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历史学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课题着重从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即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以兴趣为前提,以“疑”为依据)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即确定任务、收集和处理信息、互相交流、与他人合作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得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学生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以及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的几点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和对评价方式的改革)。
提出问题
关于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泛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长期以来,历史这门思辨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较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某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历史探究性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它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才符合现代教学论。
当代初中学生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思维积极性高。他们不再满足于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再满足于老师讲“是什么”、“为什么”,而是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自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奥秘,认识历史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学习,而是更希望去调查,去寻访去搜集,搞自己的研究。
历史是一门趣味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时间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看,纵横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一、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1、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
教材知识的主体,是指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对于教材知识主体的把握,有利于认识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现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现实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具有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取,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又要兼具时代气息;既要有历史价值,又要关注当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变化的趋势;既要与教材进度基本同步,也可以把目前史学界的热点、焦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好的题目的设计,能使学生在探讨对现实社会借鉴意义较大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学科的学以致用价值的亲身体验。题目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拟。
(一)、可以在学习基础型课程中选题,例如“我看武则天”、“西欧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为何不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剖析中国科举制度利与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究竟是什么”等。
(二)、可以在拓展型课程中选题,选用地方性、实用性比较强的探究性题目,如学习《崇明乡土历史》,引导学生围绕“崇明岛地名的来历”、“崇明历史名胜古迹的探寻”、“崇明历史名人再探”、“崇明人与围垦精神”等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2、内容设置必须以兴趣为前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感的诱发剂。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也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成功。
如在学习秦灭六国后统一度量衡的意义时,由于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各有特色。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现实问题。但如何让学生加深理解呢?可以让学生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秦国,然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商人,货币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
3、内容设置必须以“疑”为依据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所以,探究性问题设计的依据就是“疑”。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疑”入手,经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辩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
从“疑”入手,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中,激发起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例如: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老师的提示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为什么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②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赤壁之战的重要影响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基本上贯穿了全课内容,并且具有启发性、开放性。问题提出后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大胆提问,教师也参与讨论,并强调指出:老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在充分讨论基础上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给予总结,这种巧妙设疑创设情景的方法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也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样,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则是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其能力要求,应可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1、确定任务
学生根据学习内容:
A、自选一个课题。要求:
设计研究方案,内容包括:
对他人所作的类似课题的了解;
实施研究的步骤;
课题成果的形式;
B、组织、主持一项活动。要求学生:
设计一个计划日程表,使其:
符合活动的目标:
具有逻辑性和可行性;
表达清晰,以利大家使用;
用定性法和/或定量法来评价活动的成功性。
2、收集和处理信息
收集信息资料,帮助完成任务,要求学生:
会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因特网等信息来源;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
引用信息资料时,要注明出处。
3、互相交流
A、向大家做课题方案或计划或成果的口头陈述,要求学生:
有逻辑地、合乎主题地组织好陈述;
口齿清楚,镇定自若;
对听众的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
B、用文字、图像和/或声音,进行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
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手段;
熟练使用选定的媒体手段,包括编辑和质量。
4、与他人合作学习
学生参加一个小组;
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担的责任,并确立目标和安排时间;
检查进展情况并作必要调整。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
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写的学后感、小论文,编辑的历史小报、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文稿等作业看,学生收获很大。
1、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就历史学习而言,收集资料是学科能力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首先,教师要起指导作用,如给学生开出参考书目、列出相关网址,联络参观单位和个人等。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和应用住处技术查阅、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同时,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学生小论文所注明的资料来源和为评价探究成效而设计的问卷,能够显示出学生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培养了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历史小论文,这为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空间。因为,能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提出合乎逻辑的解释,需要较高水准的思维;而写作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较深刻的思维和较强的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的。如学生写的论文,显示了学生初步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知识性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并从历史中吸取今天所需的养分,使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3、初步形成了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历史学科综合特征明显。历史知识结构既包括纵向知识,又包括横向知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自然地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联系起来,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中。
4、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学会交流与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创设交流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交流各自制作的历史小报、论文选题等。再如,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材中的一节,上台作主题发言。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的为检测效果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新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知识更新的能力
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院、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进一步改变现行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而,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
1、《青少年历史知识亟待加强》《人民日报》,2001年2月27日第4版。
2、《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
3、汪宏林:《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
4、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路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章淳立等:关于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文章,《上海教学研究》,2000年7--9期。
6、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7、《中学历史教育论》(聂幼犁)学林出版社。
8、胡兴宏:《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操作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5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掌握学生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心理发展状况、接受知识程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讲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的内容和过程,有利于向学生教授新知识,加深巩固知识。其中可以运用叙述生动性的方法,将学生吸引到史实的意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历史的真实场面。同时,用描述的方法,将历史形象化,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探索的能力,逐步领悟历史的相关结论。例如在讲《》的时,把重点放在描述谭嗣同慷慨就义的壮烈场景,将当时维新志士的光辉形象生动立体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用讲解法中的综合分析、实例论证、释文说明、相对比等方法来讲解史实中的经济发展、经济体系、政治制度、科技文化等内容。同时融入谈话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理解难点、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应用图示法快捷的优点,向学生展示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通过讨论的方法调动课堂的气氛,让课堂活跃起来,颠覆以往历史教学的枯燥现象。加强学生逻辑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应用具体的历史知识向学生证明正确的观点。在一些历史课堂上,例如讲解《百家争鸣》时,我会应用新型的角色扮演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会先分组,让学生自己学去讨论和归纳各派的学术观点,自己融入史实意境:接着我会提问请用百家争鸣某派的观点,将现实生活中乱丢垃圾这类素质的问题,谈谈自身的见解。通过小组讨论、发言,指导学生归纳:法家:“此地禁止乱丢垃圾,违者罚款!”道家:“丢垃圾吧,污染环境,我不住在这里。”儒家:“请不要在这里丢了,为什么还要在这里丢呢?”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就是求知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而历史本身也非常具有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使学生“死记硬背”,学生逐渐失去对历史的兴趣,更加不会去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使用教材,贯穿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不同历史时期的时候,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讲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时,引用《射雕英雄传》这类家喻户晓的故事,又如在讲述秦灭亡的时候穿插“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又如在讲解汉武帝时,引入“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故事,这样既能给与教材框架与灵魂,又能激发学生学历历史的兴趣,使其学生很有兴趣的在课内课外自主的收集材料、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精心设计的问题,适时设置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杠杆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参与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杠杆。教师做为学生的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灵活的教学方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具有的开放性的问题导入,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图书资料,或在家长的指导下运用身边的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自主学习的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开展活动。例如“辩论会”、“讨论会”的多种形式来检验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一些列教学活动,活跃课堂的气氛,锻炼学生的口才能力。
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激发思维能力多提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其学生在探讨、探究中学习历史知识,提升能力。在教《唐朝前期的繁盛》时,我会巧妙的设计问题,吸引学生善于思考。我会提问:“如何看待作者对隋亡的认识,你觉得是否正确,有什么看法?”然后追问:“你如何看待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她是否是位凶狠残暴的皇帝?”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将历史背景的重要人物和历史发展的评价相结合,在教学上应该属于比较高层次的问题。它要求学生将历史背景或观点放在广阔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去激发思维能力。
(二)精炼准确的讲解学习内容
历史教师应该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难点问题,然后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把课文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的结构。在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这课时,课文中介绍了战国使其的著名战役,例如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在对学生讲解这两场战役的时候,部分学生会认为庞涓能力不行。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两场战争的真实情况,我将学生带入历史图册,通过观察示意图,找出两场战争的不同之处,抓住双方的行军的路线,看出重点。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明白不是庞涓能力不行,二是孙膑太强。在加上庞涓率军侵略而发起的战争,所以在历史意义上也是失败的必然因素。对历史内容的深层次分析,让学生对春秋战国的史实更加感兴趣,加深了影响,即使在课后也会自觉的学习和收集相关的资料,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培养自学意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使其学生明白:学习是自身的事。应该如何听课、完成作业、课后复习,如何发言、讨论、思考,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独立性、自学性,保障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部动力,以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目的。在历史教学中,我加以引导和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理清课堂疑点;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资料,给与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也能寻求答案。在教学《美国的诞生》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会通过目录是独立战争前的“美国”,让学生发现这个标题的特殊意义。学生迅速的发现“美国”上面加了引号,抓住这个资源,让学生寻找原因美国是一个国家,在这里为什么会加上引号?因此学生在认识上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掌握学生心理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心理方面给学生有创新意义的刺激,使其学生在感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信心。从教学方面讲,这种具有新鲜意识的激发能将学生的记忆力高度集中,促进他们积极向上,自觉性的调动全部的力量来进行学习。
(四)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根据所要讲授的教材知识,来创设情景,更好地贴近历史情况,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比较丰富的图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多地将自己的兴趣投入到历史课堂之上。比如说在讲解初中历史巴黎和会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的代表,然后按照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陈述,并且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恰当地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充分地表达当时情况下中国在巴黎和会中面临的处境,以及中国的大无畏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对祖国的感情。
2.丰富历史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要善于与当前的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可以摆脱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增强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教学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比如说在讲解关于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的视屏,比如说比较著名的,,通过这些视频,让学生积极地想要了解的经过,这就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教师提问关于的知识,看哪些同学可以又快速又准确的回答上来,这种类似的竞争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成绩。
3.创设新颖的问题,提高学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将心思都放置在历史知识的听讲中。教师在历史知识的提问时,不能够盲目的按照教材中已有的问题进行提问,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基本知识,创设新颖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这样的问题创设,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服务。比如说教师在讲授清朝末年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时,有《》《》《》《》以及其他各种条约,这些条约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很多知识容易混乱。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比如说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哪个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台湾人们的反抗,为什么?这时候学生就要进行思考,哪个条约的签订,关乎台湾人民的利益,然后通过回忆各个条约的内容,知道答案是《》。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水平。
二、结语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97-02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的主要方法。优化提问技巧,提高设问质量无疑会大大开启学生的智力,为课堂教学增辉添色。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研究提问的艺术。
1.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问题的难度
提问设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过于深奥,则显得高不可攀,学生不知所云,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也就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基础和思维特点,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使所设计的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邻近发展区域内",即在"跳跳就能够得着"的高度上,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后能够回答。比如,讲中国近代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非常抽象的历史概念时,教师可以把"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类难度大的问题改设成"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接近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含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概括提炼,提纲挈领
不少学生只侧重记忆具体的历史知识,如某一事件的背景、内容、影响等,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把握,因此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高考则往往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况且如果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就会零散,学生即使记住了,遗忘得也快,而且不会应用。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一些针对历史知识框架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概括提炼。
2.1 利用课本黑体字。课本上的黑体字标题本身就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点,这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注重主体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2 利用章节目录。这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黑体字、单元目录,把握各个基本知识点或各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既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形成整体史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3 由个性到共性。历史知识虽然繁多但又有规律,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师可以就历史知识的规律性设计问题,把历史知识由具体知识上升为规律性的内容,学生又可以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新问题,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联系现实,以史为鉴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人又说:"读史使人明智。"因此,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唯一的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联系现实设计一些问题。这类问题会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育人功能。
故设障碍,诱导思维。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例如:在讲授完"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后,我作了如下设问:"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已学过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了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等。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4.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曲径通幽,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我讲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时,进行了四步设问:"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是什么"、"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等。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师的及时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很快就得出有关的正确结论,因而学习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水到渠成的提问艺术有助于解决学习疑难问题。
5.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1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细腻的学习方法小学到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往往会面临一个较大的转折,从学科的增加到知识层面的过大,这时候如果在细节上不注意就会让学生养成习惯,对初中4年的学习就会一直带着走。因此,这时候需要注重细节上的教学,应注意他们的书写错误,培养他们的记忆习惯,严格矫正他们书写上的错误,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还要培养他们仔细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细腻的学习方法。
2注重教学模式的养成
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课程并非是作为考试唯一的目的,如果广泛的让青少年掌握人文科学,提高人文素质那么这些种种因素的影响就不会实现。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历史课程的学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现在的考试制度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学生还是要面对应试教育。从进小学的第一天到高中毕业的那一天,教育的核心是语、数、英,其次是大考的必考科目。从小到大,学生心中已经形成主次科目的概念,却没有学科平衡,全面发展的概念。由此,他们认为不用考试的科目可以不认真学。
3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一些人看来,课本的变大、变厚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实际上,这是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历史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记忆史实,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现在教材历史事实叙述不详细,人物描写不丰满,学生没有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增加和视野的开阔。新编教材应更多增加阅读材料,正文内容中增加历史图片数量,提供一些历史人物史料、历史数据,学生的知识和视野的开阔必定会推动思维能力的提高。历史教材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品质教育的重要素材,而现教材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介绍偏重其对社会的贡献,而忽视人物的成长过程和个人品质的描述,这样就减弱了对学生的感染力。通过描述历史人物的言行,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这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勇敢、坚定、乐观的品质。
二.结束语
在以往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占据了主要课堂时间,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能力训练的时间,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覆盖了大多数课堂,导致地理成为了一门只考验学生记忆力的乏味学科,忽略了地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空间性的学科,缺乏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枯燥难懂的课本讲授,显然不符合地理教育的初衷。新课标的革新措施,强调了地理应用技能的培养及思维模式的引导。具体的说,其独特之处有:第一,发展性;就是以学生对地理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为课程目标,以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学科使命,借助地理的实用技能服务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二,换位性;新课标下的师生角色发生了本质的转换,教师不再是课堂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者与参与者,促进者与合作者,两者互教互学,教学成为了双向互动、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第三,主动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地理学习气氛下,实现自主分析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再从中引导学生领会到掌握地理知识对其日后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激励手段,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新课标下地理教学的目标设置
(一)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新课标地理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引导学生重视身边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体验通过地理学习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且对各类繁杂的地理问题能够通过自主检索,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地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与地震相关的紧急避险措施学习如何避震,并组织学生模拟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能,再就各地发生的地震灾害事件展开讨论,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其实离现实生活很近,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生命又是那么的渺小与脆弱。
(二)引导学生关心地理环境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提供了多种快速便捷的渠道。初中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段,对新鲜事物、潮流资讯等十分敏感,却很少关心日常生活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全球关注的人口问题、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问题、贫困问题、饥饿问题等,或是更细一层的大气污染、臭氧破坏、土壤退化、酸雨肆虐、濒临物种、植被沙化、全球变暖等制约人类发展的环境问题,但这些都是地理学科涉及的重要领域。现在的学生就是未来的社会决策者,地理的教育将会对他们决策思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能力。地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上述问题的严重性,明白这些是需要从自身做起,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的,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迫切问题。同时,具备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观也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三、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及方法的研究
(一)基本读图能力的训练方法读图,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基础技能,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幅地图,从中获取地理知识,是一种对地图的判读能力,需要考验学生方位感、形象思维、图形识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学生对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即获取一般分布知识,比如说方位、地名、各个标记的数字等,属于地图的初读阶段。第二,培养学生对深层信息的挖掘能力;即透过一般分布知识,找寻其中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并加以解释,比如水土流失分布图的读取,表层信息是指具体有哪些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深层信息则是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位于我国地理地势中的第二、三阶梯转换地带,属于大江大河的中游地段。可见,学生对地图表层信息量的积累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思维能力越强,获取深层信息量就越丰富,读图能力就越强。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影响农业种植因素时,设置自然环境为新疆沙漠地带,让学生以此为背景查找相关资料,结合基础地理知识展开种植规划,这样一来,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开阔视野,提出各类课本上并未教授的作物的种植建议。
四、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方案
(一)培养兴趣爱好,点燃学习热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地理教师成功经验分享中都有相同的一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开展游戏、模拟真实情境、讲故事等。比如学习地理地貌——青藏高原地区的时候,可结合明信片或纪念邮票的展示,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虽然属于高原地貌,但并非荒芜之地,当地兴建的青藏铁路更是世界上线路最长、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相当到位。这样的知识拓展,不仅能让枯燥的理论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才更有成效。那么,我们的当前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事实上,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无论是难度还是知识的容量都是相对较少的,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但是,很多学生总是在思想认识里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这就导致了思想上的不重视,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就会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时间、上课状态、课下作业等多个环节存在问题,而问题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
(二)知识积累不够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来,对于学科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积累不够,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知识,这就导致对那些需要一定知识才能理解的历史来说学生理解不透,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这就导致他在历史学习上问题较大。
(三)学生学习方法需要调整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就是简单地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背一背、记一记就能够学得不错,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学历史就是依靠死记硬背,但是在真正的做题环节,它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这就使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费力而无功。
(四)教师的教学习惯有待改进
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很多教师依然是坚持旧有的教学习惯没有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还是存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会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只是在被动地听,这就会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知识,而不是真正地消化了知识,所以学生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也是我们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新课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教学流程,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切实使学生既能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同时又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该怎样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呢?
(一)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要想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充分重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课标,更要备学生,要在上课前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和真实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预设和安排教学流程;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人,这样学生才能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上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成长。
(二)多利用讨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应从心理方面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
(三)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目前不少学生觉得历史课比较闷,不喜欢学历史。其实“历史”原本是有生命、是很生动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他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是学好的前提;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象易中天、纪连海的讲解一样,生动睿智,善于设问,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在教学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很近,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结语
数学课堂是由很多个数学问题串联起来的,怎么处理这些数学问题,才能让数学课堂达到省时高效的境界?特级教师朱乐平上的一节课“圆的认识”,让我有了新的感悟,今天就跟大家来一起来分享,朱老师在数学课堂中是如何处理重点问题与铺垫性问题的。
课题是“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其属性关系,会用圆规画圆。课堂上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朱老师直接就利用了书上的一幅情景图:套圈游戏公平性,几位小朋友玩一个套圈的游戏,要求把圈套入固定的位置。他们分别用了三种方式:一种是排成一条直线,对以固定点套圈;二是围成一个正方形,对中心固定点套圈;三是围成一个圆圈,对中心的固定点套圈。这时出现第一个问题,师:“哪种方式更公平?”这个问题不管是从语言的组织上来说,还是学生理解能力上来说都很简单。因此是请学生起立回答。生答:“圆形最公平”。第二个问题,师:“为什么排成直线和正方形不公平呢?”这个问题在理解的难度上来说可能不难,但是在语言组织上,可能会比较费时。而且这个问题在这堂课上只属于铺垫性问题,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因此朱老师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将它当成一个设问。自问自答。他抛出问题,停了两秒钟左右,马上就在PPT上公布了答案。并让全班齐读:“因为直线上的点和正方形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不全相等,所以不公平。”乘热打铁,他马上抛出第三个问题,师:“为什么围成圆形就公平了呢?请每位学生都把原因写在纸上。”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写起来就很简单,且经过书写,脑子里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然后请一位学生独立回答,生写过之后,回答的也很流利。生:“是因为圆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相等。”这句话的得出为本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埋下了伏笔,即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朱老师这堂课,另一个值得我学习的方面,就是他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时用的教授方法。并不是直接的说这是圆心,这是半径,这是直径。而是用谈话的方式,先出示一个圆,圆里有很多点,其中包括圆心,然后请大家说一说,哪个点最特殊?生:“最中间那个点最特殊”。师:“特别的东西我们都会给它一个名字,我们就给这个点也起个名字,叫圆心好吗?”生:“好”。师:“这个点它特别在什么地方?”生:“这个点到圆上各个点的距离都相等。”师:“这段距离也很特殊,我们就把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称为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再来看一幅图(是一个有很多条线的圆,其中有两条是直径),哪条线段最特别?请上来指出来。”生上台指出两条直径。师:“这两条特别的线段我们也给它一个名称,叫直径,用d表示。再请同学们找找,直径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生1:“因为它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师:“很好,还有别的特别的地方吗?”生2:“这是圆上最长的线段。”生3:“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一样。”生4:“这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半径的2倍。”回答完成后,朱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写下一个圆内,半径直径的条数,以及他们的长度关系等。这样的操作过程很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平时上课,我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会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回答,答出一点两点靠谱的,就会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唤起其他学生答题的欲望。一堂课中问题很多,每个问题都这样要求的结果是使一节课来不及上,或者上的很匆忙。很多时候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不懂,而是在答题的语言组织上,让他们感觉有难度。经过这次的学习,在处理课堂问题方面有了新的了解,现在再上数学课确实比以前轻松多了,也高效多了。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农村 不足 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51
从城市和农村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较城市比较而言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带,其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和城市都有一定的差距性。因此,导致了其教学效果和城市的教学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就此,本论文着重从农村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比城市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呈现着不良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都没有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硬性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依附于书本上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农村孩子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对历史了解甚少并且在初中学习期间才开展历史教学课堂,这一系列的不良因素造就了农村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农村的学生因为见到的地方和所能旅游的场所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很多家庭在孩子初中阶段尚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旅游,也没有走出过农村那个小城镇,因此学生大多数的眼界都非常有限,对初中的新的历史学科呈现出兴趣浓厚的现象。并且,因为学生的这个年龄,好奇心非常强,思维非常活跃,兴趣较为广泛,也促使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和意识,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知识内容丰富
因为是在初中才开始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所以学生面对这一从未接触过的内容,表现出更多新奇的态度和心情,课堂上老师说过的每句话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每节课中,学生都能学到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
(三)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
很多初中历史教学因为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导致其都是以历史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安静的听其教学内容,并且在脑海中不断的回顾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通过查阅辅助书籍或者是收看有关报道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为主要的学习场所
很多农村并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限的教学场所只能在学校课堂上进行。同时,因为经济条件的约束导致了农村院校并没有能力组织学生和教师去外地观看历史博物馆和相关的历史文物遗址。所以说,农村历史教学始终停留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向学生表述历史教学知识,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的目的。
二、农村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内容的描述能看出农村历史教学和城市历史教学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其和城市历史教学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就此,本小节就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关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不足的情况。
(一)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我国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学改革内容应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应以促进学生为本的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目标,从而达到提升其科学发展的根本和意识。但是,从我国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以教师讲课为中心,以课本教学为中心的状况,这严重性的忽略了学生的主置。
(二)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教学改革目标中反复提出了关于大力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问题,强化信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但是,在农村真正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次数有限,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的次数有限,导致了很多课件只是简单的标题,很多课件的内容和课本所要讲述的内容严重不符,这和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差异性。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导致了教学方法呈现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枯燥化的现象。很少能让学生真正的提出自身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呈现机械化、单调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呈现消极影响。
(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学习灵活意识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仔细的进行观察,没有以历史教师课堂讲解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只能利用笔记进行知识点记录的情况,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记住学生的历史任务、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影响、历史意义,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进行历史思考的过程中,缺乏分析能力,只能够硬性的背诵历史知识,呈现着缺失的情况。
三、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所提出来的不足提出了如下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策略。
(一)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合理的利用教学设备。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师资队伍培训,对提高教师办学和教学能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更是看不懂、弄不懂、用不动,导致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理念呈现缺失的现象。因此,一定要加强新型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和强化教师的师资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力量提高其整体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定期的针对教师进行新型设备的培训、对教师进行知识上的整理和培训,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并且,从农村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遗迹,但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调查和互动,针对中国历史抗战时期针对其进行提问并且收集相关的信息,从而达到整理学生知识,提升学生感知意识的根本目的。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学生对历史的探索和收集能力,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
(二)提高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
对历史学科的漠视是历史教育教学的缺失,为了从整体上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强化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历史重视的意识。笔者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在不断完善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历史知识的总体认识,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和认识,从整体上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知精神,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三)构建有效的教学规章制度
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的章程明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各项指标,从根本上使其教学内容和按照有关教学章程进行,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学生教学目标的目的。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构建合理有效的的教学规章制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并且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观念。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加强家长互动教学强化教学内容
完善历史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学课堂上,还应该调动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扩大教学资源,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长会,宣扬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和家长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达到让学生开展活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家长督促进行额外历史内容的学习和补充,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历史教学水平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本论文着重针对历史学科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历史教学效果,达到完善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一、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的缘由
㈠问题式教学法
我国自古就有“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说法,它深刻而直接的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的雏形理论,如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等等。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提到:“……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指导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马赫穆托夫的这段理论概括,实质上是为我们下了一个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因此,笔者对问题教学法可以作这样的界定: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探索出问题教学法课堂上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㈡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理论或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辩护、对话等,以帮助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主要包括讨论式提问、讨论课、学生讲课等内容,在讨论中教师有意识地从教材内容、国内外重大事件、难点问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选择讨论主题,让学生去根据主题讨论。讨论式教学法是在课堂中教师给一个主题给学生讨论,教师在讨论的进行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动态,随时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方法时还要注意讨论的主题要难度适中,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对讨论主题的确定必须是建立在深入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前提上。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讨论的时间也要适中,不能多长,也不能过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讨论进程。只要做好这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讨论式教学不同于灌输式教学,它能够使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理解、领会教材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论式教学符合高中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认知规律。它着眼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正是在积极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已的见解的过程中,较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竞争精神,领悟知识的真谛。这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验证,主动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较好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讨论式教学离不开问题。
二、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
所谓“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把教材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由老师或者学生提出来后,再通过大家共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及思维方式和思维需求,通过师生设问、师生解问、生生设问、生生解问、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给学生思考时间,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追求真知的愿望,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串联起来,达到乱中理丝的目的,将大难点化解成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通过讨论方式,再辅之以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朱熹在《白鹿洞学规》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一学序并赋予新的内容而展开的。博学主要是指对教材认真预习、阅读、反复推敲。审问主要指激疑、设问,要求学生就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质疑、设问,刨根问底,并对问题进行提炼、排列,使之形成问题链。博学、审问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在学生课前预习和问题情境创设、分组讨论这三个环节上。慎思,指学生应养成独立思考、据材料分析问题能力。明辩主要指学生能依据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能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行,指应用,能对材料中内容进行识记、理解、评论和分析等。
三、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课堂操作
1.课前
【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起点行为设计预习思考题
【学生】根据预习题,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课中
每个教学主题均采用下面的双向互动式实施课堂问题讨论式学习,构成一个课堂学习循环节:
【教师】创设情境 激励质疑 合理分组 激励评价 引导归纳
【学生】养成问题意识 学会问题质疑 讨论问题求证 交流问题拓宽 交流心得构建体
整个课堂学习在完成几个循环节基础上,由老师布置基础练习,全体学生讨论、板演和书面练习。
3.课后
教师要开阔视野,精编综合练习或者活动,组织学生先复习后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者活动设计、实践。
四、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应继承和发扬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合作性原则、适时原则、因人循序、反馈强化的基础上,主要强调下列原则
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样性、连续性、规律性及结构性等等特点②。历史是客观的,当研究者以思维为中介对其加以科学研究时,这些特点便反映在人们研究历史时的认识规律中,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只有让学生们逐步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并驾驭历史思维能力。
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储理论基础与能力基础,学生的现状是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依据,任何教学方法均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实际。因此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方法、依据的思想观点,就成为我们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各地方都在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初中历史来说,也要在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初中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全面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
1. 更新初中历史教学基本理念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是学习历史知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对于学了历史知识之后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教师很少关注。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1.1初中历史教学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因此教学的整体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类型。
1.2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解释。
1.3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通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2. 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
2.1设置问题,进行研究式教学。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直接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就不利于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2.2帮助初中学生在历史课上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加历史知识,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历史成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才的一门重要的课。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2.3让学生多参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参与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活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2.4重视史料分析。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几乎没有史料分析,而仅仅是知识的讲授,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书呆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愿”学。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学生们的情感悄悄地被点燃。同时,教师还要会“煽情”,让学生的情感更深、更持久。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能正确地引导,及时地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可以不断优化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
其次,让学生“乐”学。这就要求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大事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一、教师要探索隐性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和“机械执行者”,而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求教师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丰富、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来说,隐性目标包含伦理、道德、情感、人格、精神、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人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历史学科是最基本的人文学科,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历史教育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据此,历史教师要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使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历史教育的成败。
以“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教学为例。通过教学,教师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另外,教师还要对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明确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由古代领先转向近代落后的原因,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的谜底。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就中所隐藏的不足,即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纠正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上的科技成就表现出的过分沾沾自喜的错误观念。只有面向世界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为复兴中华文明而自强不息的意识和精神。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历史教师对于沿袭多年的传统说法,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而应该尊重事实,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历史事实与人们已有的认识不相符时,需要改变的是人们的认识,而不是历史事实。这也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现。只有教师具备了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引导学生学会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认识人类社会,汲取智慧,陶冶品性,继承文明,激励上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精神教育的隐性目标。
二、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一)范式引领
所谓“范式引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解,以此作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活学活用。
(二)激发兴趣
历史课程中有许多丰富的、精彩的片断和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片断和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如,创设故事情境、媒体情境、表演情境和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开阔历史视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文献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是初中学生,教师不必对论文的写作规范和篇幅作过多要求。在论文的选题和立意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杜绝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
三、教师要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目前,学生不重视历史、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现象在许多地区普遍存生。历史课程和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严重脱节,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这就要求历史教学紧密联系现实,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其实质就是在现实社会这一独特的“情景”氛围下,基于已有的社会认知,通过人和人的思想碰撞,理想与现实的交流,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实现社会个体对历史内容进行现代“意义”的自我建构。
司马迁写作《史记》,其原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其目的为“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更是明确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见,历史与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习历史就应该从现实生活开始,而不是割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历史而讲述历史,对于这一点,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在现实这一大的社会“情景”下解读历史,我们会获得更为广阔的理解历史的视角。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历史教师,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夯实专业知识,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化角色
传统观念中,历史学科是简单的、只需背诵的、学生单向接受的科目。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熟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既是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体验与质疑者,又是历史知识的评议与运用者,还是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激励思考,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让教师成为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接受者。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
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们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述和眉飞色舞地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境,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
为了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讨论环节中,偶尔组织两次小辨论。每次辩论前,设计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教师看。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在转变了学生观念后,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成为主体地位。在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融融的学习氛围,而且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四、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教师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要文明用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热情的话语是鼓舞学生上进的力量。因此,教师的语言更要文明。
2.要有情感,富于启发
情是语言的本质,又是语言的先导,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情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富于启发,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3.有条不紊,言简易赅
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教师要通过语言将诸多知识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输送给学生,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讲课时有条不紊、言简意赅。
4.要有美感和节奏感
教师的语言应该和诗一样富有美感,语韵和谐,加之语言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给学生留下美的熏陶和暗示,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学语言除了美感外,还要求掌握语言的节奏,既不太快,也不太慢,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五、夯实专业知识
第一,应系统学习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二,应具备历史知识广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索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作指导。
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广泛爱好和良好语言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值得学生信赖的形象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对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历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谭小林.校本教研的实质及其意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2]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
《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教师启发诱导,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现象、事物、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引起探究的动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笔者事先准备了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在“凸透镜成像”一节中,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带一个凸透镜,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在“串联电路”这节中,笔者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等制作一个音乐门铃,安装在家里。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如在“沸腾”这一节课中做了一个湿的纸盒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不会燃烧的实验;在“大气压强”一节课中做了一个把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倒置,纸片不下落的实验,使学生感到好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二、注重合作交流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干出一番大事,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素质。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探究者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一系列价值:探究者通过“相互交流”,会明白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的想法、思路会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独立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因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三、重视引导探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层次上,更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把直观现象加问号的问题转化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与问题有关的现象,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对问题提出初步的猜想与假设;通过讨论,修改选择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法(对比、控制变量、实验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事先交代实验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选取合适的器材,阅读相关说明书,了解器材的性能和用法,按照实验方案,正确使用器材进行实验),并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准确地收集实验数据,而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会得出各种现象及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得出结论,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处理等,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从而对探究活动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探究的教与学是通过内容的操作来体现的,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探究过程可包含几个或全部要素。例如:陈述性知识或操作技能的学习,可采用教师提供有关知识和背景材料或指导阅读课文—操作或讨论—得出结论—应用反思的探究方式。如学会使用天平这一节,指导学生看书、天平挂图与天平实物,让学生分组讨论顺序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得出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进行作业。
教师应重视学生怎么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学习创新。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宗旨,以指导型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