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应试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应试教育
为了应付各科试,不少语文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中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譬如:中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义词、近义词的辨别,那么我在授课中就教这方面的知识;中考考文段关键词语、关键语段的分析,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册基本篇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关键语段挑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中考考名言警句的识记,那么我就把名言警句收集在一起让学生背诵。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中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
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责任”。那么,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能尽到这样的“分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死背那么几个条文,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适应我们的要求了。
通过多年来中考语文的总结,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做不好试卷的。
其次,语文命题基本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运用的考查偏向,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测试。然而,现在的考生要做好试题都需要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不是我们仅让学生记几种阅读文章的模式,记几条“阅读理解的对策”所能了结的事。作文考查更是各种能力兼备的一种综合测试。
随着中考考试的改革,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分类给分,更能明确地体现这一点。文章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修辞是否妥帖,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这是考查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审题是否准确,中心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联想是否丰富,推理是否严密,这是考查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能否使文章有典型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使其内容充实丰富有新意,这是考察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中考所检测的这些内容,都不是仅靠我们讲几篇“基本篇目”,靠学生做几本练习所能达到的。
国家教委虽曾三令五申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具体到教育业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却又往往失之偏颇。每年高考各中学甚至每个毕业班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升学指标,所教学科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所教学科成绩与地区、县、乡同类学校相比,我们学校就与本县的各乡镇初中、协和中学、宁达中学攀比。位居哪几个名次可以获奖,位居哪些名次将要受到处罚。且所教学科成绩直接与年终评优、晋升职称、入党提干挂钩。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一些地方和学校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试。诸如:第一轮摸底考,第二轮质量检测考,第三轮竞赛评比考,第四轮综合测试考或改为段考——考,考,考,似乎考分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不论语文教学进度如何,教学活动怎样安排,一切都要为考试让道。我们并不怀疑测试对教学质量具有评估作用,也不怀疑测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作用,但这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 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中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譬如:高考、中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义词、近义词的辨识,那么我在授课中就教这方面的知识;高考、中考考文段关键词语、关键语段的分析,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册基本篇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关键语段挑出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中考考名言警句的识记,那么我就把名言警句收集在一起让学生背诵。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
通过1993年以来的"3+2"的新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 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其次,语文命题基本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运用的考查偏向,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测试。以第一卷中的知识题为例,过去高考侧重于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而现在虽也考查这些内容,但却是以这些知识点为对象,具体考查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的语言素质。阅读类试题,包括科技类说明文和文言文阅读,则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就阅读试题本身来说,无论是考查局部的判断或整体性的理解,考生要做好此类试题都需要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不是我们仅让学生记几种阅读文章的模式,记几条 “阅读理解的对策”所能了结的事。作文考查更是各种能力兼备的一种综合测试。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分类给分,更能明确地体现这一点。文章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修辞是否妥贴,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这是考查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审题是否准确,中心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联想是否丰富,推理是否严密,这是考查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能否使文章有典型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使其内容充实丰富有新意,这是考察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高考所检测的这些内容,都不是仅靠我们讲十几篇“基本篇目”,靠学生做几本练习所能达到的。难怪,去年一位高考落榜的复读生不无感慨地说:“1995年高考,语文考了300多分(标准分),结果名落孙山;1996年全力学语文,做了几大本习题,结果高考语文还是不及格 。”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应试教育
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怎样,主要看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前还主要看测评成绩。高中语文教学,则主要看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无疑成为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仪。于是,人们便在高考这根指挥棒所画的圈子内,探测着、研究着、品评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考评制度也相应地出现了。
国家教育部虽曾三令五申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具体到教育业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却又往往失之偏颇。每年高考各中学甚至每个毕业班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升学指标,所教学科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所教学科成绩与地区、县、乡同类学校相比,位居哪几个名次可以获奖,位居哪些名次将要受到处罚。且高考所教学科成绩直接与年终评优、晋升职称、入党提干挂钩。
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一些地方和学校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试,似乎考分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不论语文教学进度如何,教学活动怎样安排,一切都要为考试让道。我们并不怀疑测试对教学质量具有评估作用,也不怀疑测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作用,但这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
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
更有甚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分为三六九等:有了拔尖生、希望生、提高生、后进生之别。结果“重点”是保证了,却忽略了大部分学生。这样的应试教育何谈“有教无类”?何谈提高学生素质?怎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
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那么,目前的语文教学,能尽到这样的“份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死记那么若干条文,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浓化”了。
通过1993年以来的“3+2”的新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其次,语文命题基本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运用的考查偏向,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测试。以第一卷中的知识题为例,过去高考侧重于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而现在虽也考查这些内容,但却是以这些知识点为对象,具体考查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的语言素质。阅读类试题,包括科技类说明文和文言文阅读,则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就阅读试题本身来说,无论是考查局部的判断或整体性的理解,考生要做好此类试题都需要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不是我们仅让学生记几种阅读文章的模式,记几条“阅读理解的对策”所能了结的事。作文考查更是各种能力兼备的一种综合测试。
关键词:高中英语;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37-01
二十一世高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更新极其迅速,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通过多种信息资源获得信息的能力。虽然高新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展了交际的机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但是它并没有减少对语言的需求,具有多种语言的人才能更好地利用先进技术。因此,学习英语对学生今后全面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英语这门学科在我们国家己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成为中学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但是英语教育的差异性在我国来说,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英语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英语教育的需求有显著差异。因此,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问题的一大指导思想动态,它有利于学生在心理上、生理上和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在面对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这一伟大创举中,我是这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
所有的学生都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就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是道德,智力,身体,审美,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的重点是学术。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3、就教学内容而言,素质教育本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4、就教学过程来说,素质教育重点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5、在教学方法上,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而满堂灌的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水平和个体差异,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坚决反对应试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强调对学生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相关知识,传授学习方法的素质和教书育人的素质,而且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诸如道德品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教研教改能力、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勇于探索进取,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在教学中才能以“一变应万变”,才真正起到教师的辅导作用。
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成败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其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炽热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英语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能力。
四、明确主体作用
教与学是相互之间的问题,教的目的也是为了学,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主体作用,在当前的教学中已形成共识,并在实施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是引路人,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分析、发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凡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办到的事,尽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的多种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教学法去感触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逐渐形成和学会基本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并遵循教学规律,采用引、点、导的方式鼓励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六、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促进综合素质的形成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做到教书育人,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审美观,通过对学习中疑难的思考,去探索和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所谓“有其师必有其弟子”,所以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广博的知识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情感教育;教育措施
情感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切实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模式还并不成熟,它依然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时间无法转变,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展和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自恢复中考和高考选拔人才制度后,最为盛行的教学模式就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就是变相的“写八股文”,它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的大多数特性都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需求了。我们需要进行革新,于是出现了新课改,新课改是针对当今社会的现实人才需求而研发出的,对于目前应试教育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是值得一用的教学模式。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即使教育界大力宣扬着新课改,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这一栏,初中英语教学却始终还是沿着以往的路线前行着。进过一定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原因――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太大,一时间无法转变。显然,这对于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使用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利用的措施
在分析和考虑了当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现状后,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措施可以适时适度的改变现状。
1.加强教师的教育职业素质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可以说是秉持着一种“唯分至上”的原则。在上课期间,对考试的常考点讲的十分细致,而有些基本不考的知识,或忽视或一笔带过,总之,是不重视的。在此情况下,我们迫切改变现状,将老师的教学职业素质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教学过程,教师的一颦一笑对于学生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好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教授知识,也是在教授做人的道理,教师要秉承着“言传身教”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其次,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摒弃传统思想。在新课改的大力号召下,教师应该在实际教育生活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在上课期间,教师应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发散思维。
2.转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我们总是可以在课堂上看见这样的画面:老师在黑板上写着重点,学生在下面匆忙而麻木的记着。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氛围,教师没有教学的激情,学生的记录也不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由此,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功效。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有不懂的问题,学生也不会因为惧怕老师而不高发问。如果有什么新的想法还可以与老师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更为深入的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开口说英语,可以排演一段话剧或者是小品,帮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最后,教师在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后,不应该像传统教育那样严格批评,而是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掉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能在在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3.合理利用新课改教材
在新课改下的教材是很科学的,它是根据现实人才需求而编订,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新课改课本,而不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只关注考试内容,而忽视实际应用。
首先,新课改英语课本中有许多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板块,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合理利用,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加以补充,帮助学生摆对“哑巴英语”的帽子,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也能灵活的运用。
其次,新课改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都蕴含着相应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查阅清楚相应的资料,在上课中不刻意的将这些人文精神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在对外国文化、习俗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于逐渐形成“外语思维”是有很大好处的。
最后,新课改课本是一本相对开放的课本,并不需要死板的教学,而是需要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教师应该利用这些课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诱导的方式来教授知识,而不是像传统的英语教学一样,进行“填鸭式”教学。尤其是在教授语法知识,教师应该利用循序渐进的诱导方式帮助学生记住一些固定用法和特殊用法。
在新课改的大力号召下,我们试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之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转变却并不容易,我国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深重,许多传统教学思想和学习思维在教师和学生中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拔出。在这样的实际现状下,我们必须从加强教师的教育职业素质、转变教学方法和合理利用新课改教材,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袁秀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中学教学参考.2009
[2]张俊丽,刘风阁.引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崩己),20009
[3]尹士峰,邱祥莺.浅析罗杰斯人奉主艾教学理论明[J].慧南医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农村;英语;基础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88-01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着英语基础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老师必须采取办法。
一、根据实际采取方法
对于边远山区学校的学生来说,有基础差、底子薄、教学设施缺乏等情况。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必须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向他们传授学习方法。如教学生查词典、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复数以及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使用图形帮学生理解时态等等。笔者从事多年中学英语教学,发现有些学生的英语学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教师对学生采取积极态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勇于提问,不怕在学习上犯错误、受挫折,具有强烈的交际动机,勇于做各种尝试,勇于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并在学习上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换角色,要从学习的控制者变成指导者,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慢慢地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觉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强调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思想的一个新突破。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也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
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农村中的英语教育与一般的英语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实现从农村英语教育向素质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一般的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
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可通过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及学习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后进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后进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后进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辅助
英语教学发展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内容。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是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还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课外活动是培养英语人才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自主性原则。
课外活动必须以学生自愿、自主为基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和选择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思想性原则。课外活动的内容在政治思想上必须是健康的,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渠道。作为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朱冬云.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 2013
关键词:中职生物教学;应试外教育;心理与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培养心理健全、人格健美、思想完善的人,成为教学的关键点,在中职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和到学生的专业性知识教学,而且要抓住生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和应试外教育,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化发展而又身心健康的社会新人。
一、生物教学中应试外教育的必要性
现阶段应试教育仍是教学的主流,在高职生物教学中,由于生物学科内容的特殊性,高职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要求在其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应试外教育,这不仅是教学本身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
1、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应试外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和人格,中职生物教学中很多知识涉及到人的生理特征,如性激素、DNA、艾滋病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对待这些生理特征的教学内容,以结合性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性激素教学中,通过高职生恋爱问题,说明血液中性激素的含量是如如何调节的,男女生之间应当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最合适,这不仅将现实中学生的恋爱观进行正确定位,而且提升了学生对恋爱的生物性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利于实际教学的展开
生物教学的实现点,是让学生通过生物知识学习解决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进行应试外教育则是实现其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一谚语将学生带入课堂,学生听到这句活时肯定会笑,那么教师就抓住学生的笑点进行深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引出遗传基因的学习,同时,在学习当中,教师抓住学生的长相进行点评,如你长得像妈妈,你是双眼皮,你的舌头能卷起等,同时让他们说说他们觉得更像谁,进而引起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如我们应当感谢妈妈给了我们漂亮的面孔,爸爸给了我别人没有的生理天赋等,这就以兴趣和情感为力量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力,进而促使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应试外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根据生物教学内容的涉及点和中职生物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应试外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进行教育教学。
1、抓住学生“异性相吸”心理,展开恋爱观教育
中职学生恋爱问题是家长和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由于中职学生的性心理不健全,受到社会的影响力较大,往往会出现不正当恋爱或是不正确恋爱的情况,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份冲动,时不时地为他们提个醒。如面对生物课本上青蛙的抱对、公鸡等搞笑性词句,教师在学生们大笑之后,进行专业性知识教育,如激素的刺激性特征,学生的情感冲动,并让学生进行讨论恋爱时的仪态举止等,这就通过学习专业性知识使得学生认识到恋爱的影响因素,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性的报刊、录像等,以便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恋爱意识,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
2、抓住学生叛逆心理,展开情感教育
中职学生的一般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此期间他们具有自我的心理认识,并且对一些现象看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若是教师采用强制性的灌输或是针对其观点进行反驳,尤其是一些心理性的问题,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情感培养缺乏,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叛逆倾向,运用生物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如上面我们所讲的DNA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在艾滋病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艾滋病其实不可怕,让他们树立起关爱艾滋病患者,亲近艾滋病病人的意识,促使他们成为社会爱心奉献小天使等;如在植物繁殖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走进田间,让学生与老农进行交流或是直接进行植物授粉操作,让学生来了解大豆、棉花是双子叶植物,了解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让他们感受农活的劳累,进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感受农民的辛苦,促使他们热爱社会劳动者的情感的形成与发展。
3、抓住学生求真心理,展开生活现状教育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关注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这不仅是进行生物教学求知探索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正确心理的主要方式,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性解释,并力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谈创新能力。
神鬼说是很多中职学生信奉的观点,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他们相信考神,相信神者俯身,当然,这是由于他们对社会中各种鬼神传说的理解度或是思想度不深造成,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利用科学的知识进行科学观念培养。如在讲解生命体时,教师通过讲述人死不能复生,人死后进行生物分解,这和其他生物体一样,或者是生命有机体,死后变什么都不是了,人们将这些“神灵”进行供养,只不过是崇拜他们生前的精神或是事迹,这只是一种感性崇拜,是一种精神寄托,而若过度提升对死者的膜拜,则是封建、唯心主义,在其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度增加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并让学生认识到要想获得高知识,取得好成绩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而针对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教学中,要运用a、A知识对社会中的“偏方”进行否定,并倡导学生树立起男女平等,平等待人的思想。
4、抓住学生求存心理,展开安全与发展教育
抓住生活或教学中的小细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知识或是发展教育,如从牙疼、骨折、老年人的弯曲身体等小问题中,让学生学习碳酸钙,并让他们认识到钙质的作用;如在真菌教学中,其中讲解了菌菇的种植方式和注意点,教师在其讲解中,要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这不仅是学生熟知知识的一种方式,也为以后学生就业或是从事养殖业创造了有效条件;如家常出现的煤气中毒现象,教师运用血红蛋白和氧气结合的速率与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结合的速率比较知识进行问题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进行此知识向家人传播,这就为安全保障提供了有效条件。
总结:
生物的学科性质以及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关注应试外教育,其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心理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思想和精神,是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关键实现点,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当然其实践的方式众多,如小知识点引申教学、社会现象分析教学等,但无论何种教学方式都要落足于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培养上。
参考文献:
[1]刘清华;;中国高考体制的多样化变革对教育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素质教育”是在扬弃“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价值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互动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我们要坚决去掉应试教育存在的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因素,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遵循英语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生多数知识的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级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给农村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希望。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英语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就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农村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英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用听录音、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创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关键词】“哑巴英语”;口语能力;教育模式;树立信心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目的是掌握这门语言,并能够将其良好的运用在交际中。“听”、“说”、“读”、“写”是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离开“听”、“说”的语言学习是不完整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际的交流不断增多,社会对于具备外语能力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学校也应该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然而,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对语法和词汇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三种语言技能学习和训练的效果。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同时学习这四项基本技能,这样才可以全面地掌握一门语言。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影响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这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英语口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导致英语口语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很高,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的分数远远高过了听力和口语分数,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我们通常说的“哑巴英语”。“哑巴英语”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方面
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为大多数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学地点即课堂,它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我国“应试教育”的升学方式,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硬指标”即升学率,这使得学校摆出了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用成绩说话,已然成为了家长和学校对于孩子学习能力评判的标尺。这种只重成绩而忽视能力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在口语教学上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例如,学校在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考查时,仅仅通过一张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内容试卷来判断,很少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考查,这也就导致英语教师忽视口语教学过程。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指出:“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教学”所强调是教师的“教”,即教师怎样教授教学内容。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口语教学停留在形式上,而很少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会强调:与汉语发音相比英语通常运用后口腔发音,它更注重口腔与鼻腔、胸腔等发音器官一同共鸣;我们在英语发音时应注意不同音标在发音时的开口度,比如[?]和[e],发音长短的对比,如[i:]和[i],以及鼻音[m]、[n]的发音位置和边音[l]的舌位等等。但是这样的理论教学缺少大量的辅助练习,这就导致了口语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一些中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发音训练或学习,自身的英语发音不标准,他们不能够承担口语教学的任务,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往往避开关于英语语音教学的部分。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任务受到了考试制度的影响,他们教学通常注重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如英语词汇和语法等,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英语作为考试的必考内容来学习,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的语言来学习。这样学生们便将主要精力来学习语法和写作,并不利用过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口语。另一方面,我国中学生对于口语学习缺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们联系口语只是通过辅导班或者英文电影和电视剧。即便是在英语口语的课堂上,由于中国学生大多属于内向型学习,不原意主动表达。在外教老师提问的时候又怕回答错误而不发言,这也是导致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三方面原因我们发现,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改变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从而达到“说出来”的交际目的。
二、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实现策略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仅仅把英语作为考试内容来学习,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认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加上老师忽略英语口语教育,这就会导致学生只会阅读,不会交际。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会影响我们同国际的交流。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思考和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生“哑巴口语”的现状。
(一)建立考试新模式,避开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我国的中学生英语升学英语考试大纲中,只是要求学生的词汇积累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水平,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只做简单考察,使得学校不得不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确定本校的英语考试内容,这是形成“哑巴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需要学校在与国家升学考试大纲不冲突的情况下,改变本校以往的英语考试制度,将口语考试同时作为英语考试的一部分。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和老师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改进教育模式和方法
学生英语口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又一原因就是老师的口语本身不好,导致学生学到的口语不地道;或者,老师不愿意教授英语口语知识,堵塞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口语的渠道。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为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英语语法能力,还应具备英语口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例如在寒暑假到其他高校进修英语口语、成立英语口语教学小组定期开展口语教研、聘请口语教师或者外交对本校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还可以到英语国家去进一步学习深造等等,有效地利用各种手段为自身英语口语学习创建有效途径。在完成自身口语能力的提升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改进。
在以往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一味的讲授口语技能知识,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步骤上进行改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Warming up和Speaking部分,这两部分的设计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Warming up是在进入正式单元英语教学前的预习,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前与学生用英语交流观点,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的英语思维,这个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在Speaking部分中,老师可以按照这部分提供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里一定要保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口语练习时间,教师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布置多个场景,让学生讲故事、角色扮演,还可以进行自由讨论、即兴演讲、小话题辩论等等,使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训练,增加英语口语的情景感觉。另一方面,要利用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例如播放英语原音电影或英美英语娱乐节目,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对于英语口语的兴趣,还可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有充足的耐心并给给予学生充分的口语实践的时间,在影片观看结束后,马上针对影片中的主题内容进行口语训练。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输入再输出的过程。所以在日常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多背诵、多模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英文广播、看英文报刊、听英文歌曲等多种方式来积累英语材料,并增添英语语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语感,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增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树立自信心,强化应用意识,增强自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效果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因。所以,如果想提高英语口语能力,除了以上的两点意外,学生自身的作用一定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中学生不愿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自信,不敢张口,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一定要给自己信心,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先生就运用了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信心。疯狂英语利用里大喊英语,用声音给自己树立信心,同时还要将背下来的英文随时展示给大家,从而得到他人的鼓励。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多起来后,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树立了起来。
其次,学生要明确学习动机,将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学习,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一旦树立了这样的“功利心”,学生自身就会忽视英语口语的学习。Gardner(1985)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学习外语的两种动机,即综合型动机和工具性动机,综合型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要融入目的语文化群而学习一门语言。工具型学习动机是指为了某个目的来,如通过某项考试、临时交际或升学而学习一门语言。通过对这两者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工具型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一门语言,但是基础不牢固,学习结束后依然不能在目的语环境下运用出来。然而综合型学习动机则会是学生深入目的语文化,这样的学习不但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这一文化,还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趋向目的语,对于英语口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完全依靠外在环境,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和发音技巧后,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不短的加强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成立英语口语学习兴趣小组等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口语交际更加重要。想要是中学生英语口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从考试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这几方面入手,这样才可以环环紧扣、教学有序的完成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史红梅.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1).
[2] 刘晴.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2 (8).
[3] 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学习,2005(2).
[4] 杨茜,杨元和.浅析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因素[J].考试周刊,2009(25).
传统英语教学是一种纯粹的应试教育,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达到升学的目的;教学模式单一、固定、机械;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学的唯一标准;教学中,突出教师的地位,忽视学生。而现代英语教学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发展人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那么,究竟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首先必需清楚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和潜在英语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分层教学。
1.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首先应是思想素质的教育。国家教委在各层次各语种教学大纲中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无一不要求进行思想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应注意的内容。非智力因素不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英语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些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对其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1 英语素质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传授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英语素质方面都达到听、说、读、写高水平的全面发展。摒弃应试教育,因地,因材施教,多层次教学,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按金字塔的模式培养各种英语人才,这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素质教育。
1.2 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中小学英语课不但要进行课堂教学,还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开展有组织、有指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交流传递。教师应善于改编所教教材,让其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可以采用自选阅读材料的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方法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2.中小学英语课不但要进行课堂教学,还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
2.1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开展有组织、有指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交流传递。教师应善于改编所教教材,让其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可以采用自选阅读材料的方式。
2.2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体现信息的主体。培养其主动、积极、进取、追求、探索、参考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思想素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第二,通过课本内容进行品德教育。英语课本的课文内容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练习学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陶冶他们的情操。第三,强调教书育人。英语教师应当研究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做到与学生双向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3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思维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
2.4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转化为一种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形式。教师还要教学生如何正确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建立与发展平等、团结、互信、互利、互容、互助的关系。
2.5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英语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活动的组织者。英语教学要想进行素质教育,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具有以下素质:第一,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第二,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三,热爱本质工作,勇于改革创新。
3.因地制宜,开展分层教学
3.1 学校和教师要按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选择教材。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按高要求教学,按交际法原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条件中等的学校按中级要求教学,学习进度不求快,水平不求高,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阅读能力上。条件差的学校,重视语言的结构教学,简化语言练习和教学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职能。
3.2 我们还应从实际出发,打破单一授课方式,在同一班级中实行多层次教学。在上英语课时,可以按学生的水平重新编班。对好的学生,多以实际法组织教学,教师设计教学情景,多种媒体辅助,培养学生的思想技能。而对中学的学生,在学习懂得语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交际活动。对语言基础差的学习,应从语言基础上入手,培养其正确的语音语调,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也能学会英语,在可能的情况下,赶上学习好的学生。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法指导;因材施教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初中使用的新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的学习观,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但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生升入七年级后,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学习成绩滑落。根据调查、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原因引起的:
(1)中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差异。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活动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事实上,小学英语教学只要求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到了初中之后,随着语言学习的内容增加,初中起始阶段的学生学习英语时除了感知材料外,还要求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也就要求初中起始阶段的学生学会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来学英语。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学生就适应不了新的理性思维的学习方法。英语的教与英语的学就会相脱离。加上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在小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而且,小学生好奇心要比初中生强,并且好动、好玩。在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也没有了,“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一旦英语教师没有注意这种变化,学生就会适应不了七年级的英语学习。所以如何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成为中学初级阶段必须注意的问题。
(2)中小学英语学习环境变化的差异。 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环境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生进入中学后,他们将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和任课教师都感到很陌生。例如,大部分七年级学生对新教师教学方法、语音、语调、板书、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不是很适应。加上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图文并茂,讲究趣味性、直观性;而初中英语课文内容比较复杂,并且词汇量加大,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又不理解,以至于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3)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差异。 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就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由于小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多年英语,加上各小学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上采用的教学方法及要求不同。此外,环境、家庭和个人等因素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七年级英语教师对具体某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如何根本一无所知,因此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学的衔接过渡,势必直接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开展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小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学习而导致当前初中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棘手问题,从而有助于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它有助于加快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区域推进中小学英语教育工作,对初中和小学的英语教育进行通盘考虑,研究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就具有了重大的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过分强调应试,忽视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初中后,有些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早些接触中考题,才会提高升学率。因此,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中考方向转,中考不考口试,教师在教学中就忽视口语练习,一味加强应试训练,以致学生渐渐失去了小学时培养的对英语会话和表演的兴趣,虽然擅长做选择题了,但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却很差。
(2)忽视中小学的教学交流。由于为数不少的中学英语教师不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大约要花去整个学期的时间来了解和适应学生,因而贻误了最佳教学时期。初一第一学期,刚刚进入初中的小学生们对初中的英语学习充满憧憬与兴趣,如果加以及时引导,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每当新学年开始,应组织初一年级英语教师到小学听课,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做好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提供感性认识,圆满完成从小学英语到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衔接。
三、几点思考
(1)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衔接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效的学习策略;衔接正确的语音语调、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共同做好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
(2)定期开展中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活动,加强中小学外语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模式、评估、教案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对话,共同提高。在适当范围内,中小学英语教师联合开课,轮流执教。
一、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地区的英语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很多农村中学只是停留在口述的最初级英语教学阶段,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有。而全国许多地方的城市中学出现了大班或超大班现象,平均每班达60~70人,城市中学的师资力量好坏不均。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中学英语教育是初中围着中考转,高中围着高考转。尽管教育部门再三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升学的压力使素质教育仍停留在口头上。基础英语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过重。教育目标上,只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方法上,被动多于主动,灌输多于启发。中学生词汇量要求偏低,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缺少英语学习氛围。很多地方的中学英语课没有听力、口语教材,教师的授课主要以语法、词汇和阅读为主,学生很少有练习口语与听力的机会。课堂教学的说只是停留在走形式的“说”上面,着重知识点的讲解,讲完后就是做习题。这样一来,导致学生的口语水平、听力较差,语音基础薄弱,同时还受到汉语语音与当地方言的影响。
中学英语写作能力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受到母语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很强,一般来说,语言比较死板,语法错误较多,句子之间的衔接不太好,知识不系统,不够全面,不能形成一个科学体系。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经过近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目前来说,高职英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高职高专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中学的底子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要薄,尤其在英语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有不少学生想要学好英语,却又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听说能力较差。有调查显示,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将近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有30%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较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由于受整个英语学习的影响,英语的读、写、译、听力的提高很慢。
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单一。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课后辅导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课堂多以讲解词汇、语法知识和课文翻译为主,从而导致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新知识比较多,而学生练习的机会却很少。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为语言的功能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短缺,课时量相对较少。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的师资队伍无法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合班教学,班级人数过多,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英语教学时数应为220学时左右,但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时基本为160学时左右,有的专业甚至压缩为120学时,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难度确实很大。
二、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总的来说,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上的衔接还欠紧密。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能在中阶段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认真、努力地学习并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接受初步有效的训练,升入高职后,能在中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提高,顺利完成高职高专的学习任务,中学与高职英语教师都应重视在中学与高职两个阶段的教与学的衔接问题。
对于中学与高职教师来说,要同时熟悉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加强教学上的沟通。对于中学教师而言,了解高职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在各方面的衔接度,以便更加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好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在进行高职后顺利过渡到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职教师也应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中学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能力水平,以便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实施教学,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要防止教学上的脱节。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坚持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南,抓好素质教育。以往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中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对中学英语教师而言,要注重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初步能力,按照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要求给予学生初步的训练。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中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能达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能力水平。
高职英语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做好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要做好如下一些工作:
(1) 考察摸底,分班教学,查缺找漏,因材施教。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设计出一套全面的科学的摸底试题。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了解和掌握新生个体与整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然后进行分班教学。可分为快、慢班,也可根据兴趣分班。下一步针对各班普遍存在的缺陷和弱点,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这是一个不断的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不能也不应满足于一次往返循环,而应边查边补,再查再补,直到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快班,教师也应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2)教授学习方法。在大、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期,教师应当清醒地看到,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习上是比较懵懂的,他们刚从大致是“教师板书――学生照抄――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阶段走过来,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需要与高职阶段衔接。教授学法,就是帮助学生转变思路,调整习惯,顺利衔接。教授学法的目的还在于,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有趣、更加快捷、更加有效。这样能扩大教师的职能与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旦学生获得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即使英语课少或者没有了英语课,英语水平也能够得到巩固和提高。
[关键词]英语学科 素质教育 必要性 内容 特点 途径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从根本上讲,是在人固有的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的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开发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并提升人的发展水平的工作与活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开拓。
一、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外语教学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英语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作为一个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英语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然而多年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获取,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亟须实施素质教育。
二、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学。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语言虽然可以学得,但更主要地是习得的。语言习得理论给外语教学的启示是: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某一语言的词汇结构体系和语义结构体系反映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文化传统有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因此,对于一名外语学习者来说,某一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无一不具有人文内涵,其外语词汇和语义结构的学习必然是接受人文教育的过程。
由于英语学科属于基础学科,所以,就其作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言,语篇总是涉及各类学科、种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学生如果要学得好,首先要学得活。而要学得活,就要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英语学习与学生获取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四、影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的因素
1.教育观念因素。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它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目的开展英语教学,一味地用考试通过率来衡量英语教学水平,使教师和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必然会陷入“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
2.教师素质因素。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方案,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英语课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外语教师必须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等知识,才能把握、处理好教材。因此,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艺术和工作责任心、事业感和敬业程度等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3.学生素质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靠学生自身的努力。然而,学生呈多元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不可避免。很多学生英语底子薄,知识结构不均衡,应用能力差。例如笔者在自身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目前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不容乐观的情况:一种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只注重考试的卷面分数;另一种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早已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英语学习动机不强,从而失去了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开展英语素质教育。
4.教学方法因素。目前,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获取,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展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转变。
5.教学设备因素。英语教学设备资源不充分,教学基本上仍然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传统的教学手段上。电化教学资源不够完备,教学仪器、教学设备都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
五、实施素质教育要警惕三大误区
1.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生课业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这种手段为学生争得一块相对宽松的天地,能够让学生抽出时间加强某些薄弱环节,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减轻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对那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学业则必须强化。中国以教育改革为名,不给学生任何的课业负担,其实是对改革的亵渎和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
2.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型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质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的全面发展。但必须澄清的是: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平均发展。因为,从遗传学角度讲,由于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这种个性差异,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1)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转变“应试教育”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是英语教学中把传统的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侧重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大纲、钻研教材,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语音、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英语学习的规律,尽量多用形象化的方法介绍新的语言知识。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注重发展学生社会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练习,为学生营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
(2)挖掘教材内涵,寓德育人文教育于英语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德育教育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而语言又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的学习。因此,英语教学完全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利用本课程兼容文化和人文内涵这一独特优越的条件,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灌输德育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作用。目前,要提高国内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需改变以下现状:学历层次整体偏低,教师准入的起点不高;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尤其是跨学科文化知识不足;教学观念陈旧,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较弱。
(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中,以主导作用出现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根据语言交际性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又一个语言交际场景,将语言知识有机地融于语言交际活动中,让每一节英语课都成为语言交际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实践证明,传统的分段教学法、语法翻译法都无法体现语言教学实践性强、交际性强的特点。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能体现语言教学特点,对培养语言能力极具效果的交际法。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有其共同特点,即都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可以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国庆.略认素质和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2).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探究式教学的出现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开阔的教学思路。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间接给出构成最终教学目标的相关概念和认知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探索的方式,寻求科学真知并在实际交际中应用。探索式教学的深层含义是让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思维方式并提高综合素质。
1高中英语教学选择探究式教学的原因
1.1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必然性
传统英语教学单一性、复制性较强,以考试成绩来判定英语学习的能力,即文本成绩就代表英语学习的能力。但是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即在人际交往中的实际交流。高中生对于英语学习已经有一定基础,更加注重与大学教程的衔接性,所以高中英语教学更加需要互动性,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而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使学生主动的探究精神和对知识的研究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加突出,更加体现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的宗旨。
1.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其本质上是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即获得知识-应用实践-重新认识。既重视教学的过程,更重视教学的结果。探究式教学从其教学目标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即不仅要求教学解决学习知识的需要,更重要是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形成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探索性,通过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及效果,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同时完善自己的思维性格,成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的人才。
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体现
2.1在单词教学中的体现
单词学习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基础项目,不同与初中教学,高中英语对于词汇量积累和应用的要求大大提高。传统学习英语单词的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先加强记忆再利用例句套用单词,学生往往是靠例句的背诵记住单词的用法。而探究式教学为英语单词学习开放了新的途径。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语境创设、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探寻每个单词的不同含义和实际适用语境,例如,mean这个单词,是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已经熟知的,但是其实它的用法相当广阔,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如果靠简单的“灌注式”教学,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记忆,但是利用探究式教学,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或情境创设等方式,能够很容易的帮助学生记忆并区别用法。
2.2在语法教学中的体现
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语法的实际应用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语法应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语法原则后,才能更好的听、说、读、写。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图片、视频资料、课外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同时需要自己制定学习规划,自行监督学习的过程。教师则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基础知识,设置不同的选项,学生则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语法的运用技巧。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研究的精神和心态去探索并发现知识信息,并将信息加以应用,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并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
2.3学生配合是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内涵,勇于质疑文本内容,从而获得真知。而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加要求学生的配合,学生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既需要教师的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需要学生的自主配合,这也是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难点。
3结束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是必然的,也是其他教学科目应用的选择对象。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尽完善,可以说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所以在应用中难免出现疏漏之处,但是探究式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改下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雷双苗.浅谈英语探究性学习[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0(7):63-64.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优化教学目标 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教学,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真正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生 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达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一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自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怀着成功感,激发了浓厚的热情,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