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项目工程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首先设计方要保证施工图纸的设计质量,针对“LOFT”项目,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外立面装饰效果表述直观准确,色彩效果、界面划分清晰;
2、对于空间错层区域设计说明要详细,便于施工方理解;
3、细部构造做法标注详尽,特别是一些构造用于业主后期自行装修的要详细说明,避免遗漏。在项目施工管理阶段,首先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方职责,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切实合理的质量管理目标,编制相应的控制计划,将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形成以事前预控为主,事中监管到位,事后验收及时的制度流程。对于管理能力不强,质量意识淡薄的施工单位,应施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强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约束,提高施工方的责任意识。
二、进度管理
“LOFT”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应以“短、平、快”为原则。“短”是指以节点目标控制进度,这需要在开工之初即设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将目标分解成控制节点,保证每个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平”是指合理划分作业面,形成高效的流水作业段,对于一些“LOFT”群项目,楼栋数量较多,楼层数一般不超过五层,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模板、架料的配置与周转方式,最大化的利用模板的使用次数,不应盲目铺开作业面,造成模板的浪费,并且增加了材料在场区内的转运成本;“快”是指快速施工,在每个区段、每个节点目标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拟定的施工任务,在计划时间内最大化的利用垂直运输工具及租赁料具,特别要珍惜适宜施工的黄金季节,提前做好策划,保证产值的超额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部署的指导性文件,施组中施工分区、工期计划及垂直设备的选择和平面布置对工期均有很大影响。现场可根据建筑的分部情况以“线性”或“区域”划分施工段,以便于管理,使土建、管网、园林景观绿化及市政道路等分部工程可以在各施工段之间形成大的流水作业,各专业分项工程可以在区段内形成小的流水,使整个工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进行。
三、成本控制管理
1、重视图纸会审工作
尽量在正式动工前,将图纸中不合理的设计因素修正完成,并优化做法,避免造成后期不必要的返工。
2、合理选用垂直运输设备
通过方案对比来确定一套成本低功效高的运输设备。在“LOFT”项目单体很多,并存在大量镂空层的情况下,二次结构及装饰阶段施工电梯或物料提升机的使用效率不高,且一次性的成本投入比较大,可以选用一些安全简便的提升设备,在楼层内使用比较灵活,周转挪用也比较方便。
3、“LOFT”项目造型复杂
结构构件往往不可复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模板损耗比较严重。施工过程中要制定模板的开锯和周转方案,模板下料时严格执行,避免浪费。
4、时间就是效益
1.1项目管理法的含义。项目管理法的目的在于对高效完成项目目标的方法进行研究。项目管理法以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项目的内在逻辑为依据,对项目进行有序的控制、协调、组织和计划,使内外部环境更加协调,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法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更好的达到项目目标。
1.2项目管理法的重要特征。项目管理法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的。鉴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因此要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管理。项目管理法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项目管理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其费用预算和实施时间,使其达到相关标准。项目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一个协调、二个管理和三个控制。也就是组织协调,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以下几个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这些要素具备环境适应性、集合性、相关性和目的性几个特征,是一种立体、多维的管理。这就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管理。
2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将项目负责人明确下来。项目管理法是以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为基础的,项目责任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项目负责人就是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必须善于经营,具备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项目经理应该是一支核心领导队伍,该领导队伍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超的领导才能和较高的思想觉悟。项目经理要随时学习和了解项目管理法中的新方法和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环境的变化。
2.2管理项目运行机构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要建立起完善的项目运行机构和系统。组织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也就是设计、筹划和组建一个组织机构,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的实现。此外还要制定规章制度,成立信息管理系统和责任分工系统,进行明确的分工,提高信息的流通程度和内部人员活动的规范性。组织系统建立起来后,建筑企业内的各部门和岗位都要严格按照组织要求来进行工作。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要经常对照组织目标,检验组织系统的相关环节,从而对组织中与组织的发展和运行不符的方面。项目管理法具有调整、行为、运行、联系和组织设计这几个组织职能。项目经理部的主体和关键就是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的决策层包括主管质量安全副经理、主管生产副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管理层的部门共有8个,分别为工程技术部、经营核算部、施工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
2.3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度出来。规章制度可以指导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规章制度包括奖惩、核算、监督、责任和计划几个方面,必须具备科学的依据。要制定员工能够接受和认可的规章制度,并对具体的检查和执行进行落实。
2.3.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五无一创建”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所谓的“一创建”就是将安全、文明的施工场所创建出来;“五无”就是无恶性安全事故、无洪灾和火灾、无重大交通事故、无大型的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无超过重伤的工伤事故。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为主、从严管理、以人为本、教育为先、赏罚分明。要将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度创建出来,充分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理念。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要能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项目部的所有领导和人员都囊括进来,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网络安全,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2.3.2将文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要提高企业的建筑水平和竞争力,就要将文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向现代化发展。要以高安全度、高质量为基础来建立建立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有效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通过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要为员工提供更为舒适和文明的工作环境,改善企业的面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2.4控制建筑工程的过程
2.4.1投资控制。建筑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在施工阶段,要运用资金分配、资金筹措、资金需求投入量协调等等,提高投资的合理性。有关部门要详细了解工程的总价构成和每一项单价,对自己流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资金的价值形态和价值量两方面的变化。价值量的变化指的是由成品资金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变。正是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工程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强化,利润得到了分离[3]。
2.4.2质量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工作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能负荷合同标准和设计要求。在每个施工工序的各因素和各环节中都会反映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每个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2.4.3进度控制。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将严密的进度计划制定出来,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进行控制、调整和分析。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项目的动用时间。要严格遵照计划进度来进行施工,将个人、组织的实际行动方案制定出来。在施工过程中要检查和比较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纠正。建筑工程管理的项目管理中要协调好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系,确保二者处于效比最大值。
3结语
1.1质量管理
化工建设项目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工程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质量管理源于设计,落实在现场。现场项目管理人员与设计之间的沟通必须通畅,不能擅作主张,同时现场好的建议也需要在主要管理人员的协调下得以实现。对于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特殊过程的管理上,这里所说的特殊过程是指该项工作在实施完成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工作的质量好坏,例如防水、防腐、保温保冷工程。对于特殊过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事先预判,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落实过程管理,需要对实施过程所涉及的单位资质、人员能力、机具配备、施工措施、施工方案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事前监控,事中监管,事后记录。为实现“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建设优质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实行工程质量负责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导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定期组织业主、监理、总包和施工等单位,进行联合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隐患。施工关键环节或者遇到重大施工问题,应组织专家组进行攻关,保证化工建设项目工程质量。
1.2安全管理
化工建设项目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目的是保证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和伤亡事故零发生率,最大程度地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进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是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两者互为统一。化工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分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技术培训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与操作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巡检,重点是抓好执行,必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安全控制。只有施工人员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并结合施工单位的安全投入以及各参与方的相互配合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安全管理不仅仅是HSE经理及HSE工程师的职责,它是所有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因此项目所有的管理人员在现场时均应将其视为自身化工建设项目中的预算管理包括财务预算、筹资预算、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做好预算工作,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改善资金流和物流,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周期。在工程设计阶段,应该对设计方提出具体可行的限额要求,进行限额设计。应要求参与竞标的设计单位进行详细、严格、准确的设计。对于设计变更应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组建专业的、自身素质过硬的预算团队,由专业的工程预算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科学的预算管理。只有对预算进行实时、全面的控制,并加强预算团队的建设,全过程管控造价,才能降低运营成本,得到更高的利润。
1.3进度管理
化工建设项目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很多,有来自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因素。编制和执行计划时应充分认识到各方面的因素,保证施工有计划的进行。应根据工程现状,全面了解工程的方方面面,制定可行且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进度工程师以周为单位进度进行偏差分析,并提供不同等级预警。进度管理上对于一些项目外部条件的判断需要考虑完整,包括当地政府批准、现场气候情况、现场水电供应情况、现场交通运输畅通情况、现场农忙的时间周期等,有时候这些因素会制约项目的顺利进展。进度工程师还需要将现场的进度和工程量实际情况一起监控,出现延后时采取措施要果断,果断地决策能为进度的追赶提供有效保障。施工进度管理是一种动态循环,需要经过不断的执行、分析、计划、调整和检查。及时追踪执行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2结论
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项目管理法有着相对应的详细的规范条例。大概可分为八个方面:
(1)项目管理规划:这一部分对于项目的整体规划做了详细的规定。
(2)项目经理责任制以及项目经理部:是针对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劳务作业层的关系,各方的权利和利益所做的规范说明。
(3)项目进度控制:从高层指挥到实际施工,从计划图到计划方案等等做了科学的控制进度的细则。
(4)项目质量控制: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这三个时期全面的对质量的控制把关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
(5)项目安全控制: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管理僭越僭越法做出了关于安全教育、项目安全计划、安全计划的实施、检查与事故处理的相关规定,将责任划分到个人,对施工的安全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6)项目成本控制:在这一部分,同样的从施工前的预算一直到最后的分析考核都有着合理的规范。
(7)项目合同管理:规定了投标文件和相关的合同文件的订立原则、程序以及组成要求。
(8)项目现场管理:分别从规范场容、环境保护、防火保安、卫生防疫等其它一些方面做了要求和说明。除此之外,项目管理法还在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生产要素管理、项目组织协调等诸多方面亚做了明确的条例规范。对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有着科学性的纲领指导作用。
2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根据项目经理责任制,明确建筑工程的负责人
根据项目管理法,要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高效完成,首先要将项目任务落到实处,确立项目责任人。对于项目责任人来说,要明确项目任务和管理方式,具备符合施工项目管理要求的能力,具有相应的施工项目管理验练和业绩,并且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的知识,人品正直。各负责人员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合情合理的使用自己的权利,不得僭越,并且,在对权力的约束上,施工企业和单位要有明文的规定和奖惩制度。使工作人员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2.2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构
由项目管理法的基本含义,不难看出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构对于整体工作的展开是有着重要意的。首先,建立起一个明确的项目管理运行机构可以很好地协调各施工部门的工作,密切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各项工作在统筹管理,合理协商之中被更为恰当的做出实施计划。并且通过筹划而建立起的这样一个管理组织,由于对于施工中的各项工作都是很熟悉的,从而可以更进一步的集中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从上到下形成分工明确、赏罚得当的管理氛围。使施工人员的行为得到很好的规范,并且也能够更为合理的控制工程的进度,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项目既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对于施工部署和施工计划,项目管理法在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制定一个详实的施工计划,是项目管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招标工作开始,企业管理层就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对招标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做好详细的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包括平面图、技术组织计划等)、项目风险及信息管理计划等。在做施工计划时,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劳动效率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了对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的勘测和考虑。由于这一过程是以整体为出发点的,所以周密的计划可以使工程能有一个更加合理的目标,并在科学文明、有条不紊的施工节奏中开展工作,这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进度的控制、成本的控制以及人力物力等资源上的优化配置都有着良好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2.4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据相关报道和数据显示,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仅次于矿下工作。而安全问题是工程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因此,必须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来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根据项目管理法中的相关条例,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计划或安全技术措施。对于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要进行及时的排查和监管,对于作业环境里不安全因素的管理缺陷,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起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工人上岗前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未经施工安全教育和上岗前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工作。为了跟好的确保施工安全,还可采用承包人全面负责,分包人向承包人负责,并服从承包人对现场的管理的方式,使安全责任划分到人。并且在施工中,要保护环境,注意防火防爆防污染。要把对安全的考虑自始至终的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
3结语
首先,针对面向大型并且复杂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软件。这类软件的目标市场通常是规模比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大型工程项目,其典型的特点是专业性较强,具有较完善的功能,能够提供丰富的视图和报表,为大型项目的管理提供较好的支持。但是其费用较高、使用比较复杂,使用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上岗。其次,面向中小型项目和企业事务管理的项目管理软件。这种软件的目标市场通常是中小型项目或者是企业内部的事务管理过程,其特点是为项目管理提供所需的基本功能,例如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资金管理等,具有较强的易学性,使用人员通常具备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引导就可上岗。
2项目管理软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设工程经历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实践探索,逐渐建立了一整套既符合本国国情,又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从管理角度分析,我国工程行业应用项目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技术进行建设工程管理的水平较低,无法确保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运营和维护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和国外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从使用覆盖面来分析,我国大型工程项目基本能够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中小型的企业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从应用效果分析,其使用的效果不容乐观。
2.1决策者对项目管理软件使用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
建设工程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人员的管理意识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影响,项目管理软件在项目和企业的内部应用情况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应用项目管理软件通常是企业的中间技术层,或者是项目的某个参与方,但是企业的决策部门和项目的其他参与方在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弱,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会直接影响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有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项目管理软件的重要性,但是在应用上各个企业的差异较大。大多数企业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持积极的态度,但部分企业认为项目管理软件的投入较大,软件价格过高,在短期应用内不会带来效益,还会增加负担。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企业想要将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转变为企业主动自觉的行为比较困难,即使是在某个项目中应用了项目管理软件,也通常是在项目双方以及领导要求下使用的,并没有实际的使用效果。
2.2项目管理软件的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近年来建筑市场规模日益增大,行业发展迅速。众多私营建筑公司大量的出现,管理人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多数中小型企业管理者不会使用项目管理软件,有的企业还处于被动使用的状况,比如由于项目招标书中要求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而被迫使用相应的软件。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相对比较年轻,具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与热情,但由于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水平,影响了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效果。
2.3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不够完善
很多软件企业开发了不同种类项目管理软件,但由于这些软件间无论是从功能设置上还是软件构架上都存在局限性,无法适应实际的工程管理,通用性比较差,技术不够成熟,使得有些软件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有的企业项目管理软件比较规范完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操作者要求太高,使用复杂,实际中只能使用其最基本浅显的功能。在项目管理软件开发方面除了开发方的技术水平的局限性之外,对工程管理实际应用的了解不够深入也是影响其软件开发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
3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的优化措施
3.1建立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项目管理体制
根据目前我国项目管理软件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管理需求。急需要建立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首先,需要规范项目管理,构建相对统一的管理框架,完善相关管理条例并落实,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进行项目管理。加强信息技术的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定的制定,使得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有了相对统一的管理框架,才能促进项目管理软件的广泛应用。其次,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计划,对技术政策进行研究,确定好企业的发展目标,加大研发项目管理软件的力度。
3.2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观念。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计划的执行和实施,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情况。因此,需要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使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4总结
1.1项目管理法的含义。
项目管理法的目的在于对高效完成项目目标的方法进行研究。项目管理法以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项目的内在逻辑为依据,对项目进行有序的控制、协调、组织和计划,使内外部环境更加协调,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法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更好的达到项目目标。
1.2项目管理法的重要特征。
项目管理法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的。鉴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因此要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管理。项目管理法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项目管理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其费用预算和实施时间,使其达到相关标准。项目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一个协调、二个管理和三个控制。也就是组织协调,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以下几个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这些要素具备环境适应性、集合性、相关性和目的性几个特征,是一种立体、多维的管理。这就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管理。
2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将项目负责人明确下来。
项目管理法是以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为基础的,项目责任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项目负责人就是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必须善于经营,具备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项目经理应该是一支核心领导队伍,该领导队伍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超的领导才能和较高的思想觉悟。项目经理要随时学习和了解项目管理法中的新方法和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环境的变化。
2.2管理项目运行机构的建设。
项目管理工作要建立起完善的项目运行机构和系统。组织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也就是设计、筹划和组建一个组织机构,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的实现。此外还要制定规章制度,成立信息管理系统和责任分工系统,进行明确的分工,提高信息的流通程度和内部人员活动的规范性。组织系统建立起来后,建筑企业内的各部门和岗位都要严格按照组织要求来进行工作。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要经常对照组织目标,检验组织系统的相关环节,从而对组织中与组织的发展和运行不符的方面。项目管理法具有调整、行为、运行、联系和组织设计这几个组织职能。项目经理部的主体和关键就是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的决策层包括主管质量安全副经理、主管生产副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管理层的部门共有8个,分别为工程技术部、经营核算部、施工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
2.3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度出来。
规章制度可以指导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规章制度包括奖惩、核算、监督、责任和计划几个方面,必须具备科学的依据。要制定员工能够接受和认可的规章制度,并对具体的检查和执行进行落实。
2.3.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五无一创建”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所谓的“一创建”就是将安全、文明的施工场所创建出来;“五无”就是无恶性安全事故、无洪灾和火灾、无重大交通事故、无大型的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无超过重伤的工伤事故。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为主、从严管理、以人为本、教育为先、赏罚分明。要将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度创建出来,充分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理念。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要能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项目部的所有领导和人员都囊括进来,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网络安全,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2.3.2将文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
要提高企业的建筑水平和竞争力,就要将文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向现代化发展。要以高安全度、高质量为基础来建立建立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有效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通过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要为员工提供更为舒适和文明的工作环境,改善企业的面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2.4控制建筑工程的过程
2.4.1投资控制。
建筑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在施工阶段,要运用资金分配、资金筹措、资金需求投入量协调等等,提高投资的合理性。有关部门要详细了解工程的总价构成和每一项单价,对自己流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资金的价值形态和价值量两方面的变化。价值量的变化指的是由成品资金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变。正是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工程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强化,利润得到了分离。
2.4.2质量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工作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能负荷合同标准和设计要求。在每个施工工序的各因素和各环节中都会反映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每个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2.4.3进度控制。
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将严密的进度计划制定出来,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进行控制、调整和分析。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项目的动用时间。要严格遵照计划进度来进行施工,将个人、组织的实际行动方案制定出来。在施工过程中要检查和比较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纠正。建筑工程管理的项目管理中要协调好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系,确保二者处于效比最大值。
3结语
关键词:项目管理;矩阵式管理
一、向具有总承包资质的工程公司转制,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本人所在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的专业设计院,从1965年国内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到近年来先后建成、在建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二十多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城建院伴着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路走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今天,要保持本院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原因有三:
1、目前,我院所从事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今后五年将建成总长度四百五十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中国人口过百万的三十四个城市中,有二十个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正在建设和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据中国国家计委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将达二千亿元人民币。本院面临着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2、由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是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它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专业繁多、设计面广的特点。要建设好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就必须首先有一个先进的建设管理体制,虽然目前本行业还未实施工程总承包,但在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等过程均实施了项目管理制度。对设计单位来讲,必须建立一个与建设项目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3、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建设部对勘察设计行业的改制也提出了要求。
因此,本院现已改制完成,成立了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工程设计咨询为主业,并逐步向总承包方式的工程公司方向发展。公司基本建立了以项目为中心,以专业所为基础的矩阵式的管理体制,以提高项目的控制和管理水平,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下面即结合项目的特点,论述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项目的矩阵式管理方式。
二、项目设计工作的矩阵式管理
1、矩阵式管理的特征
矩阵式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与专业所、室的矩阵关系。矩阵的纵向是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各专业所;矩阵的横向是以各专业所为主线,连接院与本所相关的合同项目;专业设计(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是矩阵的交叉点。所级管理和项目管理针对于项目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项目经理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专业所是从专业管理的角度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具体落实到各专业设计组的项目工作任务,既是项目经理的目标,也是各专业所的管理目标。
2、项目与专业设计所明确的分工体系
在矩阵式管理模式中,项目和专业所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
专业所负责设计基础工作的制定,例如各专业的工作手册、工作程序和流程图以及质量保证程序等;负责项目设计标准、程序和质量的审定;负责专业人员的调度、培训和管理等。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设计数据的管理以及项目设计计划的编制,进行设计进度和费用的控制。项目专业负责人要接受原所属所、室和项目负责人的双重领导。在设计标准、技术方案、工作程序和设计质量等方面要服从专业所、室的规定和指导;在项目任务范围、进度和费用等方面要服从项目经理的安排和领导。
在设计的组织机构中,专业室是基层组织,是公司各专业的技术中心,负责专业的建设工作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专业的技术水映公司的技术水平。专业组还负责已竣工项目的经验总结,并将取得的经验应用到未来的项目中去。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常设的专业所要对其派出的项目专业设计人员提出关于贯彻执行工作手册、工作程序、质量保证程序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本专业采用的设计和计算表格、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格式等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系统要提出项目计划、项目标准规范的采用、项目设计数据以及项目建设材料的选用等方面的要求,使项目设计人员按照项目合同的要求开展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当项目经理与设计所意见不一致时,可提请公司领导进行裁决。
3、项目矩阵式管理的优点
项目矩阵式管理是国内外工程公司经过长期的项目管理实践总结出来的,对项目实施矩阵式管理有许多优越性。
对专业所来说:
1)按专业设置的常设组织机构,便于专业人员集中管理,形成公司该专业的技术中心,有助于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2)便于专业人员的集中使用调配,以提高设计效率。
3)便于对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和劳动人事管理,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储备;
4)有利于保证专业的设计质量。
对项目来说:
1)便于项目经理进行直接管理,有利于项目对进度、费用、质量的控制。
2)便于成员间的联络和协调,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和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用户的联系,及时满足用户要求,实现项目目标。
三、实施项目矩阵式管理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一)实施项目矩阵式管理的难点
我院在2001年已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完成了改制,并于2002年5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的转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过程、控制程序、岗位职责及详细作业指导。公司管理基本上建立了专业设计所与项目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但在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的难点。
1、所级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问题:
所级管理与项目管理存在扯皮现象,管理出现真空。在2002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外审中,外审组也特别提出本院设计所与项目的关系,尤其是外地项目的管理存在问题。项目是临时组织,无工程部也无项目经理部对其进行管理,形成了体外循环。究其原因是过分强调了以项目为中心,强化了项目管理,使设计所所长忙于做项目,担当项目负责人,使矩阵式管理的双向控制变为单向控制,致使所级管理薄弱,有的所的技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人,所总工程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对设计人员流动控制设计所与项目组没有做好接口。
2、由于工期紧张及业主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项目实施控制过程不完整,项目负责人只重视进度控制,忽视策划、质量和信息控制,往往质量服从于进度,因此,主要控制技术质量的所级管理有些无可奈何、力不从心。致使以院所两级技术管理、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人员向院总工程师负责的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不能得到实施。项目的水平仅代表一个项目的水平,作为质量管理核心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执行不够,设计控制过程的一校(复核)两审(审核、院审),尤其是复核和审核的质量控制不严。设计所对项目的控制比较薄弱。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任务多、人员少,使大家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开发研究。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因其他工程项目原因,致使科研项目推迟或暂缓,不能按进度要求完成课题研究;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技术水平的提高。
3、绩效考评比较粗放,与矩阵式管理模式不配套。其它系统的管理有些各自为政,没有系统的控制和约束。由于效益的问题,院级和所级管理人员的收入与项目管理收入相差悬殊,使得院领导和所长、所总担当项目负责人。
(二)应对措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成功地发挥项目的矩阵式管理的优越性,必须要做到职责和分工明确,使各级设计人员都应习惯和自觉执行,杜绝扯皮现象。
1、设计院的管理应明确项目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并围绕该模式,分别建立与之配套的经营管理制度、生产调度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专业所级管理制度,尤其应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本院的矩阵管理模式见下图,该图明确表示出了专业设计所与院各项目之间的关系,虚线部分表示建议成立的部门及今后发展的予留部门。
2、建立点、线、面的矩阵式的技术管理体系
针对本院管理的突出问题,强化质量管理,将矩阵式管理落实到实处。建立以院、所两级行政与技术管理、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各专业人员向院总工程师负责的“点、线、面”的矩阵式的技术管理整体框架。“点”即每个设计岗位和技术管理岗位。“线”有纵向和横向,纵向是以总工程师牵头,实现院、所两级的集中统一、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机制。院级以副院长、总工程师、职能部门领导、各设计所所长对院长负责的行政领导负责制。院职能部门是技术部,技术部以院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为核心,全面负责院级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所级的质量管理由所长负责、所总工程师为核心,吸收各室主任及技术骨干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所的专业建设和质量控制,所级管理尤其应当加强。“线”的横向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各专业技术质量及各专业之间技术接口质量的管理体系,项目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综合质量全面负责。各专业实行一校两审制,各专业会签,项目的审核人和院审人一经确定,应全程跟踪项目。重点项目和技术疑难问题的处理,可提交各专业技术委员会研审。纵横的点线形成面,在院长的全面领导下,由总工程师统筹,可建立技术系统例会制度,逐级负责,尤其要强调所级管理的职责。要形成一个层层有序的质量控制、创新管理、人才培训、技术交流的技术管理网。
3、明确岗位责任制,理清设计所与项目的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的职责:
对所负责项目的设计进度、成本、质量及施工配合中的技术问题全面负责:
1)制定和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2)配合经营部编制设计任务书,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及图纸详细目录清单,组织各专业编制并负责整理、汇总本工程的设计输入文件,并送主管部门审批;
3)组织方案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确保符合国家政策,符合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各项审批文件的要求,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4)负责本项目人力、进度、技术、质量、成本等工作的管理与过程控制;
5)负责本项目内、外部接口的管理与协调;
6)汇总项目设计评审资料,在评审前发放至评审专家手中;
7)根据确定的评审时机组织本项目的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参加设计评审工作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
8)组织参加初步设计审查工作并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
9)组织协调各专业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
10)根据设计进度计划的安排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督促并协调各专业间的接口工作,如互提资料等;
11)组织各专业间的对图、会签工作;
12)统一组织协调项目的出图、兰晒及文整工作;
13)组织参加所需的施工图图纸审查工作并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
14)负责外来文件,包括顾客财产的管理及项目质量记录的收集和保管控制;
15)组织各专业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配合、竣工验收和工程回访;
16)保证项目进行的全过程符合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7)负责编写工程项目设计总结;
18)对本项目的参加人员进行考评,项目完成时提交设计所。
设计所职责:
设计所是院主要生产部门,是公司的常设部门,是进行设计工作的作业层机构,具有行政职能,各所可由若干个专业室组成。主要负责基层的组织建设、设计、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1)项目投标投标阶段,完成投标项目中本专业分工的工程量、可行性研究等项目任务。
2)项目实施阶段,各专业设计室配合项目经理组织本专业设计组,及时派出专业负责人,确定专业审核人员,与项目设计组积极地协调配合,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使本专业的设计在进度、质量、费用等方面都达到项目控制目标。
3)认真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本专业的质量负责。
4)对本所专业设计的设计方案论证评审。做好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品审核等重要环节和工序管理,做好技术审核工作。
5)贯彻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统一本专业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规定。
6)做好本专业的业务建设,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等。
7)做好质量跟踪及质量抽查和质量信息反馈工作。
8)做好人员安排和调度工作,加强劳动管理,不断提高设计效率。
9)负责本所的技术进步。
10)负责本所设计人员的考核。
4、设计所岗位设置和项目组人员的优化。
设计所的管理人员不应超过两人,为所长和所总工程师。理想状态所长应由院技术副总工程师兼任。二人不应再担当项目负责人。同时可设兼职所秘书负责文件管理、对外接待等事物性工作。
项目管理组除项目负责人外,增设质量工程师。对他们的任职资格应严格控制,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质量工程师必须具有内审员资格,可兼职,由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部共同协商确定(对于小型项目可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另大型综合性项目可在项目组中指定一名项目秘书(兼职)。
质量工程师的职责是协助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贯彻院质量管理体系上直接对技术部负责。具体为:
1)负责监督检查项目贯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2)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其中要规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建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和各专业的质量责任。
3)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情况。
4)审查分包单位的质量体系。
5)解决项目中与质量有关的问题。
6)管理对不合格问题的处理,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7)每季度末及项目结束时,负责编写项目质量报告,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反馈,执行质量体系的情况等,并及时交技术部一份,作为项目质量奖考核的依据之一。
项目秘书的职责有以下几项:
1)负责会议、项目来往电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达。
2)负责组织项目文件、资料、报告、记录的收、发、整理、编号等工作,保证文件的完整、有序、准确及有效的运用。
3)传达项目负责人的决定和指示,做好项目的内、外联络。
4)项目结束时,组织对项目文件、资料的清点、整理、归档等工作。
5、为加强项目控制,建议设计院在机构设置上,参考与国际上通行的工程公司的组织机构,增加项目管理部。其主要职责为:1.
1)负责派出项目经理,任命后负责实施项目的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工作。
2)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项目经理的工作,必要时由公司授权代表公司审核项目的有关文件。
3)负责项目管理专业的基础工作,编制项目经理工作手册,积累项目管理有关数据和资料。
4)安排项目经理的工程回访,总结项目管理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5)负责项目经理的考核、培训和素质的提高。
6)负责对公司各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控制。
6、在公司改制、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式的初级阶段,要加强相关人员岗位培训,同时加大公司管理部门对设计所、项目的监督力度,逐步使全员养成规范的工作模式。
总之,轨道交通工程做为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要使项目的建设更经济、更合理、更科学,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先进的建设管理机制,作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设计咨询企业,有充分条件向工程总承包方向的工程公司拓展,而先进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监理;质量控制
一、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监理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素。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监理,应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建立系统的监理工作体系,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1.建筑企业法人行为有待规范
当前建筑市场秩序及建筑企业法人行为比较混乱。就建筑企业法人方面讲:
(1)行政干涉严重,违反建设操作流程,任意篡改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进度,从而不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2)建筑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管理阶层松懈,建筑法人责任制不够完善。
(3)资金严重短缺,建筑工程运作有问题、压价现象泛滥,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建筑工程款项,造成盲目降低质量成本和管理质量投入。
(4)招投标工作不够正规,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设计水平降低、无资质设计、施工项目、监理队伍参差不齐。
2.施工不按程序操作,“豆腐渣工程”现象严重
(1)工程多次转包,层层收费、资金严重流失,在利益的驱使下,导致建筑企业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2)大量低水平、低素质的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施工经验大打折扣。
(3)施工不规范,质量管理水平比较低,管理素质粗放,质量体系有待健全,质量把关松散。
3.质量监督力度不到位,作用难发挥
(1)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
(2)无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
(3)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难以深入到位。
(4)质检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往往表现于形式。
(5)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整改,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
二、质量监控要做到事前预防
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
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力量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1轻视管理
煤炭为重要能源之一,但是对于其相关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而这也直接导致了管理效果不佳。加之目前为止,我国并未针对该管理领域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得项目管理施工过程中无法可依,无据可考,由此也直接导致重视技术研究而轻视项目管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1.2管理失实
一方面,作为大型的工程投资建设项目,为实现盈利的最大化,政府相关机构均会对其加以干预,其中,煤矿工程施工项目更是如此。但是实质上,政府相关机构对其施行管理并未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缺乏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的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政府在管理干预过程中其决策机制并不公开,如此便可能会加剧市场上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仔细分析上述两种现实存在的情况无疑会导致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监理制度难以适用于实际情形,而政府针对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却也未能发挥其效用,管理失实。
1.3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规律和政府调控行为规范市场竞争。但是同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制不过四十余年,诸多企业管理者或经营者为政府或国有企业,且权责未能完全划分开来,法定代表人不明。这便间接诱导或直接导致在很多情况下,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并非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实现。
1.4监理管理偏向一方
工程施工项目的监理管理应当贯穿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工程项目投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组织协调等内容均应属于其监管范畴。但是显然,现阶段,我国很多工程监理单位在监理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质量监督管理,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管理调控。
2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优化办法探析
如上而言,我国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针对目前产生的问题给予解决策略,针对日后可能产生的问题予以合理防范,方可提升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质量。
2.1完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之所以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被轻视,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缺乏工程管理相关的完整法律法规体系及制度。因此,要想优化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首先应当完善和健全煤矿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为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法律和制度依据。
2.2建立并完善项目管理责任制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颇多,实质上,管理权失实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同不完善的管理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短期之内,我国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仍然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而摆脱其干扰显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实施困难。但是我们仍然可从其它途径来降低计划经济体制对项目管理带来的影响。如:建立并完善项目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责任制旨在通过明确责任人,以明确管理权的归属,以及通过管理和揪责来预防借由企业经济活动实现自身或他人利益事件的发生。
2.3完善监理管理方案
监理管理涉及面较广,其中任何一项内容管理不善均可能会损害企业利益,因此,监理管理方应当完善监理管理方案,以提升监管质量。主要内容有:(1)进度控制管理:质量管理是监理管理的工作中心,监理人员于施工现场应当积极协调施工工序和环节,以保证施工进度。(2)优化质量管理: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应当实时巡查施工现场,对于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应当协助施工人员分析其原因,预防质量问题产生。(3)优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施工方虽然会依照制度进行,但是监理方同样具有该项义务,因此,于是施工生产中,一旦发现危及施工人员安全的危险因素,及时制止并督促其妥善处理。
3结束语
1.1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一项工程的具体工作涉及到人员的管理,工作任务的分配,责任内容的明确,因此人员的组织及管理是工程项目的关键因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组人员的构成、优化。
1.2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决定着质量方针与责任的范畴,包括质量计划设计制定,项目质量检测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等程序。通过保证手段在质量过程中有效进行。
1.3软件配置管理
英文简称SCM,是在开发者中,标识,控制和管理软件变更的一种管理。配置管理的使用取决于项目规模和复杂性以及风险水平。软件配置管理针对开发过程中人员、工具的配置、使用提出管理策略。记录软件项目产品的更新过程,从而保证研发者在软件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够获得准确的产品配置。对项目开展过程软件开发进行有效调控和有效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1.4编写软件项目计划书
它是软件项目管理组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工作量、成本、开发时间的估计。并根据估计值制定和调整项目组的工作,详细记录了开发日程安排,资源供需,项目管理等各项情况。使从事该项目的人员了解该项目的大致情况。
1.5软件风险管理
软件工程风险管理是预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到软件产品质量的潜在因素的问题,对风险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评估与有效防范措施的应用都利于提高软件工程的效益,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保证相关利益业主的权益。这几个方面都是相互贯穿、交织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
2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方案
2.1人员工作安排不明确,应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在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是需要每个岗位人员的相互协调及无障碍交流,没有团队协作意识是无法有效的利用时间和资源开展各项工作。因此我们要提高一个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就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分配,强化每个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效避免管理团队中存在的分工不明确,不合作的问题。只有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才能高效的完成一件优质的软件工程项目。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考核制度,加强对员工的职位升降,工资奖金分配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开发软件工作的积极性。
2.2缺乏实践性调研报告,应纳入到软件项目计划书
软件开发工程不仅要创新变革,也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以往出现的多个工程项目没有对实际项目建设中的需求实体和实际进行要求,以及实际项目建设的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调研,导致出现设计完整的软件产品运用与实际偏差较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资源浪费。因此要在软件设计前给予项目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对实际软件项目的需求及要求严格调查,应将软件项目调研报告附于项目计划书中,引起重视。
2.3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应该强化提高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知
风险的发生很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风险的发生是具有可控性的,如果能有效控制就会避免发生风险事故。可往往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却很少知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软件开发中应提高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风险管理理念,提高自身对风险管理预测能力的水平。只有了解了风险管理理论与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排除,把控好风险管理前后的形势。
2.4杜绝搞工作进度,应要完善管理体系,对工作进度严格把控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造价控制
现阶段,我国应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把定额当作计价根本,实现全进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它主要起源于建国时期,在前苏联原始定额管理模式的根本上演变而成的,适合应用在高度计划经济体系中。目前,随着我国进入到WTO组织后,我国经济体系得到了稳定增长,工程项目规模也逐渐扩大起来,在这种环境的作用下,原始的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程项目的需求。因此,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开始朝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方向发展。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本概述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本定义
所谓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指,以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为侧入点,对项目工程造价以及成本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借助多种科学知识,运用全方位计算方式,注重投资成本、效益解析和评估,采用工程经济学以及数学模型形式,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中以及竣工后等各个阶段造价最小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
一个完整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涉及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以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为出发点,对工程建设中所消耗的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核算,采用多种方式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预算,合理选择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方案。第二,结合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职权进行划分,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阶段性进行分配,进而实现各个环节工程造价的全面监管和把控。这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主要是在进行项目设计和决策时,以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出发点,对工程项目中成本以及价值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合理设计的方式,在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的同时,还要保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优越性
当前,我国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中心思想就是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但是,当前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其主要注重工程造价的真实反映,而非重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针对于原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来说,没有站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对项目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只是将施工成本进行了考虑,没有顾虑今后的运营成本以及检修成本,进而使得工程项目成本足够时,没有顾虑服务年限以及应用标准,投资存在随意性,导致不必要的资金消耗。在资金紧张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资金的投放量,故意降低施工成本,造成今后运营成本以及检修成本直线上升,导致全生命周期造价逐渐上涨。对于原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而言,需要把建筑项目的施工和运营进行分离,这就会导致信息在进行传送时出现不对称性,给今后的运营工作以及检修工作带来影响,并且还会使得检修成本消耗量高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依照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相关需求,将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进行综合考虑,秉持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施工和运营方案,保证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三、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控制
(一)投资决策阶段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关键作用就是对拟建项目开展规划工作,同时对其可行性进行技巧分析和验证,进而制定相应的投资表决策略。表决策略的主要依据就是在保证全部外在环境因素相吻合的条件下,生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导致决策阶段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由三个,第一个是项目合理规模;第二个是目选址;第三个是项目技术方案。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作为整个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中,要对地址、能源、材料、环境质量以及运营检修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深入解析和评估,其中包含了原始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运营成本、检修成本以及拆除成本的核算。一方面要对价值工程的运用情况进行充分重视。价值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对象的最小应用年限收益成本当作根本,将应用者的全部所需性能进行全面落实,进而取得综合效益。另一方面是对可施工性规则规划中应用情况进行充分重视,这也是我国设计人员主要存在的问题。可施工性就是将施工需求以及理念全面告知给设计人员,同时将设计方案和施工进行分离,这样就会使得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不能全面了解施工需求,进而导致设计方案和施工需求相背离。并且,一些有价值的施工理念不能融合到设计中,进而影响施工效率。要想提升施工质量,就要让具备高经验的人员全程参与到设计中来,实现设计的优化,减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三)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招投标中造价控制;第二方面是施工阶段中造价控制。1、招投标中造价控制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涉及的投标文件技术性评审,不单单包含了原始的施工方案、施工程序、施工质量监管措施等评估,同时还包含了今后运营和检修方案的规范性评估。商务性评审评价的参考资料主要是来源于由之前的合理施工成本最小逐渐转变成合理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全生命周期成本考核标准需要将今后运营中各项费用以及施工成本进行综合考虑,进而选择合适的报价标准当作中选投标。2、施工阶段中造价控制在施工阶段中,需要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念以及方式的正确引导下,将工程项目中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深入考虑,同时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策划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绿色施工。并且,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变更以及索赔管理力度,落实动态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四)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进行明确,开展项目资产移交工作,对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和预算进行对比。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项目工程的结算工作,保证工程结算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五)运营维护阶段
营维护阶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营方案以及检修方案,实现多性能、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减少运营成本以及检修成本。运营维护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含了三项管理内容,第一项是运营费用管理;第二项是检修费用管理;第三项是运营检修资料管理。由于其具备管理活动复杂性的特点,并且管理对象比较多,要想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就要加大对运营和检修方案的监管力度,保证运营和检修方案的合理性。
(六)拆除与翻新阶段
拆除与翻新阶段中管理的重点应该放置在资源消耗的减少方面,尽可以实现材料的高效应用,进而实现减少工程造价的效果。根据上述阐述的六个阶段中,对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影响最大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中决策阶段,另一个是设计阶段。这主要是由于项目决策准确与否和设计方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其他阶段的施工,从而给生命周期应用成本带来影响。其中,对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影响最大的环节就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占其次位置。在结束这两个阶段之后,其他阶段虽然也会给全生命周期成本带来影响,但是影响幅度比较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具备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主要是以施工前期为出发点,把寿命期结束后的拆除期当作终点的一项纵向管理模式。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结束,对工程项目中施工成本以及运用成本进行全面考虑,采用多种方案,秉持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标准,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案,进而实现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作者:王兴华 单位:盘锦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吴渝玲.煤矿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煤炭技术,2013
[2]董晋吉.全生命周期造价理念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2
1.1缺乏项目管理机制
项目管理概念源自西方发达国家,在水务工程施工实施阶段应用更是全新概念,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机制。因此在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距离规范化还有一定的距离[3]。通过对一些水务企业开展的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项目管理实施中存在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粗放、无法有效挥发项目管理职能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项目管理开展水平。并且缺少了制度的监督和约束,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中随意性较大,个人色彩过重,易出现应付现象,工作中易失误[4]。
1.2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通过调查发现在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中,缺乏专业人才,现有项目管理人员多缺乏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及管理经验,并不能无法有效开展项目管理,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完全不符合项目管理岗位要求。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抱有侥幸心理,得过且过,走形式,缺乏责任心,给整个水务工程实施阶段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并且一些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学习意识,工作中不注重学习,所以在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中出现突发问题并没有独立解决或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能力,最终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1.3项目管理工作中缺乏详细计划
目前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时常发生不知从何入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过于盲目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缺乏详细的项目管理工作计划,这也是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缺乏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就会导致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不清楚工作量的大量,短期内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管理,这大大降低了项目管理职能的发挥。
2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开展建议
2.1强化相关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将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必不可少,只有严格的制度才能保障项目管理开展的有效性。水务工程建设关乎着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保障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就是规章制度。另外,制度的制定更保障了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施力度,又为项目管理工作进行项目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为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制度的实施还能够起到规范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行为的作用,有效避免职工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2.2建设专业项目管理队伍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人才是开展项目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在优秀管理人才的保障下,项目管理才能发挥真正职能。但实际上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问题比较突出,人才缺乏是水务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由于缺少人才项目管理开展中困难重重。想要改变项目管理开展的现状,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优秀管理团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丰富管理人才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构建专业管理队伍,为水务工程实施阶段保驾护航。
2.3制定详细项目管理工作计划
实际上项目管理涉及面十分广泛,如: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成本控制、项目风险、项目采购、项目质量等等。如在没有详细的管理工作计划下,想要面面俱到十分困难,很多工作会被遗漏,造成管理漏洞。制定详细项目管理工作计划是有效开展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计划更能够起到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的作用。
3结语
关键字: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要素
--------------------------------------------------------------------------------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止常施工。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1.1涉及行业多,范围广,工期长
一般情况下项目建设中环保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施工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土建工程、钢结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电气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以及自动化工程等,并且各分项应用范围不同,如排水、供暖、通风以及电气等。正是因为涉及到的工程范围比较广泛,相应的施工工期也就比较长,如电气设备安装就需要在土建、钢结构及相关附属设备安装到位后才可以安装。并且环保工程尤其是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生物法,其调试周期一般在三至六个月。
1.2技术水平要求高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环保工程来说,对此方面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与工艺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但是相应的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项目施工精准度的需求,需要更进一步地做好安装项目管理,提高工程安装技术水平。
1.3质量验收严
环保内容多,涉及的专业也比较多,这样在施工时就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另外,因为工种相对复杂,并且各项资源呈现多样性,如果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很多环保工程不仅要通过甲方制订的验收指标,而且还要通过当地环保主管单位组织的验收会议。无形中,也增加了环保工程质量验收的难度。
2环保工程项目管理难点分析
2.1进度管理
环保内容众多,涉及到的环节也比较多,整个安装施工的过程相对复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因此,在对环保工程进行项目管理时,应做好进度管理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故而影响项目进度,保证项目可以按照要求顺利施工。通过对项目进度总目标的分析,来对项目管理以及进度管理来进行控制,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将环保与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等相结合,合理控制工程项目进度。
2.2质量管理
环保工程质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材料质量、施工工序、技术以及工艺选择等,施工时一般在工序确定后不会再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质量管理工作需要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调试阶段、验收阶段等,并且涵盖的内容要全面,包括施工技术、工艺、设备、资源、人员以及环境等方面,通过对各方面的合理管理控制,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3成本管理
环保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影响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合理地控制施工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环保工程成本管理来说,管理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他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应加大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为其他项目管理工作打好基础。针对成本管理工作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成本计划,对成本项目内容进行详细分解,采用价值工程或限额设计等方法,寻找降低成本的措施,制定完善的成本计划与控制方案,并将其落实到位,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进行调整。另外,应做好项目所有收支费用的详细记录,定期进行结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保证成本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2.4安全管理
随着工程建设要求的日益严格,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环保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因为环保过程复杂,涉及内容与项目众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针对此为保证环保人员安全,需要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安装人员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安全施工落实到位。另外,还应全面展开安全施工责任课程,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水平,提高其紧急处理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预知危险并做好处理工作,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2.5财务管理
环保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需要通过较高的管理水平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并与成本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工作联系起来,尤其是在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时,财务管理工作会由建设单位来负责编制竣工结算报告,对项目筹建、施工、竣工以及交付等阶段所用建筑费用以及财务状况进行总结,对所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总结,完成工程竣工财务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2.6技术管理
安装技术的选择是影响设备安装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对新技术与新工艺的研究管理,选择合适的技术应用到环保工程中,不断提高工程安装的技术水平。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想要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技术的要领以及操作方法,建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环保工程项目管理难点建议及方法
3.1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一方面,应结合环保工程特点制定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全员参与动态性管理机制,将岗位责任制贯彻到底,明确每位员工所要负责的内容,通过明确其岗位职责的方式来促使其不断前进,保证施工工程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人才创造环境,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建立约束机制,遵守党纪国法,按市场规律守法经营;必须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规避组织风险。
3.2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因为绝大部分环保工程属于配套工程,但是根据建设部的“三同时”原则要求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这样就会造成施工现场比较混乱,如:施工机具使用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不到位,措施经费投入不足、现场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基础不深、专业技术不精,不重视相关的操作规程的学习。企业应该通过完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强现场施工机具调配和构件设备等的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3.3加强持续性技术
创新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占领市场并且实现市场价值。环保工程的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在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为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4结语
在我国,粗放型是电气工程管理最主要的模式。该方式主要是在企业各个部门都会具有对应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完成的状况为基准,设想他们对任务所取得的进展。但是该方式会导致所分派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还有一些电力企业还停留在无序的管理状态下,使得企业中的软硬件的管理不规范,而且不能合理地规划出工作安排和进展,各个部门之间不会相互沟通,使得之间的工作进度不明确,这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会导致工期的延误,直接给企业带来利益损失,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2如何加强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在我国,电气工程项目工程的发展基本是大同小异,而且和一般项目相同,都会涉及三大要素,即质量、成本、时间。三个要素在项目管理中十分重要,但是,针对不同项目管理,对于三大要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电气工程中,该三大要素地位都十分重要,需要同时兼顾,三者要综合平衡。在这三大要素的控制中需要将其最大限度实现,而且需要将安全控制放到重要的位置。
2.1如何进行项目进度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进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进度管理,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各个阶段的进度以及项目完成最终时间的管理。实施项目进度管理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保证项目可以在有效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对总体目标的实现。项目进度管理主要由两部组成,即项目的进度计划制定和项目进度计划控制。在电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安装和生产在同一时间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减少动能的转供停歇的时间。
2.2如何进行电气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在电气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电气工程完工质量。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需要确保项目在交付结果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过程。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项目质量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在电力企业中尤为重要。例如,一路的线路一旦跳闸就有可能直接导致大面积的停电,这就会直接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对电网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就需要对电力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在项目管理中不断加强电力项目质量的管理。
2.2.1电气工程需要建立保证项目质量的体系。
为了将项目的各个阶段能够输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需要项目质量管理团队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的规则和一定的组织保障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在这其中责任制度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得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2.2.2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项目施工之前,需要全面考虑每个环节影响到电气安装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因素,而且需要采取必要有效措施,保证对每个环节都要实施严格控制和管理,这也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现场技术员责任制度,这样可以保证技术人员能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工作作风要求自己,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实施,以科学的手段进行技术工作的组织。逐步建立科学化以及正常的工程技术次序,将工程质量的改进视为技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工期缩短,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以施工图纸为依据,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施工,规范化验收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按照施工质量的标准进行实施以及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建立有效的施工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是由质检员以及技术员对质量的动态信息的收集、管理、整理以及传递,将信息传递给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接收到异常信息需要作出迅速的反应,然后作出科学合理的指示,相关人员接收到指示之后,需要按照指示进行调整和部署,使得施工方案更加的科学合理化,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反应网络。
2.3电气工程的成本管理
在电气工程中,通过制定对应的项目成本计划,对实际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按照成本计划找出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以及原因,通过对各种控制技术的使用,最终达到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还要实现项目的目标成本,这就是在电气工程的成本控制。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项目的成本控制所体现,在施工企业中,项目成本控制是永恒的主题,它在电力企业的电气工程项目中都将会有所体现。电气工程的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要不断加强员工降低成本的意识。在电力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线生产员工就是成本控制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成本控制的主体。成本控制可以分为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劳动力成本的控制以及机械成本的控制等,只有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使得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所以,企业要不断调动工作人员降低成本的意识和观念。另一方面是要在项目工程中建立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主要包括了建设成本的控制、材料的消耗、人力资源的分配以及实际成本的控制。建立这些基础的数据,可以有效地为预测决策以及管理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2.4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
无论在任何行业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电力行业对安全的要求会更加严格。检查和监督是电气工程保证安全的有效措施,将基础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在电气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保障材料的质量,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电气工程的高效率运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