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博职称论文范文

文博职称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博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博职称论文

第1篇

1.1废水处理站

(1)弱腐蚀性池子:

玻璃鳞片涂料(厚度≥200μm)。(2)中腐蚀性池子:乙烯基树脂玻璃钢防腐(三布四油)。(3)强腐蚀性池子:池底和内侧壁高度400mm范围内贴20mm厚耐酸砖(乙烯基树脂胶泥挤缝),其余部位采用树脂玻璃鳞片防腐。

1.2防腐做法归类如下:

(1)耐酸砖防腐:砼结构层;乙烯基树脂玻璃钢隔离层(二布三油);乙烯基树脂胶泥结合层;贴耐酸砖(挤缝)。(2)树脂玻璃鳞片防腐:即乙烯基树脂玻璃钢隔离层(二布三油),加五布六油防腐层(短切毡、玻璃丝布,短切毡、玻璃丝布,表面毡共五布),表面涂刷两道玻璃鳞片涂料(300μm)。(3)乙烯基树脂玻璃钢三布四油防腐。(4)玻璃鳞片涂料防腐:乙烯基树脂玻璃鳞片涂料(200μm)。(5)乙烯基树脂砂浆防腐。(6)氯磺化聚乙烯涂料防腐。

2主要技术要点

2.1耐酸砖

(1)基层处理:基层采用轻型手动研磨机械打磨,被油脂污染的表面必须进行预处理,经处理后基层必须达到《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相关要求。防腐施工前基层表面必须洁净,基层打磨完毕用干净软毛刷、压缩空气或工业吸尘器,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2)施工隔离层:①封底层:防腐时先刷乙烯基树脂底漆两遍,树脂应均匀,不得有遗漏或流挂,并保证树脂表面亮光,树脂固化时间严格按照所选树脂产品相关要求执行。在基层拐角或凹陷不平处,应先用乙烯基树脂胶泥倒圆角或刮平,胶泥固化时间也应严格按照产品相关要求执行。待底层固化干燥后再施工隔离层。②隔离层施工:隔离层为二层玻璃丝布(厚度0.2mm),各层之间采用乙烯基树脂粘接,按连续法进行施工,先涂刷一层乙烯基树脂,随即贴上一层玻璃丝布,必须贴实,赶净气泡,其上再涂一层树脂,然后粘贴第二层玻璃丝布,树脂应饱满。每铺一层,应检查前一层的质量,当发现有毛刺、脱层和气泡等缺陷时,应进行修补。玻璃丝布的搭结宽度不应小于50mm,上下层纤维的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50mm。阴阳角处应增加1~2层。待最外一层固化干燥后,再刷乙烯基树脂面漆两遍,防腐层厚度不小于0.6mm。(3)贴耐酸砖:砌筑前宜先试排,铺砌时应由低向高,阴角处立面块材应压住平面块材,阳角处平面块材盖住立面块材。不得出现十字通缝,多层块材不得出现重叠缝。树脂胶泥结合层应饱满密实,贴耐酸砖前先将拐角处采用乙烯基树脂胶泥补好,然后采用挤缝方式贴瓷砖,胶泥为乙烯基树脂胶泥。总防腐层厚度为30mm。

2.2树脂玻璃鳞片

(1)基层处理:同耐酸瓷砖防腐做法中基层处理。(2)施工隔离层:同耐酸瓷砖防腐做法中隔离层做法。(3)防腐层施工:隔离层施工完毕按短切毡(厚度0.6mm)、玻璃丝布(厚度0.2mm)、短切毡(厚度0.6mm)、玻璃丝布(厚度0.2mm)、表面毡(厚度0.2mm)进行防腐处理,各层之间采用乙烯基树脂进行粘接,施工方法参照隔离层。(4)面漆:防腐层干燥固化后,在表面毡外再刷树脂鳞片面漆两遍,面漆应均匀、饱满密实,不得有遗漏或流挂,并保证树脂表面亮光,树脂固化时间严格按照所选产品相关要求执行。(5)总防腐层厚度不小于3mm。

2.3树脂玻璃钢

(1)基层处理:同耐酸砖防腐做法中基层处理。(2)防腐层施工:同耐酸砖防腐做法中隔离层做法,层数按下述要求:防腐时先刷乙烯基树脂底漆两遍,保证树脂表面亮光,再做3层玻璃丝布(厚度0.2mm)防腐,各层之间采用乙烯基树脂粘接,做完后再刷乙烯基树脂面漆两遍。

2.4玻璃鳞片涂料防腐层厚度不小于1mm。

做法与(5)中环氧涂料防腐做法基本相同,玻璃涂料不许加稀释剂或其他溶剂。

2.5乙烯基树脂砂浆

(1)基层处理:同耐酸砖防腐做法中基层处理。(2)隔离层:同耐酸砖防腐做法中隔离层施工。隔离层最后一道乙烯基胶料面层上,撒0.7-1.2mm石英砂一层,涂层均匀,以增强与砂浆层的粘接力,隔离层固化干燥24小时以后,再施工树脂砂浆层。(3)树脂砂浆层:隔离层上先薄而均匀地喷一层胶料,随即在其上摊铺砂浆,并随摊随揉压,使表面出浆,然后一次抹平压光。抹压应在砂浆胶凝前完成,已胶凝的砂浆禁止使用。施工养护至少3昼夜方可进行下道工序。(4)稀胶泥罩面:胶泥罩面设计1mm厚,为了防止胶泥固化产生微小裂缝,需要分两次抹压。固化时间24小时。(5)刷面漆:刷乙烯基面漆二道,每道固化24小时。

2.6氯磺化聚乙烯涂料

(1)基层处理:基层处理与耐酸砖防腐做法相同。(2)批腻子:砼表面的裂缝、麻面、气孔、凹陷不平处,用水泥901胶水腻子三道修补填刮平整。(3)刷底漆:刷氯磺化聚乙烯底漆一道,涂层均匀、不流淌,严禁漏刷。干燥后,刮涂料腻子一道。凹陷处补刮平整。(4)刷面漆:根据涂料配比,配制面漆,采用滚漆,每道漆涂装间隔时间不宜小于8小时。涂刷道数按设计要求5道,涂层厚度应均匀,不流淌,严禁漏刷,色泽应均匀一致。(5)固化养护:常温下养护7天。

3质量控制措施

3.1混凝土基层控制

(1)砼基层表面的浮灰、水泥渣清理干净,有污染的部位用溶剂擦净并晾干。(2)砼基层必须洁净平整,坚固密实;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起砂、脱壳、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3)砼基层平面部位采用轻型研磨机打磨,立面及边角部位采用手持式研磨机或钢丝刷进行打磨。(4)防腐施工开始前,必须用干净软毛刷、压缩空气或工业吸尘器,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5)处理完毕的砼基层表面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允许间隙不大于2mm。(6)处理好的砼基层表面不宜做水泥砂浆抹灰找平,如必须找平,找平层应无空鼓现象,其养护时间要达到28天,在强度报告合格、含水率合格后方可施工隔离层。

3.2施工环境温度控制

(1)采用普通固化剂施工时气温宜为10至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2)选用低温固化剂,可以在0℃以上的环境中施工。(3)如果施工气温低于0℃,必须采取保温措施。(4)管廊内每隔50米至少配置一个温度计。

3.3施工环境湿度控制

(1)基层含水率:砼基层必须干燥,外观应发白无潮影,在20mm厚度内的含水率不应大于6%,严禁有水渗漏。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检查基层含水率,具体为:将450×450mm的透明聚乙烯薄膜,周边用胶带纸牢固粘贴密封在基层表面上,避免阳光照射或损坏薄膜,并应在16h后观察塑料薄膜,无水珠或湿气存在为合格,每40m2应做一次实验。(2)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0%,每个池体内至少配置一个湿度计,管廊内每隔50米配置一个湿度计。(3)施工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0%时停止作业,如不能停止施工,必须配备足够数量轴流风机或烘干机等设备,降低环境湿度。(4)对于露天作业的构筑物,必须搭设防雨篷,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3.4其他相关要求

(1)每批树脂都根据说明书及规范要求先做小样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施工配比。胶泥、胶料拌制配备专职熟练工,每次配料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准确,并做好记录。(2)树脂和固化剂的作用是放热反应,配置量过大不易散热,每次根据施工进度确定配置量,随配随用,在初凝期(30-45分钟)内用完。(3)玻璃纤维布的经纬向强度不同,应注意使玻璃纤维布纵横交替铺设。(4)在立面或斜面铺贴玻璃钢时,由于树脂自重及黏度小的原因,常常造成树脂胶料流挂现象,因此施工中可在胶料中加入1%—3%的轻质二氧化硅(俗称“气相白炭黑”),以使胶料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能。(5)针对树脂胶泥和树脂砂浆应测定其抗拉和抗压强度两个性能指标,试块留置组数同普通砂浆的留置组数。

4结束语

第2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要素分析

1.教育者(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即传播者,是传播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力量,对信息的收集、选择、删除、保留、发出起着把关作用,是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守门人”,是后续环节中的教育信息编码者、发送者和控制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作为传播者,教育者功能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2.受教育者(受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即受众,是传播的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最终效果的直接体现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方”,受教育者出于自身需要,对教育者发送的教育内容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并将其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受众的受教育者本身并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甚至在有条件的选择和接纳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斥和反抗,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性作用。

3.教育介体(传播内容和方法)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传播中的传播信息和传播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种方式与手段的选择,都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要把特定的教育内容有效的传播给受教育者,必须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和方法的选择影响着传播信息的效果。教育方法是传播者进行说服教育的辅助条件,决定教育效果的速度和程度。有效的传播介体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4.教育情境(大众传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大众传播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通过传播媒介传播思想政治道德知识和规范,对人们施加广泛而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大众传播所传播的信息造成的不良的舆论环境也会削弱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注意抑制和消除大众传播环境的的消极影响,利用并强化其中的积极影响。同时受教育者在信息接受过程中要培养自身信息辨别能力,主动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传播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传播学理论分析

1.运用“把关人”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相互交流,交互作用。其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活动的传播者、组织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1947年,美国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的理论。“把关人”(gatekeepers)是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它是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素质和对传播信息的筛选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2.运用受众选择性心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需要驱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受教育者)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导者(教育者)所传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内化、外化及反馈调节等一系列完整的连续性活动。”[4]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传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信念、立场、需要、兴趣等有选择的接受信息。1960年,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JosephKlappe)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将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由于过多信息的干扰,受众会产生于传播者意图不符的理解偏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了解、利用受众的经验、态度、立场,改进传播方式,从尊重受众需要的角度进行传播活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选择性心理的作用,调控和引导传播内容,传播受教者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3.运用个体差异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发展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作为主体性的能动活动,对接受客体也会形成创新期待。主要表现为接受对象在理解选择过程中,通过自我更新和文化自觉调适,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对信息认识深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接受主体的个性和接受差异由创新期待体现,而创新期待也是接受主体主体性的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没有创新期待就没有接受主体的超越自己的主动性。对于知识结构丰富的接受主体,其思维往往比较活跃,要求打破原有知识水平,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超越。1946年霍夫兰首先提出个体差异理论,经德弗勒加以修正形成。每个人的成才环境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信息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简言之,由于个性差异会对信息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和理解,随之态度和行为也会因人而异,同样的信息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把握接受主体的个性特点和层次需求,有的放矢的教育,对于塑造和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运用“培养”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环境制约外在环境制约规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来自其他方面外在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因素十分广泛复杂,这里主要是指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事物的外部环境,即大众媒介环境,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提出的“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倾向性,使得人们的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存在很大的偏离,这种长期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观。一方面,大众媒介环境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提高信息接受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受教育者的媒介使用能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路径的传播学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传播学视角解读,从不同视角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对运用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探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创新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提高教育者(信源)可信度,是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可信性和内在人格上让人信服魅力,还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成为专家型传播者。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将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多角度、多视角、多层次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人们对传播者的评价常基于三个特征:它的知识和正确性、他的可靠和诚实程度及他的意图。传播学者霍夫兰在说服效果研究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可信性效果”指出,传播者(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低,说服效果越小。受教育者如果认为教育者学有所长、诚实可信、意图公正,就容易对教育者产生认同的积极接受心理,反之,则容易对教育者传播的信息产生抵触心理。

(二)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心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的主体选择性,根据接受主体的个性特征,兴趣需求,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才能有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传播学中从受众的需求和接受信息的原因出发进行研究的使用与满足论,是一种新兴的受众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这一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由于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都各不相同,传播的信息不可能被所有受众全部接受,受众会从中挑选出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进行认识和理解。受众面对信息的传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传播内容和讯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传播活动的主动权最终是受众而不是传播者所掌握。

(三)把握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先进性和教育方法的巧妙性,提升受教育者理解和创新能力从上述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研究可以看出,传播者自身的可信度是提高思想政治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则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休眠效应”。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源可信性的影响趋于减弱,而传播内容的作用才开始真正发挥出来。由于传播过程中“休眠效应”的存在,要想达到长期的说服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者选择具有真实性、有益性的教育信息,一方面要尽量选择权威部门或者主流媒体的信息作为施教材料,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受教者的精神需要,分层次、分结构传输教育内容,培养受教者的创新发展能力。同时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如“形象说理”、“辩证施教”、“促膝交谈”等教育方法都可以使教育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四)建构良好教育环境,加强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介体三个基本要素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但是整个教育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时效性等特点使其在信息环境的形成过程中拥有其他类型传播不可比拟的强大力量。在传播主流意识,控制舆论,培养民族的政治觉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也给公众的价值观念造成了消极影响。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需要大众传媒发挥文化教育的正功能,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传播给每一位受教育者,同时培养受教育者的信息解读能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在于帮助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在面对汹涌而至的大众传播资源以及在其身后蕴藏的复杂社会关系,能够正确的掌握批判、解读、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与控制

随着教育领域内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介入,各方面都发生重要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教育信息传播是传播理论向教育研究渗透而产生的结果。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教育信息传播的特征,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并根据教育的客观规律,探求获取最佳教育效果的途径;重视研究教育传播过程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知识信息的传递来培养和训练人,发挥教育的总体效益。

1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及其构成要素

教育信息传播过程是教育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媒介、学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是:教师先把教学内容进行编码整理,形成信息载体,通过媒体通道(如电脑)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受这个信号,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对该信号进行理解(译码),并做出一定的响应;教师根据这个响应进行分析并进行诊断评价,以调整自己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处理者、帮助者、组织者,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传播。教师的传播技巧及对媒体使用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作用在于能动地根据学习目的接收信息,根据自己的认知处理信息并做出反馈,最后对信息进行再整理。客体包括传播信息及载体、教学环境、师生的心理因素。客体产生促进教学或干扰教学的效果,最后被组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2教育信息传播的—般规律

2.1学生对教师发出的信息具有进择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生,他的学习动机、兴趣、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不同,对教师所要表达的信息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导致其对信息的认识角度不同,或接受的信息量的不同。教师所传播的信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就可以选择接受更大的信息量。

2.2传播的信息要具有薪异性新异信息能引学生更大的注意,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对教学信息加以编码,增加有用的信息,使用图文声像增强信息的新鲜感,使信息更具有表现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生对信息进行记忆的动力和能力。

2.3信息传播过程要有科学性人类接受信息的速度是有限的,所以传播的速度不能太快;同时人类对信息编码的方式极为敏感,如对黑白图片的识别需要1.2秒,而对彩色图片的识别只需0.9秒。教师采用科学的编码表达信息,尽量控制信息的冗余,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2。4合理排除和利用信息的干扰干扰总是伴随信息传播出现。教师应该尽量排除客观上的干扰,减少信息的冗余,采用合适的编码方式,创建适合于教学的传播环境,利用自身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3教育的控制

3.1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教学过程的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从教学任务规划开始。最优的规划要求以综合的方法来设计教学任务,不容许教学任务具有片面性,要同时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整个教育教学任务。最优的规划应当考虑教学过程的整个系统的特点,即认真估计受者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条件,预测在现有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优效果。在研究受者的基础上具体确定学习任务,可以作为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根据受者实际学习的可能性来拟定措施,进行有效的教学,使传者的教育影响同受者的可能性和积极性水融,从而获得很高的教育效率。

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活态展示

中图分类号:G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博物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传承,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尝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所参观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从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思考博物馆对于古老文化记忆的留存与传承,以及这种展示方式与观众内心之间产生的互动,进而探讨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的认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有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正确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博物馆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是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

实物性是博物馆的主要特征,博物馆作为一种事物的运动形式,可以说自始至终是围绕着“物”进行的。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受物质载体的限制,并不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也不以物质载体为主。其存在于人们口头传说和表述中,存在于不同的艺术表演之中,存在于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之中,存在于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之中。它展示的是人或人群甚至一个民族对生产生活在认识上产生的情感或动机,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表达,并逐渐被人们共同体接受,形成固定模式,被后人继承且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他们普遍接受的固定的表达内心情感或动机的最佳方式。②博物馆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成博物馆基本职能的一个扩展,它改变了单纯以物为主的陈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其载体的实物性相结合,通过对其详细介绍,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与观众形成互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任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都必须考虑到“人”这一要素,具体到博物馆而言,就是要考虑观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所发生的互动关系――观众看到了什么?观众有什么收获?博物馆陈列展览只有和观众形成隐性及显性互动,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并启发观众的文化自觉性,才能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从而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一)何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主要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生动的,是不断发展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必须考虑到其独特性,应区别于传统博物馆以物为主的陈列方式,发展出一套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展示方式,使其有一个生存传承的空间,在这方面我国的专家学者已经有很多论述和探讨;其二,非遗类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其具有鲜活性,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产生文化自觉性,这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

(二)文化冲击力、感染力的营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对传统文化技艺的展示,应启发观众的思考,给观众内心带来冲击力,营造出一种文化冲击力和感染力。

以位于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例进行详细介绍,作为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其主要包括序厅、人类非遗名录厅、国家级非遗名录厅及后记厅4个展馆。实际上在这座博物馆中并未展示很多的珍贵文物,整座馆以一种简洁、生动、有趣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文化感染力:进入馆内的孩童面对新鲜有趣的文化游戏乐此不疲,同样也唤起成年人对于逐渐趋于消失的中国文化的深沉思索,整个场景展示富于思考性、趣味性、震撼性。综合来看,其给观众带来的文化冲击力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光隧道带来的深沉思索

进入馆中,首先展示在观众眼前的是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拼成的世界地图,上书“世界的和声”,在这个地图上用图片、视频等合成了地球,蔚为大观。随后进入一个深长幽邃的时光隧道,简单的文字如“千童信子节活动的传承越来越困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历农历新年陷入困境”、“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濒临灭绝”……通过最简洁的文字告诉着观众一个最大的事实。在参观过程中让人感受到强大的心里冲击,或惋惜、或哀叹、或感伤,所有陈列的目的不过在于激起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愿望,在展览的开始就营造了对文化遗产的思索,可以说是为整个展陈做了一个铺垫。

2.视听等高科技的运用

该馆运用了大量的视听技术,高科技的运用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观众的距离,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氛围,观众在动手参与的同时,用心和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在陈列民间传说如“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等时,将展板和听筒相结合,通过听筒传音的方式,分别用申请方方言、普通户、英语三种语言来讲述,拿起小小听筒选择你想听的语言,一段故事就会在你耳边娓娓道来,民间故事、山歌、戏剧、民族器乐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展示,生动而不死板,同时加大了观众的参与度。又如对川剧变脸艺术的展示,观众站在展示区,自动化感应技术就会对应观众的脸孔模拟川剧变脸,让观众体会到了川剧的魅力与乐趣。

这种化无行为有形的展示手法,生动有趣,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陈列开头的强大感染力,让人们在无形之中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真正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达到了对其的宣传教育的效果。

(三)传统陈列和现场展演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文化盛宴

区别于上述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用清代花楼木质机现场手工制作蜀锦;集中陈列、展示古今蜀锦、蜀绣精品,并销售产品;除此之外,仍保留蜀锦半手工半机械传统生产和现代工艺织造。进入展厅,锦绣炫目、色彩纷呈,奇美精妙,让人叹为观止。该博物馆对于蜀锦、蜀绣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制作加工工艺结合到了一起,通过对手工技艺的现场参观,传承千年的民族技艺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欣赏,还有对民族智慧的自豪之情。这种“活态”的技艺传承,无疑是观众在传统博物馆中所不能见到的,也是非遗类博物馆的不同之处。

三、小结

2013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这一主题的实现还很漫长。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者,不仅要考虑对其本身的保护,更应该考虑到“人”的传承和创新,思考如何使观众和展览发生互动,从而推动这一主题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张柏:中国博物馆志[M].文物出版社,2012.

[2]苏士澍: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6[M].文物出版社,2006.

[3]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4]潘守永: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赣南师范学院院报

[5]马建军: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

[6]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

[7]彭建波:谈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资源建设――以皮影数字博物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

注解

第5篇

关键词: 广播 语言要素应用 民族文化 传承与制约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文化被认为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1]P3。广播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承民族文化是广播语言要素应用的天然使命,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状况必然制约广播语言要素的应用。本文论析汉语广播语言要素应用与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传承与制约关系。

一、广播语言借助语言要素应用传承民族文化

“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中,广播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充分发挥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2]。广播语言总要借助一定的语言要素应用传承民族文化的。在汉语广播中,中华民族文化需要借助合乎规范要求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要素传承。

(一)借助恰当的语音要素传承文化

总面积13000平方米,虽不像北京故宫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山坡地形修造,位置上突出红宫,色彩上强调前后对比,使整座建筑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雄伟壮观。(中央台①2009年6月18日《雪域高原上的圣殿――布达拉宫实录》)

例中引文双音节词语占多数,朗朗上口,节律感较强,易于播读,如“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雄伟”、“壮观”。

除正常播x音节外,播音员还要正确发好引文中的语流音变,如“Zǒng(总)”当由“214”读如“21”,“yīwà(一万)”的“yī(一)”当由“55”读如“35”等。需要处理好句中的停顿、重音和句调等。

“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山坡|地形||修造”中,单画线表示时间较短的停顿,双画线表示时间较长的停顿,加粗者宜重读而经由重读处理等手段,“13000”、“红宫”、“主次分明”、“雄伟壮观”等很容易入耳、入脑。引文句调就总体而言,先平缓后上扬。

正确处理广播语音要素,才能正确传递广播语言信息,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成效。

(二)借助恰当的词汇要素传承文化

上例引文不长,但其中词汇类聚、词形类聚和词义类聚应用形式仍然较丰富。基本词和一般词都有较多的使用;使用成对词“前”与“后”、“主”与“次”;使用熟语――成语“主次分明”。因为广播语言表意要简明,所以引文多用单义词。这些词语,首先是规范的,其次是根据广播语意表达需要而选用的,有助于体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效。

前来学习抽纱刺绣技术、领取刺绣原料和回缴刺绣产品的本乡青年妇女络绎不绝。(商丘台2006年5月9日《虞城县积极向农家妇女传授农科技术》)

“妇”的义项有三:“妇女”“已婚的女子”“妻”;“妇女”义为“成年女子的通称”。汉民族文化语境中,“妇女”更多凸显“已婚”的义素。因此,称呼青年女性时,要慎用“妇女”一词。例中前来学习的“青年妇女”未必是“已婚”者,则“青年妇女”可改为“女青年”。

(三)借助恰当的语法要素传承文化

前述布达拉宫引文根据广播媒体特征及其语意表达的需要使用汉语词类和句类。引文多使用通俗易懂的名词(如“北京”)、动词(如“修造”)、形容词(如“巧妙”)、“数词”(如“13000”)等实词;多使用易入耳、入脑的介词(如“利用”)、连词(如“但是”)、助词(如“地”)等虚词。引文虽然使用了转折复句“虽然……但……”,但复句内部的分句及其他单句都较短,听众仍较易知悉已广播的信息。“位置上突出红宫”与“色彩上强调前后对比”结构上较为对称。

借由语音、词汇、语法要素的恰当使用,引文将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在听众的脑海里,卓有成效地传承了藏民族物态文化。

(四)反映语言要素自身发展脉络

语言是心态文化构成要素之一,汉语言广播同样反映语言要素自身发展的脉络。

1.较多留存方音

戏曲类及方言广播较多留存了方音。“任何剧种,最初都起源于民间,都以当地方音为基本语音,再加以艺术的表现。只有当某一剧种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全国性剧种的时候,才与民族共同语语音发生直接的关系”[3]。早期京剧著名艺人谭鑫培等把湖广音融入京剧,成为京剧语音系统内影响最大的方音。高朗亭“三庆班”等“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又把安徽方音融入京剧中。

2.较多留存历史名词

讲述史实的广播语言较多留存历史名词。据节目制作、播音时间或相关史料,可大致推演某历史名词发展的脉络。

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等4件铜兽首18日在北京圆明园公园免费向公众展出。(中央台2003年10月20日《圆明园失散国宝免费向公众展出》)

例中“牛首”“虎首”等分别是“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等的简称,它们都是历史名词,出现于清朝乾隆年间。

3.反映汉语语法发展的脉络

广播电台播报或诵读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汉语语法发展的脉络。

文言文中,“非……”句式有时语含假设,这种用法自先秦时期留存至今。

“夫gR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庄子》为先秦(上古汉语)时期作品。

我们非这条苦计,怎得性命在此?(《水浒传》)“非这条苦计”意为“如果不是采用了这条苦计”。《水浒》为元末明初(近代汉语)时期作品。

货车超载超限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中央台2004年6月15日《公路“短命”15年超载货车是“罪魁祸首”》)

引文中,“非”意为“如果不……”,例出现代汉语语境。

二、民族文化存在与发展状况影响广播语言要素的选用

民族文化存在与发展状况对广播语言要素的选用具有逆向制约作用。“从文化的角度说,不同的文化因素会影响到语言的表达”[4]。

(一)语音要素应用表现不一

1.汉民族语言更注重平仄和对仗

(1)中华各民族广播语言都注重韵律。

韵律包括押韵、平仄和对仗等。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中央台2010年4月21日《生死不离》)

诗歌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节选部分“离”、“里”、“丽”、“起”押“i”韵。

少数民族文艺广播节目也有自身的韵律,用汉语创作或译为汉语后的歌词等往往是押韵的。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

歌曲选段“开”、“待”等押“ai”韵。

(2)汉民族语言更注重平仄和对仗。

相对于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汉语广播更讲究平仄和对仗。

大车切轴,三轮放炮。(中央台2012年7月14日相声《口吐莲花》)

参照现代汉语平仄归类,例中,平仄对应为“|― ― ―,― ―||”。除“车”和“轮”的平仄不对应(按江淮方言发音,“车”为去声,则为仄声),其余大体平仄相称。从对仗角度看,“大车”对“三轮”,“切轴”对“放炮”,相对工整。

一般性V播节目也会出现平仄和对仗。

风雨沧桑中如何追寻梦想,波澜壮阔里如何见证传奇。(中央台201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60周年》)

引文中“追寻梦想”(― ―||)和“见证传奇”(||― ―)平仄相称。此外,除上句和下句的“如何”为重复者,其余实词和虚词大体对仗,如“追寻”对“见证”。

2.民族语言特点影响汉语声调的发音

某些少数民族成员说汉语时,经常发错声调,因为他们的民族语言有的原本没有声调。这种现象,在说汉语的少数民族广播节目受访人口语中尤其明显。新疆台2013年9月19日报道《新疆各地中秋节前情意浓》中,一位少数民族农民工回答记者询问时,把原本为上声的“好”(hǎo)和“很”(hěn)都读若阳平,即分别读若“háo”和“hén”。

3.民族文化影响姓氏用字的发音

姓氏汉字发音“异常”者,该姓氏往往源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万俟”为复姓,读若“Mòqí”,源出鲜卑族部落名称。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入中原,后即以部落名称为姓氏。

出现的二字姓如:欧阳、司马、诸葛、上官、司徒、慕容、闾丘、皇甫、西门、尉迟、公孙、东方、令狐、申屠、端木、夏侯、东郭、呼延、拓跋、万俟、长孙、澹台、鲜于。(中央台2012年5月30日《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用作姓氏和非姓氏汉字的发音有时不一样,而排序非第一的姓氏用字发音更具“隐蔽性”。

据汉民族姓氏习俗,小孩出生后通常随父姓。有时为了表明对孩子母亲姓氏的敬重,家长往往会将母姓用字作为孩子全名的第二个字。播音员如果不知这些“第二字”为姓氏用字而照本宣科,自然就会发“错”音。如广播稿中人名“某仇某”,撰稿人应注明该“仇”字是否为母姓用字。如是,则播音员得播读为“某qiú某”,而不能读若“某chóu某”。

(二)词汇要素应用表现不一

1.介绍不同民族文化,常使用该民族特有的词语。

萨迦寺……寺内藏有8.4万余卷元代手抄佛经、贝叶经等,集成60米长、10米高的著名的经书墙。(中央台2003年11月12日《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一期工程完工》)

引文介绍萨迦寺(南寺)藏族宗教文化时,使用“贝叶经”、“经书墙”等藏语词。

2.广播语言中汉译少数民族词汇多为多音节单纯词。

广播语言中,少数民族人名、地名等汉译后,多为多音节单纯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1年5月20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举办系列活动纪念西迁247周年》中出现的“察布查尔”、“爱新舍里”、“纳旦木”等,均为地名,都是多音节单纯词。

(三)语法要素应用表现不一

广播语言中有时会有与现代汉语语法不一致的民族语言语法用例。

汉语和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语言中,都有不及物动词直接带宾语的用例。汉语中有“飞北京”、“睡沙发”等用例。

最近这几天,由贵阳飞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的航班爆满。(中央台2004年7月14日《贵州:民航暑运高峰出现航线班班爆满》)

如果朋友感觉睡沙发翻不开身子,而睡床上家里又不够的话,那就干脆让他睡“地上”吧。(中央台2009年1月16日《春节“靓”家有招》)

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广播节目受访人会说出“出发北京”等结构搭配。

传承民族文化是广播语言使命之一,广播语言对语言要素自身发展脉络的反映散见于丰富的广播内容中。更多广播节目借由语言要素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以及民族文化制约广播语言要素应用的表现,有待更广泛而深入地探究。

注释:

①“中央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简称,以下地方台简称为“省/市名+台”,如“新疆台”。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季世昌.弘扬民族文化――广播工作者的责任[J].视听界,1990(4).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文化 传播 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1

信息化是当今时展的大趋势,信息必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也将构成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技术物质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加速了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扩展,同时对于信息时代下大学文化传播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大学文化传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应该适时地利用高效的传播操作模式开展大学文化的传播。所以,探析信息时代构建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支撑,能够为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丰富的实践意义和指导理论。

1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

信息时代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知识继承传播活动也在经历技术变革的洗礼。信息技术在被时代灌注以新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革新,并逐步衍生出教育现实的各种新现象与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文化的建设是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物质的投入,也离不开对大学文化的传播,两者相辅相成。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群体精神意识的传递,即大学文化的传播。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需要继承和借鉴中外经典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构建新模式来提升文化建设的传播效果。

2 文化传播的经典理论模式及借鉴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和效果的公式。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有构造和解释两大主要功能。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有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和“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在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中,将其经典传播理论应用其中,吸取精髓,创新探索,构建符合时代气息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执行模式,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建设,推动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及其借鉴

2.1.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人们满足了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后,便产生了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就是其一。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不再是直接产生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大学文化的传播者的精神意识影响接收者的精神思维,使接收者产生与传播者相近的精神意识,大学文化传播者的目的是促成大学文化接收者的精神生产。

2.1.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扩展“精神交往”视域下“课堂教学”的延伸。由于信息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益进步,对文化知识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育的传统方式应由必须实行由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到思想型课堂教育传播的转型,即实现由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到塑造人的价值取向的现念的转向。因此,就学校课堂教育的传播而言,课堂上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者和受众通过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即人类的精神交往关系。

实现“精神交往”视域下“QQ工具”的利用。大学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和接收者的关系,还是彼此间精神交往的对象。利用QQ工具,教育者可以在课堂甚至通过网络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向上给予学生加以指导,并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和情感上的精神困扰和思想迷茫给予疏导和引路。

运用“精神交往”视域下“校园微博”的发展。当前,网络传播具有的巨大能量,正影响着文化导向。“微博”正是当前社会精神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学校选择“微博”作为文化教育工具,恰恰迎合了当前国家建设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同时,“校园微博”的迅猛发展也证明了学校的这一选择顺应了时代和学生的普遍要求,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2.2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及其借鉴

2.2.1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场论思想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场模式,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诸多因素。这一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2.2.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把大学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由教育者向大学生传达相关道德信息的传播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手段,将教育内容蕴含于各种信息之中,使道德教育从平面化向立体化、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并逐步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传播模式,以促进大学文化教育在网络领域中的有效开展,探索解决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借助网络媒介开展教育时,首先应与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校内人人、社区、论坛、Email和MSN、QQ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某一现实或热点问题进行网络探讨。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模式的交流沟通方式,使教育者在平等和信任的氛围中,真实地掌握了解学生综合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和道德素质向着主流方向发展;其次可以开展网上讨论和虚拟课堂等形式,利用大学生教育网站,或者利用电视教育专题片、经典视频教育课来开展网络“虚拟课堂”,进一步增强网络教育传播模式的实效性。

2.3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3.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

1948年,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对社会传播的过程、结构及其功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此模式简明而清晰,成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

2.3.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以5W模式分析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因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等五个层面找出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路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应以网络传播方式为主,其组成要素为:传播者―教育工作者、信息(传播内容)―以声音、文字或图像为形式的网络形式(QQ、博文、微博等);媒介―教育者的网络媒介(微博、博客、QQ空间);受众―在校大学生;效果―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它的传播模式就是教育工作者创作撰写的日志、博文、心得和转载优秀经典网贴,之后通过网络传播这个媒介传播给学生并取得教育效果的过程。

作为大学生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信息能否被学生接受并喜欢,能否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指导和引领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能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决定了信息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播的实现,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文字和思维能力提升的考验。

2.4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及其借鉴

2.4.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模式中提出了A、B、C的概念,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传播过程的交互性,注重了反馈的重要性。

2.4.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用这一模式解释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时,可视为:A为网络文化的知识载体,B为大学生,C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图1。

图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大学文化传播模式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创新,更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的超越与延伸。在大学文化传播设计中引入模式来指导大学文化的传播既理清了教育层次的思路又确保了校园文化的时代创新的实用性。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设计不断完善与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功能日益丰富、逻辑日益复杂,这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视角来传播大学生文化必将成为一条化繁为简的捷径。

2.5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5.1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

由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等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击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5.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文化传播理念――波纹教育,它的核心是波纹的传播模式所带来的强大聚众效应和受众主动参与学习的多极传播行为。波纹式传播能有助于实现传统教育、网络教育、虚拟课堂三大平台的价值递增。

从图2来看,传播的中心是文化,传播的第一层是将一个明晰的文化知识传递到三大平台上。在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发挥三大平合开展教育的优势,在一个融会中外精髓文化的基础上,突显三个平台的模式传播文化的优势,配合校园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同时抓取三大平台所覆盖的有效目标受众的目的。

图2 “波纹教育”图

第二、第三层可理解为,文化知识经过三大平台的传播给各自所覆盖的受众后,吸引和深入影响了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受众群体,由此在每一个平台下面,都培养出一批对各类文化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的“受众学生圈”。“波纹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通过教育传播定向及其他技术模式,以每个“受众学生群体”为原点,通过其个人现实行为或虚拟的网络活动模式,可进一步将文化知识扩散出去,实现多个原点的多极化传播的后续行为,形成多个高效覆盖的圈子文化,即形成波纹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站――“受众学生圈”的概念。

3 结束语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机制发生重大变化,也使文化传播研究的各方面呈现出新的范式,将不断为大学文化传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在这种环境下,若要发扬和传播大学文化,必须着眼于其载体,结合中外经典传播理论,构建大学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模式,为新时期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大举.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6).

[2]罗文涵.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3,(1).

[3]胡钦太.论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研究范式[J].理论探讨,2010,(12).

[4]苏婧.解读“精神交往”视域下政务微博发展[J].科技传播,2012,(9).

[5]吴果中.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6]刘春花.QQ访问:师生闲话中的精神交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徐婷婷.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8]史迎霞.基于5W传播理论的思政博客教育功能的实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9]徐鹏.大视频整合传播的波纹营销模型[J].市场观察,2010,(11).

作者简介:吴建利(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 110136

房宁,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 11013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