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量子计算论文范文

量子计算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量子计算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量子计算论文

第1篇

资料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冗余度低、程序与数据独立性较高、能批量处理数据、易于扩充和索引、易于编制应用程序、同时可清晰表达SCL配置档等优点,故选用测量资料数据库来完成SCL配置档的数据建模,利用现有数据库的存储、备份、恢复、并发控制等技术可有效地对数据进行管理。借助数据库技术,根据数据挖掘标准关于数据模型的描述,把SCL档提供的配置信息进行关联、配置,导入数据库中,根据需要导出数据库相关的信息,映射转换成符合要求的配置档,实现信息复用的目的。在数据库中,表是数据信息存储的基本结构,表的设计可以决定显示模块和其他功能模块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的方式。在采集编程描述信息SSD档时,通过在数据库中设计了一系列的表,以实现矿区测量数据存取、查询、修改、备份和维护等基本功能。

2计算机ICD档建表设计

ICD档一般由厂商提供,供配置工具使用,由于ICD档包含的信息量不小,在建表时,不可能将这些信息全都存放在数据库中,这样会影响数据库的运行,所以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应尽量简洁,只需将必要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图形显示界面模块调用数据。ICD档包含的信息可分为标记和数据两部分,其中标记部分的由数据挖掘标准规定,属于静态部分,不需要建表存储在数据库中;而数据部分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属于动态部分,也是数据库的关键内容,故需要建表存储在数据库中。

3XML与测量资料数据库建立

编程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测量资料数据库来管理编程中的相关数据,数据库中包含多张表,表中的数据都是以行和列的二维表形式组织在一起的,每行表达了一个唯一的数据记录,列也称为“字段”,表示数据的种类或属性。各表之间通过某种联系关联起来,组成我们需要的数据库。为了实现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数据挖掘标准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编程设备的对象模型,定义了基于Client/Server的分层数据模型,数据对象描述方法及面向对象的服务。

4XML测量资料存储系统构建

目前,XML数据的存储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类:档系统、存储管理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方式中的基于测量资料数据库的XML存储管理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根据存储时是否使用XML模式,基于测量资料数据库的XML存储方法又能分为结构映射和模型映射。不管采用哪种映射方法,都需要先对矿区测量资料进行编码。XML编码是指对XML文档树的每个节点都按一定的算法进行惟一性编码,根据任两个节点的编码,能够直接判断这两个节点之间是否有祖先、后代等结构关系。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XML编码方案,如区域编码、前缀编码、素数编码等。

5矿区测量资料查询系统

建立测量资料查询是矿区测量资料存储的逆操作,是指从关系表中提取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和一些元数据,与相应元素或属性一起重新组成符合XML规范的形式。换句话说,查询矿区测量资料是将散落在多个关系表中的数据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XML。相对于XML存储系统,XML查询系统的设计较简单。查询系统需能恢复原矿区测量资料片断的结构和内容,同时保证XML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计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获取节点编号Num,在测量资料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关系模式表的信息,再将查询的数据重新组合成XML文档片断。

6结语

第2篇

在世界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的作用已初见端倪,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把世界经济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掌握知识和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所在。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决定因素已不限于经营规模的大小,财产物质的多少,而是更取决于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对人力资源进行持续、有效的投资、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大,人才成为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因此,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对其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外部利益关系人对经济决策的信息需要,这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人力资源会计是通过对企业中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价值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便于他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它是企业专门计量和反映人力资源信息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我国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将人力投资支出费用化,难以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人力资源投资迅猛增加、人力资源支出比重日益加大的今天,费用化往往导致低估企业收益,而在人力资源损耗阶段却又会高估收益,这与真实的情况不符合,必然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无法为企业管理当局、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建立了人力资源会计后,改变了传统会计把人力资源支出都作为当期费用列支的做法,而是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资本化,确认人力资产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同时确认劳动者的权益,并按贡献大小参与企业盈余的分配,促使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充分重视人力资产的作用,承认劳动者的贡献和权益,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结合的新学科,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1、首先,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资产。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视为资产,而传统会计则作为费用。所以谈论人力资源会计,首先就要确认人力资源是否是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据此定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资产,因为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者的这种劳动能力显然是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的;而且,人力资源的成本,即企业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招聘费、培训费、保险费、工资及福利费等支出都是能够以货币计量的;还有,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一旦劳动者被企业雇佣,他的劳动力事实上就已经为企业所控制,在劳动契约解除以前,劳动者不能再自由的向他人出售劳动力,特别是正常上班时间,劳动者的时间和所做的事都不能为自己所控制。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重要经济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2、其次,人力资源应属企业的无形资产。因为,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具有无实物形态、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而持有、可以在一个以上的会计期间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人力资源符合上述定义和特征:(1)人力资产不具备实物形态。人力资产本质上是指员工的服务能力和潜力,这种能力、潜力是没有实物形态的;(2)人力资产是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管理的人力资源;(3)人力资产投资的受益期通常在一个会计期间以上,服务期低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员工的工资等支出一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予以资本化;(4)人力资产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是很难估计的,另外,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大,使人力资产的受益期事实上也很难确定。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应属企业的无形资产。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是指人力资产的计价问题,其关键是对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支出进行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划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取得人力资源的支出。指企业为获得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招聘广告费,支付招聘中介机构手续费,招聘人员的差旅费、接待费、材料费,招聘面试费,体检费,从事招聘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支付被录用人员的迁移费、差旅费及安置时的行政费用等。

2、维护人力资源的支出。指企业对所聘用的员工,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经常性支出,如工薪及奖金支出、劳动保健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社会保险支出、人事管理部门支出等。

3、开发人力资源的支出。指企业为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如见习支出、岗前培训支出,在职培训支出,脱产培训支出等。

上述支出并非都计入人力资产的成本予以资本化,而是只有那些受益期限超过一年以上的支出才予以资本化,其余的则应费用化。具体讲,就是将发生额比较大的人力资源取得支出和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而将日常维护支出和发生额比较小的人力资源取得支出和开发支出予以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由于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与其实际价值往往不符,由此会对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与有用性带来影响。为弥补这一缺陷,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对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评估、估价或描述,并将该信息在会计报告附注中予以适当披露。

四、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

(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重要性原则。人力资源会计应重点核算和提供企业骨干性人力资源的信息,并将投资在这部分人力资源上的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人力资产的成本,并在以后使用过程中分期摊销,这些信息应重点加以揭示;而对一般性职员的相关支出则直接费用化。这样区别核算,既能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又可简化核算,体现重要性原则。

2、历史成本原则。即将招聘、培训和开发人才等一切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成本入账,其数据根据原始发生额归集,客观可靠。

3、成本效益原则。人力资源会计在很多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核算时还应考虑对那些核算成本较高,对决策意义不大的核算项目可不予揭示。

4、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将形成人力资产的数额相对较大的招聘广告费、职工培训费、职工教育经费、稀有人才离职损失费等作为资本性支出,予以资本化;而将发生额比较均衡的日常工资及福利费,发生额较小的招聘费、培训费等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作为收益性支出。

(二)账户设置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主要涉及资本化人力资源成本的归集分配、人力资产价值的确认、人力资产成本的摊销、人力资产价值损失以及费用化人力资源支出的处理等几部分。为此,需要设置如下基本账户:

1、“人力资产”账户:总括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其借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加,贷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现有人力资产的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本账户按职工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2、“人力资产摊销”账户:其贷方反映人力资产的累计分期摊销额,借方反映因退休、离职等原因退出企业的职工之累计摊销额,余额表示现有人力资产的累计摊销额,本账户应按照对应的人力资产明细账设立相应的明细账户。其备抵“人力资产”账户后剩下的余额反映“人力资产”投资成本的摊余价值。

3、“人力资产取得和开发”账户:这是个成本计算性质的过渡账户,用以分类汇集企业在人力资产上的投资成本,借方反映人力资产投资支出的实际数额,贷方反映人力资源取得和开发完成后转入“人力资产”账户的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处于取得和培训阶段的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本账户应设置“人力资产取得成本”和“人力资产开发成本”两个明细账户分别核算。

4、“劳动者权益”账户:该账户属于劳动者权益类账户,用来反映职工因投入劳动力而对企业享有的权益。职工加入企业为企业投入人力资产时,劳动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当职工离开企业导致劳动者权益减少时记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劳动者对企业享有的权益总额。本账户应按照劳动者的类别和具体名称设置明细账核算。

(三)基本账务处理

1、当雇员被录用时,应该根据人力资源评估机构对其评估的价值,借记“人力资产”账户,贷记“劳动者权益”账户。年终,企业应对其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估清查,如评估价大于原账面价值,应按差额部分,借记“人力资产”账户,贷记“劳动者权益”账户,反之,则作相反的分录。当雇员被解雇后应按评估价值借记“劳动者权益”账户,贷记“人力资产”账户。

2、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发生应予资本化的招聘、选拔、培训、开发等费用时,借记“人力资产取得和开发”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雇员正式交付给有关部门使用,结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时,借记“人力资产”账户,贷记“人力资产取得和开发”账户。发生应予费用化的日常维护支出(如工资、奖金等)时,借记“××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工资”等账户。

3、摊销人力资源投资时,借记“××费用”账户,贷记“人力资产摊销”账户。

4、期末,将“人力资产”账户余额减去“人力资产摊销”账户余额,即得人力资产的摊余价值(净值)。

五、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报告与披露

对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我认为应分为两部分:对外报告与对内报告。

1、对外报告。(1)“人力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我认为可列于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之间,因为对人力资源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产,其持续期往往大于一年,而又一般短于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考虑到其流动性,应列示于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之间。将人力资产摊销列在人力资产项目之后,可揭示人力资产的净值。这样列示人力资产,可使管理者注意到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并为提高人力资源效益而设计和执行最佳的管理决策。(2)与此同时,将“劳动者权益”项目列示在实收资本之后,以完整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

第3篇

关键词:车流量法;折旧方法

目前,在高速公路公司中广泛采用车流量法的公路资产折旧办法。在高金平所著《最新税收政策疑难解析》中,就有某提问者介绍的这样一个案例: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与市交通委员会于2005年9月签订了某段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协议中规定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及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自行承担费用、责任和风险,融资、建设、运营、养护及最终移交项目设施、权利。特许经营期28年,自取得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收费之日起计算,特许经营期满将项目移交政府。该公司的公路资产按“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方法为:测算28年的总工作量为6.6亿辆(即总车流量),总投资额为39亿元,然后按每年车流量计提折旧。

1车流量法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仍以上面提到的案例为例。要采用车流量法计算折旧,首先要预测在特许经营期内的总车流量,该例中为6.6亿辆。实际的预测过程为:根据相关的分析,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预测出特许经营期内各年的车流量,加总即为特许经营期内的总车流量。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该例中预测的前三年的车流量分别为1、2、3千万辆。现在我们来考察该企业运营三年后的情况,实际的运营结果是不可能完全符合预测结果的。为方便说明,我们假设该企业的两种实际运营结果并加以讨论。

(1)假设前三年实际运营结果为2、3、4千万辆,由于实际的车流量比预测的车流量多,那么根据实际运营结果计算的折旧情况也比较大。照此发展,由于实际的车流量有可能在不到28年甚至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达到了预测的总车流量6.6亿辆,如果一直根据实际车流量计提折旧并且不修改预测的总车流量,将会在不到28年甚至不到20年的时间内提完折旧。

(2)假设前三年实际运营结果为0.5、1、2千万辆,由于实际的车流量比预测的车流量少,那么根据实际运营结果计算的折旧情况也比较小。照此发展,由于实际的车流量有可能在28年期满后仍达不到预测的总车流量6.6亿辆,如果一直根据实际车流量计提折旧并且不修改预测的总车流量,将会在28年期满后仍未提完折旧。

有些企业有定期根据实际运营情况修改预测总车流量的计划,那么在修改预测总车流量后,又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仅以后年度以新的预测总车流量为基数计算折旧,以前年度已经计算的折旧不再调整,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各个期间的单位车流量分担的折旧额不同;另一种情况是不仅以后年度以新的预测总车流量为基数计算折旧,以前年度已经计算的折旧也要追溯调整,这种情况下会造成整个特许经营期内单位车流量分担的折旧额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直到期满后才能最终确定。

2工作量法的性质及适用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国税函〔2006〕452号):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与年限平均法同属直线折旧法;在会计处理上按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人,可依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进行税务处理。由此可见,工作量法是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的备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在性质上属于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之所以能与年限平均法一样同属直线折旧法,是由于其与年限平均法一样具有直线折旧的属性。年限平均法是单位时间承担的折旧额相等,而工作量法是单位工作量承担的折旧额相等,二者均具有一定单位承担相同折旧额的特性。

但作为直线折旧法之一中的工作量法据用一定的适用条件。既然要使单位工作量承担相同的折旧额,这就要求拟采用工作量法折旧的固定资产具有这样的特性:介于资产的自身设计及构造,该项资产的使用寿命与其使用强度具有很直接的关系,而与资产的使用时间关系不是很大,而且该资产的总的可使用工作量能够事先得到合理的估计。典型的适合采用工作量法的资产例子为汽车,汽车就具有行驶到一定的历程后(即达到一定的工作量)就要报废的特性。我们知道,如果使用强度大即每年的行驶里程长,则汽车就用不了几年;而如果其使用强度小即每年的行驶里程短,则汽车就可以用好多年。换句话说,对于适合采用工作量法折旧的固定资产来讲,对它的使用寿命的估计是根据它的可达到的总工作量进行而不是根据使用年限进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该项资产的特性。

对于具备工作量法适用条件的资产,采用工作量法计算折旧会呈现下述特征:每单位工作量承担的折旧额可以事先确定,在达到总工作量也即提完折旧时资产已经或接近于报废。

3车流量法不属于工作量法

对于公路资产来讲,基于其自身的特性,它的使用寿命是很长的,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会有“特许经营期满将项目移交政府”的协议内容。而对于高速公路公司来讲,其拥有公路资产的时间是确定的,是协议约定的特许经营期,在上述案例中,这一期限是28年。这一期限是高速公路公司对公路资产的使用寿命的最合理的估计,因此,这一期限也就自然形成了对公路资产计算折旧的基础。特许经营期的这一基础地位也可以从车流量法的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