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市政工程论文范文

中国市政工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国市政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市政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字: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我国基础建设伴随经济的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诸多原因出现了很多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不仅关系到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以及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要求更是重中之重。某些单位为了经济利益会加快施工进度,就会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放松。为了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施工人员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加快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市政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监控的方法

最先要做的就是先确定将对于工程的要求,也就是说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施工单位要做到什么程度都要提前定好,确定好后还要将其按照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难易程度等分开来,同时一定要确定好质量监控的重点所在。

接下来就是一些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问题了,根据具体情况现在分成三步 : 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

施工前就是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以备工作时的需要,确定工作的重点所在。这个过程是要求专门的工作人员在结合以往的经验和实际地理位置制定严格的监管工作。对质量的控制一定要对现场进行勘测,测量,对材料进行检查,确定人和仪器的到位,然后制定出一套完美的能保证工人安全的监管系统。

施工中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工人和施工单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事故的发生,让工程可以顺利完成,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施工单位的时候对人员,材料,仪器,监管方案等等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比如说,对于材料就要在其进场前认真检查其是否达到要求,合格后还要进行反复试验才能投入使用;仪器也要提前检查好看其是否可以正常的安全工作;监管体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若发现工程中有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就必须立刻停止工作,等一些修正正常后再继续工作。

施工后也要对质量进行测量,当完工后,一定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看看设计,各种签证,材料等的合格证,是否都存在。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监管人员认真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查后在归档,保证工程的合格。

在最后还要对可能引起质量问题的一些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来避免其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就是环境对其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包括了自然、施工以及监管的综合因素,它们每一个都可能会引发质量问题。这里面的施工、监管就要靠专门人员来确保,争取让工程处在一个安全的有全面监管系统的环境下,对于自然就要时刻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然后根据其变化来对工程进行调整。

第二就是技术对其的影响,这里的技术也是包括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比如:设计、勘测、材料检查、施工。工程之前先要进行严格设计,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综合对其进行适当修改。

第三就是人员对其的影响,以人为本是我国现在重点的战略措施,所以在质量控制上,人还是占主导地位的。这样就更要让监管人员知道对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对工人就要进行必要的质量监控培训。要想避免质量出现问题,就必须像这样让工人知道质量监控的重要地位。

2、 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的方法

作为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对于安全的管理措施就包括了整个过程中的所有方面,对于安全管理的好就可以为单位带来莫大的利益。在对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后得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案:

培训施工单位上对于安全的管理。在正式施工前,就要让管理人员知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每个部门的监管都要到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作的每个步骤进行严格检查,并随时记下来,如果有问题出现就要立刻上报然后进行修正,让这种问题不会在出现。对于人员的安全知识要进行时刻培训以及检验。

施工的单位进行现场后就要个各个部门合作,对安全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在开始工作之前的一个小时左右积极宣传安全的重要性,以保证工人们的安全问题。

建立一些专门的监管职位,对让其对材料以及设备等进行严格的管理,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对于材料等的放置位置,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对其量的监管,还有就是工作中仪器等的保养问题。在材料使用前一定要对其质量有一个严格的把关过程,保证所需的材料一定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从材料上保证施工的安全。对于仪器的管理也要密切注意,要时刻对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护,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的修整,避免仪器带着危害使用,对于材料与仪器的使用也一定要有相应的记录。

施工设计也是一个方向,这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看其是否能够合理的实施下去,还要看看施工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一些技术能够使用的范围。对于那些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一定要和工人一起在现场监工,争取不发生任何危险。除了这些以外,还要在选材时注意安全问题,一定要在施工质量能够保证的同时选用那些毒害较小的材料,这样一来,建筑对人的危害性也会大大降低。

3、解决施工中难点的办法

施工中经常遇到施工环境复杂、工程涉及方面较多、施工时间短,工期紧张、受环境和气候影响大等因素。下面叙述解决的方法:

3.1协调相关部门职责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施工所涉及的方面极其繁杂,牵涉的部门和单位数量众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和控制,促进各部门共同合作,降低施工难度。道路建设部门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应与负责该施工路段的供水、供气和供电部门相互协商,获得地下管道和线路分布的具体明细情况,以保证在工程施工中尽可能地避免对于管道和线路的破坏,保证施工范围内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3.2施工尽量避开流量高峰时期

道路施工收交通流量的限制也是十分巨大的,为了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行,道路施工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阻断交通,这也就使道路的施工时间受到了很大限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尽量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避开交通流量的高峰时期,选择夜间或其他流量较少的时间段进行工程施工。

结语:

进过一些列的分析和举措,可以看出,在市政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质量的监控和对安全的管理是非常繁琐的一件事,因为它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施工单位所能获得的利益,而且它还能为其带来量好大的社会效益,所以质量好坏的意义是非常大的。除此之外,市政工程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和人民紧紧相连的工程,所以它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都要受到严格的监控,结合场地的具体环境设置相应的监管系统,让工程更加完美的进行下去,同时也可以保证人们的安全,这样一来,市政工程的真正作用也能全部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邱晓建.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华民居,2012,(5).

[2] 刘学斌 . 建筑电气施工安全与节能管理控制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2,(16).

[3] 彭海升 . 浅析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 科学与财富,2012,(12).

第2篇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现代市政学理论认为,市政规划是市政管理的逻辑起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政治运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建设都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市政规划。公民参与是实现市政规划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实中,我国市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认为应该通过转变观念,加强公民主体能力的培育,健全制度,强化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等途径来促进公民参与市政规划。

关键词:市政规划 公民参与 机制

作为市政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市政规划的合理有序开展,其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满足公民的需求,促进公民利益的实现。但目前我国的市政规划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公民有效参与的机制尚未建立,从而使市政管理的公共价值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理论基础

现代市政规划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表现出人本化的趋向。学术界普遍认为,市政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市政规划阶段,即农业社会阶段。经济不发达、政治不民主、文化不开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适合于这一时期的特点,市政规划理论表现出原始的、没有明显功能分区的、结构简单的特征。市政规划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只具备军事防御和市场交易的功能需求,体现的仅仅是物质形体规划在改造城市形象与面貌方面的重要作用(张旭霞,2006)。欧洲许多城市的城堡,我国封建社会的各级城市(省会、州、府、县)的设计建造都体现了这一时期市政规划理论的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近代市政规划阶段,即工业社会阶段。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城市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使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城市的迅速扩展,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市政理论则表现出技术性、综合性、多功能性等特征。市政规划超越了物质形体规划的局限,着重于解决各种城市病,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如1910年法国建筑师夏奈尔的“工业城”规划理论,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提出的“卫星城”理论,都体现了这个时期市政规划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首次提出了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城市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是人类市政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它预示着人们开始关注市政规划的人本内涵。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市政规划阶段,即后工业社会阶段。这一时期的市政规划理论则体现为,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生态学的理论,关注民生、环境、资源等要素,市政规划着重于实现各种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的特点,人的需要作为市政规划的终极价值进一步体现。人们开始试图构建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划思想和方法。全球范围内现代化新兴城市、旧城市改造、城市新区的设计建设无不体现此理论特点。

纵观人类城市理论以及实践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市政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正在逐步体现市民的意志和利益,着重于公民权利的实现,并基于市民需求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的态势。实际上,作为城市发展基础性工作的市政规划,只有充分体现公民的意志,强化市民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的统一,才能实现市政规划的可持续性,实现社会和谐。公民参与城市规划既有利于保证市政规划的公共性、合法性,还有利于实现市政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同时有利于促进市政规划的协调性、平稳性。

我国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地方政府认识不足,公民参与意识不高

首先,某些地方政府对公民参与市政规划存在观念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对待公民参与的态度上,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市政规划与决策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市民无关,公民只需要接受并执行政府的决策即可。有些地方政府无视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财政支付能力,单纯追求市政规划的效率,追求“政绩”、“形象工程”,对公民参与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在对待公民参与的效益上,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对公民参与的能力和素质表示怀疑,认为市政规划是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政府行为,公民的参政能力、专业知识、信息获取都十分有限,无法担当重任,不能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提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意见或方案;三是在成本方面,一些地方官员认为公民参与的过程过于繁琐,不但不能提高规划的效率,反而增加规划的成本,造成市政规划的低效益。

其次,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地方公民普遍性的参与意识不高,畏惧谏言,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部分公民没有将参与市政规划当做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来实施,只是在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务上才表现出积极和热情。例如不关心公益事业、不关心居委会工作、不关心人大代表选举等层次较高的政治活动,市政规划亦是如此。

(二)参与途径规范度低,参与质量难以保证

虽然宪法和法律原则性地规定了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权利和义务,但并未对公民参与的细节问题,诸如渠道、程序、救济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与说明。虽然,《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听证会、论证会、咨询会等)让市民参与市政规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但是具体的法律制度规范却未作出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特别是对于公众参与的相关权利,如救济权保障等问题仍然缺乏。有学者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象征性参与’阶段,公众只有参与权,而没有决策权”(吴志国、高晶,2008),来自公众的参与仅仅对市政规划决策者起到了参谋、咨询的作用,不具有任何权力监督和约束的功能。当规划决策者的利益同公民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公民无法通过合法渠道和途径行使权力来限制、制约决策者的利益扩张。最近媒体报道的北京市民集体反对京—沈高铁规划方案的就是例证。另外,从理论上讲,公民参与城市规划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在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而在实践操作层面,“将公众参与的过程置于规划行为的相对滞后的阶段,往往就会使矛盾聚集到规划工作的后期,无论主事者本身的主观态度究竟如何,至少在客观上会加剧公众意见被广泛采纳的难度”( 孙施文、朱婷文,2010)。

市政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形式,其政策性、权威性要求必须为其设定合法的、正规的参与渠道,把公民的参与行为纳入合法轨道;其综合性、科学性要求必须采取组织化的参与方式,公众只有通过强大的组织力量来参与政府决策,才能影响到城市规划。现实中,参与途径的不规范、制度保障的低效必然导致参与质量的难以保证。

(三)公民参与氛围缺失,文化形态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统驭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公共政策的过程受制于政府强大的威权作用力。即便国家法规也设定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设定了参与的组织化、制度化渠道,但是现实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公民对公共政策的参与仍然处于乏力状态,公民参与的重要作用仍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另外、社会团体和企业相对于公民而言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和较强的组织力,在参政议政方面具备较强的主体资格,它们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合法性渠道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相对而言,公民无论在组织化程度还是政治参与意识、能力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劣势。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少参与或不参与的态势,由此导致公平民主的参与氛围缺失的现象。

公民参与氛围的缺失,必然影响到相应的政治文化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平、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逐步生长起来。但是,作为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参与文化还未形成,政府还未形成吸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惯例,社会还未形成尊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氛围,公民还未形成有效参与政治过程的意识。另外,作为政治参与文化的精髓——契约文化在我国的发育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还是过于盲目和激进地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模式,对于其产生的土壤——契约文化的构建重视不够。其实文化和制度是须臾不可分离的,要使得西方的制度、模式能够发挥功效,必须构建其文化。

促进我国公民参与市政规划过程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公民主体能力的培育

首先,政府需要正视公民参与对保证市政规划政治性、权威性的意义,同时还要重视公民参与对增强市政规划科学性、合理性的价值;公民要端正思想观念,认识到市政规划是事关自身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形式,参与是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过程;社会各界则要形成公平、民主的舆论氛围,按照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支持、保证公民参与市政规划权利的实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集体本位、社会本位思想,认为个人要完全服从集体和社会,个人力量在国家的政治领域不占主导地位,是从属于社会政治领域的(李拓等,2010)。在这种环境中,公民的地位降低,就公众参与而言,实质性参与的内容较少,参与大多流于形式。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此外,必须克服参与主体能力缺失的问题。据分析,目前我国公众参与能力和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公众缺乏规划专门知识而使其对规划的认知和判断出现偏差,二是政府强有力的调控规划客观上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依赖,而使公众参与行为呈非自发性的被动参与特征”(郝娟,2008)。所以本文认为,必须加强公民参与能力的培育,使其有效地扮演其角色。首先,应该培养公民参与规划过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培训;同时要培训市政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训练公民参与市政规划过程的具体能力。其次,应该转换政府主导市政规划过程的机制,政府要从主导角色转换为引导角色,通过设计有利于公民参与的平台来培养公民参与的自觉意识和技能。

(二)健全制度,强化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

如果把公民参与市政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的话,那么其效益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制度设计的状况。所以,本文认为应该实施有效的制度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发展电子政务。要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及时制度、新闻会制度、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等,以此来解决公民参与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当前,要继续推行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使公民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大量有关城市规划的资讯与信息,同时使政府能够充分了解公民的意愿与想法,从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采纳和吸收公众的合理建议。二要完善制度,强化公民的利益表达。要完善制度,规范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实行市政规划案件讨论制,强化公民对于市政规划过程的约束。三是健全听证制度,对于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的规划事项,要纳入听证程序,对听证程序进行规范化的改造和设计,从而实现公民参与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旭霞.市政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吴志国,高晶.公众参与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8(3)

4.孙施文,朱婷文.推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10(5)

第3篇

关键词:政府 全民创业 问题

创业是发展之基、振兴之道、富民之本。全民创业是指以全民为主体创办事业、创造业绩、自主创新的实践过程。科学地推动全民创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一、在推进全民创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党的十提出了促进全民创业的战略部署,各级政府通过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扶持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政策、改进创业服务等措施,掀起了全民创业,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一定成效,总体上呈现出了全民参与、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推进全民创业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须引起重视的几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一:认为政府推进全民创业是瞎操心。总觉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是市场主体的事,全民创业主要靠市场机制去配置完成,靠创业者自身去发展,优胜劣汰,政府只要制定好相应的政策,督促政策落实到位就行。忽视了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引导、扶持、服务创业作用的重要性,忽视了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条件下,政府有效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的重要性。误区二:认为推进全民创业就是扶持所有人创业。事实证明,所有人创业既不可能,更不现实。创业是一项集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源、资本等生产力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活动,不仅要掌握市场,而且还要懂经营、会管理、善用人、敢冒风险、心里承受能力强、有创新能力,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政府推进全民创业实际意义在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打造一流的创业环境,让有创业潜力的人创成业、创好业。创业有风险,成功率毕竟有限。因此无重点的扶持创业,必将是高成本、低效率,同时因扶持创业成功率低而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误区三:认为全民创业工作开展得好与不好,就看地方的税收情况。工作中往往过于重视纳税大户,对纳税少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关心的不够,忽视了全民创业中创业促就业的社会价值,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问题。

2.推进工作脱离实际。工作中缺乏调研,跟着感觉做事。一是工作过急、过热。如某地在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召开后,各部门热情,一些部门掀起了建设创业载体的热潮。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农民创业园、下岗失业人员小本创业园、青年人才创业园、科技人才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如雨后春笋,到处可见,结果导致大批创业载体闲置,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又如,一些地方开展创业培训,不注意学员的筛选,全民皆兵,盲目办班,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二是推进活动交叉重复。一些部门举办的创业典型事迹征集、创业大堂、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优秀创业项目征集评选、电商培训等活动,由于部门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活动重复、参与对象重复。如,在创业典型事迹征集活动中,某创业典型同时是多个部门负责扶持的创业对象,半年中先后接受过共青团、妇联、人社、科技等多个部门关于创业事迹征集方面的采访,导致一些创业典型惧怕采访。三是人社部门牵头开展全民创业工作有待商榷。在一些地方,将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社部门,由人社部门负责全民创业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由于该部门原承担的工作量就非常大,加之受人员、编制、职能和经费的限制,在全民创业牵头工作中常常力不从心,处于尴尬境地。笔者以为,如果由政府经济综合部门负责全民创业工作的组织协调,可能更为合适。

3.形式主义依然存在。一些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在推进全民创业过程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重轰动效应、轻实际效果,重显政绩、轻实绩情况。一是体现在制定考核项目上。明知许多工作要求不切实际,还是列入考核评估项目。如某地开展推进创业方面的一项创建活动,制定了6大体系、30个大项、100多个分项的考核评估标准,仅印发的评估表就有13页之多。这些考核评估内容大部分是通过看文件、资料及台帐来打分。参与创建地区不得不疲于应付考核,挤出大量的时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按评估表要求准备名目繁多的资料台帐,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完成务实项目所需的工作时间。二是体现在服务工作中。如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创业服务专家咨询组”及“创业成功人士志愿者服务团”,但这两个组织常常是有名无实,仅体现在书面文字上和口头汇报中,很少有人知晓和咨询。又如,一些部门开展的创业讲堂、创业观摩、创业项目大赛等创业服务活动,活动对象大多是被动参与,或者是活动主办方或承办方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多,活动常常是在媒体宣传中和表扬声中单位之间及部门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取经”。三是体现在印发的宣传材料上。如一些部门和单位精心编印的创业政策汇编、创业指南及创业典型事迹等材料,常常给领导干部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扶持对象看到得少、了解得少,相当一部分印制好的册子躺在仓库睡大觉。

4.扶持政策实施难。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并不断加以完善,对全民创业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在一些地方仍有相当一部分政策未能落实到位,存在有政策无落实现象。原因一是有限的财力制约着扶持资金的筹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筹集到满足基本需求的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如某地在《扶持创业专项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首次筹集扶持创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后每年根据需要予以增补。但时至今日仍有一半的资金未能到位。二是扶持政策过多、过于零散,造成执行疲劳。综合一些地区的创业扶持政策,扶持资金兑现的渠道很多,大致可分为规费减免、税收优惠、专项资助、资金奖励、补贴等类型,其中仅补贴类一项就包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补贴、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补贴、创业实训生活补贴、创业场所租金及水电补贴、扶持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10多种。除此之外许多地方还出台了诸如扶持大学生、科技人才、农民、青年、妇女、下岗失业人员、回乡人员、退役军人、回国留学生等类型的专项创业政策,还有一些地方还出台了鼓励吸纳、扶持星级人才创业政策。这些多而散的政策,不仅会造成概念上的交叉、执行上的重复,而且会带来宣传和操作上的困难。三是扶持政策项目面广量大,全部兑现不太现实。如某地对入驻创业园区(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区两年以上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政府将给予5至10万元的资助。而现在创业者有很大比例都是大学生,如果符合条件的全部来兑现,那么一些地方有限的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将是杯水车薪。四是条件高、认定程序多,加大了兑现的难度。如许多地方为了控制贷放风险,都要求申请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对象提供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保证明,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员申请不到这样的创业扶持贴息贷款。

二、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以上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民创业工作的有效推进,究其总体原因,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笔者以为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有效推进全民创业。首先要认识到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性。全民创业能促进经济发展,致富人民群众,更能扩大就业容量,实现创业促进就业倍增效应,因此,推进全民创业意义深远。其次要意识到推进全民创业是政府的工作责任。党的十报告中,将就业方针调整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明确了鼓励创业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第三要感觉到推进全民创业的必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促进全民创业过程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十分重要,但更不能忽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事实证明政府推进全民创业已经取得很大成效。第四要领会到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的关键点。当前,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的着力点应集中在:加大典型示范宣传引导力度,解决大众想创业、敢创业问题;优化服务环境,解决大众能创业、创成业问题;强化组织引导,解决大众创好业、创大业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教育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对于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教育的特点,本文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于这个命题的分析,针对专业型硕士教育的研究方向、学习的年限和培养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而得出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式的具体内涵,对于专业型硕士从学位课、非学位课以及必修环节这些方面组成的课程设置上,本文也进行了一些涉及,同时对于其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期待这些研究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能有一定的帮助。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教育研究的意义

我国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生教育形式---这就是本文要展开讨论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在2009年以前因为比较少的招生名额,因而其并不为许多人所知晓。2010年以后,对于其名额的增加,是教育部处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模式,一般轻实践而重理论,对于社会的需求已经完全无法适应,而这个专业硕士的推出恰到好处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和不足之处。这个重大的改革,对于当前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适当的改善,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加速培养和对于人才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并且优化了人才结构,起到的作用意义非常积极。和在职工程硕士相比,后者以在职人员为主要招收对象,通常主要以业余时间来进行教学,并且在每年的10月左右进行相应的入学考试,毕业后依然是本科学历;前者则更着重于学历教育,毕业后则是研究生学历。在当前的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培养和比较还相对比较少。地处某省的某大学在2010年,对于市政工程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进行建筑和土木领域进行招收。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其培养目标、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学位标准和人才规格等方面的探索,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深入研究,并且非常具有意义和实用价值比较强的双重作用。

专业型硕士教育特点分析

在专业分类里,市政工程一般属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的领域范围,该专业着重对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进行大力培养,从而期望达到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的。对于专业学位的设置上,一般通过学术型学位来对于扎实理论基础进行培养,从而对于实际工作需要和特定行业需要的工作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世界上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美国,其研究生教育的主题就是专业研究生,我国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建筑与土木领域内的市政工程硕士型专业学位,应当具备市政工程领域系统的专门知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培养的人才都具备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并且具备独立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研究、开发和管理等诸方面的能力,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这些对于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培养方式和内容

3.1根据研究方向进行的设置

由于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的不通,某高校对于市政工程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设立了四个方向的专业领域,这四个专业方向分为是:

3.1.1建筑的给排水理论和技术

这个专业方向,通过对于建筑的给水和排水的工程中,对其运行工况和系统进行如何行使的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一般包括了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工况的评估、建筑在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对于排水系统进行建筑优化的方式这些具体内涵。

3.1.2对于污水实现资源化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对于城市的污水及更深层次处理进行研究,是这个研究方向的重点。这个方向包括对于污水资源化进行处理的技术方式、对其的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方式、对于水质的提升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3.1.3对于水进行处理的理论和实践

这个研究方向的重点,通过对于水处理的理论和实践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一般包括了对于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应用,于饮用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方面的保护、修复和研究等等。

3.1.4对于水系统的节能和优化处理的理论和实践

这个方向以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和系统处理为研究重点,一般包含了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和实践、城市泵站优化设计、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水环境的系统优化等内容。

3.2培养要求和培养方式的探索

3.2.1对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以采取学分制的方式,对于个人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同时结合课堂学习、实践实习和写论文等多个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3.2.2对于他们的课程学习,可以采取自学、讨论和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其独立分析和自学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程度的提高。

3.2.3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可以要求研究生到相应的单位去实习实践,并且通过集中或者分开相结合的方式实习实践,从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研究生的目的。

3.2.4对于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当规定参加至少三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并及时进行总结,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和相关刊物上发表相关的文章。

3.2.5对于论文的内容,一般以工程设计研究为基础,同时结合技术改造和研究、工程管理和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的多个方式,对于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并最大程度体现作者运用综合能力对于工程技术有解决的能力,从而实现本专业培养研究生的最终目的。

3.3学习年限设置

在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设置上,一般设定两到三年为基本年限,具体如何分工每个高校的情况和设置都不太一样。一般两个学期完成课程的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进行实习和实践,还有撰写实习报告及选择实践题目等,再接下来就是对于选题报告进行审议,从中筛选和考核,最后进行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

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课程的具体设置

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课程在通常情况下,被设置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三大环节。在这当中,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都是十二个学分,非学位课程的区别在于选修,必修环节一般是七分,这样下来总学分就是二十九分,相对学术型硕士来说,少了七个学分的限制。

学位课程一般设置为4学分的基础外语和4学分的基础理论课,还有2学分的政治课程。至于非学位课程,则要进行12学分的选修,这个课程的设置一般根据上述的四个专业的研究方向来进行,这对于专业方向的特点也能进行重点突出。至于必修环节的7个学分,则包括4学分的实习实践、1学分的选题报告及文献综述、1学分的学术报告和1学分的学术论文。

5、结束语

上文对于某高校的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教育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所高校的该类专业的招生处于起步状态,对于教学方式和教育形式还在摸索状态。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以及城市基础建设中,市政工程专业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出于社会对于这类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激增的情况下,以后对于该类专业的招生量也将逐步增加,这需要相关部门和高校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从而在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并且积极创新,从而创造出高效培养该类研究生更多的模式,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和合格的高端人才,为市政工程领域和国家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蕾.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1( 45) : 192 -193.

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管理;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主要是包括城市电力系统、修建供暖设施、城市排水、城市交通干道的养护以及维修等多个工程项目[1]。市政工程的质量如何,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市政工程管理也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一、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1.现场管理形式复杂

市政工程的组建人员和参与人数较多,与其存在直接利益的人数更多,多数时间存在工期缩短问题,对市政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复杂环境之中实现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的主要难题。例如,某省某地献礼工程常出现工期缩减问题,对工程质量有着明显影响,也造成了该工程严重损失。

2.较强的政治性质

与一般的工程有所区别,市政工程多为公益工程,与城市形象、百姓民生关系密切,明显的透露出来的政治性对市政工程的质量目标有着更为严格要求[2]。因此,其对现场管理人员素质、施工单位的要求更高。

3.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建设量大、建设周期长,所以,在施工环境处理、建设材料进价方面存在较大的起伏变化。因此有序、正常开展市政工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二、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提升措施

1.重视工程人员的培训

实际上,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如何、员工的技术修养水平,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3]。因此,须重视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法规法律水平,在施工期间形成尊重施工现实、尊重建设科学的氛围。例如,xx工程在进行人员培训方面,将主要的培训内容设定为以下几方面:市政工程参与者在生理机能、文化素质、施工技能方面进行培训;工程中涉及高空作业、水下工作的施工员必须进行集体培训,以颁发上岗认证书的形式毕业。由此避免因为不规范操作、或者失误性操作带来生产隐患,全面提升质量。

2.重视现场施工的控制力度

市政工程施工的关键在于质量以及建设工期[4]。通常来说,工期的适当延长有利于质量的提升,然而过于将工期延长则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在工期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建设要求。怎样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已经成为了现场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浙江省某市市政工程现场管理部门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开始施工之前,对施工方案进行讨论完善,现场管理者实现首席施工流程;在正式开始施工阶段,全面合理调配电力、施工人员、建设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市政工程本身有着巨大的建设量,因此现场须进行提前规划。在施工现场,还必须对施工设备和机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大型机械以及大型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避免现场事故的出现。另外,还必须制定定期开展例会制度,坚持每天开会进行问题交流,每周开会进行经验教训总结。

3.加强现场管理的协调

市政工程一般都是完成设计之后再进行工程建设的分包,将工程进行拆分,通过一家企业或者多家企业进行共同建设。加强现场管理主要是为施工组织提供支持,协调各方工作,由此可知,现场管理有着较大的工作内容。市政工程存在多个建设单位,在分配工程之中存在利益大小的纠纷,另外在施工细节以及工程施工边界方面也会存在争论,因此这时必须进行全方面的协调,将工程责任、工程任务进行明确,明确划分各个方面的利益,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4.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

在市政工程质量保证的过程中,材料的使用对于质量高低有着直接影响,确保质量时合理选择材料是基础和前提,是完成进度目标、投资目标的前提。例如控制混凝土利用的水泥等原材料的标号选择十分重要,某市政工程利用的均为普通的水泥或者425号之上的硅酸盐水泥,具体的市政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的混合比须特别确定,通常以水灰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在完成计算的基础上确定调配比例,通常需要比设计的强度高出10%至15%的比例。在现场施工中,对材料的标准、要求性能、工程设计文件的匹配性进行明确,对设备材料进行检验,提升材料进场的检验力度,重视材料质量文件的齐备程度,技术检验人员、材料供应商、操作人员等须对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加以明确。

5.市政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和成品的保护

必须重视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这些资料包括文档、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等。例如,文档资料包括了检验报告书、材料合格证明资料、工程竣工图、工程测量数据计量表、技术参数和隐蔽工程的验收单、工程建设签证多种资料。以上重要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正常进行工程的后续维护和使用。而一旦出现工程建设方面的资料问题时,也可及时提供责任承担的依据等。

另外,在现场管理方面,相关人员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对报价清单、施工协议、投标的相关文件进行总价分析,坚持“先算后签”,心中人数,定制合理经济、科学的施工方法,以便实现质量提升、工期缩短、成本控制目标。

三、结语

市政工程是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现场管理的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建设安全的关键途径[5]。现场管理须从一般工程管理中总结经验,在加强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工程的独特特点,重视人员管理、现场协调,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兆平.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1(4):34-35.

[2] 梁国臣.如何做好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345-346.

[3] 邬春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2010(11):178-179.

第6篇

英文名称:Special Structures

主管单位:建设部

主办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3598

国内刊号:11-1943/TU

邮发代号:82-33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7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延伸,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道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对于交通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在交通体系当中,道路交通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道路将会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市政道路建设。因此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话题。要保证最终的道路工程质量能达到特定的指标,满足设计的要求,实现设计目的一系列管理的活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必须进行提高,也就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完善市政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来确保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促进建筑工程的效率提升,对于进一步推进市政工程施工产业的长久协调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市政道路施工常见的质量缺陷

2.1 路基与路面问题

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是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保证,因为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种类繁多的管线,所以,它的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在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是管线沟槽回填和路基填筑。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因为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这就很容易降低其表面强度;在施工时,不振捣混凝土,它里面气泡就排不出去,会出现麻面和蜂窝;(蜂窝的现象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散,无强度状态。麻面的现象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又或者混凝土的前期养护工作做的不到位,这些情况如果在施工中稍有疏忽,都会导致路面混凝土开裂或者出现裂缝。

2.2 排水系统不完善

由于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管道基础条件不良会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在井内而常被忽视,这些问题会造成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有时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造成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2.3 辅设施问题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盲道口道板如果安装不牢,就会造成很严重的质量缺陷。在人行道施工中,由于检查井盖板大,安装较难,极易出现检查井盖板与路面高差超标现象,交付使用后,往往会出现拌脚现象。施工单位需要逐个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3.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现问题的防治措施

3.1 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施工,确保路面与地基质量

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路面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松软土层后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的材料回填实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禁止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模板面要仔细清理干净,脱膜剂涂刷均匀,不能出现漏刷或者不刷的现象,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严格防漏防振,并且应该振至气泡全部排除为止。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小或者过大,要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混凝土振捣密实,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

3.2 加强市政道路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监督检查可以随时发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预防问题的扩大化。在施工阶段,质量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每道工序都应该严把质量关。要求监督人员以严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项施工工序,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要严格把关,经常地,及时地进行监督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设备的完好无缺,也要定期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工程施工的每项工作都能够到位。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松软土层后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的材料回填实密实。条件允许时可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预设排水孔在管内底处以便排干和试验时检查。

3.3 认真做好检查井检查工作

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遇有地下水时,检查井连接的管道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等管道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现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以防渗漏。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施工单位需要逐个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 结束语

市政工程运营系统中的连接性,基础性,协调性与综合性,是整个市政工程运营系统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立足于整个市政运营系统的协调持久发展与保障市政工程物质实体的安全稳定,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在管理上要注意模式的创新与理论的创新,以便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执行力度,稳步提升施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际竞争力,深入细化具体的检测管理步骤,继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市政工程的综合质量,保证施工企业的效率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确保整体系统的建立健全。

参考文献:

[1]何鸿浩.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价值工程,2012,33:48-49.

[2]张虹.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硅谷,2013,05:159+164.

[3]王振军.试论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72.

第8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质量控制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中村项目改造和大型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我国的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很多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建设完工后,出现了大量问题,如北京等大型城市对于防治大量雨水总是出现很多问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因此工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规范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来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政工程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流程越来越复杂,所以,加强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于市政工程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1我国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技术相对落后。

在我国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市政单位承担着维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在人员配备上略显不足,这就导致在部分工程中,需要招聘市政公司以外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实际的市政工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所需的专业性技术就很难统一[1]。

1.2工程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是民生工程,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2]。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将管道安装在地下,因此对管道材料的抗压性要求较高,如果管道材料的抗压性小于上层土质对管道的压力,就会出现管道变形破损的现象,影响管道功能发挥[3]。

1.3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排水管道管径普遍偏小。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足。雨季来临时,由于排水管道排水能力有限,市政多处积水,给人民的出行带来影响[4];②排水管道埋藏较浅。排水管道埋深较浅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觑。排水管道主要是用于排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废水,埋深较浅的排水管道一旦堵塞,污水渗漏、臭气熏天,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不便;③排水管道抗腐蚀性较差。旧式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不达标,原材料质量低劣,不能有效抵抗生活污水等造成的腐蚀现象,容易出现破损,易造成污水渗漏。

1.4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的质量管理的重视不够,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施工单位是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直接负责组织,其对工程建设的态度和具体的工程建设行为直接影响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最终的建设质量。不仅市政部门应予以科学合理的引导和严格的监管外,而且应当要求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工程项目质量,严格依照遵循职业道德和契约精神,依照合同规则施工,以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因为施工单位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其趋利性的表现十分明显。在工程建设时,为了大量节约成本,实现更大利润,一些单位在施工中使用大量的劣质原材料或为节省原材料的使用而擅自更改具体的施工工序,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和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

2 进行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进行排水管道质量控制是解决排水管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论文从四个方面叙述排水管道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加强前期调研和进行现场勘查。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前期调研和现场勘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①地质地貌情况。进行排水管道施工的地质地貌情况勘察,有利于排水管道的合理布局,如根据地质地貌情况的勘察,可以将雨水管道就近埋藏于湖泊,不仅造福城市的水文条件,更节约管道建设的成本;②进行该市政地区降水量的统计。若该城区降水量较少,为节约建设成本,排水管道管径应相对较小;③统计该地区的人流量。

2.2加强沟槽开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沟槽开挖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基本施工环节,为了加强该环节的施工质量管理,在开挖沟槽前,施工人员应当严格安装给排水管道工程图纸与标准技术,以建筑标准关键测量放线。根据实地土壤的具体情况,确定管沟基槽的开挖计划,开挖沟槽时必须安排适当的施工人员进行清理活动,当气候发生变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开挖深度,一旦出现底下水位过高的情况,应当及时排水,以避免沟槽因长期积水而发生浮管现象

2.3 强化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

管道建设是整个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道材料低劣会导致整个市政给排水工程失败,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道建设。为保证管道建设质量,可以通过质检人员、职业道德和合同细则对施工单位加强监督,使其制定合理设计方案,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选择高质量管道材料,并在合理的管道路线上进行材料的铺装。加强对管道材料的抗渗性、抗压性、抗腐蚀性和抗冲击性方面的监测,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渗漏或变形等质量问题。

2.4 建立完善统一标准的施工质量监理规范。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的监理机构至今还没有一套针对于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相对比较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理规范,而大部分监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还不足以能够达到完全把握给排水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要求[5]。鉴于目前的现状,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专业技术人员要在借鉴国外施工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在不同工程项目中工作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归纳,相互交流学习与研究讨论,争取积极建立并完善统一标准的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监理规范,好为我国给排水管道施工提供指导。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建设关系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是城市基础实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给排水管道质量控制需要市政管理部门、市政管道设计部门和施工人员三方的共同努力。从论证阶段到验收使用阶段的整个过程,严格把控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严格控管道建设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给排水管道建设质量达标,才能保证给排水管道建设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马继红.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 ――2015 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1.

[2] 王来宝.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市政建设

[3]常天佑.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治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212

第9篇

【关键字】市政工程,管道,施工技术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政工程中的管道工程对各个公司和居民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若要提高市政管道工程的质量,就要在加强管理施工的过程,采取优秀的施工方法技术,坚持改掉各种质量通病,最终确保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达到好的标准。现在投入使用的市政工程有相当部分存在着质量问题,其中市民反映比较普遍的是管道排水问题,例如管道穿越上下层楼板处、管道接口处、管道本身出现沙眼、爆裂等漏水点,这些问题如果不杜绝,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有必要针对其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二.市政工程管道施工前的准备

1.图纸的会审:施工的计划图纸是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据,一定要保证图纸的准确性,坚持各个相关单位图纸的会审制度。具体与图纸相结合,掌握管线的各个要素以及各个与工作面开挖有关的因素等情况,之后要根据图纸确定的桩号走向对水准测再一次进行测试,以避免错误存在。

2.检验排水管材:排水管材中经常出现一些普遍的问题比如管材质量差、存在局部混凝土酥松或裂缝等问题,容易被压或产生渗水,管径尺寸偏差大等等;为了进一步精确管材的质量,应采用检查措施,比如最初要选择正规的厂家生产的管材,并且检查管材的出厂是否合格及相关证件,以及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是否齐全;然后应重视检查管材的外观,外观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使用。

3.测量放线:施工前需严格按图纸进行放样,根据对方所提供的控制点及现场加密闭合的控制 点用全站仪测定出管道中心线,并测定出检查井的原地面高程及其平面位置。开挖时根据图纸设计高程,再计算出规定深度,按照一定坡度来放坡,并且进行专业的跟踪测量,沟底每隔一定的高度将会测定出一个平面位置及垫层面高程控制桩,必须严格的控制好沟槽底的高程和品面的位置,垫层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在垫层面上用全站仪测量管道定中心的平面位置并弹出墨线。管道安装时需要进行跟踪测量,复测管内底高程与图纸是否对应,管道施工完毕就做好竣工测量。任何工序都要做好记录,以备查询。

三.市政工程管道施工技术与管理

1、管道特点及选用原则

目前出现的新型市政给水管材包括以下几种:)(一)聚氯乙烯类(PVC-U,PVC-C);(二)聚乙烯类(PE,PEX,HDPE,MDPE);(三)聚丙烯类(PPR,PPB,PPC);(四)聚丁烯类(PB);(五)工程塑料类(ABS);(六)复合管类:钢塑、铝塑、铜塑复合管等。管材的选用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并根据地区特点、工程性质、设计标准等因素综合选取。

2、管道施工技术

(一)PPR 给水管。在做热熔连接时,要掌握好加热时间和连接插入的深度。插入太深,造成管道断面减少;插入太浅令接口处强度降低。温度、加热时间和接缝压力是热熔连接的三个关键因素。

(二)铝塑复合管。卡套式连接处渗漏的主要原因是:O 型橡胶圈和C 型压环套的相对位置没有调整好,另有管口剪切不垂直、螺帽没拧紧等原因。铝塑复合管属半软性材料,其转弯时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直接弯曲,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5 倍。对于直埋暗敷热水管,为防止在转弯段填塞的水泥砂浆出现裂纹,应注意管槽砂浆填塞做法。

(三)钢塑复合管。采用螺纹连接时,旋入配件的长度应严格按照标准旋入牙数进行控制;管端、管螺纹清理加工后,应进行防腐密封处理,采用防锈密封胶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缠绕螺纹;外露的螺纹部分及所有钳痕和表面损伤的部位均应涂防锈密封胶;用厌氧密封胶密封的管接头,需养护24 h 以上才能试压。采用专用施工机具,不能随意替换。沟槽式连接要采用专用橡胶密封圈,不能用普通非衬塑钢管连接所用的密封件代替。PEX 给水管。暗敷在地坪(含木地板)架空层内的热水管宜设防护套管,既起保护管道和隔热保温的作用,又便于更换管道。套管可采用硬聚氯乙烯波纹管。安装De≤25 mm的管道时,利用管道自身的可弯性能,不设或少设管道连接件,弯曲半径(以管轴线计)不得小于6De;90°转弯时设金属弯管夹,并与管道固定牢靠。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管道施工

1.做好闭水试验

(一)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管道和井外观的质量是否合格;管道是否回填且沟槽内是否有预留的进出水或者积水管外,预留的全部孔洞都要封堵且保证不发生渗水现象。

(二)闭水试验的方法:管道作闭水试验时,为了节约用水,适合从上游开往下游分段进行实验, 上游段试验完后就可以往下游处倒水。试验管段应按井间距离分隔, 且带井试验。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不大于十米,但是仍已超过上游检查井的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的检查井的井口高度为准。

(三)判断闭水试验:在满水条件下的浸泡时间不能小于二十四小时,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的水头时开始计算时间,与此同时要观测管道的渗水数量,当观测结束时,需要不停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以此来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必须大于三十分钟。

2. 检查井,截门井施工

市政给排水检查井的施工常常出现高程和基础砂浆不密实、尺寸偏差较大且不饱满、抹灰面起鼓发裂等各种质量问题,所以在检查井和截门井施丁中必须尽量不要用水浇筑垫层,并要保证基础的高程都要必须符合与几何尺寸设计才可以达到要求,再仔细地复原所有施工地面,当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就能够砌砖施工。砖缝要平整,抹面要压光;污水检查井的雨水流槽的高度需要与主管内顶相平,上半部分必须和两侧的井墙相互平行,下半部分与主管的半径相同于它的半圆弧;如果为灰口铸铁材质一定要保证其安装牢固,井盖安装时确保井圈座浆饱满,井盖与井圈配套,某些时候需采用重型井盖。

3. 管沟的回填及路面的恢复

(一)排水管的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沟内禁止有积水,禁止使用腐植土,淤泥和垃圾土等。由专业人员采用核子密度仪测录它的密实度,以保证压实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原道路结构情况,使其恢复施工前的状态,达到各方都认可的程度,因而要求在施工时必须仔细专心地对照设计要求,进行道路恢复。

(二)土方的回填:必须严格控制回填土土质,内部禁止含有碎砖,硬土块等各类石块,回填土含水量必须接近最佳含水量,在回填前一定要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检测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回填时应确保槽内无积水;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在30厘米以内.在夯实后对每层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够继续回填,再一次对管道两侧进行回填,保证两侧高差在30厘米以内;最终保证管沟胸腔部位密实度在百分之九十以内。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城市管道的施工技术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美化城市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市政工程管道施工技术与管理,是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阎利荣.庶谈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2]王浩远.浅谈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7 

[3]徐朝晖.长距离大口径钢管顶管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 

[4]胡义光 市政工程管道施工管理初探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年7期

第10篇

关键词: 市政施工 成本控制 管理 问题

一、市政工程成本的特点

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便利市民的要求,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有其独特之处。

1、多为国家投资且资金不能一步到位

一般市政工程资金投入较大,且因对工期要求紧,多数是在资金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合理制定工程投资计划,具有较高的投资管理水平。

2、工程施工难度大、影响因素多

市政工程大多处于城市闹区,受工程拆迁、管线交叉、交通干扰等影响因素多,因此必须提前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

3、市政工程成本组成不确定性

每项市政工程都是不同的个体,因个体差异其成本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且只有当工程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后,成本值才能真正核算出来。

二、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市政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有政策、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随着市政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一些表面的和深层次的问题在管理中暴露出来,根据笔者多年的项目管理和施工经验,市政工程在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由于我国市政行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只需完成指令性任务,很少考虑施工项目成本的节超问题。而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政施工企业开始注重项目成本控制,可是一种观念的转变需要很长时间。目前,施工企业员工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员工错误地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方面的事,与自己无关;有的员工认为成本控制问题是纯粹的核算方式的问题,不是管理水平的问题;还有的员工忽视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不注意搜集整理原始资料,未能严格计量、盘点控制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急于承接项目、盲目迎合业主意愿,忽视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分析、缺乏项目成本控制的自我保护意识。

2、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当前施工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管理的绩效考核方面,很少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管理做不到实处。

3、项目管理体制不完善

(1)控制对象与决策对象不匹配.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只把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作为成本考核对象,而构成工程项目相关的经营管理费用,一般都由企业直接掌管.按照财务制定的规定,管理费用不直接计入工程成本,而冲减工程结算利润,不利于企业在宏观上对工程项目进行摊销和考核。

(2)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异化”、“固化”或“分公司化”的现象.成本控制的职责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部,未能充分发挥其他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对于工程项目分散、外埠工程较多的企业,公司对项目管理有时失控,使成本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3)现行的责任成本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动态跟踪差。没有很好的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出现成本亏损无人负责,成本降低不敢重奖的现象。

4、市政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很多施工企业的业务部门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着简单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结果给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施工阶段技术和措施制定得再完美,也起不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三、强化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1、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工程核算人员、财务人员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项目部的事,而是全体建设参加者的共同任务。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2、完善激励机制

市政工程中标后,企业的成本考核小组应对工程各项施工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进行现场调研,并根据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本企业施工定额,计算其标后预算价,制定下达给项目部的目标成本额。当项目部实现了公司下达的成本目标和其他经营管理目标,且降低了成本的应给予一定奖励和分成。同时需要从效益角度来看待投入,使投入与产出相互配比,并使产出在大于投入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

3、完善项目管理体制

完善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体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它引入了竞争机制,并提出了“最低合理报价”的概念,既可以避免工程承发包中的“幕后”交易,减少经济犯罪,也能使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选择最佳施工企业,还能促进施工单位加强内部管理。

(2)实行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引入风险机制,奖励那些设计方案优秀、节省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

(3)坚决实施工程监理制,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市政工程合同外费用较高,要求驻地监理及甲方代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施工现场记录,经常到工地,做到“随做随签”,避免“一揽子”及日后签证。

(4)完善项目风险责任制度。项目风险金交纳范围,除项目管理层外,还应包括分包单位的负责人。

4、注重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全过程控制

市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成本控制,各阶段的成本控制环环相扣.为了有效地控制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要注重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1)确定目标成本、制定成本计划。在项目实际施工前,通过对该项目的施工成本做出较好的预测和决策,编制前期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使整个项目的进行有一个较为优化的方案。 (2)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要求设计人员经常检查本专业的工程费用,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加强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严格落实限额设计,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初步设计与概算。

(3)提高施工组织水平。编制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积极而慎重的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组织均衡施工。

(4)做好竣工结算的成本控制。在这个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核对合同条款、检查隐蔽验收记录、设计变更签证、按图核实工程数量、严格执行定额单价、注意各项费用计取、避免各种隐蔽计算错误。

(5)通过合同管理、合理的变更和索赔来降低成本。合同条款的每一项内容都与工程实施和费用发生有关,要想方设法把弥补工程损失的条款写到合同中去,尽最大可能转移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其它第三者人为等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损失。

(6)加强信息管理。 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重视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网的同时,分阶段建立或改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1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的项目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市政工程是市政公用设施的简称,它包括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轨道交通和隧道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燃气、供热等管道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的作用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内容与方法,才能将市政工程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道路工程的施工

(一)路基施工

对于路基施工基底的处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对于基底的处理,路基的基底是路面施工的基础,也是道路的基础,路堤在清理之后所停留在路基表面的就是路基基底。对于路基的施工,一定要保证路基具有足够强度(承载力)和低压缩性以免引起滑动破坏和过大沉降。二是路堤填筑,路堤填筑要坚持分层平铺,竖向填筑的原则。路堤填筑时还要注意强度的均匀度,为了增强路堤的结实度,通常会采用透水性较差的土壤填在路堤下面。三是对于填料的选择,填料的选择要坚持就近取材的原则,尽量选取强度较高,压缩性小,运输方便的岩石材料作为填料。

(二)路堑开挖

路堑开挖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纵向全宽掘进,二是横向通道掘进,三是纵横通道混合掘进。三是纵横通道混合掘进就是在道路的两端同时进行道路施工和开挖,当道路要求双层施工时,下层要留有上层一些施工的足够空间。这种路堑开挖的方式主要适应于短而深的路堑进行开挖。横向通道掘进即沿路堑纵向挖掘工作通道,再逐渐向两侧横挖。本法可将高度分成几个层次安排多组台班在不同层次和前后错开的作业面上开挖,适用于开挖量大、较长的路堑。纵横通道混合掘进。若开挖断面宽,开挖量大,可在开挖纵向通道的基础上再在横向开挖通道,提高工作效率。仅限于人工施工。

(三)路基压实

路基施工已经将原有的土体结构进行破坏,为了维护土体的实态,保证路基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进行压实。路基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稳定性的重要举措。正确选用压实度,关系到土路基的受力状态、路基路面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讲究实效与经济。

二、桥梁工程的施工

(一)桥梁基础施工

1.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主要包括旱地基础的基坑开挖和水中地基的基坑开挖。无论哪种开挖都应避免超挖,遇到暴雨天气注意设置截水沟或排水沟,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都不能长时间暴露、扰动或侵泡而削弱其承载能力。水中地基的基坑开挖主要包括围堰、基坑排水和基坑挖基三个重要阶段,因此水中低级开挖的难度较大,对于技术的要求也较高。

2.桩基础施工

桩是桥的根基和基础,打好桩是架好桥的第一步。对于旱地打桩要严格控制好沉桩允许误差,垂直桩的允许误差是1%,斜桩的允许误差是倾角正切约15%。对于水中桩基的施工可以采用钢板桩围堰法,即先围堰后沉桩,先沉桩后围堰顺序。

(二)桥梁上部构造施工

常用的市政工程中的桥梁上部施工方法有:支架法施工、顶推法施工和悬臂施工法。支架法施工的一般施工顺序为搭设支架――安装模板、钢筋――就地浇筑梁体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支架和模板,但相比其他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比较经济、简单。顶推法是在沿桥梁纵轴方向的桥台台后设置预制平台,分段预制混凝土梁身并施加预应力筋连成整体,然后通过水平液压千斤顶施力,使梁体在各墩的滑道上逐段向前滑动,直至全连续梁顶推就位后,落梁、更换正式支座,完成桥梁施工。悬臂施工法是以桥墩为中心向两岸对称的、逐节悬臂接长的施工方法。

(三)桥面系施工

桥面系――是桥梁桥跨体系上部许多附属设施的统称,主要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或护栏、伸缩装置等。桥面部分虽然不是主要承重结构,但它对桥梁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主要构件的保护、对车辆行人的安全以及桥梁的美观等都十分重要,如果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

三、管道工程的施工

(一)沟槽开挖与回填

1.沟槽开挖

(1)机械开挖

①在开挖沟槽时候。首先一定要确定好开挖的顺序线路以及其他的参数系数,另外开挖要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以技术和管理作为施工的重要支撑。

②如果采用机械开挖的话,首先要做好交底工作,对工程施工的机械司机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只有他们充分了解开挖的要求后,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开挖过程中要设置专人进行施工的检查,防止超挖或欠挖。

③挖土机沿挖方边坡移动时,机械距边坡上缘的宽度一般不得小于沟槽深度的1/2。

(2)人工开挖:在使用人工挖沟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开挖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开挖深度不宜超过2m,如果开发较深或是不符合相关的人工开挖的规范就会产生安全隐患。

(3)沟槽支护:沟槽的支护工作的沟槽开挖的一项重要防护工作,它可以有效的对沟槽进行保护,保证开挖的安全性。

2.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刚性管道的沟槽回填,采用这种回填方式要注意逐层进行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切记不能对管道产生一定的损伤或是碰坏。第二种是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这种方式进行回填之前要做好对管道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管道出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更换。

(二)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

城市的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是城市管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由由管道和相应附属物组成,在城市的给水、排水中都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城市的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选用管材的工作,合理选用既合适而又经济的管型,降低施工成本。其次是要有效地控制好管道的位置即管位,对于雨水天气或是积水较多的地区的管道施工要先设置验槽现,再开挖槽。

结语:当然,市政工程的内容还有很多,每一个内容都将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任何一种工程的作用,但是只有充分的了解市政工程的各种施工技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建设市政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总结和发展原有的施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工程的质量,节省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

参考文献:

[1]叶永辉,梁永云,群.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 项目管理技术. 2009(S1)

[2]张闽. 浅议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12)

[3]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6(23)

[4]潘学文. 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16)

第12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市政工程;造价问题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断增多,尤其是公路工程项目以及城市市政工程增速不断加快,在建立完善交通体系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在工程建设中,加强造价方面问题的研究,对于管理和控制造价,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具有重要意义[1]。

一、市政工程以及公路工程造价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分析

1.在成本控制阶段缺少动态管理机制

道路交通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造价高低存在直接关系,由于道路交通工程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波动加大,投资周期长,因此须重视动态管理,对材料成本的差价进行调整。国内工程施工存在以概预算的定额为基础造价编制,在材料、人工定额消耗基础上制度预算价格机制控制成本,而由于实际成本消耗与预算存在较大出入,这一制度中落后于当前的工程状况,对造价的实际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2.缺乏控制工程设计投资的意识

道路工程受地理环境、地域环境影响较大,在设计施工中需要重点研究以上因素,但实际上工程设计者常一味追求高品质的设计标准,忽视项目的经济性,造成后期施工成本的控制问题。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也为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对比,加之设计者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时间较少,是工程实际情况掌握不到位,也间接造成了材料与人力资源浪费,提升了工程成本。

3.工程竣工时结算制度较为混乱

在道路交通工程完工后,关键环节便是对项目的核查以及结算,在实际结算流程中,承包单位为获取高额利润,常虚增耗费,谎报成本,而发包方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因此如果双方缺乏必要沟通,容易出现扯皮现象,影响正常结算。这一混乱场面的出现,会因为纠纷的存在而增加工程造价。

二、国内公路工程以及城市道路工程的造价区别

1.二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区别

第一,国内公路道路工程与市政工程采用的定额各不相同。国内公路工程受大范围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多数采用的是国内统一标准的定额[2];市政道路工程还受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主要利用的是地方定额,即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定额。

第二,与公路工程相比,市政道路工程更容易受到城市布局等多方面环境的影响,存在更多的施工方面的干扰因素,因此,市政道路工程产生的管理费用明显高于国内道路工程。

第三,市政工程在使用材料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以及要求,因此工程单价更高,例如,在二灰层的利用方面,国内一般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碎石基层厚度高于10cm,而市政工程的基层厚度一般小于4cm,要求有着更高的级配。

2.市政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重点分析

(1)市政工程的土方造价更高,且在城市外运中须持有通行证的卡车才能运输,增加了造价成本[3]。

(2)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照明费用不断增加,加之城市标准较高的绿化要求,市政工程建设中,绿化费用、购置设备费用方面支出增大。

(3)施工工程施工时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城市地下管网纵横交错,费用较高,加之绿化支出、后期的维修养护费用是道路建设不需要进行归纳分析的资本支出,市政工程建设成本由此增加。另外,市政工程施工在城市规划限制下,不能阻断交通,只能进行分幅施工,工程施工更为复杂,无形中又增加工程成本。

3.计算安装工程成本时的区别

市政工程费用包括直接费用、直接工程费用、企业管理费用、间接费用等几种[4]。直接工程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人工费指在概预算中直接付出的工程建筑安装过程产生的定额人工开支费用;材料费用指工程施工消耗的、用于构成工程实体的构配件、成品、零件、辅助材料以及办公用品等使用量以及材料周转的摊销用量,再按照当地材料的预算得出的总费用。直接工程费用包括机械施工使用的费用,主要为概预算中确定的定额机械台班的数量,折合为对应的机械使用费用以及机具使用费用。

另外,其他工程费用包括了夜间、雨季、行车干扰以及冬季等特殊情况下增加的临时设施费用,工地转移费用等。企业管理费用为工程安装企业在生产施工时产生的管理费用。 项目的费用包括工程变更签费、工程分包费、排污费、定额测定费等。而公路工程的直接工程费与市政工程相同,其他项目费用还包括职工探亲路费、取暖补贴等[5]。

三、案例研究

上海北青公路改建工程是青浦建区以来首个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其需要由原来7m宽三级公路改建为16m宽的二级公路,涉及了7座桥梁,里程长度为7.732公里,总造价为9600万元。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建筑安装费用如下。

表3-1北青公路改建工程建筑安装费用表

从以上道路建设工程的例子中与之前提到的市政道路工程对比可以分析发现,市政工程与公路工程在取费方式、定额措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点,因此最终获得的价格量也不相同,所在对市政工程以及公路工程进行定性时,需要仔细分析二者区别以及联系,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不同工程类型的造价、计价方式方法。

四、结语

当前,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对国内的建设行业存在的客观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区分市政工程以及公路建设,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方法,国家多次修改改进了工程建设计计价方式方法。无论哪种工程建设,都加强了对分项工程中综合单价的利用分析,以便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彭江丽.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7):89-90.

[2]蒋卫,伍奎,齐志刚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9(36):56-57,.

[3]杜光磊.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23-24.

[4]闫风寨.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科技信息,2009(28):45-46.

第13篇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一、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要从施工材料、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质量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在施工材料方面,严控材料质量,分批试验严格检测,坚持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场;在施工方法上要集中人力和设备,打开作业面,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在施工质量上,抓施工全过程质量,严格制约标高,保证路面基层厚度,严抓基层整体质量水平。

2、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派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深人工地,要加大监理力度,把控质量,发现不足及时解决。成品混凝土构件有严重质量缺陷的,坚决弃之不用,构造物混凝土做到内实外光,表面密实,品质优良;不符合标准的模板坚决不准使用,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保证坚固、稳定,使模板尺寸合格、不变形;处理模板支立前必须校正、除锈,支立后涂脱模剂。

二、市政路桥施工存在的问题

通过下图的桥梁的基本结构简易图,我们便找出桥梁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1、高填土下沉

道路桥梁工程在通车后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出现高填土,高填土下沉是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在深挖、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路段,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下沉,出现严重的危险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上图并根据实际情况不难分析出,高填土下沉主要是由下面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施工因素

例如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分层过厚,压实控制不好以及措施不当等;

材料的因素

例如工程材料的压缩系数偏大,最佳含水量和最大湿容重出现错误的情况以及在建设中采用的高塑性指数的工程粘性土等。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致使路面下沉,开裂或者变形。

2、路面不平

路面往往容易出现路面不平、水泥路面断板、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开裂等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三点:

(1)对基层的平整度的严格控制没有做到位,更甚者会产生较大波浪式的起伏;

(2)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对路面施工缺乏严格的控制,压路机的操作者自身的专业能力比较低;

(3)基准线出现失控的情况。

这些情况的发生,必然会给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生命,每个问题都不容忽视。

3、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损的质量问题

造成沥青早期破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控制造方面的问题

现今,很多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时,都只追求地面的平整度,却对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的关注。工程建设所需材料到场以及终压时的温度比较低,甚至在低温的环境下对路面进行过度碾压。

(2)施工材料配合比不标准

施工材料配比不合理,使得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够,引起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损的情况,从而导致了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

三、加强市政路桥施工的综合管理

1、控制施工成本

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得有限的资金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利益。是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有利于建筑企业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路桥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实现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中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顺序的安排、施工机器的选择都是在长期的施工实践经验,而且联系具体工程项目的现场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是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案,有利于对各个生产要素的支出控制。对施工技术方案的落实实施是节约成本的关键,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方案。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要组织参建各方主体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和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结合工程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作好施工组织设计;作好冬期施工的材料、能源、专用设备、生活设施等资金保障及施工准备工作。方案中应具体规定,施工单位要组织质量责任主体认真学习和熟悉冬期施工规程及验收规范。特别是针对冬期施工易出现的“缺陷”和“质量通病”。管理人员要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好冬期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做到懂施工、会管理,切实抓好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冬期施工方案落实到人、到物。使得施工技术方案能够较好的服务于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共同促使路桥工程达到高的质量水准。

3、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五个具体原则。坚持质量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贯彻执行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与道德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全方位结合,严格检验、对工作质量的检查,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施工方案的确定,关系着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正确的技术手段是施工质量的保证。依据施工技术方案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与方法,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做好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施工方案实施与目的的保障和手段。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南,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方案可以突出施工重点,以便于科学、具体、详细合理地组织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地组织人力与物力、生产与储存、供应与消耗、专业与协作、使用与维修施工的程序、步骤、施工方法实行质量控制管理。

4、质检及其标准是施工方案的依据和质量目标

为了使施工质量有可靠的保证,施工方案的实施和效果与质量检查及标准相关,其标准是施工方案确立的依据与结果,是施工质量的最终目标。在施工方案中,要求每分部分项工程都必须根据国家现行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进行检查、验评。建立检查制度,对每分部分项工程技能型开工前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藏工程检查、办理验收签证手续。根据工程项目内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检查。验评质量以期达到预定标准。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延伸,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道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对于交通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在交通体系当中,道路交通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道路将会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市政道路建设。因此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话题。要保证最终的道路工程质量能达到特定的指标,满足设计的要求,实现设计目的一系列管理的活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必须进行提高,也就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完善市政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来确保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促进建筑工程的效率提升,对于进一步推进市政工程施工产业的长久协调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小飞. 浅谈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 科技风,2012,13:160.

[2]付燕,冯晓敏. 浅谈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7:397.

[3]王振军.试论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72.

第14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的全过程,其中施工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防止施工超预算以及施工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效益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合理确定造价和有利于控制,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本文就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建设单位(业主)分别与承包单位(主要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来缓解国内建筑市场压力,但财政投资上的巨大浪费对稳定国内建筑市场出现不利的影响。同时,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理论和观念受到传统体制的束缚,停留在滞后于市场发展方面的研究。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必须要做好自身管理的不断完善,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才能有效的遏制“三超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从而促使建筑市场积极稳定的发展。

市政工程项目投资失控、施工成本过高、资源浪费过大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普通存在的现象。目前,市政工程是国家和经济实体投资的主要渠道,对拉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支柱产业。工程造价管理是管理项目建设投资的主要手段,对工程质量、投资成本乃至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状况。特别是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工程质量控制与工程进度控制,忽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而技术人员忽视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人员不懂得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导致工程造价难以有效地控制。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使得造价管理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理念。 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和先进管理;材料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购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加上建筑市场管理混乱,材料价格失真,使得占建安工程成本 60%~70%的材料费用失去控制;在施工组织方面,多数施工企业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现有的人、财、物没能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施工成本过高,大量资源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失控的现象仍然严重,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作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

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影响该阶段工程造价因素的管理,采用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将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际发生的各项消耗和费用支出控制在批准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逐步消除施工中的浪费现象,最终达到实现预期的工程造价的目标,从而实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

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工程项目产品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的投资资金通过建筑施工这一环节不断“物化”,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因此,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济大学丁士昭教授对项目造价管理的哲学观是这样概括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不平衡是永恒的,平衡是暂时的;有干扰是必然的,无干扰是偶然的”。正因为项目环境充满了矛盾、变化和冲突,所以才有必要加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外部条件变化、设计阶段考虑不周全等因素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这一阶段也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阶段,它关系到企业施工项目的盈利问题。

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即在施工过程中将人工、材料、机械发生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有偏离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经济与法律法规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将多个难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优化为特定的确定因素,尽可能规避风险、降低造价。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的研究不仅是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的研究,更是对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控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始于 1950 年,国家引进前苏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从建国至今,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可归纳为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量价分离的市场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两个阶段。随着我国建设市场逐渐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我们更需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经验,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造价管理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5]。

首先来看一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定额计价是以法定价格为基础的定价方式,虽然逐渐失去法定地位向指导性发生转变,但定额在现行的计价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仍然是计价的依据和基础,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定额作为严格控制工程消耗量的标准,对定额基价实行动态管理,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工程造价具有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指工程价值随着项目的实施时刻变化,不同的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其工程费用发生内容、组成部分、金额大小不同,受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如:政策变化、人工费上涨、材料费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时刻变动,所以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应实行动态的管理研究。动态管理是指管理随着管理对象内部因素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相应变化。其含义是:管理对象系统内部及其外部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管理活动需随之相应地变化,管理是动态的过程,反映物质的运动性,表明管理过程就是根据管理对象发展变化的反馈信息进行协调,以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

市政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基本原理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目标值,在工程实施中,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额与投资控制目标值之间的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的目标值与投资实际值产生的偏差最小,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投资控制最终目标。

结语:

综上所诉,在实施阶段材料价格发生变化、设计发生变更时,可以快速了解工程造价变化情况,定位为主要影响因素,借此找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市政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1].邱义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申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15篇

一、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市政工程建设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要求,市政工程的发展必须坚持为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时间性要求高。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通常由政府投资,为尽量减少工程建设期间对城市的干扰,对工期往往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2、施工场地狭窄。市政工程一般在市内的大街小巷施工,常常影响实施地段的交通和环境,因此,可以留给施工作业的场地往往非常狭窄,增加了施工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难度。

3、地下管线复杂,综合协调事项多。市政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地下管线位置不清的情况,容易发生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而且工程建设过程中,牵涉征地拆迁,与周边单位和居民协调的事情也特别多,需要业主投入大量精力去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4、综合性强,管理难度大。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市政工程特别是大型市政项目(如特大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往往牵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专业方面的知识,给作为业主方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大型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常见问题

目前,受一些传统项目管理经验的影响,我国在大型市政工程业主方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项目只重实施过程的管理,忽视项目的前期策划。

前期策划阶段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关键,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后续阶段的成败。而对于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往往由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和领导干部负责决策,而不是由专业的管理团队通过科学论证来确定,作为项目业主的前期工作基本上是在政府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程序上的完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导致了许多项目业主也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最多也只是在项目细节上做适当的调整,使工程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这对于一些前期决策先天不足的项目始终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2、实施过程中只重视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和管理,忽视对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

大型工程一般都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会对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费用造成影响。在这种模式下,业主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许多管理人员甚至可能没有接触过工程管理,缺乏管理经验,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易造成建设周期延长,投资成本加大,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3、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对工程整体的策划。

在城市建设中,许多情况下为追求短时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往往在工程决策阶段不能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筹划、分期实施的目标管理,导致一些工程项目建成后反复整治或使用期限只有短短3~5年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了。

三、大型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方法的优化

(一)工程实施阶段项目投资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在建设实施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本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周期长、内容多、潜力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控制措施,确保投资实际支出小于计划目标。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及合同措施等,具体内容有:

1、组织措施:(1)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在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从事投资施控制方面进行投资跟踪、现场监督和控制的人员,明确任务及职责;(2)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详细工作流程图。

2、经济措施: (1)对投资目标计划值按费用构成、工程构成、实施阶段、进度计划进行分解分析,编制详细的费用支出计划,并控制其执行和复核;(2)进行己完成的实物工程量的计量或复核及未完量的预测;(3)定期向项目管理负责人提供投资控制报表、投资支出分析对比;(4)及时办理和审核工程结算;(5)制订行之有效的节约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3、技术措施:(1)对设计变更严格把关,并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审查认可;(2)进一步通过设计、工艺、材料、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寻找挖潜节约投资的可能;(3)做好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4、合同措施:(1)参与处理索赔事宜时以合同为依据;(2)参与合同的修改、补充工作,并分析研究会给投资控制的影响;(3)监督、控制、处理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时以合同为依据。

(二)工程实施阶段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主要将工程项目实施的结果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其存在的差距,并分析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对业主方而言,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和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在符合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

在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依靠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管理来实现的,因此监理队伍的素质、监理手段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为确保监理工程师正确、充分地行使监理权限,业主单位应做到以下三点:

1、优选监理单位。通过资质、业绩、信誉度的考核审查和招标,择优确定监理单位。

2、通过委托监理合同,充分下放工地管理的相关权力,全力支持监理工程师管理好工地事务。例如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权、组织协调参建各方关系的主持权、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上使用的材料或设备的检验确认权、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监督权、工程施工进度的检查监督权、工程款支付的审核和签认权等。

3、监督监理工程师正确行使监理权力,主要措施包括:出席监理工程师主持的工地会议,听取和掌握工地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和施工方共同协商并督促及早解决;经常调阅监理质量月报,对月报所述一切质量缺陷及质量隐患,及时督促有关参建方研究补救方案,争取及早解决。

在实际工作中,业主就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后,仍然有些问题单靠监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是难以解决的,仍然需要业主做大量的工作,业主在施工阶段往往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限制承包商以任何形式转让或分包合同,对施工单位不经业主批准擅自进行合同分包(劳务除外)的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严肃处罚。

2、监督、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目标考核标准,以有效推动质量、进度、安全目标的如期实现。业主和施工单位可以设立奖励基金实行奖罚,能够有效地激励和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

3、建立、完善质量信息情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质量记录档案,将所有的质量检验数据、原始记录、验收记录、业主意见、监理工程师指令等信息资料全部记录归档。二是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可以使质检部门和项目经理及时掌握工程各个部位的质量动态。

(三)工程实施阶段项目进度管理

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

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资金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但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对项目的特点与项目实现的条件认识不清、项目参加人员的工作失误或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

要搞好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

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避免相互的拆台、扯皮;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

4、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评审;

5、施工单位的招标、评标及施工合同的签订,包含总包、分包单位的选择,材料、设备的供货合同的签订;

6、工程前期政府手续的办理以及配套工程的安排,与政府机关的充分沟通与良好关系,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史春,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1(5):142

【2】周诚华,大型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的管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