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职业道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高等院校也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相应地开设了一些相关的课程,但都是以选修课或考查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学时间与考试课或必修课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另外,在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在高等院校师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看重知识技能教育,忽略道德教育的现象,他们普遍认为:“修行道德不如苦练本领”、“薄技在身一生无忧”;最后,社会中评判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考察毕业生就业状况。可见,以出口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对德育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给予与需求脱节
近观新时期德育教育,不难发现学校课堂上的给予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二者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首先,讲授内容明显滞后。当今,具有思维活跃喜新猎奇特征的大学生自然会对新事物趋之若鹜。然而,课堂上老师却继续发扬传统重复着陈旧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教材过于宽泛。高等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大都是过于追求通用,反而人为抹杀行业道德的个性化差异,学校所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特殊要求不多,既使有些许教材涉及到行业职业道德,但也大都没有做到充分兼顾行业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岗位特殊要求。面对众多带有需求差异的学生群体,学校教育在没有有效衔接给予需求时,很难达到具有差异化的道德教育的预期目的。
二、家庭原因
(一)被污染家庭的影响
“人类至今还没有发明比家庭更完善的教育机构”。健康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职业萌生期的大学生,其职业心理逐步洞开,有强烈职业选择冲动,但自身职业意志依然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被铜臭,甚至唯利是图所污染的家庭环境,只能会给正处于职业道德形成期的大学生带来重利、逐利不良影响。长期生活在该家庭环境中的学生在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之前,其思想早已被污染的家庭环境所污染,而且其负面影响在遇到适宜条件会持续发酵,最终将成为妨碍从这个家庭中走出的大学生拥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不利因素。
(二)家庭道德较低的负面影响
鲁迅在《我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写到:“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事实证明,家雀巢中永远也飞不出翱翔蓝天的雄鹰。一个家庭的共同道德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从这个家庭走出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是因为大学生在没有走进大学之前就会在成长中经常学习和模仿家庭成员,无论是待人处事亦或是价值判断及取舍等方面,都将会映射到孩子成长的心灵之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平表面上独立,实则像连通器一样相互根连。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便会促进家庭道德的形成。如果家庭道德水平偏低,终将会成为从这个家庭走出的大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的羁绊。
三、学生原因
(一)自我提升意识淡薄
无论是社会引导、家庭影响还是学校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来说,都是外因,而真正的内因则是自身的努力提升道德认知并在反复实践中稳定为道德自觉。正如科尔伯格所说的那样,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同样,高尚职业道德的形成也不是背记“某些良训箴言,而是反复经历道德冲突而表现出的稳定积极地道德判断,进而将道德判断上升到道德自觉。”再看当下大学生由于自身提升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院校的课程教育几乎流于形式,再加上自身存有浓厚的功利学习目的,使其很难自觉研习能够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知识。思想深处没有规范的道德认知,在道德冲突实践中也很难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缺少正确道德判断的支撑自觉高尚的道德行为也不可能无意识的处处绽放。
(二)主动内化还需加强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培育期;定向期;就业实践期
在21世纪,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那么,这一切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莫过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各个因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降低。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现状
1.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每年都在做着就业率统计和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好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实习工厂,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职业道德行为教育问题,却间接地促进了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说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比如机械工程系的远大班、中联班、博世班等。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职学校教育中不同阶段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1.打好基础。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准备
顺利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长期规划。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大学生们在大一学期间就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大一是“培育期”,学生应多与学长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职业的情况,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学习。
在各类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职高专类毕业生企业普遍表示更欣赏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据了解,参加招聘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产集团、酒店、IT行业等等,显示出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业“人才高消费”的观念有所改变,有不少企业就表示:“能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说明,学得一技傍身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正逐渐以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也开始转变用人观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而更加推崇“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择才理念。
因此,大一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事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每学期为了考试而学习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为了今后就业打基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在职场上拥有过人的实力,必须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最终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打好基础。
2.扎实专业知识基本功,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石。
大二为“定向期”,学生应考虑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开始尝试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我院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希望学生积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相关证书考试,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招聘会上,参加应聘的人成千上万,用人单位凭什么选择你呢?在同等学历下,你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优势,展示别人没有而你拥有的东西。作为大二的学生,不妨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一项专长。它会为你今后就业增加一项砝码。
3.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培养是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
具体表现在:第一,在价值取向上,功利主义严重。据笔者对238名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75%以上的大学生找好工作的标准不是提供好的学习平台而是工资福利待遇,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部分学生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敬业精神的缺失,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第二,在职业道德判断标准上,不少学生观念模糊、庸俗甚至十分错误。奉献意识淡薄,过分看重工作待遇,不少学生认为在职场当中升职不靠能力靠关系,认为关系是职场发展的法宝,从而忽视了对自身全面正确的认识,缺乏敬业精神,更谈不上爱岗敬业。第三,在职业精神的培养上,缺乏基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随着生活条件的优越和独生子女政策问题的显现,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自我的环境中长大,从而造成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反映在职场中就是团队合作意识淡薄。优越的物资生活又同时造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薄弱和个人为中心意识的强化,使得大学生在工作中稍遇挫折就离职而去。第四,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问题还表现在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法制观念、责任意识等方面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
2职业道德素养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作用
2.1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型人才的基础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方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的基础。人是技术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人对社会贡献程度大小的不是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是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高低。职业道德水平越高的人,技术水平越高对社会的贡献度越大。反之,职业水平越低的人,技术水平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度反而越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乎学校的声誉,而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产生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日趋成熟,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标准由技术转向更加注重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考核。根据笔者对企业的问卷调查,企业最看重大学生品质的前五项排名分别是:第一,优良的个人品质;第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三,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第五,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完成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才。
2.2大学生职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人本素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价值体系日益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人的价值取向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中国当下社会变革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势必会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的价值观造成深刻影响和改变。特别是以己为中心的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物质观、过分强调关系弱化能力的人际观泛滥等等,势必会对大学生的职业成长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时代的变化,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代企业判断一名出色员工的标准应具有忠诚、敬业、勤奋、正直、工作主动、尽职尽责、宽容、感恩、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等十大职业素质。这十个方面正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优秀的职业品格将是未来大学生在职业成长中必备的人本素养。
3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3.1抓好“就业指导”理论教学,切实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就业指导课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理论课程。高校开设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为此,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内容的更新与转变,“就业指导”和“两课”内容应更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紧跟社会形势的变化及对人的价值取向的深刻影响,及时反映时代的变化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大教学改革;二是“两课”教学方法要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前提,以开展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三是在做好大班上课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经常性教育活动,把大学生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2以顶岗实习为依托,强化实习期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充分利用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论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训中完成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通过实习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下领悟、体会和感悟职业道德,在实习过程中塑造学生的团队合作、爱岗奉献、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意识培养,通过教师和企业人员的指导、实践完成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同时,实践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工作认真负责的品德。大学生只有不断地融入社会,才能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同时正确地审视自己的不足,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从根本上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升。
3.3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诸多因素,作为大学生成长和学习的校园起着主阵地的作用。大学生正是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三观”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核心载体,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把职业道德教育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积极向上、人文情怀浓厚、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文明、卫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通过“文明宿舍”、“优秀班级”的评比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公共场所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牌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邀请优秀校友为学生做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事实证明,校园文化不仅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而且直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提升和发展。
3.4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社会和家庭也应肩负起应有的教育职责。学校教育应侧重于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社会教育应侧重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培养,家庭教育侧重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的职业道德问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只有加强同社会、家庭的联系,三方面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对学生共同施加良好的影响,才能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