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师语文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第2篇

1.对古诗词的背诵重视不足

由于高考的导向作用,不少教师就忽视了古诗词的诵读与背诵,而是非常具有功利性地让学生只背诵那些高考中容易出现的古典名句,对全文的背诵不作要求,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全文整体理解,更无法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境。学习苏轼、辛弃疾的诗词时,不少老师只知道从苏轼、辛弃疾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灌输作者的写作情感,也只是简简单单地要求学习背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名句,学生对这些诗句缺乏理解,自然没有办法体会作者的豪迈之情,也就无从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境。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与教材编写者们的本意及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2.教学视角的严重单一化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要注意诗词内涵的多元性与意境的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究诗词的内涵,体验古诗词的优美意境,提倡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创造性地构建诗词意义,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鉴赏的独立性,倡导学生对古诗词个体心灵感应的解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的具体做法与新课标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很多语文老师都喜欢以教学参考书为教学依据,对学生根本不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对学生传授的只是机械化的标准答案,不能容忍学生的见解与标准答案不符,哪怕是有一丁点的出入,教师也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强调自己的真经———万能模版。这样的古诗词教学,学生毫无学习主动权。这样的课堂,只是教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被严重扼杀。最终,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学习激情也会退化。3.古诗词课堂氛围沉闷不少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古诗词的学习非常难,教师为古诗词教学而苦恼,由于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而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去学习古诗词,这样的状况直接体现在学习古诗词时,师生状态都不好,教学进展的也更加艰难。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重视对古诗词的诵读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诵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教会学生把握住诵读的节奏,注意感彩的表达,强调重点词句,让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优美意境。教师要把握住初读、细读、精读、熟读各阶段,初读阶段要求学生读懂,读准;细读阶段要求学生通过细读,理解诗词内容;精读阶段要求学生抓住重点,有所感悟;熟读阶段要求学生理解内涵,力争会背。教师要督促学生背诵古诗词,背诵古诗词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的作用。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地举办背诵竞赛,让学生在深厚的氛围中,扩展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

2.多角度切入教学

在学习古诗词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诗词进行审度,学生要对古诗词精心研读,深刻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学生要立足于文体,力争突破语言的限制,精心推敲,充分体验诗词的美感。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古诗词词汇的积累和迁移,通过与现代语言的对照,深入理解古诗词,并形成语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品读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领略古诗词中语言运用的文化艺术。

3.改善教学方法

第3篇

语文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一体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离不开语文。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停留在对文章的阅读与赏析方面,没能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笔者认为在高职类的学校中,应强化语文的实践教学,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表达与交流;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其中表达和交流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这类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社会能力。在现代社会里,话语得体,口述准确清晰,会说良言,是任何一类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于言说,就是一种促使事业成功的得力之“器”。作为现代化人才骨干的大学生,不论攻文攻理,不先“利”口语这个“器”,就不能很好地“善”未来之“事”。纵有“经纶”满腹,遇到问询不能迅速准确解答,公开场合不能准确精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现代这个合作竞争的社会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此外,口语交际的即时性还决定了交际主体必须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现代高职学生注重口语交际,常说良言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两种能力也是现代人才的基本能力,是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类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是写作训练,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其职场适应力。新教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有所减少,但增加了不少实用性强的应用文,如条据类、申请书、启事、说明书、广告词、创业策划书、求职应聘信等。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设置更为合理、有用的命题,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其职场适应力。另一类重要的语文实践课程,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指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这种训练应该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语文,这是目的;二是综合,这是方式,不是单一的,是多种语文要素的结合,又是师与生、生与生、学校与社会多个主体合作进行的;三是实践活动,这是手段,以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

二、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案例分享

笔者曾在某高职学校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分享我的创业策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班级44名同学,分为7个小组开展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1.以自愿组合为主,教师是当调配,6-7名同学一组,组成若干创业团队。

2.每个创业团队结合所学专业,通过市场调查和创业环境分析,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并根据创业策划的要求开展活动,编制创业策划书。每个创业团队自选队长,队长要做好创业项目筹划、创业策划书编制和创业策划汇报交流的分工。(调研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3.创业团队上交创业策划书,并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作适当修改。(写作能力)

4.由教师指派或大家推选一名同学担任分享活动主持人;分享活动主持人阅读各个团队的创业策划书,准备主持词。(口语能力、沟通能力)

5.每个创业团队推选一名评委;要请班主任、相关课程及企业人士担任特邀评委。

6.由教师指派或各创业团队推选分享活动工作人员2-3名。(沟通能力)

7.各创作团队根据创业策划书制作演示文稿,用于汇报和分享。每个创业团队的汇报时间为8分钟,答辩时间不超过4分钟,合计不超过12分钟。(演示文稿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调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使用演示文稿的能力。综合实践的目的得以实现。目前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专语文教材,其教材组元还是比较合理的,每单元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但就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来看,后两类的内容训练并未真正引起老师的重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很小,甚至都未能把此类训练纳入正常的教学过程,即使有正常的教学训练,也没有相应的考察,这是教材和教学的脱节,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三、结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