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舞蹈培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群众舞蹈形象的情景交融及艺术特写与描绘,让群众在一个不受限制的环境中得到艺术想象的空间,进而不断增强审美感受,并不断洗涤灵魂。舞蹈讲究意境,意境强就更容易使观众接受,进而在很多场合大量地使用或演出。因此,作为文化馆的舞蹈老师,不仅要教会学员舞蹈的基本动作,还要为其注入生命力,让他们能够在一种享受的氛围之中不断前进。舞蹈一旦有了生命力,观众的视觉将更加强烈。在舞蹈艺术方面,其发展明显带有后劲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舞蹈艺术特别是舞蹈培训方面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舞蹈表演的水平,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意义
(1)提高审美能力。舞蹈课程在很多国家都是正常教学科目,他们认为舞蹈能提升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是具有对美的认识,提高本身的美感,才能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舞蹈就是增加美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的美感是让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从内心来体验,进而变成一种心理欲求。可以说,对学生的舞蹈培训能够唤起他们内心对美的向往。
(2)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俗语说,手舞足蹈,即是指通过舞蹈来表达一种心情状态,而这种状态一般是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闻一多先生和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都赞成这种说法,舞蹈是一种语言,它能表达最单纯最强烈实质的感情,它能沟通心灵交流思想,能够展现自我,抒发感情。舞蹈是一种艺术,能够使肉体和精神的和美感合二为一,心灵进人美妙的境界,达到彻底的和谐。可以说,舞蹈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
(3)促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舞蹈不仅能强身健体,带来精神享受,还能再现历史,反映真实的特定生活,以此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了解现实并以史为鉴。文化馆舞蹈教学的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大部分专职文化馆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专业老师短缺,舞蹈教学设施匮乏等。在舞蹈艺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文化馆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前文化馆艺术表演教育主要存在着重视不足、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尚未理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舞蹈艺术表演教育更是难以顺利进行。
二、现阶段文化馆舞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文化馆舞蹈培训重视不足。我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对民众一直以“文化”教育为主,所以体育文化特别是舞蹈艺术在我国己处于非主流文化,不被民众重视,这种艺术形态的忽视体现在文化观众对舞蹈艺术的不重视,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员舞蹈水平的发挥。
(2)文化馆舞蹈培训经费不足。由于文化馆属于事业型单位,其发展经费都是通过政府财政的支持,在现阶段,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支持,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也在逐步扩大,然而,由于文化馆各项事务较为繁杂,费用支出也较为庞大,这样,应用到舞蹈方面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舞蹈培训的发展。
(3)文化馆舞蹈培训教师技能有待加强。制约舞蹈培训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排在所有制约因素的首位,舞蹈教师不仅要掌握和大量的体育舞蹈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熟练地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更主要的是要会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不能简单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机械的去模仿教师的动作。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舞蹈培训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对策
(1)提高对舞蹈培训的重视。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舞蹈艺术进行大力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杂志进行关于舞蹈知识和文化的宣传,最直接有效的宣传,就是多举办舞蹈比赛和表演。通过这些手段的宣传,让群众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所在,展现舞蹈对人们的锻炼价值,让民众对体育舞蹈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提高体育舞蹈的社会化程度。
(2)加大对舞蹈培训的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舞蹈尤其是文化馆舞蹈的资金投入,应该给予其政策和经济上的补助,改善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办学环境,改善教学设施,提高体育舞蹈教师待遇,并对优秀的舞蹈演员给予一定经济资助,或为其以后的发展开通更好的出路,上专业院校或像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有运动等级的评定,达到一定的等级可以在以后的求学道路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在体育舞蹈事业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舞蹈的学习动力和舞蹈工作实效性,从而促进舞蹈的发展。
(3)增加舞蹈艺术的创作灵感。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源于生活,生活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就要求每一位创作干部应该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吸取生活中的营养,去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佳作。创作是为辅导而服务,人们常说:“学无止境”,只要我们每一位业务干部努力学习、辛勤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创作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总之,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融合时代的、社会的、生活的营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的胜任本职,更好地完成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工作,满足人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审美需求。所以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舞蹈艺术中来,让他们用肢体消除心中的烦躁和疲惫,用肢体语言营造和谐、快乐的社区氛围,作为一名群众舞蹈老师,要把自身的工作职责与社会职责统一起来,让舞蹈教学变成有益于社会、皆大欢喜的乐事。
参考文献:
[1]王海音.文化馆如何应对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J].群文天地,2012(2).
[2]张晓利.新形势下文化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J].东方艺术,2005(20).
关键词:动觉认知;形态的模拟;动觉体验;舞蹈美与道德培养;舞蹈美育培养
1舞蹈动觉是对人体动态的认知
舞蹈动觉是指舞蹈运动中的自我感觉。动觉是心理学中感觉里面的一部分,心理学称为“筋肉感觉”,又叫“第六感觉”。是对运动中力量的大小、阻力的大小、运动范围的宽阔等等,来认知自身筋肉关节的地位、彼此关系及和空间的关系。无论是反射运动或随意运动都受其指导。
舞蹈的训练过程就是对人体的认知过程。体态的定位、肌肉状态、骨骼的位置都需经过漫长的磨合和训练过程,从心理动觉的训练入手,通过“内视”神经系统来感觉体态的状态,达到自觉和熟练的运用人体,并借助这种运用、把握的程度来判断演员的表现力。骨骼的开掘和定位是人体可塑的外部条件,大量的、最重要的是筋肉感觉的控制和使用。在舞蹈中,我们可以被《孔雀舞》手臂的表现力所慑服;可以被“闪、转、腾、挪”的技术、技巧所震撼,它所呈现出的事实正是对舞蹈动觉的高级驾御力。
舞蹈中动觉的细腻运用程度(脚趾、手指、眼神、气息的位置等);驾御认知的深度(从骨骼到体态、从立点到力点);有序的训练过程是舞蹈独具和无与伦比的。
2舞蹈人体动态有两个方面
(1)静态上的舞姿造型依赖于舞蹈动觉的调控。
协调性、韵律感、延伸感是舞蹈动觉中动态关系需要强化训练的重点。
在舞蹈中“动律”、“动势”、“动效”是认知和把握舞蹈动态的理论概括。
“动律”是指舞蹈身体部位运行的线路所形成的内在韵律和节奏型;
“动势”是指舞蹈动态中所产生的动作指向性及身体的趋势;
“动效”是指舞蹈动作所形成的运动效应。
所以说对人体动态的认知是舞蹈动觉中首要涉及和强调的重点。
(2)舞蹈动觉是对人体形态的模拟。
模拟生活即是舞蹈动觉的来源又是其依据。舞蹈中出现的礼仪形态、人物形态、自然形态、随意形态是舞蹈动觉中对人体形态模拟的几个方面。
人物形态勾画出社会中人角色的千姿百态、形形,中国戏剧“生、旦、净、末、丑”简单的概括了人物动态的层而结构。同时大量的课堂民族、民间舞内容,也是要从原始的形态模拟开始。
自然形态是指动植物所具有的各种的形态,大量的舞蹈对自然的模拟给予舞蹈更多的动态模式和丰富的舞蹈动觉类别,人体可以是山、是海、是雀、是鹿、是树、是雨,无所不至。
随意形态是在即兴状态中任意调动肢体产生的人体形态,虽属性不确立,但确具有及强的内在模仿力。舞蹈中人体形态的模仿是类别的归属和继承,舞蹈动觉恰恰是从对各类人体形态的模拟开始的,丰富的人体形态给予舞蹈动觉内涵上的标准和形态上的依据。
(3)舞蹈动觉是对人体情态的体验。
舞蹈动觉还必备有舞蹈特征上人体情态上的体验。它是舞蹈训练、舞蹈作品中,刻意扑捉、把握、融入舞蹈动觉的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民族情态.环境情态.心理情态。
民族情态中每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舞蹈形式显示出动态、体态、动律主要运动部位身体配合上的差异,如屈膝动作,各民族在动作节奏、起落控制上显示出各自独具魅力的舞蹈动作差别。这些一方面成为舞蹈的财富来享用;另一方面拿来为舞蹈动觉上的体验进行舞蹈功能上的训练,使人体得到更大的可塑性和表现张力。
环境情态,住山的唱山、靠海的唱海、草原与雪山、南国与北疆,因自然地貌的差异,性情各异,心态万千。藏族地处高原多山而不平形成了屈膝、扣跨的体态,而蒙古草原造就了昂扬桀骜的天之轿子般的体态和动律,黄土地那高亢激昂人们形成了自我地貌环境特有的舞蹈形态,等等许多都是如此,似乎都能从地貌的特征中寻找到动的原因、动的形态。
心理情态是指具有明显心理活动特征的舞蹈动作。那些哑剧色彩、独白特征和心绪进发的动作形式,它提供了大量生活化、情绪化的舞蹈因素,并由此而调动人体情态下的舞蹈动作,成为舞蹈动觉中必须体验和认知的内容。我们的一些训练和所开设表演课,正是要运用各种手段解决学生舞蹈时这一部分的不足,要从自信入手,逐渐达到心理情态自如而准确的流露。
3舞蹈美与道德培养
(1)舞蹈美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觉器官在对舞蹈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赏心悦目、怡情悦性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后,所引起的愉悦和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舞蹈是把人体美作为一种手段,或者叫媒介,向观众表露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而不是单纯为了炫耀技巧。舞蹈是永远要把动作和舞姿置于情感逻辑的统率之下,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否则,为形式而形式,片面追求形式美,就会破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会失去舞蹈的真实性,所以舞蹈美感是人们与社会生活和影响人们的情感、思想——精神世界之间的中介。要使舞蹈美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形体美是基础,但更重要的则是舞者内心对“美”的诠释,是内心美感的释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舞者要有文化底蕴,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用形体美诠释出的舞蹈美感才会是永恒的美。
(2)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所以说舞蹈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应让学生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以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创造真,善,美……。
4舞蹈与美育
(1)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
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诸如手臂波浪、脚尖步等动作,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有意识状态,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的训练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赴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是舞蹈对学生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另外舞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
(2)舞蹈是人体动作艺术,学习舞蹈的过程也是一个全身运动。的过程,跳跃、呼吸的运用对学生的体质也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
5结语
舞蹈既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人体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从舞蹈自身特征来看:需有及强的身体控制力、超常的“内模力”和感受力。他是情感逻辑再现和体验。舞蹈的美育教育是舞蹈教育基本形式之一,它是以道德教育为基本原则,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性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得到良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美)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序言[M].郭明达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2](英)哈夫洛克·埃利斯.生命的舞蹈[M].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毛诗·序[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
关键词:群众文化;业余舞蹈;教学实践;体会
公益性群众艺术馆活动场所的免费开放,给群众文化带来了多姿多彩生机无限的好时节,也给热爱舞蹈的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催生作用、辐射作用不可小觑,广场舞、室内舞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看到这样好的形势,作为一个群艺馆舞蹈辅导干部,心中不知是何等的高兴。为了满足群众性舞蹈活动的需要,我几乎是每天给他们上免费课,苦在其中,乐在其中。现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群众舞蹈辅导的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
1 教学内容的设定与整体关照
舞蹈教材的确定,必须根据群众舞蹈活动的实际需要去组织,有的放矢地选择教材内容和制定数学计划。从群众舞蹈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既要注意普及,又要注意提高。首先要作好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了解和掌握群众舞蹈活动的规律、特点、方法及群众的审美心理、审美兴趣以及欣赏习惯。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开设不同的课程。群众舞蹈的学员来自各个基层,各种职业的人都有,兴趣、爱好各异,学习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需要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以得到心理抑或审美层面上的满足。我选择把重点放在成品舞和节目排练上,因为这样有助于较快地进入状态与境界。如:我选择《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把它编成一段舞蹈,既欢快又喜庆,可广泛用于嫁娶、庆宴等活动,很适合群众民间文化的特点,学员们很乐于接受。又因为该舞蹈动作简单却有规律性,富有节奏感,还得到了广大广场健身者的喜爱。因此,舞蹈《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普遍受到群众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融合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社会上人们学习舞蹈的人数越来越多,热情也越来越高,年龄的层面也在不断扩大。作为群众文化战线的一名文艺辅导干部,我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多年的群众业余舞蹈辅导工作中,我根据舞蹈辅导对象的不同,逐步探索出一套循序渐进、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从心理学入手,从提高兴趣、培养情绪入手,把握学习节奏,使学习者尽快地找到舞蹈的形体感觉,尽快地进入角色,把“快乐舞蹈”带入人们的生活,让舞蹈在每个人的心中产生一种渴望,形成一种力量,最后达到通过舞蹈的学习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而教学方法则是保证教材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材编得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样达不到预期效果。一是舞蹈课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舞蹈课需要亲自参加,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在教学中,特别要做好案头工作,不盲目照搬专业团体的训练方法和碟片上的动作,教学强调多做示范。舞蹈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直观教学――动作示范。示范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进度和质量。有的动作说十遍,不如带学员做一遍。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示范、讲解、纠正”的方法,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要领的目的。示范、讲解与纠正是互为作用的几个关键链条,缺一不可。示范,就是教新动作之前,老师首先要把教的动作准确地试做一遍,让学员有直观的形象,然后带学员反复练习;讲解,就是在教动作的过程中,要把动作要领、音乐节奏、易犯的毛病,简单扼要地讲清楚;纠正,就是要及时纠正学员身上所出现的各种毛病,直到达到要求为止。纠正学员的动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动作中存在的毛病有普遍性和个别性两种。普遍性缺点,往往发生在教新动作的时候。个别性缺点有时也带有普遍性,那么在纠正时,必须要求全体学员共同观摩,共同分析,通过个别纠正引导全体注意。还要善于在动作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提示,要看对象、看程度、有步骤、有重点地纠正,不能一会儿要求手、一会儿要求脚、一会儿又是要求腰,要求不明确、不突出,这样不但起不了多大作用,相反有时把学员越弄越糊涂,无所适从。二是注意发挥学员的积极性,教学计划要执行得好。凡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基础和能力都不一致,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学习热情都很高,所以我特别注意发现和调动学员的一切积极因素,注意因材施教,分别提高。因此,在辅导中一定要耐心热情,善于诱导和启发,切忌训斥,以鼓励为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只要主动争取学员的配合,就能使教学正常进行。三是加强课堂纪律,考核学习内容。好的课堂纪律能使教学在一种良好的气氛中进行,考核不仅是对学员学习成绩的考试,也是对教师的考查。坚持这样做,能促进学员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跳得更好更美,还可以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3 舞蹈能力的培养
学员的柔韧性、控制力、弹跳力等提高的同时,还要对学员生进行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训练,培养学员舞蹈动作意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感情调动能力。身韵教学时,我首先让学员学习掌握古典舞身韵最基础的基本元素。如:“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多种动律元素的训练,然后再让学员练习舞姿、体态、路线等。我很注重气息、意念、神韵等内在韵律练习。在动作意识、思维想象练习中,我让学员静下心来,练神、练心,充分调动学员的内在情感,以使学员入境、入状态,完全融入舞蹈氛围中,做到身心互动、形神合一,实现身体、气息、内在节奏的高度统一。在身法运用上,让学员了解学习千变万化的规律,但必须注重内外统一;在舞蹈表现方位上,强调轻重、刚柔、强弱、急缓、松紧的对比;在造型上让学员了解舞蹈动作具有圆、曲、拧、倾的特点。这些都是在教学中逐步对学员进行渗透。在我所接触的这类学员中,中老年人居多数,他们学习舞蹈的目的是以健身为主,因此在舞蹈动作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求舞蹈的幅度、力度和变化程度尽量适中;其次,教学语言一定要简练、朴实、贴近生活;同时更要突出节奏感,加强语言对动作的提示。对于其他类型的舞蹈学习者则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一些单位要排练舞蹈节目参加比赛,这种舞蹈对象的特点就在于:注重成舞在自己身上体现的速度、而后才是质量。
总之,群众舞蹈培训一定要做好广泛的社会调查,不能闭门造车,训练内容老一套。要充分了解群众的喜爱和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只有这样,群众舞蹈培训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李雪来.浅谈新形势下的群众文艺创作.青年文学家.2006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