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植物营养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创新素质特征误区对策
一、创新素质的基本特征
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特指人的创新活动稳定化的身心成分。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三个方面,1)创新品质是创新素质的重要条件。以追求创新,旨在鼓励发现新问题及解决新问题,同时具备敢于否定和批判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2)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动力源泉。它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善于抓往机遇的能力,以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及变通性。3)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最终目标。与实际动手能力相似,主要是使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敢于运用创新的方法,积极进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竞争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真正具备为社会服务的献身精神。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2.1进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滞后于发达国家,要加快我国的科技发展,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2.2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那些个人能力发展全面,尤其创新素质突出的大学生却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受到社会、企业的青睐与重视。近几年来,我校凡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英语演讲、机械创新设计、“挑战杯”、广告创意、力学竞赛等竞赛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毕业之际即能被用人单位聘任。因为他们参与此类竞赛或培训后,其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事实证明,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三、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误区
目前,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与重点高校、老牌高校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如全国各类竞赛、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均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不足、管理跟不上,主要的误区表现在:
3.1对创新素质认识不足,放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有部分人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天赋”、与生俱来的,或者只有精英才能具备的,从而不注重对大多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人觉得大学生经常参与创新活动会减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捡了芝麻丢掉西瓜”的结果。因此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不是积极支持,而是进行推辞、限制。也有的人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的各种科技活动或竞赛活动,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进行指导、培训的部分教师,认为花费这些时间、精力,还不如自己去搞教学、科研,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上也存在敷衍了事的消极情绪。
3.2忽视创新教育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趋向细化现象,新专业设置不断出现,但目前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中仍存在规定课程多,选修课程少,课时比例不恰当等现象。由于缺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束缚了学生思维扩展,不利于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特别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地方高校仍把大学生当作“满堂灌”的对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缺乏求异精神、创新思维,使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3.3创新实践活动减少,获取创新能力降低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大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有组织的深入社会生产实际,去了解社会,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优势和位置,去发展改变自己,这样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在有些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不够,或只作为常规性或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来应付,由于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投入不足,造成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后果。
3.4忽视情感教育,造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滑坡
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综合,也是能力、精神、人格等方面的综合,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一定首先要具备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能力的条件。目前在高校扩招、网络普及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还未落到实处,有些大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或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乏理性,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综合素质整体滑坡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四、对策
4.1树立科学的创新素质观,充分激发高校和师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创新意识,要激发起高校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高校作为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中心,理应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要在科教兴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理应是具备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理应尽可能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给予政策、财政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创新素质观,真正实现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4.2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淡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体系上,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引导创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比例,注重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层面上打好知识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培训上提高综合素质。
近几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如2007年修订本科人才方案时,对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进行适当整合,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培养,突出专业应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学与实践给出时间和空间。特别是要求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的跨专业文化素质课程,即理工科学生至少修满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文科学生至少修满3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其余5学分按照学校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管理条例,通过参加课外创新实验项目、教学竞赛、发表学术论文作品、考取各类资格证书来获取学分。从2009届毕业生开始,遵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非艺术类专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1门公共艺术类限定课程。通过这些改革,促进了大学生文理知识渗透和融通,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确保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3建立科学管理方法,激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必须要对旧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大学生素质培养管理方法,确保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同时,把学生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良好环境。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地方高校理应把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并作为重要课题来建设,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勇于进取、积极探索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为他们步入社会、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家才.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创新,2004(9).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关键词: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97-02
高校《植物营养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肥料的种类、性质、施用等[1,2],要求学生在对植物营养学科有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施肥达到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实现增产、增质和培肥地力的目的。《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联系,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核心骨干课程,目前四川农业大学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还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每年修读人数接近300人,影响面较大。
四川农业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设《植物营养学》(《农业化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考试形式较单一等问题。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农林院校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植物营养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对该课程采取了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优化教学内容
1.1 拓展学科知识领域 将学科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其学术视野,也为其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中,介绍了2014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Producing more grain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3]。该文报道了课题组通过5年时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布设的大样本的田间实证结果,发现采取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可使小麦、水稻、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到8.9t/hm2、8.5t/hm2、14.2t/hm2,实现了97%~99%的最高产量,同时大幅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降低了环境代价,从而实现增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以上论文的介绍,使学生对于化肥合理施用对粮食安全、保障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2 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 《植物营养学》是《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的后续课程,其内容与前两门课程虽有衔接但其着重点却大不相同,在目前学时有限的前提下,整合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突出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经与相关任课老师沟通后,本门课程主要调整了以下理论课教学内容:(1)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和同化途径、失调的症状等调整至相关肥料之前讲授,让学生从元素功能、在土壤中的转化到相关肥料更加系统、完整地学习,掌握更加牢固。碳氢氧及有益元素因与作物施肥关系不甚密切,且在《植物生理学》中已有相关介绍,故主要让学生自学,仅在其他章节讲述中列举某些元素,如硅对禾本科尤其是水稻、钴对豆科植物的营养作用;(2)“源-库关系与产量”因《植物生理学》已讲授,本课程不赘述。“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调整至各元素生理功能之后讲解;(3)《植物生理学》涉及少量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的症状,此知识点在本课程学习中却是重点,尤其是一些代表作物典型缺素症,如水稻缺锌“坐蔸”,苹果缺钙的“苦痘病”,油菜缺硼的“花而不实”,玉米缺磷的“紫苗病”等,因其是植物营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故为《植物营养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4)《土壤学》已讲授各矿质养分在土壤中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机理,《植物营养学》无须重复讲述,而是重点讲授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施肥方法;(5)对于没有学过《遗传学》的农资专业来说,“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比较晦涩难懂,故本章仅介绍相关概念及举例,不作深入讲解。通过调整,《植物营养学》与《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教学内容互相协调,详略得当,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讲授,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增添实用性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实用性,增加了以下内容:(1)对非农资专业讲授“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介绍作物施肥的基本理论、作物营养诊断方法、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方法等;(2)对农资专业讲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讲解“测土-配方-施肥”3个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尤其是取样的代表性、化验分析的准确性、确定施肥量的科学性和施肥建议的实用性;(3)“新型肥料种类与施用技术”,讲授近年出现的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性肥料、功能性肥料等种类和施用技术。增添的教学内容均为教材缺失、但社会急需,使课程教学内容在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满足了农业局、环保局、肥料厂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
1.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了现有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少而精的原则,对原来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使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让学生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加深了对植物营养机理和肥料合理施用的认识。新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在实验内容设置上还参考了国内其他农业高校,如增加了“施肥方式对氨挥发量的影响”等综合实验[4],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实验项目、科研兴趣小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科研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3级我校农资专业近2/3参与了科研训练“三大计划”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内容涉及新型肥料研制、功能微生物筛选、经济作物平衡施肥等方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变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针对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2010年雅安市石棉县春玉米出现大面积紫化现象,石棉县政府、农业局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昆虫、土壤、植物营养、气象等数位专家到田间诊断,经综合考察分析得出结论:春季持续低温引起磷素吸收障碍,引发的玉米缺磷症。又如肥料行业中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高能氮肥”“速效氮肥”,何为“高能、速效”?针对类似案例,教师先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讲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印象深刻的目的。
2.2 互动式教学 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多人专题讨论小组,教师提出生产问题,学生分组发言讨论,师生一起在讨论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2013级某同学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川西南某地农户在黄壤上种植油菜,其施肥制度为“基肥施用复合肥(20-0-5)750kg/hm2,移栽30d后追施尿素150kg/hm2”。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形成论点,各组发言和讨论,最后认识到黄壤的酸性、缺磷特征,而油菜为需磷量大的小春作物,判断其施肥制度的不合理性。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式课堂讨论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撰写课程论文 让学生就与本课程相关的兴趣点查阅文献,按规范格式撰写课程论文,在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其学术视野,掌握科学实验的理论、方法和思路,为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此外,农资(本硕连读)另开设了《植物营养学Seminar》,要求其在精读文献的基础上准备报告材料,形成PPT,然后进行报告,详细介绍研究意义、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展望等,最后老师和学生们综合讨论,剖析问题,形成新的见解,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为其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课程改革“加强过程管理”的要求,笔者对《植物营养学》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体系。新课程考核体系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原课程考核体系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平时考查占50%,期末考试占50%。平时考查中又分为学风(包括课堂纪律和出勤考查)、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和课程报告)、讨论(包括回答问题和讨论发言)和实验(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试可分为基础知识部分和综合分析,分别占40%和10%。学生普遍反映,新的评价体系重过程、轻结果,极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效果。
4 结语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植物营养学》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内容的及时更新、实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为其今后职业定位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景陵.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胡霭堂.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植物营养学;土壤酸化;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江遐(1973-),女,江西永新人,安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安徽?合肥?23003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92-02
一、“植物营养学”教学现状
“植物营养学”是农类院校本科生修完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本课程以植物矿质营养为核心,由植物营养生理,肥料性质与合理施用三部分构成,是与生物、农学、资源和环境等学科紧密相关的一门交叉学科。
目前安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植物营养学课程面向的专业群体主要是一本招生的种植类专业,具体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专业基础课)和农学、园艺、植保、茶学、种子工程、烟草及草坪等专业(公共基础课)。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植物营养学”理论课时30学时,实验课时20学时;其他种植业类专业理论课时30学时,实验课时10学时。我校每年修读该课程的人数高达300多人,受益面广,影响大。
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进行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往的课时进行了压缩,在理论教学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实验课时少的情况下,既要使学生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又要使学生及时掌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其应用技术有一定难度。因此,为提高“植物营养学”的教学质量,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陆景陵主编的《植物营养学(上下册)》。其教学内容包括植物营养原理、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等内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植物营养学及农业教育的发展,对该门课程内容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
1.教学过程突出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每一堂课认真研究,仔细琢磨;认真备课,深刻领会,吃透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一个“精”字,教学内容的讲授力求精练,把最精华、对学生发展最有启发的内容提炼出来,用最少的课时讲授。例如在讲解养分的跨膜运输机制之一的载体假说时,将米氏方程中的Km值与Cmin和现在植物修复工程技术中筛选高效植物联系起来讲,水体修复时筛选的水生生物首先要比较不同植物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率,通过测定不同植物对氮磷Km值与Cmin来进行比较,Km值高的植物对离子的亲和力小,去除效率低;相反,Km值低的植物对离子的亲和力大,去除效率高。通过吸收动力学实验可以筛选高效植物进行污染水体的修复,加深学生对吸收动力学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典型的缺素症状是实践中植物营养诊断最为明显有效的指标之一,也是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的依据之一。在讲解作物缺素症时,首先要明确作物缺素症与作物病害的区别,病害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缺素以散发为主;病害一般在肥田发生较多,缺素则相反;同时在教学中结合安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容易出现缺素症的地区。对学生讲明缺素症发生的原因,有时表现为一症多因,有时又是一因多症。
根据不同专业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如园艺专业重点讲解园艺植物的典型缺素症主要是蔬菜和花卉,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缺素图片放映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茶学专业则介绍茶树的主要缺素症;草业科学专业适当介绍草坪施肥与草坪的合理养护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讲解施肥部分的教学内容时结合安徽本省的土壤条件,在安徽南方的土壤分布主要有红壤、黄壤,主要在高温多雨、干湿季比较明显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养分状况是土壤有机质、全氮及C/N比一般较高,速效钾中等、土壤速效磷缺乏;而北方主要是潮土和砂浆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不高,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全磷和速效磷成分极缺。施肥强调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进行秸秆直接还田来改善土壤不良的理化性状。由于这些因素,南方的氮肥、磷肥施用量要小,钾肥施用量要大。而北方的磷肥施用量大,钾肥施用量要小。
2.在教学内容中及时介绍学科发展动态,将学科的发展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010年6月27日,由国际营养膳食补充剂协会联盟、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植物化学物与人体健康研究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从事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教授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彼得・阿盖特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营养产品研发总监奥德拉・维斯作为大会的首要报告专家,应邀发表精彩演讲。此外,来自美国、德国及中国的其他专家也纷纷就类胡萝卜素、类黄酮以及各种植物成分间的协同作用进行了深入介绍。大会吸引了3 0 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植物化学物、植物营养素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得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杰弗里?布隆伯格教授介绍的类黄酮的有益作用,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类黄酮是由5 000 多种植物成分和其代谢物组成的一个酚类化合物大家族。其中包括人们熟悉的花青素、原花青素、异黄酮,也包括诸如黄酮、黄烷酮、黄酮醇、儿茶酚等。类黄酮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影响人体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基因表达,大多数植物类黄酮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类黄酮的生物活性形式主要是一些酶类物质的代谢产物,而并非植物本身存在的苷类。膳食中的类黄酮有着较为广泛的来源,比如大豆及大豆分离蛋白、柑橘及柑橘提取物、葡萄籽、野葛和坚果等食物。
TIPS :看看SCI 期刊怎么说
S C I 是“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学、物理、医学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 700 多种,S C I 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国外的SCI 期刊所刊登的类黄酮相关文章,看看SCI 期刊是如何关注类黄酮的。本文所涉及的SC I 期刊包括:《美国临床营养杂志》《欧洲更年期杂志》《植物疗法研究》《临床眼科学》和《英国营养学杂志》。
改善心血管健康
研究表明:摄入富含类黄酮的食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类黄酮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包括:有助健康成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餐后核转录因子的活化,维持血浆抗氧化防御能力,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的风险。此外,类黄酮还能减少血管平滑肌的病理性改变,有助减少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以及血管内皮增生。2008 年,《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文显示:长期摄入类黄酮及富含类黄酮的食物,能帮助收缩压下降1.15 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0.9 毫米汞柱。其中大豆分离蛋白有助降低舒张压达1.99 毫米汞柱,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19 毫摩/ 升,绿茶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23毫摩/ 升。2010 年,《欧洲更年期杂志》刊文指出:来自大豆、葡萄籽、坚果等食物的类黄酮成分可帮助降低血压和血脂,并延缓血糖的升高,同时对改善代谢综合征和减少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都有帮助。类黄酮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改善内脏血液运送,阻碍脂肪酸释放及合成,以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
改善认知能力
类黄酮对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也得到了若干临床研究的支持,特别是在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和其他记忆功能,以及诸如处理速度等方面。类黄酮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包括:减少由神经毒素导致的损伤,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以及调节促进存活的转录因子和基因的表达。因此,类黄酮有助抵御因正常衰老引起的记忆缺失和由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病导致的神经退化。2008 年,英国《精神药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关于摄入类黄酮提取物的研究,101 位60 ?85 岁的老年人被分成2组,在3 个月内,一组每天摄入150 毫克类黄酮提取物,另一组服用外观相同的安慰剂,结果服用类黄酮提取物的老年人的空间工作记忆相比对照组得到了改善,且工作记忆质量指数也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该组老年人体内过氧化产物的浓度也低于对照组老年人。2008 年,英国《植物疗法研究》杂志刊登了另一项人群研究,42 位50 ?65 岁的男性分2 组,一组摄入含有类黄酮的提取物加维生素C,另一组只摄入维生素C,疗程为5 个星期,结果显示,相比只摄入维生素C,摄入含有类黄酮提取物加维生素C 的受试者,在空间工作记忆以及即时识别测试中都有更好的表现。
改善眼睛健康
2010 年,英国《临床眼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临床研究,79 位无明显症状的眼内压过高的患者被分为3 组,一组服用越橘等植物的提取物(富含类黄酮),另一组只使用眼药水,第三组使用提取物加眼药水,共24 周。结果表明,同时使用植物提取物及眼药水的受试者在4 周时眼内压由38.0 毫米汞柱下降至27.3 毫米汞柱,并在6 周及24 周时进一步下降至24.2 毫米汞柱和23.0 毫米汞柱。
降低癌症风险的潜在作用
类黄酮降低癌症风险的潜在作用目前仍处于研究中。一些动物性研究显示:类黄酮可降低化学物诱导的肿瘤数量。类黄酮癌症的抑制机制包括:调节细胞色素P450 酶,以预防致癌物活化;并增加某些酶的表达来促进致癌物质排泄等。
关键词 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91-01
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该门课程理论性强,数学概念抽象,数学符号和统计学公式多而繁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很好地掌握该课程,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3]。然而,部分学生特别是数理统计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对该门课程具有畏惧心理,如果教师未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调整教学重点,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是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1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现将一些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 优化课程内容设计,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
对于将来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行业的学生来说,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析工具,更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一门课程。与纯粹的数理统计学不同的是该课程更侧重于应用,讲授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到灵活运用。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必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适应新时期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
实践中首先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突出本学科前沿知识,强调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同时介绍本领域前沿信息与新的统计方法研究进展。例如,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在原有培养试验法的讲解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培养试验研究法中的根际营养研究法的教学内容和土壤微生物研究法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相关研究的需要,这是与大农类专业的生物统计或统计分析方法课程教学中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又如让学生调查获取区内当地的大中小型各类企业生产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选用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系统的调查方案的拟定―资料的获取―统计方法的应用―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的研究手段的训练,既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的思路,又让学生学会独立运用统计学知识去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在介绍统计学软件教学内容时,不仅介绍简单的Excel的统计功能,同时也介绍目前国际上主要应用的功能强大的SAS和SPSS统计学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使学生对统计原理的理解更深入。在选取教学案例时,紧密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精选教学案例进行教学。例如,结合土壤学有关课程,选取针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或重金属分布状况的案例讲解配对法设计的t检验,作出准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判断;选取植物营养学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同肥料施用效果的比较试验等案例进行方差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是一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熟练掌握所学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到科学研究中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 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教师为中心、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已经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信息学等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师生互动,教师既是主讲人又是组织者与引导者,也是平等的讨论参与者;学生既是听众又是主讲人与参与者[4-5]。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发表观点。
例如,在开始讲授试验研究的一般过程、田间试验和培养试验方法这些章节的内容前,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5人,每组安排1个有关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或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热点问题。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相应的试验研究设计,这其中包含了资料查阅,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的确定,试验方案的设计和试验研究手段的选择等多项内容。当教师讲述完这些章节的内容后即安排和组织课堂讨论,每组成员将自己的研究计划向全班展示,阐明本小组课题的科学研究思路、试验研究方法、研究方案和研究手段,然后展开讨论,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质疑并接受同学好的建议进行修改。然后任课教师对研究计划的不足和优点加以点评,并进行最后的总结。通过这样的参与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单纯接受者转变成学习的主体,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研究计划的撰写,同时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日后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科学研究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9]。
3 将科研融入课程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来设计试验,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科学试验中的问题。因此,教学上安排了试验研究方法和生物统计2个部分的内容,这是2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统计分析是在试验设计的基A上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真伪的判断,而统计分析的结果又是对试验设计合理性的反馈,从而帮助改进试验设计和提高试验效率。该课程安排有2周的课程实习,在实习周中将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实习,且分散在整个授课学期进行。将学生在学习试验设计章节时所设计的试验方案改进后进行田间试验,要求学生按照试验条件,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试验,正确地划分区组和小区,选择合适的重复数,布置田间试验,并全程对试验进行管理,根据试验目的选取和获得相应的试验指标。试验研究实施完毕之后,对所获得的数据严格按照理论课教学上的统计原则来选取正确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成科技小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理解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提高了学生独立开展科学试验的具体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工作中必备的操作仔细、一丝不苟、连续工作的作风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水平得以明显提高,从而为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乃至参加工作后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加大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对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由单纯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转变为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该课程的教学评价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占学生课程成绩的50%,且采取“一纸开卷考试”的考试方式,即学生可带一张书写由本人总结的各种统计公式的A4纸进入考场(纸张考试前由教师统一提供),同时考试试题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二是根据学生的课后作业及课堂参与讨论情况来评定学生的课堂成绩,这部分占学生总成绩的25%;三是根据课程实习时学生的表现来评定实习成绩,这部分也占学生总成绩的25%。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不仅能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积累与实际运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10]。
5 结语
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优化课程设置、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和应用技术的前景,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和严谨的科研精神和素养。
6 参考文献
[1] 周爱明,王满铮王永模.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283-284.
[2] 唐新莲.如何提高《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增刊1):68-69.
[3] 白厚义.试验方法及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4] 陈钊,王亚婧.参与式教学在高级信息系统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17) :84-87.
[5] 许云贺,张莉力,史东辉,等.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饲料生产学》课程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2):88-90.
[6] 翟怡,胡涛.MOOC与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6):44-47.
[7] 刘义民.核心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108-113.
[8] 丽杰,孙晓梅,江红霞,等.浅谈高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287-288.
【关键词】土壤肥料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74-02
一、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土壤肥料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土壤肥料知识是种植类专业的重要专业知识。土壤肥料学是农业院校的传统学科,是作物栽培、果蔬栽培、中草药栽培等专业课的前导课和桥梁课,主要介绍土壤基础知识和肥料的性质作用。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该专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土壤肥料的新知识和新理念不断涌现,如配方施肥、无土栽培、营养诊断和新型肥料等;同时,随着学科交叉程度的不断加深、教学课时的压缩以及高职教育新理念的出现,原来的土壤肥料课程日益显现出与当前实际不相符的状况,如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学科体系模式过浓、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适应现在的高职生,等等。在课时紧缩的前提下,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农业高职院校将土壤学、肥料学和植物营养学等农类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其中之一。笔者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二、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推广、经营、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见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时下推行的“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教育新模式就是基于此目的。
鉴于此,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原土壤肥料学和植物营养方面的学科整合为土壤肥料与应用课程,其主体内容为土壤肥料的知识,但在其中融入营养学知识。总课时为80学时,旨在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土壤肥料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掌握植物营养诊断技能和土壤肥料在生产上的应用。此外,该学院还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材选取及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革新,立足于学以致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根本目标,力求在教学改革中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构架内容体系
立足于原来土壤肥料课程,结合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特点,对其内容进行合理增删,优化知识结构。
改革后该课程内容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可分为土壤、植物营养、土壤农化技术应用3个篇幅,共12章:土壤形成与固相组成、土壤基本性质、土壤肥力因素、我国土壤资源状况、植物营养原理、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及中低产土壤改良、土壤免耕技术、设施农业土壤的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技术在土壤肥料中的应用。实践部分包括11个实验项目和6个实训项目。此外,该课程中还穿插了部分选修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需求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内容体系构架见图1。
课程内容需体现种植类专业特点,要与生产结合,在保证基础理论前提下,突出方法技能的训练。针对原课程基础理论内容偏多、实用方法技能过少的情况,新课程一方面保留原课程精华部分,如土壤组成、土壤基本性质、土壤速效养分测定、肥料合理施用技术等基本内容和技能性较强的内容,另一方面对原有部分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如设施农业土壤的管理、测土配方施肥、营养化学诊断、信息技术在土壤肥料中的应用等,并增加方法技能方面的内容,如土壤种类鉴别、低产地的沃良、化学肥料系统鉴别等。
(二)改革教学模式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是指教师站在较高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并解析、抽取其中一个个具体的知识技能点,再结合实践,设计出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案例。其中,每个案例包含若干个知识技能点,每次课程完成一个案例。教师在课程教学时应选择典型的、实用的、可操作的内容来进行情境设计。比如土壤肥料课上,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土壤肥料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去做,即根据设计的目标让学生去完成该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知识、提升技能。此外,也可结合教师的某项科研工作或学生论文,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不同试验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去查找资料,然后实地考察,根据试验设计目的采集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分析,整个项目试验完成后,再要求其写出实习报告。这样可使学生主动投入整个试验中,并充分理解试验原理、方法和过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综合分析等能力。
(三)加强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土壤肥料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因此应注重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原土壤肥料课程共56学时,实践教学仅24学时。教学时只能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基本上是依葫芦画瓢。现土壤肥料与应用课程共80课时,其中实践课程40学时,占总课时一半。此外,新课程对实训内容也进行了优化,将实践教学分为实验(验证理论为主)和实训(自主、创新为主)两部分。实验课主要在实验室内对一些基本分析操作进行学习;实训则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实用性为主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出多个项目,学生可自行选择其一,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这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一致。
培土施肥是作物栽培过程中一个经常涉及的技术环节,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栽培课程很多,有农作物栽培、果蔬栽培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实训项目,既可以对栽培技能进行实践,又可以进行田间施肥的试验。具体做法为:将土壤肥料与应用课程同栽培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重叠安排在一起,在试验田里栽培作物,再划分小区,各田间小区分别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学生通过参与整个作物种植和田间管理过程,既能掌握作物栽培的技能,又能充分实践土壤肥料的管理,而且更为系统地掌握综合技能,学会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还节约了实训资源和时间。此外,还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生产单位(肥料厂、种植园区等)进行实战和学习等。这样,学生对实训有充分的自主性、系统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四)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对农业尤其是土壤的兴趣原本就不大,若全部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尽管教师课堂讲得很清楚,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极差,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因对象而异,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在土壤有机质的教学中,可用“问题―探研”的方法引导学生:“一般从外观看,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土壤比较肥?为什么呢?”大多学生知道颜色深、湿润的土壤较肥沃,至于原因就需要查找资料或听教师分析了,对此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总结,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讲解土壤含水量的计算时,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公式分母用的是烘干土重,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鲜土重,原因是什么?”并提示他们需要在教师讲解完之后回答问题,以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补充一些相关的时事和前沿动态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优化考核制度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高职院校往往采取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三方面容易脱节。因此,应注意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考核有机结合,也就是理论考试中应能体现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技能考核中也要求学生弄清原理,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在化学肥料定性鉴定的技能考核中,除鉴别化学肥料的种类外,还应回答鉴别的理论依据和过程。将“教―学―做―考”一体化,才能将知识融汇贯通,学习的内容也才具有持续性。
(六)选择适用教材
课程体系的改革依赖于其载体――教材,教学内容的更新、优化也需要通过教材建设来实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来使用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土壤肥料(第二版)》,在过去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较为适用,但其理论内容偏多,应用内容稍少。尤其随着知识和生产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理念的涌现,原有教材显得过于陈旧和模式化。结合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体系,经筛选,笔者认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土壤肥料》适合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土壤肥料与应用课程使用。此外,教学中还应收集和补充本地区土壤与肥料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组织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
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探索,基本理清了土壤肥料课程改革思路,针对其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考核制度和教材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达到了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而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张亚丽等.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
[2]孙爱芹,李文娟,王华.高职院校《土壤肥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2(6)
[3]宋志伟.土壤肥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李纯华.改进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0新世纪教改课题(桂教高教[2010]130号)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英语;教材选择;实验教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02-02
土壤与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土壤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土壤和科学施肥,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因此,《土壤肥料学》是包括园艺学专业在内的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而园艺专业学生不管是花卉、蔬菜、果树等方向,都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园艺作物生产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而土壤与肥料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2]。因此,园艺专业学生学习《土壤肥料学》要结合专业实际情况,重点要学会认土、评土、用土、改土的方法和措施,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知识和主要肥料的性质及科学施用方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08年开始招收园艺专业本科,每年1-2个班。作为一个地方二本院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定位和特色在于培养一线工程师为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园艺专业则相应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较快适应并服务园艺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内园艺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外资企业也大量进入中国,这些企业对就业人员的英语素质有较高要求。因此,双语教学是培养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一线园艺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校自2010年开始,进行《土壤肥料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为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对三年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教材、参考书选择和教学内容调整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载体,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源泉,教材的选择要坚持适用性原则。在双语教学中,一般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优秀的英文教材可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专业词汇,充分把握专业教学思路[3]。然而,国外原版教材引进成本过高,我们选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Soil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s:An Introduction to Nutrient Management(7th Edition)影印版《土壤肥力与肥料:养分管理导论(第7版)》作为配套英语教材。该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再版,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深入浅出,英文语句也自然易懂,十分适合。同时,我们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土壤肥料学通论》作为中文教材,该教材简明扼要,内容全面,使用效果良好。然而,英文教材的内容及结构编排与中文教材差异较大。英文教材重点在于土壤肥力和养分管理,中文教材出现的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等方面内容较少。就园艺专业而言,目的是让学生在园艺生产中能够更好利用土壤、科学施用肥料进行栽培管理,英文教材的内容编排更加适用。但基于二本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且差异较大,难以直接采用全英文教材。我们在征订教材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仅有34%的同学愿意购买英文教材,采用英文为主的教学。因此,我们仍以中文教材为主教学,英文教材自愿购买,教学内容也以中文教材为主。为适应园艺专业特点,拓宽学生知识面,我们还选择了《Plant Nutrition of Greenhouse Crops》(Springer,2009年出版),《Fundamentals of Soil Science》(JOHN WILEY & SONS 出版,第8版),两本书籍供学生选读,而这两本书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获得电子版,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在教学内容方面,尽量紧扣园艺生产实际,以园艺作物替代教材中大田作物的相关案例和图表。如在植物营养学内容中,各元素的失调症举例说明时,全部以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作物的图片形象展示,加强学生的专业结合,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课内实验的双语教学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4]。针对园艺专业特点和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开设了土壤颗粒分析、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测定、土壤pH和电导率测定、土壤有机质测定、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有机肥消化和总氮测定共8个实验。在中文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我参考了METHODS IN AGRICULTURAL CHEMICAL ANALYSIS——A Practical Handbook(CABI Publishing)一书,编写了英文的实验指导书供学生参考。由于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所用英文语句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学生接受度较高。通过中英文对照,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术语及分析测试步骤的英文表达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鼓励学生使用英语撰写实验报告,这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和一些考研的学生今后进行科研论文写作有较大帮助。
三、教学措施和教学效果的思考
由于本课程在大学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开设,地方二本院校学生英语成绩良莠不齐,开课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只有25%左右,难以开展英文授课。我们在上课前进行问卷调查,只有38%的同学愿意采用英文授课为主的方式。即使在一些211重点农业院校,也是基本通过四级英语考试的学生选修双语教学课程,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在采用英文讲课和英文板书时,也发现效果不理想,学生掌握的专业词汇还没有达到听课的水平,只能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形式,在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采用不同的语言[5]。而作为非农业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少,必修《土壤肥料学》课程的学生人数有限,无法开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分班。考虑到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应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英语专业术语,具有专业阅读、理解与交流能力[6]。因此,我们以中文授课为主,在幻灯片中将重要术语用中英文双语解释,对于案例中出现的图表,全部引用英文原图出现于幻灯片,配以中文分析讲解。对常用专业词汇,在授课中不断提及,以达到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通过教学形式的改变,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负担虽然有所增加,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因英语理解能力不够而出现变为以学习英语为主,却忽视了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而本末倒置的情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件制作时重点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众多的彩色图片、数据图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当前的一些生产实际和科研进展,引入大量图表数据进行分析讲解,避免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对双语教学的考试方式也进行了改革,考卷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形式,主要是名词解释部分直接使用英语术语,考查学生专业词汇的掌握情况,其余题目仍以中文形式。对于二本地方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仍是第一位的。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科研,我鼓励学生申请一些与土壤肥料相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项目申请和参与教师科研过程中,鼓励他们阅读一些科技文献,对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进行课外一对一辅导,提升他们的外语文献阅读能力和专业外语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网络,建立聊天群等,及时利用网络通讯工具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对学生及时答疑,共享一些电子版英文书籍和科技论文等,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而言,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本科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对较少,《土壤肥料学》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主,双语教学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手段。在开展双语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英语授课的接受度等方面进行调研,采用循序渐进、难易适中的双语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听不懂或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节奏,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专业知识没有理解,英语水平也没有提高的局面。老师和学生都应牢记土壤肥料学的专业知识是学习的重点,英语只是帮助更好掌握这些专业知识的工具,这样才能避免本末倒置,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土壤肥料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英语专业词汇,在今后工作中能够在涉及专业的外文资料或国际交流中应用,这样就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其荣.土壤肥料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轶飞,韩晓日.园艺专业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教学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12,(17):146-147.
[3]王海燕,刘玲,孙向阳,查同刚.“土壤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03):42-45.
[4]常连生,韩志卿,张电学,朱晓萍.《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04):66-69.
[5]陈效民,陈巍,潘根兴,叶民标,李辉信.土壤学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及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07):33-38.
[关键词] 乌头;浸提液;牧草;化感效应
[Abstract] The tuberous roots of Aconitum carmichaeli are large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idely grown in Jiangyou, Sichuan, China.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this medicinal plant releases a large amount of allelochemicals into soil, which retar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near and late crops. Therefore,a pure culture experiment was thus carried out by seed soaking to study th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extracts from tuberous roots of A. carmichaeli (ETR)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young seedling growth of Lolium perenne, Trifolium repens, and Medicago sativa, the late pasture grasses after cultivation of A. carmichael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pasture grasse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seed germination and young seedling growth in response to ETR concentrations. Seed germination of M. sativa was stimulated by low ERT concentration (0.01 g・L-1), while all of pasture grass seeds germinated poorly in solution with 1.00 g・L-1. Seed soaking with 1.00 g・L-1 also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the growth of pasture young seedlings, with M. sativa showing the highest seedling height reduction of 42.05% in seeding height, followed by T. repens (40.21%) and L. perenne with about 11%. Cultivation of L. perenne could thus be beneficial to increase whole land productivity in A. carmichaeli-pasture grass cropping systems. In addition, hydrolysis of protein, starch, and inositol phosphates was blocked and free amino acids, soluble sugars and phosphorus were decreased in seeds by seed soaking with ETR, which could be one of the reason for the inhibi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oot vigor, nitrate reductase, and chlorophyll after the seed treatment with ETR, indicating the suppression of nutrient uptake, nitrate assimil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by allelopathic chemicals in ETR,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slow growth rate of pasture grass seedlings.
[Key words] Aconitum carmichaeli; extracts of fibrous root; pasture grass; allelopathic effect
doi:10.4268/cjcmm20152107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入药,具有强心、镇痛、抗炎、降低血糖、局部麻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等多种作用,是传统的大宗地道中药材之一[1-2]。其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是乌头块根中的有效和毒性成分,其含量较高,也可能是乌头生长过程中向环境释放的重要化感物质[3]。
药用植物通过根系分泌向土壤释放化感物质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种植黄花蒿的非洲和北欧土壤中,青蒿素可达11.7~25 mg・kg-1[4-5],抑制小麦、玉米、莴苣、萝卜、油菜、甘蓝等多种作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造成减产[6-8],并对绿藻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9]。黄连根系内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显著降低蚕豆、豌豆、萝卜等多种作物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速率[10]。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也发现,种植乌头的周围和后茬作物生长欠佳,产量降低。
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对周围其它植物产生有利或有害作用,使之处于生存竞争的优势地位,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种群数量[11]。研究化感作用可了解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减轻化感危害[12]。四川省江油市种植乌头的历史悠久,是我国道地乌头药材的主产区,约占全国乌头总产量的70%,种植乌头对周围和后茬作物的影响尚待评估。为此,论文作者选择当地乌头种植的后茬牧草――黑麦草、白三叶和紫花苜蓿为对象,研究了乌头块根提取物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了解乌头的化感作用,为减轻化感效应和保持土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牧草种子分别为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由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提供。
乌头块根由四川省江油市药材加工厂提供,(40±1) ℃烘干至恒重,粉碎过2 mm筛,其中的双酯型生物碱(diester-alkaloids,DEA)为0.55 g・kg-1 [13]。准确称取10.000 g,加100 mL蒸馏水,40 ℃振荡浸提(150 r・min-1,4 h),抽滤,滤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获得乌头块根浸提液(extracts from tuberous roots of Aconitum carmichaeli,ETR),相当于每1 mL含100 mg ETR或55 μg DEA。
1.2 试验设计
选取均匀一致的牧草种子,1.0 % H2O2消毒1 min,去离子水洗净,分别置于无(对照)、低、中、高,即ETR 0,0.01,0.10,1.00 g・L-1的浸提溶液中,25 ℃吸涨24 h。然后取50粒种子,置于直径10 cm、底部铺有3层滤纸培养皿中,进行种子发芽和幼苗培养(25±1) ℃,光暗周期12 h,光照强度5 000 lx,每天适量补充去离子水和Hoagland营养液),试验重复4次。
1.3 测定项目
以胚根长度达到1 mm为标准,每隔24 h统计一次种子的发芽数,如连续2 d发芽种子数无增长视为发芽完全,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总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在种子吸涨48 h时,取出部分种子,用硫酸-过氧化氢消化,钼蓝比色法测定全磷,水浸提-钼蓝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磷[14];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酸解-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水合茚三酮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15]。
在培养14 d时,用直尺测定苗高和最大根长,TTC法测定根系活力,磺胺-萘胺比色法测定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丙酮浸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叶绿素含量[15]。
1.4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03对试验数据进行基本计算,DPS 6.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着水平设置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ETR对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牧草品种不同,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ETR浓度的响应也不一样。低浓度的ETR(0.01 g・L-1)促进紫花苜宿种子发芽;用ETR 1.00 g・L-1(高浓度)浸种,3种牧草的种子发芽率比对照降低36.31%~49.42%。此外,低浓度的ETR促进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的幼苗生长,0.10 g・L-1(中等浓度)对黑麦草幼苗生长有刺激作用,但高浓度均会抑制幼苗生长,苗高的最大降幅紫花苜蓿(42.05%)≥白三叶(40.21%)> 黑麦草(10.64%),根长变化与之类似,见表1。
2.2 ETR对牧草种子内含物的影响
ETR浸种对牧草种子蛋白质、可溶性氨基酸、淀粉、可溶性糖、全磷和可溶性磷含量的影响见图1。
2.2.1 淀粉与可溶性糖 随ETR浸种浓度的提高,黑麦草和白三叶种子的淀粉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紫花苜蓿无显著变化。相反,与对照相比,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则随ETR浓度的提高呈降低趋势(用0.01,0.10 g・L-1处理白三叶例外),最大降幅可达28.72%~63.53%。
2.2.2 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 与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变化相似,随ETR浸种浓度的提高,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种子种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但白三叶无显著变化。相反,与对照相比,种子可溶性氨基酸含量则随ETR浓度提高呈降低趋势,最大降幅可达23.94%~64.03%。
2.2.3 全磷与可溶性磷 用ETR浸种48 h后,黑麦草和白三叶种子中的全磷含量随ETR浓度的提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紫花苜蓿则无显著变化。相反,与对照相比,种子可溶性磷含量则随ETR浓度的提高呈降低趋势(用0.01,0.10 g・L-1处理白三叶例外),最大降幅为33.09%~64.98%。
2.3 ETR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ETR对牧草幼生理指标的影响因品种和ETR浓度不同而异。与不加ETR(对照)的处理相比,中等浓度的ETR对黑麦草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用高浓度的ETR浸种后,其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依次比对照降低61.53%,39.84%,33.87%。但对白三叶和紫花苜蓿而言,低浓度的ETR提高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高浓度的ETR则相反,依次比对照降低88.73%~89.37%,10.82%~58.59%,31.54%~56.34%,见表2。
3 讨论
药用植物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十分普遍[16-19]。广藿香的根系分泌物对萝卜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0]。黄花蒿能通过茎叶淋溶,根系分泌和植物残体等途径向土壤释放青蒿素类化感物质,抑制燕麦、黄瓜、菜豆和大白菜等多种作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21-23];对蚯蚓的半致死浓度LD50仅1.24 mg・L-1,远远低于黄花蒿土壤中的青蒿素(11.7~25 mg・kg-1)[4,24];但低浓度的青蒿素促进穿心莲和甜菜的生长发育,高浓度仍具抑制作用[25]。此外,低浓度的黄连根系浸提液对豌豆和蚕豆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随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10]。与之类似,ETR对3种牧草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也呈现“低促高抑”的现象,说明在乌头生长过程中,大量释放的化感物质可直接或间接抑制周围及后茬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但有益于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种群数量,使之处于生存竞争的优势地位[10]。值得注意的是,ETR对黑麦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小于白三叶和紫花苜宿,前者对幼苗生长的抑制率仅10%左右,后两者超过40%,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因此,在乌头-牧草种植系统中,选择对ETR相对不敏感的黑麦草,有益于提高整体生产水平。此外,根据ETR对植物生长的促抑作用可能开发出新型天然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或防控杂草。
在种子发芽时,胚乳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别水解为单糖和氨基酸,然后再经合成作用构建植物体[26]。在本研究中,随着ETR浓度的逐渐增加,牧草种子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增加或无显著变化,而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均呈降低趋势。说明ETR可能抑制胚乳中蛋白质和淀粉的水解,导致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减少,缺乏构建新植物体的前体,进而影响种子的萌发;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胚乳中的肌醇磷酸钙镁盐水解为可溶性磷,供给幼苗磷素营养[27]。随着ETR浓度增加,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的同时,可溶性磷的含量在降低,说明ETR中的化感物质可能抑制了肌醇磷酸钙镁盐的水解,减少磷素营养的供应。
根系活力是根系内多种呼吸酶活性的综合体现,与养分吸收密切相关[28],根系活力强,有益于养分吸收[29];硝酸还原酶催化植物氮素同化的原初反应――硝酸盐同化,是植物利用氮素的关键酶之一[30];叶绿素参与光能的吸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甚大[31];其含量高低通常还能指示植物氮素营养的丰缺状况[32]。用ETR 0.10~1.00 g・L-1浸种,不同程度地降低3种牧草幼苗的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说明可能ETR中的化感物质可能妨碍养分吸收,氮素供应、氮素同化和干物质积累,这可能是ETR抑制幼苗生长的原因之一。
总之,ETR抑制供试牧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和种间差异。ETR抑制种子蛋白质、淀粉和肌醇磷酸钙镁盐水解,降低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可能是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欢强,慕小倩,梁宗锁,等. 附子连作障碍效应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0):2112.
[2] 吴克红,唐力英,王祝举,等. 附子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212.
[3] 袁小红,杨婷,刘卓,等. 生附子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中双酯型和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85.
[4] Jessing K K,Cedergreen N,Jensen J,et al. Degradation and ecotoxicity of the biomedical drug artemisinin in soil[J]. Environ Toxicol Chem,2009,28(4):701.
[5] Delabays N,Simonnet X,Gaudin M. The genetics of artemisinin content in Artemisia annua L. and the breeding of high yielding cultivars[J]. Curr Med Chem,2001,8(15):1795.
[6] 何军,王三根,丁伟. 青蒿浸提物对小麦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3):281.
[7] 赵红梅,杨顺义,郭鸿儒,等. 黄花蒿对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2292.
[8] 高志梅,李拥军,谷文祥. 青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1):122.
[9] 吴叶宽,袁玲,黄建国,等. 青蒿素对绿藻的化感效应[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349.
[10] 李倩,吴叶宽,袁玲,等. 黄连须根浸提液对2种豆科植物的化感效应[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6):806.
[11] 黄乔乔,沈奕德,李晓霞,等. 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及入侵能力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5):977.
[12] 高兴祥,李美,高宗军,等. 外来入侵植物小飞蓬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J]. 生态学报,2010,30(8):1966.
[13] 刘卓,晏星,徐春霞,等. 附子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11,34(11):1781.
[14] 杨剑虹. 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15] 曹建康. 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16] 张爱华,郜玉钢,许永华,等. 我国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1,42(10):1885.
[17] 周洁,王晓,刘建华,等. 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对菘蓝化感效应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13,36(9):1389
[18] 王雄飞,刘春生,高鹏,等. 三七水提液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4):299.
[19] 王田涛,王琦,王惠珍,等. 当归自毒作用和其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J]. 草地学报,2012,20(6):1132
[20] 李玲梅,李明.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作用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168.
[21] 赵红梅.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及其主要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22] 沈慧敏.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化感作用机理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6.
[23] 白祯,黄h,黄建国. 青蒿素对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J]. 生态学报,2013,33(23):7576.
[24] 黄h,袁玲. 青蒿素的化感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6):111.
[25] Dule S O,Vaughn K C,Croom E M,et al. Artemisinin,a constituent of annual worm wood(Artemisia annua),is a selective phytotoxin[J]. Weed Sci,1987,35:499.
[26] 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7] 陆景陵. 植物营养学.上册[M] .2版. 北京:中国农业人学出版社,2010.
[28] 刘志玲,程丹. 植物抗旱生理研究进展与育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 249.
[29] 齐文增,刘惠惠,李耕,等.超高产夏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特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1):69.
[30] 徐国伟,李帅,赵永芳,等.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根系分泌物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研究[J]. 草业学报,2014,23(2):140.
关键词: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一、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存在实验教学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激励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制,使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低于理论课教师,部分高学历的教师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实验队伍不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能单一,队伍结构不合理。初级和中级实验技术人员比例较大,高级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尤其缺乏基础好、业务精,受过专门训练的实验师。实验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缺少相关研究的带头人。
2.仪器设备利用不平衡
近几年,随着高校发展,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新专业也在增加,许多院系实验室是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实验室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造成相近专业的实验室重复建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设备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的现象。
3.实验教学体系陈旧
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教学方法传统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目前多数高校实验教学的弊端。许多实验教学仍然是以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实验课程中综合性和设计性的比例较低,实验教学计划不够合理。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原理、步骤和处理方法,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法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
二、加强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措施
1.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
对于教学型学院,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队伍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管理、科研工作的开展。重视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层次是强化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强有力地保障。
我院农学与生物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由主管院长负责,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实验秘书1名。有专任实验人员8人,兼职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2人。为了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学院制定了《实验人员业务培训计划》,按计划实施实验人员学习和进修,并定期对全体实验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考核。实验人员积极参加各种技术讲座,学术报告及其他学术交流活动。实验人员在认真完成教学认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技术研究,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到实验室工作,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优化队伍结构,使实验技术队伍的年龄结构、学位层次逐渐趋于合理。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实验技术人员组成合理,理论水平和实验技术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有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各1人;本科以上学历9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1人,中级职称5人。
2.科学合理整合实验室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仪器的使用效益,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各实验室实行专职实验人员定位管理,以服务实验教学为目的,使实验仪器定位于实验室和教学实验的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建立开放性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科发展、交叉、融合,打破专业界限;有利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有利于人员、仪器设备的调配,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3.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知识的综合,逐步减少简单、重复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加大力度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目前我院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涵盖了29门课程,面向农学、生物科学、林学、生物技术、植保、园艺、农资等专业,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共开设25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为86%。随着开设实验课程数目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学校设立了《实验技术开发基金》,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技术开发。近三年来,共完成实验教改课题46项,实验技术开发基金13项,校级鉴定验收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已发表教改论文6篇,自编教材共17门,其中《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实验实习教程》和《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已正式出版,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重点突出、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它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科学合理设置实验室,加强实验设备科学化管理;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高校实验室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教学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培养学院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当前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麻明友,杜建林,肖桌炳等.《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67,(3):94~99.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能力;启发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32-02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高校实践教学,是指为了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在高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各门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一类课程[1]。实践教学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的各种实践环节,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包括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论文设计、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2]。
《农业生产实习》是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必修课之一。作为重要实践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及实践可使学生掌握农业中玉米栽培的整个环节,重点了解种植前土地的整理、翻地、起垄、播种方法、种肥的选择和施用、间苗、除草、中耕、追肥、收获记产、考种等农业生产环节,使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最基本的农作物种植、管理等方法,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针对此实习课程的开设,各大院校差异较大。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实践环节中仅仅设置了两门专业实习:资源环境野外大实习和专业认识实习。两门课虽然包含了所有农资专业所涉及的专业课实习,但实习周数为4周,时间略短,难以覆盖所有专业课所学知识。纵观其他高校,如西北农林、华中农业大学等,他们多数将专业课程实习整合在一起,却没有专门的《农业生产实习》实践课程。
《农业生产实习》实践课为沈阳农业大学农资专业自主设置的实习课程,此课程主要针对玉米种植整个环节进行系统讲解和动手操作。可以说本校开设的实践课针对性较强,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玉米栽培过程,掌握农事操作的基本方法,明确农业生产中计产的方法。目前国内各农业高校尽管实习课程开设的门类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实习多为“坐车前往―下车参观―坐车回校”模式,总体上学生实习热情不高,体会不到实习的意义。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教学的改革,一直是高校教育者探索的课题。在众多建议和措施中,实习教学中增加学生亲自参与机会、提高学生主动性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多所大专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已经对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总体上变化不大,效果甚微。因此,如何更合理的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成为目前至关重要的课题。
本文针对目前农业生产实习的现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教学工作情况,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如何建立科学的、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以致用,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实践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混乱化”。农业生产实习以往没有固定的课程组和任课教师,主要是由教研室主任随机安排,导致课程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没有建立一支良好的教师团队。我校2008年后才逐步组建了完整的课程组和教师梯队。其次授课教师到国内其他高水平院校进修的机会几乎没有,多年的教学仅局限于本学校,发展较慢。
2.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套路化”。以往实践教学一直延续教师讲解,学生照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很难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为被动教学方式。通过近几年与学生交流,学生戏称实践课程为“种地”,只能片面理解实践课程设置的意义,导致学生能力提高幅度不大,教学效果甚微。
3.授课对象实习成果的“大锅饭化”。由于一直以来采用“大锅饭”的方式,所有学生统一进行农业生产实践,导致“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现象严重。学生实践热情较低,成果较差。另外,由于没有进行实践任务的细化,导致无法合理评价学生实践成果。
4.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的“单调化”。一直以来农业生产实践考核主要是以最终实习报告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了“重结果,轻实践”。在多年的实习报告评阅中,发现部分同学存在抄袭现象。目前的实践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改革措施
1.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整体实力,建立良好的课程组。选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优秀教师担任实践课的技术指导,以保证实践课程的主导方向不偏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总体规划。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充实实践课程组师资力量。注重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培养,建立定期进修制度,加强实践教师与其他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协作。结合教师科研课题,鼓励教师将自身科研经历和经验传授给本科生。
2.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为“启发式”。具体为:(1)生产资料的购置(种子、化肥等)由教师购买,然后教师将玉米品种、肥料品种等提供给学生,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及结合以往学过的“作物栽培学”、“植物营养学”和“施肥原理与技术”等理论知识,自己设计播种量、施肥量等技术指标,写出计算依据。(2)田间操作的实施――对比操作。每个小组实习操作分为个人实践区和教师指导区。个人实践区针对玉米生产的每个环节(播种除外),各实践(施肥、间苗、除草、追肥、记产、收获等)全部由学生自主安排。每个环节学生都要自行决定操作方法、所需工具、注意事项等,并写出操作方案。教师指导区为每组对照操作区,由教师讲授,学生进行第二次操作,与个人实践区进行对比,查找错误的地方,撰写对比报告。
3.提高学生的实践主动性――责任制度。改变传统的大锅饭做法,在开学初对不同人员进行分组。每4~5人一组,自由选择。整个专业分成15~20组,每个小组划分不同地块,整个生产实践过程中各小组只负责自己地块的各项工作,做到“分田到户,责任到人”。开展生产评比活动,每个小组间所采用的材料完全一样,只是管理和操作方法各异。最后针对产量进行评比,分别设置状元、榜眼、探花,对产量最高的前三名进行奖励(奖金和证书)。
4.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现场评分与实践效果相结合。改变单一的实习报告评分机制,建立一套围绕预案的撰写―实践环节执行―各环节实践效果―田间管理―产量等环节评分机制。(1)预案撰写。每个实践环节操作前都要进行预案的撰写,写出实践所需用具(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任课教师根据方案的内容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10%。(2)实践环节的执行及对比报告撰写。针对玉米种植中不同的生产环节,考察每个小组时间安排的是否合理。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3)实践效果。此部分为重点,主要对每个小组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践效果进行考核。例如播种环节,考察播种方法的正确与否、施肥的方式、用量等;间苗环节考察是否有遗漏的苗(即每穴多于1棵)、除草方法、追肥方法和计产方法等。每个环节都要在现场进行评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扣分。无差错不扣分,出现1处错误扣除1~2分。此部分占总成绩40%。(4)计产方法和产量高低评比。在实践最后环节考察每个小组采取的产量计算方法是否正确与产量的高低。而不同小组间产量的高低也决定整个实践环节的。此部分占总成绩的30%。(5)田间管理及实习报告的撰写。此部分考察学生整个田间管理情况,如杂草等。最后撰写实习报告,此部分占总成绩10%。
四、预期效果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2]。通过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建立了一套合理、完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操作能力。重点变“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通过整个实践环节的改革,从而引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实践教学的改革必将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科技平台;现状分析;发展思考;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技平台是支撑农业科技进步、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与条件,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平台运行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科技平台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发展、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对于促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不但肩负着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引领全国农业科研力量,满足国家农业重大战略需求的重任。面对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新变革和国家农业重大战略新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谋划加快建设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农业科学中心和一批引领全国农业科技风向的国家级农业科技中心,围绕新时期宏伟蓝图和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多层级、高水平、共享度高的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平台在学科、人才、团队和项目中的聚集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1新时期农业科技平台发展的形势与需求
1.1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平台建设必须主动迎接科技变革新挑战
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步伐进一步加快,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并高度融合,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不断融合与交叉,世界各国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愈发激烈,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等高技术迅猛发展,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提出了新课题。重大工程设施、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是支撑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比肩国际的重大科技平台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在生物育种、生物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研究方面,迫切需要打造一批起点高、装备强,具有战略性和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平台,占领农业科技的制高点,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科学研究,缩短与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水平的差距,支撑未来我国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1.2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平台建设必须全力满足国家农业科技新需求
党的十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任务。然而,当前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我国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农业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科技创新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高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决定了农业科技必将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力量,这给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重点实验室、改良中心等科技平台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和策源地[3],随着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型,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重任务叠加和各项要求的全面提升,需要在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品种遗传与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科技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的综合能力,才能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1.3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平台建设必须加快适应科技管理模式新调整
近年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正向纵深迈进,我国农业科技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与激烈变革并存的新时期,这给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科技平台是承担和执行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条件。伴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科技管理制度正在逐步调整和细化,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科研项目专业化机构管理、五大类科技计划统筹等具体措施正在快速推进。为适应国家科技管理制度变革,保障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升,必须加快理清平台功能定位,明确平台的支撑重点,加快构建一体化的科学管理模式[4-5]。
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8大学科集群、130个左右学科领域、300个左右研究方向,不断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级、部级和院级,创新、支撑和服务”三级三类科技平台体系,平台数量达488个(省级平台未统计在内)。
2.1平台体系现状
围绕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和共性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平台226个,其中,国家重大科学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1个,建成4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9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5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建成22个国家品种改良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20个院级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围绕农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的条件资源集成系统,建设支撑平台210个,其中,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1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9个、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2个,建成5个国家级野外台站、24个部门重点野外台站、60个院级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58个功能研究室、8个综合试验站,以及8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分中心)。围绕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建设服务平台52个,其中,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个、部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4个,建有4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成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禽流感、口蹄疫等3个国家参考实验室和禽流感、马传染性贫血、马流感、口蹄疫等8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参考实验室。
2.2主要建设成效
1)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仅2014年,各类平台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课题)2654项,合同经费42.88亿元,占全院年度合同经费总额的73%;当年所有7项国家级奖励均来自于平台体系,此外,还获得省部级奖励43项,2728篇,其中,SCI/EI论文1352篇;申报和获得专利712项等,各级平台已经逐步成为全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人才团队建设日益加强,凝聚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各级平台现有工作人员3468人,其中,固定人员2751人,占79%。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6人,杰青11人;在读研究生(含联合培养)284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92人、博士研究生660人,在站博士后197人。3)条件能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条件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的重点支持下,各平台实验装备、基础设施投资已达1.7亿元,条件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改善。4)体制机制建设日臻完善,运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各平台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指导作用,通过动态考核、开放课题设置、学术交流等措施,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保障了平台高效运行。
2.3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
平台建设和运行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支撑学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1)平台与学科发展系统性、配套性不强。重大科技平台多集中在作物、兽医、畜牧等学科,工程机械、信息经济等学科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仍显不足,智能装备、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新兴、交叉学科布局几乎空白[6]。2)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顶级创新平台数量不足。目前,各级各类科研平台虽然数量较多,但顶尖水平的创新平台数量明显不足,尚未在代表国家最高等级的国家实验室方面取得突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有限,与把握世界科技前沿,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7-8]。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全国学科发展的平台有待加强。“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农业部19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承担着组织、统筹全国相关科技平台力量的重任[9],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综合性实验室组织经验不足,统筹能力还需加强。4)促进平台资源共享共用,平台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各类平台资源分散、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调配途径和办法,平台运行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共享共用机制仍不完善[10],难以充分发挥平台资源的最大效能。5)条件保障能力有所突破,稳定经费支持仍显不足。由于平台条件建设投入历史欠账较多,仪器设备老化、更新慢、维修维护难等问题依然突出,绝大多数平台主要依靠科技项目维护,日常运转难以保障,急需长期稳定的运转经费支持。
3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思考
“十二五”中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明确了中长期的创新目标和方向。“十三五”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快速提升的机遇期,也是实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一流现代院所的关键期。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科技平台发展需要围绕“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两大使命,以重大关键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平台与学科建设的系统性、配套性,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3.1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研究,在强化现有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和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管理与运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多学科支撑、众技术集成的专用研究设施、公共实验平台以及公益性的全国农业科研共享共用的重大基础设施,为我国农业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夯实基础。
3.2打造重点实验室精品平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现有国家自主创新渠道,进一步加强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兽医生物技术、水稻生物学、棉花生物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运行管理,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加快推进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蔬菜生物学、油料作物生物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利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强化实验室硬件条件能力;充分发挥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在行业领域的牵头作用,加强机制建设,推进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同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3.3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科领域,依托昌平综合农业、饲料、油菜、茶产业和柑橘等已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强化运行管理和建设,重点推进国家昌平作物、畜牧、蔬菜分中心升级。针对中、下游学科,新建沼气、中兽医药、水稻、农业机械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促进上游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上、中、下游科研创新、集成示范与转化应用相互衔接。
3.4深化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建设,增强科学研究基础支撑能力
统筹规划现有5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24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站、60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站,加快推进作物种质资源、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灾害和农业资源环境四类农业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监测工作,促进科学数据和资源共享与开放,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试验基地支撑。
3.5加强国家重大科研基地和仪器设备试点工作,提升共享共用和开放服务能力
开展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网络条件和工作机制;建设在线共享服务平台并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按照科研设施与仪器功能实行分类开放共享,探索科研设施与仪器在线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建立激励引导机制、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
4参考文献
[1]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17-21
[3]蔡彦虹,刘平,李仕宝.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作用与效果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4):18-21
[4]刘建伟,刘方军.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85-187
[5]陈丽珍,郑玉,罗海燕,等.关于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329-330
[6]李建萍,刘建安.加强农业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8(5):48-50
[7]苏丁丁,熊兴耀,程鹏,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88-91
[8]牛爽,任蔚,高铭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些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6(5):53-54
[9]秦长平,刘彬.关于我国新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