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市文化论文范文

城市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文化论文

第1篇

1.历史人文区位于沙湖公园的东北区域,总用地约16.26公顷(不含水域),规划以沙湖历史大背景为依托,并以“沙湖居士”任桐构筑的“琴园”为历史主线,景观规划设计中,将建成具有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相结合的新“琴园”,其中包括了“泉亭松韵”“雁桥秋影”“琴堤水月”和“东山残碣”等“沙湖十景”中的四个景点。在交通流线上,景区沿线与福星路和秦园路等城市干道相接,游人进入此景区较为便捷,规划的滨湖堤岸形成步行环线道路,命名为“琴堤”,新琴园十多个开放景观空间由此环线串联为整体景观区域。2.市民休闲区此区域规划了“石壁龙湫”“兰岭香风”两个景点,沿滨水区布置了棋艺轩、水上运动服务中心两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临水建筑。雁山是市民休闲区的主要节点景观。规划设计了两种景观风格:临湖一侧,以自然亲水性,设计为古典园林风格;而临近城市一侧,设计了市民广场,为满足现代人的休闲需求而采用现代风格,但现代风格中还有少量传统文化的符号以体现过渡。3.文化艺术区该区域位于沙湖大桥南侧,因地理位置临近湖北省新图书馆,景观规划以文化为主题。文化艺术区包含了“沙湖放棹”“九峰晨钟”两个历史景点。作为沙湖公园与城市结合最为紧密的区域,文化艺术区设计了沙湖南入口广场、星光大道、喷泉广场、次入口广场、滨水休闲带、兰岭香风和沙湖放棹景点以及亲水平台等区域。4.生态湿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位于沙湖公园西侧,基地原本就是自然形成的湿地,出于生态需要保留原有湿地景观,并将生态湿地区西南角堆起一座1.4公顷的人工岛围合出一大一小两个内湖水面;公园西侧绿地景深较小,主要以大型乔木隔离空间并起到对旁边道路噪音、灰尘的屏蔽作用;公园北侧在舒缓的地形上布置植物花园,主要起到展示植物的多样性和科普功能;湖面西北角是多个大小不等的植物浮岛,以突出湿地景观特色。5.运动森林区位于沙湖公园北岸,沙湖大桥两侧。总用地面积24公顷。运动森林区以“体验乐趣,释放活力”为宗旨,主要设计了各种运动场地和游乐设施供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活动。

二、植物景观特色

沙湖公园植物选择形态美,观赏价值高,以一定景观特色的乡土树种为主,密切配合建筑、道路和地形进行配置,在栽植树量和分布上形成整体上的统一的同时,突出各区的特色。1.汲取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之精粹汲取江南园林精致婉约、小中见大的特色,利用本土文化传承赋予植物寓意来营造植物景观。“泉亭松韵”景点是在湖中心岛上以松科植物形成的松林;对面的小岛上则种植大面积水生植物芦苇;桃花林使人掩映在一片桃林之中,面对一池荷花,春赏桃、夏观荷;樱花林中设计了一座古典园林建筑“烟雨亭”,樱花开放季节,游人可以在亭中欣赏美景。2.大地景观文化艺术区是人流聚集最为集中的区域,设计主要体现林下空间的有机利用。结合广场、出入口等大面积铺装场地种植大型乔木,形成树阵广场,适应了武汉夏热冬冷型气候特征。同时,为了塑造城市的地域性,主广场种植了樱花、重阳木为主的大型乔木,绿化集中的区域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使绿化草地成为了市民的活动区域。另外,植物设计还结合地形与景观节点进行设计。比如,广场东侧的“宇宙思考花园”沿着地形高差种植了银杏、野黄桂、桂花等高大乔木,树种形式为环形结构;“智慧花园”则以草地造景为主,景观之间高低错落,视线交融形成了别具现代特色的大地景观。3.植物造景利用各种水生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滨水生态区结合原有植物采用桂树、银杏,并引入水杉、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如场地西侧以水杉为背景,将铁路等不良景观屏障;湿地岛屿间点缀荷花、睡莲、千屈菜、黄菖蒲等水生植物;湖心的岛屿以香樟、乌桕、棠梨、苦楝、红果冬青、木本绣球等鸟嗜植物为主,再配以落羽杉、池杉、垂柳、醉鱼草等吸引鸟类所需昆虫的植物,沿岸设计了雁鸭类、絎鹬类栖息的芦苇、金叶苔草、水葱等植物。

三、岸线调整设计

第2篇

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在1956年发表的《乡民社会与文化》(PeasantSocietyand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一对概念。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创造和代表的文化,即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2]徐州市在进行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时候不仅重视传统的主流文化———两汉文化,同样关注民俗文化,下文将以彭祖饮食文化、徐州伏羊节为例进行分析。4000多年前,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华饮食文化及养生文化的鼻祖,作为彭祖文化的栖息地,徐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彭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等遗产。彭祖的母亲是大漠的丁零族人,有食羊的习惯,可以认为彭城吃羊的习俗发端于五六千年前的彭祖,几乎与中华文明史同步。2002年7月11日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正式命名。首届伏羊节是由罗广金先生创意策划、全面组织的,在中山饭店、彭城啤酒厂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有100余家饭店参与,徐州民俗学会、《彭城晚报》作为主办单位,《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徐州电视台给予了大力宣传,《新华日报》在2002年7月13日刊登了徐州伏羊节的报道,江苏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放了徐州首届伏羊节的热烈场面,以后每年入伏之日举办伏羊节,成为徐州公认的民俗文化。

2005年,徐州市政府将此民俗活动纳入徐州饮食文化范畴;2008年,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获“中国优秀节庆品牌”称号,被评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中国烹饪协会认定徐州为“中国伏羊美食之乡”,确定了徐州伏羊节在国内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一年一度的伏羊节开始于入伏的第一天,持续时间为一个月。这一个月中徐州当地百姓集中在各个酒店、饭庄以及专门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有人曾经描述徐州伏羊节的场面:“徐州伏羊节极为喜庆,没到日子就开始张罗,置酒肉,添桌椅。白酒要高度的,啤酒论箱、论捆。满街红、黄的条幅,即使是平时不起眼的小餐馆也要用红纸黑墨写上相关的字样。平时生意就红火的羊肉馆甚至在门口搭起大篷,多放几张桌子,热闹情形如同乡下娶媳妇坐大席。”[3]众所周知,在严寒的冬天喝着热腾腾的羊肉汤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可徐州人偏偏选择在夏天,其目的就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达到以食养身的效果,因此徐州民间早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徐州的其它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比如戏曲艺术中的柳琴戏、徐州琴书等,民间工艺中的徐州剪纸、徐州香包、丰县糖人贡、沛县封侯虎、汉王石刻、邳州木刻版画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徐州市在城市审美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强调传统主流文化的作用,同时也注重发展民俗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余论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审美文化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发展城市审美文化,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弘扬城市的人文精神,是每个城市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建设城市审美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城市传统主流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共同建构。所谓的城市传统主流文化主要是指在国家的大文化背景下,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情况,由城市政府推动和弘扬的一种主流文化,旨在凝聚城市民众的精神共识,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如何做好城市主流文化的建设,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首先,明确城市的传统主流文化是什么。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历史中积淀的特定文化内涵,城市在进行审美文化建设之前应该对自己的文化归属有定位,明确城市的文化精神内涵所指,这样才能把握住城市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其次,深入挖掘既定的主流文化内涵。在明确城市传统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每个城市应该深入挖掘传统主流文化的史实资料,比如徐州,在确定自身的主流文化为两汉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徐州的汉文化史实资料,先后发现汉代大小墓葬300多座,汉代兵马俑4000余件;再次,注重主流文化的宣传与弘扬。

城市的审美文化建设应该本着开放融合的精神,将自身的主流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积极弘扬文化精神,使其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这样才能将城市的文化形象竖立在世人面前,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徐州市将已发现的汉代文化遗存开发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对城市的汉文化精神形象进行了很好的塑造和展示。城市的审美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以传统主流文化作为基础,更需要城市民俗文化作为支撑。所谓的城市民俗文化是指依附城市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同样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城市文明的社会责任。所以城市在建设审美文化的时候应该注重民俗文化的作用,将其与主流文化共同构建,发挥其在建设城市审美文化、弘扬城市审美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文化形象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城市民俗文化的开创性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发掘城市民俗文化。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且每一个城市的民俗文化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有的民俗文化已被发掘并得到了很好的继承,有的则不被众人所知,处于消失灭绝的境地,因此,城市在进行民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各类民俗文化,争取做到没有遗漏;其次是要对已发掘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民俗文化的处境:虽然被发掘了,并被人们所认同了,但很少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与传承。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民间艺人传承民俗文化,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中,让民俗文化得以推广和流传,为城市的文化形象增光溢彩。

第3篇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感知,可以细分为城市的政府形象、经济形象、人文形象等。作为主观感知,城市形象植根于城市文化,换言之,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涵,而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化。因此,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民间文化等文化要素的显影,城市文化要素特征越明显,城市形象的区分度和识别度就越高。不难看出,打造优异的城市形象的关键在于强化城市文化的内涵建设。跨文化传播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处于不同文化情境的文化群体交换信息的过程,而正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一个文化群体在解读另一个文化群体传播的信息时,容易产生偏差、扭曲、缺失等问题。毋容置疑,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必须具有足够的跨文化敏感度,以此重构城市文化要素,传播易为目标受众感知并接受的城市形象。在米尔顿•班尼特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中,人们对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差异的认知经历两个阶段,即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和民族相对主义阶段。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又进一步细分为拒绝阶段、防御阶段和差异减少阶段。人们在拒绝阶段对本族文化以外的异族文化持有否定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往往是由跨文化传播的途径缺失或方式不当所造成。当跨文化传播使异族文化的进入不可避免时,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跨入防御阶段。出于本族文化优越感,人们会对异族文化加以诋毁。可是,当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中发现异族文化优于本族文化时,就会出现文化倒置现象,即推崇异族文化、贬低本族文化。通过跨文化传播者的努力,人们会更为理性地看待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且更愿意发现两种文化的共同之处,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减少阶段。

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由接纳阶段、文化调适阶段和文化融合阶段组成。接纳阶段顺承差异减少阶段。正因为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对异族文化实现了,异族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被视为认知世界的另一种工具或手段得以接纳。接纳异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本族文化体系进行添加和补充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文化调适阶段。文化调适成功的标志是人们不再区分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而是对融合而成的文化具有归属感,这意味着人们进入对跨文化传播完全自省的状态,达至文化融合阶段。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归属于民族文化的城市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困难的过程,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成败。为了缩短、乃至跨越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让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快捷、更顺利地进入民族相对主义阶段,弗雷德•卡斯米尔提出了第三方文化建设的概念。所谓第三方文化建设是指,在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与目标受众在感受文化差异后,不是采用依赖定势思维否定对方、回避、敌对等消极策略,而是将文化差异化为交际动力,以为前提,传播者依据对目标受众的交流需要、习惯、偏好等要素的认知,凭借积极的传播策略与目标受众协商,建立起介于双方文化之间且可以被双方理解和尊重的第三方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文化建设过程中传播策略的运用旨在防止文化特权的出现,即双方对比文化的优劣,处于劣势一方接受优势一方的文化,同时,避免落入文化适应的误区,即传播者为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对本方文化进行本质调整。综上所述,基于城市文化归属于民族文化,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化的相互关系,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入手,秉承第三方文化建设的理念,探究符合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策略,以确保传播的成功率和长效性。

2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

做好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传播怎样的城市形象”,“如何传播这种形象”和“传播的效果如何”。因此,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可以相对应地从定位策略、操作策略和评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2.1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也就是说,随着传播过程的推进,其目标定位应该体现出阶段性差异和渐进式变化。合理的目标定位应当基于准确的内涵定位,只有这样,以内涵为核心的外延定位才能配合目标定位,为逐步实现成功的城市跨文化传播创造条件。

2.1.1目标定位策略

所谓目标定位,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从全面了解目标受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民族文化背景入手,据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传播意图,按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确立传播目标。根据第三方文化建设理论,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可以分为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目前,顺德正处在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但是顺德“半城市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吸收科技、人才、文化和生产业方面的高端生产要素造成了障碍,同时,顺德城市形象的国际辨识度偏低,目标受众对这类城市往往表现出高离散性和低接近性。为此,顺德在城市升级过程中应该结合目标受众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定位策略。

2.1.2内涵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内涵是多维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概括:第一层面为管理层,主要通过城市各级层面的行政、管理、执法等公共行为体现出来;第二层面为物质层,主要涵盖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各种实体与虚拟表征;第三层面为思想层,主要指城市的文化传统、市民素质、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这三个层次的内部诸要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可以通过内外力的作用对其重新组合或更新升级,可见,城市形象内涵是可以塑造的。为了推进城市升级,顺德提出了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目标,即通过城市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为人才聚集创造良好环境,为创新社会管理开辟道路,推动顺德发展全面转型。基于这一目标,可以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进行意向性构建,采用城市DNA立项、城市形象立义和城市文化释义的内涵定位策略挖掘顺德城市形象的本质,提升其辨识度。只有当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透析出城市形象内涵,才能累积强有力的传播源,对外产生清晰的影像投射,也才能与目标受众的总体感知形成文化交融,在共建的第三方文化中勾勒出预期的城市形象。

2.1.3外延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外延是指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记忆和认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内涵解读容易产生偏差。为了避免错误解读的发生,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立足于城市形象的内涵,把握好城市形象外延定位。以顺德为例,在外延定位策略上,首先,要对目标受众的抽样调查,即向调查对象展示预设的城市形象,并在互动交流中收集他们的解读疑难,以判断他们是处于跨文化传播的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还是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提炼便于目标受众感知的城市形象要素特征,生产出利于目标受众记忆的城市形象符合标记;最后,向调查对象展示完成定位的城市形象外延,并通过分析他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评价以及到此城市出行、投资、工作、消费等意愿倾向,判断他们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度高低。

2.2操作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操作以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内涵定位和外延定位为导引。作为操作主体,城市的政府、商企和公众各具功能。因此,制定出操作策略就是要协调好三方的功能,形成合力,为与目标受众共建第三方文化,在文化共融中向其传播高保真、易识别、受欢迎的城市形象提供保障。

2.2.1媒体先导策略

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媒体是城市形象内涵的承载与传递工具,是城市形象外延信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对于信息时代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而言,媒体在目标受众的三个认知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具体而言,在整体认知阶段,目标受众正是通过媒体初次接触到传播中的城市形象,并在媒体传播组合策略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对其加以关注,产生获取更多、更详细信息的欲望;在迁移认知阶段,目标受众会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评价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若其评价倾向正面,就会激发出接受的尝试意愿;在融合认知阶段,目标受众在媒体的导引下,以尝试验证其评价的准确性,若其验证与评价相符,就会促成其对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的全面接受。基于上述,顺德政府应该对媒体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先导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其策略可以体现为:在整体认知阶段通过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收视率高的媒体传播顺德的城市形象标志和城市形象口号,借助专门类别媒体进行顺德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人文形象的言语叙事与图像展示,这样,就能以广度宣传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的方式促使目标受众从“知道”向“了解”形成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合记忆;在迁移认知阶段积极利用媒体的互动性,有效引导目标受众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的正向解读,力求做到与预设的顺德城市形象外延相符,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其行为兴趣;在融合认知阶段向目标受众重点报道双方政府间、商企间和人际间交流的成功事例,引发其对双方城市文化交融的感知,同时,有针对性、有时间性、有计划性地交流信息,激发更多目标受众参与有助于烘托顺德城市形象的第三方文化建设。

2.2.2商企跟进策略

商企是城市形象塑造最重要、最活跃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与坚实基础。从角色分工上看,政府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容设计者、原则制定者和方向管控者,而商企则是这种总体设计的践行者。研究表明,利益交换是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始与持续的直接动因,而利益关联越密切,则越有助于己方城市形象在对方城市公众具象认知中的美化与优化。政府在媒体先导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已经为目标受众构建了利益期望,商企自然应当积极跟进,将利益期望转化为利益交换,以满足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具象认知中各种假设的验证需求。根据顺德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顺德商企理应制定与媒体先导策略形成前后紧跟、步调一致的跟进策略。“顺德制造”一直以来都是顺德商企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集体品牌。为了支撑目标受众在整体认知阶段对顺德城市形象形成的符号记忆,顺德商企可采用整合媒体策略加大“顺德制造”商品在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品牌宣传力度,以强强联手、合作共赢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并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在目标受众消费群中树立起“顺德制造”的良好口碑,实现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号记忆向对“顺德制造”的共同价值追求的正迁移。随着这种正迁移的强化,顺德商企应该在迁移认知阶段适时地推出招商引资、招贤纳士的商业推广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让目标受众全面真切地了解顺德政府为政的公平与效率、顺德商企经商的诚信与进取,以促进其以资金投资、技术转让、智力支持、合作研发等方式参与到“顺德制造”向“顺德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来。在平等交换、利益共享的交际动力学原理指导下,顺德商企可以优先将“顺德智造”商品优先投放到目标受众所在城市,并施行配套的优惠方案,以此在融合认知阶段逐步将顺商文化发展为目标受众完全接受并乐于共建的商业文化,成为其具象认知的顺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

2.2.3人际强化策略

城市内部公众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城市精神的塑造者,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所谓人际强化,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在融合认知阶段大力推动其所在城市的内部公众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人际沟通与文化交流,强化双方的联系纽带,为第三方文化建设注入精神文化动力,使得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具有可持续力。人际强化策略强调点、线、面结合。点是指双方城市文化的交点,例如,顺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顺德与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专家学者、民间机构、爱好者等合作开展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对象,并通过研究找寻双方人文精神的同源性;线是指以城市事件为连线促进双方内部民众之间定期的文化交流,例如,顺德可以以“中国美食名城”的名号与目标受众所在的城市举办年度或季度市际美食节或厨艺赛,吸引目标受众参与到顺德的民间文化活动,以此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面是指双方城市内部公众到对方城市的出行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组织的,对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涉猎,其目的在于让目标受众感受顺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让顺德的城市内部公众了解目标受众的城市文化风貌,以求借助审美与消费制造文化认同,依靠交流与借鉴形成文化共集,构建并维护双方认可且推崇的城市形象。

2.3评估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保证传播效率,有必要在传播流程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评估手段,对传播效果加以客观检验,并以此为据肯定正确的传播导向,纠正无效的传播活动,整合有效的传播手段。在顺德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即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评估的对象由认知效果、接受效果和行动效果逐步转移,而采取的对应评估手段为辨识度调查、倾向性调查和离散性调查,这些调查围绕目标受众是否能够通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在三个认知阶段依次回答“您知道顺德吗?”“顺德是怎样的城市?”“您愿意购买‘顺德制造’的产品吗?”“您欣赏顺商文化吗?”“您希望你的城市与顺德结为友好城市吗?”“您想到顺德做些什么?”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及其延伸问题,调查数据可为客观分析判断顺德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各个阶段的效果所用,使传播者可以据此对上述的定位策略与操作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求获得策略组合的最优化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3结语

第4篇

当代艺术与城市历史这个当然的文化载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历史中的民间文化更值得作为城市雕塑设计的出发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为艺术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民间文化融入城市雕塑作品,可以使市民和当地民众有更加温暖的亲和感。城市雕塑可以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特征,文化背景相溶合。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对人类历史的传承,传承城市历史的最好载体就是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不仅能折射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城市灵魂的主要承载者。在河南省济源市有一组《愚公移山》雕塑,就取材于济源市当地的神话传说: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代表人物。以愚公坚持不懈开山劈路的民间神话传说为基础,将古人的传统精神和当代人的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当地远古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战天斗地精神和刚毅、倔强的山民精神完美地呈现在雕塑之中。非常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雕塑很好的融合了济源的历史文化故事和现代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展示了济源人民顽强拼搏,开创美好未来的新面貌。因此,不仅当地民众广泛接受这座雕塑,而且《愚公移山》雕塑已成为了人们记忆这座城市的特征。

二、城市气质应在城市雕塑中提炼

城市气质是城市社会生活几十年上百年约定俗成逐渐成形固定下来的,它贯穿了一座城市的整个历史。城市的面貌特征、文化传统、习惯习俗等也成为城市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城市所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一个城市有不一样的城市气质:北京庄严而稳重,上海智慧与包容,杭州精致而温柔,南京成熟与内敛。在城市雕塑中,要体现城市的气质,例如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大铁牛像,它象征着奋发进取、勤劳有为,代表着周口人民分发进取和辛勤劳作的精神,已经成为周口人精神与气质的象征。它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象征,已超越普通的美学价值。深圳市“深圳人的一天”城市雕塑组,活灵活现地呈现了“经理打电话、清洁工扫地、路人看报读书”等人物和场景,组成了深圳普通市民的一天。

三、地域民俗文化应在城市雕塑被挖掘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把它们融合到城市雕塑中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民俗文化不仅反映着人们纯真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现了文化历史的精神内涵,是传统精神与当代艺术、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一种完美结合。将民俗文化中的神话题材融入到城市雕塑作品中,使人们看到雕塑就会通过联想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因此,充分挖掘蕴含当地民俗文化题材并在城市雕塑作品呈现,把当地民间传说及人文传统作为作品取意的基础和依据,使雕塑既具有当地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富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样,雕塑作品就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面的人的审美需求,人人都能接受。例如兰州的热冬果、牛肉拉面等,天津的吹糖人、租界的马车、磨粉和面等雕塑。沿着天津五大道上建造了许多带有天津民俗风情的雕塑,这些雕塑很容易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老天津时代,人们喜闻乐道这些好的雕塑作品。

四、结语

第5篇

(一)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雕像的抽象表现形式是写实表现形式的基础,写实雕像表现手法来源于抽象雕塑的启发,承载了抽象雕塑的天然美感,并深度刻画出具体的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随着世界文化交流以及新晋美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更偏向于抽象化。根据以上分析具体概述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1.抽象雕塑,抽象雕塑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对细节部分的深入刻画,保留了雕刻的原始美感,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思考象征意义。

2.写实雕塑,写实雕塑在抽象雕塑的基础之上,对所表达的对象深度刻画,主要表达客观事实。在写实雕塑方面,古罗马人一直是先驱,正因为古罗马人的精益求精,才能将丰富的古代艺术文明流传至今,为后世艺术追求者奠定了基础。

(二)依附雕塑与独立雕塑

依附雕塑即雕塑体或雕塑空间,围绕或者依附与其他空间而存在,一方面为主体物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凸显出雕塑物自身的特点,主体物和雕塑物相互衬托,成为这一空间内的标志。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哥特建筑上的依附雕塑,每一个人物刻画的细致传神,不仅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更美化了建筑体使之更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独立雕塑是指在独立空间中,通过艺术手法而展现出来的雕刻艺术,独立雕塑的创作一般不受周围环境影响,但要结合特定环境的事物背景拟定创作方向。例如,湖南长沙的雕像,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雕像,全身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充分表达出的伟岸形象。

二、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雕塑属于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集中表现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点,因此,城市雕塑必学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以及城市地域特点而设,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具体来说城市雕塑与环境有以下几点关系:

1.在城市空间中设立雕塑作品,起到了为该环境画龙点睛,为环境增添趣味性的作用,是环境与雕塑相互融合的自然空间。

2.城市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为雕塑的主题设定和创作奠定了基础和导向,城市雕塑反映了当地民众的集体诉求和精神状态。因此,环境和城市雕塑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雕塑的创作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建,环境也缺少不了城市雕塑的美化和象征作用。

三、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第6篇

选择“点线结合、分类开发、品牌扩张”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模式。点线结合即运河是线性文化遗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亦是线性发展、带状开发,但应先在“点”上突破。依据当下淮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先期应以发展运河文化旅游、美食、印刷、传媒等产业为主,进行“点”上开发,实现重点突破,推进沿运文化产业带、旅游观光带、创意产业带园区)建设等“线”上发展,实现整体推进。旅游休闲依托运河作水文章,可向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扩展,发展旅游观光、会展创意、运动休闲业,拉长运河文化旅游产业链,使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更突出。饮食服务主要是加大淮扬菜、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的推介力度,形成“舌尖上的淮安”的认知度。创意产业可以借助淮安沿运河城市中心区人力资源密集、高校集中、传媒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城市西南沿运化工厂搬迁的优势和契机,辟建创意园区,积极发展出版、报刊、印务、软件开发等传媒产业、新兴媒体产业。沿运河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呈两端强、中间稍弱的状况,因此应有所区别,因地制宜,分类开发。模式和路径选择上,要体现地区差异,并和当地经济发展及其个性特色相配套。京津、杭州、苏锡常等路径选择主要是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集群效应,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嘉兴、镇江、扬州、徐州、济宁等打造精品,德州、聊城、淮安、宿迁等加速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淮安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实际,根据目前淮安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实力和能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分类选择方面,应该侧重和优先发展运河文化旅游、会展、运动休闲、美食等产业,然后逐步发展游戏动漫、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影视制作、娱乐演艺等具有科技含量高、原创性强等特点的创意产业。品牌扩张即发挥淮安地处苏北,毗邻大运河、淮河、洪泽湖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打造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包括淮安运河风光游品牌,大运河-淮河-洪泽湖休闲养生游品牌;以探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童年和少年足迹的伟人故里品牌;以淮扬菜为主的美食文化品牌,包括淮安区、清河区、清浦区淮扬菜品牌及文楼汤包品牌,淮阴区码头镇羊肉汤品牌,盱眙和金湖小龙虾品牌、洪泽湖大闸蟹品牌;以运河特色的创意产品设计开发旅游纪念品品牌,如与《西游记》有关的游戏产品与动漫作品品牌;以创作、拍摄反映运河文化如漕运、河道治理等为内容的影视剧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行有效推广,传播城市形象,通过品牌扩大淮安在全国的知名度,提升“运河之都”淮安在沿运城市里的影响力。

二、开发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1、发展运河旅游休闲

做足水文章运河旅游开发,要做好水文章。搞好运河遗产廊道建设,重视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沿岸绿化、美化,抓好运河水质净化,搞好河岸综合治理,在历史文化遗迹和景观集中的河段,要控制楼房的高度,搞好景观提升、业态提升与品质提升,打造人文运河、生态运河、绿色运河。

1)实施精品战略。一是打造运河名胜古迹游精品,主要开辟伟人、名人如、韩信、吴承恩、关天培、梁红玉、周信芳、郎景山等)故里游、漕运文化遗迹游、运河古城古镇古街游等旅游线路。二是打造运河水上风光游精品,主要开辟里运河淮安市区段、里运河淮安市区至淮安区段、京杭运河淮安市区至淮河、洪泽湖段运河水上风光游线路。三是打造运动休闲养生游精品,如利用榷关、盐运、漕运与河道总督驻节地,与国家海关、国税及地税总局、盐业总公司、航道总局、水利部等国家相关部门沟通,依托运河、洪泽湖,在淮安设立全国性培训中心或干部培训基地;与国家有关体育运动队合作,依托运河或洪泽湖,开办运动员训练基地。依托大运河,向洪泽湖延伸,利用老子山温泉、铁山寺、天泉湖等资源,开辟休闲养生游精品线路。旅游客源第一步以吸引江浙沪鲁皖豫等周边省市游客为主,第二步逐步扩大影响,向全国延伸。

2)实施协作战略。一是加强淮安市域内协作,主要是淮安所辖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淮安区、盱眙县、洪泽县、涟水县的协作,使市域运河特色旅游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合作增强整体实力,发挥集聚效应;二是加强淮安与毗邻的沿运城市扬州市、宿迁市、徐州市的协作,特别是要加强与邻近的扬州市、宿迁市的战略合作,可通过成立旅游联盟等方式,把运河旅游向深度和广度开拓和延伸,使运河旅游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多元。

3)实施营销战略。做好运河旅游营销工作,加强对外宣传。目前淮安市域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旅游文化节、金湖荷花艺术节、涟水白鹭节等节庆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盱眙龙虾节和淮扬菜美食节,现有节庆活动主要是以美食为主,宜增加以旅游为主的节庆活动,特别是突出运河特色的节庆活动,可由淮安区承办“运河之都”文化旅游节,致力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节庆旅游品牌。在运河景观集中地如淮安市区清江浦或淮安区河下古镇创作、推出运河漕运实景演出,创作大型实景节目。开设淮剧及淮海戏常年演出点。通过高品质旅游景点景区、节庆活动、大型演艺节目、游乐场等聚拢人气,吸引和留住游客。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旅游文化节应做大做强,扩大影响。通过广告、公关等,把运河旅游的招牌打出去,形成旅游热点,拉动文化消费,促进运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2、弘扬淮扬美食文化,提高知名度

要在弘扬美食文化中发挥和打造一批美食名店。使游客到淮安就像到洛阳要到“真不同”、到苏州要到“得月楼”、到扬州要到“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一样进入名餐饮店消费。如重点打造淮安文楼汤包、新半斋饭店等特色店。在保留传统风味并适当创新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恢复、做大做强一些老字号店。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淮扬美食。通过淮安、扬州两市间的协作战略,联手推介淮扬菜;通过宣传淮安的“运河之都“地位,借势宣传淮安在淮扬菜中的领军地位;1通过美食节继续推介淮扬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淮扬菜体现的绿色、养生、健康的饮食文化风格和南北适宜、口味适中的特色。通过有效传播,扩大影响,拉动消费。

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辟建创意园区要推进运河文化开发。目前淮安在文化产业上还没有知名品牌,还缺乏创意人才,但发展潜力巨大,要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使之尽快成为支柱性产业,提高在GDP中的比重。2要重视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依托市内高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开设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专业,加快创意人才的培养工作。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创意产业集群效应。充分利用城南大学城高校集中的优势,辟建创意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兴媒体等产业;充分利用里运河与京杭运河之间的化工厂等工厂搬迁让位于生态环境建设)机遇,可以通过园区建设,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以品质赢得市场,拉长产业链,发挥孵化器功能,逐步使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4、确定发展门类,突出区域特色

1)发展软件开发与动漫产业。依托淮安软件园、大学城,开发软件、动漫、游戏产品,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西游记》这一根植于淮安的文学名著的相关产品开发。要强化创意设计、制作、展示。淮安已建摄影大师郎景山艺术馆,淮安还是雕塑家滑田友的故乡,可以依托郎景山艺术馆,举办全球性郎景山杯世界人像摄影大赛、风光摄影大赛,使淮安成为摄影比赛的重要举办地;举办全国或亚洲滑田友杯雕塑大赛,除已建的淮阴区东方母爱公园成为雕塑公园外,还可依托运河辟建主题雕塑公园;搞好旅游纪念品等工艺礼品、手工艺、工艺美术的开发、设计。

2)要重视影视创作等传媒产业和新兴传媒产业。在一些历史名镇建立影视基地。成立影视制作公司,筹拍以反映运河漕运、河道治理等题材大戏,筹拍以陈瑄、万恭、潘季驯、于成龙、靳辅、张鹏翮、高斌、郭大昌、黎世序等治理运河河道有功的名臣为主人公的影视剧;筹拍以韩信、关天培、梁红玉、周信芳等为主人公的影视剧精品。继续打好《西游记》这张牌,以此为题材,多创作影视精品。辟建传媒产业园、影视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通过影视剧创作,促进影视产业发展,提高淮安知名度,带动旅游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第7篇

城市是人类文化必然的产物,是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们在共同感知的事物。城市的发展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并且是可以被视觉感知的。在人的感觉器官中,由于视觉感知是人们认识环境最基本也是最初始的通道,所以视觉化倾向的形成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并对人的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或潜移默化、或直接地影响着人的认知和判断。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也开始借助视觉这一信息传达手段展现自己的魅力。城市视觉形象是指城市的公共生活环境,即普通人能够在城市空间中体验到的城市景观。著名的社会学大师丹尔贝早在1976年曾说过:“现代美学如此突出地成了一种视觉美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在如今的城市中,这种“视觉文化”特点显得越来越突出。概念中城市视觉形象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客观物质文化的一面,如城市建筑的形态、空间的环境、公共设施、植被绿化的营造、户外广告的规划以及城市活动、事件等;二是指人们对这种城市物质形态转化为视觉形式的主观感知,如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特征、城市的亲和力、人们的归属感等。所以说城市视觉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是通过视觉要素的设计来完成的,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城市信息。人们通过整合各种感官特别是视觉感知接收到的信息,便形成了关于这座城市形象的认知。这种认知把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且当这种认知与当地鲜明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时,城市的辨识度便会提高,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会大大增加,从而形成对于这座城市的印象。

二、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内容的组构

视觉形象设计是城市形象设计系统中最直观也是最为基础的视觉表现,是城市精神、内涵、个性等外在表达的重要载体,它将城市最具特色的因素集于一身,因此它就成为整个城市形象系统中内容组构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基于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器官能够直接感知这一因素,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容组构主要包含有城市的建筑、景观、户外广告、广场、道路铺装、绿地、雕塑、公共设施、水景、照明设计以及城市形象标志、色彩、吉祥物等,这些视觉上的要素,主要是以构筑物为主体的人工环境为主,也是形成城市特色最为直接的因素。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曾经说过:特色有地域的分界、是历史的构成、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凝结、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典型的表现。其中“地域、历史、文化、民族、一定时间、地点的典型事物”,每个词都反映出“地域文化”是创造特色的关键之所在。一座城市若没有自己的特色,便难引起公众的注意,城市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其有效的解决之道应当是以当地的地域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通过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向公众迅速、准确地传达城市特征信息。

三、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

特征迥异的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本与灵魂。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当地域文化借助于某种视觉要素的载体呈现在公众面前时,城市的识别形象就容易形成,并且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历史延续和象征。从地域文化包含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看,地域文化与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体现为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特定的地域文化对城市中各视觉要素的形态、空间、色彩、材质甚至尺度都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视觉要素的设计又会提高整个城市的识别度与品位,显示出个性特色。地域文化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本,是城市文化观念的自然延伸。一切决定城市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的、隐性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如重要历史建筑、艺术、人物、事件、诗词及考古挖掘的历史文物等,这些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蕴,代表了这座城市的风格和文化风貌。当今的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更需要有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这一理念,通过对历史遗留下的元素进行保留与重现、对功能进行利用与置换,使得城市历史文脉在视觉形象的层面得到延续。在历史元素的保留与再现方面的,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堪称是典范。东京的银座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是许多百年老铺与本土品牌的发祥地,与巴黎的香谢丽大街,纽约的第五街齐名。其中始建于1881年的和光百货就位于银座繁华高级商业区的十字路口,建筑顶部的时钟塔一直是它的象征,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一直留存至今。可以想象,如果和光百货从银座消失了,银座的商业历史也就意味着中断。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彼得拉茨教授夫妇把废弃钢铁厂改造成颇具震撼力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设计上作者遵循和利用了生态原则,深入挖掘了该场所的历史文化,通过改造与再利用和保留、置换的设计手法,延续了典型的前工业时代的历史画面,体现了尊重工业时代的历史延续和现状的设计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北京798艺术区的建设。厂区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的重点工业项目,随着80年代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798厂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随着原有的工业外迁,需要在闲置的原址上有更适合城市发展和定位的新型产业。于是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纷纷入驻,在对原有朴实无华及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工业厂房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对工业厂房在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他们带来的是对于原建筑和新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尊重历史文化遗留,艺术区的名称仍沿用了原北京老厂区的名字798,并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悠闲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和个性特色的艺术聚落,成为了北京都市化进程中文化的新地标,在国内外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不仅是庞大的建筑,城市空间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要素都可以成为保存城市历史与文脉的重要因素。如韩国庆州公园内的“缸状”垃圾筒、首尔仁寺洞木质的户外广告招牌、苏州老城市区灯笼样式的路灯等,都细致地向公众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2.地域特征的表达

如果说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了纵向时间层面的城市文脉,那么城市的地域特征则代表了横向地区层面的城市文脉。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恰当地表现出对古城苏州地域特征的充分研究与理解。新馆安静地嵌入于一片传统民居聚集区,紧邻拙政园、忠王府等名园,所以在设计上借鉴了苏州传统民居与古典园林艺术的表现方式,以墙和小庭院围合的建筑群构成非对称布局,体量上“不高、不大、不突出”,与周围传统街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相互整合的观念是对于江南传统文化中内敛、含蓄的情感因素的表达和对周围民居的建筑特质与生活精神的反映,传统苏州园林独特的意境在设计师独具匠心的现代设计语言中得到了诠释。巴渝人有着“磐石般”坚强的性格,其文化中包含对“山”的描述和赞颂随处可见。从重庆市大型彩色浮雕“岩之魂”作品,可以透视到当地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浮雕采用不同的自然石材和硅酸盐石质加工材料,来呈现岩石和重庆人与自然的对话,通过各种艺术处理手法,揭示重庆人和城市衍生及其发展的过程,成功地表现出地域特征和巴渝文明的渐进史。重庆独特的巴渝文化以城市雕塑为载体得以传承和发展。作为地域特征的延伸,民俗是一个区域的集体记忆,是生活、文化与历史的统一体,是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嵌入进一个城市的肌理中,具有自身的特色与魅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并加以维护。

3.彰显人文精神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它的提炼需要尊重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积淀,通过标志性城市视觉形象的建立能够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认定。日本在历史上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国,地理资源环境单纯造就了日本人对自然景观敏感而细腻的表现,文化发展至今尚具有鲜明的特色。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平静、和谐、平衡,设计中他们将平凡的自然提炼出来,变换投射到精心组织的城市景观空间中,充分体现了日本禅宗的空灵、简单朴实、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珍爱,也表达了他们传统而独特的审美意识。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设计的崎玉新都心榉树广场,在以距离地面7米的“空中之林”为主题的城市广场上,栽植了220棵榉树。营造出具有展望和商业功能的“森林的休闲廊”交流广场“、下沉式广场”“、草之广场”、座椅、屏障标志、台阶状跌水等空间。试图创造出一种与环境对话和“人与自然共生”的都市广场语言,将自然提炼与升华,与枯山水的意象一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使每位来这里的人都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的共鸣。佐佐木叶二用这片极具生命张力的榉树林,表达了对自然的偏爱,也表达了日本人文精神中对于“真”的审美需求。当然,真正能够彰显人文精神的因素并非形式本身,而是来源于地域空间意境的感知蕴含了社会、文化、历史、自然及风土的内涵。如果对一个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没有很好的把握,就不可能对一个地域人文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地域性的人文精神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地域性的人文精神。

4.回归生态的理念传达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传统,并以此来判定自身的归属。自古以来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蒙•得•瑞恩曾经说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不谋而合。“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一方面关注的是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对地域特色资源进行保护,设计上采用独特营造手段和技术、使之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如废弃地的改造、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地域特色的再现等。日本千叶市的家乡公园设计,设计师运用了地域性特征的符号:水车、风车、农舍、农作物等可以营造农业空间特征的元素,公园被设计成进行人与自然共存的环保教育的场所,使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合肥的环城公园,设计上以环绕护城河的绿色植物带为基础,顺应自然,采用敞式布局手法,形成了线带状敞开式公园。由于环城公园绿树成荫,环状的水系恰似一条碧绿的丝带束在新城与老城之间,被人们形象地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密集居住的城市环境,人们与自然隔绝开来。嘈杂的街道、耀眼的户外招牌、灰冷的建筑物……,在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设计”概念被日益重视,这也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结语

第8篇

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城市生长的过程,体现为城市结构及形态演变的空间演化特征——聚焦地域文化性的设计建构领域,尤其应侧重文脉的梳理,即关注城市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此外,正如阿尔多.罗西在其1966年发表的《城市建筑学》中所强调的:传统的建筑形式、场所和空间在城市发展及其形态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建筑、街区、社会文化与事件等所构成的肌理表现,构成了城市发展特征的重要分析方面。同时,在追求多元城市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聚焦政策力、市场力以及社会力的合力作用对空间发展的导向和调控,借助于特色环境的承载与塑造、触媒空间的驱动与催化等,则有利于激发区域空间和功能的良性循环,促进形成空间发展良好的协调和联动机制,清晰城市特征、强化本土特色。

2、载体:人的生活方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体制更新、信息与交往的扩大等,都必然对在原经济方式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造成冲击,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进而影响生活方式、带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重构。而地域文化性以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中介得以体现和传承,促使我们将与人们生活方式相关的权利、安全、健康、公共活动等社会要素内容纳入进来,密切关联传统基础、本土格局来对城市空间发展进行一种动态性的过程建构。当当代文明世界里充斥着利润追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并进而加剧贫困与阶层分化,是否享有基本适宜的环境权利便成为地域文化性延续的关键所在,而对一定地域的人的活动体系、空间环境进行结构体系上的调节是一种有效举措。安全、健康则与城市的密度、可达性等因素密切关联,是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环境及设施建设状况的反映,构成了影响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此外,当游览公园成为一种普遍的公共休闲活动,当体育场馆成为日常休闲运动场所,当乡村旅游融入生态体验模式公共活动及交往越来越与人们生活的经济条件、人文背景联系在一起,并往往与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场所建构等密切关联。

3、感知: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空间存在,随着其不断生长发展,自身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地理条件、功能和形象特质等,因此城市品牌形象具有自身的地域文化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品牌形象与地域文化性的结合往往体现为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内含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多元碰撞与交融。作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城市品牌形象往往借助于城市的个性与差异、感知与识别体系、城市事件与体验活动等主旨表现,来向人们传递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呈现对城市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其中,城市的个性往往构成城市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基础,有利于独特城市意象的打造,而“城市物质空间的特色化规划和建设是地方感诞生的基础要素”(张中华等,2012);感知与识别往往与标志建筑物、城市天际线、公共环境等符号系统与体现方式相结合;城市事件与体验活动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活力与知名度。

4、结语

第9篇

部分达斡尔人给子女讲了达斡尔族历史文化知识。但是,和他们父母给自己讲达斡尔族历史文化情况相比,比例有所下降。 家中有达斡尔族历史文化书刊数量。看,回答“有10本以上”的有196人,占17.16%,“有几本”的有337人,占29.51%,两项合计占46.67%。在城市达斡尔族中有近一半的家庭有达斡尔族历史文化书刊,但是也有一些人家里缺少达斡尔族历史文化书刊。 家里有达斡尔族歌舞音像磁带、光碟数量。由表17看,回答“有几盘”至“有10盘以上”的合计占53.50%。在城市达斡尔族中有一半的家庭有达斡尔族歌舞音像磁带、光碟,但是还有一些人家里缺少达斡尔族歌舞文化的音像磁带、光碟。

二、城市生活对达斡尔族的影响

(一)对达斡尔族日常生活的影响

日常生活更便捷。现代化的生活使得达斡尔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更为方便,如电代替了煤油灯,自来水代替了打井水,高楼代替了泥瓦房,柏油路代替了泥土路,小轿车代替了牛马车,天然气代替了炉灶坑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城市的达斡尔人甚至对乡村达斡尔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生活更丰富。生活的便捷节省了人们很多劳作的时间,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思考如何充实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很多地区,如尼尔基镇、巴彦托海镇、腾克镇等地区,人们早晚去公园散步、打球、跳达斡尔族广场舞、参加达斡尔族歌舞比赛等。就业机会更广泛。城市是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们能够在此接触和参与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事业。达斡尔族人口城市化有利于民族成员开阔视野,增强时代意识、观念,在城市中获得多样的职业和更多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教育环境更优良。城市化也促进了达斡尔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民族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城市中的教育资源及相关社会信息丰富,受教育的环境更好,更有利于子女上学受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成就达斡尔族各类人才。

(二)对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城市生活给达斡尔人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达斡尔人丢失了很多东西,他们的生活习俗与城市中其他民族的生活习俗逐渐趋同,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量流失。保持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程度逐渐减少。根据上述的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城市生活的达斡尔人除了饮食文化保持的较好外,衣、行、住等方面的风俗习惯逐渐社会化;他们吸收、接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方面逐渐增多,本民族性特点逐渐减弱。城市达斡尔人的社会生活基础发生了变化,加之其远离了民族聚居地、居住分散、与异民族的文化接触、与异族通婚等原因,传统文化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发生转变。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个方面的力量来传承。在城市中,达斡尔族人口的居住格局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聚居变成散居和杂居,族人之间的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少,达斡尔族文化展演的舞台也越来越少,人们更多的是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城市文化。家庭教育是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重要而坚实的途径。在达斡尔族传统家庭中,长辈很自然地扮演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角色,在家庭中从饮食、服饰到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都保留着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印记。人们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地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保持和传承着达斡尔族文化。由表14至表17我们可以得知,现在在城市生活的达斡尔人为了子女的升学和就业问题,在家庭中越来越少地传承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另外,城市中的现代家庭结构一般都是核心家庭,很少有和祖辈共同生活的联合家庭,长辈们传授传统文化的机会自然也就减少了,这无疑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关键而有力的途径。在城市中,尤其是达斡尔族散杂居的城市中,汉语是通用语,一般学校(除极个别民族院校外)完全是汉语授课,课程设置也都是通用教材,学校基本不扮演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角色。在学校里,师生之间用汉语交流,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只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至于这个民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就一无所知。社会教育是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主要而有效的途径。为了推动达斡尔族研究事业的广泛深入开展,在莫旗、海拉尔、呼和浩特、北京、哈尔滨、齐齐哈尔、新疆等达斡尔族居住的城市成立了达斡尔族学会、联谊会,这些学会开展了达斡尔族经济调查、民俗采风、文化教育等专题研讨会,开展达斡尔语演讲比赛、达斡尔族歌舞等活动,活跃了学会的学术研究气氛。各地达斡尔学会的建立,带动和组织起更多的学者、干部群众参与到达斡尔族研究的行列中,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从事达斡尔族研究专业科研人员的不足,为达斡尔族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加强各地达斡尔人的交流合作,开辟了一条新路。莫力达瓦旗和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等达斡尔族聚居地,在每次举行的敖包会、重大节日集会上,都要有达斡尔族歌曲、舞蹈、曲棍球比赛或表演,还有摔跤、拉棍、颈力、骑马等项目。散居在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地的达斡尔族,在敖包会、鲁日格勒节上也举行相同的比赛或表演,这些活动为城市的群众节日娱乐活动,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此外,达斡尔人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网络这个新途径来了解和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达斡尔族网站的建立为了解和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很多达斡尔人在论坛上发表帖子,讨论和交流达斡尔族语言、文学、历史等问题,各抒己见,同时也加强了各地达斡尔人的联系和了解。也有很多达斡尔人加入达斡尔族UC聊天室,在聊天室里学说、学唱达斡尔语言和歌曲,用达斡尔语进行交流,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影响很大,很多年轻人喜欢学达斡尔族语言和歌曲,在网络中逐渐掀起了学习达斡尔语的热潮。可见,在城市中,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而坚实的堡垒也已经越来越脆弱,关键而有力的阵营也已经渐渐地退出舞台,社会传承的重担逐渐加大,传承方式也有所改变。

三、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为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提供文化框架

城市在吸纳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人口的同时,也融汇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多样性是城市文化的显著特征。在城市生活的达斡尔族以适应城市生活和文化氛围的方式,传承和展现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据上述问卷统计我们可以得知,城市达斡尔族的家庭生活中依然保持着民族礼仪、饮食等风俗习惯。他们把自己民族的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等带到了城市,为他们所在的城市增添了一分色彩。城市生活的达斡尔族积极参与城市的文化活动,增进了达斡尔族与其他各民族多方面的交流和了解,促进了城市文化多样性。

(二)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是最具吸引力且不可再生的稀缺的旅游资源。达斡尔族传统的歌舞、竞技体育、饮食、服饰等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达斡尔族传统的手工艺品如大轱辘车、桦树皮制作等可开发成为旅游工艺品,既能丰富旅游内容,也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智慧启迪

第10篇

作为首都,北京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城市。“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为“创意北京”建设提供了区位优势。作为依托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6.9%,居全国首位,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指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靠前。北京是全国创意人群、创意企业和机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国文化名人、文学家、艺术家、影视导演、编剧、演员、文化经纪人、表演艺术家、文化管理人员等,大多集中在北京,高端人口的比例在全国遥遥领先。集中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意培育的基础资源,是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源地,吸纳创造性人力资本的磁力中心。北京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包括有利于创意人群生产、体验和消费的文化环境,和有利于创意人群生活的基础环境。文化环境包括三个层面:宽容的社会氛围,主要指市民宽容的态度,如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崇尚个性、平等自由等;多样化的文化风格和多层次性的文化消费,尤其是具有实验意味的各类青年亚文化的活跃度;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城市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从而有利于吸引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和波西米亚族群的入驻,形成多个以艺术家为主的艺术性聚落,催生了与艺术紧密相连的广告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业设计的集聚。生活环境包括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雾霾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充实的商品市场和消费、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等。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基础环境,北京都在全国屈指可数。这在城市基础支撑方面契合了创意人才在市场流动中体现的鲜明的城市区位选择,以及创意人才对城市服务、文化传统、自然环境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关注,有利于集聚大量专业化的创意人才和创意团队。就“创意北京”建设而言,北京资源丰富,但在思想观念上对文化创意的认知不够深刻,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经过创意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意产业链不够完善、创意人才培养政策还不到位、创意保护有待加强,对文化创意的资金、资本的融合尚需强化,城市创意氛围不浓(活动载体和平台不多)、创意培育机构数量少、创意质量和水平不高、高端创意核心人才短缺、支撑创意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不理想、创意培育的国际交流不够多、国际视野不够宽。与国际上的文化中心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理念、政策导向、综合实力、市民的文化素养以及城市的文化发达程度上还面临一些挑战。“创意北京”需要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面加强的同时,要强化文化创意的品牌化建设,重点加强文化创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有利于提升首都创新水平、创意设计、创造能力的机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转变北京目前粗放型、数量型、分散型、低效型的文化发展模式,向现代型、生态型的新兴文化产业趋近。在文化创意人才集聚上积极主动,改变政策立意高、执行力弱、协同力不强、产业结构失衡、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偏重行政化考核的弊端,以及主动创新不足、应对市场能力较弱,经营者普遍缺乏市场化思维,文化企业创新动力不够,过分依赖行政配置资源的顽疾。

导致龙头领军企业不多,难以造就一流的大师、一流的文艺作品、一流的文化品牌的高度集聚,弱化对全国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主导优势不突出,文化核心元素不清晰,文化渗透力不够强,国际文化影响力不够大;对外文化吸引力不足,对外的文化传播力不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不相匹配。文化创意城市建设,在理念上要凸显人的理念、秉持人性关怀、满足人性诉求,实现文化人的情怀;在价值追求上要有卓越性的品味、出奇制胜的创意、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融合的诉求;在创意价值的实现上要有跨界营销的商业模式,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实现创意成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外在层面的要素集聚和支撑要给力,创业的自由度、社会开放度、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度、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及城市区位的选择要能支撑不同类别的文化创意培育。树立文化创意创新驱动首都发展的理念,通过培育文化创意和创新主体、完善文化创意创新机制、鼓励文化创新体验、发挥市场灵验功能,塑造文化创意品牌和优化文化创意的社会环境,营造积极的文化创意氛围,从根本上推动首都北京走文化立市、创意驱动、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城市的全面转型,迎来北京发展的“文化时代”;在政府角色定位上,简政放权、转换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营造城市的创意氛围,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定期信息,做好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推动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导向,自由竞争是经济资源最有效的配置方式,企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才能得到历练,才能真正形成竞争优势,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引导文化消费,提高市场开放度,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消费群体,通过消费刺激创意培育。做好政府扶持和市场导向的有机统一,不是撒胡椒面,而是扶优扶强。继续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文化创意培育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就创意培育主体而言,普遍存在产业链意识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在北京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语境下尤其缺乏国际视野,要加强与国际机构的交流和国际交往。此外,加强与产业集聚区的知识、技术共享,扩大外部性收益。

基于当前“创意北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经验以及前瞻性发展趋势,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增强“战略意识”以及在国际城市文化创意培育方面的定位研究;同时完善促进和保护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改善文化法制环境,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强化“中心”意识和战略思维。首先,强化“中心”意识。北京市不仅在自身的文化发展具有“中心”意识,还要在全国的文化建设中强化“中心”意识,并把“中心”意识上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尽管北京作为首都其文化创意始终走在全国城市的前列,但全国“中心”的意识不够强烈,主体意识不充分,还缺乏一定的自觉,尚未把“中心”意识贯穿所有工作领域,更是缺乏全国眼光和全球视野中的“中心”定位,未能把中心建设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1.建议以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支撑“中心”建设。(1)加强创意理论研究,把握“创意”的特性及其技术创新支撑下的产业链思维。(2)以文化创意为驱动力,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文化创意经济功能区。2.建议以资源有效整合推动“中心”建设。着力搭建三个平台:建立统筹首都文化资源的协调机制,形成统一协调、能够促进首都文化资源交流互动的国家文化中心良好运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其一,搭建北京与中央文化资源共建的平台。其二,搭建北京与外省文化资源交流、展示和相互借鉴的平台。其三,搭建北京与国际文化资源交流、展示的平台。3.建议以融合发展与创新驱动加强“创意北京”建设。其次,增强战略思维。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数字化网络技术引领的语境下,“创意北京”建设要有全球化视野和互联网思维,不能拘泥于僵化的思维和传统的管理体制。第二,健全创意培育的政策体制。首先,在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诉求下的北京文化管理体制创新。1.营造自由宽松、多元兼容的文化环境。2.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其次,实施创意人才战略支撑“创意北京”建设。1.建立与“创意之都”的创意大师的定期交流、研讨和创意培育合作机制,使本土文化经验与国际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催生创意火花。2.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机制,打造文化创意人才高地。第三,完善创意培育的支撑机制。首先,完善组织支撑机制。在组织保障上,加强对文化创意培育的管理职能。遵循文化大部制的管理特点,把文化创意作为重要资源,在现有北京“文资办”框架内成立文化创意创新协作处,作为政府推动“创意北京”建设的协调领导机构,以统筹全市文化创意培育中心建设。其次,健全市场支撑机制。1.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2.强化市场导向,培育市场主体,充分激发文化创意主体的活力。3.拓展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意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完善文化创意激励机制,激发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再次,健全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撑机制。最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要关注有别于版权的创意保护。

总体上,“创意北京”建设旨在通过文化创意有效提升北京的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创新教育模式、保护创意权益、科学规划城市空间,营造创意氛围和社会环境,研究城市创意指数,发展优势行业等方面;自觉融入北京城市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集约利用空间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功能、集聚创新人才等,推动北京成为创意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联盟。对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而言,“创意北京”的成功将对中国大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效应。因此,“创意北京”建设要立意高远。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不仅要有发达的创意能力和文化市场,还要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对全国城市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国际上形成文化影响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作者:范玉刚

第11篇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上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居者优有其屋”而不是满足于“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在住宅的户型上要求舒适美观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住宅的外延周边环境、城市景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权衡。这就要求了我们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既要知晓历史、了解政治,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打造属于本土特色文化建设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成都人好休闲、爱坐茶馆、爱吃火锅、摆龙门阵,每逢周末节日我们都能看到茶楼、农家乐、景区里打牌、烧烤、喝茶的人们络绎不绝。而易园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展示了具有成都特色休闲文化空间增强了人们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的存在很好地避开了城市规划进程中弊端,立足成都,展示具有西南特色巴蜀文化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参与性。为了顺应潮流的发展其下属的易园餐饮公司在成都开创了园林食府茶道之先河,创造出具有易园特色的易园食谱,易园茶艺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

2.把握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设计理念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造园理念“小中见大”、“意境之美”、“移步异景”,我们也有优秀的园林作品拙政园、狮子园,所以,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这些中国地域文化和造园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步入成都易园园林景观中,你就会被主体建筑养正轩吸引。它的存在将园中的水面一分为二,在水体的周围兴建筑、筑亭、依叠石而见长廊;白墙褐色木材的传统建筑,山墙上镶嵌着富有寓意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也吸取了四川民居特色;园内景观植物的栽植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了具有川派园林、川派盆景的地方特色布置在易园的入口处、转角处以及重要的景观节点处。让人一步入园林就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特色的韵味。

3.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

传统与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传统的存在是因为时代作为参照物,而时代的发展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传统必须要适应时代,而时代也必须要继承传统。谈起西安,我们都能立即想到它的古城文化,大唐芙蓉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说起成都都会想到少城文化宽窄巷子、青城山、春熙路等等,追其原因就是西安、成都的城市建设都是立足于本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而成都作为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易园园林就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牛乡、金牛村、金牛大道、金泉路八号的金牛坝,与金牛宾馆一墙之隔,占地120余亩。与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一起作为成都文化的缩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有涵养的同时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广东、深圳经济发展可喜可贺,但他们毕竟是工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城市建设并没有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失败的。就像西餐肯德基快餐一样,没有营养只能是充饥。真正有营养的还是我们传统中餐。我们的城市建设也一样,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方面,还是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景观,这样的城市建设发展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4.传统文化与群众互动、参与性

易园园林集观光、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一份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坚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时尚大都市的繁荣,也可以领略到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

5.总结

第12篇

1.观念溯源

1.1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创作活动在二战后逐渐兴起。经过数十年的探索,西方国家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理论及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设计者对公共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城市文脉的深切关注,城市空间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为西方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活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历史文化、表达特定情感、凸显城市特色,对当今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根据美国公共艺术协会(AssociationforPublicArt)所述,“公共艺术,并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铸作、雕刻、建造、拼装、绘制出的物体均可为之。公共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何而建、建于何处及自身所蕴含的意义。公共艺术能表达社会价值,提升环境质量,改变景观风貌,强化公众意识。置于公共场所的公共艺术是一种为了每个人而存在的社会表达形式。”[1]由此观之,公共艺术并不只是通俗意义上所说的任意一种艺术门类,也不是空间环境中的单纯附加物;“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的最根本属性之一,不仅使公共艺术承载了特定集体的文化及思想,甚至能够影响观赏者的活动与思维,从而将公众、艺术、文化、社会四者紧密相连。不可否认,广场、街道、公园、社区甚至城市,这些形态各异的公共空间都蕴含了其过去的历史,当今的风貌和未来的发展。而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恰恰是艺术与空间的良性互动结果。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载体,使场地的历史及文脉得以直观、鲜明的聚现;另一方面,人们以公共艺术为媒介,感受场地所蕴含的信息并融入自身情感,将历史与文化在心灵中重新演绎,最终通过思想与行为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因此,公共艺术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是公众与空间环境进行互动交流的纽带。

1.2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一词最早起源于19世纪地理学界,其概念是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2]。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不同人群在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因此文化景观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地域的文脉特征。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所述,文化景观可以是有机进化而成的景观,它既包含过去某段时间已完结进化过程的遗产景观(LandscapeFossil),也包含仍处在演变之中的持续性景观(LandscapeContinuous)。所以,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文化景观可分为已存在的文化景观和潜在的文化景观两类。从广义上说,有别于历史遗迹、历史性乡土景观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景观,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它通过展现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和美学价值,记录城市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承担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功能。从城市文化景观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既应对其中的物化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也应对其中的文化、精神要素进行传承。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持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对于每个城市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隐喻

“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最早为一种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隐喻虽来源于修辞学,但如今却被人们广泛的运用于各类设计领域之中。在建筑学领域中,隐喻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的关系[3];在城市景观体验中,隐喻意味着审美的人通过与城市本身或城市艺术现象互动而显示的某种认知关系或自身精神、心理、情感态度[4]。而从广义上说,任何人造的实在形态都是某种隐喻观念的物化,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种目的性即是它的“隐喻意义”[5]。由此观之,城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自身特性凝练城市文脉,向人们传达蕴含其身后的思想及情感,便是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

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特征

2.1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载体

公共艺术作为由某种媒介或材料构成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味和功能,人们可以从视觉上欣赏它,亦可以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使用它。因此,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载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如同室外的展览品,即安放于已建成的景观场所中,由艺术家创作的雕塑、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另一种,则是艺术家介入景观设计过程并与不同专业的人士共同合作,将公共艺术泛化于景观场地而特化出的,各具功能的实体形式。

(1)公共艺术作品本身

公共艺术作为跟现代城市关系特别密切的一种艺术形态,具有一切艺术所共有的形象性和可感性特征[6]。公共艺术以审美形式为基础,通过造型、色彩及材质等要素向人们直观传递各种信息,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内容。因此,园林景观中诸如雕塑、壁画、绘画等传统认知上的公共艺术门类,往往能够以独特、新颖的形式语言传递场所精神,彰显文化内涵(图1~2)。

(2)公共艺术在景观中的泛化

除了造型艺术的方式,公共艺术可通过多元的艺术手段泛化于整个园林景观场地之中。艺术家与建筑师、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共同合作,将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水景、照明及标识物等场地内的景观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具备一定功能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艺术性,从而创造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更广泛联系的新的公共艺术形式(图3~4)。

2.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方式

一般地,公共艺术由于具有独特的造型及材质,不同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安置方式多样,因此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其自身所适用的隐喻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掌握公共艺术的不同隐喻表达方式,并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及与景观设计的结合过程中巧妙运用,是提升景观场地文化内涵的关键之一。

(1)通过公共艺术自身的造型实现隐喻表达

优秀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景观中富有个性和魅力的文化符号,它以其独特的空间造型特征,赋予场地特定的艺术氛围。通过公共艺术的造型来实现隐喻表达,就是利用公共艺术具象或抽象的造型,从功能性、艺术性上对隐喻对象进行形式再创造,进而使公共艺术与之建立联系,实现意象的聚现及观赏者情感的投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拉斯科林纳斯的威廉姆斯广场(WilliamsSquare),SWA景观设计公司经过与雕塑家罗伯特•格伦合作,将写实青铜雕塑作为广场景观的视觉中心,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于德州独特自然地理风光的记忆(图5)。在一条横贯广场的奔流水景中,安置着九匹比实物还要大的青铜马雕像。雕像呈奔腾跳跃态势,充满了力量与永恒的意味。如果说,威廉姆斯广场硬朗开放的形象是对广阔的德州草原风光的抽象概括,马匹雕像桀骜不驯的造型则是对德克萨斯州多变气候的隐喻表现。野性的雕塑与流水、铺装、植物一起,将德州大自然的魅力浓缩于此,带给人们独特的心灵体验。

(2)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实现隐喻表达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岩石的厚重,原木的古朴,叠水的欢腾,钢铁的冰冷材质的不同特性赋予人丰富的心灵体验。使用一种或多种材质制作而成的公共艺术,往往因材质本身所固有的感官属性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质。因此,依托材质赋予公共艺术独特的感受,借由人的触觉和视觉来实现公共艺术与人在情感上的呼应,并最终将公共艺术背后所蕴含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便是以材质的运用来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本质所在。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的设计作品时常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隐喻色彩,她在耶鲁大学设计的雕塑作品女子桌(Women'sTable)可以说是运用材质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典范(图6)。绿色花岗岩的椭圆形喷泉桌置于黑色花岗岩底座之上,清水顺着桌沿静静淌下。椭圆桌面上镌刻着耶鲁大学每年招收的女生人数,数字从水池中央按螺旋状轨迹向外延伸,在流水的映衬下独具意境。流淌的水面将所有元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仿佛静静诉说着过往的历史;坚毅的花岗岩平静而稳重,表达了人们捍卫民权的坚定决心。在这里,由石材和水生成的意义赋予雕塑独特的人文内涵,使得整个场所焕发出了极不平凡的魅力。

(3)通过不同公共艺术在空间中的组合排布实现隐喻表达

除了发挥公共艺术自身特质以实现文化或情感的传达之外,景观空间中也可以通过多个公共艺术作品并置的方式来表现一定的隐喻意味。这种方式犹如在讲述故事:景观中的各个公共艺术围绕同一意向,根据空间、路径或自身形态等因素安放于不同场所,将隐喻的内容以片段分层次的形式逐步展现,层层递进地向人们传递情感或信息。就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设计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师巧妙运用公共艺术,以分场景叙事的手段实现了景观设计对于一个时代精神的隐喻。在“钟摆型”的游览路线中,设计师设置了若干具象和抽象的公共艺术作品,每个作品均围绕同一主题侧重表达了不同内容(图7~8)。当由南向北走完所有路线,人们会对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而当人们将途中所“阅读”的“故事片段“拼接到一起时,则体会到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正是借助公共艺术,设计师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评判交付于观众,人们才能在过去与现实中不断来回穿梭,发掘场地更为潜在的内涵。

3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

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应用一座城市的文化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即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不断生长、积聚和延续。在城市文化景观中,藉由公共艺术实现场地文化的隐喻表达,旨在强化和拓展场地的记忆,引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具有隐喻表现力的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着城市过往的历史和文脉,记录着城市现今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人们可以凭借它沟通历史与现代,凝聚对过往岁月的记忆;或者反映城市的变迁,突显场地独有的文化内涵;抑或引导人们对场地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延续城市文脉。

3.1公共艺术凝聚城市历史记忆

作为人们在城市中长期生活、活动的历史结果,城市文化景观忠实反映了城市空间的变化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兴衰与更替。发挥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手法,能够以独特的方式铭记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片段,传达场地的历史情感。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附近,由3位建筑师和2位艺术家设计的灯光装置艺术——世贸中心纪念光碑(TributeinLight),是借用隐喻手法对城市历史事件进行纪念及追思的标志性案例(图9)。纪念光碑依世贸中心遗址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各由44个高强度射灯组成。每当到了特定日期,人们均可以看到两束蓝白色的巨大光束从高楼大厦间升起,直冲天际。简洁有力的光碑是对世贸中心建筑的高度抽象概括,它不仅暂时延续了曼哈顿上空的城市天际线,而且唤起了居民对于城市过往的记忆。人们可以宁神内敛,回首过去;也可物我两忘,荡涤心灵。在这里,设计者借由光营造出平静而震撼的情感氛围,为人们开拓了一片希望的净土。

3.2公共艺术突显场地文化唯一性

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谈及城市时曾说:“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更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传统流传的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7]随着城市社会结构转型,城市文化景观在公共艺术的作用下逐渐显露出别样的风貌。作为承载城市历史文脉,反映场地情感的公共艺术,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场地文化并使之渗透入每个来者的内心。在意大利都灵工业遗址改建公园项目中,公园的设计者并未将场所全部翻新重建,而是将原址内的金属冷却塔、混凝土河槽及工事基础进行保留,增添植物、长廊、坡道、台阶等要素从而为城市居民够建了一个崭新的休憩公园(图10)。通过艺术生成和二次加工,场地内的历史工业元素被改造为公共艺术品,使得公园内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独特的工业氛围。这些工业元素像陈列于美术馆一样留存于场地中,将场地的过往历史展示在使用者面前,从而保留并强化了周边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公共艺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一座城市的历史、思想、人物、事件及场景均是城市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在优秀的设计中,公共艺术可以通过自身属性来与场地景观相结合,以隐喻的手法将这些内容聚现为实体,让历史文脉不仅在物质空间内得以保存,更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得以延续。美国费城与本杰明•富兰克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内多处地点均安放与富兰克林有关的雕塑以表达民众对其的纪念和追思之情。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在富兰克林纪念馆外制作的公共艺术——幽灵构架(GhostStructure),则无异于是借助隐喻将这种情绪推向巅峰的经典作品之一(图11)。建筑师保留富兰克林故居原址的部分地基和墙体,罩上玻璃供来者瞻仰;原址上方则用钢结构勾勒出故居的简化轮廓。刷上白漆的钢体框架简洁轻盈,整体结构内部与外部似隔非隔。文丘里的设计既朴实又复杂,既理性又感性。隐喻手法使公共艺术与环境实现真正的共鸣,它让人在想象与情感的驱使下,将场地的时间轴线拉向对过往的回忆和追溯中去,使历史和文化在记忆中得以延续。不论是对原有场地中的物质进行艺术创造以凝聚对过往文脉的记忆,还是以独特的手法来强化公众对于城市历史的情感,置于文化景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隐喻——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物化并传递了情感和文化,让人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会到城市中那些不能用具体语句和文字所能概括描述的内容。通过公共艺术来表达恰当的隐喻内容,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的体验层次,更使得城市文化深入人心。

结语

第13篇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居民和居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同时也是维系政府与百姓之间和谐的精神纽带

现代社会高楼大厦,人们居住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但铁门却关得越来越紧;社会越来越开放,但人的内心却越来越封闭。即使是邻居之间关系也比较淡漠,缺乏互信。邻居之间都彼此不认识,还何谈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多心理实验都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冷漠、冲突的交往环境或气氛中,就可能逐渐变得言谈谨慎、情绪压抑,甚至性格暴躁、易生猜疑等。反之,和谐、融洽的交往环境就会使粗野者变得文雅,怯懦者变得勇敢,自私者逐渐懂得关心和体贴别人。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互相联络、增加感情、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大家基于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在一起,不分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家庭贫富,没有功利和矛盾,共同活动,其乐融融,因而交往起来特别顺畅,联系也相当紧密,这是社区人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各种各样的群体文化活动,会把社区成员吸引在一起,加强邻里相互交流,创造友善、和睦的氛围,密切群众与群众、群众与社区及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利于巩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对社区的归属感、自豪感。很多文艺骨干都成为了群众的知心人、政府和社区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打造城区品牌、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同步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进步。同时,社会、文化发展的滞后,也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底气不足。在城市发展中,文化这种软实力越来越重要,我们的环境文明城建设等都是在提高我们的软实力,未来发展的衡量指标当中一定有文化指标。城市社区文化工作是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一个区域人口的素质,建设现代化城区不仅需要有繁盛的经济,更需要有强盛的文化。所以,文化品牌建设对增强城区的综合竞争力这种促进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

二、进一步扎实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思考与探索

当前,南昌市正处于经济增速、发展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提出了要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和健康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在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创建国家文明城、创建国家园林城等等这些大背景下,我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正逢其时、正当其时,既与上级的要求合拍,也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辅相成。所以,必须高高举起文化建设这个旗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首先要强调,文化建设不简单的就是文艺活动,要从大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文化建设。这里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多个方面。社区文化是一种积淀,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很丰富,应拓展开来,最基本的应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读书看报、各类教育培训,也包括邻里关系、家庭和睦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社区的整体建设等等,这些都包含着文化的内涵。所以说,社区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体系,而是一个与外界密切相联、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全市的大局工作中统筹考虑,与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推进。

(一)要与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努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在“大众化、群众化”上下功夫,促使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与推广并最大化发挥其功能效用,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何在“大众化”上下功夫,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体现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性、群众性的关键作用。所以不能孤立的、片面的来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它只是一条线,但是可以关系到、渗透到各个方面和领域。在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这个大的系统工作中,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其中,并充分发挥出其群众性、基础性的作用。

(二)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系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工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和一条主线。在这项工作中,文化战线即是组织者、倡导者,同时也是主力军、主战场。所以,要抓住主题,周密部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生动直观的事实,大力进行“中国梦”系列宣传活动。要通过社区艺术节、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激励广大群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要与城市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南昌市的制定了“五城同创”工作任务目标;文化战线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主力军作用。文化战线在创建工作中的重心就是要落在突出提升市民素质这个重点上,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创建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创建工作赢得人心,让老百姓对创建工作有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让大家有参与创建的热情,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要与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第14篇

当今、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上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居者优有其屋”而不是满足于“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在住宅的户型上要求舒适美观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住宅的外延周边环境、城市景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权衡。这就要求了我们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既要知晓历史、了解政治,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打造属于本土特色文化建设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成都人好休闲、爱坐茶馆、爱吃火锅、摆龙门阵,每逢周末节日我们都能看到茶楼、农家乐、景区里打牌、烧烤、喝茶的人们络绎不绝。而易园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展示了具有成都特色休闲文化空间增强了人们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的存在很好地避开了城市规划进程中弊端,立足成都,展示具有西南特色巴蜀文化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参与性。为了顺应潮流的发展其下属的易园餐饮公司在成都开创了园林食府茶道之先河,创造出具有易园特色的易园食谱,易园茶艺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

2.把握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设计理念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造园理念“小中见大”、“意境之美”、“移步异景”,我们也有优秀的园林作品拙政园、狮子园,所以,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这些中国地域文化和造园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步入成都易园园林景观中,你就会被主体建筑养正轩吸引。它的存在将园中的水面一分为二,在水体的周围兴建筑、筑亭、依叠石而见长廊;白墙褐色木材的传统建筑,山墙上镶嵌着富有寓意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也吸取了四川民居特色;园内景观植物的栽植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了具有川派园林、川派盆景的地方特色布置在易园的入口处、转角处以及重要的景观节点处。让人一步入园林就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特色的韵味。

3.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

传统与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传统的存在是因为时代作为参照物,而时代的发展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传统必须要适应时代,而时代也必须要继承传统。谈起西安,我们都能立即想到它的古城文化,大唐芙蓉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说起成都都会想到少城文化宽窄巷子、青城山、春熙路等等,追其原因就是西安、成都的城市建设都是立足于本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而成都作为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易园园林就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牛乡、金牛村、金牛大道、金泉路八号的金牛坝,与金牛宾馆一墙之隔,占地120余亩。与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一起作为成都文化的缩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有涵养的同时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广东、深圳经济发展可喜可贺,但他们毕竟是工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城市建设并没有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失败的。就像西餐肯德基快餐一样,没有营养只能是充饥。真正有营养的还是我们传统中餐。我们的城市建设也一样,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方面,还是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景观,这样的城市建设发展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4.传统文化与群众互动、参与性

易园园林集观光、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一份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坚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时尚大都市的繁荣,也可以领略到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

5.总结

第15篇

地域文化是指因地理分布不同为基础的,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以现实为表象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和。地域文化主要说的是一个地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地方如民间建筑、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说到地域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特点正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地域性的概念要求必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的结合。一个城市如果想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表达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过去、回忆过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情结。

2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传统图案纹样往往被认为是当地的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所以称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图案纹样不仅本身具有很好的形式美感作用以外,背后蕴含的“意”也是人们喜欢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总是心存向往。因此,传统纹样蕴含的意义是非常适合于景观设计的。如西安城市广场中的公共座椅设计,木材与石材进行了完美结合,下方腿足部分加入了中国典型的莲花纹样,寓意富贵吉祥。

3地域性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四川杜甫草堂外的公共设施,其电话亭的设计就是采用传统文化石亭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极其富有装饰性。传统地域文化也可以运用于城市景观设施的材料和色彩设计中。例如,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所以当地人就将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后制成公共座椅,这样公共座椅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与当地地域特征结合了起来。具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分解,转化成新的形式

对于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符号采用分解转化的方法,形成新的形态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经过分解可以从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形态中提炼出新的形式形成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3.2利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打散再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如原始器皿中的鱼纹、叶纹等图案装饰就运用了这种方式。它是利用分解、合成的方法对原始形态进行分解形成的。打散的方法一般有:对传统文化符号分解以后选取最有特征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来的组织形式通过变异进行重新排列,对原来的形态进行分解,保留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重新构造。

3.3运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置换

也就是选择一个原始形态作为原点,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符号组合成新形。如把建筑的某一局部作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或置换构成。

3.4利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型变异的手法来进行设计

例如,借用古建筑的外部形态或者服饰造型等,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变异设计。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相互交融的,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本土的地域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吸收才能永葆青春,跨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景观设计创新的手段,用民族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景观设计更有生命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