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导向式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市场营销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授课覆盖面非常广。该课程在市场营销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理念,通过实训操练,还能培养一定的营销实战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在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营销组合分析、营销管理组织等工作领域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其课程内容涉及到各层次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采用“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项目导向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方法。项目导向法中的项目必须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项目分解必须建立在职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以行业专家和资深教师的建议作为参考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与设计。项目导向教学任务的设计以企业营销策划为载体,根据企业营销策划工作的过程来设计教学模块,将市场营销课程内容镶嵌到各个教学模块中去。
(一)课程设计理念从企业实践中来,到项目导向教学实践中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施教过程以及实习实训的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设计理念来展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整体设计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最好与地方企业合作来共同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共同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共同参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设置;并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营销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因此,该课程可以借鉴企业的工作过程中的经验,进行项目导向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活化;同时,通过工作任务分解的方式将项目导向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和序化,充分发挥该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如下所示。
(1)邀请企业一线营销人员与校内专职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开发课程。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并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确保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及开放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广泛进行企业调研,邀请企业的一线营销人员参与课程开发,与企业一线营销人员共同探讨与课程相关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来自企业的工作任务训练学生,并按照企业的质量要求考核学生,使课程设计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
(2)围绕提升职业能力的主题,设计一个综合性、真实性的项目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和学习中,体会方法应用,掌握市场分析与制定营销战略方案的技能,以此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学习项目要完全遵循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且可以更换营销公司进行项目操作。
(3)除主要训练项目外,学生还要课外兼职,以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任务项目分解
(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作为市场营销类专业毕业的高职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市场调查员、市场分析员、营销策划员、一线推销员,等等。在选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先把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调查清楚。市场调查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一般有调查问卷设计能力、调查活动过程管理能力、调查数据收集与统计能力等;市场分析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一般有市场分析能力,包括SWOT分析能力、消费者行为分析能力、STP分析能力等;一线推销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一般有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关能力、推销技巧等。在清楚相对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二)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企业营销活动的实际工作过程(市场调查—市场环境分析—购买者行为分析—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策略—产品推销)为主线,针对营销岗位(市场调查员、市场分析员、营销策划员、推销员)的职责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形成十一项学习任务,并确定完成每个学习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实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融合。
四、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导项目
践任务项目分解出来以后,还必须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教学合一的目标。
(一)企业案例分析首先,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企业的营销案例;其次,教师根据知识点精选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小组发言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仿真模拟在这个环节当中,所有团队以组为单位,模拟合作企业中的某个角色。教师根据企业的工作过程,设计不同的学习情景,要求学生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同学习情景里的不同任务,例如,为企业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活动、统计调查数据、市场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定位,等等。这种模拟情景是对真实工作情景的模拟,完全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操作。
1.TRIZ理论在软件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TRIZ是俄语теории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的英文音译缩写,其中文全称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以阿列赫舒列尔(G•S•Altshuller)为首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近250万件涉及各学科领域的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发明创造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它是一种创新方法理论体系,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运用TRIZ理论的工具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将TRIZ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最终用以进行软件设计类课程创新性教学的实践。这些都将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2.项目导向教学方式对软件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作用
项目导向教学方式是在案例教学法之上发展起来的。只不过单纯的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零散,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而项目导向教学方式则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以统一的项目进行引导,对课程内容体系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作为小项目整合入大项目开发中。类似的教学法均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因为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主要依靠学生去发现,教师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在软件设计类课程中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较好地模拟了真正软件项目开发的全过程,能够给学生以任务的刺激,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同样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TRIZ理论与项目导向教学方式在软件
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对于学生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通常都有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软件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软件设计思维的基础语言课、当前流行的软件设计开发工具课程(java、MyEclipse、NET等)。笔者所在院系的教研团队在计算机相关课程中一直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并且,通过自己所承担的课程针对TRIZ理论在相应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TRIZ理论与项目导向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对教师教学思维的拓展,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其相应的应用不仅要具体建立在某门课程中,更应自始至终贯穿在所有的教学与学习环节中。
1.TRIZ理论与项目设计思维在教学中的引入
(1)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与重点。任何项目的开发与市场应用均离不开“解决问题的意识”、“针对问题的思考”、“围绕问题的设计”、“具体环节的实施”、“成形项目的市场运作”、“市场反馈与项目支持”以及“对应问题的继续关注”等多个环节的内容。目前的项目教学重点以关注“具体环节的实施”这一步骤为主,从人才系统培养这一角度上来讲显然是片面的、较低级的。因为人才的培养贵在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设计上的创新思想,然后才是通过软件设计类课程中所设计的软件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通过TRIZ理论的问题解决策略对问题进行梳理整合,运用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通过相应的语言来实现。这样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的思维,同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2)问题的叠加与解决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引导源头在于“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TRIZ理论与项目设计思维对于学生的影响应该建立在自入学开始的学习与生活中,针对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的特点,相应思维方式与意识的引入更应贴进学生生活。例如,在入学第一学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交流,会发现学生常常抱怨课间时等待电梯时间过长这一情况。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即你知道电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吗?以及对这一问题最简单的创新解决方法是什么?此时,就可以给出“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TRIZ方法论中的发明原理、冲突矩阵、物场分析等工具”。通过这些内容具体地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专业可以解决的问题,深化学生对于其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软件设计类具体课程中项目的构思与设计过程
(1)项目设计对学生能力的促进。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意识与创新的能力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此时,教师就可以在相应的软件设计类课程中给出某些不太复杂但针对性较强的项目。项目应符合复杂的现实环境,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出完整项目所包含的事件本身、其产生的原因、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挑战解决的途径以及资源限制等。学生通过项目必将真正了解工程师在实际设计中所面临的复杂境地以及艰难的抉择。这种项目式教学,既可以增强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可以运用TRIZ的相关理论进行训练和巩固。学生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对项目的分析、讨论、决策等环节,进而建立起系统的实践方案。在对项目的构思与设计过程中,学生学习了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运用TRIZ方法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最终决策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在复杂环境下运用TRIZ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设计团队的组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现阶段的学生个性差异较大,类别明显,主要分为不同的两种类型:第一种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务,但与计算机相关的理工类基础知识薄弱。第二种学生思维习惯传统,但相关基础知识掌握的较为系统。目前在地方高校中,第一种学生所占比例为多。教师通过实验教学过程很快就能够掌握学生的不同特性,在软件开发实践环节就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整合。由于TRIZ理论来源于大量的专利,对各种场、参数和原则等概念能够真正理解的人才能更好运用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每个设计小组都由小部分“第二种”学生和大部分的“第一种”学生组成,根据任务的大小进行人数的分配。通过这一方式的应用,学生在系统设计的实践环节所完成大作业的创新性、可转化程度以及设计的质量较之以前按学号分组等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合理划分项目工作以刺激学生参与意识。地方高校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对项目不能积极参与。针对这种情况,在对指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按设计小组中的每个人为单位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划分与整合。例如,在教学楼里排课系统的设计中,小组成员为10人。首先,要选定设计小组长。小组长不一定在技术上全面或某项技术上突出,但应该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并对本小组成员的特点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协助教师作好分工协作与管理。然后,通过组长的协助,将项目不同设计周期的任务进行划分。为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划分简单、技术性不强但非常重要的工作,如对教学楼中的教室面积、桌椅数量、是否是多媒体教室、所属院系等内容进行统计,或者将统计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数据表等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其他成员可根据其特长和能力对项目工作进行划分。通过项目合理的划分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知识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技术,以项目为对象有兴趣、有责任参与到项目开发和研究的全过程中。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运用TRIZ理论的知识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处理好整体和局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4)积极选取突出的项目设计案例进行成果转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创新思维意识以及对软件项目设计的能力,其主要动力来源应该是积极促使团队设计成果的转化。可以联系相关部门试用产品,对软件进行市场跟踪。相应的学生对软件工程中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3.注重课程实践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开发能力的培养
(1)整合课程内容为加大实践课时占比做铺垫。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尤其是软件设计类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的大胆整合,将整合后让出的理论课时替换为课程实践。例如,原有的C语言、C++和Java分三学期连续讲授。讲的多练的少,学生的思考仅为片段式思考,对三个软件之间的连续性没有深刻认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开发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突出。为此,我们尝试了课程内容的整合,将三学期的教学内容压缩为两个学期。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与相应软件的设计方法后,就给出课程设计的任务。只在实践教学引导中给出软件的特色、核心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即可,这样不仅加强了课程实践,为学生到企业实训倒出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突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自身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作为软件设计专业任课教师一定突破年龄,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才能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课程设计的环节中有效地发现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更高一层次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经验,通过对TRIZ相关内容的不断学习实践,进而合理有效地在实践课中穿插使用TRIZ理论中ARIZ算法等教学工具,引导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内容进行总结与验证,对教材中的现有内容及项目案例进行改进与创新。
三、结语
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中曾经是一枝独秀,特别是在高校教育中一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改革滞后,加上学生个性不断彰显,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本文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解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很容易落入“说教陷阱”,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这对于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政治经济学是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每位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知道,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宽揭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而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在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再次,政治经济学理论性很强,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教学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边际调整成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多少问题、在哪一章节设计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都由教师掌控,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适合于对传统教师讲授法进行边际调整。其次,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改变传统讲授方法中学生被边缘化的弊端。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推断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最佳选择。因为在原有教学方法不能进行根本调整的情况下,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最佳的边际调整方案,它的改革成本最小,对原有教学方法弊端的弥补作用最强。而且,问题导向式教学也符合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逻辑严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课程特点的内在要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因此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一个模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一)问题创设
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如果问题的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果问题的质量较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针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争论方面的问题创设。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失业、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等复杂的经济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多,各经济学派的解释千差万别,如果在争论中创设问题可以彰显政治经济学的独特魅力;二是政治经济学应用的是规范分析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如果不介绍其他的理论解释,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有说教嫌疑,让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如果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他主要经济学派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政治经学的解释,学生不仅会从比较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学,而且会减少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抵触。
(二)问题包装
问题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如果问题太直白或太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如何进行问题包装呢?就政治经济学而言,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背景方面的包装。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讲授的很多内容涉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而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一个学科从无到有显然有很多理论背景可讲,因此问题包装的素材取之不尽。其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所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同样从未发生过,改革每前进一步学者们都进行了激烈的理论争论,因此从理论产生背景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包装可以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劳动价值论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对“为什么1件上衣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进行包装。通过经济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最初学者认为,1件上衣之所以与2把斧头相交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经过争论学者们发现,供求关系只能解释交换价值的变化,却不能解释最原始的交换价值。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使用价值决定论。也就是说,1件上衣之所以等于2把斧头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亚里士多德从理论抽象的角度指出“:没有等同性就不能相交换,没有可同约性就不能等同”,由于使用价值不具有可通约性,因此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亚当•斯密则从现实角度对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了,然而它不能购买任何东西,也不能交换任何东西。相反,钻石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它却往往可以交换到许许多多的其他商品。”通过上述包装,1件上衣为什么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就变得特别耐人寻味,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想知道答案,此时讲授劳动价值论往往事半功倍。
(三)模式选择
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分为“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和“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两种模式优缺点各异。“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缺点是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参与热情并且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优点就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正相反,它对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求不高,占用的教学时间也不多,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足。本文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政治经济学的课时不足以支持“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目前各大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学时一般都被压缩了,完成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紧张,没有更多学时开展“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对象是新生,他们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实施“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其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更适合。
三、结论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加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解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深刻、更亲切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快地进入一种想象的领域,强化或延长移情的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能产生共通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文字与影像发生作用的一个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对语言的认知是一种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归类的心理过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基于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对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的形成,因此图式理论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维基百科,图式是思想或行为的有组织的模式,是一种心理结构或前认知概念,它表达世界的某个方面,或组织和感知新知识的系统。这个概念指出,图式实质是一种认知结构,是我们理解机制进行信息处理时所依赖的认知单元,这种结构能大大加强我们对语言理解的速度与深度,使复杂的语篇呈现出条理和逻辑。何庆华提倡的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就强调图式理论的作用,她认为教学原则应为:(1)向学生明确此次阅读的教学目标;(2)建立段落图式;(3)明确作品阅读的内容;(4)开展阅读活动,包括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生对策略使用效果的反馈;(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阅读教学课堂。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可适当修改为:(1)明确教学目标,并作好相关预习,准备背景知识的PPT;(2)了解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对主题有一定了解,对篇章结构有一定把握;(3)阅读前,学生以PPT形式向同学展示所准备的背景材料;(4)开展阅读;(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老师可以博客、BBS、QQ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也可利用校园网提供一些共享资源。
济慈《夜莺颂》的文字解读与影像阐释
英美文学课堂作为二语习得的场所,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习得环境是一种课堂环境,自然情况下的语言习得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鲜明差异,学习内容包含不同的语言风格,认知方式,而诗歌作为语言的精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风格适合于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同时,诗歌又是情感密度最大的一种文学形式,负载着最大密度的审美,但精炼的语言,纷繁的意象,浓缩的文化象征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在我校使用的教材《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笔者按不同文学体裁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统计(表1)。从表1看出,教材较为强调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这也是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课程相比有其独特内容之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新奇感延长了对审美的感知,不同于散文类作品。笔者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为例,阐释诗歌所蕴含的美既体现在对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又在制作精美的课件及坎皮恩导演的电影中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讲解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段落图式强化学生对这首诗歌的认知。
诗人济慈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美和把握美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抒情高手,而且还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这首诗创作于1819年,当时他生活困窘,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情绪较为悲观低落,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痛苦人生的复杂心理。当时他寄寓于友人家中,一天清晨坐在树下,看到一只正在筑巢并发出婉转低呜的夜莺,在灵感的驱使之下,不到3小时诗人就完成了这首英国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诗人试图在想象中忘却现实的烦忧,随着夜莺的美妙歌声进入一个欢乐和理想的世界。然而,随着歌声逐渐隐去,诗人又从美好的幻境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但思维还萦绕在刚才的幻觉中,他还在困惑于刚才的心理变化:这究竟是幻觉,还是醒着的梦?声音消逝———我究竟是梦,是醒?诗歌在两个问号中结束,但它给读者留下的遐想空间中却充盈着对理想的美的追求。在预习《夜莺颂》时,对诗人济慈生活的时代背景,主流思潮,个人经历,他的哲学思想及写作风格都应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一些他擅用的修辞手段也需要提前掌握,如通感(Synaesthesia),典故(Allusion),隐喻(Metaphor)。济慈擅长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来写作,读者要体会到他诗歌的妙处自然也应知晓通感这种手法的精微,如“Tenderisthenight”(夜色温柔)、“Softdark”(柔软的黑暗)等,可对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通感的使用。典故中,大量引用《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营造出神秘神圣的宗教氛围,也渲染出古典文学的意境。他对形象、意境和音韵的锤炼对后世的唯美主义都有着较大影响,这是语言图式方面的准备。济慈本身贫穷坎坷的经历,多病的人生,短暂生命中对美的热切追求,以及“Beautyistruth,truthbeauty”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主题方面的内容图式,诗里的夜莺象征着欢乐和幸福,代表一种永恒的原则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认为诗歌应是美的体现,而美是真实的,诗人应以最完美的艺术手法来描绘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因此,他精致的诗句中渗透着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类崇高思想的敬仰。这首诗歌从想象到现实,又从现实到想象,从历史到当前,迂回循环的结构形成了诗歌的段落图式。学生理解到这三个图式后,便能较好地把握这首诗了。可参考济慈的传记片《明亮的心》,这部传记片视角锐利,从它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诗人的一生,其中有男主角朗读《夜莺颂》及其它作品的片段,从诗人吟诵的作品中可直观欣赏到诗歌的格律节奏美。如同诗人的作品,这也是一部需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觉,也充分带动和满足视听触嗅味觉的电影。影片每一个细节提供的丰富感觉相互牵扯和碰撞,璀璨情诗让全片的浪漫华丽色彩热烈燃烧,男主角细腻温婉的情感唯美又不流于伤感、不陷于欲望,是一部新派文艺剧情片的典范,本片入选了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第 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蓝与紫激烈冲撞的画面自有其独到之处。在观看画面时,学生不但从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画面、音乐、音响等因素中捕捉形式美感,还从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中感受思想美感。多媒体画面艺术是融合了感性与理性、思想与创意、情感和美感等的综合艺术体,其功效是使多媒体教学能产生完美的认知活动,整体提升教学境界。其具体体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等现象或过程中,促进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同时,对三个图式的认知也有益于对作家审美精神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
当然,这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在课堂上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电脑操作员和课件播音员,课堂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创意。同时,多媒体课件常会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或是内容编排主次不分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也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堂中,它的核心观念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不论教学方式、工具怎样改变,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知识为目的,所以不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革,始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二是提高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做出的课件乏味无趣,不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课堂活动,整个课堂都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如果教师无法熟练掌握这一技术,不但不能使多媒体技术造福学生,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高职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在突出办学特色,适应市场需求;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就业竞争能力;开展“三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全方位进行职业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等方面,提出观点和对策。
“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出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工作有创新,发展有后劲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院的办学宗旨。学生就业出口畅引导进口旺,质量有保证,学校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创新校企融合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职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商学生的专业技能
紧扣高职教育类型特征,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才目标,坚持质量比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优良结构;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构建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显高职教育特色;实行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是我院多年来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学院坚持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始终瞄准装备制造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计划、就业服务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型专门人才,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在以就业为导向,突显高职特色,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方面我们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目标,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二是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实训环节;三是整合校内现有资源和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技术培训;四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岗位就业实习制度;五是建立新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创新校企融合管理模式,建立岗位就业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责任,使毕业生能尽快地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我院利用校办实习工厂的优势,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真枪实弹地进行操作,参与企业管理。同时,对各系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更新改造,重新整合,建立了工业技术中心,模拟企业的岗位环境,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实习、实训过程,都处于相同于企业的岗位环境和管理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学院从2003年开始试行岗位就业实习制,将传统的毕业实习改为岗位就业实习,安排第六学期一个学期为岗位就业实习。通过用人单位招聘,学院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到就业实习基地,以准员工或正式员工身份进人企业岗位,既实习又工作,而且还有一部分工资收人。这样既促进学生迅速进人岗位就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又满足了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急需。
学生在企业就业实习期间,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履行岗位职责。这样学生面对生产一线的岗位工作任务,要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企业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熏陶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共事。由于带薪上岗,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提高了职业素质;同时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习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掌握企业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技术,迅速提高了职业能力。
2.服务企业“仃单”培养,为企业输送“特色人才”,德固就业市场
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组建“特色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2001年至2006年学院先后与西安中国钟表研究所、广州顺达电脑有限公司、广东伟易达电子通讯设备厂、日本电产等单位合作,开办了“中研计时”、“顺达模具”、“广东伟易达电子”、“旧本电产”等“特色班”。由学院和用人单位共同规划教学计划和内容,用人单位提供部分教师和实验设备、实习场所和教学软件,“订单”培养了一批针对性强、上手快的专门人才,解决了企业的急需,同时建立了企校长期的合作关系。
3.校企合作,互利互惠,建立实习、就业墓地
企校合作,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建立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是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在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同时,把基地建成为我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学院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测点,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提供可靠依据。学院每年都能从就业基地获取大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市场变化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里。同时在教师到基地进行实践锻炼的同时,把工厂的新工艺、新技术带回学校并及时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目前我们与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这些基地每年能解决我们50-60%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毕业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选才的基本条件,是学校在就业市场上永久的生命力。因此,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多种渠道培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为了从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和《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在学生中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1.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生的“人学教育”、三年学习过程中的“养成教育”、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精神培养、毕业时的“毕业教育”都制订了系统的教育规范,确保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取得实效。同时,大力开展争创“三好’,活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学生利用每年寒、暑假开展“三下乡”、“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支教支农,了解民情,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积极推行“双证”制度,多渠道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定期举行专业技能大赛,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总榄,提高学生的父文素质
针对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情况,学院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设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组建了大学生舞蹈团、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军乐团、大学生记者团、吉他协会、摄影协会等35个社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学生同时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一技之长的锻炼,有效提升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指导,提商学生的择业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环节上,还存在着缺失就业指导的问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还有待于提高,择业观念还有待于转变。
1.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从转变就业观念人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当代大学生因为没有很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而导致在校学习目的不明、动力不足,就业时盲目攀高、挑三拣四,工作中“安不下心,沉不下去,做不好事”。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从新生人校的第一周开始,我院就逐班进行职业指导,第一讲是主题为《就业形势、观念转变与新的就业机会》的职业观教育。客观地向新生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增加紧迫感。同时,介绍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就业机制的转变以及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了解高职培养目标,正确定位,做普通劳动者,做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强调由于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过去“精英”教育下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很多岗位已经不存在了,必须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到中小企业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安心一线,扎实工作;并列举毕业生在生产一线做出成绩的典型事例,激励新生刻苦学习、努力成才,帮助学生一人学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充分利用悠久的校史资源.开展职业观教育。我院耗资50余万,建立了校史馆并编排文艺节目。通过建校五十多年的艰辛历史,学院半个多世纪为我国职业教育所做的突出贡献,毕业生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岗位上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科研成果,用文字、照片、实物、录像、文艺演出等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学生进行学校光荣传统和职业观的教育。
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参观学校的校史展览、观看话剧《一张老照片》。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光荣传统,建校过程中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绩;校友在各个岗位上的突出贡献,从而坚定了上高职的信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开设必修课,将职业观教育纳人教学计划,在教学和专业实践中渗透职业观教育。学院除了在“思政”课中安排《职业道德》课专门讲授职业观外,还要求专业课老师在专业教学中结合专业,讲职业;在实习、实践教学中结合实习,践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加深学生对职业的感受,不断深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2.以“敬业、就业、创业”教育为主线,开展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面对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我们提出了敬业、就业、创业的“三业”教育。坚持从新生进校开始,将“三业”教育融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之中,全程开展,三年不断线。
一年级重点进行“敬业”教育。针对我国制造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中小企业多,工资待遇低,学生普遍不愿到一线的实际,我们将敬业教育定位在培养“安下心,沉下去,干得好”,爱岗、爱专业的思想和奉献与吃苦精神上。使学生能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去,到生产一线去就业发展。采取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利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参观校史馆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劳动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开展“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增强劳动观念,进行吃苦耐劳教育和基本素质养成;参加轮换工种实习等专业实践活动,强化专业思想,进行岗位环境熏陶,树立职业意识。
二年级重点进行“就业”教育。就业教育主要定位在培养“用得上,干得好”,要求学生掌握一线技术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首先,我们对学生进行“要成为生产一线能工巧匠”的教育,培养学生努力成为“专家级的技术工人”的信心;其次,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立了仿真企业环境的工业技术中心,全天候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方便学生参加基地的生产、管理、销售,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第三,高度重视与社会行业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中,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
三年级重点进行“创业”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我们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就业指导课中专门开设“创业指导”,给学生系统讲授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创办企业的条件与程序等相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建立创新实验室,举办“创新杯”大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奠定创业基础。
敬业、就业、创业教育三者从低到高,由浅人深,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体系。“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型就业观在学生中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我院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3.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辅导和择业能力的提高。就业指导课,从学生人学开始,一直到毕业三年不断线。
一年级: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应用素质测评系统的分析,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制定符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年级: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素质指导,帮助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和竞争。同时对大学生的求职技巧及就业法律知识进行指导。
三年级;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法律知识和就业信息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及学校的就业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项目教学法在分析旅游企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在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训练项目。训练项目是比较综合的技能组合,分解成各项有意义、有趣味、具体的简单任务和复杂的实用任务。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并对其进行评价。2.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旅游市场营销活动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从事旅游营销策划做准备的目的。3.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及对方角色的心理,展现旅游市场营销实践中各种角色的“为”和“位”。4.模拟情景教学法是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旅游企业各岗位所需的营销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训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成本较低,提供重复训练的机会,可以随时进行过程评价。5.头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旅游市场营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是一种可以在最短时间里获得最多思想和观点的方法。(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流程1.确定主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项目,学生在明确任务目标的基础上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进行小组讨论。2.活动准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3.实施项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行旅游市场营销策划,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4.评价成果。学生各抒己见,展示活动成果,接受师生评价。
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机主导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强大的作用,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筛选和学习。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开放课堂,把社会问题引进教学;开放校园,增强校企联合培养。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采用项目教学、模拟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将知识、技能螺旋式地融于任务或项目中。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解决问题,独立做出决策,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取自行业最新的丰富、生动的营销实例,易于学生理解,增强学生对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和各营销环节的直观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在学生的积极行动中培养其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行动导向教学根据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学生提供模拟、逼真的营销情景,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旅游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能力有很大帮助。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因果关系,并拟定解决方案,然后参与课堂讨论、交换意见,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得到激发,最后形成有创意的方案。行动导向教学重视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很快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行动导向教学具有启发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培养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院校要根据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和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尽可能做到“以需定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当面向21世纪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重实践、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学过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独立自主尝试解决真实性问题,形成符合旅游企业需要的行动能力和从业素质。
三、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启示
(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高校应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旅游企业的需求。由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讨论,进行职业分析,按照职业岗位群确立目标,开发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和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块进行教材编写。
(二)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教师归纳、引导水平的高低影响到行动导向教学是否成功。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根据情况因势利导,不断给予启发。学校应通过培训、深造、引进、聘用等途径打造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可在师资培训项目中增加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内容。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调研,适度参与旅游企业的营销咨询或营销策划,将旅游企业成功的策划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教学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把英语做为外语来教授的目标是什么?从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大中专及中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已经把注意力从50年代的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过渡到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并重的阶段。
现代语言学家把交际能力概括为“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条件下,对谁,说什么,怎样说”。这句话既涵盖了交际者、交际对象、社会语境、目的、方式,也包含了交际的内容、原因等因素。如果认定这一定义较为科学并把它引入外语教学中就会发现,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运用,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这里的交际者是隶属于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场合是中国人用外语和操该外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或同样为外语的外国人在以某种形式进行交际;条件是交际双方都能运用这一中介语[(Lingua franca)抑或是一方的母语];交际对象一般为非汉语使用者;交际的内容和性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彼此不同的思维、观念、习惯、角度来对待事物。
可见,这种交际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换言之,其交际能力应确切地表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应成为在汉语文化背景下教授英语的主要目标之一。
况且,要实现这一目标,尚须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认识文化所起到的作用。Alptekin把语言文化知识分为系统性(systemic)以及超结构性(schematic)两种。前者指句法和词法等,后者指从社会中习得的、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认知特点等等。他还指出:“外语文化中的结构性制约着学习者掌握外语的系统性知识。”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中对目的语文化了解掌握得越充分扎实,越有利于学生把握英语语言技能。Wallace(1988)也曾写道,“‘文化能力’在理解任何具有异域文化性质的事物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导向模式恰恰是要关注这种文化能力的培养,把‘文化”既视为手段又视为目的,从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模式的概念
这种模式是指在教授英语的全过程中,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通过贯穿始终的中西文化对比,使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出英语运用准确、流利、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
这种模式符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学英语是在基本掌握其母语以后的活动。而汉语作为典型的东方语言,造就出与其他语言迥然不同的中国人的类属性,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形成了汉语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认知模式。汉语语言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的巨大反差,使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有相得益彰的认知效果。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事物越是相异就越能构成刺激,也就越有助于认知和识记。
比如 dog在西方文化中象征 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 Love me, love my dog的说法。 而在汉语文化中狗是奴仆,是低贱的追随者,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把这种体现文化涵义的词汇在对比中解释,能使学生很轻松地习得相关词语并有效得体地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因为文化蕴藏于从语音、语法、词汇到对话、篇章乃至认知模式的各个层面上的缘故。初学者一开始就会遇到诸如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Hello!等与汉语言文化中的问候语等值的问题。进而,会对亚语言(paralinguistic)和超语言(extralinguistic)层面的一些现象感到困惑。达到一定水平后,英文的行文模式,如阐释、推理、视角等篇章因素就会对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构成影响。在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及时地通过文化上的对比,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把握那些渗透在语言中的文化现象,自觉地进入目标语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中。
当然,这种模式与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手段、技巧、方法是并行不悖的。它能使师生在清醒地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前提下,主动地解决对基本语言技能产生影响的文化问题。Ginsburg在谈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时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正如文章段落结构中所反映的那样,趋向于线性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而东方人则倾向于间接的表达方式。东方学生的作文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缺乏中心、连贯性或组织性,类似“绕弯子”文体。倘若我们在教写作时充分意识到这种东西方的差异,而不是单纯从技巧上训练学生,就会教学策略上会更有针对性,效果会更佳。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体现在准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上。而这依赖于对目的语即外语的文化意识和合作态度上。同一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同类语篇的不同结构、分别持英汉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表达同一事物时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等,都可能构成干扰交际的因素。因此,利用文化导向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语用层次上认知、理解容忍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际。
三、师资与教材
本模式是站在文化高度上,把语言视为文化的载体、表像或物化;把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看成手段又视为目的的新的外语教学观。因此,它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1)英语教学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掌握另一种语言文化体系,并用该体系认知、感受、阐释同一个物质世界;(2)文化须向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近地教授,而不能简单地让其偶然地,无目的地接触(Mantle-Bromley,1992);(3)语言教学不能与其文化脱节(Byram,1988);(4)目标语文化是外语学习每个阶段的要素(Stewart,1982)。
教师应深谙中国文化和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非语言交际、思维方式和叙事结构以及社会语言等四个层面上的对比意义。同时,教师也应
认识到,英语已不是简单地代表英美文化,而是西方乃至世界文化的合成。从宏观文化的角度来说,英汉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相同大于相异。因此,应消除异域文化的侵人感。汉语文化也决非封建时代的孤立、封闭、保守的形态了它已成为一个开放的多成分的体系。从教学角度而言,中国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排斥、敌视心理已经被认可、同情、容忍所取代。这是在中国教授英语的心理优势之一。
教师应掌握这种外语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技巧。用屠蓓(1994)的话来说,“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下述四个要点:(1)时机:应在汉英语言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并时及时进行辩异和对比;(2)角度:可以站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上分析看待同一现象。初始阶段似应多从中国文化角度人手,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已存在的认知框架;(3)程度: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文化移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4)方式:渐进的、自然的、启发式的、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
教师应妥善处理母语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历来认为,母语干扰应尽量排除于课堂之外。但母语文化体系是先入为主的体系,以一种新的体系取而代之几乎是做不到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语言文化的共核部分的相融以及相异部分的对比,使学生母语文化这种潜意识中的体系,成为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参照系,从而使英语在对比中成为显性的、易于感受和理解的东西。即发生正向迁移。
文化导向教学模式显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教材。这类教材的编写应以多元文化为导向,以语言文化对比、参照为方法,以多国文化背景为材料,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以现代语言理论为指导。教材应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练习为中心。所谓任务,是指跨文化交流场合中要达到的交际目标。教材的语言背景不应局限于英、美、加、澳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应涵盖尽可能广的国家和文化。如上文所示,英语已成为一种中介语,其国际地位和使用范围恰恰反映了它的跨文化交际的工具属性。此外,初级和高级英语教材都应有一定量的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语言材料。许国璋(英语)之所以在中国保持长达30年的魅力,部分原因在于 其一、二册中有相当数量的语言内容是反映中国人所熟悉的事件、场景的。 Alptekin写道,“熟悉内容和题材使学习者更加关注结构性知识,他们的认知过程受目标语的干扰也较少。”因此,教材应按照中国文化……人类共性文化……异域文化的顺序渐进按排语言材料。如 Stewart(198)所言,“EFL教材应通过利用、比较或挖掘跨文化的人类经验,并以此作为阐释不熟悉语料的参照点,从而在已知文化和未知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四、结束语
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与其说是应用语言学或教学理论的新方法,毋宁说它是一种新的思路或启示。其意义在于,既然语言和文化是个统一体,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传播文化,且文化因素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那么我们就应当在教学中自觉、系统、更好地完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并正确处理和摆正文化知识和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利用对比、照应、等值、区分等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书目:
1. Alpteken.C. (1993). "Target-language culture in EFL materials, "ELT Journal ,0.2, 136 -143
2. Alpteken,C. (1988). "Chinese formal schemata in ESL compos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Vol. 26, No. 2, 112-15
3. Byram, M. & Esarte-Sarries, V. (1991b). Investigating 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4. Dirven, R. & Putz. M. (199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Vol. 26, No. 3:144 -156
5. Morgan, Carol. (1993) "Attitude Change and Foreign Language Cultur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Vol.26,No.2:63-75
6. Stewart, S. (1982). "Language and Culture" , USF Language Quarterly. Vol. 20, No. 7-10
首先,在传授合同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职业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将专业学习和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无缝衔接。而从事法律职业,要求学生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谈判、协商的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具体到合同法课程,则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法律规定起草、审查、修改合同,进行签订合同的磋商、谈判,对违约行为采取合法合理的救济措施等等。采用填鸭式的理论讲授法,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几个法条,缺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练习机会。而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学以致用才是根本,学生必须将合同法律知识与合同法律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了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及违约的救济、责任承担等合同法律知识后,要能够运用这些法律知识解决相关的合同法案例问题。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就是解决实务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也在这个过程得到了培养锻炼。
其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其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而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是模拟法律实践的仿真操作。采用源自实践的合同案例材料,让学生协商起草合同,或是解决合同纠纷,这显然比死记硬背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理论、法条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解决案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学生必须充分参与,例如收集合同法相关资料、查阅法条、并运用这些法律知识进行逻辑思维、推理等等。案例的解决情况直接检验着学生学习效果。相比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有效的学习检验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合同法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案
1.确定教学目标
即学生通过对合同法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及掌握合同法及相关的知识,具体而言,包括了解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基本体系及其研究对象;熟悉合同法的主要法条、立法基础和适用条件;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了解当前合同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知识目标的完成是为了培养能力目标作基础。如前所述,高职高专法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具体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合同法基础原理分析和识别不同的合同类型;能根据具体交易需要订立相应的合同;能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常见合同纠纷和案例,即根据不同类型的违约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措施,分析和处理各种合同实务问题。学生学习法律课程,不单单是掌握知识及具备法律从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法律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成为法律人的基本素质,这是法律课程的共同目标。而合同法课程作为法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同样看重学生法律职业素质的培养。本门课程所要完成的素质目标主要有通过模拟合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的私权精神及诚实信用的品格。
2.教学方案的调整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合同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与标准做了相应的调整。
教学内容方面,选取合同法具有代表性、常用性的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委托合同实例等做教学案例或教学项目。根据合同法的实际运行实施,引入实务中常见的合同问题及合同纠纷,以分析案例、完成项目为主。
在教学过程方面,综合情景模拟、法律咨询、项目化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合同法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按照实务中合同协商成立、生效、履行、终止的流程设置各个模块的任务。将合同法的基本知识贯穿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例如,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案例材料,按照分组进行合同协商,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需阅读、查找合同订立相关法律规定及解释,收集并修改相应的合同示范文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协商,并最终制定出合格的合同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点评、讲解,而不再是一昧的讲授。
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方面,改变以往的一次期末考定结果的局面,考核由期末卷面考试、实训考试、平时出勤情况、课外作业、课外实践(含阅读等)、平时小测验等部分组成。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一、目前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十余年来,我国的市场营销教学在摸索中不断的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模糊
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动态概念,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需要从当下的工商企业的营销现状出发,针对社会较为急需和紧缺的岗位来设定教学目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广大中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普遍存在着两种问题:一是定位过宽,即将各种市场营销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学而不精,无法学以致用;二是定位过窄,将市场营销限制在“销”上,过分的强调推销和促销。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把握好“宽”与“窄”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知识面广,另一方面也要学生能够深入的学习。
(二)教学方案不够科学
教学目标的不够清晰导致了学校教学方案不够科学,比如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学“学”味太浓,与职业教育不符合,同时在课程的编制上没有考虑到中职院校的实际师资力量导致编制的课程无法实施。此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市场营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经验性等特点,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遗憾的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学校的实践课教学仍旧不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却缺少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缺乏营销实战经验
市场营销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特殊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知识和经历上本就不足,如果教师也缺乏营销实战经验的话,那么就无法对错综复杂、千变外化的市场现象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简单化的讲解,学生也无法对动态的市场有着足够的认识。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教育格局的逐步完善,一方面为我国市场营销教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前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中集中体现在中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和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学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学校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作为办学方向,把“以就业为导向”贯穿于整个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
(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当紧紧围绕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来进行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课程如思想政治课程,体育课程等;二是专业知识课程,如公关关系学、广告学、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三是实践课程,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演练教学、实习等。此外,学校还要重视选修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形成差异化的知识结构点。
(二)改革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教学应当采取知识与能力教学模块动态优化配置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即通过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模拟情景教学法,即再现生活中的营销活动,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营销竞赛教学法如基本能力竞赛、营销知识竞赛、营销方案设计竞赛、营销技能竞赛等。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实践目标;问题导向;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9-0041-04
一、引言
“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是先有电化教育这个事,后有电化教育这个名,再有电化教育这个学”。[1]在我国电化教育学产生之前,电化教育在社会领域已经存在了,之所以电化教育首先在社会领域发挥作用,主要是由于它的本质特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决定的。[2]从国外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来看,由AECT(The Association for Eud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94定义到AECT05定义也一直强调教育技术的实践性。所以说实践性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教育技术学实践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来源,也是教育技术学价值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在教育技术学实践中,由于普遍持一种“技术思维或技术逻辑”,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手段和媒体工具,而较少关注教育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或目的,往往去追求媒体技术的更替、翻新。教育技术人员不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技术理论来解决教学问题,而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这说明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缺乏合适的方法论。[3]从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视角,本文对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做了探索,提出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方法论。
二、以技术应用为导向实践的不足
1.实践应用跟风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永远都是形成教育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4] 从哲学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5]教育技术学从诞生至今一直重视实践性,理应积累了很多认识来指导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呈现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空洞不能指导实践的现状。[6]有人曾批评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个“赶时髦”的专业,当一种新兴技术出现之后,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总会迅速地尝试将之应用于各种教学中,并且围绕该技术的各种应用性研究也就纷纷出现。杨开成教授分析这种现象认为:一方面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唯媒体技术论长期占据教育技术研究主流有关。[7]这种技术应用导向的教育技术实践在消耗了大量资金、 背负了过多期待之后却并未对实践产生多少根本性的影响,只是陷入一种“被寄予对教育进行革命的巨大期望在学校中大规模实施尖端技术数十年后被证明期望落空”的怪圈之中。[8][9]大量研究表明教育技术远未实现人们期望它能够发挥的那些潜能,近年来对于教育技术的有效性的质疑甚至还有所增加。[10]
2.不利于理论的形成
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导致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存在“跟风”的现象。总是随着外界的信息技术产品兴衰而变化。由于这种“跟风”的研究更多的是获得某一特定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教育教学问题利用技术解决的经验,这就很难上升到解决某一教学问题需要的理论。因此很难从这种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中反思总结出能称得上理论的知识,同时这种研究的不断深入没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总是受到外界“技术”更新的影响。每个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由于对以技术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进行反思时进入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发展逻辑,而这些研究深入发展的逻辑不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问题本身发展的逻辑,其实是外界“技术”应用兴衰变化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教育技术学发展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
3.不利于形成实践规范
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的元方法,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当方法论进入人的观念领域成为指导实践活动的观念时,就具有了实践规范的功能和意义。因此,它是形成教育技术学实践规范的前提。而实践规范的功能是使实践活动以一定的方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自觉和有效地趋向一定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导向、激励、约束、调节、控制等。[11]
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还存在另外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共教育技术学从业者借鉴的实践规范。这就导致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从业者面对一向具体的工作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只能是根据经验或者生搬硬套自己见过的应用方式或者别人实践过的方式。要从教育技术学实践中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论,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首先要形成一套能够为教育技术学从业者所共同遵从的实践规范。实践规范为教育技术学实践者从事的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尺度和标准,规范方法论的使用,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
三、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价值
“问题”是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范畴。科学家和哲学家历来也非常重视“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的历史启示我们,科学研究不但“始于”问题,而且正是“问题”推动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引导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12]
“问题”对科学研究如此重要,但是对实践有何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问题”。关于问题的界定我国学者林定夷做了一个定义: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从问题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谈到“问题”时,总是预设了智能主体的某种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正如康德所说:“并非每种活动都叫做实践,而是只有其目的的实现被设想为某种普遍规划过程的原则之后果的,才叫做实践”,而实践目标是实践目的的进一步的具体化表述。[13][14]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设定了目标无形中也就产生了“问题”,因此,对“问题”的解决是引导实践向目标迈进的动力。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也是具有目的性的,那么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也就成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教育技术学理论发现的主要源泉。
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
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在教育技术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应该找到“问题”。教育技术学中“问题”的产生是由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目的性决定的,实践目标是实践目的进一步的具体化表述。所以,我们先要明确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目标。
目前普遍认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15][16]教育技术学的实践活动怎样才能实现教学优化?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围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相关要素进行改变,达到教学结构的改变,最终实现教学优化的功能。[17]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是实现教学优化目标的途径,而在这些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就是教育技术学实践的过程和内容,那么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应用之前的现状与我们期望要达到的状态就形成了我们教育技术学实践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教育技术学实践目标找到了教育技术学实践“问题”,而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则是依据一定的原理或知识,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通过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就形成了“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应用技术)反馈评价(对技术选择和应用过程的评价)”的问题解决的逻辑过程。这种问题解决的实践逻辑过程避免了之前“技术应用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这种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实践中盲目的技术应用。“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应用技术)反馈评价(对技术选择和应用过程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技术学的作用,不然教育技术学实践也只是成了技术的简单更替尝试的过程,失去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总是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就会逐渐形成解决某一教学问题需要的理论而不是获得某一特定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强调教育技术学实践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也是一个系统过程。系统科学家霍尔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三维模型,他把问题解决的过程从知识维度、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分别做了划分,以霍尔的问题解决三维模型为依据,我们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的三维模型结构,如图所示。
1.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就是形成实践活动的规范流程,前面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分析是从问题解决步骤维度,即逻辑维度对其分析的。在这个维度可以把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做一划分,划分为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反馈评价五个阶段。明确目标主要是思考我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形成问题则是根据要达到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方案则是根据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理论知识选择恰当的技术并形成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是把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把选择恰当的技术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反馈评价主要是反思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和应用的技术是不是恰当,应用效果如何等。
2.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则是实际的实践过程阶段划分,从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的时间维度看,任何一个教育技术学问题形成和解决都离不开分析过程,明确了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开发然后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且在每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离不开管理和反思总结的过程,即管理和评价过程,时间维度的评价是一个总结性评价,而逻辑维度的反馈评价主要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因此,从教育技术学实践的时间维度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划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个阶段。
3.知识维度
知识维度则是在实践过程和实践规范的各个步骤中需要用到的知识。教育技术学实践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的综合应用,从知识维度看,教育技术学实践离不开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无论是在信息技术的设计开发阶段还是利用阶段到最后的管理评价阶段都需要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的指导。
教育技术学实践主要解决的是教育教学问题,而教育教学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的问题,对复杂的教育技术学问题,人们可以借助于系统工程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定义系统和子系统的方法来定义问题和问题解决空间。作者认为:无论是简单的教育技术学实践问题还是复杂的教育技术学实践问题,都可以按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来统一和规范我们的实践活动。
五、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特点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与技术应用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1.把教育技术学实践从比较强调“媒体技术”转移到用适合的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上来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强调以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使用技术,对技术进行设计利用,从而摆脱了实践中随着技术发展盲目的崇拜和利用新技术的现象。
2.利于形成实践规范,实现教育技术学实践效益最大化
实践规范产生于实践活动及其过程,实践目的是生成实践规范的直接观念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形成了“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的问题解决的逻辑过程。这种问题解决的实践逻辑过程不仅避免了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实践中盲目的技术应用,而且有利于形成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规范。实践规范有利于促进人类实践活动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规范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效益最大化。
3.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应用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通常会导致我们忽视所用技术与具体场景的对话,更注重技术本身而忽视了学习或教学。因为现代技术是对于效率极其推崇的一种思维逻辑,对效率的极其推崇会导致一个后果,既手段本身成了目的。[18]而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形成关于教学问题解决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使用和改造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沉淀。
六、总结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学实践是问题(或目标)导向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更多的是关注需要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时选择性的、恰当的使用技术,并且设计和开发出适合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指导实践,利于把教育技术学实践从比较强调“媒体技术”转移到用适合的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上来,而且还利于形成实践规范,促进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还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知识的产生,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
参考文献:
[1]王运武.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兼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J].现代教育技术,2005(5).
[2]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朱鄂桂,赵呈领.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8):47-50.
[4]刘美凤.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来源[J].开放教育研究,2004(4).
[5]张刚要,李建中.回到教育技术实践本身:一种现象学解读[J].电化教育研,2011(12):20-24.
[6]刘和海.论多元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23-27.
[7]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39-44.
[8]任友群.理论 实践 方法―――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9]转引任友群.理论 实践 方法―――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10]王美,任友群.转引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再思考:方法、实践与理论[J].中国电化教育,2011(4):1-7.
[11]夏建国.实践规范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4:161.
[12]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64.
[14]张影. 教育技术实践目标设定存在的问题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12.
[15]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0(4):5-7.
[16]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5-9.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以行动或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先进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模拟演练法、现场展示表演法、案例分析研究法、情景角色扮演法,其教学过程组织是根据典型学习任务灵活变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特别强调以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教师把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与学生共同组建工作“任务”并自始至终带领学生完成“任务”的全部过程,教师通过“任务”与学生积极互动,并通过“过程监控”进行知识传递,主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全部过程来看,书本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升华到感性认知,又通过不断实践操作形成理性认识,并最终回归到实践活动当中去。
二、《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客户关系管理》是一门经管类专业的技术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方法,使其具有客户寻找、客户获取、客户维持、客户升级的管理技能,并将之运用于本专业的学习及岗位实践,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和适应当今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养的要求。虽然职业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一些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对于《客户关系管理》这门课程来说,存在以下两个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讲授《客户关系管理》这门专业课程时,仍然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一些教师能够在讲解理论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案例分析,但其案例大多缺乏典型性与实效性。这样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缺乏实践性
一方面,就客户关系管理这一工作本身的性质来说,需要工作人员有比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正是因为这样,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设想学生可以工学交替,一旦面对实际情况,由于受相关资源的束缚,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另一方面,针对《客户关系管理》这一课程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没能为学生提供让他们深入到企业中亲身体验相关岗位技能的机会,致使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三、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就是教师组织的教学过程应该和实际工作过程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强调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行动导向教学的模式是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进行驱动,开始时以完成某一项相关任务为突破口,学习实践者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相关工作角色的模仿,在工作模仿的过程中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不断地总结,从而达到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锻炼和提升技能的目的。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行动的主体,这是行动导向教学重点强调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进行自主的学习,也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能够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更加开放
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中,以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团队的形式替代学生孤立学习的状态而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为了使学生学习取得更好地效果,教师应为学生设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教师应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然后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最后,学生通过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一同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针对教学中的一些设计性项目,教师可以对其答案不做具体的规定和标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是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全面培养。通过实际的相关行动,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和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例如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四、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应用策略
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进行课程实施:
1.课程“任务”设计
本课程以客户服务与管理能力为培养核心,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基础,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将课程内容序化,并结合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中,将客户关系管理工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筛选出来,建立学习性工作任务,并将此“任务”作为课程的内容,再针对每一个独立“任务”进行再“前沿研究”、“练习与思考”、“案例分析”、“自测试题”的过程制定。
2.课程“任务”组织
本课程以专业工作岗位具体的工作逻辑作为其编排结构的依据,从而使学生习得的认知心理顺序能够和工作实践顺序相适应。组建项目小组3-4人,并推行“任务组长负责制”的特有管理模式,由教师提出若干个“任务”设想,然后与各个小组沟通并讨论,最终确立该“任务”实施过程及目标,再由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设计工作过程及方法,并得到教师认可,小组全体成员还要共同商议并制定“组规”。要求小组遵守课堂纪律,共同参与并完成“任务”,积极开展课外拓展活动。
3.课程“任务”演练
根据工作任务特点,把课堂布置成为“任务”的工作情境,模拟企业“工作报告会、项目论证会、项目评估会、产品介绍会”开展实训活动。学生从设定的情境入手,自行选择客户关系管理活动相关的角色。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要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现场的模仿与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组织参与的团队应不少于两个,一个团队扮演顾客,另一个团队扮演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而班级剩余的同学作为观察者。
4.课程“任务”考核
以往的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下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考核的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不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而采取过程性考核模式。“任务”考核。由于采用“任务”方法进行教学,“任务”组内所有学员贡献不同,因此,在考核“任务”结果时,特别要注意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性。第一,任务小组内“任务”要责任到人,并且分工明确;第二,在互相交流经验和汇报问题时必须加强环节和过程性提问,要求任务组所有成员必须熟悉该“项目”的情况。理论知识考核。在课程改革中,由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后,考核成绩主要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定,这就淡化了对以往理论知识的考核,所以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抛弃”。因此,在“任务”考核完成过程的同时,必须让学生兼顾理论知识的理解,将每个“任务”考核结束后加入每个“任务”所涉及理论知识的考核,这样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
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传统教学背景下的行动导向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存在本质区别,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时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本位性质上。以项目(任务)教学为例,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时依然停留在给学生的预期设计的项目或任务上,学生们只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规范按时按期完成就可以了。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没有完全起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作用,忽略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过程性的能力培养。
2.行动导向教学普遍适用性的误区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不同专业课需要构架不同方式的教学模式分类体,才能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定位。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客户层建设方面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创新的方法、是与时俱进的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从“工作实践”之中去“认识、实践、总结、分析、再认识”的教学方法,它是针对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而采取的教学创新模式,并不适用于理论性、知识性比较强的课程,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一切适用教学导向法”的误区中跳出来。
3.考核评价体系制约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部分学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体系,即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并非关注教学能力成效的培养,这无疑给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推进设置了阻碍。所以,有必要及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考核评价体系融入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才能将行动教学导向法进行全面应用和推广。
4.高职院校教师素质难以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
【关键词】教学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实效课堂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主”的结合,这已为教育界人士普遍接受,可是教与学又是一对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们是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的呢?下面是我市一位德育教师在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时的授课环节。
该教师的上课环节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铺垫(7分钟),教师以讲授和问答法回顾了企业的概念,新授了“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第二模块学生主体活动阶段(20分钟),学生汇报完成上节课教师布置的研究性作业的成果:共有17名学生(占班级学生人数的40%)分成观察组、调查组、访谈组和问题解答组,对学校食堂及其经营的小卖部的经营现状、经营中的问题分析、经营者和员工对经济效益的认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建议分别进行了小组合作式的汇报。第三模块是知识建构(18分钟),教师结合学生的活动讲授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在这一模块中,教师采用了启发式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三种主要教法。
从此课的整体效果来看,教师的教学语言幽默流畅、富于激情,学生的学习成绩汇报交流,声音响亮、神情自然、内容详实,教学内容寓德于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德育课,来听课的教师给这节课打出了九十分以上的高分。在他们的评课意见中,不少教师提到了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而据笔者的课堂观察,这节课的亮点和不足恰恰都集中在课堂中对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处理。
一方面,这节课整体上突出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使知识回归到生活,理论联系了实际,有效地将学生的认知通过运用和情感、态度、观念交织成了一个整体。
从整节课师生的教学活动来看(如图1),第一模块以教师的主导活动为主完成了新知的铺垫工作,为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打下基础;第二模块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主,在这一模块,我们又看到了师生在课前的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任务,动员组织指导学生分组去完成任务,这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地去调查研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又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性学习,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这一模块的设计让学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第三模块又以教师的主导活动为主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建构,因此,实现了小组合作和班级授课组合,实现了课前实践调研和课堂教学的组合,实现了师生教学和生生教学的组合,实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结合;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整个教学流程演绎了从知识铺垫到主体活动到知识建构有机相融的过程,这使课堂实效有了保证。
但另一方面,在部分教学模块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了明显的主辅之分,有些环节甚至被人为割裂,导致了教育契机的丧失,学生有实效的主体学习被中断,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归到了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学习成果的模仿代替学习过程的生成,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模块,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问答法复习了旧知(企业内涵),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和讲解法导出了新知(利润和经济效益);但教师没有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或已有经验,而是直接通过读书法导出了两个新概念,并且对“利润”和“经济效益”只是进行了概念的解读。在这一环节,学生看书、听课,从理论到理论,达到的效果最多是听懂了,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对知识没有进行主动地建构和内化。但由于这一模块时间短,如果在第二模块教师能将主导和主体相融,这节课的实效性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课堂教学的第二模块,课堂走向了以学生为主体忽视教师主导的另一个极端。在这一模块中,教师只是充当了一个报幕员的角色,安排四个小组先后上台交流各自课前的研究性成果,模块结束后教师用了三分钟时间对四组同学的汇报进行了表扬。在这一模块中,17名学生先后成了课堂的主体,而其他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同学调研的结果,从积极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模块看成是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同学自己调研的结论更容易让人信服和接受,但是从消极意义上说,这一阶段是以部分学生的主体性代替了全体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呈现研究结果的质量显然要比经过专门师范训练的教师低。
而这一切,究其根本在于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在每组学生汇报之前,教师就应该明确地布置其他学生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复述学生汇报的核心内容,质疑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补充学生汇报中的不足等等。在汇报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倾听者,更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教育契机的把握者,这样就决定了每组汇报后教师必须检测其余同学的学习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启发,导出学生的实效学习过程,这样才是把部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变成了全体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才把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知识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铺垫,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德育课的实效性才有了切实的保障和提高。
而如果在第二模块中能有机地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融,那么课堂的教学就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流程,以知识建构和升华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第三模块就可以省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点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质疑、总结、提炼和引导会水到渠成地为学生所认知、内化和建构。而由于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又回到感性,将理论的学习和学生实践研究结果融成了一个整体,符合认知规律,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效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更使学生的有效学习持续地发生,使课堂的实效性落到了实处和高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问题导向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除了具有普通大学共性的特点之外,还应该焦距在“实用”和“能力”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某些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理论的博和深,忽视了学生的需要。“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究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自在”的学习状态逐渐转变为“自为”的学习状态。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三个动态因素以信息为载体的互动过程[1]。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教师在课堂上单向灌输理论为主,这种模式过分地强调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打破了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重点、难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为主,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中解答”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全过程。借此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反感与质疑,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良性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教学内容而言,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囿于当时知识水平的局限,致使学生对一些比^关心的问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在进入大学后,面对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会再次将这些得不到解答的问题挖掘出来进行追问。除此之外,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必然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一点上,“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所以,学生们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过去习得的思维方式及固有的价值规范产生再思考,进而会采取与中学时代全然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来提出问题。如果此时思政课教师只是对旧有理论的重复或者是对教材知识的照搬,学生是不会感到满意的。所以,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学生最迫切、最感兴趣的符合教学目的的问题挖掘出来,在深度把握教材理论的同时,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讨论,使得问题最终得以解答。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理性诉求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我通过“蓝墨云班课”对山东华宇2015级230余名本科学生就“课程改革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该调查不是专门针对“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的,因此仅选择其中与教学改革相联系的几项作分析。
(1)您喜欢具有哪些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多选)A.理论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B.对时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C.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D.能有效激发同学的课堂参与度;E.语言风趣幽默;F.其他。学生的选择是:选A的占70%,选B的占75%,选C的占25%,选D的占30%,选E的占42%,选F的占5%。(2)您认为《概论》课的老师应具备哪些特点?A.对时政有独特见解;B.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C.能提供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D.上课时多联系国内外时事问题。选A的占41%,选B的占14%,选C的占20%,选D的占25%。从以上两题学生的选择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对现实问题有独到见解的老师感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纯理论性的知识是厌烦的,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要更多一些。
(3)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多选题)A.教材过于偏重理论,与现实结合不足;B.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C.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D.学生和任课教师有代沟;E.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F.其他。其中选A的占57%,选B的占41%,选C的占10%,选D的占10%,选E的占26%,选F的占5%。从学生的选择来看,教材内容偏重于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不足及单向度的灌输性教学是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将教材体系联系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体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我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3、4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3班,电子信息工程1班的同学,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举行了座谈会,学生代表们对“纲要”课教学方式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一是多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一些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多播放一些历史性的影视片;三是多联系一些时政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思考;四是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想法。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座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有所期待的,他们希望教师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希望将教材理论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途径就是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这是学生对于课程的一种诉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
(一)问题的精度创设
“问题”――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是破解教学重点、难点或疑点的导向,是实现或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3]。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最终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本身的质量。如果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4]。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在问题的创设方面除了关注授课内容之外,还应该关注三点:一是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当地热点问题;二是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三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可联系“德州雾霾的产生及影响”及“宿舍(校园)环境卫生”来创设问题。这样的问题接近学生实际,学生不陌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对于问题的产生,最为直接的方式是由教师提出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通过课下交流、蓝墨云班课、课堂调查;以及运用现代通信手段介入学生私人空间的方式(如微信、电子邮件、QQ、手机短信等),较准确地把握学生所关注、所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问题的精心包装
对精准创设的问题进行通俗化的理论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必要环节,如果教师展示的问题太过直白或太过枯燥,是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这样的问题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对问题进行精心包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借助多媒体,抛出大量历史素材或者提供必要的案例,在分析案例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展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剖析来包装问题。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通过剖析当下理论界五种“流行”观点,提出问题“如何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教学中,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对五种观点进行解说,然后引发讨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问题得到解答。
(三)模式的合理设计
1.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师生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设计就是把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一个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师生互动就是要把这些经过精心包装后的问题转化为教学项目分配给学生,学生按照所选择题目进行分组,分组后小组内的成员根据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并搜索相关的材料,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及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由组长汇集组员的意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写出解答问题的发言提纲。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课堂上作中心发言3~5分钟,小组代表发言后,同组内其他同学还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e极参与相应的讨论、引导和点评。通过“问题”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
2.以“热点话题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要求人人准备、人人参与,演讲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选拔,然后推选优秀者到课堂演讲每人3~5分钟。演讲题目可根据主题自拟,文体也可以形式多样。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授“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时,我就让学生准备了以“改革开放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实践效果很好。通过这种主题演讲,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均有提高。
3.观看视频资料并写出观后感。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围绕一定主题事先准备相关影视资料和准备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后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其中的重要片段进行必要的解说,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言,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归纳和理论的升华,课后学生根据各自的体会及相应的理论基础,写出观后感。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将偏重于“以师为本”的“问题导向”教学转向重视学生需要的“以生为本”的“问题导向”教学,以进一步促进“问题导向”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继东.“问题导向”的大学课堂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53):76-7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一、德育经常化,就是要全面贯彻教学方针,对学生经常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
二、德育制度化,就是突出一个“管”字,加强管理,健全相应的制度、目标,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制定“振兴奖学金”条例、学生立功受奖条例、学生操行评定条例、学生宿舍卫生条例、学生劳动条例等。
三德育管理量化,就是以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为主要内容进行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更好地、准确地考查学生行为表现,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纠正不良倾向。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五章四十条进行常规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并分别以自尊自爱、注重仪表、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生活勤俭、尊敬长辈等项计分,前三项为常规检查内容,后几项为阶段性内容,对见义勇为、扶老携幼、拾金不昧、自觉维护治安者进行表扬加分。将每条内容进行量化,便于检查,对违纪的学生按规定扣分,按优等、良好、及格、不及格分为4个等级,以班为单位,每周一小结,学期中进行初评,学期末总评,公布结果。
四、德育学生化,就是德育工作让学生参加、处处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治、自愿、自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学生满意、高兴。德育学生化突出一个“导”字,开展各种活动,发扬民主树新风,为学生办好实事,引导和疏导学生积极向上。如,开展班级卫生评比活动、国庆书画展览、校庆征文,定期出版学生报、举办革命歌曲比赛、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形成助人为乐、互相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几气。
关键词: 算法导论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
一、引言
计算机算法在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中处于核心地位。通俗地说,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定义了计算机指令执行的逻辑过程。虽然实际问题无穷无尽,但是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些基本问题(如排序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便得到了各种经典的计算机算法。在算法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和帮助算法的设计,并用于分析所设计算法的性能。算法导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经典计算机算法,掌握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算法导论课程是国内外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学生普遍反映难学,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一直不好。因此,有必要探索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实现核心教学目标。笔者根据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期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算法导论课程是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通常被安排在《数据结构》课程之后,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多数教学方法是,以经典算法设计思路和策略为基本知识单元,先介绍各种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然后以经典算法为例强化理解。此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好处是,教学脉络清晰,授课组织非常方便。但是,教学效果一直都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各类方法的思想精髓,碰到新的问题还是无从下手,无法学以致用,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消极厌学。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太抽象,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在现有教学法中,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着各种用于算法设计和分析的成熟方法来组织,侧重于对方法本身的介绍。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在算法研究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已经脱离了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必须依靠自身的抽象能力来构建方法的应用场景。显然,对于缺乏算法研究经历的同学来说,这无形中增加了课程学习的难度。
2.授课过程属于单向过程,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互动性不强。在现有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知识传播者和输出者的地位,学生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角色定位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相关方法,很少主动考虑各类方法出现的背景和可能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采用,使得教师的讲课速度大大提高,学生更加缺乏主动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
3.课程考核方式不尽合理,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现有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作业、实验、考试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和考试偏重于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实验侧重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作业和考试的分值比较高,导致许多学生侧重于理论学习,忽略对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方便对学习效果实行量化考核,保证一定的公平性,但阻碍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本文提出了以问题为主导的情境式教学方法。其核心思路可概括为: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新的教学方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提供问题原型,指导和帮助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理念的改变,促使教学方法必须跟着改变。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改变课程组织方式,由以经典算法设计思路和策略为基本知识单元,变为以实际问题为基本授课单元。构建一系列特定场景,让学生直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主动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各种经典算法、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教学内容将不再那么抽象,知识与学习的情境及学习者带入这一情境的经验有密切关系。
2.改变课程授课方式,由以知识点讲授为主,变为以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为主。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像领域专家那样思考问题并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最终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新的授课方式中,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知识获取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讨论完成。对于相同问题,不同观察视角导致对相同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观点的碰撞,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改变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由以独立的考试测验为主,变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就是,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课程项目为主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或者协作完成课题项目,通过项目完成情况评估其学习效果。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不仅仅看其最终结果,更要看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情况。
四、结语
针对现有《算法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本文探索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方法,以强化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可以强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avid Jonassen et al.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Education,Vol.9 No.2,1995.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