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政产学研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政产学研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政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推进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进程中,政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本文从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主体、合作目的、合作方式三个维度分析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分类,同时对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分类

(一)基于合作主体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分类

1.政府主导型一体化模式

政府可以将学研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计划或地方发展计划,对合作项目给予经费、税收等多种优惠,目的是促进项目尽快产业化。政府主导型又分为政府指令型合作模式和政府推动型合作模式。其中前者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即由政府直接指令产学研各方形成合作,曾经是我国产学研初期的主要形式;后者在政府的推动下,由政府提供政策导向和市场服务,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核心作用,企业积极参与。

2.企业主导型一体化模式

该模式下企业同时作为科学技术的研发参与者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者,即企业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生产的主体。在该模式下,企业为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一方面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一方面以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建研究机构和企业兼并科研机构等形式寻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咨询和服务。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并承担相应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风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活动围绕企业的需要进行,其研发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范围由企业决定,处于参与者的角色。

3.学研机构主导型一体化模式

高校和科研机构凭借技术和人才优势从事技术创新,成果成熟后以技术转让、专利出售等形式向需要该技术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或者通过自己创办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在该模式下,高校和科研机构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研发内容和合作对象,并独立承担研发风险

(二)基于合作目标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分类

1.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则是为了培养面向市场、面向技术开发的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它以合作教育为主要手段,通常采取定向委培招生、联合办学、共建基地、互相兼职等合作形式。

2.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宗旨为提高合作各方创新能力,将学研方的科研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常的形式有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联合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共同参与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共建研发实体如工程研究中心等。

3.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

它是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与企业围绕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而开展的合作。在这一合作模式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一般以技术作价入股,参与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有的在技术入股的同时注入少量资金,使合作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关系更加紧密。

4.主体综合型合作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目的具有多向性,通过多方位、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既培养人才又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其形式主要有共建高新技术开发区或高校科技园;建立松散或紧密型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等。

(三)基于技术支撑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分类

1.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模式一般是指高职院校或科研机构把科技成果,主要是产品的制造工艺或配方转让给企业后,企业一次性支付费用给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形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由学研机构做前期投入,在完成了技术原理的可靠性研究后由业接着进行中试、工业化生产及市场开发。因此技术转让属于接力式开发,而且具有技术推动型的特征。技术转让模式是产学研合作中比较通行的模式之一,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可以直接把大学的科研成果拿过来为己所用,这样既减少的企业的前期科研投入,也加快了技术投入市场的速度;对大学而言,通过技术转让可以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风险相对小。通过这种方式两方达到双赢,所以可成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方式。

2.合作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保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各自拥有原来体制的条件下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学研方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或对某个项目联合攻关,企业向学研方提出开发计划并注入一定的风险投资,学研方可以选择以技术入股或只是在技术开发上的合作。这种模式更强烈地表现为功能互补的优势。无论是学、研还是企业都很难承担起技术创新转化的风险。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科研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合作成为了一条必然的可行之路。

二、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

虽然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存在诸多模式类型,但这些模式往往都是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的。每个类型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与机制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适用性,在产学研结合实践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现实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选择。因此,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既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各地具体的实情慎重选择适合发展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一)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遵循的原则

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中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指有利于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教育水平提高。政产学研一体化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因此,其模式的选择必然要能使三者利益实现最大化,并充分发挥这种协同效应。

(二)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选择是各主体根据客观资源与条件进行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规模。规模不同,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如参与主体的数量较大,往往适合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而规模较小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则可以采用内部一体化模式。

2.政府的意志。政府在产学研联盟建立与运行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都拥有话语权,这就使得产学研联盟在模式选择方面受到政府意志的影响。当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以及中介机构的完善,政府的这种决定权将会越来越小。

3.联盟主体利益与目标的一致性。在政产学研一体化建立与运行的过程中,各主体也存在着利益与目标的冲突,甚至出现对立的现象。如果各主体利益与目标高度一致,则适合采用共建实体或者联合开发等模式,反之,则采取委托开发或者技术转让等模式效果更好。

4.技术创新的难度。不同的技术创新难度,对于一体化的模式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技术创新难度大的适于采用联合攻关、组建研发实体等模式,而技术创新难度较小的则适合采取委托研究、一体化、共建科研基地等模式。

(三)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选择

1.高职院校应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根据自身类型合理分工,各有侧重选择合作对象

地方高职院校参与产学研联盟的构建中,应始终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将获得的经济利益投入到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上,从而改善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更好地参与政产学研一体化。地方高校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创造最大的科研辐射效应。地方高职拥有其独特优势,与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界有着天然的联系,更容易与区域产业实现产学研合作。因此,地方高职要主动将“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作为其办学宗旨,把争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与当地中小企业的结合上,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依托其学科、人才和智力优势,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成效,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2.企业在政产学研合作中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有长远的目光,坚持双赢原则

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建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政产学研一体化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最佳组合,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把产学研结合作为自己的战略来研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方式逐步深入,最终使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灵活性通过其他更快捷的方式获得技术支持:没有能力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引进现阶段所需的技术成果,实现技术转移;未走在技术前沿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已存在的但并没有被使用的失效专利或者已经不再受产权保护的准公共产品进行二次创新和研发。

3.强化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对政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政府在政产学研一体化中主要充当三种角色:引导者,政府通过舆论宣传倡导、运用经济、法律、政策手段来引导产、学、研合作;推动者,运用政策法规影响,利用财政资助,设立科研基金,对一些科研项目重点资助;协调者,主要提供数据咨询,政策咨询、技术咨询。政府对政产学研一体化起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各种资源在合作过程中的配置。中介公司提供市场需求的信息和渠道,细化分工,构筑企业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桥梁,更加细致地研究产学研联盟的可行性,起到“”和“搭接”的作用。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产学研联盟的顺利、持续进行。随着政府、中介公司和金融机构加入到产学研联盟中,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具有生机和潜力,产学研联盟正逐步朝运作规范化、目标市场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炜.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2]王洪才,朱如龙.政产学研合作:高职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11.9

[3]蒋朝霞.政产学研一体化政策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刘光辉,后小仙.区域产学研联盟模式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经济,2009.7

[5]孔祥浩,宋迎东,熊克.政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1.7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文献;研究;综述

产学研合作在发达国家有良好的传统,相关研究已很丰富。但人们真正开始熟知产学研合作,日益意识到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则是源于“硅谷”经济奇迹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美国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日益重要的课题。我国引入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概念把握不妥,认识不清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和深入研究。有学者极力主张将产学研合作分成两层意义来研究,即第一,合作开发科研。其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主要目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如美国的“硅谷”。第二,合作培养人才。其核心是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这一区分,使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更加细化和科学化,学者们约定俗成将第二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从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此进行了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缘起

1906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的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奈德首先在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概念。施奈德大力推崇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补贴学习之用。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发展和推广合作教育的社会团体。1983 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菲律宾、英国和美国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模式的优势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2003年 8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德国联邦政府更是颁布《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实施“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则是采用“三明治”学制的工读交替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收效。

2.发展

国外产学研结合在大学、职业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但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之初也遇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实施早期,不少企业很难不去计较眼前的利益损失而与学校一起开展产学研结合。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对策,Joseph A. Raelin对国际合作教育的一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预测未来一百年合作教育的可能发展趋势,其中提出采取“三重螺旋”的运行模式来加强学校—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出现“双赢”甚至“三赢”。而“双赢”的观点已在西方达成共识,人们认为企业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l)取得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员;(2)接触较前端研究或技术知识;(3)寻找特殊问题的知识来源;(4)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等。而学校也有利可图:(l)由于政府经费的紧缩,产业界于是代表另一种研发经费的来源;(2)“产业界的”经费在运用上没有像“政府的”限制那么多;(3)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了师生接触实务、实际问题的机会等等。因而,不仅政府有意愿促成产学研合作,而且企业与学校同样有合作的强烈动机。

3.重要经验

国际上成功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启示我们: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美、英、德、日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时有以下共同做法:(1)委派或组织专门机构;(2)政策性立法;(3)以科技计划对产、学、研予支持;(4)设立基金,拔出专款;(5)开辟多种信息渠道,鼓励科技人员交流。

由此可见,政府有意并从实际上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产、学、研合作予以保证和支持是西方国家成功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举措。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时间较长,国家、学校和企业能体验到这种合作对各自发展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给其带来的损失,在共同利益驱使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达成了空前一致的认识。所以,合作不仅成了学校和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更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这与我国国情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国情差异,意识到我国实施产学研合作必须经过多方努力,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涉及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早,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在政府的控制下曾成功地组织了一些重大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项目,例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开发,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技术的影响,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逐渐自发地进行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政府正式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合作。十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理论研究也日渐丰富。以中国知网期刊收录的文献为例,截止到2011年5月,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含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及国家标准等文献数据库)中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了10851项检索结果;以“产学研合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得到了3343项检索结果。而用另一个相关概念“产学研结合”为主题进行检索,亦可得到4930项检索结果;再以“产学研结合”为题名进行检索,仍得到1942项检索结果。成果数目之众令人欣喜。

将学术期刊、硕博士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认真梳理、高度概括后发现,研究成果基本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学者普遍赞同产学研结合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1)发展需要;(2)生存压力;(3)已有合作关系等等。以发展需要具体来说,就包括国际发展趋势需要、社会工业化、科技化发展需要、学校提升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等。

2.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类型

目前已有的产学研合作众多形式中并没有一种权威的分类方式,许多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分类方式,最多的达二十多种模式。纵观下来,比较普适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十种左右,分别是:(1)N+X顶岗实习式;(2)三明治工学结合式;(3)企业委托办学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4)企业指导办学式;(5)企业资助办学式;(6)合作培养“双师”式;(7)承接企业项目式;(8)校办产业式;(9)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式;(10)企业办学式。

3.产学研合作的机制

(1)动力机制;(2)调控机制;(3)利益分配机制;(4)保障机制等等。以动力机制为例,具体来说主要指政府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文件等明确引导、支持产学研合作,如修改《企业法》,增加明确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对参与了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同样,学校也要明确把开展产学研结合视为必由之路,在管理和决策上制定鼓励学生、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措施。企业方面也需提高认识,将人才培养视为己任,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企业发展计划中。

4.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问题;(2)技术供给问题;(3)利益分配问题;(4)风险问题;(5)政策环境问题;(6)信息交流问题等等。以主体问题为例来说,学者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政府、学校、企业3个主体在实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出从政府,到学校和企业都未真正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涵义及合作主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企业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企业家们的短期行为导致很多项目昙花一现,浪费了资源。

5.产学研合作个案经验的总结

第3篇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1]。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模式,从以前的“产学研”过渡到“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代表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市场五方面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政策服务、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是政府、生产、教育、科研、市场不同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模式[1-4]。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它既与安全理论息息相关,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4-5]。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初步探析近6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安监部门、安全产业、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科院和企业集团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阐述了该机制的模式和内容,以及其实践成效,为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及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1.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概况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始建于2006年,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和建设,是集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三届学生,共180多人。学院及安全工程专业在重庆市安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全技术及工程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安全工程2012年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余人。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2008年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在学院挂牌成立。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批准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学院。学院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2个省级中心实验室———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鉴定实验室;已建成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等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坚持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多层次的政校企协同办学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石油与冶金两大行业以及重庆市区域经济与安全生产领域。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为石油、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近年来学院在安全生产政策与规划、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安全风险控制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安全学科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程本科办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安全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实施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难。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外的实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学生的实习不能有效结合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差,实习实训效果不好。(2)实验室建设经费筹措难。仅仅满足本科教学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而且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难度较大,不利于安全工程实验室向更高层次的发展。(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难。安全工程专业为新办专业,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缺乏,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质量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同行业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就业渠道,就业品味较低。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近5年的新进教师,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理论难于在实践中得到深化,课堂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教学难以实施,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科专业特色和方向不明确,亟待凝练

一方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在全国及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小,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可;另一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也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凝练;再次,专业建设和办学层次也尚待提高,应根据社会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需求。

3.采取的措施及解决途径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存在的系列问题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办学。

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办学和大力支持,在招生就业、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方面采取政策倾斜;行业协会推荐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充实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和师资。

2)科技企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政府主管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安全生产协会等,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展“项目式”工程教育,学生结合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全程参与安全评价和标准化评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政府监管、技术服务和教学的有机融合。

安监部门作为纽带,搭建了行业企业和学校办学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深入安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便于掌握安全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并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验室建设与行业需求、科技服务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满足于现有本科教学体系的需要,更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科技服务,实施动态发展。一方面,根据行业内最新技术需求、发展动向以及科技服务实时增加功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需要建设科技服务反哺实验室,不断充实和完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适应性。

(二)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内涵

1.“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形成

安全工程学院是由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于2006年共同组建,双方成立办学协调组,由重庆市安监局局长任协调组组长。安监局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倾斜与导向、科技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安全工程学院办学,引导、推进安全工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则围绕安全工程人才能力需求,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工作,并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学院作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全面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实施途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介入安全生产领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另外,依托学院,还组建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学生“对路”、成果“管用”的教学思路,全面推动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

2.较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学院构建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函授学历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安全工程成为了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拥有国家安监总局认定的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设有油气生产安全、化工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生产安全等4个专业方向。以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院的安全评价所(国家甲级资质)和职业危害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安全评价、职业危害检测检验开展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学生在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方面的培养特色。

3.“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学院全面拓展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安全评价领域和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在市安监局的支持下,建立了“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重庆市职业危险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等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实验室面积4000m2,构建了高水平的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要求,也是重庆市安监局对高危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检测鉴定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依托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科研新平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的新能力;依托学院国家安全评价甲级机构,提高学生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在市安监局的协调支持下,还建立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长寿化工园区等1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导师责任制,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到位,全面促进学生与岗位的深度融合。

4.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打造

学院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培养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背景深厚、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是实施“高水平师资引进计划”。引进20名高水平中青年教师;二是实施“团队培育计划”。打造了安全生产专家教授和中国安科院、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担纲的4个教学及科研团队;三是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了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市安监局等一大批学术造诣很高的兼职教师;四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2名到国内知名高校访问进修;举办“中国-加拿大职业卫生国际论坛”和“安全大讲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根据青年教师专业特点或岗位特点,选派部分教师到市安监局相关职能处室挂职锻炼,全面参与安全监管和科技服务工作;落实与区县安监局和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协议,选派专人与之对接。目前,学院有3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9人,占29%;副教授10人,占32%。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3名、安全检测检验专家2名,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10名,12名教师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在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监局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近4年承担了各类安全工程相关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教研项目20项,承担横向合作项目300多项,完成科研合同金额达1200多万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论文30多篇,SCI、EI、ISTP等收录和检索50多篇。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1.构建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是以服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重庆市安监局为主要政府依托,安全工程学院为主要载体,整合重庆市安监局和主管行业的政策、行政资源,联合高危行业企业,构建联合办学协作体系,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实现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运行格局。目前,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已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先后与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正在建设国家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科研机构;建有国家二级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重庆市安全标准化评审组织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安全文化协会、爆破协会也挂靠在学院。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不仅为行业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政府安全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应用成效

1.为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决定在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进行推进。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打造高素质安全生产人才队伍,是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通过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平安重庆”建设。

2.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重庆市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道路,形成了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建成了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3个科研机构,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拥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学科已成为重庆科技学院乃至重庆市高等学校最具发展潜力和实力的特色学科。

3.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协同办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趋合理,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优化、有效;通过建立政校企互动机制,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多渠道投入机制,实验、实习及工程训练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市安监局和市教委在学院设立了300万元的“安全工程奖助学金”,部分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为推进学生就业,市安监局专门发文,向监管企业和单位推介应届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5个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学校资助;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均在85%以上,升研率达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就业单位涉及安监部门、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学院的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历届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报到率达到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4.为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教改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途径

安全工程学院作为组建6年的新学院,牢牢把握了安全生产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新机遇,探索和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形成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新跨越。经过6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内涵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不仅为我校应用型的消防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办学模式借鉴,还为重庆市同类高校如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定期指导办学。

三、展望

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有效地改变了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践证明,依托政府和企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明显的特色,也是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成功实践,为国内同类高校以及我校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王文和 邹碧海 徐茂 刘春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2]张瑾.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3]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第4篇

Shanxi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Chinese clothing culture, he also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build a reasonable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IURC) for Shanxi tourism attire. The author advocates establish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market-oriented and government-led model.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优势资源整合的一种先进模式,也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它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旅游大省的山西,挖掘旅游特色服饰潜力,构建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模式,有重要意义。

1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山西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依次出台了《山西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等文件,大大促进了山西省产学研合作的进度。

企业因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渴求科技和人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在不断提高;高校研究所为了教学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环,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政府为了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不断地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努力。

2008年,山西省的科技费用支出高达62.56亿元。学术方面,以“旅游服饰(服装)”为主题的论文呈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顶峰,共发表期刊论文19篇,硕士毕业论文 1 篇。

而针对山西省“旅游服饰(服装)产学研”方面的研究内容至今还是空白。

虽然山西产学研合作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研究,但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依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旅游服饰产学研的合作甚微。一方面,旅游市场对旅游服饰科技成果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单位所拥有的大量成果与资源闲置。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主要包括:

(1)思想认识与观念滞后,对旅游服饰的开发及其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严重不足;

(2)政府组织乏力,对旅游服饰的开发及其产学研合作关注不够,还没有建立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保障机制,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至今还处于随意、盲目、零散小规模的初级状态;

(3)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山西还没有旅游服饰自主品牌。

2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我国政府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山西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自成一体,效用突出的典型特征,它具有丰富山西旅游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价值。

2.1 产学研合作是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

从系统论的角度,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是山西旅游服饰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其实质是促进旅游服饰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山西服饰企业、高教和科研院所的资源集成优势。

通过产学研结合,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产学研的合作作为当前加强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无疑对促进山西旅游服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2.2 产学研合作是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的直接结合

推动产学研主动合作重在利益机制的确定和协调,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有合作的动机和需求,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利益机制、协调机制进行连接,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和学科的协同发展必须设计好两者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可偏颇。不同产业的技术特性、不同学科的知识特性均对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是将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直接结合,通过价值传导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统一了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国家等三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矛盾,可以充分调动和整合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的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生产力全方位的积极性。国家要富强,科技、教育要发展,都必须依靠企业的发展壮大来提供经济支持。

2.3 产学研合作是创新科技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从培养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竞争力的角度,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既是解决产业科技创新的最佳途径;又是解决高校研究所办学条件、育人方式和就业水平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解决山西高校服装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将有效推动区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比如就大学而言,大学创一流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立地”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产学研结合虽然主要目标是为产业发展服务;但在此过程中,高校也实现了自身发展的目标,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作为当前加强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创新科技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最佳选择。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开放化与协同化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附于经济主体的高度互动与合作,开放式的跨组织合作与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创新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山西旅游服饰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个科学的决策系统,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动力系统。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必须从企业、高校研究所和政府 3 类技术主体上,全方位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模式。

3.1 提高认识,重新思辨产学研合作的战略意义,确

实将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列入议事日程

产学研合作本质上就是产业和学科发展双向需求的整合,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路径。“二战”后美国为了保持其在世界上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霸主地位,不断强化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推动产业和学科的高效整合,以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日本为了赶超美国、在科技方面领导世界,也确立了以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为核心的官产学合作体系。

我国提倡产学研合作已久,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一直没有把产学研合作放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把推动产学研合作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力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应与企业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学研合作,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引导,政府发挥龙头作用,发挥合作工作的主导、引导与协调作用,并通过提供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及配套资金等一系列行之有效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广泛地吸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参与。其次是企业要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觅潜在的合作对象,发现优势互补的战略伙伴,不能坐等政府或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包办婚姻”。再次是大学与科研院所要在科学创新中扮主角,在技术创新中则应甘当配角,确实将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列入议事日程。

3.2 统一规划,摸清把握山西旅游文化资源构成特

征,明确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目标

根据不同的产业和学科分别制定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首先必须由政府与合作机构牵头,企业与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在对山西旅游服饰资源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摸清底数,把握特征,确定合作的目标,做出统一的规划。

根据山西旅游服饰资源构成特征,从旅游特色文化角度来看,可以北部的宗教文化旅游服饰、中部的晋商文化旅游服饰、南部的根祖文化旅游服饰与东、西部的红色文化旅游服饰等四大旅游文化特色服饰为目标;以旅游商品服饰、旅游展示服饰与旅游工作服饰等 3 类服饰为范畴;以全省的82家大型服装企业为主导;以太原理工大学以及其他服装研究所为知识与技术支撑,确定合作目标,做出统一的规划,创立特色品牌,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

3.3 创新模式,“政、企、学、研”四方要同心协

力,充分挖掘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潜能

政府要建立科学基金,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计划,把旅游服饰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工业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资助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鼓励大学与产业界联合申请基金项目,并对由企业介入投资开发产品的项目实行重点资助。

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可建立灵活的技术转移及扩散机制。企业人员可以参与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科研院所的人员也可参与企业的技术项目。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可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建立科技园与创新中心,以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为依托,发挥高新技术的辐射作用。

3.4 齐抓共管,强化政府对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

的组织协调,营造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产学研

合作新环境

推动基于产业和学科协同视角的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 3 个关键条件:一是产、学、研三者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合理划分与合作;二是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研考核体制的确立;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也是新视角下产学研合作环境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强化政府对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对营造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环境意义重大,政府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产学研合作的三方利益关系,大力倡导并积极鼓励实行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2)政府应设立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为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3)政府应以资金为杠杆,鼓励和引导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4)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和保护产学研合作。

3.5 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体

系,充分保障参与各方的合作权益

为了保障参与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权益,充分调动和保护各方参与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必须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体系。

(1)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要由政府与合作协调机构出台各项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法规,将“产学研”合作工作列入法制的轨道;

(2)建立健全操作规范体系,“政、企、学、研” 四方均要制定“产学研合作操作规范”,将产学研合作的操作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产学研合作的行为,并将“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列入其中;

第5篇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当前推进产学研结合亟需建立运行主体间的深层次合作关系及长效运行机制。

    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高专要发展,要生存,就要正确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大批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人才,走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一、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个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地域,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与途径。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开展产学研结合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产学研合作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把产学研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由于企业没有品尝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的甜头,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把其视为额外负担。

    2.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些学校和企业虽然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产学研结合的外部环境、思路不够开阔或自身条件的影响等原因,还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二)原因剖析

    1.宏观方面:(1)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行业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制约了产学研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2)缺乏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调动包括学校、社会各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国家对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3)经济发展对产学研结合的内在牵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岗位仍然被传统性劳动力所占据,企业还没有体验到合作教育带来的好处,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规范,人才高消费,高职高专毕业生被一些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迫切愿望。

    2.微观方面:(1)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校企合作必须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健康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条件不具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不畅,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2)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开展产学研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二是许多学校在寻找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岗位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因而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越走越窄。三是许多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希望把学生安排在少数几个工作单位,由于多方面原因,实际部门不愿意接纳或只能接纳少数人,因而给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建立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问题,推进产学研结合亟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在目前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初级阶段,政府应该通过引导、支持产学研的政策,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当前,政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1.政府通过设立“产学研结合基金”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在制定有关法律(如《企业法》)时,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参与了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理顺产学研结合运行主体间的合作关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但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校企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基础。因此,理顺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双方合作层面如何,将决定产学研合作的程度。目前校企双方合作层面主要有以下三种:

    1.浅表层面的合作:企业没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计、科研课题的研究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环节,虽在毕业实习方面有一些安排,但也仅仅属于参观性的,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起到职前]练的作用。

    2.中层面合作:企业开始关注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同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初步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中,而且学生基本能顶岗进行综合训练,有机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但这种层面的合作还仍属于比较松散的合作。

    3.深层面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到毕业生的实习安排,科研课题的合作,再到教学质量评估各个环节,企业都积极参与,把其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量身订做”人才。这种合作使校企双方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内外结合关系。

    浅表层次合作和中层面合作都没有理顺产学研结合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因而产学研结合工作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只有建立深层面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才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才能够真正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1.建立调控机制。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必须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办学规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1)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统一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等。(2)成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校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岗位职能变化,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等。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高等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能否寻找与把握到双方利益平衡点;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为此,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建立合作保障机制。(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校企双方建立“三级双轨”模式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见图1)。(2)出台相关基础文件。为保障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研究出台下列文件:《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产学研结合开展情况如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由于评价产学研结合的指标极其复杂,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软”指标,还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效益,合作企业的成本、产值等“硬”指标。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检验产学研结合形式是否正确、效率快慢、效果好坏、效益高低及成熟度等。建立这种评价机制,包括政府与高职高专院校两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评价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应制定各专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的具体评价指标,将其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不断检验、改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三、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应明确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1.实施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

    2.必须具有相对固定和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能够真正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合作;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54-03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设置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制度、推进我国农业推广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旨在为农业技术推广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研究“政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该专业依托舟山市政府相关部门,如舟山市港务局、舟山市海洋渔业局、舟山市定海区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舟山市科技局、舟山市文广局等政府部门,以及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舟山市远见旅游发展机构等企业,舟山日报社等媒体单位合作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从这些基地选聘导师。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制定两类调查问卷,一类针对研究生导师,共51份;一类面向2011、2012级两个年级研究生,共152份。回收问卷198份,回收率是97.5%。通过对问卷的总体筛选,排除无效问卷5份,最终确立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5.1%。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培养现状

从2008年起,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主要面向浙江地区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三年。200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两年。截至2013年6月,该专业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78名,授予学位人数77名;非全日制招生人数141人,授予学位人数37名。

(二)合作模式

1.联合招生和培养

除了本校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外,近两年浙江海洋学院与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教育学院采取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模式。这种方式主要利用了浙江省境内温州、宁波人口相对集中,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也相对较多的优势。授课地点采取就近原则,在温州、宁波异地授课,而授课和导师选择由浙江海洋学院组织,此模式既扩大了招生范围,又为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批高学历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2.采用“双导师制”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采用“双导师制”模式,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校内导师由该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具有在研科研课题的教师担任,由其具体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及日常管理工作。校外导师由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在相关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又取得该领域高级职称或者在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担任,由其负责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实践项目研究与技术指导等工作。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有52名专职导师及20余名兼职导师。其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确保学生论文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调查显示,目前该专业学生选题集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所研究的课题方向大都结合舟山当地实际,与农、渔业实践相关。该校对受聘的兼职导师采取“请进来和引进来”的方式,导师采取现场授课方式[1]。兼职导师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工程之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2]。

3.初步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基地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近两年来,浙江海洋学院充分利用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对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需求旺盛之机,逐步建立起一批“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基地。2010年,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与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舟山市文广局、舟山市定海区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建立研究生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基地,派研究生到这些实习基地接受外聘导师的指导,并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至今,在舟山地区已经建成5个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

(三)存在问题

1.培养目标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吻合度不高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这一领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具有成人性、业余性、对口性、速成性等特点,加之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报考群体小,生源类型多,其专业背景不同,使得培养方案与研究生自身状况吻合度不高。

2.合作单位性质构成不合理

与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机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政府机构。调查显示,浙江海洋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政产学研”联合培养单位中,政府占63.8%,企业占26.3%,学校占9.9%。说明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企事业单位比例失调。

3.合作培养规模小,合作地域狭窄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招生量逐年增加,但总体上生源不多,第一志愿报考生源很少。这既与招生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也和学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规模不大有关。

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地域主要局限于浙江省省域范围内,或仅仅局限于舟山市辖区范围内,与外界对接面相对狭窄,这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构建新型“政产学研”多样化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一)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专业硕士合作培养的支持力度

专业学位教育要求把学术性和职业性密切联系起来。地方政府和高校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政产学研”合作给予扶持,并在政策上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立足学术工作的组合与融通,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在传统研究生教育基层单位和外部系统之间搭建桥梁,构筑新的研究生教育基层单位[3]。

(二)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建立新型的培养基地

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企业参与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结合学校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生教学平台建设,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学校首先要向社会争取办学资源,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应成为首选的合作伙伴;其次,要以企业的生产和实验设备为基础,实行校企合作办学,联合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第三,要以高校基础实验室为基础,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拓展其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基础研究优势,根据企业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现场能力实践训练,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市场为导向,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根据政府公布的农业推广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三农”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以及自身办学条件等,并根据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建设项目《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探索》,主持人:付翠莲)

参考文献:

[1]黄雪,柳建良,张文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J].广东化工,2012(1):160,155.

[2]沈晨,李萍萍,施卫东,等.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中权变理论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86.

[3]廖湘阳.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21-25.

Study o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of “Government-Enterprise-University-Institute” Collaboration for the Post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The Case of 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ecialty of Zhejiang Ocean College

FU Cui-lian1,2, XIAO Chai1

(1.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College,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2.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第7篇

[关键词]产学研 联合培养 导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35-02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至今,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在我国发展了20多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迅速发展,高校教育资源无法短期内保持同步增长,全国许多高校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效利用社会上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校外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一、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

在国外,本科教育一般被视为通才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而真正体现科研水平、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是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不仅是地方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在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其创新能力可以得到系统培养与锻炼,同时,这也缩短了研究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加快了其成长节奏;而企业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金基础进行技术创新,拓展了企业人才引进的渠道等。可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于整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研究生导师聘用、考核标准不规范,双方合作动力不足

一方面,高校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企业要求较高,一般是要求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经营稳定的高科技企业;同时要求企业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水平,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较突出的工作业绩。而一般能够符合条件的导师在企业中都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或生产任务,这就造成企业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精力上无法保证,在研究生整个培养阶段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高校缺乏对企业导师的考核标准,一般是参照校内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办法,但是这种考核办法对于企业的科研人员不一定合适。另外也缺乏一定的奖励性绩效机制,造成企业科研人员对于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热情不高,合作动力不足。

(二)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应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高校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还是重点面向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实践性课程。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角度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偏于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缺少实践指导,进入企业后动手操作能力差。

(三)企业和大学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

既然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高校和企业之间就属于双向选择的关系,高校在企业的选择上,需要考察企业的基本情况、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研究方向、所涉学科以及与学校学科方向的契合点。同样,企业也要详细了解高校的信息,学校在与产学研联合培养上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以往的培养情况,这样才能在双方互相认可的前提下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而现实中,企业与高校之间往往缺乏这种长期的信息互通机制,造成合作单位更换频繁、企业导师队伍不稳定。

(四)联合培养研究生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易出现归属问题

当今企业竞争往往聚焦在人才和核心技术上,而项目技术由参与研究的科技人员所掌握。如果研究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如何保证当研究生毕业以后,企业技术不被泄漏?尽管事先可以制定相关协议加以约束,但是,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处理起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企业不愿意面对的。所以,企业宁肯让研究生参与一般性的技术项目研发,也不敢轻易冒风险让研究生参与更加需要科研力量攻关的核心技术项目。

三、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完善企业研究生导师制度

首先要建立企业导师的遴选、聘用标准,可以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负责本单位的企业导师的遴选初审工作,经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学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遴选工作可以与校内研究生导师同步进行。通过制定企业导师的遴选、聘用标准,明确企业导师的准入标准,切实把好导师质量关。其次要建立企业导师的业绩考核制度,明确企业导师职责。比如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研究生所承担的相关科研内容及社会实践计划;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平台及必要的科研试验条件或经费;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创作。

(二)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性质、目的决定了在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方面要区别于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培养,更要针对企业实际需要,融合一些实践性、前沿性强的课程,提高研究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满足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除了调整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外,还要尝试其他培养模式。例如将研究生在企业的课题研究与毕业学位论文密切结合,将课题的成果纳入学位论文,以产品研发、研究报告、规划设计等与实践操作紧密的形式撰写。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入与专业相近的课题组,这样有助于研究生理论与实践顺利结合。在研究生的指导方面推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指导,企业导师重视实践指导,校企互补,这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提升其科研实践能力。

(三)完善合作协议,明晰科研成果归属权

高校和企业之间应该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协议中将涉及的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等事项明确清楚,尤其是对于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的成果归属问题,要予以说明。对于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生而言,也要与企业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并由学校承担连带责任,以防学生在离开企业后,将课题中的核心技术泄露出去,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毕竟研究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是有限的,提前将科研成果的产权问题划分清楚,有利于企业放手让学生参与课题,避免产生合作纠纷问题,影响企业与高校的长期合作。

(四)完善校企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基地建设

高校与企业之间要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平台基地,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应给予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主动去寻找与企业的契合点,与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合作。以燕山大学为例,燕山大学在秦皇岛市开发区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三个主要方向的产业集群,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经济和传统产业特色的自主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是燕山大学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若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整合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和企业拥有的各个层面的资源,使培养研究生和企业的技术进步达到“双赢”,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对秦皇岛市整个经济创新性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郭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8.

[2] 李大胜等.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

[3] 吴小芬,杜朝辉.创建产学研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第8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邮政管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更是突破20万亿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促使快递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连续6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新形势下,我国邮政业发展的基本面在更高起点上总体向好,仍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邮政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国从邮政大国向邮政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十三五”期间,我国邮政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行业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邮政业人才队伍基础还十分薄弱,行业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远不能适应新需求,特别是行业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保障等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破冰,相关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邮政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对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进行需求分析,最后提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当前邮政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1邮政业人才缺口大,培养质量需要提高

邮政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造成了邮政业人才在数量上的大幅缺口,更是在对人才培养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传统的、粗放式的快递企业在经历多年“爆发式”增长过后,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并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迫切需要引进大批懂行业、懂管理、懂操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快递业管理人才。根据2016年阿里研究院的《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2016年全国203.3万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中,站点快递员、站点仓库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一线人员172.9万人,占比高达85%,总部管理人员仅5.9万人,占比仅为2.9%,基层人员与管理人员结构严重失衡,行业的专业管理运营人才急缺。同时随着无人机、全自动分拣系统、搬运机器人、全货运飞机等先进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和技术在快递行业逐渐推广应用,整个快递行业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1.2目前邮政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严重缺乏

当前,现代邮政快递业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行业结构调整、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监管标准化等挑战,急需大批能够深刻理解现代邮政业运行管理情况以及技术经济特征,能够胜任邮政业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目前从国家邮政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尚未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全国也只有北京邮电大学在2017年3月刚申请获批邮政工程和邮政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本科院校正在向教育部申请邮政工程、邮政管理本科专业,目前行业人才的培养多以高职、中职层次为主,而传统大专层次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技能型人才为主,缺乏全面深入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够给从业人员构建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在对快递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中还发现,企业招聘的现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由于缺乏对现代邮政业的深入理解以及系统的行业知识体系构建,不能够很快胜任邮政快递行业的高层次管理和技术工作。因此,如何基于我国快递行业迅猛发展的需求来构建和设计科学、合理的邮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学者快递人才的培养大都从高职高专的层面探索[1-6],较少地从本科专业的层面来研究我国快递业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问题。我国电子商务及快递业的迅猛发展对邮政类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邮政类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基于此,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快递业发展态势和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本论文提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院开展电子商务及邮政类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2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需求分析

邮政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一个行业,对邮政管理人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邮政快递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特别是现代邮政快递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能够深刻理解现代邮政业运行管理情况以及技术经济特征,能够胜任邮政业复合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要求邮政管理人才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基于互联网及物联网环境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掌握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递管理理论与技能,胜任邮政快递企业运营管理、快递网络设施优化设计、邮政业战略规划以及邮政金融管理等工作。具体来说,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现代邮政快递行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②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协调控制和现代邮政快递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对邮政快递业务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与监督,实现邮政快递业务的智慧管理;③具有邮政快递企业运营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和邮政快递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实际工作应用的能力;④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是外语能力、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⑤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和较好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

3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为更好地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本文提出面向行业需求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用户在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联合政府机构(国家邮政局)、行业企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各大快递企业)、高校(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科研机构(北京邮政科学研究院、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等)以及用户等主体在政策导向、行业需求、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最终需求等方面各自具有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企业的行业需求和实践资源、高校的师资队伍、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以及用户的市场导向需求等作用,打通人才培养通道,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切实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和水平。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市场需求变化,从用户层面促使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主体在培养人才上实现思维转变。

3.1政府机构

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中,政府机构主要指的是国家邮政局及其各省(市)邮政管理部门。政府在“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中,应做好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对行业急需的人才类型、数量等进行规划,全力配合高校同企业、科研院所一起开展人才培养研究。政府要对“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进行引导和扶持,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出台明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

3.2产业

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中,产业主要指的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顺丰、申通、中通、韵达、圆通、百世等各大快递企业。企业是不仅仅邮政管理人才的需求方,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方。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又拥有优质的行业资源和实践环节。因此企业必须要联合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共享企业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打通企业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通道。

3.3高校

高校尤其是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邮电类高校在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人才培养的主体。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应紧紧围绕建设“普惠邮政、智慧邮政、安全邮政、诚信邮政和绿色邮政”五个邮政的发展战略,立足行业发展实际,面向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需求,优化与邮政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设置,大胆探索邮政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和完善与岗位能力需求耦合对接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软硬件条件建设,强化与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及各大快递企业的“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努力培养引领邮政行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构建现代邮政行业人才培养体系。

3.4科研机构

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中,科研机构主要指的是北京邮政科学研究院、上海邮政科学研究等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在“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中主要扮演着科技引领的角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高校通过与科研机构进行技术交流,可以使高校更好地了解科研机构一些科技前沿和研究方向,掌握先进的行业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

3.5用户

用户代表市场,市场代表需求,是人才培养最终的检验者。“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必须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结合用户的需求信息,用户提供的创新方向才是整个行业的创新方向,也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所以,高校经常与用户进行需求交流,可以使高校了解到人才培养的最新方向,促进“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的不断完善。

4结束语

当前我国邮政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对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分析当前我国邮政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对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进行需求分析,最后提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高素质邮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邮政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粟增富.基于校企合作的快递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6(3):99-103.

[2]周宁武.基于校企合作的订单式高职快递人才培养的探讨[J].教师,2011(2):23-24.

[3]叶伟,夏建辉,周宇亮.快递行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8):45-46.

[4]邓汝春,罗中.校企双主体的快递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现代商业,2011(1):283-284.

[5]董海芳.浅析快递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69-72.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27-02

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有情况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构组成形式与本科不同,它由高职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单位共同参与协作的互动形式。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还处于初探阶段,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实际应用中。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合作的方式都不同,合作的企业数量不多。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学研合作不像本科院校那么受重视,合作的企业也缺乏积极性。产学研合作的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方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习弥补学校实践条件的不足,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便于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可以有效地提供学生工作岗位,企业可以通过学生表现选择合适的学生。

1.2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希望高职院校有能力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然而高职院校的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解决,使得无法很好地服务于企业。多数高职院校高层对于产学研合作不是特别关注和重视,主要活动只能在系部小范围开展,没有更大的合作平台发展。

1.3 政府的激励政策

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还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指导措施,没有对合作的各个机构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使得高职产学研合作运行中出现一些责任纠纷,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来支持和监督运行,由政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共享平台,可使合作机构双方都受益。

2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中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在稳步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方式,如订单模式、项目模式等。虽然有固定的模式,但在合作运行过程中仍然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2.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意识不强

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但只限于纸上谈兵,并没有付诸实践。学校以为通过合作教学、顶岗实习、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搭建合作的平台就可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更强调企业数量不看重质量,使得产生企业类别单调、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由于我国的大多企业不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使得科技人员数量少不集中,没有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团队,导致整体的创新实力不强,这样会与高职院校在科研技术方面的合作不好开展和持续,进而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可抑制的鸿沟和障碍。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品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进行推广和实践应用不太重视,而这恰恰是企业特别重视的成果,企业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和回报率,不从长计议,是一种没有广度和深度的合作。

2.2 高职院校参与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规划或制定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校内激励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工的奖励分配标准不明确、不固定。合作的企业、科研机构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积极性不是很高,企业及其他合作机构也一样。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在协同合作中,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只负责项目的技术领域研究,不考虑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这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是否能转化为技术成果是不被重视的,这种观念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目的南辕北辙。其二,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是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只要有论文和专利就可以评职称,重心落在了追求论文和专利的发表上,不注重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所以缺少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动力。

2.3 政府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要是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低层次的合作。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所制定的相关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较少,使得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评价指标和资源配置达不到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的投入资金不足、涉及范围小也是导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缓慢的原因。

3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3.1 构建优惠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在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条文来保障合作的顺利运行。我国政府结合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制定了适当的激励政策,如科学进步法、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关政策等。这些政策出台虽然可以有效的促进产学研合作运行,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有效的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概况、科研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需求,提学研合作顺利运行的相关利好适宜的政策和法规。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和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建立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工作中来,明确校-企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主体各方对利益分配的满意度等。

3.2 完善管理技术与标准

产学研合作机构一般是由校、政、企三个主体组成,为了充分体现主体间的公平地位需要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技术。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中,主体之间都是紧密关联的,同时也各负其职,分工明确。企业主要负责提供生产环境和场所,承担设备、场地供给和技术实际应用,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实施,学校作为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主体。因此,每个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同,缺一不可,只有保证合作内部每个主体的平等地位,产学研协作才能稳定运行和发展,每个主体才能发挥各自所长,资源才能共享,互帮互助,共同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标准,充分考虑主体各自的特点,选择既能发挥自身特点、适合自身发展,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参与主体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受社会很多因素影响的,所以要处于综合考量,以适合自身发展为基础恰当的选择适宜的运行机制和标准。建立效益性标准。效益性标准是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为参与主体带来最大化的效益,满足各自的目的和需要。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如果这几种效益之间有冲突,参与主体应该以社会效益或长期效益为标准。如果参与主体只看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无视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可能会使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动荡、产生分歧或损害,不利于主体间的统一和产学研协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环保意识,节能减排力度,实现企业效益的绿色增长。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发展的根本和目的是人才的培养,科研人员要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工作。对政府和社会组织来说,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所以选择符合长远发展需求的效益标准。

3.3 搭建社会广泛参与平台

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和激烈的竞争态势,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涌现和更新来满足产学研创新的需求,便于共同发展,需要搭建一个知识创新的共享资源平台,保障协同创新的主体对科研技术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要求,这就需要社会专业人员的广泛参与。为了知识和技术的创新,需提供开放的环境和多样化的参与机构。企业高端人才和社会权威人士都能积极参与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来,可以促进整个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也保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顺利运行。政府方面要积极宣传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发展良好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予以推广、支持和鼓励。需要构建科技创新的信息网络平台,将产业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及时的呈现给社会各界,让社会更加了解。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依托,网络为平台的多元化服务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大蓉. 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战略内涵研究[J]. 商业经济, 2014(23).

[2] 于新颖.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J]. 时代金融, 2015(5).

[3] 王章豹, 韩依洲, 洪天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

[4] 杨文志. 湖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J]. 职业教育, 2015(2).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产学研结合

为使教育过程“所学”与就业岗位“所用”相互配合,为缩短“学”与“用”的差距,产学研合作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使产学研合作向更深、更广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分析

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我们在石家庄选取了6所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和20余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300份,学生问卷500份,企业问卷200份,其中回收教师问卷240份,学生问卷469份,企业问卷138份。另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教师、学生、企业代表进行了访谈,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对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认识:

(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产学研合作大多流于形式。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但是,由于受到企业和学校方面的限制,使得高职院校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出现“两层皮”现象,表面上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如火如荼,形式多样,实际上大多都流于形式。

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作为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体之一,想从学校获得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增强竞争力,又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舍得在学生的培训方面花钱,这就使得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合作只停留在合同或协议上,没有真正地深入合作。

学校虽然在重视程度上高于企业,但考虑到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问题、科研能力等问题,使得高职院校仅仅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看作是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途径而已,教学过程仍采用课堂教学和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没有建立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流于形式。

(二)不能实现相对的“共赢”,致使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热情大打折扣。只有企业和学校双方存在相对“共赢”的前提下,深入合作才有可能。然而,目前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学校有求于企业的相对较多,大多高职院校希望企业能够提供实习场所和岗位,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而企业希望能从高职院校获得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和学校对企业的服务,似乎这两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的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和建设中,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实现零距离上岗,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服务企业的能力也有限,这些“先天不足”的因素,导致学校与企业之间不能实现相对“共赢”,使得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热情大打折扣。

(三)不能均衡发展,致使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现状不佳。

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大量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比较薄弱,院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各专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高职院校集中精力关注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而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这样的非重点专业的产学研结合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产学研发展现状不佳。

二、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对策研究

只有发挥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地发展下去。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政府应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从舆论导向上提高政府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重视职业教育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与氛围;其次产学研合作教育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再次,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和协调各方关系,明确企业作为最终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担负的义务;最后要加大对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

(二)提高企业参与培养的积极性。企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就是明天企业的员工,企业有义务支持学校的发展,不能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简单地与利益挂钩。因此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为校企合作服好务。

(三)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牢固树立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要切实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放到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外联络,为学校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障碍,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展开。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高效进行,高校还应建立起一套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机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人、财、物等方面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倾斜。鼓励教师主动和企业进行联系,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去,了解最新行业发展情况,增强服务企业技术能力,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于教师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获得并成功完成的科研项目应进行科研政策倾斜,并在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已经或将要建立的学校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应加强运行管理,确保企业在学校相关决策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统德,《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第11篇

河北省高校科技资源丰富,科技要素完备,科技成果丰硕,已成为推动河北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河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拥有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截至2010年底,河北省大专院校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5,173人,占全省科技人员185,719人的24.32%。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校专任教师32,093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全省14人),正高级职称7383人,副高级职称16,970人。

(二)拥有开展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研发平台。省属高校现有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河北农业大学和燕山大学),占全省5个的40%;高校系统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7家,高校与企业共建11家,共38家,占全省133家的28.56%;高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燕山大学),占全省6个的16.67%;省属高校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58个,占全省73个的79.45%;高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1个。

(三)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和专利。“十一五”期间,高校登记科技成果4463项,占全省13,949项的32%,接近三分之一;高校累计授权专利1509件,占全省31,885件的4.73%,占全省职务发明授权专利12,929件的11.67%。

(四)高校的科技投入和企业投入的横向经费大幅度增长,产学研合作的课题项目增长较快。“十一五”期间高校的科技投入从2006年的73,110万元增加到131,716万元,年均增长15.90%,其中横向经费由37,100万元增加到66,322万元,年均增长15.6%,企业委托的课题数从2006年的1237项增加到2010年的1714项,年均增长8.5%,而且合作的项目质量、效益越来越高。

二、主要问题

(一)国家级项目和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较少。“十一五”期间,高校科技成果项目中源自国家科技计划的(主要包括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政策引导类计划及专项)有102项,占登记科技成果的2.29%。在高校登记科技成果中,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897项,占20.10%,约五分之一,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和国内一般的占79.90%,约五分之四。

(二)应用技术类成果比例偏低。“十一五”期间,全省登记科技成果中,大专院校占31.49%,医疗机构占38.62%,企业占15.44%,独立科研机构占6.57%,其他占7.88%;在应用技术类成果中,大专院校占24.80%,医疗机构占43.20%,企业占17.40%,独立科研机构占6.40%,其他占8.20%;应用技术类成果中大专院校的占比低于在全部登记科技成果中的比例。

(三)涉及二产的科技成果偏少。“十一五”期间,在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的涉及三个产业的高校登记科技成果中,第一产业516项,占16.53%,第二产业769项,占24.64%,第三产业1836项,占58.83%,第二产业科技成果不足。

三、对策建议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最根本的是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最重要的是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在新一轮竞争和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要实现这样的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增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的实践证明,政产学研结合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必由之路,高等院校是产学研结合最活跃、最积极的组成部分。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产学研合作涉及企业、学校、研究院所等多个不同利益主体,研发过程中人力、物力、资金投入非常大,风险更大,研发成果的共享和利益分配也还没有成熟和规范的做法。在科技市场尚未十分成熟的情况下,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制定者的作用,构建政产学研共同体,整合全社会科技要素和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一是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建议成立由省政府相关领导任组长,财政、科技、教育、商务、税务、海关、质检、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规划、指导和协调产学研结合工作以及跨区域产学研合作。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把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大学、科研单位确定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就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下设办公室负责汇总、调研、督办,并对相关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结合省情研究出台《河北省产学研合作促进法》,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保护产学研合作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和调控产学研合作组织内部的活动以及合作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纠纷;四是做大总量和调整结构相结合。整合涉及产学研合作的发改口部分技术改造资金、省校合作资金、科技口高新技术专项资金、教育口科技投入资金,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或专项资金,并确定一定比例的增长幅度,对产学研合作给予稳定支持。确定投入重点领域,研究资金使用方式,建立评价体系。五是加强产学研联盟建设。结合省情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联盟,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发制约我省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

(二)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的主观能动性。高等院校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创新研究的重要力量,理应成为产学研合作最活跃、最积极的组成部分。产学研模式将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成功刺激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大学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入社会发展的中心,担当起知识库、人才库和助推器的角色。因此,必须解决高等院校参与产学研的动力机制问题。一是完善大学的评价体系和对科研人员的人才评价标准。将产学研合作的项目数、效益、专利情况、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对大学的评价、横向经费数量等,作为评价高校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考核指标,并由非政府的机构进行评估,每年进行排名。二是完善职称评定办法。现在的大学职称评定主要依据是学术课题、高水平的论文、教学成果等,侧重的是基础理论研究,科研人员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到各级各部门跑办项目、争取课题和撰写论文,对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关注较少,对成本效益和市场分析不够,高校的科研力量大量游离于市场、产业和企业之外,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完善改革大学职称评定办法,综合考虑各评定要素,引导科技人员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投身产学研合作之中。三是发挥高校的决策参谋作用。建议成立由科技、教育、财政、宣传等主管部门领导,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组成的政策决策咨询委员会,把征求委员会的意见纳入政府的决策程序,发挥高校的软科学实力在决策参谋中的重要作用。

(三)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是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比如,认真落实《河北省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等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资助的产学研项目评审方式,采取招投标等市场化手段,采取项目后评价方式,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确保见到实效。二是制定新的激励政策。比如:允许企业将当年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等全额计入管理费用;允许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将知识产权研发等费用计入事业经费;企业购买国内外先进技术、专利支出,可享受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包括高校在内的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以知识产权入股、持股,采取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奖励形式,逐步形成激励发明创造的新型分配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专利奖和科技成果奖评选和表彰活动,重奖获奖单位。三是鼓励各市、县制定自己的激励政策。鼓励各市、县在执行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强调研,广泛征求各界意见,敢想敢试,出台更具创造力的激励措施。

第1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产学研 委托

一、前言

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由于具有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的特点,在以创新为经济主要增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从国家层面的国家创新体系到微观层面的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等的建立都涉及到产学研机制的研究。对于产学研的基本构成模式,在实业界和学术界都有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产学研主体优势以及如何分配职责形成联运机制。这些研究在一些以研究和创新为使命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及高技术企业中实施比较顺利。但是,对于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情况却有一些不同。首先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建在中小城市的地方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受到省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地方经济缺少主动联系的激励;同时,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大多沿袭传统的学科分类和布局,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衔接不紧;同时,由于产学研本质上不具备一个法人实体的特征,因此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方面难以建立起良好的运行规则。经验表明,这种缺少机制和规则进行的合作在长期的创新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设计一份有效的产学研合同,平衡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风险与收益分配。

本论文安排如下:

1.通过对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作为利益主体进行行为方式的假设;

2.基于行为假设,通过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委托模型分析其交易特征,特别是在风险分担方面的行为取向;

3.提出风险合同分配的形式;

4.就本市一个产学研项目进行风险合同分配建议。

二、假设条件

本文所分析的是产学研合作方为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以当地政府、企业及其它经济实体为代表)。由于地方高校多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高校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于应用能力而言处于次要地位,地方高校与的产学研合作由于较少采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而主要利用联合开发模式,表现在高校具有较强的应用人才队伍、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较为机动的合作时间分配,而地方经济往往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合作机会能通过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非经济实体型的合作模型。考虑到以上特征,为有效进行模型分析,作出如下假设:

1.合作的方式类似于地方经济委托高校承担某个项目的某些环节,各主体间存在较为严格的委托-关系;

2.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由于地域、人才等相对处在较集中的地位,各方一方面是利益独立方,同时各方对对方信息了解比较通透,因而过程假设为完全信息通透;

3.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在进行产学研时采用临时性结合方式和一般契约型结合方式,其发现的时间和方式难以确定,同时对产学研结果的估计缺少明显的证据支撑,表明产学研合作体系具有一定的偶然,因此,过程存在较大的风险。考虑到是地方经济与地方高校,各方在承担风险的能力方面均处于弱势,本文假定各方均为严格的风险规避者。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第三部分将视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委托关系为信息通透前提下的模型。

三、风险分担合同的经济学分析

下面运用委托模型来分析地方经济体与地方高校的委托关系。由于合作的范围较明确,且受地域的限制,地方经济与地方高校之间信息较为充分,故人(地方高校)行动 (其集合为A)(或自然状态 (不受委托人或人控制的外生变量,存在一定的分布函数 ), , 为效用函数)是可观测的。此时,地方经济(委托人)可以根据观测到的行动 对地方高校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因为地方高校长期承担的使命中并不含有对产学研合作的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产学研的合作才逐渐受到重视,但地方经济的情况不同,对于不同地缘分布的地方经济,都建立有较为独立的科技部门并设定一些科技项目向外招标合作,所以历史信息决定其合作对象选择的空间较大,地方经济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强制合同的方式选择人。另外考虑到合作的内容基本上是应用型的,决定高校在技术存量上不占有主动叫价的能力,因此高校选择这种强制合同的可能性较大。具体的激励方式是如果地方经济要求地方高校选择 ,这时如果高校选择 ,则地方经济就付给高校 ,否则只付给高校 ,使得下列条件成立:

式中 为效用值, 为分布函数, 为支付成本。

由于努力水平 给定,而产出 是一个简单的随机变量,这时候就是求解下列方程的最优问题:

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求出一阶条件为:

此时有:

上式意味着地方经济和高校收益的边际效用之比应该为一常数,而与产出和状态无关。方程可变为:

上式可以解释为:

1.在最优条件下,不同收入状态下的边际替代率对地方经济和高校都是相同的。在考虑进行合作的时候,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会根据项目的风险特征决定是否参与产学研合作。虽然前提是强制合同,但高校可以选择不参与的方式而放弃产学研;

2.由于地方经济和高校都是严格的风险规避者,如果存在有合作要求的项目,能做出决策的可能性只有每一方都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不是通过由委托人或人独自负责的方式;

3.边际替代率相同意味着如果是在完全市场选择的情况下,能使合作意愿达成,但考虑到地方经济和地方高校都受较为明确的主管部门的影响,因而要实现这种最优还要求主管部门起到市场调控的作用,除了减少行政干预外,还要主动积极迎合双方合作要求。

四、风险合同分配的形式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可确定最优风险分担合同是每一方都承担一定的风险。本部分将风险问题和利益问题联系起来,探讨产学研过程中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的标准。

在具体的合作中,会出现下面两个参数:首先是产学研合作失败的概率,即风险系数;其次是若合作失败,各参与者蒙受损失的大小,即具体的风险损失(损失中包含有双方合作的交易成本)。根据风险测定公式,风险损失=风险系数*委托投入。在实际中,会出现分阶段合作的情况,因此,如果这个合作过程分多个阶段,假设高校 参与其中的 个阶段,对于在第 个阶段的风险系数为 ,而作为委托人 的地方经济,也参与其它 个阶段,在第 个阶段的风险系数为 ,投入的资源为 ,则双方在各阶段的总风险损失分别是:

其中成功率与风险系数的关系为风险系数=1-成功率。

基于此,第三节中分析出委托方和方不论初始投入为多少,在信息通透的情况下,各方的边际收益应相等。设定 是在总收益中,委托方应该得到的数量, 是方应该得到的数量所以,确定风险收益分配原则为:

因此在进行风险收益分配中,不论最后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从产学研中获取的收益为多少,各方就分配的收益比为各方潜在损失之比。

五、某产学研合作项目风险合同设计

地方高校A成立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该公司是依法取得《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证书》、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在2009年承担某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合同内容包括编制工程预算;协助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标底,并提供综合单价分析表;审核工程竣工结算,协助完成结算审计工作;结算完成后,协助建筑工务署进行经济技术指标分析。由于合同贯穿整个市政项目的生命周期,因此,在进行合同定价时遇上以下几个问题:

1.合同价格以什么原则确定。传统上是按照工程造价的0.2%提取服务费用,但对于工程实际造价并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完整确定合同价款;

2.合同期较长,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风险并不能由合同当事方能把握,譬如项目的施工风险、项目面临的政策风险等都难以由产学研合作方确定,对此就可能出现风险合理分配的问题;

3.对于合同中签订的服务内容,其边界并不是完全清晰,如规定的协助完成招标工作等事项,其绩效可能取决于项目的其它参与方的有效性。

对此,可以认为该合同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合同签订时对项目风险的考虑问题。运用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分析,可以认为在确定合同风险分配时,首先就应该明确项目损失的大小(对于本项目委托方已经通过了决策树进行了分析,项目风险量化情况良好);其次,通过计算项目现金流,明确项目的NPV和项目的总收益;第三步,方视项目的情况进行收益计算,并确定风险损失值;第四步,通过对比各方的估计风险损失值,按比例从项目的总收益中确定合同价款。

对于该项目,通过决策树计算,委托方在项目成功的情况下总收益为4800万元(概率95%),在失败情况下收益-1200万元(概率为5%),故项目的风险损失期望值为60万元。方在项目成功的情况下总收益为50万元(概率为93%),在项目失败的情况下收益为-8万元(概率为7%),风险期望损失值为0.56万元。项目的总收益期望为4500万元,故进行收益分配的结果是:

合同价款应确定为41.61万元。

六、总结

地方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由于较少采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而主要利用联合开发模式,这就要求通过建立起对各合作主体能较好激励的合同形式。考虑到产学研合作的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所以如何平衡这些风险是这类激励合同的主要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说明:

首先,由于产学研合作并不具备很强的风险驾驭能力,对风险合同设计就必须考虑到风险规避的特点;

其次,不管收入状况如何,各合作方都会按照其对边际收益的衡量来决定合作内容,即在同一项合作中,只要是风险规避的,各参与方就必须承担合作的风险;

最后,对于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分配原则,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按阶段区分合作内容的风险特征后根据各方应承担的总风险损失按比率享受收益。

参考文献:

[1] 张卫国,李江.基于演化博弈的产学研合作稳定性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2] 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8期

[3] 孙健.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4期

[4] 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冯庆斌.基于群落生态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第13篇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5-0052-03

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高专要发展,要生存,就要正确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大批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人才,走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一、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个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地域,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与途径。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开展产学研结合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产学研合作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把产学研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由于企业没有品尝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的甜头,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把其视为额外负担。

2.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些学校和企业虽然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产学研结合的外部环境、思路不够开阔或自身条件的影响等原因,还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二)原因剖析

1.宏观方面:(1)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行业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制约了产学研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2)缺乏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调动包括学校、社会各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国家对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3)经济发展对产学研结合的内在牵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岗位仍然被传统性劳动力所占据,企业还没有体验到合作教育带来的好处,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规范,人才高消费,高职高专毕业生被一些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迫切愿望。

2.微观方面:(1)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校企合作必须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健康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条件不具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不畅,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2)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开展产学研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二是许多学校在寻找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岗位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因而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越走越窄。三是许多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希望把学生安排在少数几个工作单位,由于多方面原因,实际部门不愿意接纳或只能接纳少数人,因而给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建立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问题,推进产学研结合亟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在目前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初级阶段,政府应该通过引导、支持产学研的政策,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当前,政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1.政府通过设立“产学研结合基金”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在制定有关法律(如《企业法》)时,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参与了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理顺产学研结合运行主体间的合作关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但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校企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基础。因此,理顺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双方合作层面如何,将决定产学研合作的程度。目前校企双方合作层面主要有以下三种:

1.浅表层面的合作:企业没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计、科研课题的研究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环节,虽在毕业实习方面有一些安排,但也仅仅属于参观性的,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起到职前]练的作用。

2.中层面合作:企业开始关注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同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初步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中,而且学生基本能顶岗进行综合训练,有机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但这种层面的合作还仍属于比较松散的合作。

3.深层面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到毕业生的实习安排,科研课题的合作,再到教学质量评估各个环节,企业都积极参与,把其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量身订做”人才。这种合作使校企双方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内外结合关系。

浅表层次合作和中层面合作都没有理顺产学研结合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因而产学研结合工作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只有建立深层面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才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才能够真正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1.建立调控机制。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必须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办学规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1)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统一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等。(2)成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校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岗位职能变化,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等。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高等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能否寻找与把握到双方利益平衡点;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为此,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建立合作保障机制。(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校企双方建立“三级双轨”模式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见图1)。(2)出台相关基础文件。为保障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研究出台下列文件:《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产学研结合开展情况如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由于评价产学研结合的指标极其复杂,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软”指标,还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效益,合作企业的成本、产值等“硬”指标。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检验产学研结合形式是否正确、效率快慢、效果好坏、效益高低及成熟度等。建立这种评价机制,包括政府与高职高专院校两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评价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应制定各专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的具体评价指标,将其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不断检验、改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三、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应明确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1.实施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

2.必须具有相对固定和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能够真正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必须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难度,而且只有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胜任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工作。

4.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专科接本科等多种层面相互沟通、衔接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上,既要强化专业岗位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兼顾专科接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更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要依靠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更离不开产业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高职高专教育的产学研结合会越办越好,从而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景文.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 (1).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A].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14篇

关键词:产学研 模式 研究生工作站

产学研合作创新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它能有效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模式创新能力,但我国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创新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模式。据此,本篇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国外不同的合作模式,总结国内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成功经验与模式,并简单阐述了其对企业、学研机构和政府的管理启示意义。

1.国外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1.1美国模式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

①“企业孵化器”模式。“企业孵化器”是由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私营企业向心企业提供便宜而富有灵活性的场地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支持,为管理、技术、融资援助牵线搭桥,提供与其他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机会等。②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类似于“企业孵化器”模式。高技术企业发展途径主要有:一是风险创业型,即科研成果的发明者借助风险投资创办高技术企业,生产高技术产品。二是技术移植型,即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将技术发明转让给企业,企业有偿引人高技术成果。三是产学研合作型,就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提供高技术成果,企业提供生产条件,共同组成一个高技术联合体。③科技工业园区模式。美国科技工业园区从其兴建方式上看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由大学组建,如由斯坦福大学兴建的“斯坦福研究园”;第二,由企业组建,如沿波士顿128号公路兴办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第三,由政府组建,如“三角研究园”。

1.2德国模式

德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①“双元制教育”模式。该模式运行方式为:由企业初步提出产学研合作计划,内容涉及合作方式、目的、项目、期限、资金的投入与保障、各方的责权等,并与相关高校进行磋商,最终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执行计划。②以“市场”为中心模式。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与自己选择的合作高校提出合作项目,由学校进行研究开发,并随同企业人员一道完成整个项目的研制,最后双方共同将产品推向市场。整个合作资金由企业去全部提供,学校在企业的协管下全权使用。③“顾问合作制”模式。许多学校要求教师担任各行各业的顾问,特别是工科教师,要求必须担任工厂顾问。企业一般都把其顾问权授予高等工业大学的教授,并随时将企业的信息向顾问们传输和开放。

1.3英国模式

英国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联系计划。该计划是英国政府促进科学界和企业界在产品预研阶段合作的主要措施,它通过政府的研发基金来调节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行为。2、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该计划涉及三个方面:企业、知识库单位和计划联系人。首先,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做出战略性的技术决策;然后,企业与所选中的知识库单位协商并达成协议,并最终形成项目资助申请书,提交贸易与工业部的计划办公室批准。3、法拉第合作伙伴倡议。其运作方式为:发起者首先在不同的行业建立多个行业法拉第联盟;然后,属于相关行业的企业、科研机构可以申请加盟。联盟聘请一些资深专家作为“技术翻译者”,他们能够发现企业的需求,并将科研单位和企业联系起来。

1.4日本模式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经过发展和实践,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产学官”合作模式,体现出日本的官方主导性质和特征。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形成了各种产学研合作方式:一是共同研究制度;二是委托研究制度;三是委托研究员制度;四是共同研究中心制度;五是创办中介机构制度。

2.国外产学研成功经验与模式的启示

2.1国外产学研成功经验

上述各主要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都是根据所处国家的环境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是行之有效的。相比之下,美国模式求全求大,形式多样,这与他们在国际上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德国模式务实性强,以共同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为轴心进行其他方面的合作。日本模式强调政府行为,究其本质,都是谋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和发展,他们在合作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①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协调、组织、管理、推动的行为功能;②在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不断向应用研究、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寻求产学研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使工业界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目标趋向一致;③政府制定完善、合力、配套的政策与措施来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发展。

2.2国外产学研成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但这些国家在探讨产学研合作模式方面的一些共同认识和成功经验,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借鉴意义:①政府在产学研联盟当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产学研联盟的直接投入,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并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政府还应积极扮演红娘的角色,为产学研合作拉线搭桥。②大学、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科研能力,切实了解企业的需求,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我国产学研联盟的发展。③为产学研联盟配备必要的中介机构。为了促进产学官联盟的效率,日本政府为知识流动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建立了中介机构――高科技市场。这种高科技市场不仅加快了知识流动,而且减少了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成本,极大地促进了产学研联盟的发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郑雪青、阙霄、姚政懿.国外产学研合作成功经验与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商界.2009,6,总第176期

[2]史艳.国外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

第15篇

“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了上层的政府、政策,中层的产业、教育资源与科研机构,下层的用户需求。“政产学研用”的合作能使得分散的多方资源发挥“五位一体”的综合效应。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近千所,如何摸索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院校均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探索。长期以来,在“产学研”的背景下,湖北高校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艺术设计教育尝试着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很多学校尚处于借鉴、摸索的阶段,再加上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社会资源等客观因素,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都还比较偏重课堂教学环节,建立在课堂以外的实践体系也大多依托于有相应专业设置的合作企业或老师的部分研究性课题,而基于“政产学研用”的大背景而言,教学平台中很少涉及到对社会、产业发展的关注,与科研企业与平台的合作也较少,整个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的教学体系不健全,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设计综合能力的提升。

艺术设计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为基点,与社会政策、产业链对接,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通“五位一体”上下游的合作渠道,以期全面构建融合学科要求和现实需求的专业教学平台,从而切实提高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教学平台的建立也需要依托于多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一个有机的发展。其中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实践环节,要以相关学科技术前沿、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为导向,并融合科研院所的研究优势,融合社会创新应用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导向、两融合”的教学平台建立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宽阔的认知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并将高校转化为协同合作的窗口。

此外,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及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学科建设与资源配置方式,也能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下的教学平台。

1 传统“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1)“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能促进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更大意义是打通了高校与社会的合作平台,让科研成果能更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在此过程中能充分调配各种资源因素。长期以来,高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方法探索、数据积累等,而这些原始创新的结果没有合适的渠道全部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而产业界又迫切需要原始创新的力量来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改造,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通过产学研的协同合作,可以满足相关产业的原始创新要求,取得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2)“产学研”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艺术设计教育的权重则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是艺术设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产学研的协同合作能充分调动高校以及社会平台在人才培养上的各项资源优势,高校能解决理论、方法层面的问题,而社会平台为人才培养孕育了一块更好的实践土壤。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模式较好地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链”,由此也有利于高校教育制度的改变。

2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

(1)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无法真正达到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作用。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在于通过社会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各项资源、利用技术方式,最终以产品、服务、体验的多种载体形式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来协调相应层面的社会生产关系。而当今社会中,资源的消耗、技术的研发应用都不一定是以规划的设计蓝图为先导,由于各方利益的着眼点不同,引发了生产关系中的诸多问题,现代生产的大投入与社会需求量之间的不平衡,使得能源、材料以及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学生无法有效达到社会对相应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高等教育最终目的是人的需求的满足和市场发展,因此可以说设计的本源是在设计和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常规的设计流程是从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开始的,要善于用观察的眼光去捕捉到生活或者现有设计中的问题;其次,用合理的设计方法、流程去分析问题的成因以及提出问题的相应解决渠道;最后,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人群定位,从众多可解决问题的渠道中寻找相对合理的答案。从社会层面而言,用人单位都是希望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能善于捕捉问题,并能有效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并通过设计的各种变现手法对结果予以呈现,教学方法的差异化以及教学资源的不平等化造成了高校人才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各种层面的专业能力要求的局面。

3 “政产学研用”背景下实现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渠道

(1)上层的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建立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协同创新,唯有在源头上有积极的引导与激励,在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方针,并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家、政策层面而言,政府的有力扶持以及在政策上的积极引导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带来更好的孕育土壤,因此,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要关注政策导向,紧跟政策步伐。

(2)中层的产业与教育界融合、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艺术设计学科体系中,专业的实践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践过程中能锻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成果的快速转化。在政产学研用的中层因素中,要综合考虑到产业与教育界、教育界与研究机构以及产业届与研究机构的多方合作关系,将协同合作的方式真正融入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之中,寻找人才培养计划与政产学研用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我校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正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修改与制定2015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结合社会装备制造业的人才能力要求,旨在培养能在相关专业设计机构、科研单位、特别是在装备制造行业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专门人才。此外,在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中,不仅要考虑到教育界与研究结构的合作,更应该充分促进高校相互之间的协同,由于高等院校的平台不同,造成了各校的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等现象,加强高校间的协同合作,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相互之间的社会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我校在研究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此方面也有积极的探索,通过校内与管理学院的协同合作,联合培养艺术管理专业硕士,此外还与武汉其他兄弟院校联合培养设计艺术学的专业硕士,充分利用到不同学科间以及不同学校间实践平台的优秀资源。

(3)下层目标用户的需求满足,建立鼓励原创的动力机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社会与产业需求,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多以社会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设计问题,倡导学生多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来做原创设计,并大力扶植原创品牌以小批量制作或者生产的方式来满足一定层面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更积极引动学生到社会实践平台去历练个人能力,让学生在能力提升的同时认识社会。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