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范文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外加工贸易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

第1篇

当国内有些军工企业还在疲于转换机制和扭亏为盈时,周边环境已经推着这些企业必须迈出新的步伐,在加快军工企业改革的同时,适时地研究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调整国内军工企业,拓宽民品开发的路子,在开发生产成套设备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加工贸易,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尽快提高军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国际分工、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

一、加工贸易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链条

从一般意义上讲,对外加工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进口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在国内加工、装配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通常是外国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的已有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行销到全世界各有关地区的一种贸易做法。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参与亚太区域乃至世界产业分工的重要链条,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例如发展“两头在外”的轻纺、机电产业,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适应了国际市场,有力地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也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

我国航天系统对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显得不太平衡,地处内陆的企业发展比较缓慢,而地处沿海的企业,有的已通过对外加工贸易形成产值数亿元的规模。例如八院的上海仪表厂,就是抓住了日元升值、日本企业急于寻找海外生产厂家谋求发展的机遇,同美能达公司签订了多批合作生产复印机组件的合同,第一年产值就达1亿多元,第二年接近3亿元,出口创汇达2500万美元,产品直接销往欧美等国家。这在当今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奇迹。上仪厂通过对外加工贸易,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而且还通过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建立了一家新的专门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航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这就是抓住了国际产业分工的机遇,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有力地激活了企业,同时增强了军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加工贸易的发展实际是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承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了我国的优势,包括廉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低廉、以及有一定工业和技术基础等,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逐步取代了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二是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导,逐步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三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在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批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大型项目;四是加工贸易企业相互之间的配套程度在提高,不少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和国产零部件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协作联系正在加强。从这些情况看,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在明显加快,今天的加工贸易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已产生了质的差别。事实上对外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后,其经营格局对海关监管和整个经济管理形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二是加工贸易的外向循环与国内产业的循环,未能形成有机的联系,因此制约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的发挥;三是走私漏洞现象增多,这对国内的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置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加工贸易,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加工贸易的政策,加强和改进加工贸易的管理,仍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三、加工贸易将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

从当前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加快,必将推动全球加工贸易以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并在更大范围得到发展,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前,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其他非高技术制品。高新技术产品的部分加工组装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的突出优势,不仅将加剧其产业向国外转移的过程,并且也将以具有较大接纳能力的市场,作为其转移的目标。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中国将成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结构转移的主要目标。其次,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具有成熟技术的产业,也将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加工贸易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建筑等支柱产业,以及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均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像日本与韩国等国家一样,我国的加工贸易今后必将经历一个从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在加工贸易内涵、市场营销和科研开发等环节,不断优化和升级。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障,特别是外贸制度与政策环境面临重大抉择。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经营机制难以适应

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极为薄弱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第2篇

1.1从加工贸易总量增幅来看,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保持较高增幅近年来,威海市紧抓日韩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年递增。截至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37.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4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5.45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71.1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8.0亿美元(依据威海招商网公布数据)。1.2从贸易结构方面来看,威海市及各附属区县进料加工快于来料加工进入21世纪后,威海市在国家及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美、日、韩、新加坡、菲律宾等外资企业加快进入,使进料加工在整个威海市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威海市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1.3从经营主体结构来看,民营企业虽得到较快发展,外商投资依然占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及山东省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实的基础上,威海市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进入威海。外商投资凭借其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取代国内企业,成为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的主体。同时,随着威海市相关政策的出台,当地民营企业对外加工贸易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此外,山东骨干企业加工贸易整体推动强势,大企业拉动作用明显。1.4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高新科技产品出口日益增加威海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最新提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培育港口物流基地、船舶修造及配套基地、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基地、海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现代石化基地等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努力培植发展五大领域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战略性产业、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因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在整个威海市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提高。

2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的过程中,威海市的对外加工贸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瓶颈问题,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中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地级市,如温州、无锡、苏州、泉州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威海地区加工贸易,农副产品、纺织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重较大,影响了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的整体结构水平。2.2加工贸易产业链短,对经济增长和产业拉动作用有限尽管加工贸易对威海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且仍处于简单装配加工阶段,国内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因而利润较低,加工贸易的示范带动效应相对偏弱。外商投资企业往往对所在企业先进技术实行严格垄断,引进外资所期盼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2.3.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大多缺乏所有权优势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很少有当地特色品牌,缺乏所有权优势。大多数企业只能进行微利的贴牌生产,成为制约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瓶颈之一。

3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面对以上问题,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亟须转型升级,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政府要完善引资政策,推进对外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稳定的加工贸易扶持政策体系是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威海市除了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进出口设备政策、园区配套设施等相关转入产业的优惠政策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财政优惠政策,以改善产业成长与发展的软环境,简化有关投资项目审批办事程序,为客商主动搞好各项服务。同时扶持并引导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升级之路。

3.2对外加工企业需提高产业品牌,增加高科技附加值,延长国内价值链产业链条较短、科技含量不高,是制约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威海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在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上下功夫,从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入手,大力发展国内配套产业,同时大力吸引国外技术。近年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在我国的布局日益系统化,跨国公司近年在华投资加大了在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投资。威海市应抓住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把对外加工贸易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效平台。要采取加大对大型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等措施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档次,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将劳动力优势转换成产业技术优势。

3.3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关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海洋产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本质是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因此,山东省威海市要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在选择承接相关产业时,应注重充分发挥临海产业优势,充分发展船舶产业、海洋开发与保护产业、现代渔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等产业。

3.4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十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承载能力产业园区被公认为区域品牌建设的最佳载体。威海市产业园区现在做得比较好,威海市现有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出口加工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另有乳山经济开发区、文登经济开发区、荣成经济开发区、荣成工业园区等十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威海市应充分发挥所辖的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十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投资洼地效应,引进有可能形成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在园区建设中,威海市及所辖乳山、荣成等区县应注重高起点规划园区,多层次建设产业园区,设置合理的企业准入机制,把威海市打造成不断扩大园区的产业生态空间,加强产业链的密集程度的极具吸引力的国外先进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知识产权商标侵权防范侵权

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我国作为加工贸易大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遭遇颇多。仅2001年至2005年,国内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查处涉外商标侵权案件1.8万多件,在刚过去的2006年里,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39万件,其中涉外商标侵权案件7439件。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一、案例再现

浙江经协国际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协)于2004年1月至8月期间,在未向对方索取商标权属证明情况下,擅自接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并委托宁波万亚传动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亚)加工生产标注“GATES”注册商标标识的传动带27350根,非法经营额达260422元,侵犯了“GATES”商标所有权人美国盖茨公司的合法权益。杭州市工商局责令浙江经协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390000元罚款。这一判决引发了人们对加工贸易中商标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侵犯商标权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如何划分委托方和加工方在侵权中的责任呢?

(一)、国内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加工方)的侵权责任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侵权行为强调的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这一法律要件。在上述案例中,美国盖茨公司是“GATES”商标在中国的合法拥有者,受到中国《商标法》的保护。经协在未经盖茨公司的许可下,就将“GATES”商标提供给万亚进行加工生产,显然侵犯了盖茨公司的商标权。《商标法))第53条规定:有本法第52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因此杭州市工商局责令经协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至于在对外加工贸易中完全以委托方的委托为依据行为的加工方,国内目前还没有具体法规来规定其是否应该为这种完全被动的行为承担责任,但是我们可以从《商标法》中分析一二。商标法第56条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上述案例中,杭州市工商局未对万亚做出处罚。

(二)、贸易双方(国外委托方和国内被委托方)的侵权责任划分

那么经协在受到处罚之后,是否可以将侵权责任完全归咎于外商,向外商索赔呢?我国《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第10条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在从事进出动中,对他人指定或者提供使用的商标,应当要求对方出具真实有效的商标专用权证明文件或者被许可使用该商标且未超出许可范围的证明文件,并予以核查。该商标不得与已在我国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其商品的包装、装璜也不得与他人已在我国使用的包装、装璜相同或者近似。在上述案例中,经协在未向对方索取商标权属证明情况下,就擅自接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没有履行对商标的审查义务,结果造成商标侵权。在这种情况下,经协即使是被委托人,也成为了侵权人,它不能将侵权责任完全归咎于外商,自己也必须承担责任。至于经协和外商各自承担多少责任,经协向外商索赔多少,则由二者协商而定。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当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中出现侵犯国外商标权的情况时,国内工商管理部门执法的对象往往是国内侵权人,根据《商标法》划分国内责任,并不深究贸易双方(国外委托方和国内被委托方)孰对孰错,如何划分责任;而我国《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及一些国际公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恰恰对其做出补充——规定了贸易双方责任的划分。如《公约》第42条规定:(1)卖方(加工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是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a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是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其他使用,则根据货物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根据买方(委托加工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2)卖方在上一款的义务不适用于以下情况:a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b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约》是不适用于加工贸易中的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而上述案例属于来样加工,因此可以援引《公约》作为参考。

二、商标侵权对我国造成的危害

1、商标侵权严重危害了加工企业的发展。对国内加工企业来说,获得的只是少量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被委托方攫取。随着国内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引起商标侵权的风险是巨大的,同时商标侵权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很严重的。我国《商标法》第59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外对商标管理也相当严格,如美国商标法就对伪造商标的处罚做出如下规定:对个人伪造的,罚金25万美元或者处以5年以下徒刑;再犯者处100万美元罚金,或者处l5年以下徒刑;对合伙伪造的,处100万美元罚金;再犯者处500万美元的罚金。加工贸易这种风险大,利润小的生产方式从本质上决定了加工企业的不利地位。企业一旦被卷入商标纠纷,完全是得不偿失。

2、侵权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及国际形象。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中侵权案件频频发生,货物被海关扣押或者没收,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出口。此外,美国海关曾列出五大侵权“黑名单”,中国大陆居于黑名单首位。美国公布2006财政年度海关知识产权类扣押案件比上年增加了83%,海关共扣押仿冒品1.4万余起,案值超过1.55亿美元,原产自中国的涉案产品金额约1.26亿美元,占所有被扣侵权货物总价值的81%;这些统计无疑会使中国的贸易合作伙伴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信任,提高与中国合作的警惕,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和国际形象。

三、我国加工企业防范商标侵权的对策

面对侵权风险,加工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防患于未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在接受定牌时,要求委托方提供商标合法性的证明文件。如果是他人的注册商标,委托方需提供合法的商标使用转让证书。委托方如果提供了证明文件或转让证书,即使验证过程可能很繁琐,企业一定要验明其真伪。如发现可疑之处,企业应当婉转拒绝。

2、当企业知道委托方提供的商标可能存在侵权问题时,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贪图蝇头,拒绝为妙。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我国加入的《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对于驰名商标来说,不但不得在相同或近似类别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而且不得在不同类别甚至性质不相关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否则,就构成对驰名商标的侵权。

因此当委托方提供的是其他商品的驰名商标时,企业要高度警觉,调查清楚该驰名商标能否用于自己生产的产品之后,再决定是否接受。

3、为避免卷入侵权纠纷,企业与委托方应该事先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当委托方指定的商标被第三者控告使用侵权时,应由委托方与控告者交涉,与加工方无关,由此给加工方造成的损失由委托方负责赔偿

第4篇

论文内容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稳步升级意义重大。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系统研究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是实施转型升级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山东省外贸增长存在粗放型特点,贸易量的提高与质的提升并没有同步而行,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的出口达47.1%,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稳步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国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系统地研究了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规划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山东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做出规划引导,注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各地市根据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各地市有序分工、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克服功能交叉重叠和产业结构趋同。

东部地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通讯设备、船舶、集装箱、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成为拉动全省加工贸易升级的主力。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食品产业、机械、新兴材料。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项目向鲁西北或内陆地区逐渐转移。根据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引导“两高一资”加工项目企业调整方向,引导其向更高产业层次发展,摆脱被动。

(二)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

改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操作方式和层次,建立专门的引进外资机构,跟踪国际行业技术和领军企业的最新动向,瞄准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山东地域的品牌效应与地域优势,多渠道主动招商。明确招商引资的指导方向。提高加工项目投资门槛,对于增值率低于目前平均增值率的新项目限制进入,分行业规定新进入项目增值率的最低限,确定国内采购的最低比率,推动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金、技术密集的加工贸易项目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要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两高一资”加工项目坚决禁入。

要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山东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要继续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充分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抓住日韩企业海外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主动分析收集各类企业发展动向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等地区企业来山东省开展加工贸易。扩大对欧美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山东省投资建厂,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尤其是应该加强对欧盟各国的吸引,同时,借我国与非洲、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日益密切之机,多渠道地加强与其合作。

(三)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利条件。

民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改变现行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密切跟踪有关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跨国公司的订单,融人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为其提供配套产品,彻底解决技术扩散效应差的问题。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出口信贷资金支持体系,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地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

(四)发展加工贸易海外营销

品牌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力的象征,仅仅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不但导致企业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的利润极少,而且生产经营中始终不能掌握主动权。因此,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企业,是新时期加快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增值率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加工贸易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

企业需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海外分销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到全球产业发展的大潮中;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企业生产;多渠道获得融资,解决营销网络建设与品牌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成立海外业务部,吸引国际经贸人才进入,积极接触海外跨国公司,争取直接接单;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分销商的沟通与管理,加强合作,加强品牌宣传,逐步建立完善的海外分销渠道,提高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

引导配套产业向主体产业靠拢,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特有的技术外溢效应加快技术的扩散、传播和创新,释放科技创新能量。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各地在发展主要产业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地区的产品配套能力开发,形成中东部大产业群。

确立烟台、青岛、威海在加工贸易中的龙头地位,重点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机电、高新技术加工贸易项目,成为加工贸易对外的龙头,其中,青岛家电产业群,烟台汽车制造业群,威海轮胎产业群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潍坊、淄博等半岛城市群其他地区在重点发展海洋化工、石化、医药的同时,根据各自优势,重点发展与东部地区相配套的产业群,形成东部地区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相互配套、相互渗透且不断升级换代,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的局面。

产业集群发展应该以各类开发园区以及出口加工区为核心,根据各园区发展重点规划,推荐一批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名单,规划、引导与之配套的关联协作企业在其周边集聚,有效解决加工贸易产品配套难的问题。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引导外资向专业园区发展,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配套协作,不断提升包括加工配套、人力资源配套以及同行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效应在内的加工贸易的整体工业配套水平。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提高海关通关效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培训员工,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借鉴台湾等地的经验,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宣传并采取适当鼓励措施,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鼓励员工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加强园区建设

加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明确产业定位,避免园区的趋同发展,使园区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力促配套企业群、产业群的形成与集中。加强半岛制造业基地与其他地区的分工协作,建设专业产业园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业园、总部经济集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及传统加工工业园。对现有的开发区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调整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按照是否符合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在能源、财税、金融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完善政府配套服务

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是山东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一条现实路径,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

对外做好山东整体形象宣传,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各地政府集体对外招商,将外资项目与产业规划相统一,有重点、有秩序的引入优质加工项目。

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尽快在全省推广“无纸通关”和“联网监管、取消手册”的监管模式,试行电子底帐管理,扩大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企业范围,全面解决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征税问题。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山东省国际经济贸易联合会等各类外经贸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完善“山东贸发网”等各种媒介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提供更加快捷和有效的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山东的产品推向世界,努力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易雪玲.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黄晓玲.发展加工贸易与产业技术升级探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

第5篇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山东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做出规划引导,注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各地市根据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各地市有序分工、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克服功能交叉重叠和产业结构趋同。

东部地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通讯设备、船舶、集装箱、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成为拉动全省加工贸易升级的主力。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食品产业、机械、新兴材料。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项目向鲁西北或内陆地区逐渐转移。根据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引导“两高一资”加工项目企业调整方向,引导其向更高产业层次发展,摆脱被动。

(二)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

改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操作方式和层次,建立专门的引进外资机构,跟踪国际行业技术和领军企业的最新动向,瞄准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山东地域的品牌效应与地域优势,多渠道主动招商。明确招商引资的指导方向。提高加工项目投资门槛,对于增值率低于目前平均增值率的新项目限制进入,分行业规定新进入项目增值率的最低限,确定国内采购的最低比率,推动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金、技术密集的加工贸易项目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要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两高一资”加工项目坚决禁入。

要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山东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要继续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充分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抓住日韩企业海外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主动分析收集各类企业发展动向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等地区企业来山东省开展加工贸易。扩大对欧美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山东省投资建厂,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尤其是应该加强对欧盟各国的吸引,同时,借我国与非洲、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日益密切之机,多渠道地加强与其合作。

(三)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利条件。

民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改变现行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密切跟踪有关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跨国公司的订单,融人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为其提供配套产品,彻底解决技术扩散效应差的问题。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出口信贷资金支持体系,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地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

(四)发展加工贸易海外营销

品牌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力的象征,仅仅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不但导致企业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的利润极少,而且生产经营中始终不能掌握主动权。因此,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企业,是新时期加快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增值率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加工贸易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

企业需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海外分销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到全球产业发展的大潮中;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企业生产;多渠道获得融资,解决营销网络建设与品牌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成立海外业务部,吸引国际经贸人才进入,积极接触海外跨国公司,争取直接接单;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分销商的沟通与管理,加强合作,加强品牌宣传,逐步建立完善的海外分销渠道,提高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

引导配套产业向主体产业靠拢,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特有的技术外溢效应加快技术的扩散、传播和创新,释放科技创新能量。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各地在发展主要产业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地区的产品配套能力开发,形成中东部大产业群。

确立烟台、青岛、威海在加工贸易中的龙头地位,重点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机电、高新技术加工贸易项目,成为加工贸易对外的龙头,其中,青岛家电产业群,烟台汽车制造业群,威海轮胎产业群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潍坊、淄博等半岛城市群其他地区在重点发展海洋化工、石化、医药的同时,根据各自优势,重点发展与东部地区相配套的产业群,形成东部地区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相互配套、相互渗透且不断升级换代,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的局面。

产业集群发展应该以各类开发园区以及出口加工区为核心,根据各园区发展重点规划,推荐一批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名单,规划、引导与之配套的关联协作企业在其周边集聚,有效解决加工贸易产品配套难的问题。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引导外资向专业园区发展,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配套协作,不断提升包括加工配套、人力资源配套以及同行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效应在内的加工贸易的整体工业配套水平。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提高海关通关效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

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培训员工,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借鉴台湾等地的经验,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宣传并采取适当鼓励措施,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鼓励员工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加强园区建设

加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明确产业定位,避免园区的趋同发展,使园区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力促配套企业群、产业群的形成与集中。加强半岛制造业基地与其他地区的分工协作,建设专业产业园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业园、总部经济集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及传统加工工业园。对现有的开发区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调整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按照是否符合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在能源、财税、金融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完善政府配套服务

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是山东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一条现实路径,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

对外做好山东整体形象宣传,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各地政府集体对外招商,将外资项目与产业规划相统一,有重点、有秩序的引入优质加工项目。

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尽快在全省推广“无纸通关”和“联网监管、取消手册”的监管模式,试行电子底帐管理,扩大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企业范围,全面解决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征税问题。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山东省国际经济贸易联合会等各类外经贸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完善“山东贸发网”等各种媒介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提供更加快捷和有效的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山东的产品推向世界,努力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易雪玲.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黄晓玲.发展加工贸易与产业技术升级探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

3.刘似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05(2)

4.尹浩华.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第6篇

[论文摘要]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因此对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意义深远,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总之,从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从国际化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己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在多方面提出建议。

一、引言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③加工贸易“区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我国加工贸易作用。①增加外汇收入。②增加劳动就业。③吸引外商投资。④促进产业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①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②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③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④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国际原因

(1)国际环境存在的机遇。国际环境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条件,在新的世纪里,国际环境将呈现新的特点,这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继续扩大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挑战。①发达国家垄断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②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③区域内贸易额占本区域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越来越大。④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的份额明显提高。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土贸易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小容忽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将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产业基础问题

(1)劳动力供给。(2)技术水平。(3)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2.监管体制缺陷

(1)加工贸易遍地开花对监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2)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3)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4)现行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加强惩罚走私的力度。(5)海关本身的监管力不足,监管任务重,法律意识有待提高。(6)技术标准不规范。(7)审批把关不严。(8)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

3.政策环境弊端

(1)没有退还企业所缴纳的全部增值税。(2)免税优惠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3)走私活动猖撅。(4)加工贸易政策严重威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就业。(5)外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6)地区差距拉大。

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1.改善产业基础的策略

(1)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短期内,虽然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增殖率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通造就大批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和管理类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到我国创业,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3)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创新和行销能力,着力吸引外资公司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4)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5)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2.改革监管体制的策略

我国在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时,要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1)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这看似合理的传统监管理念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己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加强监管”与“促避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促进发展”是目的,“加强监管”是手段.

(3)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原则。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

(4)博采众长,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现代监管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应选择银行担保为主、先征后退模式,以后逐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未来形成多元化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格局。

(5)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共存。根据国家产业、环保等政策以及监管成本效率,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完善特殊区域管理政策,进一步落实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其区域封闭管理的优势;加快对出口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电子联网、电子手册等新的监管模式,为大型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率的运行环境,对信用记录不良、运作不规范,或首次从事加工贸易、信用无法判定的企业要实行“保证金实转”、担保等办法,在提高政府退税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对其深加工结转时部分税金实行“先征后退”。

(6)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7)健全加工贸易服务体系。首先,健全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经贸政策,产业政策。其次,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机协调与配合,形成对加工贸易协力共管的格局,提供优质服务。最后,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

(8)大力推广“大通关”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监管的效率。要大力推广已经在上海“大通关”改革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于对通关效率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

3.优化政策环境的策略

(1)产业政策引导。从事加工贸易必须以不损害国内产业和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必须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可采取以下措施: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应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提高企业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的采购率;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2)经济政策支持。在贸易政策上,应当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对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协资企亚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资格,确保加工与贸易有机结合。在财税政策上,实行担保条件下的保税政策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政策相结合的制度。在有条件实行封闭式监管的保税区域;对没有条件实行封闭加工的企业,实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制度。作为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大的意义。

(3)海关监管制度。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统一的加工贸易管理法规,用法律来明确加工贸易的概念、性质和制度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管海关力度,促进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在坚持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好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台帐空转,对资信不好的企业和敏感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增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运用出口加工区模式管理加工贸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后,本文建议把出口加工区模式作为加工贸易制度变迁的合理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引导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出口加工区转型,成本低,见效快,符合国家规范加工贸易管理的初衷;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不同层次的出口加工区;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享受与沿海加工区同等的优惠政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战略。首先,应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全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机制至关重要;再次,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上升,2007年达到了65%。而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既影响我国国内产业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使得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也有汇率变化方面的关系。只有做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外汇制度,才能消除高依存度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也是测算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的重要依据。

一、我国高外贸依存度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据最新统计,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64.5%;而根据WTO和IMF的数据统计,全球外贸易依存度仅为45%左右,我国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1]。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国内产业带来了诸多影响。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一般认为,当一国GDP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时,进出口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简单加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此类产品都将计入对外贸易总额中,这样以贸易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比较高;而当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高时,对外贸易获得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技术及服务贸易等方式,而不是商品进出口,这样以贸易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比较低。而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这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原因之一。

(二)加工贸易比重大,战略资源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在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过大,上升速度过快。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几乎占到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2]。由于对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缴费,没有过多的附加增值,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即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组装之后再出口到国外。这一进一出加以汇总再除以当年的GDP,使得外贸依存度明显地虚高。此外,能源、矿产品等战略资源进口量连年增长也是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原因之一。

(三)外汇汇率的影响

1980年——2003年,我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左右,而进出口总额增长明显高于GDP增长,而汇率却从1980年的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下降到了2003年的1美元兑换8.26元人民币。若按1980年的汇率计算,2006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3.49%,这一计算充分显示了汇率变动对外贸快速增长以及外贸依存度迅速走高的影响;而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又使这两年的外贸依存度略微下降。这些事实都反映了汇率的变化是导致外贸依存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之一。

三、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

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反映了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和世界竞争,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影响,过高的贸易依存度暴露出中国的贸易目的地过于集中的问题。一旦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波及。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顺差来源国,我国产品对美出口占到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9.4%,近两年来,中国对美国净出口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个百分点,因此,美国经济放缓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自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贸易顺差额从2007年11月起不断下降,2008年1月份的顺差额自2007年5月起首次低于200亿美元,许多中国出口企业手中的海外订单正在大幅减少。据分析,今年美国经济减速的可能性相当大,甚至有可能出现衰退。如果今年美国GDP增速回落至1%至4%之间,估计中国对美出口增幅可能回落至15%至22%区间。如果美国经济由于陷入衰退而需求大幅度萎缩,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调控高依存度的合理措施

(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当今世界经济大国的发展历程看,服务贸易比重的不断增加提高了一国GDP的数值,优化了其产业结构,同时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4]。为此,我国政府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鼓励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使之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二)重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尽管加工贸易有各种缺陷,但它仍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 9月15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同时,加工贸易的技术和管理溢出效应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工贸易逐步形成了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国内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地域分布不断扩展的发展态势,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加工贸易区域布局有所改善;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将越来越合理。

(三)完善人民币汇改,保持汇率合理稳定

人民币贬值曾是刺激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和贸易盈余的增加,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为此,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消息一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攀升。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幅达到6.13%。我国货币的升值,也就意味着他国货币的相应贬值,从而使得我国出口商品在他国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涨,对扩大出口不利;而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下降,对扩大进口有利。海关总署6月11日公布,今年1-5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78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净减少73.2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连续降低,而进口幅度则连月大涨,这说明,汇率的适当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贸依存度,减少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为科学发展对外贸易,使我国国民经济在平衡中寻求增长,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必须适中,否则势必带来一些副作用,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国珍.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1:66-67

[2]、张旭宏、庞锦.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和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5.9:39-41.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上升,2007年达到了65%。而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既影响我国国内产业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使得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也有汇率变化方面的关系。只有做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外汇制度,才能消除高依存度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测算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的重要依据。

一、我国高外贸依存度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据最新统计,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64.5%;而根据WTO和IMF的数据统计,全球外贸易依存度仅为45%左右,我国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1]。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国内产业带来了诸多影响。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一般认为,当一国GDP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时,进出口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简单加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此类产品都将计入对外贸易总额中,这样以贸易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比较高;而当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高时,对外贸易获得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技术及服务贸易等方式,而不是商品进出口,这样以贸易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比较低。而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这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原因之一。

(二)加工贸易比重大,战略资源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在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过大,上升速度过快。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几乎占到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2]。由于对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缴费,没有过多的附加增值,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即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组装之后再出口到国外。这一进一出加以汇总再除以当年的GDP,使得外贸依存度明显地虚高。此外,能源、矿产品等战略资源进口量连年增长也是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原因之一。

(三)外汇汇率的影响

1980年——2003年,我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左右,而进出口总额增长明显高于GDP增长,而汇率却从1980年的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下降到了2003年的1美元兑换8.26元人民币。若按1980年的汇率计算,2006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3.49%,这一计算充分显示了汇率变动对外贸快速增长以及外贸依存度迅速走高的影响;而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又使这两年的外贸依存度略微下降。这些事实都反映了汇率的变化是导致外贸依存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之一。

三、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

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反映了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和世界竞争,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影响,过高的贸易依存度暴露出中国的贸易目的地过于集中的问题。一旦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波及。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顺差来源国,我国产品对美出口占到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9.4%,近两年来,中国对美国净出口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个百分点,因此,美国经济放缓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自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贸易顺差额从2007年11月起不断下降,2008年1月份的顺差额自2007年5月起首次低于200亿美元,许多中国出口企业手中的海外订单正在大幅减少。据分析,今年美国经济减速的可能性相当大,甚至有可能出现衰退。如果今年美国GDP增速回落至1%至4%之间,估计中国对美出口增幅可能回落至15%至22%区间。如果美国经济由于陷入衰退而需求大幅度萎缩,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四、调控高依存度的合理措施

(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当今世界经济大国的发展历程看,服务贸易比重的不断增加提高了一国GDP的数值,优化了其产业结构,同时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4]。为此,我国政府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鼓励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使之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二)重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尽管加工贸易有各种缺陷,但它仍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9月15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同时,加工贸易的技术和管理溢出效应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工贸易逐步形成了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国内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地域分布不断扩展的发展态势,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加工贸易区域布局有所改善;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将越来越合理。

(三)完善人民币汇改,保持汇率合理稳定

人民币贬值曾是刺激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和贸易盈余的增加,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为此,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消息一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攀升。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幅达到6.13%。我国货币的升值,也就意味着他国货币的相应贬值,从而使得我国出口商品在他国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涨,对扩大出口不利;而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下降,对扩大进口有利。海关总署6月11日公布,今年1-5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78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净减少73.2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连续降低,而进口幅度则连月大涨,这说明,汇率的适当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贸依存度,减少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为科学发展对外贸易,使我国国民经济在平衡中寻求增长,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必须适中,否则势必带来一些副作用,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国珍.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1:66-67

[2]、张旭宏、庞锦.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和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5.9:39-41.

第9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升级

一、引言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③加工贸易“区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我国加工贸易作用。①增加外汇收入。②增加劳动就业。③吸引外商投资。④促进产业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①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②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③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④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国际原因

(1)国际环境存在的机遇。国际环境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条件,在新的世纪里,国际环境将呈现新的特点,这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继续扩大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挑战。①发达国家垄断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②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③区域内贸易额占本区域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越来越大。④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的份额明显提高。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土贸易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小容忽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将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产业基础问题

(1)劳动力供给。(2)技术水平。(3)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2.监管体制缺陷

(1)加工贸易遍地开花对监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2)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3)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4)现行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加强惩罚走私的力度。(5)海关本身的监管力不足,监管任务重,法律意识有待提高。(6)技术标准不规范。(7)审批把关不严。(8)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3.政策环境弊端

(1)没有退还企业所缴纳的全部增值税。(2)免税优惠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3)走私活动猖撅。(4)加工贸易政策严重威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就业。(5)外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6)地区差距拉大。

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1.改善产业基础的策略

(1)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短期内,虽然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增殖率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通造就大批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和管理类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到我国创业,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3)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创新和行销能力,着力吸引外资公司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4)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5)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2.改革监管体制的策略

我国在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时,要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1)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这看似合理的传统监管理念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己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加强监管”与“促避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促进发展”是目的,“加强监管”是手段.

(3)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原则。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

(4)博采众长,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现代监管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应选择银行担保为主、先征后退模式,以后逐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未来形成多元化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格局。

(5)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共存。根据国家产业、环保等政策以及监管成本效率,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完善特殊区域管理政策,进一步落实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其区域封闭管理的优势;加快对出口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电子联网、电子手册等新的监管模式,为大型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率的运行环境,对信用记录不良、运作不规范,或首次从事加工贸易、信用无法判定的企业要实行“保证金实转”、担保等办法,在提高政府退税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对其深加工结转时部分税金实行“先征后退”。

(6)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7)健全加工贸易服务体系。首先,健全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经贸政策,产业政策。其次,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机协调与配合,形成对加工贸易协力共管的格局,提供优质服务。最后,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

(8)大力推广“大通关”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监管的效率。要大力推广已经在上海“大通关”改革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于对通关效率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

3.优化政策环境的策略

(1)产业政策引导。从事加工贸易必须以不损害国内产业和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必须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可采取以下措施: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应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提高企业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的采购率;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2)经济政策支持。在贸易政策上,应当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对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协资企亚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资格,确保加工与贸易有机结合。在财税政策上,实行担保条件下的保税政策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政策相结合的制度。在有条件实行封闭式监管的保税区域;对没有条件实行封闭加工的企业,实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制度。作为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大的意义。

(3)海关监管制度。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统一的加工贸易管理法规,用法律来明确加工贸易的概念、性质和制度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管海关力度,促进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在坚持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好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台帐空转,对资信不好的企业和敏感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增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运用出口加工区模式管理加工贸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后,本文建议把出口加工区模式作为加工贸易制度变迁的合理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引导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出口加工区转型,成本低,见效快,符合国家规范加工贸易管理的初衷;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不同层次的出口加工区;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享受与沿海加工区同等的优惠政策。超级秘书网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战略。首先,应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全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机制至关重要;再次,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外汇占款;资本流入;净出口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71-02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008年初以来,由于受美国次级贷危机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再加上人民币购买力被低估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中国的经济过热,为此央行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证经济的平稳有序运行。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传递过程中主要受高额外汇占款、国外资本流入、净出口等因素影响,其传导机制为:(1)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2)人民币购买力被低估,国际上看好中国经济大量外资涌入(热钱过多)投资旺盛,经济过热通货膨胀;(3)经济结构不合理、雪灾与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国内供给冲击,以致供需失衡,引起通货膨胀;这三个主要因素共同冲击货币政策,使得其有效性下降,达不到预期的调控目的。

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外汇占款的影响

1.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的现状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于2006年2月达到8 537亿美元,总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在当年年底突破万亿元大关,到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额为15 282.49亿美元。据悉,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1.8万亿人民币,继续称雄全球。如此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必然伴随着高额的外汇占款,到2007年末,中国的外汇占款已经高达12.84万亿人民币,相应的2007年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达到了10.2万亿人民币,这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央行要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以对冲大量外汇占款。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

2.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面对高额的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央行为了“币值稳定”这一目标,必须采取措施,抛本币买进外币,增加本币的供应量。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中国每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都大幅上升,近年来有不断加大的趋势, 截至2008年4月末,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M2的投放量已经达到了43万亿人民币,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投放量(40.3万亿),由于加大货币投放量,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流动性过剩,这势必会冲击货币政策。另外,据统计,2007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9%调整到当年底的14.5%,截至2008年6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至17.5%,目的就是为了抑制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

此外,2008年年初以来,CPI指数居高不下,更加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巨大困难;而且,国际上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元不断贬值,这给中国的外汇储备造成巨大压力,因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接近70%,有数据显示,美元每贬值1个百分点,人民币就损失800多亿元。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了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央行会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不可避免地会引发通货膨胀。年初的南方雪灾和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地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部分产品的供应紧张,这不可避免地会加剧通货膨胀,2008年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就反映了这一现实,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资本流入因素影响

由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且浮动的区间较小,而且人民币的购买力被严重低估,这在短期内就形成了一个套利空间,由于存在资本逐利的法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外资涌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目前,境外资本流入国内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一是QFII,即境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一种是FDI(实际利用外资);再就是通过不正当途径涌入的境外资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热钱。相比QFII和FDI,热钱对中国货币政策能构成更大的冲击。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看出,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 5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6%,FDI(实际利用外资)274.1亿美元,同比增长61.3%,二者相加为688.3亿美元。说明2008年第一季度“其他外汇流入”(含热钱)增加851亿美元左右,同比增加16%,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今年以来单月热钱流入量大概是去年的3倍。反映新增外汇储备重心已从外贸顺差转移到“其他外汇流入”,2月份“其他外汇流入”在当月新增外汇比重达73%,创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热钱流入加快的担心逐渐加剧。事实上,央行《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次贷风波持续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可能成为国际资金的“避风港”。

目前[1],仍有200亿美元的QFII在排队申请,伺机进入中国市场。据渣打银行研究数据显示:2007年实际外汇资金流入为5 500亿美元,比去年新增外汇储备近1 000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超过3 000亿美元,再考虑部分“热钱”还应借道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实际“热钱”数额更大。

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但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人民币预期升值的可能性看好,再加上国际上普遍看好中国的经济强劲发展。因此,这种情况下,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净出口因素的影响

1.对外贸易的现状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外贸总额增长迅速,其中,净出口总额更是连年大幅增长,自2004年的319.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 622亿美元,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净出口总额为414.2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可见一斑。这也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持续走高,必然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其有效性下降。

2.中国现行的贸易结构对净出口的影响

净出口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贸易结构,即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过高。2006年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1 48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694.7亿美元。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形势促使中国进出口总额快速上升,从而也导致了外贸依存度的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40%到2007年的70%。

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8 318.6亿美元[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2%;其中,加工贸易出口5 10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7%,加工贸易进口3 214.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0.6%。因此,中国的贸易出口额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属于加工贸易,再加上海关在出口统计时未剔除进口器件和零部件的价格,存在重复计算,等于高估了出口贸易额,这对中国的贸易盈余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净出口连年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而这又会对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

三、政策建议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

美元与美国成功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高能货币和高能资本是相辅相成的。二战以来,美国之所以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头号经济强国,与此密切相关。有鉴于此,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选择人民币升值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缓解当前的贸易顺差,平衡国际贸易,以减少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在国际经济的博弈中,可以增强中国的金融安全、提高风险控制力。因此,人民币升值,更能反映其真实购买力,可以推动其国际化进程,进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积极合理利用外汇储备,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提高外汇储备收益,以减少风险。一方面 [3],中国可以用过多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采购例如石油、矿石等战略性资源,以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还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建设中国的医疗、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福利等等,这些用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汇占款对经济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改善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主,这在当前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人民币的购买力被严重低估,其升值的预期很大,因此,我们不妨改善中国的外汇结构,比如说适当加大欧元等币值比较坚挺的币种,以降低巨额外汇的风险。

(三)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刺激国内有效需求,把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转移到主要依靠本国国内的力量上。

首先,重视并加强对第一产业――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稳固国民经济的根基。同时,农业的发展壮大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进而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其次,优化完善投资结构,政府把投资重点落实到环境、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国计民生工程,不仅仅局限于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调整税收制度,减税让利,下放给企业更多的投资自,政府从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上给予方向性的政策指导,通过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就目前而言,不能单靠货币政策的调节,应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之间的配合,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激励效应的杠杆作用,解决供给效率、要素流通的效率问题。

最后,要加强政府对加工贸易的引导作用,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外商多投资于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同时,要提高国有和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例,抓住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争创自己的品牌,全面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国内产业发展。其次,支持和引导境外加工贸易,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加工贸易的最后一道环节转移到生产技术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而且还可以缓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 刘勘.借“危机”导演“弱势美元”加大人民币流动性过剩[J].中国经济信息,2008,(10).

第11篇

一、以科学发展观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十一五”规划提出:应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价值的要求,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对外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在优化出口结构方面,应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在积极扩大进口方面,要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发展服务贸易方面,要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还要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一)天津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闫金明同志在《科学发展观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论文中,首先就近年来我国外贸粗放型增长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近年来国内一直存在的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是迫使众多企业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的重要诱因。第二,企业对出口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因素及价格弹性问题重视不够,一味地在低劳动成本、低价格的圈子里苦苦竞争。第三,在开放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转型不够及时,传统增长模式的惯性作用较大。第四,长期在“低技术陷阱”中,以劳动者低工资和低福利为代价推动出口高增长。第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阴影加上对“政绩”的渴望,形成对“数量型”增长的双重推动力。其次,闫金明同志提出以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建议:第一,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从生产环节人手,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形成较高层次的出口产品生产体系,可以借鉴开放初期引进外资中采取的“以市场换技术”办法,在出口中“以速度换产业升级”,促使企业逐步放弃粗放型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第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增加服务业出口。第三,在相关政策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对出口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进一步加以规范。由以往笼统地鼓励“出口创汇”为特征的政策体系向进一步拉开鼓励与限制出口的政策差距转变,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出口受到更多的鼓励。第四,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造良好条件,政府要转变“政绩观”,不再将出口数量指标作为硬性指标层层下达,避免不顾效益的出口。第五,发挥好外资在促进出口中的作用,在投资与贸易的良性互动方面做更多的文章,进一步发挥投资与贸易的良性互动效应,让外资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李玉举同志在题为《精算中同外贸增长:1996-2005年及十一五期间增长趋势》论文中,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996-2005年我国外贸增长原因的精确计算,总结这一期间我国外贸增长的特点是:第一,制成品出口增加96%,进口增加76%;第二,与上一个五年计划相比,此间美、日、香港三大传统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增量比重增加了4个百分点,美、日、韩三大进口国来源地占我国进口增量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贸易增长的地理集中度提高;第三,加工贸易增长仍占主导地位,其创造的贸易顺差数倍于总体外贸顺差:第四,产业内贸易水平和比较优势提高。但这些特点导致的结果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步入了高成本期,出现了诸如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外贸增长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财政负担不断加大,短期风险与长期风险并存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据此,李玉举同志提出,“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外贸增长点应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服务贸易、零部件贸易,同时应迅速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为此,我国需要调整现有的外贸增长战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现由出口战略向动态平衡战略、外贸增长方式与资源发展并重战略、市场多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并重转型。

(三)全毅同志撰文《标准化战略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认为,人世后,我国在对外贸易摩擦方面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南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二是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取代了反倾销,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最大障碍。当前我国对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产品不符合国外的技术标准引发摩擦,二是我国制定的技术标准经常引起国际争端。全毅同志指出,技术标准的产生原本是为了规范生产,控制产品质量,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标准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实现贸易扩张和限制他国出口的工具,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实质是标准之争。标准竞争意味着商品竞争从表面转向了企业、国家的科技与研发实力的较量,我国出口商品之所以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其根源是我国技术标准过低以及全球标准体系竞争日趋复杂。因此,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应侧重提高我国产业的标准化水平,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化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加强我国标准化建设,完善标准体系的途径是:第一,加快调整和完善技术法规体系;第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第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评议和制定工作;第四,利用WTO规则,以合理差异为基础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技术标准。规范我国标准制定和加速我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的措施是:第一,对标准的制定工作做出规范化要求;第二,采取分层实施和整体推进的策略;第三,加大对标准化研究的投入,建设标准开发的激励机制。

(四)广东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傅京燕同志在《标准化、自主创新与国际贸易》文中指出,标准是一种产业和经济的秩序,也是产业存在的技术方案。标准对内可以促进产业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对外意味

着技术壁垒和产业壁垒。标准在垂直链条上是产业利益分配的工具,在横向竞争中体现产品差异化能力。标准化战略贯穿企业自主创新的全过程,对企业抢占战略制高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2005年6月WTO公布的《世界贸易报告》核心就是“标准化与国际贸易”,这也是WTO首次将标准化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到了突出显著的地位。随着“十一五”规划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国策,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标准的重要战略地位越来越显现出来,“标准战略”无疑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调整、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五)《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作者――广西百色市委党校赵堂高同志认为,由于资源过度消耗、贸易条件恶化和国民福利外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超常增长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冲击、对加工贸易和外资的过分依赖等原因,迫切要求我国转变以数量规模主导的对外贸易粗放式增长方式。新形势下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途径是:第一,调整外贸发展导向战略,实现既快又好的增长方式;第二,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实现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升级;第三,调整外资利用战略,提高外资溢出效应;第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其在我国贸易额中的比重。

二、转变增长方式中的外经贸发展战略

(一)广西大学商学院陆善勇同志在文章《基于综合优势原则的我国外贸发展新战略》中认为,关于一国外贸发展应该遵循何种战略原则的问题,近年来经济学界出现了比较优势原则论与竞争优势原则论之争,研究表明,这两种“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较大的缺陷。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中,虽然一小部分国家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说并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自由贸易,往往会造成本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比增长前绝对下降,出现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之中。我国长期以来,在对外贸易中由于过多的强调了比较优势,目前正日渐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具体表现为:贸易结构低级化、对外贸易方式初级化和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单向化。而过于强调竞争优势,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盲目追求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为此支付过高的成本而陷入“竞争优势困境”或“赶超困境”之中。陆善勇同志通过研究认为每个国家在产业选择中应该充分利用由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分工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组成的“综合优势”。综合优势意味着一国可以通过某种恰当的后天努力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说明一国经贸发展的关键是“增长方式”而非“产业等级”。按照综合优势原则,必须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一要改进交易效率(制度创新),二要提高竞争优势(首先是技术创新、其次才是产业升级),这是一种崭新的增长方式,增长的动力源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外经贸方面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得益于综合优势的发挥。陆善勇同志提出的外经贸发展战略是建立创新型贸易增长方式,即基于综合优势原则的外经贸发展战略,其内涵是:第一,以创新为基础的制造业最能体现当前我国的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对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必须把自己打造成为以创新为基础的“世界工厂”。第二,以综合优势原则制定国家经贸发展战略,可以鼓励少数集中优势资源的领域或区域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第三,根据各区域条件,分别发展中、高、低技术出口产业,牢牢地保持并稳步地增进全球要素在我国的配置和全球产业链条在我国的良性拓展,最后实现多元区域协调发展。第四,根据综合优势原则以及转型国家的特点,实施综合优势经贸战略意味着要加速市场化进程,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不断提高交易效率。第五,根据综合优势原则,实施管理型的开放战略,如实行灵活而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合理引进外资政策,“引进来”与“走出去”统筹兼顾政策等。

(二)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刘长庚等同志在《论人民币升值对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决定作用》文中认为,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涉及生产、贸易、经营的全部过程,人民币升值可以影响这些过程的各个阶段。人民币升值,第一,提高了出口贸易商品的损益平衡点;第二,促使企业风险结构改变;第三,使企业由结算风险转变为经营风险。刘长庚等同志提出,在固定汇率制下,所有的经营单位都按同一种汇率计价进出口商品,加上出口退税,企业只需把握住劳动力成本就可以保住市场地位,依靠微利产品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取得效益,是我国多年来取得市场成功又矛盾四伏的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造成出口贸易产品整体计价成本上升,那些微利和保本的产品出口就无利可图了,不得不退出市场。为了保住原有的市场地位,企业只能以技术改造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的方法来保证盈亏临界水平,或者通过产品创新重新赢得客户的认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技术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和国际平均水平,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取得贸易比较优势,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贸易双方进出口相对价格为常数,低价位的比较优势会一直保持下去。以本币升值为重心的浮动汇率制将打破固定汇率制下的平衡状况,贸易双方相对价格由常数变为上下浮动的变数,此时出口产品价格上升,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贸易平衡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为继续扩大出口,供给方开始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善出口产品的技术构成。从长远观点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最终要与国际汇率体系接轨,所以,人民币升值对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可以起到决定作用。

三、转变增长方式中的对外经贸政策

天津商委李培生同志认为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国家利益,对进出口贸易制定的方针和采取的准则,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多变性、现实性、民族性和共同性的特点。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求外贸增长具有持续性,效益具有规模性,结构具有合理性,生态环境具有平衡性,为此而制定的政策目标应当是:第一,扩大产品出口,包括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提高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在未来能够持续的发展产业。第三,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求企业产品品牌化和经营规模化。第四,推动经济发展,既要追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又要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坚持:第一,国家进出口贸易平衡原则,追求国家之间进出口额相对平衡目标。第二,内贸与外贸一体化原则,争取实现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企业经营主体一体化,内外贸管理的一体化。第三,遵循世贸规则,实现共利原则。第四,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协调原则。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贸易政策措施是:第一,继续实施扩大出口政策,包括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积极鼓励资本和中

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提前支持未来产业出口。第二,合理使用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将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对商品实施保护的范围从传统产品转向幼稚产业和高科技产品,从国家贸易保护转向区域贸易保护。第三,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改进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第四,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实现管理职能的统一,积极培育内外贸一体化市场主体,加强内外贸一体化市场环境建设。第五,完善出口退税制度,深入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建立完善的出口退税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实行出口货物零税率。建立有弹性的出口退税率制度,实行中央统一退税机制。第六,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取消超国民待遇,调整产业导向,加强对外资的监管。第七,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选择多样化区域合作形式。第八,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建立进出口贸易预警体系,完善公平贸易联动机制和善于运用WTO规则。

四、后配额时代的我国纺织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等同志在《后配额时代我同纺织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基于资源观的研究》中提到,自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从此进人了后配额时代。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配额取消后如何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政府、学术界及企业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许晖等同志认为,传统的国际化战略分析大多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但其很多假设和环境条件在当前都已经发生变化。资源观理论认为,并不是所有投入生产的企业资源都可以产生竞争优势,企业要产生持久性竞争优势并获利,必须找出企业独有的资源和能力,也就是那些符合一定特性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所以,依据资源观理论考察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实体性资本、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营销资本等四类资源。从这四类优势资源出发,我国纺织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战略可以有两种:第一种是境内出口型战略;第二种是海外生产型战略。海外生产战略主要以境外加工贸易为主。关于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许晖等同志建议,政府部门应实现由税收优惠型向营造产业发展环境的服务型产业扶植方式转变,在经济区域化、全球化趋势中走效能调控之路;行业应该实现目前处于全球供应链末端的“散、小、乱”向“优、大、强”的集团重组转变,突破“夕阳产业”的局限,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企业应正视后配额时代机遇与挑战,实现由低价竞争方式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的转变,积极走国际化道路。

(二)河南嵩岳集团张名金等同志提出了《推动纺织产业集群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他们认为,我国纺织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目前已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出口大国,而支撑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是纺织产业集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增长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我国纺织工业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逐步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由出口创汇型和数量型向出口效益型和质量型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目标,仅仅依靠单个企业自身的努力,或者是仅仅依靠政府产业政策扶持,都是不现实的。产业集群从本质上说,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的,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纺织产业集群是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撑,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86,04%的出货值都是由纺织产业集群创造的。因此,利用产业集群重新构造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空间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五、出口战略思考

湖北国际经贸学会杨昌荣等同志进行了《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思考》。他们认为节约资源求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则。当前我国外贸出口与资源、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外贸高增长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矛盾凸显,压力日益增大。第二,外贸高增长与资源、能源高消耗、低利用问题日益突出。第三,外贸高增长与资源、能源的拥有量和可供量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要点是:首先,人均外贸水平偏低、外贸依存度偏高、外贸增势难抑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是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中带有掣肘性的难题,所以,从大力节约资源上寻求新发展是实施节约型出口战略的出发点。其次,国家“十一五”规划将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部署,是我国外贸实现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基点,也是今后外经贸改革与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三,产业内贸易、集团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是构成我国外贸增长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流力量,要以其作为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载体,以能源和资源的供给能力、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立足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产业内出口上规模。第四,通过强化实行能源性和资源性商品产量限出的硬性措施,严加防范产业内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外贸规模收敛和贸易报酬递减的问题,促进外贸出口增长与节约资源、能源和安全发展相得益彰。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近期目标是出口总量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降低单位出口总值能源消耗;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减缓资源、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速度;限量出口资源性大宗商品。中期目标是出口总量增长,能源利用效率再提高,再降低单位出口总值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的低增长或零增长,将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大体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逐步降低资源性大宗商品出口数量。远期目标是出口总量增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大幅度降低单位出口总值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或负增长,即资源、能源消耗总量逐步递减;大幅度降低资源性大宗商品出口数量,停止出口稀缺性矿产品,这个目标在国际上属于贸易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端目标,具有超前性和绩优性。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措施是:第一,以企业出口产品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用循环经济理念建构资源节约型出口体系。第三,坚持节约出口与广开资源替代渠道相结合。第四,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出口管理。第五,实行征收节约资源、能源与环境保护税费相统一的促进政策。第六,以国际合作推进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我国外贸与资源、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节约型出口战略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外贸出口新跨越的重要选择,是“十一五”时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待续)

第12篇

香港经济转型和香港的发展全文如下: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是香港经济与香港港互动的结果。香港港支持香港经济的发展,而香港经济的发展,又可以生成更多的货流,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1992 年至2004 年,香港港雄踞全球集装箱港口榜首十余年。内地改革开放后香港制造业大量内迁,香港自身货流生成能力随之大幅度下降,香港港成为一个靠中转货流支撑的港口。2012 年,香港港中转货物吞吐量占货物吞吐总量的58.7%,集装箱中转吞吐量更占集装箱吞吐总量的70.9%。这表明,港口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所在城市的经济形态,并随着城市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1 香港港成为中转港的发展历程。

香港港成为中转港,是香港经济转型的结果。

20 世纪70 年代,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抓住了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机会,利用自己价廉、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大力吸引外来的投资和技术,以发展加工贸易带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从而迈入了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被称为亚洲四小龙。1980 年,香港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2.8%,就业人数超过100 万,约占香港就业人数的40%,制造业成为了香港的支柱产业。加工贸易中原材料、零部件的大进和制成品的大出,都需要港口,尤其是集装箱港口的支持。当时的香港港已经是全球的集装箱大港(全球排名1970 年第31 位、1975 年第4 位、1980 年第3 位),而制造业又可以生成大量集装箱货流,保证了港口的持续繁荣。

1976 年,香港外贸出口额达415.6 亿港元,其中中转额89.3 亿港元,占21.5%;外贸进口额达432.9 亿港元,其中中转额约71.4 亿港元,占16.5%。中转贸易总额仅占外贸总额的18.9%。中转货流的附加值高于本地生成的货流,因此,中转货物吞吐量占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小于中转贸易总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

20 世纪80 年代,内地实行改革开放,自发展加工贸易起步。内地无论是劳动力成本还是土地成本都远低于香港,而且还有吸引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香港的制造业纷纷内迁,汇集珠三角地区,以致香港制造业迅速萎缩。因此,虽然香港制造业已内迁,但是由于当时国家无力大规模投资港口建设,尤其是集装箱港口建设,内地港口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生成的货流仍需通过香港港进出,从而使香港港由为本地货流服务转型为以中转为主的港口。2003 年,香港港集装箱中转吞吐量比重达51.5%,超过香港自身生成的集装箱货流;2007 年,中转货物吞吐量比重达54.1%,超过本地生成货流,表明香港港已转型成为中转港。同时,中转贸易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近10 年来,中转货物在香港中转的增值(即离岸价格与到岸价格之差,也就是中转服务的毛收入)占GDP 1/4 以上。货物中转的增值绝大部分可以计入GDP,基本上可以视之为中转贸易对香港GDP 的直接贡献。2012 年,货物中转增值对GDP 的贡献率为27%。因此,港口的市场定位主要取决于所在城市的经济类型以及所处环境的变化。

2 香港港并非典型的国际中转港。

长期以来,香港港被认为是典型的国际中转港,但事实并非如此。

建设大型集装箱枢纽港需要相当规模的集装箱货流,而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单凭一个城市生成的货流不足以达到支持枢纽港建设所需的经济规模,必须要有外地货流即中转货流的支持。

根据中转货流的来源,集装箱枢纽港可以分为腹地型枢纽港和中转型枢纽港。腹地型枢纽港是指外地货源主要来自内陆腹地的港口,即陆向腹地,这些地区的货流是通过陆路运输和内河运输向这个港口集中或自这个港口陆向腹地集疏运。中转型枢纽港则是指货源主要依靠周边港口,即海向腹地提供的货源,这些地区的货流通过海上集装箱支线网络进行集疏运。此外,所谓复合型枢纽港是指集装箱货源既来自内陆的腹地,又来自海上支线网络的港口。事实上,任何一个集装箱枢纽港都是复合型枢纽港,其差别仅在于货源主要来自内陆腹地还是来自海上。国际中转货物是指自境外港口启运,经过中转港运往第三国(或地区)的货物。我国所指的国际中转货物通常是进出口均通过海运的货物,即中转货流主要来自第三国(地区)的海向腹地。

2001 年,香港港货物吞吐总量为17 821 万t,其中,海运中转货物吞吐量4 813 万t,河运中转货物吞吐量2 011 万t,海运间的中转货物吞吐量2 802 万t,占吞吐量的15.7%。因为河运的货物来自珠三角地区,河运之间中转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可认为河运的中转货物全部转向海运,或来自海运。2012 年,香港港货物吞吐总量为26 928 万t,其中,海运中转货物吞吐量11 707 万t,河运中转货物吞吐量4 102 万t,海运间中转货物吞吐量7 604 万t,占吞吐量的28.2%。这意味着香港港中转货流主要来自陆向腹地,因此,香港港不是典型的国际中转港。

3 香港港中转港地位的巩固。

20 世纪90 年代,关于中转港无前途论的主要依据是,喂给港或支线港(支线港有近洋航线的喂给港)向干线港或枢纽港喂给货流,是由于当地的货流规模未能达到建设干线港的经济规模,一旦该港口所在地区的货流生成量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时就会建设干线港,不再为被喂给港提供喂给服务,从而形成截流的形势,使被喂给港口货流萎缩。这个理论是针对香港港提出的,因为当时正是香港制造业内迁、香港港处于中转港转型之时。

香港制造业的内迁,使珠三角地区成为内地外贸货流生成量集中的地区。2001 年,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外贸大省(市),外贸生成量为1 800 亿美元,占内地外贸总额的35.3%。深圳市生成的外贸总额为675 亿美元,占内地外贸总额的13.2%,比第二外贸大省(市)上海市还多10%。因此,珠三角地区必然要大力发展港口,尤其是集装箱港口。而此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内地也拥有建设港口的实力,加上实行吸引外资建港的政策,内地港口已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势必会对香港港的中转货流产生截流影响。同时,十几年来,珠三角地区的港口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未来深圳港将超越香港港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进入21 世纪以来,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2.7%,集装箱的中转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也仅为7.4%,中转吞吐量的增速远低于内地港口年均增速,但以通常的标准来衡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据。这表明珠三角地区港口的发展对香港港的繁荣影响有限,香港港中转港地位并未因此而动摇。

香港港中转港地位巩固的原因在于,集装箱货物有着与大宗散货不同的特点。集装箱货物既是高附加值货物,时间敏感度高,又是小批量的货物,每一批货的发货地和最终收货地各不相同,对航线和航班要求高,往往为了合适的航线和航班不惜舍近求远。香港港是老牌的国际航运中心,航班密集,可以减少班期等待时间,缩短集装箱在港口的停留时间;航线和挂靠港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转的需求,不但费用低,而且节省时间。因此,航线多、航班密是集装箱港口重要的竞争力。

香港港是自由港,通关便利、快捷,与内地沿海的港口不同,不受沿海捎带禁令的约束,班轮公司可以把香港港作为基地港,实行干干中转。此外,香港港又是境外港口,在此中转可以在装船港退税,对出口商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香港港的港口费用高于内地港口,但由于集装箱货物附加值高,对高运价承受能力较强,所以高费用对重箱影响并不大。也正因为香港港的费用高,空箱不会来此中转,从而压制了空箱率的上升。此外,香港港比内地港口更接近国际传统航线,就运输距离而言,内地沿海港口运往欧洲和东南亚各国的货物在此中转相较在沿海其他港口中转短,尤其是对上海以南的港口来说颇具吸引力。香港港不仅是珠三角地区外贸货物进出的通道,也是货物从内地沿海运往欧洲的重要中转港。以上种种原因保证了香港港中转港地位的长盛不衰。

空运的发展对香港港的中转货源以及中转货流起了一定的分流作用。在货物运输向(附加值)高、(重量)轻、(厚度)薄、(体积)小的方向发展以及航空运输由高档消费转化为大众消费的双重因素作用下,海运货物呈现向空运转移的趋势,而中转货物更是如此。2001 年至2012 年,进出香港的货物中,空运运量增加了近1 倍,海运运量增加不到一半。2001 年,香港进口货物通过空运与通过海运的价值比为0.40∶0.60;出口货物通过空运中转与通过海运中转的比例为0.32∶0.68,通过空运的货物大大低于通过海运的货物。到2012 年,这两个比例变成了0.63∶0.27 和0.60∶0.40,通过空运进出和中转的货物大大超过了通过海运的货物。从海运转移为空运的货物虽然是高价值货物,但吨位并不多,对香港港中转港地位影响有限。

4 香港港面临中转量相对减少的局面。

香港港中转港地位的巩固,并不意味着香港港的发展不存在挑战,其面临内地到香港港中转的货流相对减少的局面。所谓相对是指内地货物在香港港的中转量虽然绝对量在增长,但占内地货流生成量的比重却在下降。香港港中转货物吞吐量的比例不断攀升表明,香港港的繁荣越来越依赖内地的中转货流;但香港港中转货流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内地港口井喷式增长表明,由于内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外贸物资到香港港中转的需求也在减少。从发展看,中转量绝对减少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因此,香港不能以内地中转外贸货物作为唯一的支柱产业。离岸贸易的快速增长,正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产业。

5 香港的离岸贸易。

离岸贸易的内涵及其形式。离岸贸易是贸易商在买卖双方所在地以外的第三地从事贸易活动,把货物从卖家所在地直接运到买家所在地,不论这批货物是否经过贸易商所在的城市。

离岸贸易有二种形式。一种以中间商身份出现,即商家从商家所在地以外(例如香港)的卖家买来商品后,又转手卖给香港以外的买家;也可能是离岸贸易商将在香港以外加工的商品直接卖给香港以外的买家,商家所赚取的是买进卖出的差价。这种形式称为转手商贸活动。

另一种形式是以中介人的身份出现,即商家根据香港以外的买家或卖家的要求,安排购买或销售商品,包括寻找货源或买家、商讨协议及价格、检查和装运等服务。商品是由香港以外的卖家直接卖给香港以外的买家,商家的收入是向买卖双方收取的佣金。这种形式称为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

离岸贸易与中转贸易的共同点是贸易的要素均与本地无关。中转贸易的发货地和目的地都不是本地,商品也不是本地生产或需要的;离岸贸易的买卖双方都不是本地的,商品也不是本地生产或需要的。香港中转贸易的货流主要来自或转往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而离岸贸易也主要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有关。二者不同之处是中转贸易的货物经过香港,离岸贸易涉及的货物则不一定经过香港。

香港离岸贸易的发展。

香港制造业的萎缩并不代表生产服务业也随之萎缩,原因是从香港内迁的仅仅是对土地和劳动力要求较多的组装、制造等附加值低的项目,而附加值高的项目,如策划、营销等仍然留在香港,使其成为离岸贸易商的集聚地。在制造业内迁之初,由于内地港口能力不足,加工的零部件主要通过香港港运至珠三角地区,加工后的成品也主要通过香港港外运,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香港并以此为契机,利用贸易、金融高度自由的优势建立起了离岸贸易平台,使离岸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001 年,香港离岸贸易额达12 558.3 亿港元,约为中转贸易额的95%;2002 年,离岸贸易额上升至14 582.5 亿港元,超过了同期中转贸易额;之后,在2008 年以前,二者上下不定;2009 年和2011 年,离岸贸易额分别是中转贸易额的1.19 倍和1.32倍。由此可见,香港的离岸贸易商已成功地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并在不断扩大中。

离岸贸易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扩大。

2001 年,香港离岸贸易毛收入为919.6 亿港元,是同期中转贸易毛收入的34.2%,占GDP 的比重为7.1%;2011 年,离岸贸易毛收入增至2 617.8 亿港元,是中转贸易毛收入的50.3%,占GDP的比重也提高到13.5%,增加近1 倍。中转贸易与离岸贸易毛收入占GDP 的比重合计为42.4%。由于中转贸易和离岸贸易的收入,尤其是离岸贸易的收入绝大部分可以计入GDP,因此,二者对GDP 的直接贡献率高达40%左右,由此确立了中转贸易和离岸贸易在香港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第13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走出去 区域格局

利用外资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企业逐步加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据统计,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截至2013年底,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到6604.8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具有明显的区位分布特点,区域格局不是特别合理,区域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

1. 中国企业“走出去”现状

根据表1数据,从1991年到201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10亿美元增长到1078.4亿美元,这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49.9%。

表1 1991-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整理得到。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基数较小造成的),但低于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39亿美元,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流量的6.3%,排名世界第3位,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 截至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4354.9亿美元。同时,中国企业对外并购领域扩大,交易金额大,并购项目457个,实际交易金额434亿美元。并购涉及到采矿、电力生产供应、文化娱乐、制造等领域。

2.中国企业“走出去”区域分布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对外直接投资大都流向了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很小。201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香港、美国、哈萨克斯坦、英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委内瑞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卢森堡。整体来看,2012年,中国对亚洲、北美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对其他地区投资下滑。

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张,投资的区位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动。对外投资的初期,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为主的格局,且大多数承包工程以中东和非洲为主要投资区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生产型投资项目明显增加,投资区域开始由初期的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东盟国家向亚非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展。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区位分布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逐步加大了向发达国家的投资。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旧以亚洲和拉丁美洲为主。从流量分布来看,亚洲一直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选择区域,对亚洲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最高,近年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60%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了77.89%。其次为拉丁美洲,尽管流向拉丁美洲的比例近年来有所降低,但是还是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以2010年为例,我国在亚洲投资流量达到了448.9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量的65.1%:①拉丁美洲为105.38亿美元,73.3亿美元,占15.3%%;欧洲为67.6,占9.8%;北美洲26.2亿美元,占3.8%。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投资中,主要流向了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三个地区。2010年流向这三个地区的流量占了70%。2011年,六成的投资流向了这三个地区。②2012年,73.8%的投资流向了亚洲,8.0%的投资流向了欧洲,7.0%的投资流向了拉丁美洲。

从力量结构趋势变化来看,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的比较快,从2003年5.08%增加到2010年的9.82%。对亚洲的投资的比重有所降低。对非洲和大洋洲的投资比重保持了稳定,对北美洲的投资比重有所增加,但增加比重较小。

3.目前“走出去”的区域格局成因分析

众多学者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分布成因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寻求动机,双边贸易、文化接近度、东道国通货膨胀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有学者认为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区域分布是建立在国内行业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基础之上的,其差异较大,成因各异。

就目前而言,贸易型企业分布广泛,以发达地区为主。以前,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以外贸为主,海外投资机构的设立也以贸易代表处及相关运输型机构为主,主要集中在外贸重点市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港澳地区;资源开发型企业分布以非洲、美洲、大洋洲以及俄罗斯等资源较丰富的友好国家为主。苏丹、委内瑞拉、印度等国的石油、天然气开放,澳大利亚的铁矿,赞比亚、秘鲁的铜矿,俄罗斯、美国、新西兰等国的森林开发,西非西欧等地的远洋渔业,规模相对较大;境外加工贸易型企业主要在发展中国家。防治、轻工、家电、机械等产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由于国内饱和,有关企业到海外办厂,将富余设备和人员投入到亚非拉国家,拓展了国际生存和发展空间;对外承包工程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多集中在亚洲。这是建立在国际工程市场区域分布及中国建筑企业总体实力基础上的。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市场崛起并取代了中东成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最大市场,尽管欧美和北美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建筑市场,但受国内公司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所限,所占份额较小。③

整体上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很大的比例流向了亚洲和拉丁美洲,其中流向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占得比例又比较高。中国如此高比例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香港和北美洲的两个小岛是有原因的。第一,这三个地区都具有十分发达的离岸金融体系,同时公司管理体制宽松,注册手续简便,对资本流动限制少。一些中国企业为了规避国内的监管,在这些地区投资成立控股公司,以控股公司的名义在海外上市。第二,三个地区的税收政策比国内优惠,我国香港地区仅对企业利润收取利得税,税率仅为16.5%(有限公司)和15%(非有限公司),而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不对企业收取任何所得税、利得税和公司税。④

4.中国企业“走出去”区域发展政策思考

目前我国正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转变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跨国公司无疑在这些方面具有领先地位,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能够帮助中国企业获得逆向技术效应,进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中国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时,应该适时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倾斜。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是本国企业成功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目标,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分工地位,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该为企业对外投资做好保驾护航工作,可以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进出口银行的政策性融资手段、开发银行的政策性支持手段、行业协会的信息咨询等支持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在出口融资、信息资源和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安全保障。⑤政府同时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立足于服务,从而为企业构建一个好的服务平台,而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更好地去引导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注释:

① 2010年,中国在亚洲地区设立境外企业数量超过8500家,占53.4%.

② 引自:《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③ 许丹松,中国企业“走出去”行业和区域选择[J].中国对外贸易,2004(7).

④ 刘爽,邱爱莲. 国家风险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J]. 商场现代化,2009(33).

⑤ 魏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相关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2008(6).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0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1.

[2]周升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趋势、现状与政策, 东亚论文, 2009(9).

[3]魏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相关问题[J]. 国际经济合作,2008(6).

[4]许丹松,中国企业“走出去”行业和区域选择[J].中国对外贸易,2004(7).

第14篇

关键词:欧盟;普惠制;影响;中国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35-02

普惠制,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GSP)的简称,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性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共同争取的结果,其税目是国际贸易关税中最低的一种,比最惠国税率低1/2~1/3。普惠制具有三项原则: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原则。欧盟(原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71 年建立普惠制,允许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以低于正常关税的税率进入欧洲市场。但从1996 年开始,欧盟相继三次对普惠制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受惠” 产品。

一、欧盟普惠制的演变与发展

1995前欧盟普惠制方案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和具体产品的普惠制实施方案。具体产品的给惠方案由四部分组成:农产品给惠方案、一般工业产品给惠方案、纺织品给惠方案和钢铁制品给惠方案。1995年后欧盟普惠制方案的重大调整:建立了“毕业制度”,包括国家毕业和产品毕业,缩小了优惠幅度。

(一)1995―2004年普惠制的基本内容 [1]

1.将工业产品给惠方案和农产品给惠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合并后,其管理内容为一般安排、特殊鼓励安排、全部或部分撤销普惠制方案、共同条款和过渡性条款,给惠产品根据其敏感程度被划分为非常敏感产品、敏感产品、半敏感产品和不敏感产品四类,普惠制税率则按产品的敏感程度依次定为协定税率(最惠国税率)的85%、70%、35%和免税。

2.继续实施“毕业机制”。欧盟将毕业分为产品毕业和国家毕业。欧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虑是否对一个国家某个行业实施毕业:从“量”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在受惠项下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产品超过了所有受惠国家出口到欧盟的同类产品的25%,那么欧盟就会决定把这个国家的这个行业从欧盟的普惠制方案中排除。从“质”来说,欧盟引进了两个指数,一个是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指数,另一个是这个国家某一行业发展水平的专业化指数。

3.对原产地规则进行调整。在原产地规则上增加了给惠国成分条款,规定受惠国从欧盟任一成员国进口原料、零部件加工制成产品后,再出口到欧盟时,这些来自欧盟的原料、零部件均可视为受惠国的原产品;同时,对加工清单做了部分修改,总体上对原产地标准有所放宽。

(二)2005―2008年欧盟普惠制的基本内容

2005年6月27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有关欧盟新的普惠制方案的第980/2005号条例。新条例对现行的有关普惠制的第2501/2001号条例作了重大修正,将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直到2008年底。欧盟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调整旧的普惠制方案:第一,优惠的对象强调向最不发达的国家倾斜。欧盟将通过“毕业机制”,也就是,通过收回对某些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收回产自某些受惠国的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的普惠制待遇,来优先考虑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和经济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第二,毕业程序更加透明、简化。现行的多重“毕业标准”包括优惠产品的份额、发展指数和出口专业化指数,新的普惠制将以上的多重“毕业”标准修改为单一的标准,即优惠产品的份额标准。第三,改进原产地原则。确定第三国进口货物的原产地是欧共体对不同国家的产品给予不同的关税待遇的前提。

(三)2009―2011年欧盟普惠制方案的基本内容

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7月22日公布了2007/0289(CNS)普惠制修订条例,从2009年元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实施新的普惠制方案。

法规议案对附件1作出修订,该附件罗列了不享受普惠制的产品类别。经修订的附件1保留了大部分在现行法规下不享受优惠的中国内地产品。欧盟对特别奖励安排(GSP+)作出较大幅度的修订,该制度的受惠国须遵守法规议案附件3所列的一切公约的审批及实施准则,有关公约涉及劳工标准、人权、环境等。法规议案也对理事会采纳普惠制优惠撤销法规的期限作出程序上的修订。新法规对“武器以外所有产品安排”作出修订,增加对用于提炼产品的原蔗糖实施的关税配额。

需要强调的是,普惠制法规议案并无更改现行法规的基本条款。在新法规下,中国香港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仍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中国内地产品则仍可享有若干关税优惠。

新方案与以往普惠制方案比较,有以下特点 [2]:

(1)简化普惠制方案。将以往的普惠制五种安排减少为三种:一是针对大多数受惠国的一般安排,把产品分为敏感和非敏感产品,优惠幅度在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的基础上减3.5个百分点或免除关税。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阿富汗、孟加拉、不丹等50个国家可享受到除武器以外的所有产品都免关税、免配额的优惠待遇。三是用鼓励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特殊安排,取代以往的鼓励劳动权利保护、鼓励环境保护和反非法生产和交易的三种安排。(2)增加普惠制方案毕业机制的透明度。

二、欧盟普惠制调整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欧盟普惠制的积极影响

普惠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普惠制可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尤其是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利用普惠制以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来吸引外商来中国投资办厂或开展“三来一补”业务,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可加速推进中国出口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促进我出口产品结构向有利于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转化;可促进外国旅游者在华购买高档旅游纪念品,从而促进我旅游事业的发展;可使我出口产品节约税金,促进国际交流;此外,利用普惠制,做好普惠制签证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中国运用国际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欧盟普惠制调整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3]

1.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优惠幅度减小或取消优惠关税意味着关税台阶的提高,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无疑会形成冲击。面对仍享受优惠关税的其他国家的产品,中国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会大大削弱,尤其是那些微利销往目标国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将更难立足,市场份额将缩小甚至丧失。 如彩电、 微波炉等利润已微乎其微的家电产业,在欧盟市场将难以立足。

2.影响制造业领域的跨国巨头转移投资。享受普惠制是许多跨国集团考虑投资的前提之一,从长远看,普惠制一旦被取消,由于企业出口成本增加,继续在中国投资生产而被取消关税优惠产品出口,势必会造成利润下降,只有一些外商继续看好中国,毕竟中国是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大国,但很多外商企业还是会因为普惠制优惠政策的取消,将影响投资利润的下降而放弃对华投资。

3.改变中国的出口结构。如果欧盟严格执行普惠制毕业机制的话,部分中国毕业产品将不得不慢慢退出欧盟市场,而未毕业仍享受普惠制的商品会得到更多地生产和出口,这将使中国的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三、中国应对欧盟普惠制调整的对策

为减少欧盟取消对华部分产品的普惠制待遇的负面影响,并预防其他给惠国效仿欧盟的做法,中国应该调整战略,规避不利规则,并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来积极适应欧盟普惠制的变化。

第一,优化出口结构,主动避开“毕业”产品,扩大非“毕业”产品的出口。根据欧盟普惠制毕业机制的产品分组和每年审定的特点, 适时调整向欧盟出口的产品种类,以尽可能减少产品毕业的可能;中国出口的商品类别主要是化学品、皮革制品、针织服装、鞋类、玩具等,这些大多是已经从普惠制方案中“毕业”或即将“毕业”的产品。而计算机产品、集成电路、交通工具等可享受普惠制待遇的产品出口所占份额极小,享受到的普惠制优惠也较大,同时,由于中国的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和服务均逊色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只能靠降低价格来增强竞争力,其结果是出口的总体效益降低,贸易条件恶化。所以,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中国外贸企业要转移对已经或即将“毕业产品”的投入,转向出口有“普惠制”资格的新产品 [4]。

第二,提高利用普惠制待遇的技巧。一般来说,普惠制减免关税的直接益处是由进口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等享受的,而中国则通过出口量的增加获得了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发展生产等根本性收益。但是,对于稳定畅销、短缺、紧俏而中国又能把握市场的商品,也可通过与进口商磋商,适当分享普惠制减免关税的直接好处。例如,适当提高售价,分享关税减免优惠。在对给惠国市场行情、普惠制的关税优惠幅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市场巩固的畅销商品,可适当提高售价。又或者在合同中订立专门条款,分享普惠制利益。

第三,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如果某一产品在欧盟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并不代表它在其他发达国家也不能享受优惠。应着力开拓除欧盟以外的其他给惠国的市场,如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等国,以弥补因欧盟取消对华关税优惠而造成的相关产品的出口损失 [5]。

第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实施“走出去”策略。 避开“毕业”限制欧盟和其他给惠国的普惠制方案都将受惠国分为两类, 一类是发展中国家,另一类是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从欧盟普惠制看,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长期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可考虑将毕业或即将毕业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有计划地向那些仍享受普惠制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在符合有关原产地规则(这个条件很重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欧盟的普惠制。

参考文献:

[1]向灵彦.欧盟普惠制调整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2]朱江洁,王少梅.关注欧盟普惠制新方案,积极应对普惠制毕业机制[J].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9,(12).

[3]张宇杰.欧盟普惠制毕业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07,(2).

第15篇

在世界经济中,国际直接投资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经济运作方式之一,且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从总体上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①(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①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②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③。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本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②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③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①。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

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①(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①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②。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超级秘书网

四、结论

1.综合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既存在互补又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的海外投资既有贸易创造效应又有贸易替代效应的理论。有意义的是这些互补和替代关系,或称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效应,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区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是有所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