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环境英语论文范文

环境英语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英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环境英语论文

第1篇

(一)教学理念陈旧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觉得单词基础教学只占据英语学习的一小部分,甚至忽略单词的词性以及相关音标的学习,进而将单词孤立出来,使其教学流于形式。另外,部分教师忽略语境及语篇对单词学习的作用,导致与英语教学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

(二)缺乏有效的单词学习方式

科学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学生词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重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通过单词默写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使学生渐渐地养成了机械记忆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学习习惯又往往导致一部分学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仍然没有记住,另一种是虽然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知如何灵活运用。

二、提高初中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大多数的初中生在初次接触英语时,往往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是长时间的单词记忆、语法学习以及考试测验渐渐地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丧失了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英语单词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新奇感,首先应坚守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采用形式多样、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学方法,以在提高学生学习词汇兴趣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单词教学的难题。如在学习Colour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颜色的图片来进行教室的装扮,同时也可以通过举行时装表演秀的环节,介绍服装以及其颜色,加深学生的视觉效果,形象生动地进行新词汇的学习。当然,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可以采用实物、歌曲等方式辅助教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单词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原动力。

(二)学习构词规律,科学记忆

学生由于长时间采用不当的记忆方式,导致遗忘词汇的速度较快。很多学生反映单词学得越多,忘得也就越快,学习效率低下,对单词记忆感到力不从心。英语单词虽然词汇量较大,但是单词的构成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日常英语的单词教学中,教师应随时向学生灌输相关词根、前缀、后缀等构词的规律,以及单词间的转换,进行大量的归纳,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轻轻松松记忆单词。如在学习否定前缀时,教师可以将否定词汇进行归纳讲授,常见的有un(unhappy)、dis(dislike)、im(impossible)等;后缀er有表示“人、者”的含义,如teacher教师、reader读者、worker工人等。在分析词根的基础上,可以无形中扩大词汇量,在学习词根mand(命令)时,可以系统的学习command、demand等,这样能够科学地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记忆,提高单词学习的效率。根据单词词性间的转换规律,掌握与之相关的词汇,构建发散思维也是学习单词的重要方法,如动词interest(兴趣,爱好)可以转变为形容词interesting(有趣的,引人关注的),接着可以变为副词interestingly(有趣地),这样的联想记忆方法能帮助学生对一系列相关单词进行同步记忆。

(三)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良好的语音基础知识是学习语言的前提,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音标、发音及词性的学习。音标是拼读认识单词的基础,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音标和单词的结合,做到形与音的高度统一,如学习长元音[i:],学生可以将sees、sea、she等词联系起来。词性是单词的重要标志,学生只有在区分清楚单词词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构建自身的词汇系统。因此,初中教学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前应先让学生了解音标和词性知识,为词汇的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第2篇

环境教育按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可分为普通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两类。普通的环境教育课程是小学到高中的环境教育课程以及大学非环境专业的课程,这主要是培养大众对环境的整体认识和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破坏的后果。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普通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做了严谨详细地研究。国家很重视普通的环境教育,因为它的受众比较广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可以培养更多的人的环境意识,这对保护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该计划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作出了具体规定,即“要使学生懂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杨帆,1998)

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觉地保护环境的意识,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初步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增强环境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等。中学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环境的复杂结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等。(转自:杨龙海,2001)我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正在步入正轨,在努力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有些学校一改环境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做法,环境教育单独设课,这足以体现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已经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例如小学的《环境与卫生》,初中的《环境保护常识》等,高中的《环境保护》、《STS课程》、《环境调查》、《环境科学实验手册》大学的环境通识教育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养,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活动上都较中小学的环境教育高了一个层次。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特殊群体,是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实施者,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通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普通环境教育是鉴于全民的环境素质整体不高而实施的,是在社会上普及环境知识,传播环境理念,从而提高全民的环境素养,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发生了再去治理。对人类环境素养的培养,环境教育是最好的方式,比政府部门和环境机构的效果都要好。环境教育就是针对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的实施也要找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目前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因素占了很大比重,这就需要对人的意识进行优化,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有人说,环境的污染首先是人类意识的污染。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意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培养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来讲,也就是从理想角度出发,环境教育能优化人类的环境思想,让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甚至杜绝环境问题的发生。但是现实社会中人类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无休止的破坏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急剧的扩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环境教育的干预。环境教育试图寻找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这是任何一个集团或组织都无法超越的利益,成为全人类改变现实环境问题的有力也是有效的工具。

专业的环境教育受众人群数量比较少,但是都是环境专业人员,它对环境问题的响应也是至关重要的。对环境法问题的解决,两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是对人类环境素养的培养,另一个就是培养人类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而培养人类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专业环境教育的开展,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指出专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环保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学生。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培养环保科技和管理人才。我国的环境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专业设置和结构体系都趋势于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

第3篇

1.1传递最新的英语资讯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信息的速递和更新也体现在语言的学习中,因为语言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网络的发展使得很多的资讯能够迅速地传播开来,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互联网语言也在人们生活中被大量地使用。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也要关注互联网上的更新的英语词汇表达,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反之,脱离了时代步伐的英语学习就不能学到最地道的表达和沟通方式。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就需要与时俱进,选用一些最贴近实际和实事的英语词汇和文章,让学生通过最新的资讯掌握相关的词汇,让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应用这些词汇表达当下的热点问题,让英语的应用效果一并得到增强。

1.2创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交互式学习就是资料的共享、互通有无,学习热点的讨论,信息公告等。很多学校为了给学生营造英语交流的环境特意举办了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通过互联网,很多英语交流可以轻松的得以实现,比如各大英语网站的在线讨论小组,qq英语交流群以及师生之间用Email、微信形式进行英语问题的探讨等等。在过去,互联网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下载学习资料需要购买书籍和光盘,资料的共享也需要携带光盘进行刻制,而且互联网环境下不仅是网站上的学习材料,包括这些讨论和学习的材料还可以按需求下载。如此一来,英语词汇的实际强化运用和交流就显得更加的方便自如。

1.3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而且用户可以信息的海洋里面进行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互联网对信息的云储存使得全世界各种类型可以轻松的获取,包含了天文地理、经济政治以及休闲娱乐等信息。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很多的英语阅读资料,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等有名的报刊网站会提供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英语词汇的学习离不开英语资料的阅读,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浩如烟海的英语阅读资料,会很好地促进英语词汇的学习。

2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词汇学习策略

2.1利用网络增大输入量

2.1.1利用搜索引擎和语料库词汇的学习

一方面是学习词汇在母语中的等同物(equivalent)、发音、拼写、变形以及词性等;一方面是词汇深层知识,比如词根的使用,使用的语境,词汇的来源等。互联网提供各种词汇的语义,词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等信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检索自己掌握的词汇,有的英语词汇软件包括一个巨大的英语词汇语料库,该语料库还有单词记忆系统,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按时提醒学习者进行词汇的复习。

2.1.2利用各种媒体

增加视输入量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词汇的后头几小时遗忘最快,随着时间的推延,遗忘越来越少,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要利用这样的规律,所以要对学习的词汇进行有规律的复习,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视听输入,词汇在大脑中不断的刺激有利于加强记忆的效果。传统的词汇记忆就是看着白纸黑字一个个的背诵,而网络环境下,各种题材和形式英语词汇输入极大地提高了词汇的掌握效果。比如各种随身听,电子词典,手机,电子阅读器以及电脑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现在手机上随时可以下载各种软件,比如中国日报阅读软件,词典软件,以及视频软件等。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的通过它们来进行词汇的学习,如查询单词软件、听英文歌曲、看电影对白以及阅读英语新闻等。

2.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拓展输入渠道单词的记忆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学习英语词汇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既然网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学习材料,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大量地使用这些工具,运用各种感官对其进行有效的记忆。网络的发展为学习提供的便利随处可见,比如很多游戏就英语单词为主题,很多英语音频不仅可以附带文本阅读模式还有听写模式,而且现在很多的词典软件不仅提供了可检索的语料库,还提供了容新颖丰富,语言地道分类词汇记忆库。学习词汇的各种练习方式有趣又有效,这都是提高词汇输入的有效措施。

2.3充分挖掘无意记忆的潜能

从词汇记忆的各种策略探究结果来看,无意识记忆是巩固所学词汇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有意识的安排时间进行词汇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无意识记忆的效果则是不可忽略的,这种无意识记忆不会让人感到疲劳和厌烦,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巩固知识,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省精力。

3增加语言输出的量

注重输出的参与程度记忆的关键在于提取,词汇的学习效果不在于背诵、记忆了多少词汇,而是真正能够应用自如的词汇有多少。任何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过程。但是输入不代表能够输出,输入了词汇还需要大量的输出实践才能将词汇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输出训练就是提高英语词汇在表达应用中的流利程度。过去对英语的输出检测主要是口语课和作文课,而现在的网络环境为英语语言的交流提供了虚拟的、开放的、互动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词汇学习;利用聊天工具输出语言,各种喜欢网聊的学生可以通过组建QQ聊天群,邀请志同道合的学友用英语聊天或进行单词比拼。QQ上聊天主要就是内容的表达,不用担心说的语法、拼写的错误,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培养英语语言思维,在随意的表达中词汇就被记住了;博客的利用,Blog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动态的地方,使用英语写blog可以帮助自己训练英语表达,对以前学过的词汇知识进行加工利用。除此之外,遇到好的词汇学习资料还可以转发或者收藏起来,方便以后查询使用;利用手机,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时巨大的,英语多媒体学习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进行,自我参与程度高,记忆效果好。

4结束语

第4篇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人文素质的培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纳入其目标之中。要使我们的语文课走人文化道路,使其处处充满动人的人文景观,首先应当搞清楚人文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宏观意义上的“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宣扬的是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他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我们诠释语文教学中提出的人文性。

    樊浩博士站在“人──文化──意义──生命”这样的高度对人文精神作了如下阐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则、原理和规律。强调了人文精神以人为基本要素,关注的是人的文化精神,人的生命的独特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人文化的语文教学作这样一个通俗的描述: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重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引领学生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去,感悟到我国灿烂文化的迷人之处,从而享受到精神的愉悦,精神的幸福,精神的自由与快乐,弘扬学生的个性与灵性。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文素质,张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综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第5篇

关键词: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措施

土地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摇篮,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以它为载体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土地的规划利用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价更是给予极大的重视。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中,要注重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做好生态建设。

一、土地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

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同时也面临很多环境问题,比如泥石流、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以及酸雨等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没有考虑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在进行土地规划时规划过程和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要密切的配合,经过探析得出有利或是不利的影响。对土地进行规划主要是对土地资源以及其用途的组织再利用,这样就会打破其固有的状态,对环境必然产生有利或是无力的影响,进而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或是人们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土地在规划利用前要采用科学的依据,全面、理性的分析研究,以便使土地规划和环境协调发展。

1.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深远。

它对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也是日积月累的,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是不计环境破坏后果的,很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甚至给生物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危害,也容易引发水资源的枯竭。因此,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科学性为原则,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往往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积极的影响。

2.土地规划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近些年,虽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水土流失现象严重;(2)土地干旱严重,沙漠化现象不断扩展;(3)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等。

二、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只是着重于小区域范围内的对土地规划的环境评价,主要考虑的是土地建设对当地的土壤、地质酸碱度以及水质等方面的影响,只是很小范围内的影响,所以,仅仅靠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很难对其影响进行大范围的研究。

2.对于负面影响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环境保护评价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预测评估,对不同的土地规划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些措施只是存在于评价结果中,缺少对实际解决措施的专门研究。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面对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并且深层次的探究土地规划给环境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在这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科学的理论成果,比如可持续理论、地质环境学、生态学等,进行深入的、全面的综合分析。

3.目前的情况是,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人们对此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所以,这就使这项研究变得更加紧迫,急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地规划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层次、多因素全方位的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使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更加的科学、合理。

三、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在国内外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做法,就是综合评价前需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土地规划的环境评价可以借鉴国内外比较有效的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理论,举例子来说:回归分析法、加权比较法、灰色预测、有无对比法、费用效益分析法、有无对比法以及敏感性分析等。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依据区域范围的大小,把图形叠置法和指标法紧密结合的方式。图形叠置法主要反映的是土地规划的空间布局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而指标法主要体现的是土地结构数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国家级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可以着重采用指标法。

四、土地规划的环境评价的类别

土地规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项目规划。根据以上类别可以把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相应的也分为三种类型。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规划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它居于最高位,是其他两项规划的主要依据;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手段便是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项目规划这两项规划,这都是一些经常性的工作。

五、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

我国的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环境指标数据的定量化和难获取性以及我国土地规划指标自身的综合性这两大方面。我国的土地规划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刚刚起步,还属于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的研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1.建立相对完善的土地规划利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库。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么从广义上来说主要有四大类型,即土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土地规划利用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

2.对于土地规划环境评价的应用基础要强化研究。土地规划环境评价是一门应用性科学技术,而基础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这三大方面是评价效果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对土地规划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土地评价的方法研究都极其重要,因此,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该进一步加强。

3.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需要多学科之间的密切配合的,与此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进来。多学科人才,多学科知识,多学科的力法的结合才能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土地的使用主体要积极的参与到对土地的规划利用中来,这就是要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

4.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众所周知,土地规划的环境评价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也比较宏观,所以导致很多定量指标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结合案例的研究探讨规划的方法,然后在对比、分析不同评价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加以采用。

第6篇

关键词:交互式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网络视频显示系统

多媒体的交互性是教育中最成功的应用视频系统。交互视频是利用存贮量大、检索方便、形象直观的激光视盘作为信息源;又利用随机控制、实时处理、交互性强的计算机作为控制手段,使两者优势互补,构成学习者与计算机交互问答、动态声像的程序教学系统,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大大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个别化自主学习,增进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交互式网络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的教学模式

第一,神经科学理论。《新时代交互英语》(NewEraInteractiveEnglish)课程教学理念是以神经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人体脑神经对语言学习的接受特点。神经科学专家研究证明:语言学习意味着大脑内发生变化.要使习得发生,需要大脑产生变化以及大脑内神经元之间建立新联结。网络式英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视觉、听觉、概念对神经元的多次反复刺激,以建立巩固神经元之间的新联结,从而促进大脑内部产生变化,形成由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顺利过渡。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建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坚信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它主张让学习者体验学习过程,主张提供学习情境,教学生怎样借助语言来解决问题,促进与情境的交互,使学习者积极认知参与、在语言使用中感悟其规则系统,在不断的发现、归纳、掌握、内化规则中建构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系,让学习者在交际中学会交际、学会活生生的语言,从根本上避免机械学习、死记硬背。

(二)以学生与网络交互的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以阅读为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网络式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动态的、真实的语料和情景,像磁铁般吸引着学生。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专注于这种与网络交互环境下的学习,他们绘声绘色地模仿视频人物的语音语调的情景,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以此作为学习的乐趣这是在传统英语课堂中很少见的。从这一方面看,强调听说技能的交互式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与强调阅读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成为最佳互补。

(三)以混元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模式

混元教学法(BlendedApproach)的本质内涵是:全面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以学习过程、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关注两者的自主性、创造性;以online+face-to-face为其基本教学形式;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实施教学监控;全面科学地汲取、有机地融合、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能够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混元教学法(BlendedApproach)由三部分组成:教师指导、学生上机自学课程和口语模仿练习。混元教学法以学生上机自学课程为语言输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接触到具完整性、有特定语境的、动态的、源自实际生活的语言素材,使学生获得对英语的真实体验。混元教学法以口语模仿练习为语言的输出,把学生的学转化为活动。在教师的帮助、组织、鼓励下,在网络视频的吸引下,学生完成一个个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巩固、扩展、活化上机所学语言知识。学生在上机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也可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的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切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真正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的角色,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课程设置和过程

调查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最大的困难之一是记不住。要记的太多,记了又忘,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中缺乏及时的复习和多次的重复。两周学一个单元,考试前才进行复习,学过的知识早已忘记,复习也无济于事。其结果是费时多,效果差;另外一个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所学知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如果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死记硬背词汇和句子,在一定的时间段中不能反复使用这些单词和句子,这样的记忆会很快失效。

研究表明短而频繁的学习需延续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长效记忆。在数日或数周的时间中进行短而频繁的学习和练习是培养语言技能的最佳方法。同时增加重复和复习的频率是形成长效记忆的最佳途径。交互式网络课程就是根据神经科学理论和学习遗忘规律,在每个unit都设置了多次出现的语言资料,并在下一个的unit的热身中复现,让学生在特定的交互学习环境中重复所学的语言,如此循环的、层层递进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减少学习的遗忘,有效形成长效记忆。

三、交互式网络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vs整体化教学模式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自主利用教学媒体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无需教师作为中介就能直接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学习。这时,控制学习过程的主体在学生一方,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传播结构模式。集体(整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传统的学校班级教学的基础上,由于视听媒体技术的引入而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类教学系统的结构是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的结构,其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以视听媒体作为辅助传播手段,把教学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通过相应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有的学者称这种教学模式为视听传播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性化课程学习

唐红梅:交互式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交互式网络英语课程学习的第一步是上机分级测试.根据测试成绩为学生选定学习课程的起始级别。同一个班学生可以学习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教师将同等次的学生分为一组,一个班可分为若干个组,便于教师分组、分级辅导。这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个性化学习进度

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或快或慢调整学习进程,实现学生最大化的个性学习和成功体验。当每单元学习效果完成率达到70%时,系统才让学生进入测试,测试通过后,方准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否则仍得继续学好上一单元。在传统教学中,不论每位学生学得是否达到要求,教师都得按规定的进度进行教学。因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被认为是主要任务,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这样统一进度的教学导致了英语教学中长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个性化的教师辅导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成绩报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指导,并以能积极参与、乐于完成各种课堂任务为乐。

交互式网络英语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克服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交互式网络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不同层次调节难易程度的设置

交互式网络英语课程没有为不同水准级别的学生在同一课程学习中提供课程的不同难易程度,因此它也不会随着学生上机练习的熟练程度、练习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水准级的高低,自动调节难易程度,不会随着同一单元学时增加而逐步加大难度直至课程内容全部展开。

(二)缺乏学习信度测试的设置

本课程模式对于自主性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在交互网络的虚拟语言环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最大的成功的喜悦,使着一部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对于一部分态度不端、缺乏自主性学习的学生来说,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机会,因为系统没有设置出可控的措施和测试来处置或阻止这样的学生的钻空子行为,虽然教师也可从其各项成绩以及其开始上机时间和提交时间来判断其中的真实性和信度,但仍然对教学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使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趋于明显、突出,同时也对学生学习的效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五、结语

通过两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深切体会到交互式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也就对网络内、网络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受到这种信息高速发展影响最大的群体是教育群体,而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也由此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变革,同时这种变革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7篇

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交流中心(ACCU)邀请,我作为中国基础教育考察团成员之一,有幸访问了樱花的故乡—日本。期间,参观考察了日本各个层次的中小学、养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文化设施。通过参观、访问,使我对日本教育制度及现状,尤其是日本基础教育改革趋势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

一、视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国家

日本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7.7%,高中普及率达到97.1%,大学(含短期大学)普及率达到49%。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治维新一百多年来,日本的教育现代化始终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面。尤其是二战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百废待兴,先兴什么?一不是工厂,二不是住房,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办学校。日本人在最艰难的时期勒紧裤腰带办教育,其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确实令人钦佩。日本的教育投入一直居于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5%左右,国家文化教育预算大致占国家预算的7.5%-7.9%,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教育投入占其总支出的16%-17%左右。和歌山市2002年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294亿日元,相当于该市当年财政支出的23.5%。由此可见日本人重视教育之程度。

日本《教育基本法》规定:国民负有使其保护的子女接受九年普通教育的义务;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所设学校实施的义务教育,免收学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学校统一供午餐,午餐的费用由国家补助一部分,由保护人支付一部分。

在日本,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日本的学校,不管是国立、私立,教育资源的配置基本均衡,在教学设备、设施及师资力量上差别不大,这为均等教育提供了保障。日本的中小学校每个班级以40人为限,如果达到41人,则分设20人和21人两个班。小学的办学规模都不大,所考察的几所小学,一般每个年级设两个班,学校学生总人数300人左右。这样的办学规模及班级编制,便于管理,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障了国民接受均等教育的权利。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日本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完善人格”,“造就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和“获得国际社会信赖的日本人”。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目标,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体贴、同情他人的感情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除了国家总的教育目标外,我所考察的几所学校也都有各自具体的办学目标。新宿区立余丁町小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三条,心理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体贴别人,与人合作的人;身体目标:健康茁壮;头脑目标:培养好好思考的孩子。和歌山市立雄奏小学校的办学目标是“造就胸怀宽大,体魄强健,适应国际化的日本人”。和歌山市立星林中学的教育目标有如下五个方面:①尊重个性与自我实现;②提高学习意愿和培养自我教育能力;③重视规章和培养健全身心;④确定连带意识和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园;⑤培养具备国际性视野和行动力的人才。

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将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宽松环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的学校着力淡化考试,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义务教育阶段不搞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日本教育改革提出七大重点战略:①通过深入浅出的授课提升基础学力;②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公益、体验活动,培养精神富足的日本人;③完善安心、快乐的学习环境;④建立受父母和本地区信赖的学校;⑤培养教育专家型的教师;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⑦确立符合新世纪需要的教育理念。

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自由的教育氛围

日本的课程改革一般十年一次。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确立了“综合学习”课程的重要地位,使课程结构由原来的“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大板块增加到“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综合学习”四大板块。“综合学习”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日本社会国际化、信息化等新的变化,同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有机会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孩子们关心社会的态度、社会生活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学习课程的目标是:①培养儿童自己发现课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②让儿童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活动的意义。综合学习课程内容主要为:国际理解、环境、信息、社会福利、健康教育等。综合学习课程在三年级以上开设,每周三课时。可见,日本教育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生存能力、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日本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上与我国目前推行的《课程标准》比较相近,所不同的是日本小学不开设英语课程,但始终保持开设理科(相当于我国的科学)和家庭科课程。走进日本的学校,感触最深的是宽松的课堂纪律和自由的教育气氛。我所考察的几所小学,每个教室墙壁上都贴着学生的自画像,每个自画像下面都注明着这个孩子的出生年月日。这些自画像虽然是孩子的涂鸦,但充满童趣,也很富有个性。更让人感慨的是课堂教学。教师始终带着微笑,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任,师生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上进行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自己体验,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且兴趣很高,个个觉得自己聪明能干,充满信心。由于课程分量轻,教学目标要求不过高,教材浅显易学易懂,作业少,学生学习觉得特别轻松。课外安排有充裕的时间让孩子们玩耍和发展个人爱好。日本的小学生不太怕考试,因为考试后改完错,教师会重新评分,所以每个学生的分数都很高。另外,日本学校对学生的测评打分是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的,非常注意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在日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搞社会调查,几个孩子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不需老师带领,孩子们独立地去了解和调查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情况。例如,去消防队了解消防部署过程,消防基本程序,然后画出消防部署图。或者去垃圾分拣站,了解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及基本程序,然后画出示意图,写出调查报告。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给予评判,加以指导。

第8篇

在环境治理中,吸附剂主要应用在液体处理中,但是由于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在气体处理中也得到良好应用,其中,以气体净化和气体分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1.1吸附剂在气体净化中的应用

气体净化中,吸附剂利用凹凸不平的表面和表面活性基团来实现对气体中污染物离子的吸附,蔡道飞等以正己烷和正庚烷为吸附质,研究了活性炭孔结构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其吸附性能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工业上投入使用较多的气体净化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分子筛、硅胶等。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基团越丰富,吸附效果越好,如唐炬等利用活性氧化铝和kdhF-03型分子筛吸附剂吸附由局部放电下SF6产生的SO2F2,研究发现比表面积较大(450m2/g)、活性基团较为丰富的kdhF-03型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大大优于比表面积较小(300m2/g),表面活性基团相对贫乏的活性炭。吸附剂改性不仅可以改善其对废气的处理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对废气中污染离子的吸附选择性。詹鼎昌等研究发现预处理后的活性炭可以净化苯、汽油、酒精等各种有机气体,用碱性物质处理后的活性炭可以净化各种刺激性气体和酸性气体,如氯气、光气、硫酸雾等,用硫酸铜溶液浸过的活性炭可以净化氨、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高阳等选取5A沸石分子筛作为脱碳吸附材料,发现其对CO2及CH4单组分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改性吸附剂以其良好的吸附性能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如岳龙清等利用六亚甲基四胺改性活性炭,发现改性活性炭对具有放射性的甲基碘的吸附效率达94.82%,说明改性活性炭可用于对放射性离子的吸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吸附剂的改性是吸附剂在废气净化应用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1.2吸附剂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吸附剂因含活性基团的不同而对不同气体具有吸附选择性,同时在合适条件下,对所吸附气体发生解吸作用,因此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混合气体分离中,而吸附分离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气体分离技术。目前,吸附剂广泛应用于N2和CH4的分离、CO2的捕捉以及天然气脱硫等,如杨海燕研究发现13X分子筛对CH4与CO2的分离能力优于活性炭,但活性炭的再生耗能降低潜力大,这为沼气吸附去除CO2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和环境效益。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吸附剂广泛的应用在环境污染治理当中,效果良好,针对吸附剂的应用现状,特作以下展望:

(1)加强对其他绿色环保吸附剂的研究,注重吸附剂的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可加工成为污泥活性炭循环利用,是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方法,因此应多加强废弃物吸附剂的研究利用。

(2)注重多种吸附剂的复合利用,发挥不同吸附剂间的的优势。有多种吸附剂组成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优于单独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因此应加强复合吸附剂的应用研究。

第9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目前,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改革,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立体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高教司函[2004]190号)

一、改革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学习理论,对于当前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重大。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的教育家就开始倡导把培养学习者的责任心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语言教育学家也开始对语言学习的自主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自主性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共识。到了20世纪80年代,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有所发展,建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显得更加重要。

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1月3日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进一步强调:“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改革实现了自主学习这个现代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为自主式学习创造了条件和环境,进而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的具体方案

根据高教司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个性化英语学习方式,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和新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很好的方法与手段。

(一)明确教改目的,调整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突破口的,目的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探索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行教师与学生互动、上机与面授互动,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向“基于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

(二)针对网络教学的要求,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外语教育的现实需求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必须进行外语教育创新,不仅要进行教育观点的创新,更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就是我们教育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要求的指导下,我院设计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大学英语分为读、写、译、视、听、说主干课程和口语实践课程。建立了一套基于网络环境下,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培养综合能力的新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要求》,确立了“四个阶段,三种教学模式,两个评估方式,一个中心”的新体系。“四个阶段”指大学英语1~4级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一入学就要进行分级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级授课。“三个教学模式”指大班“读、写、译”教学模式、网络“视、听、说”教学模式和小班口语训练教学模式。周课时分配为2+2+1=5,即2节读、写、译课程,2节视、听、说课程,一节口语课程。这种教学模式既突出了听说技能的培养,又体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还节省了教师资源。“一个中心”是指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为宗旨。

(三)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依托网络进行的自主学习基础上,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还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质量的监控,通过建立面对面的多媒体读、写、译课程与口语课程,以弥补由于人机对话而造成的情感缺失,并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专题指导,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目前,我校已建立起基于网络教学+多媒体大班课堂教学+小班口语面授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进行学生视、听、说、读、写、译教学,网络课堂突出视、听、说教学,多媒体大班课堂突出读、写、译教学,小班面授课堂突出口语教学,即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计算机可反复单独进行视、听、说、读、写、译训练的特点,强化课堂面授的视、听、说教学,以及教师通过课堂进行的学习控制与教学辅导,使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进行个性化选择性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教师扮演课堂监督与辅导者的角色。

读、写、译课程教师在多媒体教室面授,通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介绍阅读、写作和翻译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视、听、说课程以网上多媒体虚拟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在网络教室里单独进行学习,自己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若有疑问可登陆教学管理辅助平台。口语实践课是对视、听、说课的检查和补充,实行小班面授,辅导的内容主要针对本单元的题目进行,包括对话、情景设置、角色扮演、看图说话、游戏等形式。

(四)改革评价体系,促进网络教学的有效机制

在网络环境下,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实时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基本是主动的、探究式的、协作式的。在这种新形式下,传统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综结性评估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对网络教学过程实施有效评估。用这种模式评估会导致信度和效度上出现偏差,不能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产生良性作用。网络学习得以进行,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意识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控力为依托,而对网络学习者的监控和评价则成为必要的动力支持。所以选择有效的评估模式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教学改革的延续。教学测试与评估也是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进展情况,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学习方法改进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我院制定的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估占(40%)。(2)终结性评估占(40%)。

三、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完善了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一)开放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优化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软件提供的材料,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在网上收集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素材,寻找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源,进行以提高自己英语素质为目标的学习,为今后进入社会利用相关的网络资源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的信息容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在校园网上,网络教学软件可以存贮大量的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并可按大学英语教学所需把有关的图片、录音、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等分类建库。这些大学英语教学素材库,可以看作是一个规模宏大的英语学习资料室、图书馆、实验室或语音室,能让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英语教学信息,在无限的空间内搜集广泛的大学英语教学素材,从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三)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鲜活、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满堂灌”,还是“讲练结合”,都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厌倦的感觉。而网络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影像、文字及动画等多种教学媒体集合在一起使用,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多姿多彩。教师能利用教学软件上的内容,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网络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及教学资源的不足

目前,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教师及各类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只能采取大班额教学的办法。而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外,更多地需要学生们反复地操练,在练习中求进步。而大班额教学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教师交流。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大规模地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可能。通过网络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在网上自由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内讨论并加以监控,指导任意一组学生,发现问题,立刻通过网络予以解答,而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快速地向教师求教,从而使大规模的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可能,缓解了扩招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压力,并最终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四、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突现出来的问题

(一)试验时间较短(实际试验时间只是5个月)

从改革过程中看到,有些改革措施还不够完善。如教学软件的开发、使用、更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配置和使用,实验结果的反馈及进一步推广等等。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策略滞后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课程的学习主要是由学生自学网络课件来完成的。在这种条件下,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借助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涉猎更深层次的知识和理论,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习惯或比较困难。另外还存在着缺乏解决学习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学习中一旦出现问题,大多数学生不是回避问题就是忽略问题的存在,不主动、积极地寻求必要的措施去分析问题,表现出学习准备不足。

(三)教师的网络技术及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是应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力军,他们只有掌握了网络应用技术,才能使校园网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应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自学了网络知识,会从网上吸取知识辅助英语教学。另有部分教师希望得到网管人员的帮助,愿意学习和应用网络教学。还有个别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懂网络,不会也不愿使用网络。在软件开发上,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基本建立起了基于网络教学+多媒体大班额课堂教学+小班额口语授课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能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能自主控制学习进程,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并能进行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和评价。

参考文献:

[1]BensonP.&P.Voller(eds.).AutonomyandlndependenceinLanguageLearning[C].Harlow:Lonman,1997.

[2]BensonP.&W.Lor.MakingSenseofAutonomousLanguageLearning:ConceptionsofLearningandReadinessforAutonomy[M].EnglishCentreMonograph,NO2.TheUniversityofHongKong,1998.

[3]Dickonson,L.AutonomyandMotivation:aLiteratureReView[J].System,1995,23(2):165~174.

[4]HolecH.Autonomy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Press,1981.

[5]陈美华,邵争,郑玉琪.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5(6).

[6]程琪龙.认知语言学——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7]范捷平.研究型大学的外语自主学习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第10篇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在当前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单片机在环境监测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为单片机在不同环境中的监测功能提供有效的方案。

本文主要的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当前单片机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概况。

2)单片机在一般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功能实现。

3)对于特殊的监测目标或任务单片机的选择。

4)根据当前应用情况,分析单片机在环境监测系统中未来的应用趋势。

5)探索适用于各种不同环境的监测系统的单片机研究。

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以单片机在具体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单片机在温度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单片机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等,以及以单片机为基础的处理系统网络来阐述单片机在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各种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单片机的使用优缺点和作用效果,探索未来在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单片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当前单片机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概况

随着单片机的广泛应用和通信技术的日趋发展,超远程的实时监控越来越倍受关注。尤其在国防和工业生产中更是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由于知识的缺乏,在使用煤取暖的过程中煤气中毒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这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就迫切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监控系统,对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进行有效的监控。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GSM网络,这为我们远距离的传输数据提供了必要媒介;而现有的GSM网主要承载业务就是语音通信,该网络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借助于GSM网建立一个环境监控网络是很有可能的。若干家庭拥有一个发射机,一家一个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到监控中心,这样就建立了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监控网络,既解除了人们的担忧,也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所以该系统无论是在技术上或是市场上前景都是可观的。

三、单片机在一般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功能实现

温室环境调控水平是决定设施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设施农业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现代化农业转化阶段,设施农业是我国今后比较长的时间内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温室环境中,影响温室作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如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度、浓度等,均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因而实现温室中环境的自动控制尤为重要。在现代大型温室中,室内的所有环境因子的监控都由计算机进行综合管理并实施自动控制。目前国内在温室的自动控制与智能化方面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开发出符合国情及当地条件的自动化温室系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设施农业的重点工作方向。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开发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温室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它能够独立地对温室各个参数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和上位机进行通信,接受上位机指令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并把采集的数据传给上位机。

四、单片机在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基于单片机的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平台

1、宿主机和监控中心PC是由装有相关软件的PC机来实现。

2、开发板是由相关公司提供的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平台。

3、将宿主机、开发板和GPRS无线模块三者结合起来进行GPRS终端的开发。

4、监控中心PC用于监控中心软件的开发和运行。

5、整个系统用于GPRS终端和监控中心之间的互调互通。

4.2基于单片机的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中心服务器,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由燃煤电厂的多个煤矿区域同时使用一个服务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集中管理与监控更加方便。监控中心采集燃煤电厂的多个煤矿区域的数据,对于多种数据进行集中监测,并且把数据到Web上。监控中心的服务器部分可以是单机或者是局域网,根据规模进行决定,监控中心的后台必须要有一台计算机接入Internet网络,接入服务需要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

在整个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监控中心服务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提供了WWW服务的Web服务器提供Web服务使得外部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监控中心服务器由两台服务器组成。其中一台是具有公网的IP地址、并安装了数据库管理软件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的主服务器;另外一台是提供了WWW服务的Web服务器。从数据采集现场得到的所有数据,首先经过Internet网络进入具有公网IP地址的主服务器。

服务器应具有以下多种的功能:

服务器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是非常友好的;

多个现场模块的连接请求能同时满足;

不仅能够接收远程模块发送来的数据,而且能够远程设置现场模块;

能够通过文件的形式保存接收到的数据,还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自动导入到数据库中,同时能够分析数据。

4.3基于单片机的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GPRS终端

在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GPRS终端通过环境采集系统的相应接口将相关的环境自动监测数据取出来,同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无线的形式,发送到GPRS基站,或者接收监控中心的环境自动监测数据远程控制信息,并进行环境自动监测数据的处理。

在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GPRS终端主要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串行通信模块、TCP/IP模块和GPRS无线发送模块实现。

GPRS终端的各个模块的作用如下。

(1)GPRS终端的控制模块

1) GPRS终端的控制模块通过AT指令,对于GPRS无线模块进行初始化,从而与GPRS网络获得连接,通过动态地址分配的方式得到IP地址,并建立与目的终端或服务器之间的Internet网络连接;

2) 通过RS232串口,控制模块控制的串口通信模块向客户系统进行数据或指令的收发;

3) 通过RS232串口,控制模块向TCP/IP模块收发所采集到的环境数据;

4) 控制模块可以自行操作或者根据远程控制指令采取其他的操作。

(2)GPRS终端的串口通信模块

由于环境自动监测子站系统是在IBM兼容型工控计算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IBM兼容型工控计算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外界一般都提供有标准的串行接口。而且,现在大多数的单片机、微处理器也都提供有标准的串行接口。因此,环境自动监测子站系统可以通过串口通信模块,来对客户系统所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提取。

(3)GPRS终端的TCP/IP模块

TCP/IP模块通过RS232串口与GPRS无线模块通信,提供非透明和透明的两路通道。GPRS终端的TCP/IP模块相对应提供两种传输模式:透明模式和非透明模式。通过软件切换,GPRS终端的TCP/IP模块在不同的方式下,就会采用不相同的数据流向。当传送AT指令集时,传输模式是透明模式,能够对GPRS无线模块进行直接访问;当模块进人非透明传输方式时,用户数据从串口进入TCP/IP模块后,首先被打包成为TCP/IP包,再经过串口,TCP/IP包被发送给GPRS模块;GPRS无线模块将TCP/IP包封装成GPRS分组数据包传到GPRS网上。

(4)GPRS终端的GPRS无线模块

GPRS无线模块作为GPRS终端的无线收发模块,对于从TCP/IP模块接收的TCP/IP包和从基站接收的GPRS分组数据分析处理之后,再将这些分组数据进行转发。GPRS终端的GPRS无线模块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生产的好产品,例如,SIEMENS公司的MC35 GPRS模块。

4.4基于单片机的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传输系统

在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传输系统是利用现有的GPRS网络和Internet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由于GPRS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分组型数据网络,支持TCP/IP、X.25协议,只要用户将GPRS终端打开,就能够使用利用现有的GPRS网络和Internet网络进行数据传输,GPRS通过允许现存的Internet和新的GPRS网络的连接,使移动Internet的功能得到实现。因此,通过GPRS系统的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持节点,用户就可以与Internet网络进行连接,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持节点还提供许多相应的互联网功能,例如,动态地址分配、路由、域名解析、网络安全和计费等。目前,任何一种在固定Internet上的业务通过GPRS同样能在移动网络上实现。

在燃煤电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数据传输系统具有以下的具体的数据的传输流程:

(1) 通过相关的接口,GPRS终端能够从客户系统中取出用户数据;

(2) 用户数据经过处理之后,能够通过GPRS分组数据的形式,发送到GSM基站(BSS);

(3) GSM基站(BSS)的分组数据经过GPRS业务支持节点的封装后,向GPRS IP骨干网发送;

(4)如果是发送分组数据到其它的GPRS终端,则先发送分组数据到目的GPRS业务支持节点,再经过GSM基站发送分组数据到GPRS终端;若分组数据是发送到如Internet等外部网络,则将分组数据包经过GPRS业务支持节点进行协议转换后,发送到如Internet等外部网络。

五、单片机在环境监测系统中未来的应用趋势

5.1基于单片机的分布式禽舍环境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国际市场对肉食品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现在,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产业。然而,我国畜牧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除优质产品比重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兽医保护薄弱等主要问题外,还存在畜禽死亡率高、饲养成本高的问题。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每年因畜禽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60多亿元,造成畜禽死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畜禽生长的环境没有满足畜禽生长的需要,并且畜禽生长环境的恶化导致病菌的滋生,引起传染病的迅速传播,造成畜禽的大量死亡。尤其近几年禽流感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畜禽生长的环境,因为畜禽生长环境内的各个因素和环节都成为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各种不良因素的发生都会直接影响到畜禽的生产性能以及是否导致畜禽群疾病的传播,并且畜禽舍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因此,调控好畜禽舍内的每个环节,是畜禽饲养管理的最根本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速了市场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促使我国畜禽养殖业呈现出由以前的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向规模化、科学化养殖转型。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大中型养殖场,而大中型养殖场家禽种类繁多,每种家禽又在不同的生长周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管理复杂、混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也是我国畜禽养殖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

所以,越来越多的畜牧业研究与生产人员把目光关注到畜禽场的环境质量及管理问题上,希望通过对环境监控等技术的应用,改善禽舍区环境质量,进而提高畜禽生产力水平和产品质量,借助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而计算机监控技术具有配置灵活、结构开放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已被各行业广泛应用。因此,可以将自动控制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畜禽养殖业,并针对禽场特有的分散舍区环境开发一种新的系统,实现对禽舍环境的监测与控制,科学合理地控制影响畜禽生长的各种环境因子,优化禽舍内环境,保证畜禽群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下,从而有效地预防畜禽疾病,提高禽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增产、增收和增效,实现畜禽养殖自动化管理,还可减少现场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然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许多国外的畜禽养殖环境监控系统由于成本过高,对我国的经济条件差的这种国情并不适用,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性能完善的家禽养殖领域的智能环境控制和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畜禽舍环境多因素综合的优化控制,达到提高设施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目的的控制系统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当前需要。

5.2高温恶劣环境下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电机控制系统是自动化应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高温恶劣环境下,当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很多传统电器控制系统都无法可靠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电机控制系统的可靠反应成为安全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突发事件,进行智能控制,同时记录相关的事件和状态。单片机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储存后,有时需要与PC 机(或其他智能设备)相连接,进行数据交换;而另些时候需要通过PC机(或其他智能设备)对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修改,通讯电路模块不可缺少。

六、适用于各种不同环境的监测系统的单片机研究

6.1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静电衰减测试仪

静电衰减时间常数是定量描述材料静电性能的重要物理量,能够通过测量静电衰减时间达到测量静电的目的,并依此来评价材料的静电起电规律及其静电防护的性能。虽然市面上的静电电荷衰减试验仪器种类比较繁多ll,但是一般使被测试样带电的方式只有一种,只能用于评价某一类结构材料或者某一种带电方式下的静电性能,功能普遍单一。为了全面评价不同种类材料的防静电性能,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法使被测试样带电,所以急需研制出具有通用性与精密性的多功能静电电荷衰减时间测试仪器。

静电衰减时间测量是通过某种方法使被测试样带电至稳定初始电位值后,撤除作用于被测试样的静电发生装置,然后将被测试样接地,使其开始放电,同时利用监测系统实时测量被测试样表面静电电位随时间变化的衰减信号,计算出电荷减少至设定终止电位的衰减时间,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价被测材料的防静电性能。

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测量温度为24℃时的CO气体体积分数的误差为2.65% ,如果不采用温度补偿,测量误差为4.53%。CO气体测量的误差为原来的58.50%。通过CO测量系统的温度自补偿,可以提高测量系统的温度稳定性,减小温度变化带来的温度附加误差。

6.2基于C8051F005 单片机的小电阻测试仪

在电路测试过程中常常会碰到由于忽略某些小电阻的影响引起实验数据与理论值之间存在较大误差,从而影响测试效果。例如电感器、变压器中往往存在铜电阻,地铁铁轨的电阻;由于其数值较小,一般的指针万用表无法测量出来;通常实验室里会用电桥进行测量,但电桥操作手续较烦,又不能直接读出被测电阻阻值。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单片机,利用单片机的优势设计了该测量仪。该测量仪可直接从LCD 显示屏上读出所测得的电阻值,测量范围为10μΩ~2.9999kΩ,同时可以把测试的数据进行储存,然后经串行口送入上位机,通过上位机的强大功能,可以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该测试仪的测量精度高达±0.1%,并采用四端测量法,电阻值不受引线长短及接触电阻的影响。不仅测量简便,读数直观,且测量精度、分辨率也高于一般电桥。可用于实验室、研究所,尤其适用于工作现场。

系统的主程序主要完成 C8051F005 单片机系统的初始化、设置系统时钟和中断字,调用键盘处理程序,根据不同的按键转入相应的服务程序,完成不同的功能,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串行通信以及历史记录的查询。其中串行通讯子程序不仅可以将单片机存储的数据传送到PC 机进行处理分析,用户也可以根据情况从PC 机上设置待测数据多少以及测试时间的长短等。

6.3基于单片机的视觉检测系统运动平台的研究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精密测试技术领域内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之一,它综合运用了电子学、光学探测、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对运动机构位移的检测要求,将机器视觉引入到工业检测中,实现了对物体的平丽或三维位置尺寸的快速测量,具有非接触性、速度快和柔性好等突出优点,在现代制造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系统的设计不仅需要实现单幅面的图像信息检测和测量,而且还要对大幅面的图像进行处理,而考虑到CCD的视野范围有限,如果调整视野范围,则处理的图像精度不高;若用高精度的CCD替代,则成本太高,故本系统拟采用大幅度检测和测量的X-Y运动平台。

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防尘防水、易于操作等特点,从而成为高性能仪器仪表理想的输入设备。工业控制中经常需要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或者修改运行参数,触摸屏能够直观、生动地显示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而且通过触摸屏画面可以直接修改系统运行参数,人机交互性好。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工控领域中,与触摸屏配合,可组成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

16位单片机80C196KC在视觉检测运动平台的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视觉检测平台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它不但能对单幅面的图像信息进行检测和测量,而且其设备的高精度二维运动平台可以从不同位置对物体进行取像,由图像处理单元对图像实现高精度拼接后进行检测和测量,其拼接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二次精密校准和双重加权图像重建,图像的测量不再依靠平台运动的机械精度。

第11篇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建立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英语模式指明了方向,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将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就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作出探讨。

二、自主学习及在多媒体网络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主性学习下了定义,也从建构主义、情景教学理论、元认知策略等方面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状态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主流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将多媒体网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即积极主动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将多媒体网络引入课堂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活力,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弥补了传统外语教学的缺陷和不足。那么如何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造者,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有责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挖掘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把呆板的信息以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这同时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写等英语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要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查找搜索资料,了解相关单元的backgroundinformation,在课堂上展开presentation、debate、groupdiscussion等,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消极被动趋于积极主动,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应事先对课程进行统筹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策略的指导。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强调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2)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除了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培养学生在课外养成独立自主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鼓励学生课后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就是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课后坚持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VOANews、恒星英语学习网、ChinaDaily、可可英语等网站查信息资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下载英文歌曲、英语名人演讲、英文电影,加入远程课程学习等,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梳理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且整个过程均是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从而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例如建立英语学习BBS、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英语学习资源,分享自己的看法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和支持,它在教与学之间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立体、互动的教学环境,更为大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活跃的自主学习环境。学校应投入足够的经费建立一个大学英语校园网和语言学习中心,及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原版电影厅等等,以营造全英语环境,为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提供基本的保证。教学主管部门还应改变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方式,建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让教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还可采用阶段性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相结的考核成绩,形成一个综合参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判。

三、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文化;校长;学校师生;高品位;硬件设施;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种文明进程的积淀,英语文化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英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共识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也成为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改革的深入,建设英语文化是学校在新世纪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一所学校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目前的情况却令人有些失望,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现象的原因微妙而又复杂。其一是学校忽视了英语文化建设的巨大而又潜在作用;其二是学校曲解了英语文化或隐含或提示的深邃意义;其三是学校容忍了英语文化建设中的趋同学步事实。

英语文化作为一种期望,一种无声的要求,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原则上应该成为学校工作上的方向与指导。如何才能建设高品位的英语文化,最终体现学校最具特色、最明显、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学校精神,笔者作为课程改革的管理者和参予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要充分发挥校长在英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可以从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律,综合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对自己的学校做出全局性的、长远的考虑,并将这种考虑以学校发展目标的形式描绘出来,然后利用自己和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推动学校目标的实现。

为了有效地推动英语文化建设,每一位校长要努力树立起建设英语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设施、促使学校达到净化、绿化、美化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性格的培养,意志的磨炼,帮助每一个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整体观念,开拓精神,具有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和负责精神的优秀人才。

二、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英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校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任何一种学校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授、改造或创造,都离不开师生作为能动主体而发挥作用。离开了师生的活动,英语的精神文化产品不仅会失去创造性、继承性,而且原有的精神文化传统也不再存在生命与活力。而英语文化不仅被主体不断利用与创造,同时也不断影响着主体,激活主体的创造热情。因此,英语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变被动的接受、传播知识为主动的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

教师在英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在英语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同样要起设计师的导向作用和为人师表的楷模、榜样作用。正确、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它有助于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继而自觉地去学习和仿效,它甚至比直接的教育过程更具感染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英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极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如果把这些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出来并应用到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中,就能极大地促进英语文化的建设。看一所学校的英语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如何,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如何。

三、要不断完善英语文化的硬件设施和和优化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英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层面,是前提和基础,对于整个英语文化建设有深刻的影响。学校应努力建设好各种校内文化设施,文化氛围的营造要体现严谨治学、奋勇攀登科技高峰的文化主题。学校的校门、教学楼等建筑物的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文明整洁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给人以良好的有自己学校英语特色的感觉和评价。

因此,在学校英语的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校园环境与周围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整体统一和谐,对校门、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都要从设计的合理性、布局的整体性、建筑的艺术性以及绿化、美化、知识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特别是新建的设施要十分注意同已有设施间的相互联系和搭配,做到建筑风格相近,浑然一体。

无论是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室外阅读场所以及图书馆,都要在“整”、“洁”、“静”、“雅”四个字上下功夫。同时,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在主要教学楼或阅读场所设立著名学者雕像,并书写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英语标语,如校训、校风、学风。学生活动区是进行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要注意发挥其综合功能,在主要的艺术和体育场馆,要塑造以艺术、体育为主题的雕像、英语标语等。要净化、美化和绿化校园,保持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洁。校园环境卫生应高标准严要求,即室内外地面无垃圾无灰尘;窗明桌净,现出本色。垃圾箱、果皮箱设置足够并位置适当,垃圾清理及时。校园绿化要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划到班级或处室,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要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使英语文化的“硬件”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

总之,高品味的英语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累,并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建设高品位的英语文化,需要校长和教师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有活力的教育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使教育与管理浑然一体,在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上,在制度、模式、结构上,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方面形成办学特色,用英语的文化品牌构建21世纪的新型学校。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的重塑》钟启泉《上海教育》2003年7月

[2]《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校长素质论》钟启泉徐汇教育信息网2003年11月10日

第13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影响优化

我国有品种繁多的民族音乐,体现了中华各民族鲜明的音乐风格,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尽管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与保存民族音乐的必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而解决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关键是教育。

一、音乐教育母语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语言,这种不同体现在旋律要素、节奏要素,以及文化价值上,这是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立足点。进行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就是指在民族音乐的根基上创造音乐学习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学生从多层次的环境中接触民族音乐的优秀文化。一个民族以母语为音乐教育,让受教育者生活在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中,这是柯达依音乐教育理念的出发点,也是目前音乐教学的应有的原则。

教学环境在空间上涵括校内外各种因素,笔者将音乐教育环境分为相互交集的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影响,决定着学生音乐学习的喜好和学习效果。家庭音乐环境是指以学生家庭为中心的物质与经济状况,家长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行为和观念,包括遗传因素等;学校音乐环境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还包括课间的音响环境、其他课堂上的音响效果、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影响等;社会音乐环境主要指学校和家庭之外对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的音乐文化氛围。

二、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从音乐教育环境与音乐教学的关系来看,音乐的母语环境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音乐意识和音乐行为;客观环境的一切因素,都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成为引起或消除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下面针对音乐母语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母语感觉

目前一些学习音乐教育的学生,在演奏、演唱方面拥有一定的技巧性,但对自己的传统音乐却极其陌生,他们一味模仿西方的表达方式而缺少自己的民族风格。主要原因是没有在音乐学习初期建立起音乐母语的感觉,使用音乐进行表述情感的时候缺少一个文化根基、一个立足点,那就是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尝试创设音乐母语环境,是让学生在潜意识中积累自己的民族语汇,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意韵、风格,将自己的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环境对音乐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冗余度(熟悉程度)过低的刺激不易激发起主动的探究、操作行为。主动的期待和主动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的基础上的。”①给学生创造设计一个民族音乐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信息的熟悉程度,继而对学生音乐母语的提高起到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音乐能力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把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学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才是学校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习音乐和学习母语一样,都是先听、唱,再慢慢体会学习的内涵。由人的感官本能去学习音乐,以学母语的方式来学音乐,而不是用认知的方式去学音乐。以民歌作为主要内容的是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大量的民歌演唱更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民族音乐体验和了解相关传统音乐文化。

三、如何优化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

上文在对音乐母语环境的界定中已经提到,音乐教育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家庭音乐环境、学校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环境。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音乐母语环境,调控教育环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一)营造家庭的母语音乐氛围

家庭是人的最初环境,对一个人母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个喜爱民歌的母亲会在日常生活中哼唱民歌,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这种隐性教育,逐渐熟悉民歌的旋律和风格,当这些民歌在音乐课堂上出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父母对民族音乐的肯定,或者在观念言谈中流露出对音乐的正面见解会影响孩子音乐思想的形成。例如购买民族音乐资料,一定的音乐欣赏设备,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指导、潜意识的正面影响和示范作用等。从父母延伸到家庭的外延,孩子的亲朋好友,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

(二)优化学校民族音乐环境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化学校音乐环境,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是优化整个音乐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音乐母语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端正学校音乐教育的大方向,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母语音乐教育学生

目前,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充斥文化市场,民族音乐(包括严肃音乐)受到冷落。而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出路在于基础音乐教育,从学校音乐教育入手,开展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课程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教育的出路所在。

2.充分发挥课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有意识地把铃声换成音乐的声音,并且在课间加播音乐,是个很好的尝试,对课堂音乐教学的影响也很明显。教学楼里的音乐家挂图多为西方音乐家,我们应该把导向目光更多地投向我们的民族文化。

3.加强和其他民族性课程的结合

音乐教育要注重结合文化,去了解和把握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更要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去考虑,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书法艺术课上,老师有意识地播放民族音乐曲目,使学生无意识中提高对这些音乐信息的冗余度,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民族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三)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形成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

音乐教育与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环境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通过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来实现的。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是优良的社会音乐教育环境的标志,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面对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和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也可以从广阔的社会音乐生活里接受各种隐性音乐教育,包括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但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去判断、接受音乐信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另一方面,社会要努力呈示一个健康的民族音乐氛围,一个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

作为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要努力造就民族音乐文化的环境,增强民族音乐的凝聚力,正确处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只有在健康积极的母语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下,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母语的感受和学习,才能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建设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次的教育环境共同努力,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从而有利于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一个包括母语音乐教育环境在内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全社会参与,营造一个良好的母语音乐教育环境,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存在才有条件,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民族音乐这个母语音乐教育的基础上立足与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选自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M].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著.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袁善琦主编.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14篇

英语是通向世界的语言桥梁,在小学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使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读音,良好的情感,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热点和核心。淄博师范附小在近几年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验中,实施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营造语言环境为障,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创办英语特色学校”的构想,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创造校园英语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小学英语的学习目的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利用年龄优势,使学生在语言和听说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首先从优化校园环境开始,要求全校师生在校园内都讲英语。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见面打招呼,相互之间的问候都要用英语;校园内设置的名人名言,各种标志牌,黑板报宣传标语都注有英语标识;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名称介绍都有英语标识;每日安排一定时间的英文早读练习,英文广播;教师每周二、四下午安排2个小时的英语学习培训,规定培养内容,英语学习成绩与考核挂勾;在班级设立英语角和办好英语板报,并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比如:英语单词,课文背诵比赛,日常用语使用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等。通过这些形式,在学校、班级创设了师生人人奋发进取,个个争先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开设英语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外语水平。小学生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具有许多成年人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从小学开设英语课,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对每个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根据国家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城市学校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而我们学校从几年前就已经在全校开设了英语课,而且是从学前班开始。从学前班到五年级的英语教学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纳入课程表,配备优化了教材。从教材内容到课时安排都有了充分地保证。 

如何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并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质量,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我校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一是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小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创造新情景,把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景放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觉得一节英语课上学到不仅有少量单词或一小段对话,还有一些能在许多场合用得上的具有生气的语言材料,同时适当增加内容,扩大知识面,注意新旧知识的串联,做到以旧引新,以新温旧。二是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小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如:设计比赛性游戏,比赛性活动等。表扬先进,鼓励进步,鼓励实践,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三是积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小学生发挥创造的心理需要。如:激发灵感,发展学生即时应答能力;启发思维,展示学生运用语音的才能。四是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小学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如:授课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轻松易学;操练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复习与游戏相结合,使学习效果更为显著。五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满足小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生动形象,信息储存量大,交互性强,适合个别学习等特点。我校是省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在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教学中有较强的优势。在多媒体环境中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高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非常灵活,可以进行课堂计算机教学,也可以进行网络教学和学习。特别是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提供形象逼真的情景,正确标准的发言,生动有趣的练习游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行为产生兴趣,兴趣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我校非常注重学生课堂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如:(1)上课前的习惯。上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书、本、用具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响就安静下来收心,唱唱英语歌,造成英语气氛。(2)严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3)文明礼貌,尊重别人的习惯。(4)主动积极,大胆开口,用英语交流的习惯。(5)良好的书写习惯,(6)每天课后自觉复习、朗读、背诵、记忆的习惯,学一点,会一点,记住一点,才能逐步提高英语快速反应。通过上述改革和探索,优化了英语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三、从家庭、社会中学习英语,巩固学习成果。 

家庭、社会有广泛的学习空间,我们倡导学生在家中看电视、上网、听录音,要注意学习英语,用英语与家人交流,晚上睡前20分钟背诵英语单词等。形成了一个良好听英语、说英语的家庭语音环境。参加外出学习、访友、出游、聚会、夏令营考察等社会活动,要注意英语学习,见了外国人要主动用英语上前交谈,学习外国人口语。留心观察记录,商场、街道、各类宣传牌等英语标识语,以此,巩固英语学习成果,让英语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第15篇

关键词:IP热;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55-02

一、“IP”概念梳理以及“IP”热的现状

1.什么是“IP”

如今,已然是互联网主导的文化产业的大时代,当下影视剧产业中炒的最热的当属“IP”这个概念。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是知识产权,现在在文化娱乐领域提到的“IP”,多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等。简而言之,“IP”就是一个“点子”、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或者点子可以具体化,并且可以延展开来,变换成各种形式,但以这个“点子”作为核心。

再细化一点来讲,“IP”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只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个情节完整的故事;“IP”可以用在多种领域,音乐、戏剧、影视、动漫、游戏等,无论形式如何,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一定是拥有一定知名度、有潜在的开发力[1]。

2.“IP”有多热

在“IP”火热的今天,一批又一批被人熟知甚至被追捧的影视剧正在涌入大众的视线中,不难举出例证。例如,从欧美席卷而来的“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国虏获一票粉丝,从书籍到电影的改编,不仅让“原著粉”又一次痴迷,从而又加入了新一批的粉丝;在“IP”界运营发展很出色的当属迪士尼系列,从简笔画童话故事到动画影音制品、再到以迪士尼各种卡通童话故事为主题的游乐场,同时还衍生了以迪士尼人物为卖点的卡通玩偶、学习用具、各种饰品以及衣服和家居用品,如此繁多的迪士尼衍生品,归结核心就是产生于1926年华特・迪士尼的创造性举措,不断地改革创新和衍生,让迪士尼从二十世纪火热到了二十一世纪。

中国的影视剧产业在“IP”热中也丝毫不示弱,我们熟知的《失恋33天》《小时代》《盗墓笔记》《鬼吹灯》都是很有代表性的“IP”影视剧,或褒或贬,至少都博得了大众的眼球,想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刷新纪录的时代里获取关注,博点击率和收视率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这些有原著基础的影视剧根据改编大火了之后,出现了由综艺节目到院线“大电影”的改编衍生,最有话题性的当属《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电影界人士甚至产生怀疑这真的是一部电影吗?怀疑归怀疑,娱乐流行化、产品大众化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影视产品如雨后春笋迅速地占领了人们的视线,也顺势揽获了大笔经济收益。

细数当前电视、院线及网络上热播热映的作品,深挖来源,一票改编占据大多数。根据一系列资料得知,“IP”资源掀起了争抢的狂潮,市面上较好的网络小说已经被抢空,这些网络小说或将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由此可以推测,近几年将会是中国“IP”影视剧盛行年。

3.“IP”为何热

“IP”是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而带来的一种现象,也是讨巧省力的一种创作模式。“IP”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原本的影视行业创作模式带来了冲击,原本的影视创作模式来源于编剧等人的单向输出,而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互动的模式,影视行业也不例外,在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应运而生新的模式。IP由于本身的热度,在传出进行改编的消息时,就会引起轰动,而在改编过程中,也会得到粉丝的持续关注,这样一来,作品还未公映就已经引起了热议,这样在宣传与推广方面,节省了大量人力与物力。作为一种影视运作方式,IP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并开发的范例[2],与受众互动式传播、节省宣传费用、有原本的粉丝基础,是“IP”影视剧投资者的最大吸引力。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IP”热环境下的碰撞

1.概念的梳理

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等相对应的,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3]。精英文化在社会中有着价值导向作用,也教化人民群众。国内学者邹广文认为“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4],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没有褒贬之分,只是接收对象有所不同,但都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来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视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是其最主要特征[5]。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承担着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的任务。

2.两种文化如何在“IP”热环境下发生碰撞

随着“IP”概念被炒热,回顾许多作品,实际上都是“IP”的概念。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分别都是从书籍资料为起点,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技术革新,它们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以吴承恩的《西游记》为例,除了原著以外,翻拍了电视剧和动画片,以《西游记》中人物为主角又改编了故事结构衍生出了《大话西游》《大圣归来》等,甚至六小龄童家族的猴戏也是《西游记》的周边衍生品。

名著改编成为影视作品,这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流动的一个标志,将少数人关注的作品,运用现下流行的方式传播给更普遍的大众,不仅作品本身被人熟知,也在改编过程中加入了流行元素,使其不仅仅处在“高处不胜寒”的位置。

有人认为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流动,是精英文化在向这个时代妥协,笔者不敢苟同。文化虽说有雅俗之分,但这个时代“雅”和“俗”已经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不从褒贬的角度来说,如今影视作品就是博取你的眼球,什么类型的作品收视率高,立竿见影就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选择高回报的项目进行运营。

从文字到视听结合的影视作品,这就是狭义的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流动和碰撞,两者之间在逐渐缩小差距,在一个统一核心的基础上,这种形式上的改变使原本作品获得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也使得作品本身流传度更加广泛。从文字到电影、电视,或者从文字到话剧、游戏,多种形式的作品吸收了各种类型的粉丝,达成了一个统一的目的就是作品的传播。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原著看作“精英文化”,把改编后的影视作品看作是“大众文化”。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大众文化的受众数量远远多于精英文化的受众数量,可以推测的是大众文化传播覆盖面更加广(这里不涉及传播文本的质量等问题);其次,大众文化的接收者层次多元化并非局限且单一的状态,而精英文化接收者门槛较高,所以人群组合比较单一,这样就导致传播无法呈垂直状态,阻碍受众面;再次,借用“IP”的潮流,将精英文化以多种大众文化的样态普遍化,从而也使得精英文化被更多人知晓。在“IP”热的环境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件好事,文化之间相互流通呈现多种形式。

三、“IP”热的未来趋势预估

1.“IP”的优势以及发展趋势

“IP”的优势来源于先天的粉丝群体,在“IP”改编或者开发之前,便早已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在博得眼球的现今时代,选取一个本身就有广大粉丝群体的剧本,借着本身的话题热度,这样一来比起一个原创的剧本,改编确实省力并且讨巧了许多。“IP”热实际上是对“粉丝”的消费,而投资方选择改编“IP”正是紧紧跟随了“互联网+”的动态,利用原本的热度,为之后的宣传提高了效率。

“IP”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不仅仅依赖于“IP”本身的受众吸引力,网络时代的互动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受众从来都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的、能动的群体[6],从而打破了传受双方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

由于“IP”热潮还在持续,近几年内我们还将在各种平台上看到大量的“IP”影视作品,“IP”带来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大批量的“IP ”都在准备着大放异彩。

2.“IP”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IP”热会导致原创作品数量的下降,同时会流失一大批在原创方面努力的人群,原创力量的削弱导致“炒冷饭”的一种状态逐渐呈现,这样并不利于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甚至使得影视产业倒退。

制作方与“IP”提供方分工合作,各取所长,从而提升作品质量。如果只是利用“粉丝”带来的关注,从而进行开发,这并不属于一个能够长期发展的方式,可能对原本优质的“IP”带来局限,无法培养出新的价值,引来更多的关注。“IP”开发者在“IP”的选择上是很谨慎的,在进行开发和再度创作时,一定是希望受到更广泛的喜欢,而不是只为了原本的粉丝,如何让更多人感兴趣,这是“IP”创作与选择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当鼓励原创,培养一批原创性人才,同时要深刻意识到影视作品不应当只有娱乐化题材,要重视严肃题材的作品。培养出一批专业修养与文学素养高的人才,认真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亦是一条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臻真.IP电影热――中国大众消费时代进行时[J].当代电影,2015(9).

[2] 杨君,苏晟然.“IP”热告诉我们什么[N].光明日报,2016-01-28.

[3] 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4] 许士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求实,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