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养成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加强练习,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基础的计算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为了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要加强练习。在刚开始练习时,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方法。在算理明、思路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的题量,加快练习的速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感到口算也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每天安排3至5分钟,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使学生看到算式就能较快地说出得数,将算式与得数直接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化为技巧,达到口算准确熟练。
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浓厚的兴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源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都是一个新的开端。策略:利用故事情节,激活兴趣;依托学具操作,引发兴趣;感受生活气息,浓厚兴趣;融入现代技术,延续兴趣;微笑亲近学生,传递兴趣。以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从而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忘我实践,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人教板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8页例7《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时,我创设了去蜜蜂大城堡做客的故事情节,串联教学内容。课伊始,我深情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蜜蜂王国的国王盛情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到蜜蜂大城堡去做客,高兴吗?蜂王为了表示他的诚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请柬。我们只有破译了请柬(即百数表)上的密码,也就是正确地填写出表上空格里的数,才有资格进入城堡中去。聪明的你们有信心吗?情节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他们认真地观察填写,积极的探索表内规律.通过填数,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等排列规律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对数的顺序的本质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口算,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加强口算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发展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口算练习。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为了能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经常采用“视算与听算”两种形式的练习。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f出得数,引发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很重要,其中新课标中就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到了教材中,从中就不难看出估算能力的重要性。估算在数学计算以及实际生活当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计算与浅析硕士论文能力;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不足;可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四、利用错题资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做练习时,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面对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而是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我常常用“数学医院”的形式,把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暴露出来。当医院的“红十字”旗出现时,学生都很激动,纷纷争着当“大夫”,“大夫”要说出“病因”,并把“病”治好,就评“好大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从错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严格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时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规范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计算后要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孙雪兰.《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重要意义;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269-02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来看,课堂教学是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征和教学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相信绝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都知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有了兴趣,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才能对相关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才能更好的开动脑经进行思考,才能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以学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原则和出发点,教学方法古板枯燥,只会一味地强制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快乐,使孩子们越学越觉得压抑,越学越提不起兴趣,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厌学、弃学。这就需要教师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走进数学课堂。
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2.1通过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好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使课堂变得灵动、活跃、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融入到老师创设的情景当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具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教学情景,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景所营造的教学氛围当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手段。鉴于此,教师要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法,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比如,教师在讲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图形的拼组》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图形拼组起来了的各式各样的图案,比如说由几个长方形和几个三角形拼起来的小狗、小房子,用几个圆拼出来的小花朵等等。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孩子们看到这些新奇的事物,会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想要探索和学习拼图的有关知识。
2.2将实际生活与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育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数学,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努力通过各种办法将数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比如,教师在讲小学四年级数学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的时候,引导学生想想我们在生活中的什么时候会用到小数,比如说学生可能会回答说超市购物结算时会用到小数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安排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比如说接下来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道题目"假如你们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买了10.23元的苹果,买了5.45元的西瓜,买了4.67元的香蕉,结账的时候该付给收银员多少钱呢?"。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就是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想要从教师那里学到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会产生很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这里所说的教学工具,既包括数学教学道具,比如说三角尺、直尺、圆规、圆柱模型等等,也包括生活中可以用来进行课堂教学的物品,比如说桌子、手表、发票等等。道具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在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可以将一些一百以内的整数发票作为道具,给学生出这么一道题,"老师去北京游玩了一趟,每次消费都有一张发票,现在呢老师手里有几张发票,分别是吃饭消费15元,火车票21元,进故宫门票12元,同学们帮老师算算总共花了多少钱?"学生们看到发票会大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会使课堂变得富有趣味性。
3.总结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助手。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恰当使用教学工具,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秀玲.数学课堂――让学生扬起"兴趣"的风帆[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Z6)
[关键词]小学;课程整合;千山路小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008-03
[作者简介]刘静,山东省威海市千山路小学教师。
一、课程整合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层面
问题:课程门类不断增多,现行地方课程增至四种,同时,学校也在着力打造体现特色的校本课程,而总课时量的固定导致课时分配紧张,并且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存在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课时浪费。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地方课程创造性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的基础上,使课程量与课时量能够合理配置,构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环境,形成与学校文化特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学生层面
问题: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生存、适应能力普遍较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比较认真,但在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人际沟通等方面较为薄弱。目标:通过课程整合,让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个性品质得到彰显,做最好的自己。
(三)师资层面
问题: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青年教师队伍,但相较于学生数量来说,教师人数少、工作量大,存在一人兼授多科的现象。教师精力有限,对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书本理论上,对课程的钻研不够深入,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促进教师对各级各类课程的钻研,同时解决部分学科师资薄弱的问题,实现学科均衡发展。
(四)管理层面
问题:学校课程门类多,导致分管部门、分管领导多,存在交叉管理或重复管理的现象,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和负担。目标:通过课程整合,精简课程管理部门,使之系统化、专门化、专业化,实现管理的科学、高效。
二、课程整合的方法
(一)同学科课程的整合
1.学年的教材整合
学年的教材整合即跨越年级、册别,将内容相关、主题相似、形式相近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原则:就“低”促“高”,即以较低年级的内容为主,适当整合高年级内容,以辅助低年级教学。如语文三年级上册选读文章《字典公公家里的吵架》采用儿童诗的形式对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了区分,极富情趣,读来朗朗上口。二年级教师在进行写话指导时就选择了与《字典公公家里的吵架》进行整合,设计了《如何在写话中用好标点符号》一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的教材整合
单元的教材整合即同一年级、同一册别中对不同单元或相同单元中相似的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原则:详略得当,整体推进。如四年级语文下册有两篇林海音的文章――《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分属于第一单元“我爱读书”和第七单元“童年生活”两个不同的单元。教师在教学时就将两篇课文整合,从林海音的生长、生活背景入手,切入主题,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详,以《窃读记》为略,整体推进。
(二)跨学科课程的整合
1.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1)社会主题课程――环境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
我们把环境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起来,力求通过品德课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使其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2)人文主题课程――传统文化与语文整合
“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传统文化教材突出了原典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我们将传统文化课程与语文阅读积累、经典读本整合起来,让学生领略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安全主题课程――安全教育与班会课整合
安全教育的很多内容都与班会课的主题活动相关,我们结合学校班队会活动,将安全教育与学校的班会设计整合起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留心身边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行动上时刻注意安全。
(4)环境主题课程――海洋教育与科学整合
科学大都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辅线进行构建,而海洋教育在编排上也恰恰体现了小学科学的特点。于是,我校把海洋教育和科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在海边的幸福,并从中体会海洋文化,学到科学知识。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1)修身课程――礼仪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
礼仪教育一直是我校的校本课程,在编排礼仪操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进行整合,将学生一天在校的礼仪整理汇编,配以形象的图片,编写了校园修身课程“礼仪,让你的形象更美好”。
(2)启智课程
这部分课程的整合包括两部分,一是劳动基地教育与综合实践、科学的整合。劳动基地教育一直是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科学、综合实践教师结合学校劳动基地中的农作物种植,编写了《“躬耕”体验行 快乐你我他》校本教材。二是数独教学与数学、信息技术的整合。数独是我校的经典校本课程,一至五年级每周都开设单独的数独课,教师依据校本教材《快乐数独》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探究的乐趣,锻炼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测等综合能力。现在,我们又将数独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探索开发了数独课的新形式。
(3)怡情课程
怡情课程的整合包括两部分,一是口风琴与音乐的整合。口风琴一直是学校坚持开设的音乐校本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音乐教师精选难易适中、学生喜爱的曲子,按年级段编写了《琴声飞扬》校本教材。每天下午上课前的十分钟吹奏已经坚持了6年,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二是田园美术教育与美术的整合。美术学科依托基地里丰富的资源,开发了田园美术校本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麦秆画、玉米皮画、五谷画等艺术形式,为学生长期、系统、科学地学习田园美术提供了保障。
(4)立德课程――德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
我校对德育课程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进行了整合,围绕“德”与各年级相应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分年级确定了不同的重点,从“立德、礼德、力德、历德、理德”五个方面开发了不同的德育课程。
(三)课内外课程整合
我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实践平台,每月开展整合后主题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将课内所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的整合。学生以手抄报、卡片、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将研究内容呈现出来,并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在级部层面、学校层面展示、交流。以一年级数学为例,每月的整合活动主题如下:
三、课程整合的效果
课程整合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通过课程整合,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学习力、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我校近几十人次在省级、市级、区级各类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中获奖。
以下是对全校低年段(一、二年级)320人、高年段(三、四、五年级)360人课程整合前后的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经过课程整合,低年级学生会合作、敢表达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高年级段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课程整合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为教师一专多能充电;建立课程体系,为学校体验特色增彩。学校的课程整合与教学工作得到了家长、同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