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少年心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常常使教师和家长表现出难以应对的困惑,以致使他们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便值得我们正视和探讨。本文阐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质,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种种体现,论述了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和家长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正使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它的对策等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突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进行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这些有关“我”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记日记是他们的明显表现。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稳定。这一时期,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逆反心理”期。
关于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简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因此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是不正确的。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出现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
1.主观因素
(1)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及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当家作主,从而摆脱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现自己的非凡与成熟,因而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为成人们所重视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才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与外界对峙的局面,从而确立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2)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持己见,走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综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加上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学习中提出一些与师长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设想和看法,并亲于尝试一些在教育者看来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以满足个人(社会)的某种需要为前提的。在学生还没有产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此外,当学生产生一定需要以后,对他们提出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于被接受的。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们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tb。有人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他们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
第三,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着他们,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tb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式、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比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不正之风,都可能影响敏感的学生,以致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总之,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也同样是教育学生所不可忽视的。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对同辈群体的依赖。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问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正确对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正常表现,是青少年中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一时期,教师应“对症下药”,不应盲目作为。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对待其逆反心理行为,与他们做朋友,是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上下课时间,对有逆反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多种正规的方式了解其tb理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找个别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发现其反常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盲目指责、批评学生或不尊重学生。
2.以情动情,消除疑虑
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象都说明,感情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与做法。而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处于“反抗”时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师对感情的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们的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和偏激的行为,而应做到以情动情,以心换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从而对教师消除疑虑,真正从内心接纳教师、与他们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忧与愁,这将有利于改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创造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重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要认识一致,互通信息,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极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学校可通过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我们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要竭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处处感到是温暖、处处感到是关心。从而严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规范化,以此来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疏导
我国有关机构近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例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使自己有开朗的性格和社交能力,怎样使自己出类拔萃、怎样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走出“误区”,怎样才能使自己多些欢快幸福,少些烦恼忧愁,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时时面临而又必须经常解决的问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选择和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可能困惑更多,更迫切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心理纠葛”,了解和掌握自我心理控制与训练的方法及策略。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心理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自发加以限制和调控,主动热情地开展有意义和有益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意义和有害的行为,长此以往,就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
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接受师长指导和通过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进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具体地讲,对现代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主要是为了解决:l心理成长问题
通过有目的的全面训练,掌握正确的日常行为策略,以促进自身人格系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成长。2心理缺陷问题
个体已知自己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有某些缺陷,并且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已有比较迫切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采用某些相应的正确行为策略和矫正方式,以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念、情绪和行为。3心理障碍问题
个体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一重要的心理活动侧面发生危机,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开展正常的接触、交流,甚至有心理变态倾向。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接受专家的指导性训练或逐步开展自我训练,逐步纠正其心理状况与外部人际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不恰当的观念和行为反应方式,通过调整其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和其心理对外界的和谐适应。4挖掘心理潜力问题
潜能是人类最大的宝藏。然而,由于情境上的限制以及个体长期以来缺乏潜能意识,未予充分挖掘。人的一生训练越多,自我活动越活跃,则所接受的刺激越丰富;自身能量释放得越充分,则本体训练的强度就越充分,潜能被开发的也就越多。因此,经常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地自我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
就学校教育而言,怎样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呢?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
其次,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宁静的心理与饱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这也是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增强学生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学生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四,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巧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随着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高度发展,也带来了心理学方法,包括心理训练方法的更新。现代心理学十分注重运用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移植其他不同学科而形成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1物理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强调运用物理学的语言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强调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强调环境以及环境调控对人的影响作用。为了增强心理训练的效果,训练活动中,个体应自觉遵循心理物理学的原理,注意调控环境力度与自身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地投入周围客观环境之中,注重主动接受和承受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强自己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方式等素养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2生物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重在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揭示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机理,在身心统一不可分的原理指导下,致力于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生理素质,进而达到改变和改善人的心理素质。这是现代心理训练中应高度重视和积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高度重视科学进食、体育锻炼,以及食物治疗、药物治疗等等,都是自我改变生理状态,强化生理功能,进而优化心理素质的体现。实践证明,这些自我活动,如果能遵循科学原理,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将具有显著的“激发性”,不仅是引起积极活动的原因,而且是引起行为抑制的原因。不断地训练和强化,能够显著地增强人的心理功能,使人的某些优良心理素质得到稳固的提高与发展,不良心理品质得以逐步“淡化”和消除。3信息加工方法
传统心理学秉承因果诊断治疗模式,过多考虑个案消极方面,未能从整体生态的角度探讨个人与环境互动与发展对个体复原的作用。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即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人类的失败上,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从一个人正向、积极的能力与特质,从增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动力过程给个人带来的能量方面来研究。由于传统心理学研究对人类积极品质缺乏探究,因而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个体心理问题。事实上,创伤后心理健康研究应该更多思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在于帮助公众更健康、更美好地生活。积极心理学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应运而生。积极心理学从积极心态出发要求人们解读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积极力量和品质,我们目的就是协助他们发挥这些品质的作用,达到改善创伤后生存状态和心理困扰,实现幸福生活与快乐心态。已有研究表明,拥有积极观念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更好,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不顺心以及各种丧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从应用视角看,积极心理学就是强调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和方式看待问题、困难和挫折。面对现代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埋怨,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不如意,那么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受这种不如意。我们都在说一句话:“态度决定命运。”积极的心态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而无论是正常、平凡的生活,还是经历过变故和灾难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改变。
二、创伤中的心理复原力
(一)复原力的产生与实质
如上所述,传统心理学一直认为,消极的经历一定会导致消极的发展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面对同样重大压力事件,青少年及成人产生反应和后果并非完全相同。即“有些人不会出现明显的身心状况甚或崩溃的现象,而有些人即使在微弱的压力情况下则出现情绪困扰”。甚至“有些人在出现压力症状反应前,其人格特质已有某种程度的异常”。这种发现提示我们:个人对环境的知觉、建构与反应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差异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建康和行为反应的表达层次?早在20世纪70年代,个体面对创伤事件所表现出系列心理反应的这种差异,引起研究者对人类应对创伤能力的高度关注。复原力(resilience)的定义因强调的侧面不同而不同。我们认为,复原力是指个人具有或学习到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或行为会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保护个人不受压力或挫折情境的影响,使个人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因之发展出健康的应对行为。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在困境中迅速崛起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帮助人们克服压力和挫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这一能力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根据后天的训练加以巩固和提高的。当遭遇创伤性事件时,一个拥有复原力的人,不但能缓解压力而且能从压力中学习,使自己更加坚强。复原力一直存在于人的心底深处,平时不大会注意它,但是一旦面临压力和挫折,复原力将帮助人们减轻痛苦。近年来,复原力在许多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强调在理解个人成长和发展时要多关注优势而不是劣势,重点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强调要充分发挥个体积极能动性,要着重关注人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
(二)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
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备的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个体安全、情感支持、沟通、认同、解决问题等保护作用,使个体修正对危机情境的反应。个体在危机中拥有越多的保护因子就越能促进复原。心理学家Konrad整理出以下几种复原力保护因子:与父母维持良好的关系;有自我价值感;能与他人合作;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信任他人;有内控性人格;有问题解决能力;有思考的能力;具有幽默感。台湾学者萧文教授认为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有7种:(1)具有幽默感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件;(2)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做适度分离;(3)能自我认同,并具有独立控制环境的能力;(4)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5)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7)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三)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是指在个体以外的环境中,能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适应不良结果之因素。因此,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就是指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中所拥有能促进个体复原的因素。家庭是影响个人面对困境复原的重要因素。家庭提供和谐的气氛有利于个体复原力的提高。和家庭有关的保护因子有:父母有爱心的家庭观;对孩子足够重视;家庭凝聚力;家人与朋友的非正式和多代间的感情亲密程度;压力较少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具有坚强的信念以及控制生活的能力;对不同活动都建立或维持常规。学校和社区的保护因子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积累成功积极的经验,发展与教师的良好关系,与同学有成功的社会关系。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在外在保护因子中,情感的连接是重要的,而关怀和支持是情感连接的重要因素。
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干预
(一)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传达积极的生活理念———感谢命运,我们还活着,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灾难,面对明天
创伤后,青少年看到的到处都是破败的场景,有可能是倒塌的房屋,也有可能是残缺的尸体,体验到了大部分都是消极的情绪,悲伤、失落、焦虑、抑郁、恐惧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才能让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呢?这就需要一些小的、细微的东西了。比如说对地震中幸存的青少年进行的心理干预中,治疗者和亲友们在表达情感上的安慰与关心的同时,可以轻轻握住他们的手或保持其他的身体接触,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他并非独自面对不幸,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与现实状态的联系,不至于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故去的亲人上,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再如,我们的总理,在汶川大地震的现场,面对一张惊慌失措的刚刚从废墟里刨出来的小脸孔,他上前亲吻了他,这个也很重要,第一时间把这种生存的信心,希望和鼓励,最早时间给那个患者,使他有了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还有废墟中刨出来的人,上担架的时候,盖上被子,适当给躯体以抚慰,公安干警翘起拇指,像我们的总书记脱了鞋坐到病人的床铺上去,这些很多都是传达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具体方式。
(二)培养青少年积极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积极品质,努力寻求并培养青少年身上的积极品质,如乐观、聪明、努力等等
记得一句话说:“忘记就是铭记。”我想这句话在这里可以这么说:“真正的治疗不应该是克服失落、恐惧等等消极的情绪,而是建立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对创伤人群的积极教育,一方面对青少年创伤者各种积极品质的予以发掘,另一方面要在现实生活中培育这些积极品质,从而达到培养积极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积极品质。即创建一种积极主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发挥每个人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同时,灾后积极人格特征的建立还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方法进行干预,比如鼓励、肯定培养爱的能力(爱自己以及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等等。这里要注意的一点,跟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体会到的是同一个道理:赞扬的力量总多于批评。例如,如果我们长期赞扬一个人一些平时很正常的动作的时候,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乐观、自信。我们相信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三)构建积极的社会生态环境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尤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我国有关机构近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例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使自己有开朗的性格和社交能力,怎样使自己出类拔萃、怎样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走出“误区”,怎样才能使自己多些欢快幸福,少些烦恼忧愁,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时时面临而又必须经常解决的问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选择和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可能困惑更多,更迫切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心理纠葛”,了解和掌握自我心理控制与训练的方法及策略。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心理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自发加以限制和调控,主动热情地开展有意义和有益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意义和有害的行为,长此以往,就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
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接受师长指导和通过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进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具体地讲,对现代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主要是为了解决:l心理成长问题
通过有目的的全面训练,掌握正确的日常行为策略,以促进自身人格系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成长。2心理缺陷问题
个体已知自己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有某些缺陷,并且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已有比较迫切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采用某些相应的正确行为策略和矫正方式,以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念、情绪和行为。3心理障碍问题
个体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一重要的心理活动侧面发生危机,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开展正常的接触、交流,甚至有心理变态倾向。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接受专家的指导性训练或逐步开展自我训练,逐步纠正其心理状况与外部人际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不恰当的观念和行为反应方式,通过调整其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和其心理对外界的和谐适应。4挖掘心理潜力问题
潜能是人类最大的宝藏。然而,由于情境上的限制以及个体长期以来缺乏潜能意识,未予充分挖掘。人的一生训练越多,自我活动越活跃,则所接受的刺激越丰富;自身能量释放得越充分,则本体训练的强度就越充分,潜能被开发的也就越多。因此,经常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地自我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
就学校教育而言,怎样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呢?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其次,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宁静的心理与饱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这也是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增强学生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学生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四,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巧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随着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高度发展,也带来了心理学方法,包括心理训练方法的更新。现代心理学十分注重运用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移植其他不同学科而形成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1物理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强调运用物理学的语言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强调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强调环境以及环境调控对人的影响作用。为了增强心理训练的效果,训练活动中,个体应自觉遵循心理物理学的原理,注意调控环境力度与自身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地投入周围客观环境之中,注重主动接受和承受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强自己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方式等素养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2生物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重在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揭示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机理,在身心统一不可分的原理指导下,致力于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生理素质,进而达到改变和改善人的心理素质。这是现代心理训练中应高度重视和积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高度重视科学进食、体育锻炼,以及食物治疗、药物治疗等等,都是自我改变生理状态,强化生理功能,进而优化心理素质的体现。实践证明,这些自我活动,如果能遵循科学原理,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将具有显著的“激发性”,不仅是引起积极活动的原因,而且是引起行为抑制的原因。不断地训练和强化,能够显著地增强人的心理功能,使人的某些优良心理素质得到稳固的提高与发展,不良心理品质得以逐步“淡化”和消除。3信息加工方法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五、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六、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七、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八、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九、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
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青少年时期指的一个人的少年期(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和青年初期,分别相当于目前的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这个阶段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历史重任。传统的德育教育比较空乏,大道理讲的多,而落实到学生心灵深处的少;灌输式多,而成为自觉素养的少。笔者认为,如能从心理品质教育入手来加强中学生品德修养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原因为:
一是中学生的错误言行大多起因于心理因素。朝气蓬勃,乐观开朗,健康向上,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旋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青少年自身发展中的矛盾冲突等因素的作用,中学生容易产生偏激、任性、暴躁、嫉妒、自卑、脆弱、孤僻、狭隘、冷漠、懒惰、对立等不健康心理,这些不健康心理不仅容易损害青少年身体健康,不利于智力发展,而且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品德。如因嫉妒而导致诬陷、排斥比自己强的人,因任性而造成与家人对立,因暴躁而打人骂人,损毁物品,因孤僻而对集体漠不关心,因懒惰而不思进取。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0年初,浙江省某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承受不了学习名次落后和家长的压力而丧心病狂,竟对含辛茹苦的母亲下了毒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刘海洋硫酸泼黑熊事件,其本人生活在单亲家庭,所作所为有较深刻的成长心理烙印。
二是心理教育的成果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心理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主观世界。当各种心理品质达到良好状态时,人们就能够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即达到自律的程度。因此,从心理品质教育入手的品德教育更能成为中学生的自觉行为,不仅影响其一时,而且对其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品德优秀的学生,就要首先增进其心理健康,使其能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能够承受挫折,塑造良好性格,增强自尊自信,珍视同学友谊。健康新概念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的心理适应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可以主动调节个人的行为,并能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因此,心理教育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
三是心理素质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果。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虽然是一种刻意的行为,但表面看来却是不经意的。它容易在不自觉中被学生自觉地接受。比如,一个懒惰不思进取的学生,我们在排除他的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在情绪上促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再培养其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对其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他可能已经克服了懒惰的毛病。这就要求我们把懒惰首先当成心理问题来看。对于暴躁爱打架的青少年学生,如能经常引导其寻找快乐,用音乐色彩等安抚其急躁的情绪,教会其用幽默调节情绪,使其寻找恰当正常的方式合理宣泄情绪。在有意无意间,这个学生就会克服暴躁爱打架的缺点。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方法很重要。
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的方法可用心理问卷调查,观察谈心等方法。可以将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情作为心理试题来考察学生。如“当你和学生闹矛盾时你怎么办?”“当老师批评了你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当别人比你强时?你怎么办?”通过类似的问卷调查,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情况。观察法、谈话法和交流法也很有效,通过教师用心观察,和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搞清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二要创造形式多样的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各科老师要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班主任要切实起到桥梁作用,和任课老师要经常在一起研究学生心理状况,商讨教育方法,以免使学生在各科老师那里在接受教育方面形成冲突,以致前功尽弃。任课老师要摒弃学生心理品德教育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认真研究与学科相关的心理品质教育方法。
三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上,学校应与家庭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访,家长联系册等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有针对换看法,制定目标,分工教育。学校还有必要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缺陷家庭的孩子更要注意。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可选聘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采取面谈和书信等方式,同有心理需要的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可以倾诉心理的苦衷,解除心理负担,释放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室可以定期进行一些心理常识的介绍、讲座,讲清心理疾病使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生活节奏越快,学习压力越大,越可能导致自控能力弱的人,产生心理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不可治愈的,而是可以增强心理承受力而加以克服的。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打消顾虑,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的压力,健康的成长。
五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大力推行愉快教育。有人说,用情感衡量人的心理就象用体温计衡量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准确是有道理的。需要的满足,是产生喜悦的源泉,而喜悦又是产生“心理享受”的重要来源。“笑是嘴边一朵花”“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与痛苦。”积极的情绪往往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有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常常与人的某种需要的不满足或无法满足相联系,总会伴随有一种明显的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从而有可能使活动不能获得满意结果,甚至带来严重的恶劣后果。
六要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优美整洁的外部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心理都有良好影响。因此学校要注意文化环境的营造,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要融洽。还要广泛利用各种途径,如板报,宣传栏,挂图等介绍心理知识,典型人物事迹。比如,在教室、校园里悬挂著名科学家画像以及简介,有激励意义的标语,就是一种有效手段。还有师生联谊会,同学生日聚会等也是好的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人际关系;远离网络
Teenager human relations problem mental state guidance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
Shen Yun-chan
【Abstract】In the teenager big and parts of person is because of human relations association existence missing but drive network game captive, if already the teenager of network addiction can hinder to use Chen2 Hui's classmate of mental state guidance method, we want ~only help moderate good this teenager and parents of relation, with teacher of relation, and classmate and friend of relation, they settle will come out the shadow of network game, from conjecture the world return to reality medium come
【Key words】Teenager;Social interaction;Keep off a network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都是与人际交往密切联系的,任何一个人,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初中学生刚进入青春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对社会欲求不满,渴望平等:在观念上与父母、老师产生碰撞,反抗性强;在情绪上波动较大,不能自控,易烦躁不安;在心理上普遍感到孤独寂寞。再加上部分同学认为枯燥的学习中,考试竞争压力太大,同学间的人际关系淡薄,于是网络进入他们的生活,那些学习意志力薄弱、缺少知心朋友的学生如获至宝,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网上聊天,都使他们异常兴奋。上网时学习、考试的压力消失殆尽;现实中无法说的话、没人听的牢骚,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倾诉的对象;网上聊友同病相怜,内心的孤独感和青春的烦恼烟消云散;游戏中的偶像令人崇拜,成了他们学习的榜样和希望。总之,网上那个虚拟的世界中似乎一切都比现实轻松、美好。所以,试图逃避困难、追寻幻想的学生纷纷迷上网络。据说,他们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时特有的兴奋感,来自大脑受网络符号刺激而分泌的“快乐吗啡”,好像吸毒者的体验一样[1] 。
其实许多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都感到与父母、老师、同学交往有困难。这类青少年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往感到苦恼,很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多次的失意,他们只有把情感交给了电脑,上网聊天或者打游戏,且迷恋其中不能自拔。
案例分析:
学生陈辉,从小就由他爷爷奶奶带大,在家里一直娇生惯养,一切事情全部由爷爷奶奶包办,自理能力不强。小学四年级时,陈辉被父母带到张家港(她父母打工的地方)读书。由于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的差异,一直是爷爷奶奶掌上明珠的陈辉,有点对父母不满,对学习环境不满。认为生活上无法与父母沟通,学习上无法与同学沟通。在心情极度烦闷的情况下,跟随另一个打工子弟第一次进了网吧。陈辉后来告诉我:他第一次看到别人打游戏,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当时只是在旁边助威,就兴奋极了。忘记了爸爸妈妈的训斥――说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忘记了在学校里的烦恼――因语言的障碍找不到玩耍的伙伴而引起的孤独感。后来他学会了打游戏,更是沉迷其中,成绩直线下滑。父母发现孩子迷上网络游戏后,劝说、痛打了他几次,发现控制不住他上网,就决定带他回老家读书。又怕爷爷奶奶娇宠他,他妈妈干脆不出去打工了,在家专门陪她上学放学。这样,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上升了,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小有名望的中学。
离家远了,必须住校,他的妈妈继续回到张家港做工,他再次成了留守儿童。问题又出现了:首先是宿舍内务整理不好,班级文明分被扣掉,常遭到室友的抱怨;其次是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小学时都是他的家人帮他安排学习时间的),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又受到老师的批评。手忙脚乱的在新学校生活、学习了一个月后,他回家哭闹着要转回临近的学校读书。家长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了解情况后,先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又与家长一起做陈辉的思想工作。后来我了解到,当时他人虽然留在了教室,但自卑心理又开始作怪了:紧张的学习使他觉得不安,他开始独来独往。渐渐地,他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全寝室同学都看不起他,摆放物品要他去,扫地也叫他(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值日工作)。他觉得自己成了别人“差使”的对象,越发闷闷不乐,上课也毫无兴趣,成绩与升学成绩比是一落千丈。玩网络游戏的陋习再次萌生,经常偷溜出宿舍去黑网吧。
分析陈辉的案例,发现陈辉的两次坠入网络游戏漩涡的原因很相似:都是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
第一、陈辉与父母关系紧张:从爷爷奶奶处得道的宠爱,到父母住处(张家港)后受到的严格要求,陈辉与父母的沟通有了阻碍,而且父母与之沟通定没有爷爷奶奶多,他的心理发生了第一次变化,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第二、与张家港的同学无法交流:由于语言不通(农村的孩子都说方言),陈辉从同学处不能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加上无法在父母处任性而为,心灵感到孤独,在同伴的引导下,心理发生了第二次变化,以致不愿学习想去玩游戏。
第三、与中学的同学交往困难:在同宿舍里,同伴之间的心理交往状况,往往决定了一个学生是否对学校生活感到满意。陈辉在宿舍里因内务整理不好,常遭到同学的抱怨,同学关系开始紧张;在进行卫生值日时,他认为别人有意为难等,使他无法与室友正常交往,同学关系进一步紧张。到教室忙于完成作业,没时间与同学沟通,造成了他独来独往的、自卑的性格特点,他的心理发生了第三次变化,渐渐的他不满意于学校的生活了。
第四、与老师的关系欠协调:学生以完成作业为天职,而陈辉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当然会找他谈话了,师生关系开始不融洽。结果他在学校的最后一点自信、归属感和依赖感都消失殆尽,他只有把自己的情感交给电脑,到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中去找朋友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实行了如下的辅导计划:
首先、转变陈辉的思想。让他意识到当时他所处的危险处境,若不改正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如上网容易得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症表现为不上网时会情绪低落、失眠、生物钟紊乱、食欲不振、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低、甚至会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等。人际交往能力差会影响个性发展,如自卑、孤僻、产生焦虑感等,而长期焦虑压抑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虽然因人而异,但也不可小觑。因为焦虑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学习心理来说,焦虑会使留守儿童害怕学习、逃避考试,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经常发呆、思维停滞等;从生活意义来说,焦虑使得留守儿童无法正确的认识、评价生活中的某一情境,也就无法作出与该情境相适应的及时又有效的行为反应;从社会生活意义上来说,焦虑可以影响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格特性的形成,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发展到极端可能的各种焦虑障碍,如:认知方面的敏感、多疑、思维混乱,生理方面的失眠、胃口差,行为方面的逃避、退缩、缺乏各种行为技能等 [2] 。只有其思想转变了,才能配合辅导。
其次、制定周密的计划,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远离网络。我把系统脱敏法和厌恶法综合起来运用,与其家长配合,让他明白:父母不可能为他服务一辈子,他必须学会独立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开始让他周三、周六晚各上一小时网,由他父母陪着,不准打游戏,渐渐的是周六只上半小时,后来让他只要有上网的念头,就想象电脑键盘上有他害怕的大青虫躺在上面,而厌恶那个键盘。具体做法是:辅导第一周的学习、生活计划是我与其母共同协商为他制定,在学校有我监督实行,在家有其母监督实行;第二周的计划是在我们帮助下,陈辉自己调整制定的,仍然是我们配合监督实行;第三周的计划完全放手让他调整制定,由班级同学帮助监督实行。这样花费了近三周时间,终止了他成天想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的念头。
最后、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他的交际能力。崇高的理想即长远目标的制定是个体努力奋斗的动力,近期目标的达成是个体自信心的体现。因此我们帮助陈辉制定长远的目标、明确最近达到的学习目标、每天完成的学习、生活任务。让他学习上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缓和师生关系,生活上有问题请同学帮忙,当然自己能做的一定得自己做。其实从辅导的第一天起,我就安排了他同宿舍的两个同学与他同时进出做作业、吃饭、打扫卫生等。到了第三周陈辉已经有几个互相信任的同学了。一段时间后,陈辉说:“我以前就是朋友太少了,没人与我一起商量着学习、做事,遇到困难就想上网来逃避。有时候我也极力控制着自己不去想上网打游戏,但是好像有一种邪恶的力量,又似狂暴龙卷风在拉着我向那里跑,我挣扎过一次又一次,都克服不了贪玩的念头。现在想想,就是因为那时没有明确的生活、学习目标,整天懵懵懂懂混日子造成的。我现在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做,每时每刻都想着还有哪件事没做好,生活很充实,也没时间想上网的事了。”
这样经过时间的检验,我的辅导计划彻底改变了陈辉的人生态度,让他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生活很充实,远离了网络的诱惑,使身心健康成长。
总结和建议
其实青少年中大部分是因人际交往存在缺憾而被网络游戏俘虏的,若已经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我建议妨用陈辉的心理辅导方法,只要我们帮助协调好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及朋友的关系,这类青少年定会走出网络游戏的阴影,由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中来。
参考文献
[1]陈一筠 刘文利 《引领孩子度青春――孩子迷恋网络游戏》中国妇女出版社第115页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元认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固然很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在于人才的资源。总理曾经特别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是看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青少年群体是我们国家未来栋梁之才,是非常重要的群体。但青少年时期同时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健康的范畴已经扩大,需要恰当的引导。元认知是心理学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此,笔者从元认知理论角度分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的构建提出些建议,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1 青少年身心健康标准的范畴扩大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主要局限于机体的生理方面。无论是学校、老师、家长还是青少年本人,对健康的关心也都集中于在青少年身体发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标上,如身高、体重是否标准,身体是否残疾等。至于青少年在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往往为大家所忽视。但近年来,有关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就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了。今天的“健康”概念也不再局限于纯生理学范畴,而是拓展到心理学范畴,也不只是没有疾病,而更注重健全。正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那样:“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即为身心健康。”而所谓心理健康,确切的说就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个体在这种状况下能具有良好的适应,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笔者总结国内外专家的一些观点,归纳了当今世界的青少年面心理健康标准大致主要为以下七点:
①智力发育正常,一般是指智商(IQ)大于等于80。②心理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④有较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抗挫折能力。⑤情绪稳定愉快,懂得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⑥善于与人交往,能与他人合作,具有一定得团队精神。⑦有较强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所以,只有生理和心理双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真正符合身心健康的标准。
2 当前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并不乐观
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燕国才教授曾说过:“心理素质好似一个人的脊柱,如果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很多被赞为神童的孩子成长的实例,的确,他们从小就有高于一般人的智商。但据一些专家多年跟踪研究,得出结论表明并不是每一个超常儿童最终都能成功,大多数当年所谓的超常儿童往往到了成年后反而默默无闻,甚至一些人由于前后心理反差大而一蹶不振。只有那些心理素质好的最终获得了成功。又比如篮球运动员姚明,他虽然身高有优势但是他早期耐力和投篮准确率其实都很一般。现如今他通过多年努力,最终成为中国人在NBA的骄傲,这靠的是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些事例让我们知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多么重要!
然而也有一些事例让我们心痛。几年来,因各种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也常见诸于媒体报道中。中学生因厌学离家出走,高三考生因自觉压力大跳楼自杀;一位中学生甚至只因嫌母亲嗦就残忍杀害了母亲。最大的浪费就是人才的浪费。这样一些痛心事件的发生不仅让我们扼腕叹息,更给我们再度敲响了警钟:如果只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青少年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就会导致青少年种种严重问题的发生。
3 青少年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多元化
青少年还处于树立理想、增长知识、增强才能、培育情感、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恰逢各类矛盾碰撞、冲突最激烈的时期。[1]P19-20这种各种矛盾和困惑是来自多方面的。
首先,自身主观的因素。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也是人生的转折阶段,他们的身心、思想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幼稚逐渐过渡到成熟,自我意识在增强。青少年期虽然身心发展较快,但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成熟,缺少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这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甚至是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家庭的因素。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有时过多地关心孩子社会竞争力部分,提出“不输在起跑线上”口号。他们把自己相当大的心血和期望倾注于孩子的身上,将自己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的愿望加负于孩子。家长们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培养孩子,但是如果不注重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反而让爱成为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
再次,学习任务的因素。当前中国学生所面临的考试及升学压力可以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尽管各大高校已在逐步扩招,但我国高中、高校招生的人数与毕业生的人数之间存有的差距使中、高考仍然是无形的指挥棒,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为了让自己孩子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脱颖而出,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在课余时间进行诸如奥数、星级英语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青少年沉重的学习负担就可能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因此因为陷入痛苦的恶性循环中。他们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社会氛围中不恰当的比较。一方面学生有时无法认清学习的真正目标,过分注重分数,体会不到学习的初衷和兴趣。那么在重压之下,当一部分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的青少年,就可能会表现出消极情绪和反抗情绪,甚至采取极端消极的行为。
另外,客观环境的因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独生子女群体,从某些方面来说,独生子女比多生子女更以自我为中心,更难被管理和教育。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同辈关系相对单一易产生困惑。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形成各种问题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除此以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网络科技的冲击,多元文化的冲撞,让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法律意识、知识面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心理的困扰。[2]P53-54
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着青少年,元认知是当前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元认知理论对认识自我、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改善学习等方面有显著的帮助,从而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 元认知对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4.1 元认知的基本含义
元认知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心理学类刊物上出现的一组出现率很高的新概念。元认知这个概念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在20世纪70年代在他的《认知发展》书中提出的。它包括了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等诸多内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们围绕元认知理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元认知逐渐成为当前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约翰・弗拉维尔将元认知定义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他所指的元认知含义是个全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对知识的了解,即对认知的认知。约翰・弗拉维尔还提出元认知可以被概括为个人因素、任务因素和潜在的策略因素。元认知技能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如自我认识、自我指导、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等。现代健康的概念范畴已经不再局限于纯生理学范畴,而是拓展到心理学范畴。笔者认为元认知理论中的这种自我意识也是未来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所以元认知理论对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4.2 元认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元认知理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上文提到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可以了解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发生在认知方面尤其是在对自我人际关系、学习等领域的认知水平上。
由于元认知与自我认识程度密切相关。若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自我认识是很难成功的。所谓健康的自我认识,就是能正确认识自我,利用元认知理论,我们要学会看清自己,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又能接纳自己的短处,并根据自我认识水平对当下的包括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并在这个基础上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元认知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们主要生活情境就是学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独生子女群体,独生子女群体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同辈关系相对单一,就容易产生人际方面的困惑。笔者同时认为缺乏交往对青少年除了认知水平外,对其情绪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人类的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个体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情绪会对人的思考和行为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感丰富,好胜心强,情绪、情感变化急剧且易“心境化”,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4]P44-45青少年情绪一旦产生就会在以后较长时间内对个体情绪发生影响也容易感情用事。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的认清自己控制情绪就不利于与他人相处。所以人际交往中积极、全面、正确的认知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因此,从元认知这一角度来对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加以指导的话首先要调整认知的结构,增强其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青少年通过元认知理论可以对自己作深入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情绪特点,以便在与别人交往中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友好相处,改善人际关系。
元认知与青少年的学习策略的选择密切相关。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建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储存有组织的信息,并将教师教授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知识、技能。元认知是参与影响这一建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而已,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3]P107-109所以青少年应该意识到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出色的成绩,更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策略,使自己成为一个策略型的学习者。一个元认知高水平的学习者会随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这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在真正懂得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后的青少年在面临繁重学习压力时也会更加坦然了。同时元认知能通过影响个体情绪反映到学习领域的另一种方式是自我调控,这种调控就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对自己的情绪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例如,当一个中学生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学习成绩却总是差强人意,也许他一时都会感到情绪低落,但是若这个中学生能找出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并解决它从而取得进步。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他就会从原先的消沉中振作起来,总结经验与教训,抓住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扬长避短从而抱着一个平和的心境完成日后的学习任务。所以,一个学生如果其元认知水平较高,相应的他的自我管理、自我监测、自我调控的能力也较强,他的情绪也必定更健康稳定。所以笔者认为元认知理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优化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有显著的功效。因此,要通过恰当的引导促进青少年元认知水平的提高。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人才,对自我认知的认知能力又是未来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所以提高青少年的元认知能力是掌握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所以,元认知理念对如何引导和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家楣,贺雯.青少年心理与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20.
[2]李峻峰,李艳萍,吴光华.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8,2:53-54.
[3]王艳红,原晓林.元认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2):107-109.
自从开天地,人类对家的认识就在不断变化,对家的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家是人生的起点,家庭是未来成功者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奠定人才成长的根基。家庭中有哪些教育资源呢?父母的个性修养、家庭的氛围、教养的方式等都是极为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其中家庭成员的个性,家庭环境等为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性的教育资源;家庭成员的修养、家庭氛围的营造、教育方式的科学与否为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观性教育资源。这两种资源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1、父母的个性修养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父母的勤劳善良、正直无私、积极向上等良好品质带给子女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的父母必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2、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3、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义;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对青少年的教育宜及早进行,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自动逐渐发展而成,至青少年即大致定型,虽然进入成年期以后,性格仍将继续发展而产生若干改变,但这些改变只是程度上的,而非类型上的改变。
二、重视家庭教育资源作用,营造形成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的氛围
溺爱型、专制型、推脱型、残缺型的家庭易导致失败。反之,民主、和谐的家庭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1、以身垂范,营造良好家风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沃土,父母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学习和掌握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同时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尽早开发,加强教子意识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青少年时期乃至人的一生都有关键的作用。弗洛伊德强调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幼年的经验所决定的。因而,在家庭中父母要有强烈的教子意识,于点滴之中、于细微之处加强对孩子的启发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观念。
3、以理服人,寓教于乐以理服人的教育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就已很受重视,孔子对子路“晓之以理”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传颂。在家庭教育中,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以民主、平等、宽容的心态多和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烦恼,促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威力,培养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结构。
分类号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既是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又是中国特色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探讨。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前提,本文拟对此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必然涉及到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如下概念: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辩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
1.1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素质
概括地讲人的素质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从抽象的角度看,人(作为整体)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存在“物”(结构),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负或积极与不积极之分),但教育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体的人开展的。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的(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区分。心理素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们常说的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的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1.2心理健康素质与素质
关于素质概念,从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各自学科的性质作出了解释。生理学强调先天遗传特征,心理学强调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学则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1]。为了进一步明确素质的含义,我们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
关于素质概念,传统认为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2]。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素质概念的频繁使用,自然引发了对素质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学生自觉挖掘自身优势和特长,主动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适应能力。因此,素质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所谓的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所谓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教育实践领域对素质概念的完整理解应该是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3]。
从根本上讲,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作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清楚区分开来;作为社会人,其行为和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却很难严格区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行为和心理的内容结构也与生物和生理机构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脑的功能。而心理学和教育学使用素质一词,则主要是用来描述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特征。因此,此时使用素质一词解释和评价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是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仅指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指他能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去。可见,科学地理解素质,应强调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再来看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对素质概念的结构―功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康认知和健康个性两个内容。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质要素(健康认知要素和健康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到正确地评价和接纳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同周围的人关系和谐,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良好适应,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反之,则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质较差[2]。
1.3心理健康素质与人格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关系,根据我们和其他同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4]。在人格维度下,还可以分出认知风格、情绪调节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质、人格动力特点、性格倾向和自我意识等次级维度。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5];而心理健康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与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的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层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健康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健康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内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质而构成。
1.4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也是个体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们考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体现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至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7]。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既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顺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顺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8]。在这里,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适应状态,即顺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顺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综合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定义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
在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基础上,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问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我们试图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尔后对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质进行归纳,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的因素和维度。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当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合理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关于认知合理性素质特性,或者说情绪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从广义上看,可以把它纳入人格范畴进行探讨。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是聪慧性。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另外,元认知活动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9]。那么上述认知活动四个环节就表现了认知活动中的四种认知特性,即反映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元认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完整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人生态度、健康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卡特尔也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11]。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活跃也是核心的成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结合自我特征的含义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统合、自尊和责任感等。因此,个性完整性维度由个性动力特征因素、个性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健全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特征就是个人在意志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目的性、独立有主见等;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如主动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沉着镇定、果断勇敢等;第四,在经常的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有恒心,坚持性等。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素质中有关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方面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②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③自制性,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的行为两个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情绪协调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情绪特征就是个体在情绪活动时,在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分解为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两个方面。所谓情绪效价就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还是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非积极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消极情绪。所以,情绪效价可以分别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程度和调节的灵活性能力,由此,情绪特征可以由以下两个成分构成:①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及其比例。②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性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良好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基本的能力素质(认知维度)和人格潜质(个性维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张大均、冯正直等所认为的,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的形成,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13]。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品质系统,上述理论构想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 26(3): 56~62
2 林传鼎. 心理学词典.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6
3 王滔.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 张大均). 2002. 11~12
4 张大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4(1): 17~23
5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8
6 王卫. 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 青年研究, 1994, 6: 45
7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论文. 2001. 16~18
9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4): 890~895
10 伯文 L A. 人格科学. 周容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1 Cattell R B.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Penguin, 1965
关键词 青少年,适应,心理健康素质。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1]。
当前对适应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适应的研究。如王永丽、林崇德等人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聂衍刚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要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中学生[3]。这些关于适应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适应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关青少年适应的概念、结构和机制的研究。如陈建文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人际适应,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4]。陈君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中,将学校适应分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情绪状态四个方面[5]。黄希庭等人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6]。陈建文、王滔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贾晓波在“心理适应和本质与机制”中指出了适应的概念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做出解释[7]。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心理适应结构的某一种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缺乏对心理适应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研究,因而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适应特点。
鉴于此,我国学者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1,8,9]。并认为适应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而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角度重新厘定了青少年适应的结构,将适应分为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六个方面[1],并编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10]。本研究即以适应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适应的年龄变化特点。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采用张大均、江琦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该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6个维度,即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其中生理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情绪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人际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学习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社会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生活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量表条目采取4级评定,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适应得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低,越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适应状况越差,得分越高,越容易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适应状况越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分量表α系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10]。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适应状况整体特点
对参加调查的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7,标准差为0.40,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68~2.976。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061,峰度值为0.002,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青少年适应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适应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结果显示,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0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50%,有42082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0%。
3.2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特点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适应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56.04,p
3.3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3.3.1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理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56,标准差为0.644,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50~3.062。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生理适应较高,大学阶段下降明显,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64,p
3.3.2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情绪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45,标准差为0.512,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40~3.05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情绪适应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26.34,p
3.3.3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人际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34,标准差为0.55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29~2.939。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人际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21.93,p
3.3.4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学习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22,标准差为0.596,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16~2.927。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学习适应最高,初中、高中阶段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7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334.44,p
3.3.5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社会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0.57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95~3.00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社会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逐渐平稳,结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39,p
3.3.6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活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854,标准差为0.630,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848~2.86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生活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9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82.82,p
4讨论
4.1青少年适应的一般状况
在对44063名青少年适应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中发现,青少年的适应得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97,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在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仅占4.5%。其中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占调查总人数的2.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占调查总人数的2.5%;有42082名青少年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及社会大环境的培养过程中,对生理变化、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学习活动变化、社会和生活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4.2各年级青少年适应和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适应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又逐渐回升。这一变化趋势也表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维度上。根据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应状况将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却出现了初中、高中阶段适应状况相对较低,而小学五年级和大学阶段却相对较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相对都较简单,矛盾不多,压力不大,心理冲突较少,所以其适应状况自我感受良好。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变化通常会导致心理困惑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他们都面临中考与高考的升学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各种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到了大学阶段,尽管其生活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经历地各种事件有所增加,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还会不断产生,但这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相对已经成熟,能够更多的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其心理适应状况相对较强。从这里可以看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与大学生的适应,不是在同一水平的适应。也就是说,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只是低水平的适应,而大学生的适应才是高水平的适应。
在生理适应这个维度上,我国青少年适应状况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已处于青春前期,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家庭与学校开始注重青春期教育,使得这一阶段青少年对于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因而其适应性增高。而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重心是学习,沉重的学习压力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机会,从而使家长忽略了对他们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由于本次测验中所收集的大学生的数据大多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其他年级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这一结果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适应特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虽然生理心理发育均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较以前更广泛,并开始经历各种角色的转换。因而比较注重外在形象,从而造成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心理困扰。
5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我国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
(2)我国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适应水平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论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67~571
2 王永丽, 林崇德, 余国良.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1): 108~114
3 聂衍刚.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4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1
5 陈君.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咸宁学院学报, 2006, 1: 94~97
6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 贾晓波.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1, 1: 9~23
8 梁宝勇.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77~581
9 张大均, 冯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82~585
10 张大均, 江琦.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2): 81~84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TION ABILITY IN ADOLESCENT IN CHINA
Zhu Zhaohong, Shen Deli
(Academy of Psycholol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论文百事通究其原因,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本文仅从家庭因素方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如果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久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败。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缺损家庭、重组家庭、流动家庭等等。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长期相处、关系密切,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青少年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所以,要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
3.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面个方面。子女不但要从家庭里得到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需要从家庭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尤为重大。未成年的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能脱离家庭、父母而独立生存和生活,他们一步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不好,对他们的身心影响极大。如: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必然使自己的子女失去归属感,心理上失去支持和平衡,造成心理障碍,在学校可能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合群、自卑等异常现象。实践证明,生活在具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往往表现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人缘好、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等人格特征;生活在缺乏良好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则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对现实强烈不满等人格特征。可见,家庭生活氛围是比较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作为一个家庭,除了为子女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要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给他们一个民主、和睦和安定的家庭。
4.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庭教育和抚养子女的方式,是受教育者教养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养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不良的教养方式会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从现实情况来看,以下三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4.1专制粗暴型:父母专制、蛮横、任性、不讲道理,以圣人和教训者自居,忽视孩子人格的存在。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或者退缩心理,还会导致孩子产生撒谎、破坏,甚至偷盗犯罪等行为。
4.2冷淡型:一些父母因为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父母关系不良,导致对孩子管教不严、或者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私;胆怯、孤独等性格。
4.3溺爱型:主要体现在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从不违背孩子的意志,要什么给什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满足,直接受害的是孩子本身,孩子向父母提出的种种要求,父母从来都不加分析,一一照办。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则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自利、专横跋扈等性格。
5.家长自身素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1.引言
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但影响着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对在校园中学习的中学生带来诸多影响。学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课这类非升学科目非常忽视,使得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课外时间被诸多补习培训占用,无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导致当今的中学生长期运动量不足。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响似乎仅存于学术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较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虽在形态发育方面有所提高,营养状况方面显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方面均明显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辛自强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如性格、心理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应对方式以及人际素质和适应状况等[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2.1 转移注意力假说
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特别是情绪方面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体育锻炼对生理资源的占用能使个体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暂时忘却,或积极宣泄,体验锻炼的快乐感。Bahrbe等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径,避免深陷困扰[4]。
2.2 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
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马尔蒂森认为运动具有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体育锻炼通常涉及与他人共同参与,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任若鹏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常有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其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5]。
2.4 内啡肽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
2.5 认知行为假说
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完成锻炼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运动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对抵制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课程任务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更多的考虑了学业方面的因素。具体研究方面如下:
3.1 与抑郁、焦虑相关的研究
钱青文发现初中生较少进行有氧运动,学习和娱乐导致的久坐行为却不断增加,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相关密切[7]。邱远在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考察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周炼次数、次炼时间、运动强度和坚持程度对改善男生的抑郁有显著积极影响,喜爱程度和次炼时间对女生有显著作用;在焦虑方面,周炼次数的积极效果最明显[8]。
3.2 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孙利红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最强[9]。袁贵勇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预测作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宋锋在调查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家庭形式的体育锻炼上主观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与同伴一起、学校组织、单独一人;印证了中等运动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果[10]。
3.3 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
戴丽玲的研究显示,不同锻炼次数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时间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1]。欧阳翠云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心理韧性,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积极认知、自我悦纳、情绪的稳定与控制上;体育锻炼可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12]。
3.4 与整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
蒋碧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13]。蔡赓发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后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14]。卢宏伟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尤其在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等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明显差异[6]。
4.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对相关文献整理后发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中学生中效果显著,体育锻炼水平高的学生更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和更强心理韧性,总体上显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学者采用相关研究方式,少有干预方法的研究。因此,国内鲜有能成功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在考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加强干预模式的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 41(11):69 -78
[2] 王永丽,俞国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鹏.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7(5):61-62
[6] 卢宏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5-7
[7] 钱文青,孙莹,王彩红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远.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4):1-4
[9]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36-39
[10]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7-39
[11] 戴丽玲.身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内江科技,2010,6:164-165
[12]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43-44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人格五因素
前 言
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并不是独立发展的。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除家庭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影响人物就是教练员。由于单独考察每个因素并不能揭示因素水平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将教练领导行为、社会适应、人格等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察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动员社会适应相关研究
对社会适应行为最先展开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Leland(1973)。社会适应,简而言之,就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对于什么是社会适应,目前还存在争议。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在特殊教育与临床领域,研究者通常从适应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社会适应。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更习惯用“Social Adjustment”来表社会适应。然而,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似乎并不重视对社会适应的内涵进行界定,而只是对社会适应良好或不良的特征进行描述。
陈建文(2003)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从个体对特定情境的适应过程分析入手,对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分析。聂彦刚(2005)以AAMR为理论依据,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个体如何运用内部心理资源,适应自我发展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社会环境的活动过程,是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在自我的监控下,充分发挥智力(认知)、人格(非智力因素)、知识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功能,以实现个体与社会环境协调的心理机制系统,包括良好适应行为和适应不良行为两个方面。杨彦平(200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个体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出发,认为社会适应首先是一种心理适应或人格适应,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系统对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与调节过程,需要一定的心理资源和应对的机制。
青少年运动员有别于普通中学生,他们在兼顾学业学习的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竞技领域。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侧重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的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余益兵(2009)对社会适应的解释,认为正确理解社会适应的内涵需要考虑:1)社会适应的文化期待性,2)社会适应的年龄特性,3)社会适应的内容领域,4)社会适应的自我同一与社会和谐的统一,5)社会适应是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的统一,即将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顺应环境、调控或改变环境或自我,最终达到与社会保持和谐、平衡关系的状态,它包括自我系统的和谐和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两方面。
二、人格五因素与青少年的研究
人格是一种稳定的个体变量,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会有所不同。研究表明,五因素结构能较好解释儿童青少年的人格特点。李彩娜等(2005)在研究中探讨了人格五因素对师生关于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外向性、开放性、谨慎性和师生关系中的冲突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著预测效应。除了外向性,人格的其他4个因素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宜人性和谨慎性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情绪性和开放性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张秋凌,邹泓,王英春,2006)。
三、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状况的总体特征
青少年运动员的社会适应不容乐观。表现为积极适应得分较低,而消极适应得分较高,说明在两方面的适应问题上,青少年运动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社会适应水平有待提高。
余益兵(2009)在关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中发现,其发展有三个显著特点:非均衡性、非同步性和性别差异。但本研究中,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的年级、性别差异不显著,而运动等级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青少年运动员生活环境的独特性。与普通中学生在教室学习不同,本研究选取的青少年运动员均以训练为主。他们每天多数时间活跃在训练场上,而平时的训练上,教练员更多关注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而对于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关注较少。也就是说,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以训练为主的生活环境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较大(王英春,褚跃德,郭璐,2009)。进一步探讨有待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支持。
因此,在自我肯定、自我烦扰和积极应对维度上,有运动等级的青少年运动员得分显著高于无运动等级的青少年运动员。也就是说,优秀的运动员在积极适应方面表现良好,但也在消极适应方面存在问题。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运动员在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提示我们,为了让青少年运动员更好的成长、取得成绩,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的问题都要需要重视。
作者简介:周开祥(1989-),男,汉族,重庆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建文,王滔(2003).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4),90-9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4.004
1引言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很显然,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因素、内在与外在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品质或特性。张大均,冯正直,郭成和陈旭(2000)曾对心理素质的结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心理素质涵义和实质的探讨为出发点,将学生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二十二种成分。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它调节着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众多研究均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Erin(2016)发现,卵巢癌患者寻找社会支持作为应对机制,是保障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胡军生和王登峰(2006)采用横向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192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被试两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梁雅丽,姚应水,石玮和杨瑞(2013)通过对贫困大学新生的研究表明,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性因素,积极利用支持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正性因素;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宋广文,骆风,周方芳,2014),心理素质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心理健康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王鑫强,张大均,2012)。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王沥滢,孟勇,王超明,2016)、同伴关系与自尊(刘广增,张大均,潘彦谷,陈万芬,马原啸,2016)、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程刚,刘广增,2016)等均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未有与社会支持直接相关的研究。
父母养育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李路荣,范兴华,2008)。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Dwairy,2014;Mark & Benjamin,2015),与父母关系融洽的学生在中年时期患躯体疾病的概率远低于不融洽的学生(Russek & Schwartz,1997)。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和重要他人,在孩子的心理素质发展及压力应对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及在不同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决定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因素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而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性意见。
2方法
21被
对320名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为310份,其中男生103人(33%),女生207人(67%);大一83人(27%),大二52人(17%),大三46人(15%),大四97人(31%),大五32人(10%);文科63人(20%),理科85人(27%),工科45人(15%),医学92人(30%),艺体25人(8%);城市户口119人(38%),农村户口191人(62%);独生子女98人(32%),非独生子女212人(68%);单亲家庭27人(9%),其中母亲抚养14人,父亲抚养13人,非单亲家庭283人(91%)。
22工具
221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分量表,共31道题,5级评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89、078、075和078(张娟,苏志强,张大均,2016)。
222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s-EMBU-C),共21道题,其中拒绝维度6道题,情感温暖维度7道题,过度保护维度8道题。三个维度的再测信度在070~081之间,校标效度在082~093之间(蒋奖,徐峥嵘,蒋必菁,许燕,2010)。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1994)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条目,其中主观支持4道题,客观支持3道题,社会支持利用度3道题。多年来,此量表被多次应用,有良好的信效度。
3结果
3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状况
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除母亲拒绝维度外,其他维度均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p
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亲拒绝维度在性别和专业上的主效应显著(p
32大学生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
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父母情感温暖进入回归方程后,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说明父母情感温暖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06*251)/076=020。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
4讨论
41不同被试变量中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状况
家庭环境是个体出生后首先接触的微观系统,对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除父母拒绝维度外,其他维度均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这与李娜(2010)、万国强(2006)的研究基本一致,即完整家庭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一致性更强,单亲家庭的监护人在给予孩子更多情感温暖的同时,也存在过度保护现象。男生在父亲拒绝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社会和家庭对男生的社会角色定位有关,“穷养儿子富养女”、“男儿有泪不轻弹”等思想影响了父亲对男孩子的教养方式。此外,医学专业学生的父亲拒绝显著高于理科专业,说明医学生不但承担着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且也承受着家庭更高的期望。
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和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是因为非独生子女有更多的兄弟姐妹,有更多的支持来源,而且在与兄弟姐妹的合作中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更好。农村学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可能与农村学生一旦考上大学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学生也更能体会到自我价值,提升了主观支持有关(董增云,2007)。大一与大二学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表明家长和老师更加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相应地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专业方面来看,工科生显著低于医学生,医学是个特殊的专业,不仅学制五年,毕业后还需规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学校、社会、家长都很重视医学生的学习,并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42大学生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及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与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并对心理素质适应性有显著预测作用。说明父母尊重、理解、关怀的教养方式有助有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父母拒绝、过分关爱的教养方式会降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抗挫能力,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也与程灶火、金凤灿、王国强、张茹和刘新民(2016)对中国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研究结果及Amina,Fons,Vande,Penny和Weny(2015)的印尼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和总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总分均有预测作用。说明学生得到的支持越多,抱负性水平越高,自信心和求知欲越强,挫折耐受性越强,无论是认知、个性还是适应性都能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促进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外部因素,其中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和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低水平的社会支持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在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也即父母情感温暖通过影响大学生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其心理素质。马存燕(2007)曾提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说明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乐观地看待事物,更容易感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关爱与帮助,也提升了大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的信心和能力。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Dwairy,2014;Mark & Benjamin,2015),是通过培育孩子良好的认知能力、个性品质而对孩子的各项行为产生影响。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关怀可以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更深刻的自我认识,有更高的自我评价和人际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客观支持,与此同时,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大大提高,因而心理素质水平也较高。
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学校要注意提高孩子对支持的利用度,家长要学会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一个有爱的、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总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助推作用、社区的强化作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推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万芬, 张大均, 潘彦谷, 程刚, 刘广增 (2016). 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 39(6), 1282-1288.
程灶火, 金P灿, 王国强, 张茹, 刘新民 (2016).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的影响及影响路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2), 287-292.
董增云 (2007).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 (20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105-110.
胡军生, 王登峰 (2006). 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4), 387-390.
蒋奖, 徐峥嵘, 蒋必菁, 许燕 (2010).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初步修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1), 94-99.
李娜 (2010). 单亲、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西大学.
李路荣, 范兴华 (2008).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关系.精神医学杂志, 21(1), 29-31.
梁雅丽, 姚应水, 石玮, 杨瑞 (2013). 贫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34(6), 746-747.
刘广增, 张大均, 潘彦谷, 陈万芬, 马原啸 (2016).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同伴关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9(6), 1290-1295.
马存燕 (2007).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3), 279-283.
宋广文, 骆风, 周方芳 (2014). 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65(3), 48-53.
万国强 (2006). 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
王沥滢, 孟勇, 王超明 (2016).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4(1), 51-54.
王鑫强, 张大均 (2012).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构建对PTH和DFM的超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8(6), 67-74.
肖水源 (199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 4(2), 98-100.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2000).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6(3), 56-62.
张娟, 苏志强, 张大均 (2017).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待接收刊.
Amina, A., Fons, J. R., Vande, S., Penny, H., & Weny, S. (2015).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urban Indines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4(9), 1-13.
Dwairy, M. (2014). Parenting styles and mental health of PalestinianArab adolescents in Israel.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41(2), 233-252.
Erin, M. H. (2016).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Examining the role of emotional and instrumental social support seeking. Psychology, Health & Medicine, 21(5), 551-561.
Mark, R., & Benjamin, M. K. (2015). A crosssection I investigation of parenting style and friendship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mental health in a university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14(1), 1-11.
Russek, L. G., & Schwartz, G. E. ( 1997).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aring predict health status in midlife: A 35-year followup of the Harvard Mastery of Stress Study.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 1-13.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