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少年心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常常使教师和家长表现出难以应对的困惑,以致使他们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便值得我们正视和探讨。本文阐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质,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种种体现,论述了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和家长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正使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它的对策等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突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进行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这些有关“我”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记日记是他们的明显表现。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稳定。这一时期,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逆反心理”期。
关于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简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因此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是不正确的。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出现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
1.主观因素
(1)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及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当家作主,从而摆脱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现自己的非凡与成熟,因而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为成人们所重视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才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与外界对峙的局面,从而确立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2)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持己见,走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综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加上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学习中提出一些与师长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设想和看法,并亲于尝试一些在教育者看来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以满足个人(社会)的某种需要为前提的。在学生还没有产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此外,当学生产生一定需要以后,对他们提出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于被接受的。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们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tb。有人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他们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
第三,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着他们,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tb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式、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比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不正之风,都可能影响敏感的学生,以致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总之,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也同样是教育学生所不可忽视的。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对同辈群体的依赖。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问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正确对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正常表现,是青少年中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一时期,教师应“对症下药”,不应盲目作为。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对待其逆反心理行为,与他们做朋友,是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上下课时间,对有逆反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多种正规的方式了解其tb理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找个别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发现其反常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盲目指责、批评学生或不尊重学生。
2.以情动情,消除疑虑
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象都说明,感情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与做法。而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处于“反抗”时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师对感情的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们的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和偏激的行为,而应做到以情动情,以心换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从而对教师消除疑虑,真正从内心接纳教师、与他们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忧与愁,这将有利于改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创造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重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要认识一致,互通信息,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极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学校可通过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我们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要竭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处处感到是温暖、处处感到是关心。从而严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规范化,以此来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疏导
我国有关机构近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例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使自己有开朗的性格和社交能力,怎样使自己出类拔萃、怎样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走出“误区”,怎样才能使自己多些欢快幸福,少些烦恼忧愁,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时时面临而又必须经常解决的问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选择和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可能困惑更多,更迫切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心理纠葛”,了解和掌握自我心理控制与训练的方法及策略。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心理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自发加以限制和调控,主动热情地开展有意义和有益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意义和有害的行为,长此以往,就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
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接受师长指导和通过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进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具体地讲,对现代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主要是为了解决:l心理成长问题
通过有目的的全面训练,掌握正确的日常行为策略,以促进自身人格系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成长。2心理缺陷问题
个体已知自己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有某些缺陷,并且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已有比较迫切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采用某些相应的正确行为策略和矫正方式,以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念、情绪和行为。3心理障碍问题
个体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一重要的心理活动侧面发生危机,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开展正常的接触、交流,甚至有心理变态倾向。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接受专家的指导性训练或逐步开展自我训练,逐步纠正其心理状况与外部人际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不恰当的观念和行为反应方式,通过调整其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和其心理对外界的和谐适应。4挖掘心理潜力问题
潜能是人类最大的宝藏。然而,由于情境上的限制以及个体长期以来缺乏潜能意识,未予充分挖掘。人的一生训练越多,自我活动越活跃,则所接受的刺激越丰富;自身能量释放得越充分,则本体训练的强度就越充分,潜能被开发的也就越多。因此,经常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地自我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
就学校教育而言,怎样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呢?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
其次,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宁静的心理与饱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这也是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增强学生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学生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四,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巧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随着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高度发展,也带来了心理学方法,包括心理训练方法的更新。现代心理学十分注重运用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移植其他不同学科而形成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1物理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强调运用物理学的语言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强调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强调环境以及环境调控对人的影响作用。为了增强心理训练的效果,训练活动中,个体应自觉遵循心理物理学的原理,注意调控环境力度与自身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地投入周围客观环境之中,注重主动接受和承受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强自己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方式等素养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2生物一心理法
这一方法重在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揭示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机理,在身心统一不可分的原理指导下,致力于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生理素质,进而达到改变和改善人的心理素质。这是现代心理训练中应高度重视和积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高度重视科学进食、体育锻炼,以及食物治疗、药物治疗等等,都是自我改变生理状态,强化生理功能,进而优化心理素质的体现。实践证明,这些自我活动,如果能遵循科学原理,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将具有显著的“激发性”,不仅是引起积极活动的原因,而且是引起行为抑制的原因。不断地训练和强化,能够显著地增强人的心理功能,使人的某些优良心理素质得到稳固的提高与发展,不良心理品质得以逐步“淡化”和消除。3信息加工方法
传统心理学秉承因果诊断治疗模式,过多考虑个案消极方面,未能从整体生态的角度探讨个人与环境互动与发展对个体复原的作用。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即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人类的失败上,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从一个人正向、积极的能力与特质,从增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动力过程给个人带来的能量方面来研究。由于传统心理学研究对人类积极品质缺乏探究,因而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个体心理问题。事实上,创伤后心理健康研究应该更多思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在于帮助公众更健康、更美好地生活。积极心理学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应运而生。积极心理学从积极心态出发要求人们解读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积极力量和品质,我们目的就是协助他们发挥这些品质的作用,达到改善创伤后生存状态和心理困扰,实现幸福生活与快乐心态。已有研究表明,拥有积极观念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更好,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不顺心以及各种丧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从应用视角看,积极心理学就是强调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和方式看待问题、困难和挫折。面对现代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埋怨,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不如意,那么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受这种不如意。我们都在说一句话:“态度决定命运。”积极的心态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而无论是正常、平凡的生活,还是经历过变故和灾难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改变。
二、创伤中的心理复原力
(一)复原力的产生与实质
如上所述,传统心理学一直认为,消极的经历一定会导致消极的发展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面对同样重大压力事件,青少年及成人产生反应和后果并非完全相同。即“有些人不会出现明显的身心状况甚或崩溃的现象,而有些人即使在微弱的压力情况下则出现情绪困扰”。甚至“有些人在出现压力症状反应前,其人格特质已有某种程度的异常”。这种发现提示我们:个人对环境的知觉、建构与反应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差异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建康和行为反应的表达层次?早在20世纪70年代,个体面对创伤事件所表现出系列心理反应的这种差异,引起研究者对人类应对创伤能力的高度关注。复原力(resilience)的定义因强调的侧面不同而不同。我们认为,复原力是指个人具有或学习到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或行为会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保护个人不受压力或挫折情境的影响,使个人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因之发展出健康的应对行为。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在困境中迅速崛起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帮助人们克服压力和挫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这一能力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根据后天的训练加以巩固和提高的。当遭遇创伤性事件时,一个拥有复原力的人,不但能缓解压力而且能从压力中学习,使自己更加坚强。复原力一直存在于人的心底深处,平时不大会注意它,但是一旦面临压力和挫折,复原力将帮助人们减轻痛苦。近年来,复原力在许多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强调在理解个人成长和发展时要多关注优势而不是劣势,重点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强调要充分发挥个体积极能动性,要着重关注人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
(二)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
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备的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个体安全、情感支持、沟通、认同、解决问题等保护作用,使个体修正对危机情境的反应。个体在危机中拥有越多的保护因子就越能促进复原。心理学家Konrad整理出以下几种复原力保护因子:与父母维持良好的关系;有自我价值感;能与他人合作;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信任他人;有内控性人格;有问题解决能力;有思考的能力;具有幽默感。台湾学者萧文教授认为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有7种:(1)具有幽默感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件;(2)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做适度分离;(3)能自我认同,并具有独立控制环境的能力;(4)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5)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7)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三)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是指在个体以外的环境中,能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适应不良结果之因素。因此,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就是指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中所拥有能促进个体复原的因素。家庭是影响个人面对困境复原的重要因素。家庭提供和谐的气氛有利于个体复原力的提高。和家庭有关的保护因子有:父母有爱心的家庭观;对孩子足够重视;家庭凝聚力;家人与朋友的非正式和多代间的感情亲密程度;压力较少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具有坚强的信念以及控制生活的能力;对不同活动都建立或维持常规。学校和社区的保护因子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积累成功积极的经验,发展与教师的良好关系,与同学有成功的社会关系。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在外在保护因子中,情感的连接是重要的,而关怀和支持是情感连接的重要因素。
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干预
(一)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传达积极的生活理念———感谢命运,我们还活着,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灾难,面对明天
创伤后,青少年看到的到处都是破败的场景,有可能是倒塌的房屋,也有可能是残缺的尸体,体验到了大部分都是消极的情绪,悲伤、失落、焦虑、抑郁、恐惧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才能让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呢?这就需要一些小的、细微的东西了。比如说对地震中幸存的青少年进行的心理干预中,治疗者和亲友们在表达情感上的安慰与关心的同时,可以轻轻握住他们的手或保持其他的身体接触,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他并非独自面对不幸,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与现实状态的联系,不至于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故去的亲人上,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再如,我们的总理,在汶川大地震的现场,面对一张惊慌失措的刚刚从废墟里刨出来的小脸孔,他上前亲吻了他,这个也很重要,第一时间把这种生存的信心,希望和鼓励,最早时间给那个患者,使他有了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还有废墟中刨出来的人,上担架的时候,盖上被子,适当给躯体以抚慰,公安干警翘起拇指,像我们的总书记脱了鞋坐到病人的床铺上去,这些很多都是传达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具体方式。
(二)培养青少年积极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积极品质,努力寻求并培养青少年身上的积极品质,如乐观、聪明、努力等等
记得一句话说:“忘记就是铭记。”我想这句话在这里可以这么说:“真正的治疗不应该是克服失落、恐惧等等消极的情绪,而是建立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对创伤人群的积极教育,一方面对青少年创伤者各种积极品质的予以发掘,另一方面要在现实生活中培育这些积极品质,从而达到培养积极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积极品质。即创建一种积极主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发挥每个人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同时,灾后积极人格特征的建立还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方法进行干预,比如鼓励、肯定培养爱的能力(爱自己以及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等等。这里要注意的一点,跟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体会到的是同一个道理:赞扬的力量总多于批评。例如,如果我们长期赞扬一个人一些平时很正常的动作的时候,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乐观、自信。我们相信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三)构建积极的社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