见图4.1)。
图4.1
核心能力分析矩阵
II 十年后领先:
SHAPE \* MERGEFORMAT
为保持并扩大现有市场份额,需要哪些新的核心能力
I 大商机:
参与未来最诱人的市场,需要培育哪些新的核心能力
III 填补空白:
若改进对现有核心能力的利用,有些可以提高我们现有市场地位的机会
IV 空白领域:
通过创造性地重新部署与整合现有的核心能力,能创造那些新产品或新服务
现有的新的市场
第三,注意核心产品的战略性市场开发。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体现和市场体现,大力开发核心产品才能为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发展核心产品会使企业避开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获得可观的“虚拟市场份额”,而且能够绕开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由于垄断地位而受到的法律和销售渠道等因素限制,由此获得的收入和经验可以加快核心能力的发展。
第四,以顾客价值系统为导向,进行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开发。企业核心能力的打造应以顾客价值系统为导向,以学习能力为基础,着力培养企业对顾客需求的预测和反应能力,迅速将新观念、新技术融入产品的能力,适应不同的经营环境的能力以及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创造的创新能力。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在经营中意识到必须以最快速度、最优质服务将顾客所需要的商品送到手中,才是企业生存的唯一原则。为此,它吸收大型商场的商品管理技术,把邮件的发送时间、邮递路线、邮政编码及承递商等信息编入条码中,开发了一种“超级追踪器”,可获得邮件传递的全部信息。这项技术与邮递路线规划、邮件包装等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公司服务质量超越于其他企业之上的快速传递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因其建立的基础是多项动态性技术的融合,而且始终围绕增加顾客价值这一根本出发点,所以联邦快递公司在今天的国际递送业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加强对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保护。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通过长期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丧失,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资助和保护,以避免核心竞争力的丧失。
4.4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化的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企业要使企业其及员工保持强盛的学习能力,不断突破极限,及时克服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或机制作为保障。有效而健全的机制还有助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是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就现阶段而言,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4.1建立终生学习机制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强调组织内个体和团体学习能力,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建立学习机制是应注意几方面: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和学习中反思;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学习。就其内容来说,可开展二个方面内容的学习:
(l)人生观、道德观的学习
企业长盛之道在于“德”,要抓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坚持以德育人,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提升人的品位,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最好的主体。合肥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把健康的品德、扎实的作风、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视为人才应具备的首要条件,而把品德放在优先地位,提出“塑人品,出精品”的口号,并落实在行动中,在创建学习型过程组织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2)职业技术学习
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员工培训开发体系,努力实现由被动的,以知识传授、个人智力开发为主的传统教育机制向以能力开发为主、个人智力开发为主的现代企业教育的转变;努力实现主要由培训组织开展的刚性教育体系向全员自主参与、终身学习的柔性教育体系转变。
4.4.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学习型组织需要建立并完善学习和创新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和团体的潜能,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具体实践上应注意两方面的结合。
(l)将公平竞争与系统思考有效结合起来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内的个体和团体克服固有的惰性,激发自身活力,在整个企业内产生“鲶鱼效应”,真正促进每个部门、每个员工,不断自我超越,改进学习,提高效率。同时,也要注意用系统思考方法分析竞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避免因个人利益而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或企业内的团体和个人相互拆台的不良行为。要使竞争在企业内部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其关键是要有考核,要有客观、合理、适用的标准及严格执行标准的配套规定。
(2)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
学习型组织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注重人本身的建设。在激励机制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在物质上激励,更要注意精神方面的激励,将项目奖励与常规激励相结合,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形成氛围,强化典型的示范作用。其目的并不是为表扬而表扬,而是通过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表彰来带动所有员工的共同提高。在典型示范效应的作用下,不仅可以让员工产生成就感、自信心,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事业心,而且使激励效应具有延续性、持久性,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4.4.3建立通畅的反馈机制
良好的反馈机制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能敏锐、及时地洞察力企业的危机因素,将危机和发展的障碍消灭在萌芽中。这也要求组织内具备快速的信息传递速度,尤其是不良因素的反馈速度,动员企业成员关心企业的决策和企业的发展。
(1)学习的反馈机制建设
企业在对全体员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时,也要建立学习的反馈机制,将员工的学习状态和成效及时反馈到领导决策层,以便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切实将学习由企业成员的被动形式向主动形式转变,让员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在团体的反思过程中,总结学习经验,改正学习方法上的不足,以便更好的开展学习。
(2)决策的反馈机制
领导层的决策最终是通过全体成员加以执行,决策的正确与否,最先感知的还是执行的员工。有良好的决策信息反馈机制,企业领导就能及时得到决策的执行效果,避免了家族式管理模式下,企业领导一意孤行的决策行为。
4.4.4建立持续的创新机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创新,它不仅是管理模式的变革,而是要建立一种创新机制,为企业内员工的创新活动及成果提供激励和保障,提升企业持续的创造力。就我国家族企业的现状而言,建立创新机制应充分考虑四个方面:
(l)创新机制必须面向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成果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企业的一切创新都要为企业创造效益、为顾客创造价值。为此,,企业的一切创新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使创新过程成为推动企业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强者的过程。
(2)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
培养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基础,企业创新归根结底是企业成员的创新。培养员工的创造力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中之重。因而,要通过共同远景和各种激励方式,让员工产生一种不断超越的内在需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创造潜能。
(3)领导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强大动力
领导者是企业的设计师和缔造者。只有领导者带头推行全新的管理理念,才能有助于企业内部环境创新环境的形成,使企业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4)制度配套是创新的外在保障。
创新要有宽松和和谐的环境,允许失败。企业在鼓励创新时,要在经费投入、有效激励等方面形成制度,唤起员工的创造欲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4.5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本管理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故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能够把知识、技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利润的“能人”。
4.5.1正确认识“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
“能本管理”并不排斥“人本管理”,恰恰相反,“能本管理”是对“人本管理”的升华和具体化。如果说“人本管理”思想主要是强调人力资本对于企业财富创造具有决定作用,那么“能本管理”思想则更强调人力资本创造财富所需要的能力要素,及其与其他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与方式。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或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且可将比较抽象的“人本”概念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能力指标去体现,对于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可操作性。从这种意义上说,“能本管理”就是在融合与发展“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转贴于
4.5.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对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特殊意义。企业管理层应探索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的组合,促进员工积极提高并发挥其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企业可以更具自身特点,对以下激励措施进行相机抉择或有效整合:
①目标激励。通过建立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体系,激发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完成个人目标,从而体现个人价值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目标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意识、奉献精神,并在目标体系运行中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推动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②参与激励。通过合理化建议、员工与各级管理层对话等民主管理方式,给员工某种参与制定计划和进行决策的机会,使其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信任,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员工对于组织的信任往往心存感激,因而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不负组织的厚望。
③关怀激励。企业各级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体贴与关怀,使其工作和生活困难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员工深感组织关怀的温暖,就会把企业当作大家庭,把企业当作自己为之奋斗的归属。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正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转变,企业仅靠职位的升迁、薪资的增加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效能是微弱的。因此,为每位员工提供成才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是不可忽视的人性化激励机制。
④认同激励。大多数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后,需要得到同事、家庭和社会的承认,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场合,以祝贺、表彰、认可、示意等形式承认员工所获得的成就,从而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⑤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是现代企业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它对有能力并取得业绩的员工给予可折算为一定价值量货币的物质回报。物质奖励可以是奖金(品),也可以是期权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激励方式通常效果显著,但如果唯此独尊,则不能使激励机制达到应有的效果。
4.5.3营造适于人才潜能发挥的环境和企业文化
良好的成才环境是人才潜能发挥的剂。企业要创造相互尊重理解、团结互助、协调沟通、宽容谦让、取长补短的和谐人际关系,使每个员工都能心情舒畅,满腔热情地投人工作,同时有助于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提高和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就要适度地授权,给每个员工一定的自由创造空间,让他们在不违背基本经营原则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工作,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犯错。这种宽松的环境不仅不会让员工放任自流,反而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责任感、自信心、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灵魂,既然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本(或要素),自然就应该着力营造以“能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这种企业文化必须让全体员工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即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又能使自身在物质和使自身在物质和精神上得以全面升华。
4.6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大道无形,看不见也摸不着,让不少管理者感到很“虚”,不知道如何下手,文化建设重点在那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够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使得很多企业的所谓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变成口号式的结果。其实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
4.6.1确立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确立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经营战略定位,并注意避免因一时利益而偏离主业、冲击主业。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能否久历风险而不衰,衡量它的惟一标尺却是用户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只有最好地满足用户物质和心理需求的企业,才能吸引用户关注的目光,才能有效益增长的平台,才能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6.2提炼企业精神
1.培育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在在共同努力完成组织目标的环境中,形成的心理上相互影响,思想上相互磨合,行为上相互示范,利益上相互依存而步调统一的精神境界。它可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凝聚分散的能量,培植员工对企业的依附感和归属感,为企业内部排除梗阻,开展外部工作增添后劲。2.树立精雕细刻精神。精雕细刻的精神是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来的,它是员工技能和高度责任感的结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但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仅仅以生产出合格产品为目的,而应精益求精,使所有产品达到最佳效果,用户无可挑剔。3.打造超越自我的精神。超越自我是企业不甘守旧的开拓意识,既不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徘徊,也不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孤芳自赏。市场竞争压力下的企业只有在观念、战略、人力、组织上不断创新,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拥有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
4.6.3塑造企业员工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员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因此员工的形象是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型的组织中,员工通过学习,使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员工以高素质的形象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4.6.4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1.准备调研。结合企业实际,摸清和分析企业现状,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拟订对策,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步骤。将征集、筛选、总结的过程变为铸造、培育企业文化的过程。2.提炼设计。在深入调查和全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炼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并进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3.推广实施。在企业内部,把广泛的宣传和细致的工作相结合,使全体员工真正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使企业文化在实际行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更新完善。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地完善,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顺应历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永无止境的。
第五章 企业管理创新实施案例—上海振华沈阳电梯管理创新之路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沈阳电梯有限公司是在沈阳新型起重机器厂(1993年建厂)的基础与上海振华港机集团组建,主导产品为系列登机电梯、系列液气缓冲器、系列桥式起重机及卸船机司机室行走驱动器,是为港口、码头、电厂、船厂等大型起重设备配套的专业生产厂家。
公司占地面积为30714平米,建筑面积达13132平米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精良齐,生产能力年产电梯300台,耗能型液气缓冲器2500个,桥式起重机280台,同时拥有一批高素质、含金量高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及售后服务人员。2000年以来,公司相继通过了ISO9001的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中国船级社认证、防爆电梯制造认可。同时为了使产品创名牌,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登机电梯及主要安全部件(齿轮、齿条、防坠安全器、弹簧缓冲器及闸门闭锁装置)均通过了具有国际权威性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并获得香港机电工程署准用许可。公司按照国家严格标准 (GB/T7588-1995; GB/T10058-1997;GB/T10052~10056-1996;)与国际标准(EN81:Part1-1995及ANSI/AMES A17.1)执行,与世界接轨,使产品技术水平位居国内首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随主机远销44个国家或地区。公司年产值已经将近两亿元。
回顾该企业近几年快速成长的历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进管理创新,以此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是,企业在发展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必将严重影响该企业的发展。
5.1从适应发展需要出发,更新管理理念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管理理念则是管理创新的灵魂。几年来,企业根据不同发展时期、职工的不同需求,适时转变管理理念,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了从强制性管理到引导式人性化管理的提升。
2002年—2004年,是企业极度困难的低谷时期,职工将生活和安全需要放在第一位,普遍对提高收入有着强烈的愿望。因此,上海振华沈阳电梯采取了强制性严格管理,企业从上到下、各级各层都强调一个“严”字,即严于律己,严格制度,严肃纪律。对工作任务目标,要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打折扣,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正是由于这种强有力的“控制”力,才使得上海振华沈阳电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通过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开发产品,强化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迅速走出了困境。
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的需求由原来的以物质生活需要为主转向了精神满足和个人价值实现。与此相适应,管理者更新理念,注重人本管理,管理方式开始由“控制型”向“文化引导型”转变,增强职工队伍各层面之间的交流、沟通,努力使职工达到一种感情交融、理念共通的境界,使之在实现企业效益的过程中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实际上是对职工的尊重,认可了职工对其岗位的主人翁地位。在这种管理理念的感召下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5.2从激励约束切入,转换管理机制
上海振华沈阳电梯是一个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个企业,与全国绝大多数家族企业一样,存在着“唯亲是用”、“家族式管理”的现象,往往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增强发展活力,近几年,上海振华沈阳电梯对管理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5.2.1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管理人员包括领导干部一律实行聘任制、交流制、竞聘制,“能者上,平者调,庸者下”。2004年,公司在人力资源在精简的情况下,不但完成了当年的任务量,与上年相比增加了20%的产量份额。公司要健全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结构优化,素质提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资源看作企业的第一资源.建立了面向全国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善待人才的人才发展机制。推行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给人才营造发挥潜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轮流输送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企业建立了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人才任用机制,努力让有作为的人有待遇,有能力的人有机遇,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5.2.2薪酬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是最敏感的一项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上海振华沈阳电梯特别强调转变观念,原来职工对工资的说法是发钱,现在的说法是挣钱,“发”和“挣”虽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过去的发就是说不管了多少、企业效益怎么样,你都得给我发这些钱。现在是这个月你挣多少钱,要按企业的经济效益、单位的工作业绩和个人的劳动成果进行分配。在分配形式上,上海振华沈阳电梯把职工的收入与企业效益及个人的劳动成果密切挂钩,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具有对外经营职能的单位负责人、市场营销负责人和技术中心负责人实行年薪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以岗定薪:对一线生产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干多得。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曾经长期存在的“大锅饭”,拉开了收入差距,有的一线职工一月能挣3000多元,而有的仅拿1000元左右。
5.2.3强化约束机制
企业制定了职工行为规范条例,完善了采购、销售、财务、质检、技术等部门一系列监督约束制度,加大处罚力度,以制度规范行为。坚持每年的领导干部评议制度,领导干部带头执行: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领导坚决不做。加强舆论监督,利用公司报纸对企业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曝光,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
5.3从点到面推进,变革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升级是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保证。近几年,企业投资100多万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公司对各项目库存零部件实行了条码管理,装配试车工序实现了生产管理、技术资料、物流配送的自动化,达到了准时化生产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均衡问题,同时确保了产品质量。客户服务信息流程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服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
第六章 结论
6.1研究结论
本论文以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先进思想和成熟经验,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有助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因而,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解除企业“内优外患”,为当前相对落后的我国企业管理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初见成效,但仍然任重而道远。
不断探索着适合自己的管理创新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企业开始具有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逐步重视战略管理;管理组织形式呈多元化发展;“人才强企”成为企业共识。但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观念模糊不定位、战略制定非科学性、组织结构僵化落后等。上述现状表明,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还只处于适应市场的初级阶段,现代化水平较低,企业管理创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达国家企业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而缩小差距的途径之一就是坚持管理创新。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将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3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有助于我国企业成功实现管理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较早,较为深入,在管理创新实现途径方面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认为,我国企业要在管理上有所创新,应从六方面入手,即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建立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本管理,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6.2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在研究国内外最新管理实践和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管理创新理念浩如烟海,管理创新实践层出不穷,但很多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适用的条件。因此,本文所研究的企业管理创新实现途径不都是完全从新的理念出发的,而主要针对管理创新理念在我国企业中的最新实践展开,具有一定的长期性、适用性和启发性,力图能对企业管理创新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局限性在于:管理创新涵盖面很广,构成要素众多,本文只是针对其中受关注较多的、较为关键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企业管理创新途径的探讨不是很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
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战子玉,浅议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 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论文摘要: 近年来,国外大公司和合资企业迅速进入国内聚酯市场,民营企业也快速发展进入聚酯行业,聚酯产品市场已形成激烈竞争格局。文章确定了辽化聚酯产品市场营销差别化战略,在市场营销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营销策略和服务创新、人才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市场营销战略实施的保证措施。
0 引言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简称辽化)是以俄罗斯原油炼制加工为主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化纤原料生产基地。近年来,辽化主导产品之一的聚酯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已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综合考虑辽化聚酯产品市场营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辽化聚酯产品在各目标市场的基本竞争战略为差别化战略。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开发品种,发展差别化聚酯系列产品,实现高附加值;同时通过特色化的服务和促销活动,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应从市场营销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营销策略和服务创新、人才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创新等方面保证措施入手,为市场营销战略的实现提供保证。
1 理念创新
1.1 要建立亲情营销理念 亲情营销理念的核心是精确化服务,企业通过建立、拓展、保持、强化对用户的服务,实现有关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亲情营销观念强调把用户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通过与用户做“朋友”,而使用户成为企业的永远“朋友”。
1.2 要建立关系营销理念 关系营销理念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用户、分销商、供应商、政府等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强调通过服务来满足、方便用户,以提高用户的满意与忠诚度,达到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目的[1]。
1.3 要建立合作竞争营销理念 合作竞争营销理念强调拥有不同优势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来实现“双赢”或“群赢”。企业不仅采取合作的态度改善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同时企业也开始重视产、供、销的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良好协作以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追求的是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群赢结果,以提高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整体竞争力。
1.4 要建立知识营销理念 知识营销理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理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以科技革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对企业管理、企业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营销理念也应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理念。
2 体制创新
2.1 调整生产布局结构 进行产品主导型的专业化重组,在辽化内部将炼油、化工、化纤产品生产经营分开,上游部分侧重炼油、化工产品以及聚酯原料PX、EG、PTA的生产销售,下游部分专门从事聚酯的生产销售。根据产业链上不同产品竞争情况进行产品生产销售优化,当下游产品市场销售利润率较高,要保证下游装置满负荷生产商品,占领市场,扩大份额;当下游产品竞争过于激烈,销量减少库存增加,但上游原料市场还较好时,在不减少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可停掉聚酯装置,直接生产PX、PTA。
2.2 完善现行销售体制 组建聚酯产品营销中心,统一负责聚酯营销业务。营销中心下设市场部,负责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信息管理、产品销售促进、市场开发等业务;销售部,负责产品推销、销售管理、产品售后技术服务、关系管理等业务。营销中心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应由信息管理子系统、定货管理子系统、客户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竞争对手管理子系统、财务结算管理子系统、销售分析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等构成。
2.3 调整科研开发体制 组建产品开发中心,建立新产品开发组织体系,将分散在聚酯生产厂和研究院的化纤产品技术开发人员集中,进入产品开发中心。一方面生产、销售、研究紧密结合,并且联合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开发;另一方面,将科研开发向下道工序延伸,选择一些技术开发能力强、织造整理设备完善、有竞争实力的下游配套用户,强强联合,建立“一条龙”科研合作开发体系,形成上下利益共同体。
2.4 改善内部资源管理 建立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统,形成一个共同的平台,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内部资源管理,使企业能够记录营销对财务造成的影响、实体投入的内部流程以及通过适应的仓储和运输的实体产出流程。应该能够提供总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订单登记、记账系统、营销、物资、采购、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制造方面的活动[2]。
3 策略创新
3.1 适时把握商机,突出差别化效益 要利用生产销售相结合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人员深入市场,与客户零距离密切接触,保持着对市场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力,不断了解产品需求信息,并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开发题目,提高开发的成功率。要把差别化产品的效益贡献率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开发差别化产品的同时,产品开发中心要紧密配合公司营销中心大力培育市场、开拓市场,跟踪市场,贴近客户,逐年扩大产销量。
3.2 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进行营销策略的创新 在产品策略上,要通过产品创新来引导用户需求,不仅要满足未被满足的现实需求和尚未实现的潜在需求,更要通过营销努力开发出新产品去创造新的需求。在价格策略上,定价时要加大透明度,实现定价因素和定价方式创新,将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纳入价格。要进行销售渠道结构创新,推行扁平化,减少中间商的批发环节,可在各目标市场中心城市设立配送中心,通过委托制直接面向用户提品和服务。
3.3 加大差别化产品市场推介力度,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色服务 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做到定期发货;对一些测试手段不齐全的企业,不仅提品的测试指标,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做一些他们无法完成的测试指标。在一些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由于用户对质量性能不太了解,在使用时遇到了困难,技术人员主动跟踪在现场,帮助用户对工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与用户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实施产品的质量改进计划。
3.4 搞好客户关系管理,调整优化用户群 吸引新顾客比保持现有顾客常常要花更多的成本。著名的“80/20”规则认为:在顶部的20%顾客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也有人把它修改为80/20/30,其含义是:在顶部的20%顾客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然而,其中的一半被在底部的30%非盈利顾客丧失掉了[3]。因此要把占领高端客户、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作为营销工作的首要目标,以此避开普通产品价格竞争风险。
4 人才和激励创新
①全公司上下都要提高对营销人员素质要求的认识,调整和完善营销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大力培养通才型销售队伍。
②要选拔一批年轻人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现代营销知识,提高水平;定期请专家、技术人员围绕新产品、新客户的主题进行授课,让销售人员及时了解新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性能。
③要广开渠道提供优越条件,吸引有能力的营销人员到企业,增强营销力量。
④提高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要求营销人员每人每季度至少提交1份关于聚酯纤维差别化产品的市场行情及今后的走向调查分析报告,相互进行交流、切磋,及时掌握市场及客户的动态变化。构筑差别化产品企业内部技术市场,实施差别化产品效益考核奖励。除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奖励力度外,还要对进入批量正常生产的差别化产品增加的效益按比例提成分红,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开发,鼓励基层单位多生产有市场、有批量、有效益的差别化产品。对科研人员实行年薪制,对新产品开发发明人以及实用型专利、发明进行重奖。对市场销售人员建立业绩提成奖,实施佣金制,取消薪金制,按销售人员完成一定的销售额或利润额支付一定比例的佣金。产品营销中心的全体员工收入情况也与产品的营销利润挂钩,逐级进行年终工作绩效考评,决定奖励与否,做到层层经济责任落实。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高登第译.科特勒谈营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73-199.
[2]菲利谱·科特勒著.高登第译《科勒勒营销新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42-143.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
复杂环境下高技术企业营销风险研究
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新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营销创新
企业营销的战术策略
提高市场占有率常见的错误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企业绿色营销与我国对外贸易
我国中小企业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
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
客户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其管理
试论企业营销能力的培育与增强
我国企业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对策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及其建立与改造
论营销渠道模式转型
论企业的网上病毒性营销策略
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
浅论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市场创新
构造3维市场营销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合作营销战略研究
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营销创新
企业绿色营销探析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企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的神经网络模型
提升中国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科技企业营销体制中的观念导向
新产品试销评价方法研究
论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论现代企业分销渠道建设
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客户顾问制"与营销创新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发展
21世纪企业营销新理念
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对当前企业营销问题的点评
世纪之初我国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绿色营销的探讨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中小企业应确立营销新观念
现代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探讨
可持续性发展与企业绿色营销
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选择
企业营销活动的"催化剂"
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评价子系统研究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客户档案知识的挖掘方法研究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项目管理在组织市场调研中的应用初探
浅析新时期的合作营销关系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设计
论网络营销与企业谋略
论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的企业营销对策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点的增设在企业材料采购中的作用
论企业建立顾客导向营销观念
加强商品审美研究 搞活企业市场营销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全球化营销的必经之路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浅谈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营销战略
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企业市场策略常见缺陷分析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中国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现实意义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客户关系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
企业现代物流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
销售经理的基本素质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青年文明号"在企业营销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企业营销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方向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论生产企业对分销渠道成员的管理
信息化、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实施成功的关键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导入与实施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让客户关系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析
市场对接过渡期的企业营销策略
无缝营销管理——企业战略联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企业营销管理研究——"顾客中心论"的企业营销战略
浅谈企业如何控制销售信用风险
上市公司关联购销交易实证研究
电网经营企业的营销战略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WTO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WTO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
营销管理支持系统及其内在运行机制
"差异化策略"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试论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现代企业如何保证物资采购效果
加入WTO后制造企业销售通路建设的思考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视角下的分销渠道整合
客户行为与区域市场渠道策略
企业名牌战略与营销策略问题初探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实施对策
基于供应链的网络化制造体系结构
谈知识营销在企业营销创新中的杠杆作用
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比较与选择
企业开拓目标市场策略新论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基于顾客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
论现代企业的顾客满意观和顾客资产观
面对WTO中外企业营销落差比较
CRM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
当代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构建
论产品的知识营销
方法目的链短化的原因浅析
CRM在药品营销渠道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Agent建立企业动态供应链
当前环境变革中我国企业营销理念的转变
中小企业实施CRM方案的误区与对策
WTO与中国企业市场营销
新世纪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加入WTO对我国企业营销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联合定价决策模型探讨
网络经济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双赢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论及应用探讨
论网络营销对企业的影响
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客户忠诚与客户关系生命周期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意义
绿色营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顾客关系管理:对顾客网络及其知识管理的系统剖析
中国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条件分析
探究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新型管理模式
理解客户关系管理——谈客户关系管理的战略意义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当前企业营销观念及其规则分析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
创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顾客价值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保障机制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供应链竞争力的厂商均衡分析
绿色营销初探
高技术企业市场营销特殊性分析
网络经济与客户的数字化管理
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
组织市场上购买决策者的结构类型与企业的营销对策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论企业营销活动策划的专业化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以企业营销新理念迎接入世挑战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企业营销创新的内容和重要性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供应链系统的物流规划模式
供应链的自动补货模式及其价值
博弈理论与营销创新
激励机制在现代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对客户忠诚创造价值问题的探讨
现代供应链联盟问题研究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建立企业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想
绿色营销与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论企业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有形产品的服务提供方式研究
顾客价值提升的定位及途径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客户关系营销——现代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论营销流程再造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面向过程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研究
企业应对价格战的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困惑与发展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借鉴ISO9000的管理思想精髓优化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及备件订货问题研究
入世以后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基于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性能检测指标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基于企业整体模型的供应链信息流研究
供应链性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零部件归并问题的采购策略模型(英文)
企业对市场需求的能动作用研究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客户全生命周期利润预测方法的研究
谈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学
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略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产品试销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基于资源利用综合水平的采购量分配方法
我国企业间促销管理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企业物资供应与管理改革探讨
信息传递障碍与国有企业营销效率研究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核心思想浅析
基于机制设计的供应链优化整合决策效应分析
21世纪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诚信营销与企业发展
企业营销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全球绿色营销趋势和我国企业的策略
试论营销策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企业供应链构建与优化对策研究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试析企业客户资本管理
关于构建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的探讨
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营销创新——21世纪中国企业营销的必然选择
现代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对策
VMI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的市场营销
浅析营销适宜度
基于相对熵的营销机会模糊评价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下企业CRM的实施研究
当代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关系营销
企业营销理念与品牌提升策略创新
入世后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营销对策研究
论企业营销形象内在素质的塑造
21世纪企业营销变革与创新方向
过程工业供应链计划调度模型?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
基于客户发掘,客户全面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盈利模式探究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与实现"两个转变"的关系
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VE原理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质量文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融合作用
客户资源的特征及CRM模式在企业中的实施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浅析
供应链系统运行评价研究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基于过程的供应链重构模式与选择
电子营销与中国企业营销策略的变革
〔关键词〕高校;知识管理;知识链;框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7.009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7-0042-05
The Study on University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Knowledge ChainHuo MingkuiJi 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c of study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knowledge chai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this paper built the model of knowledge chain in university,analysed its basic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compared it with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a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in university was offered based on knowledge chain.
〔Key words〕university;knowledge chain;knowledge management;frame
1高校知识管理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提到“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以知识为中心的”,高校的活动无一与知识的选择、保存、提取、应用、创新等知识管理活动相关。高校知识管理是大学首要的、日常的、普遍的活动,也是一个发展的、渐进的过程。
高校有3种基本知识生产活动:科学研究活动、教育与培训活动、应用与开发活动,分别对应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服务3项基本社会职能[1]。
图1高校知识生产与社会职能的对应关系
高校知识管理的对象以教学类知识、科研类知识和学生信息类知识为主,均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教学类显性知识包括教师编写的教材、教案、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等,隐性知识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掌握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科研类显性知识包括教师著作、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成果、专利技术成果等,隐性知识包括科研经验、科研技巧等;学生信息类知识包括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兴趣、个人专长、学习方法等关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信息,这是学校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信息。如何聚集并发挥这些分散在不同教师和不同组织手中的知识的最大效用,从而加快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高校竞争力,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和高校管理者们研究的目标。
近年来,高校知识管理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策略。
郁义鸿提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有效的知识管理[2];宋作玲和刘志海对高校知识管理的行为研究、技术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3];周东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J2EE架构和Web2.0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4];王莹等认为团队目标、人员、结构、流程是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5];徐敏从高校知识、至少人员、知识活动、知识管理工具和知识管理环境5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知识管理的维度模型[6];王济干、龚海燕从知识价值、成员距离、团队氛围3个因素出发构建了高校知识共享的评估模型[7];唐淑兰提出从形成知识文化氛围、制定完善保障制度和严格执行3个维度的高校知识管理运行策略[8]。
2知识链
知识链是知识集成与创新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的网链结构模式[9];1998年,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较早地从组织内的知识和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出发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概念模型,并将该知识链模型分成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部分[10]。Gilbert Prost也将知识链分为知识获取、开发与创新、共享与传播、使用和保持等环节[11];国内学者刘冀生对C.W.Holsapple和M.Singh提出的知识链模型进行了完善,他认为知识链是企业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创新从而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知识流动过程[12];张悟移也在C.W.Holsapple和M.Singh的知识链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驱动要素与反馈作为知识链要素[13];徐建锁则认为,知识链不仅是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的知识扩散和转移,也包括企业主体内部的知识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过程[14]。
从以上研究成果中可知,知识链可分为组织间知识链和组织内知识链,其中组织间知识链是以知识的转移和流动为基础,基于知识流在不同的组织间的转移而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网络结构;而组织内知识链是以知识的形成、传播、利用、创新为基本活动的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以组织内部知识转移为主。
通过以上对高校知识管理和知识链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高校知识管理要从学校全局出发,协调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克服学科分割和部门分割的弊端。因此,本文基于知识链理论,从构建高等院校知识链模型入手,分析高校知识链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过程,并制定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体系,为高校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研究3高校知识链模型构建
根据前文对知识链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高校知识链是贯穿于高等院校的知识系统,是高校内一系列针对知识活动的有序流程,知识在知识链各节点之间进行循环往复的流动,并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
3.1高校知识链基本活动
本文将高校知识链的环节分为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转化、知识创新6个阶段。
(1)知识获取阶段主要负责知识的寻找和搜集的工作,包括从校外获取知识和校内获取知识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今知识快速更新换代,高校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各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通过人工或机器手段收集最新信息;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的每一位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工作,但是因为教师的独立性、学院的独立性、行政体制的认为划分等缘故,高校反而是知识最为分散的机构,教师或教师团体拥有的知识常常不被人了解,因此,知识获取的重要环节是确定校内知识源,通过建设知识地图作为查询工具。
(2)知识组织阶段主要负责对大量分散、不相关、不相似的资料和知识进行合理选择,根据特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对于专利、项目、著作等显性知识来说要进行编码和分析挖掘,以备建设知识库,如专利库、项目库和著作库等,而对于隐性知识来说要尽量的实现外化,通过建设案例库、组建专家团,组织观摩教学、观摩科研等方式汲取知识。
(3)知识存储阶段主要负责将整理之后的知识进行保存,以便于日后的利用和查找,以知识库建设和知识地图建设为主。
(4)知识共享阶段是知识链的核心活动环节,实现知识的传播、转移和转让,是高校知识管理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一方面,高校的知识大多是个人或团队努力的结果,或者是因为担心丧失竞争优势,也或者是因为校内知识共享激励机制不足的问题,高校成员消极对待知识共享;另一方面,知识共享并非一蹴而就,对于显性知识而言,可以直接编码加以传播,但是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而言,知识共享极为困难,往往消耗大量时间,可能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观摩学习等方式实现。因此,知识共享阶段除了研究确定知识共享的方法之外,还要负责制定促进高校内部知识共享的激励策略、约束机制和支持技术的应用方案,强化成员之间的信任机制,并负责管理团队合作和成果转让的工作。
(5)知识转化包括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本环节要根据高校员工的特点实施知识管理,激发员工主动自愿地将隐性知识(比如教学技巧、课题申报技巧、科研手段等)通过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传达给同伴,通过教学小组、科研小组、跨学科团队等形式推动知识共享,让外部知识融入组织内部,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从而推动知识螺旋上升。
(6)知识创新阶段是指知识链主体通过对所得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并形成具有新的独特价值的知识的环节,它是高校知识链的终点,但也是一个新的知识链循环的起点。
表1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活动
知识活动具体活动内容高校知识管理工作实例知识获取从校内知识源和校外搜集,把握组织内外知识环境,查找并筛选适当的外部知识,实施知识的过滤和定位工作。搜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关注研究进展,为明确校内知识创造的方向提供支持;招聘优秀知识员工;购买设备、软件、书籍、期刊、专利等,支持校内知识的创造;搜集校内教师创造的各类知识。知识组织对获取的显性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编码,对隐性知识进行提炼。对专利、著作、项目等显性进行归类编码,复制或转化为电子数据,为知识库建设做准备;针对不同的隐性知识的特点建设案例库,组建专家团和项目团队。知识存储将经过组织的知识进行存储,存档或存入数据库。建设专利库、著作库、教材库、教案库、试题库等知识库并建立索引;在校内建立具有索引功能的知识地图。知识共享将所获知识在高校内进行传播、转移,以最大化知识的价值,促进知识创新。建设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和技术条件;设计合理的知识共享激励策略和利益分享方案;营造知识共享氛围;强化校内知识共享的信用体系,设计有利于规避损失的风险控制机制。知识转化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组织经验交流会;组织观摩教学;跨学院、跨学科组建项目团队。知识创新对共享所得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形成具有新的独特价值的知识。申报专利和课题、、撰写著作,编写教材和案例、习题集等;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等。
3.2高校知识链环境
高校知识链环境指影响知识链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影响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效果的因素,因为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师生又生活在校园环境之中,因此,高校知识链环境主要指高校硬环境和软环境。
3.2.1硬环境
硬环境主要指校园各类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包括图书馆环境、实验室环境和网络技术环境。
图书馆是高校提供知识服务的主体,也是师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知识创造的基础条件,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知识链中知识流、价值流、物质流的效果和效率。
实验室将人、设备、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高度集成起来,是知识产生的基础条件,因此,实验室环境的优劣、实验设备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知识资源产生的速度和质量的高低。
网络技术环境是校内师生学习、交流与沟通的基础攻击,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知识资源的快速转移和共享,其中网络带宽、网络安全性、网络平台的功能是其关键要素。
3.2.2软环境
软环境是指通过高校知识链主体而表现出的高校人文环境,包括高校精神和高校组织文化。高校精神是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指导高校发展的明灯,体现在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员的言行之中,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创新的高校精神将会有力促进知识链的形成与发展,反正则成为阻碍。
组织文化是组织动态能力的依托,它以隐性准则的效能,决定着组织对知识类别和形式的取舍。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知识链成员对知识选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等活动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在高校知识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构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的组织文化。
3.3高校知识链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的思想构建了高校知识链模型,如图2所示。图2高校知识链模型
高校知识链模型反映了高校对校内外知识进行获取、组织、存储、共享、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并实现高校竞争能力的提升。该模型的发展受到校内各种管理活动的直接支持,其中领导活动指建立条件使得知识管理的引导工作更富有成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激励机制等;合作活动是指在知识管理活动中,校方加强校内组织之间、人员之间的合作管理,将合适的过程和资源在合适的时间带到合适的地点,并充分加以运用;控制活动是指使知识的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并符合知识标准和安全性的要求;测量活动是指评估知识资源、知识生产和知识新陈代谢的价值。另外,从该模型也可以看出,高校知识链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接受来自校外刺进因素的影响,不断的与校外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活动,这也是校内知识活动服务社会的一种途径。
4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体系
根据前文对高校知识链结构和环境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结构,见图3。图3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结构
此框架模型描述了一个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流动过程,并且关注知识管理战略规划、知识管理技术环境、知识创造硬件环境、知识共享文化和氛围、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等因素。该模型反映出了知识管理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和业务过程,从知识获取到知识创新的持续循环的运作过程。该框架模型对于制定高校知识管理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1明确高校知识管理战略
知识管理工作是涉及全校的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时,应结合高校实际状况和需求,重点推进、逐步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是高校知识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描述,是对高校知识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包括确立明确、可行的段、中、长期知识管理目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制定和谐的知识共享氛围和激励机制等。
4.2完善高校知识创造的基础环境
4.2.1高校知识管理氛围
知识管理只有在和谐、团结、宽容与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达成,因此要求高校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氛围,打破信息流动的界限,提倡学习、创新和因材施教的高校精神。要努力建设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的高校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所对应的组织文化或许最为理想,学习型组织要求成员对组织共同愿景的认同,并要求共同愿景与成员愿景的协调。
4.2.2设施建设
大量的知识管理研究表明,知识管理系统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最好的工具,它以网络技术为支持,提供知识交流平台和界面。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实施高校知识管理需要建设数字化校园,建立一个高速、宽带、安全、可靠,遍布全校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并将其作为沟通组织、沟通个人的桥梁和手段,同时做好与校外联系的接口,让高校师生能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范围的信息资源,实现校内外信息和知识的无缝连接。
其次,高校知识管理必须重视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它们是高校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基地。要充分重视图书馆的知识采购、实验室设备更新工作,积极引进并开放最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为师生打造一个方便、快捷、舒适的知识获取途径,为校内知识创新和师生进步奠定基础。
4.3使用高校知识管理技术
4.3.1知识库
知识库不是简单的集合和复制教师已有的那些知识,而是要把各种各样的知识源涵盖进去,需要对散乱的知识变成结构化的、关联化的、类别化的、全面化的知识组合模块。除了把从各种数据库、资源库、网络站点、教师、教师团体拥有的知识取出来之外,还要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挖掘提炼,设计相应的知识分析和知识挖掘功能,将计算机技术和教学与科研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除了管理教师知识之外,还要作为一种知识的输送工具将知识发送给其他知识工作者。
4.3.2知识地图
在知识库的基础上,高校实施知识管理还需要建设知识地图加以辅助。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导航系统,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知识地图的作用是有助于知识的重复利用,防止知识重复生产,节约检索和获取时间;发现知识孤岛,并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以促进知识共享;发现组织内部能有效促进学校的非正式团体;为知识项目评估提供基础等[15]。
4.4完善高校知识共享的促进机制
4.4.1激励机制
为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实现,高校需要制定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注重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有效结合,从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团队激励体系,如把教师的工资、奖金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直接挂钩,实行对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奖励,不仅从业务活动的完成方面考核教师,还要把对组织业务知识的发现和积累作为考核内容[16]。本文以上工作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准确、合理的衡量知识共享的“量”和“质”,有待深入研究。
4.4.2风险约束机制
知识共享是有风险的,尤其那些知识总量比较领先的成员风险更大,他们对知识共享的顾虑也更多,因此要通过建立知识保护机制、知识损失补偿机制来消除成员的顾虑。要在高校范围内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防范知识的“被泄露”,建立有效惩罚措施约束“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
4.4.3知识产权制度
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必需建立完善的高校知识产权制度,一方面可以减少高校知识创新的不确定性,避免重复开发;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高校知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流动,促进高校与企业事业单位的联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技术优势,形成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良性循环,调动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4.5优化知识管理组织结构
任何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实际应用都离不开组织结构的相应变革,高校知识链管理也需要对现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关系做出调整。包括:
4.5.1精简组织部门,简化业务流程,统筹规划知识管理部门结构
高校传统组织部门划分是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分工较细致,有利于发挥不同专业人员的优势,但是也延长了知识流的长度,使知识管理工作的手续和业务流程更加繁琐,因此,本文认为,开展高校知识管理有必要对原有组织结构进行适度精简和优化,对那些与高校组织目标的实现没有显著或直接关系但却占用组织资源的业务活动进行精简、合并或业务外包,同时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知识资源高度集成,实现知识的无障碍交流与共享。
4.5.2组建交叉学科和横向团队
高校主要以横向院系作为组织基本单位,这是处于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的特殊需要,但是这无形中也是教师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师生之间联系的主要障碍。在当今跨学科研究日渐盛行的趋势下,优化高校组织结构,组建交叉学科和跨组织团队,实现文、理、工、法等学科和专业的的互通、互联、互助,能有效改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工作的实现,从而有利于各学科的共同发展。
5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知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知识创新是组织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知识管理工作也将成为组织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活动。尽管高校一直是知识最密集的机构,但是高校的知识资源同样也缺乏全局性的、系统的管理。教务、科研、招生、就业、学院、图书馆、档案馆等各部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共享,学院之间教学合作、学科之间的研究协作、普通师生与专家之间的交流等活动受到各类因素的阻碍,严重影响高校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进程。本文以知识链理论为基础,从构建高校知识链模型入手,提出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策略,为高校知识管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夏晶.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5.
[2]郁义鸿.知识管理与高校竞争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4):1-4.
[3]宋作玲,刘志海.高校知识管理的行为研究与技术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34-137.
[4]周东升,赵亚萍,程艳旗.基于知识共享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250-252,255.
[5]王莹,华光,刘晓光,等.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的要素、过程与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0,(16):180-181.
[6]徐敏.高校知识管理综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6.
[7]王济干,龚海燕.高校创新管对知识共享场的培育与评估[J].阅江学刊,2010,(2):61-66.
[8]唐淑兰.高校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研究[J].职业教育,2012,(4):199-201.
[9]温有奎,徐国华.知识链管理研究[J].情报学报,2004,(4):77-82.
[10]C.W.Hollsapple,M.Singh.The knowledge chain model: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s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1,(1):77-98.
[11]Prost G.Managing knowledge:Building blocks for success.New York:Wiley&Sons Ltd,1999.
[12]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版,2002,(1):68-72.
[13]张悟移.供应链企业知识链管理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52-56.
[14]徐建锁,王正欧,李淑伟.基于知识链的管理[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3-136.
[15]乐飞红,陈锐.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流程中知识地图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0,(3):15-18.
[16]尚庆琛,覃正.基于知识链的高校业务活动优化方法与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46-14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我国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化建设研究
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王珊(1980-),女,资源共享部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法研究,数篇。
竞合与超越:对图书馆2.0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