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汉英翻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包括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以及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这种不对应性导致习语翻译中出现了三种翻译错误类型:文化信息错译、文化信息欠额和文化信息超额。跨越习语翻译障碍的途径主要有:直译,意译,及直译加注。
习语是指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它是一种受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形式,经过千锤百炼,言简意赅,意象鲜明生动,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一、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
由于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观念体系差别很大,汉、英习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不同,而读者由于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对习语产生的联想意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样就形成了汉、英习语语义上的不对应性或不完全对应性。
1.汉、英习语指称意义的不对应性
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导致两种不对应或不完全对应的指称意义:译语文化中不存在原语中的指称对象;译语文化中的可比对象与原语中的指称对象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汉语中的“阿Q精神”和英语中的“Shylock'''',分别来自鲁迅的《阿Q正传》及莎士比亚的MerchantofVen-ice(《威尼斯商人》)。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典型,受了屈辱,不敢正视,反而自我安慰,说自己是“胜利者”;而“Shy_lock''''坝纽是个极度吝音的高利贷者。这两个人物在各自文化中家喻户晓,因此人们赋予了这两个词以指称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但是对于其他民族的人们来说,这种指称意义并不存在。
再如,莎士比亚将情人比作夏日:"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fsday"。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与中国的夏日相连的是酷热和骄阳,怎可以用来与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相比。实际上,英国的夏日不同于中国的夏日,它是温和、惬意的。这是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深处内陆,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英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这就形成了对夏日的不同理解。
2.汉、英习语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
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体现在三方面:具有联想意义的指称对象不为另一文化所熟悉;两文化具有相同的指称意义,但一个有联想意义,一个却没有联想意义;两文化具有相同的指称意义,但联想意义不同。
例如,汉语有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多子多福”等习语,这源于中国的宗族观念、家庭观念非常强烈。对于以个人为中心,家庭观念比较淡漠的西方人来说,这是很难理解的。
再如,“这里没有什么油水了”这个习语,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中国人好油,中国人烹饪的大部分菜肴中离不开油,因此油就有了“值得一取的东西”的内涵意义。而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们认为油可以使人发胖,因此他们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如何也无法将油与“值得一取的东西”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有“aswiseasanowl"这一习语,可见猫头鹰在英语民族中是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认为猫头鹰会带来厄运。这种语义的不对应主要是由于观念体系的差异造成的。
二、习语翻译的错误类型
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习语翻译实际上是如何在译人语中处理由译出语的习语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对习语理解上的障碍,以致出现三种翻译错误,产生语义非等值:文化信息错译、文化信息欠额和文化信息超额。
文化信息错译即错误地传达了习语的文化信息,是译文读者对文化内涵习语产生错误的联想意义。例如,有人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译为“Ofthethirty-sixstrate-gies,thebestistoquit"。如果了解该习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可以知道这种译文是错误的。“走为上策”是计策的名字,是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说的是处在劣势的时候,“走”是上策,并不是说“走”是三十六计中最好的或最高明的一计。正确的译文应该是"Thebestthingtodonowistoquit",
文化信息欠额是指译文没有揭示出原语符号所提供的文化信息。例如,“布衣蔬菜”在中国标志着生活俭朴。但在英美国家,蔬菜并非穷人专用,而是西方医生给饮食过量的百万富翁开的药方。因此,将其译为“wearcottonclothesandeatvegetablefood”不能体现出原文所含的文化信息,容易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错误的联想意义,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汉英辞典》(CED)译为“coarseclothesandsimplefare"。
文化信息超额则指译文提供了原文所不具有的文化信息。例如英国翻译家DavidHawkes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将其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尽管译语流畅,符合英语行文习惯,然而超出了原语“成事在天”的“天”一词的文化内涵。刘姥姥是中国人,在Hawkes的笔下却成了基督教徒,显然与原文不符,应该将“God”换成“Heaven",这样,既符合刘姥姥的身份,英语国家的读者也看得懂。(朱耀先,1997:4)
三、跨越习语翻译障碍的途径
1、直译
直译是指按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词句转换成译语的词句。(周流溪,1995;632)在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不同译本中.杨宪益及其夫人所译的译文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质。如“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杨先生将其译为“Truly,`Stormsgatherwithoutwarninginnature.andbadluckbefallsmenovernight"'''',充分保留了源语文化因素,保持了原文想象生动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汉语中也不乏外语直接译人的习语,如,"mldway''''''''(冷战),"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astickandcarrotpolicy"美国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陆通罗马)。直译可以传播源语文化,并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直译时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为前提。
2、意译
意译即着眼于传达原文意义的翻译。(周流溪,1995)劳陇先生认为,翻译就是意译;维奈和达见尔内提倡的“间接翻译”也即意译。如,“走狗,,可译为“anevilfollower"。又如,克林顿在访华的演说辞中曾巧妙地引用了中国的成语“实事求是":seekingtruthfromfacts。翻译,无论是汉译外,还是外译汉,需要意译时,我们必须根据源语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积淀来理解、把握,不能按照自己母语的惯性思维进行类推,否则便会造成误解,导致翻译中出现败笔。
3、直译加注
直译加注的方法在论及翻译方法的专著中很少提及,或未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列举出来。但是笔者认为,为使文化色彩浓厚的习语由源语进人译人语,并保持音、形、义、美的和谐统一,直译加注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佳方法。如,"Oheart,losenotthynature;letnitever.ThesoulofNeroenterthisfirmbosom.”(Shakespeare:Ham-let)心啊!不要失去你的天性之情,永远不要让尼禄的灵魂潜人我这坚定的胸怀。(朱生豪译《哈姆莱特》)
“尼禄”是谁?为什么Shakspeare在此用这个词?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了解西方的文化,译者在译文中保留了原文的字面意义的同时,用脚注的形式对其加以诊释,即“尼禄,曾谋杀其母”。这一注解诊释了该典故的由来,目的语读者通过此典故的提示,便可以理解Hamlet既恨其母负情负义,却又不愿轼之的矛盾心理。
汉译英的典型例子如:
“难道这也是个痴’(头:又像擎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葬花,可谓‘东施效擎’了……”(《红楼梦》第30回)"Can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ryflowerslikeTai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so,shesTungShihimitatingHisShih""…”HisS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h.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ADreamofRedMansions,1994)(杨宪益译)
四、结束语
【关键词】政论文翻译;译者主体性;表现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关注中国。作为阐释国家政策方针等重要内容的政论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口吻严肃,语气坚定,行文简洁,旨在解析思想,阐发观点,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具有准确性、政治性、时效性、单义性、客观性、完整性等特点[1],因此政论文翻译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王弄笙指出,政论文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利益甚至国际关系,因此对译文的要求极高[2]。
1970年代功能派目的论在德国兴起,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在注重译文功能的同时,目的论强调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可读性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际连贯,即连贯、忠实原则,但连贯、忠实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3]功能目的论强调对文本的分析,认为对文本分析有助于发现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翻译的深入研究以及“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因此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将从词汇、句法、篇章、修辞四个层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政论文汉英翻译中的体现,以期改进翻译技巧,做出更好的译文。
1 政论文汉英翻译策略
1.1 词汇
1.1.1 选用正式词汇
作为阐释、解析国家政策、方针、指导思想等重要内容的文件,政论文和法规文件一样也是正式文体,所用词汇语句严肃、正式,尽管某些场合下政论文中有较口语化的表达。在英译时应选用正式的词汇与结构,才能更好表达原文的意义和语气。此时,译者主体性就得以发挥。
例: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译文:Anyone who attempted to change the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dopted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would not be countenanced by the people; he would be toppled.
原句中“老百姓不答应”和“被打倒”有一定口语特点,但翻译时没有用表面对应的词汇来处理。所用的“countenance”和“topple”都是比较正式的词,更好地表现了原文严肃认真的态度。
1.1.2 词义准确
由于汉语词汇语义较宽,也较模糊,而英语词义范围相对较窄,在汉英翻译时需根据语境仔细推敲。若只据字面意思翻译成表面对应的词汇就可能造成误译,甚至影响国家政治事务。因此政论文翻译中,译者必须发挥主体性。
例: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4]
译文1: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keep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n independent customs territory.
译文2: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retain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可以看出两种译文主要区别在于“independent”和“separate”,前者与原文“独立”表面对应,但仔细考虑就能体味出“independent”有某种政治上独立的意思。“separate”虽不是“独立”的直接对应却能准确表达原文意义,即香港特别行政区单独定税,而非独立于中国。
由此可见,政论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有纯熟的翻译技巧还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思想,这些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1.3 词语搭配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特点及文化内涵差异,它们在词汇搭配上大有不同。汉语词汇语义较宽泛,搭配灵活,而英语词汇语义具体,搭配严格。政论文汉英翻译时译者要根据语境选择符合英语行文特点的搭配,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文。
例:质量问题虽然经常提,但现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
译文: We’ve alway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but only in general terms. That’s not enough: we have to give it priority and take practical steps to ensure it.
汉语中“突出地提”和“切实地抓”都是可行的搭配,而英语中名词占优势,若使用对应的副词和动词翻译不仅搭配不合理也显得突兀。因此译者需改用名词结构,这样语义清晰也更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1.2 句法
1.2.1 定语的处理
汉语是竹式结构,英语是树式结构,汉语趋向左延伸而英语则是趋向右延伸[5]。汉语政论文语言严密,前置定语较多。而英语中前置定语较少,趋向于使用后置定语及定语从句,符合英语右向延伸的特点。汉英翻译时若使用前置定语要注意用词简洁,使译文简练,也要根据行文需要调整汉语前置定语的位置,符合英语“短-短-长”结构特点。
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出现。
译文: A new situation will emerge in which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ulture will flourish.
“新局面”的前置定语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由于找不到一个简练的能完整表达原文的前置定语,若硬译译文就会生涩难懂,因此译者使用定语从句使译文结构更清晰、表意更清晰。
1.2.2 并列结构的处理
英语每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达意义。而汉语词类划分不明显,动词使用频繁,汉语又追求语言形式美、节奏美,常常使用多字字短语或叠词,因此汉语语篇中多并列结构。这在政论文中尤为常见,译者在处理并列结构时既可根据需要改变其结构使其符合英语特点,也可保留并列结构保持原文平衡。
例: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提出新办法。
译文: We shall accumulate new experience and try new solutions as new problems arise.
汉语用“积累”、“遇到”和“提出”三个动词构成一个并列结构,英译时改变了并列结构形成主从句。
1.2.3 汉语无主语句的处理
英语是形合性语言,每个句子都有完整的主谓结构。而汉语是意合性语言,主要靠语义实现连贯和衔接,主语可有可无。汉语政论文中无主句很多,英译时必须合理处理,补充主语或改变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例: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译文: The basic line should be adhered to for 100 years, with no vacillation.
汉语原句隐含主语是“我们”,此处译者用被动语态来处理,译文更简洁,更符合英语特点。
1.3 篇章
Halliday(1985年)指出,语篇衔接手段包括指代照应、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汉语是意合性语言,语篇的衔接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连接词使用较少。而英语是形合性语言,语篇衔接和连贯主要靠词的形态变化和衔接手段实现。[6]翻译时要尤其注意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根据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灵活处理。
例: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
译文: If the current policies were changed,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would suffer. So the people, primarily the 800 million peasants, would never agree to their being changed.
汉语原文缺乏衔接词,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而英译时添加“if”、 “so”连接词实现语篇衔接,更清晰地表现语义层次。
1.4 修辞
1.4.1 比喻的处理
刘宓庆(2006年)指出,“汉语重实,重形象,多具体的表现法” [5]。不难发现,虽然政论文是一种严肃的文体,但也借助大量比喻,使语言更形象生动。而英语中的比喻较少,且与汉语又很少完全对应,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差异,灵活处理以免造成误解,如可改换喻体或利用英语文化中相近的又符合语境的形象来替换原文形象。
例: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
译文: Price reform will be the hardest nut to crack, but we have to crack it.
本例中原句把改革比喻成“难关”,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比喻,为保持语言的生动性译文改变喻体用“hardest nut”,达到了与原文相近的效果。
1.4.2 拟人的处理
拟人在汉语中很普遍,而现代英语中除诗歌外已很少使用。“一些非人物的机构、地域等名称常被拟人化,被视为发出动作的主题。”[4]这一现象在政论文中尤其多见,译者应根据汉英拟人手法运用的不同对译文进行灵活处理,避免其僵化。
例: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译文: Great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汉语的主语由非人物性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充当,英译时不能机械地将其作为主语。译者使用被动语态将拟人化的主语转为非主语,避免了不合英语语法的结构。
1.4.3 重复的处理
重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倾向于重复词汇或句式以求表述准确或增强说服力。汉语政论文中常出现重复,使表达准确、读者听者深刻领会。而英语词汇形态变化丰富,忌重复。单其昌(1990年)指出“英译文中不要总是用一个词汇或短语,若用得太多,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用词要多样化”[7]。在政论文翻译时译者要灵活处理重复的词汇或句式,使译文符合英文特点,更易于读者理解。
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译文: The world needs peace. The people want cooperation. Nations aspire for development. Society seeks progress. This is the trend of our times.
汉语重复使用“要”,译文却使用“need”,“want”,“aspire for”,和 “seek”四个近义词来处理,避免单调重复,符合英语词形变化的特点。
2 结语
不言而喻,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家、人民关注中国、关注我们的治国方针、路线和政策。政论文汉英翻译涉及政治,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必将不断升温。目的论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政论文翻译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准确理解原文、忠实原文基础上,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准确把握目标读者的期望和文化, 才能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交际功能[3],获得更贴切的译文,为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萍.政治文献英译的疑难及其解决办法[J].山东外语教学,2006(5):109-112.
[2]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4(1):56-59.
[3]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0(5):85-88.
[4]王大伟,魏清光.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论文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
文化负载词汇(culturally-loaded words)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一般简单地分为民族专有词汇、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普通词汇和习语[1]。一般来说,包括替代式翻译、音译、解释性翻译、和意译。
1.替换
替换指在保留原文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某个指代意义不同但比喻意义相近的词语代换原文词语的方法,即用译入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2]。例如:开夜车(burnthe midnight oil);钻牛角尖(split hairs);低声下气(pocketone's pride);背水一战 fight with one's back against the wall(背墙一战);马后炮(mustard after dinner);耳边风 water offa duck S back;当电灯泡(play gooseberry);过河拆桥(kick down the ladder);昙花一现 a flashin the pan;酒肉朋友 fair weather friend。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如何克服障碍取得文化对等就成为翻译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实践证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能为译入语读者接受的文化对等的翻译方法。通过各种必要的变通手段,至少可以做到语用上的对等。
2.音译
汉英文化差异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了困难,汉语中的很多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形式和内容完全对应或者类似的表达,这时可以把原语里的词汇直接音译过去。音译的词经过长期而广泛地使用,会逐渐融入英语文化中,丰富英语词汇,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融合[3]。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功夫(kungfu)、阴(ying)阳(yang)已经普遍为英美人士接受。再比如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的翻译。“福娃”最初翻译成“friendlies”,自诞生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首先,friendly作为形容词意为:“和蔼可亲的,友好的,对环境无害的”。但是作名词是“友谊赛”的意思。既然在此用了复数形式文学艺术论文,必是名词无疑,意义上就说不过去了[3]。其次,friendlies听起来像是friendless(没有朋友)。每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都能体现主办国的民族特色,而friendlies这样的翻译从对外宣传的角度说,无法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该词的争议结果是最终选择了音译,直接翻译成Fuwa。既简单易记,又能体现了民族特色。
3.解释性翻译
音译只取其音、不取其义,虽然能让读者从语音上准确地接受,但译文成了完全的记音符号,原词的内部意义和文化意象完全消失,成了一种空壳。对于这种情况,在音译之后如果辅以一定的解释,则形式和内容可以得到有效统一。如:“三个代表”译成Three Represents (to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production forces, to represent the orientation of advancedculture and to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of the people in China);“四项基本原则”译成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four principles of adherence to the socialist road, the people’s democraticdictatorship,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and Marxism-Lenin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
解释性翻译固然在表意上力求详尽、清晰,但容易给人拖沓的感觉,因而这一翻译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就表意而言,这一翻译方法与音译可谓两个极端。折中的一种方法就是意译。
4.意译
中文读者因为同原文作者具有相同的文化预设,所以能够通过词的表面形式去理解交际信息的全部内容,而英语读者通常不熟悉中国文化,会按照自己的文化预设理解译文词汇,产生的联想也是不同的,甚至可能误解原文。
例如“拖后腿”,如直译成英语pull one’s leg,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中国话里的“馋猫”比喻人贪嘴,常含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按中国人的心理, “山羊”是个褒义词,如留着山羊胡的老人,而英国人却视“goat”为“色鬼,的人”。
因此在翻译此类词汇时,译文必须改变形式,以表达或补充与原语内涵相关的信息。比如鲁迅小说《祝福》的标题翻译成New Year’s Wish就不恰当了。“祝福”是指旧历年底文学艺术论文,有钱人家备办酒肉等,恭请天神祖宗享用,以求上天保佑。作者以“祝福”为题,写的却主要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实际上是拿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相对照,揭示社会的黑暗。如果把“祝福”译成wish,英语读者就会费解,因为英语wish仅仅是一种祝愿,并不包含祭奠神灵的意思。因此注重再现原文的内涵意义,把“祝福”译成sacrifice(专指供奉,献祭之意),并加上时问限定词the New Year,更能体现其所有的隐含意义。
5.结论
不同的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信仰和价值观造成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形成翻译中的文化冲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则是冲突的焦点。为了保持源语的民族特色,保证翻译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同时译文具有可读性,译者不仅要意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而且要熟悉文化背景知识,用不同的策略处理翻译文化负载词。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译林出版社,2002.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准确性高商务英语信函通常情况下会涉及经济活动,因此,用语上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模棱两可,杜绝不明朗的修饰语以及词意不清的词汇出现。商务信函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在准确用词和保证语法正确上,在数字和日期上展现的尤为显著,在表达过程中,任何误差都可能导致贸易交易失败。语句严谨我国各企业在贸易活动交流时也应有所要求,商务英语信函在用词和语法上有要求,不仅要求语法严谨,还要求用词精练。根据企业自身实际贸易需求,对交易中的各项要求需要逐一翻译,务必保证语句严谨,不出现低级错误。商务英语信函语句严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用短语代替时间介词或连词,降低语意不清的发生率;二是尽量回避日常用语,避免给人不严谨的感觉;三是针对信函中的复合词,在翻译时应注意用词规范和严谨,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商务信函翻译标准
1.灵活而准确商务信函记录中需要实事求是地记录,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但在细节方面需要进行修饰。信函的翻译内容需要简单明了、一丝不苟,在细节方面需要表达仔细,避免不必要的疏忽造成交易失败,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翻译中注意专业术语表达准确、贸易中的具体细节清晰明了、翻译内容叙述连贯无误(我们在中国已有10多年经营衬衫的经验,公司产品在当地市场畅销。)这样的翻译充分体现了商务信函的严谨和专业性。有礼有节商务英语是公函语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不仅要措辞准确,还要讲究礼貌,采用礼貌用词婉转地表达贸易中的各项要求,给对方企业留下好印象。例如,(望您查看附件我司的公司介绍,我们有合作的机会。)语句中强调了“望”“您”,注意了礼貌用语又将企业诉求婉转地转达给对方,体现了信函中的有礼有节。
2.符合公函问题标准和特征目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的标准以及原则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关,既要重在纪实,又要遵循原文的内容与公函的格式。例如在使用婉转语气时,可以在词语上进行斟酌,前提是符合公函标准和特征,对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礼貌用语进行修饰,从而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ailing(一帆风顺)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文化
与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Manproposes,God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Godbless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hell,aPandora’sbox等。
2、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have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drainapondtocatchallthe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generationplantsthetreesunderwhosetradeanothergeneration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DonJuan唐磺。意为风流浪子。Don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the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Ban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friendsarehandinglovewitheachother(亲同手足),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speaklouderthanwords。背黑锅holdthe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the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the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eye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imitationwithludicrous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Homersometimes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thewisearenotalwaysfreefrom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eyeforeye,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armedtotheteeth等。
3、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Leiden;1964
[2]Peter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
[9]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关键词:词汇;语言差异;翻译学习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在于语言,语言的核心在于词汇。汉语和英语虽然分属不同语系,特点迥异,但是都拥有大量的、丰富的词汇。对比英汉语言,人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词汇是对立词语,并且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功能和句法结构也有很多的类似或接近的地方。这些成为了英汉翻译的语言基础。
但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了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这种影响使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成为翻译活动中的最大障碍。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英汉
语言的差异,特别是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找出翻译的对策和提高翻译的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
1.英汉语言在词形和词性上的差异
语言中单个词的语法归类称为该词的词性。英语词汇可以通过自身形态的变化引起自身词性的变化,这就使得英语的构词法有着灵活性和多样性的优势。例如:英语的名词通过添加词缀可以变成动词或形容词;动词通过添加词缀也可以变成名词或是形容词等。英语构词法中词汇的变化大部分都是通过词汇本身形态的变化而产生的。英语的这一特性使英语具有强大的派生能力,许多的词都是由其它词通过词形的变化派生而来的。其中在英语词汇中变化最多的是英语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比如:通过对动词形态的改变,动词就会产生人称、时态、语态、情态以及非谓语(不定式、分词)的词性变化;也会产生词类的变化。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和英语比较起来,汉字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自身的形态,更不像英语可以由形态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汉语词汇的表意能力和互相组合能力要比英语强,所以汉语主要靠词汇、词序以及各个部分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2.英汉语言在词类和词类使用上的差异
英汉词类的数量大致相等,类别也基本上是对应的。但是,英语中的冠词(Article)和汉语的量词为各自所独有,没有像其它词类的直接对应。英语中没有单列的量词,一些起量词作用的词划归名词类。汉语中没有冠词,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或是代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英语冠词的作用。
在词类使用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别。英语多用名词而汉语多用动词。英语里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表词达意的能力非常强,是构成英语句子的主要词汇,它们由谓语动词连接,使英语语言的态势相对平稳和安静。汉语的代词、介词、连词使用的频率远低于英语,汉语造句主要依靠动词或是动词词组,从而造成了汉语的一种动态语势。
三、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具体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上,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了解并进一步掌握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1.英汉语言在词形和词性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英汉语言在词形和词性上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了英汉词类的名同实异。这中“同名异质”恰恰解释了语言现实中不同形式(词类)表达相同内容(词义)的“形异实同”现象。从翻译理论上说,这就是“词类转译法”的理论基础。英语语言可以通过派生法(derivation)和转化法(conversion)等构词方法的变化引起英语词汇形态的变化,进而引起英语词汇词性的变化,而汉语中的汉字和词汇没有任何这样的功能。和英语比较起来,汉字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自身的形态,更不象英语可以由形态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所以英汉翻译时两种语言之间的词类转换,亦称为词类转译就成了英汉翻译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基本的翻译技巧。常见的词类转译有: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互相转译;2.名词向代词的转译;3.动词向介词的转译。词类转译法的采用可使译文既能够符合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又能使其多样化。[例]Rocketshavefoundapplicationfortheexplorationoftheuniverse.
[译文]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英语例句中的名词“application”和“exploration”分别是在动词“apply”和“explore”后添加名词性后缀“-tion”而转变过来的。英语词汇形态的变化引起了词性的变化,而汉语没有这样的变化,所以英语例句中的名词在翻译时转译成了汉语的动词。
2.英汉语言在词类和词类使用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由于英语中的冠词(Article)和汉语的量词为各自所独有,没有象其它词类的直接对应;另外,英语里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是构成英语句子的主要词汇,而汉语的动词是构成句子的主要词汇;所以,翻译时应通过各种手段对译入语(英语)的词义加以补充、限定,在具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上表现为增词法。
[例]Wemustmakeacomprehensiveanalysisofaproblembeforeitcanbeproperlysolved.
[译文]我们要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才能解决得妥当。
英语例句中的不定冠词“a”为英语独有,汉语中没有对应词类,所以在翻译时将其省略。
四、结束语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学习和研究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在具体学习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不能很透彻的理解诸如增词法、词类转译法等的具体理论基础,更不能随心所欲的驾驭两种语言,确保翻译译文的准确、流畅。所以,如果能够吃透英汉语言的差异尤其是在词汇上的差异及翻译时的对策,对提高翻译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语境;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223-02
引言
“文学翻译是创造翻译文学的手段和过程。”由于文学作品在其创作素材、背景和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文学翻译在很多层面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译者必须充分把握原作及作者、目标读者群的文化语境,合理采用翻译策略,译出高质量、受欢迎的译文。
一、语境、文化语境和文学翻译
翻译是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活动。西方名言“Nocontext,notext”也点明了语境对翻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和制约作用。所有译文的产生都离不开对语境的分析和理解。
语境即语言环境,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他认为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文化语境含义的范畴进一步扩大,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文学翻译“从内容上讲,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艺术手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从语言特征上讲,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也应具有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和抒情性。”[1]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并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现象,文学翻译离不开对相关文化语境的深刻了解与认识,文化语境也从多个方面影响并制约着文学作品的翻译。
二、英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早期的英语国家地处西欧沿海地区,因其地理环境及气候的独特性,历来有着不同于其他西方大陆国家的生活习性和历史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因素在漫长的语言演化的过程中孕育并造就了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语境。众所周知,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有偏爱使用被动式的倾向,比如“Thedoorrefusetoopen”译成中文就是“我打不开这扇门”,前者读来客观,而后者更显主观。其实,英语中被动式的广泛使用与英语国家崇尚科学和理性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宗教也是英美国家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频繁出现在许多英语文学创作中,甚至还形成了一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固定用法。例如,英文中形容某人穷是说“aspoorasachurchmouse”(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而同一个意思中文却用“他穷得像叫花子”来形容。译者在碰到这类情况时需要仔细斟酌,如果按照归化译法,虽然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但却丢失了原文的文化色彩。
除此之外,《圣经》一直被看作是西方国家文学创作的两大源头之一(另一源头《希腊神话》)。西方学者也意识到“如果在后现代的今天还想让西方经典文学被读者们接受、读懂并欣赏的话,交接和熟悉《圣经》已是当务之急”[2]。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引用《圣经》典故的现象俯拾皆是,直接以圣经故事为创作原型的作品也屡见不鲜。如哈代《苔丝》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苔丝、安吉拉和阿克雷,就分别对应《旧约・创世纪》里的夏娃、亚当和蛇。由此可见,《圣经》对英语文化语境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它既是作者创作的源泉,也是英语国家人们的血肉,是与他们的生命牢不可分的一部分。所以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对其中的经典引用做到心中有数,务必要在理解了作者引用意图和深层含义后再开始翻译工作,以使译文准确,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原作者及译者的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创作即叛逆”这句话无论是用在原作者还是译者身上都十分贴切。对于作者而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制造一个还未出现过的艺术品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这就导致不同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创作手法、选材用料等都被各自的文化语境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英国著名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长于英国苏格兰西南部的农民家庭,他创作的诗歌大都以歌颂自然的壮美、劳动人民的淳朴以及爱情为主,诗风淳朴自然、极富乡土气息,这与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生活背景密不可分。因此翻译文学作品之前需要对作者的背景有大致的掌握,译者只有在了解原作者创作风格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其创作意图和行文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文,将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准确、流畅地再现出来。
对译者本身而言,正如我国文学大师郭沫若曾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译者受信仰、社会传统、教育背景等文化语境因素的影响,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翻译经验和原则有所偏好地选择原作和译文。一位喜爱外国小说的译者会很少涉及英语经典诗歌的翻译。同样译培根的《论读书》,王佐良的译文半文半白,古雅庄重,而廖运范的译文则平白如话,晓畅易懂。译者的个性化翻译就是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的最好体现。一个好的译文不仅能表达出原作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传达出原作的神韵,有时译作甚至会取得比原作更好的反响,这都归功于译者深厚的双语和双文化功底,以及对源语言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得体把握。
此外,在英汉文学翻译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碰到一些文化意象的翻译,这些文化意象大都是各个民族智慧与历史文化的结晶,且表现形式多样,但只要一提起,就会让具有相同文化语境的人产生心领神会的感觉,完成思想的沟通。但问题在于,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用语言学家的话来说“世界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却给它刷上了不同的颜色。”譬如“西风”在西方代表着温暖和雨水,为人们所青睐,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歌颂西风的巨大力量,表达自己对西风的敬畏和喜爱;但对中国人来说,“西风”往往意味着“严冬”和“寒冷”,其在诗作中的意象也常常偏向于冷落凄清。这种文化意象的错位反映在文学翻译的诸多方面,对这些文化意象的合理处理时刻考验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和对两种语言文化语境的良好把握。
四、目的读者群的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制约
“文学翻译的目的就是提供读者阅读的译本……考虑读者因素是译本成败的关键之一。”[1]所以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之前必须考虑这部作品到底面向哪些读者群。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译文有着不同的期望和需求,译者需对目标读者群的需求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据此选择恰当的文学原作进行“因材施译”的翻译工作。而且哪怕是对同一个作品的翻译,译作也应根据不同的读者群相应地调整翻译策略和基本要求。
翻译一部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的文学原著,如果是面向文化水平较高的读者,那么译者在求“信”和“达”的同时就不得不多下工夫力求达到“雅”的标准,反之,则如当下流行的外国名著的儿童译本,译者在翻译《茶花女》、《双城记》等文学价值颇高的作品时没有按照原作的行文风格翻译,而是尽量选择浅显易懂的词句,必要的时候还对原作进行删减以防对儿童读者产生不必要的阅读障碍。
随着中外交流的加深和英语教育的普及,不少读者已经具有了阅读原版小说的能力,面对此类读者的译作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今年来风靡全球的奇幻小说《魔戒》,其中译本由某著名出版社推出,但译本一面世就遭到的读者的批评,原因就在于部分读者在阅读原著和译作后,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漏译、错译、望文生义、凭空增译等问题。“有些批评之鞭辟入里让记者都惊叹普通读者对西方现代奇幻文学的熟悉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文学家与文学翻译者……传统译者出现了滞后于读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现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译者就很有必要审慎地处理原著文本并且谦逊地接受读者的批评意见,让译者与读者合作打造出一个更加贴近原著的译文。
五、.结语
“文学翻译是译入语文学吸收、借鉴外来文学,从而促进自身文学革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英汉文学翻译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帮助我国读者了解西方风土人情等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翻译活动离不开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在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的作用和影响力则显得尤为突出,译者若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文化语境,势必将对译文的质量和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使译文词不达意,令人费解,更有甚者会张冠李戴,贻笑大方。
参考文献:
[1]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7.
[2]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杨民生,陈常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5.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6]关孜惠.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7]宫雪斐.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J].青年科学,2010,(12)
1、引言
21世纪一来,新闻媒介和新闻手段日趋多元化,每天每时发生的新闻信息都以惊人的模式急速膨胀。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使用国家最多,影响力最深的语言,英语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据报道,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闻报道都是用英文的。由于新闻即时性,迅速性等特点,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家们一直在努力保证即时新闻准确迅速地传达到中国,使中国读者掌握到世界上发生的第一手资讯,获得同原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感知并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世界观的反应以应对波诡云谲的世界形势。
“新闻翻译是把用一种文字写成的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原语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信息,而且还能得到与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教育或启迪,获得与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和/或文学享受(刘其中,2009)。新闻英语有其固定的格式和模式,英语和汉语在语法和句型上的很多不同导致了译者尤其是初学英语翻译的学生在翻译时遭遇众多翻译障碍,在这其中,被动句的翻译就是一大难点。以2012年12月15日出版的《经济学人》中的《本周商务新闻》为例,在38个新闻句子中被动句出现了7次。可见被动句的出现还是较为频繁的。要如何翻译要求我们先对被动句的出现原因有所了解。
2、新闻英语中被动句频繁出现的原因
新闻英语中被动句的频繁出现是由被动句的构成有关的。美国语言学家特鲁在使用了系统功能分类法分析纽约时报的文章后发现,使用被动句会导致施事者的缺失。我们可以假设,这种缺失一方面是由于记者故意隐去施舍者;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施舍者不明所造成的。例如:Most of Anglo Irish Bank’s debt was raised in Europe, but in 2005 $200m-worth of notes were issued in America to insurance companies.此句中债主的不明导致作者使用被动句来完成句子。除此以外, 刘其中也指出“当信息中的接受者或者接受行为比施事者更重要的时候(尤其是报道灾难、事故、经济情况、某些事件的死伤者时),通常使用被动句。”例如:At least seven people were killed in Afghanistan as protesters and security forces clashed in several cities.在此句中,报道者力图向读者传递的信息是伤亡人数,这也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信息,在此条件下,被动句是最好的选择。
3、英汉被动句的认知对比
关于被动句,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从深层到表层结构的生成观到Croft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of Events)都已做过深度讨论,Croft更指出“把过程化的事件表达成状态化的事件是被动式产生的根本原因”。英汉被动句原型都产生于事件的状态观, 表达的是一个自足的( 没有外因即施事出现的) 理想化状态性事件。反映在语义上, 两种语言有相同的“受事+ 状态”结构( 熊学亮, 王志军,2001) 。
根据熊学亮和王志军的分析,英语被动句的语义结构原型为:“受事+状态”,句法结构为[ Subject + be + V-ed ],而汉语的被动句的语义结构原型为:名词词组( 受事) ( + 被) + ( 致使) 及物动词( “ 被”有时不出现)。句法结构为:[非人称性受事主语+ V]及[人称性受事主语+ 被+ V]。他们认为,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之间共性较多,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动词结构方面,英语被动句有明显的形态变化的标记,即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而汉语中除了特定句子中出现“被”字句之外,并没有直接的形态变化的及物动词。2.英语中通常用“by”来引出施事者,从而对施事者起到强调作用,但是大多数英语被动句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汉语中动词后标记处引出施事者。
4、新闻英语中被动句的翻译
(1)将英文被动句翻译为汉语被动句,即将[ Subject + be + V-en ]句式翻译成为[人称性受事主语+ 被+ V]。例如:The data were taken as more evidence that the American economy is on the rebound, though that was tempered by news that S&P/Case-Shiller’s home-price indices fell to new lows in December.虽然标准普尔住房价格指数显示房屋价格在去年12月创新低,但这一数据仍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反弹的迹象。
除了汉语中经常出现的“被”字句,我们也可采用一些例如“经过”、“受”、“使”、“把”、“遭到”等汉语显性的被动语态。
(2)将英文被动句翻译为汉语主动句,即将[ Subject + be + V-en ]句式翻译成为[非人称性受事主语+ V]。因为汉语本身由于没有显性的形态变化,常被认为是无语态的概念,所以在大多数新闻译文中都会将英文的被动句翻译成为汉语的主动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保留主语也可将主语翻译为宾语;在某些以it was+Ved为句型的句子中,可以将句子翻译为“人们认为…” “有人声称…”“据称…”等固定句式。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采用“将…加以…”“为…所…”的翻译方法,如:A court in Guangdong will decide soon whether Apple has rights to the “iPad” name, which is claimed by a rival company in China. 广东法院将很快判决苹果是否有权拥有iPad商标名,这一商标为中国一个竞争企业所注册。
5、结语
新闻英语可以说是语言体系中最具有时代性的一部分,在新闻英语中所遇到的句式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在这里单独列出新闻英语中被动句的翻译,借以理顺翻译思路,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进行翻译创作。
参考文献:
[1]刘其中. 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文化因素 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当今公认的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如果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外语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得当。
1 中文与英文的结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要在译文中找到一个与原文完全相对的词,短语或句子常常是很困难的事。以中文的“学校”一词为例。表面看似乎译为“school”,就可以了,其实“school”在英语中既可以指“primary school”的意思又有“high school”的意思,还是“college”“university”的意思.再如,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在汉语中有多个意思,既指“堂兄弟姐妹”也指“表兄弟姐妹”。甚至还可指不同辈分的亲戚。那么,到底该用哪一个汉语来解释呢?这就要看上下文了,要作到信息等值,就不能只顾表面的相似,否则译文就不再对原文忠实的反映,而是译者随意杜撰的。
2 中外的风俗人情和文化历史背景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名字称呼别人,如;Jacky,Michael,Linda,Jane,而某某先生,某某小姐,或太太。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犹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英语中没有一个笼统的称呼用来引起陌生人或不同姓名的人的注意,汉语则很方便,用“同志”就可以了,按英语的习惯,有时可以说“Excuse me,Pardon me,I say there”用语显得比较客气,有时说Hey,常不用任何称呼,不用任何语言,就靠清清嗓子,随便哼一声,或做个手势,以引起对方注意。在称赞人的问题上,也反映文化方面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人称赞自己的家人工作如何努力干的怎样出色,历次提级,得到奖励等等。他们也会夸自己的孩子学习多么用功,学习成绩多么好,在集邮小组里多么积极,在什么地方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在中国,人们就会认为这样做未免太俗气,他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自己的家人。
在这部分语言,尤其是成语,不仅难于理解,更难于运用恰当。然而能否正确运用成语,习语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如果完全不使用成语和习语就会显得语言文字枯燥无味,缺乏文采,用的过多或使用不当,就会使语言文字显得矫柔做作,不大自然。习语,俚语是老百姓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说法,因此它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积淀,这就要求在翻译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要搞清楚习语的深层含义,沟通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巧妙互译,才能不失习语的原有韵味。如:a piece of cake.这个习语充分反映了西方人的生活习俗,对他们来说,蛋糕是极其平常的食物,无论是做蛋糕还是吃蛋糕都是轻松愉快的小事一桩。对我们来说,蛋糕似乎是奢侈品,吃蛋糕是高兴的事,做就没那么容易了,但汉语里恰巧有一个反映我们汉人生活习俗的俗语“小菜一碟”,其功能与“a piece of cake”大致相当,因此,用“小菜一碟”对译“a piece of cake”,可以说既传“义”,又传“情”,较好地保留了语言的原有韵味。
3 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 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 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 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Thank you”,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不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我很乐意),Don't mention it(没什么)或You're welcome(不用谢)”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请”不宜用英语“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下车时,一般都说“After you(你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 吸烟时,一 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如果生病, 到医院看病应说“Go to see the doctor(看病)”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具有重大的意义。翻译是交际的一个过程,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所以学习语言和了解语言文化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的文化知识,有助于翻译的实现,交际的畅通实现。相反缺失了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所说的“culture shock”,搞清楚语言的深层含义,沟通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巧妙互译,才能不失译语的原有韵味。我们才能了解语言的魅力。通过不同的语言构成,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了解翻译的真正含义才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文化,了解翻译。因此,首先具备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达到阅读原文水平,以便于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其次,掌握英文的基本译法,只有能读懂英语的基本原文,才能了解外国文化,方便我们做中西交流;然后,熟知外国地理,历史,文学和风土人情,了解外国文化的知识构成才能翻译出好的著作,也能够充分掌握外国文化,对于了解世界有重要意义;最后,充分了解本国的语言词汇和风俗习惯,掌握好自己国家的文化是做翻译的基本要求,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分了解、熟识,才能够翻译出精彩的作品,做到词采,精妙奇思妙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 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外语研究出版社,2002.8.
[2] 汪晓丹.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教学出版社,2004.4.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1 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长期积淀下来的通俗而生动形象地描绘人情世态的定型短语或短句,英语称为“习语”。 在汉语和英文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习语是老百姓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说法,因此它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社会制度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习惯。尤金·奈达曾经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要搞清楚习语的深层含义,沟通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巧妙互译,才能不失习语的原有韵味。
2 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蕴涵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许多来自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以及文学典故的习语。要透彻了解习语的内涵,就要探求习语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2.1 地理环境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汉语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使人联想到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生长,春暖花开的蓬勃、繁荣景象。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是对于春风的真实写照。而“西风”在汉语的中含义恰恰相反,散发一种凄惨、悲凉的感觉和气息,如马致远著名诗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对悲凉景象的精确描述。这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是高山,东边是大海,东风吹来,舒心无比,而来自西伯利亚的西风则凛然刺骨。而作为英语发源地的英国是岛国,地处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东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故而寒冷,而西风则由大西洋徐徐吹来,温暖宜人。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 who didst waken from his summer dreams, The blue Mediterranean, where he lay, Lulled by the coil of his crystalline streams”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就把爱人比作,“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John Mansfield的“It i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cries. ”同是西风,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意蕴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自然环境的差异。
另外,中国大部分的国土不临海,人们的生活主要是依附于陆地。我国自古以农业大国而著称,土地在中国人传统理念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人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汉语中的很多成语与土地密切相关,诸如:土生土长、卷土重来、脸朝黄土背朝天、太岁头上动土等。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如: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揠苗助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然而,中国虽然地域广阔,但有着较长的海岸线。由于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距离大海较远。因此,“海”在人们心目中大多具有神秘、深邃的深层意义。这类成语有“海誓山盟”、“天涯海角”、“石沉大海”、“沧海一粟”等等。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的英国海岸线曲折多变,岛屿为数众多。她的航海业和捕鱼业异常发达,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spend money like water” 比喻花钱大手大脚挥金如土;“Being on sea”表示在海上航行的意思。而“being on land”则表示在陆上安居,有随遇而安的深层含义;“hang in the wind”原意表示在风中摇摆不定,内涵比喻做事犹豫不决,徘徊不定而左右为难。
2.2 宗教文化的差异
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人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始终。这在习语文化中也深刻的体现了出来,英语和汉语中的很多习语都与各自的有很密切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与佛教颇有渊源,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汉语中有许多与此有关的习语。比如“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救人—命,胜造七级浮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临时抱佛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数量可谓数不胜数。中国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古代称皇帝为“天子”。在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人要拜天地。很多习语诸如“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助我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等,无不体现出宗教对于语言的影响。
而在西方奉基督教教徒心中,上帝是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他支配着宇宙的万事万物。因此,上帝、天堂、地狱等词汇频频出现于英语习语中。如:“Whom God would ruin, he first deprives of reason.”(上帝要毁灭其人, 必先使他失去理智)。“depart to God” (去见上帝, 死),“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better wages” (有奶便是娘),“The danger past and God forgotten”(过河拆桥),“go to hell” 等等。同时,《圣经》对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和影响,英语中的许多习语就来自于《圣经》。如 “dove and olive leaf”(鸽子和橄榄枝,喻为“和平、和解”,“Garden of Eden”(伊甸园,喻为“人间天堂、乐园”), “A kiss of death” (死亡之吻,意为“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坑人的行为”)。由此可见,由宗教而产生的英汉文化差异也是很大的,在翻译中要注意这些词语的翻译,以达到翻译的准确。
2.3 习俗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丧葬、节庆、礼节等方面。习俗文化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动物的态度。中国人从心理上厌烦鄙视狗这种动物,如形容酒肉朋友的“狐朋狗友”、形容人冷酷无情的“狼心狗肺”、形容人势利眼的“狗眼看人低”、形容人的德行差的“猪狗不如”等等。“狗嘴吐不出象牙”、“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都带有强烈的对狗的厌恶之情,贬义色彩,在汉语文化中,狗的贬义色彩似乎已根深蒂固。而英语国家把狗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乌及乌)等等。中国人被称为是龙的传人,因为龙在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物,是神的化身。古时候的皇帝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民间有赛龙舟、舞龙狮等活动。龙被赋予了吉祥、神圣的色彩,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等都含有对龙褒义的感彩。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凶残有鳞的怪兽,恶龙的形象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的作品之中,因此,亚洲四小龙被译为four tigers的重要原因。
又如从饮食习俗来看,汉语言中有许多习语与饮食相关。中国人以米饭、面食为主,辅之以炒菜。在中国,小菜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因此我们就自然地用“小菜一碟”来形容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如:“家常便饭”、“小菜一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无不表明习语与饮食有密切联系。在英国,面包(bread)、牛油(butter)、果酱(jam)和奶酪(cheese)都是人们的家常食品,围绕这些主要食品产生出许多习语。例如:“one’ daily bread ”(每日的粮食,生计),“beg one’ bread ” (乞讨、乞食),“out of bread ” (失业),“in bad bread” (处境不妙),“a piece of cake” (容易做的事)。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提供了习语赖以生存的深厚土壤,并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
3 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
翻译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翻译就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言的信息。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再到张培基的“忠实通顺”及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等,这些主张互相补充、互相影响。“信”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不脱离原文。“达”则为简练、通顺之意。“雅”含有“美好”的意思,就是要在翻译过程中赋予译文以美感。在诸多翻译的方法中,直译法、意译法是英汉习语翻译中最常用的方法。
3.1 直译法
虽然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但由于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法。巴恩斯通认为直译法就是能够极力保持英汉习语之原意、形象和语法结构。直译法使得原文与泽文习语的字面结构和形象薏义都十分近似,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表达又形象生动,这更有利于读者的正确理解。例如:
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re
纸老虎 paper tiger
来得容易,去得快 easy come,easy go
很久没见 long time no see
以牙还牙 a tooth for a tooth
3.2 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指在翻译时,尽量寻找一此与原文寓意相近的俗语、谚语或成语来进行翻译,在保证原意的前提下,使得译文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译文繁冗拖沓,对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很难理解,因此舍弃形象对喻义进行意译,译文反而显得言简意赅、简洁明了。
入乡随俗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
事后诸葛亮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粗枝大叶to be crude and careless
易如反掌as easy as pie
大智若愚Still water runs deep
4 小结
综上所述,习语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是概括人类文化经验的精髓。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文化呈相依相存的关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它反映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英汉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化,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以上所讨论到的英汉习语翻译中反映出的英汉文化差异,尽量充分考虑文化背景与历史底蕴,将原文中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艺术特色充分呈现出来,从而有效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胡仲文.外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 肖薇.从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翻译[J].铜陵学院学报,2005,(4).
[3] 庄朝蓉.英语习语与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 刘丽华.黄小锐.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文化差异 源语文化 目的语文化 文化冲突
1.前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文化。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因为有翻译,哪怕是不免出错的翻译,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王佐良,1989:19)。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译中词义的确立。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彭保良,1998:25)。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达到更好地表达两种语言之间信息交流的目的,否则将有可能造成交际困难或引起文化冲突。
2.文化差异的表现方面
“文化”表征着传统和信仰,我们一出生就浸润其中,我们的一切行为,包括语言也因此受这种文化所制约(谢天振,2000:202)。文化之间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翻译中词语的选择。
2.1词汇
2.1.1颜色词
英汉两种语言,在颜色词的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中学生在翻译“红茶”时将其译成red tea,把“红糖”译成red sugar。而事实上,“红茶”应译为black tea,而“红糖”应译为brown sugar。在《红楼梦》的翻译中,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s将“怡红院”译成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把“怡红公子”译成Green Boy,而我国翻译大师杨宪益将其分别译为Happy Red Court和The Happy Red Prince。在英语文化里,green的意义与汉语里的“红色”文化意义更接近,而英语文化中的red给人产生一种血腥与暴力的印象。如:
(1)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译文:你以为我是好欺负的吗?(张培基等,1980:13)
在上面的译文中,有人将其译成“你从我的眼里看得到绿色吗?”。事实上,我们不能死译,green在英语中有“欺骗”、“新手”等意。而green-eye则是汉语中的“眼红”之意。汉语中常说的“红粉佳人”、“红榜”,与这两个词意思接近的表达应该是a young beauty,honor board,与其颜色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惯用“黄色”象征低级下流、有害人的身心健康的影视书画作品,以致有些学生看到yellow pages就理所当然地理解为“黄色书刊”,而实际上,英语中的yellow pages是指的分类电话薄。如果我们不清楚英语颜色的这些文化背景,在理解上就容易产生困难。
2.1.2与动物有关的词汇
中国人普遍认为“龙”是中国的图腾,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外国人则对dragon没什么好感,甚至把它看成是十分讨厌的动物。如表示某人很讨厌时,会说成“She is an old dragon.”。汉语里常说的“望子成龙”,如果我们将其译成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则会令外国人很不理解,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望子成龙”的含义,是希望其子女成为有用之材,则我们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将其译成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其次,dog在西方人眼中被认为是他们忠实的朋友,如:Love me,love my dog.表示某人幸运时会表达成“He is a lucky dog.”。而汉语中“狗”一般会有贬义,有“狗腿子”、“走狗”一说。另外,在汉语里,表示人的胆小,通常会用“胆小如鼠”,而在英语里则用as timid as a rabbit;当说某人很强壮时,会用“力壮如牛”,而英语里则用as strong as horse。如下面译文:
(2)这是你自己的祖母。拜拜罢,保佑你生龙活虎似的大得快。(鲁迅:《彷徨》中的《孤独者》)
译文:This is your own grandmother.Bow to her,so that she will protect you and make you grow up strong and healthy.(冯庆华,2002:24)
在上述译文中,“生龙活虎”译成了“strong and healthy”,翻译这样的词语,主要的是要透彻理解其在源语中的文化涵义,然后根据情况进行直译或意译。
2.2交际用语
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邓炎昌、刘润清,1989:159)。如汉语中的“你吃了吗?”只是一种问候,却让外国人产生一种是要请他吃饭之意;对“你到哪里去?”这样的汉语方式的问候也让他们感到很纳闷。
英汉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主要表现在“表扬”和“问候”等方面。当面对他人对衣着或所做出的成绩表示赞赏时,英汉表达完全不一样。请看下面的对话:
A:Your skirt is very beautiful.
B: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
C:你的裙子真漂亮。
D:是吗?不过我不喜欢这颜色……
如果将汉语的对话译成英语,则会让外国人一头雾水,这就是中西文化不同所造成的,中国人在对别人表扬时,总是用否定的回答来表示其谦虚。如中国人打招呼时惯用“你好”,“你吃过了吗?”。外国人打招呼时,初次见面用“How do you do!”,而熟人之间则用“How are you?”;在送别时,中国人喜欢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则回答“走好”或“慢走”,这就不能译成“stay here”或“walk slowly”。在英语国家里,他们道别时习惯用“Keep in touch”。
2.3习语、典故
语言习惯的不同形式是由不同的习俗、生活环境、人们的心理、表达方式和观察习惯形成的(欧阳小生、张建佳,2007:135)。习语的理解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
我们一见到“银河”,就很容易联想到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相会,而英语中则称为the milky way。中国人对the milky way感到很不理解。其实the milky way源于希腊神话,是天后Hera给Hercules喂奶时所滴下的乳汁凝成的一条路。再看下面的句子:
(7)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译文:青少年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张培基等,1980:162)
在上面译文中,如果不理解“wet blanket”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无法理解整个句子,“wet blanket”表示“令人扫兴的人”。同样,汉语中的许多习语更是让外国人费解。如我们常说的对事情有把握会说“胸有成竹”,若译成have a bamboo in his stomach就会闹笑话。其实,他们表达的意思是to 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before doing something,与英文中的to 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意思比较接近。要想译好这些习语与典故,不充分理解其文化背景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的。
3.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
3.1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原著、英文报刊杂志或观看英文经典电影,有意识地涉猎英语国家文化,并且要注意多积累一些习语和谚语等。在词汇学习时,不但要掌握词的概念意义,还要了解其内涵意义和文化所指意义,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和外国文化礼仪。
3.2有意识地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在对母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应有意识地将英汉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深入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避免文化冲突。在学习“Where are you going?”等句子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对比,他们就不会理所当然地认识这些句子的使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3.3用英语思维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多阅读,在阅读中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等,在阅读中获得习惯的表达。作为教师,要通过日常对话和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体验比较真实的交际场景,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不断提高他们学习和模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帮助传达两种语言地信息,否则会造成交际阻碍甚至文化冲突。但中西文化冲突也已越来越体现于文化融合之中。现在两种文化均已接受“Long time no see.”这样的表达,在汉语和日常对话中已有越来越多的词语引进和借用,像Internet,DIY这样的词汇已经涌现到母语文化中。本文只是对英汉翻译中在词汇、交际用语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翻译方法等方面未作深入的探讨。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所要达到的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建军.新编英汉翻译[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中国翻译,1998,(1):25-27.
关键词:习语比较翻译
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口语体、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同属较为发达的语言,故都拥有大量习语。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英汉习语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英汉习语有极强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形象生动,寓意深刻,韵味隽永,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1英汉习语比较
1.1英汉习语的基本共性
1.1.1结构的固定性
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pullsomebody’sleg”(愚弄某人)不可变单数为复数;“bytwosandthrees”(三三两两)不可按汉语习语改为“bythreesandtwos”.又如汉语的“去伪存真”不能说成“去假存真”,“三言两语”不能说成“两语三言”,虽然前者和后者意思没有很大不同,但是相沿成习,习惯上人们说的是前者,不是后者。
1.1.2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去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somebodybrown(使某人上当),showthewhitefeather(显示胆怯)等。
1.1.3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指习语应用的广泛性,社会成员在各种交际场合和各种文体中经常使用习语,从而不断丰富习语。习语以其简短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全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社会的语言财富,在广泛的范围里为人民大众所确认和应用,因此,很多习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1.2英汉习语的基本差异
1.2.1风俗习惯的不同
英国人爱狗,视狗为伴侣,因此,常以狗的形象比喻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如:
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中国虽然也养狗,但一般人在心理上厌恶鄙
视这种动物,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英国人和中国人信仰不同,英国人多信仰基督教,有不少习语与之有关,如:gotothechurch(做礼拜),powerofthekeys(教皇的权力)。在中国佛教是影响最大的宗教,习语有不少来自佛教,如“半路出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
1.2.2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英汉习语通常来自本民族的历代文献或民间口语。英语和汉语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习语的来源也各异。本国人虽能了解,外国人常不知所云,比如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者占很大比例,因此,在汉语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枯木逢春”,“斩草除根”。英国是个岛国,英国人钟爱海洋,所以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来源于航海业,如:plainsailing(一帆风顺),dropanchor(抛锚;定居下来)等。另外不少习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或诗文等,这类习语可称典故习语。英汉典故有各自的民族渊源,非三言两语能阐述清楚,如汉语习语:“三顾茅庐”、“未雨绸缪”等。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习语,如:flyonthewheel(狂妄自大的人)。
1.2.3比喻上的不同
英汉有许多同义或意义相近的习语,但由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有很多就不可能不明显的体现出两种不同民族形式,比如中国人常用习语“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而英语中的同义语是“likemushrooms”(像蘑菇一般),这是因为英国不产竹,甚至连“bamboo”这个词也是引进来的外来语。诸如此类的习语比比皆是,如:“neverfishnorfowl”的是“非驴非马”,“nosmokewithoutfire”的是“无风不起浪”。
2习语的翻译
2.1直译法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汉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正式语言。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时,读者可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如“雪中送炭”译为“toofferfuelinsnowyweather”.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趣味。
2.2意译法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来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beshatteredtopieces”;又如“Thedogthatwillfetchabonewillcarryabone.”在译成汉语时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2.3借用法
由于人类在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不免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则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这样的习语则可以采用借用法进行互译。如英语中的“practicemakesperfect”与汉语中的“熟能生巧”,又如汉语中的“破釜沉舟”与英语中的“burnone’sboats”都来源于两国的军事策略,因此用法和含义都相同。
2.4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即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寓意,前后含义重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用节译法处理,省去并列重复部分,如“铜墙铁壁”译为“wallofbronze”,不必说成“wallofcopperandiron”,长吁短叹用节译法译为“sighingdeeply”。
3结语
以上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其实,无论对汉语还是英语来说,习语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习语的翻译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从整体大局出发,力争做到译文既保留原文的习语韵味,又能通顺、畅达地表达原意。
参考文献
[1]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关键词]文化异同;翻译;影视片名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邢福义,1990)英汉两种文化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得英语和汉语各具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利用生活中不同的语言表达渠道,深入地研究其中的语言运用,挖掘其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深层文化含义的异同,正是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增强英汉文化交流的一条蹊径。
作为一门影像艺术,电影不同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它无法像书籍、报纸一样陈列在案。吸引观众的往往首先是片名,它是影视作品的品牌商标,直接起着“导视”和促销的作用,同时它作为鲜活的语言运用实例,也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取向及不同民族的审美态度。影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译人语的语言习惯和规范,又要富有魅力;既要重视原语片名的内涵,又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特别是影视观众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片名翻译更需讲究译名的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做到形神兼备,雅俗共赏,文情并茂。因此无论是英语片名译成汉语,还是汉语片名译成英语,都离不开对英汉文化异同的考虑,发挥英汉语言的文化优势,用译入语文化中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将原片名翻译出来。
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一般分为直译、意译和直意相融等方法。至于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文化异同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因为翻译不仅是语际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在影视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其文化差异因素。在微观方面,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充分理解、传递原片所负载之文化信息、情感,避免误译。由于英汉民族在社会发展、历史政经、价值观念、风俗伦理等方面的不同,所产生的语言也难免你有我无,你无我有,导致“文化空缺”。此外,形式类似的中英文,也可能会所指内涵或所附带的联想截然不同,从而造成“文化冲突”。在宏观方面,译人语文化对原语文化进行选择、规范、强化等,同时附加自身文化色彩,因此产生“文化重叠”和“文化对应”。 以下我们将举例具体分析英汉民族文化的异同,即文化对应、文化重叠、文化冲突和文化缺失,在影视片名翻译中的体现和影响。
一、文化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原名和译名可能在形式上不同,字面含义也不互相对应,但其传达的文化内涵却是相同的。
例如好莱坞的一部老影片Blood and Sand,从片名上看,似乎是讲述一个年轻的西班牙斗牛士的奋斗浮沉的故事,但深究其主体却是在揭示个体在面对死亡时的人性特质。如果将片名直译为《血与沙》,虽然也可以使人想到斗牛时的场面――黄沙地,鲜血,令人领会影片深刻的主题。但译者根据影片的内容,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增加了两个色彩词,译为《碧血黄沙》。“碧血”一词出自《庄子・外物》:“苌宏死于蜀,茂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用在这里使人不禁联想到有人为自己追求的事业而流洒鲜血甚至不惜献身,很好地切合了影片的主题:碧血丹心,黄沙万里,斗牛士的生命终结在斗牛场上。原片名由三个单词组成,而译名是四字成语,虽然字数不等,形式不同,却都是名词与名词相互对立:blood对sand,“碧血”对“黄沙”,表达了英汉文化对平衡美的一种重视。
二、文化重叠
如果影视片名体现英汉文化重叠现象,那么翻译时可以直译原名,即译名与原名字面意义相同,相互呼应,其蕴含的文化含义也相互重叠。
美国影片A Walk in the Cloud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葡萄园中相爱的动人故事,该片名直译为《云中漫步》,既保持了原名的含义,又充满了诗情画意。英语文化里的heaven、汉语文化里的“天空”都是人们向往的最美好的地方。英语中有习语walk on air,be on cloud nine都指一种非常高兴的状态,而汉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高兴的好像“飞入云端”。此片的原名和译名完全对应,都喻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就像在天堂里那样美好,这样使英汉两种文化语境中的观众都能顾名思义,浮想联翩。
三、文化冲突
处于这种情况下,翻译片名虽然可以在译入语中找到直接对应的译名,但由于会涉及不同的文化禁忌,产生不良含义,因此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避免文化上的冲突。
美国影片Ghost讲的是一对情侣相亲相爱、至死不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英语文化中,鬼神一般都与宗教有关,人们认为鬼神并不可怕,而只是人们心里善与恶的体现,是人类心灵体验的一种人性化。而在汉民族文化里,鬼神一直是一种禁忌话题。因此在英语文化中不会引起反感的鬼神在中国很可能受到抵制。于是译者聪明地采取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为《人鬼情未了》,“鬼”直译自Ghost,“人”与“情未了”意译于该片的情节和内容。可见,翻译时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可以避免因文化上的冲突而产生的误解。又如200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中文影片《卧虎藏龙》的英文译名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这种逐字逐句的直译,丝毫没有考虑到英汉文化的差异。汉语中,“龙”、“虎”都比喻英雄人物,如“人中龙凤”、“虎胆英雄”等。“卧虎”和“藏龙”――虎卧倒了,龙躲起来了,原本威风凛凛的龙虎都失去了生气,暗喻英雄末路,令人黯然神伤,非常切合影片的主题。英语中,dragon其实是指凶残的野兽怪物之类,是可怕的事物的代名词,与汉语中所指的英雄之意完全是南辕北辙,根本引不起英语观众的积极联想,更不要说文化共鸣了。文化的冲突在这里表现得十分突出。不如采用意译的方法,试译为Doomed Heroes,虽无原片名的神韵,但至少还契合影片的内容。
四、文化缺失
影片原名因涉及相关的文化因素,在译人语文化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因素,文化因子的缺失使译名不得不采取迂回路线,直译相融,或直接用意译。
流行一时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对孙悟空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前的一段经历进行了戏说。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这部小说的英语国家的观众来说,可能连孙悟空是谁都不知道,如果采用直译,译为The Story of Going West,恐怕是云山雾罩,令人误以为是一部游记。译者入乡随俗,借用了西方神话中关于Odyssey漂泊欲返家的故事,将该片名译为ChineseOdyssey,意指唐僧师徒四人西游取经的故事就如Odyssey返家的旅程一样充满艰辛,帮助西方观众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去理解,不因文化的缺失而产生误解。这种基于文化入乡随俗的译法,不失为打破文化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功能译论;政府网英文版;功能性翻译失误
一、引言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诺德对“翻译失误”的定义为:“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翻译方法(或结果)就是一种翻译失误。”而对于翻译失误的具体划分,诺德将翻译失误分为“功能性翻译失误”、“文化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和“文本特有的翻译失误”。
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市级政府网站的国际化为该城市与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网络纽带。市级政府网站英文版是外籍人士了解政府政策、网上办事的重要平台。但是不少政府网站的英文版出现了极多的功能性翻译失误。作者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举例分析长沙市政府网站英文汉英翻译存在的功能性翻译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政府网站的翻译要求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翻译文本的预期功能以及译文的目标读者。下面将分析长沙政府网英文版译文的功能分类以及网站的预期读者。
1.译文的预期功能。长沙市政府网英文版的主要功能是公布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吸引外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长沙本地及国内外重要新闻,长沙各行政单位职责介绍,外商在长沙投资关于长沙企业的广告,外籍人士来长沙旅游推荐以及网上咨询问答等。依据功能翻译理论,这些内容可以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与“感染型文本”。表达型文本侧重具体事实的叙述,主要是政策法规,新闻的。感染型文本则主要为提升长沙的国际形象以及推荐长沙企业吸引外商在长沙投资。
2.译文的目标读者。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翻译文本的类型,还需要考虑译本对于预期读者的可读性以及可接受性。长沙市政府网英文版的目标读者主要包括在长沙读书的留学生,在长沙投资的外籍人士,来长沙旅游的外籍人士以及国外有意来长沙投资的外籍人士。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到预期读者由于在中国语言、文化及社会知识等方面的缺乏,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对翻译文本进行适当的调节。由于不同语言之间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使译本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规范,以求译本具备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三、长沙市政府网英文版失误分析
功能性翻译失误是指译文的翻译偏离了预定功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略或误判的译文的功能以及忽略了译文的预期的读者,从而使译本未能达到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1.呆板的逐字翻译
(1)Dong'anYoungChicken(长沙政府网英文版)
例一是长沙政府网英文版对于长沙名菜“东安子鸡”的翻译,是标准的字面的翻译。这样的翻译有损译文的可读性并且简单的字面翻译并不能为读者展现这道名菜的精华。笔者查阅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编撰的《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汉翻译》发现该书对“东安子鸡”给出的翻译为“Dong’anVinegarChicken”,该书并没有字面翻译“子鸡”,而是稍作调整,在菜名的翻译上使用了“Vinegar”。“Vinegar”,醋,是制作东安子鸡的重要调料从而使该菜具有酸酸的口感。这样的翻译打破了字面翻译的束缚,使译文容易理解与接受。
2.译文对源语特有的历史及文化现象缺乏必要的注释
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预期读者在中国历史及文化上缺乏的背景知识,应通过注释的方法为读者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使译文更具有可接受性。
(2)Withalonghistorystretchingbackmorethan2000yearsChangshahasareputationas"HomeofQuyuanandJiayi"and"CityofChu-Han."(长沙政府网英文版)
上例中对于中国历史人物“屈原”与“贾谊”没做任何的注释,这大大降低了译文的可接受性与可读性。由于对中国历史知识的缺乏,读者很难明白语句中引用两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所在,无形中损害了译文的功能性。
四、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是当代德国译界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对于解决翻译结论与翻译实践脱节的问题有重大的贡献。通过借鉴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有益观点对于指导政府网站汉英翻译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勇.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J].外国语学报,(28):70-73.
【关键词】英汉语言 文化差异 政论英语 翻译
翻译工作起源于语言,但是也终止于语言,这一点在各种语言交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人类思维方式的相同处以及差异点是互相制约和促进的,这一点可以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看出,所以语言表达的差异来源于思维方式的的不同。在语言思维方式的表达中,西方国家侧重于数据分析,将事物通过抽象化的方式展现;但是东方的文化则更注重实践探究,讲物体具体化,实物化。只有依据原文实际进行翻译,又要考虑英汉两国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才能翻译出优秀的文章,被广大读者所认同。
一、翻译工作现状
美国语言学教授了一本关于语言的著作《各国语言文化交流》,他在创作这本书时的意愿是为学习语言的人提供一个参考,但是这本书现在已经为各国研究语言文学的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在二十世纪中期语言的发展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方法理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他们都一致认为语言依赖于文化,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而翻译刚好就是连通这两者的桥梁。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现代化社会发展构建的产物,是精神文明的体现。从整体来看,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以往翻译遵循的大多是原文分析和原文重现,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知直到本世纪70年代才被提出并引起公众关注,现在文化差异与翻译密不可分,文化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随着各国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翻译工作中应该考虑文化因素,不然就会失去原有的风采。
二、分析英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所存在的差异
1.英汉语言文化重要性。世界文化的特点就是多样化,文化作用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内容,我们想要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就要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慢慢地熟悉它。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绝对的联系,文化是语言的载体,所以语言的差异性大部分是来源于文化的差异。文化不仅仅包括风俗习惯,还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上,语言的表达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篇幅结构、文化内涵、逻辑思维等。英汉翻译不仅可以促进两国之间语言的沟通,也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是两国交流的桥梁。从文化交流的层面来讲翻译是翻译人员摆脱陈旧的翻译思想与方法,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对两国的文化做出变换与融合,并且使其形成一种全新的、有活力的文本。任何的翻译工作都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只有学习并掌握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以及联系,才能把翻译作品提高一个水平,所以英汉两国的文化差异对于翻译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2.方式与语言。思维在语言的表达上也是一项重要的要素。思维是语言的依据,语言表达的工具是思维,两者相辅相成,但是两者的分量却是不均衡的,总的来说思维决定着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思维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它是全人类共享的,语言虽然有国界之分,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推理想象、结合实践理论的方法进行表达,使翻译人员所传达的意思与原文一致或相似。
3.综合型和分析型。人类的思维方式大致分为分析型和综合型。西方国家注重于分析,他们会把一件事物拆解分析,认清他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但这种思维方式却只注重眼前,不考虑以后;东方国家属于综合型思维方式,他们注重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纵观全局,全面发展。从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来看,无论是哪一种思维,单项选择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学会语言的表达与翻译。
三、对政论英语翻译的思考及探究
政论英语翻译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不能容许半点差错,每个单词都要确保转换的准确性。大部分的政论概念不仅与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关联,还涉及到国家的领土与问题。首先从国家的经济利益出发,假如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失误,轻则引起两国之间的误解与纠纷,重则影响国家利益,导致经济格局的改变;另外是政论英语与国家文化的关联,一旦在政务英语中出现错误,国家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国家发展格局的表达都会出现偏差,影响国家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最后是对国家及尊严的影响,在面对国外来宾时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旦出现政务英语方面的错误,就会给两国的关系打上问号,或多或少都会对国家的政治格局以及ν夥⒄勾来影响。
四、结束语
在政论翻译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英汉两国之间文化以及语言存在的差异,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英汉两国语言基础,还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调整。有些内容在中国的文章中出现了,但是这部分内容在国外的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所以翻译工作者要在翻译中做出明确的解释,避免产生误会,错解文化内涵。不得不说,从表面上看,英汉两国文化还是有相似之处,但经过深入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存在的细微的区别。因此,在翻译时要以原文为基础,以两国的文化作为参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被读者接受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