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外宣翻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民俗外宣翻译;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Abstract】Folklore embodies the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a n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of folklore publicity materials is a major difficulty of the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German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arguing that the purpose or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determines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folklore publicity materi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examples, the 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 English translation of folklore publicity materials were explor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Key words】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The translation of folklore publicity material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Translation methods
0 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通过文化交流开展对外宣传容易攻破意识形态壁垒,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其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开展外宣工作更是展示一个国家和地区形象的重要手段。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包括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工艺以及包含神话、传说故事等在内的口头传承文学。民俗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与民众所处的特定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承载着无数难以言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悬殊差异,在民俗外宣翻译中做到民俗文化的“全真传真”,可以说是语际翻译中的难中之难。
如何翻译民俗外宣资料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成为值得翻译工作人员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 在分析民俗文化外宣文案的基础上,从凸显翻译宣传效果的角度探讨民俗外宣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1 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起源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凯瑟琳娜・莱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莱斯在书中首先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的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1]。莱斯的学生弗米尔在莱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目的论”, 强调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1几种交际功能”[2]。 20世纪90年代初, 德国学者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 提出“功能+ 忠实”这样一个概念,指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是由译文预期或所要求达到的功能确定的, 这种联系也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标准[3]。
功能翻译理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 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翻译的功能和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因此,与主张以原语文本为中心推崇等值论的传统翻译理论相比,功能翻译理论表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翻译实践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
2 民俗文化外宣资料的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
莱斯(1984)从译文功能的角度将源语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感染型文本”和”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建议根据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采用特定的翻译方法:信息型文本用于传递事实, 翻译时首要目的是保证信息准确;表情型文本重形式和美学效果,译文关注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感染型文本关注引发接受者行为反应,呼吁或说服文本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译文应在目标语接受者身上产生预期的反应[2]。此外,赖斯也指出绝大部分语篇不是绝对的属于一种类型, 而是具有语篇类型的多重性。
民俗外宣不仅要向读者介绍民俗文化的信息,展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要召唤世界读者融入深刻的中华民俗文化内涵。所以总的说来,民俗外宣材料是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的结合体,其预期功能就是跨越文化障碍,在目标语文化中再现其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及劝诱功能。
3 民俗外宣翻译的标准、策略和方法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民俗外宣翻译中,应根据民俗文化外宣资料的译文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把握翻译标准,谨慎选择翻译策略,灵活采用翻译方法。
3.1 挖掘文化内涵, 选用补偿策略, 充分运用解释性翻译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坚持“功能+忠实”的标准,因此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准确、忠实, 更要注重其实际效果在中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完全被“忠实”的翻译思想所左右,而要积极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层涵义,选用变通补偿策略,运用解释性翻译方法,实现跨文化交际。
所谓补偿策略,是借助译入语特有的语言表现手段, 尽力弥补译文语言效果方面的缺损, 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大体相同的效果。马先生(2003)认为只要释义或变通是为了再现原文语言效果及传达言外之意, 均可归于补偿[4]。本文中补偿是指为了再现民俗文化内涵而采取的各种释义或变通策略,包括阐释、意译、改写等解释性翻译方法。
China Daily的一个“元宵节”译例,充分说明民俗外宣翻译中选用补偿策略运用解释性翻译的重要性: the lantern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February 26 this year,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he festival traditionally features big fireworks display, mass performance of yangkou folk dances, land boat stilt walking, lion dances and dragon dances. Other main activities are to appreciate the bright nightscape highlighted by colored lanterns, or to enjoy yuan xiao or glutinous flout balls with sweet or meat fillings. 文中“元宵节”的解释性翻译不惜笔墨,用了三个长句近七十个单词,详细、完整、准确地挖掘并传递了这一节日内在的文化内涵。
中国菜名的翻译更是体现了了民俗外宣翻译中的补偿策略的运用。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菜肴赞不绝口,但有些菜名如“全家福”、“玉扳禅师”如果直译却容易让他们如坠五里雾中。对于这样的“写意”型菜肴名,要采取意译法译出菜肴的烹调法、主料和配料,将“全家福”、“玉扳禅师”译为“stewed assorted meat”, “stewed potatoes with mushrooms”。更多中餐菜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味。素有闽菜之首的美誉的佛跳墙, 如果按中国菜名直译为“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会让外国读者不知所云。所以,要加简单解释,将“佛跳墙”翻译为“Futiaoqiang―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 for being lured by its smell of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挖掘菜名的文化内涵,运用解释性翻译展现其中的民俗情趣,不仅使外国读者容易理解,而且吸引更多的外国读者体验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3.2 保持民俗特色,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策略,恰当采用音译(或加注)\ 直译(或加注)等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指出:翻译策略受翻译目的制约。民俗文化英译的目的在于促进华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了使民俗文化特色在翻译中得以再现,翻译中应尽量保留原语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翻译的策略,恰当采用音译\音译加注\ 直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
按照Schuttleworth和Cowie (1997)编写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给出的定义,异化指刻意打破目的语的行文规范而保留原文的某些异域特色的翻译策略[5]。民俗外宣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在翻译民俗文化外宣资料时应尽可能选择异化策略,正如葛校琴(2002)指出,在从由弱势文化译入强势文化时,选择异化策略,有助于传播民族文化抑制文化霸权[6]。
汉语中有很多语义空缺的民俗词语,如“馄饨”、“旗袍”、“太极拳”等,如果借用英文的近义词翻译为:“dumpling”, “a kind of grown worn by Chinese women”, “shadow boxing”,西方读者便无法领略到独特的中华民俗文化色彩。所以,翻译这些民族色彩很浓的专有名词时,前辈们大胆选择异化策略,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把汉语的词语借过去,分别翻译为“wenton: a kind of dumpling made with thin wrappers, usu. served in soup”;“cheongsam:body-hugging woman’s dress originating from Manchus”;“taijiquan, school of popular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marked for slow and graceful movements that are designed to attack or counterattack, keep fit, prevent and treat diseases”。于是产生了西方读者最初感到陌生但逐渐接受的英语新词:“wenton”,“cheongsam”, “taijiquan”。这种异化翻译凸显了华夏文化身份的清晰度,引领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另外,汉语中还有一些具有民俗色彩的谚语、俚语,也宜采用异化策略, 运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保留俚语俗语的中国民俗特色。“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富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俚语。 如果借用英语谚语对应的表达法翻译为: “Money makes the mare go”,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使读者一目了然, 但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不如异化直译为“Money makes the devil turn your mill”, 保留原文中“鬼”、“推磨”的形象,以其陌生的文化内涵吸引外国读者的注意, 帮助外国读者在感受独特的华夏民俗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3.3 再现民俗韵味, 把握文体翻译策略,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
目前翻译界不少人倾向于把翻译研究的视点扩大到文体,也就是要求译者对原文语篇的文体特征了如指掌,并作为构建译语语篇的重要参数。民俗文化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如蒋红红(2007)指出,民俗具有两个鲜明的个性:民俗是通俗的民间文化,又是说话的文化[7]。所以,民俗文化口语化特征较为明显。翻译民俗文化时,要尊重原文语体风格,注意使用口语体,采取一切可用的翻译手法,再现原文的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富有美感等民俗韵味,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
方言俚语的翻译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翻译中文体翻译策略的把握。方言俚语带有口头语体的色彩,是一个地域的名片,每一句无不浓浓地散发出养育她那片土地的风土民俗。如青岛人把傻子称为“膘子”,而北京人却将之称为“二百五”。翻译时如果直译为fool, stupid 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方言俚语的民俗特征。不如套用英语的俚语blockhead or dumbbell,与原文在风格上比较接近,无疑会使语言更加通俗地道。同样,汉语中的 “老爷子”、 “小菜一碟”、 “歇个脚”、 “没着了”等口语, 翻译中也尽量借用英语中口语化的表达“pop”, “a piece of cake”, “get a load off one’s feet”, “be 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以保留原文生动诙谐、口语化的文体风格。
另外,民俗文化生动鲜活,口语化地娓娓道来,读起来朗朗上口,翻译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娓娓动听,尽量避免冗长、复杂的句构,从词语选择、句式等方面保持译文与原文的文体风格对等。例如,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段:英台突然建议他俩应即时就在草桥结拜为兄弟。两人立刻写好名帖,盟誓他俩应像亲兄弟那样互相忠贞不渝。山伯十九岁为兄,英台十七为弟。银心在香炉上点好了香放在地上,目睹两人换帖成为结拜兄弟。译文为:It was Yingtai’s sudden suggestion that they should become sworn brothers then and there. The two wrote out name cards at once, testifying their faithfulness to each other as blood brothers. Liang Shanbo aged 19, was elder brother, Zhu Yingtai aged 17, younger brother. Yinxin lighted joss sticks in the incense burner place on the ground, witnessing the two become sworn brothers as they exchange the cards. 结拜兄弟、香炉上点香和名帖、换帖展示了中国古代兄弟结拜仪式,这些词语富有古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其语体风格在译文中通过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再现。同时译文也注意了民间故事的语篇范围和语体色彩,多采用英语的松散句、平衡句和长短句相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口语体风格。在朗朗上口的地道英语口语中,西方读者欣赏到弥漫着浓厚古文化气息的中国民间文学。
4 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民俗外宣资料的英译 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民俗外宣翻译中,译者应突破传统翻译观念,把握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遵循挖掘文化内涵、保持民俗文化特色、再现民俗韵味的翻译标准,恰当选用补偿、异化、文体等翻译策略,充分运用音译、直译、意译、解释性翻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争取使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保持“最近距离”,从而实现译文传播中华民俗文化成果的预期功能, 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Reiss Katharina,. & Vermeer Hannks J. General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M]. Tubingen:Niemeyer, 1984.
[3]Nord, Christi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马.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5]Shuttleworth, M. & M.,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关键词:目的论 企业外宣翻译 语篇重构 视角转换
一、引言
国际交流中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丁代书 1996:53),企业外宣翻译作为其宣传重要的一部分,其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然而翻译质量的优劣极大的影响了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的潜力。而语篇重构和视角的转换是企业的外宣翻译中容易忽视的几点,由此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对外的有效推介和宣传。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从语篇重构、文化宣传与视角转换的角度对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出企业外宣翻译中可行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达到有效推介和翻译的目的。
二、外宣翻译文本的理论基础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Newmark, 1988)将文本划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而企业外宣文本归属于呼唤型文本,其目的是向目标受众宣传企业自身的形象和推销企业产品。而在现今诸多的企业外宣文本中,以上功能常被忽略或被弱化,因此,译者在企业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应注重目的语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以及源语文本的特征,适当运用可行的翻译策略。
三、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翻译材料做实例分析与翻译策略
Vermeer(1996)指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结果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完成; 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要位置。由此可见,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在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其目的,从而选择适宜可行的翻译策略,笔者根据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翻译材料为实例,并结合翻译目的论,指出企业外宣中易出现的误区并提出如下的翻译策略。
(一)企业外宣翻译的语篇重构策略
作为呼换型文本,译者在进行企业外宣翻译时,应该依照宣传文本的特点,注重读者的中心地位,确保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性,确保译文的可读性。汉语和英语两者有极大的不同,其表现为汉语重行和,而英语重意合(刘雅峰,2010)。语篇重构的出发点是翻译目的,重构后的目的语文本必须是在目的原则主导下的连贯和忠实(Nord 2001:12)。
例1:华能威海电厂三期2×680MW(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投产即实现满发、稳发,被华能集团公司认定为精品工程。
译文:Huaneng Weihai Power Plant Phase III 2 × 680MW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Unit was put into operation with full-load and stable power generation, and was identified as a quality project by Huaneng Group.
与中文企业的外宣思维不同,外语企业外宣侧重读者理性和逻辑思维习惯,由此在外宣翻译中,译文应当遵循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的思维逻辑。而上述的译文却直接采用了拘泥于原文的逐句直译法,没有按照上述思维调整语序,不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造成了逻辑混乱,无法为目标受众提供主导信息,消弱了吸引潜在客户的能力,正确的语序调整应为Huaneng Weihai Power Plant was identified as a quality project by Huaneng Group as its Phase III 2 × 680MW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Unit was put into operation with full-load and stable power generation通过此调整,译文更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二)企业外宣翻译的视角转换策略
费米尔认为依据翻译目的和实际的需要,译者可以对原文本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译文应该符合翻译指令的要求(Vermeer, 1996)。翻译指令是根据译文预期功能、目的语读者等因素而做的综合决定,其通常由委托人所制定,由此在翻译企业外宣文本时,译者应依据其翻译的指令和目的来确定其译文的视角。而中文的外宣材料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表述,以烘托、营造出实力雄厚的企业形象,这与运用“第二人称视角”,以客户至上为理念的外语企业宣传资料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2:山东电建一公司真诚期待同各界同仁,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译文: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 Company sincerely looks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colleagu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eeks common development and pursues win-win future!
为体现目标读者的中心地位,激发其共同参与的欲望,引起其共鸣,可将上例中的第一视角的“山东电建一公司”改为第二人称视角,修改后的译文则为: welcome to cooperate with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 Company, here you can rest assured of the commo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brilliant win-win future. 由此,修改后的译文中,更好的注重了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有效的做到了企业的推介和沟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的翻译中,译者应考虑到源语与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思维习惯以及视角的不同,遵循目的论的原则,采用语篇结构重构以及视角转换的策略,以有效的实现企业推介和宣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丁代书.浅析外宣与内宣的联系和区别[J].新闻界,1996(2).
[3] Vermeer,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M].Berlin:Heidelberge,1996.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翻译理据;选择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14
翻译过程是作为主体的译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以特定文本意义再生为根本任务,以特定译文生成为最终目标而进行的语际间符号转换实践活动。它以原文本的存在为根本前提,以译者一系列的人为决定作为组成要素,因此,翻译总是一种有理据的行为。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后,尽管译者在翻译理据的选择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如何选择恰当的理据,如何确保所选理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然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1]。为此,本文尝试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谈谈文化外译过中翻译理据的选择原则问题。
一、何谓翻译理据
理据(motivation)一词最初源于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重要概念,意为某一现象或行为的理由和依据,也作动因解。从翻译角度看,所谓理据就是指在译文生成过程中隐匿在译者翻译行为背后、促使译者对构成原文的各要素进行某种解读或意义阐释,作出某种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择,并最终形成某种物化结果(即译文)的理由和根据。它具体表征为影响或制约译者翻译行为的一切相关因素,如源文本因素、源文化因素、目标语文化因素、目标读者因素、翻译政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时代因素、赞助人和出版者因素以及译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因素、价值取向因素、审美偏好因素、所处环境因素等。由于特定的翻译理据既决定了译者对原文意义的阐释方式,又决定了其翻译策略或方法的最终选择,因此它对译文的最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看以下《春晓》的两则译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1: I slept in spring not conscious of the dawn,
But heard the gay birds chattering all around,
I remember, there was a storm at night,
Pray, how many blossoms have fallen down?
(by Robert Payne, 1947)
译文 2: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by Weng Xianliang, 1981)
关键词 公示语 翻译 语料库 频率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9
Analysis of Public Sign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Publicity Methods Related Papers Keyword Statistics based on Corpus
YUAN Changwan, JIN Shuangju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keywords of 2196 CNKI articles on public signs using corpora.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error analyses, theory and method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and that field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ountri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corpus; frequency
0 引言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方梦之,1996)。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吕和发,2004;戴宗显等,2005),它通常被喻为“城市的名片”,规范、得体的公示语翻译是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等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4年8月),《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7年6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先后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及其组成部分;深圳市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编制,于2013年9月颁布了全国第一个公示语译用管理法规《深圳市公示语英文译写和使用管理办法》。各大中小城市的公示语翻译专家委员会相继成立,公示语译用办法不断出台。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数据采集
研究对象为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因为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部分具有语言简明、规范,结构严谨的特征外,还从内容上客观地反映了调查研究的目的任务、主题范围、理论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者突出强调的观点等重要信息。
数据采集基本情况:登陆(2014年9月30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以“主题=公示语(模糊匹配)”为检索式进行简单检索,返回自2002年以来检索结果2278条。选中全部检索结果,CNKI E-Learning文献输出,以excel形式导出。以输出字段“题名”、“摘要”、“关键词”为主要依据,人工辨别论文是否与“公示语”密切相关,对导出文件进行筛选(删除不相关的82条),以实现对目标文献的查准查全,共计余下相关论文2196条。
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建设“公示语”论文摘要微型专用语料库。对采集到的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语料库建库清洁、整理、标注。
采用语料库NLPIR汉语分词系统(ICTCLAS2013)对公示语相关论文摘要语料进行分词处理。利用语料库工具wordsmith对关键词等进行量化统计;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及关键词词云图。
2 统计分析
2.1 论文关键词统计
以上述“公示语”相关文献微型语料库中的论文“关键词”为语料(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2196篇文献的8736个(形符)关键词),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将关键词形符分类汇总,将形符转换为类符,类符共计2750个,以及每一类符的出现频次及百分数。
2.2 论文关键词分析与分类汇总
将cnki“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词频表进行语义上分析和归并汇总。将关键词词频表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的关键词归并汇总,这些关键词共计101个(类符),其在关键词中出现的频次占总频次的54.10%。
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公示语”相关概念关键词(括号内数值为该关键词在词频表中的频次,下同),如:公示语(1152)、公示语翻译(208)、公示语英译(47)、标识语(44)、旅游公示语(26)等。其次是“翻译”相关概念关键词,如:翻译(405)、汉英翻译(267)、公示语翻译(208)、英译(137)等。
公示语翻译相关论文主要涉及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等。
常用的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138)、功能翻译理论(87)、关联理论(28)、顺应论(22)、模因论(21)、翻译目的论(18)、功能理论(13)、功能目的论(13)、翻译理论(13)等。
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等相关的关键词包括:翻译策略(154)、对策(90)、翻译原则(67)、交际翻译(60)、生态翻译学(57)、策略(55)、功能对等(47)、翻译方法(37)、原则(32)、跨文化交际(32)等。
与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如:问题(80)、错误(56)、语用失误(54)、规范(48)、规范化(40)、翻译错误(32)、错误分析(30)、误译(25)、翻译问题(20)、翻译失误(19)等。
此外,与文本类型相关的关键词如:文本类型(42)、语言特点(18)等;与文化相关的关键词如:文化差异(39)、跨文化交际等;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如:旅游景区(39)、旅游景点(34)等;其它常见高频出现的还有:外宣翻译(33)、对外宣传(13)、国际化(12)、语境(12)、翻译生态环境(10)等。
3 讨论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十年来公示语相关研究集中于公示语的英译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示语翻译的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语言风格特征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化内涵及跨文化交际;公示语在旅游、外宣等领域的翻译应用现状等。
结合相关论文及其摘要分析发现:翻译理论、原则与公示语翻译实践联系不紧密。通用公示语(各国家、地区共有的公共场所标识,如:出口(EXIT)、停车场(Parking)、禁止吸烟(No Smoking))的重复研究较多,各自为政,资源浪费。非通用公示语(具有明显区域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旅游等特色的公共场所标识,如:颐和园(Summer Palace)、天坛(Temple of Heaven)、孔庙(Temple of Confucius))研究有待深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较多,以实证研究为主,公示语纠错、调查、统计占有较大比例,分析、建议有待深入、拓展。
基于上述统计分析,建立公示语语料来开展通用公示语的纵深方向研究,适当减少公示语翻译相关的实证调查统计。对各国家、地区共有的通用公示语翻译研究应在翻译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实地采集目标语的公共场所标识,搜集、整理建立公示语语料库。通过语料库工具统计分析,以目标语的使用频率为重要参考,以功能对等为主要依据,分析研究,甄别选用恰当、得体、规范的公示语译文。基于目标语国家公示语的语料库大数据统计分析,忽略语言的历时发展、区域变体,重视当代英语的高频使用公示语,有利于公示语的规范、得体,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同时,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非通用公示语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这部分公示语翻译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重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尊崇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推动源语言的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贺学耘,2006)。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批准号:SC14WY23)、2013年度南充市社科联南充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批准号:NC2013B043)和川北医学院2014年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戴宗显等.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38-42.
[2] 方梦之等.汉译英实践与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 读者语境旅游外宣材料语境功能翻译策略
一、前言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外宣材料的英译渐渐成为翻译领域讨论的焦点。译出高质量的文本使对外宣传准确到位,其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得以有效行使,是译者追求的目标。
自马林若夫斯基提出“语境”概念以来,语境理论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在实践中与翻译的结合也愈加密切。如何针对不同类型文本、不同翻译目的侧重点,选择相适应的理论作为指导,是译者行使翻译行为之前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旅游外宣材料是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译语读者的理解和反应是译文关注的焦点。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针对旅游外宣材料的功能和特点,结合读者语境作出讨论。
二、语境概述
(一)语境的发展及分类。
自1923年“语境”概念的首次提出,语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人们开始从理论上认识到,对语言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语言层面,还要考虑文本的产生和使用环境。
传统的语境被认为是静态而又包罗万象的。马林若夫斯基最初提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为“Exactly as in the reality of spoken or written languages,a word without linguistic context is a mere figment and stands for nothing but itself,so in the reality of a spoken living tongue,the utterance has no meaning except in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Malinowski,1923:307)即,缺乏语境的词语是孤立无意义的。之后,国外的Firth,Halliday,Sperber & Wilson,Verschuren,以及国内的陈望道、胡壮麟、李运兴和裴文等学者都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丰富发展,并逐步将之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用于指导翻译行为。
Firth指出,语境并非局限于文本的前后词句,社会环境、文化、宗教、话语参与者的身份和关系都包含在语境之中。Halliday更加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提出“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具体事例,而文化语境是情景语境的抽象系统”(朱永生,2005:11)。在诸位学者的努力下,语境发展走过传统语境静止且依赖文本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进入Sperber & Wilson的认知语境、Vershuren的语境顺应论等动态研究的领域。Sperber & Wilson把语境范围进一步深化,延伸到参与者的假设,以及大脑的认知领域。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也提出了“语境假设”这一动态概念。Vershuren的语境顺应论把原作的交际意图纳入考虑并指出,译者需要考虑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共享。只有找出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及认知环境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并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满足他们阅读期待为目的,才能做出具有最佳语境效果的翻译。李运兴提出翻译语境视角,并指出“作者和译语读者语境一般是单语/文化的,而译者的语境是跨语言/文化的,单独的作者语境和读者语境并不是翻译语境,译者的语境才是翻译语境”(李运兴)。
(二)对翻译的影响。
语境理论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除了传统上的定义和分类外,文化语境视角、译者语境和读者语境视角、翻译语境视角等从不同方面补充了语境理论在具体文本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翻译活动要实现预期的目的,除了考虑语言上的转换之外,更要根据文本功能的特点,关注特定语境条件,如译文使用的范围和读者的特殊性等。读者语境这一视角从文本属性的要求和译文接受者语境背景的角度较为客观地审视了译文的效果,适合于旅游外宣材料此类应用性较强的文本。
三、旅游外宣材料
(一)定义和分类。
旅游外宣材料是国家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地位及准确性的描述上不及新闻媒体等外宣材料的宣传,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其充当了让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旅游产业尤其是外国人入境游在生产领域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因此,旅游外宣材料作为外国游客了解旅游地的第一手资料,其翻译的准确性和效果倍受关注,也因此近年来关于各类旅游材料的研究和分析日益增多,分类也细化。总的来说,它包含旅游宣传册和电子广告、旅游景点介绍等介绍传达旅游点的有效信息,目的在于激发潜在游客体验异国风景和文化的渴望,促成旅游行为的实施。
(二)材料性质对译本的要求及现存的问题。
文本的目的和功能决定了其特点,旅游外宣材料也一样。材料的目的是传达旅游资讯、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景观等,功能是激发译语读者旅游的兴趣。
根据Peter Newmark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的观点,文本功能主要分为表达性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然而,又很少有文本只属于一个文本类型。“Few texts are purely expressive,informative or vocative:most include all three functions,with an emphasis on one of the three.”(Newmark,2001:42)基于旅游材料最基本的作用和目的,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传递信息为中心的呼唤型文本。译文既要将本国良好的旅游资源和优秀历史宣传到位,又要激发读者到此一游的欲望。文化因素的传递,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和反应甚至延伸到其之后的行为都要考虑在文本功能之内。读者的特殊性要求文字翻译的准确性、风格和方式等都需要以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为考量,不盲目追求文字对等和文章体裁一致,而要根据读者习惯的语境背景进行加工,采取灵活的翻译技巧解决其中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问题。
之前,笔者在参考文军的文学作品英语读者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高存、张允关于旅游翻译问卷调查内容的基础上,以外国游客为对象,对当前旅游景介的汉英译文质量和他们的理解程度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译语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宣材料,但对当前译文质量并不非常满意。造成误解的主要原因有译文句子结构、文化信息和语法。很多人认为现存译文受中式语法的影响很大。大部分问卷接受者认为译文中的文化成分有必要进行解释,也指出现存译文常造成他们的理解障碍。问卷的第二部分中,问卷接受者对不同译文进行比较和修改,提出改进的建议。大部分人选择符合其认知语境,如,阅读习惯、审美观和相关文化背景的译文,倾向于行文简洁,必要时采用意译加解释等较为灵活的翻译手法,否定了逐字翻译和过分忠实于原文的华丽文本。
四、读者语境对旅游外宣材料英译的作用及策略结合
(一)读者语境的特点及其对旅游外宣材料的作用。
日本学者西光正在其文章“语境与语言研究”中将语境的基本功能划分为八种:绝对功能、制约功能、解释功能、设计功能、滤补功能、生成功能、转化功能和习得功能(西光正,1992:26-43)。鉴于我们讨论的读者语境功能注重读者的反馈,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制约功能指的是特定语境对语言生成或是理解方面起的决定性效果。人们在特定语境下产生话语并根据一定语境对语义进行猜测。为了译出有效译文,译者必须充分考虑读者所拥有的语境与原文产生的语境有何不同,是否出现真空限制了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像“中式英语”、“词语和短语误用”和“过分华丽的语句和文法”这类错误的出现源自于缺乏对译语读者语境制约功能的充分考虑。鉴于汉英两种语言和内含文化的巨大差别,缺乏对译语读者语境知识的认识和考量,就很难译有效达到文本功能的译文,尤其是针对旅游外宣材料这类功能性文本。
解释功能,针对读者、听话人和语言研究者来说,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某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和说明能力,表现在语境对于话语语义的生成和补足。正如之前讨论过的,旅游外宣材料的文本功能主要在于吸引读者,帮助其理解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进而前来旅游。没有接受理解就没有后续的活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千差万别,历史认知、审美习惯,甚至基本词语的缺损在所难免,这也是一直以来有关文化翻译的难点所在。然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有相似的地方,Vershuren提到,使用语言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此类文本,译者要熟悉并利用译语读者语境的解释功能,对比并寻找两种语境共享的地方,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
(二)结合读者语境,针对材料英译可选择的策略。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译语读者不同的文化语境。因此,译语读者在阅读文化负载量大的外宣文本时,由于本身语境知识的制约,面对源语读者驾轻就熟的文字,难免觉得不知所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文本功能效果的减弱。因此在处理相关文本时,译者要考虑到读者语境知识对他们理解能力的制约,作简要的增译。
此外,中国的旅游宣传材料大都气势磅礴,行文华丽,描写景物时则喜用夸张手法,讲究诗情画意。然而,根据英语行文习惯,景物大多写实、简洁明了,过多渲染只会让译语读者认为华而不实、心生反感。因此,关于华丽的修饰,非必要诗词的点缀和复杂句式,可以在翻译中进行简化。
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心理的不同和对信息期待的不同,要求译者处理旅游外宣材料要适时作出改动,例如重组句型或选择相关词语以便迎合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容易理解。
类比是吸引译语读者注意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或文化历史相似处的比较,在译语读者语境背景中找出共鸣,使读者在第一时间抓住信息传递的重点。例如把“澳门”译为Macao,Eastern Las Vegas,或是把“西施”译为Xishi,the Chinese Cleopatra or Helen(rare beauty),都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结语
旅游外宣材料是功能性文本,比一般的汉译英材料更注重翻译效果,而译语读者的接受程度是判断译文优劣的重要因素。鉴于语境对文章理解的重要性、译语读者语境背景的特殊性和在此类文本英译中的关键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灵活选择翻译策略,根据语段特点采取增译、简化、改译和类比的方法,译出符合读者语境背景和审美期待的作品,以达到文本功能,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alinowski,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upplement to C.K.Ogden and 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World,1923.
[2]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on.Prefa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方梦之,毛忠明.实用翻译教程[M].2004:313.
[7]高存,张允.旅游文本的英译――问卷调查与策略探讨[J].上海翻译,2005,(3).
[8]李运兴.再谈翻译语境的性质[J].中国翻译,2008,(5).
[9]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论文 生态视角 语言特点 英语翻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52-02
近几年,中国奥运会和世博会等一系列大事件后,中国文化让世界都着迷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和中国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都对中国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世界想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政策、文化和生活,所以政论文就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一个途径。政论文的翻译对译者的文化功底和翻译技能要求都非常高,而生态视角与语言翻译的结合所建立的新翻译策略就能够很好地帮助译者做好翻译工作。
一 中国特色政论文的语言特点
1.政论文概述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它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政论文论述的中心一般都是政治性问题。从政论文的性质来讲,中国政论文是带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议论文;从政论文的内容来说,它论及中国的国家机制和方针政策;从表现形式上看,政论文的出版和发行都是由政府机关负责的,如《人民日报》。
2.政论文的特点
政论文的主要功能是宣传、号召、表达、劝说。政论文的功能也决定了政论文的特点。与其他文体相比,政论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劝说力。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政论文在政治体系中表达出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由此可见,政论文在国家维持秩序稳定、解决社会矛盾时起到了重大的引导作用。这些都要归功于政论文的强大劝说力。
二 生态翻译学
将生态视角和翻译学相结合催生出了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有九个研究理论视角:(1)生态范式;(2)生态理性;(3)关联序链;(4)翻译生态环境;(5)译者中心;(6)译有所为;(7)适应与选择;(8)“三维”转换;(9)事后追惩。
1.生态范式
生态翻译学曾多次对译论范式进行定位,笔者最同意的一个定位是,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是从生态理性和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的,其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的性质被定位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2.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翻译所涉文本、文化语境、“翻译群落”以及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集合。翻译生态环境在其范围上分为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对译者来说,除自身之外的一切环境的集合就是翻译的生态环境。
三 生态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政论文中的术语所含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覆盖面很广。由于政论文的特点,对译文的客观性要求很高,在翻译时译者就不能翻译得太主观,要求有很高的忠诚度。有些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在英文语境中是找不到相应意思词汇的,这就要求译者能在保持忠诚度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既要内容丰富,又要求表达准确,这一点对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翻译生态理论强调不同语种翻译之间的平等和文化交流的平衡,力图“将其他种语言的‘不洁’拒之门外,保持本族语的纯净”,注重“语言的生态学,即清洁性、伦理性和绿色性”。其具体翻译策略介绍如下:
1.直译
第一,逐字翻译。一些缩略语,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字面上的,这样的句子适合使用逐字翻译法,可在保留其原来的形式的情况下进行直译。
如,“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生命和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可以这样翻译:“Life and safety first.”这样,既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也做到了译文以最简练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保留形式,原文释义。有些政治术语是具有节奏性的,形式整齐,内容丰富。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就可以使用此译法:“We must see to it that there are laws to go by,the laws are observed and strictly enforced,and law-breakers are prosecuted.”
2.直译+意译
政论文中有许多地方都有其深层含义,不能使用逐字翻译的方法,这样会使意思表达不明确,外国人在理解时会出现问题,运用生态翻译理论也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保留形式+结构内释义。结构内释义是只对结构进行细微改动,有技巧地将浓缩的意思表达出来。如:“两纵十横、六河连通”,可以翻译成:“Two Vertically Running Rivers,Ten Horizontally Lying Water Systems,Six Rivers Connected”。
第二,保留形式+结构外释义。结构外释义是指有些原文是有中国特定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的,在翻译这部分时可根据翻译生态理论的要求将原文中没有提到的背景和特色按照英语的习惯翻译出来,在翻译时保留中国特色。
3.意译
在政论文中,一些专业术语是带有数字的,而在翻译时含义的重要性显然大于数字,其数字在翻译中是可以不显示的,这样就可以意译。
第一,使用原意代替数字。比如“三农”一词,在翻译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这也是官方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时也会发现,有些句子是非常适合这种翻译方法的。
第二,补译。专有名词是可以用补译法的。比如“中南
海出海大通道”等。
四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对几点原则的把握:精确、最简化、重视、完整、自然。
综上所述,在翻译时,要看看能否直译,在保留原文含义的基础上,保留其表达形式。直译的要求就是,在表达精准的同时做到最简化。在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要以直译优先。如果直译不能做到对原文翻译所要求的水平,就可以考虑直译+意译的方法。当然,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翻译时的语言属于机械转换类型
语言翻译是把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在语言中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而不是机械转换,机械转换这种翻译方式也是生态翻译法着重要纠正的一种翻译方法。因此,在翻译之前做好准备,搜集好资料,是准确翻译和传达原文含义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翻译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帮助译者了解和理解原文背景和含义。理解是翻译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原文,又怎么能忠实地将它翻译成目标语呢?在日常生活中,译者要注意积累词汇和翻译技能,运用时代的产物(网络)和其他途径查找出可以表达原文意思的特色方式。
2.逻辑分析能力在翻译能力中是占有很大比重的
大多时候,政论文的独特特点都需要译者对原文的结构、逻辑、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最后才能决定使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去进行翻译。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要多阅读些翻译家的作品,找出最适合的翻译方法。
五 总结
译者在对政论文进行翻译之前,要对政论文的特点、意义和风格有所掌握,深入体会生态视角翻译理论的精髓,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在经验中不断揣摩、研究,最终达到在翻译过程中能够选择最佳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周伟龙.当代中国特色政论文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
[2]刘丽曼.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政论文本翻译策略[D].兰州大学,2013
[3]周彦军.谈政论文的英译――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09(4)
[4]罗小波.政论文英译:顺应论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工业大学,2010
[5]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外国语文,2010(5)
关键词: 翻译美学 综述 发展
一、缘起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都受到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汉语的经史子集、诗词书画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记叙、临摹、演绎、探索和开发自然美、人生美、人伦美、人格美和精神气质的永恒美。(刘宓庆,1994)基于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特点,中国的翻译与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而翻译和美学被正式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领域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翻译界,最早比较系统地将翻译和美学结合起来研究的人是奚永吉,《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针对翻译美学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译论在中国翻译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的理论术语、研究方法让研究者眼花缭乱,西方式的逻辑思辨研究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而中国传统的经验感悟的方法被认为是不科学,不成体系的。相当多的研究人员摒弃了中国传统的研究方式,但奚永吉先生仍然冷静地思考,不是用西方的逻辑思辨方式,而是借助中国文化自有的经验感悟的方式,试图从中国传统的美学角度为翻译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路子,使中国自成一体的传统译论可以用一个纽带连接起来,这个纽带就是翻译美学。奚先生在著作中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在翻译研究方法上给后面的研究者带来了启示。
二、发展
1995年,刘宓庆先生的著作《翻译美学导论》在台湾出版。这部著作通过论证分析,揭示了译学的美学渊源,分析了翻译美学与中国语言文字的天然联系,提出了构建翻译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毛荣贵教授的著作《翻译美学》于2005年问世,这部著作主要分为四部分:主体篇,问美篇,朦胧篇,实践篇。正如这部书颇具新意的谋篇布局,文章内容一扫研究型文字的晦涩难懂之风,语言时而隽永,时而诙谐,时而引人沉思,时而让人忍俊不禁,让人在了解学习翻译理论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美。这部著作提出语言的模糊性和翻译美学可以结合起来研究,这在当时国内学者中鲜有提及,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思路。他认为,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中如何补偿,是翻译研究绕不开的话题,就语言的模糊性而言,汉语较英语更甚。因此,中国译论不能缺少语言模糊性及其在翻译中的补偿机制的研究。
以上三部著作是我国翻译美学领域比较系统的开山之作。三部著作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翻译美学的研究意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等。纵观这三部作品,在其论述的过程中,所列举的翻译绝大部分集中于文学翻译领域。有了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大量的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翻译的学术著作、论文应运而生。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翻译美学”,可以搜出相关的期刊10125条,硕博论文4902条。可见,翻译美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研究领域。从时间上看,这些硕博论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在2007年以后发表的,这从侧面反映出,翻译美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其需进一步地发展、完善,有待反思和研究。目前比较显著的特点是,翻译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的领域。大多数从美学角度研究的文章仍然集中在对翻译的分析、批评方面,评论孰优孰略,探讨最佳译法等方面,视角比较窄,还没有脱离单纯评价译品优劣高下的模式,较少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不能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导致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不能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穆雷,2001)
三、新发展
美学不仅仅包括文学和艺术,在中国传统的美学视角下,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中国当代美学家认为,对中国人来说,“谈情放歌,登高作赋,书家写字,画家画画,与挑水砍柴,行住坐卧,品茶,养鸟,投壶,猎射,游山玩水一样,统统不过是生活中的寻常事”,不过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的“洒扫应对”,如此而已。这样看来,美学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文学的领域,而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可喜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大到商业、工业、农业领域,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家用小件,均离不开翻译活动。在这些翻译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中国美学对翻译的影响。随着应用翻译的日益增多,翻译中中国美学翻译的指导思想也彰显出来。刘宓庆先生就翻译的本体论方面,强调“文化战略观”。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的多元性确实面临威胁和挑战,如今的人文社科领域确实存在西方学术霸权的现象,在翻译活动中,中国文化应该而且能够有自己的话语权。在众多的应用翻译领域,如旅游翻译,饮食行业的翻译,日用品的翻译,商务翻译,外宣翻译等实用翻译方面,都应该考虑到翻译美学的指导作用。最近几年,研究领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作了如下研究:从翻译美学看公示语的翻译,翻译美学与商标的翻译,翻译美学原则的实践与拓展,翻译美学视角下影视字幕的翻译,翻译美学视角下英汉金融术语的翻译,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英汉同声传译的模糊性策略,浅析翻译美学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技巧,翻译美学视角下经贸文本翻译研究,等等。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翻译美学理论进行非文学领域的翻译研究。这样翻译美学就可以更广泛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宽口径、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翻译的基本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四、展望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东西,翻译与文化交流息息相关,翻译活动具有文化战略的意义,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译论的同时,应该将我国传统的译论发扬光大,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译论与西方译论共存,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更有效全面地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目前的翻译美学研究来看,以下几个问题有待研究:第一,翻译美学如何跳出文学翻译的狭窄圈子,推广到可行的应用型领域,如旅游、外宣的翻译。第二,翻译美学的理论构建还有待深入,并结合实践进行完善。第三,翻译美学和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清。第四,翻译美学如何引领中国传统译论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并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2.
论文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加快了融入全球化的步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 年上海世博会、2010广州亚运会的圆满结束以及2011年西安的世界园林博览会等各种国际活动,都标志着我国在国际舞台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中国工作,学习,旅游,或长期居住,所以公共场所一些标识语的英文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种不规范的翻译现象随处可见,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的英译问题,通过一些实例来分析公示语英译中的现象和误译问题,希望译者关注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语言的不同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公示语研究概况
公示语是一个新的通用流行语词,与之意义相近的语汇包括“标志语”、“标识语”、 “标示语”、“牌示语言”、“告示语”、“标语”等。有关专家对“公示语”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
公示语即“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
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戴宗显、吕和发,2005:38)。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并不规范汉英翻译,误译、滥译现象随处可见。有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盲目追求汉英字词句上简单对应,翻译生硬而牵强,甚至出现错误,还有的闹出笑话,在外国友人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规范语言环境,许多专家学者对汉英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在2005年成功召开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贺学耘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认为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要将读者的文化习惯摆在首位(贺学耘,2006:57)。黄友义提出外宣翻译工作者的“三贴近”的原则,认为汉译英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要熟知外国语言习惯,防止落入文字陷阱(黄友义,2004:27)。吕和发认为,由于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汉英对译(吕和发,2004:38)。 这些研究表明,公示语的翻译与文化紧密相连,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跨文化意识,使公示语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最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公示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对话,它借助翻译来进行,翻译是文化对话的桥梁和中介。贾玉新教授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贾玉新,1993:23)。因此,翻译不仅仅是翻译不同的语言,更是翻译不同的文化。
著名学者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王佐良,1989:18)。 他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中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指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34)
公示语翻译的读者是外国友人,因此,公示语翻译首先应该考虑外国友人的反应和接受程度,既要注意到语言翻译的准确性汉英翻译,也要在熟悉并尊重外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使译文符合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要实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要有跨文化意识,善于化解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习惯、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外国友人顺利读懂领会信息,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成功实现。
四.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对于公示语的翻译,可以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如果英语中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我们就可以直接借用和照搬;如果英语里有类似的表达则可以对比两种文化进行加工改译; 如果公示语明显具有中国本土意义,则可以省略不译。
1. 借译
英语公示语的很多表表达是根据习惯形成的,不能根据中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生硬的翻译。翻译时,最简便而实用的办法莫过于直接照搬国外的惯用标识,那些约定俗成的公示语最地道,也最容易理解。除了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公示语外,汉语公示语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应的英文公示语。要在英文中找到有着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要求译者要有深厚的英文功底,切不可望文生义。
比如,公路上的“保持车距”,英文表达不是“Keep space”也不是“Keep the distance betweenvehicles”,而应是“Keepyour space”。还有“在营业中”不是“In business”,而是“Open”。商店里的“打8 折”不是“80% discount”而是“20 %off”。再比如说, “闲人莫入” 或者“游客止步”并非“Strangers are forbidden ”或者“Tourists please stop”,而只要采用英美人在工作场所的常见的简单提示语“Employees/Staff only” 即可。
2. 改译
公示语的读者应是普通大众, 英译须以读者为本,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 可让外国友人一看就懂, 真正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的效果。公示语是应用文体, 如街头路牌、商店招牌、宣传语、警示语、旅游简介等,因篇幅短小而不能使用译注, 因此应该尽量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来传达出其含义。
如 公园中常见的公示语标牌“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如果仅仅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Little grassis smiling slightly, please walk on pavement”,就显得冗长累赘,而根据英语习惯,它可以简单地译为“Keep off the grass”;又如将公交车上“老弱病残专座”译为“Please offerseating place to the elderly and handicapped”就不符合公示语张贴的空间要求,而根据英语习惯,仅一个单词“Handicapped”即可。其它如“前方修路,请慢驾驶”译为“Road WorkAhead”,“该路段为单行道”译作“OneWay”等。再如:“No Littering”表示“请勿乱扔废弃物”、“Occupied”表示“(厕所) 有人”、“Fragile”表示“小心易碎”、“Appropriate parking”或“Private parking”表示“专用车位”、“Lost & Found”表示“失物招领”等。这些常用的简单的词汇或短语不仅意义明确易懂,也使读者一目了然。
3.不译
然而,目前国内的一些通用汉语公示语在英语国家是找不到任何踪迹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者首先不应考虑如何译,而是考虑是否译。比如:在我国公共场所常有一些随地吐痰、乱写乱画、××到此一游等不文明的现象,于是就有诸如“禁止在公园内随地大小便”、“禁止乱刻乱画”、“禁止乱扔垃圾” 、“讲文明汉英翻译,爱卫生,除陋习”等标示语。这类汉语公示语纯粹是针对国人中有些不文明行为而写的,对外国受众几乎没有什么提示或警戒意义,译成英文不但无益于外国友人交际反而有损国人形象,所以最好不译。当然,一些具有中国本土化意义的公示信息,若确实有必要保留,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应当参照实际功能需要,选择适宜形式风格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进行检验,在确认不会产生任何误解的情况下才可广泛应用。五.结束语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者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起关键的衔接作用。要译好公示语,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必须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公示语的翻译,帮助来华外国友人跨越文化障碍,从而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 中国翻译, 2005, 6.
[2]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3.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4]、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 论崇高美阐释的形态学维度 哈蒂姆的语境维度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从《飘》的译本议阐释学翻译理论 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新解和深思 旅游外宣英译策略的生态翻译学阐释 从阐释学谈英语谜语的翻译 浅析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新闻文体翻译的语用顺应论阐释 论关联理论对古诗意境翻译的阐释 《实践论》的创新维度探析 多维度阐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翻译机构的社会学阐释: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体学阐释 对阐释学的阐释 从阐释学角度研究《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翻译 阐释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术语英译过程研究 以斯坦纳阐释学方法分析隐喻的翻译 以正义论重建经济学的伦理维度 认识论维度的现代阅读解释学 踪迹学的维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检索“道德”一词的翻译例证,归纳其翻译的实践方法,我们发现语料库所包含的翻译对应关系包括:
①道德(名词):morals,morality and ethics;values and attitudes。
②道德(形容词):moral,ethical。
③不道德:unethical,vices。
从上述列举可以看出,“道德”一词以及它的同义词在翻译处理中存在着复杂的情况。首先,“道德”一词和英语中的“对等词”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有些翻译采用了解释性的方法,例如把“道德”翻译成“values and attitudes”(见表1)。
再者,“道德”在汉语中的词性处于未明确的状态,这是汉语的语言特点所决定的,在英译时必须考虑具体语境中的词性问题(见表2)。
在汉语的机器标注中,“道德”被标注为名词,然而由于其作定语的功能,翻译成英语选择了“moral”这个形容词来对译。最后,“道德”一词的否定“不道德”在英译时并非完全遵循拆字理解的方法,而且原文的形容词通过此类转换翻译成了英语的名词“vices”(见表3):
厦门大学卢伟教授开发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http:///ec-corpus/ logon.asp)为我们提供了“道德”一词对应英语词汇的更多例证。输入“道德”一词获得的例句有126个,我们对其中涉及的非常规的英语对应词汇或语境关系列表如下。
上述这些例证足以表明,双语平行语料库可以为翻译阐释提供丰富的语料例证,使得前人的翻译成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借鉴,这样也促成了译者与译者的视域融合,后来的译者借助对前人经验的“体系化”总结,使得视域融合从单纯的横向向横向与纵向结合的立体融合发展。
阐释学对“误读”的兴趣同样可以通过语料库丰富的例证得到较好的满足。例如在上述表4中,“I think keeping animals locked up in cages is criminal.”翻译成中文是“我认为把动物锁上关在笼子中是不道德的。”就可能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误读”,原文作者想说的说不定就是“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是犯罪”呢。通过这样的对照,一些有意无意的“误读”就很容易被发现,其中蕴涵的阐释学和文化意义也能得以很好地揭示。
计算机语料库的建立,使任何人都有可能利用平行语料库或广义的网络语料解决先前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广义的语料库不仅包括为了专门研究语言收集的语料,还包括所有使用语言,并能够从中检索挖掘出信息的语料,所以像中国知网翻译助手和各种电子辞典这样的工具也是很好的语料,它们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翻译例证。仍然以与“道德”相关的词汇为例,它不仅列举了“morality”一词对应的翻译“伦理”和“道德”的例证,还列举了诸多非对应的翻译例证(见图1)。
语料库的发展,部分实现了对包含前人翻译经验语料的体系化和结构化。通过双语平行语料工具、语料编辑工具和语料检索工具,实现了对前人经验的结构化,但结构化如果能够结合译者判断的体系化,前人知识就会转化为当前翻译的知识,从而为古今、中外的视域融合铺平道路。经验的体系化不能够仰赖机器独立完成,实际上机器完成的正是非价值判断的那一部分,而价值判断则留给阐释者来解决,但机器的作用是为后者的判断提供充分的依据,而这一切仿佛是给阐释学插上了翅膀。
阐释学所强调的不确定性在语料库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的存在,翻译表现为一种阐释行为。如果考虑到意识形态、文化、语言禁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便能够发现,翻译不仅是选择,而且是阐释性选择。中国特有的外宣翻译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翻译的范畴,除了信息的选择要十分注意以外,还需要注意增添解释性文字。而外宣翻译中的解释,正是阐释学进入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在全世界建立的孔子学院,实际上也是通过阐释孔子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但必须注意其中的阐释学原则,今天传播的儒家文化决不应该是包含封建糟粕的儒家文化,而应是融入了当代社会伦理要求、且能够为所在国人民接受的儒家和中国文化。这其中涉及的经典阐释与翻译问题不可谓不多。
阐释翻译甚至波及到自然科学的翻译。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写作不应该是简单的翻译,而应该是译写结合的实践工作,其中也包括顺应国际期刊的规范。笔者曾为不少工科教师校改过论文,很多老师不能理解外国的编辑为什么特别强调要我们修改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语法错误。实际上,这里也涉及一个视域融合的问题:中国科技工作者所撰写的论文、所体现的语言认知如果有悖于英语的表达,就不能很好地顺应目的语的规范要求;而各国科学家如果都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英语,那么英语最终只能成为“Englishes”,从而失去作为国际学术语言的资格。要解决这一问题,语料库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量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绝佳资源,蕴含了大量“体系化”经验的外文文献为科技论文的译写提供了参考。
当然,利用“体系化”经验来辅助阐释实践有其工具的局限性,那就是有些语料库使用的语料往往不是经过仔细选择的专家译者的翻译,比如中国知网翻译助手和诸多网络电子词典,其中所包含的翻译错误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这种“体系化”的经验材料也是非常可怕的。笔者有一次让学生翻译“高等院校”一词,学生给出的答案是“institutions of higher”,问其来源,说是手机中的电子词典!可见,计算机语料库并不能完全代替纸媒词典等传统工具书(包括其电子化版本),因为语料库往往仅仅是语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不对语料的正误做出判断,这就需要译者参与自主选择,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和翻译实践应用的阐释性。
五、结语
长期执着于形而上的理性思考,脱离语言解释实践的阐释翻译学研究必然是死路一条。在阐释翻译学研究中引入实践维度概念,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探寻解决阐释翻译学的实践路径,给阐释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阐释翻译学因此能够通过语料库积累的“体系化”的前人经验,依靠译者的主体选择,使阐释翻译学摆脱单纯的理论研究困境,从而建立起可实际操作的开放理论体系。
(本研究受江苏省教育厅项目[No.2012SJD740011]:“基于语料库的双语词典例证选择与翻译研究”支持。)
致谢:感谢南京大学魏向清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对本文的修改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蔡新乐.翻译还是它本身吗? ――“通化翻译”辨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
[2]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 美学 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话录[M].金惠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伽达默尔.诠释学 I II: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耿强.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学科反思[J].外语研究,2006,(3).
[5]何卫国.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梁茂成.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语料库语言学[J].中国外语, 2010,(7).
[7]张德让.翻译与诠释学的会通――评李河的《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8]Pym,Anthony.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A].in Piotr Kuhiwczak and Karin Littau(ed.),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Clevedon・ Buffalo ・ 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7.
而作为义务阶段的最后一场语文考试――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肯定少不了。综观今年各地中考试卷上的文言文阅读题,可以看出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继续围绕着课标要求作文章,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基础与能力并重,即在考点设计上,文言文基础知识题与分析、品味、探究等能力题“平分秋色”;二是课内与课外兼顾,即课内文本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各领”,以考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具体解读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
基础知识考得勤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常见句式翻译等。打开今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阅读这一块,除了字音在“积累运用”板块已经考查过之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可谓卷卷皆有。这类题目呈现两大特点:一、都是平常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踏实,注重积累,那答起来就十分容易。二、分值大,以确保更多的同学能在文言文阅读板块拿到基本分。
譬如2009年苏州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分)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2分)
A 今齐地方千里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这一阅读共有三道基础题,第一题的考查点是一问多义,虽然有五组之多。量大面广,但这些词实际上都是常见实词,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AC。第二题的考查点是古今义异同,这也是文言文学习与积累中的一个重头戏,所出现的四个词全是“老面孔”,非常容易发现D项符合要求。第三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句话中,只要明白“闻”、“朝”这两个实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就易如反掌。而“闻”、“朝”能有几人不知呢?
再来看这一阅读的分值设计,总分是12分,而基础题竟然占了8分,确保了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吃亏。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这一命题特点,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生僻字读音到常见词意思,从通假字到一词多义,从词类活用到古今义异同,从常见句式到重点句翻译,要逐篇进行梳理,最好设计一个表格,分门别类,日积月累,力求做到没有遗漏,准确无误。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能了然于胸了。
题型稳中创新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与往年基本上大同小异。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基本题目有释词、译句、理解性填充、问答、赏析等。只是在释词、译句、赏析这些题目上,有些试卷设计成了选择题。但在这些常见的题型之外。一些试题也颇有新意。譬如过去在针对朗读停顿这一考点设题时。一般都是设计成选择题型,难度不高,但今年多地试卷这类题目要求真接用‘,断句,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
例如2009年沈阳卷:
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日:“王亦有宝乎?”威王日:“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日:“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a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an)子:人名。下文“(ba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i):高兴、快乐。
1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臣 有 盼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而变化最大的,是诗文类对比阅读的“批量”出现。这种题目,将有关联的古诗与文言文放在一起对比、设题,拓宽了命题空间,加大了对学生各种阅读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
例如2009年安徽卷: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题目。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
(2)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________(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4 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
这组题目,1、2两题是基本题,第3题是划分朗读节奏,第4题就是诗文对比阅读填表题,题目不难,却很有新意。
【建议】针对今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同学们只要有所了解就行。关键是要打好基础,提高阅读能力。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型怎么变化,考点却是不变的。譬如划分朗读节奏这类题目,关键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如果能理解大意,那断起来就非常容易了。而诗文对比题,和普通的对比阅读是没有两样的。
对比阅读唱主角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继续唱主角。从选文内容上来看,有课内与课内文言文对比、古诗与文言文对比、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其中,以课内与课外对比阅读为主。从题目设计来看,一般都是先出现基础性题目,然后是对比分析类题目,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积累到能力运用的原则。从对比阅读题涉及的考点来看,主要有景色对比、人物性格对比、情感观点对比、哲理对比、表现手法对比及寻找两文共同点等。
例如2009年浙江台州卷: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备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昊均《与朱元思书》)
1 【甲】文中写到“高峰人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
2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1题便是有关景色特点对比的题目,第2题便是寻找共同思想感情的题目。
再如2009年常州卷:
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嘲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念ha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a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i,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u,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很显然,这道题考的就是性格对比。其他例子,在此不再一一而足。
【建议】针对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设题特点,我们平时在进行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从景色、人物性格、情感观点、哲理、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寻找两个文言文语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玩昧。长期坚持下来,对比阅读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文体特征很明显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从后一部分的理解、分析、品味、对比等题目来看,文体特色很明显。这里所说的“文体特色”,就是写景散文后面的设题就与景色特点、内心情感、写作方法有关;议论文后面的设题,就与观点、论述方法有关:而写人记事类就与人物形象、文章道理有关。
例如2009年厦门卷: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鲍。
1 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描绘币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词?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这两篇文章都是咏物之文,后面两道题目,一道的考点是“景”,一道的考点是“情”。
再如2009年常德卷: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固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萋,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勒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日:“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是一个写人叙事的文章,相关考题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题文体特征很强这一特点,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就要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与相关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相同。譬如议论体文言文,那就从抓论点开始,对论据、证证方法、语言特色等依次进行梳理。如此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难度不大重能力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对能力的要求却不低。一是识记能力,基础类题目的解答,靠的就是平时的识记,只有记得准,背得牢,答题时才不会出错。二是阅读能力,包括疏通文言文能力,
分析、综合、比较能力等。许多阅读题,都要求同学们首先能读懂文意,然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答题,如果连文章大意都猜不透,那答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三是迁移能力,要能把课内所学,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四是品鉴能力,包括语言品味、人物分析、写作特色提炼等。五是语言组织能力。在解答相关问答题时,要能够观点全面。用最简洁的语言把答案讲明白。
例如2009年咸宁卷:
李将军列传(节选)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夸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教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教新失候。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徒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遏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耩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令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日:“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叉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到。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阐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_______②其势不屯行 屯:_______
③周自辞于大将军 辞:_______④军亡导 导:_______
2 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 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为垂涕
C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
D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2)青欲上书报夭子军曲折。
4 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 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白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做圣经翻译研究不必为信徒
圣经中译本及其教内外审视
当代诠释学和宗教文本翻译
试论中国宗教典籍的译介原则
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研究综述
进化视野下语言学研究范式转向
国内外词汇推理研究统计与分析
国外二语词汇损耗研究的若干热点
一项关于英语习语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
二语英语空论元不对称习失研究综述
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影响的实证研究
学术会话中人称代词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学术话语中女性学者的身份建构研究
语用身份视角下的博士论文致谢语研究
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半世纪回顾与启示
中国大学生英语名词数的误用研究
基于反拨效应理论的CET与CET-SET的相关性验证
以美剧为输入材料的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需求分析
论指宾状语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属性
村上与莫言的文体特征——以比喻修辞为中心
日本大正时期的乌托邦想象与实践
乔治·桑《小法岱特》中的儿童文学因素
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在思想上的承接与发展
加缪:徘徊在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人
论林玉玲《馨香与金箔》对童话的模仿与颠覆
翻译学本质叩问——文化派对归结论的误读
罗什译经与中国文学外译的译者选择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王宣忱译经行为研究
《转喻:语言、思维与交际背后的捷径》评述
译者的选择——《茶馆》粤语译本的翻译策略
前制度化教育语境下的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
汉韩频率副词在现实句、非现实句中的共性分析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困境的生态解析与对策思考
美国关键语言战略实施体系的构建和战略目标
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与词汇学习策略关系的实证研究
“信息化”英译之辨——兼论中国特色表达方式之对外传播
制度化翻译与市场化翻译——兼论中国外文局翻译模式的转变
世界经济危机的隐喻概念化——英俄语经济文本的比较研究
析罗伯特·瓦尔泽小说《唐纳兄妹》与《强盗》中的艺术家
语言与物语之间的选择——论美国文学对村上春树文学的影响
论《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改写及其理念变化
投向彼岸的视线:宫泽贤治早期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
试论青年志贺直哉个人主义觉醒中的“四个解放”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贝娄对当代社会与人生的道德追问
认知隐喻学畛域中情感评价的体验——人际共轭促生理据疏义
基于语料库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汉英口译词汇特征研究
基于回归分析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元认知与外语听力关系研究
关键词:河南博物院 建构主义 语言服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77-03
近年来, 随着国家层面上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迎来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赋予了中原深远的人文广度和文化内涵,同时创建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是中央给予河南的历史使命。河南博物院集中展示了悠久的中原历史文化,可谓是解读文化的媒介和桥梁,不断加强河南博物院对外语言服务能力建设,进而建构河南良好国际形象势在必行。
建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它强调主体对现实的建构,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它会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被革新,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与研究范式下,国际形象“不再是一个客观既定的个体实物,也不是内生于实物自身的,而是有待被塑造与传播的一种社会或集体实践的产物即社会构建物”[1]。
讨论博物院语言服务和形象建构的论文很多,为本篇论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然而没能很好结合对外窗口开展语言服务与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故而本篇将从形象建构的视角出发,在提升对外窗口语言服务能力方面以河南博物院为例,探讨研究河南省国际形象建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思考与建议,以此提升河南博物院作为河南窗口的语言服务能力,进而促进河南良好国际形象的建构。完善了建构主义理论在博物馆英译中的应用,将博物馆英译提升到了宏观角度来探讨,将翻译与形象建构结合起来,不再拘泥于翻译这一单一学科。
一、河南博物院对外语言服务现存问题及原因
博物院的对外语言服务主要由展品英译本与英语导服两部分共同组成,本章将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找出河南博物院对外语言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现存问题
1.展品英译本有待修缮
解说词属于应用文本,其翻译目的是传达原文信息,侧重实用性和交际性。在此基础上,其具有以下特点:存在大量专有名词翻译,影响博物院展品英译本的整体呈现;偶有文本辞藻过于华丽,造成单词堆砌、意义抽象。
(1)词法错误损害形象。
博物院的展品英译本中经常存在词法错误现象,比如拼写不严谨、词性误用、语法错漏等。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和错误,可能不会对外国游客的阅读和理解产生大的阻碍,却会使得他们对于博物院的整体印象乃至其馆藏文物的价值产生严重的怀疑和轻视。例如在拼写方面的文物英译名称大小写问题,省内各博物馆的译法并不一致。然而国外一些大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官网上对中外文物名称的拼写都保持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我国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均是如此。文物名称都由专家命名,作为专有名词,其首字母应该大写。但河南博物院英译本中专名仅仅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这十分损害博物院整体形象。
(2)句法问题影响形象。
动词优势是汉语的一大特点,由于汉语的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在组织句子结构时,汉语往往从动词入手,按照动作的承接或语义的关联性排列动词,所以汉语的句子中有大量动词[2],博物院英译本出现过多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动词连用现象,并且过度使用并列连词and去连接。
(3)规范方面有待加强。
标点规范方面,英文标点应空格,所以英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及相应空格规范也是语法规则的一部分,在讲解词的印刷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排版布局方面,解说词强调一目了然,深入浅出,所以在排版布局上,最好以年代为线索进行阐述。
2.英语导服有待提升
除了书面的双语解说展板之外,博物院内解说人员的服务质量也严重影响着博物院整体形象的展示与建构,解说人员堪称“活的展示牌”。
在队伍配备方面,博物院解说员甚多,但专业的英语解说员少之又少,当外籍来宾前来参观访问或举办外事活动时,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这对当前文化的外宣十分不利。
在人员水平方面,博物院英语解说员中存在兼职人员,兼职人员最大的问题即“不专”,大多为业余爱好者。此外,全职的解说员中英语专业的不常见,即使对文物了解够深,但有时英语语言表达十分欠缺,涉及文物介绍等方面双语转换时,有时不能做到灵活把握、即问即答。
在服务用语方面,解说人员对句型选择、语音语调以及讲解词本身的把握不是十分到位。如繁杂冗长的句子使外国游客生烦,甚至觉得不知所云;口语表达本身存在问题,有时发音不清或不准引人误解;对讲解的侧重点和外国游客的兴趣点不甚了解,仅仅是平铺直叙地阐述,甚至对一些自认为“人尽皆知的常识”忽略不解,导致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大大减弱。
(二)原因分析
1.思维方式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隶属于两种语言体系,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使得这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各具特c。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呈现较强抽象性,但汉文化的思维方式则呈现较强的具象性。
2.人才严重不足
欧艳在《文物博物馆翻译初探》一文中指出:文博界懂点英语的人不少,熟悉英语的人不多,精通英语的人极少,呈倒金字塔形。[3]文博翻译领域人才匮乏,担负翻译工作的人员水平良莠不齐,这使译本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培养文博翻译领域专业人才,提升博物院英语语言服务水平显得十分迫切。
3.认识存在偏差
翻译不是语言间简单的转换,而是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源语文化信息,这需要翻译人员付出大量的努力。目前人们对文博翻译认识上存有偏差,不少人对文物翻译太过想当然,认为只要懂点英语,随便转换下语言即可。无论选择什么翻译方法,都要符合“忠实、通顺”标准,不能“随便翻译”。[4]
二、思考及建议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主体对现实的建构,现实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通过实践和改造不断被建构出来的。正是由于现实是通过行动者建构出来的,河南国际形象即为一个变量,而非一个常量。所以,河南博物院作为河南重要窗口,其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直接作用于河南国际形象的建构。下面将根据以上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重视,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重视译后审校
目前博物院译本中出现的问题十分有损博物院的整体形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南甚至整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所以博物院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学习或者委托相关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就馆内现存的翻译问题进行校对和修改。着重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规范译入语的表达,规避低级错误;适当附加注释;慎重择词,以免混淆和误导;完善句式表达,迎合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
(二)注重翻译策略
翻译人员在进行博物院翻译时应重视翻译策略的选择,将服务读者作为直接目的,通过使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本“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有效实现翻译目的”[5]。
重视原文的潜在意义而不追求语言形式,善于打破原文句式,有选择地进行改译、增译,补全必要的文化信息。在文博翻译中,为了使外国游客获得p松且清晰的参观体验,有时需要给予他们更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这就要求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对原文选择性改译、增译,提供可能会影响目的语读者理解的背景知识。同时勇于减译,避免过度关注原文外在形式,尽可能满足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
(三)提升导服质量
1.培养专业队伍
文博翻译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意味着这不是一项可以随意外包给翻译公司即可完成的任务。满足专业性要求,是保证博物馆翻译实用性、目的性的根本所在,亦是博物馆翻译发展成熟、日趋规范的前提。当下博物馆翻译中出现的混乱及不规范的问题,急切需要各博物馆努力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养一批既精通文物知识又擅长英语翻译的专业人才,唯此博物馆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与发扬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此外,积极鼓励专业的翻译人才逐渐把目光转向文博翻译方向,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投身博物馆翻译领域,为提升博物馆对外语言服务水平贡献出一份力量。
2.改善服务用语
博物馆内,英语语言服务表现形式多为现场的和即时的解说,这就要求解说人员能通过英语语言现场解决问题, 立竿见影地沟通感情。因此, 其服务用语应尽量达到严谨、生动、准确,同时明白易懂、明快简洁、完整完善。
第一,句型选取上多用简单句和简单的复杂句,少用结构复杂的复合句。简单句短小精练,结构简明,表意准确,拥有良好的传情达意功能,连续运用简单句还会达到干脆有力的效果,提高外国游客对所讲内容的接受性。
第二,加强口语训练,规范语音语调。英语讲解员应时刻注意自身的口语表达,包括习惯用语、发音习惯等,多听多看国外有关方面的原始音频、视频资料,基于模仿再进一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多做练习,与同行交流,以逐步提升服务水准。
第三,灵活处理讲解词。从文化角度来看,由于中外文化差异较大,各自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外国游客往往对我们人尽皆知的情况不一定了解。所以,讲解时有必要灵活处理用语,多做解释,补充一些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一是帮助理解,二是唤起兴趣。
(四)提升外宣水平
对外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外宣的前提,同时外宣水平的提升也催化语言服务能力的改善。为了应对环境、对象、范围的各类变化,在对外宣传工作中不能继续采用老一套的宣传方式,应积极做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内容创新。
理念创新,即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努力用新的思想认识开创工作新局面。
手段创新,即要努力探索有助于解决外宣工作难题的新措施新方式,尤其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新状况,充分利用新技术革新媒体传播手段。同时,致力于增强对外宣传吸引力,创新对外宣传内容也是十分必需的,对外宣传不单单应关注外在层面,更要关注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
三、结语
河南国际形象研究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河南博物院为研究对象,将河南国际形象以及河南博物院对外语言服务水平看做变量,通过分析河南博物院在语言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出推动变量变化的因素,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想法与建议,以促使河南博物院语言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进而推动河南良好国际形象的建构。
同时,我们发现博物馆各类解说文本中蕴含大量丰富的文化因素,给文博翻译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植根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中西方人群在文化方面存有很多差异。故在文博翻译工作中,必须把握好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完全掌握译入语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开展该项翻译工作。只有确立语言服务对象、目的及翻译原则和标准,创建合理的机制,进一步发展文博领域相关的翻译理论,鼓励专业人才投身翻译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终极目的,让世界读懂河南,了解河南,帮助促进河南良好国际形象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5.
[2]林同济.从汉语次序看长句翻译[A].汉译英实践与技巧[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92.
[3]欧艳.文物博物馆翻译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86.
中国文化专有项体现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生活环境、社会政治发展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不少困难,是文本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将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视角,利用王颖频/滕硕总结的文化特色词的10种翻译策略,结合中德文化网站,通过实例分析来探析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并对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解释和评价。
关键词:顺应理论;文化专有项;中德文化网;翻译策略
一、引言
在当代社会和经济结构中,文化越来越成为彰显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倡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为我国的文化外宣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中德文化网站就是这样一个进行文化外宣的好的展示平台。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使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但在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却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其表现形式为文化专有项。文化专有项在文本翻译时更是翻译的难点,因此,能否处理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叶苗(2009)在她的“归化异化之争”中指出,研究汉译外时应该提倡“异化”、并坚持“异化”。这是因为“异化”可以彰显汉语相对于外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抵制西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处理中国文化项的翻译时,我们应该优先采取“异化”的方法,将中国的文化特色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扩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真正达到文化外宣的目的。Verschueren首次提出了顺应理论,王颖频则系统地将顺应理论应用到了翻译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汉语文化专有项的德译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德文化网”中的实例来探究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第五部分实例分析中的例子均来源于“中德文化网”的“焦点话题”和“社会与媒体”这两个栏目,笔者聚焦的是这两个栏目中“来自中国的声音”或“关于中国的文章”中的文章。
二、文化专有项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目的语与母语的文化背景不同,从词的内涵意义上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特定的文化意义或蕴涵;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不等值性(又称半对应性)、非对应性和零对应性(又称为词汇空缺对应)三种现象(谭勇2003∶231-234)。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数以万计的文化元素在别的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例如中医的“肾亏”、“上火”、“刮砂”等,以及与中国汉字相关的文化现象,如拆字和对联、歇后语、成语典故等,在翻译这些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时,由于目的语中对应位置缺失,其翻译难度可想而知。
1996年,西班牙的翻译理论家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是:“文本中出现的某些词项,由于在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词或者与该词项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所谓不同的文本地位,也就是因意识形态、惯用法或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价值。”(张南峰,2004)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德两种语言所承载和传递的文化内涵往往有很大不同,尤其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译入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文化专有项成了文本翻译时的一大难点。
三、顺应理论与翻译
1987年,比利时的语用学家Verschueren在他发表的题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顺应论”的概念。1999年,他出版了一部名为《语用学新解》的专著,系统地将顺应论应用到了语用学上。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选择语言并做出变通抉择的过程,人在交际时会有一种语言顺应的趋势,即不断地顺应不同的交际意图、交际伙伴和交际语境。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因素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过程和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顺应论的主要分析维度。(Verschueren,1999)
顺应论在翻译中体现为对理解和表达过程的顺应。在理解源文时要顺应源发语的语言规律和表达习惯,顺应源发语的文化语境和交际背景,顺应原文作者的意图和交际意向等;在表达时,译者要顺应译文读者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接受可能,顺应目的语的语法规律、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总而言之,整个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不断对语言、语境和文化进行顺应选择的过程。(王颖频2013∶248)因此,用顺应论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四、中德文化网站的特点
中德文化网是歌德学院总网站下的一个分站,由歌德学院和博世基金会共同设立,于2007年上线。该网站文章均以中德双语版进行展示,译文语言表达通晓流畅,极少节选,而是进行全文翻译,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王颖频/滕硕 2013∶163)译者在翻译时,除了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之外,还需要考虑语篇外的一些因素。诺德(Nord)认为,翻译纲要应当包含文本传播媒介、文本制作或接受的动机、(预期的)文本功能、译文接受者以及(预计的)文本接受时间和地点。(王韶岚2009∶22)结合中德文化网站来看,其文本传播媒介是网络,它是一种在线杂志。网站主办方邀请中德两国知名专家学者就双方共同关注的文化和社会问题发表看法,力图通过对不同视角与文化立场的展示,消除误会、促进两国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王颖频/滕硕 2013∶163),这是文本制作或接受的动机。根据赖斯的语篇类型理论(信息型、使役型、表达型),中德文化网的语篇类型主要是信息型和表达型,由此可推断出中德文化网站预期的文本功能在于展示两国的文化。中德文化网站上德文版网页的接受者既可能是学中文的德国人,例如德国的汉学研究者,也可能是完全不会中文的人;既可能是对德语和德国文化感兴趣的中国人,也可能是完全不了解歌德学院,误打误撞点击到该网页的人。中德文化网站文本接受时间是异步传播的方式,即发送者发出的信息一直存在,而接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场所获取信息。(王韶岚2009∶23-24)。此外,笔者还发现,中德文化网站上中译德的译者往往是德国人,而德译中的译者往往是中国人,这种安排符合了译者通常较擅长将原文译为母语的规律。
五、实例分析――以中德文化网站为例
王颖频/滕硕(2013)在他们的论文中总结出了10种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方法,笔者通过对比发现,他们总结出的这10中翻译策略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系统和详尽的有关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不仅在指导翻译实践方面而且在指导翻译评价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此,笔者在下文中拟从顺应论视角下借用这十种翻译方法指导我后文的翻译评价,并结合中德文化网站上的实例,来具体探讨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问题,并评析每种翻译方法的优劣。
笔者将这十种方法划分成了三组:第一组:音译;直译;音译+直译。第二组:近义替代;扩充式解释性翻译;缩减式概括性翻译。第三组:音译/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音译/直译+文外补充式解释+音译/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文外补充式解释+近义替代+文外补充式解释。笔者将第二组近似看成是“意译”,因为按照范仲英(1997∶90)的说法,意义就是一门“钻进去”、“跳出来”的艺术,“钻进去”是指钻研原作,吃透原作;“跳出来”就是要摆脱原文语言的影响和束缚,设法按照译语的表达习惯把原作重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意译是一种不注重原作语言形式的翻译方法,而第二组中的三种翻译方法就是力图摆脱源文语言形式的束缚,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第三组则是在直译、意译和近义替代的基础之上加上了文内文外的补充式翻译,为此笔者把第三组理解为补译。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中德文化网上的实例对这三组翻译方法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组:
1. 音译
音译即将原文中的汉语以拼音的形式直接引入德语译文中,例如将武术中的“文场”、“武场”\+①分别音译为“wenchang”、“wuchang”。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所了解,很多中国元素在德译时并不需要在目的语中寻找替代词,用于那些为外国人所熟知的中国文化专有项中,如:“qipao”, “Kongfu”,“Mahjong”等。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交流的日趋广泛,新事物、新生活方式、新的社会结构和习俗的变化,都会刺激新词语的产生。因为方便快捷,未来音译词数量增大是必然的趋势,也必将极大丰富德汉语言。(卓新光、王晶2007∶109)
2. 直译
直译是指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卓新光、王晶2007∶110)直译包括两种变体,一是逐字翻译;二是根据字面意思直译。(王颖频/滕硕2013∶165)例如,将“纸钱”\+②翻译成“Papiergeld”就是逐字翻译。逐字翻译往往只适用于翻译较小的语言单位,而根据字面意思直译则使翻译具有较大的灵活度,译者可以顺应目的语的语序和语法表达习惯做出调整。(王颖频/滕硕2013∶165)例如,将西游记里的“花果山”\+③根据字面意思直译成“Der,Berg der Blumen und Früchte”。
3. 音译+直译
有时也可以将音译和直译结合起来使用,如译者将“风水学”\+④翻译成“Die Theorien des Feng Shui”,“fengshui”是音译,而“die Theorien”则为直译,二者结合使用,形象地体现了“风水学”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内涵。
第一组的这三种翻译方法从总体上看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文化色彩,丰富了目的语,但却无法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只传其形,不传其意。例如:
例句1:我就认识这样一位高中老同学,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⑤
德译: “Die Kultur bereitet die Bühne, damit die Wirtschaft ihre Show abzieht”, lautet einer der Lieblingssprüche eines ehemaligen Klassenkameraden von mir.
此处译者直译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并没有进一步解释其文化背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以办“节”的形式招商、推介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宣传和打造整体形象的活动。搭的是文化台,唱的是经济戏。这种模式有其好处,但也存在着“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问题,已经是过时的一个口号,现在提倡的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然而,对中国社会政治背景不了解的德国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不解其意。
第二组:
1. 近义替代
在表述同一情景时,由于习惯的不同,会用到不同的意象。有些对于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的事件或人物,到了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外国人那里会显得陌生。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译者就可以采用替换法,用西方文化中人们熟悉的形象相似的人物来替代表达。(冯素芳2010∶94)近义替代的优点是译文读者能够快速感知源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即这种近义替代的翻译方法有时候不一定能准确或全面地表达出源文含义,例如:
例句2:每次习武前,学员们跪拜祖师,诵读梅花拳教理。\+⑥
德译:Vor jederü bungsstunde knien die Schüler vor den Meihuaquan-Gottheiten nieder und rezitieren den Moralkodex der Glaubensgemeinschaft.
译者将“祖师”替换成了“Gottheit”,并补充上了“梅花拳”这一原文中缺失但隐含的信息。汉语中的祖师原指佛教、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又指创立某种学说或创造某种技艺而为众师法的人,同时也用于帮会的创始人。Gottheit则是对多数神的总称,包括希腊神祗、人物神(被视为神崇拜的现实人物)。由此可见Gottheit的意义范围与“祖师”的涵义并不完全重叠,此处取其“人物神”的含义。但二者间存在区别,中国的祖师指的是“创始人”,而“人物神”指的是因为崇拜而被神化的现实人物,因此笔者建议翻译成Zushi (Begründer des Meihuaquan)。
2. 缩减式概括性翻译
源语文化专有项在目的语中有时很难找到十分准确的近义表达,退而求其次,译者可以转而用一般概括性词语进行表述。这种翻译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译者的翻译难度以及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难度。概括性翻译舍弃了原文化形象,会导致原文的美学价值丧失、感染力削弱,但为了保证译文信息的有效传递和语体风格的简练,这是不可避免的。(张丽红、陈友良2012∶162)例如:
例句3:当“留德华”登上《非诚勿扰》\+⑦
文化论坛
顺应论视角下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探析
Chinas beliebteste Dating-Show nimmt sich in Deutschland vor
“留德华”指的是“留德华人”,其谐音跟中国著名的演员和歌手“刘德华”相同。译文直接跳过了这个词的翻译,而概括为“德国”,这种做法降低了翻译和理解的难度,但却失去了源文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用“Chinas beliebteste Dating-Show”代替了《非诚勿扰》是可取的,因为如果直接翻译《非常勿扰》则译文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但翻译成“中国最受欢迎的相亲节目”,读者便对源文的含义一目了然,此法更注重喻义的转达和交际的效果的出现,为保证表达和理解的畅通,并没有过多强调原文色彩。
但概括性翻译所带来的“文化过滤”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源语词汇的具体文化特殊内涵被译者过滤,不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例如:
例句4:“养儿防老”:“Kinder sind die beste Altersversorge”\+⑧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在西方社会的基督教的文化中,子女所代表的生命,更多的不是作为父母的“骨肉”,而是上帝赐予的“个体”。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孝道,即孩子独立后要自觉承担起对父母精神和物质上的赡养义务。为此,中国在以前社会养老保险还没有或者不健全的时候,大部分中国家庭的老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子女来养老。作者没有深层次地去解释中国“养儿防老”的具体社会原因,而是概括性地翻译成“孩子就是最好的养老保障”,过滤了“养儿防老”这个词具体的文化特殊内涵。
2. 扩充式解释性翻译
扩充式解释性翻译恰与缩减式概括性翻译相反,译者对源语文化信息不再进行过滤,而是在译文中进行详细解释,以补足目的语读者的源语文化背景缺失。(王颖频/滕硕 2013∶166)例如:
例句5:德国专场共有15位男嘉宾,爆灯8次,成功牵手了9位女嘉宾,成功率高达60%,击败新西兰,成为“史上牵手成功率最高海外专场”。\+⑨
德译:Bei den Deutschlandfolgen traten insgesamt 15 mnnliche Kandidaten an. Acht Mal drückte eine Kandidatin den Buzzer, um ohne Umschweife ihr Interesse an dem Kandidaten zu bekunden und neun Damen konnten schlielich verkuppelt werden.
译文对“爆灯”进行了扩充式的解释,指明了“爆灯”的具体内涵,即《非诚勿扰》节目上的女嘉宾对某个男嘉宾非常有好感,愿意为他一直留灯到最后。这种内嵌式的解释既顺应了目语的语言结构,也顺应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并通过这种方法巧妙地扩大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但此种翻译方法存在的缺点是对源语文化专有项进行了篇幅较长的改写,使译文没有原文言简意赅,同时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语言形式也得不到再现。
第三组:
1. 音译/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下文分别对“音译+文内嵌入式解释”和“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进行举例说明:
A. 音译+文内嵌入式解释
例句6:“写意”应该是凝聚艺术家修养和才气的一种内在灵魂的载体。\+⑩
德译:Die freie Pinselführung des Xieyi-Stils müsse als innerseelisches Medium fungieren, in dem sich die charakterliche Bildung und das Talent des Künstlers verdichten.
“写意”是一种中国画的技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译文将“写意”音译成“Xieyi”,并补充说明了她的内涵,即“die freie Pinselführung”,并指明它是一种“Stil”。译文没有单纯地翻译字面意思,而是在译文中巧妙地融入了文化形象,增加了对读者的信息输入,迅速建立了语义连贯。
B. 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
例句7:面对西方人以猎奇的目光将中国艺术同中国符号相提并论,出现了中国艺术在国际艺坛上的“春卷论”,……\+⑥
TeunAvanDijk是话语分析的翘楚,也是传媒语言话语分析的典范。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TeunAvanDijk大量著述涵盖了多种传媒话语的诸多类型(教科书、新闻报道、医患对话乃至旅游宣传手册、广告),对其中所表现出的认知现象、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现象以及意识形态等政治倾向作了全面研究;FaircloughN.自8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了几十种著作,对各种话语类型尤其是政治话语进行了批判的研究。此后,传媒语言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当属奥克兰理工大学语言与传播教授的AllanBell:作为一名多产的学者,AllanBell近30年来发表了与传媒语言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64篇、专著5部(截至2008年的统计)。在作者目前可以收集到的文献研究中,AllanBell于1981年以“这不是英国广播公司:新西兰的语言殖民主义”为题开始了传媒语言的语体研究,仅从这一点讲,称AllanBell为世界范围内首次研究传媒语言的“鼻祖”并不过分。[2]1983年,GerhardLeitner编著的LanguageandMassMedia论文集首次将语言与大众传媒糅合在一起加以研究。[3]此后,Language,image,media论文集讨论了新闻广播语言、东西方新闻差异、广告以及图形传达意义的方式。[4]R.E.Rice于1984年在《MediatedGroupCommunication》一文中首开学界对“电子邮件语言”研究的先河。[5]Fairclough(1985)讨论了从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传媒语言有别于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传媒语言的原因。他认为,对传媒语言进行分析话语有助于详细了解媒体输出的本质,而语言分析侧重于文本(texts),语篇分析(discourseanalysis)既涉及文本也涉及话语实践以及社会文化文本,目的在于找出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6]该论述高瞻远瞩,无论对话语分析还是传媒语言研究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俄罗斯大众传媒语言研究方面,Dobrosklonskaja(2005)声称要发展传媒语言学MediaLinguistics,但是其重点研究仍集中在新闻语篇(现在被称为传媒语篇)以及迅速发展的功能和文体研究方面。[7]CharleyRowe和EvaL.Wyss2009年编著的LanguageandNewMedia论文集汇集了学者对多种传播媒介的分析:博客、电子邮件、传真、网络实时聊天系统(IRC)、聊天、即时通讯、短信(SMS)、情书、邮政卡和电子贺卡、电话、广播、电视,以及诸如网页文本、维基百科条目和网站超文本网站文化。文集对新媒体萌现、新媒体语境中的语言变化以及相关新、旧媒体之间技术演进背景下语言和文化的变化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8]
社会语言:传媒语言文化界面的回归
美国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EdwardSapir及其学生BenjaminLeeWhorf所提出的“语言相对性假说”在战后广为传播,认为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和思维,认为不同语言里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类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DellHymes曾提出言谈民俗学(ethnographyofspeaking)来研究言语事件。WilliamLabov1966年出版的《纽约市英语的社会层次》认为语言事实上存在社会性层次的区分,而且社会层次(身份)和语言层次(表现为语言结构的异体)是互相对应的。[9]70-80年代间,英国学者Lesley和JamesMilroy在研究这类交往行为时提出“语言的社会网络理论”,对语言的维护和切换进行动态描写,作出了比拉波夫的分层说更细致的分析(李嵬,1995)。[10]70年代以来前苏联(俄国)学者提出语言国情学,强调语言有一种文化积累的功能。同时,大众传媒对“水门事件”的不断传播引发了语言学家在文化背景中对语言构成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加拿大学者HaroldInnis认为,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的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11]美国学者PaulLevinson指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认为:人的思维和信息传播受制于传播的基本符号系统——语言,而每个族群、民族、国家成千上万年形成的文化意识和传统,无形地积淀在语言中,通过语言系统的教育而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集体心智。JiirgenHabermas的三卷本《交往行动理论》揭示了当代传媒如何被注入商业模式,成为制造品牌舆论的工具。[13]
传媒与教育:传媒语言界面的人本回归
作为世界性的教育文化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充当着传媒与教育的联姻的急先锋。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UNESCO明确了媒体在社会进步的关键作用,制定了参与和利用各种媒体发展目标的具体政策、方案和战略,设立了“媒介教育项目”(TheMediaEducationProgramme),旨在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通过媒介积极参与社区政治文化活动并发展其批判性赏析能力。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文明联盟(UNAOC)共同创建了姊妹大学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和跨文化对话讲座(UNESCO-UNAOCMILIDUNITWIN),具体内容涉及:批判性分析、大学和大众媒体之间的跨文化和合作研究交流、参与学校内发展教育和媒体研发、促进全球媒介信息素养行动、创建媒介信息素养学习研发网络中心、支持全球不同媒体的文化间对话与合作。在语言学学术界,1968年,SusanSontag注意了到传媒对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课堂教学[14],英国学者HildeT.Himmelweit等人研究了看电视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15],美国学者MarieWinn(1977)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16]。MichaelWillie(1979)论述了传媒通过不同语言(媒介肢体语言与文本语言)的结合增强了感官的刺激,从而加深了对信息的理解[17]。英国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和国际阅读协会全国理事会(NCTE)制定的英语语言艺术教学指导方针之国家标准要求“学生用口头、书面和视觉语言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作为知识、反馈、创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18]。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中学课程改革和2003年以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强调了传媒特别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路向融合:传媒语言界面的东学交融
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历史悠久,相对而言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1978年,复旦大学主办的新闻学核心期刊《新闻大学》第一次出现了专门介绍传播学理论的文章,随后,包括北京广播学院在内的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传播学者开始译介、学习和研究国外传播学的方法和成果,建立与世界传播学界对话的共同经验范围。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传播学列入博士、硕士专业目录,标志着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地位的确立。(一)学术论文:方兴未艾在我国,各类期刊上对传媒语言的研究始自语言学或外语教学领域。以我国最早的外语类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为例,该刊早在1959年第5期有3篇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集中介绍了中外高校在外语教学中利用现代技术设备的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刊第二次介绍刊登同一类型的问题却是25年之后的事了。1979年,学术界开始对“电影剧作的语言特色”[19]和“现代俄语报刊语言句法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20]1980年出现了“新闻标题英语”[21]、“新闻广播语言的特点和词语变化”[22]、“刊物的科技资料翻译”问题[23]、“对外语(西班牙语)电视语言的分析”[24]以及“广告英语”等方面的研究论文,遗憾的是6年之后学界才出现了对广告语言的再次学术探讨。1986年,学界开始对“两篇旅游文章的文体比较”的研究。[25]1987年,陈四益指出“报纸杂志的编辑要负起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责任语文建设”,[26]12年后张普在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中提交了“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的学术论文[27],堪称国内学术界传媒语言规范与规划研究的先驱。2003年,王翰东在《电视通俗文化中的话语活动》通过对菲斯克的《电视文化》简要介绍,论证了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平行以及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对豪车与美女的广告模式与竞猜秀中潜藏的意识形态作了分析。[28]2004年后,传媒语言话语分析研究乏善可陈的局面发生了变化,传播新领域的核心期刊《新闻与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当代传播》等6种期刊中,符号学、话语分析理论论文数量共26篇,占所有论文总数的23%,位居2004年所有议题的榜首。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传媒语言的研究散见于学术期刊论文,如网络语言方面,多从修辞的角度研究新词新语,研究内容和方法集中在字词和语用、修辞等方面;还有不少论述从语用学的视角对报刊语言、影视语言(新闻、主持人话语风格)、网络话语(网络聊天话语、电子邮件等)、手机语言(SMS)、广告语言、外宣语言交际进行话语对比分析以及研究新闻语言、学术语篇的语用语体。还有的研究专注于传媒语言的翻译工作,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影视语际互译、学术语篇、外宣资料公示语及创意产业翻译研究等方面。(二)专著研究:整合成型2000年,齐沪扬出版了《传播语言学》一书,在语言学界首开传播学与语言交叉研究先河,对语言符号、语言信息进行界定,并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的过程,借用传播学的术语介绍了语言传播的类型、语言传播的媒介及其效果;[29]2002年,许嘉璐在姚喜双、郭龙生编著的《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序言中首次提出了“传媒语言”的概念及其研究的重要性,社科院姚喜双、郭龙生提出了传媒语言研究应该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传媒语言的定性、内涵、外延分类及规范等[30]。2004年,于根元教授就传媒语言研究从学术定位、方法、分类、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31]2005年,童之侠出版了《国际传播语言学》一书,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国际传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国际传播语言学的理论来源与相关学科、传播媒体及其语言特点、报纸期刊及其语言特点、广播电视及其语言特点等。[32]俞香顺(2005)的《传媒•语言•社会》[33]以及纪秀生、索燕华2010年出版的《传播语言学》[34]探讨了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语言在传播中的局限、语言在传播中的发展、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新闻眼的传播形态、广告语言的传播功能等。(三)学位建设:引领潮流国内学界对传媒语言系统研究“集大成者”当属姚喜双教授:姚喜双教授身兼教育部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委语用所所长、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等数职,是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姚喜双围绕“媒体与语言”主持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级项目——“媒体及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播电视等媒体语言研究”(国家语委“十五”科研规划项目)等,编著了《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2002)、《媒体语言大家谈》(2004)等著述,以广播电视语言为原点发表了诸多影响深远的论文,并于2009年在国内首创“媒体语言学”方向博士点。[35]纵观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申报,从1993-2011年共有114项课题涉及传媒语言研究。
鉴于门票翻译在旅游景点宣传,景点形象树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背景,从文本类型、翻译行为、翻译目的三个角度切入,揭示旅游景点门票编译的主要原则,将门票的文本类型、语言风格、传播媒介、译者、原作者、目标文本接受者等因素纳入研究视野,提出了景点门票英译的功能翻译模型,以案例分析法验证了此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旅游景点门票;功能主义翻译;编译;模型
0 引言
门票即进入风景名胜区、公园、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等旅游观光场所的凭证。旅游景点门票已发展成了一种多功能艺术品,除了发挥其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导游功能、宣传功能、资料功能、纪念功能、管理功能等等。作为景点对外展示的载体,它传递、宣传景点的风貌特征,以增强风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观光。随着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门票,作为外宣最直接的窗口,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印象。然而通过笔者研究一些旅游景点门票的英译发现,许多门票文本的英文版仅仅是的字词句上的简单对应,形式上的生硬“忠实”,未能成功传达出旅游景点门票的预期功能。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出发,重点研究旅游景点门票的的编译策略,旨在建立旅游景点门票编译的功能模型,提高旅游门票翻译质量,增强其对外宣传效果。
1 文献综述
将编译独立纳入翻译研究视野始于1986年,维颐等人将常用译法归为六类,认为编译是将原文译出后,以其内容为资料进行加工创作,是译者在理解消化原文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维颐,嘉祥,& 同均,1986,p.15)。随后,人们对编译现象认识的逐渐深化,战英明(1989)介绍了五种编译技法,杜大宁(1993)总结出编译的三大步骤。桂乾元(1997)归纳了编译的三大特点。许明武(1998)在《编译研究概说》一文中指出,早期的编译研究已经涉及到了编译的主要问题:编译的概念、原则、方法、步骤、局限性等,但总体上还有待深入,关于编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p.6)。最近十年,译界对编译现象的关注更加广泛,黄忠廉教授(2000,2002)的《翻译变体研究》、《变译理论》两本专著及其相关论文,在编译理论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他(1990)认为:“编译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p.80)。同时指出,同全译比较,编译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上,提供了一整套变通手法,是一种有别于微观翻译技巧的更宏观的翻译方法。(p.91)。另有一批学者将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引入编译研究,王涛(2000)从信息结构、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方面对编译的标准进行探讨。张美芳(2004)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研究编译,她认为,“编译”隐含着“改变’之意,即翻译者为了满足某些读者需要或者为了实现译文的,可以适当改变原文的形式与内容与。”(p.95)。她强调译文功能及潜在读者等因素对编译的影响。刘庆元(2005)以语篇翻译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编译的合理性及发展趋势。可见,人们对编译的认识已经从最初的经验式总结慢慢深化到对编译理据和操作过程的探索。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要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这一理论为编译现象研究提供了较为坚实、客观的理论基础。弗米尔(1987)指出,“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目的语读者,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语读者而生产的文本”(p.29)。诺德(1991)认为“按照目的语的文化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p.25)。“任何一个译本都含有编译的成分,而编译则是‘目的论’的一种体现。”(p.38)。她又在《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一书中,对决定编译的功能要素加以研究,对编译过程作出初步构想,为编译研究体系化奠定基础。功能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纽马克(2001)认为编译属于交际翻译,“是一种最自由的翻译形式”,(p.22)。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p.22)。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
功能翻译理论也成为研究各文类编译的理论基础,但是,此类研究数量有限,未曾涉及景点门票编译,且内容均停留在如何“删减”、“分合”等技巧总结层面,缺乏对指导编译实践的宏观理论和操作原则的探究。因此,对景点门票的编译研究还需广泛收集实例,调查总结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起编译过程的理论模型,具体指导门票编译实践。
2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景点门票编译
“功能翻译理论” 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由德国的弗米尔(H.J.Vermeer)、曼特瑞(J.H.Manttarix)和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理论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理论。
综合以上翻译理论,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文本编译即,涉及任务发起者、译者、目的语读者等多方人士参与的交际活动,根据译文文本类型、预期功能、译文读者,传播媒介、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修改,增补甚至改写的目的。因而,编译须将以下几方面因素纳入考虑。
2.1 任务发起者
任务发起者是指发起翻译任务的团体或个人。任务发起者提供“翻译指南”,引导整个翻译过程,通过“翻译指南”译者可以确定译文文本类型、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景点门票翻译的发起者往往是景区行政管理机构或旅游局,他们负责景点门票的设计和发行,景点门票的文本大致分为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信息型文本比如导游图,游览须知,这类文本旨在传达信息,引导游客正确行为,拥有固体的文体范式,需要编译的内容不多,不作为本文研究重点。还有一类呼唤型文,介绍景点风貌,彰显景区特色,突显外宣功能,这类文本文化词负载严重,与英文旅游文本文体类型上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文本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编译。
2.2 目的语读者
目的语读者,即翻译活动的预期受众,目的语读者是翻译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其教育背景,母语,使用译文的目的,文化背景,对译文的期待都是译者在翻译展开前必须掌握的至关信息。译者为了保证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可以根据以上诸因素对原文进行编译。印刷在景点门票上的英文文本受众为懂英语的外国人,为了吸引潜在旅客来景点观光,达到外宣目的,对原文编译时应遵循易读性原则,尽量照顾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和心里诉求,译文文体范式尽量符合英文旅游文本表达习惯。
2.3 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即文本的传播方式,媒介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文本发出者的交际意图,它决定了文本的接受条件,限制着文本的产出方式,即文本该用怎样的语言和句式来展现在读者面前,其语言简洁性和句式长短都受限于媒介本身。景点门票文本是在有限纸质空间内的一种文字呈现,它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景区信息,方便游客游览,同时作为景区的一种可视化资料,许多游客在观光结束后还对其加以保存,这时景点门票具有吸引潜在游客的功能,因此对旅游景点门票的编译要兼顾信息的传达和版面的设计。中英两种语言的字符占位不同,因此必要时候必须删减。
3 景点门票编译的功能主义模型
综上,决定景点门票编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任务发起者,目的语读者以及传播媒介。翻译任务的发起者翻译任务,确定翻译目的,景点门票的英文文本主要是给来景点观光的外国游客看,作为游览凭证和行为指南,景点门票一方面要介绍景点相关信息,方便游客游览,另一方面兼顾景点的宣传,景区形象的树立,力争给外国游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能够激发一部分潜在游客前来观光,满足开发潜在市场的需要。因此门票文本分为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两大类,无论哪种文本都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目的语读者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译文语言尽量平实,尽量保证游客能够看懂,预期游客为讲英语的国家游客,译者要充分考虑母语对他们思维的影响,尽量使得译文的表达符合英语旅游文本的文体范式。目的语读者来景点的目的,是观光还是商务活动,决定了译本的语言表达口语化还是相对正式,考虑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译者要对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编译,原则上尽量使用与目的语读者文化关联度高的表达,这样才能实现译文信息传达或者呼唤感染的功能。门票文字布局受到印刷纸张大小的制约,同时要兼顾门票的版面设计,文字表达力求简短,简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省译或不译。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景点门票编译模型,解释了景点门票文本为什么编译,在什么情况下编译的问题,提供了编译的基本原则,即在考虑任务发起者,目的语读者,传播媒介三大主要因素的前提下,结合翻译目的、文本类型、文体范式和语言风格对原文进行改写,重组和删减,力求译文符合目的语文体范式,语言表达平实简洁,文化信息传递与目的语受众已有知识背景高度关联,实现文本传达信息,引导行为,激发消费,对外宣传的功能。
4 结语
本研究是将编译纳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一次尝试,本理论模型建立后作者曾选取西安大唐芙蓉园门票做了个案研究,对原文本翻译中所出现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不当问题进行了重新编译,并请目的语读者对原文本和理论模型下编译后文本进行了对比反馈,填写了调查问卷,问卷表明,编译后文本更符合目的语读者要求,达到翻译功能。但是本研究本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对影响景点门票编译的变量本身缺乏深入研究,这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