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重振经济增长、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新高地的重大战略[3]。近年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度持续升温,作为其支撑的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1.1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于战略性新兴矿产概念的研究不可胜数,张福良、何贤杰等[4]对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战略性新兴矿产”定义为:在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社会发展阶段,由新技术革命导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的新能源矿产、新材料稀有矿产和新功能矿产。笔者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性新兴矿产应该具备以下特征: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②应用领域尚未完全开发且目前消费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③在新兴产业中应用的可替代性差。
1.2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分类战略性新兴矿产目录的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制定战略性新兴矿产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5]。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战略性矿产与七大新兴产业分别对应,初步制成表1。需要指出的是,表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矿产资源的总结尚不完全,有待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矿产资源范围广泛,将各矿种与上述战略性新兴矿产应具备的特征一一对应,考虑到大宗矿产的应用历史悠久且其消费并非集中在新兴产业,不完全符合特征,因此本文未将其纳入战略性新兴矿产的范畴。将剩余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矿产划分为四类。①稀有金属:稀土、钨、钼、钽、铌、锆、铟、锗、镓、钴、锂、钛等;②贵金属:银、铂族元素;③非金属矿产:硅、硼、石墨、高岭石、金刚石等;④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等。应当注意,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概念是动态可变的,因此其矿种的选择应根据技术革新、资源勘查开发及市场供需形势等因素定期进行重新厘定。
2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形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相对于大宗矿产而言,稀有金属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且在新兴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及长期存在的资源刚性需求,这类稀有金属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6],其发展空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本文将重点分析几种典型稀有金属的资源分布及供需特点,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相关资源战略提供依据。分析表2数据,总结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存在以下特点。1)资源分布不均,供应高度集中。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普遍存在因资源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产地单一特点,九种矿产的三大资源国储量之和占全球总储量的平均比例为77%,产量平均比例为76%,供应呈现高度集中的形势,存在安全隐患。2)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呈现供需分离的格局。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供应主要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消费则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及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打破了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仅作为初级原料供应者的格局,随着全球多领域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创新,部分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消费版图正在悄然改变。3)中国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品种比较齐全。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据美国地调局数据,表2所列战略性新兴矿产中储量排名第一的有稀土、钨、钛、镓、铟,其中钨、镓和铟的储量占比均在50%以上;锂和锗的储量排名全球第二,分别为27%和41%;锆和钴的资源比较短缺。综合来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矿产种类比较齐全,在国际竞争中有一定的优势地位。4)中国对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需求很大。上述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消费大国行列中均可发现中国的身影,其中全球稀土、钨、锂、锆、钴的第一消费国都是中国,可见中国对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需求强劲。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锆、钴均属短缺资源,二者的储量占全球比例仅为1%,而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锆、钴消费国,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53%和32%,巨大的供需缺口导致这两种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极高,对相关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3中国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调控对策
1.1国家战略定位
模糊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只对包括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洋风能利用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装备在内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化配套政策,其他包括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新型能源仅有所提及,其产业开发重点和扶持导向不明确,特别是缺乏权威的产业发展评估和路线图,也没有明确的国家产业发展定位。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海洋局、能源局等国家职能部门,最近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海上风电等海洋战略性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专项规划和产业扶持意见,但与国家沿海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战略协调不足,且受到政策和资金成本的制约,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的成效并不明显,缺乏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属性的政策创新,未能构建海陆统筹的全局发展战略框架和产业发展定位。
1.2政策措施协调不足
近年来,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沿海经济带、蓝色经济区及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等一系列涉海开发战略,也通过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及海域使用金等对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但基本以国家财政资金和行业专项资金为主,国家专项综合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不足,资金扶持力度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需要,且政策创新力度明显不足,陆海产业扶持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国家缺乏有针对性的产业培育引导政策,特别是针对涉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的引导政策,涉海小微科技创新企业“死亡谷”问题突出。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多出自海洋职能部门,实施中缺乏部门协调,地方又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主,难以突破国家政策框架,政策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1.3行业低端竞争激烈
鉴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沿海各地都出台了发展定位趋同的产业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区域恶性竞争,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遍地开花,但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对于海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等少数几个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产业,各地普遍加大招商和投资力度,将有限的政策资金投入其中,并给予最大限度的土地、融资、税收等优惠,在短期内扭曲了其市场要素价格,降低了投资主体的投资风险和成本,引发了投资热潮和地区间的重复建设,导致了国内部分低端船舶配套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装备及风电装备制造能力短期内得到极大提升,但产业链高端装备设计制造能力不足,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影响到国内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1.4海洋技术创新薄弱
随着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在海水种苗繁育、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诸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在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和创新能力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产业培育与发展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相关产品成本过高、竞争力弱,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在海水淡化装备制造领域,海水膜组件、能量回收装置和海水高压泵等反渗透关键设备仍需进口,海水淡化工程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0%。国内756项与海水淡化相关的专利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5%[9]。关键核心技术未实现突破,再加上海洋科技创新机构的行政壁垒,科技成果转化与专业配套能力不足,造成部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技术瓶颈比较突出。
2政策导向与路径设计
2.1加强海洋战略顶层设计,完善海洋产业政策
扶持体系尽快制定《全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行动计划》,统筹陆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合理布局沿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架构,减少地方政府的无序竞争。搭建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协调框架和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制订国家海洋重点产业投资目录,优先选择具有重大产业开发潜力的产业进行重点支持。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倾斜。完善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对重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进行专项扶持,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开拓进程。
2.2推进区域示范工程建设,创新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机制
实施重点产业领域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和产业联盟建设。制订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方案,积极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行业联盟,打造3~5个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制定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建立面向创新型企业和市场化科研机构的政策扶持机制。整合与协调国家及地方海洋科技创新资金,建立科技创新市场化评价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和重复投入问题。
2.3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工程,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建立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金和重大海洋科技专项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金投入。依托青岛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组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和深远海科技研发平台,打造国际海洋科技论坛,强化重大技术和装备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培育涉海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建设。鼓励重点企业与科技机构联合建立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申报和承建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2.4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海洋产业集聚发展进程
结合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进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逐步向特定的产业园区转移,同时调整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特色及核心定位,建设一批现代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平台。鼓励涉海大中型企业及各类优势涉海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涉海企业集团,并通过其辐射带动及配套需求,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配套中小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集聚发展。
2.5创新海洋产业投资模式,建立和完善专业海洋产业服务体系统
筹协调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社会资金、风险资本和金融资本,创新国家财政补贴和风险规避机制,推进国家“蓝色投资基金”和公私合作经营的“蓝色投资银行”发展,构建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市场投融资体系。鼓励沿海地方政府围绕海洋科技孵化和产业培育平台建设,提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业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和电商服务网络,构建面向小微型创新企业培育的专业化海洋中介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区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体系。
3结束语
目前理论界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的研究多是利用DEA绩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测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金融支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马军伟选取在深交所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12个季度数据,通过DEA模型,评估了我国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动态效率与变化情况。认为我国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的总体效率的趋势是下降的,没有实现金融对新兴产业的资源最优配置,在影响因素方面,银行的间接融资对兴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公司成立年数对金融支持效率有负向影响,股权投资、公司所有制形式及公司所在地区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8]熊正德等用DEA方法,构建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和影响因素模型,并对金融支持七大新兴产业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低碳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端设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效率不高;在影响金融支持效率因素方面,宏观形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很大,市场性金融支持行为在经济波动期存在效率缺失,在间接融资驱动力不足情况下,直接融资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9,10]除实证研究外,也有学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指标。王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结合新兴产业的特征,在兼顾定量研究可能性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产业长远性四个方面,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有的发展效率评价体系。[11]目前理论界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领域,且所用方法以DEA为主流,衡量绩效好坏的产出指标多以可量化的利润、收入等指标为主,较少涉及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就业带动、出口带动等方面。同时所采用样本均以上市公司为参考,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多属于未上市的处于初创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用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的发展显然不够全面。
二、金融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较强的发达地区,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信贷模式和担保方式,发展集合融资工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等。[12]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有自身特有的特征,它对金融供给模式有更高的要求,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唐斯斯、董晓宇提出了由政府引导与市场选择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交互式融资模式,创新金融管理组织形式,在拓展新市场,适应市场结构的变化上进行突破。[13]余剑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在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机制下,创新性地运用软预算约束模型(DM)和金融工程原理,提出采取差别化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措施,“奖与罚”并用,创新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盈亏平衡关系,增强其向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内生动力;大力开发专门针对处于高风险,资金需求强的初创期中小企业的金融工具;探索政策性资金的“股转债”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体系等。[14]金融创新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动力。金融主体要根据新兴产业企业主体特点提供差别化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克服传统金融供给模式的障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会经历培育、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其培育和发展过程也将经历这些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其风险不同,对资金的需求也有差异。胡海峰、孙飞14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在我国新兴产业培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可通过建立金融与财政的协调配合机制,打造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等政策手段来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支持作用。[15]顾海峰从业态演进的角度,构建了以资本市场、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支持三者结合的支持体系。[16]赵天一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提出把科技金融的资金链、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安排,建立市场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实现不同新兴产业阶段、不同金融产品与科技成果的相互交叉与促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科技金融支持模式。[17]
四、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选择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典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其区域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培育和支持是重要环节。对于江苏省而言,正确选择那些不仅能适应长三角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方向而且能带动省内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将会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长远发展和江苏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升级和转换。
一、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相对于我国其他经济区,较早布局、发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目前的现状是起步快、增势猛、目标高。
首先,起步快。2010年以来在浙江,杭州、宁波等地正紧锣密鼓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聚区。其次,增势猛。上海近年来一直将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2010年上海高技术产业全年产值达到6300亿元,略超历史最高的2008年的产值(6041.9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2%左右。第三,目标高。在发展目标上,各省市都“铆足了劲”。江苏省提出,到2013年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30%,增加值占GDP比重确保超过15%。
但是,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也开始出现趋同的现象,必须对那些潜在的战略性主导新兴产业进行评价和筛选,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转化和中部六省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长三角地区省市众多,为了简便起见,本文以江苏省为样本,来研究长三角地区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评价及筛选问题。
二、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含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一)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界定
在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行分析以前,首先对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含义进行界定。本文中所指的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在未来将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或者支柱产业的关系全局长远利益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会影响一国或一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根本性、全局性作用。
(二)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文给出的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定义,要求筛选出来的新兴产业,首先要满足产业形成和成长的条件,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又必须依据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形成的内在机理,找出形成动因,分析具备的条件,对动因进行趋势判断来确立。
按照以上要求,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增删,修改和调整,最终可以构建下述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准则层 指标层
1.区域比较优势 科技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优势
2.产业增长潜力 需求收入弹性
产业增长率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比率
3.产业关联性 相关产业支撑
感应度
带动度
4.技术发展度 技术先进行
技术成熟度
技术密集度
5.可持续发展 产业的就业功能
对节约资源的贡献
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三、江苏省潜在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辨析
(一)江苏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SWOT分析
据了解,2010年,江苏省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增加值约5000亿元,占全国新兴产业比重达25%左右。预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10%和18%;到2020年,比重将分别达18%和25%。那么,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此之快的条件有哪些呢?表2从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方面显示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条件,从而构成了一个SWOT分析矩阵。
表2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内部因素 优势(S)
1.资源优势
2.技术优势
3.产业基础优势
4.创新优势 劣势(W)
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尚未创立
2.产业组织结构有待升级
3.创新型人才的不足
外部因素 机会(O)
1.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2.江苏《“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3.中部的崛起 挑战(T)
1.国际及其他区域的竞争
2.资源环境的压力
3.技术的不可预测性
由表2可以知道,江苏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比较优越,优势多于劣势,机会多于挑战。因此,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江苏省的优势和机会,从众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出江苏省潜在的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
(二)江苏省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根据表1中所列举的评价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五大指标体系,结合江苏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机会,采用逐步筛选法可以得出江苏省未来应当重点发展的十大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它们分别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互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以及海洋工程装备。
上述十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都体现了江苏省“战略性、需求性、高端性、标志性”的特征,代表了江苏省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1.从区域上来说,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确定不同的方向路径:苏南地区应突出高端化发展,注重原始创新,使之成为全球知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苏中地区应突出国际化发展,注重开放式创新,使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苏北地区突出引进合作发展,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2.从具体的十大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方面,各个产业的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应形成以无锡为重点,徐州、常州、南京、苏州、扬州等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在高性能材料和碳纤维领域,形成以镇江、连云港、淮安、宿迁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以盐城、扬州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节能环保领域,形成以盐城、宜兴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平板显示领域,形成以苏州、南京、昆山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领域,应形成以泰州为重点,南京、无锡、苏州和连云港等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同时,省内应重点培育南京的软件和智能电网、苏州的纳米技术及材料应用、无锡的物联网和云计算、常州的智能制造装备和南通的海洋装备工程。
四、结论
总之,对于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各地也要大力加快潜在战略性主导新兴产业市场的培育,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避免新兴产业项目趋同,产能过剩。各省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和财政政策支撑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坚持走产业化路线,这样才能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涛.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C].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李洋.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C].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7.09.034
近年来针对国内经济的困局,单一地从需求方面着手已经无法有所建树,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双向入手改革,深化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革新。本文以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研究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期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并结合发展现状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在评价方法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二是通过建立生产可能性边界计算技术效率。而根据建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参数下的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非参数下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但目前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率进行研究,我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金额巨大,但补贴是否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展,理论界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其次,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收敛效应的研究。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地区差距是否会逐渐扩大,是否存在邻近区域的技术扩散效应,这些问题也尚待研究。最后,缺乏对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吕岩威、孙慧(2013)的研究。他们通过定量分析指出外生性因素中,企业规模和产业集聚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有经济比重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产生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但由于选用方法的限制(SFA),难以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内、外生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1.2 研究意义
随着粗放式投资边际效用递减和数量型人口红利衰减,传统依靠要素大规模投入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破除供给约束、提供生产要素的供给水平和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未来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避开产能过剩的行业,主动求变,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实现浙江省经济发展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有助于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2.1 主要内容
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进行分解,并进行差异分析。首先,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省际间的空间差异;其次,从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提升角度分析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产生根源。设计DEA模型的初步变量指标如下:产出指标为各大类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投入指标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企业规模。
2.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保证本项研究在立意、理论与方法上始终处于前沿。
第二,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主体和发展格局等方面信息。课题组将以浙江省新兴产业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各类人员座谈,切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设计调研问卷,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问卷调查,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翔实的资料和实证论据。本部分内容将为后续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分析提供支持。
第三,课题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进行分解,并进行差异分析。模型建立及实证分析时,本项目参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7个大类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搜集选取2003―2014年的各大类产业工业总产值、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企业数量、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总资产和国有企业总产值等数据,计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7大类行业近8年的面板数据。本项目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情况时,采用对省际之间的对比分析。通过地区间的比较分析,详细地刻画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第四,课题通过Morans I指数,在分析空间邻近地区相似程度基础上,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收敛效应。空间收敛效应分析,可以判断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还是由于邻近区域技术扩散效应带来的差距减少趋势。如果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必然会对浙江省现存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改革发展大局。如何解释各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差异,进而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政策启示,是本课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新兴产业发展收敛性研究应该把时间和空间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还要引入空间相关性,因此本课题拟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收敛性。
第五,τ跋煺憬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外生性因素进行设定,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主要因素,通过建立超效率DEA-TOBTI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发展效率的因素。检验了各个环境变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和影响效果,找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促进(或阻碍)因素。
第六,课题在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2.3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构建。以往研究主要采用了DEA和SFA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静态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DEA和SFA方法虽然可以衡量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但无法衡量动态跨期的生产率变动、技术变动、效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本项目通过建立DEA-Malmquist模型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弥补了以往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研究的不足,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这是本项目拟突破的重点,也是难点和创新之处。
(2)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空间收敛效应。通过Morans I指数,在分析反映空间邻近省区的相似程度基础上,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收敛效应,这是本项目拟突破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检验。
3 结 论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主体和发展格局等方面信息。课题组将对浙江省新兴产业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各类人员座谈,切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设计调研问卷,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问卷调查,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翔实的资料和实证论据。择取DEA-Malmquist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进行分解,并进行差异分析。模型建立及实证分析时,本项目参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7个大类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搜集选取2003―2016年的各大类产业工业总产值、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企业数量、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总资产和国有企业总产值等数据,计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7大类行业近8年的面板数据。本项目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情况时,采用对省际之间的对比分析。课题通过Morans I指数,在分析空间邻近地区相似程度基础上,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收敛效应。空间收敛效应分析,可以判断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还是由于临近区域技术扩散效应带来的差距减少趋势。如果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必然会对浙江省现存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改革发展大局。如何解释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差异,进而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政策启示,是本课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影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外生性因素进行设定,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主要因素,通过建立超效率DEA-TOBTI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发展效率的因素。
近年来课题负责人参与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2016年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应用技术型高校D型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温州地方高校为例;201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中小企业智力资本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无形资产价值驱动的视角;2012年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11年浙江省人社厅课题:温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欣,黄鲁成.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研究――以OLED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3):19-22.
[2]张承耀.“001集团”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14)――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14(2):16-17.
[3]张英华,张继林.基于企业持续成长的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研究[C]//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2012(1):18-19.
论文关键词:大数据,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 吉林省大数据时代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
1.1 政府支持得力
2015年,吉林省政府围绕大数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先后下发10号、22号、23号文件,同时,开展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方案研讨会、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宣贯会暨“大数据时代企业运营模式创新”,对企业谋划大数据时代企业运营发展,提升大数据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良好地推动作用,对促进吉林省信息化建设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吉林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关于征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领域科技平台建设项目的工作,为大数据时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提供了支撑。
1.2 产业基础良好
吉林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据测算,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69 1亿元,同比增长11.7%。光电子和汽车电子行业走在全国的前列;在生物产业领域,吉林省以玉米加工转化为标志的生物化工产业稳居国内龙头地位,生物医药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总量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前列。以碳纤维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
1.3 发展前景可期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现已建成“数据灾备中心”“吉林石化数据中心”“白城云计算中心”“辽源IBM云计算中心”“吉林市江南数据中心”等中心[2],通过数据中心、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服务系统的优势,吸引大量的IT产业及服务外包企业向吉林省集聚,对带动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市场应用乏力、产业链条不完善
大数据时代刚刚兴起,在国内外都缺乏有迹可循和切实可靠的发展经验,全省缺少具有较大规模、能够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光电子、汽车电子等特色产业的产业链不完备,各环节尚未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协作发展模式[3],处在起步发展阶段。
2.2 资源共享程度低
虽然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以往很少有大数据思维,对数据收集、存储不重视,对数据加工、利用不充分,且忽视了整个产业体系的健全和配套[4],数据中心没有发挥应有的拉动作用,大量信息系统中的历史数据长期闲置。
2.3 核心技术储备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的初期,全国都表现为大数据人才、技术缺乏,相比于经济发达地区,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薄弱[5],大数据技术研究、储备不够,暂时缺乏大数据技术开发的领军人才,缺少系统级、架构级的大数据技术与产品支持,影响打造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大数据产品与服务。有待集中省内外科研院所力量,协力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3 吉林省大数据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吉林省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产业,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其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传统产业,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构建运行机制
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联动的大数据形成机制,开展“数据开放”试点工程。纵观国外数据开放的进程,基本上都是选择先建立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再开放平台的模式,要尽快统筹建设政府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为新兴产业提供数据下载、应用等多项服务,以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来带动整个数据资源的开放开发。
3.2 搭建共享平台
大数据库是一种平台,想要利用大数据进行产业生产力的提升,无论如何也逃不开大数据库的使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该省产业的关键部分,大数据化是提高其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全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库,探索将大数据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手段,研究推动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
3.3 培养专业队伍
大数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属于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的产业,在其发展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依靠专业人员完成,因此,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指挥、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队伍。整合吉林省的智力资源,加强国内外学术和技术交流,研究、探讨并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加强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新兴产业的技术和应用融合。
3.4 健全政策保障
一是尽快研究制定专门促进大数据时代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符合实际的技术、财政、税收、人才等政策支撑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地政策环境。二是推动成立吉林省大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集合技术、资源、资金等多方面的优秀力量,形成研发与应用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解决联盟内企业面临的各种技术与资源的难题。三是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大数据时代的硬件,是赢得大数据时代的先机。建设大数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服务区,促进大数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吉林省特点,重点推动大数据在光电子、汽车及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应用。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总的来说,吉林省发展大数据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大于挑战,务必以更积极的姿态顺应新形势,把握机遇,谋划发展,赢得未来。目前,大数据时代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在全国都处于探索性阶段,国务院虽下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但涉及到各个领域具体实施的细则,并无经验可循。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如何促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下一步需要探讨和解决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6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111-01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强人才的培训,并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人才,从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下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浅见。
1 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理念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理论的实践,虽然很多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理论的实践,但往往由于各种机制的束缚和资金的原因,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尤其是传统的管理理念使得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才能受到极大的束缚,这不仅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而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必须转变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大人才培养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变传统的计划培养模式转化为现代化的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人才管理理念带来的束缚进行解放,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眼光,培养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人才培训和改革
中国是“世界工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要想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摘掉“世界工厂”的帽子,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升级和转型,而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因而作为高校教师应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和改革,认真分析国内外的人才紧缺状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行创新教育,着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并针对学科和专业的不同制订针对性的目标,妥善处理学科与专业这二者建设过程中的关联,切合实际地开设具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创新型的现代化的高素质的人才,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应结合时代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培训模式和开始的培训科目、内容等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本原则,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践技能的同时,引导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应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水平,以下笔者提出几点关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1 着力打造实践性强的教学团队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实践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如何打造实践性强的教学团队。对于具备条件的高校,应加大力度引进现代化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校教学教师,确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对于条件缺乏的高校应通过改革和创新,制定有关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高校教师参与到实践锻炼之中,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培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着力打造实践性强的教学团队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
3.2 建立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不断优化学习与社会实践环节
建立优化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理顺教学环节,完善和规范各实习环节的教学大纲,重点抓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习环节的教学内容设计工作;适应学生就业升学的新要求,调整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进程安排,开展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工作;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努力增强实践活动的成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为将大学课程教学的实验性和综合性体现出来,就得结合实际情况整合专业性的课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实践性,经过对专业课程的整合,能有效冲破学科的束缚,结合实际需要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建立具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专业技术的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构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适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产学研合作;风险控制;技术风险;投资风险;营销风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0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01
1 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众多学者证实了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很有必要的。满海雁等研究了政府在“政产学研金介”中的作用,明确了政府在不同的合作发展阶段的定位。Marge Seppo等就欧洲情况基于欧洲各国的数据,分析了政府在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对支持措施进行了分析。
马宁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成绩、问题和原因之后,提出了在产学研合作中以企业为主体,最快实现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文献,陈昭峰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面对的研究与开发风险、投资风险等,并提出了一些针对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余佳设计了相应的指标衡量与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张米尔在讨论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时,给出了针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钱丹构建产学研博弈模型提出了利益分配机制问题是道德风险问题的本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但因其具有高风险性、复杂性、创新性等特点,需要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支持,所以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必要的,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关等,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微观方面,新兴产业取得成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产品、技术及工艺,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对大学而言,培育了高端人才、创造了新的知识、完善了理论知识和实践了现有的知识。宏观方面,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实现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复杂性,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帮助其发展,仍然面对不小的风险。文章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对的风险分为四类,分别是道德风险、技术风险、投资风险、营销风险,并对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风险类型
2.1 技术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风险分为两大类别:第一是指技术本身的风险,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在发展时因不具备技术开发的条件、技术决策失误等因素,使得产业发展中断甚至是夭折,这不仅打击政府、企业、学研方的热情,而且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是指技术需求方面的风险,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后研制出了新产品、新工艺,但这种产品或工艺并不存在市场需求或市场中已有同类产品,这也将导致较大的损失。技术风险的本质来源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和技术与经济的互动性,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风险。
它是发展新兴产业要面对的首要风险和核心风险,是因科技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人才水平、相关技术等因素导致的集成风险。技术风险发生在产业发展的早期,但严重的结果后期才暴露出来。技术风险的发生主体主要是学研方、企业两方,学研方的基础研究水平、前沿技术研发水准等因素都会导致新兴产业凸显技术风险,企业对市场把握不准、资金投入不足等也会导致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一种集成风险,要进行系统的防范和控制。第一,政府目光要长远。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技术创新,政府不要过于注重产业规模,而要关注产业的创新,依据创新现状给予企业“阶梯状”的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第二,注重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数目众多,产学研合作时,大型企业或重点企业应吸纳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中小企业,共同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有利于新兴产业攻克技术难关、取得技术的进步;第三,针技术风险的第二类――技术发展与市场脱轨,企业要发挥其和市场密切联系的特质,对市场进行调研和预测、分析技术开发的市场潜力,以便及时调整技术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要求;第四,政策合力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搭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2.2 机会主义
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中必然要防范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产学研已达成合作,所以本节主要分析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有:第一,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已经签订了合作契约,在合作的过程中由于一方的机会主义导致合作破裂。如企业掌握了学研方的关键技术后终止合作,独立进行技术开发工作,获取超额利润;第二,合作完成后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学研方的研究人员面临着发论文、评职称等压力,科研人员未经企业同意提前把研发的先进技术或核心理念作为自己的创新点发表在论文中。合作过程道德风险的本质是合作双方的诚信问题及利益分配问题,主要发生在技术研发的后期或市场化两个阶段中,产生的后果立即表现出来,发生的主体是企业或是学研方。
本节提出防范道德风险的一些措施:第一,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对于学研方,要选择有高端研究设备、科研人员水平高等综合实力较好的机构。在选择企业方面,应该考虑企业的资金、规模、声誉等因素,声誉是企业无形但宝贵的资产;第二,签订合作契约时,列出违约的一些条款和惩罚措施。如企业违约,应加大惩戒力度,不仅要支付学研方研发投入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一切费用,还要明确规定学研方要占去这项技术市场利润的百分比;第三,合作研发成功后,技术产业的利润分配要合理。利益分配不合理是发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若新兴产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取得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利益在企业和学研方之间的合理分配是至关重要的;第四,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企业和学研方共建研发经济实体如成立联合开发的公司是比较好的合作方式,双方依据投入要素相当的股份,合理分配市场收益。
2.3 投资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工作要求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技术的研发、技术的市场化等。我国R&D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但R&D占GDP的百分比不足,仍然不能跟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或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新兴产业是创新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第二,新兴产业的投资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收益。投资风险的本质是高风险,融资比较困难。产业萌芽期,许多投资主体持观望态度,依靠政府的一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投资。投资风险发生在新兴产业的各个阶段,发生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还有社会上的其他投资主体等。
本节提出降低投资风险的一些建议。第一,政府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尤其是在萌芽时期,政府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引导企业进行投资,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第二,发展新兴产业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融资模式。正如重庆市通过融资租赁、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模式培植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应用PPP公私合营的模式进行融资,使得投资主体多元化,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其他投资主体的风险,给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撑;第三,正确地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风险分析。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相关产业、资源和能力、市场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2.4 营销风险
政产学研合作把新兴技术产业化投入到消费市觯仍然会面临消费者购买力不足、消费市场无法打开的营销风险,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新兴产业只有通过营销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参与主体才能获得投资收益,从而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文章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营销风险的原因归为:第一,新兴产业形成的新产品没有目标用户或者目标客户定位不清晰;第二,新产品受到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的冲击或现有市场的抵制;第三,对于新兴产品没有合适的营销渠道。营销风险在时间纬度上处于产业的末端,发生的主体是企业方。
本节提出降低营销风险的一些建议。第一,政府拉动需求。新产品的市场购买力不足或者产品价格过高,政府应主动购买这些产品或技术,拉动需求;第二,大学或科研机构对于新兴产业的教育宣传。在大学开设相应的课程或专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人才;第三,企业经常进行市场调研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企业是与市场联系最紧密,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应当尽快做出反馈,而且应顺应时代、把握新兴产业的特点创新营销模式。
3 结语
产业的发展总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文章在搭建政产学研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产业遇到的四种风险:技术风险、机会主义、道德风险、营销风险,并对四种风险的成因、表现形式、发生主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防范风险,但是控制这四种风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参考文献
[1] 满海雁,陈明.论政府在“政产学研金介”战略联盟中的角色定位与功效发挥[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2] Marge Seppo,Kart Roigas,Urmas.Governmental Support Measures for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Comparative View in Europe[J].J Knowl Econ,2014,(5).
[3] 马宁,王立.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
[J].科学学研究,2005,23(增刊).
[4] 陈昭峰,江应中.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活动风险类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15(4).
[5] 余佳.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分析及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
[6] 张米尔,武春友.技术入股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德风险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3(2).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40
1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緊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40
1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緊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趋势。面向新兴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保证。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整合优化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资源,进行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使产业经济人才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6572.
[2]李峰,高淑东,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98100.
[3]高淑东,李峰,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J].科学时代,2015,(2):193194.
[4]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1103.
[5]王艳荣.基于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01102.
[6]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7]曹洁.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D].长沙:湖南師范大学,2013.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链群;建设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其目标为: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1]。新的科技发展机遇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然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专业建设必须紧密跟踪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为产业发展输送大量的专门人才。为了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学校应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中存在需要改进的如下问题:
一是高校各专业办学过于封闭,相对孤立,未能从产业链发展的高度,进行专业建设定位、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的优化。同时,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未形成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联合进行专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二是高校各专业未能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度进行专业链群建设,相关课程资源和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不够,造成教师和毕业生的产业视野不够开阔。
三是在专业设置过程中,高等学校缺乏对产业发展状况的跟踪与分析,缺乏社会对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缺乏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缺乏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片面追求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求全求多,造成专业结构松散,教育资源分散,专业设置趋于雷同,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力不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淡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厘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的概念,即在新型工业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根据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依托本校学科专业优势所构建的,以品牌专业(包括特色专业、名牌专业、重点专业)为核心,以相关专业为延伸,以一定的内在联系为纽带,形成的若干专业的集合体。
二、高等学校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主要特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各高等学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共设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25种,专业点数为295个。高等学校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地域覆盖较为广泛。设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覆盖了除、宁夏、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根据地域优势,设置满足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相关专业。
二是学科类别比较集中。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大多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认真调研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各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充分论证由各校主动申报的。从截至目前批准的295个新专业点来看,工学占绝大多数,有270个专业点;理学有10个专业点,文学有10个专业点,另有5个专业点是经济学类专业。这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相符合。
三是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的设置基本围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链群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分析
1. 立足新兴产业发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孵化专业链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是专业链群建设的天然资源。高等学校应立足新兴产业发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孵化专业链群。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设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链群。该专业链群包含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资源与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经济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于材料性能与制备研究;资源与矿业工程主要研究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冶金工程主要研究钢铁与有色金属(比如铜、铅、汞等)的冶金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设计开发等;化学工程专业通过物理化学分离和化学反应改变原料的状态、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探究化学加工技术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与传递过程的规律;经济学研究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链群
高等学校应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认真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展趋势,结合各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进行专业链群的设置,并通过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链群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广大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高了学术水平,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推动了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条件,丰富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教材建设,并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实践性课题。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为特征建设了环境类专业链群。该专业链群包含的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其中环境科学以科学的方式来研究环境、解决三废(水、气、渣)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环境工程以工程的方式来研究和治理环境、解决三废(水、气、渣)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给水排水工程运用水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水工程运营管理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关注市政的给水和排水、解决城市给排水及污水利用的最优化问题。
3.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创新培养模式中形成专业链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链群的后发优势。高等学校要以此为突破口,以“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专业链群的内涵,更好地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与教育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状态。随着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建造业必然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促进传统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及设备生产、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升级。在这一新情况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学校已形成的现有土建类专业链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兴建造业发展趋势和产业特征的研究,重新构建了适应新型建造业发展的专业链群,优化了专业链群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了基于新型建造业发展的高校专业链群。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链群发展的良性机制
1. 共同努力做好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
高等学校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学校总体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我校2008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提出了“德业并重,以德为先;强化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紧密结合,促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柔性的课程组织和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办出学校的特色,形成品牌并获得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课程群建设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为适应各高等学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地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完善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高等学校应围绕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本科教学条件。着重加强专业链群实验室建设,为本科教学、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实验环节上,建立与课程教学紧密联系的各类实验和实习环节,建设若干具有专业链群特色的实验室教学平台。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不断更新硬件设备,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和内容,转化科研项目为本科实验教学项目,强化经典教学实验、开拓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方式,以服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等专业链群的发展,建设了土建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以服务我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链群的人才培养,建设了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这两个中心在2012年度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
[资助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项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JDGC003)”和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研究项目“省属高校服务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链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BG12)”]
(上接第44页)
[3] 蔡自兴,肖晓明,蒙祖强等. 树立精品意识,搞好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4(1).
[4] 余伶俐,蔡自兴,肖晓明. 智能控制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19).
[5] 刘丽珏,蔡自兴,唐琎. 人工智能双语教学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0(19).
[6] 蔡自兴,陈白帆,刘丽珏.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改革与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2010(6).
[7] 蔡自兴,刘丽珏,陈白帆,谢斌. 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12(2).
[8] 蔡自兴,徐光祐.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4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 蔡自兴主编. 人工智能基础(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 蔡自兴. 智能控制(第二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1] 蔡自兴. 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2] 蔡自兴. 机器人原理及其应用[M].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13] 蔡自兴. 机器人学(第二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4] CAI Zi-Xing, LIU Xing-Bao, LU Wei-Wei, YU Ling-Li, et.al. Comparative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rses Between CSU and MIT. http://.cn/CORE/, 2008.
关键词:金融 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 衡阳实证
根据《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全市将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核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金融须先行,离不开金融在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要在科学把握新兴产业内在属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模式以及科学的路径安排,提高金融支持的深度和广度。
一、衡阳市新兴产业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0年末,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总值达到7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3.5%。根据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利税超200亿元。全市新兴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加快对接。至2011年6月末,先后有13家世界500强企业、16家央企入驻衡阳,优化了全市了产业版图。二是园区集聚。全市9家市县工业园区集中了全市75%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企业,产业发展加快集群化、集聚化。三是龙头引领。特变电工、天雁机械、湘泵股份等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古汉集团、欧姆龙电子、镭钼科技、金杯电缆等创新型企业走在战略性新兴发展的最前沿。四是创新驱动。2008年以来,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4家,申请专利2600件,授权专利1233件,输变电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油管等核心产品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新兴产业步入技术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强力的金融创新
在人民银行引导下,全市各银行业机构把新兴产业作为信贷支持重点,构建信贷“绿色通道”,促进了新兴产业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无缝对接,银企携手。2011年6月,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银企合作对接会上,全市共签约项目4个,承贷金额7.2亿元。二是银保合作,破解难题。衡阳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办理担保融资业务795笔,金额突破80亿元;帮助企业增加产值387亿元,增加税收27.8亿元,促进就业4.1万人。三是金融创新,尽显活力。全市各银行业大力推进新兴产业信贷产品、服务模式等领域的创新,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油茶林质押贷款、金融租赁、供应链融资等新业务。衡阳市镭钼科技有限公司以专利权作质押获得了农业银行的1000万元贷款;油茶林权抵押由衡阳在全国首创,至6月底,全市油茶林贷款3.86亿元。四是资本运作,源泉涌动。首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由人民银行主导、市经信委牵头、3家优质中小企业为联合发行人、市民生银行为主承销商,金额1.7亿元,目前已完成所有实质性程序。今年第二期13家企业金额5亿元的集合票据正加紧推进。私募股权融资从无到有,中油金鸿、恒缘电工、创大冶金、金拓天等企业引入私募股权融资8.34亿元;7月14日,衡阳鼎富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
二、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入不足,“四两”难拨“千金”
一是财力支持不够。2010年全市支持新兴产业预算支出不足8亿元,占比不到1%。二是科技投入不够。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科技投入较大。但2010年全市R&D强度为1.1%,按照国际标准衡量,1%-2%之间具有较强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但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强。三是项目安排不够。根据2011年全市“1625”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新兴产业无论是项目个数,还是投资金额所占份额均偏低。
(二)金融制度抑制,难以深度融合
一是分业经营的限制。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一模式,这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基本符合,但也对银行、证券、保险产品整合和创新形成实际障碍,不利于金融业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的提高。二是投资领域的限制。从国际上看,股权投资主要机构投资人来源于保险、社保基金、银行、企业年金等。同时,允许商业银行运用少量一级资本或发行集合投资计划资金,以股权投资基金方式间接参与对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并将信贷与股权投资联动,即“贷款+股权投资”模式。但现阶段,银行还没有获准进入股权投资基金领域,如《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一制度安排,导致金融资本和新兴产业资本难以深度融合。
(三)融资渠道单一,贷款依存偏高
一是上市门槛过高。如创业版上市对公司净资产要求“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而新兴产业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弱,难以达到上述上市条件。二是债券融资不畅。受财务规范性欠缺等诸多影响因素,债券融资之路并不坦平。三是民间资本进入不踊跃。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的新兴产业盈利能力难以达到民间资本预期利润目标,再加上对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持股比例、出资方式等“显性”或“隐性”门槛的存在,民间资本介入新兴产业偏低。
(四)金融服务同质,供给抑制凸显
一是金融专业化程度不高。不同新业产业催生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对此缺乏前瞻性研究,市场细分不够充分,产品研发相对滞后,专门化服务不能及时跟进,资源难以有效转化为资本。二是产品抑制。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但目前金融产品总体上单一,以传统的抵(质)押方式为主。专利权质押融资是解决企业贷款的需求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本地没有专门或专业的评估机构,价值评估要到商业银行总行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企业从申请到最后审批时间跨度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受此影响,一些企业不得已退而求次,放弃专利权质押融资而选择房地产抵押融资。三是服务抑制。目前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五)中介服务滞后,融资通道梗阻
一是担保服务能力有限,且资质有待提升。目前现有9家担保机构中,除市担保公司、耒阳担保公司外,其余机构因注册资本低于1亿元,银行担保合作相继中断。同时,按现行资本金4.5个亿及10倍的最大倍数,最多能提供45亿元的担保融资总量,远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担保服务需求。另外,从资质看,即便是市担保公司,其资质也难以达到债券市场担保资质要求。二是要素市场发育不全。知识产权、机器设备、厂房、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确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的中介服务不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制约了以生产要素为担保标的物开展的金融创新。三是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尚是一遍“空白”,增加了企业上市的难度和成本。
三、多元化模式下金融支持路径安排
(一)政府积极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衡阳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财政、项目、税收等扶持政策。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且逐年递增。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新兴产业发展风险基金。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产学研专项资金、技术创新资金等政府专项资金,向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倾斜。继续运用财政贷款贴息手段,支持新兴产业技能改造。三是优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项目纳入市重点工程项目库。四是完善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税前抵扣项目以及比例,运用退税政策工具,加大对成长期好、就业容量大的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二)深化制度改革,促进产融深度结合。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混业经营。适当放开对银行的限制,允许银行在一定限额内,用少量资本金来做股权投资,可参股创投基金,或者成立创投子公司。同时,适当提高保险、证券公司股权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限比例。
(三)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专业金融服务。将制造业金融、IT金融、生物医药金融、新材料金融、新能源金融、低碳金融以及核产业金融作为衡阳金融创新的重点方向。推进金融支持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扩大抵(质)物范围,大力发展应收账款、专利权、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等质押业务。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通过应收账款融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为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制定金融支持新兴产业一揽子服务方案,走差异化的服务道路。提高新兴产业贷款风险容忍度,完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注重服务能力的提炼,特别是在银行支持企业上市、债券融资方面,要积极借鉴外地银行的成功经验,加强业务合作,储备人才,提高上市辅导、债券承销的能力。
(四)强化资本运作,拓宽多元融资渠道。用好上市公司引导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借助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或者境外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以及中小企业集中债券,对发债企业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切实降低债券融资成本。设立衡阳市民间资本引导服务中心,公开信息与项目,实现信息对接,促进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新兴产业。
(五)培育中介市场,促进要素有序流动。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参股增资,提高市县两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实力。发展知识产权、林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等评估交易市场。培育资本市场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上市保荐机构等,为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提供“零距离”和低成本服务。
注:此课题为衡阳市2011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升级与金融支持.《改革》,2011.
[2]孟扬:“投贷联动”:商业银行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金融时报》,2011.5.25.
[3]唐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衡阳可持续发展.《衡阳通讯》,2011.1.
[4]范小雷:发达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已能初步适应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的要求,但从其担当的长远任务和产业发展要求来看,黑龙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根据黑龙江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一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新专业需要开设,改革思路具体应采用项目训练法,把每一件具体工作作为一个训练项目,以完成这项工作任务为项目训练的最终目标;按照工作要求排列训练项目的等级,将项目纵向按照低中高级分布;采用设置工作情境的方式,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工作的氛围下开展训练;训练的整体状况应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实现螺旋状提高训练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127-01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世界各国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的专业与产业对接事业也方兴未艾。如德国的“双元制”职教理论是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职教理论和方法,其根本的核心就是产教结合,关键是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一个产教结合的典型,在学院的工程系内,教学方案与工业界有着比较直接的联系,师生在厂家提供的先进设备和仪器上进行着企业的试验计划或产品研发。
为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0年教育部同意在高等学校设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140个本科新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直接面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办学条件优良,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高职院校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企业,由高职院校专家、企业家组成“高参”,为学校老专业更新、新专业设置出谋划策,使专业设置顺应人才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发展,确保专业设置的新、精、专。一方面,不断调整专业的外延和内涵,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改造老专业,使专业建设处于动态之中;另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品牌专业,使其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黑龙江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指定的工作活动。
随着大量新兴产业的兴起,大量的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出现紧缺。这些人主要不是从事科研,也不是从事工程领域设计,而是从事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类的工作。他们在整个生产链条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这些高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做事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熟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对这类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数量非常大,而我们高职院校就是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
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没有讲课的激情,完全按照填鸭式教育模式,很难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实现和产业的无缝对接。
三、课程改革思路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德国乃至欧洲的职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其教育理论逐渐被人们接受,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可,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程开发方法,课程构建理论,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学习的形式都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教育,它试图突破学科体系,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彻底打破学科界线,实行“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来源于对形动领域的系统分析,教学不再按照学科逻辑结构而是按照活动过程进行,旨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一是采用项目训练法,以掌握工作方法为训练的核心,把每一件具体工作作为一个训练项目,以完成这项工作任务为项目训练的最终目标,把工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训练过程的始终。训练项目按照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将各项标准逐一分级,横向罗列工作事项,使训练项目覆盖职业工作能力的各个方面,构建起完整的训练体系,力争在完成全部项目训练后可以使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按照工作要求排列训练项目的等级,将项目纵向按照低中高级分布,使训练可以从基础项目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三是采用设置工作情境的方式,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工作的氛围下开展训练。训练内容注重应用,项目设计取自实际工作中的事例,以工作要求为驱动,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重视对工作成果的验收,用工作成果体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规范操作流程,达到标准化训练。
四是训练的整体状况应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在安排整体训练计划时要使训练内容不断重复,在循环往复的训练过程中,使能力的提高经历由认知、掌握,到熟练运用的演进,实现螺旋状提高训练水平的目标。
四、课程改革的实践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养成,黑龙江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针对《培训与开发管理》课程开展了课程改革工作,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开展为主线,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要求,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具体工作,以项目教学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具体项目包括:培训的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及员工职业规划与企业职业管理。另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是人力资源资格证书考试的必备内容,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将考资格证的知识与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商业模式创新 路径 对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全社会特别是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美国苹果公司在2010年5月以2213.6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了微软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后,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苹果公司的成功,依靠的不是简单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而是卓越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一)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的内涵
Timmers(1998)对商业模式概念进行了系统定义,他认为商业模式可以作为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有的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指的是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的逻辑过程(Ghaziani,2005),它阐明的是企业如何通过价值链中的具体定位来获取利润(Chesbrough,2002);还有的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将技术可能性变为经济价值的启发式逻辑,强调技术和市场的连接性(Christoph,2011)。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基本逻辑的创新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到社会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Sosna ,2010)。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赵晓康,2009),本文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客户现有和潜在的需求,据此优化组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对企业价值分析体系要素进行发现和定义,从而建立新的价值主张模式、价值创造模式、价值传递模式和价值网络模式的综合过程。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技术、产品或工艺等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商业模式创新的出发点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是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从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出发点来设计企业的经营活动;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综合集成创新,它不仅仅限于企业某一方面单一因素的变化,而是常常涉及企业经营活动多个方面、多种要素同时发生重大的变化,表现的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商业模式创新还可能开创一个全新的可赢利领域,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当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如:技术是重要支撑,常表现为技术支撑的商业模式创新,如风电的商业模式,就迫切需要解决高峰时的储电及稳定供电的技术难题。商业模式创新还依赖于整个价值网络,如移动互联网产业就需要系统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等的密切协作等(乔为国,20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分析
(一)商业模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建立在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基础上的技术驱动性的产业,然而仅依靠技术创新并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只有和整个商业模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化。企业将新技术推向市场都要借助一定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商业模式是联系技术及其经济价值的桥梁(Chesbrough ,2002)。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临的挑战是在技术和市场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找出合适的商业模式,把技术特性与市场需求特性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实现技术的潜在经济价值。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方面的缺陷,特别是对于我国许多企业在不具备太多关键技术的情况下,商业模式创新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乔为国,2012)。
(二)新商业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形成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建立市场的多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共性技术平台搭建、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支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开展车身材料、汽车电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技术攻关,以及生产、控制与检测装备等的研制,而且还要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不断探索新能源汽车整车租赁、电池租赁以及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这种不同的商业网络的构建以及合作模式的变化会在原有的市场上产生新的商业机会或者会创造新的市场,从而引起产业本身以及附属产品、服务的变化,有可能会催生一些新兴的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带来已有产业(企业)商业模式重构
技术创新特别是激进型和破坏型的创新必然会引起商业模式相对比较彻底的变革创新,引发商业模式重构,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性带来的应有之意(陈志,2011)。如苹果公司自主设计了iPad的微处理器,独立开发操作系统iOS,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产业的彻底改变,iPhone就是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的组合,将硬件、软件和服务整合在一起,改变了普通人的消费方式,同时也开启了手机数码产品新的商业模式。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加快了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全球将形成一个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及相关高科技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新兴产业通常是建立在颠覆性技术基础之上,会导致传统产业的产业链重构,甚至会使某些产业出现“创造性的毁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商品化和新产品的产业化,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不断随之产生。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加快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进程,促进了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形成了制造业新的全球价值链,而新的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又需要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对策
(一)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1.顾客价值创新。顾客价值创新是指企业从顾客的利益出发,通过为顾客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改善顾客价值,给予顾客强烈的心理上的获利感受,并通过改变顾客价值来使顾客满意。顾客价值创新有三条创新途径:一是要重新定义顾客和顾客需求,即发现潜在的顾客和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二是要重新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方式,这是根据新的顾客需求来进行的,体现了对现有顾客价值的提升,改变了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价值和顾客价值实现的方式,是对产品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创新。三是要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和途径,此目的是通过降低分销过程中所增加的附加值,从而达到提高顾客价值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压缩分销的环节,或者调整与分销商的合作方式,甚至提供新的分销渠道,与顾客之间建立新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高莉莉,2010)。
2.价值链创新。价值链创新的实质是围绕顾客需求,优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同时发挥成本优势,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新的价值。具体有两条创新路径:一是价值链组合调整。就是围绕顾客需求来确定重要的部分为中心,组合调整非重要的部分来适应这个中心。二是价值链优化整合。就是企业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优化整合资源,实施归核化战略,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总成本。
3.供应链体系创新。供应链体系创新的实质是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内外部资源,形成整个供应链协同创新,保障企业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动态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要重构供应链结构。通过优化供应链资源,加强协作关系,提高供应链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二是要形成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网络。该价值网络是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企业需要考虑利润产生的环节和自身实力,在价值链中选择自己合理的位置,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的联系,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共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网络(李椿等,2010)。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双管齐下,取得发展。
1.不断进行价值创新,努力实现新兴产业载体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创新是商业模式的灵魂,企业必须借助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努力实现新兴产业载体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要注重轻资产经营。轻资产主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经验、企业的品牌、治理制度、规范的流程管理、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同时,还要为广义的客户创造价值。广义的客户是指企业提品和服务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的对象,包括顾客、员工、股东和社会。由于价值创造的目的是要让整条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共同体受益,这就要求商业模式能够创造四种价值: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高水平的价值回报;积极回报社会。
2.以客户为中心,加快客户商业模式创新。客户商业模式创新是商业模式的中心,新兴产业企业必须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此,要精心研究客户需求,加强和客户的联系和沟通,时时关注客户需求的新变化,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还要实施客户互动管理,让客户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制作及定价等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和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且要积极实施大客户管理,锁定大客户,建立客户经理制,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3.加强政府扶持的力度,积极实施“绿色信贷”推动政策。为了促进新兴产业的产业化,推进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打造以财政引导、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环境。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对新兴产业技术的投资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许多新兴产业技术的示范工程必须由政府出面,加大支持力度,从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新兴产业技术领域。新兴产业技术的推广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行为,在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法律、资金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同时,也需要银行的“绿色信贷”推动,“绿色信贷”能够促进和带动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向新兴产业领域倾斜,进一步调动新兴产业载体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4.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作用, 组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与企业的相互配合协作,不断发掘新商业构想,研究新技术,开拓新市场。通过成立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优化整合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不同研究院所及大专院校等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各成员通过减少创新成本、分摊创新风险、分享和转移新技术等方式,能够迅速捕捉新兴技术和市场机会,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有利于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Timmers 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1998,8(2)
2.Ghaziani A,Ventresca MJ.Keywords and cultural change:frame analysis of business model public talk,1975 -2000[J].Sociological Forum,2005,20 (4)
3.Chesbrough,Henry,and Richard S.Rosenbloom.The role of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
4.赵晓康.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内在机理及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乔为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2(3)
论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湖南
当前,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退,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明显,“后危机时代”已悄然来临。从国际以及国内各地区的政策动向中不难发现,新一轮以新兴战略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正在孕育,争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北京、上海、广东、深圳、苏州、武汉等地在金融危机以后都出台了加快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科技部全国创新城市评价结果显示,深圳、苏州、上海、北京等地创新指数在全国处于前列,而湖南的长株潭地区仍处在中等偏低的位置。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竞争格局、发展态势的研判,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将直接影响“后危机时代”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乃至湖南经济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竞争地位。
一、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高新技术产业企稳回升,规模不断壮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但由于一系列政策刺激,该产业企稳回升较快,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2009年,全年共完成增加值4500.90亿元,增长31.1%,占全省GDP的10.9%,比2005年比重提高3.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283.99亿元,实现利税471.66亿元,分别增长29.5%和30.6%[1]。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4个企业管理论文,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6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7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35家。一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长丰与广汽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广汽菲亚特轿车落户湖南,比亚迪汽车落户长沙,陕汽重工长沙基地、北汽株洲基地建成投产,北汽福田、吉利汽车快速发展,长株潭有望成为全国又一个重要汽车产业基地;湖南有色控股与中国五矿集团战略重组,有望进入世界500强。
2、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培育下,湖南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近年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按当前的增速估计,到2015年,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将达到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超过20%[2]。与国家敲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相比,湖南省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4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特别是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处于前列,已形成了以广电、出版、动漫三大优势板块为龙头,演艺娱乐、文博会展、工艺美术为第二梯次,电视购物、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集群为补充的多层次产业体系。
3、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与信息产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为代表的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以长沙为中心的现代工程机械产业群,以株洲、湘潭为中心的现代电力机车、轻轨地铁产业群,和以衡阳为基地的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等产业群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地位;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博云新材、金瑞科技、杉杉科技等,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锰、氢氧化镍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钴酸锂电池材料产销量居世界第三;电子与信息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摩托罗拉、思科、诺基亚、湘邮科技、长城信息、三辰卡通等,聚集了全省70%以上的软件企业,原创动漫制作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生物与医药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惠霖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双鹤药业、九芝堂等一批医药重点企业,具有全国重要的中成药研发、生产和物流配送基地;现代农业产业方面,已建成隆平高科、亚华种业、金健米业等十多家重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群。
4、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布局呈现聚集态势。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3+5”城市群,即长株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地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截止2009年,长株潭地区拥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43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47.0%,实现的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省的56.9%、57.4%、59.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5.6、6.7和13.2个百分点[3]论文格式范文。在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的带动下,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5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企业管理论文,2009年五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487.81亿元,占“3+5”城市群的比重为36.9%,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
5、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逐渐增强。金融危机以来,湖南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新材料、冶金、数控机床、仪器仪表、机械装备等方面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推动湖南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省新增2个国家级、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4个国家级、6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启动运转;全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982项;完成省级及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284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0项,居全国第3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2件,位居中部第1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万件和8309件,增长13.8%和35.5%;成功研制“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目标取得重大进展;大功率机车、高压电抗器、220吨电动轮自卸车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成功投产[4]。
二、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依然偏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依然不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从总量上看,2009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500.90亿元,全省的总量比深圳、苏州等一些城市的增加值还低,如深圳、苏州、上海、广州等城市在2008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就分别达到:8710.95亿元、6510.8亿元、6041.98亿元、3981.3亿元[5]。从比重上看,2009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9%,而同期山东省、广东省的比重均超过20%。近年来,湖南一些欠发达的市、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度缓慢,制约了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如大湘西地区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6.66亿元,比重仅为全省的4.5%,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是跨三次产业的企业集合,产业内既包括工业和建筑企业,也有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企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一业独大的局面,第二产业占据绝对地位,高科技农业和创新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大,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小增长慢。2009年,第二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4403.7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97.8%。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很低,分别仅为1.0%和1.2%。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六大装备制造行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4%,接近一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的比重为33.2%,达到1/3,重加工、高能耗特点明显[5]。目前,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航空航天、资源与环境等行业的规模小,发展缓慢,2009年,两大行业完成的产值分别为26.43亿元、58.75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分别仅为0.6%、1.3%,增速分别为19.5%和13.5%企业管理论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9.6个百分点。
3、开发园区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构建产业链和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但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处在雏形阶段,发展滞后。一是区内企业的聚集度比较脆弱。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创办之初甚至到现在仍然是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以及劳动力价格等优势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的空间聚集,企业入区的主要动因是享受政府给予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开发区本身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因而缺乏可靠的根植性。二是湖南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仍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必须具备的科技环境、金融环境、物流环境和人文自然环境等,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困难重重。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普遍缺乏集群成长的公共关系网络。因而,湖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值在产业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郴州七个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6.9%,2008年降至51.2%,2009年下降到48.4%。长沙、株洲、湘潭三市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产值占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也出现下降,从2006年的80.3%下降到2008 年的78.4%,2009年下降到74.3%。
4、融资难,尚未建立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资金短缺状况,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风险投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高新技术产业资本融通渠道狭窄,多数企业的发展依靠银行贷款,容易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一些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很少。湖南省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不足,影响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5、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体系整合效率不高。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主体大部分是脱胎于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习惯于模仿,没有自主创新能力,而不少龙头企业也没有担负起带头技术创新、引领转变发展模式的重任,从而导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内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效益不高、发展速度偏慢。同时,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人才队伍不够,在很大层面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且流失严重。另外,科技创新体系整合不够,产、学、研相互脱节,一方面,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另一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脱节,其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脱节,导致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未较好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外部力量来源和科技创新始发性资源的重要供应源。
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氛围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轻小。即重视对大型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相对缺少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合理的政策扶持和政府指导,信用担保体系以及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二是重过去轻未来。即偏重于对业已发展起来的前景比较明朗、风险比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缺少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目前存在较大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三是政策资源不够聚焦,政策效果减弱。现有政策中,无论是大企业、成熟企业,还是小企业、新兴企业都予以扶持;无论是成熟产业领域,还是新兴产业领域,政策都顾及。但政策资源有限,政府服务能力亦有限,最后导致“普惠式”政策变成了“撒胡椒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打折扣企业管理论文,政策效果不尽理想。
三、加快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政策氛围上的偏差,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体制机制问题。目前,湖南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阶段,湖南应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落实各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投入、土地规划、投资融资、人才使用等方面全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并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争取重点支持10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行业龙头论文格式范文。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强化政府采购对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面临自身结构调整问题。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态势下,湖南应结合省政府敲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利用湖南省现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以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将省内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投资环境相对较好,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较高等有利因素,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各类资源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利用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节能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的趋势,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节能环保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试点示范,促进新兴产业应用市场的拓展。
3、以服务平台和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构建产业化生态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转化基地,扩大专业化高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规模,满足企业专业化共平台需求。转变高新区发展方式,引导园区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产业基础,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由“大而全”转为“少而精”,加速产业集聚。具体而言,要整合8座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长株潭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为主导,岳阳以石化工业为主导,衡阳以综合制造业为主导,常德以农产品深加工和制造业为主导,益阳以新能源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导,娄底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及配套工业为主导。构建娄底、衡阳原材料工业与长株潭先进制造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长株潭不再新建、扩建火电厂,在周边地区发展火电、水电以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为长株潭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将烟草、食品工业引导至常德、湘潭,农产品物流和商贸产业调整至湘潭、衡阳、常德,将湘钢的扩建调整与岳阳、娄底的钢铁产业调整相结合,将株洲的石化工业部分调整至岳阳[5]。
4、优化风险投资机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资本是产业发展的血液企业管理论文,湖南省应积极培育和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壮大风险投资规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大力推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适当扩大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规模,建立财政风险投资补偿资金,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要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促进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或者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要扩大风险投资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鼓励组建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或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来湘建立分支机构。
5、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要加强技术创新的源头建设。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鼓励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等各方面优势,鼓励产、学、研各方在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共同开发关联平台技术、联合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二要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经费,增加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原始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支撑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三要建立企业家创新能力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考察学习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经验,邀请国内外研究企业自主创新的专家来湘指导,帮助湖南企业家不断提高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洞察力和战略创新与组织创新融合的实现力。四要优化创业环境,汇聚各类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才是关键,湖南要坚定树立“人才立业”的观念,坚决贯彻“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构筑创新型人才集聚高地。
参考文献
[1][2][3]湖南省统计局.2009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 湖南统计信息网
[4].201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M].湖南省门户网站
[5]张世平等.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J]. 咨询与决策报告,2010(45),湖南统计信息网