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压花艺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雅舍 张力 期待视野 文本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89-03
作者简介:蒋长兰(1969―),女,江苏如皋人,教育硕士,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雅舍》以“序”的形式立于其文集《雅舍小品》之首,开启了“雅舍体”散文的创作道路,成为透视梁实秋先生“雅舍现象”“雅舍精神”的窗口。老舍先生曾说:“只有文艺本身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P.50 )那么,《雅舍》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散文经典,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艺术价值方面的文学特质。基于此,本文意在从《雅舍》文本话语艺术张力的角度探讨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力”一词,原为物理学专用术语,即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在其内部产生的牵引力。后来,该词被借用到艺术研究中,指艺术文本内部诸要素排列组合中生成的紧张关系,并聚增为超常的、能洞穿读者惯常感觉心理的势能。文学理论中,第一个确切地提出并使用“张力”这个概念的是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他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P.130 )从那以后,张力就成了文学批评中进行描述和评价的通用术语。文学张力说认为,文学的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张力并构成张力场,且对作品的艺术性明示着或潜藏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后来受接受美学影响,研究者们认识到“张力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内部,而且更存在于作者的创作心理和读者的接受心理之中”,?? (P.79 )认为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自身的心理期待在与作品的碰撞与互渗过程中,也充满了既统一又矛盾的心理张力,维持阅读心理的动态平衡。” ?? (P.79 )总之,文学张力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它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读者的心理期待与《雅舍》文本话语之间的艺术张力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往往是带着一定的心理期待阅读文学作品的。这种“心理期待”就是接受美学所说的“期待视野”,即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素养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当这种“期待”遭遇到作品的颠覆时,读者的心理会失去平衡,审美情感会暂时被压抑,从而构成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对立冲突的心理张力。这种张力能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主动调整与作品的关系,调动自己全部的心理能量进行新的积极的思考,扩充、丰富期待视野,最终使期待视野与作品在新的高度上达成融合与统一。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所言:“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 (P.340 )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就蕴涵着读者的心理期待与文本话语之间的艺术张力。
初读《雅舍》,读者一般都会产生“文不对题”的阅读感受。因为大多数读者凭着自己对“雅”字语义内涵的理解,会推断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雅舍”是一座典雅、别致、舒适、惬意的住所。然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雅舍》文本话语几乎完全颠覆了读者的这种心理期待,梁实秋笔下作为居所的“雅舍”只不过是一处结构简易、行走不便、环境嘈杂、陈设简朴的“陋舍”,甚至连房屋最基本的功能――遮风避雨,都不具备。文中一千多字描写“雅舍”的文字完全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阻碍了读者的阅读思路,形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与“雅舍”文本话语之间互相冲突的张力。这种张力延长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它能刺激读者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对“雅舍”内涵的理解,深入思索这样的问题:“雅舍”不雅,梁实秋为什么要以“雅舍”命名呢?“雅舍”中“雅”字的意蕴在文中究竟指什么?而这些质疑与思索又会进一步激发读者的心理潜能,激活读者的审美注意,唤起其探究《雅舍》文本深层内蕴的阅读欲望。这种张力让读者抵达阅读目标前有一个来得及咀嚼和享受的过程,并为这个过程做足功课,这比瞬间实现更有价值。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当读者读到“‘雅舍’最宜月夜……”及“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P.4 )等文本话语时,读者会获得“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意外喜悦,先前被压抑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宣泄的突破口。《雅舍》的意义内涵及梁实秋先生的人格、境界、审美意趣等都蕴涵在这些文本话语中。深入解读这些话语,读者就能领悟“雅舍”之“雅”不在于作为物质形态的那两间平房,而是居住在这平房里的作者――梁实秋先生,他有一种淡定苦难、诗意栖居的豁达心境,有一种困境中寻觅生活情趣、陋舍里品出人生雅意的儒雅情怀。至此,读者会因探究与挖掘出了作品的奥秘与内蕴,扩充和丰富了自己的期待视野而感到欣慰与满足,从而达到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张力平衡。
二、《雅舍》文本话语内在的艺术张力
文学作品文本张力的构建主要有两种基本范式:一种范式是同质元素的叠加、聚增。如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于杜甫这样的古代文人,“别家去国”本身就是令人愁苦悲伤的,何况是万里漂泊且“作客”,又在“落木萧萧”的深秋时节,于百病缠身的垂暮之年,孤独地“登台”望远。经过逐层叠加,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被聚集成了一种能穿透读者心扉的强大心理势能,触动读者的审美感知,感受诗歌殊深的艺术魅力。另一种范式是文学作品文本中异质元素的悖论式组合。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葱翠的芳树、妖娆的山花、清脆的鸟鸣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迷人的春山春景图,但诗句中嵌入的“无人”二字完全消解了自然美景的意义,行走在春山中的抒情主人公心间满装着无限的哀愁,无心观赏身边的美景佳境,山花只能自开自落,鸟儿只能徒然鸣叫。自然景物之美与诗人内心之愁形成了对立冲突且又悖论式地并存于诗行中,从而产生能穿透读者审美感知的强大势能。梁实秋《雅舍》文本张力的构建就使用了上述两种范式。
涂鸦艺术特殊的艺术语言
涂鸦艺术因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而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张力。其一,涂鸦艺术作品通常造型夸张简洁、色彩明亮、对比强烈。随意的线条与线条之间有很强的张力。作品个性十足,画面力量强大。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涂鸦艺术家——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喜欢以动物形象为创作题材,如大象、猴子、老鼠等。其二,涂鸦艺术的创造力源自艺术家对生活的感触,作品往往带有批判性寓意。班克斯的许多作品都以反战为主题(图1),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痛斥时弊。正如他自己所言:墙是个很大的武器,它是你可以拿来打击触动某人的、最下流的武器之一。其三,涂鸦艺术具有广泛的大众参与性,并且不存在艺术创作的规范。涂鸦艺术没有刻意追求艺术审美,创作自由、即兴。很多涂鸦艺术家并不是科班出身,正因为如此,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了涂鸦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并能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其四,涂鸦艺术作品创作于街头,表现媒介和手法多样,甚至带有一些表演艺术的性质。这种偶发的灵感往往使涂鸦作品能够超越传统媒介作品。比如博桑科(MichaelBosanko)的“WeComeinPeace”系列光涂鸦作品,光产生的线条和周围环境能够形成精彩纷呈的相互作用,有趣而绚美。
涂鸦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探讨
艺术表现就是要追求一种陌生感。所有的艺术形式一定要有一种陌生感,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动画从其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人们的普遍心理是寻求生活中无法存在而艺术却能表达的东西,动画艺术恰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这就是动画艺术形式的本身魅力所在。动画从剧本到角色造型都一定是夸张的,是比现实生活更美的。一部好的动画作品是将文学、音乐、美术用抽象方式融合在一起的、最完美的艺术。动画艺术的灵魂是人性的表现,但是动画有它自己的特点,动画的形式更自由,它可以随心所欲,动画更容易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得到心理满足。
②就是说,动画创作与涂鸦创作存在着共同的特征,这是动画与涂鸦艺术创作相通的地方。将涂鸦的创作融合到动画创作中,这样的动画作品会让人感觉它就是城市生活实实在在的一部分,有些会让人会心一笑,有些则会让人思绪万千。这也正是一部好的动画作品真正要传达的东西。好的动画作为好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它的灵魂。涂鸦的不同艺术形式定会为动画创作开辟新的思路。在创作媒介上,可以说涂鸦的创作媒介无所不在,如一堵破败的墙壁、街头一幅宣传广告招贴、产品的包装盒、公路地面等。涂鸦艺术被创作于本身就带有交流性的公共空间,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涂鸦与其他的视觉元素相互融合便可产生比图案本身更多的关联性信息。在这样一种语境下,那些看似孤立无意义的图像便显现出强大的力量。涂鸦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随意、放肆的味道,线条尖刻有力,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线条与线条之间充满强大的张力,造型语言夸张简洁,色彩对比强烈。涂鸦艺术不刻意追求艺术审美性,只是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情感,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涂鸦艺术给人的视觉感受与传统艺术也是不同的,涂鸦艺术没有规范,没有任何创作原则的束缚,画面具有张力,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每一幅作品都充分体现了涂鸦艺术家自身强烈的个性特点。而这些都是动画创作可以借鉴的,因此将涂鸦艺术用于动画创作,定会对动画创作产生推动作用。
《迷墙》(PinkFloydTheWall)是由艾伦•帕克导演的一部电影,电影中有很多动画场景,那些带有涂鸦性质的动画形象,如雄鹰、铁锤、十字架以及两朵娇艳欲滴的花,无不让人印象深刻。电影中的动画场景创作手法十分类似涂鸦,具有简洁夸张的造型、跳动性极强的画面(图2)、震撼的摇滚乐,整部作品没有运用传统的叙事手段,而运用随意自由的创作手法,故事情节没有逻辑。其中反战情节的动画场景(图3)运用了涂鸦创作中直白的反战语言,让人不禁联想到涂鸦大师班克斯的反战题材作品。毫无修饰的血腥画面犀利地表现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动画效果对这部影片思想的传达起了关键的作用。战争的破坏性、人性的善恶、精神的摧残,完美地体现了美与丑、神圣与肮脏。这部上映于1982年的作品,每一个画面都传达着导演内心的情感,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
涂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延续了波普艺术,已经渐渐成为波普艺术最重要的一个阵地。《黄色潜水艇》(YellowSubmarine)是导演乔治•杜宁1968年的作品,该作品结合了披头士的音乐和波普视觉艺术,其中大量的色彩语言是对涂鸦艺术在动画创作中应用的一次肯定。画面中鲜明的色彩对比、大量的纯色运用、造型上的夸张处理手法(图4)也体现了涂鸦创作的特点。看似荒诞的人物形象,符合披头士成员当时偏爱的超自然冥想主张。动画中也用到了光影涂鸦的手法(图5),增强了作品的玄幻色彩。镜头中头像色彩变换采用了涂鸦创作中纸模涂鸦的处理手法。涂鸦手法在动画中的运用使作品塑造了饱满的人物形象,将爱与和平的主题诠释得非常完美。
涂鸦艺术手法对动画创作的价值及启示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艺术生产理论;消费主义;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51-02
一、网络传媒与网络文化
大众传媒正在一个从传统印刷传播方式向电子网络传播方式过渡的转折点上,并且我们可以大胆预言网络传媒取代传统传媒将指日可待。网络传媒相比于传统媒介的优势无疑在于它的载体技术上的先进性,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高科技为基础,传受空间成为虚拟,传受双方具有交互性,开放和无中心的全球性等。[1]”
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得网络传媒不仅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传媒传播方式,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网络设备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并且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统计,实际运用网络的人数远大于调查数目。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备的工具。在网络传媒的基础上更是产生了代表着当今大众文化趋势走向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产生得益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网络文化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科学)和硬件的支撑(万维网平台)才得以产生。二是说网络文化是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它不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也是物质层面上的,虚拟的精神产物必然有其现实的社会层面的依托。根据,我们以为精神属性的文化归根到底是受物质生产规律随支配的特殊生产活动:“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网络文化的精神层面或者说虚拟性的部分归根结底受到物质生产层面或者说现实社会的实在性的部分的制约的。
但是网络文化与现实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又不简简单单是一句“物质生产决定上层建筑”所能概括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作用与反作用。我们必须细致具体地去分析网络文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的走向。
二、从艺术生产理论看网络文化的特点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像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样,对大众文化予以特别关注。但他与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如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对大众文化的持尖利批判的态度不同,他是从技术层面角度分析着手,论证了古典艺术“光晕”的消失以及对用先进现代化技术为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他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无疑可以很好地说明当今网络文化的全新特征。
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一文中首次明确阐述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并讨论了艺术生产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本雅明认为,同物质生产一样,文化艺术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生产技术、产品等因素所构成的。在这里,艺术作品的作者就是生产者,他通过一定的生产技术(艺术技巧)产出艺术作品(产品),以此来满足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群体的需要。而文化艺术不断向前进步就是文化艺术生产力与其生产关系二者矛盾作用的结果。“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艺术上的革命,新的艺术技巧就会产生,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推向前进。[4]”所以,文化艺术生产中的艺术技巧(相当于生产技术)就是艺术生产理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网络之所以能取代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体,就是因为网络文化中的艺术生产技巧要先进于传统媒介。下面笔者试用艺术生产理论来具体分析网络文化所展现出的新特征。
得益于网络媒介作为其基础性的艺术生产技巧,网络文化实现了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融合、作者与读者的统一。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文化就不可能出现,而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文化也不可能区别于传统文化。像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其中的艺术生产关系是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与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的互相分离为模式的:我们回想在不久之前,我们还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进行文化交流的。那时,作者只负责艺术创作,集中精力从事于精神生产。然后媒体工作者如记者编辑等去联系作者,得到作者的作品,再通过印刷、录制等方式将作者的精神生产凝固为一种得以传播的作品。最后读者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等手段来“消费”这些艺术产品。整个文化艺术的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割裂为三部分的,即作者的创作阶段、媒体的传播阶段和读者的接受阶段。三个阶段相对的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少有影响或联系。这就说明在过去,作者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二者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也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生产关系模式,正如本雅明所说:“如果这个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察者转变成创作的合作者,这个工具就越佳。[5]”网络正是这样的一个工具,它使得读者群体开始从消费者慢慢转变为生产者,最终实现了网络文化中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在网络中读者亦不单单是被动的作品接受者,读者可以直接同作者探讨作品甚至参与到创作之中,读者也可以成为作者。可以说此时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二者关系真正成为了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以解读:
首先是作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二者围绕着作品所显现出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是围绕着作品而展开的。因为在过去,作品并非是一个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仅有的沟通就是极少数读者有幸与作者进行书信往来),在作者创作作品时,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是缺席的,读者不可能知道作者的创作计划;而等作品到了读者手里,作品对于作者来说就成了缺席的,作者不能及时了解到读者对作品的反响。而在网络世界里,围绕着作品,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构建,二者以参与性的方式去进行艺术生产。例如现在许多导演都喜欢将自己的拍片计划与进度放在主页上与粉丝分享,并通过与粉丝交流而发现新的灵感重新运用到拍摄之中。另外,现在很多作者的作品也有一种开放式的结局,充分地让读者自行决定作品的走向。这些都是网络使得作者与读者围绕着作品而积极参与的体现。
其次是读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读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性。例如,过去任何一种媒介从来没有像网络这样快捷便利地将各式各样的爱好者不分国度的聚集在一起。在过去,如果你喜欢读书,或许你可以参加某出版社的读者俱乐部,定期领取读物以及参加交流会。
但是现在,你只需在搜索引擎上键入你感兴趣的关键字,就可以迅速键入任何一个兴趣小组,同组员们进行交流讨论。而这种读者与读者在贴吧、论坛或者小组之间的互动性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交流心得体验,它更具有一种创造性,例如小说爱好者之间不仅交流关于某作品的感想,他们也会创作同人小说。因此这种互动性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进行艺术生产的一种方式,同样会产出文化艺术作品。
正是以上这些新特征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我们更加确信未来网络文化必然会发展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三、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迅速取代了以“光晕”为标志的传统艺术[6]。这种新技术下艺术的可复制性,使得艺术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到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艺术经历了从本真的独一无二性向复制性、可修改性,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从个体性凝神关照向对展示价值的群体性消遣性接受等一系列的转变。[7]”本雅明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支持当代的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取代。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网络媒介上看到代表着精英文化的“光晕”的消失,这是大众文化在网络平台对精英文化的一次胜利。至此,网络平台成为一个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场所,而非像过去一样由精英人士把持着发言权。网络媒介无疑在这方面为实现自由民主、言论自由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如同庞勒在《乌合之众》里所批判的那样,充满个性的个体融入群体之后就容易变成一个“无名氏”,这个集体也容易成为乌合之众。在当今的网络上,大众文化一味地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与排斥,很容易像葛兰西所批判的那样,形成一种在单一群体操纵下所形成的一种广为公众接受的主宰性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非理性的和排他性的。因此我们要警惕这种新的“文化霸权”的产生。另一方面,就是在看似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我们普通民众似乎是获得自与发言权。可是实际上这种大众文化自由自在的背后早已被消费主义所浸染。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已经同大众文化相结合起来,使得大众的价值观变得更容易物质化和非理性化。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的隐藏性广告会不知不觉间在网络上以自由发言的模式去标榜一种以物质至上为基础的“幸福的”生活模式,以此来操控大众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资本家为了在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兜售自己的商品,使大众沉浸在消费的狂欢之中的真实目的。这无疑是在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警醒的地方。
总体言之,网络文化还是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主要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陷阱”,那么网络文化无疑将会是体现普通民众智慧的绚烂多彩的一种先进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2] 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畅广元,李西建.文学理论研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5] 本雅明.作者作为生产者[A].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