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六步教学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鲜明的时展特征的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加工传递并表达信息,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②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
(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
(2)完成导学案。
三、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吴寿生
摘自:《智鸟教师网》
以多元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理论认为,能够成功地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就是高能力的人。这种能力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与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思想是一致的。我校“六步循环教学法”中的提问探究,大大地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笔者探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问题体系 ”。这个体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方法”为中介,以“探究过程”为结果,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构建了五个层次的问题,称为“问题体系”。
1、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问题”和“方法”师生均知,“答案”教师知学生未知,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中设置好一装置,使三个种子分别处于三种环境中,请学生猜测它们可能的变化。”这类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应用十分普遍,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类提问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最小,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提问。
2、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是“问题”师生已知,而“方法”却对学生隐蔽,要求他们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大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例如在学生认为阳光是种子萌发的条件时,提出如何设置实验方案证明。
3、第三个层次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其答案相应也是多元的。这类提问通过方法的拓展,加大了能力培养的力度。由一系列的方法,产生一系列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线性向非线性的多元方向发展。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先生认为,“获得一个好主意的最佳方法是先得到许多的主意”。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育举措。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时,发散出种子被虫子注了会有什么结果?(也许萌发也许不萌发,视情况而定)种皮去除会萌发吗?种子煮熟后会萌发吗?种子未发育成熟时会萌发吗?等等。
4、第四个层次的问题是要求方法和答案均是开放的。例如猜测种子萌发的可能条件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等……不同资质、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这类练习使学生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他们多元智能的发展,使他们有机会对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选择,促进他们形成宽容开放的心态。又如提供实验材料,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如何展示种子萌发过程?
5、第五个层次的问题,不仅方法答案开放,而且问题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出问题。例如,写出你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你疑惑不解的问题,自编课堂检测题及自行设计实验课题等等。将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视为能力培养的最高层次。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推行新课改的前提下开展“三案六步”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总要求,对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 课题研究目标明确. 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来探究“三案六步”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来打造“高效课堂”。课题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有较强的可行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 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三案六步”教学法为依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4. 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课题中的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
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关键词:六步循环教学法:新课程: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1(S)-0006-3
1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价值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统整各种教学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呈现在教师面前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实践表明,最具吸引力的教学资源是具有本地区区域性特征、探究性特征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教学资源。在开发利用地方性教学资源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是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多层次实践运用,我们提出高中物理新课程“六步循环教学法”的概念,并进行了广泛的课堂教学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六步循环教学法”
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尝试法、实验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快乐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等,都是教师们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的价值追求侧重点是不同的,其实现的教学目标也不完全相同。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即“教无定法”,但在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选用或开发与其教育教学思想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选择。
“六步循环教学法”是基于新课程地方性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的课堂教学新实践,该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教学即知识创生”,其关注的要点是“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落脚点是“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该教学法主要由六个步骤有机实施。这里的“循环”是指知识与能力的互动发展,同时也指学生发现新知与知识运用的循环发展。“六步循环教学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该教学法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为轴心,通过问题牵引、资源共享、问题驱动、规律探究、知识运用、发现新知,进而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并以新问题为起点不断循环教学,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螺旋发展。
3“六步循环教学法”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3.1价值取向
(1)对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诠释:循环教学中以问题为牵引,以教学资源共享展示为背景,体现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从中诠释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2)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循环教学中以知识运用为落脚点。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延伸实验与课外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教学中以问题驱动、规律探究为重要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展示和归纳演绎。使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交互中潜移默化。
3.2基本原则
(1)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
循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或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寻找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在这过程中必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走进自然、关注社会的原则
开发教学资源、将演绎归纳后的知识加以运用,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实践调查活动促进学生将视野扩展到自然和社会。从而培养其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循环递进、层层提升的原则
在知识运用中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牵引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问题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和发展的桥梁,成为学生开启未来的钥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必然得到螺旋发展。
4“六步循环教学法”与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在“六步循环教学”中。有着重要价值,“资源共享”环节中没有有效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特别是地方课程资源)做支撑,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在开发地方教学资源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4.1实地考察编写
通过实地考察。教师能从更多细节全面了解教学资源的适用范围以及与已有教材资料的相互联系,也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能更广泛地了解地方教学资源的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的方向和可能性等。
我们走访了重庆市内、外环高速公路、轻轨列车(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及机车启动模型)、两江游船(用于动力学)、长安汽车制造厂(用于运动学、动力学、功率、电路、热学)、合川嘉陵江寸滩水力发电枢纽、重庆珞璜火力发电厂(用于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变压器及电能的输送)、重庆气象局(用于热学)、重庆地震研究所(用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房地产开发建设工地等。在走访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地方性教学资源的确是丰富多彩、价值无限的。
4.2网络搜寻编写
实地考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长期进行,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适时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搜寻更方便、更适时,内容编辑更加便捷。
登陆华龙网、重庆热线、大渝网、重庆晚报等网络,主要以与高中物理教学有关的科技信息以及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产与生活信息为主,下载部分内容作为物理知识的背景材料。经过数据计算和处理。结合教学进度编写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资料。
照片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一组照片或是一段录像则更能体现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揭示物理规律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在进行拍照和录像时,以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为重点要素,对关键点实施全程录像。拍照和录像后进行素材的编辑和处理。从图片的清晰程度、图片的视角以及关注点进行取舍。
通过收看“重庆新闻联播”、“天天630”或者电视连续剧等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地方性教学资源。有些教学资源蕴含在一段新闻中,有的则仅是一个画面。看过以后。通过网络电视新闻进行下载和编辑。
4.5报刊新闻编写
从重庆日报、晨报、晚报、时报等相关地方性报刊上搜寻物理教学资源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时性。由于报刊里的教学资源背景材料在文字上已经比较规范准确。因此,通过报刊收集教学资源比较快捷。
5教学案例简析
在实施《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第五节“电能的输送”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六步循环教学法”。该节的“三维教学目标”为:理解并掌握远距离电能输送的基本要求与方法;理解并掌握输电线路的方框图。掌握输电线路中功率、电流、电压及其相关变化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能计算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升压或降压变压器变压比等。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升、降压变压器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培养学生对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使其逐渐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在教学资源开发阶段,根据学生提议。我们走访了重庆区域三个发电厂,分别是合川嘉陵江草街水力发电枢纽、合川涪江渭沱小型发电厂和重庆华能珞璜火力发电厂。作为课外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物理教学与学习的需要,师生收集了与电能输送相关的学习资源。以下是“六步循环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及简析。
5.1问题牵引
学习小组自主推荐一位同学交流参观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并提出所遇见的问题。教师归纳后提出第一个问题串作为问题导学:
(1)怎样才能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怎样减少输电导线电阻?
(3)怎样减少输电电流?
5.2资源共享
学习小组利用参观考察和网络搜集、课外学习收集的资源进行交流,完成第一个问题串相关问题的讨论,并进行班级第一次交流,重点解决第三问题,得到初步结论――高压输电。
5.3问题驱动
教师设问: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高压输电能减少电能损失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发表实验设计:逆向思维,将220V交流电降压至24V后用导线与“24V、100W”电灯相连接。结果电灯非但没亮,输电导线在通电瞬间被烧断。
如何实现远距离输电。输电中到底有哪些物理规律,设计问题串2进一步驱动学生开展深层次探究:
(1)设计远距离输电方框图。
(2)探究输电线路中功率、电流、电压及其相关变化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3)输电线中的能量损失如何计算?
5.4规律探究
分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理论探究,6分钟后进行班级展示。之后,教师用PPT总结:
(1)远距离输电线路设计图(形象解读输电过程,此处略)。
(2)输电过程的基本物理规律如PPT所示,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适当拓展讲解,重点阐述能量损失的计算方法以及变压比。
5.5知识运用
将考察合川渭沱发电站收集的资料编成以下习题,培养学生的数理计算能力。
合川渭沱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为10KW。输出电压为400V,向距离较远的用户供电,为了减少电能损失,使用2KV高压输电,最后用户得到220V、9.5KW的电能。求:
(1)发电站升压变压器和用户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输电线路电阻R。
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请最先完成小组用视频投影仪进行全班展示讲解。
5.6发现新知
教师对全班展示小组解答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并请其它小组进行学习评价。发表其它求解方法。之后,教师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以下问题:
(1)交流输电时。有哪些无法克服的输电弊端?
(2)直流输电有哪些优点?如何才能实现直流输电?
(3)目前世界上超导输电发展情况如何?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各国输电工程建设或进一步实地走访发电厂、变电站了解相关信息,作为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并对远距离输电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相关科技论文。
一、“六步四法”模式结构中的“六步”教学环节“六步”教学环节是由职业教育理论讲座、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操作训练、企业实践走岗、教学研讨演练、培训成果展示六个要素构成。六要素在“六步四法”模式运用中的作用分别表现为:职业教育理论讲座,奠定职业教育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提升,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理解;技能操作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实现“双师型”;企业实践走岗,了解企业岗位要求、生产流程和技能人才需求,使职业教育教学紧跟企业;教学研讨演练,提高学员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培训成果展示,检验培训成果,总结交流提高。
(1)职业教育理论讲座。即由职业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兼职教师对学员集中进行职业教育政策与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为学员的自学奠定基础。
(2)专业知识提升。即由基地专业教师对学员进行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的培训。让学员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动向,掌握该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理解、消化专业知识。
(3)技能操作训练。即学员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由专业教师指导,在实训中心进行操作、加工,做出合格的产品,并进行分析、展示,把理论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该专业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做到一师双能。
(4)企业实践走岗。即学员带着问题走向企业,通过企业实践走岗,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工艺和技术、生产流程、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向产教融合迈进,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5)教学研讨演练。即学员以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础,运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说课、讲课,并相互进行评判,掌握该专业所涉及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师教学艺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培训成果展示。即以多种形式展示学员在培训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培训工作总结、教案、公开示范课、论文、作品和企业实习报告。
二、“六步四法”模式结构中的“四种”教学方法为使上述六步教学环节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在培训操作过程中主要采用四种教学方法,即讲授法、理实一体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1)讲授法。讲授法即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理念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员。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职业教育专题讲座和专业基础知识讲解。
(2)理实一体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突出学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项目教学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员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员自己负责,学员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员唱“主角”,教师为“配角”。
(4)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员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三、“六步四法”模式结构中的“四种”学习形式为使“六步四法”模式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可采用四种学习形式,即“他助”“互助”“网助”和“自助”。
(1)“他助”,即借助多方力量进行学习的形式。主要用于专家讲座、专业知识传授等。
(2)“互助”,即学员之间互相帮助、彼此交流切磋。可在培训多种环节中运用。
(3)“网助”,即学员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微信、QQ等现代工具,学习新的理念、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1 教学基本程序
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包括提出目标(教师活动) 设计方案(师生互动) 预审方案(师生互动) 实验尝试(师生互动) 汇报交流(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 (师生互动)6个环节。
提出目标: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研究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提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问题的提出要注意如下两点。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便于学生及时理解学习要求。第二,问题要有层次性,既要让学生自学讨论有一定的容量,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去完成。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时,可用如下两种方式提问。问题一:通过某导体的电流Ⅰ和加在两端电压 V以及导体电阻R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研究方案。问题二:通过导体的电流Ⅰ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明显地看出,用第二种方法提问,导向性不强,同时层次也太高,学生无从下手。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实验目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主要包括 :仪器、装置的选用和安装,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这个过程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酌情加以引导,但不强调千遍一律。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较好机会。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实验思想、方法,了解仪器的规格和性能。例如,在研究测电阻方法时,既可用电压表、电流表来测电阻,也可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定值电阻),或者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定值电阻),常见的方案多达8种。如果考虑到实际[是提供写作论文的网站,欢迎光临dylw.net]测量效果,还需要考虑仪器规格组合,方案就更多了。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动脑,各种方案都可能出现,甚至有的方案教师还未想到。用这种方法教学,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预审方案: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评审方案,实现师生、生生互动。由于不强调方案的千遍一律,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有的可操作,有的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有的虽符合实验原理要求,但现象不明显或者无法达到效果等。在组织学生汇报和审核方案时,教师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案,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教师不武断判定正确和错误。二是要组织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审核,突出教学主体性。对学生无法判定的方案,可适当引导或者留下一步“实验尝试”中解决,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判定方案的正或误。三是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学生要加以表扬、鼓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若一时无法解答,要利用课外加以辅导或者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四是对学生展示的方案要及时归类小结,对尚未思考出的其它可行方案,要及时引导学生继续讨论,进一步完善方案。
实验尝试。根据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分组对不同方案分别动手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学校,采取分组实验形式,实验条件差的学校一定要有演示实验。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是: ①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案设计的技巧。由于方案的多样性,仪器准备应做到多样化,超出课本要求去准备实验仪器。也可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来完成方案的验证工作。②修改实验方案。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对仪器规格、性能了解不准或者方案有误,使实验达不到理想效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实验方案。③通过实验发现物理规律,达到实验目标。④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实验尝试不同于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所用仪器、步骤、方法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实验成功率很高。而尝试实验方案带有探索研究性质,成功率较小,这需要发动全体学生参与,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实验素养。
汇报交流。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内容包括:①本小组实验方案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②实验中,如何修改实验方案,使方案更完善,现象更明显。③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在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归类记录,对实验不成功,要帮助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可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再次实践,也可布置作为课外作业。
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验情况,组织学生总结实验规律。通过成功实验,总结实验技能和技巧;通过失败实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实验数据或现象分析,得出物理规律。
2 教学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有明显不同,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创造性
传统的学生实验,对学生统的太死,对仪器、装置、步骤、方法作了统一的要求,学生属于模仿实验,验证实验。而“六步教学法”则要求学生自己去摸索、实践,去发散思考,去创新。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2 民主化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权威”,而“六步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向教师或同学质疑,可[是提供写作论文的网站,欢迎光临dylw.net]以怀疑,可以发表不同观点。学生的错误观点,通过实验事实加以认定、纠正,既尊重知识,又尊重人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
2.3 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六步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性,把学生活动安排在每一个环节内,不仅有学生的自学、讨论,还有学生的辩论、尝试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主动获取知识,学的主动、积极、有兴趣。
2.4 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以课本为素材组织教学,而“六步教学法”不仅根据课本要求设计问题,同时对学生自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 也作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教学形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有时在课外、在实验室、在家庭。
2.5 实践性
“六步教学法”从人的发展需要去组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地掌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掌握实验技能、技巧,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有学生参与,每一个实验操作都由学生亲自动手。
3 教学实施要求
“六步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评价归纳;引深拓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全国大范围的课改潮流下,我校的新课改也应运而生,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所谓问题导入就是教师在新授课之前营造氛围;把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以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研究互相商量以自学的形式初步完成教学内容;探究展示就是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内将所学知识进行展示,突出特色,张扬个性的过程;评价归纳就是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拓展引深就是教师或学生对难点或疑难进行点拨,解答大家疑问过程。我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四点:
一、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温故知新,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越多,就说明他的学习能力越强。”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也是教师操作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先导,更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我们在课前指导学生依据自主探究中的问题预习课文,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设计成学习的蓝本,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化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将解决不了的问题带进课堂,现在小组内解决,为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展示
科学分组,合作探究,大胆展示,彰显个性,让高效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精彩舞台。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教师则应打破自我权威的崇拜。让学生明白老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
我认为:“探究展示”这个环节要想做好,做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关注一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前后呼应,建构让学生由旧的知识向新的知识过渡的桥梁。二是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的教学吻合,也就是背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看到问题后不会无从下手。三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高深,要有过渡。四、是教师的位置要摆正,不能过于自我,这样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四个问题处理好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就会热烈、开放、大胆、求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中,六人小组交流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另外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的交流中,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评价归纳
当堂评价,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尽快解决,让科学评价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重视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进取之心。小组集体性评价是目前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最为常见的一种评价手段。由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多元化评价方式,它渗透于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自主课、小结课等。目前,我校主要采取的评价手段是小组式评价。就新授课而言,学生在自主、合作、展示、质疑等环节中,根据不同课型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生生互评,组与组互评。
教师要想出色的完成“评议”这个环节,我认为要努力做好一下几点:
(1)我们的课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囿于知识的广度不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有所领悟。尤其是那些内蕴较深或因时代、环境的不同而易形成思想距离的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披文以人情、动情而入境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有强烈意愿进入课文的学习与赏析。
(2)巧提问、妙设疑。课堂提问设疑若做的巧妙、深入和精当,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情趣,而且能让课堂进入到较深的层面,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赏析。
(3)善于运用流行元素。其实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本身是比较枯燥的,比如语法。学生既无兴趣听,也不易掌握。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流行文化的元素,如运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的歌名、歌词或热播影视的片名等作为实例规避教学内容的枯燥性特征。
四、引深拓展
课堂练习是教师设计的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的课堂作业。它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具有激情、启迪、发现、尝试、巩固、熟练……等多项功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探究求深效。练习要启迪学生探究,不满足于学会,不断地引向深入。延伸扩展求广效。练习不仅要精于纵向深入,还要善于横向扩展。打开思路,扩大视野,取得真正的广效。鼓励创造求远效。设计练习也要有远见。这个远见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练习在依据教材传知识、育能力的同时,还需激创造,善于抓住教材的创造因素,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品质,把新的“人才观”融于课堂练习中。
改革的路从来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在课改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我们在课改中要继承语文教育本质的东西,坚持创新精神,摒弃形式主义,探寻一条能让语文课活起来的新路。
总之,“六步教学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它在教学中的创造性运用,有着无量的发展前途。我将乘着新一轮高效课堂构建的这股春风,一如既往,使得教学与教研比翼齐飞,教师与学生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 漓江:漓江出版社,2002.
一、绪论
语文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好语文既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
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 “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现在还不能说,我们语文教学已经做到了“因材施教”。自1978年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高分低能”以来,语文教改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活跃了语文教师思想,丰富了语文教改理论,探明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培养了一大批语文教学新秀,其功不可没。但无庸讳言,一些新教法或忽视了中差生的困难,或操作方法零碎繁琐,没有规律可循等,无法适应农村语文教学实际,在农村实际教学中的利用率并不高。至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 “高分低能”的现象仍在继续。笔者遵循“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学习借鉴了近二十多年来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在长期的教改实验中,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构想。我们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试图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吸取前人的成果,再有所创新,构建一种比较符合农村教学实际的语文教育策略。我们明白:一切新生事物、“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摘自《学习的革命》)我们对“旧成分”的新组合,必须是系统论意义上的,“1+1>2”的组合,椒必须是教学论意义上的、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组合。我们期望这种理论上和操作方法上的“新组合”能使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育理念溶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切实,具体、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笔者在长期的教改实践中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自1997年下半年起,以笔者撰写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作为理论假设,组织了部分教师进行实验验证。1999年10月经安徽省教育规划办公室和省教科所批准,立项为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从此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实验缘起
(一)语文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小学生免试升入初中,既不允许留级,又不允许学校分快慢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切齐”“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要么只顾优生抛弃大多数,要么从平均情况出发,使优生不优,差生更差。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强烈要求改革这种教学方法。
(二)素质教育的呼唤。传统的“-•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表面上看是面向全班同学,其实只面向 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了大多数中差生,煮的是一锅“夹 生饭’。就是对“尖子”生也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读写听说能力,思辨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他们“高分低 能”。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三)农村教学改革的需要。许多新的教法因脱离了农村语文教学的 实际,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实际利用率不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方法仍然充彻农村学校的课堂。即使有的教师想进行教改,也只是这里 学一招,那里学一式,东一榔头西一棒,浅尝辄止,很难形成气候。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及相关假设都植 根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的土壤之中.本课题的实验可以使教师研究有目标,教学有模式,操作有“抓手”,评价有标准,会激发大家教改的积极性。因此开展本课题实验,是推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农村教师谁也不愿意常年在老经验上“原地踏步’,一生在少慢差费的圈子里“打转转”。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实验适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新教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本课题立项后,教师的实验,有领导重视,有舆论支持,有机制激励,有专人指导。他们要学习理论,研究教法,要上“实验课”、“公开课”、“示范课”,撰写研究论文,设计教学方案,参加研讨交流等,这些都会有力促进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依据
(一)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一是哲学依据。教学法是属于意识的范畴,应该符合具体学生的实际,应该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产物和反映。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对充满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他们,弄清他们各自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成绩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确定异步推进的层次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依据。各国教育家几乎一致认为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实行能力分组是发掘和培养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他们还认为分组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批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是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这样,教学就比较容易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就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异步推进教学法’吸取了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和成功经验,又克服了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形式低效的弱点,把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和课外的教学形式,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阶六步’,既符合学生家长的愿望,又符合时代的要求。全面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启发性、民主性、整体性,积极性的教育原则,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学语文》2000年第1期)。三是教学论依据。异步推进教学法落实了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落实了听说读写思全面训练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二)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实验成果显著,为我们“异步推进教学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古代私塾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早巳采取了某些照顾差异性的做法,如课堂提问,板演时,将浅显,简单、容易的问题让成绩差的做,将深奥,复杂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做等,为我们 “异步推进教学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农村复式班教学也为我们“异步推进教学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可能的。一般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语文的潜能。因为他们自小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在与周围人接触和交往中,习得了丰富的伙伴语言,且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正如张志公先生说的那样:“学生生活在语言的海洋里,需要的是各种有关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等等所谓媒体散布的语文,如果不仅仅是规范化的,并且是优美的,熏也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尤其是中学生,他们不仅习得了丰富的伙伴语言,同时也学到了丰富的目标语言。初中生经过小学学习,一般已掌握了2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基本上渡过了识字难关,只要教法得当,只要语文教师走近他们,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只要我们善于判断学情,及时拾遗补缺,减少学生的错误积累和知识缺陷,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那么,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完全可能的。
四、实验目标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争取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从教材、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既符合语文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汉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理念,又便于教师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教学模式。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青年教师的当务之急不是靠一二节课周游历国,而是形成思想,钻研理论,把教学问题想深一些,想透一些,想远一些,想实一些。惟其如此,青年教师才有发展后劲。”“有的教师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受某些‘公开课’、 ‘表演课’舆论的误导,满足于一招一式的追求与设计,最后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上海陈军语)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实验措施
(一)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教改愿
望,当“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这一研究课题确定后,我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表现出了巨大的教改热情,全县有近百名教师主动参与实验,并积极撰写研究论文。但为了有效地操纵实验中的各种因子,我们只确定了严桥初中、赫店初中、旭光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学校,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等学校确定了实验班。在严桥初中进行了同年级四个班级的等组实验。其中一个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一个班用“三主四式”教学法,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前三者为对照班。四个班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完全一样。教师素质基本相同,都是教学骨干,其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的老师,长期在重点班任教,是全校的骨干教师;用“三主四式”教学法的是一位教改意识很强的青年教师,经常进行全镇的“观摩教学’,是大家公认的后起之秀;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是一位语文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全镇语文界德高望重;实验班教师周可学老师在进行实验前,教学能力与他们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上。这四位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实验班的实验变量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个对照班用各自的教学方法教学。四个班的学生入学成绩、,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学习能力和态度等基本相同,并用随机化抽签的力法,随朝,分派任教班级。汤沟中学为了控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由王开东一人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因为苏塘初中所有的老师都主动进行实验,实验变量相同,只能以学校为单位,以单组实验的程序设计。其他实验学校或实验班与上述三个学校的方法基本相同。
(二)控制无关变量,1,用“平衡法”使一些无关变量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的影响基本相同。如严桥初中等学校实验班与对照班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完全相同,学生数、学生成绩、智力及学习态度基本相同,教师素质相当,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其无关变量的影响基本保持平衡。2、运用纳入法减少无关变量。在实验中——些无关变量是无法排除的,如进行本教法实验,教师必然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同时还将预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纳入了教学过程。因此单组实验,我们将其纳入实验之中,作为多变量实验。而在严桥初中,赫店初中和旭光初中等校,则鼓励对照班教师也重视预习和课外教学活动。这样尽量减少无关变量,有利于研究多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处理好实验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处于最佳结构状态之中,这对获得最优效果有特别重要意义。3、把变量变为常量。如在汤沟中学,由一个教师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以控制教师教学水平产生的差异。
(三)运用“准实验,,法,鼓励非实验教师进行“原生态”试验,全‘县运用本教法的教师近百人,课题组其实只有笔者—•人负责,其他成员均为各校的实验教师,因此无法刘‘所有教师的实验实施全程、全面、有效的操纵。但又不能不让他们•。“实验”,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实验’。于是就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研讨会请他们参加,讲座请他们听,“公开课”“示范课’活动请他们听评•,研究论文鼓励他们撰写,笔者还定期深入他们课堂调研指导等.但对其实验的无关变量不作严格控制,让实验变量“回归自然”,使其“实验”基本上在“原生态”环境中进行,以了解它的适应性、生命力和效果.实验成绩以其所在乡镇或市县统考和各种竞赛成绩与其他来进行实验的,条件相当的学校或班级进行比较。这样“实验”的内在效度虽然比较差,但却为我们研究其外在效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实验”教师众多,形成了“横向重复”的格局,我们能及时从中求同寻异,比较分析,研究其“循环重复”的可能性,及时辨识其研究信度。
(四)注意实验的代表性.我们在实验点,被试的选择,实验教师的配备等环节上,确保它们在实验研究中的代表性.被确立的实验学校,除无为中学外,全部都是普通乡镇初中和普通农村完全中学,坚持在普通学校,普通敷师、普通学生。普通教材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使实验获得普遍意义,而且为我们将实验校,班的成绩和实验范围外的校,班成绩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可比性。
(五)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可以用几句话采概括:“严控重点,全面铺开,点面结合,统筹安排。”“点上攻关又示范,面上伤用亦探研,理论实际结合紧,开会交流解疑团。”(详见本人撰写的“结题报告,)
六、实验成效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法;“四段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98-03
一、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专业是传统的土建类专业之一,随着近年教育体制改革和规模的扩大,全国技工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国家不断加大对技工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另一方面,随着规模办学的扩招,学生的综合素质逐年下降,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各方面的信息冲击相当大,大部分技工学校的学生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传统的教材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的学生在技工学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技工学校的教师必须从课程到教学各方面另辟蹊径,结合当代学生,特别是技工学校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学习特点及个性特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广东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在全校就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界热推的主要职业教育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中一系列的行为活动来体现行为目标,不单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养成一种行为方式,或从行为活动中获取方法、技巧。所谓行动导向,是指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重视“项目”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作用在于既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有如下六种: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
三、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四段式”教学模式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先进理念,结合本校“任务驱动,二元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施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笔者提出了“四段式”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课堂中“讲授―练习―演示―模仿”的四段,“四段式”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引入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中项目的概念,以项目工作的六步流程为思路。
2.结合当代技工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双制与校企合作的内涵,将企业的角色完全溶入教学过程。
3.利用当代先进的多媒体表现手法,利用仿真教学法实现工作过程的虚拟模拟,充分调动“90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专业兴趣。
4.利用完善的实训教学环境,实现工作过程的实景模拟,培养学生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
“四段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流程如表1所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四段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如表2所示。
四、“四段式”教学模式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将“四段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中,现以课程中的一个学习情境――“梁施工”为例,说明“四段式”教学模式在学习任务中的具体应用(见表3)。
五、结语
基于上述研究及试验,“四段式”教学模式要求学校需具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立体的数字化资源及完善的实训场所及设备。“四段式”可应用于一门课程、一个学习情境或一个小任务,令学生的学习活动场所在教室―仿真实训机房―实训操作场辗转,一改枯燥的教学环境,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下一步希望通过更深入地研究、更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实训场地建设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及“四段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专业更多的课程中,构建全面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徐伟.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EB/OL].2013-10.
论文关键词:传统法;交际法;教学模式
专科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内,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教学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教学方法的实施。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风行实际法教学,而忽视强调语法知识的传统教学法,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认为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搞好英语教学。
一、教学现状
近几年,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英语师资紧张,加之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法是行不通的。为了研究适合专科英语学习的教学法,对3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多向选择),部分问卷内容如下:
1.你学习英语的近期目标是:a.通过各类英语考试;b.提高口语,听力水平;c.提高阅读水平;d.提高写作水平。
2.你学习英语的远期目标是:a.与外国人交流;b.出国;。.找好工作;d.熟练掌握英语。
3.你认为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是:a.个人有强烈的兴趣;b.学习方法得当;。.教师的教学质量;d.能持之以恒。
4.喜欢的教学方法:a.教师讲解为主;b.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辅导;c.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解答;d.师生共同讨论。
5.口头表达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a.词语贫乏;b.害怕拼错;c.平时缺乏训练;d.不够流利。
调查发现,在第一题中有68%的学生选择a,说明大部分学生目前仍有较大的考试压力;在第二题中有89%的学生选择了d,看来学生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英语学习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第三题中有85%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是兴趣和恒心;在第四题中,b选项占65%,而a选项只占21%,可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和辅助的教学模式已得到学生的认可;在第五题中,有70%的学生选择c项,它提醒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从此次问卷可知,学生已经普遍意识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努力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扩大知识面,增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提高语言技能,还要从教学方法上人手。
二、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语言技能的形成,容易出现“哑巴”英语。因此,近些年我国的外语教学风行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交际法教学,逐渐忽略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事实上,专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如果不顾实际地一味追求交际法教学,学生则很难准确理解并进行表达,所谓的交际活动也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英语教学法在《实用英语》教材中的应用。根据教材编制,把专科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日常交际能力。学生刚人校时英语基础较差,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法来巩固基础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过渡到交际法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如“语法翻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法”等方法的综合应用,而不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为业务英语阶段。它是对第一阶段学习的提高,培养学生对科技、经贸、管理等方面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加强学生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训练方式以对话样例和套用练习为主,采用敢说一说得出~说得流利~说得准确一说得得体的步骤,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对象决定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英语教学没有灵丹妙药,根本不存在能适用于各种教学环境的固定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法和以交际法为代表的新教学法结合起来,才能搞好英语教学。
三、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研究,结合教育心理学,改进专科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用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广告”(Advert ising)一课为例。
1.预习检查:通过听写或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背诵单词的情况。
2.课文导人: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内容上。例如:
(1)What or le does advert ising play in our life,
(2)What have you bought anything advetr ised,
(3)What business do you think advert ising is,
然后教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广告的历史,功能及分类;最后介绍一些英文广告词,比如:
(1)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一Cola.
(2)When it rains,it pours.-Mort on Salt.
(3)Wonder wheer the yel ow went.-Pepsode.
请学生给出相应的中文广告词。这些活动可以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
3.阅读训练: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分文章段落,用英语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由老师总结。
4.课文讲解:在词汇方面,主要对ef ective,ex-pand,er spond等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在语法结构方面,重点复习虚拟语气和特殊的反意疑问句。在内容讲解上,抓住“anintorductiontoad”和“thehistory ofad”两条主线,再分别进行细分:
(1)a.Advetr ising is patr of our daily lives;
b.Advetr ising is a big business;
c.The purpose and deif nition.
(2)a.Advetr ising is very old;
b.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 ising.
5.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组员分别扮演客户和广告公司的职员。先由客户描述产品,然后公司职员为产品做出宣传计划并设计广告词。请1-3组进行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6.小组讨论:将全班按每组5-8人分组。根据中国在“世界广告大赛”上选送的几十部广告作品竟无一获奖的现象,讨论他们的看法。
7.双向提问:教师关于课文内容和语言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总结中心思想或复述课文。然后由学生对教学中的不明之处向教师自由提问。
8.布置作业:布置口头和书面作业。
法公认为商务英语已成为中国外语界20年的研究热点,但存在研究方向过于集中,质量不高的问题[1]10。商务英语教学是商务英语的实施手段。王关富,徐伟指出,中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被称之为外贸英语课程开始的[2]。国内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在研究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需对目前国内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状况,做比较完整的回顾和总结。本文分析了国内过去15年中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揭示了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该领域研究的前景和趋势,以期能帮助业内人士从总体上把握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过程,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范围和对象
王立非,李琳提出,商务英语的研究方向应以交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为主,包括商务应用语言学,国际商务文化学,商务翻译学,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和国际商务国情学。其中商务应用语言学应主要研究商务语言,商务英语教育学和商务话语研究三个方面。商务外语教育研究包括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商务英语测试研究和商务英语教师发展[3]11。从国际上看,王立非,李琳对ElseverScienceDirectSSCI期刊数据库的论文检索,发现在18篇有关商务英语的论文中,有56%的论文主题是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为发现和把握国内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情况,本文收集了1998年至2012年间发表在5种主要外语核心期刊上的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并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这五种期刊上刊载的相关论文,以免疏漏。这五种主要外语期刊包括《外语与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界》和《外语电化教学》,共统计出该领域研究论文33篇(见表1)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及特点
回顾国内过去15年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可以发现:
(一)研究趋势
从总体上看(见表1),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呈现出比较平均的变化趋势,的总量不大,仅在2005和2009年分别达到6篇,2005至2009年间共20篇,占该领域总数的60%多。刘法公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在2007年,教育部首次设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使得商务英语作为独立的学科首次被承认,迎来对商务英语,尤其是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1]11。
(二)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看(见表2),可以概括为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占总数的42%),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占21%),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27%),商务英语教学理据和学科建设(24%)为主;其中前三个方面大多从微观角度出发,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运用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手段,来实现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这与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是分不开的,商务英语应归属于应用语言学学科[4]70。另外,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学科内涵,发展路径以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等宏观层面研究的比重,在2008年以后有所增加,这也反映了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瓶颈,在于商务英语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使此前的研究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见表3),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占64%,实证研究在最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后有稳步的增长,说明实证研究方法应逐步为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者所接纳和采用。可以看出,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渐趋于理性化,从早年的以理论研究为主发展到近几年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论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本文统计的33篇商务英语教学论文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过去15年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中一半是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如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多媒体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主流。张海森分析了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设计方法,在商务英语课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指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70。谷志忠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的实际应用,并尝试提出了自己的“六步”教学模式,即:基础知识铺垫,前期任务导入,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学习讨论,真实语料点评和书面汇报总结[6]。雷春林阐述了内容教学法(CBI)的五种主要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的应用[7]。柳青军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3P口译教学模式,即Preparing(译前准备)、Performing(现场口译)和Packaging(译后总结)三个阶段[8]78。周芹芹探讨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的相关问题[9]25。申相德,李国俊探讨了一种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手段进行电子商务英语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了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10]。赵学旻提出建立项目网络协作学习与多媒体辅助课堂相整合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尝试营建一种虚拟商务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的商务能力,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认可了这种整合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11]36。赵淑容从需求分析的视角发现,情景教学方法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对目的需求和学习需求的满足均有较大贡献[12]71。王林海,孙宁认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真实语篇习得商务英语体裁的结构特征,并通过行动研究进行了验证[13]42。王立非,李琳建议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应将专业内容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形成全新的机辅化内容教学模式,加强课程群建设[3]14。同年,王立非和黄湘琪将这种机辅化内容教学模式,应用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系统中[14]。徐珺,史兴松以《商务沟通》英语实践课建设为例,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和教学效果[15]70。从以上商务英语教学论文的研究内容来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有二个特点:其一,重实践,重应用;以内容教学法,行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真实语料和任务教学法为研究对象,这充分说明了商务英语以应用语言学为学科基础的特点;其二,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反映了商务英语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语言交际能力,把语言与商务有机结合的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国际交往的增加,商务英语已逐步替代科技英语,成为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而ESP教学研究已经历了语域分析阶段、修辞或篇章分析阶段、目标情景分析阶段、技能分析阶段,进入了以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为中心的研究阶段[16]。但是,从上述主要的商务英语教学论文研究内容中,除赵淑容外,应用需求分析,研究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数量,仍然不多。
(二)各种教学理论在不同商务类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已有尝试,但仍有很大发展余地。国内外教学理论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理论的引进对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这些教学理论大大丰富了商务英语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形式,教学互动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这些尝试已在各类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出现。陈平应用语篇体裁分析理论,提出了外贸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17]。付美榕围绕LCCI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规范,提出简便得体的结构,通俗自然的词句和平和委婉的语气是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18]。罗健认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应教授如何在商务写作中体现商务英语自身独特的文体特征,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探讨用文体学的方法教商务英语写作这一新的途径[19]。李传芳认为交际语言测试是从交际教学法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测试语言知识,而把测试的重点放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上[20]。王美玲从在中国和芬兰大学生之间进行的国际电子邮件交流项目入手,探讨改革和完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有关问题[21]35。刘森林探讨了国际谈判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和问题[22]。阮绩智把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计视为基于知识的、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过程,并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课程的基本设计框架及教学模式[23]。张海森运用WebQuest教学模式,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探讨了《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5]71。蔡莉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作了例析,明确了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4]。李太志提出外贸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词块在的优势,认为以词块为单位进行的产出性题型训练教学法,有助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25]。柳青军论述了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应在商务环境中对语言能力培养进行的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8]78。周芹芹从建构主义出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提倡体验式学习[9]25。提出教学的基本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王菲以网络连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创建商务英语教学生态系统,构建非线性的商务英语知识网络,从而达到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佳化[26]37。赵淑容以需求理论为基础,按需求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情景教学如何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可以有效强化学习者主体参与,拉近了商务英语教学与目标情景实际间的距离[12]71。赵学旻借鉴了建构主义理论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理论,以此为理据,提出了建立项目式网络协作学习与多媒体辅助课堂相整合的商务英语教学新模式,试图解决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过于强调语言知识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11]37。王林海,孙宁依照体裁教学法,设计了阅读真实英文商务信函体裁教学法课堂活动[13]42。曾利沙利用语境参数理论,对商务英语时文翻译中概念语义嬗变的理据做出了描述研究,拓宽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27]。综上所述,这些教学理论主要有语篇体裁分析法、交际教学法、建构主义、情景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的课程类型有:写作,翻译,口语和阅读和商务技能。可以发现,商务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基础包括有专门用途英语理据,应用语言学理据,功能语言学理据和语言经济学理据[4]70。另外,在涉及的商务英语课程类型中,商务类写作占27%,远远超过了读说、词汇和翻译类课程,这也是未来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整理(课程目标与原则,教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测试与课程评价)有了相应的变化。商务英语课程的任务既包括了在商务情景下语言技能的培养,也有商务知识的传播。所以这类课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应有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英语教学,应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梳理。从课前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原则的设定,到课设计安排和实施方法,到课后的测试和课程评价,都有一定的研究。陈焰讨论了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应侧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任务导向原则(task-oriented)和学生导向原则(students-oriented)[28]。蔡芸评价了浸泡式商务英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29]。陈坚林以交际法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为立足点,提出了编制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重要性和建议[30]。李传芳介绍了BEC交际口语测试的内容与形式,建议加强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的实践研究以提高我国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20]63。阮绩智讨论了商务英语及其课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该课程的目标和三个层次分项目标,并阐述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重视商务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以英语为本,注重语言基础,培养运用能力;强化语言综合能力,突出听说技能训练;注重教材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交际法的教学原则[31]。李郁等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与考试的改革,并提出时效性,开放性和科学性的改革原则[32]。王美玲肯定了电子邮件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改进电子邮件项目实施和完善后续项目设计的方案[21]35。张海森对《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设计,任务,步骤、资源和评价都有详细的说明[5]71。鲍文等认为商务英语课程可进行适当整合,应进一步完善商务英语课程实践教学,注重素质教育等[33]。周芹芹从商务英语自主学习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管理,课程教学的评价等方面提出多媒体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和特色[9]25。王菲指出开展基于网络连接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有时代特征,符合商务英语知识的学习特征,是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26]38。其中,教学设计对象不是传统的教学步骤,而是一种“商务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具有互动、变化和多维的特征;教学设计原则应是注重学科化和集成化,创设商务英语知识节点和信息源,交互性。赵淑容通过三个国际商务英语情景教学案例,说明了情景教学的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12]71。莫再树,孙文娟分析回顾了国内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的四大特点和六大问题,对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的现状做了比较完整的归纳和思考[34]。徐珺、史兴松将任务教学法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步骤,以《商务沟通》为例,展示了学习任务的设立、实施和评价过程[15]71。
(四)商务英语学科体系构建和学科定位的研究为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指明了方向。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系统的理论支持和研究路径。目前关于商务英语的学科基础、学科定位、特点及其研究对象的研究,为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研究明确了方向。陈建平与聂利亚指出商务英语可定位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门下的一个分支,其学科基础是语言学,包括专门用途英语理据,功能主义语言学理据和语言经济学理据,并涉及跨学科研究[4]70。提出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应运用语言学、语言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理论,研究对象应包括商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与教材内容与评价,以及师资培养等。王立非,李琳则认为商务外语可以分别从属于外国语言文学或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3]10。商务外语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已具备理论体系、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方法和专门从业人员等特征。对商务外语的专业地位、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改革路径,二位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研读这些论文,本文发现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把握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研究数量
商务英语教学类研究论文的数量不足,虽然最近几年在部分高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了商务英语研究学会,但在外语教学类主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量,与其他外语教学研究的成果还无法比拟。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大多还集中在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某种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上,理论研究偏多,商务英语的本质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
(三)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完整的和成熟的商务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大部分是片面的,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没有考虑到国内国情和本地化的需要,理论与教学模式的实用性有待商榷。
(四)研究对象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但对其他研究对象的研究不足,如高职学生,社会培训等各层次英语学习者。
(五)研究范围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延伸,研究涉及的课程主要是“英语+商务”类型,即以英语语言技能培养为主,以商务知识学习为辅,如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口译为多),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和词汇。对以英语为载体的商务课程的教学研究数量和深度严重不足。另外,不同课型所需的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支持,以及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研究仍需继续加大力度。
六、今后的研究方向
从以上对国内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的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余地。本文认为,该领域的研究可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一)研究内容
在研究内容上,涉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广,研究者可以从商务英语的定位,教学理念的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尤其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的研究。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应以实证研究为主,但传统英语教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应用也不容忽视。总之,要不断丰富研究的类型,要把应用研究、解决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任务。
(三)研究对象
我校自1997年创办至今,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每年的小学毕业水平测试,没有哪一年获得过县级的表扬。骨干教师因此不断外流,期考上优秀线的学生也不断转学。如此现状迫使我校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试着推广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摆上了我校课题组的议事日程。
二、研究的意义
去年6月,我校课题组向县教研室申报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推广的行动研究》课题。这一课题对开发引导学生以学为主,在学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激励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二次整合,改革教学中的越俎代庖的现象;对探寻并构建一条适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和“学”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内容与措施
1.内容
(1)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展开研究,探索其价值为我所用。
(2)对教材,即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的初步探究。
2.措施
(1)开发现有教师的潜能,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益。
(2)借助两台电脑的优势,及时了解相关教改信息。
(3)不求全责备,不搞模式化,让个性在课堂中飞扬,让创新在课堂中彰显。
(4)始终如一,不折不扣地进行研究。
(5)借助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方法与步骤
采用行动研究为主,辅以案例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和总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 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落实课题负责人;提出研究课题,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向县教研室申报;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
2.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2年1月)
(1)2011年7月—2011年9月:举行开题仪式;继续开展培训学习,撰写学习体会;初步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的实用意义,及时总结前期工作。
(2)2011年10月—2012年1月:继续培训学习,在实践探索中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展示优秀课例,撰写论文参与评比,做好中期总结。
3.提升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
构建自己的教学思路,辅以对教材即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的初步探索;继续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汇报等交流活动,展示优秀课例,评比优秀论文;整理课题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五、成果与分析
我校的研究成果被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认定为平果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今年的毕业班参加毕业测试,语文科成绩全部合格,科任教师首次荣获了平果县乡镇中心校组优秀辅导三等奖。
在一年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在借鉴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吸纳了国内外著名教育改革专家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肖川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等。通过艰辛的探索,“学-导-练-结”这一教学思路终于出炉了。基于这一教学思路的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在此,我们暂且把它妄称为“学-导-练-结”四步目标教学法。
1.基本界定
(1)“学”。包含学生的“学”和教师的“视学”。在学生“学”前,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提出学生“学”的具体目标和教师“视学”的具体目标。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2)“导”,即“导学”。导学一是要紧扣课题,哪怕是拓展训练也要为课题主旨服务;二是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定出“导”的目标。这是一堂课成功的保障。
(3)“练”。这并非只指握笔写作业的那种单一的“练”,它还包含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言语”和“写”的训练也要有各自的目标要求。
(4)“结”。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一堂课最少要有一“结”。我们不要小看这小结,往往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是在这不起眼的小结上。
2.操作策略
(1)操作时要遵循“兼容性”原则,要根据本班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度和授课内容的度而定。一般采取“学练结合导学结合专项练习师生小结”这么一个流程,也就是说,“学-导-练-结”是一个整体,不要割开来运用。
(2)时间分配。以一节课计,“学”用时约10分钟;“导”用时约15分钟;“练”用时约12分钟;“结”时间约为3分钟。从时间分配上来看,40分钟的一节课,学生支配的时间达25分钟,占62.5%。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这62.5%的时间出效率。时间的分配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
3.适用范围
适用于乡村小学3~6年级的各科教学。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和数学科的教学效果尤为显著。
4.形成和采取的策略
我们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研修集体研修上研讨课论证集体总结提升。
(1)团队合作策略
好的教学思路只是个路子,即“框架”,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即重整才是“货”,即“教什么”的问题。只有把“货”和“框架”高度统一起来,发挥他们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学才是高效和完美的。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团队的合作是最佳的策略。
在整个后期阶段,课题组一共举行了12次研讨会,平均每两周举行一次。这12次研讨会中,上研讨课验证“学-导-练-结”教学思路的有7人次,上汇报课论证的有5人次。课题组成员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但完全可以在农村小学中推广,而且由这一模式提炼出来的“学-导-练-结”的教学思路和对教材重整的探讨必将成为指导我校今后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之一。
(2)自主开发策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个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对教材的再开发更加需要发挥个体的自主钻研和奉献精神。如识字教学中,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从有利于让重点生字词为理解课文主旨服务这一要义出发,通过追本溯源,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使学生从容掌握了字形、字义。学生记忆起来永久难忘,运用时也会得心应手。
(3)反思提升策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名言讲的虽然是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但是对“反思提升”也是有启发作用的。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撰写了来自实践中的问题与收获。反思使教师们永不自满,反思使教师们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自我超越就是一种提升。正因为如此,实验教师写的课后反思《数学是讲‘理’的》和《从一节没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课想到的——首次运用“学-导-练-结”的感受》等几篇文章在《小学教学参考》举办的“创造杯”全国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学”有目标,“导”有目标,“练”有目标,“结”有目标,给教师们提供了简便易行的“目标教学”。这一思路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反思中诞生的。
六、问题与思考
【关键词】异步教学法;球类选项课;可行性分析
1 前言
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体现“创造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一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上也进行创新与改革,如开设了体育选项课程教学模式,但是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于严谨,教学内容陈旧,课的结构过于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等现象,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并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1987年7月至今,武汉师范学院的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黎教授将人类社会教学实践发展分三个阶段:1、以个别教学方式为主的古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2、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近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3、以个性化教学方式为主的现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而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属于现代社会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黎世法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认为是“同步教学”,为了区别于同步教学,并突出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的特点,黎世法提出了“异步教学方式”和“异步教学理论” [1]。现在异步教育学得到了许多专家和学者们的认可,在我国已经被运用到中学、小学的其它文化课学科中,但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还没有被推广和运用。本文从异步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高校球类选项课的特征分析入手,就在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中尝试运用异步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
2.1 异步教学法学。异步教育学是一种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异步教学论”为核心内容的,能有效指导现代教育实践的现代教育学,异步教学法是异步教育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2.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2.2.1 学情理论调查是基础。学情理论指通过分析研究数以万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而建立起来的学习理论。异步教学的源头是学情理论,而最优教学方式就是以学情为条件的最优化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越符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效率就越高。因此教学前学情理论的调查为以后制定教学计划的提供依据,教学前没有了学情理论基础,也就没有了异步教学法。
2.2.2 教学过程的强调异步化。异步教学法区别班级统一授课制,强调以个性化教学方式为主,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1、异步教学强调学生的六步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的结合,达到“举三归一、以一反三”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学”和“启发”,解决不同的学习问题(举三),然后通过“复习”,将“自学”“启发”解决的问题和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归一);然后用这一系统化概括化的知识作指导(以一),通过“作业”和“改错”去解决它所覆盖的一类问题(反三)。2、异步教学强调教师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首先老师就所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按其法进行思考,在学生明了学情之后,就学习中存在困难与学生进行研讨学习,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最后进行强化总结。3、异步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将教师的指导形式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统一起来,以学生的独学为基础,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情,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教育能力和自主健身能力(它们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效果能及时反馈的个性化现代教学方式。
2.2.3 教学中注重区别对待。根据学生学情调查结果,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实施教学。异步教学法首先强调学生的独学,即学生一人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及可利用的各种学习条件,遵循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注重分层教学,根据班级里学生不同的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对不同的组别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要求,区别对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和全体学)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4 课堂上注重互动教学。异步教学注重合作学习:主要有生生互动(同学之间的研讨学习)和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生生互动包括两个学生间的“对学”、多个同学间的“群学”和 全班一起的“全体学”。师生互动是在教老师参与指导下,就学习中存在困难与学生进行研讨学习。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同时通过组与组和组内之间学生的互帮互学,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个体需要,解决了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
3 高校球类选项课的特征
3.1 普及性和趣味性。高校开设的球类选项课不论是大球篮球、足球和排球还是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中都属于普及性较强的科目。大部分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抱着对项目很大的兴趣来到各个选项课中。而且这些球类选项课在中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开设过,学生都比较喜欢球类项目,课堂上教师教授也比较轻松。学生有球在手,不练习基本功还可以相互打比赛,课堂上气氛较好。
3.2 层次性和专业性。由于高校开设的球类选项课首先在中学、小学的体育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属于比较普及的项目,其次选项课大部分是凭着爱好选进各个项目中来的,因此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技术水平在学生间存着较大的差别,层次感比较明显。同时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差别也较大,故学生在项目的掌握程度上体现了明显的差别,有部分学生不需要学练就可以直接参加教学考核,有些身体素质较差、有不喜爱运动的学生需要努力学习后还不一定能达到考试标准。
公共体育课教学虽然不像专业队训练那样系统、全面,但是选项课教学内容就明显体现了项目专业的特征。由于选项课教学时间至少一学期,相对较长,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出了一定的专业特点。从项目基本的技术动作传授开始,到基本的战术讲解,最后实践比赛,这一系列安排都体现了明显的项目专业特点。从教学的教师安排上也体现了项目的专业性:各校在体育选项课的教师安排上,都是本着从事或擅长某专业的教师教授某专业的项目。
3.3 竞技性和实用性。球类选项课在教学中,经常会安排许多时间进行教学比赛。如篮球、足球课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半场或全场的教学比赛。即使教师不组织,学生也经常会自觉的进行分组比赛,所以球类选项课教学中竞技性很强。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球类选项课教学内容上,在我国目前高校体育球类选项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几乎都是教授那些最基础、最实用的基本技术。比如篮球选项课主要教授投篮(原地投篮、跳投)、行进间上蓝、简单的战术配合(二过一配合、一人掩护另一人投篮等)这些都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动作。所以球类选项课在教学内容上均体现了较强的实用性。
4 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1 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为异步教学法提供了必要的学情理论条件。由于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学生在某个项目的起点和身体素质条件上均不一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异步教学法首先要求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掌握整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情的不同再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间不存在着差别起点都一样,那学情调查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学情调查,自然也不会采用异步教学法。
4.2 球类项目具有层次性满足了异步教学法分层教学。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由于存在着层次性特点,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不能搞一刀切,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因此在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目前最合适的教法。而异步教学法在家学中强调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的不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组别,分别进行教学,考核时同样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教学考核。因此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较为合适。
4.3 球类项目的系统性给异步教学法提供了时间保证。异步教学法的实施,从开始的学情调查,到异步教学过程,最后到教学考核一整套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才能完成。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开设在我国各高校现在最少也要一学期时间,一学期十几周的教学时间可以为异步教学法完整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4.4 异步教学法能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思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围绕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异步教学法强调学情调查和异步教学(分层教学、互动教学、异步化教学等)都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而采用灵活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思想。
参考文献:
[1] 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新华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2] 黎世法.《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M].学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一、诠释自主教育内涵,创新特色办学思想
1.创新办学思想,奠定特色办学的坚实基础。从2007年起,在李庆玉校长的引领下,学校着眼未来考虑,提出“德学兼修、立人致远”的办学理念,突出了“德”和“学”,把师德水平提升、学生思想进步、团队精神打造、教师业务能力增强、学生特长形成等作为特色办学的中心工作,使大家形成自主教育的共识。
2.引领教师自主发展,增强特色办学的内驱力。积极开展自主培训:首先是领导引路——进行“长春市第153中学自主发展主要工作体系”辅导,明确思路鼓动人;其次是师德典型交流——以细微的点滴感动人;第三是骨干教师带动——集体备课担任主讲,现场展示培养人。
大力推动校本研修:教研组、课题组、专题组形成互助组织,共同研修提高。
多途径促进自主提升:开展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及教研课题竞赛,使得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3.培养学生自主成长,明确特色办学宗旨。班级实施自主管理。即班级自主管理——小组自治管理——个人自我管理。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为打造班级精神,建立自主管理制度,争创优秀班集体;小组自治管理过程为划分小组,设立组长,根据日常学习生活内容制定项目,运作管理班级机制,实施多元评价;个人自我管理具体过程为自定成长目标,自定日常行为守则,争做星级学生。这种自主管理方式的运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校活动自主参与。我校成立球类、合唱、书法、演讲、绘画、科技、计算机、器乐等多个社团,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提升;通过“校园小舞台”,自我展示,增强自我提升的动力;另外采取九个具体专项精细化教育,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责任教育、环保教育、时事形势教育等都能自觉接受,提高思想境界。
二、探索自主学习模式,加速课程改革步伐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参与,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彰显,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我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实施“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学生能力。
“自主乐学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操作流程为:“激趣导入——下放学案——自主探究——成果展现——应用共享——反思升华”。
1.激趣导入。此环节关键字是“趣”,导入内容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下放学案。结合课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案,学案内容包括自主学习的知识点、要完成的学习目标等内容,以电脑大屏或印刷的文本方式发放给学生,使其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3.自主探究。学生结合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同伴互助;学生之间能释疑的,由学生释疑;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随机处理共性或生成性问题。
4.成果展现。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和个体汇报,展现自主探究后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展示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师给予及时、准确的点拨,并适当地延伸和拓展。
5.应用共享。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设置相关的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6.反思升华。反思包括从总结中反思,从回顾中反思,从成败中反思,等等;升华包括从基础知识到综合知识的升华,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从课堂感悟到思想境界的升华,等等。反思升华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
“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六步”是教学互动的流程,而“乐学”则是创设学生学习时的情感要求,使学生达到愉快学习的境界,“导学”则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事实上,当学生做到了“自主”和“乐学”时,也是教师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三、构建自主校园文化,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根据“实施自主教育,激活成长内力”这个特色办学的主题,学校提出了“校训主导,文化熏陶,班级凝聚”的总体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学生进入教学楼大厅,就能有一种被激励的感觉,迎面一幅大型玻璃钢塑像,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思想内涵,凸显出我们“德学兼修,立人致远”的校训。我们把我校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和简介展示到教学楼一楼大厅东侧,把我校历届毕业生中的中考状元的照片及简介展示到大厅的西侧,叫“英才苑”及“状元榜”,校内各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建立“校园之星”专栏进行展示。
围绕自主办学特色,我校每个楼层都确定了不同的文化主题,一楼主题:品读国学经典,陶冶自主向上情操。二楼主题:预览国际、国内名校,激发自主奋进热情。三楼主题:体味名人成才历程,坚定自主成功信心。四楼主题:仰慕诺贝尔大师,焕发自主创造动力。五楼主题:感悟世界重大发明,建构自主创造梦想。同时,一到五楼走廊都张裱了学校师生共同完成的书法、绘画作品。这些文化内容图文并茂,激励性强,唤起着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斗志。
为打造班级自主向上精神,每个班在全班同学之中征集班名、班徽、班训,展示班级亮点、班级才艺之星,集体照班级“全家福”,各班学生积极参与,产生的创造力、聚合力令人惊喜,团队自主向上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这些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学校的文化内涵,铸造了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精神,切实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加强家校沟通交流,打造自主成长平台
学校把家校联合育人与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办学主题紧密结合起来,将“实施自主教育,激活成长内力”这一主题活动延伸到校外,全力打造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育人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自觉联系。教师与家长互动,召开家长座谈会,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相互探索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互提建议意见。学校通过校长信箱、家校通、领导随访、教师家访、家校QQ群、家校微博等方式全力打造家校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情感,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增进活力。
二是自觉沟通。学生与家长互动,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互动的纽带与桥梁,通过让学生写“个人成长足迹” “我的一份家书” “我为爸爸妈妈献歌”等情感沟通,这样做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约束感、距离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像知心的朋友在交流,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根据自己孩子的表现及进步,所具有的不足、缺点,给孩子指明方向,温暖孩子心灵,孩子在信中也给家长提意见、建议,交流非常融洽、和谐。如每逢节假日,相互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语言,教会孩子感恩。
三是自觉培养。学校与家长互动。学校定期为家长下发信件,如假期如何教育孩子安全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为家长举办大型感恩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等,学校成立的家长委员会也定期开展活动,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反映心声,提出建议,更好地促进学校工作。
四是自信成长。学校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黑白报纸、班级画廊、楼梯文化窗等途径利用名人的事迹、感动中国人物等素材陶冶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方向。学校还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近社区,走近自然,在生活中自信成长。
家校联合育人行动是为教育孩子更好成长功在千秋的工作,需要学校、家长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共同激活学生内力有效措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怀下,我们自主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拓宽和完善自主教育的途径、方法,在自主教育领域中一如既往地不断深入,不懈追求,谱写新的篇章。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为指导,以教育教研为抓手,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开展教育教研工作,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学习型校园为目标,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通过各项教研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使教师提升驾驭课堂能力和实施新课程的本领。
2、通过各项教研活动的开展,优化课堂,有效训练,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培养一批学科教学标兵和校本教研带头人。
1、加强教研课题研究。
(1)不断深化原有课题的研究实验,本学期教研课题,继续实施生态“分组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预习引领、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激励评价”六步教学法。建立学生自我表现评价机制,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小组合作互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多元化评价机制。
(2)做好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管理、研究、验收和推广工作,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课、综合课的研究。
(3)调查收集村科,根据实验假说、进行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情况、进行实验调查;根据实验指标、积是实验资料;根据实验进展、进行阶段总结。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1)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思路,积极探索以基础性、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独创性、情感性和发展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新模式。
(2)开展课堂教学比赛,促进课堂成果的交流。并积极组织有关教师观摩、督促教师自觉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规范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
3、抓常规,提质量。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做到好课堂从基础抓起。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习惯,以良好的状态随时迎检查。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课堂质量。
(2)组织全体组内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片段、课件、反思等内容的赛事活动。
1、严格教学管理、落实常规教学
学校坚持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年级组相互配合进行教学常规月检查制度,加强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落实备课效能上下功夫。
2、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估和监控机制。
① 突出教学质量管理,严格质量评估方案。
② 突出教学成绩,监控管好课堂教学。
3、强化师资培训,努力提高教研队伍素质。
①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引导
4、精心组织教研活动。
主要活动
3月份:
1、成立教研组、研讨教研任务,制订教研计划。
2、织开学工作检查。
3、开展教研活动。
4月份:
1、教学开放月。
2、教研组组织召开课题研讨会和新课程培训学习。
3、创新教学竞赛活动。
5月份: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党员先锋课。
骨干教师引领课
青年教师创新课
6月份:
1、继续开展教研课活动。
2、学论文征集、评选。
3、组织一次学科竞赛活动。
7月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