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化学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为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然而,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职业教育内部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内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阐述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通过分析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探讨卖现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中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业教育均有了新的突破,然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是丧失,这使得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质疑。
一、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鄙薄中职”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当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第二,学生普遍不会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第三,师生互动效率非常低,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许多教师在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将会继续维持消极应对、点到为止甚至是随意讲课的倾向,这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不相符的,更加难以真正促进学生有效、长远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求真求实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文化课程中有许多“真、善、美”的素材,如文秘专业的 《中职语文》教学、幼教专业的《声乐基础》教学、以及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健康》教学,等等。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直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内容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巧妙安排文化素材和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和性情。
(二)有利于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基于对学生潜能的重新认识,坚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才的本质的看法,有利于创造一种在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文化课程中的宝贵素材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为,能有效地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文化课程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与“准技工”的模型靠拢,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不应经常对学生空喊口号,应从细微之处出发来让学生看到希望,如着装打扮职业化、言行举止孺雅化、思想情感乐观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始终充满信心。
其次,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监控学习计划。由于基础不牢,许多中职生几乎需要老师“扶着走路”,教师要时刻提醒和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好计划,每学期、每月、每周、每节课都要有条不紊地执行。
再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职生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他们善于“打交道”这一优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交流与合作,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我进行理性的分析,学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优化师资结构
中职教师有着“双师型”教师的潜在规范,对此应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的发展:各地教育行政机构要加强对职教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职教师资基地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培养培训条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为了优化师资结构,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引进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如对硕士研究生的引进。
(三)深化文化课程组织模式,注重课程与实际相结合
关键词: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中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业教育均有了新的突破,然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是丧失,这使得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质疑。
一、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鄙薄中职”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当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第二,学生普遍不会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第三,师生互动效率非常低,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许多教师在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将会继续维持消极应对、点到为止甚至是随意讲课的倾向,这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不相符的,更加难以真正促进学生有效、长远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求真求实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文化课程中有许多“真、善、美”的素材,如文秘专业的 《中职语文》教学、幼教专业的《声乐基础》教学、以及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健康》教学,等等。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直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内容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巧妙安排文化素材和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和性情。
(二)有利于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基于对学生潜能的重新认识,坚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才的本质的看法,有利于创造一种在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文化课程中的宝贵素材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为,能有效地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文化课程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与“准技工”的模型靠拢,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不应经常对学生空喊口号,应从细微之处出发来让学生看到希望,如着装打扮职业化、言行举止孺雅化、思想情感乐观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始终充满信心。
其次,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监控学习计划。由于基础不牢,许多中职生几乎需要老师“扶着走路”,教师要时刻提醒和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好计划,每学期、每月、每周、每节课都要有条不紊地执行。
再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职生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他们善于“打交道”这一优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交流与合作,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我进行理性的分析,学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优化师资结构
中职教师有着“双师型”教师的潜在规范,对此应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的发展:各地教育行政机构要加强对职教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职教师资基地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培养培训条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为了优化师资结构,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引进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如对硕士研究生的引进。
(三)
深化文化课程组织模式,注重课程与实际相结合
为了增强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文化课程的组织应在保证能够培养学生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等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组织力度,整合成更接近学生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实际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职业教育文化特征的文化课程体系。例如,思想品德课程可以适当与公共类课程相整合,如道德、法律与生活间的两难问题的讨论;语文和写作课程可以直接与对企业中办公室文秘在公文处理时的相关写作格式要求相衔接,通过模拟办公发文,促进学生及早适应未来的工作状态:数学课程与个人理财课程的整合,让学生从生活中个人理财的角度学习数学,学会运用数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还能起到德育作用。
因此在以追求务实的法学教育环境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已经成为一门渐趋弱势化的学科。
运用讲授教学法,系统传递核心知识
由于中国法制史这门学科是以中国法制发生、发展为基本线索,以大量史料为理论来源,具有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广泛且零散、文字艰深晦涩、专有名词难以理解等特点,因此教师在采用讲授教学法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优化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讲授宋代法律制度时,教师先简要介绍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提高、文化教育的兴盛和思想观念的更新,还使得宋代法制文明依然居于世界的前列。随后教师以重点和难点为主线系统讲授核心知识体系,在两宋法制指导思想方面,应重点讲授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对宋代立法思想的影响;在立法活动上,主要讲授《宋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在行政法律制度上,应着重于两府三司的中央行政机构、由御史台和谏院组成的中央行政监察机关、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和历纸、磨勘等职官考课制度;在刑事法律制度上,应把重点放在《重法地法》等刑事特别法和折杖法、编配法等宋代独具特色的刑罚制度上;在民事法律制度上,教师讲授的重点是,宋代因佃户、雇工、婢女等有了民事主体资格而扩大了民事权利主体范围,婚姻制度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而进一步强化了夫权,宋代物权体系以所有权、典权、永佃权等为主要内容,契约制度以担保制度、契约中介制度和竞标缔约制度为主要特色,继承制度主要是宗祧继承、户绝继承以及女性、遗腹子、私生子、义子、赘婿等的财产继承;宋代经济法律制度可结合王安石变法讲授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和市易法等,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禁榷律法;在司法制度方面,重点介绍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和审刑院,宋代临时审判机构案议、制勘院、推勘院,还应结合《洗冤集录》、《折狱龟鉴》和《棠阴比事》等着作讲解宋代证据制度。
(二)从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人手,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里,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啰啰嗦嗦的说上一大堆,不但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并且很多时候,表达的太罗嗦反而讲不清楚。与其它语言相比,化学语言往往就具有简洁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专业性的化学语言来讲解,这样,会避免啰嗦的语言所造成的课堂时间的浪费。通过简洁的语言,不但能够准确地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简洁的语言也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注意语言的生活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时候,一些专业的学科语言一定要严格的运用。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师在上化学课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描述的晦涩难懂、高深莫测,否则,不但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化学知识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准确性的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酯”这节的内容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就给结合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提出问题:“我们吃东西往往是越新鲜越好,而在喝酒的时候,很多人却喜欢喝陈年老酒,也是常说的老酒沉香,为什么酒放时间长不会变质反而越来越香醇呢?”对于这个生活化的问题,学生显得非常感兴趣,一旦勾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表现的更加积极,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意语言的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学生心情舒畅,而在轻松的心态下,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捷。如果教师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时候就需要趣味的语言来帮忙了。例如,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很多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在记忆起来往往是记了忘,忘了记,反反复复。这样,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运用一些有趣的记忆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口诀来记忆盐类水解的规律: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这样朗朗上口的口诀使得原本容易混淆的规律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学生一边读着有趣的口诀,一边进行思考和学习,这样,整个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异常。
注意非口头语言的运用
摘 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校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本文针对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18-121.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意义
几千年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张的仁爱、诚信、爱国、奉献和自强等美德,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推进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它已经深深地内化为人们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美德的教育,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及效果的必然要求。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人总是存在于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当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精神基因时,便赋予了个人主体以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国民性。因此,人们在行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带着一定的性格倾向和的隐性文化素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隐性地支配着中国公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对于中国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作为一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功效,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张祥浩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塑造人和培养人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与马列主义,与现代化并不冲突,而且可以相互融合。”[3]王东莉也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厚土壤中,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价值吸收和开发利用,进行重新开掘、认识和评价,……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基本组成部分。“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离开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环境的制约,不可能游离社会文化发展的格局来进行封闭工的教育,而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上进行。”[5]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民族无疑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孝道教育历来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有所谓“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它要求我们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品德,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然而,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极为不好的现象和风气,如不孝顺父母,甚至辱骂父母、伤害父母等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同中华民族传统和美德相悖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孝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还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自强教育等,都是培养“四有”新人以及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都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
当然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身包涵的不好元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去粗取精,去除糟粕。初文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历史积淀,难免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6]因此,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避免其腐朽文化内容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整体主义原则是其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它崇尚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远远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在国家整体利益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就是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影响人们思想建设的落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严肃认真的清算,批判和改进其中的不良传统,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7]
二、思政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
历史和传统是文化的源泉,如果脱离了历史与传统,文化便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没有继承就会迷失方向,而没有创新只会重蹈旧辙。“儒家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它拥有一套独特的文化传播机制,主要包括教育考试选拔机制、排斥异端邪说的抑制机制、以注经为主线的损益机制、儒道佛互补机制等等。”[8]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机制建设,就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首先,加强顶层规章制度与原则的建设,规范作为指导思想的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思维借鉴”的文化选择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以为指导,使传统文化既能保持中华民族特色,又能彰显时代精神。中央与地方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协调关系,尽快颁布关于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文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具体落实作出明确的规定,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人心。同时坚持“”与“思维借鉴”的原则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选择,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对于与国家主导价值和核心价值体系完全对立的部分,如封建迷信、等级制度等,应坚决地予以抵制。
其次,进行教学改革,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课程与教材体系中的比重。通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将传统文化积极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通过一些措施,激励研究哲学的教授和学者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或“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导读”之类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规定所有的大学生必须修满有关传统文化的学分,否则不得毕业。在课堂日常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渗透的实际效果。另外,利用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些有重大意义的传统节日上,要让大学生到社会上举办纪念活动,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般来说,实践教学活动比较生动有趣,大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参加,是很不错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 音乐文化课程;旅游专业学生
一、概述
1.音乐文化课程的内容
旅游专业开设的音乐文化以审美为主线,既要有技法,又要渗透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艺术理论和实践知识,立足于“鉴赏”的审美态度,通过学习使旅游专业的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掌握我国以及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并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开导下,提升旅游专业学生对于国内外民族民间、古典及现代音乐产生的根源,及作曲家的思想及对所处时代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的理解。在音乐文化课程教育中,以中外不同时期优秀的音乐作品为主,以中外著名作曲家为线索,在内容设置上侧重作曲家成熟时期的经典作品,能代表时代思想、文化和作曲家创作性格和精神特征的作品。把对音乐作品鉴赏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中,把其创作与作曲家所处的情、景、时相结合起来,从中体验、感悟优秀音乐文化作品的精神实质。
2.音乐文化课程的教学特征
重视情感触动。音乐是情感艺术,表情是音乐艺术的灵魂。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音乐教育就是在对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感知与体验的同时,使旅游专业的学生掌握和体会不同情绪风格,不同题材,不同音乐形象的进度、力度和音色,全身心地正确而完美地理解音乐的情感、意境、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开阔艺术眼界,形成自己高雅的音乐审美格调。
视听双重感知。音乐文化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音符相连,而是表达了音乐家的思想。在旅游专业开设音乐文化课程中,教师通过现场演绎或者采用多媒体音画结合来欣赏音乐,使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触动下,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在想象力的引导下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激发旅游专业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3.音乐文化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文化课程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文化课程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创新,始终未将“审美”放在第一位。目前,没有找到适合旅游专业的教学方式与体系,这就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艺术教育的尴尬境况,大多数的旅游院校开设音乐文化课程为一个学期36个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音乐文化课程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有效作用,不断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二、旅游专业开设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要性
(一) 音乐文化与旅游专业的密切关系
音乐文化与旅游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音乐在诸多人文景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能够赋予美丽的旅游景观以特殊的审美内涵和韵味,也为游人欣赏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具有跨民族性和国界性的音乐文化资源可称为无限扩大景区知名度有力的文化载体。
谈到音乐与旅游的关系,人们自然会想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创造了世界音乐中心维也纳,与这些音乐家活动有关的建筑以及蓝色多瑙河等称为世界各地游客流连忘返的著名旅游胜地。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奇山异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它对于久居于甚嚣尘上的都市人、外国游客,无疑具有极大的原生态文化诱惑力。
(二)音乐文化课程在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旅游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普通大学生的素质,更需要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殊需求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研究音乐与旅游具有千丝万缕联系可知,旅游专业学生接受音乐文化课程的熏陶与培养是毋庸置疑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音乐文化课程是审美素质教育的主流课程之一,音乐文化教育是思想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下的教育形式,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旅游专业的知识与实操技能,更多的是要培养自身的应变能力、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准,在面对游客、饭店宾客时要展现高标准的服务品质。素质教育更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人格修炼与个性发展,因而素质教育必须是多方位的、立体的。素质教育中艺术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艺术内涵。中外先哲对音乐的教化作用有过诸多精炼的论述。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柏拉图主张:“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英国著名教育家伍德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改进德行”。可见音乐对于历练人的内在素养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处于大学阶段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有理想且富有朝气活力,思维具有抽象性、独立性和逻辑性,并逐步向辩证思维发展。学生的各种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求、感性的需求以及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十分显著。迎合旅游专业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音乐涤荡人内心思想的特性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行进,使他们具备正确调节和控制自我的能力。
三、音乐文化课程在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音乐能开发智力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而作为旅游专业开设音乐文化课程,虽然不能用过于专业的音乐艺术教学手段开启学生们专业的音乐文化素养,但是通过适当的接触及引导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审美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音乐是对万物以一种音符形式进行的诠释,人们在音乐审美体验中会得到极大的调动、锻炼和提高。具体而言,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的能力、领悟美的能力、变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身心健康的培养
音乐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学科。美好的音乐是心灵之魂的流淌,是人类至情至性的高度升华。它渗入人的心灵,以独特的方式延伸了语言文字之所不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旅游专业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高雅的气质和优秀的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对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文化课程教育促进旅游专业学生身心充分、自由、和谐地全面发展,培养积极、鲜明的优秀个性,直至完善人格,这是迎合整体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途径。
四、音乐文化课程在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作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程度
目前旅游专业的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虽然仍有待完善,但是课程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从旅游专业学生对于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5.8%的同学很重视,65.2%的同学重视程度一般,仍有9%的同学持无所谓态度。说明对于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视不仅仅需要从从领导教育阶层开始,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加深音乐文化课程对其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课程定位
目前,国内大部分旅游专业院校在音乐文化课程教育方面易走极端:一种是,重旅游专业技能轻音乐素质教育,甚至不开设音乐文化课程;一种是,把学生作为艺术类院校学生进行培养,把素质教育“专业化”,完全走艺术专业教学模式。虽为旅游行业输送了一小批艺术人才,但究其本质来说旅游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并未得到提高。为了改变这种“两向极端”的状况,应对旅游专业开设的音乐教育进行适当的定位: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化,不同于师范院校的师资化,更不同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而应重素质、重实用、重“与旅游专业相结合”。
(三)授课条件
作为旅游专业这一新兴的学科,没有过多的历史积淀,也减轻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同时也缺少可借鉴的对象,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音乐文化课程的准备工作显得过于茫然。硬件的准备可以在重视的基础上逐渐改善,对于授课教师的水平不仅需要重视,同时也需要多方的的促进与配合。目前艺术院校的教师仍然有很大的缺口,旅游专业开设的音乐文化课程的授课教师虽然不需要采取过于专业的方式教学,但是教师的水平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水准。对于师资力量的要求是很多旅游院校在开设音乐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素质的最大障碍。
(四)学生的学习效率
各院校开设的课程不断采取的优化措施都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实施的。着眼于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效率的体现。笔者通过对于部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有14.4%的同学表示音乐文化课程的收获非常大,65.9%的同学表示收获较多,18.2%的同学认为收获一般,2%认为没有收获。由此看来,旅游专业开设的音乐文化课程虽然促使学生收获到一些,但是仍有部分同学对于此并不太多感觉甚至感觉毫无收获,这点的确应该令人深思。而通过对于学生的了解,对于音乐文化课程的学习效果影响的最大因素的调查表示35%的同学认为是教学设备因素,38.6%的同学认为是授课教师的因素,16.7%的同学认为是自身因素,9%的同学认为是授课教材的影响。因此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的。
五、优化旅游专业学生音乐文化素质培养的方案
(一)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多元化教学
在音乐文化课程教学中,无论所处何种地域,都要多加接触民族的音乐文化,这样才能囊括更多的精神财富,对各种音乐都能用真挚的情感加以体会。
多元化教学并不非新颖的词汇,在其他学科上也多次被提及。上个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以多元化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经过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完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直到21世纪以来,多元化音乐教育逐渐引起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统观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教学是大趋所向。但是在主流的影响下,我国必须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制定符合自身学生的多元化教学。音乐文化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目的是为了让旅游专业的学生摒弃单一的接触音乐导致的思维狭窄。在从事旅游行业时如何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史一项巨大的职责,只有多方的接触不同的音乐领域,才能更加全面的诠释现实中旅游资源的美。提倡加强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本土化的综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包括民族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的精品,重视学习我国优秀的本土文化,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了解音乐,认识音乐,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
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包括教学设备的硬件基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以及旅游专业学生对于音乐文化课程的学习热情与重视程度。
目前,教学硬件设备整体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旅游专业在开设音乐文化课程时,都会配有特定的音乐教室,配备一定的音乐教学设施(如钢琴、影音设备),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的目的。当教学课程中含有民族音乐欣赏时,可以配备民族特色的乐器,学生们会通过对乐器的接触,辅之以教师的演奏、讲解,加深旅游专业学生对音乐在旅游中应用的理解。
(三)因材施教
我们常说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用“启发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音乐文化课程的教育显得更为贴切。完善教学的硬件设备,结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音乐教材、教师用书、课件等也开始使用,教育部仍需在具体操作上做出更大的投入,不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在加强音乐文化课程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作用中,主导者――音乐文化课程教师的心态与感受十分关键。不需要具备高超的音乐艺术技艺,却不能缺少对于艺术的热爱与对艺术高尚理解的灵魂,用他自身的感触体验去感染学生,用他敏锐神经去关注学生,用他的深层只会去牵引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也许若干年后,学生们已经忘却了曾经的旋律和曲目,但是在面对音乐时,全身心的投入到“听”中,直觉引导自己用心体会音乐中情感的变化。
(四)开创科学的交叉性教学
科学的运用是多方面的,对于教育更是展现着它有利的一面,艺术作为无形的音符,通过科学的交叉性结合,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听觉中。当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音乐文化课程时,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把旅游景区的风景立体化,再融入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不仅增强了旅游资源的形象感,更加令人深陷其中。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欣赏旅游资源的同时结合了音乐的激发,会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对旅游资源产生新的感触。这种立体的“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会从感、观的角度激发对于旅游资源瑰丽的理解与诠释。一直以来,优秀的音乐创作都离不开科学的支撑,众多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融入了先进的科学手段,使音乐不单单成为了听觉的享受,更增加了人们是视觉角度的享受。
(五)吸取国外的经验,结合本国国情
我国目前旅游专业的音乐文化课程只占本科四年教育课时的7%,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5%以上的水平。要强化音乐文化课程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增加学时是有一定必要的,课时代表着对于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增加音乐文化课程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各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大都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特指欧洲中心论)的盲目推崇,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融合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日本教育融合了东西文化;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包括理解世界各类音乐;澳大利亚音乐教育中,英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正被多元文化所取代。西方的艺术教育以“个性展现”“创造精神的培养”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具备扩展联系、变通的思维方式,学生发现问题、研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因为中西艺术在渊源、特征和形态上有巨大的差异,所以在教育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等发面必然要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
在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中,笔者认为鉴于旅游专业是个包含多方文化集结的特点。而音乐也是囊括了众多具有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维类型的人外化他们的精神所创造出来的,前者在融入后者的同时不断的深化自身的内涵,这样才能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在短暂的几年学习时间从多方的角度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其他国家的音乐教育转变以及其重视程度不难看出,我国的音乐教育仍然欠缺很多,但是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把音乐教育十分成熟的国家的方式照搬到我国,仍然是不能成功的,这条真理有无数的历史在提醒着我们。吸取国外的精华,加之对本国教育情况的分析,将别人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转换成适合我国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发挥音乐文化课程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广宏.音乐的旅游驱动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32:213-214
[2] 张海鹏.大学生音乐素养[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1:186-189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化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要从现在做起,积极进行课堂改革:
一、营造和谐氛围,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 、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实施主体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体性教育是关键。“主体性教育”旨在弘杨人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动主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质疑、分享,平时要注重一题多变的有意识的训练。例如,当老师讲“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燃烧现象有那些认识和了解吗?”同学们发言后,对“燃烧”现象了解了很多。对燃烧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同时也会造成灾害。
那么,同学们想探讨“燃烧”的实质吗?你们想解决燃烧造成的有关理由吗?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想要解决的理由,自我选择学习方式,30分钟后老师听同学汇报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的同学看书理解燃烧;有的回忆氧气性质学习时,说明燃烧的条件;有的通过讨论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有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燃”是缓慢氧化产生热量聚集引发的燃烧;有的同学通过组内的讨论及老师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理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联想是思维的桥梁,历史上有不少创造和科学思维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联想。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长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根据人类当时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很难对苯分子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假设。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时,在梦中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当他从梦中惊醒时由刚才的梦境产生联想提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通过了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这一化学史上的趣闻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 ,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
四、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化学是中学化学刚入门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理由,意识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学趣味实验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新知。如寻找简捷的实验室制O2策略。有的学生首先在KClO3加热分解的基础上选择Fe2O3、CuO等作催化剂制取O2,但此法与原法差别不大,谈不上简捷,也算不上创新。有的学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应剧烈,不易制约。
有的学生则想到氢气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若也可,岂不是简捷吗?于是同学们选择了反应物H2O2,并开始寻找合适催化剂的探索。学生试验了沙粒、铜片、铁片、锌片、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等,他们发现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对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有趣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知道了动物中有过氧化氢酶可能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了实验室制O2的简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这类趣味实验可使学生对某一化学知识及原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识往往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双基”的教学,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深思、解决现实生活及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
例如,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广州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地铁”,“为什么湛江的公交车改为天然气公交车?”。这样既有利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理由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客观的说,职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主观上欠努力。这些,都将职中语文教学推入了“尴尬”境地。在课程改革中,应结合中职实际,坚持优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并举,着力强化课堂讲学、诵读训练、语文应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悟,学用相长。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职业技能教学任务。如何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更好满足就业需要,家长期望厚重,学生孜孜以求。相比较而言,对于语文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少数学生甚至认为只要认识常用汉字,会说话能看报就可以了。客观的说,职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主观上的欠重视、欠努力,这就将职中语文教学推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职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坚持优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并举,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悟,学用相长。
(一)强化课堂讲学、内容少而精、突出艺术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通常会把所有知识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教育界一直争议颇多。实际上,让职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静听老师“满堂灌”,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提倡讲授内容少而精当的方法,反对平板的、烦琐的、公式化的讲授。大力提倡讲授的艺术性,增强教学吸引力,使课堂具有说服力、感染力。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钟,如果老师大包大揽,就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课堂。
在实践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状况和接受水平,选取教材中历代名篇佳作作为精讲的主要内容,给予适当的课时和精力倾斜。优选时,不贪多而求代表性、经典性;精讲时,避免泛而求讲深、求讲透。以老师少而精当的讲解,使他们课课学有所得,篇篇学有所获。因此,哪怕一堂课学生只掌握一个知识点,也比泛泛而谈、毫无重点、毫无特色的全面分析有用。
讲课时老师要讲究艺术性,要能够适时地点拨、提示、点化、引导,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要通过精心准备,使讲授成为一根“导火索”,引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一贴“催化剂”,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成为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紧紧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去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被他们视为可上可不上的语文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人,一点点地让他们得到感染、受到熏陶,沉人到优秀的中国文化中来。
(二)强化诵读训练、积累语言、形成语感
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了,学生参与的就少了。要让学生参与,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而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或交头接耳,或托腮沉思,要想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沉人书本,使得他们眼到、口到、心到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朗读训练。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繁琐地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宋学家朱熹也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实践证明,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以眼获取信息,用心体味信息,以声传达信息。学生在朗读时,一字一字地看,一句一句地读,能有效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文中去。一次次地反复朗读,学生的音长音短、音高音低以及语调的变化,实际上是对文章的反复推敲、分析综合。每朗读一遍,理解也就深人一层。这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朗读不仅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一定量的诵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古人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作家巴金能背诵200篇的《古文观止》,茅盾能背诵全本的《红楼梦》。这也正是他们具有超凡语言能力的重要原因。可见,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说写能力,是在一定量的吟诵、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而形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每篇课文都会划出一部分内容作为课内或课外诵读的材料,且把检查背诵情况计人平时成绩。学生通过背诵,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对写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语文应用、拓展视野、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老师还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
职校学生大多十六七岁,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喜欢时尚杂志,爱看小说电视。对于学生的这些爱好,笔者采用引导的策略,帮助他们提高选择能力、鉴赏能力。凡是有可读可看性的,不管它内容是否浅显,语言是否优美,从不粗暴地加以否定,不扼杀他们读书的欲望和他们对外面鲜活世界的探索欲。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们通过报刊、电视,关心、了解国事天下事,成长为一个个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