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估算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教学策略 估算 估算着 精算
口算与估算是“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整个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数学课本中从低年级开始编入了这些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低年级的估算中,由于长期接触的是精确计算,口算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很快解决问题。
什么时候可以用估算解决问题呢?学生就大声说:“我认为数学课上是可以,但实际生活中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孩子们没有产生估算的需要。显然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解决问题都要有精确的结果,才能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在低年级段的教学中引导孩子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呢。本文分别从意识培养、题材选择、方法指导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谈一下:
一、估算教学重在意识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小学阶段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可见从低年级引进估算是合理的。从学论的角度分析,估算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当然,低段的估算教学应该有别其他学段,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外,更重要的应放在估算意识的培养上。当学生有了估算意识,便会自学地意识到,在计算过程中,除了精算还有估算;在计算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运用该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从而避免“算着估”的现象。
二、估算教学难在目标把握
首先要体现灵活。有一次,学生在“小亮想捐给‘希望工程’626元,现在已经储蓄了386元,大概再存( )元就够了”一题中出现了230元、235元、240元等多种答案,老师全给打了“Ⅹ”理由很简单,与参考答案(200元)不符。其实,学生的想法是很好的“因为减数386接近400又不到400,把他当作400后,等于减了十几,为了减少误差,应把626看得稍大一些为好。”多好的思路,绝妙的想法,却被否认了,可惜啊,问题在哪?在于忽视了估算的开放性。应该说在保证正确估算思路的前提下,不应过分强求结果的唯一性。
其次要体现层次性,任何一节计算课的终结目标,往往要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许多个教学环节去实施,估算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必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前文提到的“算着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在例题教学前作些铺垫,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到估算比精算省时,避免出现先算后估的现象,实现估算方法多样化,这是当前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估算教学贵在方法指导
教学估算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不会做题目,而在于是否掌握了估算的基本方法这是教学中要突出的问题,即估算方法的指导。
(一)让学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
1.是扣整,如718+179把718看作700,把179看作200来计算。
2.看“得数的末位”这是最简单的验算方法。在此不在重复。
3.看“得数的位数”如果有一位学生得319Ⅹ5=595,另一为学生马上反驳是错误的得数,理由很简单,因为前一个因数的最高位是300,后一个因数是5,就肯定是四位数,595是三位数,几句简洁明了得回答,着地有声,其他同学心服口服。
(二)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技巧
在估算时,有些数有扣整的方法,误差太大且二数又有共同特点时,则可以灵活地运用估算的方法,如757-349,如果把757看作整百数应该是800,349应该看作300,这样的结果是500,再看757中的57接近50,349中的49也接近50,则把这两个数分别看成750-350,结果是400。要比500更接近准确的数。
(三)做到精算与估算的有机结合
前面提到精算过程中应有估算,即得用估算来寻找精算的错误,其实估算中也会用到精算,精算与估算是一组不可分割的计算方法。如“在解决实际门票问题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据我估算,用300元钱,买每张9元钱的门票,最多可以买33张”这虽然是估算的结果,但已经很好地渗透了精算,因为33×9既不超过300,但余数又不小于9。
总之,估算的方法问题,如果知道得法,学生不仅会主动走出“算着估”的误区,还会使精算与估算得到有机的整合。
四、估算教学旨在实际应用
估算教学仅仅是一个过程,最终目标是将估算渗透到计算的全过程,将估算应用到生活实际,这是估算的内在价值。实践表明,数学与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鸣,越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获得和巩固,这也是估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估算教学不是独立的,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展开,它与精算犹如阳光下的形影关系。加、减、乘法计算中的检查得数要用到估算,除法计算中试商要用到估算,解决“操场的周长大约多少米”要用到估算,放学路上所花的时间也要用到估算,购物时用到估算的更多。估算天天有用,估算日日存在,估算是精算的基础,估算也是精算的补充。估算的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估算的欲望,才能主动地获得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显现估算的内在价值。
估算虽然有估的成份,其计算结果的要求没有精算那么高,可估算教学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那么的深邃,特别是低年级的估算教学,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我们教师务必走出“算着估”的误区,朝着“估着算”方向努力。凸现估算的内在价值,提高估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书目】
《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数学情感教学论文》――邓平
首先小数除法涉及的知识面广。以前学生接触到的除法计算题都是被除数越除越小,而现在第一次出现了商比被除数大、整数除以小数、小数除以整数等情况;其次,在小数除法操作过程中,涵盖了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最后,算理算法难度大不易理解,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理解能力,比如小数点问题、试商问题以及不够除问题等等。这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个难点,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力不从心。于是,小数除法的学习变成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挑战,不少学生声称讨厌除法,尤其讨厌小数除法,甚至有些学生选择了放弃小数除法的学习。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产生了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小数除法计算正确率的想法,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与方法,希望帮助一线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转变对学生错误的观念,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和年级组老师激烈讨论之后,我最终确定了我的研究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小学生小数除法计算出现的错误有哪些特点?
2. 在小数除法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 要减少小学生的错误率,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计算正确率?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采用了文献法,即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一方面论证研究的价值、意义以及研究的可行性、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研究指明方向,使研究更有严谨性。调查法,本研究通过试卷调查法来收集学生在小数除法中出现的常见错误类型以探究其错误原因。本试卷初测为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五年级二个班的全体学生,发放试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试卷1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与此同时我还采用了访谈法,对小学五年级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
通过分析我发现了学生在小数除法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 小数点移动错误。同学在把除法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过程中,被除数的小数点与除数的小数点移动位数不一致,如18.9÷0.27学生往往错误转化成189÷27。
2. 商的首位位置写错。有的同学在计算中把商的首位商错位置,如计算43.5÷29,首位1应商在个位上和被除数的3对齐,而e商在了十位上和被除数的4对齐。
3. 商的小数点点错位置。如28.6÷11,商应是2.6,商的小数点在2的后面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一些同学把小数点点在了6的后面,和被除数的末尾对齐了。
4. 商中间的“0”漏商。如计算3.64÷52,商应是0.07,有的同学漏商了0,直接商7算得了0.7。
5. 抄错题。一是抄错符号把“×”写成“÷”,或者“÷”写成“×”;二是抄错数字。
根据以上的错误类型,我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教师必须加强算理教学。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同学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算理、算法不清晰,现行教材五年级小数除法单元基本上每节课都有学习新的计算题型,一些接受能力较慢的同学在课上不能及时理解算法、算理或很难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时我们就要及时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补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算理,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方法。
2. 重视和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从访谈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对估算重视的程度还不够,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就题讲题,只是解决教材中有估算要求的部分,很少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运用自如。由于训练较少,学生的估算意识也较低,对于估算的运用也不能够达到自觉。这就需要通过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立估算的意识,在教学小数除法单元时经常会遇到学生计算结果商的小数点位置出错或是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移动不一致的想象,这正是帮助学生树立估算意识的好时机,发现学生的错误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估算来检验,从而体会到估算的好处,自然下次再做题时学生就会想到利用估算,先检查一下。
3. 练习形式尽量多样化。通过阅读书籍学习他人经验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教学中我总结了提高学生小数除法计算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通过每天课前2分钟的口算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口算水平和对除法算理的理解;每天的课堂作业和周周练,都提前精心设计作业题型,力求少重复,多变化,有层次,使作业成为教师了解学生的窗口,学生提高学习的工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对课堂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类分析整理,研究出了对待不同类型错误的有效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4. 培养、指导学生收集错题集。在教学中我还鼓励和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对错题分类整理,定期再试,以提高计算的熟练度;开展对重要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对学习难点细致剖析;通过研讨课、错题分析课、解题指导课等不同课型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最大收获。
通过这次自己尝试独立的课题研究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收获真的很大。
首先,通过阅读和本次研究有关的杂志书籍学到了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也丰富了我的理论修养,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底气。
第二,学校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开展落实,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及时地对课题主持人进行的专业培训,通过这几次的培训,我学到了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撰写读书心得、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在这里我要感谢培训专家们精彩专业的报告,是他们引领了我成长的方向。
新的课程标准已将估算作为一种运算技能和能力来要求。估算应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来培养。因此,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他们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整体感。2.有助于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4.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握不好估算教学的要求,出现各种教学误区,严重影响了估算教学的质量。而学生们通常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到估算,估算到底有什么作用,严重缺乏估算意识。
千里之行起于“思”,鉴于以上种种情况,笔者认为在估算教学中,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思想上接受估算,喜欢估算,会用估算。这就使得转变教师的估算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学习和运用意识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呢?
1.教师转变观念,重视估算教学
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估算教学意识的强弱。教师要重视估算教学,并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当中,首先要考虑到教学目标,如果把目标定位在今天就教会往大估,或是见到“大约”就要估算,做一些机械的训练,可能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式。(教学论文 )而我们想要的那种估算的意识,是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近似的意识,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本身发展应该关注的问题,也应该作为我们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实施。
2.感受估算价值,培养估算意识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悟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就显得犹为重要。
2.1让学生认识到有些问题的解决不用精确计算,估计一下就可以了。如第五册教材中有这么一道题:有一座承重为1吨的桥,下面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大象500千克、熊180千克、牛120千克、狮子240千克、马200千克。在这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诸如此类问题估算比精算更方便。再者我们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在无法进行精算的情景中,往往需要估算。如“小明去书店买书,《格林童话》2■.00元;《十万个为什么》68元,妈妈给了他100元钱,够吗?”在这个情景中,《格林童话》价签上的个位数字看不清了,学生不能顺利计算,于是试图思考另外的策略。果然,陆续有学生的思维转向估算:《格林童话》的价格是20多元,就算把它看成30元,30+68=98(元),妈妈给的100元也够了。
2.2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性。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教学时,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题目。如:你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的题目是对的还是错的吗?为什么?150×6=630201×6=126832÷4=24597+268=755学生通过估算、比较,得出结果相差很多,学生体会到了估算好处,在以后的笔算中明显增强了估算的意识,错误也越来越少。
2.3让学生感受到估算能提高巧妙解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选择题、判断题和比较大小时,通过估算,可以正确、快速地探求出解题途径。例如:车上原有32人,到达一个站后有9人下车,有5人上车,现在有多少人?a、46人b、36人c、28人如果进行笔算,要分两步,得花一定的时间,但如果我们能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题中的条件,就可以发现车上的人变少了,三个选项中只有28人是符合条件的,所以通过分析估算,可以既快又准地找到答案。
2.4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可以从书本中的生活估算题引申出去。比如可以利用学生集会、看电影、去春游等具体活动情境,让学生估一估人数、座位数、门票数等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估算题材,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常估算,多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优越性,感受到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的意识。
3.注重方法指导,形成估算技能(探索估算方法提高估算技能)
估算教学中要突出的问题即估算方法的指导。估算方法因人因事而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出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以下是一些我认为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估算方法。
3.1取整估算法。在估算时把数保留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计算出大概是多少。如:建设小学一年级捐书118本,二年级捐书104本,三年级捐书95本,建设小学大约捐书多少本?可以把118看成100,104看成100,95看成100来估算。有些数用这种方法时误差会比较大,则可以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如防疫站要给二个年级的学生注射疫苗,大概要准备多少个一次性注射器?一年级152人,二年级147人。如果把这两个数都看成整百数误差就会比较大,所以可以把152看成150,147看成150来估算。又如在买东西时,电视机996元,微波炉816元,妈妈至少该带多少钱?这里如果把996看成1000,把816看成800,则带的钱就不够了,碰到“买东西”这类问题时则应该多估计一点。
3.2生活经验估计法。在解答应用题时,根据题意估计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果,或者列出在实际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结果。例如:爸爸35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9倍,爷爷、小明的年龄各是多少?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很快判断出爷爷大于35岁,小明小于35岁,为正确解题埋下了伏笔。又如:有20个同学要去划船,每条船最多能坐6人,要租几条船?在估算时就要从实际出发,租3条船不够,必须得租4条船。
3.3参照物估算法。如:估一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