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媒体传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创造多元花的文化形式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及提升,在事实上,一种新的媒体,在社会中是以一种文化存在,在社会中得到传播,这种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也必然存在对各种新的文化传播,这样的传播在社会的宣传中,就必然会建立起新的文化秩序,显然,这种相应的媒介技术,在得到重新包装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地定义和理解。譬如说在云南省蒙自市就开始出现利用Wifi无线网络摄像机建造监控工程的形式,展现了科技进步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再比如说,在有些歌曲表演开始时,会去尝试使用虚拟影像和其他的一些高科技技术,就能够去创造一种新的形态,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形态,这样的文化形式,就能够使新时代的文化传播,在社会传播中,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参与性。
(二)新媒体为多元文化对接带来机遇新媒体要当代社会中实现文化传播,它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社会中存在共享性;同时,还要具有新媒体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的特征,其能够按照市场规律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使社会传播得到更大的利用,才能达到对社会的高效率传播,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云南省蒙自市来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但是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就必须要将传统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得本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使当地民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范围达成共识。目前的社会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正以一个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解决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我们也能够注意到,新媒体逐渐形成了以图像为主导的后现代文化景观,视觉表达成为当今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从而使得消费特征变得更加碎片化、分众化和速食化。
二、如何加大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提升作用
(一)加大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当前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要求有着深刻的变化,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高科技,就能够及时地创新文化,这样,社会就能够培育新的文化氛围,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使新媒体在时代高点进行文化创新,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要把运用高科技作为推动文化建设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这显然说明了在社会发展中,高新科技水平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科学合理地适配新媒体资源新媒体智能化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城市精神的改变,也就是可以将传统文化变为职能文化。然后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使当代的旅游文化服务和文化保护行业得到发展,可以得到顺利的更新换代,也可以通过新媒体适配,合理安排新媒体,使当代的新媒体发挥灵活的特点。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文化企业的创业成本,这样就能够确保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利用技术力量促进社会资源整合在文化事业发展过程当中,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推动要素,对于我市来说,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为可观,但是与沿海城市相比依旧存在着差距,我市理应以创新精神为切入点,催生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从而有效延伸文化产业链。事实上,这样做也能够将产业发展的空间进行有效可靠地延伸,在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实践当中,也足以证明,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途径。
三、结束语
1.全方位的传播渠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传播渠道得到了海量拓宽。在全方位的传播渠道方面,新闻传播不再只是平面、广播、电视这样的三维空间传播,有了互联网“万维”的空间载体,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宽,效果也更好。
2.全流程网络化生产网络化制作、网络化存储、网络化播出也是新闻传播“全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中,一条新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出去,即可以提高效率,也有利于节省制作成本。
3.全时空多维互动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只能单向传播的方式,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再只是“说”和“听”的关系。一条新闻线索可能只是普通用户终端的一个点发出,经过新闻单位发散之后得到大众传播。但在传播的同时,普通的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媒体之间还会形成交叉式的多维互动。通过互动,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传播的效果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全媒体”传播对从业者的新要求
首先,完成战略观念转型,适应全新传播生态环境的挑战新闻从业人员要深刻认识这种发展趋势,有效构建用于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码方式、解释框架以及传播模式,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强化引导力。在此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澎湃如昨的热血,还需要勇于创新的意志,热情拥抱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其次,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生存模式的挑战在新闻传播的全媒体时代,新闻从业人员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业务素养,还要积极补充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知识。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一旦跟因特网有机融合,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再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
(一)自媒体新闻传播一般是用户自己主动去传播,所以信息的传播是非常及时的。但是由于每个人都会受到自身知识文化的限制,所以他们所发表的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就使信息碎片化了。
(二)现代社会新闻传播越来越依赖网络,而网络的飞快发展就使得新闻传播速度也逐渐加快。人们运用自媒体在知道的一时间将新闻信息通过平台出去,大大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自媒体是人们在网络上消息来传播的,一个人的消息往往能被很多人看到,因此,自媒体的传播是多对多的。并且,网络的快捷使自媒体的传播变得非常快和方便。
(四)自媒体的一般是某个人对某件事的看法!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的特点。而且,人们经常会选择性的看待一件事,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想就可以。
(五)人们在消息时,为了更清楚、更明白,除了文字,还可以配上图片、动画等。这样可以让消息更加详细,具体,具有真实性。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的两面性
(一)自媒体新闻是每个人都可以的,所以其信息来源的范围广。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对每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意见。这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们更加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可以第一时间将新闻传播给大众,人们一可以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改变了以往的线性新闻传播形式,是以网状向外扩散形式传播,其速度几何倍的增长。所以其所以其能够很快的被人们知道。
(四)新闻信息被大众知道后,人们如果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就会让这条信息被更多人知道。人们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相互讨论。这些讨论代表人们内心的愿望与想法,政府工作人员可以据此作出作合乎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这样也可以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自媒体新闻传播有很多的优点,在此不一一列举出来。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自媒体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所以信息量非常大。其中有用的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废话和个人的不满等。这写信息的存在使群众很难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三、新老新闻传播方式的融合
(一)任何一种新闻传播方式都有优点,也都存在缺点。为了更好的发展新闻事业,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两种传播方式。传统的传播方式仅仅由新闻机构来传播。自媒体则是由每个人来传播。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是先过滤再的形式,而自媒体则是先再过滤。传统的一对多的传播也变成了现在的多对多的传播。这不仅是加快了速度,更是扩大了范围。
(二)两种新闻传播方式的融合,是为了将它们好的部分留下来,不好的去除掉。只有将两者的优点相结合,新闻事件才能被更好地传播。自媒体要注意严格把关,营造好的网络环境,使事件具有更大的真实性,才会发展得更好。
四、结束语
从发展速度上看:传统的电视传播由无线(微波)传输、有线(光缆)传输和卫星传输三种,收视对象是接收终端———电视机前的观众。资料显示,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实验开播到2014年,经过56年的发展,中国有4亿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城市每百户居民家庭的电视机拥有量已高达140台,拥有8.8亿人口的农村家庭电视机普及率也达到95.2%,全国观众总人口数达10亿人以上。反观新媒体的发展则迅猛得多,以互联网为例,从1994年到2013年6月,短短的二十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而中国智能手机从本世纪初引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2013年,智能手机拥有量大约是5.8亿部;微信平台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到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从信息接收方式看:电视观众接受信息是靠电视机完成,受制于固定的有电视机的场所,而手机的使用者不受制于任何场所,不管在哪,只要有信号,就可以从微信、微博、短信中接收到信息。
从影响力来看: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依靠高科技的支撑,具有信息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即时沟通、成本极其低廉等优势,其影响力至少已基本达到了与电视传播不相上下的程度。不难看出,电视的受众规模依然是庞大的,然而,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用户的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因此,保留传统的传输方式,巩固已有的受众群体,利用新媒体开拓新的传播渠道,覆盖新的受众群体,让电视新闻融入新媒体、实现传播的多样化是当下的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保证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努力方向。
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多向化,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一,把电视节目整体放到互联网和手机上,如手机电视和中央电视台所办的CNTV,让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成为电视新闻受众。其二,将电视新闻节目按板块、栏目建立起微信、微博平台,跨操作系统平台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如辽宁电视台的知名新闻栏目《新北方》《新闻正前方》等。其三,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平台依靠技术支持实现多重、多向传播。当电视新闻到达微信、微博平台后,接受者又可以通过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将微信、微博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及朋友圈。传输方式的多渠道,实现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多样化,而传播的多样化则改变了受众获取电视新闻资讯的模式,新闻资讯获取的平台从以往的只能通过电视机变为既有电视又有新媒体,一大批不待在电视机前的新媒体拥有者(特别是15岁-34岁的年轻群体)也成为电视新闻的受众。并且,由于新媒体渠道的扩展,使得传播者能够借助新媒体渠道为所有的用户提供共享服务,实现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实时化、共享化,使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资讯。
二、利用新媒体使电视新闻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交流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全媒体化新闻传播全媒体化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的主要介质是报纸和电视,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文字、图片和声音,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地向全媒体化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形式的全媒体化。主要表现为,新闻传播由传统的文字和图片为主转变为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影像全方位呈现。这形成了对人们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和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力,促进了新闻的深度传播。二是新闻传播介质的全媒体化。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平板和移动阅读设备等都成了新闻传播介质,与传统的电视和报纸一起进行新闻传播,既契合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丰富了人们的新闻阅读形式,拓宽了人们的新闻获取渠道,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丰富的新闻资讯。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全时性新闻传播的全时性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突出特点。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有一定的频次,这个频次通常是一天或者是半天,无法随时随地获得各种新闻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全时性的特征,任何地方发生到新闻都会被人们传送到网络之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最新鲜的新闻,能够与世界同步。不管是在深夜,还是在清晨,只要有新闻阅读设备并且接入互联网,就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各种新闻资讯,弥补了过去的新闻时间间隔较长,新闻获取滞后的缺陷。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性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是新闻记者和编辑,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使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在看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发生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其他移动设备来对新闻事实进行记录并且上传,使新闻获得传播,这样,新闻就由原来的单一传播主体走向了多传播主体环境。新闻传播主体多样性带来的优势在于,有价值的新闻可以迅速得到传播、新闻记者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然后进行深度报道以及使新闻传播的成本降低等。同时,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性还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认同感增强,因为见证者和了解新闻来龙去脉的人在进行新闻报道,使新闻显得更加的真实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一)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是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传播主体的多样性等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潮流,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在新闻报道中,可以专门开设自媒体版块,可命名为“亲历者说”等,用来作为网友新闻的阵地。同时,设置相应的负责该版块的新闻编辑,对有价值的、有重大意义的新闻进行核实和追踪报道,予以在其他相应版块,以供对严肃的新闻有阅读需求的读者进行阅读。在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核实之后,可以对新闻的第一者进行适当的奖励等,以鼓励更多的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入到新闻报道之中,鼓励自媒体的蓬勃发展。
(二)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新闻内容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为了刺激读者,一些新闻机构开始使用一些哗众取宠、措辞浮夸、观点偏激、内容严重失真的新闻。这严重地影响了新闻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新媒体时代之下,要想进行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以促使读者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而非只受到一些偏激的言论的刺激。首先,记者和编辑要有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坚持报道对人们生活有切实影响、对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国家发展有一定作用的新闻,避免一味地通过各种奇闻逸事来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其次,记者对于新闻的报道要有深度。新闻的深度体现在,对于新闻的挖掘能够启发人们进行思考、能够影响人们的实际行为、能够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社会。[3]因此,记者应该坚持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要坚持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做到报道新闻事实、了解新闻事实发生背后的原因、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报道,推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等。如此,新闻才算完成了其使命,记者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
(三)新闻要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契合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新闻量上升的同时,给人们造成的是一种阅读负担,使人们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新闻时,一定要使新闻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契合,尽量缩短读者对新闻进行筛选的时间,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得读者的忠诚。首先,新闻需要进行分类,可以将新闻按照新闻事件的种类、新闻发生的时间等来进行分类,便于读者进行新闻的筛选,并且供读者进行分类订阅,方便读者进行个性化阅读。其次,新闻应该尽量清晰简洁。在新闻的页面,可以采用标题罗列的方式来向读者展示各种新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点击标题进行新闻内容的阅读,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最后,在新闻的内容页底端,附上新闻专题以及相关性较强的新闻的链接,供有阅读兴趣的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和扩展阅读。所以,新闻应该是标题内容页相关专题、相似新闻链接的模式来进行,这样,读者能够方便地按照个人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有效地节省了阅读时间。
三、结语
近几年世界上的新技术、新媒体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广告界对于新媒体的追求出现上升趋势,并逐渐将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行转化。由于新媒体广告的规模不断崛起和壮大,正在深刻的改变我国广告的传播方式与效果。
在当前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生态环境下的传统媒介已显生存困境,其传播渠道正在受到诸如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最大,这也是新老传播技术差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新时代广告信息与传播技术对人们信息理念塑造后的必然结果。传统的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读者构成与数量、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的地位及其影响力等诸多方面。介于传统传播媒介的这些困境,其既有世界媒介格局的改变,也有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
新的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与传统的相比较,其传播具有的互动性、规模性及针对性都是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是通过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述与研究。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相当迅速并且具有多样性,所以就新媒体环境中的广告信息与传播经营问题仍是人们争论的热点和焦点,尤其是对于在新媒体下广告的传播方式及效果评估仍然是广大广告企业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意在通过对现有的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技术及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对于在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定义、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在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策略。
二、在新媒体下对于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界定
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界定,其实很多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用三句话对新媒体做出了新的阐述:“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对于旧而言;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三是新媒体是一个发展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部分的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也有其他专家对此做出了新的不同阐述: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传统的媒介基础之上,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新的手段为主的媒介,主要依据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数字化的卫星通讯等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型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具体的途径主要包括互联网络、手机、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多频道有线电视及卫星广播电视等。
本文主要对新媒体定义进行探讨,将新媒体下的广告信息与传播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发展概念,其“新”不仅仅是体现在时间上,而更在于对当今社会来说有“新”的发展意义,以及给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带来“新”。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传统广告信息与传播时代的由点到面的单方面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点到点、点到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发展格局。在目前的新媒体环节中,其主要以即时性、交互性、信息的海量性及融合性等特性来区别于传统的广播、杂志、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的新兴媒体形式,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移动电视媒体、户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
三、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特性
其新媒体的特性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其属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才叫做新媒体,不然做多也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的改进与变形,而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是专指在新媒体上所进行的广告信息与传播。
(一)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广告信息与传播企业提供了更加直接的面对消费者及受众传播信息的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更具价格和传播优势及精准性,已经得到广大的广告企业、投资者及营销机构的一致认同,使得大多数的广告企业消减了对传统媒体的投入,从而转向新媒体的开发。如:诺基亚、欧莱雅等国际品牌都逐渐减少对传统媒体(电视广告等)的投放力度,不断在新媒体(如:手机网络媒体、互联网、户外及卖场视频等)。
作为新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直面市场的广告公司也面临着更加大的压力。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传播媒介具有多样性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紧缩,这样使得在企业广告预算上也出现紧缩现象;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广告界正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及消费者属性。因此,广告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把企业的利益做到最大化,最终迫使自己将其广告业务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扩展,以此来适应目前复杂的广告环境和消费者属性。
(二)新媒体下广告受众显著的性化
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其传播形式越显丰富,使得消费者的群体悄然的发生着变化,由以前的大众化向目前小众化转换,也就是将从前的大众的消费群体分解成了单个的小的部分,而每个小的部分则是一个小的消费群体。虽然消费群体产生了变化,其规模相对于以前变小了很多,但是在同一消费群体之间的相似度却相对增加了。
目前的广告消费随着传播途径的变化,大量的新媒体广告充斥在消费群体的周围,这样使得消费群体的选择性注意、阅读、接触的特性显得更为突出。广告消费群体在多媒体电子设备上进行浏览海量的图片、音频、文字及视频类广告,再根据消费群体的意愿进行有效性的选择交流、浏览或者做二次传播。消费群体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表现的越来越强,使得其求新求变的心态也越明显,但是也使消费者的阅读性正在逐渐降低,将原来的阅读习惯由现在的浏览所替代,并且广告中的娱乐化变得日趋明显,快餐式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三)新技术给广告信息与传播提出新要求
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的变革,首先应该是传播媒介技术的创新改革,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预测媒介发展时认为:“对媒体而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媒体本身,是媒体的形式规定着媒体的内容,也就是媒介技术的进步。”倒过来看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内容也是一种模式,只有将这种媒介技术和模式相结合并形成互动,使得新媒体才更具吸引力,也才会被大众消费者进行再次推广,如网络、手机视频等新媒体广告正是如此。
目前新媒体技术正在进行数字化的变迁,其为广告信息与传播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也为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海量的信息资源。而广告的消费群体选择的主要标准正在向着精准、动感、动态、新颖、创意、视觉冲击等方向转变。广告信息与传播者如何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成功的抓住消费主体的阅读喜好,以此达到传播的目的,这已经成为广告信息与传播未来发展的新的研究方向。
(四)新旧媒体间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竞争与合作并存
对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并且得到了迅速的扩大影响范围,它的发展不仅为广告信息与传播在功能及质量上提供了更好、更多、更加多样化的传播载体,同时也扩大了社会对于媒体产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消费群体的对于广告产品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由此传统的媒体正在受到新媒体强有力的积极挑战,其一方面是借自身长期积累的优势资源和传播内容与新媒体在广告市场上展开激烈的博弈,另一方面传统的媒体也在不断的寻求与新媒体的之间展开合作,以此寻求共同体来一起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因此,新旧媒体间的相互合作与竞争已经成为目前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中新的发展主题。
三、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信息与传播给现实生活带来的新的变化是所有人共同鉴证的,我们不仅要正视这些变化的存在,还要充分的利用好新媒体改革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面对这些新的变革。
(一)融入受众的新特征,锁定目标受众
对广告信息与传播的革新,它不会受到媒体环境的改变,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其始终坚持对消费群体进行准确的定位与细化。新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主要是针对消费群体的多层级、移动性、个性化的新生活形态,积极采取新的媒体传播手段全力打造具有个性化、定制化、互动性的服务等优势,将消费群体的特性与广告产品和品牌进行更好的有机结合,以此来针对不同的特性的消费对象,不同的生活规律。
广告企业的传播必须要精确的寻觅到消费者的所在,以此来降低广告信息与传播的支出,如:超市卖场液晶电视广告、公车上的流动广告、电梯内的平面广告、写字楼的电梯口液晶电视广告、企业办公室内的互联网广告、车站和机场内的广告、户外和侯车亭LED广告、休闲娱乐场所的液晶电视广告等。网络广告信息与传播最具代表的是百度、腾讯、新浪等网络搜索引擎中的广告信息服务,他们依据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按照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去投放广告信息,对消费群体进行精确的定位,让网络广告的传播能够迅速的转化为市场消费。
(二)采用创新营销方式,加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广告事件营销对促进广告信息与传播活动的有效进行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现代的广告信息与传播需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特性、所处的环境特性及消费群体对于新媒体的关注度,以此来让消费者在互动中去体验更加有效接受媒体所要传达的广告信息。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参与性与互动性,尤其是手机和网络媒体的出现,它们充分的激发了消费者的互动积极性,使消费群体在新媒体的互动中去更深刻的认识品牌及产品。
例如在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让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奇观:1915年的世界博览会见证了我国茅台酒的“一摔成名”的传奇事迹;在1982年的实践博览会上“魔方”引发全球的“头脑风暴”,使其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一亿只;2005年的日本世界博览会让“丰田机器人”吸引力了全世界人们的视线………!
积极借助当前最为俄日热门的世博会进行广告信息与传播,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品牌理念瞬间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同时也凸显出与世界博览会的高级合作货币身份,从而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这就是以此非常成功的事件与互动相结合的营销案例。
(三)将广告的创意与艺术加工融入媒体
媒体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广告,而广告在消费者眼里却是多余的。比如当电视中的插播的广告消费者普遍会感到反感。在当今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让广告留在消费者的视线中的方法具有的有以下几种:
1、增强广告的艺术性,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广告中增强艺术性其目的是能够实现留在消费者的视线以经济效益的目的。例如:联想集团在最新的机型的市场宣传时,通过在视频网站和电视上设计制作的“斑马人”视频以及设计专题网站,这样的设计将企业的品牌与卡通人物相结合,将消费者的视线牢牢的吸引住,以此达到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目的。
2、将广告的创意融入到广告媒体。把广告的创意加入到广告媒体中,使之成为新媒体的有机构成部分,这样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及其感兴趣的娱乐和咨询,将广告融入到文字媒体中,如:《一起来看流星雨》、《微笑在我心》等影视作品中的广告植入,还有游戏、电视广告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在广告信息与传播中的运用。
(四)推动媒体间的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的广告行业几乎都面临着势单力薄的资源短缺问题。这已表明广告界靠独自打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广告媒体之间的发展主旋律将会向着把业务、品牌及资源将会进行有效的融合方向延伸。
媒体之间都各自所具备不同的传播特性,它们对消费群体的行为及观念的影响力也是具有差异性的,正是这些差异性成就了它们独有的传播优点。
1、新媒体之间的有效整合
目前市场上的新的媒体种类繁多,其传播的途径和效果也有不同,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之发挥媒体资源的整体优势,这已经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2010年5月11日,腾讯与中国联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它们将在市场开发、行业应用、联合营销及基础通信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化的战略合作。这次的战略合作将开辟我国互联网市场上新的营销模式,促进了互联网科技与通信科技的有效融合。
2、新、旧媒体之间的有效整合
新的媒体利用其传播优势占据着渠道资源的优势,而传统的媒体以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如果能够把两者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各媒体之间能够取长补短,一起发挥更为强大的媒体力量。2005年7月18日,美国时代华纳投资5.8亿美元收购MySpace,这个收购案的成功标志着传统的新闻集团正式进军互联网,新闻集团希望能将新、旧媒体之间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以此来创造出新的媒体发展空间。
四、未来新媒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力
(一)未来新媒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趋势
新的媒体技术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其具备互动性的传播特性和数字化的技术特性。目前的新的媒体形式具有互动性、内容丰富、全球化、跨文化及信息量大等优点。新的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形式与内容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处在消费型的社会经济时代,信息化的互联网消费是带动其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的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从理性到感性、从同质化向异质化的转变。于此同时做为商品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媒体广告,其传播方式从本质上已经变化成一种纯粹的商业促销方式,它的出现说明了其已经具备后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未来的广告发展趋势正在向着情感化、娱乐化、休闲化、图形化的方向延伸。面对新的广告形式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下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正在快速发展,其传播优势也得到了多数广告企业的认同。
在面对新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考虑或探索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新趋势及新特点,充分运用新的媒介技术及新的理念开发出更为贴切的媒体广告的发展,让新兴的媒体广告能够将自身的优势永久的保持下去。
(二)未来新媒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随着手机、网络、楼宇电视及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它们的出现及不断的发展改变了整个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的格局,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比如在网络媒体方面,根据中国的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的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2.98亿,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已经达到22.6%,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的年增长率一致保持在40%以上,已经超越了全球网络普及率及增长率的平均水平。
在新型媒体行列中的另一个强势力量——手机媒体。目前我国的手机网络普及率在2009年也突破性的发展,在2009年1月7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就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发放了3张3G网络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手机正式进入3G网络媒体时代。所谓的3G就是第三代的手机移动通信技术,它的成功运行标志着将手机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种新兴媒体进行有效融合的新型移动通信服务。目前手机3G服务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使其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增加。
(1)新媒体的概念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前提之上的,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双重条件之下,新媒体逐渐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产生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出现的,一般来看,新媒体是一种可以向受众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通过更多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推送的媒介。例如,网络、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智能产品的出现,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它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特点,进而可以更为有效的满足当代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从而有效地实现和弥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不足和劣势。
(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是新媒体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它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传播主体普遍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丰富化。首先,传播的主体已经不局限于电视观众,它可以使得人们在任意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更多的人都可以接收到相应的电视新闻内容。其次,在许多的传播平台都可以有相应的新闻获取,甚至比电视可以更早了解这些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的新闻内容。最后,传播内容的丰富,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就集中在文字、图片传播上,而新媒体背景之下的传播,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对内容的丰富,包括动态图、视频等,都成为激发人们获取新闻兴趣的重要保障。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问题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并不是说将要被取代,而是应该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首先,要明确传统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新闻的播出时间受限,许多时候都必须要观众在固定的时间点,选择固定的频道来观看新闻内容,这就导致了时空的局限性,以及对于观众自身积极性的一种抑制。其次,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相对枯燥,观众对其认识和理解也比较有限,并不能够兼顾到全部的受众。所以受众的范围不能够扩大,很多时候也很难真正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意义。
三、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
(1)传播方式的变化
新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和传播。首先,促进了大众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传统的新闻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电视或者传统的纸媒进行传播的,而新媒体的崛起,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传播的渠道。手机、平板以及网络终端,都成了传播新闻的途径,所以人们可以更加随意地在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内进行新闻内容的获取,再也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电视新闻时间安排。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实际上也是新媒体在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新的传播方式,要不断地进行推广,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推送。
(2)传播方法的变革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传播方法与从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法具有许多的弊端,而新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传播方法的变革,可以有效地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人们可以在更多的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也可以有效的把握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向。现在的传播方法包括互联网传播,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方法,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一个跨越,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传播方法的不断深入变革,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进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传播方法背后,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推广意义,人们获得的新闻内容,也将更为全面、真实与直观。
(3)传播内容的变化
在传播内容的变化上,确实新媒体视域之下,具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首先,传统的电视新闻内容,主要就是有关于国家大事或者政策法规的,这些与许多观众的实际生活都是具有较小关系的。所以许多时候观众并不能够带着更多的积极性来看待这些新闻内容。其次,传统媒体播报的新闻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人们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多有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而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与从前相比,确实有了许多突破。新闻内容除了文字、图片、插图,更是有了许多的动态图或者短小视频,这非常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满足传播的特点和要求。另外,作为全新的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更是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将新闻内容按照板块进行分类,一方面便于人们的查找;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的变化与丰富,是改变人们对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弊端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人们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关键词:谣言;灾难谣言;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
卡普费雷在《谣言》一书中认为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通常是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虽然这样的传播效果与范围是有限的,但还是能传递信息,树立或毁坏名声。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同样没有消灭谣言,反而使谣言以更加专业化的方式进行传播。
近年来谣言借着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快速扩散。其影响力不再像先前的口语传播会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传播路径也更为复杂。显然身处新媒体时代的谣言比起前新媒体阶段的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
一、灾难谣言的定义以及产生缘由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就开始系统研究谣言,对各种谣言及其对部队和国内民众士气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G.W.Allport和L.Postman认为,谣言是与当时事件相关的命题,在某些区域的人们之间以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但却缺乏相关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R.Knapp则认为,谣言是一种旨在使人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W.Peterson和N,Gist定义谣言是一种在人民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国内学者胡钰则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上诉四种定义较为接近,都涉及到谣言与现实的事或人有关联,都是为了竭力使人信服。
灾难谣言作为谣言在灾难时期的一种形式,是针对灾民对于信息需求而产生的谣言,出现在地震、水旱等天灾人祸发生后的一段时期内。但它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灾难谣言的传播方式除了以往人际口头传播外,更加依赖于互联网络、手机等方式,在各个方面上都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增强趋势。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Allport列出了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卡普费雷指出,“谣言永恒的循环再现,证明它是一个深藏于集体意识中的解释系统,通过一个有利的时间而现实化的结果”。
面对灾难,民众个体往往会表现出无能为力,会缺乏安全感,人心思危。即使社会各类组织开始行动救援,但迫于共同体的共同权利意识,民众内心的困惑没有在短时间内消失。灾难谣言正是抓住能够满足民众对于了解不明朗的情况、信息缺乏的高度渴望而产生的,它也能够让在民众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宣泄情感。
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滋生了大量灾难谣言,诸如“大地震的发生是因为触怒了神灵”等。尽管这些谣言在事后都被证明是无稽之谈。但对当时唐山震区一带还是引起了恐慌。
二、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传播特点
1传播渠道多元化
当互联网、手机媒体尚未勃兴之际,灾难谣言的传播通常依靠人际传播。由于人际传播的特点,传播效果与范围有所限制,主要局限于灾难发生地及其周边地区。如唐山大地震后,灾难谣言主要在其震区及周边一带传播,经过近1年的时候,才传播到其他地区。
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传播途径主要分口头、互联网络、手机短信三种。除了人际传播外,传播渠道有:(1)通过网络BBS、留言板等进行群体传播。(2)通过电子邮件、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进行人际、群体、组织传播。(3)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了人际、群体传播。(4)若谣言在网络上成为热门的讨论议题时,可能成为大众媒体报道的对象。当谣言经大众媒体披露后,不使用新媒体的受众也会得知消息,使得影响的层面更为扩大。
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在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中同时传播,渠道也从人际传播延伸至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呈现出多元化渠道传播趋势,传播范围更大,速度更快,危害与控制难度随之加大。
2传播效果最大化
随着灾难谣言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发展,传播效果呈现出最大化。其一,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直接导致灾难谣言传播速度空前快速,以往较长的传递时间段极大地缩短。技术的保证让社会成员能在相近时间段内参与到同一事件中,增大了谣言传播的信源基数。唐山大地震后的部分谣言历经一年多才从周边地区扩散开,而汶川地震后,仅仅在几天时间内,大量灾难谣言通过各类媒介传递至各个地区,甚至于境外部分国家、地区都有所耳闻。第二,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大了人口的流动性,社会信息获知途径不再是笔下“乡土中国”中的长者口述信息的单向传递模式,社会成员间的社会联系复杂化。面对灾难,彼此会更积极地依靠各样的信息途径来进行联系,这样就导致谣言传播面较之以往更广泛。第三,同样因为通讯手段的发展,谣言内容没有了旧时口耳相传时以讹传讹的夸大化与变异性。这种高度的信息保真性使社会成员获取的信息内容也大致相同,从而间接地增加了谣言的可信性,加大了传播效果。
3传播目的多样化
灾难谣言传播的目的性呈现出多样化。(1)满足宣泄情感。在传播谣言过程中,传播者能够消除因灾难带来的无助、危机感等抑郁情感,体会到灾难涉及到了全体民众而非一个人。在灾难谣言传播过程中,能够宣泄人类面对自然灾难时所表现出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是其快速传播的目的之一;(2)满足信息渴望。灾难的发生导致的信息闭塞,加重了人们对所处环境的探知欲和危机感。灾难谣言往往涉及一些人们感情或地理上感到亲切、关心的人或事,而且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满足当时人们信息缺乏的求知欲。(3)娱乐。或许并非所有人都相信灾难谣言。但是这些谣言有趣的一面成为了这些人传播的目的。同样有一部分仅仅为了转发信息而传播这些谣言,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4)蛊惑人心。
灾难谣言传播目的的多样化加大了对谣言控制的难度。如果传播目的仅仅是前三类的话,谣言会因民众的兴趣减弱而在较短时间内遭到淘汰、消失。因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谣言传播则是需要防范的难点与重点。
4传播主体年轻化
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呈现出传播主体趋于年轻化。首先,技术手段决定主体年轻化,年轻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其次,年轻人的生活与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紧密相连,网络生活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手机短信交流是最熟悉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最后,大多数灾难谣青的传播都是出现在年轻人集中的网上论坛、社区、QQ群等处。这些因素使得年轻人在灾难谣言的传播过程中,成为传谣信谣,甚至制造谣言的主体。
5传播内容自我消亡化
正如卡普费雷所言“所有的谣言都是注定要消亡的”。谣言具有的一些娱乐性质能够吸引公众,但正如同新闻所具有时效性,谣言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时效周期。一旦公众获取了官方权威信息,失去了对谣言的兴趣,那么谣言将消失于大量的新闻信息量中。
为了能够引起民众的兴趣与好奇心,灾难谣言通常夸大其辞。一旦好奇心过去了,消退的兴趣就需要更多的刺激与夸张性来弥补。灾难谣言需要为一个小细节而夸大整个事实,这样反而导致了谣言不堪一击。
充满夸大性的灾难谣言过了时效性,一旦没有新的内容补充,其将自行消亡。
三、新媒体时代对灾难谣言的控制防范
灾难谣言在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中体现的特点,为我们研究如何控制防范提供了依据。
1政府主流媒体加大报道力度,加快报道时间。
首先,政府主流媒体应该重视报道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报道应该在灾难谣言传播之前,第一时间消除民众对于相关信息的需求。其次,主流媒体应该在民众关心的话题疑问上提供解惑答疑的功能。这样就减小了灾难谣言产生的空间。最后,主流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内容上应该更详尽,选取面更广泛,消除民众对于灾难认识的模糊性。根据G.w.Allport的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的公式。减小事件的模糊性将降低谣言产生的几率。
Web2,O时代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以往较高的入门门槛不复存在,人人都能在网络中信息,报道新闻。大量的灾难谣言正是通过网络这个渠道快速地传播,甚至部分门户网站成为了灾难谣言传播的阵地。网站编辑的把关人作用需要加强,不能片面地追求点击率而忽视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即时聊天工具与手机短信传播限于当前网络管理的局限性,对于谣言内容传播的管理方式和办法有待于日后网络管理法制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3民众媒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谣言传播的主体,民众尤其部分年轻人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完善。在主流媒体官方信息之前,民众应该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甄别,在如今科学昌明、技术发达的年代,民众尤其年轻人应该拥有证伪谣言的意识。
(一)建立网络教育平台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接触的新事物多而快,新媒体传播的普及更加强了这种90后大学生足不出校园就可知晓天下事的能力。由原先的QQ、博客,到现在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的运用,大大加速了地球村的发展速度。人们常说:“新媒体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青年大学生只要动一动手指,就可以收发一手信息,传播正能量。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作为青年大学生,首先得端正价值观,运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根据目前的状况,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文化机制的创建
校园是一个纯净而神圣的殿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宁静致远的人文精神家园,首先得加强校园景观、物质文化建设,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其次得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的建设承载着一所高校、一个地方的神韵,在树立精神文化、精神理念的前提下,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景观的建设:校歌、校训、校徽、绿化、景观、书画等等,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要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也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家层面的、社会层面的、个人社会准则层面的。比如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以“自由•平等”为主题的师生谈心活动,或者是举办以“和谐•文明”为主题的寝室文化评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创建,丰富了90后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树立典范,夯实理论研究基础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不能松懈,这种理论教育不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还需要融入到日常生活教育中。大家都知道,对于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早已乏味,课堂上的抬头率并不高。这并不是说理论教育不重要了,理论教育是基础,只有理论扎实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在做理论教育的时候能够改变原先的灌输式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互动、课下的实践进行,可以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选取鲜活的实例,进行分析评价。比如:通过树立典范,寻找这一素材,作为我们理论课研究的基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我们身边入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妈妈”、道德模范等等。
(四)落实社会实践网络的构建、文化的创建、理论的夯实
最终还得落到实处,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必将走出校门,运用自己的所学做出一番成就,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呢?90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但是缺乏动手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运用自身所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让核心价值观流于形式,成为说教的工具。投入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参加集体学习培训以及党员的集体生活,参加社区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知行统一。在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传承了我们国家的优良风尚,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自我的思想道德境界。
二、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信息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情或物体在发生、发展、结果的一系列运动过程的记录,其中信息的客观性是昭然若揭的。但事物是信息接收主体通过思想认识活动从而产生的结果,其结果是客观的亦可是主观的、广泛的亦可表象为一个独立体———即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审美运动而表象的。
爱美之心是人之本性,但也促使形成与美相对立的丑的思维。“美”与“丑”观念的形成是人们在世界观形成时期同步建立起来的,是通过对客观事实信息传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最终得出美与丑的思维意识。信息传播的美丑表象也随着人类认识思维、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亦与现今的信息传播形式相附和。
塔夫脱,美国的第27任总统,体重300磅,满脸赘肉。我们难以想象,任何一个有着这种外形的人在信息传播如此精准迅速的电影电视时代会被推上总统候选人的位置,并在罗斯福的支持下竞选成功。如果是在广播上向公众发表演讲,演讲者的体型同他的思想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在电影电视时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300磅的笨拙形象,即使如何花言巧语,也难免修饰演讲中信息传播的审美表象。在电视上,语言信息是通过视觉形象传播的,简而言之,电视上信息的传播是审美的表象而不是单纯的言语。在投票选举的思维过程中,如果只通过广播的信息传播媒介做信息的审美分析,人们会按照逻辑思维来判断这位总统候选人所演所讲,从而单一的凭借广播中接收的语言信息来进行审美判断;反之,如果通过电影电视的传播媒介,所表象的信息不仅包括言语还包括演讲者的体态形象、行为举止,公众显然可以多样的处理所传达的信息,并通过对候选者所表象的综合信息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从信息传播的审美角度阐释,不同的信息传播载体对信息的传达及表象可以导向性的影响信息审美主体的思维方向。
这个故事显然可以说明在一系列综合信息做传播运动的同时,思维主体会将所接收的信息作“审美分析”,得出该信息所表象的客观事实是美的事情或是丑的物象。人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事物不一样,对社会、对世界、对各类信息的认识或者说社会阅历就会有差异,每个人心中对信息的审美表象亦会或美或丑。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信息表象才会作用出赏心悦目的的“美”,或者说什么样的信息表象才会让人得出排斥之“丑”?现今社会人们对美丑的定义都有显而易见的不同的观点,或是乐观的或是悲观的或是正反相斥的。
信息传播中不同的审美有着不同的表象,不同的鉴赏能力对于信息传播的审美表象是不同的!艺术鉴赏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审美的再创造活动,其中也包含着及其复杂的审美表象意识。人们在信息接收与审美中都会有一个大致相同的鉴赏再创造过程。当我们在观赏一幅画或者听一首歌曲的时候,立即会通过自身对同类信息的接触与感知从而得出这幅画或者这首歌曲是美或者是丑、是悦耳还是难以入眼,当然这是人们对于信息表象直观的感受而得出的第一结论,根本不需要详加思索与掂量。
在政治开明的时代,舆论引导不是思想控制,而是通过对传播空间的占据排除各种思想污染源、实现社会有序前进的一种手段。新闻舆论引导的前提是媒介形成对受众的吸附力――吸引受众附着于媒体,这是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体现,是媒体传播力实现的第一步。无论受众附着于媒体时间长短,都是在接受媒体的信息刺激,受众必然会有自己的反应――对所报道内容有不同程度的认同、反对、质疑或仅仅是留存印象,这对于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而言,也是宝贵的第一步。如果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连最起码的吸附力都没有形成,也就无从谈论舆论引导了。当前等五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及媒体对这一传播理念的践行可以说是让媒体、让新闻从业人员对传播力建设的反思:媒体应该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才有效。
就内蒙古新闻媒体而言,如何才能形成吸附力、提升传播力、加强舆论引导力,怎样深入基层、怎样进行新闻表达,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重视研究、开发受众资源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受众,都有可能成为传者,如果职业的媒体记者不说他们想说的话,他们就会自己来说,但在职业传播者和非职业传播者之间,毕竟是有着区别的②,无论哪种类型的媒体都不能忽视这一点。所以,走进基层,深入受众,将受众视为新闻传播链条上的重要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是首先应该予以重视的。重视受众,首先从受众调查开始。在各类媒体改、扩版相对频繁的时代,充分有效的受众调查是媒体开展新闻业务的首要依据。受众调查绝不是“走过程”,那种调查问卷让家人朋友填写,甚至同事之间互为对方填写,不去科学地进行调查对象选择、改版讨论从“这屋”到“那屋”,而没有走出去,没有考察学习的改版很难有好的效果,尤其在“受众本位”的时代,媒介传播方式、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缺乏科学严谨的受众调查,媒体是不会出现跨越式发展的改版的。而当前受众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增多,放弃哪家媒体受众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的,媒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改观,必然被受众疏远或偶尔问津,这样的媒体自然不会形成传播的力量,也就不会有什么舆论引导力了。
以纸质媒体为例。当前纸媒在打造、展示自己的风格特点方面都比较重视“有深度的内容”,所以评论性的专栏、版块、版面也因其符合大众议程设置而深受欢迎,特别是不同类型媒体新闻资源共享时,这些深度内容往往成为首选,这也加大了纸质媒体的思想影响力。此外,受众在接收报纸上思想性和时效性都比较强的深度评论时,阅读的便捷性、传统翻阅习惯的文化感受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基于这些现状,报纸在打造评论性栏目吸引受众时,需要注意不能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避免独家的评论稿出现“断货”,这就需要充分发现、利用有思想、有深度的社会人士,引其高见跃然纸上,受众的智力资源此时应该被充分开发。这样就可以避免要么就是不痛不痒的稿子出来,要么就是显然的“借用”这类降低报纸的社会评价的现象出现。报纸作为权威性极强的传统媒体,在民众的社会“求解”需求上必然有所担当,不然,这样的权威渠道说不明白民众“应知”的问题,民众想要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只有通过其它渠道获解,这“其他渠道”的往往就会被“社会发展噪音”所利用。
再如广播。广播的传播符号是最单一的,只有声音符号。这样的“单一”也形成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受众的接收条件要求不多,也不高――任何传播优势都是建设传播力所不可忽视的。无线电传播在传播媒介形式发展迅速的今天,想要形成并加强自己的传播力,不能仅仅像几年前那样特别强调重视“移动”受众的开发了,随着受众接受信息环境的变化,应该是充分利用广播的“伴音”功能开发“居家”受众和“在线”受众的时候了。
在广播事业发展被电视等类型的媒体冲击的时候,城市电台交通之声潮涌而至,看中的就是广播的“伴音”功能,任何其它类型的媒体都要占据受众视线,唯独广播不用,所以“移动”受众被大规模开发了,而且对移动受众的传播已经越来越成熟了,甚至移动电视借鉴之后都有了大踏步的发展。分析目前的传播环境和技术手段,数字电视的发展让电视机也可以成为“收音机”,在“宅”时代,完全可以让有资讯、有深度、有参与、有服务的声音成为居家者的“伴音”,而网络传播又可以让这些声音在线收听,无论是想要“在三心二意状态中的轻松娱乐”还是想“偶遇深度再行参与”,都能够得到满足。所以,广播要深思熟虑如何培养居家者、在线者的收听习惯,有了受众,才有传播力建设的前提,才有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
突出优势资源优质利用
不同新闻媒体所拥有的新闻传播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载体、品牌、社会关系等要素,是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的,即便是同一家媒体,不同的子报、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道等因为定位的不同、机制的不同等原因都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差异之下,就有优势传播资源的存在。对于一家新闻媒体来说,优势传播资源当然应该承担重要的传播力建设的任务,担当舆论引导的重任。就内蒙古媒体而言,拥有了优势传播资源,就需要加强传播内容广覆盖、深影响的策略研究。
以自治区级电视媒体为例,有两点需要特别考虑:一是从国内电视媒体竞争战略的角度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卫星频道”资源。在优质栏目并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卫视若拨开各种利益干扰,让定位为整个区域的、观众喜爱的、服务性和引导性都很强且能持久深入民心的栏目,能够享受到“卫星传播”的频道资源。比如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绿野”栏目,这是一档面向广大农牧民的服务性的栏目,但其关于农业生产、农产品介绍、民族地区风情特点等内容也吸引了很多城市受众,同时也是传播我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形象传播”性的栏目,作为全区性定位的农牧业栏目,制作水平、记者编导素质,服务农牧民生产生活、开阔“城里人”眼界的内容,在覆盖范围内比较高的收视率,专家比较高的评价等等,都足可以成为区内外更多受众共享的新闻产品,同时,这档栏目对于传播内蒙古的地方特色形象也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再如内蒙古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百姓热线》,这是一个以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主要定位的谈话性栏目,栏目制作团队在操作过程中对焦点问题解决的“建设性”把握、客观性分析还是非常到位的。主持人及制作班底的选题把握能力、分析问题的理性程度、现场驾驭水平、上通下达的意识在本地媒体中水平都比较高。这样精彩的栏目,必然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内蒙古电视台在栏目运行机制方面出台具有可行性的让优质栏目享用更高展示平台的措施,内蒙古电视台的覆盖全区的传播力就会增强,影响力就会加深。
二是按照新闻规律呵护已经成长起来的地面频道栏目。在内蒙古地区,各级电视媒体传“民声”、为“民生”所做的新闻栏目,在相应盟市都有了较为广泛深入的影响,但随着一些深入百姓的民生新闻栏目业务逐渐成熟,栏目也越来越需要净化了,明里暗里各种形式的广告、增加广告时长等成为了一种现象,这样的“注水”现象带来的必然是栏目的社会评价度降低,栏目传播的心理辐射力减弱。
三是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培养出并留得住高水平的记者编辑的问题。人才的不足在业务方面体现为具体新闻热点、焦点及现象报道的策划不是很充分,常规报道选题覆盖面还需要更广,连续报道、系列报道还需要在深度上下功夫,报道形式也要有突破性的发展。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记者编辑的能力、水平问题,民族地区的电视媒体只有提高记者编辑水平,培养优秀的采编人员才能做好新闻产品,奠定受众接受媒体影响、引导的基础。
四是认真探讨如何让记者真正发掘最有活力的新闻源。前三点是媒体运行机制的问题,是“保障性”问题,最后一点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传播链条上优质信息资源的开发问题。不能不承认,太多的职业记者忙于跑会议、编材料,报道基层时总爱转一转、看一看、编一编,因为缺少与基层群众真诚的沟通所以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文风格式化,可看性可读性都不强。这样反映典型心态、代表性意见、最鲜活的有价值的信息都得不到,当然难以反映民意诉求,反映生活新变化,难以更好地承担起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和理顺社会不良情绪的职责。作为地方媒体,必须深入研究并支持、帮助记者真正深入基层一线,让记者真正能够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视角采写报道,充分体现新闻的亲和力、贴近性,以切实提升媒体的传播力。
急需建立健全研发部门
研发机构的设置是民族地区电视研发工作的第一步。自治区级的传统媒体一般都设有自己的研究部门(或处室),成员构成一般是退出一线的资深新闻人,他们经验多,工作成熟,但按照新闻业务稳锐相济的团队搭配原则,还是需要补充节奏快、激情足的年轻人,使该部门真正成为对媒体发展活力起到奠基性作用的部门。当前媒体发展环境中,若研发部门对媒介栏目的传播力建设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当资源被闲置下来的时候,往往是领导重视程度还没有上去。
媒体的传播力建设、引导力加强,应重视充分利用研发部门的功能。以电视媒体为例,其研发工作主要有宏观、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为电视台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比如关于台网互动发展战略研究,大凡有冲击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事件,多是与权威的传统媒体的报道形成互动后的合力所致,有自己网络平台的传统媒体的栏目这时有着很大的优势,通过影响广泛的舆论事件做出很给力的新闻报道,从社会功能的实现上来说为和谐有序的舆论环境、社会环境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媒体自身发展来看,栏目传播力、影响力与栏目的“含金量”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所以,传统媒体应该深入研究与网络的融合互动发展策略。
微观层面,主要为一线业务服务,进行节目形态的研究――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及附加价值是基于各个版块、栏目的传播力形成的,而栏目的推陈出新、蓬勃发展是需要有个研发队伍支撑的。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例,研发部门应该先于记者做出反应:如何组织评比活动鼓励来自基层的新闻作品和文风清新的短新闻,让“走转改”活动形成记者的一种报道习惯,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激励记者的积极性,保障成效固化,如何解决一些长期以来影响新闻生动、鲜活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这样,传播质量的跟踪评估、新栏目的设计开发、传播资源的整合增值以及在不同刊播平台的进入退出机制,都会由该部门及时而有建设性地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决策层。
目前在内蒙古地区的新闻媒体研发,还可以通过“融智”来扩充研发队伍,增强研发力量。比如各类媒体的研发机构吸收经营管理、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教师加入,共同进行媒体发展战略、栏目发展策略及具体新闻报道策划研究。专业教师媒体操作经验少,但经典案例研究多,恰好可以补充媒介从业者忙于采编业务疏于经典案例研究的不足,另外,“编制”内外不同的人员在利益衡量、人际关系处理上还是有区别的。
媒体上关于老百姓真实生存生产生活状态的报道多了,老百姓原汁原味的话多了,新闻媒体精彩有效的传播也就实现了,这就意味着媒体的受众群数量增加及多层次的介入,也意味着媒体影响力的深度开拓,更深层的是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百姓被错误的、偏激的、不良的信息误导,让百姓辨析、抵制社会发展噪音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心态健康良性发展。以提升媒体传播力加强新闻舆论引导,良好有序的思想传播环境、社会心理空间才能持续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就减少阻力与障碍,各类媒体当共担此任。
注释: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传播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9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各种科学技术在新闻媒体当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在丰富文化内容的同时,大大提升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1新媒体的含义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建立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的融合进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新媒体的形式十分的广泛,包括触摸媒体、数字报纸以及数字杂志等等,@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时间以及地域现实,用户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地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每一位用户在互联网覆盖的区域内,都可以了解到全球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实现跨时空的高速传播,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2.1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迅速的交流,这就使得新媒体逐渐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作用的发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与匿名性,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新媒体当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改变自身在现实社会当中的角色束缚,在信息的传递当中获得更为高度的自由,在促进沟通效率提升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文化认同感以及向心力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2.2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
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利用自身快速便捷的传播手段,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对文化传播力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与手口相传的方式,而是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从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就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市场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
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文化传播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还能够为多元文化的融合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对传统的文化传播力产生明显的影响。首先来看,在进行新媒体的研发当中,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一直是设计者十分关注的内容,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新媒体当中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它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提升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效率,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当中的途径
3.1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
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一些新媒体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如何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必须要关注的重点。而通过强化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为文化内容的丰富提供有利的支持。
3.2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
在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当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努力的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文化传播当中,发挥出其所具备的智能化优势。因此,必须要对新媒体的载体进行不断的优化,将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充分的考虑进去,更好的适应社会当中丰富的资源,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初次之外,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的同时,为文化传播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的推动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引领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构建先进的民族文化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借助新媒体的作用,能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途径,同时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可靠的保障。
4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各界对于新媒体在文化传播当中的影响与提升有了更为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丰富的途径,这就使得文化传播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增强,新媒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发挥。应该看到的是,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张琰.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3]彭小年.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在一个社会中,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而媒体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更是值得一提,媒体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媒介,但是也有它的弊端,社会上文化良莠不齐,精华和糟粕共存,所以要求媒体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禁止或减少传播不良文化,净化社会环境,为了提升社会文化价值,我们应该对媒体进行整合。媒体整合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的经营理念,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创新,是一种新鲜事物,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媒体的整合。下面我们就说明媒体整合对传播的影响。
一、媒体整合的概念
媒体整合是一种媒体传播的方式,它即特别关注传播的各个要素,又注重控制文化传播的每个环节,它能够很好的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具有跨越时空的优势,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和研究文化传播的全局,为引领大众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进行了整合的新媒体能够很好的推动文化传播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人民,能够真正的做到引领社会发展的目的,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今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的大学都开设了媒体整合专业,包括美国和中国的香港大学,推动了世界的文化传播的快速发展,对于新媒体的关注和研究日益提高。
二、媒体整合的现状
媒体整合不是神秘莫测的,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它把报纸、收音机、电影、网络紧密的整合在一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媒体整合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它借助无线传播系统,有助于人们更好、更快的了解详细信息,及时的了解国家大事和新闻动态。我国的媒体整合发展的并不迅速,在这方面甚至表现的不尽人意,这反而给了我们更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新媒体整合的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的新媒体整合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方向发展。移动电视、手机报、网络电视等都属于新兴媒体的形式。新媒体是媒体也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整合媒体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媒体整合将会成为推动文化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将不可小觑。
2.手机在媒体整合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利用手机里的微信和微博工具等,对信息进行传播、整合,这种方式即方便又快捷,备受人们的关注。
3.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发展变化飞速,可是传统媒体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新媒体的信息,把新的传播手段和传统的媒体的信息结合起来,能进一步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三、媒体整合的影响
媒体整合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好多方面,下面进行论述。
(一)媒体的整合推动了产权的整合
媒体整合的进行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壁垒,使得信息的传播的渠道得到了疏通,扩大了市场的需求力度,与先进社会的发展接轨,使得产权更加明晰,结构更加合理,大大提高媒体业务的效益,促进了媒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新媒体经营方式的改进,有利于提高媒体企业的经济效益
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越来越简单化、方便化,一般的人们都可以充分地利用手机接收信息,发短信、写微博、玩微信、网上聊天等,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从社会层面来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由单一的形式的传播改进为民众多形式的集体互动式传播,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大量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媒?w整合的速度不断的加快,使得信息传播者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新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是接受者与传播者逐渐一体化,我国网民的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人们在大量的使用手机媒体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大量的资源共享,即在传播信息。新媒体开发者就把握住了这一商机,在这上面做文章,有力的支撑着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大众的媒体格局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变革,媒体整合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要积极应对这一影响,革新自身的传播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中占据主动优势地位。
四、结语
一、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
(一)新闻“暴力”
2007年,“死亡博客”的主角姜岩用跳楼自杀对待背叛她的丈夫和第三者,关于此事的新闻一经,群众通过人肉搜索和媒体的打死跟踪报道,使得痛失爱妻和家人的姜岩丈夫王菲及其亲属被曝光,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有媒体就此事写过“姜岩走了、群众疯了、媒体也疯了”,这些报道看起来公正理性,实际上缺少了最起码的道义和同情心。从“死亡博客”的曝光到主角的死亡,对于一个处在生活绝望的人,我们面对这一切不是想办给予积极的帮助,而是不管不顾任由她自生自灭,最后在其死亡后,对其事情大肆批评曝光,扰乱其亲属的生活、漠视其亲属的情感。媒体再次表现出的正义,是为了新闻而救助还是为了救助而新闻,媒体的一些记者,在类似的邪炒起哄过程中,可谓已经没有任何底线可守了,这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伦理的本质要求。
(二)新闻“虚假”
从“纸馅包子”到“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等等事件,虚假新闻频频出现,并且屡禁不止。有的是捕风捉影、故弄玄虚,或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通过某渠道传播出的未经核实的消息用作事实来报道,把自己的想法涉及成发生的事实来披露,有的是借助口述实录制造热点、夺人耳目,或者把事实“加工”添油加醋成新的“事实”。很多新闻也经常是夸大其词、违背事实、甚至有的是公然造假、凭空捏造所谓的新闻。这不仅扰乱了媒体本应对受众的正确导向,也使得新闻传播过程中公信度受到公众的质疑,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对策
新时期,同样也是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有所凸显,新闻传播媒介在转型期失范现象的频频发生,如果不能加以约束和治理,新闻传播过程中伦理的失范现象不仅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而且,新闻媒介自身的特殊功能性,把这些矛盾散播并扩大,在面对自身种种失范现象频发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矛盾的衍生。
(一)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性
1.行业自律
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是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和新闻从业人员自身信念的建立。如果新闻传播工作者对新闻传播精神不了解甚至不屑一顾,不断挑战伦理道德的底线,又能怎样做好传话筒工作,又怎么能向公众传达出正确的精神,新闻界有句话是:先做人,再做记者。
2.从业人员自律
并且要严格新闻传播工作者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这是从新闻队伍的源头上遏制不良人员进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关键,并在聘用其从业人员之前要对受聘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思想品德的考核、专业知识的考核、业务潜能力的考核,只有业务素质精,思想修养好的人进入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队伍中,才可以真正的对我国的新闻传播道德发展有着美好的发展和正确的指向。
(二)新闻传播媒介的他律性
1.法制的健全化
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法律监督制定主要应从公众的生命、自由、名誉、人格、产权的维护、反低俗暴力等进行监督,我国针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专门立法及其机构尚未出台和完善,新闻立法较于西方国家相对滞后,而对于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较为模糊,并且没有作为单独列出来的一项独立的违法行为,其界定范围也较为困难,新闻传播媒介过程中的约束力和监管部分主要是依靠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作为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这些没有明确标准的伦理道德以及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或其行为规范并不能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管作用,其惩罚教育力度较小。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法律、监督机制与伦理的相互支持变得极为重要。没有惩罚力度的制度规范是没有强制力作用的,同时也就没有保障力度,要保障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伦理道德、有序、合理、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设立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2.监督机制的增强化
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的监督方式主要是舆论监督,对于其自身而言,大众的舆论也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一种监督,体现的是社会意志的统一,对于新闻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力,新闻传播媒介行为引发舆论,而舆论又反作用新闻传播媒介的行为,二者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新闻传播媒介积极吸收大众舆论的方式,例如最早的读者来信、和现在最常见的热线电话等等,这些可以都说是新闻传播媒介向大众积极纳言的有效方式。
新时期,在我国新闻传播媒介市场经济化的影响运营下,舆论监督的唤醒意识和集结的力量都需来自于民间,需保证受众的舆论道德得以充分实现,这需要依靠新闻传播媒介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同时还有受众群众的自知性。
关键词:新媒体;安徽民间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自觉;文化传播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118-04
一、引言
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丰富程度彰显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否,安徽是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强省,特别的地域文化造就安徽特有的文化气质,安徽最早的文化历史痕迹可从两百万年前的繁昌县人字洞的人类活动遗址说起,安徽依据独特的地形与环境,在漫长地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三大文化板块: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新安文化),以合肥为中心的新的文化圈――环巢湖文化圈逐渐成为安徽省第四文化圈,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徽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文化素养,成为安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安徽民间文化资源作为安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皖风徽韵最为世人称道,人们总以博大精深赋予安徽民间文化最高端的称谓,但我们看到安徽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与当前安徽发展十分有限的民间文化产业规模、民间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不足、民间文化精品化与成果推广难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局面,除安徽民间文化存在地域分散、文化系统之间管理松弛、民间文化市场难以开拓、安徽民间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等原因造成安徽民间文化资源在安徽其他地域乃至全国推广受到严重的限制,新媒体在推介安徽民间文化的传播舆论引导途径上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二、安徽民间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自觉
地域文化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空间,长期的风俗习成,它是集地域特色文化之大成。梁启超曾论:“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1]梁启超向我们展示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深度影响。安徽民间文化潜伏在安徽四大丰富的文化板块或文化圈中,“文化自觉”作为安徽文化精神的典型特征深深的根扎安徽地域的“文人墨士”之中,安徽人的“文化自觉”带来安徽民间文化的繁荣,我们能从多个方面看到安徽人的“文化自觉”给安徽民间文化带来发展的契机,实现安徽民间文化的内涵提升,有效整合安徽民间文化资源,增添安徽民间文化的学术价值。
安徽民间文化中之戏曲文化对中国戏曲文化影响至深至远,在王世华先生所撰写的《徽商与戏剧的发展》[2]一文中指出:“徽戏”进京导致国剧――“京剧”的产生。罗可曼先生在其所撰写的《从明清徽商、家乐班的活动探徽剧文化的张力》[3]中指出,徽剧作为安徽地方戏明以前只是活动在安徽地方规模的民间小戏,后来在社会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徽剧取百家之长,海纳百川之胸怀,兼收并蓄,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国家大剧。徽剧是京剧的前身,京剧在骨子里找到徽州文化的精髓,徽州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凸显安徽地域文化的张力,徽剧作为安徽民间戏曲文化的代表其戏曲价值与学术价值可见一斑。安徽民间戏曲之黄梅戏,作为中国目前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安徽的地域名片,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黄梅戏以其独特的音韵、表演艺术、服装舞美等曾征服了戏曲史上最庞大的海外观众群,观众的存在是建立在他们对某种文化存在文化的共识,法国史学家兼文艺理论家丹诺在他的著作《艺术哲学》一书中认为:种族的特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和时代创造一种永恒的美,“因为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4]黄梅戏的产生和发展与其赖以生存的皖江历史文化的人文地理和民俗文化特征分不开的。安徽的其他戏曲文化,青阳腔、岳西高腔、泗州戏,花鼓戏等,每一种戏曲无不是本地人们社会生活、语言特征和思想意识的表达和建构,反映了当地普遍的文化心理,关注安徽民间戏曲文化,从发生学的角度,必须对他们生存的共同的人文环境进行了解,找寻他们的血脉联系,充分发挥皖人对皖戏曲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文化自觉”作为精神内核,加强安徽戏曲文化内涵式培育,实现安徽戏曲文化的整合,促进安徽戏曲文化的发展。戏曲中只有在不断地找寻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最佳结合点,才有可能找寻到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安徽民间文化之民俗文化中的精英文化蕴藏着中原文化的哲学基因,“老庄文化”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对中国辩证法哲学的发展起到代表性的引领作用,道家思想的独树一帜与本土性,使其在中国哲学发展乃至世界哲学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体现人类文明的思想成果。同时安徽民俗文化也是华夏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之一,“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它概括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和范式”[5],反映了他们朴素的道德行为和原始情感。安徽许多民俗于先秦两汉时期就已开始延续至今,展现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如重要的节日安徽民间保持着祖先流传下来的习惯做法:大年三十接祖宗、除夕吃团圆饭,贴春联、守岁,春节走亲戚拜年,元宵节送祖宗、清明节祭祖、端午节插艾叶、中秋节吃月饼等,展现安徽节日风俗文化的辉煌事象。安徽饮食风俗文化也独具风情:安徽民间对“豆腐”情有独钟,安徽乡间“豆腐作坊”几乎家家俱设,过年做豆腐几乎是安徽民间乡村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各种形式以豆腐为主菜食的豆腐菜肴是安徽春节迎接客人饭桌上的主要美食,长期的生活习惯,让豆腐菜肴成为安徽食谱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豆腐不成席”。最具代表性的豆腐文化当属“淮南豆腐文化”,这个可从学术上找到考据,宋学大师朱熹在其《豆腐》一诗中指出,豆腐应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日本驰名商标“唐传豆腐淮南唐制”,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等等这些考据佐证了安徽淮南的豆腐文化。安徽婚嫁风俗中的“哭嫁”文化,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和依恋之情,安徽丧葬风俗中“送终、报丧、入殓、请七、出丧、安葬”是安徽丧葬礼俗必须对送别逝者要举行的葬礼环节,体现了安徽人对死的重视,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徽州曾流行一句话“要生生在苏州、要死死在徽州”,由此可见,安徽在对逝者的礼数与其它地方的确不同。表达对死者的尊重,深刻体现了“死者为大”的民俗理念。安徽民俗文化作为安徽最具地域特色的生活文化,深深融合在安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待传统民俗文化安徽民俗学家要用“时代”的眼光和“文化自觉”的意识对其进行资源整合,取其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有益的部分,去其具有封建迷信的部分,同时用现代的科学手段、文明理念等对其进行改良创新,安徽民俗文化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定能焕发新春。安徽民间文化之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尤以“桐城歌”为胜,桐城歌是最具有桐城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一,其语言表达与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这和他独特的地域环境和人文土壤是分不开的,桐城自古就有“文都”之称,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祥地,历代英杰名士群星璀璨,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桐城歌”这个民间文学的奇葩,桐城歌在明中叶自“两淮以至江南”,民间歌谣盛行,民间歌谣为两淮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共有”格局,它使属于音乐范畴的黄梅调找到了文学的依附,对黄梅戏的剧种产生具有基因孕育作用,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它是我省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珍贵的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尺巷”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安徽民间文学,其文化内涵中折射出的“和合”思想反映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道德传统,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有深刻影响。“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诗双璧”,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它以赞颂诗中主人翁兰芝和焦仲卿坚贞不渝的爱情而千百年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风俗价值和史料价值,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学的光辉诗篇,在安徽民间对不讲道理的婆婆至今仍有称之谓“焦母”的说法,可见这一民间文学的影响至深,在安徽怀宁还建有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安徽民间文学折射出皖人在文学造诣上的深厚功底,“文化自觉”精神深深渗透在安徽民间文学古今的宏篇创制之中,实现安徽民间文学的资源整合对传承安徽民间文化,展现安徽民间文学的优秀成果,树立皖人的文化自信,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安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安徽民间文化之民间美术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笔,“徽州三雕”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徽州三雕包含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它是在繁华的“徽州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徽学”和“敦煌学、藏学”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学派,“以质趋文”的徽州文化造就了黄宾虹、查士标、石涛、黄士陵等中国美术史上罕见的书画家群体,他们是中国美术史上公认的大家,这些奠定了“徽州三雕”的美学艺术水准。徽州三雕的雕刻主题文化意蕴“忠、孝、节、义”“忍让、中庸”“崇王”“恩荣”“读书及第”、“观礼”中包含着对儒家文化的崇拜和儒家文化的教化,徽州是朱熹的故乡,朱熹是程朱理学的儒家思想代表,自然成为徽州儒生膜拜的对象,这为徽州三雕浓郁的儒家文化特征找到母体的根源.徽州三雕是以徽商能提供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徽商富可敌国的财力、敦实淳厚的徽文化、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高超绝伦的雕刻技巧,使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的汉风唐韵,完整地设计规划,立体的空间感官,程式的寓意表达,完美的建筑装饰使我们感受到其它艺术所不能感受到的艺术感染力。徽州三雕是“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社会晚期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最后的传统,终点的辉煌。”[6]徽州篆刻、徽州版画与徽州三雕并称“徽州三绝”,安徽合肥的“火笔画”,安徽宿州的“灵璧钟馗画”“萧县农民画”,安徽滁州的“凤画”,安徽池州的“青阳农民画”安徽安庆的“望江挑花”以及安徽阜阳的“民间剪纸”这些淳朴的民间美术文化已融合在安徽民间百姓的生活中,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这些民间文化在当代皖人“文化自觉”的传承创新中呈现出新的美学常态。
安徽的文化资源必须坚持属于自己的、同时又具有全国、乃至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符号,才能不断地提高本省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安徽人必须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和状态传承和发展安徽优秀的文化资源,建立皖人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自信”,树立皖人起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自豪”,唤醒皖人对本土文化的“历史记忆”。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安徽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提出建立“文化强省”的重要目标,在文化建设中以安徽“经济圈”作为经济后盾、安徽“四大文化圈”作为文化基础,提升安徽民间文化的文化内涵、实现安徽民间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安徽文化强省的建设步伐,提升安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新媒体下安徽民间文化资源整合的传播舆论导向
安徽民间文化资源历史上以皖人“文化自觉”的人际传播方式传承至今,“文化自觉”的人际传播方式在历史上曾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文化传播媒介的日益广泛,安徽民间文化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文化自觉”的传播方式明显的出现“弱化”的表现。时至今日,安徽许多民间文化濒临灭绝的边缘,除了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在文化发展制度上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致使传统文化出现传承断层的制度原因,缺乏文化宣传策略、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依附载体、文化内涵提升等都是安徽民间文化在现阶段出现“式微”表现的传播原因。
20世纪以来,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舆论生态的重整,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极大的充实了传统的传播体系,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讲话中曾多次强调“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要运用新技术新运用创新媒体传播形式,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7]新媒体作为新技术体系下新的传播形态,以覆盖率高、互动性强、推广方便等特征在现代传媒界保持飞速增长,这为安徽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网络”“手机”的逐渐兴起,传播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两个“舆论场”,新媒体“互联网”“微信”“微博”“腾讯qq”等构成新的“舆论导向格局”,这让安徽民间文化资源处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呈现新的传播规则。
(一)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各自优势,实现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有效宣传
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生产力,大量的原创性、首发性报道来在于传统的媒体,据尼尔森评级数据一项名为《再现读者行为报告》的研究说明:新媒体67%的新闻来自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传统媒体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营方式及专业素养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上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传统媒体长期的运营和发展,在受众群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品牌效应,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此传统媒体从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政策宣传上、从安徽民间文化的特色专栏节目的制作上、从安徽民间文化的知识普及上等发挥其质量传播优势。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以新兴工具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媒介的时代到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低成本的宣传营销手段、与消费者的自主互动、广告的创意空间、与用户的创意共享、对客户的个性化定位、潜在消费用户数据的简易获得,企业与新媒体新的利益分享方式的建构,有效应对危机公关等是其优势,新媒体通过多平台加大对安徽民间文化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建立起与对安徽民间文化的“群讨论”的良性互动模式,加大对安徽民间文化的“唯美”广告宣传,尤其是已经有相当数量用户消费群中的新媒体平台上如微信、微博、Facebook、博客等加大对安徽民间文化的宣传能在更多的民众中推广安徽民间文化。
安徽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不同的优势领域发挥其对安徽民间文化的宣传传播价值,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共同为推广安徽民间文化的服务,实现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有效宣传。
(二)加强对新媒体传播媒介的正确舆论引导,传承安徽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安徽民间文化,我们应当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全面的观点来一分为二来分析评判,我们了解到安徽民间文化传承至今,其间安徽民间文化中的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凝聚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我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再现了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表现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培养了特立独行的深受“徽文化”影响,具有“皖风徽韵”气质的安徽人,但我们同样看到安徽民间文化中还存在腐朽的,不合时宜的文化元素,它是封建文化的遗毒,是人本性中的劣根,需要我们以时代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敏锐的嗅觉、开拓的视野、破釜成舟的胆略对其加以剔除或改造,传承和发展符合时代文化需求的优秀的安徽民间文化。
以“传播信息量大和传播速度快”而著称的新媒体对安徽民间文化舆论的导向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在传播过程中宣传的安徽民间文化内容是能进入公众视野的主要的安徽民间文化内容,它不仅能左右公众对安徽民间文化的认知层次,还能左右公众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态度,新媒体可以通过对安徽民间文化报道与不报道、报道的多与报道的少等手段和措施来主导公众对安徽民间文化的关注程度和对安徽民间文化的媒介宣传力度,同时在对安徽民间文化在宣传的过程中注意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正确舆论引导,让更多的民众在关注新媒体传播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安徽民间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让新媒体对安徽民间文化中不合时宜的文化因素在传播的过程中以不报道和反面报道的方式引起公众的警惕和注意,从传播舆论导向上引导公众对安徽民间文化内容辩证的选择。
安徽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的舆论监管,在舆论导向要注重对符合时代文化要求的安徽民间优秀文化的大力宣传,对不合时宜的安徽民间文化,新媒体要在传播的过程中要降低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正面舆论引导。
(三)新媒体要有地方文化全球化传播理念,培养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文化自信
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理念的准确把握是新媒体自身获得深度发展和形成影响力的重要基础,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文化传播理念会影响文化受众群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价值的准确评价和新媒体在文化受众群中的受欢迎程度,新媒体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要以开阔的视野、奔放的胸怀、国际化的视角表达出对人性的尊重、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反映人类最基本的文化价值观,“传播具有普世的价值文化,体现对人类自由、平等精神的肯定”[8],绝不把自己的文化意识加于与他人的文化意识之上,崇尚自由多元,又要有强烈的时代感、现代感的文化,以包容的心态传播西方的文化的同时向世界推广本地区的文化,这是新媒体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传播价值观。
新媒体要真实、准确地传播安徽民间文化,制作更多的高品质的安徽民间文化的大型文化专题节目,通过向外界不断的推介安徽民间文化,使更多的国内外人士能准确地真实地了解安徽民间文化,消除因空间距离和政治倾向等因素造成的对安徽民间文化的误解,让国内外人士在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文化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有效交流和传播,同时让更多的安徽人通过新媒体了解到本地区民间文化艺术魅力,自觉地接收本地区文化知识的艺术教育,主动地承担宣传安徽民间文化的历史使命,增强安徽人自觉传承安徽民间文化的责任感,使安徽人对安徽民间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得以彰显。走进安徽、安徽民俗文化节、安徽黄梅戏艺术节艺术展演等大型文化节目,在安徽民众中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新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能实现文化在全球范围类的自由传播,它俨然已成为构建当代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体现本身的传播价值,又通过文化的传播体现其传播的社会价值,新媒体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理性的传播文化,灌输给受众优秀的民间文化的“心灵鸡汤”,陶冶民众的文化情怀,引领时代情势下文化传播的社会任务。
四、结语
安徽民间文化深受徽文化的影响,徽文化离不开徽人的文化自觉,徽商是传播徽文化的主要群体,徽商的文化自觉推动了徽州地区的文化繁荣,给安徽民间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文化养分,打好了安徽民间文化的文化根基,奠定了安徽民间文化的文化底蕴,“一个群体的精神也反映一个群体的特征,是一个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9]安徽民间文化哺育了安徽人,赋予安徽人独特的徽文化气质,形成独具特色的徽文化体系,促成整个华夏文化体系的结构养成,历史的成就代表的是过去的辉煌,今天我们皖人仍需担负起传承安徽民间文化的历史重责。
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传播工具,其广泛存在的传播形式:网络论坛(BBS)、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掘客(Digg)、即时通信(如QQ、MSN)、社交网络(SNS)、微博(Twitter)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其他媒体所没有的传播渠道,实现了普通民众对文化信息的自主提供和文化共享,颠覆了传统文化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方式,更加体现了对受众文化选择权利的尊重,满足了受众文化自由的心理需求,对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传承安徽民间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有力于安徽民间文化在更广泛地域领域与传播领域的宣传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王世华.徽商与戏剧的发展[J].新视野,2010(5).
〔3〕罗可曼.从明清徽商、家乐班的活动探徽剧文化的张力[J].中国音乐,2012(1).
〔4〕[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陈琴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吴玉红.徽州“三雕”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美术,2008(10).
〔7〕.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