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侗族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侗族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文化图示 侗族传统文化 英译

Abstract: The study on China’s Dong nationality’s folk culture is the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ime. This paper, taking China’s Han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bridge, analyzes the cognitive comprehension of Dong nationality’s folk language and cultur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schema and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ong folk culture’s publicity materials from the levels of schematic correspondence, schematic conflict, schematic default and schematic mismatch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essential help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ultural barriers in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used by cultural variety.

Key words:cultural schema, Dong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引言:

通过关键词和主题搜索,当输入“外宣资料英译”、“民族典籍翻译”、“民族文化英译”、“侗族民族文化的英译”等词时,我们从中国知网2000-2012年不完全数据统计获悉,涉及外宣资料翻译或英译的论文有34篇,涉及少数民族文化英译的论文6篇,涉及侗族语言文化英译的为0篇。根据笔者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虽然中国典籍翻译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出版了大量优质中国典籍英译本,但涉及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方面的产品较少。同时综观作者所在省市涉外侗族民俗风情旅游区,有关侗族民俗风情的译文也较少,现存的译文对大家所熟知的侗族文化标识的英译存在不统一性和随意性,对侗族民俗文化特有的且不被大家所熟知的文化标识的英译资料更是微乎其微。因此选择从文化图示视角探讨侗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构式的异同,深入研究侗族传统语言文化的英译策略,不仅可以弥补民族典籍英译在侗族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可以为后期侗族典籍的英译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就此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文化图示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

“ 图 示 ” (schema) 最 早 是 由 英 国 心 理 学 家 Frederick Bartlett(1932)在他的作品Remembering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1]图式作为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背景知识,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示主要分为四类:即内容图示(关于世界的基本知识);形式图示(关于不同文体的修辞结构的知识);语言图示(关于语言词汇和语法的知识)及文化图示(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 博迪(Bedir)也提出了文化图示的概念,即所习得的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being learned)。[2] 简而言之,文化图示是指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民族心理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约翰所说“特定的社会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3] 翻译,已不仅仅被看做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原语的文化图式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将其移植到目的语中去,才能有助于译语读者的正确理解和语言信息的充分转换,因此,译者应该了解语言并使用的“文化图式”,才能使译文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二、侗族传统民俗文化外宣资料英译

侗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表现在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始古朴文明典雅风趣而且带有几分神秘;侗族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普遍存在于侗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饮食到居住穿着,从文学艺术到,从社会组织到社会生活和生产,从体育到医药等等,浩如烟海,独具特色。由于语言的隔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迄今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对外翻译的现状更不容乐观,在多元文化受到高度关注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侗族这个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增进各民族间以及中外文化之间的沟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侗族作为中国民族文化标签的一支,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进行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时,必须对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进行充分而正确的理解,激活内化在记忆中的两种相关的文化图式,找到对等的文化信息,然后转换成目的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语言信息,并尽可能保留原文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以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侗族民俗传统文化往往涉及其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神话传说等,不一定在英文中能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试从以下四个角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图示对应

不同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沟通,是因为不同民族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共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着共同的文化认知基础。[8] 例如:侗文化与汉文化就有许多融合或相似之处,而汉文化与英美文化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谓图示对应就是指用目的语中能准确、全面表达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现成的文化图示来翻译源语的文化图示。在这种图示下,采用直译法可能是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相对简单,而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译者可以直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对应的词汇。如在汉译英过程中,侗族传统文化中对于“烟”一词的描述为“烟作为侗族人民传统的生活调剂品,对烟具十分讲究,素有‘茶三酒四烟八杆’之说。” 所谓的烟具就可直接英译成“smoking gadgets”;此外,鼓楼(drum tower);侗族大歌(The Dong Big Song)等词语均可直译。这些译文不仅表达简洁,而且建立在汉英民族相似文化图示的基础上,因此有利于跨文化的有效交流、减少文化冲突。

此外,英侗民族因地域条件及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生存方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表现为开放流动性与封闭稳定性两种不同类型。每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由此而形成了建立在民族心理基础上的民族差异。英伦三岛四面环水,水产捕捞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鱼对大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侗族和汉族同为农耕民族,既没有游牧“马背民族”的那种疆土扩张意识,也没有“海洋民族”的那种海外扩张意识。汉族文化和侗族文化均为“内陆型”,但是鱼却是侗族的主要图腾之一,在侗乡处处可见鱼的形象,以鼓楼的雕饰彩绘最为常见。在贵州黎平、榕江一带还有一种酷似汉族道家太极图的“双鱼图”(Double fish patterns)。在汉族神话中,鱼是生殖崇拜的反映,如“鲤鱼抱子”(carps bring a son to you),侗族也有同样的鱼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借用西方文化中与fish有关的词语进行英译。至于在侗族人民的心目中,把山、水、火、土、太阳、月亮和风、雨、雷、电都当作神灵,则与世界各民族的神话相通。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借用希腊神话中相对应的神进行英译。当然,直译法并不是万能的,也有行不通的时候。例如:“蛮夷之地” ,倘若直接翻译成“the savage land”,从译文读者角度理解,该译文容易被误解成“荒原” 或“原野”。 笔者结合“蛮夷之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认为将其译为“the untouched area”较适宜,这样既不会让读者误解该词的含义,同时更易于让读者接受,从而可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

(二)图示冲突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可能有共同点,但由于人们对不同事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对同一事物在表达方式上会存在差异,由此导致在两种文化进行匹配的时候产生冲突。此时我们可以采取交叉法,即用目的语中能表达出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同的文化图示来翻译源语中的文化图示。这种方法要求译者要正确地对源语文化图示进行解码,同时又具备大量的目的语文化图示。下面来探讨一下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伦理道德实践上存在的图示冲突:

儒家的道德人格是在个体充分的道德觉醒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履行社会伦理纲常,把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诚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则代表了一种更崇高庄严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侗族也有与其相似的伦理道德,不过尚未褪尽其原始氏族文化色彩。侗族的道德义务感体现在“补拉”文化中。补拉组织是远古父系氏族组织的次生形态,至今仍在侗族普遍存在。补拉组织的功能之一就是履行道德义务。如在补拉的自治规约的五个功能中,第一个功能就是互助功能。从添子到办三朝酒,到结婚办喜事,从建房扛树、树屋架,到老人过世的治丧,都要全补拉成员出动,并且不计报酬。这种一家有事大家相帮的习俗,侗族叫“尼补拉”,它其实就是一种原始古朴的道德义务活动。侗族补拉成员互助的最高形式是“血族复仇”,它表现了一种“原始形态”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叫做“起补拉”的“血族复仇”,是基于外人对本补拉组织的人或物的严重侵害而产生的。后来,它与抵抗官府对侗族的迫害、进剿的斗争又重合在一起,更体现了侗族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4]不管西方文化还是中华文化,都有家族的概念,只是在西方文化中,家族是带资本主义色彩的而中华文化中的家族则更带有封建意味。不论是在侗族传统文化还是汉族传统文化中,世仇都是易结难解,涉及后代子子孙孙的问题。然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存在世仇一说,只有血仇。由于受西方传统文化内涵――独立的影响,仇恨只涉及本人这一辈。所以在介绍侗族“补拉”文化时,首先宜将“补拉”直接音译成“Bula”,然后用描述性语言,借鉴现有的汉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的英译本中涉及“大家庭”文化的文本选择性的加工和应用。在涉及“血族复仇”之类翻译时,笔者从译文读者角度考虑大胆借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蒙太古与凯普莱特家族的典故,将侗族文化的“补拉”“血族复仇”英译为“the feudal culture of Family Montague and Capulet in Dong Nationality”.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表达“补拉”所承载的侗族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也避开了将“复仇”直译为“revenge”时呈现出血淋淋的画面,从而使译文读者心理更容易接受。

(三)图示缺省

由于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图示在另一种语言里会产生缺失或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在译者大脑中也无法建立相对应的文化图示,这时就会出现文化缺省,因此需要译者清楚地了解目标语国家和译入语国家所处在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结合特殊的文化背景,大胆地对源语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比如:侗族人民信仰萨满祖神,侗族各个村落纪念这位萨岁神的活动被称为“祭萨”,在西方传统文化词汇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无法用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因此将其音译为“The ceremony of Sa”或“the ceremony of worshiping Sa”,并加注:“the ancestral god of Dong nationality”;侗族特有的巫傩文化,在西方传统词汇中也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则宜将其译为“Wu Nuo culture”并加注:“the specific religious culture”。除了音译加注法能够帮助译者构建新的图示外,意译法也能帮助译者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简单描述性的短语将原语的词义信息译出来,达到引导解释新图示的目的。如侗族传统木艺手工床:花床可英译为“well-sculptured bed”;千工床则可译为“A bed manufactured throug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days” ;侗族女性始祖“萨”一直是侗族人民崇拜的始祖神,几乎无所不能,翻译时笔者避开音译借用希腊神话的主神“宙斯”,将其意译为“the female Zeus”。再者,侗族人主要信仰自己近似原创的巫傩文化,有极具的特色“赶尸”、“撑杆立米”、“晃鸡定棺”、“巫师唤魂”等标签,在外宣过程中,宜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来翻译,上述词语可分别英译为“carrying corpse back to the home village”、“using a scale pole to hold up a jar of rice”、“roosters standing fixed on the top of shaking coffin”、“witch master calling back one’s soul”以保留侗族原有的文化特色。

(四)图式错位

图式错位指的是相似的意义在不同文化中以不同形式体现出来。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不同,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类似的观念。译者只有较好地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才能呈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色彩,而且不会歪曲语言中的文化意象。一般来讲,直译加注或代换法适用于这种文化图示下的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例如,侗族、汉族及西方社会神话中都有关于人类诞生的神话,由于信仰和其他因素,三者拥有不同的人类诞生神话。西方神话坚持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用泥土先造了亚当,再用亚当的一条肋骨塑成夏娃,他们便是人类的祖先。而侗族的人类初生神话类似汉族女娲造人。祖婆萨巴天从自己身上扯下四颗肉痣,变成四颗蛋,然后孵化出人类的祖先松恩和松桑,两人成亲,养育后代,产生人类。笔者考虑到三个民族人类诞生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采用直译加注将侗族的人类诞生神话概括性地翻译成“Sa ba(the god of Dong nationality) made her four flesh moles into four eggs,then the ancestors Song En and Song Sang of Dong nationality emerged out of the eggs.”

不仅如此,侗族神话体系中,还有类似的创世神话。与西方《生物进化论》不同,侗族的创世神话《人类的起源》中,侗族先人用“混沌”(侗语中指似云霭、雾气、烟光而弥漫未分的物质)的原始物质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初的元素,然后向生命的不断进化。侗族神话从个别具体的事物入手,叙述沿着卵(神话人物棉婆孵的蛋)或由树蔸白菌蘑菇虾子额荣(浮游生物)七节松恩(人)发展,构建了一个初级的、幼稚的发展链条,链条中的部分环节的代表物仍能在当今找到活体,有的则已无迹可寻,所以在英译时不能直接搬用西方生物进化论中约定俗成的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笔者倾向坚持保留侗族生物链的特殊性对个别词采用音译附加类别词的翻译方法,将其英译为 Egg (or Stump) Trametes AlbidaMushroomShrimpErong(kind of plankton)QijieSongen(ancestor of Dong nationality)。由于侗族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将文化和史诗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跨度巨大,需长时间地溯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译者只能对上述生物进化链进行尝试性翻译。

三、结语

综上所诉,在进行侗族传统语言文化外宣资料英译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侗族传统语言文化,从不同的文化图示视角,遵循不同的原则:侗族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及英美语言文化相同或相似,既文化图示对应,可采用直译法或半直译附加意译的翻译方法;侗族语言文化在英美语言文化中难以找到内容形式完全一致的表达,既文化图示冲突或文化图示差异,可采用套译法、直译附加类别词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等;侗族语言文化在英美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既图示缺省,译者可以大胆创新,对文化缺省的翻译进行文内、文外补偿,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中或结合语境采取意译。但是,译无定法,译者应在明确外宣资料旨在尽可能的介绍给英语读者的前提下,既忠实于“侗族传统民俗语言文化的核心”又不一味地采用“归化”,更好地传播侗族传统民俗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F.C. Remembering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 Bedir, Hasan.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cultural schema [D]. Adana: Cukurova University,1992.

[3] Lyons, John: Seman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P 30

[4] 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 蒋林平,石红梅,蒋和舟.本土文化对外传播英语翻译与教学目的论――以湘西地区为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4),27-29.

[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 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2).

第2篇

 关键词:侗族;起造;祭典歌;文化解读

 侗族社会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习俗。侗族民众在起造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举行祭祀仪式时要传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说唱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它是在祭祀仪式上由木匠师傅以木匠祖师鲁班的口吻说唱的吉利辞,主要恭贺主人家道兴隆等。

 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祀“垒”(lix),属“垒”中白话的“吉语”类。其主要包括《上梁吉利歌》、《新居落成敬梁歌》和《“开财门”吉利歌》三大部分;而《上梁吉利歌》又分为“敬梁”、“贺梁”、“上梁”、“贺主”四部分,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传承模式,因而在传承过程中民间即兴创作相对自由灵活,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各师各教”的传承态势,因师承各异,歌词不尽相同者更数不胜数。本文将就侗族独特的“祭典歌”管窥侗族社会起造习俗,敬祈广大侗学研究者、爱好者指正。

 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

 起造祭典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强的感染力,其结构整齐划一,多以四言、七言为主,辞藻华丽、声韵爽朗,兼具诗歌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一、二、四押韵,唱词较长还可以灵活换韵,说唱琅琅上口,听者赏心悦目。

 例如《脚踏云梯步步高》:

脚踏云梯步步高,万紫千红绕金桥。龙盘玉柱龙献宝,凤绕玉柱凤来朝。

一步云梯一步行,猪羊牛马满草坪。六畜兴旺禽满圈,五谷丰收遍地金。

脚踏云梯二步行,千山万木长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厦,大厦落成装金银。

脚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庆照门庭。男勤女奋家兴旺,勤劳人家早逢春。

脚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吉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换来秋收万石粮。

……

 金龙盘在玉柱上,儿孙代代大吉昌。[2](p439~441)

 这部分歌词句式整齐,并且讲究押韵,且其中即有换韵。其中“高、桥、宝、朝”押“豪”(ao)韵,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区方言中也可以说是押韵的(因为在侗族地区方言中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所以“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区读起来,都以n结尾,而没有“n”与“ng”之别),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银(yin)”;“行(xing)、庭(ting)、春(chun)”;“行(xing)、兴(xing)、云(yun)”;“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样。“上、祥、粮”押“唐”(ang)韵, “来、才、来”押“台”(ai)韵,“出、头、手、留”押“模”(u)韵, “忙、堂、昌”押“唐”(ang)韵,“天、圆、年”押“寒”(an)韵,“当、香、亮、光、堂、阳、上、昌”押“唐”(ang)韵。

 再如《“开财门”吉利歌》中门外“仙客”有段念道:

 龙门前看万里坡,富也多来贵也多。金榜题名你家有,库内黄金用马驮。[2](p446)

 其中的“坡、多、驮”押“波”(o)韵。 

 侗族起造祭奠歌作为北侗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仪式歌,其讲究押韵的表现形式从以上例子可见一斑,而且一般都是四句一韵。其中的对句更是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将侗族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起造祭典歌在创作手法上,多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人和神,现实和幻想交织起来,使其充满现实精神,又具有浪漫色彩。例如《“开财门”吉利歌》由两人以问答对话式表述:

 外:新造华堂万事兴,玉帝差我下凡尘。众星下凡无别事,特来贵府开财门。

 内:千江流水千江月,东南西北满天星。有眼无珠不识宝,不知各是什么名。

 不知尊姓难接驾,望你一二说分明。

 外:东方来的太阳星,太阳高照福禄门。南方来的太阴星,太阴高照长寿门。西方来的财帛星,携财带宝入财门。北方来的紫微星,紫微高照吉庆门。中央来的门光星,门光星照翰林门。天上五星来赐福,五福临门万事兴。有福人居有福地,又发财宝发人丁。家有福德门兴旺,庭前府内彩云升。开门!开门!……[2](p447~448)

 在这里夸张是那么的生动,想象是那么的神奇,上天下界,通达无阻,人仙往来如同亲朋,幻想和现实竟交织的如此朴质妥帖,也更显示了侗族民众希翼世间大同,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不仅如此,侗族起造祭典歌还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和对偶。如前面所举的《脚踏云梯步步高》,从第一步唱到第十步,除最后一段外,其他十段都是反复。采用这种反复的手法,既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又对加深印象,深化主题有很大的作用。

 关于对偶,整部起造祭典歌随处可见,这样不仅使其句式整齐,增强了形式的美,而且对于刻划心理,表达感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起造祭典歌的讲诵形式有多种,其主要有一人讲,众人聆听;有二人对讲,即讲诵者分别扮成一主一客(或扮成仙客),双方一问一答,互致庆贺。例如新楼房的屋架竖起之后,为首的木匠师傅登上屋去踩大梁时所朗诵的《上梁吉利歌》: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吾今上梁,大吉大昌。山神水神,听吾号令。百无禁忌,

保民安康。鲁班在此,凶星远行。兴工动土,吉星照临。……

 初杯美酒敬梁头,儿孙代代有奇谋。二杯美酒敬梁中,儿孙代代永兴隆……[2](p438)

 这里就以木匠师傅之口,表达了侗族同胞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再如,举行“开财门”仪式,所讲诵的《“开财门”吉利歌》。有高声唱贺喊门:

  日出东方一点星,神仙打马下凡尘。缓缓骑马门前过,请君早早开大门。[2](p445)

 这时,门内木匠师傅便要对门外的“仙客”进行一番盘问,方肯敞开这个“财门”。于是彼此便开始进行诙谐的对话。例如贵州天柱等侗族聚集地流传的《开大门吉利歌》这样念道:

 外:香烟渺渺上天庭,主家堂前闹忱忱。吉日良辰门两扇,一朵祥云到此门。门前阶梯屯屯,门上瑞气腾腾。天上五星来照耀,照耀人间开大门。

 内:金斧印金门,甲子乙丑海中金。 借问神仙名和姓,从头一二报才明。

 ……[2](p447)

 这里则以“鲁班”与“仙客”之间含蓄幽默、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整部起造祭典歌描述十分细腻,房屋的柱头穿枋、屋梁,以及村前屋后的山川气象景物都要讲到。例如在《上梁吉利歌》中这样念道:

 三间大屋落了磉,中柱靠梁梁靠枋。又有金龙盘玉柱,又有双凤来朝阳。中柱原来一丈八,人也发来家也发。人财两发年年上,后园黄土变朱砂。二柱立来一丈六,吃不愁来穿不愁。吃穿不愁样样有,儿孙搭盖你享福。

 ……

宝梁中间一匹红,儿孙代代多英豪。宝梁中间一本书,耕读传家家多福。

 宝梁中间一对笔,文点状元武夺魁。……[2](p462)

 从这段歌词中我们看到:房屋的基本构造是以三根主柱串“穿枋”成排,组成三间屋架,蕴含团结协作之文化内涵。高一丈八、一丈六这些数字即侗族房屋起造的尺寸。此外,在制作大梁过程中,梁上凿一小巢放入金银,且在梁上绑放毛笔、《历书》等物件,皆蕴含吉祥如意、富贵双全等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可见起造祭典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可谓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在侗族起造传唱过程中,直接将独具特色的侗族起造习俗体现了出来,使人们能够通过歌谣了解侗族起造习俗。

 二、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

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侗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沧桑而传承不衰,在侗族人民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表现侗族民众求吉思想

 起造祭典歌在思想内容上,反映出了侗族民众一种求吉的思想,对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美好追求。例如在赞扬梁木的一段这样念道:

 宝梁头在东,六畜兴旺五谷丰。宝梁尾在西,积谷存钱剩有余。宝梁背朝天,天官赐福发千年……[2](p442)

 这里情景交融,把侗族人民祈求五谷丰登、国安民泰、人畜兴旺,这一质朴的民俗心理逼真的描绘出来。

 (二)祭祀与自我娱乐的功能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侗族先民们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拜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人民以虔诚的念词(即“垒”)祈愿消灾避难,人畜平安。本文所说的起造祭典歌便为侗族起造习俗带来了生气。其中的《上梁吉利歌》以木匠师傅之口;《“开财门”吉利歌》以“鲁班弟子”与“仙客”间含蓄幽默、离奇古怪,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恩格斯论述民间故事书指出:“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3](p401)侗族起造祭奠歌实际上也包含了这层含义。

 (三)艺术地展示民族意识的功能

起造祭典歌表现了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意识。侗族地区长期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侗族人民不屈不挠,依然积极进取。以丰富多彩的民歌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在起造祭典歌中所表达的感情是那么的直接、朴素而且强烈。起造祭典歌高度的思想性,是在民族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其内容、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都是侗族精神、信仰、性格和心理意识所决定和赋予的。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z]·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侗族;起造;祭典歌;文化解读

侗族社会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习俗。侗族民众在起造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举行祭祀仪式时要传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说唱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它是在祭祀仪式上由木匠师傅以木匠祖师鲁班的口吻说唱的吉利辞,主要恭贺主人家道兴隆等。

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祀“垒”(lix),属“垒”中白话的“吉语”类。其主要包括《上梁吉利歌》、《新居落成敬梁歌》和《“开财门”吉利歌》三大部分;而《上梁吉利歌》又分为“敬梁”、“贺梁”、“上梁”、“贺主”四部分,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传承模式,因而在传承过程中民间即兴创作相对自由灵活,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各师各教”的传承态势,因师承各异,歌词不尽相同者更数不胜数。本文将就侗族独特的“祭典歌”管窥侗族社会起造习俗,敬祈广大侗学研究者、爱好者指正。

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

起造祭典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强的感染力,其结构整齐划一,多以四言、七言为主,辞藻华丽、声韵爽朗,兼具诗歌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一、二、四押韵,唱词较长还可以灵活换韵,说唱琅琅上口,听者赏心悦目。

例如《脚踏云梯步步高》:

脚踏云梯步步高,万紫千红绕金桥。龙盘玉柱龙献宝,凤绕玉柱凤来朝。

一步云梯一步行,猪羊牛马满草坪。六畜兴旺禽满圈,五谷丰收遍地金。

脚踏云梯二步行,千山万木长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厦,大厦落成装金银。

脚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庆照门庭。男勤女奋家兴旺,勤劳人家早逢春。

脚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吉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换来秋收万石粮。

……

金龙盘在玉柱上,儿孙代代大吉昌。[2](p439~441)

这部分歌词句式整齐,并且讲究押韵,且其中即有换韵。其中“高、桥、宝、朝”押“豪”(ao)韵,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区方言中也可以说是押韵的(因为在侗族地区方言中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所以“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区读起来,都以n结尾,而没有“n”与“ng”之别),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银(yin)”;“行(xing)、庭(ting)、春(chun)”;“行(xing)、兴(xing)、云(yun)”;“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样。“上、祥、粮”押“唐”(ang)韵, “来、才、来”押“台”(ai)韵,“出、头、手、留”押“模”(u)韵, “忙、堂、昌”押“唐”(ang)韵,“天、圆、年”押“寒”(an)韵,“当、香、亮、光、堂、阳、上、昌”押“唐”(ang)韵。

再如《“开财门”吉利歌》中门外“仙客”有段念道:

龙门前看万里坡,富也多来贵也多。金榜题名你家有,库内黄金用马驮。[2](p446)

其中的“坡、多、驮”押“波”(o)韵。

侗族起造祭奠歌作为北侗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仪式歌,其讲究押韵的表现形式从以上例子可见一斑,而且一般都是四句一韵。其中的对句更是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将侗族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起造祭典歌在创作手法上,多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人和神,现实和幻想交织起来,使其充满现实精神,又具有浪漫色彩。例如《“开财门”吉利歌》由两人以问答对话式表述:

外:新造华堂万事兴,玉帝差我下凡尘。众星下凡无别事,特来贵府开财门。

内:千江流水千江月,东南西北满天星。有眼无珠不识宝,不知各是什么名。

不知尊姓难接驾,望你一二说分明。

外:东方来的太阳星,太阳高照福禄门。南方来的太阴星,太阴高照长寿门。西方来的财帛星,携财带宝入财门。北方来的紫微星,紫微高照吉庆门。中央来的门光星,门光星照翰林门。天上五星来赐福,五福临门万事兴。有福人居有福地,又发财宝发人丁。家有福德门兴旺,庭前府内彩云升。开门!开门!……[2](p447~448)

在这里夸张是那么的生动,想象是那么的神奇,上天下界,通达无阻,人仙往来如同亲朋,幻想和现实竟交织的如此朴质妥帖,也更显示了侗族民众希翼世间大同,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不仅如此,侗族起造祭典歌还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和对偶。如前面所举的《脚踏云梯步步高》,从第一步唱到第十步,除最后一段外,其他十段都是反复。采用这种反复的手法,既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又对加深印象,深化主题有很大的作用。

关于对偶,整部起造祭典歌随处可见,这样不仅使其句式整齐,增强了形式的美,而且对于刻划心理,表达感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起造祭典歌的讲诵形式有多种,其主要有一人讲,众人聆听;有二人对讲,即讲诵者分别扮成一主一客(或扮成仙客),双方一问一答,互致庆贺。例如新楼房的屋架竖起之后,为首的木匠师傅登上屋去踩大梁时所朗诵的《上梁吉利歌》: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吾今上梁,大吉大昌。山神水神,听吾号令。百无禁忌,

保民安康。鲁班在此,凶星远行。兴工动土,吉星照临。……

初杯美酒敬梁头,儿孙代代有奇谋。二杯美酒敬梁中,儿孙代代永兴隆……[2](p438)

这里就以木匠师傅之口,表达了侗族同胞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再如,举行“开财门”仪式,所讲诵的《“开财门”吉利歌》。有高声唱贺喊门:

日出东方一点星,神仙打马下凡尘。缓缓骑马门前过,请君早早开大门。[2](p445) 这时,门内木匠师傅便要对门外的“仙客”进行一番盘问,方肯敞开这个“财门”。于是彼此便开始进行诙谐的对话。例如贵州天柱等侗族聚集地流传的《开大门吉利歌》这样念道:

外:香烟渺渺上天庭,主家堂前闹忱忱。吉日良辰门两扇,一朵祥云到此门。门前阶梯屯屯,门上瑞气腾腾。天上五星来照耀,照耀人间开大门。

内:金斧印金门,甲子乙丑海中金。 借问神仙名和姓,从头一二报才明。

……[2](p447)

这里则以“鲁班”与“仙客”之间含蓄幽默、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整部起造祭典歌描述十分细腻,房屋的柱头穿枋、屋梁,以及村前屋后的山川气象景物都要讲到。例如在《上梁吉利歌》中这样念道:

三间大屋落了磉,中柱靠梁梁靠枋。又有金龙盘玉柱,又有双凤来朝阳。中柱原来一丈八,人也发来家也发。人财两发年年上,后园黄土变朱砂。二柱立来一丈六,吃不愁来穿不愁。吃穿不愁样样有,儿孙搭盖你享福。

……

宝梁中间一匹红,儿孙代代多英豪。宝梁中间一本书,耕读传家家多福。

宝梁中间一对笔,文点状元武夺魁。……[2](p462)

从这段歌词中我们看到:房屋的基本构造是以三根主柱串“穿枋”成排,组成三间屋架,蕴含团结协作之文化内涵。高一丈八、一丈六这些数字即侗族房屋起造的尺寸。此外,在制作大梁过程中,梁上凿一小巢放入金银,且在梁上绑放毛笔、《历书》等物件,皆蕴含吉祥如意、富贵双全等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可见起造祭典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可谓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在侗族起造传唱过程中,直接将独具特色的侗族起造习俗体现了出来,使人们能够通过歌谣了解侗族起造习俗。

二、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

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侗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沧桑而传承不衰,在侗族人民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表现侗族民众求吉思想

起造祭典歌在思想内容上,反映出了侗族民众一种求吉的思想,对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美好追求。例如在赞扬梁木的一段这样念道:

宝梁头在东,六畜兴旺五谷丰。宝梁尾在西,积谷存钱剩有余。宝梁背朝天,天官赐福发千年……[2](p442)

这里情景交融,把侗族人民祈求五谷丰登、国安民泰、人畜兴旺,这一质朴的民俗心理逼真的描绘出来。

(二)祭祀与自我娱乐的功能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侗族先民们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拜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人民以虔诚的念词(即“垒”)祈愿消灾避难,人畜平安。本文所说的起造祭典歌便为侗族起造习俗带来了生气。其中的《上梁吉利歌》以木匠师傅之口;《“开财门”吉利歌》以“鲁班弟子”与“仙客”间含蓄幽默、离奇古怪,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恩格斯论述民间故事书指出:“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3](p401)侗族起造祭奠歌实际上也包含了这层含义。

(三)艺术地展示民族意识的功能

起造祭典歌表现了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意识。侗族地区长期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侗族人民不屈不挠,依然积极进取。以丰富多彩的民歌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在起造祭典歌中所表达的感情是那么的直接、朴素而且强烈。起造祭典歌高度的思想性,是在民族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其内容、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都是侗族精神、信仰、性格和心理意识所决定和赋予的。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Z]·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第4篇

[论文摘要]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在文化变迁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新民中寨以前与现在的婚姻习俗的比较来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从而说明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文化的变迁是永恒而绝对的这一文化现象。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社会的变迁,少数民族地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或者正经历着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迁。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侗族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

新民中寨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侗族村寨,有关其婚姻习俗,主要是针对以前的习俗来看现在的变化,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描述:

(一)婚姻形式

在新民中寨,人们的婚姻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存在三种婚姻形式:入赘婚,姑舅表婚,不落夫家。

l、入赘婚

入赘婚,也就是常说的“上门”,指女“娶”男。男方“嫁”到女方家的一种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庄子·骈拇》中说:“附赘悬疣,出乎怪哉……”这里的“赘”指一种病理现象。《释名·释病》云:“赘,属也,横生一肉……”这里的“赘”指赘肉。男子“上门”到女方家做女婿,一般称之为“赘婿”,这里很明显含有一种贬义,通常情况下,很少男子愿意“嫁”人。2004年寨里入赘婚只有一例。对于入赘,刚开始寨中人有些议论,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2、姑舅表婚

姑舅表婚是指姑舅表兄妹之间的婚姻,有双向和单向之分,新民中寨的姑舅表婚是单向的,即只能是舅舅家的儿子娶姑妈家的女儿。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舅舅的“特权”。关于姑舅表婚,侗族曾经有文字规定:“姑之女必适舅之子,聘礼不能措,则取偿于子孙,倘外氏无相当子孙,抑或无子,姑有女必重赂于舅,谓之外甥钱,其女方许别配,若无钱贿赂于舅者,终生不嫁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交易”的性质。姑妈家的女儿天生就是舅舅家的媳妇,如果舅舅家没有儿子或没有合适的男孩,都得向舅舅赔钱。假如赔不起钱,终生都不能嫁。“舅权”的专制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寨子里姑妈家的女儿得先让舅舅家的儿子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要娶,姑妈家的女儿一定得嫁,否则会被嘲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不愿娶姑妈家的女儿,姑妈家的女儿在征得舅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外嫁,但得赔舅舅一定的钱财,赔多少钱要依据侗款的规定,多赔或者少赔别人都会议论。可见,其原因不仅有侗款的规定,也有社会舆论的左右。

建国后,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近亲结婚人们逐渐认识到“表兄妹结婚不好,生的孩子不聪明”,她们朴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渐渐地,这种婚姻形式消失了,舅舅家儿子优先娶姑妈家女儿的特权也随之消失。

3、不落夫家

所谓的“不落夫家”,简单地说,是指男女青年结婚后,新娘不立即到婆家长居,而是回娘家居住怀孕后或者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到婆家与丈夫长居。对于这个习俗,寨子里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据吴萨永忠(78岁)讲那时候婚后不马上住男方家,都回娘家住一两年,住娘家期间,男方家活儿忙时会叫妻子回去帮忙,如果不去,也会有人议论,所以她们通常不会在娘家住太久。吴萨卫兰(59岁)说她们那时候都是举行完婚礼,新娘就直接住男方家,没有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的习俗。吴乃瑶(25岁),吴乃传源(23岁),吴乃日光(30岁)讲:大家婚后都在娘家住了一年才去男方家,这一年大都出去打工,也不常在家。这期间,农忙季节,丈夫会带着礼物来接妻子回去,但活儿一做完,妻子晚上又赶回娘家。

可见,“不落夫家”现象并不存在于所有已婚妇女中。从年龄上看,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有“不落夫家”的习俗,4o年代出生的人没有这一习俗,60—70年代出生的人又有这一习俗。从时间上看,“不落夫家”存在一个断层。但从相关资料看,这种现象不是习俗本身发展的必然,而是当时政府干预的结果。当时政府有文件禁止这种习俗:民国22年2月1日省政府委员会七十三次会议决议规则第二十二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之罚金,家长纵容者,并罚其家长。”民国21年l1月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委员会补充规则》第六条“女子到男家三朝后,新郎偕新妇归宁一宵,应即回男家久住,若外家无特殊事故,不得任意接回。”民国31年6月24日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五日以下之拘留,或十五元以下的罚金,仍限期令回夫家”。依据其规则,2o世纪30—40年代三江县应该存在“不落夫家”的婚俗。但在新民中寨,当地人可能迫于政府的压力,暂时没有了这一习俗,所以出现这个时问上的断层。新

(四)订婚和结婚的礼物

订婚时,男方家人一般带鹅、鸭、猪肉和酒(自家做的米酒),女方同意的话,会回送亲手绣的鞋垫或做的布鞋。现在男方除了带“三牲”和自家做的酒外,通常买一些包装酒、饮料之类的。女方也会回送一些买的鞋之类的。

结婚时,男方的聘礼都是吃的东西,以前主要有猪、鸭、烟叶、酸鱼、鱼(必须三条)、黑米熟饭、粑粑、生米、米酒,各种礼物加起来大概要有二十担。现在除了以上那些东两,还增加了儿条包装烟,几盒或几件包装酒和饮料,加起来约有四十担,条件好的还可以多送。女方的陪嫁以前有侗布、围裙、布鞋之类的,都是手丁做的,这些东两男方的家人和亲戚都可以用。现在增加了柜子、缝纫机、被子、布鞋、解放鞋,皮鞋一定要有,而且鞋类要有约30双,其他的如电视、风扇、沙发、影碟机等视条件而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和结婚的礼物都增加了许多,但有的始终没变,如订婚时的“三牲”必不可少,聘礼的活鱼始终是三条,他们认为‘3’是吉利数字,可以带来好运。黑米饭、粑粑、米酒甚至生米等始终都有,这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也是生活的必备品,送这类东西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同时,新郎也通过送这些礼物来取得女方家人及亲友对其身份的认同。陪嫁里布鞋必不可少,没有的话,别人会认为女方手不巧,人很笨。

二、新民中寨婚姻习俗呈现的特点

从新民中寨婚姻习俗以前与现在的对比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些习俗传承下来,没有非常大的改变,如订婚、结婚、婚姻中的礼物等。虽然订婚和结婚时送的礼物多了一倍甚至数倍,但有些礼物始终是必须要有的,如订婚中的“三牲”等等。而且订婚和结婚的时间和程序安排jl乎都一样。礼物方面,男方送吃的东西,女方送用的物品,这种形式也一直未变。

(二)有的习俗在传承中发生变异,从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如适婚对象的范围,婚约和婚姻关系的解除,婚后的居住方式等。寨里的青年找对象由本寨或附近寨的侗人扩大到寨外甚至更远的汉壮,甚至苗瑶等民族。在解除婚姻关系中,女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男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历史 不复存在。

(三)有的习俗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的 发展 ,逐渐消失,如姑表婚,这种习俗的消失使青年女子们有了自由恋爱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力。

(四)有的习俗与市场 经济 的关系日益密切了,婚姻习俗中送的礼物,迎娶新娘时放的爆竹,吃的喝的等等,都从以前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的封闭中走了出来。

(五)当地村民意识到并相信 法律 的作用。一直以来,在寨子里,只要订了婚或举行过婚礼,大家都相互承认彼此的身份,以致于在解除婚约或婚姻的时候都是男子说了算。后来,人们知道了合法的婚姻可以受法律的保护而开始去办理能证明合法婚姻的结婚证书。

三、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形成、传承和发展变化与其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各个方面是相适应的。依据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也必不可少。以下就这两方面来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内因

这里的内因主要指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当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自然环境。

新民中寨是个侗族村寨,都柳江把寨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居民住房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长期以来寨子居民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红薯,也种烟叶、油菜、棉花、大豆、衫树、竹子等经济作物,每家每户都养鸡、鸭、鹅,养猪、牛,在稻田套养鱼,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落后的自然经济迅速解体。寨里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吃饱穿暖,为了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很多人外出打工,渐渐地,外出务工成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物质文明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一些 现代 化的物质文明如彩电、冰箱、影碟机等涌入村寨。另外,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不再唱而且也不会唱侗族大歌了,而转向流行歌曲。

    由依靠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潮,表面上看只是他们谋生手段的变化,实际上,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当他们回到家乡,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异文化来,渐渐地,就会使一些原有的文化发生改变。

(二)外因

“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是适应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果,因而都具有特定意义和存在价值”。可以说,文化就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这一外因,在文化变迁中是必不可少的。

第5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指的是在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风俗、传统、代表人物,及由这个民族进行的一切活动。民族文化可以体现在思想文化中,而思想文化对动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中国动画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哲学,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把艺术家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结合起来,提倡“文以载道”,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美学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促成了中国动画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独特美学风格。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之中。

儒家文化以春秋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文以载道”,这些对于中国动画的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儒家文化中的“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调和与折中、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孔子“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准则的典范。体现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就是讲究动画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讲究“文以载道”,一切以“和”为美,这一点正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又代表着中国风格。

2.儒家文化中的“忠恕”

儒家之道是人们必须遵循,并且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准则与规范,其最高境界是“至诚”。“诚”指真实无妄。从道德意义而言,人的本性诚实就会与人、物、天三者之性相互通融、互相影响。“忠恕”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动画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优秀动画作品,都是教人从善,通过人的“诚”感动天地而打动观众。

3.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

孔子以“仁义”作为理解分析美与艺术的根本。儒家美学的主导思想是:肯定个体需求的必要性、合理性;强调把这种需求的满足导向伦理规范。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导向伦理,个体需求必须与社会的伦理规范达到统一,这样,和谐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中国动画艺术家们不断地将这一儒家精髓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使作品中蕴含发人深省的内涵,它最终表现为动画作品中生动的教化作用,让各阶层的观众从中获得教益。

三、中国动画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道家文化的最本质特点是“无为”,也是老子的主要思想;“无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美的奥妙就在其中。“无为”要求人与道合一,与天地自然合一,与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对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墨动画片的代表作《山水情》中,通过对人与山水间的依恋关系的刻画渲染师生之情,“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通过水墨淋漓的画面和优雅的音乐体现出来。

1.道家文化“虚无”的宇宙观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家文化中的虚无空灵、含蓄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点。它的形成来源于道家的“虚无”宇宙观。老子的这种“虚无”宇宙观对中国动画崇尚空灵美影响极大。空灵美的特点一在空,二在灵,因空而灵,这恰恰是中国动画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少中见多,小中见大,虚中见实,意味深远,亲和人性。

2.道家文化的基本思想:无为

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以有为而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种无为实指一种趣味,我们可以用“恬淡”来解释。恬淡既是“道”的重要特征,也是后世的文人艺术家崇尚淡泊的思想境界。中国动画恰恰可以体现出这种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正因为具有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而被认可。

3.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释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对当今社会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维护生态平衡有独特的价值。“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是从纯粹哲学意义上来讲,但对于美学也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后世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即美是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未经雕琢的。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不失为中国动画发展的指路灯。

四、中国动画中的佛教文化

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是宗教。”自古以来,宗教与艺术的发展都是相互渗透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民族文化及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绘画、陶瓷、建筑、文学无不受到佛教文化的浸润。一向被视为动画创作颈瓶的意境、神韵的表达,可以用禅宗精神影响下的诗风画意来解决。佛教文化的“空灵、余韵”和动画的虚拟性、假想性的特征不谋而合,中国动画从中汲取精华,如《大闹天宫》就是代表作。它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神话故事基础上结合了动画自身的特点,又保持了原著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进行了精炼和美化。中国动画崇尚以形写神,讲究气韵生动。《大闹天宫》着重韵律和意境,无论是从影片画面还是内容设计上,都追求意境和美的神韵,这是对中国佛教文化做过深入研究才有的深刻体会。

结语

综上可见,中国民族文化应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极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它们自成特点,将长期影响着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和风格,这样,中国动画才能独具自己的特点,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苏国荣.戏曲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李泽厚,刘纲纪.中华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卷.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陈望衡.龙腾凤霭[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第6篇

[关键词]中国动画;民族文化元素;民间故事;民间工艺美术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5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画产业逐渐实现了全球化发展。动画一直以来都对人们生活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动画在设计师和相关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动画独具特色的民族性。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动画产业的进步发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必须加强重视动画设计中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吸收,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风格。

1中国动画对民间故事的借鉴

11寓言

寓言是以韵诗和散文的形式,通过拟人手法讲述一些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寓言来自于民间,并且广泛流传,人们习惯于使用这种形式对现实生活进行嘲讽,希望以此告诫世人,起到一种良好的教化作用。并且大多数寓言故事中充满哲理,激发人们思考其中的深刻含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所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很多文学作家都喜欢用寓言进行创作,从而使得寓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财富。寓言经历了口头创作、文人创作,实现了代代相传,却仍旧发挥着巨大的劝诫作用,尤其是在儿童文化作品中。因此,很多动画产品也喜欢使用寓言题材进行创作,大多是以动物作为主人公,进行人物比喻,通过讲述动物发生的故事,启示人们,达到惩恶扬善、劝慰世人的目的,进而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2神话

所谓的神话是与神仙和英雄相关的故事,讲述的大多都是人神万物的根源。而传说是从神话演变的历史故事,主要就是通过口头相传的形式进行叙说。中国动画中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等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神话传说题材的动画片。其中《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的形象主要采用的是京剧中的脸谱图案,极具人性特征,而在动作形态上,还带有庙宇塑像的影子,十分生动灵活,色彩上主要体现了民间的年画的风格,浓烈却又不失明亮,带有鲜明的装饰味道。动画片在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方面,实现了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表演艺术的有机融合,使得孙悟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大闹天宫》的导演十分重视利用民族文化元素,他在动画创作中,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所以在动画片中随处可见独具民族特色的事物。在动画中所创设的意境,进一步加强了神话的神秘性和多彩性,吸引了很多观众,同时还引入了特殊的摄影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和境界。在《大闹天宫》中的人物造型十分独特,充满了神奇感,这些造型是从古典的绘画作品中提炼出来的,能够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妙感觉。在动画片中,吸收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并实现了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作手法。而且《大闹天宫》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风格,动画片从语言到音乐,从故事到内涵,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完美地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风格。

2中国动画对民间工艺美术的运用

1木偶

提线木偶就是用木偶表演的一种戏剧,所以木偶戏的演员具有一定的双重性,木偶不仅是人雕刻绘制而成,还是被人操控的戏具。中国的木偶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因此,中国动画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借助木偶戏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第一部木偶动画片是《皇帝梦》,使用了木偶拍摄,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却收获了非常好的效果。还有,《神笔》是我国的一部美术动画片,在国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这部动画片主要体现的是劳动人民追求惩处恶势力,发扬善举的愿望,是一部神话木偶动画片,讲述了神笔马良为百姓画画,与官府作斗争的故事,体现了善恶的对立局面。这部动画片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主人公善良可爱,很容易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恶势力的痛恨厌恶。并且,动画片的画面十分生动优美,木偶的造型十分逼真,充满了人情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2剪纸片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就是使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样式的图案,人们喜欢用剪纸艺术表达内心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中国的动画艺术家积极研制了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风格的剪纸片,并且运用到了中国动画中去。《猪八戒吃西瓜》就是我国的第一部剪纸动画片,为中国动画艺术增加了一种全新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形式。这部动画片是从《西游记》中取材的,讲述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唐僧派孙悟空去找食物,结果看到猪八戒在偷偷吃西瓜,想要教训一下猪八戒,于是就使用了法术变成西瓜跟随猪八戒,导致猪八戒中途摔倒好多次,八戒无奈之下就向师父承认了错误。这部动画片的造型十分独特,而且风格也是诙谐幽默,却又不失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

3中国动画与传统绘画艺术的融合

1年画

不同的地方对年画的称呼各不相同,不过已经逐渐统一成了年画。人们对于未来的向往就是通过年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传达出来的,在年画中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期盼。年画艺术开创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切实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年画不仅能够创造出一种丰富多彩的节日气氛,还能够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说年画也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渔童》是我国一部极具年画风味的动画片,主要讲述了之后,帝国主义占领中国的港口,禁止渔民打鱼,从而对渔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个渔夫为了生计,半夜偷偷出海打鱼,可是最终一条鱼都没有打到,却收获了一只画有渔童的鱼盆。老渔夫失望而归,但是鱼盆中突然跳出一个渔童,正在钓鱼,然后就看到一颗颗珍珠从盆内出来。渔夫睡觉醒来之后,看到眼前的一切,非常震惊。第二天就将珍珠卖出去,不料却被一个洋教士得知此事,想要霸占这只鱼盆,于是与官府勾结,还坚称这只鱼盆是他的,官府就命令渔夫将鱼盆还给洋教士。渔夫想着不能让鱼盆落入洋教士和官府手中,就将鱼盆摔了个粉碎。这时奇迹出现了,渔童从鱼盆中跳出来,大闹公堂,将洋教士和县官扔进了海里。这部动画片中所刻画的渔童十分精美绚丽,造型活泼可爱,整个鱼盆的造型也十分独特,具有吉祥如意的深刻意义,非常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

2壁画

壁画是一种墙壁艺术,也就是将画直接画在墙上,主要是为了装饰和美化墙壁。中国动画《九色鹿》就是一部采用了敦煌壁画的动画片,主要是根据敦煌莫高窟中壁画的故事所编制而成的,讲述了人类为了一己私欲而忘恩负义的启发性故事。九色鹿有恩于人类,可是人类忘恩负义,背信弃义,这一故事的描述更加反映出了动物的美好心灵。九色鹿鹿王在江河边拯救了一个人,被救之后,这个人说要为鹿王服务一生,但是被拒绝了,只希望他能够保守曾经见过鹿王的秘密。但是后来一个国家的王后,因为梦到过九色鹿,所以想要得到一只九色鹿,国王为此悬赏捉拿九色鹿,那个曾被九色鹿鹿王拯救过的人,为了得到悬赏,就向国王提供了情报,结果导致鹿王被捕。但是鹿王向国王讲述了救人的过程,国王深受感动,放了鹿王,王后也因此心碎而死,而被救的人也得到了报应。这部动画片不仅展现了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还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的绘画风格,所展现出的画面令人震撼,因此备受欢迎。

3水墨画

水墨画是中国国画的典型代表,也是传统的绘画。水墨画画质通常使用的是水和墨,颜色比较单一,只用黑色和白色,但是进阶的水墨画会用到很多颜色,画面色彩十分丰富。所以进阶的水墨画也被称为彩墨画。水墨画主要就是将墨作为主要材料,加适当清水,进行调节,配制成各种不同的颜色,从而才能画出不同的程度的颜色,这就是所谓的墨韵,这种水墨画的形式是中国所特有的。《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其中在造型形象和笔墨意境等方面,将水墨画的绘画的精神传承了下来,以此提升了中国动画的美术水平。《小蝌蚪找妈妈》可以说是我国动画民族风格创新的典型代表,不仅突破了传统动画片的单线平涂的模式,还实现了水墨画承载所有镜头的目标。

4中国动画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运用

戏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由文学、美术和音乐等全面汇集而成的。中国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其中脸谱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独属于中国戏曲。在我国的《骄傲的将军》和《大闹天宫》等动画片中,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脸谱艺术,并充分展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骄傲的将军》这部动画片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主人公将军的面容就是一张非常经典的京剧脸谱,借鉴了剧中的人物造型。而且在这部动画片中,动作设计也极具京剧味道,使用了非常经典的京剧戏曲动作,就连背景音乐也是动画片中的点睛之笔,根据动画片的不同氛围,民族音乐的使用也独具特色。其中主人公将军在战争中失败后,响起了琵琶音乐,给人一种身陷囹圄的感觉,实现了音乐盒画面的完美结合,将主人公的内心情绪感受体现得十分透彻,这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还对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之,中国动画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强对动画的民族特色的重视,动画设计师和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设计思维,不断地进行创新挖掘,实现中国动画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充分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发展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事业,形成中国动画特有的民族风格,加强民族文化的艺术影响力,从而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楠浅析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和个性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6(3).

[2]姜滨,张敏关于中国动画民族性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2).

第7篇

[关键词]横山马市;民族文化;互动交流

[作者]凌绍崇,百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C95;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144-005

横山马市是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古称横山寨博易场,通称横山寨。这是南宋时期的名镇,位于今广西田东县城平马镇郊。横山马市的兴起及繁荣,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所形成的横山文化,对于宋代以来岭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横山马市的兴起与繁荣

(一)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过程

横山寨的得名由来以久。它先于唐朝(公元622年)设立邕州朗宁郡横山县;后来到了宋代,设立了军事行政单位的横山寨;再后来,在邕州横山寨设博易场。于是形成横山马市。1129年(宋建炎三年)起,朝廷派人在此采购战马,宋代周去非撰的《岭外代答》卷五《邕州横山寨博易场》说:横山寨博易场“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赍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吾商人所赍,锦缯、豹皮、文书及诸奇巧之物。”∞反映了大理国与南宋以马市为主,开展多种贸易的盛况。时年交易量约1500匹;到1157年(绍兴二十七年),购买数量增至3550匹。横山寨成为当时岭南及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重镇,商贸非常活跃,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茶马大集,也是茶马古道南路东端起点站。横山马市除了官方的马匹生意,民间的贸易也是十分兴旺。据考证,这一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通往印度、缅甸的一条重要的贸易线路,流通的商品以茶叶、马匹、盐巴、瓷器为主,被称为我国西南的“丝绸之路”。由此,横山寨成了广西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兴旺繁荣,横山寨因此而崛起,成为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

横山系今田东境内右江河谷的一座山岭,延绵数里,气势横亘在河谷平原上,故取名为横山。清代《方兴汇编写》日:横山“在州城东南10里,山势蜿蜒横烈,故名。”横山寨就坐落在这横山山岭的怀抱之中。横山寨外城应是南北宽4公里、东西长5公里的范围。这方圆20平方公里的城区,已经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城市了。横山寨、横山寨博易场、横山马市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设置的横山县治到宋代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的横山寨被毁,历经六百多年,均为右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一定的辉煌的历史和风雨历程。

(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原因

横山马市所以能够兴起和繁荣,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

1、政治因素

横山寨原为军事管理单位,因横山一带及其周边战略地位显要而闻名。由于局势原因,当时南宋已不能从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战马了,只能转而求索于西南。宋朝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加强与番国交趾、大理国之间的联系,在这里设置了这一管理机构,这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加强中央王朝的统治地位,与番国搞好关系,巩固国防,安抚边疆。横山马市与横山寨军事管理单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横山马市的形成是在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贸易发展起来的。中央王朝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的贸易发展,同时也促进民间贸易的发展。当时,在广西设立了三个大的博易场,其中横山寨的规模是最大的。

从政治上看,横山寨的设置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融合,有利于祖国西南边疆的发展,丰富了中原与面西南边疆各族的生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有利于边疆的发展。宋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依智高举兵反宋失败后,宋代继续在西南地区实行羁糜制,这是中央政府间接统治岭南这一块由少数民族所组成的政治区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横山马市得到了兴起与繁荣。

2、经济因素

横山寨是宋朝中国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是宋王朝和西南大理、南诏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贸易点。随着横山马市发展一直延续至南宋末年。这期间,横山寨成了西南经济集贸中心,商贾往来,马匹、茶叶、日用商品交易日益增长。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也随之兴旺起来,加上横山县治所在、横山寨驻兵,人口多了起来,横山寨便形成了大集市,这是经济贸易发展的结果。

宋代在这里设立马市,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马匹交易市场,从这里运走不计其数的马匹支援北边的战事;云南和广西都是产茶和马的地方,是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古茶马道南路的东起点,当时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茶叶、盐铁、布匹、丝绸等货物也在此交易,是有名的“茶马古道”,可以说当时的横山寨异常繁荣昌盛。

3、文化因素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总是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横山马市贸易的发展,自然促进了横山文化的发展。横山文化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横山文化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西南文化的互动交流的结果。民族经济的融会,推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而文化的交流,语言的沟通,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又促进了横山寨市场贸易的繁荣。

4、地理因素

横山马市交通便利,靠近右江边,是宋代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邕州通往云南的通道口,南宋决定设马市于横山寨是由其交通地理位置决定的。“运马临安山十分方便”。从水路上看,自横山寨东下可达邕州、梧州,经珠江水系又可从灵渠进入长江水系经湘水、洞庭进入中原,江南的商品,下漓江、郁江进入右江,船运到横山寨;往西沿右江、西洋江、驮娘江可往云南;往南经右江东下拐弯左江可通往交趾。从陆路上看,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往今广西德保、云南富宁源源不绝地传播到西南各地,大西南各古国,如大理、罗殿、特磨道以及黔西面直至缅甸、印度直到西亚,重新开辟了一条中国大西南的丝绸之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后来横山寨演变成了茶马古道东端的起点站,进而成为南宋中国一个颇具特色的马市大集。这与其地理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横山马市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过程和发展

(一)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随着军事和民间贸易的发展,横山马市汇聚了各路人员,中原汉人来到西南的横山马市,与当地壮族和西南各民族人民集中在一起,进行了贸易经商,这是一次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横山寨不但成了南宋官方的交易场所,也成了西南各民族人民文化交流的地方。在当时南宋中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成了壮族与其他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见证。大量汉人定居横山寨及其周边,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影响了当地土著民族。如宋朝时道教沿珠江流域从湘粤向桂传播,道士足迹遍布壮族地区,道教在壮族地区进入全盛时期;道教等汉族宗教文化的南传提升了壮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层次,促成了麽教这一壮族原生性民

族民间宗教的形成。由此可见,横山寨不仅是壮族古代的经济繁华之地,也是文化昌盛之都。

(二)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中转站

横山寨不仅具有商埠的功能,成为一个茶马大集外,而且还起到了文化中转站的重要作用。所谓文化中转站,就是将先进文化不断向前推进地方,具有运筹、中介、协调、传播的功能。据史书记载,“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大理“每贾人到横山,多市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本草、王叔和胍诀、千金方等书”,可见横山马市还是一个重要的书市,汉族文化和壮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互动与交流,这种互动与交流所产生的创新文化,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源源不断地地传播到西南各地,深刻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横山马市的交通便利使中原和西南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结果――横山文化的发展

横山文化源远流长。横山马市是南宋最大的马市,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昌盛之都,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横山文化由此而来。可以看出,横山文化发展包含着几个特性:即民族性、兼容性、多元性。

1、民族性。横山文化产生于桂西壮族地区,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壮族文化吸收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创新文化。融合与交流是横山文化形成之基石。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优长,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并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可以说,横山文化正是壮族布洛陀文化、铜鼓文化的再生与发展。壮族的古壮字也正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古壮字亦称土俗字。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再如壮族“唐皇调”等音乐曲艺是用壮语演唱的长篇曲艺,唱本有《李旦与凤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多是内地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长篇曲艺是怎么传人呢?那是汉族商人、文化人从外地传入横山马市,然后与壮乡的山歌相结合,成为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形式,长篇曲艺起于宋而盛于明,它是典型的市民文学。长篇曲艺在今田东能广泛流传,说明古代的横山寨及附近的平马已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他们的文化需求直接刺激了曲艺艺术的兴盛,使横山一带成为壮族文学艺术发达的地区。

2、兼容性。横山文化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表现形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横山文化是一种包容性较强的文化。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多方面,其中包括的“和亲”、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等因素都在横山文化中表现出来。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在民族文化互动中,婚姻结合的濡染是最长久的和影响是大的。当中央王朝的兵士和中原的商人,由于各种原因,留在边疆,就会和当地少数民族女子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横山马市的兴起和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有力地加强了中华民族一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在精神文化的创造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各具特色。各自的民族语言、文学作品、民族音乐舞蹈等,在这里交汇融会,,如产生在横山一带的壮族《嘹歌》、《排歌》等鸿篇巨著,就兼容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因素。在长期的交往中,壮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铸造了祖国的灿烂辉煌的文化。

3、多元性。横山文化之所以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典范,是以其有着多元性的特征。横山文化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有益外来文化,而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比较早的地方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在集市贸易中,壮族与汉族和西南其他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所形成产生的横山文化自然带有多元性的特质。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是多元性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经济贸易。横山马市正是具有这样的功能。横山马市的经济文化幅射功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需,壮族在积极与汉族及周边的其它民族发生了贸易关系,从而在聚居地与其它地方连接的要道处形成了以横山马市为辐射的众多的墟市,马市贸易刺激了横山寨及沿途贸易。

三、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意义

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体现出一定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具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民族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认为,社会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也将发生剧变,上层建筑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横山经济贸易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族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横山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假如经济发展得好,可以给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在横山马市的贸易发展中,从内地输入的则有汉文书籍、缯帛、磁器、沉香木、甘草等药材和手工业品,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人广西,对文化、农业、科研、医药等方面起了促进作用。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第8篇

[关键词]东乡手抓;民族餐饮;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52-03

“发展”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都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扩大(组织、规模等)。前一种意思说的是一切有机现象都有生命或自然发展过程,有生长,有终结;后一种意思说明这种成长是线性的。发展所需的必须条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是民族餐饮发展的灵魂,也是餐饮长久发展的精神实质,研究其民族文化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为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甘肃省兰州市忠华手抓大王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东乡餐饮业发展中的个性和共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清晰勾勒出东乡餐饮企业的发展状况;从企业意识、从业人员、菜品建设等微观层面出发,找出制约民族餐饮企业发展的微观因素;从企业文化层面出发,着力分析东乡手抓餐饮企业的文化定位,以其特殊性和普遍性提出未来企业的发展文化模式;将东乡手抓餐饮文化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并找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东乡手抓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行参考。

一、东乡手抓中体现的民族文化理念

东乡手抓这一传统的民族食品来自于东乡族饮食种类,经过发展而演化成今天餐饮中具有东乡族特色的清真食品。东乡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东乡手抓与伊斯兰文化紧密联系。东乡手抓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东乡族特色清真食品系列,深受西北地区历史文化的熏陶。伊斯兰文化允许和鼓励穆斯林从事商业活动,同时告诫从商的穆斯林信徒:赚取财富不是惟一的目的,还要追求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商业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财富,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达到后世美好的人生境界。《古兰经》里有明确的表述:

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

今世的享受,是些微的;后世的报酬,对于敬畏者,是更好的。

以牛羊肉为主料的东乡手抓食品的开发,一方面适合于西北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穆斯林和牛羊肉食品的接触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如《古兰经》中记载:

创造了牧畜你们可以其它和皮御寒,

可以其肉和乳充饥,还有许多益处。

东乡手抓秉承了伊斯兰文化的理念,在菜品开发及相关服务上遵循伊斯兰文化的饮食理念。伊斯兰文化要求穆斯林对食物和饮料要优选,穆斯林饮食既是为了保健,也遵守对真主的服从。如《古兰经》所说:

众人啊!你们可食用大地上合法而佳美的食物。

诚信的人们啊!你们不要把恩赐的合法美味禁忌。

你们不要太过分,对过分的人确实不喜欢。

你们应当食用所赐的合法美味,对你们所奉的敬畏。

伊斯兰饮食理念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伊斯兰经典《古兰经》为基础,倡导卫生健康的原则,让人们去享用世间丰富佳美的食物,其意义是“为保持一种心灵上的淳朴洁净,保持思想健康理智,为滋养一种热诚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防病措施”。

穆斯林不仅注重饮食的合法性、美味及健康作用,更注重食物性质对人性的影响。合法的食物必须符合《古兰经》、《圣训》的规定,而且必须是属于自己所有的,来路要正当,佳美的食物必须是有益于健康的、洁净的、习性善良的、无污秽毒害的。正如清代穆斯林学者刘智所说:“饮食,所以养性情也,以彼之性,益我之性;彼之性善,则益我之性善;彼之性恶,则滋我之性恶;彼之性污浊不洁,则滋我之污浊不洁。”伊斯兰民族之所以十分重视饮食佳美,主要是为了使人的性灵纯洁、身心健康,远离肮脏和污秽,以洁净的饮食养育清高的秉性。

在这种文化理念影响下,无论是从菜品特色还是深厚的伊斯兰文化内涵,东乡手抓同其他清真食品一样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并向全国各地传播、迅速崛起,成为西北招牌式的清真饮食之一。

二、东乡手抓餐饮发展现状

东乡手抓餐饮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羊肉的选材,大部分东乡餐饮企业所用的羊肉来自于东乡县,从而保证了羊肉的质量和口感。东乡县特有的水土、气候等条件保证了羊的肉质。从肉质看,“东乡羊有色鲜、肉嫩,纤维脂肪含量适中,肉嫩而不膻,肥而不腻,味美可口等特点”。东乡手抓餐饮服务行业很快在兰州乃至西北的饮食行业中已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引领着民族风味饮食文化的潮流,反过来推动了东乡手抓餐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东乡手抓羊肉的注册商标中,可以看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性。东乡手抓羊肉商标图案由星月、古“羊”字、山和标准字体为构成要素:绿色底子上洁白的星月突出了穆斯林的民族特色;黄褐色的山代表黄土高原,山型反衬出的三条白带,分别象征黄河、大夏河和洮河,形象地反映出了东乡的地域风貌;标准字及阿文风格的拼音字母,进一步强化了东乡手抓羊肉的品牌名称。目前,在兰州已涌现出忠华手抓大王、尕奴东乡手抓餐厅、天龙东乡手抓、大唐宫等一批以东乡手抓羊肉为特色产品的知名餐饮企业。据初步统计,甘肃省经营东乡手抓羊肉的民营企业达到350多家,就业人员近2万人,年产值超过3亿元,东乡手抓已成为继兰州牛肉面之后的又一甘肃省特色饮食。

忠华东乡手抓有限责任公司是兰州市最具典型性的一家东乡手抓餐饮企业,它创立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作为东乡手抓的领军企业,马忠华创办的忠华手抓大王连锁店已在兰州、西宁等地拥有连锁店七家,拥有员工1000多人,其中东乡族员工有65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65%以上。

三、东乡手抓餐饮发展中的民族文化缺失

本文以忠华手抓大王企业为例,分析东乡手抓餐饮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继承者的文化水平较低

忠华手抓大王从业人员多为东乡族青年,其中一部分尚未达到法定的工作年龄。这些员工流动性较大,不易控制。较集体经营企业而言,这一类的个体户、私营企业的人事管理较为松散,流动性大,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据调查,总店120名员工中,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有115人,仅有5人具有大专学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培养、配备东乡族基层管理和高水平穆斯林厨师的意识,致使东乡手抓餐饮企业的优势不能很好发挥,只有东乡手抓餐饮企业的壳,而无深厚的民族文化方面内容。

(二)民族文化在企业构建中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东乡手抓餐饮企业相互间联系较少,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链,无论是大企业生产还是小店经营,都是各自为阵,零散经营,在一定的区域内没有整合资源,形成拳头产业,未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这既不利于发展,也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甚至可能造成穆斯林企业自相争夺资源、争夺市场的局面。这其中企业的自身文化定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企业的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虽然东乡手抓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但仅靠清真的标识和店内推出的菜品服务尚不足以构成企业内在构建,主要体现在:菜品研发力量不足,菜品较为单一;对外宣传上,思想较为保守,企业构建与民族文化结合紧密程度较低。

(三)民族文化单薄

由于东乡手抓品牌享誉全国,出现了部分仿冒的餐饮企业,这使得正规的东乡手抓餐饮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对东乡手抓民族文化没有深度发掘,其他餐饮企业较容易仿冒,从而造成顾客流失。尽管在《古兰经》中提到的选择食物标准很简洁,还是要同东乡手抓的特点结合起来,企业仍需从宣传入手,将东乡手抓菜品特色和标志向公众展示,监管其他餐饮企业,使其不得擅自经营东乡手抓饮食。

四、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员工素质,创新企业文化

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和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东乡族员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东乡族青年主要从事简单的餐饮服务,很少有人深入厨艺的研究和开发,致使东乡手抓餐饮的拓展受到了限制。从东乡手抓餐饮企业看,经营者大多满足于现状,对企业文化创新不够,致使企业文化停滞不前。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民族文化相关性,东乡族文化孕育了东乡手抓这一特色食品,经营者在为目标顾客提供服务时,应充分利用东乡族特色、风俗,与企业文化、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结合在一起,形成特色饮食文化,使顾客在特色消费中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充分满足。只有将民族餐饮特色真正转化为餐饮企业的经营特色,餐饮企业才会具有市场生命力,才能彰显东乡手抓餐饮特色的真正魅力。

(二) 挖掘东乡手抓品牌文化的带动作用

东乡手抓是一种重要的清真饮食,应依托清真标识抓住东乡饮食特色,使得人们更加了解东乡手抓的文化特色。一个民族的文化渊源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原动力,特色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所以,发展体现东乡族文化特点的东乡手抓文化品牌餐饮是当务之急。选用的羊肉最能体现东乡族的自然地理特色;同时,东乡手抓的做法及菜品也富有东乡族的特点。在历史演变和菜品制作上保留着的许多民族文化,必须通过各种媒介对外进行宣传,扩大东乡手抓品牌的影响力和深层次挖掘民族文化的积淀。

(三)通过相应法规保障民族文化内涵

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法规是行业管理和发展的保障。当地政府要明确东乡手抓餐饮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执法主体、部门职责、生产经营者资格等,统一执法标准,以适应依法治国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妥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考虑到伊斯兰餐饮行业的特殊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造东乡手抓民族文化餐饮品牌,在程序上把握住东乡手抓行业的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杜绝仿冒东乡手抓餐饮企业情况的发生;统一行业内的东乡手抓标识,使消费者较为直观地分辨出哪些是正宗的东乡手抓,有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文化深度,同时,又能将东乡手抓的文化内涵传播于整个社会。

在东乡手抓餐饮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实质是企业文化精神的核心。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共生下,如何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值得思考。总而言之,解决东乡手抓餐饮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是打造民族餐饮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放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古兰经概述[M].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

[2]张永庆.伊斯兰教与经济研究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

[3]杨文炯.城市界面下的回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回族研究,2004,(1).

[4]金宜久.伊斯兰教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第9篇

    一、群众文化的定位、含义及特点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定位

    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指的是人民群众在自身职业外所进行的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其以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群众精神生活为主要目的,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其一,群众文化活动主体是群众,客体是各种文化活动;其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主要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为主;其三,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群众文化的含义

    所谓群众文化,主要指的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根据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这种客观需求在满足社会化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文化。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地位,在文化方面彻底解放的表现,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一切积极向上的文艺娱乐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群众文化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形式,它从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得以出生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群众才能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获得美的享受,在文化活动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这也是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三)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一,群众文化以道德意识作为引导。群体性的文化活动或多或少都具有社会性的独特功能,与人民群众的共同道德意识相符合。民间的小型文化活动,大多都与具有当地特色的庆祝活动相关;第二,群众文化以经济作支撑。社区的作用让社区文化活动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加上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活动基地相继的建设起来,社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人们的文化活动水平日益提升,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第三,群众文化以活动作为基础。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群众日常生活的体现,正是因为与群众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文化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群众文化活动也失去了自身的功能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都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展开的,脱离群众的文化活动注定会随着文化发展所淘汰。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要素分析

    从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适时的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更好的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有益的精神粮食,从而提升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品位,真正做到将群众文化向社会化、群众化推进。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机关部门、民间组织,都应该积极的举办一些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无论是谁组织开展的何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都应该有积极正确的目的,没有目的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无法开展的。而活动的主要内容通常都是由组织单位的意图体现、活动所需求的资源以及要达到的质量、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可度这几个因素来制定的,活动的形式一般是由组织者的目的所制定的,一些比较新颖的文化活动形式也是组织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而来的。

    三、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同步推进

    新时期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不同于以往,文化活动的主题开始凸显出个性,从以往的主要以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来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到目前群众自发的依靠各种设施来开展文化活动。对于目前的情况,文化馆应该积极转变工作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与群众经常进行文化活动经验交流,做好角色转变工作并对群众自发的分散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分散活动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在群众分散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各级文化单位也要认真的履行自身职责,定期的组织一些质量较高的集中性活动,为群众的分散活动提供一个交流促进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在群众文化的新形式暂未普及的情况下,文化单位应当积极的推广集中的文化活动,同时在普及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发挥推动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先进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群众文化管理的主要阵地,阵地活动起着群众文化活动示范带头的重要作用,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示范窗口。而目前来说,很多文化馆、文化站所举办的阵地活动比较单一,无法带动群众参与,也不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下,文化馆及其它文化单位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而不是仅仅搞自我建设,要尽最大限度接纳更多的文化活动人员,尤其是要通过一切方法来将阵地活动搞好搞活,提升文化单位活动的档次和质量,提升文化单位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因此各级文化单位必须要将组织具有思想性、娱乐性,融入当地特色风俗的高质量、高档次的群众文化活动纳入日程,同时随着文化活动项目的不断创新,各种设备设施的不断升级来更新文化活动形式。积极发挥文化阵地活动的示范性、向导性以及带动性,将最新形式和最新内容的文化活动传递给人民群众。

    (三)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

    作为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两个关键因素,领导支持与群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政府的支持,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也无法开展大型的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而领导支持后,群众的参与度低,文化活动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很好的来开展,因此此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要积极充当群众贴心人的角色,与民间活动团队和一些文艺积极分析多沟通,多交流。在吸收中青年文化活动人员的同时,也要着重吸收老年人,让老年人也能够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此,文化单位可以组织建立一些老年秧歌队、舞蹈队等,将老年人对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也能够在群众活动中找到乐趣,让所有年龄段的群众都能够积极的关注群众文化活动并参与其中,为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开展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利民工程,各级政府以及文化组织部门要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我国当前文化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把握好文化大繁荣的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发展实际,积极举办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走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道路,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没有文化滋润的土地只会是一片贫瘠的沙漠;失去文化的城市也只称得上是钢筋铁骨的水泥;不懂文化乐趣的人注定只有一颗毫无生机的心灵。新时期下,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只有重视文化建设,才能够在当前日益竞争的国际形势下获得一席之地,占据主动地位;只有理解到群众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将文化的潜在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前进,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和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郑莉华.浅谈如何组织有效的群众文化活动[J].大众文艺.2012(09):P58.

第10篇

一、题材选取的民族化

动画创作的题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民间传说。 2.古典神话故事; 3.谚语、寓言或成语故事; 4.童话故事; 5.宣教片; 6.科学幻想故事; 7.现实题材。

我国动画制作人在上述七大类题材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化题材,其中常见的国产动画民族化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在动画题材中融入传统精神,用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如乐善好施的《人参娃娃》,惩恶扬善的《九色鹿》等。这类题材作品题材有着浓厚的道德化、伦理化倾向,与儒家哲学的伦理性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二是在动画题材中融入传统美学观念,以培养新一代对“中国美”的认知。如《牧笛》等就以淡雅、清丽的中国山水画为动画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高雅内涵。

二、传统叙事模式的叠映

我国动画诞生于民族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文明古国,所以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明显,尤其是受我国一些传统的文学巨著影响颇深,因而呈现出“传统叙事模式的叠映”的表现特征。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国产动画中“传统叙事模式的叠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线顺序式的戏剧性结构

单线顺序式的戏剧结构是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叙事结构,即“起承转合”的结构范式,

是较为传统规范的标准三段式结构,其遵循“凤头、猪肚、豹尾”的写作方法。我国动画尤其是一些长篇动画经常采用这种传统的单线顺序式的戏剧性结构,全篇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或是一个事件作为主线,以双方的矛盾冲突作为突破点,以冲突的演变为叙述线索,从而形成开端、发展、、结局的叙事结构,例如经典动画《大闹天宫》就采用的是以孙悟空与天庭之间的矛盾为主线的单线顺序式的戏剧性结构。

(二)说书人叙事模式

说书人叙事模式起源于我国宋元时期的“说话”艺术,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叙事方式,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这种叙事模式更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同时也有利于指导观众理解题中之意。受此影响,我国早中期的动画片也常常采用这种说书人叙事模式,以一种“画外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金色的海螺》等,叙述者的声音与画面景色协调发展,提升了受众对动画影片理解的准确度,加深了受众对动画片的印象。

三、审美情趣中的古典韵味

虽然动画属于一种外来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动画艺术创作受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化、本土化的艺术特征,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已然深入动画精髓,在相当一部分国产动画中浓郁的古典韵味贯穿其创作过程的始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和之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在《关雎》中提及“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经历代文人的探讨和延伸,中和思想用来指导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当然也体现在我国的动画创作中。我国多数动画片在角色造型、故事情节阐述以及情感表达方面都严格遵循“中庸”之道,既不过但也及,从而形成了一种圆润敦厚、和谐适中的动画氛围,符合我国“有礼有节”“团圆美好”的传统理念。首先,对于喜剧动画,其“克制内敛、乐而不”。如《愚人买鞋》等,其喜剧的表达让受众领略到了一份恰到好处的愉悦之情。其次,对于悲剧动画,其“含蓄隐忍、哀而不伤”。如动画影片《梁祝》中男女主人公生死后双双化蝶,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了爱情的所在,在悲伤的结局上加上了一点喜剧的“尾巴”,继而抚慰了受众原本悲痛的心灵。

其二,抒情写意。受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我国一些动画作品以抒情写意为主要创作思路,更多的是对个人心灵以及世间百态的感悟和探求,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哲理性思考,追求的是一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境。因为中国水墨画本身就讲求抒情写意,所以《牧童》《山水情》等水墨动画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突出。除却水墨动画,用其他表现手法制作的部分国产影视动画也有这种特性,如《三个和尚》 (图一 )。

四、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突破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动画作为一种大众欣赏艺术,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行为方式也应与时代接轨,符合当代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尤其是小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才不会对片中的角色产生距离感,进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影片当中。同样道理,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是国之瑰宝,但是也不能一味的照搬、只有继承没有发展,如果这样,传统文化就会如同博物馆里的古董一样,除了让观众“欣赏”和一些“研究价值”,并未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实质性作用。所以,把传统文化注入到动画艺术中来表现,笔者认为也应该有所突破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容易的被当代受众群体所接受,尤其是对思维活跃的青少年儿童受众群体,国产动画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在这一点上就做的比较出色。以其人物设定为例,《大圣归来》改编自《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背景设定有很多原著的影子――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到五行山下、猪八戒依然又懒又馋《大圣归来》又做了极大的突破创新:孙悟空虽然是被“唐僧”解除了封印,但是此“唐僧”却不是去往西天取经的成年唐僧,而是幼年的唐僧――江流儿(图二);孙悟空也不是如原著里性格那么乐观幽默、法力无穷,而是由于封印并未完全解开,没有通天法力,失去部分“自由”的忧郁版“大圣”等等。这些改变虽然没有遵循原著,但是却符合当代人的情感,这种颠覆的手法更能大增现在观众的好奇心,随着剧情的发展牵引人心,使得观众关注角色的命运发展。

五、结语

现如今,动画这种寓教于乐的休闲娱乐、教育方式已经被广大家庭所喜爱并接受,随着时代和动画艺术的发展,绝大多数影院版的动画片制作精良,做到了老少皆宜,阖家喜爱。因此,在动画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理念能够比较轻松的向国内外传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我国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已经给后人作出了表率。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动画的表现方法更加丰富,当今的动画人在掌握过硬的动画创作与制作技巧的同时也应该多学习、领悟我国博大深远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注入到动画创作当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这样,我国的动画艺术才会屹立于世界动画之林。

参考文献:

[1]杨晓林.《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对中国动画业的启示[J]. 电影艺术,2006(2) .

第11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动画艺术风格;传承与创新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厚重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我国的动画艺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中国绘画、民族工艺、传统戏曲、民间音乐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充分的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去,并不断地融合与创新,创作出了《山水情》《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大量经典的动画作品。这些动画作品不但风格各异,包含了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多种动画形式,而且还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特别是水墨动画更是我国所独创的。因此,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动画艺术风格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动画艺术风格深受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动画艺术家们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不断融合与创新的成果。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研究过程,充分的反映了我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丰富多样,民族风格鲜明。

早在1957年,我国著名动画导演特伟就提出了动画必须走民族风格的道路,中国动画艺术家们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并不断探索与创新,从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如《牧笛》《山水情》《鹬蚌相争》等借鉴了我国传统中国水墨画艺术,从而创造出来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墨动画。《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哪吒闹海》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戏曲、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元素。《小鲤鱼跳龙门》《孔雀公主》《九色鹿》《一幅锦》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装饰画等艺术元素。《猪八戒吃西瓜》《鹿铃》《人参娃娃》《金色海螺》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皮影、剪纸等民族艺术元素。《神笔》《阿凡提的故事》《曹冲称象》等借鉴了我国传统木偶等民族艺术元素。这些动画片都极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随着美、日动画片的大量涌进,对我国动画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很多的动画片纷纷模仿美、日动画片的艺术风格,忽略了对本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使得既没有学到美日动画片的精髓,也没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结果导致了近年来我国几乎没有创作出经典的动画片,阻碍了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创作中一方面既要不断地从本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我们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同时也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在动画创作中把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的表现手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动画片中不断加入新元素,创造新风格,使形式风格变得更具有观赏性,符合时代的审美需要,从而创作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及精神需要的优秀动画片来,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大力发展。

二、动画题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题材的选择是影响一部动画片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动画题材,这使得我国的动画艺术家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动画片。

中国的动画艺术在题材的选择上,一直注重向中国文化丰富的古典小说、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等进行取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就取材于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哪吒闹海》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天书奇谭》取材于明代小说《平妖传》。《小倩》和《崂山道士》取材于《聊斋志异》。而《宝莲灯》《九色鹿》《葫芦兄弟》《女娲补天》等则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等取材于寓言成语典故。这些动画作品的取材都源自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们中的一些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不但赢得了我国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评。

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落后于美、日等国家,创作出的优秀动画片也非常少,究其原因,动画剧本创作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动画剧本的创作时,对古典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寓言成语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因此,我们在进行动画题材的选择和剧本的创作时,必须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深入的再挖掘与整合,并注重与当前的流行小说、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时装、网络内容等流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剧本,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三、动画形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形象无疑是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关键和灵魂所在,只有创作出好的动画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充分地表现出来。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就是因为它塑造出了许多鲜活而极富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我所熟知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哪吒闹海》中的小哪吒、《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杰出的动画角色形象,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仍然记忆犹新。

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们在进行动画形象的创作时,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将动画形象的创作与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造型语言如戏剧、壁画、年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风格的经典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就是借鉴了京戏脸谱的元素,赋予了角色鲜明的个性。《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等动画角色的形象造型,都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包含了敦煌壁画、中国戏剧、庙宇艺术及民间年画等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哪吒闹海》中的动画角色造型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融合了中国门神画、壁画及中国戏剧等民族传统造型元素,运用简练的线条、传统中常用的红、绿、青、白、黑等色彩,把哪吒、龙王、李靖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机智诙谐的阿凡提的造型则吸取了新疆的地域性元素。这些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都是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因而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对我国乃至世界动画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动漫行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的动画市场日渐繁荣,动画公司也越来越多,动画片产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形象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我国的动画作品都开始模仿日本和美国,却逐渐丢失了我们自己的形象塑造风格,创作的主动性不突出,造型语言单调而重复,严重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形象创作中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动画形象,大力促进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

四、动画音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的艺术,必须将画面与音乐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将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入表达出来,刻画出经典的动画角色形象,烘托感情等。我国大多数经典动画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合理运用与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充分运用,以此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民族风格。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音乐以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和琵琶为主,画面主要借鉴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风格,优美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牧笛》则是把笛声与和谐的自然之音相结合,并大量运用中国南方音乐曲调,再结合中国水墨风格的画面,使影片达到了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境界,美国评论家将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并于1979参加丹麦举行的第三届欧登赛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获得金奖,影片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是与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运用密不可分的。《哪吒闹海》也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编钟、京剧中的打击乐器等,再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及场景设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入到动画片中,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多个国家大奖。《阿凡提的故事》充分发掘了新疆地方音乐的特色,音乐的运用使动画片呈现出独特的风情。总之,我国动画能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与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的精华分不开的。

我们在当前的动画音乐创作中,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将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很好的运用到动画片中去;另一方面,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中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注意将传统音乐与当前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

五、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动画的成功,是与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我国动画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动画的发展与美日等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动画艺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一方面,我们既要对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坚定不移地从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继续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其为基础并吸取当代文化艺术新理念,构建起独特的动画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坚持传统化、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审美趣味,不断进行动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动画艺术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画强国。

[参考文献]

[1] 李本建 .论中国实验动画中的民族创新精神[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08.

[2] 佟婷,编著.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易欣欣,生喜,编著.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第12篇

关键词:反思行动;实验戏剧;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5-0040-05

随着村寨观光旅游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日益迫切。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的核心,只有保存了文化的核心价值,民族村寨旅游才有永续发展的可能。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笔者认为应尊重村民意愿,以其为主体进行传承。而要实现村民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提升文化所有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尤为重要,反思行动即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试通过对反思行动的系统介绍,结合苗族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的实践,讨论反思行动在实现以村民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能的参照。

一、问题的提出:村寨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危机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村落,村落里保存着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散落在村寨中,在贵州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走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村落文化面临挑战。乡村旅游盲目模仿观光旅游发展模式,处于一种单向的、趋同旅游工业发展的格局。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和传承成为当下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观光旅游市场的深入开发,工业旅游引导的巨大诱惑已经让游客到达许多偏远的角落。贵州已成为观光旅游的一块圣地,越来越多的人们随着导游的小旗子走进乡村去体验另一种生活。贵州乡村旅游的目的地无疑是那些充满原生态自然山水和民族人文的村寨。然而,有学者认为,观光旅游对文化的原生态破坏最大,贵州完全可以跳过观光旅游阶段,直接过渡到价值旅游和情感旅游等高端旅游阶段。

在这些充斥着眼球享受的表面感官情景中,观光旅游与现代商业契合的简单物质买卖成为主导,以吃、喝、行、购为主体的观光者无暇顾及真实的生活场景,毫无感情地走过村寨。村寨好比充斥着旅游产品的城市大卖场,庞大的旅游工业已经从各个方面塑造其商品化的形象,观光者只是来赶时髦,走马观花游一回,对其而言不过是换一个地点吃东西、购物、睡觉。此时,村寨的排他性、唯一性价值内涵变得毫无意义。然而,观光游客主导的消费市场强势地引导着一种变化的意愿:旅游目的地人群开始有改变他们自身和他们所处的世界的意愿,因为游客想把这里变成他们的样子、他们的世界,村寨的日常生活以游客的需求为需求,于是村民的日常生活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艾里克・科恩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东南亚地区民族旅游发展的模式,他认为真实文化在村寨的生产活动转型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开发以前的日常生产活动转变为旅游文化,在这种旅游文化里,日常生活和与旅游有关的活动实际上没有了区别。于是,之前的文化形态在慢慢消逝,渐渐趋同于许多文化旅游地的生活形态,“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世界很快形成,于是,文化的价值反思及传承问题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来自外界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观念似乎让村民在走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形成了障碍。政府主导包装的寨子不容许有水泥砖房、铝合金窗户等现代物品,于是,政府出资、村民出力的集体包装木房行动在村寨里屡见不鲜。许多村民甚至抱怨不能建更大的旅游商品店或大型宾馆来获取更大的旅游效益,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凸显。

生活在村寨里的人群也面临着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需要,把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正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村民的愿望是什么?迎合外界需求把房子的样式包装得古旧,是不是只简单迎合了外界的需求?村民在想什么?高端旅游不仅仅是一个乌托邦的概念,走高端旅游路线,村寨的主人做好准备没有?村民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将决定他们如何选择未来的生活。针对这些疑问,一些学者已经提出村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的首要力量,要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他们的发展诉求和发展途径的多元性。

而以村民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应重在对文化认同和自身生活空间掌控意识的提升,这种意识的提升也是一种能力,反思行动正是培养和建构这种能力的开始。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将提供一个巨大的空间,让村寨的主人提升文化意识,敏锐地意识到旅游带来的商业化的强大的去真实的力量,主导并有能力控制旅游行为,在旅游行为中建构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二、它山之石:反思行动

何谓反思行动?反思行动是一种学习推动社会变迁的方法,协助者积极创造一种空间以使人们乐于见面,讨论生活及其他相关议题,通过强化人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人们更有意义地参与到可能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决策中。它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所倡导的政治哲学与参与式农村评估(PRA)使用方法论的一种融合。

通过1993年和1995年在乌干达、孟加拉和萨尔瓦多进行的创新试点项目,反思行动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了该方法。2000年的“全球反思项目调查”显示,共计60个国家的350多个组织使用了反思行动方法,比如印度的村级规划、马里的学校管理能力的建设、尼泊尔社区林业综合资源的动员和秘鲁的双语和跨文化教育都使用了反思行动方法,取得显著成效。

戏剧是沟通中最有力的一种形式,在反思行动中,许多方面可以运用戏剧。为什么要使用戏剧?反思行动起源于人们对自己知识、文化的认同,戏剧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加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意识,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戏剧不仅能有效地使人们参与反思行动的学习,而且能让更广泛的村民及其他社区甚至决策者分享、交流重要的学习体会。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南部非洲,戏剧实践者们通过研究公众问题并举办地方性培训班来创作戏剧,从而展现各种社会问题,随后将讨论的内容和问题呈现在戏剧中。此举逐渐打破了一些有权人物控制表演过程,其他人消极旁观的传统西方戏剧的权利结构,而公开讨论戏剧,使听众转变为演员和戏剧的创作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整个过程,鼓励他们对戏剧进行反思和批判,挑战新思路,用于尝试不同的方法。

用于发展领域的戏剧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依赖本土娱乐的方式,始于帮助社区对以社区名义开展活动的发展机构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和批判。一些实例证明不同的反思行动戏剧项目,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显得非常不同,但是效果明显。如乌干达阿鲁阿地区的反思行动学习小组,参与者通过一个家庭各个成员的故事,排练了一部主题为忽视家庭的戏剧,演出后由观众的讨论来挖掘问题的根源。危地马拉的

田园组织使用木偶戏来提出贩卖儿童和战争影响等问题,使得人们被许可讲述和表演一些被视为禁忌的主题。可见,戏剧是践行反思行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我们的实践: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

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由“中国妇女能力建设与农村妇女发展”行动项目之一的“提高农村社区及公众社会性别行动”小组设计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是以戏剧的方式对反思行动的一次践行。项目既推动了农村社区及公众社会性别意识,又提升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觉醒意识,增强了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开始自觉地将戏剧带动的觉醒意识用于村寨旅游发展中。

该项目由温洛克国际农业开发中心资助,由贵州日报社、贵州电视台和贵州师范大学的四名志愿者策划、实施,在凯里三棵树镇排乐村季刀苗寨完成。项目试图通过一台农村生活剧延伸一个话语空间,让村民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找到文化的自信。同时,以村民参与到戏剧的表演和讲述的方式,展示发生在寨子里的生活故事,通过进入城市的舞台展演和媒体倡导让外界了解村寨的生活现状,扩展这种话语和表达空间,提升其文化在强势文化中的认同,从而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这里的关键点是通过表演让他们表述生活的愿望,让人们控制这一过程,使得参与者能从新的渠道中获得新的信息与观念,使他们充满信心,获得足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来掌控自己的生活。志愿者搜集、整理村民的故事,请专家整理成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剧本。经过四个月的驻村排演,2004年5月,《季刀苗寨的女人》在凯里首演。7月,在贵阳北京路影剧院公演,近5000名观众观看,数十家传统媒体和网站对项目全程进行追踪报道,省、州、县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主办和协作演出中,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对于宣传贵州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文化传承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从策划、组织、实施到社会影响,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项目实现以下契合反思行动的关注点:

其一,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体化时代,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语境导致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或者处于边缘弱势的状态。许多处于弱势发展状态下的人群知道自己的民族文化很有价值,但是当面对主流强势文化的进入时,往往对自己文化的价值信心不足。此时,社区有必要梳理其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借助外界的干预使内部能力得以增强,从而重拾文化的自豪感。《季刀苗寨的女人》明确地将项目放在苗族寨子,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引导村民大胆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在舞台上自信地表达,这与反思行动关注本土文化和地方知识等关注点相符。《季刀苗寨的女人》积极地坚持使用地方文化,在剧情里穿插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歌舞,这些穿插在戏剧中的文化形式,不仅有助于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激起参与的热情,唤起民众意识,同时还可以作为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向地方决策者传递一些重要信息。

其二,《季刀苗寨的女人》以真实的生活形态为原型,本真地反映了村寨的生活故事。它一开始就尊重并珍视人们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从外部引入信息或者转移知识。剧情以文金花一家的故事为主线,讲述在现代生活变迁中,金花的男人到深圳打工,多年没有音讯,村里人议论纷纷,都说男人死了。女儿潘芳见妈妈忙里忙外太累,打算辍学回家帮妈妈干活,但遭到金花反对,“只要你和哥哥一样,好好读书,妈妈做好多事情都不累”。这时,婆婆悄悄找人算命,金花急忙拉着女儿去阻拦婆婆,“这个命我们不算,不信命,不信!”后来,收到丈夫来信的金花悲喜交加,她到深圳看他,并在那里找到一份做清洁工的工作,但是她怀念家乡跳芦笙、唱飞歌的日子。几年后,她又回到村寨,种地、守着儿子读书,回到自己安静、安逸的生活世界。整个故事情节与反思行动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相符。

其三,《季刀苗寨的女人》通过故事的讲述、排练、公演,到媒体的倡导及各级政府的协作参与,使得村寨的文化话语和表述空间得到极大延伸。在戏剧和她们日常生活的两重空间里,她们展示本色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生活激情,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季刀苗寨的女人》戏剧排演后,从凯里演出回到村子里,五位地道的苗族农村女子在给志愿者来的一封信里,开始大胆地谈她们的想法。潘芳说:“我努力表达自己,我觉得这是我人生旅程新的开始。”潘仁珍从来没有那么大胆地表达,她说:“农村生活不仅只是做农活,演戏中我感到很多快乐,想演更好的戏反映自己的生活。”杨志芬则禁不住笑哈哈地表述:“我喜欢。今后的生活,我会自己努力去改变,去创造新生活,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地度过一生。”害羞的潘丽大声说道:“我突然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她们中多数人不识字,这些文绉绉的表达都是通过读过初中的潘芳记录下来的。沟通与对话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先知们称颂为首要的人类价值。反思行动理论认为,说话在人们获取权利过程中拥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人们对于公共或私人领域的表述能力将对社会权利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保罗・弗雷里把说话放在学习的中心,但这需要一系列策略来创造空间和氛围,大家才能畅所欲言,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聆听他人。

四、初见成效:重拾的文化自信

反思行动项目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扩展了村民对话和表述的空间,提升了村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增进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升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项目初步的成效,可以从人物与村寨的发展诉求转变中略见一斑。

其一,潘芳开始反思村寨和自己的发展,并把这种思考带入自我的发展实践中,这让我们看到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能力。潘芳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戏剧生活的表述空间让她自信地回到她的现实生活世界,找到生活诉求的更多可能。参与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的演出,让潘芳对戏剧产生极大的兴趣,她发现村子里的人想把自己的故事更多地展现在舞台上。潘芳尝试着写了两出戏:一出反映村民为什么不喜欢上识字班;一出则表达自己不能上学时的心情以及走出学堂后的自立自强。潘芳曾经以为打猪草、外出打工、回家嫁人,是自己宿命的生活状态;《季刀苗寨的女人》给她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她开始看书,了解自己寨子的古老文化和故事,并在心里酝酿着在寨子里开一个青年旅馆,憧憬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坐在木屋前方,看季刀人在踩鼓场中央表演《季刀苗寨的女人》。在她企图找到的这个人生出口上,自己的文化是被放在中央来扩展话语和表述的,她想在这里实现一种交流,寻找季刀苗族文化在更大空间里的认同和表达。

其二,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为村民发展村寨旅游的诉求转变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发展诉求转变中,他们更尊重内心的真实,认为居于自己文化的发展才具生命力。季刀苗寨紧邻南花苗寨和郎德苗寨,南花和郎德通过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富了起来。以往大家总是想:季刀人也有灵巧的双手,能绣出美丽的花朵;有清脆的歌喉,能唱出动人的山歌,为什么旅游就是发展不起来?他们也急于想把寨子变成南花和郎德。后来,他们看到一些寨子为了发展经济,亲戚不往来了,传统节日也不那么热闹了,

每天围着游客的脚步生活,他们意识到这样的发展不那么尽如人意。如今,季刀成为黔东南州巴拉河沿岸村寨旅游规划的一个重点村,处于贵州省重点乡村旅游示范带。季刀人很高兴,妇女在屋檐下充满耐心地做绣花鞋、绣花包;老人们开始教小姑娘们做绣花鞋;男人们找媳妇做起了新的土布长衫、土布鞋;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开始参与到排练新版《季刀苗寨的女人》的队伍中,这将改变他们的生活,使村寨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成为民族村寨发展的一抹亮色。

其三,以戏剧提升的文化觉醒意识已经让季刀人从附近社区旅游的发展中敏锐地意识到旅游带来的商业化强大的去真实力量,以及为了短视的经济发展,刻意迎合、模仿和嫁接外来文化的种种弊端,这种观照让村寨的主人有意识主导并有能力控制旅游行为,以自然流淌的文化为主旨,势必增强村民应对外界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为了理解《季刀苗寨的女人》全过程,需要纳入更广泛的全球视角,这个视角的动机来源于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渴望;来源于寻找到一个村寨民族文化传承的可能。很多发达国家的社区已经在有意识地主导着依托民族文化发展的旅游产业,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卖商品,而是在表述,是为了他们所构想的认同能够被世界所承认,这是反思行动的开始。居于村民文化为主体的发展具有生命力,居于村民文化自觉的发展空间将更大,而在以村民为主导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下,村民将拥有自信,更有能力控制村寨的旅游发展。在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势下,这种视角下的反思有益于我们理性地观察未来的方向。

这种对文化的认同和自身生活空间掌控的意识,是一种能力,反思是建构这种能力的开始,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将提供一个巨大的空间,在旅游行为中建构以自己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模式。这种以自己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模式体现了民族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美国一些印第安部落发展旅游的同时建构起以自己文化为中心的模式,他们会告诉游客传统节日将在哪天,请游客那时候光顾,他们不会为了吸引游客盲目把节日提前或推后,甚至凭空创造节日并把民族文化舞台化和表演化。在游客进入社区之前,他们会告诉游客“请尊重我们的习俗”、“我们不喜欢照相”等。文化认同是必须被重建的,夏威夷的认同处于中心,夏威夷人的特殊之处在于:夏威夷人关注自己文化的自我观,并没有把外面的世界看成是力量或者是认同的源泉。

季刀人的旅游发展愿景和体验开始寻找一种表述,这种表述以其文化的建构而非毁坏为基础,这是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为前提的,这将引导他们在热闹的村寨旅游中闹中取静,重新拾起文化的坐标。

五、结束语

第13篇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 传播 保护 动漫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33-02

云南地处中原文化、印度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交融地带,自古就是连接中国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枢纽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积淀使云南文化独树一帜。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省份,云南应如何将自身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播给世界,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问题。如今将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传播与保护载体的观念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并接受,人们正在寻求更多、更具创意的手段来传播与保护文化。所以,利用动漫产业来对云南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与保护的理念脱颖而出,并逐步地变为现实。

一 问题的提出

1.“十里不同俗”的云南民族文化呼唤更具创意性的传播载体

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奇特,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聚居区域也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情特色。自21世纪初以来,一大批反映云南民族文化的作品走出了国门,《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大量优秀作品不断被创作出来。但是面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格局,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网络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视野由乡村传播向国际传播转变,这种转变其实就是网络给少数民族带来的一种‘走出去’意识,这种网络意识代表的是高速、高效的发展”,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传播受众也在寻找着更具创意、更具视觉享受的传播工具。借助动漫手段,通过动漫产业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方式应运而生,并开始在现实社会中产生影响。

2.“云南动漫节”与《彩云南》的成功凸显了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结合的魅力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云南已认识到民族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并不断开辟民族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从2006年至今,云南省先后举办了四次动漫节,云南动漫节最值得关注的元素就是云南民族原创动漫的展示。2009年,以“弘扬云南本土文化,发展民族动漫品牌”为理念,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创作背景打造的云南第一部动画作品《彩云南》受到了国内动漫行业的广泛认可,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国家大奖。云南首部动漫作品就有如此成就,不能不令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民族文化资源在动漫产业中蕴含的能量真的很大。

3.日韩动漫浪潮的席卷使国内动漫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有人把动漫与艺伎、茶道、相扑并称为日本四大国宝,动漫产业在为日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日本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传播给了世界,并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动漫时尚与潮流。面对异国文化借助动漫产业的冲击,各国都不得不采取了抵御的态度与行动,中国亦是如此。中国动漫依靠剪纸、水墨、木偶等形式的展现曾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荣誉,但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使这些传统的动漫形式优势不再。要想与日、韩等动漫强国抗衡,必须以独特的动漫内容取胜,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云南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上大有可为。阿诗玛、五朵金花形象在过去名扬海内外,在动漫领域中这些故事的展现却寥寥无几,所以说云南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全新亮点,也是抵御日、韩动漫产业冲击的有力武器。

二 动漫产业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1.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

随着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不同地区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所谓的文化多元发展的同时,却又显出了文化霸权的怪象。我们无法评定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更加先进,但在影响力与控制力面前,我们不得不说那些所谓的“先进文化”确实传播得更加深入人心。西方文化得以被广泛接受,这不能不归功于它的传播渠道与传播策略。“动漫产业建立在动漫文化的基础上,与当代数字技术密切相关;它属于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也是娱乐产业的一部分;它以版权为核心赢利模式,动漫品牌的成功构建是其生命线;它需要资金、科技、知识、劳动的大量投入;它对未成年人和国家的文化安全有重要意义。”作为新兴创意文化产业的代表,动漫产业在传播云南民族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动漫产业以动漫文化为基础,人们在对其进行欣赏与享受的同时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要素。动漫文化的这种超语言性使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人们都能欣赏到共同的视觉文化盛宴,这就是动漫产业在传播民族文化时的特别之处。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动漫产业超语言、跨国籍的优势,将云南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完全可行可取,加快发展动漫产业,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必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

“文化产品与服务所具有的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性,使得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价值。”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云南民族文化影响力的强大也就意味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借助动漫产业传播,前提就是要求动漫产业的发展要在科学、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云南动漫产业要在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发挥传播与保护云南民族文化的作用,对于文化传播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也能及时避免或纠正。如在动漫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方面,增强其“云南意识”,提高本土文化素养与教育水平,可使云南民族文化更生动、原生态地展示给世界;从动漫作品的立意到影视创作,从纸制品出版到音像游戏的开发,从动漫音乐的制作到衍生品的市场运营……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文化品牌的树立,所以说,动漫产业对整个云南民族文化来说会起到很好的保护功能,在云南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得到实现的同时,又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弘扬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此外,动漫产业的市场受众主体是青少年,将云南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动漫作品中,可以使青少年,尤其是儿童从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使得民族观念、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在年轻的群体中扎根,这无论对未来民族文化的传播,或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来说,都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三 动漫产业的传播与保护云南民族文化策略

1.寻找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新结合点,提高民族文化传播效果

第一,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与动漫内容相结合。云南民族历史悠久,从秦汉时期鼎盛一时的古滇文明到名扬四海的南诏大理文化,无不为中华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加上云南自古与中原文化交流偏少,使得云南文化充满神秘色彩。这些历史背景与历史传说都可以成为动漫作品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就是云南发展动漫产业的天然优势之一,以这些神秘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存在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第二,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与动漫音乐相结合。音乐是动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动漫音乐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环节。将民族音乐融入到动漫作品中,可以增强民族动漫内容的感染力与文化氛围,同时从文化传播效果的角度看,当民族动漫作品传播到海外的同时,动漫中的语言表达变成了国外的语言,但动漫背景音乐却依然留在了作品之中,这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三,云南民俗文化与动漫场面相结合。泼水节、火把节、三月街等民族民俗活动通过动漫作品展示出来,辅之以动漫制作高新技术的应用,势必会为喜爱动漫的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并能激发人们亲身参与的热情,生动的动漫宣传也会以此带动云南旅游业的兴旺。以动漫产业带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云南民族经济的发展来讲是一举多得的策略。

此外,云南民族中的服饰、饮食、建筑等文化都可以成为动漫作品中的主题元素,借助动漫产业来展现民族文化,既增强了云南民族动漫产业的竞争实力,更有益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

2.创新动漫产业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云南民族文化价值的最大化

第一,创新动漫产业的融资模式。云南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云南动漫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多种渠道获取资金来源。可以借助动漫节的契机吸引东部与海外的投资,鼓励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并设立动漫产业基金;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出售部分版权,以文化知识产权参股的形式融资等,通过多种渠道并存的筹措方式保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获取资金的过程中,利用社会舆论的作用吸引社会的注意,从而唤起社会力量对民族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热情与参与愿望。

第二,加大动漫产业中衍生品的开发力度。国际上动漫产业衍生品的经济收益大约为动画作品直接收益的3~9倍,由此可见动漫产业衍生品环节不能被忽视。美国迪斯尼公司在推出《米老鼠与唐老鸭》之后,打造了迪斯尼主题公园,一个世纪前的动漫形象至今仍然在吸收着源源不断的钞票。云南动漫产业衍生品的开发空间更为广阔,民族物质文化众多、民族主题公园遍布,这些都为衍生品的市场运作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与运作中,人们对其的喜好也促进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因为通过与这些动漫衍生品接触的同时,人们也亲身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3.注重民族动漫人才的培养,确保云南民族文化传播的原生态

培养具有云南民族文化素养的专业动漫人才是云南动漫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对云南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云南省的部分高校已开设了与动漫相关的专业,为云南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但需要指出的是,动漫产业的从业人员不仅从事着动漫作品创作的技术性工作,更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重任。这就要求动漫产业从业者还要具备民族文化素养与“云南意识”,“也就是传播者具有的以云南为中心、以塑造云南形象为目的的信息传播思想和观念”,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与感悟能力,确保云南民族文化在传播与保护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因个人的主观因素而导致传播信息的失误。如许多人对云南摩梭文化的认识就产生了误解,认为它是母系氏族社会,甚至将其婚姻观念理解为。如果文化的传播者继续以这样的观念去传播摩梭文化,那么其传播活动必会误读文化的本源、伤害民族感情。所以说对民族动漫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素质要求。

此外,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地区间与国际间交流也应该活跃起来,确保云南动漫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保驾护航。

4.营造动漫文化氛围,提升云南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第一,做大、做强“云南动漫节”。“云南动漫节”是云南人自己的动漫文化盛会,经历了三届的发展,已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面对国内东部地区的强势竞争,“云南动漫节”主打云南民族品牌,以云南民族文化为本,依托面向东南亚桥头堡的优势,在本区域内树立云南民族文化品牌与动漫品牌。“云南动漫节”初步成为了展现民族动漫活力的重要舞台,云南民族文化借助动漫产业进行传播与保护的方式进一步为人所熟知,通过集国内外优秀作品于展会,使云南动漫产业自身看到了差距与不足,所以“云南动漫节”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归根到底就是大力发掘民族文化底蕴,弘扬云南民族文化,这也是其他一切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优势,更是传播与保护云南民族文化的绝佳时机。

第二,借助“云南动漫节”,营造云南民族动漫文化氛围。“云南动漫节”在向国内外展示云南民族动漫的同时,还要让云南人自己了解并喜爱民族动漫文化。放眼云南本土的动漫市场,各种图书、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非本土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本土动漫作品太少。通过云南本土近年来进行的各种cosplay大赛、动漫衍生品展销与漫画创作大赛来看,动漫群体的整体喜好偏向日韩、欧美动漫文化。云南民族动漫产业要想长远地、可持续地发展,必须在本土环境中营造浓厚的民族动漫文化氛围,激发本土人们对民族动漫的热情与兴趣,这样才能保证民族动漫产业生存土壤的养料充足;营造强烈的民族动漫文化氛围,才能带动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云南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峻俊.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第14篇

【关键词】动画 美术 剪纸 民族 世界

要了解我国动画的民族性,首先要关注其他国家的动画的特点。美国动画:为了恢复动画艺术的本质,作品力求发挥作者的个性;upa作品风格力求保持动画本身的趣味,单纯的任务线条随着声音活动,作品内容源于个人的自传回忆,有些是对食宿标准价值观的批判,有些从人性观点出发体现出他们民族的历史和政治文化。而法国动画以一种精益求精的手法,利用变换的色调使物体活动起来再现了他们传统细腻的艺术。前苏联动画艺术家则以童话样式的动画片来反应现实生活。日本动画在创作理念、制作风格、叙事结构、动画语言的探索上显出特殊的气质和想象力。面对同一事物我们不难发现,对待它的方法却是各异的。这是因为他们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底蕴、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动画片)。他们的动画片具有各自民族的特性,打上了本民族的深刻烙印。133229.coM由此可见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那体现我国动画的民族性的东西又在哪呢?

中国动画曾在世界动画历史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充分说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全面了解中国动画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动画创作大有效益。既可从中借鉴优良传统,学到它的精华,还可找出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更具民族性的发展道路。

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美术电影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和赞赏。至1986年有29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国外舆论界赞扬中国美术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认为它的艺术风格已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中国动画史上)。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年)是中国动画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通过制片实践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艺术、技术人才为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摄制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木偶片《机智的山羊》、《神笔》等,尤其是《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作了成功的实验。

1957—1968年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加成熟和完美,同时开辟了新的表现形式,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并一举成功。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而受到好评,开创了发展剪纸片的新路。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如《牧笛》,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据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画片。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好评,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发展民族风格上做了新一次尝试。1984年的《金猴降妖》将“民族英雄”孙悟空搬上了动画银幕,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现代音乐相融合,探索民族艺术的新发展。

中国动画在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这种题材的选择和表现手法的运用来讲述儿童喜爱的故事,寓教于乐,力求表现温情世界。内容以博爱为中心,动物拟人化,因此得到了儿童家庭观众的喜爱。

在我国动画众多的表现手法中,剪纸片发挥了他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色彩明快,造型独特。在造型上巧妙的运用了剪纸的粗犷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特性,把猪八戒的贪吃笨拙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中国水墨画,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五代的时候就开始有画水墨人物画,到明、清时期,又有更大的发展,经诸家各派的不断演变,而独具一格。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墨动画片,继承了这种优异的传统艺术,笔墨豪放、意境优美、格调抒情、气韵生动。如《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水墨动画片问世之后,受到国内外一致赞美。

从题材上,我国动画片也在不断挖掘动画的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古典故事、民间传说、寓言都是丰富的题材。1964年的《大闹天宫》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这部动画影片,可谓经典中经典,即使现在看来也依然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超级大片。以及《鹬蚌相争》加之水墨表现更加深入人心。还如《镜花缘》根于中国古典白话而改编。《女娲补天》则是一部选自中国成语典故的动画片,以独特的艺术观点将女娲补天这段故事制成的生动的动画片。

在表现形式上同样也能看到我国动画的民族性,如:在一些动画中采用传统的皮影为表现形式,在音乐上运用了京剧的语言,力求生动表现动画的主题。再如前面所提到民间剪纸的形式、水墨形式、工笔画的形式等。动画是一个多元化的艺术,集工艺性、审美性、技术性、功能性、时尚性等于一身。挖掘动画的民族性因而要从不同方面去寻找。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看成是莫大的骄傲,以此来证明本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聪明才智。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传统遗产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深,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作为中国人,就应花大力气研究、整理、宣扬我们的民族遗产,并从中推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新作品。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强劲走势,我们的认为就是给民族文化以准确的定位,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丰富、弘扬和创新,在积极汲取和融合世界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个性,不断地丰富民族文化的蕴涵和提升民族文化的品位,不断地赋予民族文化新的姿容与新的涵义,使民族文化在不断实现创新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15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嫩江流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3-0133-03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研究”(批准号:2011W-Z04)

【作者简介】范晓峰,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一、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解析

(一)物质文化

1.生产经济。嫩江流域地理条件复杂,有山林、草原、河流和平原,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利用山水相依的自然条件,从事着农、牧、猎、渔、采集等多种产业。猎业是该地区少数民族所从事的古老产业,被称作“渔猎民族”的鄂温克族,直到20世纪末仍然从事着狩猎生产,在我国,鄂温克族是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渔业是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的多种经营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的先民们居住在黑龙江、嫩江诺敏河等江河沿岸,在这些江河中生活着几十种鱼,达斡尔族在夏季和冬季均有渔业活动,根据不同的水域和鱼的不同习性,有十几种不同的捕鱼方法,比较典型的有罩抓鱼、放“洞”捕鱼、点火把插鱼、穿冰叉鱼等。采食野菜、野果也是该地区各少数民族共有的民族生产生活内容,柳蒿芽、蕨菜、野韭菜、山丁子、蓝莓、各种菌类等既是他们佐餐的美味,更是款待贵宾的佳肴,采集业也成为该地区少数民族极具特色的生产方式。这些渐行渐远的古老生产方式与喧嚣忙碌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接近自然,是理想的舒缓人们紧张与压力的旅游资源。

2.服饰习俗。独特的民族服饰,漂亮稀少的服装配饰,成为众多旅游者旅游产品收藏的首选对象,这些服饰习俗也就成为该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旅游资源之一。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服饰和他们所居住区域及从事的生产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该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从事猎业生产,历史上他们主要用袍皮、鹿皮等野兽皮毛制作服装,既可以抵御严寒,又可以起到伪装的作用。通古斯鄂温克人的服装特别是女子的服装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一种上身较窄、下身较宽的袍子,走起路来下身显得很丰满,头戴的帽子呈倒圆锥形,顶端缀有红缨穗,颜色特别鲜明夺目,他们的衣服都用铜或银等金属做扣子,无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皮靴。蒙古族服装强调色彩对比和服饰效果,以宽袍阔带著称,其色彩明亮浓郁,充分显示出蒙古人热情、彪悍、豪放的性格。蒙古族摔跤手用来记功的护颈项圈,用来象征男性威武的蒙古刀都是该民族服饰的典型特征。

3.居住习俗。参观见所未见的、原始的居所,是许多游客的目的地,能够在这样的居所中体验民族生活的习俗更是他们旅行的乐趣所在。生活在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为了适应当地季节变换的不同气候,他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许多功能和样式各异的住所。“仙人柱”,汉语称“撮罗子”,是定居前鄂温克猎民住的圆锥形帐篷。以若干根桦木杆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以干草、芦苇或桦树皮,冬、春季围盖兽皮。大小因人口和季节而异,夏大而冬小。柱中央为燃篝火处,用以做饭取暖。三面以芦苇、兽皮等席地为床。“撮罗子”也是达斡尔族外出狩猎时的一种流动帐篷。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4.交通习俗。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所生活的区域被山地、河流、草原、森林环绕,夏季草木繁盛、绿草茵茵,冬季被冰雪覆盖。在这种条件下,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制作和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形成了具有我国北方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的交通民俗。达斡尔族的大轱辘车、木筏子、狗拉爬犁,鄂温克族的滑雪板、桦皮船、勒勒车等都极具吸引力。少数民族的交通工具,是他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不仅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交通的便利,也可以使他们体验一种有别于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传统交通习俗。

5.饮食习俗。饮食文化是旅游活动的一个要素,是旅游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甚至是许多旅游者旅游的直接目的。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饮食主要以肉制品和乳制品为主。手把肉是牧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吃法,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均有吃手把肉的习俗,手把肉也是款待贵宾的重要食品。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乳制品有特别的钟爱,奶茶、酸奶、奶油、奶酒、奶糕、奶酪等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必须食品,而且也成为该地区主打的旅游商品。

(二)精神文化

1.节庆与体育。作为民族旅游资源的节日喜庆,因为它们是一个民族特点与形式的集中表现、展示,还因为它们的可参与性,所以常常令游客兴奋不已。少数民族的体育竞技常常与节庆同时举行,不仅参加人数众多,而且使节日气氛颇为热闹。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起源于祭敖包。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的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人民身着节日盛装,骑马乘车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活动地点,参加和观看赛马、摔跤、射箭、马术等体育竞赛。蒙古族牧民还常常选择这个吉日举行婚礼。如今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蒙古族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2.民间艺术。民间传统艺术记载了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浓缩。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民间艺术成果,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吸引着无数旅游者前来品茗。

歌舞艺术。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均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在音乐与舞蹈中尽情展露。达斡尔族的扎恩达勒、哈库麦勒、乌钦调,鄂温克族的斡日切舞、努日给勒舞等,既表现了热闹的劳动场景,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细腻的情感世界。其中达斡尔族乌春、扎恩达勒,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型艺术。达斡尔族的木雕和骨雕、鄂温克族的驯鹿岩画、蒙古族的皮革造型艺术等均展现了本民族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壁挂,是柯尔克孜族家庭的一种必备的装饰,也是一种必备的装饰。形状多为长方形,有大有小,一般宽约1.2米至3米,长约1.2米到2.5米之间。壁挂多用紫红色或大红色的平绒做底面,黑色平绒做边,在下沿的边芯相接处,吊坠有金黄色丝穗。除壁挂中心的整体图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宽阔黑绒边上,则是妇女们用双手以刺绣、贴绣、扎绣和镶坠等方法,构制出一层层结构严谨、色彩对比强烈、纹样优美的图案。

3.信仰与礼节。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禁忌,少数民族的信仰与礼节是民族精神文化中极为特殊的方面。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大多数都信仰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崇拜,与萨满教有关的禁忌、礼节与祭祀是被该地区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时刻谨遵的。天神、山神、火神、保护牲畜的神……信仰崇拜的神有几十个之多。每家供奉哪种神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一旦选择了供奉哪种神就要保留下来一直供奉。与之相适应的祭祀活动也极为隆重。如达斡尔族萨满舞就是在祈求根除灾难、祭神治病、祈祷丰收是所跳的舞蹈,还有祭敖包、求雨等祭祀活动。除了与祭祀等民间信仰有关的礼节外,该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礼节与禁忌也非常丰富,如诞生礼、婚礼、葬礼、食物禁忌、生产禁忌、生产禁忌等也都很具特色。

二、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

(一)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

民族文化旅游,就是以非主体民族的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首要前提就是要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繁花似锦,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丰富,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但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保留下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却因诸多原因或多或少地失去了民族文化古朴的韵味,原汁原味的文化越来越稀缺,作为可被选择能够实际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就更加有限。文化旅游是要旅游者体验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像图腾崇拜一样,是透过民族生产生活可被窥探到的、内涵深远无处不在的。如果民族文化更多地被现代文明所代替,民族风格更多地被时代潮流所掩盖,这样的一种民族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与吸引力。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在与自然搏斗促生存、与现代融合促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民族文化,也使民族文化式微。少数民族文化的日渐消逝,不仅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失去了基本的前提,还将最终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因此,要以少数民族文化抢救与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

1.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目前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几十种。对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成果,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民族悠久的历史是最具吸引力的方面,通过研究民族历史,探索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对该民族在历史上的兴衰更替,是非成败,用文化的符号加以记录;要整合民族文化片段,将散落在民间的民歌、小调、说唱、传说、舞蹈等民间艺术奇葩搜集整理,感受民族精神的真谛,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要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字,将绵延至今的民族文化,以最古老而又最可靠的方式保留下来;寻找和培养民间艺人,以少数民族特有的方式,促进民族民间技艺的传承。

2.保护少数民族社区。少数民族社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城镇、村寨或街区,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形成各种内部联系的空间条件。少数民族社区,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物质、文化生活等民族要素。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斡尔族聚居的哈拉新村、鄂温克族自治旗等少数民族社区内至今还保留着少数民族传统的民族语言和生活习惯,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社区,就是对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少数民族社区也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

(二)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