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汽车机械基础论文范文

汽车机械基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汽车机械基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汽车机械基础论文

第1篇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长安大学主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共同协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1637,CN 611369/U),主要刊载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60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95,国外发行代号:BM1775。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韩国道路工程师学会、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共同协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20957564,CN611494/U),主要刊载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领域的英文学术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305。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技术刊物(ISSN 1000033X,CN 611119/U),主要刊载国内外筑养路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材料、试验研究、应用技术、使用与维修经验,机械化施工技术与工艺,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论文。《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为月刊,大16开,80页,每期定价20元,全年共240元,国内邮发代号:5257,国外发行代号:M4170。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8879,CN 611393/N),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汽车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37,国外发行代号:BM5720。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6248,CN 611391/C),主要刊载长安学研究、交通运输、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季刊,大16开,160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2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272,国外发行代号:Q2291。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26561,CN 611423/P),主要刊载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资源勘查、测绘工程、地球信息科学等地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44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3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280,国外发行代号:BM4115。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是长安大学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32049,CN 611442/TU),主要刊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3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40,国外发行代号:BM4981。

以上所有期刊均可在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征订,可随时通过邮局或银行直接汇款至长安大学杂志社订阅。

收款单位:长安大学杂志社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第2篇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汽车4S店及物流公司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以及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能否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将“拓宽专业口径,开拓新的专业空间”;作为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改革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 形成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与作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实践教学涵盖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既包括课程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又包括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等多项内容,并与课堂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联系、互相依托、互为补充, 由此形成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模式[1]。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图1)。

1.实验教学环节。该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大学物理、电工技术、材料力学、VB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车载传感器、运输管理等课程实验及上机实验,由基础到专业逐步进行。

2.实习环节。该环节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相适应,包括汽车构造、交通运输组织学、汽车维修工程学、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课程实习、驾驶实习和毕业实习。

3.课程设计(论文)环节。该环节包含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和交通运输港站设计课程设计以及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技巧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论文和交通运输学课程论文。

4.其他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探索创新能力的课外学科实践、各类计算机操作及科研实践或创新设计;还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磨炼意志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劳动、各项义务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 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1.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实验和上机实验加深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

2.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通过专业课程实验、实习及驾驶实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存在差异,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交通运输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外学科实践以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组织各项义务劳动,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我校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福建农林大学于2000年开办交通运输专业, 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毕业生,目前在校本科生 200余名。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善创新、高素质、有特色的多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培养计划经过了多次修订,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第3篇

关键词:车辆,机械设备,维修

 

一、车辆机械设备故障的分类

车辆机械设备是保证车辆动力传输和正常行驶的基本设备构件,如果车辆存在机械设备故障而未经查出或进行修理,必然导致车辆安全性能与行驶性能的下降,并且引发相关交通事故的出现[1]。论文大全,机械设备。。一般情况下,根据车辆机械设备故障的程度,大致可以将其分为:特大机械设备故障、严重机械设备故障、一般机械设备故障、轻微机械设备故障等四类。论文大全,机械设备。。对于机械设备故障类型的确定需要经过系统的性能检测,进而才能开展相关维修工作。

(一)特大机械设备故障

在车辆常见的机械设备故障中,特大故障出现的几率较小,一般是在车辆达到一定使用年限或发生重大碰撞事故时,有可能出现危及行驶安全,导致人身伤亡,引起主要机械总成报废的特大故障。特大机械设备故障往往会造成直接重大经济损失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常见的特大机械设备故障主要有:转向节断裂、造成方向失控、制动失效等。

(二)严重机械设备故障

严重机械设备故障通常会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进而导致主要机械总成、零部件损坏或性能明显下降,且不能用随车工具和易损备件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常见的严重机械设备故障主要有:变速器的齿轮或轴承损坏、离合器压盘碎裂等。

(三)一般机械设备故障

一般机械设备故障是较为常见的车辆故障,有可能导致车辆的停驶安全或整体性能下降,但一般不会导致主要总成、零部件损坏,具备丰富经验的车辆驾驶人员可以使用随车工具和易损备件或价值较低的零件自行修复,但是若想对车辆进行彻底的维修与养护,必须到专业的汽修单位。常见的一般机械设备故障主要有:电器附属件或机械管路出现裂纹、机油滤清器密封垫破损等。

(四)轻微机械设备故障

各类车辆的长期行驶过程中,由于受到设备老化、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轻微机械设备故障,但是不会导致车辆的停驶安全或整体性能下降,通常不需要更换主要零配件,用随车工具在短时间内能轻易排除。常见的轻微机械设备故障主要有:风扇皮带松弛、制动气管接头漏气等。

二、车辆机械维修技术领域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车辆机械设备维修一般要将车辆送至专业的汽修单位,由专业的维修技术工人经过系统的检测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及类型后,才能展开相应的机械设备维修操作。随着世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车辆机械维修逐渐形成一个新型的技术领域,并且呈现出了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的趋势[2]。另外,随着车辆维护技术质量要求的提高,车辆修理作业范畴的扩大,以及维修业的专业基础术语的增多,维修技术人员要顺应时展需求,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

(一)基于状态的维修,降低维修能源与资源消耗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厂商数量的骤增,以及新型车辆品牌、型号、动能的出现,导致车辆装备日趋复杂,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定期维修、视情维修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技术维修领域对车辆机械装备维修保障的需求,维修工作的重点已由传统的以机械修复为主,转变为以各类故障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并据此做出维修决策为主[3]。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部分车辆机械设备性能与维修研究机构率先提出了“基于状态的维修”的科学方式,实现机械装备使用年限中的全方位、立体化健康管理。

(二)逐步实现机械设备维修的网络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车辆机械维修技术领域的普及与应用,车辆的检测与维修基本实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机械设备维修的网络化可使信息、硬件、软件资源共享。维修人员可以从网上快速查阅世界各国汽车生产公司、厂家的相关技术资料和联络方式,进而获得汽车机械设备故障维修的关键技术信息,而且随时可以得到具有高水平的“故障维修专家系统”的指导,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能像在现场一样,逐步地指导检修人员诊断和排除故障。同时,为适应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网络化发展的时代需求,还可以适时加强车辆维修局域网对各子系统模块进行管理技术的应用。外部维修设备可以通过车辆局域网,直接对各子系统故障进行维修指导。

图1 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网络化示意图

(三)实现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的机、电、液一体化

虽然在国内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中均开设了车辆检测与维修专业,并且培养了大量车辆维修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就国内汽车维修业的现状而言,一直延用的都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传授维修技术的办法。论文大全,机械设备。。这是因为以前的汽车整体机构单一,汽车维修故障主要靠眼看、耳听、手模,所以经验显得非常重要[4]。然而面对现代电控汽车,车辆的故障已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机械或电气系统。同时,随着不断面市的新车型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种分工早已经不现实,迫切需要将机修工,电工结合一起,再辅以液压技术,三者有机地结合才是实用的现代车辆维修一体化专业人才。

三、强化车辆机械维修管理的对策

随着全球汽车生产量和用户群体的逐年扩大,汽修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以国内汽修行业的现状而言,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弊端与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技术规范化研究、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由此可见,技术问题的强化管理是车辆机械维修管理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也客观决定了汽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重视车辆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基础的规范化研究

我国车辆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硬件技术,相对忽略或是轻视了难度大、投入多、社会效益明显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随着车辆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完善,与硬件相配套的维修技术软件将进一步完善。制定和完善车辆机械设备维修项目的维修方法和质检标准,如驱动轮输出功率、底盘传动系的功率损耗、滑行距离、加速时间和距离、发动机燃料消耗率、悬架性能、可靠性等。

(二)加强新技术的研究

面对现代汽修行业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应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并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充实和发展车辆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技术,将一些新技术用于汽车故障的维修故障中[5]。例如:专家系统的知识数据库、神经网络和扰动维修模式识别技术及动态模型技术等。增强故障维修与排除专家系统的功能,提高车辆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准确性。

四、总结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壮大,车辆在不断增加,维修行业在有序发展。强化车辆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质量,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道路运输业发展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车辆维修人员还应坚持以提高业务素质技能为基本理念,确保车辆的维修质量,确保用户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充分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东明,韩思维.车辆机械设备维修质量管理措施与建议[J].汽车科技博览.2007,(3).P22-23

[2]赵伟.对汽车传统诊断技术的几点探讨[J].中国学术研究.2007,(9).P29-30

[3]董峰,马林.小议传统诊断技术在现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财富.2008,(1).P15-17

[4]孙娜.基于汽车维修人员能力与素质研究[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9,(7).P37-38

[5]贾新红.从国外的经验看中国汽车维修服务业的发展[J].当代经济.2007,(1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