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自然环境论文范文

自然环境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自然环境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然环境论文

第1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为学生选择了一些有趣的、浅显易懂的课题内容。春天,带孩子到户外观察小草的生长,每周给小草量身高;看各种树叶是怎么一点点从枝上长出来的;把小蝌蚪养在鱼缸里,看着它们玩耍和成长;看燕子怎样衔泥做窝;看苹果树从长叶开花到长出小苹果。夏天,到村里的果园里看果实的长大和需要的各种管理,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从园里的种植园内摘来西瓜、黄瓜、西红柿等,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到田间看农民伯伯收小麦,看脱粒机怎么脱粒,感知颗粒归仓的意义。秋天到田野认识棉花、玉米、大豆、谷物等,采摘果实做标本;在树林里用双臂合抱的方法比较树的粗细,观察什么落叶,什么不落叶。冬天呢,则和孩子一起到户外感受冬天的天气变化,锻炼孩子的意志;下雪了和孩子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上感受雪后空气的清新,进而进行环保教育等等。农村自然环境中蕴藏着无数的课题与秘密,等待我们和孩子一起去用心发掘。

二、直接利用自然物进行教学活动

为了使每个孩子能自然主动地进入教师所希望的状态之中,我总会设法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或情境,生动浅显的语言与动作激发他们,带他们入境,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与思考。在这其中,利用自然物进行教学活动,效果很好。自然物以其形象具体的特点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观察保持一定的时间,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例如,在小班“蚂蚁的触角”这一活动中,我把学生带出活动室,问“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小蚂蚁?”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院子里有土的地方找到蚂蚁。我在地上放下面包渣,让大家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招呼小伙伴,大家一起把食物搬进洞的,学生个个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最后引出蚂蚁的触角的作用:没有触角,蚂蚁就找不到家,找不到吃的,也不能和小伙伴交流信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在玩中就学习了知识,完成了教育目标。在“认识桂花”这一活动中,恰巧我们校园旁边有一棵桂花树,我把孩子带出活动室,从能闻到桂花香味的地方开始,让孩子根据香味的浓淡,自己找一找香味是从哪发出来的。大家最后都聚集在了那棵桂花树下,然后我们在树下观察桂花长哪儿、什么颜色、花瓣有什么特点、桂花的香味像什么的气味等等,我们围着树,以交谈的方式,轻松完成了活动目标,并且效果良好。

三、随时发现科学素材,及时指导

第2篇

不同划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如可控因素既包括有形因素,也包括无形因素。实际上,海上执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强制手段协调人类海洋活动之间以及人类海洋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据此,按照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角度划分影响因素,能较好地反映影响海上执法的不同方面;同时,鉴于海上执法以国家为单位开展,该划分方法也能够更好地保持国家之间的可比性。进一步来看,从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角度,可以将影响一国海上执法活动开展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经济社会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其中经济社会因素是指对海上执法活动开展拥有影响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涉及一国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特性、文化特性和科技特性等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指能够影响到海上执法开展的天然形成的客观物质条件,包括自然地理、自然资源等因素。上述的经济社会因素,主要反映国家海上执法活动所涉及的人文环境,范围广、内涵复杂,并且国家之间的差异难以衡量,如美国与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性的差异;同时,一些经济社会因素本身的界定就较为模糊,如一国科技水平的高低常用定性方法来衡量,主观性较强。相比之下,自然因素作为影响海上执法的重要方面,可以用来刻画海上执法活动的自然环境,具有客观实在性,容易进行量化分析与比较。鉴于此,本文重点针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探讨(见表2)。由上表可知,影响国家海上执法活动开展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两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国家空间区位和所处海域水文气象等,后者主要包括海岸线、海岛、管辖海域、海洋资源等。其中,空间区位是指一国在地球表面所处的具置及与其他国家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并不涉及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系。鉴于自然因素具有地域差别性,并且大都非人力所能控制,故此一国在开展海上执法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自然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才能达到海上执法的目标效果。

二、海上执法的自然因素影响解析

如前所述,海上执法开展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下,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自然因素对于海上执法的具体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有必要分别针对各种因素进行细化分析,并探究其对海上执法的影响。

2.1自然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因素是指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影响海上执法开展的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空间区位、水文气象等。(1)空间区位空间区位是指一国在地球所处的具置以及同其他国家间的空间关系,可用其所跨经纬度范围、濒临海域、接壤国家等进行精确刻画。第一,不同经纬度范围对应不同的气候类型,如印度尼西亚位于东经96°~140°、南纬12°~7°之间,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俄罗斯位于北纬40°~80°之间,主要气候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与极地气候。经纬度不仅直接影响海上执法的开展,还通过影响其他涉海活动间接地影响海上执法。如俄罗斯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不利于开展海上执法;但同时恶劣的气候条件也降低了海上走私、偷渡等犯罪的发案率,降低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第二,濒临海域类型可划分为濒临边缘海与濒临大洋两种。国家间的海洋权益纠纷主要集中于边缘海,如我国与日本在东海、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南海的划界纠纷,澳大利亚与东帝汶关于帝汶海海域划界纠纷等。相比之下,一侧邻近大洋的国家较少出现海洋权益纠纷,如日本的东向太平洋一侧。因此,濒临边缘海的国家,其海上执法的复杂性较高。第三,海向接壤国家是指与一国管辖海域边界相连的国家。由于海洋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海向接壤国家间易产生海洋权益纠纷,尤其是海域划界。全球大致存在376~400条潜在海域边界,已经确权的仅占1/3。①以南海为例,我国南海诸岛周边主要国家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各国在南海海域权益纠葛复杂,在进行海上执法时,相关事件极易升级为国际外交事件,甚至带来区域和全球海洋格局的变化,需要格外审慎。因此,海向接壤国家数量多的国家,其海上执法国际性和复杂性较高。总的来说,空间区位对海上执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空间区位决定一国管辖海域的气候类型,气候温和的海域涉海活动比较容易,海上违法活动的发案率较高,海上执法任务较为繁重,要求海上执法队伍具备较大的规模;气候恶劣的海域违法活动相对较少,但海上执法活动的难度较大,对海上执法装备性能与执法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空间区位决定一国濒临海域的类型与海向接壤国家的数量,濒临边缘海或海向接壤国家多,较易与邻国产生海洋权益纠纷,对海上执法队伍的维权执法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有一支更强有力的海上执法队伍。(2)水文气象水文气象是指国家所处海域相关的水文和气象状况,包括海域水温、海况、海洋灾害等因素。第一,海域水温主要指海洋表层温度。部分涉海产业对海域水温要求较高,如近海旅游、渔业生产等。海域温度过低的国家涉海活动相对较少,如加拿大北部濒临北冰洋,常年水温在8℃以下,冰期在270天以上,严重影响海上旅游、渔业生产、航运等涉海活动的开展,降低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第二,海况是指风力作用下的海面外貌特征,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海况对船舶安全航行、飞机巡逻侦察等影响较大,海况差不利于海上执法的开展,并易引发海难,加大了海上执法的难度;另一方面,海况差的海域涉海活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第三,海洋灾害包括强对流天气、海雾、风暴潮、海冰、赤潮等。一方面,海洋灾害不利于海上执法的开展,如在强对流天气下,海上巡航的危险性会大大提升,进而提高海上执法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海洋灾害对涉海活动的影响较大,如海雾、海冰极易造成海难事故,赤潮会导致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给海洋渔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从侧面提高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一般而言,水文气象不佳的国家涉海活动较少,但海上执法的危险性较高,不仅对海上执法装备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要求海上执法人员具备良好的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技能;水文气象条件好的国家涉海活动较多,海上走私、偷渡等犯罪的发案率相对较高,通常需要配备较多的快艇、直升机等,以提高海上执法的灵活性与机动性,实现对海上违法活动的有效管控。

2.2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并且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影响海上执法开展的自然资源因素主要包括海岸、海域、海岛、海洋资源等。(1)海岸及海岸线海岸是指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按照构成物质划分为不同类型;海岸线是指陆地与海洋的交界线,包括海岛海岸线与大陆海岸线,可用其形态和分布情况进行精确刻画。第一,按照海岸的构成物质,可划分为基岩海岸、平原海岸和生物海岸三种。生物海岸主要指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涉海活动较为单一,海上执法以环境保护为主,专业性较强;平原海岸和基岩海岸附近涉海活动较多,包括海上旅游、渔业、航运等,海上执法需兼顾各方,综合性较强。第二,海岸线形态主要包括海岸线的总长度和曲折程度。一方面,海岸线长的国家通常管辖海域面积较大,海上执法目标区域广阔,提高了海上执法的难度;另一方面,海岸线曲折的国家,海湾、海岛数量越多,近海深度越浅,适宜走私、偷渡、海盗等犯罪行为的开展,提高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如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等国,海岸线曲折、海岛及海湾众多,走私和海盗活动猖獗,海上执法的复杂性较高。第三,一国海岸线的分布情况可分为连续分布、间断分布两种,连续分布如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间断分布如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一般来说,海岸线连续分布的国家,海上执法力量资源分布较为紧密,易于集结机动,能够有效应对大型突发事件;海岸线间断分布的国家,海上执法力量资源分散,如美国海上执法力量资源分散于东海岸和西海岸,不易进行集结,海上执法的灵活性受限。通常情况下,生物海岸附近海域的执法要求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环保专业素养,并相应配备专业化的环保设备;平原海岸和基岩海岸附近海域的执法则对执法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海岸线长的国家,海上执法目标区域广阔,相关执法装备(船舶、飞机)应具备较好的续航能力,以实现全覆盖;海岸线曲折程度高的国家,应配备较多的快艇与直升机,保证海上执法具备较高的机动性与灵活性,以有效打击相关违法行为。海岸线间断分布的国家,应建立完善的高层协调机制,以克服执法力量资源分散、不易集结的缺点。(2)管辖海域一国管辖海域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部分国际海底区域等,不同区域的国家权利不同,从领海基线向外依次是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见图1)。第一,国家在本国管辖海域内享有管控违法行为、开发相关资源等诸多权利(见表3),因此各国均十分重视对本国管辖海域的划界。如韩国和日本在1996年领海及毗连区法公布后,均主张更宽泛的基线制度,以扩大本国管辖海域面积,攫取更多的海洋利益。就海上执法而言,管辖海域面积大的国家,涉海活动较多,海上执法的全面覆盖较为困难,提高了海上执法难度。第二,由于一国在不同海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不同,海上执法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由上表可知,从领海到专属经济区,国家海上执法职能逐渐趋于专业化。换言之,领海和毗连区面积比重大的国家,海上执法综合性较强,如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国家;专属经济区面积比重大的国家,海上执法专业性和国际性较强,如日本和新西兰等国。需要指出的是,管辖海域较大的国家,应兼顾海上执法的全面性、机动性与灵活性,海上执法队伍不仅要配备续航能力高的大型舰艇与固定翼飞机,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快艇与直升机;专属经济区面积比重大的国家,应注重对执法队伍海洋维权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定期维权巡航制度,以使本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能够得到充分保障。(3)海岛海岛是指四面环水、时高于水面的陆地区域,其数量、到陆岸距离和空间分布形态对海上执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海岛数量影响海上执法目标空间区域的范围。海岛作为海上活动的重要载体,本身就是海上执法的主要目标区域之一。同时,海岛直接影响一国管辖海域的面积,部分近岸海岛作为领海基点,是计算一国管辖海域的起始点;边远海岛周围12海里属于一国领海,并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因此,海岛数量多的国家,海上执法目标空间区域较为广阔,提高了海上执法的难度。第二,按照海岛到陆岸的距离,可划分为近岸海岛与边远海岛两种。一般来说,近岸海岛的开发管理较为完善,相关执法活动较易开展;边远海岛由于离陆岸较远,对执法船舶的续航能力与抗风浪能力要求较高,不易实现常规化监管,如我国南海诸岛远离陆岸,最南的曾母暗沙到海南岛直线距离1600千米,很难实现海上执法的全面覆盖,海上执法难度增大。第三,海岛的空间分布形态可分为集中分布与离散分布两种。集中连片分布的海岛较易实现统一管理,降低海上执法的难度;零星离散分布的海岛涉及海域广阔,如马来群岛有大小岛屿两万多个,涉及海域东西宽4500千米,南北长3500千米,如此广阔的分布范围提高了相关国家海上执法的难度,且易诱发海上非法行为,加大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简言之,海岛数量多、离陆较远、分布离散的国家,海上执法目标空间区域较为广阔,在保证海上执法的全面性、机动性与灵活性的同时,应注重对边远岛礁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针对性地为海上执法队伍配备监控设备和携带轻型武器的直升机、中小型无人机,以实现对边远海岛周边大面积海域的有效监控。(4)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海洋中的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能源资源、化学资源和空间资源等,其蕴藏量、分布形态及地点和流动性对海上执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海洋资源蕴藏量对海上执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海洋资源是各国海上执法机构监管和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海洋资源蕴藏量大的国家,通常海上执法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海洋资源丰富的海域承载力较高,涉海活动较多,提升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如秘鲁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非法捕捞活动频繁,秘鲁海岸警卫队与国家警察局长期合作,征募人手监视并鼓励非法捕捞线报,以便海岸警卫队抓捕非法人员。第二,海洋资源的分布形态与地点对海上执法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海洋资源集中于同一海域的国家较易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全面保护和监管,如英国虽然管辖海域面积广阔,但其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在北海,降低了海上执法的难度;另一方面,分布于专属经济区的海洋资源易受到邻近国家的觊觎,引起海洋权益纠纷,提高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如在南海,中国主张管辖海域的油气资源被掠夺,就属于这种现象。第三,部分海洋资源具有流动性,较难实现监管与保护。一方面,海洋渔业资源的流动性,使得某些渔业资源成为几个国家的共有资源,因此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往往要进行国际间和区域间合作,海上执法的国际性特征突出;另一方面,海洋流动性资源的开发也易引起相邻国家间的冲突,如日韩渔业冲突,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先后有328艘日本渔船、3929名日本渔民被韩扣留,44人丧生,而2000年以来日本也扣押了150余艘韩国渔船。大体上,海洋资源蕴藏量较大或分布分散的国家,为实现对特定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监管,不仅要求拥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执法队伍,并且需要海上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对于海洋资源密布的专属经济区海域,应在定期维权巡航中给予重点关照;流动性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对海上执法的机动性与灵活性要求较高,并且需要根据相关资源的流动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海上巡航。

三、海上执法的自然环境评价分析

各种自然因素构成海上执法开展的基础背景,并对海上执法产生了复杂影响,进而对海上执法力量建设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海上执法的自然环境评价应充分考虑这种复杂性,以达到对海上执法自然环境的客观映射甚至再现。

3.1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影响的复杂性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时自然环境内部各因素也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海上执法—自然环境”系统,故此必须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的影响。首先,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具有多面性。一方面,海上执法作为人类涉海活动的一种,它的展开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恶劣自然环境下的海上执法必将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影响海上执法的客体,进而对海上执法产生间接影响,譬如良好自然环境下的涉海活动增多,提高了海上执法的复杂性。其次,不同自然因素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具有关联性(见图2)。不同自然因素对海上执法的具体影响既有不同,各种自然因素之间又并非完全割裂。例如,海岸线长度和曲折度影响一国领海基线的划定,进而影响一国管辖海域的面积;海岛附近海域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影响一国海洋资源总量的大小,等等。再次,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兼有静态性和长时效的特点。一方面,自然环境具备相对的时空稳定性,短时期内变化较小,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呈现静态性。虽然部分自然因素呈现一定的变动性,但变化幅度不大,对海上执法的影响较小。如以港口、盐场建设等人类活动以及河口淤积等自然作用的影响为例,我国山东省海岸线总长度2598.01千米,年均增长约7.16千米,变化幅度仅为0.27%。①另一方面,多数自然因素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发生变化则很难恢复原状,尤其是海洋是不可再生资源,一经利用即在相当时期内不能再生,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具有长时效的特点。最后,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活动的影响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且不同自然因素的变化趋势与程度不同。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摆脱自然因素限制的能动性逐渐增强,部分自然因素的影响趋弱,如随着造船技术的提升,海上巡航执法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能够增强部分自然因素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如随着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从海洋中开采或提取某种资源变得有利可图和技术可行之时,就会增加相关涉海活动,海洋资源对海上执法的影响也随之加大。总的来说,“海上执法—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各自然因素对海上执法的影响具有多面性、关联性、静态性、长时效等特点。在针对某一国家进行海上执法的自然环境分析时,需要兼顾全面性与针对性,以真实地反映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的影响。

3.2海上执法的自然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海上执法作为人类涉海活动的一种,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海上执法自然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海上执法自然环境的客观映射甚至再现,应具体而真实地反映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投入、执法难度、执法发展方向等重要层面的影响。鉴于此,海上执法自然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即满足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和易得性等;另一方面,该指标体系构建应以影响海上执法的重要自然因素为主线,在精简、不重叠的基础上,真实再现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影响的复杂性。海洋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的总量及其分布情况作为基本出发点。一方面,油气资源与渔业资源是最重要的海洋资源。世界水产品的85%左右产于海洋;海底石油可采储量1350亿吨,占全球总量45%;海洋天然气储量140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50%以上。另一方面,这两种资源的典型性强,油气资源不可再生,其开发需要一定技术支持,且易引起海洋环境污染和邻国间海洋权益纠纷;渔业资源具备流动性,其开发和保护往往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众所周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很多因素其实是两者交汇融合的共同结果,如海域划界纠纷、海域承载力及其繁忙程度等,既涉及自然因素,又涉及经济社会因素。同时,海上执法自然环境内部诸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的关系。从这个庞大复杂的“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系统中,厘清各自然因素对海上执法影响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十分困难的。为保证各指标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上述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从自然环境角度出发,考虑海上执法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采用大量的定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在保证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同时,利用相对指标信息量大的特点,确保指标体系具备较好的涵盖性和全面性。部分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说明。需要强调的是,相对指标采用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来反映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的影响,把有关自然因素的绝对差异抽象化,可以弥补绝对指标的不足,更好地说明海上执法自然环境的内在结构特征,为深入分析自然环境对海上执法的影响提供依据,更有利于对海上执法自然环境的客观重现。

四、结语

第3篇

工业社会,一种自文艺复兴生长出来的人文主义澎涨到了极端,它与文艺复兴旨在反对神本主义的人文精神完全不相融合,这种观念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是地球上至高无上的主人,有权尽情掠取享受地球上的一切资源,二是认为这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可以供人类任意浪费挥霍。这种主张我们姑且名之为“极端的人本主义”。在极端的人本主义观念的指挥下,凭借高科技的威力,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趋于被打破,地球上诸多原本宜于人生存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这个地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那么宜居了。为对抗工业文明的弊病,一种名之曰“深层生态主义”的声音出现了,这种声音的基本观点就是将人类文明看成是“地球这个行星的艾滋病毒”,将地球上的生态问题的严重出现归罪于人,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式过于极端。怎么能将人类比喻为地球上的“艾滋病毒”呢?正如阿尔•戈尔所说的:“这种内在的比喻只会导向唯一的药方:从地球上消灭人。”这显然是荒谬的。

两种主义———“极端的人本主义”和“深层的生态主义”,均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这种统一所创造的文明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不是“极端的人本主义”所标榜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价值主体,也不是“深层生态主义”所主张的“地球高于一切”,而是要恰当处理好人的利益与生态的利益关系,实现二者的统一。所谓统一就是生态平衡,基于地球上生态平衡破坏的情况不同,可以分类处理:生态问题严重的地方,要调整文明建设思路,牺牲人的某些利益,坚决地让位于生态利益,力促生态恢复;生态状况良好的地方,要确定生态与文明共生战略,坚决防止生态破坏现象出现。生态文明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所谓共生,就是自然的向人生成和人的向自然生成。这个过程中,生态与人出现了可贵的互动:一方面,人的目的性(人的建设文明的意志)合乎了生态发展的规律,具有合规律性;另一方面,自然的规律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平衡的规律)肯定了人的意志,具有合目的性。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是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由于有了生态与文明的相向互动,生态主义就不是自然的生态主义而成为了人文的生态主义,人文主义也就不再是社会的人文主义而成为了生态的人文主义。生态与人文的这种统一的最高成就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人,也只能是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让人生活得不好,更不是如深层生态主义中某些人所主张的让人去死①,而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为了人。与工业文明的人主体之不同在于生态文明主张的人主体是融入了生态利益的,或者说是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人与生态的共生并共赢。生态文明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生态公正的原则。生态公正不仅保证人的权利与价值,也保证着物的权利与价值。生态公正的基本原则有环境正义的原则。1991年美国第一次全国有色人种环境领导峰会提出环境正义的17条原则,其主要内容有“保证地球母亲神圣、生态系统的统一,所有物种的依赖性和免受生态破坏的权利”。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即作为规律的“真”与作为意志的“善”的互动:一方面是“真”向“善”的生成,另一方面又是“善”向“真”的依归。是“真”和“善”的统一,这个统一的成果就是“美”。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美的创造的历史。值得强调的是,这个统一,在人类已往的文明中,并没有能够全部做到,或是部分地做到了,又部分地违背了。生态文明是人类新的文明,在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上,生态文明立足于人类全部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基础,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基础,它在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上,完全能够达到人类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度。基于美是真与美的统一,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可以创造人类从未创造过的美。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过去的文明从来没有过的原则———生态平衡的原则。不是生态,当然也不是人,而是生态平衡成为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必然给人类的审美带来新的视界,新的标准,新的方式。生态文明的美既联系于生命的美、自然的美,又联系于文明的美、人的美,这是一种完全崭新的美。虽然这种美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出很好的描述,但它确是在地球上露出了曙光。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以新的观点新的方式实现自然对人的两种基本价值:环境的价值和资源价值。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不是从此就不要从自然索取资源了,这项活动永远需要,只是这项活动不应是对环境价值的破坏,而应是环境价值的新实现;同样,环境保护不应成为消极的被动的保护,它应与自然资源的新的开发结合起来。这种新开发具体是什么,需要人去探求,这条道路充满艰辛,光辉灿烂。它是真的追寻,善的实现,还是美的创造。,这条道践没有尽头,魅力无穷!

在生态文明时代,不是“资源”而是“环境”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地球价值的认识主要为资源。地球上的一切,无不被看做是资源。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也许由于工业文明已为人类积聚了相当的财富,人们对财富的贪欲较之工业文明时代有所降低,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人们的环境意识大为提升。基于环境问题的全人类利益一致性和生态问题的全球一体性,环境概念可能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与其将地球看做资源,意在开发,还不如将地球看做家园,意在珍惜。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虽然资源与环境两个概念早就存在,但从人类出现直到工业文明的后期,人们一直重视的是资源,而忽视环境。由于环境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所以,实际上,不是环境,而是资源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的总体性概念。然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不是"资源"而是"环境"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

地球的资源价值仍然在,但对人,不是最高价值,环境才是最高价值。在人们的观念中,“资源”不再是为统属“环境”的总体性概念,而是“环境”成了统属“资源”的总体性概念。在人们的实践中,所有对地球资源的开发性活动,均需按程序先做环境评估,根据其对环境影响决定是否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作为人类对地球价值的总体性概念,其价值非常丰富,择其要者,有生存价值、生活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中,有科学认识价值、道德启迪价值、历史信息记录价值和审美愉悦价值等。

(一)在环境的诸多价值中,生存价值是最为根本和最重要的,它关系着人能否生存。工业社会前,环境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比较好,人类感觉不到来自环境的生存威胁,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态平衡的破坏,诸多生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人类也明显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威胁。人类的环境意识的觉醒突出体现在对于环境的生存价值的重视。相较于资源对人的价值,环境的生存价值无疑重要得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都保不住,要财富何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理直气壮地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或者说:“保住绿水青山,才要金山银山。”

(二)在环境的诸多价值中,精神方面的价值如历史信息记录价值、审美价值等无可替代,而且不可计量,因此也就无法拿来与资源做比较。从本质来看,资源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可以折换成金钱来衡量的,而环境则是人文概念,它是不可以折换成金钱来估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金山银山有价,绿水青山无价”①。

(三)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用来为人提供生存生活的场所的,是居,而不是游,更不是借此来做旅游生意大赚其钱。环境具有部分的经济价值,但它是有限的,其规模止于保护。对于环境,保护永远第一。人类财富的获取,不能依赖开发环境的经济功能。我们的口号是:“保住绿水青山,才建金山银山。”

(四)人类对于价值的认识,向来主要以财富计,而财富以金钱计,故而重视资源价值,忽视环境价值。环境也是有价值的,如果不是用金钱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远胜金山银山”。保护和建设美好的环境,其根本上是让人更好地生存生活乃至发展。人的生存与发展与别的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相关的,彼此存在着不可分离的生态关系。一个美好的环境不仅是有利于人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环境,而且也是有利其他生物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环境。调节人与物的利益的原则,为生态平衡原则。生态文明时代,在审美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凸现为对环境的审美意识。自然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概念与人的概念相对,它的内涵中可以没有人;环境之所以称为环境,是因为有人在其中生存生活,故自然环境概念中必然有人。人对于自然的审美,如果联系到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他实际上不是在对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审美了。虽然人类对自然的审美一直就是对自然环境的审美,但是,人类并没有明确地认识到它。直到生态文明时代,环境的审美才发展成一种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方式。

第4篇

自然界中的混凝土设施一直处于各种因素同时或交互的作用中,在室内模拟自然环境对混凝土综合耐久性的影响,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存在困难。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设计了由多个单项耐久性循环试验组成的综合耐久性循环试验方法,力求真实地反映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时混凝土耐久性的劣化规律。氯盐侵蚀能阻碍混凝土的碳化,阻碍由碳化对混凝土强度及密实性等的升高作用,故先进行氯盐侵蚀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再进行碳化试验,最后进行冻融循环。根据试验室内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碳化的时间为28d,抗硫酸盐侵蚀试验15个循环(本试验将硫酸盐换为氯盐),25次冻融循环结束后进行动弹模量测试,本研究设计进行三个大循环,每个大循环做10d的碳化,每个大循环做5个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做25个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混凝土综合耐久性的试验流程如下:(1)混凝土立方体试样养护至7、14、28d时,测试其抗压强度。(2)混凝土棱柱体试样养护至56d时,开始进行氯盐侵蚀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每个干湿循环需2d,共进行5个循环,共需10d。干湿循环试验完毕后,放在盐水中浸泡4d,测试所有试样的动弹模量。(3)完成干湿循环的试样开始进行碳化试验,碳化时间为10d。碳化试验完毕后,放在盐水中浸泡4d,测试所有试样的动弹模量。(4)完成碳化试验的试样,开始进行混凝土试样的冻融循环试验,共进行25个循环,约需4d。冻融循环试验完毕后,测试所有试样的动弹模量,并取其中一个试样,测试混凝土微观孔隙含量。(5)上述所有试验组成一个综合耐久性循环试验,共计需32d。第一个综合耐久性试验完成后,按(2)~(4)顺序进行第2个综合耐久性循环试验。本研究共进行了2个综合耐久性循环试验,混凝土劣化至冻融循环试验的停止条件,故停止试验。为进一步了解经过综合劣化后混凝土的情况,完成第2个综合耐久性循环试验的试样,在标准养护室养护64d后,测试剩余所有试样的动弹模量,并取其中一个试样,测试混凝土微观孔隙含量。为了进行对比,安排了对比试样放在标准养护室中持续养护,并在上述试验节点的相同龄期,测试了对比试样的相关性能,如动弹模量和微观孔隙构造。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同龄期的两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见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不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长,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的强度略低于普通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当龄期较短情况下。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为49MPa和48MPa,均达到了C40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2.2混凝土动弹模量

大量试验数据资料和以往研究显示,水泥混凝土内部的裂纹扩展或界面强度的衰减都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动弹模量的下降。动弹模量是评价混凝土内部损伤的有效指标,同时动弹模量的测试为非破坏试验,因此,可以利用进行耐久性试验的试样进行无损检测。本研究将混凝土动弹模量的变化作为反映混凝土综合耐久性破坏的指标进行了测试。不同混凝土经过耐久性试验后的动弹模量变化趋势见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没有经受耐久性影响、一直在标准养护室养护状态下,不论普通混凝土还是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动弹模量都呈持续增加趋势。这是由于水泥混凝土通过水泥的持续水化使混凝土内部逐渐密实、强度逐渐提高,因而动弹模量持续增加。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的动弹模量稍有降低,但不明显。本研究耐久性起始龄期为56d,此时粉煤灰的二次水化作用逐渐显现,因而动弹模量有一定提高,表明粉煤灰类矿物添加剂可以起到增加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效果。而对于经受综合耐久性作用的试样,混凝土的动弹模量出现波浪形变化。不论普通混凝土还是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干湿循环和碳化对修复混凝土内部损伤、提高混凝土动弹模量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碳化相比,干湿循环对混凝土的修复作用更加明显。试验结果显示,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是决定性的。在本研究探讨的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中,即使是在氯盐环境中,干湿循环对混凝土的修复作用也比较明显,碳化也不会增加混凝土内部损伤,对于修复混凝土内部损伤有一定作用。而经过第一个综合耐久性的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动弹模量出现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到45%。而经过第二个综合耐久性的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动弹模量最大下降幅度达到68%。干湿循环和碳化对混凝土的修复不能阻挡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巨大破坏作用。从图1还可以看出,混凝土的内部损伤是在耐久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累积而增加的。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循环的综合耐久性试验,动弹模量累计下降率达到69%。由于试验是在氯盐环境中进行的,混凝土的冻融破坏非常显著,如果在非氯盐环境中进行试验,动弹模量的下降率可能会减小。两个综合耐久性试验完成并在标准养护室养护64d后,在水泥进一步水化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损伤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动弹模量恢复到综合耐久性试验之前的80%。试验结果还显示,虽然利用粉煤灰代替了等质量的水泥,但混凝土的耐久性完全没有降低,这进一步表明矿物添加剂对混凝土耐久性有改善作用。

2.3混凝土微观孔隙构造

在某种程度上,微观孔隙构造决定了混凝土的宏观性能。国际著名水泥混凝土材料专家内维尔(Neville)在《PropertiesofConcrete》一书中指出“孔隙可以用于预测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因此,经受综合耐久性影响因素作用的混凝土微观孔隙构造发生何种变化,对于了解其宏观性能的变化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本研究利用压汞仪测试了综合耐久性试验过程中水泥混凝土内部微观孔隙构造,并计算出了微观孔隙的分形参数。不同混凝土经受和未经受耐久性影响因素作用的混凝土微观孔隙构造特征参数主要参数绘制成图,见图2~5所示。分形维数表征微观孔隙的复杂程度,平均孔径表征孔隙的大小程度,总表面积表征孔隙表面的大小,这四种指标均表征混凝土内部的密实程度、孔隙的多少和大小、孔隙的复杂程度。从上述四图可以看出,对于不经受耐久性影响因素作用的混凝土,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混凝土内部总孔隙量下降、总表面积减小、平均孔径增加,说明混凝土在水化作用下持续密实,内部孔隙变少、变小。而分形维数的增加则表明混凝土内部孔隙变的复杂,水泥水化结晶作用堵塞了部分孔隙,使总孔隙量下降、孔隙形状更加复杂。其次,在低龄期时,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孔隙量较掺加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的孔隙量多、孔隙构造复杂,随着龄期的增加,二者的差异减小,粉煤灰的二次水化作用比较明显。对于经受耐久性影响因素作用的混凝土,除上述特点外,更主要特点是冻融循环作用使混凝土内部构造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第二个综合耐久性试验循环后,微观孔隙总孔隙量和总表面积明显增加、分形维数明显下降,均表明冻融作用对混凝土内部产生了巨大的损伤。结果还显示,经过养护,受冻融循环作用产生的内部损伤可以得到部分恢复,对于混凝土宏观性能的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

2.4微观构造与动弹模量的关系

上述分析表明,经过耐久性影响因素作用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动弹模量)和微观孔隙构造均有比较规律的变化。图6为二者关系图,图中包括了经受和未经受耐久性影响因素作用的混凝土的试验数据。从图6可以看出,水泥混凝土的动弹模量与微观孔隙总孔隙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粉煤灰混凝土的总孔隙量比普通水泥混凝土大,而二者之间的动弹模量没有明显差异。混凝土微观孔隙其他特征指标与动弹模量的关系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图6混凝土微观孔隙与动弹模量的关系上述结果表明,混凝土微观孔隙特征参数和动弹模量与混凝土类型、混凝土所经受的环境条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该类指标可以很好的表征水泥混凝土的综合耐久性。

3结论

第5篇

1.1烤烟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

1.1.1苗床期对温度的要求

烟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28℃,最低为8~10℃,最高为35℃[3]。超过28℃可能发芽快,但不整齐;低于10℃,则萌动迟缓;低于2℃,则遭受冻害;高于35℃,幼胚会遭受灼伤。云南烟区的经验是:出苗期最适温度稍低,为20~25℃,幼苗虽然生长得慢一些,但生长健壮。

1.1.2大田期对温度的要求

烟草大田生长最适温度是25~28℃,最高温度是35℃,最低是10~13℃。高于35℃,烟草生长受到抑制,而且长成的烟叶往往“粗筋暴脉”,质量差。生产优质烟叶要求生育前期气温稍低,中期渐高,成熟期较高为宜[4]。烟草大田生长还需要一定的积温条件。前苏联的材料指出:烟草整个生育期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为2200~2800℃。美国有资料报道,在其重要烤烟区整个大田期昼夜平均温度总和是2495~3180℃。贵州烟科所指出:烟草苗床期>10℃的活动积温为950~1100℃,有效积温为350~450℃,从移栽到成熟>10℃的活动积温为2000~2800℃,>8℃的有效积温为1200~2000℃,>10℃的有效积温为1000~1800℃,可以生产优质烟叶。采烤期日平均温度最适为20.5~27.6℃,>8℃的有效积温为600~1200℃,烟叶品质最好。1.2烤烟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一般认为年降雨量800~1000mm,大田期的降雨量400~500mm,大田生长期月降雨量在100~150mm,采烤期降雨量250~300mm,成熟期月降雨量少于70mm,能生产出优质烟叶。移栽期月降雨量100mm左右有利于还苗成活;成活后烟株尚小,耗水量少,天气晴朗,土壤水分宜少,有利于根系向纵横方向发展,为旺长打基础,月降雨量以80~100mm为宜;团棵后耗水量大,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烟株旺盛生长,获得较好产量,月降雨量150~200mm为宜;烟株进入成熟阶段后,需要多晴少雨、适当干燥的环境,以利于烟叶成熟和调制,提高品质,此时期月降雨量以100mm左右为佳。相对湿度70%~80%有利于生产优质烟叶。

1.3烤烟生育期对光照的要求

生产优质烟叶,大田生长期要求日照时数达500~700h,日照百分率在40%以上,采烤期日照时数要达到200~300h,日照百分率要达到30%以上。

1.4烤烟生育期对土壤的要求

烟田以山坡地、山麓和丘陵地的坡脚为好。因地势较高,地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通气透水性良好。同时,这些土壤一般有效钾含量较高,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烟田土壤红土比黄土好,红黄土比黄土好;黄土比油砂土好;油砂土比两合土好。总之,凡是土体偏红偏紫的土壤,所产烟叶品质优良,表现为烟叶香气充足,吃味醇和,无杂气,烟灰色好,油分足,弹性好。土壤质地以沙壤土最好,其次为中壤土和轻粘壤土,沙土和重粘土最差。烟田要求中等肥力,有机质及氮素含量适中,磷钾丰富的土壤,以有机质含量在1.5%~2.5%,速效氮在70×10-6以下,速效磷在20×10-6以上,速效钾在100×10-6以上的土壤为宜。烟田土壤剖面要求耕层深厚,上松下紧,表层疏松,心土较紧实,稍偏粘重,下层表现有明显的粘化特性。这种结构的土壤既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又有一定的排气通气性能,有利于烟株生长发育。烟田土壤酸碱度以微酸至中性为好,最适为pH5.5~6.5。烟田土层0~60cm内含氯量不能超过45×10-6或含盐量不能超过0.09%。另外,烤烟大田生长期慎用含氯的化肥和人尿。

2德宏州自然环境条件状况

2.1气温条件

德宏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资源丰富,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2.1℃;无霜期平均280d;年积温6400~7300℃,日均温度都在18.4℃以上。整个烤烟生长期所需积温均能满足,特别是1-6月烤烟大田移栽到成熟采收期,气温逐月升高,适于生产优质烟叶。

2.2水分条件

德宏年降雨量1400~17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6%~90%。1-6月降水强度不大,月降水量100~300mm,多数为中小雨,但降水有效性高,能有效满足烤烟的生长发育。同时,德宏境内主要水系“三江四河”丰富的水资源为烤烟种植规划区的生产用水提供了重要保证。

2.3光照条件

德宏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281~2452.2h,且分布较为均匀。特别是在1-6月烤烟田间种植生长时期,平均日照时数达到7~9h,有利于烟叶光能转化和干物质的积累[5],合成酯类化合物,形成较多的显香物质,提高烟叶的香气浓度。

2.4土壤条件

德宏地形地貌呈山脉、河谷、盆地(坝子)相间,多系河流冲积形成的河谷平原和陆盆型山间盆地,土壤通气透水性良好。烟株通风透光好,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植地绝大多在海拔1300m以下地带,主要坝区平均气温18.3~20℃,资源开发潜力较大[6]。全州耕地面积25.33万hm2,砂性土18.0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1.4%,土壤质地疏松,土壤pH5.8~6.2,属典型的微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2%~3%,阳离子交换量2.66cmoL/kg,全氮0.10%~0.15%,土壤肥力属中等水平,保肥性强,有利于施肥调控,十分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

3对德宏种植烤烟优势的认识和种植区划

德宏适植烤烟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能够满足烤烟生育期的需求,并且在土壤、光照、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生产优质烟叶的优势。一是德宏土壤多为沙壤土,耕作层深,有利于烟株根系充分地生长发育。二是烤烟是喜光作物,其吸味风格的形成与光照有很大关系。德宏纬度较高,光照强,照射时间长,积温高,充足的光照确保了烟叶中致香物质的形成。三是德宏是一个农业州,以传统农业为主,几乎没有工业,整体栽种环境较为生态自然。四,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德宏能根据自身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不跟从滇中、滇东、滇东南等老烟区发展夏季考烟,而是选择开发冬春烤烟,回避了种植烤烟不利的自然条件,取得较好的效益。笔者经过6年来的种植实践及探索,同时查阅了德宏各地烤烟种植及自然环境资料,按照科学布局、优化种植结构的生产要求,形成了对德宏烤烟种植区划的认识:德宏所辖芒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的自然条件均适于烤烟种植,但应以芒市、梁河、陇川、盈江为重点发展,瑞丽可以适度种植,主要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城市现代农业。德宏耕作区域大部分在海拔800~1800m,囊括冲积平原(坝子)、山间河谷盆地。

第6篇

机翼结构系统振动试验中受多个非平稳随机激励的作用,其试验环境及主要条件保持不变,认为过程是线性、平稳和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其运动方程表述为通过频响函数计算得到随机激励振动的统计特性,通过频率响应分析得到结构的频响函数H(ω),然后求出响应的功率谱密度。

2机翼结构随机振动分析

本文的随机振动分析是一种采用功率谱密度作为输入的谱分析,分析确定频域响应特征值。以风压激励谱作为输入,从而得到结构的位移响应模态数据,作为后续损伤检测分析的基础。

2.1定义材料特性和单元属性本文机翼模型的基体为E-51(618)环氧树脂+酐固化剂,增强体为PAN(polyacrylonitrile)基碳纤维,材料参数分别为σ=2800MPa,E=200GPa,ρ=1.76g/cm3,d=6μm~8μm。

2.2有限元模型及约束条件机翼模型(见图1)由上下表面蒙皮、翼肋、翼梁组成。对该模型整体采用shell63壳单元,确定单元尺寸为0.1,对该模型进行自适应网格划分。对机翼模型连接面施加位移全约束。

2.3模态分析用Ansys软件对机翼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前30阶模态。前六阶固有频率见表1。

2.4机翼结构的风载荷谱PSD分析机翼结构系统受到的随机振动激励为垂直作用于机翼表面蒙皮的表面风压激励,根据PSD分析能得到结构各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响应。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速度为0.8马赫、攻角为4°的飞行环境,采集机翼受到的风压激励,通过FFT(FastFourierTransformation)变换得到机翼表面的风压功率谱密度。对机翼模型表面的所有节点施加垂直于表面的PSD谱,模拟机翼蒙皮在飞行环境中受到随时间变化的风压激励。用Ansys软件对机翼结构进行PSD分析,Ansys随机振动响应的计算模块中,能实现设置的PSD谱限制为10个,每个PSD谱的频率点限制为50。由此对所得到的PSD谱进行分级处理,分为10个不同等级;将机翼模型节点分为10个区域,分别对10个区域加载不同的PSD谱,从而使功率谱密度分析的激励设置接近真实飞行环境中模型所受到的激励,更好地模拟真实飞行环境中机翼结构的状态。机翼表面最大压力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如图2所示。机翼模型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由PSD分析得到计算结果,后文以节点的位移模态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3结构损伤检测

3.1结构损伤的模拟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风压载荷冲击对智能结构材料蒙皮造成的损伤是突发性的,智能结构材料性能(刚度、强度)相应发生陡然下降。通常模拟微小损伤只考虑其结构刚度的变化,而不考虑质量的变化。本文单元损伤模拟通过降低结构有限元模型中某单元的刚度值,以实现结构的微小损伤828-835。在结构损伤检测的统计分析方面,本文的结构健康检测方法属于基于振动响应的损伤检测,利用结构随机振动响应的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CorV进行损伤检测。

3.2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方法的原理一个在复杂的振动环境中工作的系统,其系统各个节点的响应信号必然存在有效联系。互相关函数能将响应信号之间的相关程度表示出来。本文利用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对比结构在有损与无损状态下的随机振动信号的相关性,进行损伤判断。

3.3确定结构损伤判断方法由机翼结构的振型图,该结构翼梢处为薄弱点,设置翼梢处1574号单元为损伤单元(白色),另外在机翼蒙皮表面均布设置20个单元节点(黑色),作为损伤单元识别的辅助测试点(见图3)。令单元1574的刚度分别降低10%、20%、30%、40%和50%来模拟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在结构单元1574完好和损伤40%时,提取损伤单元上1506号节点的位移信号。通过对比分析,该节点z方向的位移损伤信号对比较为明显(见图4)。从而确定在以下损伤分析中,以单元节点的z方向位移信号作为分析依据。本文利用两个相似功率密度谱激励,对结构状态完好的机翼结构进行施加,处理得到各点与节点1506的两个ACorV,并计算得到相应的BCVAC,其值均小于0.9999998。且如果结构在未知状态(损伤或者完好状态)下的A+CorV与A-CorV之间的BCVAC明显小于0.9999998,则可认为结构发生了损伤。下文以BCVAC=0.9999998作为结构损伤与否的判断标准。图5为测试点1506和辅助测试点1712在无损状态下位移响应的互相关函数曲线。图6为无损状态下,测试点1506和二十个辅助测试点计算得到的ACorV。

3.4应用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的单损伤检测为验证结构损伤特征参数BCVAC对机翼蒙皮结构损伤的敏感度及有效性,以损伤单元节点1506为中心,以测试点个数的多少设置为5种情况。在20个测试点的布局下,逐步减少离损伤单元的较远的测试点,设置B20CVAC为20个辅助测试点,即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含有20个元素。由表2可看出,对于单损伤结构,在机翼翼梢部分的单元1574刚度降低10%的情况下,B20CVAC=0.99999946<0.9999998,可以判断该结构出现损伤;其次以B20CVAC数据为起始数据,B14CVAC、B9CVAC、B5CVAC和B4CVAC数据都由于测试点位置逼近损伤单元,其在相同损伤程度情况下BCVAC值逐渐降低,表明辅助测试点离损伤单元越近,其值越低,能作为损伤位置判断依据。依据结构位移响应信号,对机翼复杂结构的损伤程度及损伤范围的判断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结构的复杂程度仍对结果数据的正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对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应以整体数据的趋向性为准则,排除个别受到复杂结构影响的不理想数据。

4总结

第7篇

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教质量,要根据“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幼教理论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她们的专业水平。还有要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加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解决其医疗、保险等后顾性问题,从而保证农村幼儿教师不但有投身农村幼儿教育的激情,而且有长期工作下去的动力,即所谓的“引得进”、“留得住”。

2注重幼儿时期的品德、品行的教育

农村里,父母因为忙于外出打工,常常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因而,为小朋友们创设一个清洁,优秀、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的重要。教师要注意每个幼儿的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把德育深入每一个幼儿的内心。例如:让农村的小朋友回归大自然,去感受家乡的美丽,教会孩子们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对表现比较好的我们可以颁发“大红花”以作奖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小朋友了小顺心,而且还培养了小朋友积极主动的性格。

3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因地制宜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倾向逐渐加剧,许多家长一味模仿城里人,不惜本钱给孩子买各种洋玩具或很贵的玩具,使孩子在室内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孩子在野外的时间相对减少,虽然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大自然贴得那么近,却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他们不认识稻谷,分不清麦苗和小草,不知红薯长在哪儿……照这样发展下去,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对土地、对自然的感情将会越来越淡薄。良好的环境能给幼儿提供思考、观察以及动手能力表现的条件。嫩而过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智慧,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慢慢的健康发展。

3.1变废为新

充分的发动孩子和家长收集废弃的物品,经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加工、改制之后,成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我们有着取之不竭的资源。例如:利用烂泥巴进行美工活动,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摆弄,挖洞、团圆、堆高、捏塑,获取造型经验和乐趣。可以使用废弃的糖纸折叠、裁剪成各式各样的蝴蝶、小人,将用后的汽水易拉罐剪成不同形的花儿,用装鞋子的硬纸盒裁剪成不同的图案等。

3.2制作标本

孩子在幼儿时期总是换踹着一种好奇、新颖的心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态,让孩子们制作各式各样的果实标本,然后进行粘贴。例如:收集玉米籽、大豆、葵花籽等,可以制作成美丽的花朵;收集树叶、小草、小花等可以制作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这些制作似乎是很幼稚或者是是很粗糙,但是那包含着有幼儿们的童心、想象力等,因而孩子们会非常珍爱自己的作品。我们还可以摆在校园的走廊,让别的小朋友也欣赏,这样不仅提升了小朋友的自信,而且还培养了小朋友的意志力。

3.3设置自然的植物园

在设置的植物园区里,我们让小朋友从自己家里带上种子,如:玉米、高粱、向日葵、麦子、大豆等,然后让小朋友自己种下,每天浇水、施肥,看着种子慢慢的发芽、长大、成熟,从而提高小朋友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亲身的体会父母的辛勤。也可以为小朋友们设置小动物的饲养区,我们可以养殖一些小兔子、小鸡、小鸭、小狗等,让孩子们经常与小动物进行接触,并熟悉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与责任心。

4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教师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周边的事物,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教育。幼儿园环保教育应该是能够广泛反映我们生活环境以及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环境知识。这里的环境,应该是我们的周边,我们的家园。在周围的环境中,幼儿有许多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事物和现象,如观察垃圾堆及被污染的河水、听听刺耳的噪音、欣赏美妙地音乐等等。只要我们老师时时做个具有环保意识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随手可得的教育内容自编成教材,以专题环保教育为主,将丰富的环保教育知识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从感性的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并形成有关的知识。让幼儿从小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5就地取材,制作特色性的玩具

玩具是幼孩时期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在农村并不能像大城市里有大量的、高档的玩具,为了弥补不足,我们只能教孩子们自己制作玩具,就地取材。然而在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例如:将高粱杆用针线将其穿在一起,然后进行数数,并学习数的分解、合成等,还可以使用高粱杆或者是麦秸等进行拼图;用积木搭建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等;用水果或者是蔬菜雕刻不同的不同的工艺品;用破碎的布料为洋娃娃制作花哨的衣服、裙子等;用葫芦做成不倒翁、花瓶等;用筷子做成秤杆,用瓶盖制作成秤盘,再用线将其穿起即可。在这样的制作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和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更加能让他们的童年值得回忆。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体验,在这个生动、亲切、有趣的氛围中,心态完全处于正常、平等、积极的求知地位,而教师充当的则是孩子游戏的伙伴。由于设备有限,可以让幼儿多做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它形式多样,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幼儿喜欢。例如: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游戏有:抓石子、翻绳、转陀螺、弹珠子等;发展幼儿智力的有:黑白板、爬梯子、五湖四海等;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有:踢毽子、捉迷藏、跳皮筋等;还有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平衡性的,如老鹰捉小鸡、瞎子摸瘸子、踩高跷、独木桥等。这些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它们能促进幼儿的身体的协调发展,合作能力的发展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8篇

保护与管理工作被视为猫儿山保护区的工作核心,因此猫儿山保护区较为重视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的程度。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办法”“管理制度”“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前期已经制定完毕,如今已开始实施并且逐步落实。另外,保护科、防火办、派出所相继在保护区内成立并且及时派遣工作人员到位展开工作。为了预防保护区内发生事故,猫儿山保护区积极展开对管护人员的培训指导,使他们的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的同时还对突发的状况进行预演训练,培养管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与此同时,保护区内管护人员的季度能力测试成果就如同绩效考核一样直接与工资项挂钩,有效提高了管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的规范性,又使他们注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猫儿山保护区管护人员在执行工作的时候有严格的参照标准以及条例,尤其是在野外巡护工作方面,要求巡护人员认真填写纪实手册,而且每位管护人员每月的常规野外巡护时间率要达到67%以上。

2建立健全与社区联合共管委员会

有句俗话说“军民团结一家亲”,自然保护就像军,保护区周边的乡镇、村屯就像民,只有把两者密切的联系起来,建立相应的社区合作点,才会更加有利于实现猫儿山绿色家园共建的目标。近年来,猫儿山的相关管理者主动与周边县政府联合,据相关资料显示已与周边社区建立50多个共建单位。此外,管理局还与教育机构相联系,目前已与40多个学校建立共建的合作关系。时至今日,管理局已经展开了150多次生态环境和公众教育活动。不仅如此,猫儿山保护区还通过各种项目扶持社区经济发展,譬如筹资帮助临近乡村建设办公楼、修建公路等等。还组织周边居民展开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生态文明的保护。

3科研监测

目前,猫儿山科研监测方面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取得合作建设关系,例如与桂林理工大学共同合作开展生态定位站的建设、与贵州科学院开展猫儿山大型真菌的调研等,通过申报,猫儿山保护区已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同时,保护区工作人员还适时的开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与讨论,撰写报告、研究论文等工作,通过之后还会在不同类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出来,提供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士作参考。如今猫儿山保护区的科研水平以及能力都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所提高。保护区不仅在内部有效优化工作人员的结构,还会邀请相应专家到保护区开展讲座,派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经验,这些无一例外体现了猫儿山对科研监测的重视。现在保护区内有2名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而且还持续向外部招聘新的相关专业研究生,让新鲜的血液和新生的力量使猫儿山的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4教育宣传

猫儿山保护区很重视与保护区周边居民和学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到村庄和学校组织开展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宣传工作。而这也正好符合了保护区所坚持的主题话语之一:“传播生态文明”。在过去的10多年里,猫儿山保护区每隔一定的时间还会印发类似于“生态教育100问”的资料免费向社区群众发放。同时,保护区曾先后在兴安、资源、龙胜3县教育局、团委以及中小学教育场所展开了与保护生态环境、法律知识有关的活动,因其活动方式较为多样而受到了学生和社区居民的喜爱。可以说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给社区群众普及了生态文明的知识还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关于保护区生态文明的教育宣传工作虽然只有10余年,但取得相当突出的工作成果,例如在2006年的时候就被评为“全国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

5开展生态旅游

有效开展生态旅游是对生态环境最好的保护和发展的结合点。适当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不仅能够使社区群众享受到相关的福利,还能增加社区居民的总体财政收入以及给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他们对保护区的威胁。经过多年的旅游资源开发,如今猫儿山已经成功开发了高山公园、铁杉公园、“一廊、二带、三基地”等多个具有特色的旅游新品牌,成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起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但仍需加快完善旅游景点的建设,例如在高寨往山顶公路的2个景点的途中还有一片阔叶林的存在,所以可以考虑在高寨的周边建设阔叶林自然景观景点。此外,由于大自然植被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可以在新一轮整修之下,通过对植被的标注科名、别名、相关简介等内容的完善,重新开放九牛塘珍稀植物园供游客参观。“以保护为目的,以发展为手段,通过发展促进保护”的指导思想促进了猫儿山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6结束语

第9篇

根据窗洞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天窗采光、侧窗采光及角窗采光。

1.1天窗采光

天窗是顶面采光的主要方式,采光效率比侧窗高出2~3倍,可以引入不同方向的自然光,但容易出现室温过高,垂直照度不均匀,产生眩光等问题。天窗采光应避免室内热能的损耗,根据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采用合适的开窗比例,我国南方温暖地区,开窗率为5%时节能率达到13%,节能效果明显,而北方严寒地区节能效果不明显。为使室内照度更加均匀,顶面开窗可以化整为零,将大的天窗分散为多个小天窗。路易斯?康是运用自然光的大师,他在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天窗设计中将德克萨斯州强烈的自然光优雅地引入展厅的内部空间,解决了一个进深过大的直线性建筑的采光问题。他在拱顶中央设计了一条水平的窄缝,下部安装了弧形的反射板,直射的太阳光被反射到拱顶上,转化成柔和的散射光,均匀地撒满展厅的每个角落。他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图书馆的圆形天窗里面设置了一个三角形板,自然光经过反射进入室内,获得柔和而优雅的室内漫反射光线。

1.2侧窗采光

侧窗采光是在房间的侧墙上开采光口,是最常用的一种采光方式。侧窗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但是照度不均匀,从近窗处往里衰减速度很快。一般房间的窗洞上口至房间深处的连线与地面所成的角度不小于26度,则可以保证房间进深方向的均匀性。侧窗通常做成矩形,就采光量而言,在相同房间和窗台高的情况下,正方形侧窗的采光量最高,竖形次之,扁形最少。窗户的大小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窗墙比,提高窗周围墙面的反射能力,减少与窗口的亮度对比,改善室内亮度分布。斯蒂文?霍尔在西雅图大学的圣依格那修教堂设计中利用彩色玻璃和垂壁将侧窗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空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光照效果。东侧圣坛上方有一扇巨大的高侧窗,窗户内侧悬挂的窗板背后被涂成明亮而厚重的黄色,阳光从高侧窗射入,将明亮的黄色光线反射到室内,十字架的轮廓也被清晰地投射在墙壁上,运用自然光便达到一种神秘的灯光效果。在忏悔室中,自然光从装有紫色玻璃片的高侧窗射入,与下方墙面的橙色表面结合起来,紫色的反射光中漫射着橙色光芒,将北侧的墙壁烘托的暖意洋洋。

1.3角窗采光

角窗是建筑物四角的纵横墙交接处的折线形窗户,具有良好的视野和采光。卡洛?斯卡帕在卡诺瓦石膏像博物馆的改造设计中使用了独特的角窗采光,将地中海充沛的阳光引入室内。内凹的玻璃角窗仿佛是一个发光体,照亮了四周的墙壁,墙壁的抹灰面层采用威尼斯抹灰工艺,具有极好的漫反射效果,将光反射到室内每个角落,墙面和角窗之间设计成适宜的角度避免了眩光的产生。

2中庭采光

中庭就像一个“光通道”,为进深较大的建筑实现了天然采光,至于庭院、天井和建筑凹口可以看作中庭的特殊形式。对于中庭顶部采光,其它条件相同时,随着中庭采光面积的增大,中庭采光系数也会随之增大,但面积和高度越增加,采光系数增长越缓慢。英国剑桥大学马丁研究中心研究表明,中庭高宽比在3∶1数值范围以内,中庭相邻空间就能得到符合工作照度要求的足够的天然光线。德国国会大厦曾因战火失去了中央的穹顶,只剩几尺厚的外墙。福斯特在改造时,利用新技术模拟了一个玻璃穹顶,同时保留了原来的庭院。玻璃穹顶的内侧是可供市民参观的盘旋坡道,底部是议会大厅的玻璃天窗,核心部位就是被称为“光线雕刻家”的倒锥体光反射装置。巨大的锥体上覆盖着360块各种角度的镜子,将水平光线反射成柔和的漫射光,均匀地散射到下面的议会大厅里,再加上两侧庭院的天然采光,基本可以确保议会大厅的日间照明需要,降低了人工照明对电力的消耗。班尼士在美国剑桥市的辉瑞中心的中庭内营造了“光瀑布”。他将中庭内侧南向的墙面设计成反光栏板和光墙,增强自然光的反射。中庭内悬挂的“枝形吊灯”,下面垂下768个可自由移动的光偏转板,不仅能将光线折射到四周房间和中庭底部,还可以控制折射角度避免眩光,同时又成为中庭内极具美感的立体装饰,兼具了节能性和艺术性。

3导光装置

导光装置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折射或衍射等特性,利用技术手段将自然光引入到需要的地方,主要有反光板、导光管、光导纤维、导光棱镜窗。

3.1反光板

反光板的应用非常普遍,通常是在高侧窗内下方安装的一块水平或者倾斜的挡板。根据窗户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反光板下部有观景窗和无观景窗两种。反光板安装于观景窗和高侧窗之间时,上部采光窗的玻璃透光率要高,以便使更多光线进入室内被反射到房间后部,下部观景窗的透光率要低,降低近窗处照度,减少直接眩光。反光板的上表面要采用浅色饰面以提高反射率,表面光滑程度要适当,避免晴天由于光滑程度过高导致天花板上产生过亮的光斑。

3.2导光管

导光管主要由日光集光器、传输光的管体和室内出光口三部分组成,集光器有固定和移动之分,移动的集光器可以跟踪太阳轨迹,最大限度地收集日光。导光管传输光线的距离可以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易于安装和维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天然采光装置。美国华盛顿的摩根?刘易斯国际法办公总部的中庭是一个高42.7m,宽仅2.4m的狭窄空间,自然光无法深入,利用导光管获得了足够的天然采光。这套导光管在屋顶有一个日光反射装置,可以追踪太阳轨迹,将阳光引入到导光管中;导光管的中心是由棱镜玻璃组成的锥体,能够向外折射阳光;导光管外层是合成弹力纤维制作的表皮,引入的光线透过这一表皮发散到中庭的墙面和窗户上,最后还在底层休息厅的地面上投下美丽的放射状图案。

3.3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采光系统是由聚光、传光和出光三部分组成,聚光部分将太阳光聚在焦点上,对准光纤束,使光线进入光纤束后经过不断的全反射传输到另一端,由室内的散光器输出光线。光导纤维相对于导光管不仅要细很多,而且可以随意弯曲进入每个楼层的吊顶内,按照需要布置出光口。

3.4导光棱镜窗

导光棱镜窗的一面是平的,一面带有平行的棱镜,利用棱镜的折射作用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有效地减少窗户附近的眩光,提高室内采光的舒适度。同时棱镜窗的折射作用,可以在建筑内距较小时,获得更多的光线。由于导光棱镜窗呈现的室外景象是模糊或变形的,所以多用于天窗。德国波恩国会大厦执政党厅使用了导光棱镜窗作为天窗,室内光线均匀柔和。

4遮阳措施

路易斯?康说过:“在没有人工控制的情况下,太阳光有时对人类来说是充满暴力的。”太阳光虽然能带来光亮,但是过多的眩光和太阳辐射热也会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可以改善室内的自然光环境。常用的遮阳措施主要有选用镶嵌材料、中空内置百叶窗和遮阳设施。

4.1镶嵌材料

采光窗的镶嵌材料多以玻璃为主,我国北方采暖地区通常采用透光率较高的双层中空玻璃,南方夏热地区可以选择折光型或漫射型的印花玻璃,单银或双银Low-E玻璃,阻挡紫外线的光致变色玻璃或阻挡红外线的电致变色玻璃,还可以选用环氧树脂玻璃钢替代普通平板玻璃,降低太阳辐射热的同时减少眩光。

4.2中空内置百叶窗

近几年,我国已有厂家研制生产出中空内置百叶窗,它其实是把中空玻璃和百叶窗结合为一体,将可调百叶窗密封在中空玻璃的内部空间,靠手动磁控变换叶片的方向。中空内置百叶窗除了保留中空玻璃的全部特点外,还具有更好的遮阳隔热效果,用最普通的透明玻璃便可达到镀膜玻璃制作中空玻璃的节能效果。

4.3遮阳设施

在室内设计中宜采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经济美观的遮阳设施,主要有遮阳百叶、遮阳帘和遮阳纱幕等。遮阳百叶的材质有帆布、玻璃钢、玻璃、金属等,其中金属的遮阳效果最好,其次是玻璃钢和厚帆布,最后是玻璃,而深色玻璃又比浅色玻璃的遮阳性能好。德国国会大厦玻璃穹顶内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叶片状遮阳设施,它可以跟随太阳的运行轨迹运转来更好地遮挡耀眼的阳光,圆形金属管做成的百页使透射下来的光影更加柔和。遮阳帘有竹帘、布帘、纱帘及再生材料等,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可活动性,对光线的获取完全随心所欲。布帘的质地厚薄疏密不同,能满足遮光的不同需求,南通火车站玻璃幕墙利用可收缩的布帘减少室内眩光。纱帘具有半透明的遮光效果,可以采用不同面料达到上部透光而下部遮光,增加房间深处光线的同时避免近窗工作面上形成眩光。遮阳纱幕是一种新型遮阳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制作,紧贴窗户外侧安装,几乎不影响建筑外立面效果。纱幕的稠稀度决定射入室内阳光的多少,不仅保持了玻璃的天然采光,而且可以清晰的观赏室外的景色,纱幕的颜色越深,视野越清晰。GSW总部大楼的遮阳纱幕密集而细小,窗外的柏林都市全景清晰可见,室内光线非常均匀,同时冬天又不会减少热能的获取。

5结语

第10篇

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没有专业的著作与论述。然而我们在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学、运动遗传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其中重点是体育教学环境方面的研究,经过大量的发展与演变,人们一直在寻找体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作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关键词】

国内外;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1 自然环境中体育训练的研究

在1950年时,很多西方专家与研究人员逐渐关注自然环境体育训练方面的研究,结合体育运动,我们逐渐意识到如果我们只是在自己限定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培养,想要取得在世界不同国家与地区比赛冠军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科学的训练环境,对于比赛结果而言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关于训练环境的研究,在1968年奥运会比赛中,达到了研究体育环境训练与教学的顶峰,之后,一些学者逐渐开始分析体育教学环境中的其他影响因素。自1965年起,很多学者与专家进行的地理训练环境方面的研究,从地理学的观点出发,在经验性调查体育和体育相关的题目时,侧重于地理和理论性的阐述,而擅长于这种理论著作的典型作者就有John Rooney和Wagner。在多次召开的有关于地理学特征讨论会及各类学术杂志、期刊的出版中了贝勒(John Bale)的《体育与地点》(Sportsand place,1982)和《体育地理学》(Sports Geography,1989)可称之为体育地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而1986年美国罗雷(Rooney)主编的刊物《体育场所:一本国际性的体育地理杂志》(Sports Place 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Geography)和1983年民主德国于出版了塔・沃博热维奇著的《气象学与体育运动》一书都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对运动成绩影响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将我们世界性赛事奥运会报告划分成十个正式研究方向与十二个综合研究边缘性质学科,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12个综合边缘性学科包括运动与环境科学。在1985年日本研究专家本村坎次撰写了《21世纪新体育》一书,在书中系统全面的分析了世界体育环境的发展、演变以及未来前景。

2 地理活动与体育环境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法国,前苏联以及日本等国在体育教学环境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而且根据平原与高原地区环境、热带与温带地区环境在运动员运动体能方面的影响,开始了地理环境与体育活动相互关系研究的新篇章。

由于世界自然环境不断恶劣,很多环境科学家常常发出关于环境问题的警示,先后建立了大量的环境发展理念,结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提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在1987年联合国第43次大会上正式批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地球家园的将来》,而且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指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是一方面能够满足我们现阶段人类的各种需求,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自此以后,人类不论在进行任何活动的时候,都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我们全世界的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奥运管理委员会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并用将环境保护政策化。奥委会在1991年制定奥运会章程的同时,就明确要求承办奥运会的国家与城市必须从2000年开始提交环境保护的报告与规划,贯彻落实国际奥运会管理委员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思想,在1992年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的重要议题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影响,在大会上奥运管理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首先阐述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思想,同时正式创立国际奥维护体育环境工作委员会,而且举行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体育运动的会议。而且,会议规定要经常举行有关自然环境与体育运动方面的世界大会。

其中在2002年11月份召开了关于中国北京的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研讨会,参会代表包括国际奥运管理委员会、联合国环境署、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奥运会与环保的关系等议题,参会代表先后阐述了自己的理念与观点。这次会议确定了关于评估奥运会组织方的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保护,而且设置了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奖项,颁发给在体育运动与环境保护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3 我国体育与环境方面的研究

我们国家在1987开始进行体育与环境方面的研究,1986年以国家游泳队为对象研究运动员在高原条件下与在平原时的运动能力差异;天津大学体育学院在1990年7月邀请德国汉堡大学的Hains Lutter教授就体育环境教学与环境关系题目举办了专题讲座与报告。自此之后,我们国内大量的体育领域的专家与学习纷纷开始研究体育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体育环境教学问题,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性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角度分析每个环境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和反作用,主要是从心理学、物理学和地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而产生的。

90年代晚期,人们才注意到了各方面的不足,并且系统的分析体育与环境的作用关系,主要研究方法是把体育当做系统研究目标,论述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运动的相互作用,通过研究分析体育与运动之间的作用关系,深入分析研究体育运动的内在机理、效果与意义。

4 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科学领域的总趋势主要划分为两种方面,一方面呈现纵向精细、分支化;另一方面,规模向综合整体化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有学者提出建立体育教学环境学学科的设想,以全面系统地研究体育教学环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华.运动环境论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7,2.

[2]陈谦.流水背后的声音-2002年生态环境事件评析[J],人与自然,2003,1,1.

[3]刘扬.体育教学环境对课堂信息交流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2,3,3.

[4]金晓阳.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特点及其调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06).

第11篇

今年5月,张益唐在著名刊物《数学年刊》上发表了《素数间的有界距离》一文,证明了存在无数多个素数对,其中每一对中的素数之差,不超过7000万。

这一成果之所以引发巨大轰动,除了在学术上的非凡贡献,更由于张益唐非凡的个人经历:才华横溢的他在获得北大数学硕士后,于1985年到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但由于多种原因,他的博士论文没有发表,毕业时导师也没为他写推荐信,以至于没能找到像样的工作。张益唐一边靠在快餐店洗盘子、送外卖等养家糊口,一边继续从事数学研究。直到六七年之后,他才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谋到了助教的职位。其间,在没有研究经费的情况下,张益唐潜心钻研14年,终于演绎出数学史上的又一个神话。

据报载,张益唐的故事经香港浸会大学汤介教授介绍后,立即在国内科学界引发强烈反响,许多人在网上留言,表达自己的钦敬之情——

发自内心地佩服这样的科学家。甘于寂寞,不追热点,怀有恒定的信念。

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使然,释然!

同时,也有一些网友搬出了“环境论”。诸如:“这种事可是发生在美国,如果张益唐是在大陆呢?”更有网友断言:“如今的中国环境,不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无疑还不是产生传奇的土壤”。

固然,与美国相比,目前国内的科研环境还有一定差距,比如项目评审中的拉关系、成果评价中的重量轻质、备受诟病的学风浮躁等等。但如果就此得出类似“如果在国内工作,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成就”的结论,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里程碑式的突破。他当年的遭际之艰、条件之差,与今天在美国的张益唐相比,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平心而论,中国今天的科研条件与生活条件,与30多年前相比,已经提高了很多。在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方面,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好。

那么,为什么今天的中国难以产生“陈景润”?一位网友的留言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浮躁的社会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往往连自己的内心也无法洞悉,或者洞悉了没有勇气不随波逐流,没有气节乐于平淡和甘于清贫。

实事求是地讲,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没有完美的环境和绝对的公平。在呼吁改善环境的同时,更应反求诸己,静下心来,在自己喜欢的科学领域中潜心耕耘。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

[论文摘要]根据多年道路设计和施工的经验,浅谈了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并提出了在设计中环境保护要考虑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环境保护成了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只有保护建设环境的责任,不能也无权恣意消费。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资源是自然风景区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本。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设计良好的公路能同时满足人、车、路环境及景观的要求,富有行车诱导性,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使公路本身形成一个行车迅速、舒适、清洁、安全的环境,还要创造一个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公路的绿色文化全新概念,强调公路是景观、文化、旅游资源,与沿线风土、历史和时空相适应,与时代感相适应,与运动中人的感知和静态中人的观察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改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改建公路仍将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必要的重复改造,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也加大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有必要从根源上进行探讨。

(一)公路建设必须着眼于高起点。过去由于资金短缺和对远景交通发展规划不足,公路等级和技术指标采用较低,不论是线型、纵面、横向宽度还是路面结构,都只能缓解短期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对道路的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公路建设的发展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运输业的要求,在旧路改造中还存在着短期效应的现象。对公路发展缺乏预见性,往往采用低限指标,以致刚改造的公路通车不久,很快就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不得不进行新的改建。所以公路改建必须要着眼于高起点,线型上要满足发展要求,红线范围满足拓宽要求,无论在断面上一次改造,还是分期改造,都应将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考虑周到,并付诸实施。同时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绕避村镇,靠村不进村,以保证道路畅通,减少干扰及污染,真正起到便民、利民的效果。

(二)废弃公路的合理处置。旧路改建必然要废弃一部分原有旧路,在本着尽量利用原有线位、提高路线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开辟部分新路是必要的,而处理好废弃的旧路也是必要的。对于改造成高等级的公路,废弃旧路可视其价值的多少作为辅道,否则应因地制宜进行旧路还田或者绿化,使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这项工作应在公路改建中完成,旧路路堤可作为新路的取土场,或者平整周围地表的土方来源。废旧油皮及其他不适宜于还田绿化的废弃物,运走集中处理,以便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新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对环保认识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工可研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为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可研阶段在投资费用估算、经济费用及效益分析上的考虑,基本建立在实地踏勘和调查上,但是目前在论证项目可行性时,对自然环境论述较少,大多局限于一些古迹和自然保护区,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许多大填大挖的方案很少考虑自然环境及植被保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势在必行,工可研阶段应该把环保与效益分析等论证放在同等程度,尽可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指导后期的测设、施工。测试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公路测设是在工可研的指导下,具体确定路线的布局。线位的具体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所以公路测设在满足技术等级要求前提下,不但要考虑线形指标,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优化方案,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少破坏自然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无论永久性占地、还是临时性占地,都应有合理的环保设计。对于在建设中破坏的植被应提供恢复措施设计,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这样,虽然初期投资可能大一些,但从长远看,无论对公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十分有益。

三、采取的措施

(一)公路设计阶段环保措施。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正确处理造价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大型结构物设计与自然景观的协调。路线走向应尽量减少避免穿越对地球生态至关重要的湿地、林区等。保护原有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公路建设破坏了山区或丘陵本来的自然稳定性,由于开挖导致应力释放引起坡度滑动。目前的设计很少考虑应力释放,只简单地考虑土质的自然休止角,只做一些较粗的地质勘探,出现滑坡后治理的费用远远超过先期避免滑坡所投入的费用。重视排水、防护设计。公路排水设计不畅,不但对公路本身造成损坏,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公路运营阶段仍然存在水淹耕地、冲刷原地表的现象。

公路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它融贯于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的始终。随着时间和沿线环境的变迁,公路的影响因素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动态设计的概念,运用先进的技术,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需随时间、空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反复的调整及技术经济比较,才能设计出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公路方案。

第13篇

【论文摘要】人与自然关系应该向朋友式关系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形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即从传统发展观转向可持续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达到人与自然整体的共同进化。

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它将脱胎于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并不断地完善自己。

一、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尤其是环境恶化。今天,环境的全面污染和整体环境状况日趋恶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煤烟污染熏黑树干,造成生活在树干上的70多种昆虫由灰色变为黑色。科学家把这称为“工业黑化”现象,工业文明因此而被称为“黑色文明”。他们的批判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警示我们一定要抛弃工业文明。

尽管工业文明时代带给我们一系列灾难,然而我们对工业文明却不能简单予以否定。因为工业文明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武器,为工业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社会中,牛顿定律、量子力学、电磁感应理论、电子学、爱因斯坦相对论、控制论等科学技术成果,仍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未来文明如果离开这些成果则寸步难行。未来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只依靠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再者,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也是在工业文明的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化学工业这一被人们称为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祸首,却在很大程度上为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和产品。未来文明时代的人们仍然会有汽车制造业、电器制造业、机械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纺织和服装等行业。它们仍将是未来文明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保留工业文明大量有价值的成果的同时,对于一系列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势、实践中僵化模式应予以抛弃。如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牺牲环境求发展,重复建设的盲目发展,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承载力的高消费,高投人、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益的粗放性经营模式,“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的“发展”,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搞建设,军备竟赛,国民经济军事化等等,这样才能在思维上和实践上抛弃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根据,克服由“人类中心主义”的近视性、局限性造成的对环境和生态的极度破坏。

未来文明是不是绝对理想的、终极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绝对无污染的历史时代呢,如果这么认为,则未免陷人形而上学之中。人类对未来不要抱太大的幻想。它既不是纯而又纯的无一丝污染的生态净土,也不是污浊灰暗的黑色世界,而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又超越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和扬弃。所以它就会带有工业文明的印记,离开工业文明这一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持续发展文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但从根本上又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文明又增添了关于生态保护、生态科技的新内容、新特点,消除和治理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它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环境产业,发展信息产业、服务产业,要开发和使用新的清沽能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工业与生态学的结合,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状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它仍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历史时代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人类都没能很好地协调二者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早期认识自然和防御灾难能力的低下,导致人们甘当自然的奴隶。然而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相对增强,又导致人们蔑视自然,作自然的主人,同时各种利益(包括阶级利益、国家利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使人们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又加之认识上的局限性,使人们无法对自己行为做出预测,所有这一切导致人类从未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是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新的延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意识,并且这种意识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文明的兴衰。工业文明的兴衰正是由“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所制约的,人类实践的经验教训越来越昭示出: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以资源的增值为前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否则,自然资源必然会日趋衰竭,人类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基础。自然界是均衡与和谐的,但这种均衡与和谐是脆弱的,人类活动应当限制在其后果与作用不使这种均衡与和谐被破坏到不能恢复的程度以内,否则必然会产生不利于人类的种种后果。生态文明要求工农业生产、人口生产、社会消费、科学技术发展等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项活动都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之基础上。

人类发展已经进人知识经济时代,这为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基础。全世界各国开始重视人与自然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正在寻求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一面,自然的必然性是人必须服从的,但不是消极地服从,而是积极地服从。因此,应把人与自然之间看成是一种有机联系。人类必须以一种全面的态度对待和支配自然界,即对人类支配自然的强大能力进行全面的理解,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在实践中对自然科学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支配,而不是片面地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当代新技术革命客观上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关系,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对自然的支配关系已经超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进人道德和审美的范围,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作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作自然界的敌人,要爱护自然,培育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文明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时代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是以生产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力,在生产劳动中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在原始社会,尽管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却显得更为重要,离开群体协作、共同劳动,人将无法存活。同样在古代和近代的相当长时期里,阶级矛盾尖锐,如何实现社会合理与人际平等的问题十分突出。今天,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异常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非常尖锐,要解决这一矛盾,单纯就环境论环境几乎是做不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展开为人与人的关系,要解决人与自然尖锐的矛盾和对立,需要以人际公平为保障和条件,脱离人与人的关系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出现的环境问题的。

第14篇

关键词:体育;环境;共进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018-04

1 20世纪以来人类体育发展面临的课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健康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价值利益的最高体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探索和实现健康的可持续性。人类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维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它既包括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自然科学)、同时还包括人类认识、发展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人体科学、社会科学)。前者主要是通过获取自然资源的经济生产方式来为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后者则主要是通过医疗、卫生、体育、保健、教育、娱乐、养生等方式来适应环境,实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可持续性。这些理论与方法对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关系。

然而,伴随产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发展的理念完全忽视了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相反,把自然环境当作改造、征服、统治的对象,肆意的掠夺和破坏,打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特别是进入 20世纪以后,人类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大,人类依赖大量的榨取自然资源、大量的生产和消费、大量的排放污染废弃物支撑人类生活与健康的现代化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这样的物质文明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急剧污染和破坏,全球气温上升、生物种类的大幅度减少。甚至是给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这表明仅把人类的利益需要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最终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界而且包括人类自己。

另一方面,体育作为维护和推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它的理论与方法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理念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伴随18世纪以后的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现代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众多新型体育项目以及理论和方法如雨后春笋不断产生,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现代体育功能的背后,值得我们注意是:(1)依存于产业革命以后的人类发展理念而创新的体育理论、方法,基本上是以认识和挖掘人类自身能力为前提,依靠人类自身的努力(体育的理论、方法、手段)来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与外部环境共生的理念,探索维护和创造人类经济、健康与环境和谐发展关系的体育理论和方法则不多见,因而,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化并威胁着生物界的可持续性时,体育显得无力。(2)近代以来的新兴体育活动(包括为开展这些活动而进行的所有开发、资源利用等规模化生产和消费活动)与人类其他的活动一样都表现出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即它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效果。(3)在全球性环境恶化、“地球数十万种生物减少和灭绝”[1]的今天,体育的功能和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对此体育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出怎样回答,这是体育面临的一个划时代的课题。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 20世纪以来人类关于环境与体育健康的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始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大规模的工业化所造成的公害始于发达国家。例如,“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河湾多诺拉事件,1953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2]。“1953年日本九州南部水俣事件,1931-1972年富山事件(骨痛病)和1968年九州的米糠油事件等,造成数百人死亡,上千人残疾”[3]。因此,自50年代起,研究和治理由于工业生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造成大气、水、土壤、森林、食物污染而导致损害健康的问题,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主题。我国的环境健康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的环境问题在1980年以前并不严重,尽管“”时期的一些粗放型工业开发与生产给人居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相比公共卫生给人们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小的多。环境与健康还没有纳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因此,这个时期有关环境健康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

1980年以后,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粗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也日益加重,西方发达国家40-50年代出现的较为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在我国开始大规模出现。从而促使环境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问题。1984年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1989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环境保护法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这表明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国有关环境健康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张晶(1984)浅谈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4];罗典荣(1989)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5];耿精忠(1993)环境健康回顾与展望[6];郑振佺(1994)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7];王华东(1991)环境质量评价[8];姚志麒(1993)环境卫生学[9];王簃兰(1995)环境与健康[10];张慧珍(1996)发电车作业环境及工作人员某些健康效应调查[11];米玉华(1997)水环境与健康[12];朱惠刚(1999)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13];林绍颜(2001)环境与健康的评估问题和空间分析[14];向全永(2004) 环境中氟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15];陈威(2006)我国环境健康安全体系的现状及今后的对策[16];孟伟(2007)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17];薛文森(2008)环境弱势群体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18];王晓辉(2009)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填补法律制度研究[19];黄静(2010)别让环境污染再预支健康[20]。从这些研究的总体内容来看,我国环境健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表现出了不断提高的趋势。在研究中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的经验及其理论方法、拓宽了环境健康研究的思路,也促进了环境健康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然而,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研究中,以外部环境作为研究影响与增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体育功效的文献鲜见。

从现代体育的活动特点研究现代体育给外部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从外部环境的视角研究它对体育功能影响,是从90年代开始的。即1980年联合国向全世界提出“确保地球的持续发展” [21]的呼吁,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之后,探索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体育健康的研究从其他领域开始向体育渗透,并很快引起了国际奥运会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如“德国Regerl Sburg大学Heinz Lutter教授(1990年)提出体育运动让人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指出环境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体育面临的大问题”[22]。美国、英国、日本、荷兰、南非等国的学者也对环境与体育健康问题展开了研究。1994年国际奥委会签署了一项体育与环境方面的合作协定,指出“体育与环境密不可分” [23]。 2003年国际环境规划署和全球运动协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全球体育和环境论坛:2003”的专题研讨会,会议制定了《体育与环境21世纪议程》[24]。另外,悉尼、雅典、北京奥运会都分别对“环保”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规模的投入,对“绿色”体育加速在全球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关于环境体育健康的研究90年代中期逐步得到推广,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自然生态环境对体育的影响研究;(2)体育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3)“绿色体育”、“生态体育”、“绿色奥运”基本特征和功能的研究;(4)推进生态体育和绿色体育的实证研究及其发展战略的研究。

上述这些研究表明,国内外不仅在高度重视环境与体育的研究,而且还采取了积极行动来推进环境与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发现有关环境与体育健康的概念解释,特别是涉及到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的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讨论,如引发外部环境污染和破坏而阻碍健康和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营机制理论体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人类健康的伤害和社会福祉费用增大与体育功能受限的研究,有关评价和分析这种损失和代价及其代偿机制的研究,采取怎样的社会经营、评价、管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推进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健康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发展的研究,并将其上升到完善体育科学的发展, 促进民生和21世纪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研究环境与体育健康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

3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3.1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意义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要明确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的概念。笔者以为,所谓环境体育健康学就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组织、制度和体制、政策及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人们对待生存的价值观念体系以及人类推进健康的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理念与行为方式)与人类体育健康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以推进自然与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健康和谐发展的科学。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以为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具有以下3方面的意义:

(1)通过重新反思现代以来体育在推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理念,强化和确定人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健康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的发展观在体育学科构造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21世纪中国“绿色·人文·科技奥运”和“全民健身”战略导向和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2)从体育的外部环境来系统地研究健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特别是研究引发外部环境污染和破坏而阻碍健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体育外部不经济现象的代价与代偿机制的构建问题,这在国内外体育学科领域尚不多见。这一研究将会丰富与完善体育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

(3)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探索和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理论体系,可为21世纪体育科学朝着有利于推进人类体育健康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做出重要的贡献。

3.2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基本思路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总体思路是:维护和推进人类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人类未来的一切活动(包括体育活动)的宗旨都必须以维护生命永存(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命的共存)为首要使命,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促进环境与人类体育健康两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即环境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简称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体育在不损害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与经济、文化、生活环境、体育一体化和谐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保护和满足未来人增强健康、发展体育的需求。遵循这样一个总体发展思路,我们把提倡和推行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尺度共存,追求多样利益主体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寻求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人类体育健康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最佳良策,作为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的基本思路。

4 探索和研究环境体育健康学基本步骤与研究内容

4.1 环境体育健康学的研究步骤

1. 研究环境体育健康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2. 开发和研制环境体育健康的影响评价体系与环境体育健康的效应分析体系(体育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3. 开展环境体育健康经营管理的手段与环境体育健康“共进化”理论与实证(我国环境体育健康的经营模式的研究)研究;4. 探索和研究我国环境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运作模式。

4.2 环境体育健康学的主要内容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科涉及的领域与内容甚多,但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揭示当代环境问题的出现入手,阐述环境与人类体育健康的关系以及环境体育健康的概念及构建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意义与必要性。明确环境健康与环境体育健康的共异点,以及环境体育健康学研究对象与性质,阐明环境体育健康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环境体育健康学的学科属性), 环境体育健康学的宗旨、任务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首先从环境科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和分析影响人类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自然、社会、文化、体育),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生态变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环境变化给人类的体育与健康带来的影响。它包括大气、水土、森林、草原的环境变化对健康的研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新型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对健康的影响;跨越国界的世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人口老年化趋势对健康的影响;休闲新时代兴起给健康带来的影响;生物世纪时代的到来对健康的影响。其次,再从现代体育环境的变迁研究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它包括现代体育资源的开发给健康带来的影响;现代体育的市场机制给健康带来的影响;大规模体育商品生产与消费给健康带来的影响。总之,通过人类健康环境的两个方面(体育外部环境与体育内部环境)来把握人类健康面临的课题与挑战。

第三,应用环境经济解析社会资本积累制度与环境和人类体育健康的关系。尤其是要通过环境经济的外部性理论阐述外部不经济现象对于环境和人类体育健康的影响;运用效应理论阐明体育健康的效应产生过程及其边界效应的特征,从而更加客观认识和把握产业革命以来的环境问题出现根源。客观的理解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及其顺应现代化的一系列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与体育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以及现代体育的发展给人类的健康及健康环境带来的影响(积极与消极),由此,通过帕累托效应理论,揭示和阐述生态体育、绿色体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体育生态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及政策的完善以及21世纪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第四,当代的人生存与发展与产业革命以前相比较,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质量下降了。环境质量的恶化给体育健康的影响评价带来了新的课题。即采用传统的方法认识与评价体育锻炼的效果是不是客观,环境质量的好与坏究竟给体育功能及其发展身心带来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越发关注的问题。围绕这样的问题,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讨论和阐述环境质量概念、环境质量变化的特点、环境质量变化评价的定义与意义、作用、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内容、方法与程序;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与健康;环境体育健康影响评价的概念与目的、意义、环境体育健康影响评价的项目类型、程序与方法、特点与要求以及环境体育健康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从而明确环境质量与体育健康的关系及其规律。

第五,不同的环境质量带来不同的体育健康效应,这种效应的背后都包含有一定的费用或代价。如何认识和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与评价)不同环境质量下带来不同体育健康效果的费用或代价是进一步把握环境与体育健康的关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康复代价,最大限度的减少体育健康的费用,提高环境与体育资源效应的关键。为此,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系统地阐述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体育实践的应用。它应当包括: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特点、原则、方法;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计算和参数选择;开发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引起的健康损失计算和参数选择;公共体育资源闲置的代价与代偿机制等。尤其是环境污染与公共体育资源的闲置的代价评价及其代偿机制的构建则是解决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六,避免或减少环境问题带来的体育健康负效应的关键是要解决环境的经营与管理问题。科学地开发、经营与管理环境,促进环境与体育健康和谐发展则是21世纪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为此,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系统的阐述环境体育健康经营管理的概念、意义、原则、类型及其不同经营管理手段的特点、作用、方法与实施条件。它包括:环境体育健康经营管理的政策手段;经济管理手段;法律手段;科技手段;教育手段。以此推进环境与体育健康和谐发展。

第七,环境与体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实质是环境与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把环境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又简称为环境体育健康的共进化。环境体育健康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共进化的基本理论。即阐述环境体育健康共进化的概念、目标、理论基础(公平〈代际公平〉、公正、民主、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环境体育健康的影响(“生态化”社会人文意识与价值主张对环境体育健康的影响;“生态化”体育资源与设施对体育健康的影响;“绿色”体育盛事对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标体系,阐述实现环境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践路径。

第八,环境问题是一个跨越国境的世界问题。无论任何一个地域的污染或破坏都可能给整个世界的地球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全球化的环境危机,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健康创造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对无疆界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刻的讨论与研究,揭示国际化的环境与体育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与规律。阐述国际社会对环境与体育健康的要求以及环境体育健康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内容、原则、措施、途径。当今环境体育健康面临的国际化课题主要包括:(1)环境体育健康中的社会利益(结构、矛盾、协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体育健康评价与管理机制以及代偿机制的问题(3)环境体育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世代公平的指标体系框架及其社会运作机制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探索和研究21世纪人类体育的发展道路时,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与学者、专家都把目光投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言而喻,继续沿用20世纪的体育理论、方法、手段,(即更多侧重人类自我能力的表达和机能潜力挖掘的体育理论与方法,而很少考虑人类的各种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被污染与破坏的外部环境给予人类体育功能的制约影响)来解决人类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种种课题是困难。因此,笔者以为,从人类的外部环境探索和研究它对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环境、人类体育健康带来的影响,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尤其是构建基于环境·健康·体育的三维立体化和谐发展的“共进化”经营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这对完善和充实人类对于体育科学的认识,寻求21世纪人类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中国,走环境与经济、文化、社会、体育和谐发展道路才是最根本的出路。这也是本文提出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科的目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钱 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孔繁德.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 宮本宪一.环境经济学[M].东京:岩波书店,1989.

[4] 张晶.浅谈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4,(5).

[5] 罗典荣.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J].环境保护,1989(1).

[6] 耿精忠.环境健康·回顾与展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7] 郑振佺.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1994,(3).

[8] 王华东.环境质量评价[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9] 姚志麒.环境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0]王簃兰. 环境与健康[J]. 职业与健康,1995,(3).

[11]张慧珍.周连成.发电车作业环境及工作人员某些健康效应调查[J].劳动医学,1996,(4).

[12]米玉华.水环境与健康[J].河北水利,1997,(4).

[13]朱惠刚.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1).

[14]林绍颜.环境与健康的评估问题和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15]向全永.环境中氟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D].复旦大学,2004.

[16]陈威;郭新彪;王建瓴.我国环境健康安全体系的现状及今后的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

[17]孟伟,于云江,郭庶.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1).

[18]薛文森.环境弱势群体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

[19]王晓辉.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填补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

[20]黄静.别让环境污染再预支健康[N].人民政协报,2010.

[21]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第1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生态教学;路径选择;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专业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建设单元,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态系统,由于系统具有层次性、开放性、拓展性等特点,所以本课题选择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底层生态系统研究出发,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一个专业建设好必然带动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专业群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专业群的发展,继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必将带动周边兄弟院校的发展,这种连锁的示范效应必将促进整个社会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国内外生态教学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始于美国教育学家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七十年代是国外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兴旺时期,各种研究趋向纷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克雷明于1976年在其所著《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并列专章进行探讨。几乎同时,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于1977年出版了《学校生态学》一书,以研究教育的资源分布为主旨。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范围更为广阔,研究深度也有所增加。如莱西和威廉斯合编的《教育、生态学与发展》(1987),把教育放在为世人瞩目的环境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华盛顿大学的古德莱德则从微观层面入手,提出学校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观念。

(二)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生态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学者便对生态学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最初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植物生态学领域。发展至今,我国关于生态学的理论著作和论文已有很多,研究范围包括了种群生态学、系统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古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等。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研究早于大陆。台湾师范大学是较早进行教育生态学研究和教学的大学。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台湾“教育部”要求各大学广泛开设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方炳林率先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并著有《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到20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了一些教育生态学的专题研究,李聪明所著《教育生态学导论》(1989),将台湾地区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推向新的。

我国大陆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虽然刚刚起步,但它的胚胎早就根植在古代的教育中。孔子(公元前551至公元前479)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更说明当时人们已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但是,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历史中,一直没有将教育学与生态学真正地结合。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学者对德、日两国学者关于教育环境学的研究译介为教育生态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一研究却又近乎中断。至今出版的相关论著主要有《教育生态学》(吴鼎福、诸文蔚,1990;任凯、白燕,1992;范国睿,2000)。还有一些学者从微观层次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动力进行了深入的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研究,如《教学环境论》(田慧生,1996)、《教学动力论》(李森,1995)等等。

目前,在国内生态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和本科院校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关于高职生态教育的研究则不是很多,关于高职院校具体专业的教育生态研究则少之更少,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专业生态教学研究则刚刚起步。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生态现状分析

各种教学政策、教学理念、教学导向与教学条件的提升都在催生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倡导着人情化、生本化教学真谛的回归。教育的嬗变也孕育着人们开始追求教学理性的返璞归真,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状况,引导着我们探寻师生成长的乐园。

回顾高职教育教学历程,我们有自豪的一面,但也有负疚的一面。就如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成就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上,属于“高耗低效”的产出。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掠夺性开发。现在的高职院校大都是原来中专学校升格而来,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几乎成几何级数上升,远远超出了学校硬件资源的承载量。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更是一门应用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对一的辅导,而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以及师资是难以满足该专业个性化的辅导的,只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二是封闭化的系统难以与外界实行能量的互换。系统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的,一方面要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同时也要释放出能量。而现在的状态是教师被繁忙的教学任务所累,难以走出去补充能量、更新知识,外界的行业专家进入学校的渠道又不够畅通,所以学生在源头上很难获得活水。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实习的面比较窄,因此要加强校内的实训,校内的实训和校外的实习应紧密联系起来。但现在的状况是校外的实习几乎没有,校内的实训也只是做题,与真实的情境相差甚远,仿真度太低,所以用人单位往往倾向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苦于没有工作经验而就业难,究其根源是我们的教学系统与外界脱节的关系;三是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那种原本的生态的有机联系遭到破坏。比如师生关系,长期以来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得到“环境”的显性报复: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人格退化、师生人际冲突、学生人格扭曲、学生学习动力的衰退、学生道德滑坡、师生情感淡漠、人生价值的迷失、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后滞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都开始不断地爆发,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也开始进行着循环性的恶化。在痛定思痛之时,我们不得不去寻找症结的根源,不得不对我们的教学生态环境予以高度的重视与深度的剖析和研究。

三、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路径探索

(一)研究思路。本文以教育生态学、教育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为理论基础,既秉承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沉淀性成果,又对教学发展的机制加以突破与创新。既对专业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又涉及学校中的各环节。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深入调查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绿色设计的理念,设计出生态教学指标体系,通过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所呈现的生态特征,经过比较分析,提炼出同质性和差异性,从而构建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生态教学体系,揭示生态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法、实验法与社会测量法,同时,也采纳案例研究法、采样分析法、个案跟踪研究法、分组实证法与行动研究法等。

(三)技术路线。本研究是按理论到实践――实践到实证――实证到理论提升的一个研究过程,按个体到群体进行分析与研究。

(四)实验方案

1、个案研究。首先是对课堂教学情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课堂听课、评课、教师自我反思、学生信息采集、组员评议等方式进行操作,寻找到课堂教学情景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并进行生态场比较与研究。

2、群体交叉性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单个学校环境为研究对象,也可以进行组合交叉研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几个要求:一是允许进行个案分析,如某位教师的人际生态环境;二是每一次活动都要完成相关表格或研究小结报告,并进行数据统计与柱状图的描绘;三是要对隐性环境因素进行挖掘,而不能流于浅层,并要及时说明各因素的因果关联性;四是及时存档。

3、选取实验班,进行比较研究。在平衡班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实验班,进行全程监控、长期跟踪、长期分析。在研究时,要注意几个要求:一是要对几个实验班级随时作出数据分析,数据要真实有效,及时汇总;二是对实验班的相关数据要作出科学的定性分析,要研究其教学生态的差异性与产生的具体原因。

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财经高职院校的一个主要专业。不少工科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该专业的开设的面比较广,且自办高职以来也是首批进入专业目录的专业,开设的时间长,在高职院校中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选择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载体。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各种生态要素的具体分析,以及教学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有序的、持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对于正在进行的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从生态学的角度,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社会是个大系统,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专业则是学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把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研究置于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系统下研究,专业教学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地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系统适应研究,系统又是动态变化的,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四)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基地,专业教学则是培养人才的具体途径。若把学生比作产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教学系统,则必然会培养出大量的“绿色有机产品”,在市场上必然受热捧,订单会纷沓而至。从生态角度,以绿色设计出发,构建一个和谐的、持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生态教学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生态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彭芸,李金平.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