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豆营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创新营销,业务
一、案例背景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48万平方千米,幅员6.8亿亩,耕地面积约1.7亿亩,其中粮食作物1.3亿亩。全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杂粮为主。全省叶面肥年使用量约1万吨,销售额约1亿元,叶面肥市场前景广阔。
2、喷施宝项目是中国邮政公司统一签订的项目,具有体积小、施用简单、便于操作、经营风险低的特点,适合刚进入农资市场的邮政职工宣传推广。
二、营销策略
自2005年开展农资分销业务以来,我省本着转变观念认识到位、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创新思路宣传到位、打造品牌服务到位的营销思路,采取边调研边分析、边宣传边推广、边总结边推进的工作方法,推动了喷施宝分销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营销策略是:
1、宣传策略。本着“不求人人使用、但求人人知晓”的原则,我省因地制宜,采取制作墙体广告,播放媒体广告、媒体新闻,制作商信,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片,充分利用流动集市等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大力宣传喷施宝的优势、特点及效能。一是组织人员深入村屯,挨家挨户的走,直接与农户接触,边走访、边宣传、边讲课、边销售,入户率达到87%。二是利用农粮直补金的契机,制作了板式广告222500张,由农村财政所代为张贴,并随存折为每个农户赠送邮政农资分销业务的宣传折,宣传喷施宝。三是随集而动,哪里有集市,就把彩虹门支在那里,把条幅挂到那里,把产品摆到那里,把宣传单发到那里。四是利用县乡召开农村工作会、会计培训班、村长支书会议等有利时机,到现场宣传喷施宝。七是将喷施宝产品及服务“三农”的有关内容编成二人转,在各乡镇、农场演出。并将二人转刻录成光碟,发到各支局、“三农”服务站进行播放宣传。截止到目前,全省制作墙体广告13770块,条幅125199条,刻录光碟23万张,发放宣传单185万份。
2、培训策略。以会代训、自办报刊等形式对分销人员及三农服务站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厂家的技术力量和聘请的农技师,对三农服务站、代办人员、支局营投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分层的技术培训,深入村屯对农民进行农技知识培训。有些局还创办《服务三农资讯》,《三农之友》、《明义邮政服务“三农”信息报》等咨讯,刊登全国农业发展信息,邮政分销的农资、农药产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科学种田小常识,以及气象预报、灾情预警等相关农业信息,设专家答疑解难专栏。通过农村支局或“三农”服务站赠阅给广大农户,帮助农民掌握科技种田常识。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认可邮政服务。全省自办报刊发行1224期,发行邮政服务“三农”信息报达2225万份。
3、示范效果拉动策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田间做实验”,各局选取大豆、水稻、玉米、蔬菜、瓜果等不同作物种类,精选位置比较醒目的道路两边、乡村地头、农家小园、邮政局所院内等不同地点广建试范田,竖立试范田标识,组织农民现场参观试范田的对比效果,让农民从心理认可喷施宝,每年全省建示范田过万块。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使用效果,我们采集典型农户的示范效果,制作了宣传光碟,发到各支局、“三农”服务站进行宣传,有效地促进了下一年度喷施宝产品的销售。
4、技术服务策略。我们在推广喷施宝的同时,还把病虫害防治放在首位,在病虫害多发时期,我们分销人员、农技师和三农服务站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及时帮助农民治疗庄稼病虫害疾病。各局还制作了便民联系卡,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我省农民地多,喷施叶面肥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解决喷施难题,各地市县局纷纷自筹资金购置喷施设备,为农民开展“代喷服务”。良好的技术服务得到农民的信任,使全省喷施宝销售突飞猛进。论文大全,业务。。
4、激励策略。为了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我省制定了喷施宝促销、攻坚活动方案,制定了透明度高,颇具吸引力的鼓励政策,设立了农资分销配送达标奖、突破奖和超常突破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奖,还设立了优秀三农服务站,优秀农技师,喷施宝分销骨干县,喷施宝分销状元,优秀支局长,优秀投递员等奖项,分别以现金、机动车、旅游等形式作为销售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分销人员及“三农”服务站人员的积极性。
三、营销成果
1、2005年以来,我省共分销“喷施宝”546.86吨,每年的喷施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
2、通过喷施宝的分销,锻炼了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
建立了一批精品三农服务站。
3、 使用喷施宝,农民增产增收达到20%以上,树立了
邮政分销农资的品牌形象,为发展其他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文大全,业务。。
四、营销体会
1、领导重视是业务发展的保障。我省的喷施宝分销工作,得到了省公司的领导和各地市县局的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地市县局都将喷施宝分销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业务收入的增长点,为业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2、服务营销是产品推广成功的关键。无论是请厂家、专家或政府联合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技知识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病虫害,还是为农民提供代喷服务。这些增值服务都让邮政分销的产品具有着持续的竞争优势。论文大全,业务。。
3、渠道建设是业务发展的基础。凡是三农服务站建设
好的局,喷施宝销售都很好。因为三农服务站了解农村,贴近农民,掌握农民购买信息,知道农民使用习惯,并能及时将喷施宝送到农民家中。而且三农服务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建网点数量,依靠点多面广的优势,能够扩大喷施宝的分销规模。
论文在分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的基拙上,探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调整,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和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
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压力
1990年前后,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苹果、烤烟等国内价格普遍低于国际价格,比较优势明显。但近十年来,农产品成本年均以约10%的速度递增,致使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60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日益减弱,只有大米、生猪和苹果、烤烟仍有比较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调控主要依赖许可证、进口配额、检疫标准、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经营等非关税措施进行,关税措施主要用于配额数量之外的农产品,配额内税率普遍很低。根据乌拉圭(农业协议》和《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我国加人WTO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利影响主要有:1.贸易措施关税化影响。由于谈判基期1986--199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关税化后的关税等值为负值,这使我国不仅失去非关税措施这一传统屏障,而且因关税减让幅度过大而失去高关税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通过和缔约国谈判上限约束关税和靠关税化的“例外条款”应对。据《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加人WTO后农产品进口的关税总水平要从2001年的2196削减到2004年的17%,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削减到14. 5 %。特别是大豆,因税率降到3%,且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加上关税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内市场20%左右),加入WTO后受到的冲击很大,2001年,大豆进口创历史最高纪录1440万吨;2.配额扩大影响。WTO《农业协议》规定关税化后市场准人机会不低于减让基期国内消费量的3%,在减让期结束扩大到5%,这对我国粮棉油进口不利。1994 -1998年,年均进口小麦、玉米、大米合计661.5万吨,加人WTO后,初始年配额多增进口976.9万吨,2004年多增进口15541万吨。专家估计,仅小麦至2004要损失60亿元,有近300万麦农要离开麦田生产。棉花生产因最终配额与以往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2004年配额数量相当于1998年国内产量19. 8%,因而所受影响比谷物更大。植物油情况与棉花类似,国内生产受到影响很大。据中国加入WTO农业专家组利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开发的“中国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 ( CATP )测算,至2005年,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的比较优势将分别下降21,19 % ,16. 36%,21.36 % ,40. 83%和13.21%,使这些产品更加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对生猪、大米、烤烟、甘蔗、苹果的国际竞争力也有一定的冲击。
二、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调整
1.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按WTO农业国内支持总量AMS的“微量允许标准”(发达国家为5%,发展中国家为10%,中国人世谈判为8.5%),我国可有基期(1986一1988年)农业总产值8.5%,即412亿元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农业生产性补贴)。除去可豁免的AMS部分,近年AMS占基期农业总产值仅有2%左右,即还有约315亿元的农业国内正支持空间。这为我国扩大实施“黄箱政策”(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生产投人补贴、牲畜数量补贴、贷款补贴等),减轻粮棉油等比较弱势农产品的成本压力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我国传统的农业国内支持“黄箱政策”主要以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贷款补贴(贴息贷款)为辅。价格补贴大多用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我国对农产品价格支持的另一途径为粮食的垄断性保护价收购。据《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加人WTO后不能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只是保留今后出口补贴权利。因此,我国通过保护价收购支持农产品价格在加人WTO后将被取消。加人WTO后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的构建应把重点放在加大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生产投人补贴上,同时扩大黄色补贴范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对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等实行补贴,以此来达到优化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结构,提高补贴效率,并借鉴国际经验,减少农民收益较少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
2.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WTO《农业协议》中有一些条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保护,如“特殊保障条款”、“特殊和差别待遇”、“特别处理”、“微量允许标准”等。灵活运用这些条款,能够采取恰当的调整措施减少某些农产品的过度进口,并能有效地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措施保护。WTO《农业协议》有许多“灵活”操作空间,如关税配额管理,WTO各成员就有应用关税、拍卖、先到先得、按历史记录等多种管理办法。因时因地管理好我国的关税配额,能减轻进口农产品对同类产品生产的冲击。并尽快建立起综合协调、适时高效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体系。如加强农产品出口信贷支持;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比率,加大对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支持;制订、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立法。这三种手段可作为抵制国外产品进口冲击的强力“武器”。
3.建立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加强农业投入保护,增加农业保护力度。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的12项措施我国还有6项空白。在农业科研、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补贴、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地区发展补贴等方面还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是间接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的有力措施。应从主导、控制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向管理、服务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转变:
论文摘要:在分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的基拙上,探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调整,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和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
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压力
1990年前后,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苹果、烤烟等国内价格普遍低于国际价格,比较优势明显。但近十年来,农产品成本年均以约10%的速度递增,致使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60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日益减弱,只有大米、生猪和苹果、烤烟仍有比较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调控主要依赖许可证、进口配额、检疫标准、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经营等非关税措施进行,关税措施主要用于配额数量之外的农产品,配额内税率普遍很低。根据乌拉圭(农业协议》和《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我国加人WTO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利影响主要有:1.贸易措施关税化影响。由于谈判基期1986--199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关税化后的关税等值为负值,这使我国不仅失去非关税措施这一传统屏障,而且因关税减让幅度过大而失去高关税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通过和缔约国谈判上限约束关税和靠关税化的“例外条款”应对。据《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加人WTO后农产品进口的关税总水平要从2001年的2196削减到2004年的17%,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削减到14. 5 %。特别是大豆,因税率降到3%,且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加上关税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内市场20%左右),加入WTO后受到的冲击很大,2001年,大豆进口创历史最高纪录1440万吨;2.配额扩大影响。WTO《农业协议》规定关税化后市场准人机会不低于减让基期国内消费量的3%,在减让期结束扩大到5%,这对我国粮棉油进口不利。1994 -1998年,年均进口小麦、玉米、大米合计661.5万吨,加人WTO后,初始年配额多增进口976.9万吨,2004年多增进口15541万吨。专家估计,仅小麦至2004要损失60亿元,有近300万麦农要离开麦田生产。棉花生产因最终配额与以往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2004年配额数量相当于1998年国内产量19. 8%,因而所受影响比谷物更大。植物油情况与棉花类似,国内生产受到影响很大。据中国加入WTO农业专家组利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开发的“中国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 ( CATP )测算,至2005年,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的比较优势将分别下降21,19 % ,16. 36%,21.36 % ,40. 83%和13.21%,使这些产品更加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对生猪、大米、烤烟、甘蔗、苹果的国际竞争力也有一定的冲击。
二、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调整
1.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按WTO农业国内支持总量AMS的“微量允许标准”(发达国家为5%,发展中国家为10%,中国人世谈判为8.5%),我国可有基期(1986一1988年)农业总产值8.5%,即412亿元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农业生产性补贴)。除去可豁免的AMS部分,近年AMS占基期农业总产值仅有2%左右,即还有约315亿元的农业国内正支持空间。这为我国扩大实施“黄箱政策”(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生产投人补贴、牲畜数量补贴、贷款补贴等),减轻粮棉油等比较弱势农产品的成本压力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我国传统的农业国内支持“黄箱政策”主要以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贷款补贴(贴息贷款)为辅。价格补贴大多用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我国对农产品价格支持的另一途径为粮食的垄断性保护价收购。据《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加人WTO后不能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只是保留今后出口补贴权利。因此,我国通过保护价收购支持农产品价格在加人WTO后将被取消。加人WTO后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的构建应把重点放在加大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生产投人补贴上,同时扩大黄色补贴范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对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等实行补贴,以此来达到优化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结构,提高补贴效率,并借鉴国际经验,减少农民收益较少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 2.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WTO《农业协议》中有一些条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保护,如“特殊保障条款”、“特殊和差别待遇”、“特别处理”、“微量允许标准”等。灵活运用这些条款,能够采取恰当的调整措施减少某些农产品的过度进口,并能有效地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措施保护。WTO《农业协议》有许多“灵活”操作空间,如关税配额管理,WTO各成员就有应用关税、拍卖、先到先得、按历史记录等多种管理办法。因时因地管理好我国的关税配额,能减轻进口农产品对同类产品生产的冲击。并尽快建立起综合协调、适时高效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体系。如加强农产品出口信贷支持;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比率,加大对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支持;制订、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立法。这三种手段可作为抵制国外产品进口冲击的强力“武器”。
3.建立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加强农业投入保护,增加农业保护力度。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的12项措施我国还有6项空白。在农业科研、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补贴、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地区发展补贴等方面还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是间接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的有力措施。应从主导、控制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向管理、服务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转变: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论文关键词: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核心系统
食品产业集群是河南省第一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国市场每销售3.5包方便面,其中就有一包来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出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食品产业集群是河南省产业集群中的重中之重。
一、产业集群结构理论中核心系统的重要地位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认识的深入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竞争实力的展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逐渐明朗起来。到目前为止,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从结构方面来分析。“结构理论”强调产业集群的关系导向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由内到外、由低级到高级变化的动态过程。学术界有一些学者从结构的观点去解释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该种观点可以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类。
1、横向结构观点。Tracey等(2003)指出,功能差异化程度和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化、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
2、纵向结构观点。结构观点较横向结构观点更富有逻辑性和可区分度,是本论文在进行研究时主要采用的观点。结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由企业、集群、国家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结构观点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关系导向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由内到外、由低级到高级变化的动态过程。
根据这种观点,总体上看,产业集群的结构可以分为核心系统、调控系统与支持系统三个部分。
(1)核心系统
企业无疑是产业集群的核心部分,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河南省,大学(科研机构)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们逐渐成为企业技术、人才的源泉,所以大学、科研机构也应视为产业集群的核心部分,与企业一起构成产业集群的核心系统。
(2)调控系统
在我国目前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下,政府由于其特殊的角色,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调控及引导作用。
(3)支持系统
产业集群的支持系统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大体可以分为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和支持性产业三部分论文怎么写。
二、集群核心系统存在问题
由于计划经济影响根深蒂固,市场经济建设在不断完善之中,我国的很多企业仍采用“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大多同行企业之间还停留在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低层次竞争状态,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企业也不例外:
(一)产业与产品结构不合理
一是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除小麦和猪肉加工外,其他行业在国内均不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牛羊肉、乳制品、果蔬加工等高成长性行业,潜在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慢、规模小、竞争力弱;烟草、酿酒等高利税产业缺乏强势企业和品牌,在国内的位次大幅下滑。
二是精深加工度不高。90%以上的面粉是普通粉,低档方便面和速冻食品的比重分别为70%和45%[1]。
三是部分地区发展缓慢。一些具有较好发展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农产品主产区,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大,缺乏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对快速成长的企业未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开放带发展的环境不够宽松,农产品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产业链条联系脆弱
河南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区域经济的分割格局,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高昂的交通费用,以及严格的要素流动限制,成为地区间贸易的天然障碍。从企业访谈中发现,食品产业集群各个企业之间包括原料购进、产品销售等业务主要发生在集群以外,集群内部企业联系非常少。集群内部从横向分工角度来看,集群内企业的产品差别化程度不够,同质产品“扎堆”现象严重;从纵向分工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常常既缺乏上游研发设计环节,又缺少下游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品牌构建与经营环节。
(三)企业间合作关系没有建立,并存在恶性竞争
食品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除了没有物质联系以外,如联合技术开发、联合营销以及一些非正式的交流也很少。每个企业对同行之间来说,都是封闭的,唯恐别人“窃”走了自己的技术。加上少数企业的短期意识和狭隘思想河南省,有相当数量的产业集群中存在同行业企业过度竞争的问题,甚至一些龙头企业之间也存在这种过度竞争的问题,如金星啤酒和奥克啤酒之间。这种缺乏深层次的分工协作,使企业难以享受到产业集群内部的规模经济优势,社会资源里有效率下降,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关联凝聚效应。
(四)大学(科研机构)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集群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企业普遍感到人才缺乏。
同时,产业集群核心系统存在着严重的产学研脱节的情况,本文作者通过对河南省产业集群的主要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到企业与研究院校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河南工业大学谷物科学与工业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磷脂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小麦精深加工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蛋白质资源研究所等一些专门的食品科学研究院所,由于多为大学下属的科研机构因此不能很好地为食品生产企业服务。
三、完善集群核心系统的对策
(一)有效竞争,充分合作
首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企业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瞄准单一产品做精、做大。
其次,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形成一种生产网络。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优质高效”等原则,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建设当作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来经营,通过建立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合的产业新格局。
第三,加强企业之间横向的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企业要改变目前彼此封闭的状态,联合行动的方向发展,在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
(二)提高企业质量,树立品牌
首先河南省,提高产品档次,树立品牌形象。就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而言,产品多属低档产品,少量中档产品,高档产品更少。现在企业不能再停留在拼数量,拼价格的低档竞争力一式了,要把注意力转入拼质量、拼水平的更高层次竞争上来。
其次,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密集区加快发展。扶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着力实施集群绿色品牌战略。当今世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外以食品质量问题为口实的“绿色壁垒”也越筑越高。要成功地规避“绿色壁垒”,一要营造和优化绿色生态,围绕食品原料基地,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论文怎么写。二要研究和发展绿色产品。三要创立和永葆绿色名牌。强化品牌意识,发展规模经营,走品牌加规模的发展道路,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誉度,树立信誉度。四要推广和普及“绿色营销”。通过现代物流配送、网上交易、替代营销等先进手段,以绿色营销拓市场,以市场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五要提升和规范“绿色管理”。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双绿色三位一体战略”为基点,认真贯彻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这“两个全过程控制”。
(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首先,坚持人才战略,提高行业专业人才的比例。要对员工队伍进行技能培训和提高,职工技能不断提高,才能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利润。
其次河南省,构建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淘汰落后设备;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最重要的一点,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大学和科研机构则应鼓励员工办企业或参与办企业。此外,大学、科研机构还可以与企业组建联合实验室或开展合作研究计划建立定向联系,企业人员可以通过不定期地访问定向联系的实验室向研究人员就他们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并了解这些机构所从事的研究给他们公司带来的机遇与帮助。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的结构分为核心系统、调控系统与支持系统三个部分。核心系统是集群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首先要从核心系统入手,抓住主要矛盾,深入研究,明确问题,从竞争合作、树立品牌、人才战略、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扩展到提升整个河南省产业集群竞争力。
参考文献:
[1]Porter. M. E. Clusters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I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November/ December.77~91.
[2]Rosenfeld, Stuart A.Bringing Business Clutersinto the Mainstrea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7. 5(1):2-23
[3]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45-53。
[4]慕继丰,冯宗宪,李国平.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上).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3).38-41。
[5]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3)。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产生于世纪之交,是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照顾生态层面的新营销思维方式和操作模式。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Kenpeattie)教授在其新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因此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这就是说,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这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绿色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区别在于:其焦点着重于保护自然环境;肯定保护生态价值超过社会使用价值;关注全球环保状况;着眼于长期营销策划。绿色营销绝不是诱引消费者购物的一种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时髦形象的美容师,它实际上是引导人们走向自我调节、持续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交融与共同发展。
二、实施绿色营销的必然性
绿色营销的发展紧随着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只有顺应了绿色潮流,确保了绿色经营的综合条件,才能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实行绿色营销是大势所趋。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绿色营销产生的基础。
俗话说:“需要是发明创造之母”,而“绿色需求”则是绿色营销诞生的基础。概括地说,人们的绿色需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绿色精神需求。随着气候条件的恶化、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耗竭、土地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等,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精神上需要“绿色价值文化”的支撑。二是绿色物质需求。人们喜欢蓝天,需要清澈的水。纯净水的问世正是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物欲。环境越恶化,人们就越喜欢净化的环境。绿色需求的“膨胀”是特定时期的客观存在,它是企业集团成功地进行绿色营销的基础。
(二)绿色消费的兴起给企业的绿色营销带来新的机会。
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向转变。受收入水平、职业性质、受教育程度、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中层消费者也在消费模式上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阶层的独有特征。据研究,21世纪的消费将以旅游消费、文化教育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息消费为特征,消费的“智能化”、“健美化”、“个性化”、“生态化”等方式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绿色消费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迫切需要,也代表了消费观念的新潮流。
(三)绿色组织的建立与法规的出台促使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绿色组织的建立始于70年代的英国,此后在世界各地广为普及,单在美国就有18000个这类团体。这些绿色组织团体为了宣传绿色意识,建成后便迅速广泛地开展了各种绿色活动。如1993年由联合国规划署与澳大利亚环保组织“清洁澳大利亚”联合发起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绿色活动---“清洁世界”。我国也于1993年初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目前,我国已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绿色组织。世界各国绿色法规的出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限制着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行为的发生,也促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为前提,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科技的进步也为绿色营销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达到70%左右,成为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因素。运用科技开发出的替代资源更进一步减少了自然资源的耗费,保证了人类社会在有限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得到无限的发展。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用年均消耗量计算,现有资源还可用500年;若以年均2.5%的递增速度计算消耗量,现有资源只能维持90多年,技术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耗费;美国早期发射的火星“海盗号”耗资10亿美元,而后来发射的“探路者号”仅耗资1.8亿美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说明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为企业开发绿色资源和合理运用绿色资源(即绿色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除此之外,实施绿色营销也是构建绿色企业形象的有利保证,从而使企业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企业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立于不败之一,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社会公众在对企业经营好坏的评价中,除了考虑价格、质量和服务指标以外,还考虑“环境保护”、“公众形象”等等。加入WTO后,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更应该注重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可以通过有影响的宣传媒体和公关活动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方面的实际行动、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和重视等,以扩大企业的影响面、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方面,作有中华老字号的王致和食品集团就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众所周知,王致和品牌在腐乳行业中排名第一,近年来,年销售量达6亿多人民币。正是因为看到了国际市场及世界消费需求的变化,意识到了绿色企业形象的重要性,王致和企业率先研发了适应市场新需求的绿色红腐乳。王致和绿色红腐乳在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是经过认证的绿色大豆、绿色白砂糖、绿色食用盐原料,这些原料均来自绿色食品产地。其制作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符合绿色标准的要求,并通过了绿色认证,被许可使用绿色标志。王致和这一绿色营销策略不仅是要告诉消费者绿色红腐乳突出是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等特性,也是在告诉人们王致和企业正在为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和创造自然界和新和谐而努力。
三、绿色营销的发展
从1970年的地球日,新兴的环境保护主义运动首次大范围地对群众进行渲染开始,杂志上的文章宣传、电视黄金时段节目的播放,以及数不清的有关环保的其他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主义运动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许多行业的生产商也对此做出反应。
麦当劳为绿色营销提供了绝好的样板。麦当劳以前将出售的饮料汁放在塑料袋中再装在纸箱里,现在直接将运罐车上的饮料汁送入饭店的贮藏罐中。这一改变每年可节约数以百万磅的包装。对于大企业来说,极小的改变也会带来巨大的差异。例如,麦当劳仅将吸管减轻20%就会为公司每年减少100万磅的废料。除了“绿化”自己的产品外,麦当劳还花掉10亿美元购买原料,重新装修店堂,这一举动也迫使其供应商提供并使用再生产品。
虽然绿色产品营销曾有一定限度的突破,但仍是喜忧参半,绿色产品品种不丰富,价格无明显竞争优势,绿色标识的认证和管理不完善等等,都说明绿色营销事业的发展仍是任重道远!对于绿色营销如何发展,本人认为在充分理解绿色营销的内容、特点,充分把握绿色营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还得多管齐下。一方面,企业进一步强化产品的绿色功能,不断增加绿色商品的种类和品种,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以丰富的商品组合、较高的信任度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赢得市场的积极配合,从而加速绿色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及绿色商品认证机构也要开展绿色消费的倡导和辅助工作,净化绿色市场环境,杜绝假冒产品对绿色市场的不良影响,宣传、普及绿色商品及其认证知识,使商场经营者和市场消费者都清楚什么是绿色商品,如何识别、了解绿色商品对环境的贡献,做到理解绿色商品功能价格比的真实含义。总而言之,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产生了巨大的绿色市场,从而推动了绿色营销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环保运动的壮大,更促进了绿色营销的发展与完善步伐。面对顾客对环境的关心,一些企业只是避开新的法规或者使环保主义者平静下来,而另一些企业则针对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利用钻空子,疯狂的赚钱。但明智的企业之所以采取行动实行绿色营销并不是因为有人强迫他们,也并非追求短期利润,而是因为他们看到“绿色消费”将是21世纪消费形式的新潮流,同时他们也明白实行“绿色营销”乃是顺应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的必然选择。更重要的是他们采取了行动,使计划成为了现实,采用绿色产品,较高定价,绿色公关等策略,跟顾客做了朋友!他们相信,今天的绿色营销的远见在明天将是得到回报对顾客、对企业、对世界都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永,《环保与消费》,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6月版
[2]李树,《生态与环境保护期刊》,2003年6月刊
[3]王汝林,《绿色营销——网络营销中的新亮点》,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副主任
[4]菲利普·科特勒,《环保运动引发绿色营销》,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5]谢荣华,我国中产阶级消费特征研究[J],当代经济,2007年7月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产生于世纪之交,是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照顾生态层面的新营销思维方式和操作模式。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Kenpeattie)教授在其新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因此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这就是说,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这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绿色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区别在于:其焦点着重于保护自然环境;肯定保护生态价值超过社会使用价值;关注全球环保状况;着眼于长期营销策划。绿色营销绝不是诱引消费者购物的一种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时髦形象的美容师,它实际上是引导人们走向自我调节、持续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交融与共同发展。
二、实施绿色营销的必然性
绿色营销的发展紧随着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只有顺应了绿色潮流,确保了绿色经营的综合条件,才能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实行绿色营销是大势所趋。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绿色营销产生的基础。
俗话说:“需要是发明创造之母”,而“绿色需求”则是绿色营销诞生的基础。概括地说,人们的绿色需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绿色精神需求。随着气候条件的恶化、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耗竭、土地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等,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精神上需要“绿色价值文化”的支撑。二是绿色物质需求。人们喜欢蓝天,需要清澈的水。纯净水的问世正是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物欲。环境越恶化,人们就越喜欢净化的环境。绿色需求的“膨胀”是特定时期的客观存在,它是企业集团成功地进行绿色营销的基础。
(二)绿色消费的兴起给企业的绿色营销带来新的机会。
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向转变。受收入水平、职业性质、受教育程度、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中层消费者也在消费模式上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阶层的独有特征。据研究,21世纪的消费将以旅游消费、文化教育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息消费为特征,消费的“智能化”、“健美化”、“个性化”、“生态化”等方式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绿色消费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迫切需要,也代表了消费观念的新潮流。
(三)绿色组织的建立与法规的出台促使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绿色组织的建立始于70年代的英国,此后在世界各地广为普及,单在美国就有18000个这类团体。这些绿色组织团体为了宣传绿色意识,建成后便迅速广泛地开展了各种绿色活动。如1993年由联合国规划署与澳大利亚环保组织“清洁澳大利亚”联合发起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绿色活动---“清洁世界”。我国也于1993年初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目前,我国已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绿色组织。世界各国绿色法规的出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限制着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行为的发生,也促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为前提,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科技的进步也为绿色营销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达到70%左右,成为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因素。运用科技开发出的替代资源更进一步减少了自然资源的耗费,保证了人类社会在有限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得到无限的发展。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用年均消耗量计算,现有资源还可用500年;若以年均2.5%的递增速度计算消耗量,现有资源只能维持90多年,技术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耗费;美国早期发射的火星“海盗号”耗资10亿美元,而后来发射的“探路者号”仅耗资1.8亿美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说明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为企业开发绿色资源和合理运用绿色资源(即绿色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除此之外,实施绿色营销也是构建绿色企业形象的有利保证,从而使企业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企业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立于不败之一,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社会公众在对企业经营好坏的评价中,除了考虑价格、质量和服务指标以外,还考虑“环境保护”、“公众形象”等等。加入WTO后,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更应该注重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可以通过有影响的宣传媒体和公关活动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方面的实际行动、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和重视等,以扩大企业的影响面、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方面,作有中华老字号的王致和食品集团就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众所周知,王致和品牌在腐乳行业中排名第一,近年来,年销售量达6亿多人民币。正是因为看到了国际市场及世界消费需求的变化,意识到了绿色企业形象的重要性,王致和企业率先研发了适应市场新需求的绿色红腐乳。王致和绿色红腐乳在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是经过认证的绿色大豆、绿色白砂糖、绿色食用盐原料,这些原料均来自绿色食品产地。其制作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符合绿色标准的要求,并通过了绿色认证,被许可使用绿色标志。王致和这一绿色营销策略不仅是要告诉消费者绿色红腐乳突出是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等特性,也是在告诉人们王致和企业正在为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和创造自然界和新和谐而努力。
三、绿色营销的发展
从1970年的地球日,新兴的环境保护主义运动首次大范围地对群众进行渲染开始,杂志上的文章宣传、电视黄金时段节目的播放,以及数不清的有关环保的其他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主义运动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许多行业的生产商也对此做出反应。
麦当劳为绿色营销提供了绝好的样板。麦当劳以前将出售的饮料汁放在塑料袋中再装在纸箱里,现在直接将运罐车上的饮料汁送入饭店的贮藏罐中。这一改变每年可节约数以百万磅的包装。对于大企业来说,极小的改变也会带来巨大的差异。例如,麦当劳仅将吸管减轻20%就会为公司每年减少100万磅的废料。除了“绿化”自己的产品外,麦当劳还花掉10亿美元购买原料,重新装修店堂,这一举动也迫使其供应商提供并使用再生产品。
虽然绿色产品营销曾有一定限度的突破,但仍是喜忧参半,绿色产品品种不丰富,价格无明显竞争优势,绿色标识的认证和管理不完善等等,都说明绿色营销事业的发展仍是任重道远!对于绿色营销如何发展,本人认为在充分理解绿色营销的内容、特点,充分把握绿色营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还得多管齐下。一方面,企业进一步强化产品的绿色功能,不断增加绿色商品的种类和品种,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以丰富的商品组合、较高的信任度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赢得市场的积极配合,从而加速绿色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及绿色商品认证机构也要开展绿色消费的倡导和辅助工作,净化绿色市场环境,杜绝假冒产品对绿色市场的不良影响,宣传、普及绿色商品及其认证知识,使商场经营者和市场消费者都清楚什么是绿色商品,如何识别、了解绿色商品对环境的贡献,做到理解绿色商品功能价格比的真实含义。总而言之,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产生了巨大的绿色市场,从而推动了绿色营销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环保运动的壮大,更促进了绿色营销的发展与完善步伐。面对顾客对环境的关心,一些企业只是避开新的法规或者使环保主义者平静下来,而另一些企业则针对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利用钻空子,疯狂的赚钱。但明智的企业之所以采取行动实行绿色营销并不是因为有人强迫他们,也并非追求短期利润,而是因为他们看到“绿色消费”将是21世纪消费形式的新潮流,同时他们也明白实行“绿色营销”乃是顺应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的必然选择。更重要的是他们采取了行动,使计划成为了现实,采用绿色产品,较高定价,绿色公关等策略,跟顾客做了朋友!他们相信,今天的绿色营销的远见在明天将是得到回报对顾客、对企业、对世界都是如此!
论文关键词:购物网站;农产品销售;口碑
论文摘要:通过对购物网站经营主体个人化、农产品多元化、交易的全时性和口碑经济能量的显著性等特点的介绍,提出购物网站作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曾从媒体上看到农民通过网络产品信息从而大开产品销路的报道,当时除佩服新农村新农民的营销思路外,另一个感觉就是那是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事情,毕竟自己不是农产品的经销者、生产者。但自从去年尝试性的进入网络购物后,这一感觉就完全被了,原来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离自己那么近,淘宝、拍拍等网络购物的主题网站已成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
与专业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农业网站及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不同,淘宝网等网站作为国内领先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与普通消费者亲密接触的机会更多,把农产品放到此类网站上进行销售更有助于农产品走进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圈,使农产品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开拓市场,更为有力地推动农产品的零售批发。具体来讲,之所以将这些购物网站称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经营主体的个人化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受时空因素影响较大,各地土特产品主要以旅游礼品或包装成品进超市的形式走南闯北,销售的主体也大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个人较少。购物网站为个人经营农产品提供了可能性与极大的便利性。
1.1只要通过身份验证,人人都可在购物网站上开店做老板。程序简单,方便快捷。
1.2购物网络虽是以网络媒体为主载体,但其交流的实质内容却主要是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的。人际传播的方式使真实市场对农产品经营者的直接冲击力得到缓冲,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经营者对市场的恐惧,卖家可以完全以聊家常的方式进行货物的推介和交易,而非传统意义上抛头露面的讨价还价、风里来雨里去开拓市场。购物网络使农产品卖家得以用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进行经营,顾及较小,更容易放得开做买卖。
1.3购物网络为农产品的卖家提供了店铺运营的各种便利条件。比如店铺内的装饰模块、广告牌、产品分类目录、图片、名称、标价、留言板、歌曲、促销区的设计等都有不同的模版可以选择;在产品/店铺宣传上购物网站会推出周末促销、节日促销、店铺推荐、拍卖直通车、橱窗推荐等多种活动供选择,可以说就相当于有一个广告公司一直为你提供营销策划创意,对营销技能的要求也就大大降低了。不需要传统门面店铺的选址装修,不需要传统铺货渠道的建设,不需要有谙熟的经营技能,不需要具备较强的商业手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便于个人运作。
在淘宝网站上常看到许多农产品店铺挂着本店主非专业卖家,本店只有店主一人,希望大家不要议价,回复慢请多见谅之类字样,验证了个人凭借购物网站进行农产品销售的可能可行。
2农产品的多元化
网络的虚拟空间使农产品卖家的销售不必局限于传统店铺门面的空间限制,一家店铺可以上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另外,购物网络将天南地北的卖家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网络上看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以淘宝为例,2008年5月16日10:20笔者进入淘宝网主页,在搜索条中选择“食品/茶叶/零食/特产”搜索宝贝,得到1794380条结果,产品涵盖烘焙原料/添加剂/食品辅料(1406),天然粉粉食品(178910),普洱茶(140912),花草茶/果味茶/保健茶(126324),大米/大豆/面粉/粮食(6985),食用菌/蔬菜制品(31927),豆腐干/豆类零食(18994),奶酪/乳制小吃(18122),坚果/炒货(61433),蜜饯/果脯/果干(96839),蔬菜/水产/生肉(39377),蛋制品(3158),火腿/腌腊制品(5853),海味零食(即食)(27002)等;次日10:18再次搜索结果为1800863条,农产品在不断流通中售出、上新。
从农产品出产区域看,有新疆特产一级开心果、塞外特产蔚州特色农产品——糊糊面、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山核桃、铜鸟牌龙游白莲、[中华老字号]鲁西特产远香斋魏氏熏鸡“铁公鸡”、来自中国竹乡安吉土鸡蛋、温州特色烤虾王、勐海茶厂中国名牌农产品普洱茶七子饼、赣南特产辣椒、泰国进口农产品食品调味品甜酸角、意大利咖啡、瑞士巧克力、韩国大麦茶、越南皇家凤梨……无物不销,集纳天下好味道。
此外,从店铺名称、产品介绍上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卖家就是农民自身,经营的都是自家出产的农产品。比如店名:农产品自产自销专营店,主营苏州东山土特产;[瑶家土特产]农家自做的酸辣大头菜;胶东特产--炒大花生,本店花生是自己地里种的,老妈在锅里烘炒出来的,用文火慢慢地烘,细细地翻,炒出农家人朴实!欢迎大家光临品尝;山东特产时令自家出产的五谷杂粮有机粗粮玉米面棒子面。
3交易的全时性
购物网络是个不夜城,只要你愿意,可以24h全天候营业。买家和卖家都可以视自己的时间和其它条件来进行买卖。
交易的全时性一方面得益于买卖双方沟通的便捷性。网络购物是主要基于人际传播的虚拟市场,这样的运作模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是新的体验,信息的沟通大多通过网络完成,同时在线时可以进行快速交流,视频、语音、键盘输入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有时即使卖方不在线,也可以先点击“立刻购买”按钮拍下商品,如无邮费问题,便可照常得到相应服务;还可以通过网页、淘宝旺旺、腾讯QQ留言或者通过网上店铺里留下的手机号码等联络方式与店主联络,真正实现了“无时不销”。另一方面购物网络为产品信息的完整展示提供了详细的内容板块,农产品的卖家可以通过自己拍摄的实物图片、文字介绍、买家反馈评价等形式尽可能全方位地介绍产品,这样即使不能及时上网进行在线交流也可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注释说明获得产品信息并能够通过网下联络完成交易。
购物网络上有很多非专业卖家,他们可能是一位农民,也可能是还在读书的学生,也可能是为OL,他们照常工作,在自己有空的时间再过来打理店铺,回复小店的留言,联系货源,处理订单。
购物网络可以即时交易,又可以时时交易,它的这种灵活性也是称其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新平台的重要原因。
4口碑经济能量的显著性
有调查表明,网络购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影响消费者是否发生网购行为的重要因素,即消费者对通过网络购买的农产品质量的优劣、性价比高低的认知是干扰他们最终购买决策的重要参数。购物网络不同于传统市场,卖家诚信鉴别的难度较大,网购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分散性,他们之间的即时流、面对面沟通执行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为降低或消除购买的风险性,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所给予的评价成为很重要的信息来源。传统市场上的口碑营销在购物网络中意义更为重大。
购物网络中,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族群化,这样一个暂时性群体的形成为口碑营销提供了人群基础,在一个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与评价成为最直观的行为参考。
论文摘要:通过对购物网站经营主体个人化、农产品多元化、交易的全时性和口碑经济能量的显著性等特点的介绍,提出购物网站作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曾从媒体上看到农民通过网络产品信息从而大开产品销路的报道,当时除佩服新农村新农民的营销思路外,另一个感觉就是那是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事情,毕竟自己不是农产品的经销者、生产者。但自从去年尝试性的进入网络购物后,这一感觉就完全被了,原来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离自己那么近,淘宝、拍拍等网络购物的主题网站已成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
与专业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农业网站及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不同,淘宝网等网站作为国内领先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与普通消费者亲密接触的机会更多,把农产品放到此类网站上进行销售更有助于农产品走进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圈,使农产品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开拓市场,更为有力地推动农产品的零售批发。具体来讲,之所以将这些购物网站称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经营主体的个人化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受时空因素影响较大,各地土特产品主要以旅游礼品或包装成品进超市的形式走南闯北,销售的主体也大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个人较少。购物网站为个人经营农产品提供了可能性与极大的便利性。
1.1只要通过身份验证,人人都可在购物网站上开店做老板。程序简单,方便快捷。
1.2购物网络虽是以网络媒体为主载体,但其交流的实质内容却主要是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的。人际传播的方式使真实市场对农产品经营者的直接冲击力得到缓冲,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经营者对市场的恐惧,卖家可以完全以聊家常的方式进行货物的推介和交易,而非传统意义上抛头露面的讨价还价、风里来雨里去开拓市场。购物网络使农产品卖家得以用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进行经营,顾及较小,更容易放得开做买卖。
1.3购物网络为农产品的卖家提供了店铺运营的各种便利条件。比如店铺内的装饰模块、广告牌、产品分类目录、图片、名称、标价、留言板、歌曲、促销区的设计等都有不同的模版可以选择;在产品/店铺宣传上购物网站会推出周末促销、节日促销、店铺推荐、拍卖直通车、橱窗推荐等多种活动供选择,可以说就相当于有一个广告公司一直为你提供营销策划创意,对营销技能的要求也就大大降低了。不需要传统门面店铺的选址装修,不需要传统铺货渠道的建设,不需要有谙熟的经营技能,不需要具备较强的商业手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便于个人运作。
在淘宝网站上常看到许多农产品店铺挂着本店主非专业卖家,本店只有店主一人,希望大家不要议价,回复慢请多见谅之类字样,验证了个人凭借购物网站进行农产品销售的可能可行。
2农产品的多元化
网络的虚拟空间使农产品卖家的销售不必局限于传统店铺门面的空间限制,一家店铺可以上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另外,购物网络将天南地北的卖家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网络上看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以淘宝为例,2008年5月16日10:20笔者进入淘宝网主页,在搜索条中选择“食品/茶叶/零食/特产”搜索宝贝,得到1794380条结果,产品涵盖烘焙原料/添加剂/食品辅料(1406),天然粉粉食品(178910),普洱茶(140912),花草茶/果味茶/保健茶(126324),大米/大豆/面粉/粮食(6985),食用菌/蔬菜制品(31927),豆腐干/豆类零食(18994),奶酪/乳制小吃(18122),坚果/炒货(61433),蜜饯/果脯/果干(96839),蔬菜/水产/生肉(39377),蛋制品(3158),火腿/腌腊制品(5853),海味零食(即食)(27002)等;次日10:18再次搜索结果为1800863条,农产品在不断流通中售出、上新。
从农产品出产区域看,有新疆特产一级开心果、塞外特产蔚州特色农产品——糊糊面、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山核桃、铜鸟牌龙游白莲、[中华老字号]鲁西特产远香斋魏氏熏鸡“铁公鸡”、来自中国竹乡安吉土鸡蛋、温州特色烤虾王、勐海茶厂中国名牌农产品普洱茶七子饼、赣南特产辣椒、泰国进口农产品食品调味品甜酸角、意大利咖啡、瑞士巧克力、韩国大麦茶、越南皇家凤梨……无物不销,集纳天下好味道。
此外,从店铺名称、产品介绍上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卖家就是农民自身,经营的都是自家出产的农产品。比如店名:农产品自产自销专营店,主营苏州东山土特产;[瑶家土特产]农家自做的酸辣大头菜;胶东特产--炒大花生,本店花生是自己地里种的,老妈在锅里烘炒出来的,用文火慢慢地烘,细细地翻,炒出农家人朴实!欢迎大家光临品尝;山东特产时令自家出产的五谷杂粮有机粗粮玉米面棒子面。
3交易的全时性
购物网络是个不夜城,只要你愿意,可以24h全天候营业。买家和卖家都可以视自己的时间和其它条件来进行买卖。
交易的全时性一方面得益于买卖双方沟通的便捷性。网络购物是主要基于人际传播的虚拟市场,这样的运作模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是新的体验,信息的沟通大多通过网络完成,同时在线时可以进行快速交流,视频、语音、键盘输入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有时即使卖方不在线,也可以先点击“立刻购买”按钮拍下商品,如无邮费问题,便可照常得到相应服务;还可以通过网页、淘宝旺旺、腾讯QQ留言或者通过网上店铺里留下的手机号码等联络方式与店主联络,真正实现了“无时不销”。另一方面购物网络为产品信息的完整展示提供了详细的内容板块,农产品的卖家可以通过自己拍摄的实物图片、文字介绍、买家反馈评价等形式尽可能全方位地介绍产品,这样即使不能及时上网进行在线交流也可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注释说明获得产品信息并能够通过网下联络完成交易。
购物网络上有很多非专业卖家,他们可能是一位农民,也可能是还在读书的学生,也可能是为OL,他们照常工作,在自己有空的时间再过来打理店铺,回复小店的留言,联系货源,处理订单。
购物网络可以即时交易,又可以时时交易,它的这种灵活性也是称其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新平台的重要原因。
4口碑经济能量的显著性
有调查表明,网络购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影响消费者是否发生网购行为的重要因素,即消费者对通过网络购买的农产品质量的优劣、性价比高低的认知是干扰他们最终购买决策的重要参数。购物网络不同于传统市场,卖家诚信鉴别的难度较大,网购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分散性,他们之间的即时流、面对面沟通执行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为降低或消除购买的风险性,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所给予的评价成为很重要的信息来源。传统市场上的口碑营销在购物网络中意义更为重大。
购物网络中,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族群化,这样一个暂时性群体的形成为口碑营销提供了人群基础,在一个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与评价成为最直观的行为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黑龙省农产品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分类难等特点,本文为了更好地描述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以及分析物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将农产品物流分为三类,分别是:大宗农产品物流(主要是指粮食物流)、鲜活农产品物流(包括蔬菜、牲畜、水产品等)、其他农产品物流。
(一)大宗农产品物流。现阶段黑龙江省粮食包装大多采用传统的塑料丝袋、麻袋,粮食运输主要靠敞篷的中型卡车,装卸搬运主要依靠人力;粮食初加工水平较低,深加工水平更低,导致除小麦、大豆和水稻以外大部分粮食均以原粮的形式进入物流系统进行流通,极大地增加了流通的成本,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鲜活农产品物流。截止到目前,黑龙江省鲜活农产品物流运输主要依靠汽车,运输过程中存在运输量小、水产品存活率低、蔬菜腐烂率高等问题。另外,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也同样影响着肉产品的物流运输,例如生猪、肉牛等多以活体形式进行运输,不但增加了运输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运输的成本;蔬菜、果品等的包装往往过于简单,仅仅考虑了运输过程中蔬菜、果品等减少受损,很少注意到产品的美观、标识等因素。
(三)其他农产品物流。其他农产品物流主要包括甜菜、油料、麻类、烟叶等经济作物物流,果蔬物流,花卉物流,诸如此类农产品物流正以较快的速度迅猛发展。例如:随着黑龙江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绿色农产品物流也在快速发展,绿色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不仅注重包装质量、加工工艺等因素,更加注重装卸环节、物流链条。对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因素
(一)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黑龙江省相关农业组织发展数量少、水平低、起步晚,部分相关机构缺乏对农户交易进行指导的经验,而农产品的最初销售方多数为个体农户,即使有组织的也多为农户小规模的自发组织,加之从事生产的农户完全处于信息不透明的环境,进一步导致了农产品交易的不平等、交易方式的落后,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农户对农产品的惜售现象,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流通。
(二)物流体系落后。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农户较为分散,且单位农户的生产能力有限,进而出现了农产品较为分散的现象。一方面,资金不足致使收购商无法进行大量的农产品收购;另一方面,没有相关的技术引导和体系规划,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过高占用了较大部分的流动资金。目前为止,黑龙江省仍普遍存在农产品物流运输设备落后、装卸形式原始、仓储技术欠发达、其他物流形式发展不足等现象,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物流体系严重制约着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三)农产品物流规范化程度低。近年来,农产品物流以迅猛之势高速发展,然而物流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造成了很多物流纠纷无法得到解决。例如:由于订单农业法规的不健全,往往会造成农户或企业违规,订单农业难以顺利进行。目前,黑龙江省有大量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各企业间往往在规模、价格、质量、服务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对此物流行业协会并没有太多深入的调查研究,也没有提出更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致农产品物流市场混乱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农产品物流人才缺失。黑龙江省物流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尤其是农产品经营和物流管理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物流业的发展。南方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要强于黑龙江省,是黑龙江省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更注重理论知识而疏于实践能力的,优秀的物流人才很难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产生;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待遇比沿海城市低,不仅不能吸引物流人才,还会导致大量在岗人才流失。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实力的、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销售团体,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以地域划分进行统一管理、成批销售、分摊利益及风险,从交易规模上确保农户以平等的身份与收购商进行交易;二是加强组织信息培训,让农户掌握更多的信息渠道,了解更多的交易信息,尽可能保证农产品交易双方处于信息透明化的交易环境,推动农产品进入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
(二)建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一是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在运输、商业、农业、仓储等方面建立一个整体的联系,积极加入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创造农业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从农业经纪人、营销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着手,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促使其向农产品第三方物流转变;三是从国内外吸引优秀物流企业。通过以上方法,积极建立专门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组织,形成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体系。
(三)改善农产品物流宏观环境。农产品物流宏观环境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将会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快速发展创造优越条件。首先,根据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减少相关的不正当行政干预,打破行业垄断经营和地区封锁行为,使物流市场中各个企业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引导农产品物流的投资方向。最后,应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链中各环节的税费管理,减免相关税费,努力降低企业负担。
(四)加强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应对农产品物流人才缺失的主要措施即是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可以与省内高校联合,依托高校培养,定向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的现代物流人才;其次,要对从事物流工作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定期聘请相关专业培训人员对物流企业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逐步推行物流企业在职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系统,提升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微微.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商务,2010(10).
[2]王红艳,光昕,花卉,龚鹏.物流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3]刘飞驰.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5).
[4]梦蝶.黑龙江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7).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2012〕58号),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保护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林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种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股份制研发机构;鼓励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并购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确定为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2015年底前实现与其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其他科研院所逐步实行企业化改革。改革后,育种科研人员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工作年限视同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新布局的国家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种业产业化技术创新平台,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倾斜。按规定开展种业领域相关研发活动后补助,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发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
三、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确定为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利用国家拨款发明的育种材料、新品种和技术成果,可以申请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可以作价到企业投资入股,也可以上市公开交易。要研究确定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由农业部、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在部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试点。建立种业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平台和托管中心,制定交易管理办法,禁止私下交易。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通过兼职、挂职、签订合同等方式,与企业开展人才合作。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工作。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改变论文导向机制,加强种业实用型人才培养,商业化育种成果及推广面积可以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支持高等院校开展企业育种研发人员培训。完善种业人才出国培养机制。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四、加强国家良种重大科研攻关
编制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重大科研攻关五年规划,制定主要造林树种、珍贵树种等林木中长期育种计划,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各科研计划和专项加大对企业商业化育种的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要建立育种科研平台,公开招聘国际领军人才,打破院所和企业界限,联合国内研发力量,建立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确立企业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
五、提高基础性公益能力
加强种业相关学科建设,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基础性研究和常规作物、林木育种等公益性研究,构建现代分子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创制突破性的抗逆、优质、高产的育种新材料。国家财政科研经费加大用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逐步减少用于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棉花和蔬菜商业化育种的投入。加快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家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展全国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建立健全国家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服务体系,启动国家农作物、重点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要按规定向社会开放。
六、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加大对国家级制种基地和制种大县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林木良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建设。落实制种保险、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研究制定粮食作物制种大县奖励、林木种子贮备等政策,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种子收储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等方式,推动土地向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支持种子企业与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在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区域划定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实行用途管制,纳入基本农田范围予以永久保护。研究建立中央、地方、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机制,建设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省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程序报批,国家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科技部在安排有关科研项目时给予倾斜;国土资源部门要强化对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用地的支持、保护和管理;海南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要加强对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使用管理。
七、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继续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犯罪行为,涉嫌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检察机关移交。各级农业、林业部门查处的制售假劣种子案件,要按规定的时限及时向社会公开。要打破地方封锁,废除任何可能阻碍外地种子进入本地市场的行政规定。建立种子市场秩序行业评价机制,督促企业建立种子可追溯信息系统,完善全程可追溯管理。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规范种子营销网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种业发展的领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种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现代种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用证;贸易;应用
一、引言
有机会在银行的国际业务部实习,接触到信用证业务并跟班实习及上培训课,对信用证业务有了初步了解并感兴趣,结合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又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银行的文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了本篇文章。
信用证是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为进出口商的贸易往来结算起到了银行的保障作用,尤其在我国的大宗货物贸易进出口结算中,大部分仍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最近几年,信用证在国内贸易中的应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目标,被称为国内信用证。信用证在国际国内的经济贸易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信用证产生的原因
我们不难想象和体会,国际贸易是一个颇具风险的行当。大宗的货物和款项在国际间传递交易,各国商人语言不同,法律各异,相隔万里,交易时甚至没有见过面,交易耗时也长。生意场本来就是个尔虞我诈的战场,更何况面对的是遥远陌生的客户。
作为卖方,首先担心买方订了合同,到时候却不要货。更何况很多时候货物是按照买方要求而定制的,想转售他人都很麻烦。其次,担心把货物交付买方后,买方拖延付款甚至赖账。因为有这些担心,卖方自然希望买方能在签订合同以后就支付一部分定金预付款,或者在交货运输之前把货款结清。
作为买方,则担心卖方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交货。同时,也不愿意提前就把货款交给卖方,一是占用资金影响生意周转;二是万一卖方出现纰漏,买方隔着万水千山也很难追讨。因此,与卖方相反,买方自然希望能先交货,查验无误了再付款。
如何解决买卖双方的互不信任的矛盾?由银行充当中介者。买方的钱不直接给卖方而暂存中介方,卖方的货也不直接给买方而暂存中介方(国际贸易中海运提单代表货物的所有权),中介方将两者手中的钱货互换,从而完成交易过程。使用信用证结算,买卖双方一般无需考虑对方的信用问题,使交易能顺利完成,因为银行既有足够的能力,抑制不守信用方,也有现实的动机,获取用自己的信用换来的利益。信用证方式是银行信用介入国际货物买卖价款结算的产物。这种方式是以银行信用作为付款保证,使不在交易现场的买卖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处于同等地位,解决了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
三、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优势
信用证与其他结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贸易结算更有保障。信用证规定了贸易条件和单据要求,是银行凭单付款的承诺,有利于平衡买卖双方权益,缓解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违约风险。
二是贸易结算更加灵活。信用证允许货物数量和金额在一定幅度内变动,支持分批付款功能,满足了货物溢短装和分批装运的实务需求。还可根据基础交易变动情况,修改原证条款,及时适应实务结算需求。
三是贸易融资方式多样化。可为买方在采购和付款环节提供开证、进口押汇(买方押汇)、进口代付(买方代付)等买方融资产品;为卖方在生产备货和装运收款环节提供打包贷款、议付、出口押汇(卖方押汇)、无追索权的福费廷等卖方融资产品,支持供应链各环节的融资需求。
信用证一方面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从而起到了安全保证作用;另一方面便利了买卖双方向银行融通资金,有利于他们的资金周转,扩大贸易额。因此,信用证在国际国内的贸易中应用广泛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信用证在国际国内贸易中的应用
1.信用证在进口大宗商品贸易中被采用
大宗商品是指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大批量交易的初级产品。大宗商品具有性质稳定、产品同质、可分割、市场交易活跃、价格透明等特点,主要可分为能源、矿产、农产品、金属等类别。如我国进口大豆、镍、橡胶、铁粉等整船大宗货物时多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
进口商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控制出口商的装船发货时间,确保得到符合贸易合同的单据,从而尽可能地保证将来所得到的货物,它们能在最大的限度上符合贸易合同的规定。
可以避免进口商资金的大量积压。进口货物销售市场良好、资信良好的进口商在开证的时候可以少交或免交保证金,等单据到达之后再赎单付清货款,这样可以减少大量资金的积压,有利于资金的周转。
2.信用证在买卖双方需要融资时被采用
进口商在收货付款时可能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需要以销售这批货物后所得资金才能实行对外支付;或正有一个项目要投资,需要一段时间的资金周转;或考虑汇率风险或购汇成本,需要短期的资金融通。如果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进口商就可以利用银行的信用做短期融资,如申请进口押汇,银行为进口商先行支付进口货款,使其不占压资金即可完成国内货物的加工销售,便利进口上的资金周转。进口押汇使进口商在不以自有资金支付货款的条件下取得提单、提货、转卖或加工销售,从而抢占市场先机。当外币贬值时,进口商可申请外币融资,在货物销售之后再办理购汇,降低购汇成本。
出口商在签订销售合同后,采购原材料生产时可能会资金不够;发运货物后需要即时收汇加速资金周转。如果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出口商收到信用证后,符合融资条件的可向银行申请打包贷款融资,解决备货资金不足的问题。发运货物后,想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的可向银行申请出口押汇;同时提早收汇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坐享升值带来的收益。
3.信用证在国内贸易中被广泛应用
我国早在1997年8月1日,就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国内各大银行相继取得开办国内信用证业务的资格,但由于国内企业对此认识不足、国内银行也没有大力推动此项业务、国内信用证项下的单据不同国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的使用规则需要改进等原因,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应用中遇冷。直到近几年,特别是2011年4月,工、农、中、建、交、招六大行签署了《国内信用证业务合作协议》后,国内信用证业务在国内的应用广泛起来,并迅速得以发展。 国内信用证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国内贸易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批发购销总量不断上升,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二是信用证结算的影响逐步扩大。近几年,我国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客户认知度逐步提高,市场不断发育壮大。国内多家银行已将国内信用证作为国内贸易融资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三是人民银行拟修订《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规范和推动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国内信用证业务将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信用证作为国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的重要工具,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利用国内信用证项下的融资形式,如福费廷二级市场买入卖出业务,各金融机构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互相借用资金,更加灵活地调整本行的资金规模和放贷需求,以符合监管要求。
4.信用证在银行营销的产品中被积极地应用
对买方银行来说,银行利用自己的信用为买方开出信用证,要收取开证手续费、付款费、电报费,还可能收取承兑费、不符点费等,增加收入来源。根据买方的资信程度,有时需要买方交一定比例的开证保证金,增加存款。提供融资时,还有融资利息收入、融资手续费收入等。
对卖方银行来说,银行可收取信用证通知费、审单费,提供融资时,还可获得融资利息收入和融资手续费收入。
总之,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一方面银行可从中获得较多的收入;另一方面银行通过开展信用证业务,可以扩大银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扩展业务范畴。因此,信用证业务一直是银行积极营销的产品,银行在信用证的应用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信用证以银行保证作用和资金融通作用,以其独立性、跟单性、自偿性等特点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信用证将国际国内贸易联系起来,配套组合起来应用,可帮助客户降低财务成本,改善现金流,加快贸易周转,疏通内外贸供应链,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强,金晓玲.UCP600与信用证操作实务指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
[2]苏林.浅谈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2.2
[3]廖琼.信用证结算的作用、风险及防范,论文下载中心,2009.2
[摘要]本文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省农产品进出口的特点,选用生产成本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法实证分析了四川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提出了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四川省农产品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
一、四川农产品进出口特点
1.农产品生产大省、出口小省
2003年四川乡村人口3760万人,占全国的7.6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4.5万元,占全国的6.01%,粮食总产量3054万吨,占全国的7.09%,肉类总产量581.8万吨,占全国的8.39%。而同期四川农产品出口约为3亿美元,是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212.38亿美元)的1.41%。2000年以来,四川农产品出口与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之比,最低1.19%,最高1.89%,一般在1.4%徘徊,这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大省的身份极不相称。
1.进出口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进口波动大,全部表现为贸易顺差状态
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2.2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5.41亿美元,年均增长6.5%,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6.8%,进口额年均增长5.4%。出口额一直呈增长趋势,但是进口额波动大,入世后农产品进口明显加快,2002年较2001年增长150%,2003年比2002年增长169%,而2005年比2004年降低26.4%。农产品贸易全部呈顺差状态,最高为2005年3.43亿美元,最低2000年为1.42亿美元。从2005年看,贸易顺差增长速度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2.出口产品品种较少,生猪出口逐步成为龙头
从出口农产品构成上来看,其主力产品是生猪、生丝、酒、蔬菜和羽毛及羽绒等。其中酒类、蔬菜、中药材产品出口额,呈现上升趋势,占出口额的比重相对稳定;冻猪肉、羽毛绒产品出口额变动较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丝类产品出口额变动好坏交替,占全省出口比重在16%至27%之间波动。猪肉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的8.13%,上升到2005年的22.65%,2004年甚至接近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逐步替代丝类产品成为出口龙头产品。
3.出口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缺乏品牌效应
出口农产品除酒类是粮食加工品外,其余基本上是原料性的传统农产品,且占的比重过大。农产品目前仍以鲜销、鲜食为主,总体加工率低,仅为10%,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深加工占的比例更低,产品链短,加工转化增值率低,所获收益很少,而且农产品加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品种单调,档次低,名牌少,品牌效应差。即使在国内有以五粮液为代表的6个中国名酒,但在国际上影响力小,而作为国内“遍天下”的川猪更是缺乏知名品牌,出口大多是冷冻肉、白条肉、分割肉,具传统风味特色的优质高档肉制品出口几乎为零。
二、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剖析
1.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在古典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的含义是劳动的比较成本;而在新古典贸易理论里比较优势的含义是总要素的比较成本。由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成本方面,而美国目前是世界上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故选择与美国进行对比。2003年水稻的每公斤产值,四川比美国少17%,但生产成本只是美国的37%,其中劳动投入四川占总成本的63%,而美国只占10%,每公斤收益四川盈利0.28元,而美国亏损0.88元,从成本看,四川水稻具有比较优势;小麦的每公斤产值,四川比美国高8%,但生产成本四川是美国的2.3倍,其中劳动投入四川占总成本的65%,而美国只占2%,每公斤收益四川亏损0.39元,而美国盈利0.42元,比较结果四川小麦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玉米的每公斤产值,四川是美国的1.7倍,但生产成本四川是美国的1.5倍,其中劳动投入四川占总成本的31%,而美国只占7%,每公斤收益四川亏损0.06元,而美国亏损0.03元,比较结果四川玉米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生猪的每公斤产值,四川农户散养是美国的63%,规模养殖是美国的62.6%,但生产成本四川农户散养只是美国的57%,规模养殖只是美国的64%,四川生猪无论是农户散养还是规模养殖都具有比较优势,且农户散养的生产成本优势更明显。
2.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一般说来,产品的竞争优势反映的是产品的实际价格、产量、品牌档次及服务水平等综合体现的市场竞争力,它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流动直观反映出来,并得到间接衡量。测度贸易产业(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指标就是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它表示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猪肉、生丝、蔬菜、肠衣、中药材的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为1,烟草及制品的TC指数平均为0.94,表明这些产品具有强竞争力,酒类TC指数为0.69,说明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生皮及皮革制品TC指数为0.47,说明具有低比较优势,而食用植物油、大豆、棉花、饲料用鱼粉、水果及制品和谷物及谷物粉等产品的TC指数为-1,说明这些产品完全处于比较劣势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无国际贸易发生,说明在价格和非价格因素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不存在贸易的比较利益,无贸易基础。总体看来,四川主要农产品除小麦外的收益率都要高于美国,美国多数农产品生产处于亏损状态。但成本和收益并没有统计国家对农民生产的补助。有资料表明,美国政府给玉米生产者的补贴有玉米产量和种植面积的补贴,这两项加起来,相当于每吨玉米的补贴达673元。此外,美国农产品的品质优于四川农产品,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个百分点。
三、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1.提高农产品质量,走内涵式提升竞争力的道路
在当前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有质量才有市场,有质量才有效益,有质量才有竞争力。由于中国被许多国家定为疫区,使我国生猪饲养成本优势难以转化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四川大部分动植物出口产品生产仍然以农户分散种养为主,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难以实行标准化生产,无法有效控制种养过程中的疫病和农药兽药残留问题,使产品品质得不到保证。为此,必须将长期来以追求产量为目标的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追求优质为目标的集约生产经营模式,从品种选育到栽培、养殖技术的研究、推广,都应紧紧围绕优质来进行的,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2.实行低成本与产品差别化相结合的竞争策略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可以在产品差异较小或差异性不重要的生产层次上通过致力于降低成本的努力取得价格优势;或者在产品差异较大、市场需求各异的生产领域和层次上,通过产品设计创造出较大的或者特殊的效用,取得效用上的优势。二者最终都能通过消费者价值的提高为特定的产品创造出竞争优势。成本优势使四川生猪与大米进入国际市场具备了价格竞争的基础,应依靠技术进步,在提质降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四川发展出口型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生丝和中药材生产的可行性途径是创造差异型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与国外相比相对较低的成本基础上,集中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为国际市场提供高品质、特色化的农产品,通过品质差异创造四川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3.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
目前四川在农产品产后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美国、加拿大等农业发达国家平均将农业投资的70%用于农产品产后处理,蔬菜、果品、肉奶等农产品深加工率超过90%。四川需要打好绿色牌、特色牌和加工牌,重中之重是做好加工牌。四川农产品应延长产业增值链,要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重点发展粮食、油料、肉类产品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中药材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做到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和优质化,总体质量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关键词:企业并购;集中度;种子产业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7007305
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途径一般有两种:即内生增长和体外增长。前者是靠产业内部企业的资本积累,实现渐进式的成长;而后者是通过企业并购,迅速扩展资本规模,实现跳跃式发展。从世界范围内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与企业内部资本积累相比较,企业并购具有更强的推动力。并购的效应如施蒂格勒所言:“一家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公司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没有一家美国的著名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和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仅仅靠内部的扩张而成长起来。”[1]可以说,种子产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企业并购行为的发展史。
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种子公司的并购行为对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作为一种企业个体的经营行为,并购的效应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并购引起企业个体规模、效益、市场势力的变化,这是并购行为的微观效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共同的市场环境下,受共同的市场规律作用,并购行为就不仅是个别行为,而形成了企业群体的行为,形成了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浪潮,其产生的总体效果就不仅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及其效果,而是产业发展的效率问题。这是产业层次并购的宏观效应,也是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要揭示的问题。
一、世界种子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并购活动
西方学者将种子产业的发展大致分为:前产业化期、萌芽期、迅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尽管各国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一直到20世纪末以美国杂交玉米产业兴起前,世界种子产业都处于前产业化时期的状态:生产用种基本以常规品种为主,种子企业基本上以地区性的家族企业为主要特征,没有系统、正规的科技投入,多数农民自发地选育、改良、生产和交换良种。[2]这样一个技术水平决定了当时对商品种子需求不大,因此商业种子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现代种子产业的产生应归功于杂交技术的发明和杂交种的引入,以北美的杂交玉米,欧洲的杂交甜菜,东南亚的杂交蔬菜为代表。由于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对玉米杂交效应的研究,人类认识了杂种优势现象的遗传原因和普遍性,因而大规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催生了现代种子产业。1907年,第一个杂交玉米品种在美国育成,杂交种由于难以留种的这一特殊的技术特性,有效克服了常规种的非排他性,在当时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情况下,为种子企业提供了天然的技术屏障,为自身创造了源源不断的需求,从而刺激了对种子企业的投资,推动了20世纪30年代后杂交种广泛的商业化,从而拉开了种子产业大规模并购的序幕。
1世界种子产业的第一次并购浪潮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农化和制药企业在种子产业的扩张。
随着杂交技术的扩散和杂交种的普及,杂交种子产业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以美国杂交玉米种业为代表,20世纪30年代,当双交种引入的时候,种子与商品粮比的价格为10―12∶1,而60年代双交种引入时,种子与商品粮的价格比达到了20―25∶1,到1965年,杂交玉米种子的普及率超过了95%,[3]同时,杂交玉米的出现带动了农业机械业与化学业的兴起。由于杂交玉米的植株性状一致,植株的形状、高度及穗位容易控制,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由于以机械取代人力,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原来由人力从事的清除害虫、杂草等农活就转而依赖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这样随着农业劳动力投入持续递减,农业机械与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反而持续增加,对农业化学投入品需求增加导致利润快速流入农业化工集团手中,雄厚的财力成为化工集团实施并购的物质基础。[4]
从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农化行业的趋于成熟,年增长率由60年代以前每年超过15%,降低到10%以下,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利润率的降低,受到杂交种子行业高回报率的吸引,7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是投资于制药和化工企业等其它相关行业的少数大公司,通过并购活动进入迅速扩张的种子产业,并购主导了整个种子产业,如:汽巴(Ciba)收购了美国Funk Seeds 公司,瑞士山度士(Sandoz)公司收购了美国Northrup King 公司、英荷壳牌(Royal / Dutch/Shell)收购了尼克森美国的Nickerson公司,瑞士艾普乔(Upjohn)公司收购了美国的雅士哥公司(Asgrow)。[5]
这一时期,种子产业处于迅速发展期,但企业的并购行为既具有一般产业的共性,也反映了当时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根据现有的研究,在20世纪60―80年代,种子公司的横向并购行为时有发生,但对种子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以农化公司对种子公司混合并购,比如在美国仅在1970年后就有50个公司被农化公司收购。[6]
2 20世纪90年代种子产业第二次并购浪潮
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并购主要有以下类型:
(1)种子公司之间的并购
由于传统育种技术成熟和不断地向商业化转移,私人资本大量涌入种子产业,并把企业活动范围从生产、加工和营销延伸到产品和技术研发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结构。该结构的核心是新产品研发。种子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和激烈竞争必然要求市场识别性。由于科技研发进入企业,加快了种子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通过竞争,形成少数有实力的大公司。种子行业到达成熟期,并购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很多大型种子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主要的横向规模扩张。
其中,杜邦公司(Dupount)与1997年和1999年两次以总额77亿美元收购了当时最大的种子公司先锋公司(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Inc),1994年,墨西哥烟草公司Empresas La Moderna通过收购美国雅士哥公司(Asgrow Seed Co)后进入种子产业,建立圣尼斯公司(Seminis Inc),在1994―1997年陆续合并、收购了美国皮托公司(Petoseed Co Inc)、Genecorp公司、荷兰的皇家种子公司(Royal Sluis)、韩国的兴农公司(Hungnong Seed)等,成为世界最大的专业蔬菜种子公司。
(2)生物技术公司对种子公司的纵向并购
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的种子产业链包括:植物育种 ― 种子生产 ― 种子加工、处理种子市场推广和服务几个部分,80年代以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烟草)培育成功,标志着人类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的开始。DNA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学辅助技术使育种者可以通过直接操纵遗传代码序列,改变植物的性状,从而使生物技术成为种子产业链条的一部分,并创建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一直向下游延伸的全新的产业链条,使得能控制农业投入品最前端,以攫取从实验室到终极产品的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利润成为纵向并购的主要目标。[4]如孟山都公司于2005年3月23日,从SAVIASA de CV 和FOX Paine & CO LLC 公司以14亿美元收购了圣尼斯种子公司,取代杜邦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和最大的蔬菜种子公司,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种子公司遗传资源,利用其生物技术优势迅速进入蔬菜种子领域并占据主导地位。
生物技术公司对种子公司的纵向并购的经济学原因是范围经济的存在,而从事生物技术育种的范围经济性体现在:在研发一种特定的基因性状产品(Trait)的过程中,只要一个基因被分离出来,可以被一再使用在其他作物上,而并不需要再次花费研发费用。比如Roundup Ready这种特性产品不仅可以用于转基因大豆育种,还可以用于玉米、油菜等植物育种中,再例如:抗虫基因特性产品(Bt)基因可以不仅使用于基因棉花育种,也可应用于转基因玉米育种。[7]
对于这种纵向并购的另一种解释是交易成本的存在,由于生物技术产品与种子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种子是生物技术发明的技术载体,是生物技术的传达系统,种植资源作为生物技术产品的原材料,通常为种子公司所拥有,集植物育种、种子生产和处理以及销售的种子公司不仅为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了下游种植资源,同时还为生物技术产品的市场渗透提供了营销网络,因此,种子公司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由于将生物技术传导到种子这一技术载体过程中具有很多不确定性,通过外部市场缔结契约会导致很高的监督和执行成本,因此,生物技术公司一般不会通过授权许可的形式,这时,通过纵向并购将交易成本内部化就成为强烈的冲动。[10]
(3)多元化公司的业务剥离和合并重组
在这一时期,由于竞争的压力,迫使一些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转向业务归核战略,种子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多样化的生命科学公司回归专业化的过程,并购方式表现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纵向并购延伸产业链到制药、生物医学技术、食品加工等相关领域,到通过业务部门的剥离,再进行横向同业并购重组成为专业种子或者农化公司的过程,如:世界第3大种子公司先正达公司(Syngenta)就是由瑞士生命科学公司――诺华公司(Norvartis)(1996年汽巴和山度士公司合并成立)进行业务剥离、重组,其种子业务于2000年与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 PLC)的农化业务合并而成。
二、并购效应――现阶段世界种子产业特点
并购完成种子产业内部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增值,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资产结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对世界范围内的种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种业产业
已经成为成熟的现代产业,其特点为:
1行业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并购活动,产生了杜邦(Dupunt)、孟山都(Monsanto)、先正达(Syngenta)、利马格兰(Limagrain)等大型跨国种子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四家公司2004年销售额分别为:26.24、22.77、12.39 、10.44亿美元。[9]目前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孟山都公司控制着全球40%蔬菜种子市场份额,其中包括:豆类: 31%;黄瓜: 38%;辣椒: 34%;甜椒: 29%;番茄:23%;洋葱:25%,同时控制着世界转基因种子和性状产品的88%的市场份额,其中:转基因大豆:91%;转基因玉米:91%;转基因棉花:65%;转基因油菜:59%。
2种子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根据销售额计算,全球十大种子公司1985年总销售额为23.85亿美元,市场的集中度水平约为10%;2000年全球十大种子公司销售额达到72.5亿美元,约为全球商业种子市场总价值的24%。根据国际种子联盟2004年(ISF,2004)的统计,世界前四大种子公司包括杜邦(DuPont)、孟山都(Monsanto)、 先正达(Syngenta)、利马格兰(Groupe Limagrain)的销售额总计为73.79亿美元,按照CR4指标计算,产业集中度水平接近30%;如果按照前10位种子公司的销售额计算,集中度达到了约49%。
3研发经费投入大大增加
种子属于高科技产品,科技进步是种子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量,因此,研发经费投入是种子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种子产业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是提高育种科研投入的重要来源,与小企业相比,大型跨国种子公司具有更强的进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能够承担技术发明与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巨大成本和投资,也更有条件减少和分散投资和创新活动的风险,并且也更易于在研发活动中实现规模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种业公司投入科研的经费迅速增长。发达国家早已经实现了育种的商业化转移,种子产品研究开发等应用型研究主要由企业进行,为了在竞争中维持其市场地位,跨国种子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一般都把销售收入的8%―10%用于科学研究。先正达公司一般将其收入的12%用于研发;法国利马格兰公司1999―2004年科研投入从5 780万欧元达到了7 740万欧元,占销售总收入的13%;Cargill(嘉吉)为148%;德国KWS种业集团公司科研投入占年销售额的15%。跨国种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扩张,保证了雄厚的资本,以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活动,保证了其在核心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4 种子产业一体化程度和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增强
纵向并购的结果使种子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许多种子公司发展成为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大型公司。同时,种子公司与化工、农药等其他工商企业之间通过并购重组,加快了资本、科技、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在种子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流动和相互融合的速度,扩大了种子公司资本经营的空间,也提高了种子产业的融资和竞争能力。
三、国际种子产业并购对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我国的种子产业发展较晚,2000年以前一直处于由国家垄断的局面,科研、生产和销售分别属于不同的销售部门,品种选育以各级科研单位为主,种子经营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渠道,经过各级技术推广机构销售到农户。2000年,种子法的颁布,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的垄断,极大地刺激了种子产业的发展,产业进入迅速的增长期。目前,种子产业的发展进入增长期的中后期,与国外相比,产业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表现在:
1种子公司数目繁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水平低
2005―2006年度前50家种子企业前50强企业的销售额仅为市场的总销售额30%(2001年为15%),而2005年全国的种子机构总数达到了9 000家,最大的种子企业年销售额也不超过1亿美元。[10]
2企业研发能力低,育种的商业化水平低
国内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仍然是品种研发的主力,多达85%以上的现有品种出自农业科研单位,研发与产销脱节。尽管近几年来,部分种子公司已经开始建设自主的研发机构,但多数国内种子公司以产销为主,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普遍较弱,有科研开发能力的企业不到总数的15%,大多数种业企业未建立起自身科技创新体系,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平均不到销售额的1%,低于国际公认的“死亡线”(国际公认标准:企业科研投入低于1%是“死亡线”,2%是“维持线”,5%为“正常线”,目前发达国家一般为10%左右)。[11]
3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条块分割,仍然阻碍着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产品的低水平竞争,市场上品种名目繁多,但产品差异化小,竞争的行为主要是价格手段,竞争的结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位,种子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种子质量差,大田生产用种(特别是常规品种) 混杂退化严重,我国种子产业正经历着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阶段属于起步期的中后期,尚未进行发达国家所经过的第一轮并购,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世界种子产业发展的经验,当前如能通过并购手段,使一部分处于市场低端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适当集中,将有助于加速提高我国种子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首先应通过种子产业内横向并购减少竞争者数量,迅速提高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实现规模经济,这是治理我国种子产业目前产业分散、规模不经济、产品同质化的有效方法。横向同行业并购操作简单,并购风险低,并购双方生产要素融合与优化组合速度快,可以迅速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种子产业内横向并购可以根据育种科研、种子生产、种子加工和处理、种子市场推广和服务几个不同环节分别进行。走专业化的道路,分别整合科研、生产和销售网络几方面的资源。
(2)根据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的经验,在一定的水平并购基础上,应进行适度的纵向并购,即通过并购实现育、繁加销的一体化,使企业的外部交易内部化,以实现范围经济。种子企业可以后向并购科研机构和生产性公司,成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主体,种子科研机构可以前向并购种子公司获得市场销售网络,这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国内种子科研与生产、市场脱节的情况。鉴于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特殊情况,如能首先实现纵向并购,将有利于使部分企业尽快积累特定领域的技术、专业人才和经营技能,扩大企业和企业产品的影响范围,强化市场应变能力,建立市场优势地位。
(3)种子产业内并购的关键是确定种子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创造价值的大小及其重要性,识别、控制出整个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对于传统大田作物品种,因为品种更换速度慢,对科研依赖性小,需要广泛的营销网络,因而营销环节成为核心环节;而小作物则更新速度快,对研发体系的依赖性大,因此,科研环节是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目前对于前者,可采取以营销层面为核心的横向并购,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而对后者应以通过纵向并购,后向控制科研单位,掌握品种的来源为手段。
(4)种子企业并购作为资本集中的重要形式,是种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产业角度看,并购己不仅仅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企业现象,它己经上升为国家宏观层次的竞争,是提高种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这说明并购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政府的支持不应是盲目干预,而是应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为企业间的并购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减少并购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包括:以立法、执法手段来消除企业并购中的地区封锁、行业封锁,以消除跨地区并购和其它行业资本进入的障碍,尽快建立起企业退出机制,明晰原有国有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按照“基础研究国家办,商业性研究企业办”的原则,推进、深化政府科研育种机构的企业化改革,使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获得优势育种资源。
参考文献:
[1] 何为民并购、集中与市场经济发展[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2
[2] Jorge Fernandez-CornejoThe Seed Industry in US Agriculture[R]USDA,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Agriculture Information Bulletin (786),2004
[3] Suri SehgaIPR Driven Restructuring of the Seed Industry[J]Bio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Monitor,1996-12-29
[4] Graham Brookes et alGlobal Impact of Biotech Crops: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e First Ten Years of Commercial Use[J]AgBio Forum,2006,(9):139-151
[5] UNCTAD SecretariatTracking the Trend towards Market Concentration: The Case of the Agricultural Input Industry[R]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06,wwwunctadorg/TEMPLATES/Pageasp?intItemID=1931&lang=1
[6] William Lesser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Concentration i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R]AgBio Forum,1988,(1):56-61
[7] Marvin L Hayenga1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Biotech Seed and Chemical Industrial Complex[R]Bio Forum,1998,(1):43-55
[8] Murray Fulton et al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tructureAgBio Forum,2001,(4):137-151
[9] ETC GroupGlobal Seed Industry Concentration-20052006www group org/ en/ materials/ publicationshtml?i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