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一体化训练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体化训练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 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史新浩(1970- ),男,山东莱西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等职业教育;周志红(1975- ),女,山东安丘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山东 潍坊 261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482,课题主持人:史新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24-02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1.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大一新生在专业认知、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认知模糊、过分依赖、择业偏执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入口教育教学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进行教学体系设计。有的学校对专业认知教育主要是以集中组织一次专题讲座或者一次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完成。有的学校的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教育要么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要么开设时间滞后。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致使学生头脑里缺乏对企业和会计工作的整体认知,无从感知专业学习与日后工作的紧密联系。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不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

2.校内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不理想。笔者对国家示范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课时比例不到30%,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实践课时比例达到50%,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课时为第六学期毕业实习环节的课时。校内实践课时安排不足,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另一方面,校内实践训练多采取先理论课程学习后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在联系。其明显弊端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对业务处理掌握不扎实,面对实训业务单据时茫然无措;负责任的教师会分析讲解经济业务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账务处理,不负责任的教师会直接告知学生答案,由学生根据答案完成账务处理。

3.专业顶岗实习难以实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和会计岗位的敏感性,使得企业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普遍持谨慎或拒绝态度,学生成批量顶岗实习更不现实。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利用亲朋好友的关系找到实习单位并得以在会计岗位实习。有的企业利用学校举办招聘会的时机选聘学生实习,以便将来留用,但企业数量和岗位数量极其有限。笔者所在学校2012届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聘会计人员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18.36%,招聘学生数量占比就更低了。如何落实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成为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

4.毕业论文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了与本科院校相同的论文形式,即让学生撰写纯理论性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单一,内容类同,抄袭严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是极不适应的。高职院校应敢于打破常规,从不同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训练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建了由六个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本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更是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入口教育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学期完成,可以安排30个学时。项目1主要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项目2主要向学生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各类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层级、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将来面临的生存环境,了解企业作为经济体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依靠。项目3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等级、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

2.“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体化”课程是指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有实践技能训练的安排,使专业知识及时应用于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有效协同。为此,需将原来独立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

“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基础(含原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含原初级会计实务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核算与分析(含原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税务核算与申报(含原税法、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电算化(含原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等。以初级会计实务“一体化”课程为例,在讲完“存货”项目后,随即安排“存货岗位”的实训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做一体”,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带来的弊端。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完成,为本模块的综合训练奠定了基础。本模块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阅读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判断能力,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技能的一种全面训练。本模块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经济业务分析、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手工会计综合训练需要4个教学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除了培养学生手工会计综合处理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熟悉电算化操作流程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本模块主要根据手工会计综合训练的资料,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以电算化处理结果验证手工会计实训结果,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有效结合。本模块需要1个教学周,可安排在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模块。前面模块的训练采用的是虚拟公司的虚拟业务数据,如何获得企业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本实践阶段的关键。因此,顶岗实习可考虑通过“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来实现。“校中厂”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出资,以企方代表为法定代表人,利用校内场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二是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在校内落脚办公。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项目的校外基地。“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该模块可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轮流、分批次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真实会计业务。

6.毕业论文模块。该模块不再要求论文拘泥于一种形式,拘泥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和观察论文是否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相关性,是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该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

三、“任务驱动”模式嵌入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出若干个项目和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嵌入到每一个模块中,通过实施和评价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的任务嵌入。如图1所示,该模块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项目1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写出专业认知体会。

项目2由专任教师具体实施,组织形式是讲解企业有关知识,观看知名企业宣传片,观看典型生产营运流程视频,介绍企业成长发展史,进行企业经营ERP沙盘演练,探讨财务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等。每个教学班安排18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企业认知体会。

项目3由兼职教师或兼职教授具体实施,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组织形式是介绍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称职务系列及晋升要求,讲解会计职业准入要求、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报考条件,分析我国会计职业环境以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安排2项学习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写出职业认知体会,任务2要求学生写出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

2.“一体化”课程模块的任务嵌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每门“一体化”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嵌入不同的学习性任务与实训性任务,两类任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穿行,通过任务的驱动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一体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嵌入(如下表),先按照岗位和工作要求将该课程内容整合为12个学习项目,然后依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达到的工作能力,将每个学习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以一个虚拟企业为会计主体,以包含各种业务类型和经济内容的虚拟会计单据为资料,以手工处理方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账务处理流程,训练学生个体运用“一体化”课程所学知识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本模块嵌入9项任务,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填制、审核与分析;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完成相关计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等。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根据第3模块的综合性资料和结果,利用企业常用财务软件,完成从账套建立到报表生成的电算化全过程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账处理结果的相互验证和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本模块嵌入6项任务,包括账套初始化,使用供应链、总账等子系统等。

5.顶岗实习模块的任务嵌入。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必经途径。无论在“校中厂”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外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均需完成两项任务,任务1是根据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业务,完成真实性的会计作品,任务2是撰写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模块的任务嵌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其会计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模块强调论文的实质效果,而不必注重其形式。

本模块可提供如下几项任务供学生选择,但不局限于这几种任务形式:任务1是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分析报告;任务2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现象,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任务3是撰写企业运营问题诊断报告,即以实习企业运营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运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任务4是撰写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即以实习企业财务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学生只要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可。

四、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实践教学体系中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对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与等级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档案。

1.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档案。为每名学生建立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档案,档案中详细记载三年期间每一实践模块中每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

2.确定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根据学生出勤、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实训作品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确定考核成绩,其中,专业入口教育模块:出勤成绩(10%)+专业认知体会(20%)+企业认知体会(30%)+职业认知体会(20%)+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20%);“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出勤成绩(10%)+实训性任务评定成绩(40%)+学习性任务考试成绩(50%);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和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出勤成绩(10%)+学生相互自评(30%)+指导教师评定(60%);顶岗实习模块:出勤成绩(10%)+真实性会计作品(60%)+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30%);毕业论文模块:专业相关性(20%)+有的放矢、言之有物(40%)+所思所想、所感所悟(40%)。依据考核成绩确定评价等级,考核成绩(90—100)为优秀,(70—90)为良好,(60—70)为合格,(0—60)为不合格。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关键词:MATLAB,BP神经网络,污水处理,溶解氧

 

0、引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将污水处理后排放或加以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大事。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生活处理厂广泛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基本流程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沉砂池、配水计量井、CASS反应池、计量井、接触消毒池等,处理工艺图如图1所示。在曝气作用下机电一体化论文,CASS反应池中的污水得到足够的溶解氧并使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分解可溶性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使污水得到净化[1]。

图1 污水处理工艺图

1、控制策略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1.1 控制策略分析

CASS反应池中溶解氧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也就相应的影响了出水水质。如果溶解氧浓度过低,供氧不足,会使微生物代谢活动受影响,微生物净化功能降低,使生化反应不够充分,出水水质达不到标准;如果溶解氧浓度过高,氧的转移效率降低,动力费用增加。曝气池中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众多,主要有进水水质化验值(BOD,COD,TP,TN机电一体化论文,SS)和进水流量等免费论文。所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对溶解氧浓度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对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由于对溶解氧浓度的控制是一个大时滞、非线性、多变量的系统,溶解氧浓度数学模型难以建立,所以对溶解氧浓度的传统控制方式存在着控制精度不够高,实时性不够好等缺点。基于规则的传统模糊控制虽取得了比传统PID控制方法好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缺乏自学习能力,不能在线调整控制规则,自适应能力差,使系统的鲁棒性受到限制。神经网络控制是将神经网络在相应的控制系统结构中作为控制器或辨识器,由于神经网络是从微观结构与功能上通过对人脑神经系统的模拟而建立起来的一类模型,具有模拟人的部分智能的特性,使神经控制能对变化的环境具有自适应性,且成为基本上不依赖于数学模型的一类控制机电一体化论文,所以它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1.2 BP网络控制器设计

BP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层与层之间采用全互连方式,同一层之间不存在相互连接,隐含层可以有一个或多个[3]。构造一个BP网络需要确定其处理单元――神经元的特性和网络拓扑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网络最基本的处理单元,隐含层中的神经元采用S型变换函数,输出层的神经元可采用S型或线性变换函数。图2所示即为一个典型的三层BP网络结构。

图2 典型三层BP网络结构

设上图BP网络输入层有M个节点,输出层有L个节点,而且隐含层只有一层,具有N个节点。一般情况下N>M>L。设输入层神经节点的输出为ai(i=1,2,……,M);隐含层节点的输出为aj(j=1,2,……,N);输出层神经节点的输出为yk(k=1机电一体化论文,2,……,L);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为ym;期望输出向量为yp免费论文。则:

(1)输入层第i个节点的输入为

式中xi(i=1,2,……,M)为网络的输入,θi为第i个节点的阈值。

(2)隐含层的第j个节点输入为

式中wij和θj分别为隐含层的权值和第j个节点的阈值。

(3)输出层第k个节点的输入为

1.3 BP网络学习算法的步骤

(1)初始化:置所有的加权系数为最小的随机数。

(2)提供训练集:给出顺序赋值的输入向量和期望的输出向量。

(3)基数按实际输出:计算隐含层和输出层各神经元的输出。

(4)计算期望值与实际输出的误差。

(5)调整输出层的加权系数。

(6)调整隐含层的加权系数。

(7)返回步骤(3),直到误差满足要求为止。

2、BP网络控制器的MATLAB实现

2.1 BP网络模型的建立与训练

由于待处理的污水组成成分复杂,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并不是一两个因素,根据污水的主要污染物组成的特点,我们选取了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具有关键控制作用的几个进水参数,即选取进水的BOD5、COD、SS、TN、TP以及进水流量作为输入层的输入节点,输出节点即为溶解氧浓度。

通常隐含层的数目及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决定着神经网络的运算速度、存储空间和收敛性质。太多或太少的隐含层都会导致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变差,这是因为过少的隐含层处理单元数目不足以反映输入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因而误差较大机电一体化论文,而数目过多,虽然可以达到更小的误差值,但因网络较复杂,从而收敛较慢[6]免费论文。有研究表明,当隐含层为1―2层时,网络的收敛性最佳。本系统采用1层隐含层。

首先确定BP网络训练的样本数据,本文对BP神经网络控制器进行训练和检验的数据,是采用某污水处理厂一个月中每天中午十二点的采样数据,其中5号、10号、15号、20号、25号、30号这6天的数据进行验证网络的输出,其它24天的数据进行对神经网络的训练。

其次建立网络并对网络进行训练。首先将训练数据和检测数据导入到工作空间,生成p1和t向量用来训练网络;生成p2向量和test_target向量,用来通过仿真检测网络的性能。然后通过命令生成一个隐含层包含5个神经元,输出层包含1个神经元的BP网络;第一层传递函数是tansig(),第二层传递函数是线性的,训练函数选取为traingd()。设置好训练次数、误差精度、学习率等参数机电一体化论文,开始训练网络。MATLAB中部分程序代码如下所示:

net = newff(minmax(p1),[5,1],{‘tansig’,’purelin’},’traingd’);%生成一个BP网络

net.trainParam.show= 20; %每隔20次显示一次

net.trainParam.lr= 0.01; %学习率设为0.01

net.trainParam.mc= 0.9; %动量因子设为0.9

net.trainParam.epochs= 100; %最大训练次数设为100

net.trainParam.goal= 1e-2; %训练要求精度设为0.01

[net,tr] = train(net,p1,t); %开始训练网络

网络训练过程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网络训练在20个步长之后就将误差训练到小于0.01了。

图3 网络的训练过程

2.2 仿真结果分析

网络训练完毕,然后通过仿真验证,验证之后得出的实际值、网络输出值和误差的数据对比如图4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的仿真检测输出和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很小,说明设计的BP网络控制器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性能要求,对溶解氧浓度的控制能够起到比较精确的控制效果。

图4 实际值、网络输出值和误差值的对比

3、控制系统实现

3.1 硬件系统设计

根据工艺要求,甘肃靖远污水处理厂采用三个控制站,针对CASS池部分的控制站使用的PLC是AB系列的Logix 5561;模拟量输入模块为1756-IF16,采集现场BOD5、COD、SS、TN、TP以及进水流量等传感器数据;模拟量输出模块为1756-OF8,输出给定鼓风机变频器的频率大小。

3.2 软件系统设计

一般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都是采用PLC和上位组态软件来进行控制的,而PLC和上位组态软件编程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它们不能进行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的编写机电一体化论文,只能实现一些简单的控制方法;MATLAB能很容易的实现神经网络的算法编写,但是不能够进行组态免费论文。如何将MATLAB和PLC结合起来实现BP神经网络对溶解氧浓度的控制是本系统的关键所在,这就要用到OPC协议来实现上位机中的MATLAB与下位机PLC之间的数据交换,才能将MATLAB中设计好的BP神经网络控制器用到系统中。在本系统中,我们将PLC采集来的BOD5、COD、SS、TN、TP以及进水流量等现场数据,通过OPC协议送入到MATLAB工作空间,经过MATLAB中的BP神经网络控制器处理,得出鼓风机变频器需要的频率大小,然后将结果再通过OPC协议送回到PLC,经过模拟量输出给到变频器,通过调节鼓风机频率的大小来调节鼓风量的大小,最终调节CASS池中溶解氧浓度的大小。PLC与MATLAB通过OPC协议进行数据交换的部分m程序如下所示:

da = opcda (‘localhost’,‘RSLinx OPC Server’); %建立OPC数据访问对象模型

connect(da); %连接到服务器

grp = addgroup (da); %建立组对象模型

item1 = additem (grp,‘[plc]temp1’); %建立数据项模型

r = read (item1); %读item1数据结构,并把值赋给data

data = r.value;

item2 = additem (grp,’[plc]temp2’);

write (item2,0); %向item2中写入数据0

disconnect (da); %断开OPC连接

delet (da); %删除OPC数据访问对象

3.3 上位组态监控设计

本控制系统上位组态软件采用组态王。在组态王设计的监控操作画面中,可以实现手动/自动切换、给定值输入、参数输入、数据显示、画面切换等功能,使操作人员很容易的对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另外,利用组态王还可以完成监视器显示所需的现场设备监控画面机电一体化论文,如系统状态图、硬件报警、工艺报警、模拟量趋势、对比趋势、操作日志、报表输出等,可直观、动态地显示出现场各部位重要参数的变化。图5所示为CASS池监控画面:

图5CASS池组态监控画面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污水处理CASS池中溶解氧浓度控制要求的深入分析,对比阐述了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BP神经网络的优越性,通过在MATLAB环境下设计BP神经网络控制器,并对其进行训练仿真,得出合理的BP网络控制器。最后通过OPC协议进行MATLAB与PLC之间的数据交换,将MATLAB环境下的BP神经网络运用到实际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中,通过实际运行观察,控制效果非常理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玉玲,曹建国,乔俊飞.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

2005,17(10):2541-2544.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会计行业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这对会计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率,就必须建立市场需求决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及时搜集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改革会计实践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即具体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适用于所有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会计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如何在当前教育新形势中找准定位,培养真正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了当务之急。

一、目前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目前从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状况来看,涌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如教学中交替实践教学模式、案例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模块化等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概念上还属于泛化层次,真正经过系统理论研究的极少;从教学模式研究的着眼点来看,还局限于教学模式的一般研究,缺乏结合具体实践课程教学特点、教学规律的研究;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元研究领域更是空白。目前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宏观层面,至于在微观层面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策略方面研究力度仍不足,因此,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多层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多层次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形成

(一)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化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并非独立于理论教学以外,而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三元一体。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在各阶段学习中的相互渗透、前后贯通,最终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会计专科人才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构建:

第一层次:对低年级学生首先通过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的系统概念,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过程认知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以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初步的感知、掌握基本会计要素识别及使用,训练其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另外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和整合,同时为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步减少实验教学体系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同时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一方面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逐步接触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教学基地去见习,让学生熟悉专业学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整个会计核算流程。

第三层次:主要针对大二年级学生,这类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主要教学目标为在基本实验技能、方法的基础上,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当中可以适当穿插跨课程甚至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大实验,促使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融合;同时进一步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四层次:此时学生进入实习阶段,通过校内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此阶段,学校各级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教学基地的资源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将是工作的重点。通过该层次的训练,学生不但能体会自身知识、能力如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而且完成了学以致用的过渡,也了解了学科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科研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方法等。

以上四个层次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树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带教意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必须坚持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二)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各组成模块的逐步完善,保证各层次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涉及有六个重要的模块: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教学、现场实践。六大模块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机地构成整个实践教学体系。①课堂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②实验教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价系统,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注重过程管理,多种实验考核方式并行,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试点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大实验,逐步增加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增开实验项目,建立实验教学的综合平台,逐步推出精品实验项目、课程。③实习教学:多种实习模式结合,增强实习教学效果,多种实习方式灵活结合,规范分散实习的管理,提倡校内与实习基地双导师合作培养的模式,试点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④毕业论文: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适当应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积极推进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点实施自选题目,配备基础导师。⑤课外实践教学:规范课外实践教学管理,健全相关制度以及评价机制,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创业基地,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平台;课外实践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课外实践教学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⑥现场实践:试点建立“模拟车间、模拟商场”等实践教学现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实践中学习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