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族语文论文范文

民族语文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族语文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族语文论文

第1篇

踩高跷捕鱼,是京族在漫长的500多年当中,通过京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与实践,逐步形成现在扑鱼的一种技能,他通过自己技能与力量和铺助工具完成扑鱼的一种手段,发展到今天。现在由于大型的先进的扑鱼工具的普及,踩高跷扑鱼现在只当做一种娱乐活动。其实最初只是一种生存手段,现在已成为一种在大型节日作为比赛娱乐欣赏的活动。例如:每年农历的六月初九的“哈节”京族人就在哈亭前载歌载舞,进行各种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踩高跷就是其中一种,还有顶杠、抢花炮等。人们在参与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时,不仅发展了体能,增进了健康,而且精神上得到满足,娱乐上增进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在教研教育作用方面有,

1、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因为有竞争性,人生同样有竞争性,而且体育运动的最终胜负,不仅包括体力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含了智力方面的竞争。这些既需要学生靠积极的思维、敏捷的判断力,又能在关键时刻迅速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而踩高跷捕鱼,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当中,但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比在水中更难把握尺度,很容易摔伤,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危险性,教师在传授技能也要承担很多的风险,就像侗族、苗族的抢花炮、上刀山下火海、瑶族的爬花杆等,都具有生存能力教育的作用;

2、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具有差异性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和生活都是相对不利的。踩高跷作为娱乐活动,也有其的竞争性,利用其不断产生的胜负结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胜利,并感受胜利带来的自信和失败带来的遗憾,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改善学生的心态,达到改善其心理素质的作用。现在我们学校把踩高跷捕鱼融入到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中,一方面既可以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既增强了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又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踩高跷传统体育运动给予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精神饱满,体魄强壮,情绪愉快,这是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随着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进和普及,他们包含的挑战性、娱乐性、传统性的特点更具有吸引力;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配合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技巧,因此踩高跷技巧动作主要还是通过身体活动来表现的。这些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能力,增强学生肺活量以及其他运动器官的功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二、建立传承人梯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第2篇

1.人的生命具有三个层面:肉体生命、社会文化生命和精神生命。肉体生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命前提,是人生存的载体,是人的精神特性和社会文化本质的物质基础。社会文化生命是指,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与他者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使人的生命超越了生物个体的规定性,进入到普遍的族类生命活动之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精神生命即是指,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意识的精神性存在,人不断地追问生存的意义。美国哲学家赫舍尔认为,“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他甚至将“人的存在”与“做人”区别开来,认为“人的存在”远不如“做人”重要。做人,即成为人,即立身处世。人如果不成为人,仍旧可以存在。可怕的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充塞着一种“存在物”,从生物学上讲,他们可以算作人类,他们存在着,活着,但他们缺少一种可以从精神上把自己与生物区别开来的性质。人之为人在于人同精神有关联;做人,就是这种关联的具体表现。人总是试图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追问生活的意义,人在追问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认为,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而且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虽然要以满足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为前提和基础,但是人的精神需要一经产生,就会成为相对独立性的因素作用于人的行为,影响着人的活动,这种影响力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并且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形下会有比物质需要更大的动因作用。

2.马克思非常重视精神需要及其满足,并希望通过教育、发展文化等途径使人得到精神食粮从而满足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精神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而且“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总之,人不仅以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动物界区别开来,而且精神生活的不断满足是人成其为人的内在规定,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然而,我们的社会在转型,人类不断否定原有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新的精神世界,尽管带来了一些社会新元素,但总体上还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想信念模糊、信仰危机、自性迷失、精神失落等现象。如何解决?路在何方?“在一个意义世界正在发生动荡、转换,意义处于低迷、失落的危机时代中,教育在人的意义世界建构中更是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的确如此,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就是根据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教育应承担起人们精神家园建构的使命,特别是德育,因为“从生命及其意义创造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会发现教育的一个庄严使命: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可以在生命和意义创造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助推生命的意义创造”。

二、道德掌握世界具有特殊性

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体现了实践与精神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就实践与精神的统一而言,道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它既是一个关系范畴,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并且需要以行为准则的形式出现,用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又是实践的。而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则体现了道德掌握世界的基本手段和价值目标。道德掌握世界的基本手段是行为评价和选择。道德评价以人们实然的行为为对象,向行为者发出行为应当的指令。“应当”立足于实然和应然,但又不等于实然,“应当”是对实然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是从实然向应然的过渡。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本身就包含着实然和应然的辩证统一,它以推动人们行为从实然到应然为目标,让人从现实出发追求理想。道德掌握世界正是通过使人们的行为从实然转化到应然而实现的,这就是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定性。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即人的德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应根据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因此,德育的本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人们的现实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于使他们认识到人的行为在特定环境下应当是怎样的,人类行为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如何更快地接受这个理想。按照某种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追求和接近这种理想,正是德育的本质。所以,德育的本质就是它的理想性。精神家园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物的必然要求,是否有精神家园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在精神普遍迷失的情形下,学校德育如何不断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失落走向拥有、从贫瘠走向丰富、从衰弱走向强大、从现有走向应有呢?德育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努力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人能充分展现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昂扬灿烂的人生。

三、文化具有民族性

1.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了该民族成员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传统习俗等深层结构的内容。这种深层结构的文化及其所承载着的价值体系,充分地反映着文化的民族性,这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因密码。正如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的:“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必然被消亡在另一些保存着自己独特性的肉体之中。”哲学家张岱年也认为,“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独立性,就会丧失民族独立性;丧失了民族独立性,就沦为别的民族的附庸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国家都在努力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以保障自身立足于世界的根本,称之为“软权力”或“软实力”。确实,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的世界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命运是大不相同的。美国哲学家亨廷顿认为:“软权力只有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和软权力更加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

2.教育应坚持民族性原则,民族性应渗透到国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之中,“民族性可以给教育一把开启人的心灵的可靠钥匙”,“教育诉诸于民族性,永远会在人的活跃而强烈的情感上找到回答和帮助”。中华民族历经世代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构筑了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一方面,我们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创造的精神家园,享受着精神家园的恩泽,获得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又不断地铸就和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家园根繁叶茂,四季常青,绵延不绝。就精神家园对人生的意义而言,个体从出生之日起,就生存于既有的精神之中,就处在与这种精神的互动中,获得这种精神的呵护、熏陶和培育。这就是能够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血液和骨髓中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走向主体内心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一方面走向民族文化,走向民族精神,从而实现对民族精神的拥有和掌握;另一方面进行自我建构,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适应文化的过程,更是个体精神建构的过程。这就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民族性原则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导原则。民族性是“国家的历史生活的唯一源泉。一个民族的教育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一种教育如果不根据民族性原则建立起来,就不可能成为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极手段,不可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第3篇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浩浩荡荡、波澜壮阔,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从仓颉造字到神九升空,从甲骨文到网络流行语,我们的民族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越发深厚和璀璨。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也制造了为数众多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和文物遗产。一个民族,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遗忘过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时代可以变化、发展、进步,但传统中依然有让整个民族固守的东西,那是整个民族历时千万年积累下来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对于民族文化和文物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文物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承载者,对文物的保护是现时比较重视的一项任务。而要文物保护和宣扬民族文化并举,则一般会建造博物馆,将文物陈列,供后世学习,这样既能够文物保护,又能宣扬民族文化,一举两得,可以说,博物馆在保护民族文化和文物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物的保护

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内涵所在,民族文化最能体现一个民族在古老的历史中所获得的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创造。在现在注重创新的时代里,民族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突破口,所以保护好民族文化,不光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民族能够在时代中再创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一个民族不能丧失在别个文化的侵染下,沦为其他民族的文化奴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而不倒,就要大力保护并弘扬传统文化,当然在现阶段要以保护为主。现实看来,在气势汹汹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护传统文化变得刻不容缓。

(一)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文物是内容和载体的关系。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在物质世界里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为民族文物做出定义:“民族文物是反映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民族近现代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研究民族历史,特别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民族文物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可见,民族文物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物质资料或者精神资料,包含面很广,范围很大。在地大物博而又历史悠久的我国,民族文物更是不胜枚举。

(二)民族文化发展滞后,民族文物保护困难重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受到了猛烈地冲击,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但与之相应的则是文物保护的落后。由于我国的民族文物事业是建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这之前,民族文物遭受到了战争、盗墓贼等许多方面的损害,可以说会坏的十分严重,许多珍贵的文物工艺品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未能保存下来。就现在而言,由于市场经济机制不完整,没有完好的制度对民族文物进行保护,也是造成民族文物流失或者损毁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民族工艺学习艰难,现代人更容易转向更容易赚钱的职业,导致民族文物制作工艺长期得不到传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些文物成为仅有的遗留,而制作工艺因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文物保护工作一直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对文物市场加以规范,健全制度,促进文物市场良性成长;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坚决打击贩卖倒卖文物的行为;第三,要尽力传承文物制作工艺,发展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第四,利用国际影响力,促进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

与之相应对的是,民族文化一蹶不振,重新繁荣不可预期。在文物遭受严重灾难的同时,我国民族文化也在时代的大潮中飘摇不定,面对文化侵略势力,显得疲弱而毫无反击之力,许多文化现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削弱,有些民族文化为了生存还不得不改头换面,向世人摇尾,从而使得社会上对于民族文化的印象一提起就是诸如算卦、烧香一类的糟粕产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止民族文化繁荣起来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异种文化强势入侵以来,甚上溯到封建社会末期,民族文化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没有了新思想新元素的注入,民族文化生机全无,没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现代社会要重新振兴民族文化,就要吸收新的思想,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实;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大的改进,使其适应时代需要,成为人民乐意接受和学习的文化,这是从根本上振兴民族文化的办法。

二、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为适应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民族文物工作必须提升到事业的高度。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博物馆一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宣者,是弘扬、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是多种文化展示、交流、学习的载体。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文物收藏保护、宣传展示、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还担负着开展民族文化调查、保护及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的重任,是抢救和保护民族文物的主要力量。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文物工作和博物馆事业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和使命。

宣传民族文化的精华,延续民族文化的命脉,创造新的民族文化,民族博物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博物馆展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能维护民族文化的连续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还能增进人们对彼此之间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各族人民对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帮助社会建立起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同时,民族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还以传播新文化、新观念为目的,在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增加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能力,使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现代生活方式逐步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促进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三、结束语

第4篇

依据世博会所附有的属性,它所体现的主要核心是“文化”。文化能客观直接的反映出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的民族特色,并把它以场馆设计的形式去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吸引参观者和推崇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目的。显而易见,世博会中的每个场馆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文化的体现。设计师通过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通过巧妙设计运用到本国的场馆中,这不仅可以增加参观者的视觉精神感受,同时也能增添观众的兴趣,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民族文化的了解。2010年我国上海成功举办了规模浩瀚的世博会,它的成功不仅促进给我们国家经济和相关产业的经济带来了有效增长,同时也让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参观者,收获到了视觉上的完美体验。我们也感受到了从所未闻的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感受到文化在每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每个场馆中,设计师都巧妙的融入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方法,这不仅能体现出每个国家的不同设计风格,也能够很好的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体现在场馆的建筑设计中,同时也给能让参观者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的特色的洗礼。世博会的各种造型独特、风格各异的场馆建,给前来参观的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而丰富的视觉盛宴,不同的场馆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人文价值取向。

2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理念设计

在世博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筑琳琅满目的场馆设计,细细品味在这些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本民族文化元素的体现。下面以印度国家馆为例来阐述它所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众所周知,印度是以佛教文化为信仰的国家之一,所以在印度场馆的整个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特点。印度著名的旅游景点“泰姬陵”想必大家都能看出它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的建筑结构,那么在印度馆中也有所体现,在场馆中央上方,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吊顶与泰姬陵几乎相同。这也是设计师通过把著名景点的建筑结构通过世博会来展现。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师还融入进去了特近自然特色的设计思维,如将草皮等一些植被运用到在这个设计场馆造型上,体现出贴近大自然、崇尚生命的设计想法。这不仅能吸引参观者还能宣传本国的文化。那么与之不能的以芬兰馆为例,芬兰馆的设计特色可以体现出它们国家本身的现代化的设计特色,其简约的设计造型,突出了北欧国家所具有的现代化设计特点。它的造型如同一个纯洁的白色巨碗,没有任何过分的装饰和造型设计,体现出简约、纯净的文化特色。走进场馆,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设计都是以简约二字为主的。色彩的应用也都是以纯色为主。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一个地方,荷兰馆展现了再设计的理念,设计师们富有创造性的将废弃的建筑、及生活材料通过加工再次运用到展馆墙体的设计中来。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荷兰这个国家对环保理念的重视,也体现出异与其它场馆特有的文化魅力。像这些具有自己不同手法的场馆设计展现,这些文化上的碰撞,不仅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也让我们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熏陶,在它们巧妙的展现出民族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借鉴他们所具有的设计思路,不难说这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好机会。

3用现代技术来展现民族文化特色

第5篇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它体现着民族审美的习惯,是一切艺术文化之源。但20世纪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画经受着空前的挑战。基于此种形势,必须重新认识中国画的内在潜力,把握其文化内涵,重构中国画审美理想,促使其真正成为当代民族文化精神的承载者和昭示者。如果中国画失去这种深层的民族文化传承和超越,也就失去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资本,失去中国画的内在元气,因此,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才能使中国画雄立于大文化之中。当代中国画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会充分体现出民族感情和民族内涵,以多样化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并形成不同的风格。当代中国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明显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吸收写意水墨画的特色,并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体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

二、中国当代绘画对于民族文化中的绘画艺术的借鉴

1.气韵的借鉴

中国传统山水水墨画在创作过程中,最看重的就是要讲求气韵,以达到灵动、形象的艺术效果。中国绘画的哲学思想中,要义之一就是“气韵生动”,它是中国绘画美学中的一大判断标准,而这也正是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最重要的区分标准,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美学。在中国,“气”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只可意会,难以言表,更不能用教条礼法加以约束。但是,它又有着强大的维系力,支撑着一定的艺术体系和文化体系,并体现这些体系的生命力。中国哲学体系中包括“气”这一思想形态,强调要加强“中国气息”的元素,以传承中国哲学的精髓,并加以演化,从而改变中国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唯西方理论体系至上的传统的思维模式。

2.笔墨手法的借鉴

中国自古以来书写工具与绘画工具是同一的,不分彼此,因而也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画同源”的文化共生现象。这种一体化的、共生的文化特色和风格,使得中华民族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评价及审美实践中,都是一体,因而也就促使中国绘画家对于美的认知和评价,是从“书画同源”这一文化共生现象出发的。“书画同源”这一文化现象是靠笔来完成的,主要包括了笔力、笔性、笔格等多个角度的分析和评价。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笔、墨、纸、砚的相互配合。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中国绘画家往往会选择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和浸染性能的宣纸作为主要的创作基础,一旦落笔,就不太可能会有大的改动。因而画家在落笔之前,会慎重思考和构思,在熟悉水墨的基础上,精确落笔,最后保证有着较为理想的绘画效果。这些都要求中国绘画家有着一气呵成、胸有成竹的创作底蕴和创作才华,以保证创作的灵性和神韵。当代中国画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绘画家试图以西画技巧改变中国画,把“中国画”改为“彩墨画”,殊不知中国画源远流长,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异常丰厚和精深,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是中国画所独有的笔墨精神。在当代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进传统的笔墨创作精髓和技法,能够使绘画创作具有生动的写意性。如戴成有先生的《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画很注重笔墨技法的应用,先用类似工笔的形式将人物形象勾勒得很精细,然后在其上泼以大片淡墨,人物与背景浑然一体,使画面不仅具有工笔的精细严谨又有写意的豪放,同时给人如梦如幻的历史朦胧感。

3.诗意化的借鉴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富有诗意,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到诗情画意,就会使人联想绘画与文学之间的某种联系。对于这种联系,有一部分学者是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的,认为中国画中的文学现象是中国画的一大弊端,是中国绘画艺术落后的标志。其实,但凡对于西方绘画艺术有深入了解的人,会发现世界各国的绘画艺术都与文艺创作有着诸多的联系,只不过,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与文学联系之间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的绘画艺术与文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人物故事方面,而中国的绘画艺术与文学的联系,则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方面,如中国山水画中所蕴含的“诗意”是世界其他绘画艺术所没有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中国当代绘画对民族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借鉴

1.当代中国画对于触觉、味觉等感知方式的借鉴

西方的审美评判标准是基于视觉、听觉得来的,而中国的审美意识则是建立在触觉和味觉的基础上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味觉、触觉为基准的审美意识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美学艺术,可以发现中国美学中经常出现与“品”、“味”相关的一系列审美学名词,这种不同的审美评判标准,使得中国人鉴赏西方艺术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中国式的审美理念为基点进行相应的考察和研究,去触摸和品读来自不同国度、民族的艺术创作,自然,中国绘画家在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会立足于中国式的审美标准。

2.中国当代绘画对“三大”美学价值———中和美、自然美、禅宗美的借鉴

“中和”是儒家所提倡的美学中心理念,并在中国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时刻体现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如中国历代的宫殿设计中,都会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呈对称形式铺展开来,彰显出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更是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护,以“吟咏性情”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大倾向,使中国诗画朝着抒情达意方面发展。这种抒情达意式的绘画艺术创作方式,对于当代的绘画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老子提倡施法自然,这一点与儒家人为的“中和”之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儒家所提倡的是父权体制下的施政理念,而道家所提倡则是天地万物于一体的自然而然的生存之道,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母性原则作为万事万物发展的一个基本性的礼法,以顺应事物的自然成长为基本的处事原则。在文艺创作中,书画的拙笔、诗词中的拗体、戏剧中的各种奇特结构、园林中的怪石,都体现出一种刻意打破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平淡中的奇怪标准,以无端崖之辞等放荡不羁的形式,获得了奇妙的怪异之美,中国艺术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异样的美。禅宗美学最大的美学哲理是“悟”和“圆满”。李叔同对于禅宗美学的发展贡献极大,他提出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顿悟境界,综其一生得出“悲欣交集”的人生感慨,表达了自己既悲悯众生,又欣喜觉悟的复杂情感。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画艺术家而言,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生活在有着千年文明史国度的中国绘画艺术家,是很难摆脱这些悠远的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而当代中国画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必须植根于中国悠远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中。

第6篇

巴蜀地区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是诗歌创作的首选。中晚唐时期,朝廷疲敝,政治衰微,文人雅士们仕途屡遭不顺,心中多有郁闷;避难至蜀地以后,一看到这里俊美的自然风景,便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闲适和恬静,寄情山水、超离世俗的情怀也油然而生,他们的诗歌多表达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巴蜀地区的山水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乾元二年(759年),“诗史”杜甫从秦州避乱来到蜀地,被巴蜀地区别致的自然风貌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遂作诗一首,名曰《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7]来到蜀地之前,杜甫曾在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生活过,这些地方四季分明,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则寒气逼人。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面对巴蜀之地旖旎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两首山水田园诗,名曰《水槛遣心二首》。第一首诗的开头两句“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描写了杜甫自己所居住的草堂周边的环境,说草堂不仅远离城市的喧嚣,而且周围也没有村落,因此能够放眼远眺;之后四句“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7]则是对草堂周围的景色的细腻刻画。第二首诗先对巴蜀地区多雨的气候进行叙述,“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7],正因为温和多雨,才产生出后两句中“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的景象;通过诗的后四句,“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7],杜甫表达了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山水之中而对功名利禄早已厌倦的情怀。类似地,诗人韦庄的《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也是一首赞美巴蜀美丽风光的绝佳的山水田园诗:“鹿巾藜杖葛衣轻,雨歇池边晚吹清。正是如今江上好,白鳞红稻紫莼羹[8]。”整首诗语言纯朴、平实,乡里气息浓郁,读来令人心旷神怡,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描绘巴蜀之地俊秀风光的山水田园诗是蜀地诗人创作的主流,他们大多在游赏风景胜迹时有感而发,寓情于景,寄情山水,借山川美景表达自己超然脱俗的高尚品格。

(二)巴蜀浓郁的地域气息勾起诗人客愁情结

由于巴蜀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蜀地,而在入蜀之前,他们大都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来到蜀地之后,感受到这里与家乡迥异的文化和生活状态,更容易勾起客愁情结。当黄昏来临,年迈的杜甫因远离家乡、客居蜀地而乡思尤甚,在嘉陵江边独自落泪,“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又睹巴蜀这与家乡全然相异的景色:“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更感到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最后道出“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天边行》)[7]的苦水。“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至后》)[7],巴蜀的梅花已经含苞欲放,杜甫睹物思情,不知远在洛阳的兄弟可否安好?李商隐客居巴蜀时,目睹巴山夜雨的景色,触景生情,十分想念远在长安的妻子,遂作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晚唐诗人郑谷长年在外,命途多舛,尽管身在巴蜀,但心始终留在家乡。在《通川客舍》中,开头一句“奔走失前计,淹留非本心”首先对自己奔波劳苦的一生感到遗憾,也说客居巴蜀并非自己的本心,而“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是说在巴蜀之地呆得久了,已经逐渐能够听懂这里人们讲的方言,但却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自己的家乡话了,道出自己客居他乡的悲苦和对故乡的怀念,末句“黄花徒满手,白发不胜簪”则将内心的哀思更加形象地表达了出来[9]。郑谷最著名的思乡怀远诗要数《渠江旅思》:“流落复蹉跎,交亲半逝波。谋身非不切,言命欲如何。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9]。”竹枝歌是流行于巴蜀一带的民歌,作为外乡人的郑谷,每天晚上都听得到这富有巴蜀特色的民歌,更增加了怀乡的伤感。诗人生逢乱世而流落他乡,家乡熟识的亲戚朋友大半已经过世,自己也已渐渐老去而无所用,读罢此时,无尽的悲凉之感顿时涌上心头。郑谷一生曾多次踏入巴蜀之地,蜀中诗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部分,其中尤以“凄凉”为主要风格。

(三)唐诗中的巴蜀宗教文化

第7篇

[關键词]文化民族;政治民族;二元对立

[作者]郝亚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天津,300071

[中图分类号]D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15-007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民族国家建设视角下少数民族社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11CMZ001)阶段成果。

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纽带是文化还是政治?民族是文化集团还是政治共同体?民族的根本属性是文化性还是政治性?这些本质上相互關联的問题集中显示了人们在对民族现象的认识上存在着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由此带来的不仅是民族理论上的论争,更有民族实践中的混乱。事实上,中国学界高度關注的“民族概念的界定”、“民族問题的政治化与文化化(去政治化)”、“族群概念的适用性”、“多民族国家建设与少数民族政策”等問题无不与此有着紧密的内在關联。从基础性及影响深度上来说,这一問题甚至可以被视作民族研究领域的“元問题”,是一系列民族理论难题探讨的基础所在。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方学者构建出“文化民族”(Cultural nation)与“政治民族”(Political nation)的概念体系作为对这种张力的回应。一些中国学者注意到这对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对现实民族問题的分析之中,但总体来看,目前国内这一领域存在着理论建构不明确、应用领域未拓展及局限性缺少反思等诸多不足。基于对这一主题重要性的认识,本文试图从理论、应用和反思三个角度对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的概念体系进行初步探究。

一、作为民族构建纽带的文化与政治

人是社会性的“类”生存物,在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后就开始以群体形式面对自然和改造自然。“没有联合成为群体,我们绝不会变得更有人性,也不会生存下来。”民族作为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群体形式,具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群共同体在基本形式的演化上大体经历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到民族这样一个发展序列。每一种基本的群体组织形式,都需要与之对应的纽带作为维系。缺乏纽带,这种人群共同体就无法形成,即使存在也会迅速解体。因此,决定人群共同体本质属性的不是其构成要素而是其形成纽带。对应于基本形式的演化,人群共同体的纽带相继也经历了一个从血缘-地缘-文化-政治的演进过程。

作为人类历史上早期重要的群体组织形式,氏族是由血缘關系组成的血亲团体,血缘關系自然而然成为整个氏族社会里最强有力的联系纽带。血缘關系在氏族阶段的主导地位是由当时极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种情况下单个人的独立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只有依靠血亲团体才能生存下去,具有同一血统關系的人们基于共同劳动和生存的需要结成了氏族这种特定的群体组织。恩格斯曾指出:“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關系的支配。”这时人们的血缘關系显得特别强烈,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一切。

以血缘作为纽带的氏族群体规模较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需要。同时由于氏族普遍实行外婚制,单个氏族也不可能独立存在,而必须和其他氏族建立联系以确保人口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这一时期人类交往的空间范围受到物理距离极大的限制,从而邻近地域的氏族得以在长期而持久的交往过程中逐步走向共同的部落。在部落这种群体组织形式时期,血缘与地缘共同组成了纽带,但血缘關系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第8篇

关键词:广告创意;民族情感;民族文化

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由此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类共同体。民族文化,是一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出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族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现象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即民族文化是特征性文化,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特征性差异而非优劣高下的差异。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由此形成的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也自然不同。因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

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广告创意总是处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并依附于某一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会处处打上该民族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处于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受众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广告创意也会有鲜明的判断和选择。因此,研究广告创意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

一、文化定位

广告创意源于社会、生活,源于物质方面及精神方面的一切。因此,文化正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源泉。文化中物的部分为广告创意表现提供了素材。如在不同时期的广告中,其画面、语言、音乐都反映了该时期文化发展的状况,这些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创意的精华;另外,文化中的意识、精神部分则使广告产品有了灵魂,使没有生命的产品升华为一种有灵性的文化载体。在供过于求的当今社会,商品同质化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的消费已经从物质追求演变为精神追求。消费者对广告所宣传的商品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广告传达的商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同。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可以为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塑造一种感性形象,为其品牌增加信誉度和附加值。

二、民族情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积淀着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一脉民族血缘,一股民族情结。民族情是中华民族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我们一些民族工业企业在面对国外品牌抢摊国内市场、冲击民族工业时,往往注意抓住民众的爱国感情纷纷祭出“民族”牌。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联想以“不敢忘记为振兴民族计算机事业而肩负的一份重担”抒发了中华儿女为振兴民族供应而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娃哈哈推出的“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渲染得淋漓尽致。

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好事接连不断,国人为之鼓舞,激动,自豪!这种民族情感一旦被激活,所焕发出来的力量无与伦比。聪明的广告主借机抓住国人高涨的民族情结,大打广告。神州五号的成功返航,标志着中国向世界航空领域第三大国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令全球华人深感骄傲和自豪的民族情结。农夫山泉敏锐地抓住这根“情”弦,喊出“这一刻,有点甜!”,提升了农夫山泉地品牌内涵;同样,当刘翔在28届奥运会110米栏中技压群雄,跑出了中国人的神气,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时,白沙集团及时推出“这一刻,我已经飞起来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注入民族文化内涵,增加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

什么是产品的附加值呢?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实际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如化妆品就是保护皮肤,服装就是御寒;另一种是软性商品价值,是指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某种文化,如香水就是品牌的高贵感、魅力感等。由于大众消费已日益从“物”的消费转向“精神”的消费,日益倾向于感性、品位、心理满意等抽象的标准,所以,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在市场上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它与产品卖点难以分割,日益融为一体。

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广告创意为产品赋予的文化定位就会有所不同。就如一款同样的音响产品,在美国销售的时,广告创意就要以产品的品质与实用为诉求点,而在日本则要从情感诉求方面下手,表现出音响是你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他能帮助你排遣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候,如果两者倒过来,那么恐怕在美国和日本,这种音响就不用想生存下去了。这样的安排当然也和两国的民族文化有关,美国人崇尚个性,强调自我,在他们身上更多体现出来的是自我文化,而日本作为一个东方的岛屿国家,他们的文化是岛国文化,人们之间很有凝聚力,他们更多的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情动人是征服他们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中国元素的运用

文化是个多元多解函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也就是说,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相应的就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国的历代商人深知儒家道德修养与经商的关系.良好的信誉和人格是取胜于商界的关键。因此许多商业广告都把“仁义诚信”作为广告的主题,甚至商号中都充分体现了“仁”的思想,如:“同仁堂”“乐仁堂”“药仁堂”等。有些商业对联更让人感动,如:“童叟无欺.人品高于商品;货真价实,卖货不卖良心”;“货无大小皆添备,物纵零星不厌烦”;“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怕架上药生尘”;“客至必常熟,人走茶不凉”。人们走进这样的商店,看到这样的对联,自然会生出几分信任,也为店家带来更多的商机。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和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思想基础。20世纪初。大量洋货充斥中国市场。严重冲击着我国的民族工业,于是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抵制日货、推销国货的斗争。在时期福州南门外立的一块石碑上,赫然刻着“请用国货”四个隶书大字,作为一种公益广告,它表明了中国人民的决心。

“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只要赋予他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运用到广告设计中的元素很多,中国的设计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中国文化元素的营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气韵:国产广告创意和文化的交点[J].服装

界,2007(7)

第9篇

(一)教育观念陈旧,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从家长方面看,很多少数民族家长对孩子多采取“怀柔”政策,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十分严格。一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对教育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送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取得一张毕业证书,而对于教育本身并非真正感兴趣。从学生方面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主动学习欲望不强,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每天要完成学习任务更要分担家庭劳动甚至利用课余时间赚钱减轻家庭负担,这样就使本来学习兴趣就不浓的学生分散了自身的学习精力,耽误了学习时间。毫无疑问,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条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的教师队伍分布不均衡,南疆等偏远地区跟北疆和东疆及一些中型城市相比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难以吸引优秀教师,留下教学人才,从而导致师资严重匮乏。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学质量长期偏低的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二)强烈的民族意识影响新疆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艰苦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使少数民族在严酷的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因而产生了对本民族的很强的认同感和依赖感。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就可能不利于接受新事物;不利于与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学习;不利于吸收发达地区先进的东西,克服自身不足;更不利于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系,最终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师生语言成为瓶颈少数民族民语教师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差,水平低,无法教出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依然是少数民族教师的一块短板,因为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差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其自身知识面的拓宽、知识更新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学生汉语起步较晚,特别是南疆的学生,语言的障碍不仅影响他们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影响他们进入更高的学府接受更好的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并且不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因此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汉语氛围,也没有给孩子灌输学习汉语,接受先进知识的必要性的意识。因此双语教学在新疆实施了多年,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与城市差距大,缺乏语言环境仍使得学生学习汉语吃力,造成了课程学习的障碍。

二、对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少数民族教育在新疆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快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新疆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坚持立足新疆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在教育投入上,虽然新疆采取了许多措施,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央财政每年拨给民族教育的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专项下拨,专款专用,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此外,要积极改善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集中资金,大力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①,切实解决少数民族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交通车,寄宿制学校等最迫切问题。

(二)增强新疆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名师出高徒,只有建立我国新时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一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英才。因此要对基础教育的民语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特别是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培训和检查、督导、业务考核等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深化汉语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授母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推进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方案。要求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对少数民族教师HSK的汉语水平应要求在八级以上作为上讲台的硬性条件。实践证明,汉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师生汉语水平都有不小的提高,同时又有利于少数民族教学质量的提高。“民汉兼通,汉语授课”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少数民族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使其在课堂中熟练使用汉语,能为学生营造汉语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学生汉语水平取得突飞猛进的增长。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发展。

第10篇

一、民族音乐的概念介绍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创作了很多的民族音乐,使得中华民族音乐成为了世界上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广义上说只要是中国人创造的、符合我国的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包含面非常广泛。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传统音乐、按照传统音乐模式创作出的音乐。传统音乐有氛围民族民间、宫廷、宗教、文人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又可以分为民歌、戏曲、民族器乐、曲艺、歌舞音乐。按传统模式创作的音乐则是按传统音乐模式进行创作、改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后的音乐。

二、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在视唱练耳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现状介绍

(一)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现状

视唱练耳教学作为系统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基础课程,出现了重西轻中的现状,学生也形成了接受符合西洋大小调体系的一切音乐,其它的则不接受。这造成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排斥、不重视。不仅如此,现在的视唱练耳教材也大都根据西方十九世纪的音乐理论来进行学习,并不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古琴、打击乐等的技术及演奏技巧的教学。即使出现民族化的设想,也只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中国的曲调作为“调味品”,不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风格,使得他们缺乏对民族音乐相关知识、技能的认知,无法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热情也就无从谈起,更别提传承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但近几年,中国音乐界意识到了这种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单声部的视唱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民族音乐,但在多声部的视唱教材中80%的曲例仍选自西方音乐,整本教材到处可见欧洲作曲家的名字。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如民歌等却很少。事实上,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民族音乐的占比,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音乐、提高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实现传授专业音乐知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必须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的现状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高等师范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重视听觉的训练,这是可取的,但却局限于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不仅如此,让汉族同学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使用同样的教材,对于多声部的视唱练耳教学则统一采取西方音乐训练模式,这其实会让学生无法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而且在我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没有因地制宜,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不能适应民族音乐体系的教学。举例来说,在唱名的选择问题上,高师一般采取“固定调唱名法”,但这种教学有利有弊,而且对于学习民乐民歌的学生而言弊大于利,因为他们的大脑里是“首调”,这就要求他们在脑海里不断地转变,就导致他们经常混淆音名。而且我国高师忽略了对首调的教学,我国民族音乐恰好又是民族调式非常丰富,首调唱名是符合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我国民族音乐风格多样,所以教学模式如果无法适应民族音乐的特点,就会出现我们被西方化的耳朵扭曲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特色。伴随着世界范围的发扬民族文化,我们必须让高师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适应中华民族音乐,对唱名的选择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结合民族音乐特色进行训练,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的音乐教育。所以视唱练耳教育必须改革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三、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高师视唱练耳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向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源于生活,平淡且真挚,西方音乐则是激情澎湃的感情流露,二者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艺术的发展是植根于厚重的传统文化上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能够与舞蹈、戏剧、绘画等相联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塑造人格。我们在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时,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艺术要立足于国内,在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教育改革,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

(二)完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在音乐基础理论方面,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西方音乐为主的现状,可以引入中国音乐概论、音乐历史、中国记谱法;在乐器演奏技术方面,引入中国的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等演奏技法的介绍;在音乐风格的分析方面,各个地域的民族音乐在唱法、乐器演奏上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增加多声部视唱教材中民歌比例

教材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来源,民歌作为在中国传承千年的一种民族音乐,在多声部教材中加大民歌比例,可以培养学生拥有“中国化音乐耳朵”。而且民族音乐对首调的运用很频繁,民族音乐旋律优美你、朗朗上口,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所以要加大民族音乐比例,并寻找适合多声部民族音乐视唱的有效训练途径,推动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精神层面也得到提升。

(四)提高高师音乐老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学理念

高师的音乐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强自身民族文化知识水平。提升自身水平的方法包括与其他学校的互动交流,以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进行研修,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总结经验;积极开展相关课题活动,深入研究热点、难点,用学到的科学理论知道自己,并付之实践。然后在教学时,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知识传授,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将课堂的单纯技能培训设计为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新意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结语

在视唱练耳教育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它作为基础课程应该承担的责任,这项任务耗时长而繁重,需要我们不断地共同努力,进行改革,将这门课程变为弘扬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场所。

作者:阮中秋 单位: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桑素萍,冯凯欣.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音乐时空,2016,05:145-146.

[2]廖小芒.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J].音乐时空,2014,18:169-170.

[3]张艺峰.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叙事与对策研究[J].音乐探索,2014,01:134-137.

[4]苏世奇.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10:245-246.

第11篇

1.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的现状

如今,国外都掀起一阵汉语朝而我国本土上学生了解自家文化知识却不足于外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在全球资讯互通文化互相交流的情况下各类不同的文化思想价值认识互相交错传播。而当代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全面无法准确判断文化的优良与糟粕在面对西方那些颓废、堕落的思想时所引发的后果是十分恶劣的。当前社会出现的韩潮热现象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侵袭的现象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的中职学生是处于青少年中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其思想道德发展更是有待提高若是再不加以重视相信其后果也是不容乐见的。他们更专注于专业与技能学习重实际操作而轻文化教育这只会让德育教学问题越来越严重。因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目前紧要问题。

2.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培养不足

现代中职学生的文化教育由启蒙阶段到小学到中学都未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指导沮在校的课程安排也极为不合理科目学习太少而专业技能学习又很多,导致其少有时间花费在文化学习上从而所了解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贫乏所拥有的也不过是课本中看到的一些皮毛与稀少字段。以致他们的思想观念里无从认知文化知识与优秀品质更别谈什么人生价值六生理念。他们所遵从的是及时行乐不懂得报恩只会抱怨着遍表现自私滩能做到礼让、互助更不懂得诚信、爱人只知道盲目斗争却不知去增进自身学识。有的年轻人在受到现代世俗的影响下盲目崇尚科学反对一切从为那些都是骗人的落后的沐现了他们自身的短视与对传统文化的偏见。

3.社会环境引发学生价值观趋向庸俗

中职学生这个阶段厂些陋习与坏行为已经养成在碰到周边坏风气的影响下更会跟风学习引发现行也就是间断的暴露恶习。尤为需要重视的是当代不良网络信息随处可见且可控性难以做到洛种低端粗俗的垃圾信息,以及负面新闻遍布网络社会使得学生难于避免尤其是他们自身判断力不够更是抵挡不了低俗思想的侵袭导致他们的人格品质可能发生变化。把大多时间消耗在上网娱乐的学生不在少数就连逃课上网的也大有人在从而出现网瘾、不良少年学生的事例频繁发生。有的受西方文化影响穿着打扮另类怪异举止开放不知收敛;有的更是道德败坏辱骂师长、不懂得孝敬父母等情况都较为严重。由此可见,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地位急需稳固。在这个越来越浮躁与功利化的社会即使是成熟的成年人也难免沾染世俗之气阿况是不谙世故的学生呢。这些新潮流都在冲击着学生们以往积累的传统文化思想,导致出现人生态度与思想观念的改变,民族精神被淡化。出现许多盲目追随西方文化,看不上本国传统文化的现象。他们的认知中西方文化才是主流,才是值得学习的;只要掌握一技在手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才是生活的追求。学者曾评价道岁他们虽然有技术却没文化肩青春却没激情肩个性却没品格。”

二、完善中职教育德育健康发展

1.加强学生自信,鼓励学习

在中职学校展开各科学习时,无论是文化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应该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才能搞好学习。只有明确目标,才会努力前行,以最佳的状态去挖掘去探求新的知识掌握其中奥妙。在以往教学中人们习赓陛对传统文化认知带有偏见使得加大了文化学习的困难。因为一旦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产生质疑那他必然不会潜心倾听基至是不愿学习启然得不到教学效果。因而无论进行哪门学科的教学首先便是对他们树立学习这门课程的信念,比如传统文化教学中赴学生先了解到古代圣贤的杰出才能并确定其对自己有所帮助与提高从而相信自身也能学得好。然后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在得到实际体验后,以促进自身继续学习进步。

2.结合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目前中职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总计不过两年时间而学习的重点还不是文化教育更非品德修养。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还得结合实际依照他们专业技能多的特点把更多的文化知识精简化把难懂的知识简易化肥抽象的具体化,要做到这些还得遵循一条主线池就是爱心教育。即将教学建立在“孝亲尊师”的基础上赴学生明白什么是爱了懂得感恩,回报社会逐步淡化自私自利的表现从而在与人交往中,改善自身坏习气。

3.采取现代化教学方式

提到现代社会的好处不得不说科技给人带来的影响。虽说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但它的正能量确实不容小视。现代教学方式可以说简易许多丰富许多教师可以利用各类网上论坛、网页、视频等形象的为学生展示各种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活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使用多媒体等现代设备进行教学不但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池扩展了更多文化知识增添课堂趣味性。发展多形式教学还有助于加深学生记忆因为文字往往没有图像来的深刻。比如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中医理论与自然规律关系进一步探究人性与身体健康时,便可播放一些有关儒家思想及医学案例的视频或照片,来启发学生学习从而领略儒家的思想境界,以达到教学效果。

三、结语

第12篇

(一)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

1.节奏。音乐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旋律和节奏,而节奏又先于旋律诞生。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节奏是一个鲜明的特征。其主要包括切分节奏、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三种。这些都是通过改变重音的位置,使之形成欢快愉悦的特点。

2.节拍。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民族音乐中,主要节拍形式都是均匀性的律动方式。而在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不规则节拍、混合节拍以及散板型节拍的应用较为普遍。这种非均匀律动方式的独特节拍给人以一种摇曳的、粗犷豪放的感觉。散板型节拍没有明显的重音,节奏自由,适合表现抒情性强的乐思,带有了浪漫气息。

3.旋律与调性。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既具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也有欧洲的大小调式和教会调式,有时甚至两种在一首曲子中混合使用。

(二)钢琴的特点

1.音域宽广。现代钢琴一般都有88个琴键,也就是从大字二组的A到小字五组的c的全部半音。有些钢琴的低音区还有比大字二组的A更低的若干琴键。这样宽广的音域,只有管风琴可与其相比,超出了任何其他乐器。

2.音量变化幅度巨大。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度、力度。钢琴既可发出十分微弱、人耳刚刚能听见的弱音(ppp),也可发出宏亮有力、震撼人心的强音(fff),以及处于极弱极强两者之间的各个力度层次的声音。并且,这些不同的力度都是可以随钢琴家的心之所欲弹出的,这又使钢琴胜过包括管风琴在内的所有单件乐器。

3.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由于钢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乐的转调、复调、和声获得极大的自由。弹奏者借助踏板的作用,可以在钢琴上弹奏出无限丰富的不同音的纵向、立体组合。多声,即多声思维。多声思维,使音乐从单线条的变成多线条复合的,平面的变成为立体的,这就是钢琴具备的任何单个乐器都无法与其相比的表现无限丰富的艺术内容的可能性。钢琴的这三种特点,为满足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旋律、调性的特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民族音乐与钢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钢琴与民族音乐相融合的途径

(一)音乐理论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将钢琴与新疆民族音乐相融合,首先要做到音乐理论上的融合。教师要通过研究钢琴音乐理论和新疆民族音乐理论,充分吸收二者之中的优秀成分,形成新的音乐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用这种全新的音乐理论来指导教学,学生会得到全新的学习体验,走出一条新的新疆民族音乐之路。

(二)创作风格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对于教学中需要用到的音乐作品,应该进行再次创作。那么创作过程中,风格应该如何把握呢?钢琴音乐的风格结构规整,伴奏和旋律分工清楚,内容直接明了,在形式上还往往融入丰富的和声和半音旋律,通过和声营造一种虚幻的意境。新疆民族音乐突出了活泼、自由舞蹈性强的风格,因此要将两种音乐风格相融合,使民族音乐因素同欧洲音乐因素相结合,进而创造出最动听的音乐。

(三)音乐理念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要改变共性创作的特点,充分给予老师和学生的艺术创作的自由,不设统一的音乐创作标准,相互包容,相互吸纳,通过音乐理念的融合,使传统新疆民族音乐在现代音乐竞争中焕发新的竞争力。

(四)音乐群体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钢琴音乐的受众群体和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的融合问题,通过受众群体的融合,进一步扩大新疆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这样会为新疆民族音乐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三、结语

第13篇

心理学认为,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驱动作用。有些学生对某一问题或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懈追求,就是兴趣和好奇等情感体验下产生的驱动力所使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内容的内在力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教师个人的情感感染力,往往是吸引学生有效注意、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最佳手段。学习既是一种行为参与,也是一种情感心理体验。教与学不单是一个从知识到知识的单纯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并且认知的效果常常取决于情感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你会发现,高兴地学和愁苦地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积极情感的指引和维持。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氛围,设法使学生享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变苦学为乐学,教与学才可能具有持久的高效率。本人在民族中学的英语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情感教学。

1.理解和信任学生,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

情感因素是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的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上有成就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羡慕,对学习起了促进作用,而那些“跟不上队”的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抑制反过来又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以致恶性循环,于是两极分化日趋明显。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确利用情感因素,以促进英语教学。有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英语学习成绩也较差。要想把这些“学困生”从“学困”中解脱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他们常常要有大量的情感投入,而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老师爱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就拿本班的一个瑶族学生来说,刚进入中学时,英语成绩很不理想,而且还有逃避学习的倾向,常常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而不上早读课,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他的这些表现,我没有在班上批评他,而是在课后反复与他谈心,首先是对他的一些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然后鼓励他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帮他找出英语学习上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加以帮助和指导。慢慢地,他不再逃避英语学习,有了困难和问题也愿意主动和我交流,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我深切体会到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一时跟不上表示理解,必须给予密切关注,同时还要有极大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在教学中不歧视、不讨厌、不排斥他们,而是与他们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满腔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共同参与,给他们以极大的信任和理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

2.用爱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

创造成功是促使学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积极学习情感的有效途径。“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我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身上感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多种手段,以满腔热情为学生积极创造成功的条件,想方设法为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创造表现自我、体验或功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每一个模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分组学习,我只是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不管学习的时间多么紧张,我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利用表演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他们的精心准备和精彩表演经常会令我吃惊。学生表现出很大的潜力,我对学生每次的表演都感到满足。我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行,每一次表演,都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愉快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注。在这种愉快的情绪影响下,学生就会不断走向成功。

3.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

在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热情,具有同情心,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建立信赖、理解的情感人际关系。课堂气氛应融洽,不宜过于拘谨、死板或严肃。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多使用积极反馈。经常在交流过程中或大庭广众下“有错必纠”,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怕出错误的紧张感,增加焦虑感。实际上,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错误很多都是过滤性的,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会自己改正,所以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反馈,少给消极的反馈。

4.搞活课堂气氛,永远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初学英语的同学感到英语较新颖,课上发言的机会多,再加上一些对话的表演,吸引了许多同学、但随着难度的增加及对教师上课思路的了解与熟悉,学生没有了初学时的新鲜感,上课再不像以前那样专心投入了,渐渐地一些同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就应该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除了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之外,时不时地增加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觉得是老一套,这样也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培养。

第14篇

《大英百科全书》中对视觉艺术中所包含、涉及的相关内容做出了界定,即视觉艺术包括二维的视觉艺术,例如素描和油画;也包括三维的视觉艺术,例如雕塑和建筑……无论怎样,所有的艺术种类都不可避免发求助于视觉的感觉,这是至关重要的。视觉艺术的概念是可以向外延伸的,且延伸的范围很广,指宏观上直接用我们的眼睛去接受、反馈的艺术。它的主要传播手段是影像。影像的形式多样,可分为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立体图像和平面图像。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摄影、书法、绘画、雕刻、平面广告、设计与建筑等都可以定义为视觉艺术。李格尔曾经在《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中提出,视觉艺术的表现形态应该分为具体的和抽象的两类。具体的视觉艺术形态包括雕刻和绘画;抽象的视觉艺术形态主要是指工艺和建筑。视觉艺术是对历史文化、人类的生活情境和心灵体验具体的形象化表现形式,它记载着艺术表现能力和视觉感官能力发展提高的历史变迁。本文主要围绕民族体育的视觉艺术传播路径进行探索。

二、民族体育的视觉艺术传播路径

1.以图片、绘画和文字为主的宣传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与宣传部门或者是文化机构配合,对大型体育盛会和体育健康活动进行宣传。其中包括民族体育题材的活动标志、宣传画册和活动口号等,大部分都是利用各类报纸、活动手册、灯箱路牌和体育场馆设施等进行宣传。图像的内容有的是以文字为主,有的是以人物为主,有的则是以运动项目为主。图像上人物形象的塑造健康向上,动作的类型大都是田径运动项目。此外,像篮球、自行车、足球等普及范围广的运动项目在视觉表达上动感强烈,也适合作为宣传画。一直以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宣传方面花费时间较多,在历年的奥运会宣传画中也涌现出许多经典的艺术品。

2.以竞技比赛、影视剧目、健美表演为主的欣赏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中的图像都是动态的,且画面的动感十足,观赏性很高,视觉冲击力强,如体育运动中各种类型运动项目的竞技。很多运动项目受到人们的追捧,如世界足球杯、NBA篮球赛和奥运会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表演性质的运动项目,如龙舟比赛、舞龙、舞狮子、健美操比赛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具有观赏性的。这种类型的民族体育视觉传播是即时进行的,也有网络视频、电视直播和转播的方式。

3.以3D摄像、高速摄影和科研图表为主的技术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的传播是体育科技与研究的成果展示。3D摄像技术将民族体育运动更生动、形象地展现给世人。在很多比赛中,3D影像技术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已经成为了裁判员们裁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摄影可以记录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瞬间动作,便于裁判判断运动员的成绩和名次,如田径比赛中运动员冲刺的瞬间。这是高速摄影在体育运动中独有的功能。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图表的使用会使资料和数据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来。设计者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对图表的字体、色彩、布局和线条等进行精心设计。

4.以体育邮票、纪念品为主的纪念形式传播

有些民族体育文化是以收藏品和实物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体育邮票和纪念品。这种形式的传播具有较强的纪念意义,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进步而更具人文价值。体育邮票不但数量大,设计水准也很高,而且使用现代先进的印刷技术,间接地展现出一个国家的体育文化精神面貌。在重大的体育赛事举办之前,相关的纪念品也会以各式各样的视觉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5.以体育广告为主的创意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的传播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内容,将人类的精神和智慧融入其中,使其更具创造性。如,体育广告主要是以体育活动、体育场馆和活动期间发放的宣传刊物作为宣传手段、传播媒体。

6.以体育绘图为主的教育形式传播

如今的时代是图像风靡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图片、视频被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如,体育项目图书中的动作分解图有的是真人图解,用具体、分解的形体定格动作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正确的学习内容。

三、结束语

第15篇

由于民族教师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意义,做到民族教师身份认知的梳理及加强民族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认知,还需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对民族教师相关身份进行强调和突出。民族教师的教育培训对相关角色身份在实际教学行为中的重点突出实质上是对民族教师身份的强调,有利于民族教师对自我身份的清晰建构,减少其因各种身份模糊而带来的观念、心理和行为的冲突及焦虑体验,从而使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履行相关角色所限定的职责,在其相关角色的有效履行下,民族教师在民族社区中的知识文化效应自然会有所增加,从而使其民族文化精英的角色也有所加强,并最终形成推动民族教育发展、民族发展的整体效应。从民族发展视角看,少数民族教师的角色内涵需要突出三个方面:首先是民族身份,这个身份看似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由于民族教师曾经接受的主流文化教育而使这个民族身份有些模糊,由于国家对民族教育的重视,大部分民族教师都曾经外出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其他文化影响下重新回到其原来的生活环境中去,由于其所接受的主流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并不归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在主流文化教育对民族教师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民族教师和他所归属的民族文化系统产生了矛盾,在自然状态其归属于民族,但是其思想意识又不完全是民族文化的影响结果,因此对少数民族教师而言,其属于民族但又游离于民族文化之外,这种游离状态使得本来确定不疑的民族身份也在质上不确定起来。对民族教师而言,虽然其接受过其他文化教育,但是其民族身份是不容质疑的,作为民族的一份子,民族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需要为民族未来着想,只有对民族身份予以肯定,民族教师的教育培训才能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开展。由于现实条件制约,许多民族教师对其民族产生了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也会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感受。从源头上对民族身份的肯定,并促使其在民族身份上有所作为,是民族教师教育培训对民族教师的民族身份进行肯定。其次是教师身份,作为教师,民族教师需要具备教师所具备的师德,以及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素质,启蒙学生,传播文化,为民族学生开辟美好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教师身份毫无疑问,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大部分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民族教师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上课授课活动,在课堂活动的同时,民族教师还需要担负家庭重担,需要为学生做更多的事情,特别是在部分民族贫困地区,民族教师需要在教学设施、学校经费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劳动,在家庭或其他角色的挤压下,民族教师的教师身份被无意中漠视,教师不能恪尽职守、教师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民族教师的教育培训中,也必须以教师的身份和职责来对教师的职业身份进行强调突出,增加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其三,多元文化社会的文化个体,相对于民族身份和教师身份较为明显的事实,多元文化社会的个体角色较为模糊。但是这个角色的隐匿并不意味着角色不够重要,民族教师处于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民族学生也不例外,民族教师对于多元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民族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态度。而对于多元文化个体这一点,在现有教育培训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民族教师对多元文化的模糊态度,自然使民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活动中不能对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抱持正确合理的态度,从而使学生自然的民族认同意识成为其对其他文化客观认知和评价的屏障。由此在教育培训中对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个体身份予以合理突出将对多元文化社会中民族学生的跨文化认知和交际提供有力地支持。

二、民族教师重点角色内涵的针对性培训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水平,并最终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民众素质提高。民族教师的角色建构和突出是民族教师教育培训的前提,“因材施教”才是民族教师教育培训的目的所在。根据以上对民族教师角色身份的梳理,可以看出,民族教师需要突出强调的身份在于民族、教师及文化个体,因此民族教师的教育培训也要根据相关角色来展开。首先是民族身份方面,少数民族教师来自各个民族,每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因此在其民族身份强调过程中,可以在国家有关民族理论和政策基础上,结合民族历史,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对民族教师进行民族相关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加强民族教师的民族意识,激发民族教师的民族情感,使民族教师正视其民族身份,明确其民族责任,并在其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通过教育培训对民族教师的民族身份意识加强,必然会使民族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体现出来,从而影响到学生建构正确的民族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民族,并对自身在未来的民族责任有所理解。在民族村落中,民族教师不仅具有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功能,同时还因为知识文化的优势而形成了对当地文化技术方面的部分功能,因此民族教师还具有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繁荣的道义和责任,教育培训对民族教师的民族身份强化,正好可以使这种道义和责任在实践行为中得到落实。另外通过民族教师的教育培训对民族身份的强化,不仅要在理论上予以强化,更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并使这种强化行为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能发挥其长久的影响力。其次,从教师身份来看,与普通教师一样,少数民族教师同样需要在专业素质上提高,同时由于民族教师所处的民族环境相关条件的制约,民族教师在专业化方面需要更多的提升,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是教育培训需要涉及的内容。以教学方式为例,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多媒体为多数地区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对部分民族地区的教师而言,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在最基本的校舍、办公等方面都配备不足,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教学对当地教师而言,基本没有什么可行性,随着教育条件改善,民族学校的教学条件正在逐步改善,因此民族教师也必须在教学方式方面有所提升。另外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教育理念在不断变化,教育的策略相应也需要有所调整,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教师在工作交流方面的便利性,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信息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民族教师缺乏足够的机会来进行业务上的交流,在教学策略方面自然有所不足,公平前提下开展的教育培训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其他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是如此,都是民族教师在教育培训中需要涉及到的问题。最后,对于民族教师的文化个体身份,教育培训也需要有所关注,现有的教育培训重点关注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课程,对于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缺乏关注,这显然不能满足当前民族教师作为多元文化个体的角色,因此在教育培训课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文化人类学及其他社会学课程,扩展民族教师的文化视野,促进民族教师对其他文化的正确认知,教育培训对民族教师多元文化个体的重视势必会使民族教师在多元文化方面建立起正确的观念,从而使其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文化差异,并通过实践行为影响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为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及文化体系评价建构其正确的认知体系。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